崖乌桕根皮用什么包

乌桕根皮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乌桕根皮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根皮和树皮,分布于中国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及台湾省。根含白蒿香豆精(artelin),东莨菪素(scopoletin)。根皮含花椒油素(xanthoxylin)。可清热利湿,拔毒消肿。根煎剂有泻下作用;根皮所含花椒油素有杀肠虫作用,药用价值很大。
乌桕根皮形态特征
乌桕(chiness tallow tree),,高达15米,具白色乳汁。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叶;叶柄长2.5-6厘米,顶端有2腺体;叶片纸质,菱形至宽菱状卵形,长和宽约3-9厘米,先端微凸尖到渐尖,基部宽楔形,下面初时粉白,后渐成黄绿色,秋季变红色;侧脉5-10对。穗状花序顶生,长6-12厘米;花,雌雄同序,无及;最初全为,随后有1-4朵雌花生于花序;雄花小,10-15朵簇生一苞片腋内,菱状卵形,先端渐尖,近基部两侧各有1枚腺体,萼杯状,3浅裂,雄蕊2,稀3,花丝分裂;雌花具梗,长2-4毫米,着生处两侧各有近肾形腺体1,苞片3,菱状卵形,3深裂,光滑,3室,基部,外卷。蒴果椭圆状球形,直径1-1.5厘米,成熟时褐色,室背开裂为3瓣,每瓣有种子1颗;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蜡。花期4-7月,果期10-12月。
种子能取蜡、榨油,可制、和等;叶可做黑色;叶和根皮沟入药,能消肿解毒,利尿泻下,并有杀虫的效能;树皮和叶可提制拷胶,含量约10%;木材坚韧细致,淡黄色,不翘不裂,适宜作雕刻器具;乌相生长迅速,也是重要的绿化树种,秋季树变为橙黄或红色,颇为美观。 根皮含花椒素;叶含异懈皮廿、鞣质、乌桕苦味质;种子含脂肪油,油内有棕榈酸、月桂酸、肉豆蔻脂酸和珠光脂酸等。
红叶乌桕:大戟科,乌桕属,乌桕的。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冠圆球形。树皮暗灰色,浅纵裂;小枝纤细。叶互
生,纸质,菱状广卵形,长5~9cm,先端尾状,基部广楔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柄细长,顶端有2腺体。花序穗状,顶生,长6~12cm,花小,黄绿色。蒴果3棱状球形,径约1.5cm,熟时黑色,3裂,脱落;种子黑色,外被白蜡,固着于中轴上,经冬不落。5~7月;果10~11月成熟。
习性:喜光,喜温暖气候及深厚肥沃而水分丰富的土壤。较耐寒,并有一定的耐旱、耐水湿及抗风能力。多生于田边、溪畔,并能耐间歇性水淹。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无论、粘壤、砾质壤土均能生长,对、钙土及含盐在0.25%以下的盐碱地均能适应。乌桕一年能发几次梢但秋梢易枯干。主根发达,抗风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当年生苗可达1m以上,水肥条件好的可达2m。一般4~5年生树开始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60~70年后逐渐衰老,在良好的立地条件下可生长到百年以上。乌桕能抗火烧,并对及抗性强。
乌桕根皮生长环境
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抗风、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耐短期渍水。不耐严寒、不耐久荫。在中国黄河以南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水量700mm地区均可生长。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或壤上栽培为宜。
乌桕根皮分布范围
生于山坡、村边、路旁。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
乌桕根皮主要价值
乌桕整齐,叶形秀丽,入秋叶色红艳可爱,不亚。幼龄树若进行疏枝修剪定型,树型似团团云朵,甚是美观。植于水边、池畔、坡谷、草坪都很适合。若与亭廊、花墙、山石等相配,也甚协调。冬日白色的乌桕籽挂满枝头,经久不凋,也颇美观,古人有“偶看桕树梢头白,疑是江梅小着花”的诗句。乌桕在园林绿化中可栽作护堤树、庭荫树及行道树。
乌桕在中国上是重要油料树种,其种籽的主要用途用于香皂、蜡纸、蜡烛、、等相关行业。进入70年代以后,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乌桕种籽的需求量逐年减少,乌桕树也随之自行销毁,至今将濒为稀有树种,成为行业的一项空白。
乌桕根皮中药属性
乌桕及乌桕根皮(左下)
中文名称:乌桕根皮
拉丁文名称:Cortex Sapii Radicis
英文名称:Chinese Tallowtree Root-bark
别名:卷根白皮、卷子根、乌桕木根白皮
来源:乌桕根皮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根皮。
采制:10月至次年2月挖根,取根皮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根皮呈不规则块片或卷成半筒状。外表面土黄色,有纵横纹理,并有横长皮孔;内表面较平滑,淡黄色,微有纵纹。折断面粗糙。
化学成分:含花椒油素(xanthoxylin)、鞣花酸。
性味归经:性微浊,味苦;有小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拔毒消肿。用于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乌桕根皮现代研究
乌桕根皮化学成分
乌桕根含白蒿香豆精(artelin),东莨菪素(scopoletin)。根皮含花椒油素(xanthoxylin)。树皮含莫雷亭酮(moretenone),莫雷亭醇(moretenol)及3-表莫雷亭醇(3-epimoretenol),3,3'-甲基并没食子酸(3,3’-methyl ellagic acid)。茎皮含6,7,8-三甲氧基香豆精(6,7,8-trimethoxycou- marin),莫雷亭酮,莫雷亭醉。植株合反式-2-顺式-4-癸二烯酸乙酯(ethyl trans-2-cis-4decadienoate)。
乌桕根皮显微鉴定
根皮横切面: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薄,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宽,射线宽1-2列细胞。皮层和韧皮部均散有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及纤维;石细胞黄色,不规则形、类圆形或椭圆形,周围的细胞中常含有草酸钙方晶;纤维多为晶纤维。此外,有少数。
乌桕根皮中医传承
乌桕根皮文献记载
乌桕及乌桕根皮(右下)
1.《纲目》:乌桕根,性沉而降,利水通肠,功胜大戟。一人病肿满气壮,令掘此根,捣烂,水煎服一碗,连行数行而病平。气虚人不可用之。此方出《太平圣惠方》,但不可多服尔。
2.《本草经疏》:乌桕木根皮,与、大略相似。入手、足阳明经,其主暴水症结积聚者,皆二经为病,苦能泄,辛能散,温能通行肠胃,则诸症无不除矣。
3.《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4.《生草药性备要》:治烂脚,癞,蛇伤,乳痈,酒顶,酒疯脚;治坐板癞,捣烂用盐少许坐,热又换。
5.《本草备要》:泻热毒,疗疔肿,解砒毒。
6.《医林纂要》:杀鱼虫毒。
7.《植物名实图考》:根:解水莽毒。
8.《分类草药性》:根:专治食积,消虚热,下虚气,消肿。
9.《岭南采药录》:治头风,脚气,横痃,便毒。
10.《南宁市药物志》:根为泻下峻药,并可催吐。
11.《唐本草》:主暴水症结积聚。
12.《日华子本草》:治头风,通大小便。
乌桕根皮实用验方
[常用内服方]
1.鲜乌桕根皮煎水服,治水肿、瘕瘕积聚。
2.鲜乌桕根皮煎水服,治传染性肝炎、肾炎。
3.配木通、茯苓、泽泻等煎水服,治遍身水肿、二便不利。
[常用外用方]
1.鲜乌桕树皮捣烂调米酒外敷,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遍
2.鲜乌桕根皮煎水趁热外洗,治风疹斑块、全身瘙痒。
3.将乌桕根皮研细末外用,治脚气湿疮。[1]
乌桕根皮用药禁忌
体虚者忌服。
1.《纲目》:气虚人不可用之。
2.《本草经疏》:脾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气泛滥,法当补脾土为急,此药必不可轻用。如果壮实者,亦须暂施一、二剂,病已即去之。
乌桕根皮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繁殖。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月待种子充分成熟,果壳已开裂时,从壮年树上采种,种子要经脱蜡处理,可用60-80℃的热水浸泡,不停地搅拌种子使除去蜡皮;或用30-40℃温水浸种24h,使蜡皮,再搓或捣去蜡皮,淘洗干净。播种前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350-400kg喷拌。2-3月按行距30cm开沟,沟深1.5cm,将种子播入,覆土,4月中旬出苗,进行松土除草,5月追施或人粪尿。第2年按行株距(3-5)m×(3-5)m定植。嫁接繁殖:选优良品种一年生的枝条做,或采种时枝条连同果穗一起剪下,用湿砂贮藏,作接穗用。嫁接方法可芽接或穗枝接法。
幼苗期每年松土除草3-4次;追肥2-3次,5 月上旬施硫酸铵或尿素或人畜尿,6-7月增施钾肥,冬季施厩肥或堆肥。整枝修剪,形成伞形树冠,冬季短截为主,结果树在采果后,剪除下垂枝、重叠枝、病虫枝。修剪原则:强树弱剪,弱树强剪,内膛强剪,外围弱剪。利用潜伏芽,可进行老树。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虫害有木腐蛾、、、刺娥、、、水青蛾、、乌桕蚜虫、黄斑蝽、、、华北大黑金龟子、等为害。
刘光瑞,刘少林编著.中国民间中草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0天内自动登录
使用合作账号一键登录:
  山乌桕根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但是因为我们是中医从业者肯定是不太熟悉的,大多数的人群是不会知道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山乌桕根的形态特征吧,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解它。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说不定会对你有帮助哦。
  山乌桕根
  别名山柳、山柳乌桕、红心乌桕。
  功效作用利水通便,去瘀消肿。治大便秘结,白浊,跌打损伤,蛇咬伤,痔疮,皮肤湿痒。
  英文名Root of Moutain Tallowtree.
  始载于《陆川本草》。
  毒性微毒、归经脾经、肾经、大肠经。
  药性寒、药味苦。
  【山乌桕根的功效介绍】山乌桕根 (《陆川本草》)。
  中药化学成分
  不详。果实和种子外周的固形脂含多种脂肪酸,中有肉豆蔻酸1.7%,棕榈酸46.8%,硬脂酸2.O%,油酸46.4%,亚油酸3.1%。茎含蒲公英赛醇、?-谷甾醇、并没食子酸。
  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
  植物形态
  山乌桕,又名:红乌桕。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单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长2~7.5厘米,顶端有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密生黄色小花。
  雌雄花同在一花序上,但有时仅具雄花,无花瓣及花盘;雄花7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卵形,先端锐尖,每侧各有腺体1,萼杯状;雄蕊2,很少有3枚者;雌花生于花序的近基部,萼3,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柱头3裂,向外反卷。蒴果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外被蜡层。
  花期4~6月。果期7~8月。生于平原、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本植物的叶(山乌桕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后采。
  《陆川本草》:苦,寒,有微毒。
  功用主治
  利水通便,去瘀消肿。治大便秘结,白浊,跌打损伤,蛇咬伤,痔疮,皮肤湿痒。
  ①《陆川本草》:去瘀,消肿,通便,清肠胃。治跌打损伤,大便热结,毒蛇咬伤。
  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蛇伤,疮痈,皮肤湿痒,理跌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鲜者1~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①治大便秘结:山乌桕根一两。用水煎服。
  ②治白浊:山乌桕根须一两,猪肉二两。用水煎服。
  ③治蛇咬伤:山乌桕根一两,枫木叶二两。共捣烂,用糯米水四两,调匀,取汁服。渣敷患处四周。
  ④治毒蛇咬伤:山乌桕一至二两,黑面叶一至二两。用水煎,冲酒服。
  ⑤治痔疮及皮肤湿痒:山乌桕根、铺地粘、金银花各适量。用水煎洗患处。(选方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结语:通过以上的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山乌桕根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山乌桕根虽然不常见,但是它的用处还是很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性的使用以上介绍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弄清楚使用的方法,不能盲目的乱用哦。
延伸阅读:
点击查看更多:
你可能还喜欢这些
猕猴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很多人称其为水果之王。你...
风痰的症状,很多人都遇到过。治疗风痰还是不容易的...
我们都咳嗽过,不小心生病感冒了也会咳嗽。那么虚寒...
尿频尿急的症状,应该不少人有过。如果频繁出现,就...
火龙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在众多的水果中,是比较突出...
脑动脉硬化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脑部健康的疾病,在面对...
洋姜的营养价值?洋姜有一个比较好玩的名字叫菊芋,洋姜之所以是
荷叶,是常见的一种植物,莲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水泽、池塘、湖
像消化不良、眩晕乏力这样的身体症状很常见,但是要想根治却不是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要处理。身体突然变得不舒
腹痛的经历,我们的都有过。但是对于引发腹痛的原因,很少有人在
便秘是一种疾病,然而便溏也是一种不好的症状。人的身体功能真的
不想吃饭,没有食欲,怎么办呢?虽然会减肥,但是也会影响身体健
说到肝炎,很多人就会害怕恐慌。的确,肝炎是一种很难治愈的基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根团悬崖酒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