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g k30033现在大概价格多少比较靠

当前位置:
AKG K3003报价
电商价格走势 该商品最近一周处于价格平稳状态
这里还有更多经销商报价哦
送至城市: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近两个月电商走势
蓝线是当前参考价格,黄线是历史价格趋势
正在努力为您加载...
妹子,还在为11.11遗憾吗?没关系啦,山西佳腾盛为你弥补这个遗憾,AKG K3...
AKG K3003百分百在奥地利制造,它通过采用一个动圈单元和两个平衡动铁单元,...
AKG K3003是AKG迄今为止设计制造做奢华的耳机,它使用了前卫的双驱动方式...
AKG K3003采用超一流材质打造,传承德奥系品牌精密工艺,在AKG维也纳原厂...
关注AKG K3003的小伙伴还看了
热门城市:
甘肃省兰州
H湖南省长沙
湖北省武汉
海南省海口
河南省郑州
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唐山
黑龙江哈尔滨大庆
J江西省南昌赣州
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
吉林省长春
L辽宁省沈阳大连
N内蒙古呼和浩特
S上海市上海
四川省成都
陕西省西安
山东省 济南青岛烟台
山西省太原
T天津市天津
X新疆乌鲁木齐
Y云南省昆明
Z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
加载中,请稍候...
AKG耳机最新报价&主题:说一说,入手后让你很后悔的的耳机,原因是因为:跳水!
泡网分: 0.018
注册: 2015年08月
楼主先来,前段时间因为价格问题,考虑入飞利浦X1也许是吧里的朋友说X1的音质比较淡,比较适合我的听音风格,我就入了,但是后来等入手以后看了很多论坛和帖子,
发现飞利浦这个品牌很多人对他音质比较满意就是老会说:“飞利浦就是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
这时让我很纠结,
然而我查了之前X1跳水的时间,感觉近期或者长期应该不会跳了吧,再跳还卖个啥呢?求那些久经沙场的烧友来分析分析!或者来说说你的因为跳水而后悔买的耳机!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122&&回帖:32 &&
泡网分: 66.866
帖子: 27096
注册: 2002年02月
跳水之后买的9000,只是后来不怎么听耳机了。不算后悔。
泡网分: 4.348
帖子: 3995
注册: 2011年05月
大馒头,当时2000多坚挺的不得了,抢到个1999开心半天,今年哗的就崩盘了,最低1049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6.866
帖子: 27096
注册: 2002年02月
这种一般都会崩盘。
本帖由 iPad Mini2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7.284
帖子: 3505
注册: 2004年04月
s91010 发表于
大馒头,当时2000多坚挺的不得了,抢到个1999开心半天,今年哗的就崩盘了,最低1049
...确实,大馒头音质也一般般,价格跳那么厉害,我也买亏了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9.338
帖子: 1944
注册: 2003年08月
AKG&&K701买的时候2200多,现在最低只要1000,
K3003,朋友早期9999买的奥厂,被我4500收了现在最低4999就能拿下。
泡网分: 1.624
帖子: 2950
注册: 2013年10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4.643
帖子: 3729
注册: 2008年10月
bo一般不跳水,
泡网分: 35.54
精华: 1帖子: 5894
注册: 2002年08月
只能说激烈的竞争价格被打回原形了,试想这种大量生产,物料成本如此低的东西,卖的都是情怀价。。。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0.349
帖子: 28420
注册: 2007年09月
凤梨PK 发表于
谁有我惨,UE900,两千多入的,一度新蛋特价299没搞错吧?
泡网分: 4.844
注册: 2008年11月
电子消费品买的早也早享受了不用后悔,对吧
泡网分: 4.348
帖子: 3995
注册: 2011年05月
walkman20 发表于
没搞错吧?那是一次bug,还发货了,从此人程ue299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0.349
帖子: 28420
注册: 2007年09月
s91010 发表于
那是一次bug,还发货了,从此人程ue299果然,那声音,就是再怎么降价也降不到这个价位。。。
我没拥有过,但是听过,感觉有点冲,应该是不耐听。 本帖最后由 walkman20 于
15:26 编辑
泡网分: 66.866
帖子: 27096
注册: 2002年02月
大馒头是出了二代,出了新款这个层次的耳机就会跳楼。
泡网分: 3.577
帖子: 4492
注册: 2008年02月
这个人一发烧就容易烧坏脑子没办法……
还有发烧越来越细分了,手串、挂坠什么的还是传统的……现在连手电筒都有发烧的,还有而且不少专业论坛,各地还有协会,定期举行活动,吃喝玩乐,一帮人大晚上拿手电一路晃悠
泡网分: 3.1
帖子: 1617
注册: 2011年09月
卖豆腐的老太 发表于
楼主先来,前段时间因为价格问题,考虑入飞利浦X1也许是吧里的朋友说X1的音质比较淡,比较适合我的听音风格,我就入了,但是后来等入手以后看了很...都是让钱给闹的。我倒是有一副小耳机创新的Air,出手送给别人了后挺后悔的。很喜欢它的声音,而且带着耳朵不疼。很多耳机我听到后来的结果就是头晕耳朵疼了。
iPhone5/5s iOS8.1.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52
注册: 2014年10月
mohanwei 发表于
这个人一发烧就容易烧坏脑子没办法……
还有发烧越来越细分了,手串、挂坠什么的还是传统的……现在连手电筒都有发烧的,还有而且不少专业论坛,各地还有协会,定期举行活动,吃喝玩乐,一帮人大晚上拿手电一路晃悠我也烧了一阵手电筒····&&品牌的改装的 花费不比摄影少
泡网分: 3.577
帖子: 4492
注册: 2008年02月
xhsh88 发表于
我也烧了一阵手电筒····&&品牌的改装的 花费不比摄影少你这太夸张了吧……
在我们这种工程男眼里,手电筒就一铝壳(花式再繁琐顶多加工费高一点)+电池(18650顶级的也就20多块钱一节)+小MCU(四五毛钱,控制各档亮度、爆闪、充放电检测等)+恒流驱动IC(普通的几毛钱,贵的也就一两块)+小/中/大功率LED灯珠(一般几瓦以下的撑死就几块钱)+各种聚光杯凸透镜……
所以超过100块钱的真的就是卖品牌了,超过200的绝对是卖情怀了
不过只要人满意,贵点也无所谓,起码比那些几千块钱的石头镯子、木头手串什么的实用多了
泡网分: 66.866
帖子: 27096
注册: 2002年02月
xhsh88 发表于
我也烧了一阵手电筒····&&品牌的改装的 花费不比摄影少...很奇怪那么多人弄那么多手电筒干嘛。
本帖由 iPad Mini2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52
注册: 2014年10月
mohanwei 发表于
你这太夸张了吧……
在我们这种工程男眼里,手电筒就一铝壳(花式再繁琐顶多加工费高一点)+电池(18650顶级的也就20多块钱一节)+小...我DIY几个都是两三百就完成的,几十块钱的外壳几十块钱的电路,LED几块钱的用过几百块的也用过。这样算成本确实不高,可是厂家要推出产品就不同了,研发要资金投入,测试也要资金投入,卖高点价格也无可厚非。 而且发烧友眼里的手电筒不只是日常用的工具,有人用贵金属做外壳当工艺品,有人在手电筒里塞氙气灯跟汽车比亮度,有人会在手电筒里加上各种附加功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865
注册: 2006年03月
@卖豆腐的老太 失望的都是DIY耳机,买过两条,大概花了300多,当学费了,很不值
iPhone4/4s iOS7.1.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9.475
帖子: 6411
注册: 2003年05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很奇怪那么多人弄那么多手电筒干嘛。准备改行当保安呗。。。
望远镜&天文版主
泡网分: 68.202
精华: 2帖子: 11503
注册: 2001年03月
mohanwei 发表于
你这太夸张了吧……
在我们这种工程男眼里,手电筒就一铝壳(花式再繁琐顶多加工费高一点)+电池(18650顶级的也就20多块钱一节)+小MCU(四五毛钱,控制各档亮度、爆闪、充放电检测等)+恒流驱动IC(普通的几毛钱,贵的也就一两块)+小/中/大功率LED灯珠(一般几瓦以下的撑死就几块钱)+各种聚光杯凸透镜……
所以超过100块钱的真的就是卖品牌了,超过200的绝对是卖情怀了
不过只要人满意,贵点也无所谓,起码比那些几千块钱的石头镯子、木头手串什么的实用多了要开模做个透镜,估计要百万成本。
注册: 2015年08月
mohanwei 发表于
你这太夸张了吧……
在我们这种工程男眼里,手电筒就一铝壳(花式再繁琐顶多加工费高一点)+电池(18650顶级的也就20多块钱一节)+小...虽然我也是工程男,但不敢苟同。松下爱乐普的5号电池都要25一只,18650电池50一只的比比皆是,并不最多20。一个好的手电,耐用,放心,不怕掉水里,不怕摔地上。反观工地用坏的手电有多少,每个项目都是一大把。这就好比很多项目配的两百块的对讲机,跟摩托罗拉A系没得比的,虽然A系只有10个频道还不代显示屏,万一掉水里立马看出区别了。
本帖由 Nokia N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577
帖子: 4492
注册: 2008年02月
tbyato 发表于
虽然我也是工程男,但不敢苟同。松下爱乐普的5号电池都要25一只,18650电池50一只的比比皆是,并不最多20。一个好的手电,耐用,放心,不怕掉水里,不怕摔地上。反观工地用坏的手电有多少,每个项目都是一大把。这就好比很多项目配的两百块的对讲机,跟摩托罗拉A系没得比的,虽然A系只有10个频道还不代显示屏,万一掉水里立马看出区别了。价格远没那么夸张,要看渠道的
淘宝上的那种价格本来就是层层累加后的
泡网分: 3.577
帖子: 4492
注册: 2008年02月
funder 发表于
要开模做个透镜,估计要百万成本。这个只是手电筒的聚光透镜……不是顶级牛定(即使顶级牛定,也没这么多,更没有开模这个说法,都是研磨精加工的)
这个透镜只需要考虑大致的材料折射率、曲率,加工过程简单得你难以置信,你要敢出批量2块钱一个的价格,人家都爽飞了
泡网分: 3.577
帖子: 4492
注册: 2008年02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很奇怪那么多人弄那么多手电筒干嘛。算是一种恋物癖吧,类似的爱好还有收藏各种电池、万用表(尤其是古老的指针式万用表)、电阻、电容、导线……在偏门的论坛二手交易区你会看到有多火爆,有人从各种垃圾堆垃圾回收站找出一个“宝贝”扔出来,一大帮爱好者疯狂的抢……
手电好歹还能照亮黑暗。比那些钻石珠宝佛珠手串邮票信封粮票海报明星签名之类的有用多了
望远镜&天文版主
泡网分: 68.202
精华: 2帖子: 11503
注册: 2001年03月
mohanwei 发表于
这个只是手电筒的聚光透镜……不是顶级牛定(即使顶级牛定,也没这么多,更没有开模这个说法,都是研磨精加工的)
这个透镜只需要考虑大致的材料折射率、曲率,加工过程简单得你难以置信,你要敢出批量2块钱一个的价格,人家都爽飞了问题在于,给不了批量,又需要特殊规格。
压制一个,很便宜,最多几毛钱的边际成本,开发开模一个,很贵
如果你想做一个精品的小众产品,单件成本就高了去了。
所以精品产品之所以贵关键在与其数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种几千一只的顶级客制手电基本都用边际成本更高的反光碗而不会用全反射透镜。
很多发烧领域都有这种情况,你想要在大众产品的基础上稍微好那么一点,更极致一点,都是不容易的,成本会碉堡式的增加。但是有客户就是想要比别人好一些的产品。
泡网分: 5.975
注册: 2010年02月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9.707
帖子: 1191
注册: 2009年02月
帅帅 发表于
AKG&&K701买的时候2200多,现在最低只要1000,
K3003,朋友早期9999买的奥厂,被我4500收了现在最低4999就能拿下。哪里4999能拿下???
&版权所有:&&&&K3003&&传说的开始
(全文共分上、下两篇,本文为上篇,下篇的链接在这里:)
2011年末,AKG在美国洛杉矶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分别发布了K3003和K550两款重量级产品。在台式耳机市场,尽管之前沉寂了5年没有新品,但AKG在耳机市场向来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Q701后再有新品发布也不足为奇。真正引起人们狂热关注的是另一款蒙着神秘面纱的耳塞新品&&K3003。从AKG官方透露的信息来看,K3003是一款定位参考级的旗舰耳塞,为顶级随身发烧友打造的耳塞。而之所以这款产品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她的售价&&RMB 9999。
关于K3003的声音评价,已经有了不少说法,网上各种评测听感文章也不胜枚举。月影对于这款产品,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本次PChome音频部从哈曼那里收到了这款传说中的产品,月影不敢怠慢,马上进行煲塞,并在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后为各位献上评测。
产品名称:AKG K3003
产品售价:RMB 9999
产品定位:随身参考级耳塞,官方宣称能够提供目前耳塞中最顶级的声音品质。
动铁耳机,动圈耳机
10-30000Hz
3.5mm插头(直型)
颜色:起绒不锈钢
双驱动技术:一个动圈式单元,两个平衡电枢式(动铁式)单元
参考级的声音
世界最小的三分频系统
防过敏材料入耳导管
真品便携盒
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
售后服务由品牌经销商提供。对于滥用误用引起的电器或机械损坏,或由非授权维修点修理引起的损坏,不在保用范围内。电池和外包装部分也不属于保用范围内。当地经销商检测后可以决定更换与修理,如果当地经销商无法处理,将送回雅登后由专业人士进行检测,作出修理或更换决定,凡超出上述规定的修理条件,将由消费者自行承担相应费用。
欢迎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音频的相关问题,可以向我们发帖提问:
更多精彩的最新音频相关资讯,请点击进入!
奢华外观,永不过时的设计
K3003的外观可以说简约而富有品味,整个耳塞的腔体是在一整块不锈钢上开凿切割,没有任何的拼接,拿在手里明显很有分量。外壳表面采用了复杂的拉丝和磨砂工艺,哑光的金属表面质感强烈,整体散发着时尚简约的艺术气息。产品的整体和细节做工达到了目前的极致,无可挑剔。
K3003奢华简约的外观
K3003的不锈钢腔体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给耳机提供结实可靠的保护,而且一体式的外壳有效降低腔体的谐振效应。耳塞的外壳包裹有黑色的橡胶圈,与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副耳机腔体内侧都有独立编号,细节之处无不显示其尊贵的身份。
另外, K3003的下半段线材采用了尼龙线的外皮,这一方面是增加了强度和耐用性,另一方面,尼龙外皮本身也是良好的屏蔽材料,许多顶级音响线材都非常注重线材外层的屏蔽,或许K3003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超细致的做工已然是目前行业的最高水准
为了适合不同用户的需要,AKG K3003共设计有两个版本:普通版和iPhone版,分别称作K3003和K3003i,两者最直观的差异在于是否带麦克风线控,至于其他方面,根据AKG官方的资料表示他们&没有区别&。事实如何?月影无从验证(手上没有K3003i),但从一个没有通话需求的随身发烧友角度来说,月影倾向于选择不带麦克风(线控)的版本。
AKG K3003(不带麦克风线控的版本)
随着iPhone,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端HiFi耳塞厂商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为很多高端耳机设计了带麦/不带麦克风(线控)两种版本。尽管很多时候官方宣称它们&除了带麦克风(线控)以外没有区别&,但事实证明,某些型号的带麦(线控)和不带麦的版本在声音上是存在差别的,个别的产品差别还不小。
AKG K3003i(带麦克风线控的版本)
月影觉得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许是设计师在为带麦克风(线控)版的耳塞调音时为语音通讯做了优化,亦或是加入了麦克风组件后对耳机产生了一些电磁干扰,从而使得声音产生了些许变化,具体原因还有待确认,不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买是最明智的。
从整体来看,作为一款定价万元的产品,K3003的市场定位明确,其设计很好的兼顾了艺术性和实用性,从中彰显了AKG卓越的设计水准和非凡的艺术品味。
圈铁混合&&耳塞未来发展趋势?
K3003的一个重要卖点,或者说&技术亮点&。就是正式采用了动圈+动铁混合的单元结构。虽然圈铁混合设计的产品并非AKG首创,类似的理念早已有人提出,个别品牌和DIY个人已经有了相关的尝试,但受限于技术和调音等多方面原因,结果均不甚理想。在世界知名的HIFI耳塞大厂中,将其正式运用在产品上的,AKG是第一家。
K3003采用圈铁混合设计,内部结构复杂精致
从官方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AKG K3003的内部单元声音通过两个不同的导管最终在一个腔体内混音,整个发声过程较为复杂,对于腔体的内部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精度的要求极高。从侧面也可以看出AKG高超的研发水准和制造工艺。
在K3003中,我们看到了低频单元采用动圈,而中高频部分采用一个复合的动铁单元(实际是两个动铁单元)的混合设计,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设计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两者在声音表现上的缺陷,并突出两个各自的优点。K3003的内部单元采用同轴排列,采用三单元结构,出色的内部设计使得K3003不需要很大的腔体,另外每个单元所负责的频段范围也不大,从而使得全频段衔接更好,声音表现更出色。
K3003的官方宣传视频
关于动圈和动铁的孰优孰劣,历来争论颇多,可以说是一个很老套的话题了。一般情况下而言,动铁耳塞的优势在于较高的声音密度,较多的细节和较好的声音质感,在低频的表现上有些生硬偏紧,不够自然;而动圈耳塞在听感上更为宽松,因此低频表现比较有优势。两者各有优缺点,各自都有自己的用户群。
圈铁混合是否是未来高端耳塞技术发展的出路
当然,这仅是限于早期的一些认识,随着动铁技术和动圈技术不断的发展,在声音表现方面,两者各自都展现出了越来越高的水准:动铁耳塞的声音逐渐的变得宽松自然,例如新款的舒尔的动铁耳塞;动圈耳塞也能有更多的细节,16MM单元的SONY EX1000动圈耳塞就是很好的例子。尽管两者之间依然存在可闻的差异,但以驱动原理来对其下判断变的越来越难。
即将上市的声海Hiend级耳塞&& iE800
月影认为,在动圈和动铁耳塞的发展分别面临瓶颈时,将两者结合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和方向,但未必是唯一的选择。据传AKG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坚持动圈技术的声海在K3003发布后不久宣布其计划中的新品IE10推迟发布,并将重新进行设计,采用双单元动圈结构,不同单元负责不同频段,类似两分频音箱。而即将推出的新品IE800采用单单元结构,官方定位Hiend,由于根据声海官方介绍,由于IE800采用了特殊的&双排管结构&腔体,使得直径仅为7mm的动圈单元有着更好的频宽表现和更多的声音细节。月影认为, K3003的出现让声海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改变计划,延迟IE10的发布并进行重新设计(原先的IE10并不是双单元动圈结构)。月影个人更希望看到未来多种不同设计思路的高端产品出现,究竟它们孰强孰弱?耳塞技术发展的路在何方?相信一定会有答案。
K3003&&可更换滤网,附件丰富实用
K3003提供了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听音方式,让用户同时体验三种不同的声音。滤网采用螺纹式旋转设计,更换起来非常的方便。而且滤网和单元结合的很牢固,不用担心松动和掉落。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材料都具有自身的声学特性,因此更换滤网也可以在较大的程度上改变声音,例如先锋的旗舰耳塞CLX9也采用过类似的设计。
滤网也会影响耳塞的声音
针对不同用户的听音喜好,K3003可以通过更换滤网来调节三频的分布,滤网一共有三对,分别是&高频增强&&标准&&低频增强&三种,按照用户不同的喜好调整低频量感、高音部分的表现,这样的设计兼顾了不同口味和偏好的用户,可玩性高,非常的人性化。
这种耳塞滤网更换的设计虽然不是首创,但在以往众多高端HIFI耳塞的产品中并不多见。月影认为,由于滤网更换牵涉到调音,使得声音可以发生多种变化,让厂商对产品声音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滤网的导管部分往往很脆弱,多次更换容易造成损坏。如果不是有着自身的校声技术和的制造工艺极为自信,一般的厂商是不会采用这种设计的。
K3003提供三种不同的滤网,可以获得不同的声音走向
K3003的包装相当的扎实且富有品味。所有的东西都被装在了一个硬质的方盒中,盒子上的AKG不锈钢名牌和皮质搭扣非常的显眼。打开盒子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皮质收纳包和右边的K3003。整个盒子分三层,分别存放着收纳包,耳塞和配件,说明书。其他方面,K3003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金属材质的飞机转换插头和延长耳机线,还有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和保修卡,不管怎么样想的还是很周到的。
&精致大气的包装盒,一共三层
K3003还提供了7对不同大小的胶套,材质是统一的半透明硅胶。这与其他一些品牌的耳塞有所不同,有些新手可能认为&为什么不多送几副其他材质的耳套呢?&。月影认为AKG只提供单一材质的硅胶套应该是经过仔细研究和考量的,并不是出于吝啬。要知道耳套的材质不但影响佩戴舒适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声音的表现。
为保证声音的统一性,K3003只提供同一材质的硅胶套
K3003作为一副参考级的耳塞,在声音的表现上必须遵循比较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其声音的稳定性。如果随意提供其他材质的耳套,那么最后得到声音就会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使其&参考性&大大降低。即使对同一个人而言,同一材质,不同大小的胶套,声音也是不同的。月影建议:一般除非耳道很大或很小的人,都适宜佩戴默认的中号硅胶套,这样的声音是最正常的。
月影观点:K3003&&不是单纯的奢侈品
按照大众的想法,一款售价1万元的耳塞,别说是普通人群,就算是随身耳塞发烧友,能接受这个价格的也不会是多数派。在K3003没有正式上市之前,各种猜测纷纷涌现&&牛X?坑爹?还是物有所值?各种结论都有,但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在没听过之前,这些说法都不怎么靠谱。
K3003是纯奢侈品吗?
有人觉得K3003是&奢侈品&,理由是因为他贵价,隐含的另一层意思是质疑她是否(在声音表现上)&华而不实&。小编在拿到3003后,认为K3003在外观、设计和做工方面确实有奢侈品的&影子&,但试听后却认为不能将其简单的归入纯奢侈品的范围&&她和售价100万美元的魔声Lil Wayne特别版耳机(耳机上镶有114克拉钻石)或者 &黄金录音师&(魔声录音师系列耳机,用黄金打造)有着本质的不同。
售价100万美元的魔声Lil Wayne特别版耳机
作为世界四大HIFI耳机顶级厂商之一,这家奥地利的厂商已经以众多经典的产品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月影觉得,从过去到现在AKG调音的理念和风格或许发生了变化,但这个品牌和其产品本身的定位却没有改变&&AKG依然是HIFI耳机品牌而不是奢侈品品牌,而K3003是一款参考级随身耳塞而非单纯的奢侈品。AKG宣称这款K3003能够提供顶级的音质。因此从本质上来说,AKG认为K3003首先是一副顶级耳塞,声音是她最大的核心价值和卖点,而非其它。
K3003的出现,打破了高端耳塞市场现有的格局
在非定制耳塞领域内,撇开个别极冷门的产品,在K3003出现以前,我们对于顶级高端耳塞的认识都局限于各大HIFI(监听)耳塞厂商的旗舰产品。这些旗舰产品的价格一般都在3-4千人民币左右,在声音上一般较之老旗舰会有一定的进步或是有着不同的风格走向。对比较为早期的时候来看,大体上新旗舰的价格会比老旗舰高些或是持平,但一般这种价格上的变化是比较有限的,或者可以说相对是比较平稳的。这也使得非定制高端旗舰HIFI(监听)耳塞的价格是存在门槛的。(国内目前来看是3-4千人民币)
AKG中国官网的截图
毫无疑问,K3003打破了这种桎梏,颠覆了市场对于&非定制顶级旗舰耳塞&的认知。结合AKG的官方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售价1万元的K3003定位要明显高于寻常认知中的&HIFI(监听)级旗舰(耳塞)&,是一款&参考级&(reference)产品。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在定位上,K3003都处于非定制耳塞的顶端。
月影质疑:&值不值1万&能否轻易判断?
那么,作为一款定位&参考级&的随身耳塞,K3003高达1万元的售价是否合理呢?这个问题,截止目前月影觉得根本就没法回答。理由很简单,在K3003出现之前,并没有任何一款产品来定义&随身参考级&,人们也不知道&随身参考级耳塞&是什么样的,更没有同价位,同档次的产品作为参照,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月影认为,在没有充分参考依据和参照对象的前提下,以目前3-4千元HIFI(监听)耳塞的声音水准去衡量一款定位更高的参考级耳塞究竟值不值万元,这本身就不太合理。
&参考级&的定位使得K3003在耳塞中非常&孤独&
HIFI音响器材存在参考级,台式耳机也存在(类似)参考级定位的产品(例如声海HD800这样的万元级旗舰产品),但在随身耳塞领域,&参考级&一直都是个空白。今天,K3003填补了这个空白,由此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AKG的自信和雄心。
K3003或许将是开启一个新时代的钥匙
月影在《迎合or引导?谈HIFI行业的乔布斯精神》(链接: )一文中提出过自己的认识:达到参考级标准的旗舰HIEND设备,象征着一个音响品牌的最高水准和对&HIFI&定义的诠释。K3003是AKG这个品牌对于&随身参考级&声音的理解和诠释,至于会不会成为将来参考级耳塞的行业标准,我们不得而知。但她是一个起点,一个开始,或许,她将会开启一个时代。
(至此上篇正文部分完,以下为花絮部分,全文未完。)
花絮:由K3003引发的一场&悲剧&
好了,上半篇的正文部分说完了,我们来说说文章外的事。月影曾经前些日子发表了一篇K3003的前瞻性的文字(《万元参考级来袭!AKG K3003赏析》链接: ),结果发现在微博上引起了一些讨论,前两天有朋友截了一张图来给月影看。说有一名ID叫做TransAm(哟,高达君你好!)的网友在微博上评论道:&(月影的这篇文章)又是篇&枪文&。参考级并不是一个公认的概念。可以认为是旗舰产品,也可以认为是行业标杆,不同厂家的定义不同。而Hi-end通常是指极品器材,不计成本或是产量稀少。3003对得起任何一种说法,但&(月影的)这种对概念的歪曲&是绝不能容忍的。&(当时看完之后月影的心声:真是躺着也中枪= =!)
因为K3003,月影在微博上&中枪&了
鉴于TransAm的观点,加之其傲慢的态度和令人不快的措辞,月影在表示遗憾的同时作出如下三点声明:第一,按TransAm所言,既然&K3003对得起任何一种说法&,那么&这篇文章是枪文&这种结论自然也就不成立。(如果&这些说法&对K3003来说名副其实,何来枪文一说?)其次,月影在文中并没有去给&HIEND&和&参考级&作详细的定义和说明,只是引用AKG厂商的官方文档中&K3003定位参考级(reference)&这一说法。因此也就不存在对产品定位或者概念的&歪曲&。(AKG官方自己说定位参考级,我只是引用而已,又不是我自己编的,这也能叫歪曲啊?何况连你都说了参考级不止一个意思,你都不知道我说的参考级是什么意思,就知道我把参考级的概念歪曲了?= =!)
&参考级&是AKG官方对K3003的定位,并非月影编造
第三,无论是&HIEND&还是&参考级&,都不存在绝对&确切的,一致性的定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厂商,甚至是个人对HIFI,HIEND和参考级的定义都是具有主观性的,迄今依然没有办法完全统一。因此TransAm的指责,从最初的基本点出发,就完全没有依据,月影不禁要问:&既然你都不能证明你的论点是公认的,确切的,又如何能证明别人的观点一定是狭隘的,错误的,歪曲的呢?&
但是应该坦率的承认,文中月影在表达观点时只是直接引用却并未作出详细的解释,以至于引起了一些网友的误会,对于这点表示非常抱歉。因此在以上三点声明的基础上,月影将就自己的认识对那篇文章中的说法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和说明。
月影观点:勿把&Hiend&当&极品&
首先,月影要告诉TransAm的是,Hi-end或参考级器材并不能简单地以外观,内部用料(成本)和市场价位来进行识别。不将评判的核心放在其声音表现上,还硬要把&Hiend&与&极品&,&内部用料不计成本&,&产量稀少&,&珍稀品&去划等号,本身就存在明显的误区。(这里有篇关联文章供参考:《月影谈发烧:也谈HIFI器材的购买误区》链接:)月影在文中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下面让我们来看下&极品&的定义:
1,最上等的物品。&&《现代汉语词典》
2,极品是指一个事物达到同种事物本身所能达到的极限,并在交换价值上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极品是最好的收藏品。人们对极品的要求是这种事物必须是最完美且稀少的,并且没有任何同类事物超越它的可能。&&《百度百科》(看了这个解释我终于明白TransAm同学为什么会将音响中的Hiend定义成那样)
如果按照TransAm同学的说法,全世界Hiend的器材大概只有个位数了(严格的说只有一款(或者说一套),毕竟所有的音响都是同类事物嘛)。即使是放宽要求来看,每个品牌都只有一款(套)设备能称得上Hiend,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旗舰才是&最好的&&最上等的&&丝毫没有妥协&的,而这显然完全背离了事实。作为例证,下面提供耳机俱乐部论坛著名的发烧友 wbjia 所发的英国Hiend音响品牌Linn的四款DS流媒体播放器(从旗舰Klimax系列,次旗舰Akruate系列,中档Majik系列,到入门的Sneaky系列)的内部拆解和分析文章。(链接: )。
图中从上到下分别是Linn的各款DS内部电路图
以上是发烧友Wbjia的总结
月影可以保证,这个例子绝不是个案。事实上,Hiend级产品内部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厂商通常会将不同档次的Hiend产品划分为不同的系列,很多(甚至可以说大多数)非旗舰的Hiend产品都是在更高级产品的基础上经过&妥协&或&缩水&后的产物(这种妥协是全方面的,包括元件,外壳和声音),而不是什么&极品&。另外不少HIEND器材内部线路相当简洁,元件稀少,许多这类产品更多讲究的是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电路设计或是元件和电路的整体协调搭配,注重的是获得最佳的整体声音效果而并非元器件本身价值的堆砌。不少Hiend器材成本(相对)很低,甚至让人觉得&惨不忍睹&(大多是欧洲,特别是瑞士的一些器材);Hiend固然有售价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产品,但也有不少在某品牌中售价并不高(仅在RMB 1万元出头)的音响器材,也被厂商、公众和媒体定位为Hiend,这些东西根本就谈不上&极品&。
挪威音乐之旅Hiend解码器PD-1内部结构简单,元件稀少
例如,丹拿的MC15有源音箱,欧洲售价1000欧元(国内售价13500 RMB,坑爹的国行= =!),在丹拿的产品中只算低端,但丹拿却将其定位Hiend(产品箱子和说明书上均有说明);再例如挪威音乐之旅PD-1解码器,属于该品牌Hiend系列的产品,但全新售价在RMB 15000左右(还是坑爹的国行价格),以HIFI产品来看售价和定位并不高,而且内部元件稀少,设计简单(但却好声)。众多事实可以证明,随着时间的发展, Hiend(或参考级)的定义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如今通常意义上的Hiend级器材,其门槛(或者说起点)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
月影观点:参考级的起点高于Hiend
另外,月影在这里重申自己的观点:以目前HIFI行业内多数人的认知来看,在HIFI(非监听)音响品牌的产品中,一般意义上的&参考级&的产品,起点要比HIEND更高,要求也更为苛刻。价格虽然仍旧是器材档次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参考级器材都一定比Hiend器材更贵,尤其在不同品牌之间更是难以用价格进行直接比较。(是否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厂商对产品的定位和定价有相对较高的自由度,而且HIFI行业也不存在什么成文的定价标准。
ARC定位参考级的后级Reference 150
尽管不能简单的以价格判定参考级和Hiend级孰高孰低,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无论是从单一品牌还是从HiFi行业整体的角度来看,你很少看到中端以下的器材被称作&参考级&(少数例外总是存在的)。能被厂商定位参考级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该品牌的中端以上、高端甚至旗舰产品,中端以下几乎没有,但被定位Hiend的,却有不少是该品牌的中端,甚至是中低端产品。
德国柏林之声的参考级音乐播放器Reference Line Music Server「111」
一词多义的现象在中英文中均十分的普遍,参考级本身在HIFI行业里也可以拥有多种意思。虽然并不确切,尚未完全统一,但HIFI行业内大多数公众媒体和厂商(非个别厂商)认可的&参考级&和&Hiend&是存在大致的认定标准的(否则这些词就不会出现,更不会被厂商、媒体和公众使用)。也正因为如此,月影在之前的文章中使用&参考级&&Hiend&这些词,且认为&参考级高于Hiend&并无不妥之处。在这个行业内,也不是月影第一个这么说的。
举证: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
说完了理论,我们来看看实例,月影在这里提供一个专业程度很高的欧洲HIFI网站&&excelia-hifi(链接: ,网站文字为捷克语,请自行翻译)供参考。上面有比较专业、全面的HiFi音响器材打分以及排行榜,该网站排行榜的数据来源均是欧洲的几家声誉较好的专业HIFI杂志,榜上出现的器材均经过实际试听和相对较为全面、系统的比较(当然评测条件肯定会有限制,评价结果肯定会有主观性,月影个人对其排名不予评价。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经过实际试听比较过的器材是不会被列到该榜单上的)。涵盖的器材品牌种类也比较多,而且时效性也较强,仅2012年初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更新了5次。
Excelia-hifi榜单中的参考级产品
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该网站的榜单将所有参评的HIFI音响器材按&声音表现&,&定位&和&售价&等多个要素进行综合考量,自上而下分作&参考级别(reference)&,&Hiend级&,&一流级别&,&较好的级别&,&中等级别&和&普通级&共6类后进行全方位评估和打分。
Excelia-hifi榜单中的Hiend级产品
该网站对音响产品分类非常细,其中对&参考级&和&Hiend级&的等级划分和认定,在整个HiFi行业内是有相当影响力和认可度的,月影个人对此也比较认同。采用类似档次划分方式的媒体和厂商,在世界范围内也绝非个案。当然,媒体、大众与厂商对HIFI产品的定位和认识可能存在差异,毕竟不同个体,目的、水准和定位都不同,对声音的评判也存在主观性,而且也确实有为数不多的厂家借&参考级&&Hiend&当做噱头和卖点,故意炒作的现象(少数这类厂商不在讨论范围内)。但纵观HIFI行业内厂商和媒体发布的各种信息,结合月影之前的解释和对这个案例的全面分析后不难发现,&参考级产品的起点(无论是售价还是定位)要高于Hiend级&这一说法在HIFI行业内是颇具认可度和影响力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月影在之前文中的说法既非信口胡诌,亦非空穴来风,是有充分依据的。
小结:档次划分界限尚不够清晰
月影认为:目前HiFi器材的档次划分的大致界限已经存在,但尚不够清晰。更为复杂的是,许多参考级设备本身也是Hiend产品,两者并不是一个不能相容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且随着HIFI行业的发展,参考级也渐渐不再是一切的终点,更高档次的器材也是存在的,比如荷兰卡玛(KHARMA),德国MBL,瑞士FM这类品牌的可以说是&最贵的&天价新旗舰产品等,它们既是Hiend器材,却又独立于已知的规则之外,被厂商冠以&殿堂级&&梦幻级&等众多传奇级别的称号。你很难去探究它们究竟是什么级别?或是比参考级高出多少?因为没几个人能解释的清楚。
荷兰卡玛(KHARMA)旗舰音箱Grand Exquisite
为了防止以后可能的误解,月影有必要澄清一个事实:对一些没有确切、统一的定义和尚存在争议的名词来说,其本身的概念和认定的界限虽然存在,但也是相对模糊的。每个人的理解都具有主观性,有争议并不奇怪,大家保留意见的同时,也应该互相尊重。但作为一个行业内的媒体编辑,月影不会无视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或主流)的看法和标准(尽管它们可能不那么明确和清晰),我们编辑也完全可以引用这些标准并发表观点和评论。既然有些概念本身就比较模糊,那么&对概念的歪曲&自然就不成立,更不存在&枪文&一说。月影作为一个音频编辑,认识虽然有限,但也有自己的专业素质,写的文章虽不是无懈可击,但也能做到言必有据。希望以上的回答能让怀有质疑的网友们满意,谢谢。
(上篇完,全文未完。关于K3003的试听感受,和音乐表现方面的内容,月影将在下篇中予以全方位深度评测: )
欢迎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音频的相关问题,可以向我们发帖提问:
更多精彩的最新音频相关资讯,请点击进入!
热门文章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300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