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主要事迹事迹和表现出来的精神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世事道理的事物就属于典型事例的范畴.——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世事道理的事物就属于典型事例的范畴.“轰轰烈烈 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通过一件典型事例写人.是“写人 作文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典型事例.文章就平淡无奇.“写人 就没有了真正的意义.应用典型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理.所以.同学们应用典型事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乡村铁质& 刘向民 &&&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 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 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6.下列对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 文章开篇作者说:“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这一行文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B. 在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它们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 C.第五段作者运用排比修辞,使文章的行文充满气势,生动地写出了在充满铁质的乡村中生活的农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他们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 D.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图景以及在乡村中生活着的人们,凸显了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的风貌。 E.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我”的根就在乡村。与乡村比较起来,城市是让人厌恶的存在,是宁静美好的乡村的对立面,文章中处处都有“我”对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 7.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妙处? (4分) &&&&&&&&&&&&&&&&&&&&&&&&&&&&&&&&&& ▲&&&&&&&&&&&&&&&&&&&&&&&&&&&&&&&&&&&&&&&&&&&&&&&&&&
8.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6分) ①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 &&&&&&&&&&&&&&&&&&&&&&&&&&&& ▲&&&&&&&&&&&&&&&&&&&&&&&&&&&&&&&&&&&&&&&&&&&&&&&&&
②(他们)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 ▲&&&&&&&&&&&&&&&&&&&&&&&&&&&&&&&&&&&&&&&&&&&&&&&&
9.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铁质”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谈谈对“铁质”象征意义的理解。(6分) &&&&&&&&&&&&&&&&&&&&&&&&&&&&&&&&&&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乡村铁质刘向民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一天天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小题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开篇作者说:“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这一行文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B.在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它们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C.第五段作者运用排比修辞,使文章的行文充满气势,生动地写出了在充满铁质的乡村中生活的农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他们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D.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图景以及在乡村中生活着的人们,凸显了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的风貌。E.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我”的根在乡村;城市是宁静美好乡村的对立面,让人厌恶,文章处处都有“我”对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小题2】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目的?(6分)【小题3】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6分)①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3分)②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3分)&&【小题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铁质”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谈谈对“铁质”象征意义的理解。(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小题
  癌症可以用鼻子嗅出来!对于人类来说,这可能是天方夜谭,但嗅觉灵敏的小狗就有这种本事。医学界早就有一种猜想,即癌细胞可能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人类的鼻子闻不出这种气味,只有犬类才能嗅到。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猜想一直没有被证实。最近,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个事实终于得到证实。
  狗能嗅出癌症的事实和观点最早可追溯到1989年。当时,英国伦敦的两位皮肤病学家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病例:一名44岁的女性患者要求切除她腿上的一颗痣,因为她的狗总是凑到她的腿上嗅闻这颗痣,即使她穿裤子时也是如此。痣切除手术后的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颗痣是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致命性皮肤癌。由于发现得早,这位女性保住了性命。
  2001年,两名英国医生也描述了一个病例。一位66岁的男性患者腿上长了一块,已有18年。一天,他养的犬开始不断地嗅闻他的湿疹。狗的举动让他非常吃惊,并迫使他到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了皮肤癌。皮肤癌被很快切除后,他的狗就不再对他原来的湿疹部位感兴趣了。
  为了证明狗是否能够嗅出癌症患者产生的异常体味,2004年,英格兰白金汉郡的阿默莎姆医院的卡罗琳·威利斯博士和“聋人听力犬组织”的研究人员用医院职员养的6条宠物犬作为试验对象,包括三只矮脚长耳犬、一只蝶耳长毛观赏犬、一只拉布拉多犬和一只杂种狗。研究人员分别从膀胱癌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身上取出尿液样本,对这6只狗进行为期7个月的训练,使这些狗只对人的尿味“感兴趣”,而对年龄、性别、饮食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差别视而不见。
  研究人员从36名膀胱癌患者和108名志愿者身上采取了尿样。每只狗嗅7份尿样,一旦确定是癌症患者的尿样,就趴在尿样旁边,否则就继续闻下一份尿样,当测定出癌症患者的尿样后,它会得到一块美味食品作为奖赏。有意思的是,6条狗在测试中都盯上了一名志愿者,都判定其尿液为癌症病人的尿液,而在先前的检查中,这名志愿者是完全健康的。于是,医生们为这名志愿者做了更详尽的检查,结果在其右肾内发现了危及生命的肿瘤。
  2005年4月,英国退休外科专家约翰·丘奇让一只两岁的英国小猎犬“坦戈”通过闻嗅病人的尿样,诊断病人是否患有癌症。据报道,“坦戈”只学习了7个月,就成了一名“癌症诊断专家”。丘奇发起“嗅癌狗”计划,想征募一些家庭宠物犬,然后将它们一个个训练成能够闻嗅出病人癌症的“狗专家”。
  科学家认为,“用鼻子嗅出癌症”的研究并非毫无理由的噱头(哗众取宠的言行),因为癌症病人体内会出现一些生化上的变化,例如在他们呼出的气体中会出现一些烷烃和苯衍生物,尿液中会出现一些特殊蛋白质,肿瘤组织会随着自身的增大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尽管它的释放量极其微小,但也逃不过狗那灵敏异常的鼻子。一般认为,狗鼻子嗅觉强于人鼻子1万至10万倍。狗正是因为有着灵敏的嗅觉,能闻到肿瘤所释放出的细微而特殊的味道,才可以对癌症进行判断的。
  虽然科学家还不确定狗闻到的是肿瘤的酵素、蛋白质、抗体还是其他成分,但将来对狗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让我们研发出新的医学设备。
1.给这篇文章加一个题目,既能表明文章的说明中心,又具有吸引力。
2.从文中介绍的研究看,“用鼻子嗅出癌症”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3.根据原文概括一下,狗嗅癌症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科学一直在发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怎样才能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发展科学?根据这篇文章的启示,请你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用鼻子嗅出癌症 ①癌症可以用鼻子嗅出来!对于人类来说,这可能是天方夜谭,但嗅觉灵敏的小狗就有这种本事。医学界早就有一种猜想,即癌细胞可能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人类的鼻子闻不出这种气味,只有犬类才能嗅到。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猜想一直没有被证实。最近,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个事实终于得到证实。 ②狗能嗅出癌症的事实和观点最早可追溯到1989年。当时,英国伦敦的两位皮肤病学家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病例:一名44岁的女性患者要求切除她腿上的一颗痣,因为她的狗总是凑到她的腿上嗅闻这颗痣,即使她穿裤子时也是如此。痣切除手术后的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颗痣是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致命性皮肤癌。由于发现得早,这位女性保住了性命。 ③2001年,两名英国医生也描述了一个病例。一位66岁的男性患者腿上长了一块湿疹,已有18年。一天,他养的宠物犬开始不断地嗅闻他的湿疹。狗的举动让他非常吃惊,并迫使他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了皮肤癌。皮肤癌被很快切除后,他的狗就不再对他原来的湿疹部位感兴趣了。 ④为了证明狗是否能够嗅出癌症患者产生的异常体味,2004年,英格兰白金汉郡的阿默莎姆医院的卡罗琳·威利斯博士和“聋人听力犬组织”的研究人员用医院职员养的6条宠物犬作为试验对象,包括三只矮脚长耳犬、一只蝶耳长毛观赏犬、一只拉布拉多犬和一只杂种狗。研究人员分别从膀胱癌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身上取出尿液样本,对这6只狗进行为期7个月的训练,使这些狗只对人的尿味“感兴趣”,而对年龄、性别、饮食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差别视而不见。 ⑤研究人员从36名膀胱癌患者和108名志愿者身上采取了尿样。每只狗嗅7份尿样,一旦确定是癌症患者的尿样,就趴在尿样旁边,否则就继续闻下一份尿样,当测定出癌症患者的尿样后,它会得到一块美味食品作为奖赏。有意思的是,6条狗在测试中都盯上了一名志愿者,都判定其尿液为癌症病人的尿液,而在先前的检查中,这名志愿者是完全健康的。于是,医生们为这名志愿者做了更详尽的检查,结果在其右肾内发现了危及生命的肿瘤。 ⑥2005年4月,英国退休外科专家约翰·丘奇让一只两岁的英国小猎犬“坦戈”通过闻嗅病人的尿样,诊断病人是否患有癌症。据报道,“坦戈”只学习了7个月,就成了一名“癌症诊断专家”。丘奇发起“嗅癌狗”计划,想征募一些家庭宠物犬,然后将它们一个个训练成能够闻嗅出病人癌症的“狗专家”。 ⑦科学家认为,“用鼻子嗅出癌症”的研究并非毫无理由的噱头(xué tóu哗众取宠的言行),因为癌症病人体内会出现一些生化上的变化,例如在他们呼出的气体中会出现一些烷烃和苯衍生物,尿液中会出现一些特殊蛋白质,肿瘤组织会随着自身的增大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尽管它的释放量极其微小,但也逃不过狗那灵敏异常的鼻子。一般认为,狗鼻子嗅觉强于人鼻子1万至10万倍。狗正是因为有着灵敏的嗅觉,能闻到肿瘤所释放出的细微而特殊的味道,才可以对癌症进行判断的。 ⑧虽然科学家还不确定狗闻到的是肿瘤的酵素、蛋白质、抗体还是其他成分,但将来对狗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让我们研发出新的医学设备。 1.根据原文概括一下,狗嗅癌症的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2.⑦段中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3.从文中介绍的研究看,“用鼻子嗅出癌症”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度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⑤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1)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作者________,节选自《_____________》,体裁____________。
(2)针对以往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并宣称要征服自然的态度,作者提出了什么不同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人类的智慧“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作者从哪些方面加以论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选文第五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西林钢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640贴子:
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收藏
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已经成为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结晶,已经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展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象征。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回忆鲁迅先生中鲁迅陪客人可以体现出鲁迅的什么精神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他人着想,待人友好,对客人尊敬,谦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鲁迅试卷真题
作。 ”( 浙江省 2011 年 4 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周作人认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______。 2.鲁迅在南京阅读了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著作《天演论》 ,因此接 受了______思想。 3.鲁迅曾说自己写《故事新编》是“只取
一点因由,______,铺 成一篇” 。 4.真的猛士是鲁迅在《______》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 现实、正视人生”的人,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在《灯下漫笔》之二中,鲁迅将中国文明称作______。 6. “文坛三户”指破落户、暴发户、______。 7.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指出: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 是务,______,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 8. “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硬骨头精神的写照。 9.1918 年 5 月周树人在《新青年》上以“______”为笔名发表小 说《狂人日记》 。 10.鲁迅强调“新神宗”思想的两点: “曰______,曰重个人” ,即 强调个体主体性和精神的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充满进取精神的文化构想: “外 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 新宗。 ”( ) B.《坟?文化偏至论》)A.百姓 B.军阀 C.洋人 D.权贵 10.在鲁迅所作的所有短篇小说中,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作品是 ( ) D.《药》A. 《孔乙己》 B.《肥皂》C.《高老夫子》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 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铸剑》的主人公为______和______。( A.眉间尺 B.宴之敖者 C.庄子 )D.后羿 E.墨子 )2. 鲁迅认为绍兴的两种有特色的鬼是______和______。 ( A.吸血鬼 B.女吊 C.无常 D.男吊 E.义勇鬼3.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认识到中国国民性中最缺少的是 ______和______。( A.诚 )B.忠 C.义 D.美 E.爱4. 鲁迅认为 “失学” 无知的四个原因是摹古、 伪智、 ______、 ______。 ( ) B.泥于常 C.惑于常 D.愚蠢 E.懒惰A.泥于习5.鲁迅将“吃白相饭”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 “欺骗” 、______ 和______。( A. “软弱” ) B.“乖巧”C.“阿谀” D.“溜走”E.“威压”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 “本体自发之偏枯” 2. “无物之阵”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论述“看\被看”模式中处于“被看”的两种类型。 2.简述鲁迅作品中的三大基本母题。 3.简述“主奴互换” 。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大致可归为哪几大内容?请结合 鲁迅小说创作特点,分析论述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 2.分析鲁迅多疑的思维特点和“自我辩驳”的小说艺术。 ) 浙江省 2007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瞒和骗” 2.语丝社 3.四铭 4.《铸剑》 5.《娜拉走后怎样》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毛泽东同志早在 1940 年就指出: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 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____________” 。A.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 》C.《热风?随感录四十三》 D.《伪自由书?透底》 2.1923 年,鲁迅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 A. 《呐喊》 B.《彷徨》 D.《故事新编》 )C.《域外小说集》3. 鲁迅在 《两地书?四》 “唯 说: ‘黑暗与______’ 乃是实有。 ( ” A.虚假 B.沉默 C.光明 D.虚无4.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将中国专制主义称作“本体自发之偏 枯” ,将对西方工业文明盲目崇拜所必然产生的弊端看做是“以 ______传来的新疫” 。( )A.交通 B.知识 C.工业 D.科技 5. 《野草》共收写于 1924 年 9 月至 1926 年 4 月的散文诗连同《题 词》总篇数是( )A.30 篇 B.23 篇 C.24 篇 D.15 篇 6.鲁迅在《 “题未定”草(二) 》里,专门为______画像。( A.勇士 B.流氓 C.恶少 D.西崽 7. 《起死》对鼓吹“无是非观”的庄子______哲学进行了小说化和 戏剧化。( A.虚无主义 ) B.现实主义 C.相对主义 D.乐观主义 )2.____________的《 〈鲁迅杂感选集〉序》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鲁迅杂文的意义以及鲁迅思想的发展道路 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3.鲁迅对以____________为本位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深刻的 认识。8.鲁迅小说创作具有______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 A. “再现性强” C.“表现的深切” B.“思想激进” D.“理想主义”9.鲁迅曾说:《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______而 “ 4.鲁迅论道教文化,通常是将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 “____________思想” ,另一是指“道家(老庄)思想” 。 5.“____________”是鲁迅对讽刺的美学特征所作的精确概括。 6.在文学批评中,鲁迅特别反对那些以片面性取代全体的“就事论 事”式和“____________”式的批评。 7. 出关》 《 这篇小说是针对 30 年代社会上出现的崇尚____________ 的危险倾向而写的。 8.鲁迅认为杂文“是____________,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 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 9.鲁迅在杂文中常使用____________、反语、摹拟、谐趣等修辞手 法来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10.《野草》的开篇之作《秋夜》中的两株____________是不屈不 挠的战士形象。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对文化发展始终坚持采用的“______”眼光,也应该引起我 们的重视。 ( ) D.全局性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鲁迅身上,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通常凝聚在一起,集中体现 为( A.愤怒的力量 C.悲壮的气势 E.革命的豪情 2.下列作品中,鲁迅直接以民俗文化内容为素材写成的是 ( A.《离婚》 ) B.《论雷峰塔的倒掉》 D.《无常》 ) B.韧性的战斗精神 D.雄伟的人格力量C.《阿 Q 正传》 E.《故乡》3.《彷徨》中的《______》和《______》主要表现的是知识分子人 格的不完善。 ( A.弟兄 B.在酒楼上 )C.孤独者 D.伤逝 E.一件小事 4.鲁迅在文学史研究中,基于对史料的科学分析,批判了一些不正 确观点,纠正了一些错误看法的清代长篇小说有( A.搜神记 B.红楼梦 C.儒林外史 E.西游记 D.三国演义 )A.抓重点 B.开拓性 C.局部性2.______年 5 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 A.1917 ) D.1920 )B.5.鲁迅在他的杂文中创造了一系列不逊色于小说中艺术典型的比 喻性形象,如( A.媚态的猫 ) B.凶残的豹子3.鲁迅的《______》塑造了“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大禹。 ( A.奔月 B.非攻 C.出关 D.理水4.《祥林嫂》中祥林嫂眼神的______变化,记录着她半生悲惨的历 程。 ( A.二次 ) B.三次 C.四次 D.五次C.叭儿狗 D.阴险的蛇 E.巨大的骆驼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鲁迅小说热心于描写农民的原因。 2.鲁迅笔下的“国民性”含义。5.鲁迅曾经翻译过______的著作 《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和 。 ( ) B.尼采 C.普列汉诺夫 D.厨川白村A.爱罗先珂3.唱词“手执钢鞭将你打”对塑造阿 Q 形象的重要作用。 4.为什么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希望与热情后来转变为巨大的失望和 深深的思考?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于鲁迅所作诗篇 《______》( 。 A.别诸弟三首 ) B.自嘲 C.答客诮 D.哀范君三章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 共 25 分) 1.鲁迅在创造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上的贡献。 2.试析《野草》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7.鲁迅认为在中国的国骂――“他妈的”――的背后,隐藏着一种 “______”的自欺心态。 ( ) B.自以为是 C.傲慢 D.妒忌A.精神胜利8.下列《野草》中的作品,有哪一篇是鲁迅在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市 侩圆滑和批判以谎言为真实的畸形社会的?( A.《雪》 B.《死火》 C.《失掉的好地狱》 D.《立论》 9.在鲁迅的小说创作,尤其是他最初的小说创作中,______笔调是 比较明显的。 ( A.故事性 B.考证性 C.议论性 D.抒情性 10.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小说?( A.《兄弟》 C.《铸剑》 B.《孤独者》 D.《过客》 ) ) )浙江省 2007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 。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曾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两 、 件事抨击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 ) ) ) ) )2.鲁迅的小说创作没有议论性笔调。( 3.重视读者,是鲁迅文学欣赏观的核心。( 4. “且介亭”即“半租界的亭子间” 。( 5.方玄绰是《肥皂》中的主人公。( 6.鲁迅的翻译原则是“宁错而务顺” 。(四、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7. 《白光》中陈士成因连续十六次落榜而精神失常,落水身亡。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28 分) 1.试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 2.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野草》的思想内涵。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中介绍和赞扬了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指 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 A. 《呐喊?自序》 B.《华盖集?导师》 )浙江省 2011 年 7 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在《坟?文化偏至论》中很早就提出了一种充满进取精神的 文化构想: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____________,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C.《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D.《坟?摩罗诗力说》 2.鲁迅在日本期间与______合作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 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 1908 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 ( ) B.周建人A.周作人2.1925 年鲁迅等人成立莽原社,创办了____________杂志。 3.鲁迅曾对许寿裳讲过,他是“偶阅《通鉴》 ,乃悟中国尚是食人 民族” ,因此写成小说____________。 4. 《铸剑》最初于 1927 年 4 月、5 月发表于《莽原》2 卷 8、9 期, 原题为____________。 5.鲁迅的“死亡体验”“民间记忆”和他的“文学创作”三者之 、 间的连结点是____________。 6.在鲁迅所作的所有短篇小说中,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 ____________。 7.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称中国的看客是“____________的杀 ) 人团” 。 8.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鲁迅写到“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 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____________,引起疗救的注意” 。 9.1926 年,鲁迅出版小说集____________,扉页上题有屈原《离 骚》的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10.鲁迅当年在谈到____________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对胡 风说: “那是写给我自己的。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 的地方去”出自( A. 《我之节烈观》 C.《摩罗诗力说》 ) B.《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D.《关于知识阶级》 )C.许寿裳 D.郁达夫 3.有人说《明天》是描写寡妇“守节”的悲剧,其悲剧主人公是 ( )A.爱姑 B.祥林嫂 C.九斤老太 D.单四嫂4. 《野草》共收写于 1924 年 9 月至 1926 年 4 月的散文诗连同《题 词》总篇数是( A.30 篇 B.23 篇 C.24 篇 D.15 篇 )5. 《故事新篇》中歌颂“中国式脊梁”的姐妹篇是( A. 《采薇》和《出关》 C.《奔月》和《采薇》 B.《出关》和《起死》 D.《理水》和《非攻》6.在鲁迅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细节取自民俗。下面材料中表述错 误的一组是( )A. 《药》中以人血馒头治病 B.《故乡》中大祭祀 C.《社戏》中社戏 D.《离婚》中六斤、七斤、九斤老太等人物以出生的重量取名字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在《坟?文化偏至论》中很早就提出了一种充满进取精神的 文化构想: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______,取今 复古,别立新宗。 ” 2.鲁迅于______年 9 月诞生于浙江绍兴。 3.1911 年冬,鲁迅创作了文言小说______。 4.1925 年鲁迅等人成立莽原社,创办了______杂志。 5.1926 年,鲁迅出版小说集______,扉页上题有屈原《离骚》的 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6.鲁迅所谓的文化的“退婴” ,就是指______。 7. 《朝花夕拾》原名为______,结集出版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2. “捧杀”和“骂杀”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鲁迅所提“国民性”的含义。 2.鲁迅对宗教文化持怎样的态度? 3.鲁迅认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有哪些注意要点? 4.鲁迅所主张的文学批评方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周作人认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 A. 《孤独者》 B.《孔乙己》 C.《在酒楼上》 D.《伤逝》 3. 《腊叶》写于______年 12 月 26 日。 ( A.1925 B.1926 C.1927 D.1928 )4.鲁迅曾说: “______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 ” ( )A. 《关于知识阶级》 B.《这样的战士》 C.《论睁了眼看》 D.《灯下漫谈》5.鲁迅认为,______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 (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闹剧6.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指出: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 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 ______。( ” A.物质 B.自由 C.文明 D.精神 )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分析论述《孔乙己》中“看\被看”模式的复杂结构。 2.分析论述鲁迅的生命哲学。7.鲁迅在《 “题未定”草(二) 》里,专门为______画像。 ( A.伪士 B.西崽 C.勇士 D.战士 )浙江省 2008 年 7 月自考真题鲁迅研究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钻入” 2.方玄绰 3.《奔月》8.以下哪篇小说是收于《呐喊》的作品?( A. 《孤独者》 B.《伤逝》 C.《离婚》 D.《孔乙己》9.以下哪个人物是《孤独者》的主人公?( A.吕纬甫 C.涓生 B.魏连殳)4.《范爱农》 5.论语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的文化思想道路较为充分地代表了________初期多数文化 人所经历的思想历程。 2.在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中,由严复译述的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所著 的《________》起过相当 积极的作用。 3.在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翻译了卢那察尔斯基的 《艺术论》和普列汉诺夫的《________》 等,并对这些论著加以科学的评述。 4.鲁迅斥责________为“一味收拾弱者的方法” 。 5.鲁迅认为文艺的社会功用是通过文艺的________作用来实现的。 6.鲁迅在塑造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现实时,常以“哀其不幸, ) ________”的态度去揭发人物的“全灵魂” 。 7.鲁迅的杂文特别擅长于论证说理,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显示出 无可辩驳的________ 力量。 8.《野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________趋向成熟。 9.________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之一。 10.鲁迅后期的诗歌形成了________、激越的艺术风格。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25 年成立的新文学社团莽原社和________, 鲁迅是发起人和领 导者。( A.新月社 C.创造社 ) B.未名社 D.春雷社D.子君10.下列《野草》中的作品,有哪一篇是鲁迅在鞭挞现实生活中的 市侩圆滑和批判以谎言为真实的畸形社会的?( A. 《死火》 C.《立论》 B.《雪》 D.《失掉的好地狱》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 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哪些作品出自《朝花夕拾》?( A. 《猫?狗?鼠》 B.《兔和猫》 D.《无常》 )C.《为了忘却的纪念》 E.《女吊》2. 《故事新编》中歌颂“中国式脊梁”的姐妹篇是( A. 《采薇》 C.《奔月》 E.《非攻》 3.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认识到中国国民性中最缺少的是 ( A.诚 C.义 D.美 E.爱 4. 《在酒楼上》是对______和______两种生命形态的审视。 ( A.爱国者 ) B.孤独者 ) B.忠 B.《出关》 D.《理水》C.漂泊者 D.坚守者 E.虚伪者 5. 鲁迅在 《两地书?四》 说过: ‘______和______。 乃是实有。 “唯 ’ ” ( )2.鲁迅用白话创作小说开始于 1918 年 5 月,所写的取材于历史、 神话和传说的作品结集为《________》 。( A.朝花夕拾 C.坟 B.野草 )A.黑暗 B.沉默 C.虚无 E.精神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 《学界的三魂》 2. “人肉的筵宴”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示众》中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简述鲁迅所关注知识分子的两个问题。 3.简述鲁迅所说“壕堑战”的两个要点。 D.物质D.故事新编3.《彷徨》中近于速写,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主要人物,只有一 个街头场景的小说是《________》 。( A.长明灯 C.示众 B.药 D.肥皂 )4.反映鲁迅对知识分子人生态度和人生道路最早关注的小说是他 写于 1922 年的《________》 。( A.幸福的家庭 C.兄弟 B.端午节 D.白光 ) 5.鲁迅的小说富有幽默感有多方面的原因,而语言的________是重 要原因之一。( A.朴素 C.多义 ) B.俏皮 D.简练2.鲁迅文化反省的批判性特征。 3.鲁迅的悲剧观。 4.鲁迅如何写出人物“灵魂的深” 。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 共 25 分) 1.试析鲁迅精神和思想的当代意义。 2.试述《阿 Q 正传》的艺术风格。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出自 于鲁迅的杂文《________》 。 ( A.长城 C.现代史 ) B.战士和苍蝇 D.纪念刘和珍君 ) A.小说浙江省 2002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匕首”“投枪”―― 、 2.“过客”―― 3.“吃人”―― 4.真的猛士―― 5.《摩罗诗力说》――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7.鲁迅的文学史研究成果主要专著有《________》 。( 旧闻钞 C.古籍序跋集 B.汉文学史纲要 D.嵇康集8.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是《________》 。( A.斯巴达之魂 C.呐喊 B.怀旧 D.域外小说集9. 我以我血荐轩辕” “ 一句出自于鲁迅早期创作的诗歌 《________》 , 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 ( A.梦 C.湘灵歌 ) B.无题〈大野多钩荆〉 D.自题小像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_______。 2.阿 Q 是鲁迅小说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 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在_______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10.在鲁迅的杂文中,严肃的内容常常是以________的形态来表现 的。( A.反常 C.严肃 ) B.喜剧性 D.悲剧性“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 4.鲁迅在小说《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的屈原的《离骚》诗句是 _______。 5.“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秋夜》一文出自鲁迅题为《_______》的散文诗集中。 7.“_______”是鲁迅对摩罗诗人的总体评价。 8.鲁迅对民族心理的探讨,特别是在前期,偏重于解剖国民性中的 _______。四、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 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两地书》中曾经讲到人生有两大难关,一个是________, 一个是________。 ( A.穷途 D.糊口 ) B.婚姻 C.歧路9.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_______》被认为是 比较文学的不朽之作。 ) 10.《_______》是鲁迅与他弟弟周作人合译编的一部外国小说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手法是鲁迅杂文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 B.画家 D.书法家 )思想的影响。 B.富国强兵 D.进化论 ) B.《怀旧》 D.《狂人日记》 )的主要特点。 B.《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E.死亡的威胁2.下面哪两篇小说是收于《呐喊》中的作品?( A.《孤独者》 D.《孔乙己》 B.《药》 C.《伤逝》 E.《祝福》3.《故事新编》中以批判为主,用历史小说的形式来进行深刻社会 批判的三篇作品是 《采薇》 、 《________》 、 《________》 ( 。 A.出关 D.补天 B.非攻 E.起死 C.理水 )A.史家 C.歌唱家 2.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主要受到( A.“超人”哲学 C.泛神论 3.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4.鲁迅前期的杂文主要收入《________》《________》《华盖集》 、 、 、 《华盖集续编》中。 ( A.野草 ) B.热风 C.坟A.《孔乙己》 C.《祝福》 4.鲁迅认为“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 A.《红楼梦》 C.《阿 Q 正传》D.准风月谈E.花边文学5.在外国那些反抗和复仇诗人中,鲁迅读了“心神俱旺”“敬仰的 , 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 A.惠特曼 B.拜伦 D.裴多菲 E.普希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鲁迅“立人”主张的含义。 C.雪莱 )5.在天物、思理、美化、神思等艺术美的要素中,鲁迅特别强调的 是( )这一要素。 B.美化A.天物 C.思理 6.鲁迅认为,文学总是( A.环境 C.主观 7.( )的产物。D.神思说,大致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六、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B.想象 D.联想1. 年间,鲁迅译成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和普列 汉诺夫的《艺术论》 ,这是鲁迅美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标 识,请结合鲁迅美学思想的发展,试分析论述鲁迅对美的本质的认 识。 2.结合对《野草》中的《过客》《死火》等篇章的阅读理解,试分 、 析论述鲁迅在《野草》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哲学思想。)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学术著作。 B.《华盖集》 D.《中国小说史略》 )” B.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D.有助于文化发展A.《汉文学史纲要》 C.《而已集》 8.鲁迅指出,幽默应“( A.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 C.有利于文明批评 9.()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开创时期的杰出之作。 B.《文化偏至论》 D.《汉文学史纲要》 )本杂文集。 B. 20 D. 18浙江省 2002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针砭时弊, 批判现实的黑暗。 2.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它是鲁迅“反 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这是鲁迅在小说 《狂人日记》 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 其内涵是指封建的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与毒害。 4.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 C. 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A.《摩罗诗力说》 C.《破恶声论》 10.鲁迅一生共创作了( A. 16 C. 10四、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 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933 年,鲁迅在谈到他的创作主张时,曾说他为什么写小说,是 抱着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 A.指导人生 享受人生 D.创造人生 2.鲁迅称自己创作的小说具有( A.表现的深切 艺术性高 D.格式的特别 E.影响面广 ) C. E.改良人生 )的特点。 B.思想性强 C. ) B.为人生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 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开拓者或先驱者 传》 3.《论鲁迅》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横眉冷对千夫指 6.《野草》 8.劣根性 10.《域外小 4.路漫漫其 2.《阿 Q 正3.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其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 A.理性精神 描写内容的历史纵深感 D.乐观主义 4.( E.浪漫情怀 B.反映生活的深刻性7.“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 9.《摩罗诗力说》 C. 说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是鲁迅杂文创作的一大特点。 B.改良人生A.解剖民族心理 表现自我 D.挖掘社会病根E.反击对手的批评1.A 6.A2.D 7.D3.B 8.A4.D 9.A5.C 10.A5.散文诗《野草》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 ) A.追求表现内心世界的真实 主观情怀 C.表现自我 藉、含蓄 E.追求生活的真实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鲁迅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2.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对奴才哲学表现了深恶痛绝的态度,请 问, 《野草》中哪些篇章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态度,他又是怎样揭示 奴才性格的核心的? 3.鲁迅的悲喜剧观有哪些特点? 4.哲理与诗情是鲁迅杂文艺术的一大特点,请问,从作品的类型来 D.追求表现上的蕴 B.追求表现强烈的四、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BE 2.AD 3.BC 4.AD 5.AD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艺术格局的丰富多彩、简洁深厚,悲喜剧交融,白描传神。 2.主要有《复仇》《求乞者》等。以讽刺的笔触,揭示其苟活的人 、 生,对中庸哲学的否定 3.鲁迅将“人生有价值”的观念引入对悲剧和喜剧的认识之中,使 “悲剧”“喜剧”与有“价值”意义的内涵相联系。鲁迅揭示了悲 、 剧就是要以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悲愤感来感动读者、观众的心, 激发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 而喜剧则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 人看,使人们在诙谐、幽默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4.两大类。第一类的特点是叙述与抒情相互渗透,第二类是以说理 为主,理中见情,在哲理的诗化中做到情理交融。 六、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1.①以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美的本质; ②美的本质离不开现实社会和时代的制约; ③美的本质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也有民族文化的个性 2.①体现了鲁迅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思想 ②体现了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思想。 ③体现了鲁迅自我剖析、自我反省和自我牺牲的思想特点。C.《藤野先生》D.《秋夜》5.在《呐喊》《彷徨》中,鲁迅着重描写的是两类,即一类是农民 、 和农村生活、另一类( )。 B.是地主阶级的压迫 D.是城市贫民和他们A.是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命运 C.是工人和工人生活 的命运 6.鲁迅认为,( A.悲剧 C.喜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B.闹剧 D.戏剧 )。浙江省 2002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摩罗诗力说》 2.“过客” 3.“社会相” 4.“精神胜利法” 5.“超人”哲学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鲁迅一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与对中外文化遗产的________而 分不开的。 2.孔乙己是鲁迅小说_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的 形象。 3.鲁迅的杂文是植根于时代生活的,但从杂文的历史线索来看,它 又是对于________的承传与发展。 4.1911 年,鲁迅用________写了一篇题为《怀旧》的小说。 5.在鲁迅的后期,他更加集中精力从事________的创作。 6.鲁迅曾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________”里面。 7.“________”是鲁迅整理古籍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8.与正视现实的人生哲学相联系的是鲁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对 ________哲学的否定。 9.鲁迅也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著名学者,他的《________》被认为 是研究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杰出之作。 10.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狂人日记》《药》等小说的发表,显示 、 了“________”的“实绩”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在欧洲,从事鲁迅研究并有较大影响的是( A.史沫特莱 C.普实克 B.巴特勒特 D.德莱塞 )。7.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 A.《坟》 C.《而已集》 8.鲁迅指出,幽默应“( A.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 C.有利于文明批评 B.《华盖集》 D.《热风》 )” 。B.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D.有助于文化发展 )的特点。9.鲁迅的杂文向来有形象与逻辑相统一、( A.情感与情景相统一 C.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 10.鲁迅早期的翻译,曾受( A.梁启超 C.严复 B.魏源 D.康有为B.抒情与议论相统一 D.思想与逻辑相统一 )的影响。四、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将正确 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 错选、 漏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茅盾先生在评价《故事新编》时指出,( 大特点。 A.“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 C.演绎历史 交融 E.反映现实的黑暗 2.1933 年,鲁迅在谈到他的创作主张时,曾说( 是他的创作主张。 A.为人生 C.启蒙主义 E.改良人生 3.中国现代小说的大多数样式,包括( )、( )、写实小说 B.为社会 D.表现自我 )、( ) B.给古人作传 D.将古代与现实错综 )、( )是其一等,都可以从他的小说中找到典范性的先例。 A.黑幕小说 C.抒情小说 E.讽刺小说 4.鲁迅的杂文是适应“五四”(“ A.小说革命 C.诗界革命 ”)以至(“ ”)而问世的。 B.言情小说 D.幽默小说2.鲁迅小说的悲喜剧交融的特点,既表现了作家对复杂的社会生活 具有深刻的透视力,同时也表现了他所一贯坚持的( 主张。 A.真善美的主张 C.为人生 B.为自我 D.提出发扬斗争的精神 )。 B.《会稽郡故书杂集》 D.《汉文学史纲要》 )。 B.《朝花夕拾》 )的创作B.文学革命 D.文体革命E.思想革命 5.鲁迅重视杂文的( A.社会批评 C.文学批评 E.美学批评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创作《野草》时,鲁迅正处在世界观矛盾而复杂的时期,请问, )、( )3.鲁迅的文学史研究著作,主要有( A.《嵇康集》 C.《古小说钩沉》 4.鲁迅的叙事性散文集是( A.《野草》B.生活批评 D.文明批评 这一矛盾而复杂的思想变化有哪些特点? 2.鲁迅的杂文创作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3.鲁迅小说的悲喜剧交融特点有哪些表现特征? 4.鲁迅的比较文学实践,具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六、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1.结合对《野草》的阅读理解,试分析论述《野草》 “反抗黑暗, 反抗绝望”的思想特点。 2.鲁迅对中外文化遗产采取什么态度? 试论述鲁迅在中西文化交流 史上的历史贡献。调的是( A.天物 C.思理 6.鲁迅认为,( A.悲剧 C.喜剧)这一要素。 B.美化 D.神思 )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B.闹剧 D.戏剧 )。7.收入鲁迅早期用文言文撰写最多的杂文集是( A.《坟》 C.《而已集》 8.鲁迅指出,幽默应“( B.《华盖集》 D.《热风》 )” 。浙江省 2003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中间物” 2.“过客” 3.“油滑” 4.“精神胜利法” 5.“媚态的猫”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____________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 2.阿 Q 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 不觉悟的 农民形象。 3.1927 年, 巴特勒特教授在美国 《当代历史》 上发表的____________ 一文,高度赞扬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台柱” 。 4.毛泽东在《 学家。 5.“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鲁迅曾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____________》里面。 7.“____________”是鲁迅主张的对外来文化所采取的态度。 8.鲁迅认为“____________”是“讽刺的生命” 。 9.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____________》被认 为是比较文学的不朽之作。 10.《____________》是鲁迅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学术著作。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谈到文学翻译的信达不可兼得时,鲁迅早年主张( A.宁信而不达 C.信达皆不求 B.宁达而不信 D.强调以雅为先 )思想的影响。 )。 __》中高度称赞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A.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 C.有利于文明批评 9.(B.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D.有助于文化发展)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开创时期的杰出之作。 B.《文化偏至论》 D.《汉文学史纲要》 )本杂文集。A.《摩罗诗力说》 C.《破恶声论》 10.鲁迅一生共创作了( A.16 C.10 B.20 D.18四、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将正确 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 错选、 漏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鲁迅力主抗争的美学思想,主要内容有( A.主张真善美 )、( )。B.主张发扬真美、移人性情 D.提出发扬斗争的精神C.提出“不用之用”的观点 E.提出艺术高于生活的观点 2.鲁迅整理的古籍,主要有( A.《稽康集》 C.《古小说钩成》 E.《红楼梦》)、()。B.《陶渊明集》 D.《唐传奇》3.在 《呐喊》 、 《彷徨》 鲁迅着重描写的是两类( 中, A.一类是农民和农村生活 B.一类是地主阶级的压迫 C.一类是工人和工人生活 D.一类是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命运 E.一类是城市贫民和他们的命运 4.外国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小说创作上 C.创作思想上 E.学术研究上 5.鲁迅的杂文向来有( A.形象与逻辑相统一 C.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 E.情感与情景相统一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的特点。 B.格律诗创作上 D.杂文创作上 )、()、 ()。)。2.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主要受到( A.“超人”哲学 C.泛神论 3.鲁迅创作的小说( 说。 A.《孔乙己》 C.《祝福》 B.《药》 D.《狂人日记》 )。 B.富国强兵 D.进化论B.抒情与议论相统一 D.思想与逻辑相统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1.鲁迅杂文创作主要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2.白描是中国传统艺术手法的一大特色,鲁迅在小说创作中继承和 发扬了这种传统,请问,鲁迅是怎样概括白描艺术手法的?其要点 又是什么? 3.鲁迅对悲剧的认识是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鲁迅的悲剧观。 4.对于幽默艺术的论述,鲁迅提出哪些精辟的观点?4.鲁迅的抒情性散文集是( A.《野草》 C.《藤野先生》B.《朝花夕拾》 D.《秋夜》5.在“天物、思理、美化、神思”等艺术美的要素中,鲁迅特别强 六、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1.试分析论述鲁迅所提出的“兴感怡悦”是一切艺术美的本质的美 学思想。 2.结合你对《野草》的理解,试论述《野草》的哲理性和文化意识。6.鲁迅认为,( A.悲剧 C.喜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B.闹剧 D.戏剧 )。7.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 A.《坟》 C.《而已集》 B.《华盖集》 D.《热风》 )” 。浙江省 2003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民族魂” 2.“为人生” 3.“油滑” 4.“叛逆的猛士” 5.《坟》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__________写成的。 2.阿 Q 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 不觉悟的农 民形象。 3.1933 年,瞿秋白发表的__________是鲁迅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 碑。 4.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 中高度称赞鲁迅是伟大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鲁迅曾称《野草》是“__________”的“惨白色小花” 。 7.鲁迅主张对外来文化采取“__________”的态度。 8.鲁迅提出“__________”是“讽刺的生命”的观点。 9.鲁迅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曾与岂明(周作人)合作译编了 《__________》 。 10.《__________》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学术著作。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欧洲,从事鲁迅研究并有较大影响的是( A.史沫特莱 C.普实克 2.1923 年,( B.巴特勒特 D.德莱塞 )在《读〈呐喊〉 》一文中,称读鲁迅的小说简直 )。8.鲁迅指出,幽默应“( A.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 C.有利于文明批评 9.鲁迅的学术著作( A.《摩罗诗力说》 C.《破恶声论》 10.鲁迅认为,诗歌起源于( A.神话 C.传说 B.劳动 D.史诗B.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D.有助于文化发展 )是我国第一部用新观点写成的文学史。 B.《文化偏至论》 D.《汉文学史纲要》 )。四、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将正确 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 错选、 漏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在 1928 年前后所发生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创造社、太阳社 中的部分人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指责鲁迅为( ( )。 B.叭儿狗 D.倒退者 )、A.“封建余孽” C.落水狗 E.落伍者2.1933 年, 鲁迅在谈到他的创作主张时, 曾说抱着( 人生” ,而且要( A.“改良这人生” C.启蒙主义 E.改造国民性 3.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其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 ( )。 B.反映生活的深刻性 D.乐观主义 )是他的创作主张。 B.为社会 D.表现自我)、 “为 以)、A.理性精神 C.描写内容的历史纵深感 E.浪漫情怀4.鲁迅说自己杂文创作的任务是()、()。A.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与抗争 B.是战斗的利剑 C.针砭时弊 D.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E.反击对手的批评 5.散文诗《野草》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感到“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 。 A.张定璜 C.郁达夫 3.鲁迅创作的小说( 说。 A.《孔乙己》 C.《祝福》 4.鲁迅的叙事性散文集是( A.《野草》 C.《藤野先生》 B.《药》 D.《狂人日记》 )。 B.《朝花夕拾》 D.《秋夜》 B.沈雁冰 D.叶圣陶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 B.追求表现强烈的主A.追求表现内心世界的真实 观情怀 C.表现自我 E.追求生活的真实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D.追求表现上的蕴藉、含蓄5.在“天物、思理、美化、神思”等艺术美的要素中,鲁迅特别强 调的是( A.天物 C.思理 )这一要素。 B.美化 D.神思1.鲁迅在杂文《坟?写在〈坟〉后记》中提到“中间物”的概念, 请问, “中间物”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2.鲁迅在“五四”时期写的“随感录”有哪些特点? 3.鲁迅在创作《野草》时,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艺术的手法,请问, 它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对于讽刺艺术的论述,鲁迅提出了哪些精辟的观点? 六、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1.结合对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的阅读理解,试分析论述鲁迅的比 较文学思想(主要是与外国文学、文化的关系)。 2.试以《狂人日记》《阿 Q 正传》两篇小说为例,论述鲁迅小说的 、 现代特征。A.故事传说 C.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B.神话传说 D.叙事小品 )5.天物、 思理、 美化等因素在艺术美创造中, 鲁迅特别重视 ( 这一要素。 A.天物 C.美化 6.鲁迅认为幽默的审美特征是( A.婉而多讽 ) 。 B.哀而不伤 B.思理 D.联想浙江省 2004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叭儿狗” 2.“精神胜利法” 3.“油滑” 4.“过客” 5.“中间物”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由于“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 , “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 2.祥林嫂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受封建思想毒 害的妇女形象。 3.杂文是鲁迅一生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4.《阿 Q 正传》是鲁迅要写出一个沉默的、现代的国民 “________________” ,暴露国民弱点的小说。 5.“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 名言。 6.“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创作散文诗《野草》的主要艺术手 法。 7.鲁迅评价“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立意在反抗,旨归在 动作” 。 8.“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9.鲁迅说“________________”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 ” 10.鲁迅一向主张“________________”的路子要宽,一是选材不 宜过严,二是批评要慎重。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 ( ) 。 B.古典主义 D.象征主义 )是一切艺术美的本质。 B.写景叙事 D.道德高尚 )的形象。 B.故事性 D.想象性 )。 ”C.笑中多苦,幽默含讥D.乐而不淫 ) 。7.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 A.《坟》 C.《而已集》 8.鲁迅评价雪莱的诗歌创作具有“ ( A.理想主义 C.现代主义 9.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反映了( A.超人 C.反抗绝望 10.在日本求学时,鲁迅主要受到( A.进化论 )观念。B.《华盖集》 D.《热风》 ) ”的特点。 B.现实主义 D.象征主义B.辩证的进化的 D.讽刺幽默 )思想的影响。 B.富国强兵C.泛神论 哲学D.尼采的“超人”四、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 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鲁迅要求的美,主要是_____、_____和“有力”与“愉快” ,而 非狂欢和粗暴。 ( A.艳丽 C.美丽,却非淫艳 E.形象 2.鲁迅整理的古籍,主要有_____、_____。 ( A.《稽康集》 C.《古小说钩沉》 E.《红楼梦》 3.鲁迅说,在他看来,中国文学可分两大类,一是____、二是____。 ( A.廊庙文学 C.写实文学 E.抒情文学 4.对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介绍, 鲁迅突出了他的_____、 _____特点。 ( A.理想主义 C.对理想的锲而不舍的追求 E.乐观主义 5.鲁迅一向来主张翻译的路子要宽,一是____、二是____。 ( ) B.批评要慎重 D.思想与逻辑相统一 ) B.英雄主义 D.浪漫主义 ) B.山水文学 D.山林文学 ) B.《陶渊明集》 D.《唐传奇》 ) B.真挚,却非固执 D.生动A.写实主义 C.浪漫主义 2.鲁迅指出( A.兴感怡悦 C.讽刺幽默 3.鲁迅的杂文创作塑造了一系列( A.象征性 C.比喻性 4.鲁迅说, 《故事新编》是“ (A.选材不宜过严 C.理性与感性相统一 E.情感与逻辑相统一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鲁迅力主抗争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哪些美学内容? 2.鲁迅杂文的“情而理” ,从作品的类型上来说,大致可以分哪几 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3.鲁迅的讽刺观有哪些特点? 4.鲁迅对待文学遗产的基本态度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六、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1.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大致可归为哪几大内容?请结合 鲁迅的小说创作特点,分析论述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 2.结合你对鲁迅杂文的阅读理解,试论述鲁迅所刻划的“叭儿狗” 、 “媚态的猫”“挂着小铃铎的山羊”等一类形象的典型意义。 、C.精粹凝练、深广浑厚 4.鲁迅说, 《故事新编》是“ ( A.故事传说 C.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5.鲁迅认为, ( A.就事论事 C.知事论人 6.( )。 ”D.平铺直叙B.神话传说 D.叙事小品)是“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的好方法。 B.知人论事 D.论事不知人) ,这是鲁迅理解与运用幽默的审美特征。 B.哀而不伤A.婉而多讽C.笑中多苦,幽默含讥D.乐而不淫 ) 。7.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 A.《坟》 C.《而已集》B.《华盖集》 D.《热风》 ) ”的地步。 B.不达目的,誓不浙江省 2004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为人生” 2.“油滑” 3.“宴之敖者” 4.“精神胜利法” 5.“媚态的猫”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 2.闰土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3.1928 年,创造社、太阳社中的部分人曾指责鲁迅是 _________________。 4.瞿秋白于_________________年写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是 鲁迅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5.“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_”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 迅名言。 6.自发表小说_________________后,鲁迅便“一发而不可收” ,相 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说。 、 7.“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主张的对外来文化所采取的态度。 8.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第一本杂文集。 9.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一生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10. _________________》 《 是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的一部学术著作。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 ( ) 。 B.古典主义 D.象征主义 )的散文诗。 B.写景叙事 D.神话传说8.鲁迅整理古籍的态度十分严肃认真,到了“ ( A.“废寝辍食,锐意穷搜” 罢休 C.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来者 9.鲁迅认为,诗歌起源于( A.神话 C.传说 10.在南京求学时,鲁迅主要受到( A.尼采的“超人”哲学 ) 。D.前无古人, 后无B.劳动 D.史诗 )思想的影响。 B.富国强兵C.泛神论D.进化论四、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 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鲁迅小说创作具有( A.“表现的深切” C.再现性强 E.“格式的特别” 2.在 《呐喊》 、 《彷徨》 中, 鲁迅着重描写的是 ( 两类题材。 A.农民和农村生活 命运 C.知识分子及其命运 E.国民性改造 3.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其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 ( ) 。 B.反映生活的深 ) 、 D.自我表现 B.城市贫民及其 ) ( 和 ) )和( )的特点。 B.“思想激进” D.理想主义A.理性精神 刻性 C.描写内容的历史纵深感 E.浪漫情怀 4.( )和(A.写实主义 C.浪漫主义 2.《野草》的第一篇《秋夜》是一篇( A.借景抒情 C.塑造人物D.乐观主义)在鲁迅杂文创作中占据相当大的篇幅。 B.战斗的利剑 D.挖掘社会病根A.解剖民族心理 C.针砭时弊 E.反击对手批评3.鲁迅小说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但却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 ( ) 。 B.故事性强A.忧愤深广5.散文诗《野草》着重表现了鲁迅() ,具有()的 特点。 A.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 的理想主义精神 C.表现自我 E.追求生活的真实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鲁迅小说创作主要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2.鲁迅杂文创作的“幽默与讽刺”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之。 3.鲁迅对喜剧的认识是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鲁迅的喜剧观。 4.鲁迅对木刻艺术有哪些精辟的论述?请简要说明之。 六、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1.鲁迅在《阿 Q 正传》中是怎样“写出一个现代的、沉默的国民的 魂灵”的?请分析阿 Q 形象特点。 2.结合对《野草》的阅读理解,谈谈《野草》的象征主义艺术特点。 D.心灵自我解剖 B.追求表现强烈2.关于鲁迅的杂文研究,1933 年瞿秋白撰写的( 迅研究,尤其是鲁迅杂文研究的一篇重要的文献。 A.《鲁迅杂感文的技巧》 ?序言》 C.《鲁迅之杂感文》 文》)一文是鲁B.《鲁迅杂感选集D.《论鲁迅的杂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 《孔乙己》等一系列小说,从而显示了( A.文化革命 C.文学革命 4.鲁迅的杂文作为一部中国社会的“ ( 价值和社会意义。 A.风俗画 C.百科全书 B.风情画 D.风景画 )的实绩。 B.思想革命 D.社会革命 ),具有很高的历史 ”5.鲁迅在《野草》中着重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创作了富有诗意的 浙江省 2005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吃人” 2.“叭儿狗” 3.“中间物” 4.“进化论” 5.“悲剧”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鲁迅的小说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2.阿 Q 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 悟的农民形象。 3.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_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伟大的思想 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4.鲁迅在小说《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的屈原的《离骚》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 名言。 6.《影的告别》一文出自鲁迅题为《_______________》的散文诗 集中。 7.鲁迅认为“_______________”是“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的好 方法。 8.在《野草》中,和战斗的人生哲学相背离的另一种人生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 9.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_______________》 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经典之作。 10. _______________》 《 是鲁迅的一部以回忆过去的叙事性散文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鲁迅指出,幽默应“ ( A.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 会的进步 C.有利于文明批评 化发展 D.有助于文 )。 ” B.有利于社 ( )的散文诗篇。 B.思想分析 D.心灵自我A.社会分析 C.文化分析 剖析 6.( )一文是鲁迅早期美学思想的价值表现。A.《文化偏至论》 力说》 C.《破恶声论》 7.鲁迅整理古籍的基本方法是( A.古为今用 C.实事求是 8.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风是( A.清新自然,风格独异 逸,秀丽自然 C.古朴厚实,自然清逸 逸,和平冲淡 9.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反映了( A.辩证的进化 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的观念。 ) 。B.《摩罗诗D.《科学史教篇》 )的方法。 B.为我所用 D.实用主义B.潇洒飘D.自然飘B.历史唯物D.不断进化 ) 。 B.《西方小10.1908 年,鲁迅和岂明(周作人)合作译编了( A.《国外小说集》 说集》 C.《域外小说集》 说集》D.《欧洲小四、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 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鲁迅所撰写的两部文学史性质的著作,分别是( A.《中国美学史》 史》 C.《中国小说史略》 要》 E.《中国文学史》 2.鲁迅介绍的摩罗诗人,主要有( )( 、 ) 。 D.《汉文学史纲 )( 、 ) 。B.《中国通 A.拜伦 C.亚里士多德 E.雪莱 3.鲁迅的悲剧观念的核心主要有( A.要求文艺正视现实,揭露矛盾 B.要求文艺描写过去生活,忆苦思甜 C.要求描写工农兵生活 D.要求悲剧作家内心要有“理想之光” E.要求展现城市贫民悲剧命运 4.鲁迅整理古籍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 A.古代史地 C.《诗经》 E.《史记》 )( 、 )( 、 ) 。B.川端康成 D.奥尼尔地指出改造国民性的紧迫性。 5.“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___________”是鲁迅杂文创作的灵魂。 7.鲁迅主张对外来文化采取“___________”的态度。 8.鲁迅的诗歌创作具有___________、深厚与激越相统一的特点。 9.散文诗《野草》在艺术上采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使作品所 表现的内涵更加深广。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 。 B.古代小说 D.神话传说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年 5 月,鲁迅在《新青年》4 卷 5 号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 A.1915 )和 C.1917 B.1916 D.1918 )5.在鲁迅思想发展过程中,他主要受到近代西方文化的( ( )两种思想的影响。2.鲁迅在小说______等小说创作当中,充分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下层 B.泛神论 D.反映论 旧式知识分子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吃”的悲惨命运。 ( A.《孔乙己》 B.《祝福》 D.《故乡》 ) )A.进化论 C.人性论 E.尼采“超人”哲学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C.《阿 Q 正传》3.鲁迅在《野草》创作中,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 ( A.浪漫主义 C.象征主义 B.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1.鲁迅杂文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2.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对奴才哲学表现了深恶痛绝的态度,请 问, 《野草》中哪些文章体现出鲁迅的这种态度,又是怎样揭示奴 才性格的核心的? 3.鲁迅的讽刺观有哪些特点? 4.鲁迅小说的理想性主要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之。 六、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1.结合鲁迅的美学思想发展,试论述鲁迅“崇高阔大”审美趣味的 特点。 2.结合对《野草》中的《过客》《死火》《求乞者》《影的告别》 、 、 、 、 《墓碣文》等篇章的阅读理解,试分析论述鲁迅在散文诗创作中所 体现出来的人生哲学思想。4.鲁迅的叙事性散文集是( A.《野草》 B.《朝花夕拾》C.《藤野先生》 D.《秋夜》 5.鲁迅在杂文创作当中,运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 ( A.曲笔 C.悲剧 B.戏曲 D.戏剧 )6.鲁迅认为,______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 ( A.喜剧 C.悲剧 ) B.闹剧 D.戏剧7.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______”和“社会批评”的原则。 ( 浙江省 2006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改造国民性” 2.“为人生” 3.“匕首”“投枪” 、 4.“真的猛士” 5.“韧性的战斗精神”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空 1 分,共 9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在日本,鲁迅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先是选择了“___________” 这一人生道路。 2.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与他的“___________”主张分不开。 3.在《呐喊》《彷徨》中,鲁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的生活和 、 历史命运。 4.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___________” ,鲁迅在小说创作中尖锐 ) B.现实批评 D.思想批评 )A.人生批评 C.文明批评8.在谈到翻译的信达不可兼得时,鲁迅早期主张( A.宁信而不顺 C.宁雅而不达 B.宁达而不信 D.宁错而务顺9.在南京求学时,鲁迅主要受到______思想的影响。 ( A.尼采的“超人”哲学 C.泛神论 D.进化论 B.富国强兵)10.鲁迅对文艺创作方法的论述,论述得较多的是______的创作方 法。 ( A.象征主义 C.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D.超现实主义四、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 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阐述文艺的本质时,一方面强调文艺的______,但也十分 重视文艺的______。 () () B.社会功利性 D.超现实的想象性5. “时代的眉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小说_______,由于“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 , 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 2.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_______中所塑造的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 B.《热风》 D.《野草》 象。 3.作出“_______”的决定,是鲁迅在“幻灯事件”后所作出的。 4. 《阿 Q 正传》 是鲁迅要写出一个沉默的、 现代的国民 “_______” , 暴露国民弱点的小说。 5. 鲁迅接受民俗文化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方面, 首先体现在_______ 的择取上。 6. “_______”是鲁迅创作散文诗《野草》的主要艺术手法。 7.鲁迅特别强调文艺的“_______” ,认为文艺的社会功用是通过 文艺的美感来实现的。 8.鲁迅十分重视文学批评作用,认为必须更有“_______”的批评。 ) ( ) 9.鲁迅说“_______”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10. “_______”是鲁迅杂文创作的一个特点,他常常将严肃的内容 以喜剧幽默形态表现出来。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最早提到“国民”的著作是( A.《文化偏至论》 《科学史教篇》 2.鲁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采用_____的方式。 ( A.“杂取种种人” 真人真事 3. “_____” 是鲁迅杂文中所塑造的一个形象性的社会相。 ( A.老鼠 B.老虎 C.叭儿狗 D.老狼 ) ) B.选定一个模特儿 ) B.《摩罗诗力说》 ) C.《斯巴达之魂》 D.A.思想战斗性 C.审美独特性 E.乐观主义的理想性2.除历史小说外,鲁迅的小说主要都收集在______、______小说集 中。 ( ) ( )A.《呐喊》 C.《彷徨》 E.《朝花夕拾》3.在《呐喊》《彷徨》中,鲁迅着重描写的是两类______、______。 、 ( ) ( )A.一类是农民和农村生活 B.一类是地主阶级的压迫 C.一类是工人和工人生活 D.一类是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命运 E.一类是城市贫民和他们的命运 4.鲁迅认为“诗歌起源于______和______”( 。 A.劳动 C.宗教 E.民俗 5.鲁迅曾对文艺批评中两种最突出的批评方法,即______、______ 的批评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 A.“乱捧式”的批评 C.“乱想象式”批评 E.“无明辨式”批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鲁迅在《野草?淡淡的血痕中》赞扬“叛逆的猛士” ,请问, “叛 逆的猛士”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2.鲁迅探索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小说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大致分为 哪几大系列?请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3.《野草》在揭露社会黑暗和病态方面,主要揭露了哪些方面的内 容? 4.鲁迅的杂文创作为增强讽刺性的艺术效果,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 手法? ) ( ) B.想象 D.巫术B.“乱骂式”批评 D.“无根据式”批评C.以自己为原型 D.采用4.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故事新编》是“_____”( 。 A.故事传说 B.神话传说 C.历史小说D.叙事小品 )5.鲁迅最初关注民俗,是从注意_____开始的。 ( A.民间绝活 B.民间文学艺术 C.民间武艺D.民间医术 ) D.“武之美” )6.鲁迅认为“崇高”的审美特征是追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1.结合对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的阅读理解,试分析论述鲁迅对 “狂人”形象的刻划及其创作意图。 2.鲁迅的《野草》歌颂了韧性战斗精神,请结合对《野草》的阅读 理解,谈谈你对《野草》这个特点的分析和论述。 A.“敬之美” B.“春之美” C.“力之美”7.鲁迅以“回忆过去”和叙事为主的散文集是( A.《野草》 B.《华盖集》 C.《而已集》D.《朝花夕拾》 )8.鲁迅在《野草》中采用了“_____”的艺术手法。 ( A.理想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象征主义9.鲁迅充分意识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大力突出“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爱国事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