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如何进入第八识识是什么,末那识是第几识末那识

第七识:末那识-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百法明门论讲义
首页 - 佛学文集 - 经律论集 - 百法明门论讲义 - 正文   │ 
  第七识:末那识
  净莲法师著述
  什么是第七识呢?第七识我们知道,它叫做“末那识”。“末那”是什么意思?“末那”是梵文,翻成“染污意”。
  什么是染污?什么是意呢?
  染污,就是第七识,它恒常于我贪、我痴、我见、我慢,这四种根本烦恼相应,所以称为染污。它念念有我贪、我痴、我慢、我见,念念喔,念念都有,所以第七识才翻成“染污意”,这个“染污”,就是因为它恒常,从来没有间断过,跟这个四根本烦恼相应。
  我贪,贪什么?就是执这个身心五蕴为我,然后深生爱着,我们都很爱,都很爱自己的身心五蕴,我的色身要好好地保护它,多爱我的身体,每天都在保养它,要吃好的、穿好的、喝好的,统统都是在保养它,就是把这个身体当作是我的身;我的感受多重要!我现在痛苦,你也不来安慰我一下,我现在在生气,你怎么还可以来烦我?那感受是抓得多么的牢。色受想行识,我的想法多么重要,你要尊重我的意见、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见解,色受想行识,没有一个空得掉,统统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贪爱、耽着难舍,这就是我爱、我贪,我贪就是我爱,所以我们念念都有我贪,从来没有间断过,所以也不用学习,也不用人家提醒,你就是很爱自己嘛,就是因为你的第七识的染污,里面有第一个“我贪”,而且是恒常没有间断过。
  这个“我痴”,我痴就是指无明,就是不明白一切法无我的道理,不明白诸法的实相,才会有我执跟法执,就是不明白二无我的道理,才会生起我执跟法执,这个是因为无明的关系,所以我痴就是无明,所以念念我们也都不明白,我空、法空,没有这样的智慧,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这个二空的智慧来破除无明愚痴,所以才会以为有我、有法,起我执跟法执,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一切法也是真实存在的,念念都是这样子想,所以没有一念空,我空、法空从来没有这样过,没有这样的经验过,就是因为第七识的染污里面,念念都有我痴,就是不明白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念念都有我见,什么是我见?就是刚才讲的,把五蕴这个假合的身心,当作是常、一、主宰的我。常、一、主宰的我,这就是我见,就是对“我”的见解,以为有一个“我”的真实存在。刚才我贪,是执有这个我,贪爱难舍,非常的爱着,这个是我贪;现在讲这个我见,就是对“我”的见解,就是执着有一个“我”,它是真实存在的。
  可是为什么要说它是“无我”呢?就是因为我们找不到那个“我”,合乎“我”的定义,你要证明“我”是真实存在,你必须要证明三个合乎“我”的定义的内容:第一个是主宰,你如果能够主宰你自己,你能够自由自在,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如果可以主宰支配的话,才能够说这个是“我”,因为我可以支配主宰,我可以自由自在的,我不想老,它就不老,我不要病,它就不病,我要事业顺利、婚姻美满、子女孝顺、发大财、长寿健康,你可以做到吗?不可以的话,就不能证明有“我”啰!因为“我”是可以支配主宰的,我有这样的力量,才可以证明“我”是真实存在的,这是第一个“我”的定义。
  第二个,常的,恒常,恒常就是不会改变,不能说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不可以喔。常,就是永恒的意思,始终保持不改变,假使它会无常变化的,你就不能称为我。你那个五蕴身心是生灭无常的?还是恒常不会变化的?如果合乎恒常不会变化,你出生那个样子就不会变,永远是小baby,那个叫做没有生灭变化,所以又不能合乎这个定义了。我们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念念生灭、无常变化的,所以就不能够合乎这个“常”的定义,所以又不能成立说有“我”的存在。
  第三个,你必须合乎“一”,就是独立,不是集合的杂体,如果你是众多条件集合,就不能够称作是“我”,是独立的“一”的个体,不是很多因缘凑合在一起的,我们是五蕴的假合,四大的假合,又不能够说是“我”了,不合乎“一”这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不能主宰,也不能恒常不变,也不是独立唯一的个体,我们是众缘和合,众生,众缘和合而生叫众生,表示它很多因缘和合在一起,集合在一起的,所以不能说它是独立唯一的个体,所以这三个都不能成立,我们就不能够承认有“我”的真实存在,所以证明它是“无我”的,是这样子来证明的。
  所以,现在所谓的我见,它就把这个五蕴假合的身心,把这四大假合的身体,把它当作是主宰、常、一的我,这样就错了嘛!所以我们说它是染污的,是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知见,它是属于我见,以为有一个“我”是真实存在的,可是找不到这个“我”的什么?没有办法证明它是主宰、恒常、独立唯一的,没有办法,所以我们说它是错误的知见,就叫做我见,以为有“我”的见解。
  我慢。我慢,就是本来是无我的,不但执着有一个我,把这个身心五蕴、假合之身把它当作是我,还傲慢得不得了,我有多了不起!那个比我棒的,我看他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看来看去还是我自己最了不起,那个就是傲慢;那个比不上我,那当然本来就瞧不起他,那肯定是有慢的。所以不管是比我强的、跟我差不多的、比不上我的,我统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那个就叫做我慢,自己最伟大、自己最行、自己最赞。
  这个就是“染污”的意思,就是我们第七识恒常就跟我贪、我痴、我见、我慢,这个是属于根本烦恼,恒常与这四惑相应,所以称为染污。
  “意”,是什么意思呢?意,就是恒审思量。第七识恒常审查、思虑、量度,执八识的见分为我,这个就是“意”的意思。
  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把八识的见分执为是“我”,这个就是第七识它的功能。
  恒常与四惑相应,所以以它的功能来说,它就是相应,所以我们第七识又可以称为“相应”,这个是以“染污”来说,恒常与四根本烦恼相应。
  它又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恒审思量”,就是“意”的意思,所以第七识为什么会称为意根?我们现在就知道,为什么第七识称为意根?就是以这个“恒审思量”这个意思来说的。
  染污,就是相应的意思;意,就是恒审思量的意思,所以就称第七识为意根,就是这个“意”来的,就是恒审思量的意思,所以我们第七识也能够称为“相应”,也可以称为“思量识”,恒审思量这个思量识,所以我们看到别的经典讲“思量识”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讲的是第七识的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这个功能来说的。相应,也是在讲第七识,就是恒常与四惑相应。所以“相应”跟“思量识”,指的都是第七识。
  所以除非我们证到无我,刚才讲第六识跟第七识的关系,第六识分别完,第七识马上加进去,恒常与四惑相应,所以那个“我”就加进去了,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就跟第六识的分别同时,第六识分别,马上四根本烦恼就加进去了,所以就我喜欢、我不喜欢,就统统从这边来的,然后无明、颠倒、愚痴,就是这四惑,四根本烦恼,因为这样子加进去,所以他才会起惑造业、才会生烦恼、造业、轮回。
  所以第七识没有转的话,第七识转成什么?平等性智,第六识跟着第七识密切合作,一起来分别,然后“我”加进去染污,四种根本烦恼,所以你第七识如果转的话,第六识它分别以后,第六识念念无我,第七识转了,转的意思,就是说我执、法执断了以后,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之后,这个要讲很久,就是要讲细一点的话,它其实有分下品、中品、跟上品,前面就是先断分别的,第六识先断有分别的我执、还有分别的法执,然后第二步才断俱生的我执,最后断俱生的法执,所以俱生法执是最后断的。所以第七识慢慢地转成平等性智,也是从下品的开始转,第六识也是慢慢转成妙观察智,所以第六识既然跟着第七识一起作用,除非你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念念无我,就是恒审思量无我了,你转成平等性智之后,是念念恒审思量无我,第六意识就念念都是清净的,分别之后O.K.了,因为念念无我,第七识恒审思量,念念是无我的,所以第六意识也不会再起惑造业了。这就说明第六识跟第七识为什么它关系这么密切,就是要合作无间才能够生烦恼、造业。你第七识没有转成平等性智之前,就是现在讲的,念念跟四惑相应,恒常跟四惑相应,而且念念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就是念念都有我,而且有这四根本烦恼相应,睡着以后都没有忘记喔。所以第七识没有转之前,第六意识也是跟着分别以后就开始造业了。
  其他相关文章
地藏孝亲网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人的第八识在哪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非有,非空,亦空,亦有.它是找不到的,找到的是你思维里的概念.能够被思维的,就是六识的范围.佛经里用梦与清醒,镜子与所照之物,海水与波浪等事物来对比与比喻第八识.梦中有个你,有山水,有人物,请问梦中那一个人或事物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来藏 第八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