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周边缺少强大敌人,这种说法形容话有道理且精辟吗

这就是历史——魏晋南北朝的辉煌与疯狂 作者:聊斋质疑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暴君出现率名列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首位;这是一个错乱的时代,甚至有虎豹豺狼大白天公然在大街上漫步晚上就跑到百姓家中吃饭,而且不吃猪牛羊专吃人的怪事;这是一个潇洒的时代刘伶醉酒,阮籍傲歌嵇康抚琴,陶潜一叶扁舟而吟诵“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时代因人物精彩而精彩,乱世是人囻的悲哀却是英雄的温床。这就是魏晋南北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时代那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也隨着时间消逝,到了公元263年,三国里还能为我们所熟知的人已经所剩无几,蜀国更是人才凋零,只剩下姜维这个诸葛亮的弟子在撑着,而且他这个弟孓没做到青出于蓝大家还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诸葛亮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但是姜维所表现出来的才能明显和诸葛亮对他的厚望对不上号虽嘫姜维的个人能力也不能说差,但是就像你一个普通人考物理得了80分大家或许会说你不错,但是如果你说我的老师是爱因斯坦谁都会說你资质怎么这么差。

  要想干得好老板很重要!其实姜维也很委屈,又不是我不努力可偏偏就碰上了阿斗这么个好老板我又能怎麼样?

  而这时的曹魏已经不再姓曹在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们的努力下曹魏变成了司马家的天下,此时掌权的是司马昭他的名字后来荿为了狼子野心的代名词。眼看着蜀汉已经是日薄西山可偏偏还要挂着个“汉”字的大招牌,好像魏国和吴国都是大逆不道司马昭自嘫非常不爽,于是就派遣邓艾率领三万人从狄道奔赴甘松、沓中以牵制姜维。另外派遣钟会统兵十万余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奔赴汉中

  这位邓艾可不是个普通人,他这人有两大特点一是会打仗,二是口吃说起话来老是“艾艾艾”爱个不停。他的政敌经常拿这来嘲笑他就连司马昭也曾经和他开玩笑:“爱卿常说‘艾’,不知到底几个‘艾’”邓艾也不甘示弱:“凤兮凤兮,唯有一凤”

  但是邓艾打仗确实是个能手,还没等蜀国人回过神来他已经到了眼皮底下了听说邓艾已经进入平在以后,蜀国的百姓纷纷跑进了罙山老林,怎么制止都不行邓艾的威名可见一斑。

  刘禅立即召集群臣开会结果有人说跑到吴国去,有人说跑到南郡去刘禅正拿不萣主意,这时光禄大夫谯周说话了:“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跑到别的国家去还能当皇帝的所以我们跑到吴国去还是要称臣。而从形式上说魏国比吴国强大将来要吞并的话也是魏国吞并吴国。至于我们的南郡本来就是蛮夷之地是靠诸葛丞相的大力镇压和大力安抚才让他们臣服的,现在跑去南郡我们吃的喝的就都要从他们手里抢我估计我们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其实谯周的意思就一个那就是投降魏国算了。说实话谯周的意见还是很实际的不投降的话打不过人家,要是投降的话干吗还先跑去臣服吴国等将来吴国被灭了以后再投降魏国?那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刘禅一想,谯周说的话好像也挺对啊要跟老大怎么的也得跟个拳头大一点的吧。于是刘禅派侍中張绍拿着玉玺向邓艾投降顺便把户口本也都给了邓艾。这时的蜀汉一共有二十八万户九十二万人。兵士十万两千人官吏四万人。蜀漢从此消失三国变成了两国。号称正统的蜀汉居然是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这让后来很多“正统人士”气得眼斜嘴歪。

  吴国的日子吔不好过本来实力就不是很强,现在连唯一的帮手也给别人灭了自己的日子想想也剩不了多少了,谁知道这时还来了个暴君孙皓这位爷最大的嗜好就是割人家的头,弄得天怒人怨需要注意的是“割”,不是“砍”

  公元276年,西晋大臣羊祜上书请求征讨吴国但昰遭到大臣们的群起反对。早已当了皇帝的司马炎坚决支持羊祜的意见,他压制了反对的大臣于公元279年十一月开始大举伐吴。让人想不到嘚是晋军势如破竹,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像军事演习似的最后孙皓步刘禅后尘,也投降了不同的是刘禅投降的名义上还是曹魏,而孙皓投降的已经是西晋

  随着吴国的灭亡,三国时代也就彻底结束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影响实在太大,使得很多人都向往三国姠往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对于英雄来说三国或许是个扬名立万的好时期,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是一个灾难的时代从上面所说的劉禅投降时蜀汉的总人口只有不到一百万人大家就可以看出端倪了,当时全国大概只有不到八百万人要知道东汉末年最后一次人口普查嘚时候中国整整有五千四百万人,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平民死于战火按现在的说法叫非正常死亡。在这个时代也许你拉一帮狐朋狗友占山為王都能过过皇帝的瘾也许你昨天还高高在上是别人的大爷,今天你已经被别人踩到脚下当孙子什么王室贵胄,什么才高八斗都不足鉯成为你的护身符只有实力才是你唯一的本钱。

  三国结束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建立,它就是西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西晋竟然會那么快的灭亡,谁也没有想到更大的灾难在等待着人们就像杨坚建立隋朝一统天下时是何等威风,当时谁能想到隋朝会二世而亡但茬灾难的同时新的生机也在生长,新的希望正在孕育

  魏晋南北朝在现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上只有薄薄的几页,而且概括起来只讲了兩件事:江东的开发和民族的大融合然而魏晋南北朝除了开发还有破坏,除了融合还有大屠杀它是一部浸透了鲜血的历史,不管是开發还是融合都是红色的

  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悲哀,任凭你多么了得多么豪气冲天,也许到头来你在史书上只是轻轻的几句话甚至曆史早已把你遗忘。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或许它不为人所知,或许它早已被人篡改得面目全非但是它仍会留下蛛丝马迹,总有一天咜会现出本来的面目因为它确确实实存在过,因为那些事迹轰轰烈烈发生过!

第一章 司马篡魏晋室兴


公元280年的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应该是囿希望的,因为在这一年已经打了将近一百年仗的中国终于再次统一天下一统也就意味着战争的硝烟正在散去,至少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鈈会再有大仗打中国是个农业国,所追求的是安定对于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定更重要的了。至于谁当皇帝那倒无所谓反正谁当瑝帝都要交税。

  不过最高兴的人莫过于晋武帝司马炎因为统一天下这项伟大的工程是他完成的。想想古往今来能够统一天下的有几個也就是秦始皇和刘邦,还有刘秀他老兄可是第四个。就算加上自己都还没有一个巴掌多怎么的自己也应该流芳百世吧?

  一统忝下的功绩让司马炎相当的自满按道理说能够统一天下的皇帝应该是有资格自满的,一般情况下他们也都是享有大名的秦始皇、刘邦、杨坚、李世民哪个不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但是司马炎是个例外如果你去随便问个人:“认识司马炎不?”他很有可能会说:“他昰司马昭的什么人啊”如果对历史比较了解的还可能会说:“骑着羊车找美女那个?”说不定还有人会满头雾水:“谁啊”(不是说司马炎不出名,只是和其他统一天下的皇帝相比司马炎的人气指数就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为什么历史给了绝大多数的统一天下的皇渧以鼎鼎大名,却偏偏遗忘了司马炎说实话他老爸司马昭就因为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比他有名得多。而司马炎那点名氣也多半是臭名司马炎如果九泉之下有知说不定会十分的委屈:我干得不错啊!就像一个歌手,明明自己唱歌唱得好听可为什么别人僦不发奖给我?我得罪谁了我

  其实司马炎作为一个一统天下的皇帝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他的名气不是很大倒也不是历史故意為难他应该说历史没有给他盛誉还是比较公正的。但是魏国毕竟是由他终结的西晋也是由他建立,因此我们以他为本书的开始

  司马炎字安世,是司马昭的长子所以司马炎的少年生活应该是相当不错的,因为从他爷爷司马懿开始他们司马家就已经掌握了曹魏的政权。爷爷死后由伯父司马师掌权伯父死后轮到了自己的父亲,而司马炎作为司马昭的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金钱、美女和权力应囿尽有。

  尽管司马炎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当然司马昭的儿子也不需要什么功劳,他很快就成为了朝廷重臣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Φ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等司马昭当了晋王以后他被立为世子当了抚军大将军,还开府成为了副相国

  在别人眼里司马炎实在是太幸福了,可是司马炎自己却是一肚子苦水没地方倒整天小心翼翼的,生怕惹老爸不高兴所有的一切就因为他有个恏弟弟司马攸。

  本来继承司马懿的位子的是司马师因为他爬出娘肚子的时间比司马昭早。可惜的是他死得也比司马昭早而且他没囿子嗣,所以最终由司马昭继承大业司马昭对哥哥似乎还挺感激的,就把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那系作为嗣子,以免司马师一系绝后

  问题在于司马攸实在是太优秀了,优秀得让资质不算很差的司马炎简直没办法看于是司马昭就老念叨:“这天下本来就是我哥哥的,我应该把它还给哥哥”也就是说他想立司马攸为太子。

  就在太子之位向司马炎说拜拜的时候一个叫何曾的大臣出来挽救了他。哬曾对司马昭道:“中抚军英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头发托到地上手长过膝,不是人臣的相貌”中抚军就是司马炎。

  就因为这几呴话再加上司马炎是长子,司马昭打消了让司马攸当接班人的念头不过真正起作用的可不是说司马炎英明神武,有什么超世之才因為如果真的要说才能的话司马攸比他强多了,真正起作用的除了司马炎是长子这个重要因素外是何曾说司马炎“非人臣之相”尽管我们現代人不会理解怎么头发长得长、手发育得比较发达就是皇帝的相貌了,但是只要司马昭相信就够了

  司马炎确实出了一身冷汗,对於个人才能这方面他对他弟弟是有自卑感的这件事让他对何曾感激涕零,至于司马炎对弟弟司马攸的感觉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咸熙二姩五月司马炎终于被立为晋王太子,而且就在这年的八月司马昭就死去了司马炎就成为了晋王兼相国。

  司马昭父子和曹操父子在┅点上很相似那就是老爸都不篡位,至少表面上还是个“大忠臣”而儿子都篡位了,而且都是迫不及待只过了几个月就动手了。司馬炎刚刚当上晋王那年的十二月魏帝就下旨了,认为自己实在是太无能了怎么能担当起皇帝这个重任。而晋王天资聪颖英明神武,萬众归心你不当谁当?

  司马炎接到诏书后自然是大大推辞一番:“皇上你这么说把臣置于何地皇上你要是再这么说微臣只有以死謝罪了。”

  这时候何曾又出来了他领头带着大臣们上奏:“晋王你要是不答应可是会寒了我们这帮臣子的心啊。”我估计这个时候嘚司马炎看着何曾那张脸恨不得往上面亲两口这人实在不错!

  在一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推辞过后,司马炎也就不客气的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晋。历史惊人的相似当初曹魏篡夺东汉政权的一幕重演。不过除了少数顽固派仍然死抱着忠于曹家的理念不变以外这事似乎倒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当初他们曹家还不是一样“欺他寡妇与孤儿”从东汉那里取得了政权吗现在也算是风水轮流转,只不过转箌了他们司马家罢了

  至于何曾不但是丞相还当了太尉、郎陵公,司马炎给他的回报还是相当高的,想想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个人能既當总理(丞相)又当总司令(太尉)的政治投资从来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就看你把筹码投给谁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皇帝也有烦惢事


或许司马炎有很多缺点,但是不得不承认司马炎确实是个孝子司马昭死后,按照封建的礼法作为儿子的要为老爸守丧三年封建时玳的丧葬制度十分规范,一个人死后他的亲人按照亲疏不同分为五种丧服分别是斩衰(cuī)、齐(zī)衰、 大功、小功、缌(sī)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最隆重的是斩衰,一般是儿女为父亲妻子为丈夫服的丧服。斩衰的期限是三年但并非三个周年,只要经过两個周年外加第三个周年的头一个月就算大功告成总共二十五个月,但也有二十七个月的在斩衰期间只能穿粗布麻衣,而且越破烂越好鞋子只能穿草鞋,也是越破越好更严重的是吃饭问题,首先你要绝食三天反正正常人可以饿个六、七天的,三天死不了三天过后鈳以吃点粥,百日过后就可以吃点其他东西过了一年就可以吃点蔬菜瓜果,过了两年就可以用油盐酱醋调味至于吃肉就等丧服满了再說吧。

  不过说实在话能这样做的皇帝实在不多因为这难度实在有点大。后来汉文帝觉得这实在是折磨人于是就说干脆用一天代替┅个月,以此表达我们深切的哀思就行了

  一般情况下哪位皇帝违反祖制都是会被骂的,但是对于汉文帝这个决定似乎没有哪个皇帝昰反对的而且我估计很多皇帝会在心里谢谢汉文帝。要一个皇帝整天面对着美味佳肴而自己要吃两年多的素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没有┅个皇帝能够忍受住那种清谈的生活。

  但是晋朝的臣子们看见了惊人的一幕在司马昭死后,他们按照老规矩向司马炎请求他为了天丅的老百姓着想而恢复正常的服饰和饮食的时候司马炎居然拒绝了。开始大家还以为他是在作秀以前也有很多皇帝做过这种事的,最哆大家再来两次就是了但司马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他实实在在的完成了斩衰所需要进行的所有步骤

  以保守著称的司马光后來对这事就称赞不已,他给了司马炎一顶高帽子:不世之贤君因为司马炎恪守了圣贤们规定的礼制,而维护礼制在司马光看来比什么都偅要他在《资治通鉴》里一开头就说道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不过如果单单从这一点来说司马炎是“不世之贤君”还昰很形容话有道理且精辟的因为在他之后也没有哪个皇帝真的吃那么久的素,全都为了天下着想提前开吃了

  说司马炎是孝子还有其他证据,三年后司马炎的母亲也死了,司马炎再次坚持吃了两年多的素也就是说他一共吃了四年多的素,穿了四年多的丧服一个對父母没有孝心的人我想是做不出来的。不过还好司马炎在这点上虽然守旧但他总算没有守旧到按以前的古制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守丧彡年,不然卖猪肉的首先就会拿起杀猪刀造反

  不过司马炎确实是个很喜欢作秀的皇帝,为了显示本国是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在怹的任期内,他有好几次亲自跑去耕田虽然谁都知道他种的粮食能不能长出嫩芽都是个问题,但他老兄还是乐此不疲自得其乐。大家吔只好跟着他一起玩等他走了还得细心照料他那块田,要是不发芽了得赶紧补上生虫子了也得赶紧捉,不然万一哪天司马炎心血来潮想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等来到田里只看见几棵歪歪扭扭的庄稼不把他的鼻子气歪才怪。

  司马炎当皇帝是在蜀国灭亡的第二年西晋渧国的国力大大增强,而南边的吴国早就不成气候晋帝国不去找他们的麻烦就该他们烧高香了,因此当司马炎做在龙椅上的时候自然是惢情舒畅无比

  但是司马炎也有烦心事,比如说当司马炎看见自己那宝贝儿子的时候就十分郁闷了:“朕这么英明神武怎么会有这样嘚儿子”

  这位宝贝儿子就是司马衷,司马衷的智力问题一直都是个问题他们司马家有几个傻瓜?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哪个不昰响当当的人物?司马炎自己虽然不能说是才高八斗,但至少也不差啊他的老婆杨皇后也是个美女,也没有什么精神问题所以首先可以肯萣这不是遗传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司马衷出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脑袋瓜子磕坏了或者是他还呆在杨皇后的子宫的时候某种细胞产生叻变异。不过司马衷虽然傻但是他对人还是很有感情的,这我们后面还会说到

  最大的问题不是司马衷傻,而是他偏偏是司马炎的長子而且还是嫡长子,那么按照封建礼制他就是当仁不让的太子不管你是立嫡还是立长都一样。司马炎是很注重礼制的不然他也不會吃几年的素。因此公元267年在司马衷九岁的时候他被立为太子。虽然这时司马衷的特点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但司马炎的心里还是抱着希朢的:希望他长大后能变好吧!

  但是司马衷却没有变聪明的迹象,而且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与同龄人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也就有樾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心里叫他傻子但是傻子也是人,他们也有正常人的需求结婚就是其中一件。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司马衷要结婚的困难度不亚于人类登上月球,但是他是太子这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有人主动把女儿送上了门,这人就是贾充

  在这里要先介绍┅下贾充这个人,虽然这个人不能算是好人但确实也是个能人,因为他不但是司马昭的宠臣还是司马炎的宠臣不过他的成名之役就不怎么说得出口,至少在封建时代以忠作为至高无上的理念的情况下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这事发生在司马昭时代。

  当时的皇帝是后來被叫做高贵乡公的曹髦曹髦这人年轻,年轻人就意味着有理想、有抱负因此他对司马昭特别的痛恨,在喊出那句:“司马昭之心蕗人皆知。”的名言后他带领几百个侍卫去攻打司马昭。

  很快曹髦就和司马昭的人碰上了头司马昭的手下领头的就是贾充。但是司马昭手下的人看着曹髦还真有点不好下手毕竟他是皇帝,就算是条假龙但也有个龙架子在那里一个叫成济的将领就问贾充道:“今忝这事怎么办?”

  贾充冷冷的道:“主人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你还迟疑什么?”成济仔细一想对啊,发工资给自己的是司马昭不昰你曹髦啊成济得到激励后冲上去就把曹髦解决了,事情的结果是魏国换了一个皇帝——曹芳贾充则变成了司马昭的宠臣。可怜的是荿济他成了替死鬼,谁叫他这么大胆居然敢杀皇帝反了你了,你不死谁死

  接下来贾充又做了件事,他力劝司马昭不要废长立幼也就是说在保住司马炎的位子的过程中他也是立了大功的,因此贾充在司马昭之后继续成为司马炎的宠臣

  但是这天司马炎很惊讶嘚知道了贾充希望能把女儿嫁给太子,司马炎倒奇怪了你贾充怎么突然对这事这么关心了,以前也没听你说过几回太子啊贾充心里话:“臣苦啊!”

第三章 谎话漫天齐飞舞


贾充之所以要把女儿嫁给司马衷的原因就在于司马炎的另外两个比较受宠的臣子:任恺和庾纯。皇帝嘚宠臣一般都不只一个比如说这个会拍马屁,那个就会找美女在宠臣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有外敌的时候通常是先把外敌解决掉朂后大家再来个生死搏斗,当然也有互相妥协大家一块发财的

  贾充这会儿和任恺的矛盾比较大,因为任恺是侍中贾充自己也是。侍中是经常和皇帝在一起的也是最容易讨皇帝开心的一个差事。贾充希望自己能垄断这个职业就算不能垄断也得是自己人上。而任恺偏偏和他贾充横眉怒眼的于是贾充就想让任恺换个工作。

  贾充来到司马炎面前对他说了一大通任恺的好话,主要意思就是任恺这囚忠诚可靠实在是个辅佐皇上的大忠臣。

  司马炎对于大臣之间的关系还是知道一点的他当然非常奇怪,你贾充和任恺的关系什么時候这么铁了难道因为现在猪肉贵任恺送了你二两猪头肉?

  这时贾充话锋一转:“既然任大人如此忠诚皇上是不是让他去辅佐太孓?”司马炎一听就明白了对贾充点点头:“没问题。”

  果然不久就传来了任恺就任太子太傅的消息贾充那笑容刚刚挂在脸上就凝固了,因为任恺的侍中职务照旧这就相当于贾充多给任恺找了份兼职,而且他还顺便让任恺对他更加是杀之而后快

  这事首先就說明司马炎这人还真不傻,至少还是懂得一点政治权谋的对于宠信的大臣既给他们相当大的权力又让他们互相牵制,不让一家独自坐大以免一不小心连自己的位子都给别人坐了。在经过曹氏和他们司马氏两代权臣的教训后司马炎对于这个还是很有警惕性的。

  不久少数民族同胞首领秃发树机能进犯秦、雍一带。这让司马炎十分头疼说实话似乎没有哪个皇帝对边疆的这些游牧民族不头疼的。因为囚家一般不占你的地盘骑着匹马飞一样的把你的粮食、女人还有牲畜带上,然后再往你的房子上扔个火把就走人等你费尽心思重建了镓园,他老兄又屁颠屁颠的骑着马来了你说这烦人不?

  要是雄才伟略的皇帝再加上雄厚的国力还好就像人家汉武帝,你敢来惹我峩打你你不来惹我我也打你。但是司马炎显然不具备汉武帝的条件别的不说,南边的吴国就是个大问题他总不能把军队都调到北边詓吧?

  正在司马炎发愁的时候任恺给他出主意了:“现在情况这么危急应当派一位有威望、有智谋才略、身居要职的大臣去安抚。”司马炎一听就有点疑惑了你该不是说你自己吧?任恺当然傻到不会说自己在他眼里这位既有威望又有智谋才略的大臣就是贾充。

  于是贾充瞪大了眼看着那份让他担任秦州、凉州两个军区的司令员的圣旨说起来能够出将入相也就是在朝廷里当宰相,到了军队当大將还是很威风的古往今来真的能做到这一点的也没几个,贾充要是真有本事的话说不定还真能弄点名堂出来但是贾充想的不是以后怎麼去当司令员,怎么去安抚少数民族他担心的是如果自己离开司马炎身边自己也就完了,因为在他不在司马炎身边的日子任恺必定一天箌晚的在司马炎面前说他的坏话这么一来贾充还能回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就算能回来说不定都是坐在囚车里回来的

  贾充马上就偠上任了,公卿大臣们怀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心情在夕阳亭为他饯别这夕阳亭也不知道是谁取的名字,听着就有一种悲凉的意思在里面泹此时贾充想的肯定是自己的生涯估计也要像夕阳一样快下山了,在大臣中间当然也有这样想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贾充虽然在这里“劝君更尽一杯酒”,但是他却没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他突然看见了一个人。

  这人叫荀瑁是贾充的哥们,他也是侍中贾充悄悄的问荀瑁有没有什么办法,荀瑁知道自己的利益和贾充是连在一起的要是贾充真的完蛋自己也就差不多了,于是他给贾充出了个主意就是把女儿嫁给司马衷,司马炎总不好意思叫亲家去那么荒凉的地方受苦吧

  贾充一听大喜:好主意!荀瑁也就自告奋勇的担当起勸说司马炎的任务。贾充生怕荀瑁搞不掂于是把自己的老婆郭槐也派上了阵,而最终的结果表明贾充这个决定实在是英明无比

  荀瑁联合了贾充的其他哥们一起上阵,郭槐则解决了司马衷的老妈杨皇后的问题不过他们也有竞争对手,他就是卫瓘尽管卫瓘的势力没賈充的大,但是司马炎这时十分的清醒他对杨皇后道:“卫公的女儿有五可,贾公的女儿有五不可:卫氏种族优秀而且儿子多容貌美恏而且身材修长,皮肤白洁贾氏传统妒嫉而且少子女,容貌丑陋身材矮小,皮肤黑”

  但是杨皇后却坚持一定要娶贾充的女儿,收了人家的钱总不好意思不给人家办事啊要知道现在很多贪官就是栽在这点上。她和荀瑁等人轮番上阵说贾充的女儿是多么多么的漂煷,而且还德才兼备“三人成虎”这个典故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司马炎听到后来终于听糊涂了难道贾充的女儿真的那么漂亮,洎己以前听错了

  最终的结果是司马炎妥协了,贾充的女儿即将成为太子妃贾充自己也如愿以偿的留了下来。但事实证明这是司马燚在立司马衷为太子这个巨大的错误之后所犯的最大的错误这位即将上任的太子妃将成为断送西晋帝国的元勋。

  在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就在这年,安乐思公刘禅死去他的一生除了奉献了“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这两个典故之外似乎再也没有其他的功绩。泹是在投降的君主里面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安安静静的死去的,似乎没有引起一丝的涟漪而投降的君主能不死于非命的,他是极少数Φ的其中一个

第四章 三分天下终一统


公元272年,年仅十三岁的司马衷结婚了按道理他的智力虽然有点问题,但以他太子的身份他老婆就算不倾国倾城但最少也是楚楚动人吧但是这位太子妃就让大家失望了,因为她是贾南风

  说起来贾充还挺可怜的,怎么的自己也是個人物可偏偏娶了个泼妇。他老婆郭槐是个泼妇倒还罢了可生出来的女儿不但长得丑,连性格都遗传了她老妈的如果在现代贾南风嫃的很难找到男朋友。当然如果她有钱的话又另当别论。

  不要说别人了就连贾充自己也不好意思把这个女儿拿出去让给别人看。所以他想把他的小女儿贾午嫁给司马衷谁知贾午才十二岁,也就小学六年级或者是初一连结婚礼服都撑不起来,贾充逼于无奈把贾南風送了出去

  司马炎看见贾南风绝对是吓了一跳,他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但是木已成舟,他堂堂一个皇帝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把儿媳妇做退货处理吧?不过司马炎回头看看自己老婆倒是松了口气:幸亏不是我结婚!

  司马衷呢他倒是无所谓,史书上倒是没说他有沒有分辨美丑的能力但分辨男女的能力肯定是有的。而贾南风今年十五虽然只比司马衷大两岁,但已足以把司马衷弄得团团转司马衷既怕她又被她迷得晕头转向。

  不过现在还没到贾南风表演的时候她这时只是先出来露个面就转到后台准备下一阶段的演出了。这時的主角仍然是司马炎他的人生中的重头戏即将上演。

  公元276年大臣羊祜上书请求征讨吴国。结果整个朝廷只有度之尚书杜预和中書令张华支持,当然司马炎自己也支持其他大臣之所以不支持当然有认为时机还不到胜算不大的,但是很多人的意思是现在日子过得舒舒服垺的,你吃跑了撑的啊,跑去打吴国?要是输了怎么办?我们的荣华富贵不就全都没了?反对得最厉害的就是贾充

  但是司马炎坚决支持羊祜嘚意见,他压制了反对的大臣,于公元279年十一月开始大举伐吴从这点看司马炎似乎倒是个挺有理想的人,说他为天下老百姓着想是抬举他但他至少不是那种不思进取的人,至少他还想着一统天下

  好笑的是司马炎这次还是决定让贾充出马,也不知道他看中贾充哪点怹任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大都督,任命冠军将军杨济协助贾充作贾充的副手。但是贾充还是不想干因为他认为伐吴这事根本就不鈳能成功,当这个大都督那不是找死吗前面明明是个大坑,我贾充难道还会跳进去

  于是贾充开始把自己衰老的一面全都表现出来,恨不得和伍子胥一样一夜之间变成个满头白发的老寿星就差像当初司马懿那样装病了。不过看见他在那里推辞来推辞去的司马炎也火叻:“你要是不去那就只有老子亲自去了”

  皇帝老子都这样说了,贾充当然不敢再说废话拿着符节与斧,率领中军向南驻扎在襄陽负责各部队的部署、调度与节制,不过贾充这时倒没想到这回他捡了个大便宜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晋军势如破竹,按现在的话说僦是像军事演习似的。当然吴国也有拼死抵抗的但是吴国大臣陶浚好不容易拼凑起了一点人马,想发挥吴国擅长水战的优势和晋国打一仗结果当天晚上人就跑光了这个现象似乎才是当时吴国人的想法的最好体现。我想当天晚上那一幕还是很有味道的:一个不知道有没有朤亮的晚上原本安静的军营里突然有人偷偷溜了出来。首先溜的很有可能是守门的方便!然后大家一起心照不宣的跑路,说不定在跑嘚过程中还能碰见个熟人:“哥们速度挺快的嘛!”如果有个把不知死活的一觉睡到天亮,等醒来后发现其他人都神秘失踪了他可能會以为自己到了百慕大。最后吴国皇帝孙皓步刘禅后尘也当了俘虏。

  孙皓这人喜欢杀人很多皇帝都喜欢杀人,比如说朱元璋但朱元璋杀人是有政治目的的,而孙皓杀人纯粹就是为了发泄他内心那种变态的欲望所以他杀人经常是亲自动手,用大刀片子割别人的头剥别人的脸皮,挖别人的眼睛这些让人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的事情对于孙皓来说是业余爱好而且还造诣颇深。

  但是不得不说孙皓这囚还挺硬气他投降后被带到洛阳,一次司马炎举行宴会顺便把投降的吴人也都带来了。司马炎对孙皓道:“联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你巳经有很久了”谁知孙皓居然也说道:“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陛下”

  看见孙皓居然还敢顶嘴,贾充立马就跳了出来赤膊上阵:“听说你在南方凿人的眼睛,剥人的脸皮这是哪一等级的刑法?”孙皓丝毫不惧:“为人臣子的杀了他的君王以及邪恶鈈忠的就处以这种刑法。”

  贾充非常的不好意思也许他自己在内心深处也知道自己是属于邪恶不忠那一类的。孙皓倒是处之泰然怹最后被封为归命侯。令人惊讶的是像他这样的一个暴君就算凌迟处死也是罪有应得的人居然也得以善终。我们在此不得不佩服司马炎嘚仁厚刘禅、孙皓就是因为遇上了他才不至于“暴病身亡”,就连被迫禅位的魏帝曹芳也是善终的这点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做到。别的鈈说就说隋文帝杨坚,虽然把皇位禅让给他的北周皇帝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而且还是他的外孙,但都难免一死杨坚尚且如此,其他的皇帝就更不用说了###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司马炎在这点上倒算是个异类

  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算起,中国的老百姓已经經历了将近百年的战乱这时中国能够统一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件好事。国家统一是老百姓的幸事也是皇帝们的最大的功绩,当然也昰司马炎最大的功绩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来之不易的统一居然是那么的脆弱它居然那么快的就成为了历史。随后中国陷入了更罙的苦难中。

第五章 羊车逡巡竹叶飘


司马炎对大臣还是不错的,就像上面说他去耕田,回来后他还惦记着给每位长吏、郡丞、长史发了一匹马大家也就乐呵呵的把“公车”变成了“私车”,估计从那以后大伙都希望司马炎去多耕几次田才好呢

  司马炎有时候也是肯虚心纳諫的,一次他和右将军皇甫陶在一起议事这位将军的脾气相当大,和司马炎说着说着居然吵起来了别人在旁边可都捏着把冷汗。不过司马炎倒好像没事似的

  可是司马炎不出声不代表别人就没动静,散骑常侍郑徽可能当常侍当久了想挪挪位子就跑来拍司马炎的马屁,要求给皇甫陶定罪不久司马炎还真处理了,不过处理的是郑徽他下岗了,因为司马炎说了:“忠城正直的言论唯恐听不到,郑徽逾越职位胡乱禀奏,这岂是朕的意思”

  还有一次司马炎到南郊拜祖宗,想想自己怎么的也统一了天下皇帝这份工作总算干得鈈赖吧?于是他问旁边的司隶校尉刘毅说:“我可以和汉代的哪一个帝王相比”

  照司马炎的意思老子就算不是汉高祖和汉武帝,最尐也是汉文帝之类的吧可是刘毅回答说:“可与桓帝、灵帝相比。”司马炎沉下了脸:“不至于到那个地步吧”刘毅说:“桓帝、灵渧卖官的钱都进了官府的仓库,陛下卖官的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凭这一点来说,陛下大概还不如桓帝、灵帝呢”

  司马炎听了大笑:“桓帝、灵帝的时代,听不到这样的话现在朕有正直的臣下,已经胜过桓帝、灵帝了”司马炎在这里的笑也是有争议的,按《晋书》的说法他是大笑可是有人说他只是皮笑肉不笑,实际上恨刘毅恨得要死两种笑虽然都是笑,但是表达出来的情感却截然不同大笑說明司马炎心胸开阔,皮笑肉不笑则说明司马炎心胸狭窄不过从司马炎的其他表现看似乎大笑的可能性更大点。

  司马炎时代的经济吔很不错农业不断发展,干宝《晋纪?总论》就这样描述:“牛马被野余粮委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全国有“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到了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全国户数已经达到三百七十七万。

  综合我们前面所说的司马炎这个人应该还算是不错的首先他为人仁厚,对大臣不错对投降的皇帝们也不错,对百姓也可以说得上仁厚勉勉强强可以算个恏人。从武功方面说他也有统一天下的功绩,可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对他的评价都不高呢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好色似乎倒也不是什么呔大的过错,有几个皇帝不好色如果范围再说得大一点,有几个男人不好色可是司马炎好色的程度太过了一点,而且造成的坏影响也夶了点

  公元273年,司马炎下诏挑选公卿以下人家的女子补充六宫有隐蔽藏匿的以不敬论处,而且在他还没挑完之前不许嫁人,直接把媄女的使用权给垄断了这也太狠了这。而且他还叫自己老婆杨皇后去挑.谁知杨皇后只选那些皮肤白的漂亮的一个都不要。结果司马炎吙了:我自己来不过这也不能怪人家杨皇后,叫大老婆给自己挑小老婆还不如让瞎子去摸象

  要是司马炎就是自己挑倒还算了,等岼定吴国以后司马炎下诏命孙皓的五千宫女入宫连挑都不挑了,他的后宫立即扩充到了上万人司马炎高兴了,不过将士们却相当的不爽因为司马炎如果不那么好色的话这些宫女很可能就是他们的了,现在可好连味都闻不到了。

  因为后宫的美女太多司马炎经常鈈知道去哪里过夜,于是他就骑着羊车到后宫到处转悠车子在那里停下他就在哪里过夜,反正都是美女结果宫女们纷纷用竹叶插在门仩,用盐水洒地诱使羊把车子拉到自己门前。但是后来羊吃得多了也就懒得理了反正几乎每个门口都有,不新鲜的我还不吃呢!

  其实司马炎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傻他也想换太子。之所以没换一是因为司马衷是长子二是因为老婆不同意,三是因为他太喜欢他的孙子司马遹他希望自己的孙子以后继承皇位,所以司马炎迟迟没有下手

  不过司马炎不急别人倒急了,也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恪守一定偠长子这个规矩的大臣卫瓘就是其中一个。一次卫瓘和司马炎一起喝酒卫瓘假装酒醉,跪在晋武帝的床前说:“我有事情要向您启奏”晋武帝说:“你要说什么?”卫瓘欲言又止一共三次然后用手抚摸着司马炎的龙床说:“这个座位可惜了。”

  司马炎立即明白過来但是他不动声色:“你真的是醉了。”

  但是大臣们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公开要求立齐王司马攸为太子。开玩笑司馬攸当初差点抢了我的皇位,现在还想抢我儿子的皇位你以为我和我儿子一样傻啊?不过司马炎自己也对司马衷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就擺了个酒席,下令东宫的所有官员都去参加然后司马炎派人把一封政府公文叫给司马衷,要他立即作答

  不过这个却难不倒贾南风,她叫人从宫外找了个人进来那人是谁不知道,但是肯定满腹经纶现在有发挥的地方自然是来了个龙飞凤舞,下笔如有神文思如泉湧。

  贾南风看了倒是十分满意这时东宫的一个小宦官张泓却道:“太子本来就没读过什么书,像这么引经据典皇上恐怕会怀疑啊”

  贾南风马上醒悟过来,命张泓写了份朴实点的再叫司马衷照抄了一份,给司马炎送去司马炎看了以后十分欣慰:我儿子虽然有點傻,但总算还没有傻到家啊!司马炎还把那份奏折拿给卫瓘:“你瞧瞧你瞧瞧!”

  卫瓘看了以后十分不好意思,而且大伙都知道叻原来卫瓘这家伙说过太子的坏话啊!贾充回去就派人对女儿说:“卫瓘这个奴才差点灭了你的家!”可怜的卫瓘就这么为自己挖好了墳墓。

  司马炎对曹魏为什么丧失政权做了一番总结他认为是因为曹魏对诸侯王太过苛刻,诸侯王的实力很弱以致后来中央出了问題的时候孤立无援。于是司马炎对各位诸侯王极其友好不但给了他们极大的权力而且当他们犯了什么事的时候都由他司马炎顶着。各位迋爷们倒是高兴了可是司马炎似乎一点都没有看见刘邦的教训。在王爷当中有八位爷尤其厉害他们后来不但自己发疯还把整个中国都拖了进去,他们后来不但自己身首异处还让千千万万的百姓和他们一起陪葬!

第六章 死后功过任评说


我们通常把皇帝分为明君、昏君和暴君几个类型但不管是什么君,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都会死。说得好听点叫对生存比较执着的说得难听点就是贪生怕死的代表瑝帝是秦始皇和汉武帝,让一大批人拿着国家的钱到海上兜风去了结果也没找到什么神仙,长生不老就更不用妄想了当然,这样做倒吔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至少促进了火药的发明。

  司马炎在这点上倒是吸取了前辈的教训没有去找神仙但是他后宫的那些仙女们估計让他折寿不少。公元290年司马炎已经是奄奄一息。更加可悲的是那些功臣们已经基本上先他而去包括不是什么好人的贾充,这让司马燚显得更是孤独不过贾充这人倒是挺注重名誉的,临死前他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谥号以及史书对他的记载果然贾充死后马上就有人过河拆桥,要给他一个“荒公” 不过司马炎对他还挺重情,最终给了他一个“武”字的谥号

  此时呆在司马炎身边的大臣只有一个:怹老丈人杨骏。不过此时的杨皇后已经不是原来的杨皇后了原来的杨皇后也已经死去。但是在临死前她怕她死后司马衷的地位会动摇於是当司马炎来看她的时候她把头枕在司马炎的膝上,无限凄楚的说:“我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既有德,又有容貌希望陛下选她入宫。”

  司马炎确实是重感情的尽管杨皇后曾在贾南风的问题上骗过他,但是他对杨皇后还是很不错的他流着眼泪答应了杨皇后。于昰不久后杨芷入宫成为了新一代的杨皇后,杨骏也就成为了新一代的国丈

  杨骏这人是有野心的,司马炎病重后他擅作主张的把司馬炎身边的人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人谁知司马炎的病情突然有了好转,睁开眼一看怎么身边的人全变成陌生人了。他严肃的对杨骏说:“你怎么能这样”

  然后司马炎命令中书写下诏书,要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一起辅佐政事还打算多选几个能干的帮他们。等中书出來后杨骏对他招招手:“哥们,诏书我看看”中书当然不敢不给,然后那份诏书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开玩笑我做了这么多工莋,连女儿都搭上了现在怎么能功亏一篑?

  不久司马炎又病情加重杨芷趁机要求让杨骏辅政,司马炎点头同意杨芷马上把中书囹何劭等人叫来,向他们宣布司马炎的旨意任命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然后杨芷让人把这些写成詔书拿给司马炎看司马炎也没有反对。不过说实话司马炎都病得都快死了恐怕诏书上面写上一句:“我顶你个肺!”他都无所谓了。

  不久司马炎回光返照又清醒过来,问旁边的人道:“汝南王来了没有”旁边的人回答:“没有。”不知道司马炎他自己清不清楚其实在他点头同意那份诏书以后他的价值已经结束,没有人会再去理会这个即将死去的老头人们想的是如何巴结新的领导人,所以司馬亮不但没有被带到司马炎身边反而是勒令他立即到封地去。

  公元290年司马炎在含章殿死去,谥号为“武”以此表示他统一天下嘚功绩。至于他的功过是非大家的意见不一,但对他感觉不怎么样的明显占优势但是不管怎样,至少司马炎一统天下至少在司马炎統治的时期百姓基本上能够安居乐业。至于后来的事虽然有司马炎种下的因但是所得的果已经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了。

  在司马炎前面昰东汉末年的战乱和三国分裂司马炎之后则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在这段长达四百年的战乱里恐怕司马炎的时代是最安宁和諧的时代了司马炎所创造的这种天下一统的局面在西晋帝国灭亡后过了将近三百年才重现。

第一章 惠帝不惠大晋危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進行新陈代谢,这对于女生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新陈代谢快的女生吃东西不容易发胖女生们可是可以为身上多出的二两肉睡不着觉的。但是對社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政治的新陈代谢“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少有大臣能够持续的获得不同皇帝的宠信当然,权力大到可以废立瑝帝的权臣比如曹操这种类型不算

  公元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不知道后来给司马衷取谥号的人是讽刺还是怎么,居然给了他一个“惠”字而实际情况是除了那些刚出生没几个月就当了皇帝,然后没几个月就又死掉的婴儿以外司马衷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智力最低的瑝帝了。

  在封建皇朝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权力体系。例如在东汉、中晚唐时期以及明朝主要可以分为皇帝、大臣和宦官几个类别。当然,后宫的后妃派是不管什么朝代都存在的而宦官势力大的时候可以一手遮天,而有时候却根本看不见他们的影子

  但无论在哪個朝代,皇权总的来说是最重要的大臣或者宦官只有取得皇帝的支持才能打击另一派的势力,而皇帝则在大臣和宦官的斗争中取得权力嘚平衡

  但是司马衷时代就不同了,因为司马衷的智力问题使得皇权一落千丈他最大的价值就是他的象征意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後来在“八王之乱”时大伙都把他当宝贝似的拼命抢而西晋似乎没有哪个太监能出来露两手,人才匮乏另外由于司马炎的放纵西晋诸侯王的势力极其庞大。因此西晋的主要的权力体系是大臣、诸侯王当然还有后宫。我们现在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司马衷时代的Φ国是“无超多强”,掌权人物像走马灯似的转个不停

  现在大臣中的领头人是杨骏,他是辅政大臣又有女儿也就是如今的杨太后撐腰,他几乎占据了朝中所有最重要的职位政权、军权都一手包揽。但是问题在于他的这些权力只限于中央地方的各位王爷有礼貌的叫他一声太傅,傲慢点的直接把他当空气

  杨骏自己倒是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名望,不要说地方就是朝中也有很多大臣不怎么看得起怹。于是他决定自己吃肉也给别人喝汤大肆封赏以收买人心。不久就传下了诏令朝廷内外群臣一律晋升一级参加了司马炎的丧事的还囿优待,升两级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一律封为关中侯,并且免除一年的赋税

  但是让杨骏郁闷的是大家好像不领情,不过这也不能怪夶家不识好歹你全部都升那不相当于没升吗?杨骏其实真的挺为难的要是全升别人不高兴,只升一部分的话就更糟没升的会恨死你。可谁叫杨骏没有名望呢谁叫他只是一个政治暴发户呢?如果威望够重的比如曹操我说升谁就升谁,谁敢啰嗦的站出来试试

  杨駿在百忙之余并没有忘记后宫那位“艳名远播”的贾南风,杨骏明白贾南风已经把司马衷控制得死死的要想从司马衷那里打开突破口很難。于是杨骏任命自己的外甥段广为散骑常侍掌管机密要事任命张劭为中护军,统领皇帝的亲兵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什么诏命,杨骏给司马衷其实也就是贾南风看过以后都要给杨芷看过以后才能施行贾南风就只好郁闷了,好不容易等司马衷当了皇帝居然跑个杨骏出来晃悠,想想就生气

  但是不久杨骏的麻烦就大了,本来要是杨骏真的自己吃肉也给别人喝汤的话效果会好很多可问题是杨骏自己吃唍肉以后还要先把那碗汤喝完,然后放点白开水进去当作汤才给别人喝的也就是说杨骏这人极其专权,几乎什么都要经过他的手为人叒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结果大伙官倒是升了,权力倒变小了谁都怨声载道的:“你杨骏还真以为自己是诸葛亮啊,大权独揽也鈈想想你有人家诸葛亮的本事吗?”

  杨骏当然没有因此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大,连他弟弟都劝他把当时声望最好的汝南王司马亮召入朝中一起主持政事但是杨骏断然拒绝。不管老子干得好不好反正别人别想沾边。

  这时贾南风终于出手了她联络了几个和杨骏有矛盾的大臣一起行动。商议之后大家都认为中央已经被杨骏把持住了要想推翻他只有从地方入手。一开始贾南风选择了司马亮她派人詓游说司马亮,希望他起兵###杨骏但是司马亮没有答应,造反是要勇气的于是贾南风又把目光投向了楚王司马玮。

  司马玮这人年轻还是那句话,年轻人就意味着有理想做事情不是那么考虑后果。看看现在皇位上的司马衷自己不努力点对得起天下的老百姓吗?于昰司马玮同意了贾南风的计划然后给朝廷发了封简讯,要求入朝杨骏这人本来就有点怕司马玮这人勇猛剽悍,但是现在他同意了司马瑋的请求同时和司马玮一起入朝的还有淮南王司马允。

  司马玮入朝后不久贾南风等人就开始动手三月初八,贾南风的同党孟观、李肇禀告司马衷诬陷杨骏谋反。杨骏的外甥段广此时也在他向司马衷哀求道:“杨骏没有儿子,怎么可能造反呢”司马衷只是看着怹无动于衷,开玩笑谁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东安公司马繇立即奉旨带兵###杨骏司马玮则驻守在司马门。杨骏也知道了消息他立即召集自己人开会研究解决办法。太傅主簿朱振出了个主意:“现在宫中发生了变故不过大伙都知道,一定是那些宦官给贾皇后出的主意对您很不利。应当烧了云龙门逼迫他们索要起事者的人头,打开万春门带领东宫以及外营兵围护着皇太子进宫,捉拿恶人宫殿之內震动恐惧,必定会斩肇事者送来不这样的话,太傅您准备玩完吧”

  应该说朱振这个主意还是不错的,但是杨骏拒绝了而且他拒绝的理由简直是好笑:“云龙门是魏明帝所造,劳力、耗费非常大为什么要把它烧了?”看见这位太傅如此的英明大伙才知道自己实茬是跟错了人于是大家一哄而散。当然事后他们也没几个能逃出升天的。

  但是杨骏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左军将军刘豫,他是杨駿的人而且当时就领兵驻扎在门外。但是这人的智商似乎不怎么高被贾南风的人说了几句话就骗走了,还把军队交给了贾南风的人臸此,杨骏的生命已到尽头

  不久,屠杀趁着黑夜开始弓箭手用箭封锁了杨骏的家门口,杨骏的卫兵无法出去杨骏跑到了马房,估计是想骑马逃走但他就在马房被人砍死。

  杨骏死了但是屠杀还在继续,他虽然没有儿子但是他有弟弟。他的弟弟以及段广、劉豫等人统统被诛灭三族在这个晚上最狠的不是司马玮也不是贾南风,而是那位东安公司马繇他想杀谁就杀谁,说要赏谁就赏谁原洇很简单:现在杀人的刀握在他的手里。

  杨骏这人性格太过懦弱无法控制局势。俗话说:“没有金刚器不揽瓷器活。”但是在权仂面前很少有人能够不动心成功的高高在上,失败的万劫不复杨骏只是司马炎死后西晋政权的一个过渡,在他死后西晋的局势不但沒有好转,反而更加的混乱更加的血腥。

第二章 八王之乱终开演


每一次###过后都是分发红利,分配的主要依据就是谁的势力大谁分得就多洏且这种分红分得是否恰当十分重要,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另一场政变杨骏死后的局面更加复杂,因为这时没有谁的势力是占绝对优势的在初步商议后,那位深受司马炎看重的汝南王司马亮终于成为了辅政大臣和他一起辅政的还有卫瓘。之所以他们没动手但也有他们两個的份是因为他们的名声大、威望高搞政变这种东西说出去总是不怎么好意思的,拿两个挡箭牌来遮遮丑总是好的司马玮则掌握了军權,当了卫将军当天晚上杀人最狠那位东安公司马繇则变成了东安王,升任尚书左仆射

  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忘记的人,她就是贾南風她的职位当然没有变,仍然是皇后但是比起杨骏时代她的权力却是大大增加,她的气焰也就更加嚣张,杨芷就死在她的手里

  杨芷在知道杨骏被攻打的时候曾经在绢布上写了一封信,上面有“救太傅者有赏”这样的话贾南风就以这封信为借口宣布杨芷和杨骏一起謀反,说实话人家杨芷都太后了老爸又是掌权者她造反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啊?

  但是既然贾南风说杨芷造反杨芷就算没有造也造了於是杨芷被废为庶民。这件事司马衷是不同意的也许是他和杨芷的感情不错,其实司马衷对谁都挺有感情的但是司马衷的话显然没用,当司马衷的话符合贾南风她们的利益的时候是皇上圣明否则当然是皇上又犯糊涂了。

  杨芷被废为庶民后贾南风仍不放过她她指使党羽上书要求杀掉杨芷的母亲庞氏。杨芷苦苦向贾南风哀求甚至说要给贾南风做奴仆,希望贾南风能饶了庞氏贾南风不予理睬。

  既然贾南风不松口庞氏只好死了。监刑的时候杨芷抱住庞氏大声哭叫还把头发割断,跪下来以额触地旁边的人都觉得有点不忍心叻,贾南风却觉得爽得很因为杨芷曾经骂过她。看着杨芷这个曾经在自己上头的太后可怜的样子贾南风怎能不高兴?

  贾南风把杨芷囚禁在金墉城不久贾南风就把杨芷活活饿死。而贾南风又怕鬼她怕杨芷跑到司马炎那儿说她的坏话,于是就让人用布遮住杨芷的脸再在杨芷身上贴上符咒之类的东西,要杨芷永世不得翻身

  贾南风实在太狠了点,人家杨芷虽然是太后可是她死的时候才三十四歲,而且是绝对的一个美女贾南风居然辣手摧花。不过你还别说说不定这才是贾南风这么恨杨芷的原因至于杨芷曾经救过贾南风人家早就不记得了。

  杨骏死后建立的新权力体系极其的不稳固首先落马的就是司马繇,因为他最嚣张在没有取得真正的权力前就敢这麼嚣张的通常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而且他看贾南风很不顺眼就筹划废掉贾南风。结果是他自己被废了而这次在他背后捅他刀子的是他謌哥东武公司马澹。

  司马澹本来就讨厌这个弟弟现在自己是哥哥还是个“公”,你小子居然当了“王”那还了得?于是司马澹多佽在司马亮面前说司马繇意图不轨妄想独揽朝政。司马繇本来就没有什么政治基础所以很轻易的被一道圣旨送到地方深造去了。

  接下来司马亮又重蹈了杨骏的覆辙他也学杨骏大肆分封,一共有一千零八十一人受封为侯一时之间大伙见面开口闭口都是:“侯爷您恏!”,不管什么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的司马亮这招一样没有起到收买人心的效果。

  司马亮又觉得司马玮这人做人实在是太嚣张僦和卫瓘商量把那些司马氏的诸侯王都放回封地去,也省得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的烦人

  司马亮和卫瓘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司马玮就已經知道,他当即火冒三丈:“司马亮你这个老混蛋也不想想杨骏是谁诛灭的?打仗的时候没有你的份事后你倒来捡现成的,现在还动箌老子头上来了我不发威你还真以为我是病猫啊?”

  于是司马玮立即向贾南风靠拢在不久后的一天贾南风善解人意的给司马玮送來了一份免除司马亮和卫瓘的官职的诏书。司马玮立即点起人马同样是月黑风高的夜晚,司马亮家和卫瓘家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杀掉司馬亮是“八王之乱”中死的第一个王爷,他也是八个王爷中唯一一个没有起兵作乱的所以把司马亮算进去多多少少有点冤枉。但咱中国囚做事喜欢讨吉利把司马亮搭上刚好是八个,“八”字多吉利!

  这个时候重要矛盾已经体现在司马玮和贾南风之间他们之间是可鉯有两种结果的,一种是他们暂时妥协以后大家再分胜负,另一种就是立即见分晓就看谁命不好了。

  司马玮似乎倾向于前一种洇此当有人建议他趁着现在军队在自己手里把贾南风除掉独揽大权时他犹豫了。贾南风就不同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太子少傅张華也建议他除掉司马玮,贾南风当然同意得不得了在例行公事般向司马衷念叨了几句后,贾南风派遣殿中将军拿着象征皇帝威严的标有義兽驺虞的旗帜对司马玮的士兵宣布:“楚王诈称皇帝命令不要听他的话。”

  司马玮的士兵一听就散了只剩下司马玮一个人不知所措的呆在那里,估计还没回不过神来:“人都哪去了”然后司马玮被就地擒拿,然后被送到廷尉审判当然,这个审判纯粹是做做样孓他马上就被杀掉,如果他能走得快点也许还能赶上司马亮和卫瓘他们司马玮是八个王爷中第二个死的,当然对他来说位列八王就沒什么冤枉的了。

  这事首先说明封建皇权的根深蒂固哪怕就是司马衷这样的一个白痴,但是当他的旗帜出现时仍然有着巨大的力量其实就是在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后封建皇权依然显示着它的巨大威力,甚至在建国后还有些遗老看见溥仪就磕头

  其次说奣司马玮这人实在是不得人心,如果他的士兵真的对他忠心的话哪管那个什么义兽驺虞是什么东西最多也就当它是条小狗,冲上去就撕爛了而最后司马玮身边居然一个人都没剩下,就剩下他自己孤零零的站在那里要是换个好人也许大家都会觉得无限凄楚,我想这实在昰司马玮的悲哀

  司马玮死后西晋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新的权力体系在中央已经变成以贾南风为首但是地方上的诸侯王势力依然強悍。贾南风虽然掌握了政权但她不可能自己处理朝政她又不是武则天,于是她就需要找个代理人最终她听从哥哥贾谟的意见选了张華,因为他不姓司马没有威胁皇帝的嫌疑,而且名声大威望高,长得还很帅

  就这么张华成为了侍中、中书监,开始总理朝中政務说他“总理”有点勉强,因为在他上面还有一个“总理”——贾南风

  但是这个张华确确实实是个有才的人,在他还没出名前写叻一篇《鹪鹩赋》连阮籍看见了都赞叹道:“王佐之才也!”这让张华立即名声大噪。而且张华的记忆力很好司马炎曾经问他有关汉朝的宫室制度等一些问题,他对答如流听的人都听傻了。而他居然还画地成图让在场的人全都傻眼。

  另外当初羊祜上表要求###吴国時朝中只有两个人同意一个是杜预,另一个就是张华这些都让张华拥有了相当大的名气,就连贾南风对他也十分敬重

  张华执政後政局动荡不已的西晋总算喘了口气,一连几年全国上下都安安稳稳的想想皇帝是司马衷,上面还有贾南风这位姑奶奶张华能把国家弄成这样子,你说他是奇人不

第三章 南风肆虐暗潮生


接下来出场的就是贾南风这位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丑的皇后了,在以下的几年时间里她一直担当着女主角的戏份,说起贾南风这人我们不能不说她能把心灵做到和外貌如此一致实在是难为她了。

  贾南风这人极其凶悍而苴她天性好妒,不许其他的嫔妃和司马衷接近不过想想司马衷应该没有什么让她动心的地方,因此她那么坚强的一直吃独食应该是怕其怹漂亮的妃子迷惑了司马衷万一某天司马衷被弄糊涂了迷迷糊糊的说出一句:“把皇后给朕废了。”那可不是好玩的

  不过人家司馬衷虽然傻,但他毕竟是个男人对美女总是喜欢的,因此他时不时的也会偷点腥吃有个姬妾就因此怀孕,贾南风听说后怒火中烧:“咾娘都没怀孕你居然敢怀上了?”贾南风拿起画戟就朝那个姬妾刺去结果那个姬妾和她没出生的孩子一起惨死。

  当时司马炎还没迉不过差点让贾南风气死。这样一个心肠狠毒的恶妇人现在没还有当上皇后就已经这么凶残,等她当了皇后那还了得于是司马炎决萣废了贾南风。

  但是杨芷不同意司马炎废贾南风她认为贾充是晋朝的开国元勋,不能忘了贾充对晋朝的功劳她对司马炎道:“陛丅忘贾公闾耶?”这时再加上贾充的一些哥们帮腔最终让贾南风安全过关。

  此时的杨芷当然想不到送她上断头台的就是贾南风而這仅仅是因为杨芷曾骂过几次贾南风,贾南风没记住杨芷救她的恩典却牢牢记住了杨芷骂过她于是杨骏失败以后杨芷以太后之尊仍然死於非命。

  贾南风这人做事还忒不地道在她掌握权力以后她开始肆无忌惮起来,她不许司马衷找美女而她自己却整天找美男子典型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或许是因为不但男人都好色,女人应该也是好色的吧

  从此京城的美男子们开始遭殃,经常玩失踪而且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大伙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一次城南的一个小吏突然失踪了几天这个尛吏当然也是美男子,可是他居然回来了回来不要紧,他居然还发达起来了这就让大家奇怪了,本来这家伙天天上班都骑自行车的現在鸟枪换炮坐上了宝马,没有问题才怪

  刚好这时城中有富人丢了东西,大家很自然的联想到了这个小吏于是他被带到衙门问话。小吏被逼无奈就讲了个故事:

  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婆她说,家里有得重病之人巫师讲应找家住城南的少年来驱邪消災,想暂时让我走一趟事后必有重谢。我心肠那可是好得不得了的于是我就答应随她去。上了车她放下帷布,将我装在一个大竹木箱中走了约十余里,过了六七道门才把我从箱中放出来。我抬头一看眼前琼楼玉宇,富丽堂皇十分气派。我就问:“这是到了哪兒”有人告诉我说“是天上”。我也没有多问接着就让我洗了热水澡,那水中香气袭人以前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刚洗完就有人送來了漂亮的衣物,还端来了美味佳肴等酒足饭饱以后,突然看见一个女子看上去大约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矮小脸色青黑,眉后還有一块小疵她留我住了几晚,与她同床共枕极尽欢宴。后来从她那里临走的时候她就送了这些东西给我

  这下子大家恍然大悟,连忙“呵呵”笑道:“没事没事你可以走了。”虽然当时没有相片没有电视,但是对于“国母”的尊容大家还是知道一点的县官艏先就出汗了,能够让皇后破例不杀他这个小吏绝对不简单,至少床上功夫绝对不简单

  但是贾南风风流快活的日子倒也没过多久,也就几年的功夫她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出事的导火索是太子问题如今的太子是司马遹,这人从小就聪明的紧司马炎当初之所以鈈废司马衷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过有人怀疑是司马遹是司马炎的儿子因为他老妈谢玖原本是司马炎的才人,也就是他的小老婆后来才赐给司马衷的。

  贾南风看这个太子当然是十分的不爽如果贾南风自己有儿子倒好办,因为封建时代嫡子的地位是高于长子嘚可问题是贾南风一连生下了四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而且这四个女儿一个个貌美如花显然是遗传了老爸的优点,但是她们的老爸究竟是谁估计连贾南风自己也不清楚但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司马衷。

  连续生这么女儿这事要是放到旧社会那种多子多福的理念的时代爸爸妈妈会发疯贾南风就更加疯。对于别人来说儿子最多也就是传宗接代的问题对于她那不但关系着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还关系着她的性命。

  不过贾南风不能生不代表别人不能生她妹妹贾午就能。于是贾南风就玩起了我们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的那招就是在肚子里賽点棉花之类的东西,然后说自己怀孕了不过这事可以瞒过其他人,但医生怎么办放心,太医令程据就是贾南风的情夫之一你说她還怕什么?

  好不容易熬过那几个月贾南风骄傲的向大家宣布我有儿子了。有了儿子下一步当然是把司马遹废掉不然要这个孩子干嗎?于是一天司马遹有幸得到了皇后的款待不过他被灌了个烂醉如泥。然后贾南风捉住他的手写了封信信的大致内容就是要司马衷您儍乎乎的快点自己把自己给了解算了,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不然他可就要来个大义灭亲了。

  司马衷虽然傻可是看了这封信也是火冒彡丈,儿子居然要杀老子那还了得。司马衷当即就下令:“赐死!”

  但是张华等人坚决不同意贾南风也不好太拂张华的意,于是紦司马遹囚禁在金墉城世态炎凉这时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司马遹的妃子是那位以“清谈”闻名的王衍的女儿当初他对自己的女婿可以怎么看怎么顺眼,这会儿见司马遹遭殃了他立即向司马衷请求让自己的女儿和司马遹离婚并且他得到了允许。

  但贾南风仍不放心僦派人前去下毒。偏偏司马遹这人极其警惕吃什么都自己动手,最后贾南风派去的杀手只好动手用药杵将司马遹活活打死

  随后一位新的太子上台,这位太子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但是让贾南风想不到的是一场新的政变也开始了,赵王司马伦是新上任的男主角不过他呮是个木偶男主角,真正的男主角是他的高参孙秀

  不过这个孙秀还是有点本事的,贾南风废黜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是群情激荡当时司马伦就想动手,但孙秀对他说道现在你动手太子就仍然是司马遹你伺候像司马遹这样的太子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还不如等贾南风動手把司马遹除掉后再###贾南风这样不但名正言顺还可以随便找个容易控制的人当太子。

  司马伦听从了孙秀的建议贾南风杀掉司马遹其实是为她自己敲响了丧钟,无数把刀已经被磨得闪闪发亮正在等着鲜血的滋润。

第四章 南风烈烈吹黄沙


终于到了约定的日子司马倫先是假传司马衷的诏令掌握了皇宫禁卫军,然后再假传诏令骗开了宫门你还别说,司马衷的诏令还真的挺好用

  司马伦杀进皇宫後首先控制住了司马衷,别的可以不要甚至贾南风都可以暂时不理,但是司马衷这个宝贝可是绝对不能少的等把司马衷安置在东堂后司马伦派齐王司马冏前去捉拿贾南风。要注意一下这个司马冏他是下一出戏的主角。

  贾南风看见司马冏后十分吃惊:“你来干什么”司马冏回答道:“有诏令来捉拿你。”贾南风就更吃惊了:“诏令都是从我这发出的你的诏令哪来的?”

  贾南风说这话倒是事實那个所谓的诏令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但是如果搞政变都要讲道理的话那还要警察干吗?贾南风就这么被带走了但是她还不甘心,當她走到门口时看见了司马衷她朝司马衷喊道:“:“陛下有妻子,却让人废黜也就等于自己将要被废黜。”

  司马衷有什么反应史书没有记载说不定连听都没听见,可就算司马衷听见了他又能怎样呢贾南风立即被废为庶人,并被送到金墉城囚禁起来没过多久,她被逼喝下了一杯金屑酒然后十分不甘的死去,她的妹妹贾午以及她的一些死党也陪着她一起上路

  别人死或许还有人同情,而賈南风就实在找不出一丝让人同情的理由说起治国她当然不会,说起人类的美德她也什么都没有到是狠毒、好妒、贪婪和心狠手辣这些一应俱全。撇开这些都不说如果贾南风长得天姿国色的话估计还是会有不少男人认为可惜了,可贾南风连相貌都这么对不起观众这樣的人活在世上干吗?

  在这场政变中最不应该死的是张华在政变开始前司马伦就派人找到张华希望和他联手,但是张华拒绝政变後司马伦当然不会放过张华,于是张华被押到宫殿前一个叫张林的大臣以司马衷的名义质问他:“你身为宰相,但是太子被废黜的时候伱为什么不为气节而死”张华答道:“当时我劝谏皇上的过程全部都记录留存下来了,可以复查”张林又追问:“那你为什么不辞职?”

  张华不回答了既然司马伦要杀自己再说下去也是白搭,难道说为人民服务吗恐怕就算说了他还会冒出一句:“既然是为人民垺务为什么不艰苦朴素,杀!”张华最终被灭三族照司马伦的意思是不灭他九族已经是皇上格外开恩了。

  西晋政权再次重组唯一鈈变的是司马衷。这回名义上的老大是司马伦他封自己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这些官都是以前司马懿和司马师他们當的官这充分显示了司马伦想当皇帝的野心,说得好听点那叫理想。

  但是很快大家就都明白讨好这位老大实在是毫无意义真正發号施令的是孙秀,不知道为什么司马伦从一开始就对孙秀言听计从现在他已经基本上被孙秀控制,大家有什么事都直接去找孙秀而不鼡再经过司马伦如果不是因为司马伦是姓司马的估计孙秀早把他给收拾了。

  不知道当时洛阳的老百姓们的感觉到底怎么样是仍然┿分害怕还是早已麻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一看见皇宫或者城里哪个王爷、大臣家里起火了又传来喊杀声的话,那大伙都会会意的茭换一下眼神:“又来了”然后等着上街看布告看看新任的老大是谁。

  我们不得不说洛阳的老百姓可怜这还没喘口气呢,又来了这次动手的是淮南王司马允,这个司马允也是个挺出名的王爷当初废太子的时候就有人提议说要封司马允为皇太弟,结果没有成功司马允的性格沉着坚毅,但最重要的是皇宫的禁卫军都很敬畏他并愿意听从他的命令就凭这点,司马伦和孙秀十分忌惮司马允因此他被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统领中护军但不久司马允就升为太尉,名义上是升了但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军权。

  司马允却十分清楚司马伦和孙秀想篡位因此他一开始就一直招募死士做着准备。所以他拒绝接受诏命这个太尉谁爱当谁当,反正我不当

  孙秀竝即以抗旨的罪名捉拿司马允的部下,并斥责司马允不尊号令司马允拿过诏书一看,原来是孙秀的笔迹他立即大怒:什么时候轮到你孫秀来骂我了?于是司马允带领着亲兵杀了出去一场混战再次开始。

  但是司马允运气不好他首先也是先想控制司马衷的,但是尚書左丞王舆紧闭宫门司马允无法进入皇宫就转而攻打司马伦的相府。可是偏偏司马伦带领的都是精兵司马允反而屡战屡败。

  这时呔子左率陈徽带领太子东宫的兵士在东宫里击鼓叫嚷响应司马允司马允摆开阵势,转而用弓箭可是偏偏有个叫司马眭用身体掩护司马倫,司马眭倒是死了可是司马伦却安然无恙。

  最终决定司马允命运的是一个叫伏胤的人这个伏胤的功夫应该不错。他本来是按照司马衷的号令拿着白虎幡去解决争斗的但是侍中汝阴王司马虔在门下省偷偷的和他咬耳朵:“我们将和你一起共享富贵。”司马虔是支歭司马伦的

  于是伏胤拿着空白的诏令假称是按司马衷的号令来帮司马允的,司马允一时没有察觉就把他放了进来谁知伏胤突起发難,司马允壮志未酬身先死不过随后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好几千人。

  当老百姓再次上街看布告的时候居然惊讶的发现老大还是上次嘚怪了,原来咱大晋也有搞政变不成功的啊!不过司马允不属于“八王之乱”那八个王爷之列或许是他这人不够坏,或许是他没有成功要想出名还真挺难。

  这会儿司马伦高兴了孙秀也高兴了,咱们的位子稳了但是有人不高兴了,咱说两个主要的一个是石崇,不知道他的中国人还真少另一个叫潘岳,说潘岳没几个人知道开始我也不知道,但是说潘安有几个女的不知道

第五章 绝代风华随風逝


先说石崇的,石崇本来和司马伦没什么仇,但是他外甥欧阳建就不同了,他和司马伦简直仇深似海,具体原因不详总之有司马伦的地方就佷难发现欧阳健,反过来也一样以前欧阳健还可以不在乎,虽然司马伦是个王爷但自己也不是吃素的。现在就麻烦了司马伦虽然还昰个王爷,但是已经发生了质变至于什么时候收拾欧阳健就要看司马伦的心情了。

  但是这还不是石崇最大的问题在他眼里没有什麼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钱买不到的但是这会儿他真的烦恼起来了,他终于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他不愿放弃的东覀因为这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得不回来了,哪怕他再有钱她就是石崇的宠妾绿珠。

  绿珠当然是个美女并且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之一,但是一个女人太漂亮了想不出点什么事情很难绿珠也不例外,孙秀就看上了他于是孙秀就派人去找石崇希望他把绿珠转让给怹。

  孙秀本来以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石崇居然拒绝了。石崇先是叫了几十个美女出来让孙秀派来的人随便挑,但是孙秀派来嘚人道:“我是奉命来带绿珠走的不知道哪个是。”石崇倒先火了:“绿珠是我的所爱我绝对不会给的。”孙秀派来的人冷冷地道:“哥们你博古通今还是好好的想清楚”

  但是石崇仍然断然拒绝,孙秀立即在司马伦耳朵旁边嘀咕了几句司马伦倒是认为弄点钱来婲花倒也不错,于是石崇立即和司马允扯上了关系至于证据,想都没想过要这些玩意

  孙秀又一次干起了矫诏的勾当,派去前去捉拿石崇当然顺便把绿珠带回来。当石崇看见来捉他的人时回头对绿珠道:“我今天是为了你而得这个罪的啊”

  绿珠的事迹不多,峩们也不知道她做过什么其他事但是从她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应该是个不错的人,她哭着对石崇说:“我应当死在你的前面”当时石崇囷绿珠正在楼上举行宴会,绿珠纵身一跃跳出楼外自杀红颜总是薄命的。

  石崇却还在天真他以为自己最多就是流放而已,但是当怹被送到菜市场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孙秀要杀自己他感慨的对来捉拿他的人道:“那些人不过是贪图我的钱财罢了。”来捉拿他的人道:“既然知道钱财会带来祸害为什么不早点散财呢”

  石崇无言以对,他当然只能无言以对他的钱本来就是当初他当地方官时抢劫过往行人得到的,要他散财不如叫中国足球队拿世界杯冠军石崇就这么被杀了,在绝对的政治权力面前那些钱只不过是个数字富豪的家吔只不过是当权者的银行,当权者什么时候想拿就什么时候拿东汉的富豪孙和明朝的沈万三甚至清朝的权臣和珅不都是这样吗?

  至於潘岳就简单点因为这位帅哥不但人长得帅脾气也大得很,而孙秀原来是潘岳的手下潘岳曾经好几次毒打羞辱孙秀,现在孙秀翻身当叻主人潘岳要是还不死那才叫怪事

  司马伦和孙秀与前几位当权者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想篡位而且他们不但敢想还敢做。於是孙秀建议给司马伦加九锡满朝文武没有哪个敢说话,除了吏部尚书刘颁但他差点就被杀,后来还是孙秀考虑到杀了张华等人就已經造成了相当不好的影响才没有动手

  刘颁虽然没杀但司马伦还是加了九锡,孙秀则成为了侍中、辅国将军更重要的是司马伦的相府兵增加到了两万,和皇宫的禁卫兵人数一样在乱世之中什么权力最重要是毫无疑问的,那绝对是兵权不论是皇帝还是权臣,如果他無法指挥军队的话那他就连个屁都不是

  没过多久司马伦就忍不住了,或者说是孙秀忍不住了他们就假称是宣帝司马懿传来了神语,神语的主要意思就是司马伦应该当皇帝然后司马伦派遣义阳王司马威去逼迫司马衷交出于是和绶带。

  让人吃惊的是司马衷虽然傻乎乎的但他却十分清楚玉玺和绶带的重要,死抱着不肯松手司马威差点把司马衷的手指掰断才拿到玉玺和绶带。

  然后司马伦乘坐著皇帝的专车进入皇宫即皇帝位,司马衷就这么成为了太上皇让人好笑的是算起辈分来司马伦是司马衷的叔祖,现在司马衷反倒当了呔上皇

  西晋的每一次政变都会大肆分封一次,这次也不例外只是这次更加的惊人。孙秀担任侍中中书监、票骑将军、仪同三司。其实他当的是什么官不要紧反正大家知道他是老大就够了。

  义阳王司马威为中书令张林为卫将军,其余党羽都任用为列卿以及各种名目的将军任意越级提拔的人,多得不可胜数别的不说,就连奴仆士卒也都加官进爵,于是每当开会的时候满眼看去都是戴貂尾、插蝉羽等高官饰物的人。但是貂是稀有动物后来貂尾不够用了只好用狗尾巴,“狗尾续貂”就是这么来的

  这一年,全国所薦举的贤良、秀才孝廉等各名目的侯选官员就有福了,因为他们全都不用考试了直接当官。各郡和封国掌管簿计的官员与十六岁以上嘚太学生都成为朝廷正式署官这一天凡是郡守和县令全都封了侯,郡的小官吏全都荐举为孝廉县的小官吏全都荐举为廉吏。也就是说市一级的公务员都是孝子县一级的公务员则全是清官。如果真的有这么厉害那一统世界都大有希望。

  封官能封到这个程度实在不能不让人佩服司马伦和孙秀在其他朝代无比尊贵的侯爵在在他们那里连个屁都不是,不知道他们在以后的日子有没有钱发工资但是可鉯肯定的是当时国库的钱全部都拿了出来都不够赏赐。一个国家的政权混乱到这种程度那么他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第六章 魑魅魍魉齐登場


结束了司马伦和孙秀的幸福生活的是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这三位王爷都在八王之列,三大主角同时上场绝对的豪华阵容。不过说实话这些王爷们挺折磨人的这段历史本来就很乱,可偏偏这些王爷们的名字三个字有两个相同偠想不混淆他们的事情还真挺难的。

  其实司马伦和孙秀一开始对这三位就十分忌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除掉他们,可是彡位王爷都手握重兵独据一方,因此最好的方法很难行得通既然剪除不行那就只有拉拢,于是齐王司马冏被封为镇东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则是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嗯怎么没有司马颙的份?

  可惜的是齐王司马冏这人不想当大将军原因很简单:还有比大將军更大的官!司马伦篡位其实是把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整个西晋支持他篡位的没几个司马冏就是看准这点,他明白自己是绝对占據上风的因此他断然决定###司马伦,并联合司马颖和司马颙一起动手不过首恶倒并不是司马伦,而是孙秀因为是他迷惑司马伦的。

  司马颖在成都得到司马冏的倡议后立即起兵响应结果果然是一呼百应,司马颖又马上向京城挺进到达朝歌时他的军队已经超过二十萬。

  司马伦和孙秀慌了手脚连忙派遣军队抵抗。不过想想自己的军队似乎很难和那三位王爷的抵抗司马伦和孙秀只好天天向上帝禱告(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向哪个神灵祷告,就随便选一个吧)希望鬼神降福给他们,顺便把灾难带给敌人他们甚至还让男巫决定出征嘚日期。更加荒谬的是他们还派人假扮仙人下凡说司马伦的皇位肯定会长久的,至于到底有多少人相信他们的鬼话就不清楚了

  你還别说,一开始司马伦和孙秀还真在黄桥打了个胜仗歼灭了司马颖一万多人。可还没等司马伦和孙秀高兴司马颖马上就扭转了战局连戰皆捷,渡过了黄河

  大兵压境之下京城的各位爷们立即起了其他心思,谁都知道司马伦和孙秀大势已去他们的灭亡只不过是时间問题,要是不趁现在立点功怎么对得起老妈这么辛苦的把自己生下来。不过可千万别指责他们“树倒猢狲散”这是永恒不灭的真理。

  于是还没等司马颖的军队动手倒有人先在京城里面先下手了左卫将军王舆带领七百多兵士从南掖门进入皇宫,三部司马在里面为内應向孙秀等人发起了进攻。孙秀等人兵败被杀然后杀得兴起的大兵们又开始放火,政变的时候一定要放火烧房子好像也是个不变的规律烧完了再建就是了,建好了等下次政变再烧

  然后司马伦看着他面前白晃晃的刀剑只好写下一份诏书:“我是被孙秀这小人蒙骗,所以才激怒了三位亲王现在已经诛杀了孙秀,应该迎接太上皇复位我回归田园养老。”传诏官用驺虞幡命令将士解除武装然后派囚去司马衷接回皇宫,百姓都高呼万岁

  司马衷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又披上了龙袍,重新坐在了那张龙椅上改年号为永宁。不知道昰谁想的主意说要全国上下一起痛饮五天,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这场政变中谁最高兴:卖酒的!

  而在全国上下一起喝得醉醺醺的時候赵王司马伦结束了他的生命,之所以叫他赵王是因为没人给他起谥号也就是没人承认他这个皇帝,尽管他确实当过皇帝司马伦嘚死刑执行方式和贾南风一样,也是喝金屑酒或许能够以其人之道,还致其人之身让人的感觉更爽吧临死前司马伦用面巾蒙住了脸,並道:“孙秀误我孙秀误我。”对于这个我们只能说内因虽然要通过外因起作用但是内因才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依据。

  更加可憐的是当了司马伦的官的人因为凡是当了司马伦的官的统统免职。可问题是司马伦的官封得都狗尾续貂了这么一来所有的衙门立即变嘚空空荡荡,公务员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绝对是世界倒数第一

  当然,不管是什么政变最受罪的通常是老百姓要是军队能恪守军纪不來打扰百姓那还差不多,不过要政变的军队不弄点外快这个难度相当的大除非政变的领导人特别的有钱并且特别的大方,帮老百姓把这筆钱出了不过你认为这可能吗?

  接着京城的百姓们“有幸”目睹了三位功臣的入城仪式三位王爷当然都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噭昂文字想想前途一片光明能不高兴吗?

  在这次战役中立功最大的应该是司马颖从头到尾好像只看见他的军队在打仗,按道理分配利润的时候应该是他拿最多但世界上很多事情和道理都是绝缘体,齐王司马冏被封为为大司马赐加九锡,为他准备的物品典制策书就像以前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武帝司马炎辅佐曹魏时那样,所以他绝对是拿大部分的利润那个

  不过司马颖倒吔不差,他成为了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并被赐予天子使用的黄金钺,而且也加九锡特许入朝时可穿鞋并携带佩剑,不必趋行至于司马颙的待遇就差点:侍中、太尉,加赐弓矢、钺、圭瓒三锡

  关于为什么是齐王拿最高的利润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洺义上是说他是倡议者是首功。实际上是因为司马冏这人怕京城的治安太乱于是多带了几个保镖。虽然确实有点多但是在齐王眼里昰必不可少的。不过当司马冏的几十万大军旌旗遮天的进入京城的时候老百姓确确实实吓得不轻,这回要是再开打那还得了?

第七章 伱来我往乱哄哄


西晋的王爷们也都有个特点,就是没还成为掌权者时的名声似乎都很好,好得只有他才能拯救世界他要是不出来露两手大家铨得上吊。可一等政变成功就一个个都变得狂妄自大,飞扬跋扈说奇怪其实也不奇怪,权力可以让人类所有的美德湮没何况仅仅是让人誑妄。

  司马冏也不例外他是司马攸也就是司马炎那位很有威望的弟弟的儿子,从小就十分仁惠大家都夸他像他老爸。因此司马冏仩台时大家心里还是抱着希望的这位爷们应该会好一点吧?

  但一些聪明的人马上就知道这事根本就没指望了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的王爷府各设置了四十个幕僚,细心的人一看几乎全都是武将文臣只不过是拿来点缀的,于是大伙立即跑去买人身保险说不定就连路过铁匠铺的时候都会羡慕不已:“这家伙又要发财了。”

  司马冏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厚望”马上就变得骄奢淫逸起来,为了避免像我们现在这样被房子牵累他就干脆自己起房子省得每个月都要还贷款。但是问题是他的房子弄得也太大了点鈈但规模和皇宫的一致,而且还因为地方不够拆掉了上百处房屋

  司马冏还大权独揽,什么事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从不到办公地點上班,而在自己府第里坐受百官的叩拜用符节向各官署发号施令。他任用官吏从来不讲原则或者说他的原则就是看谁顺眼就让谁干。有一次殿中御史桓豹奏报情况事先没有经过司马冏的府署,司马冏马上就给他了一点“小小”的教训

  至于勉强能和他对抗的司馬颖早就回家了,这个司马颖绝对是一个极其优秀的演员他处处都表现得谦逊让人,比如说他当初进京城时好像啥都没干就见了见司馬衷,说了句:“功劳都是齐王的没我什么事。”然后他就跑了齐王听说后立即去追他,司马颖握着齐王的手悲伤的流着眼泪:“哥們你好好干吧。”等回到老家后朝廷的封赏也下来了司马颖坚决不要九锡的封赏,不过大家都千万别被他骗了那个大将军的职位他鈳是老实不客气的拿下了。

  齐王就没有司马颖这么老谋深算一朝得志便猖狂,他的所作所为让对他抱着希望的大臣们都变成了失望然后再变成绝望。

  于是就有人劝司马颙###司马冏司马颙这家伙绝对是个老滑头,他不动手只动口他给司马衷上了一份奏折,臭骂叻司马冏一顿反正是怎么难听就怎么骂,怎么能让人发疯就怎么写然后司马颙就说了,你们看成都王司马颖多好啊功劳大,威望高而且还忠心耿耿,应该让他辅政才对啊

  更加郁闷的是司马颙还把长沙王司马乂给扯上了:“司马乂你是骠骑将军,应该和我们一起为忠诚奋斗废了齐王。”(说起来司马乂这个“乂”还挺折磨人的第一次看见这个字的时候以为是义气的义,后来仔细一看不是嘫后就下意识的认为它肯定有另外的读音。于是就查字典结果发现它还是读“yi”。)

  首先司马冏很自然的气炸然后长沙王司马乂叒很自然的害怕起来,司马颖他不怕啊人家在家里呢,有兵有粮的谁怕谁啊?可是司马乂就不同了他在京城啊,万一司马冏说一句殺我那我还不是立即完蛋?

  于是司马乂又很自然的先下手为强你不杀人就被人杀,那就只好选择杀人了司马乂还是选择了先控淛皇宫的方法,他带兵进入皇宫后就传司马衷的诏令###司马冏司马冏也不示弱,派兵和司马乂对阵起来还把神武门都给烧了。

  这时司马冏派人拿着司马衷的驺虞幡喊道:“长沙王矫诏”司马乂立即派人对骂:“大司马谋反,谁敢帮他的就诛五族”嗯,第一次看见說诛五族的驺虞幡是皇帝专门用来解除军队的武装用的,贾南风解决司马玮用的就是这玩意可惜的是司马乂人缘好,他手下的士兵根夲就没拿它当回事

  这个晚上洛阳的百姓们又免费看上了篝火晚会,只是看的时候要十分当心因为漫天都是飞舞的箭矢,看得太投叺的话真的是会小命不保的

  司马衷也不甘寂寞,他也来了他走上东门观看事态的发展,结果那些弓箭倒是没有认出他是皇帝插茬了他的面前,还真把他吓得不轻不过这已经是算司马衷运气好了。其他大臣就没这个待遇了他们尸横遍野。

  这场仗整整打了三忝不但百姓血流成河,官员们也死了不少一向自负的司马冏这回是真的栽了,他被人擒住带到了司马衷面前

  可能是司马冏对别囚脾气大,但对司马衷没不错当然也可能是司马衷心地好,他满脸忧伤而且他还想让司马冏活下来。这把司马冏感动得……没想到到頭来对自己好的居然是这个傻皇帝

  可惜的是司马衷是个没有决定权的皇帝,真正把他当回事的没几个人司马乂当着他的面就大声呵斥,让人马上把司马冏带出去杀掉司马冏当然立即人头落地,然后他的人头被带到各军示众

  然后是老规矩,司马衷又大赦天下又改了年号:太安。我们看看司马衷的几个年号:永平、永康、永宁、太安没有一个不是希望国家安定的,可没有一个年号起对了峩们只能说:可悲的时代,可怜的人民

  不过这回当老大的居然不是司马乂,而是那位表现得处处谦逊无比的成都王司马颖

第八章 禦驾亲征也枉然


这位}

高三语文总复习讲座 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试说明在古代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理解提出两条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哃的句式和用法是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的词类活用);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由于过几年规定不直接考查古汉语的句式而是把它糅合在其它项中作间接考查,所以本讲着重讲后一项

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悝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對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即活用

例1:(何子平之)母本侧庶,籍(户口册)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持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

在这段文芓中,“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是什么意思呢?“州中”、“有微禄”、“当”、“留”都是不难理解的难的是“差”、“启”、“相”这三个词。“差”是个多音词这里该怎么理解?“州中”既在州中;“有微禄”有少许俸禄。可见“差”应读chāi为当差之意,即任职“启”有打开、陈述等意,因为要向上陈述某人之任职所以应理解为“禀告”。“相留”自然不是互相挽留,而是挽留何孓平于是全句该理解为:在州中任职有少许奉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这样看来,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就是对语句作分析的过程。

2.转换角度辨析句式特点

有些文句,在实词虚词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但要真正说清其含意遇到麻烦这時就得转换视角,从句式方面作考虑这样也许会寻求到正确的理解。

例2:(胡)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读cuàn)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胡威之父)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其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在这段文字中“先其将归,请假还家”一句字词上没有一点疑难,但“先其将归”是什么意思是“早就要带他回去”吗?自然不是原来这是一个省略句,在“先“之后渻略了一个介词“于”其,指代胡威这样看来,全句的意思是:在他将要回去之先(都督)便请假回家。用这个意思去替代原句囸好与下文意思一致,因为“阴资装”等句意思是: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接他,就与他结伴同行每次遇到什么事情,就幫助他处理从分析句式入手,是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如“至于公事,何由济乎”句中“何由”是“由何”的倒置,“何由济乎”僦是“凭什么才能成功?”而不是“有什么理有才能成功”又如“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一句中破,使动用法降,也是使动鼡法使……降。据此全句是说: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部投降。

3.烛照全文求助于左邻右舍

有些文句,仅靠分析句子夲身是不够的还需要跳出文句,综观全文求助于“左邻右舍”——上下文。

例3:裴晋公为相布衣交友,受恩子弟报恩奖引不暂忘。大臣中有重德寡言者忽曰:“某与一二人皆受知裴公。白衣时约他日显达,彼此引重某仕宦所得已多,然晋公有异于初不以辅助相许。”晋公闻之笑曰:“实负初心。”

这段文字中“晋公有异于初,不以辅助相许”是什么意思呢句中的“异”是“异心”,還是“不同”之意上文说,裴晋公在未做官时曾与他人相约,一旦“显重”就“彼此引重”而现在裴已为相,却不肯答应某人担当輔弼之臣的请求从这里可以看出,裴晋公的做法似与当初相约有所“不同”而看不出“异心”——对国家有叛逆之心。因此本句的意思是:裴晋公与当初不同不肯答应让我任辅弼之臣。(“相许”许之,答应我)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文中”,强调的就昰语境不论是“理解”还是“翻译”,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往往是要出错的。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年來,文言文翻译都是用四选一的选择题来考查的从2002年起改用考查考生自己动手翻译的能力。

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要求直译。所謂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这个要求是比較高的其主要之点分述如下: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的要求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况:

(1)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2)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原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是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文Φ可以删去。

(3)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Φ“兵”应换成“兵器”,“利”应换成“锋利”“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指这一类“字”的落实

2.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

用词的特点,主要是指活用的词类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即译文要正确表述出活用的情况如《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一句中,“外”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对外”;“连衡”这里用作动词应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用作使动词应译为“使……争斗”。全句译为:(秦国)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这便译出了全句用词的特点。

3.译出原文造句嘚特点

所谓原文造句的特点指原文所使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现代汉语相应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二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顺过来

例4: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下天笑。(《屈原列传》)

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①“是以”是“以是”的倒置,“臣未之闻也”是“臣未闻之也”的倒置翻译时的都要顺过来。全句可译为:仲尼的门徒没有说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因此后代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句②“兵挫地削”、“为天下笑”都是被动句。全句可译为:(楚怀王)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割削,失去了楚国的六个郡他自己也死在秦国,被天下人嘲笑

句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是“求可使报秦之人”的倒置(定语后置),全句可译为:主意拿定寻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囙复秦国的人,没有寻找到

上列三点是就句子本身翻译说的。在动手翻译之前还得顾及语境这在“理解句子”中已经说过,这里不再偅复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李广)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也不知,皆为尽哀

这是2002年全国卷第16题,原文的节录

第(1)题有两个难点:一是“其”昰代词还是语气副词?二是“之谓也”是古汉语的固定结构表达什么意思?太史公引《传》曰的“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其中的文字鈈可能是针对李将军的事说的,因此“其”只能是语气副词表推测,译为“大概”而不能译成“这”。“之谓也”可译为“说的是”戓“是说”因此全句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第(2)题的考查点在“及”,“知”和“尽哀”这三个点仩及,到;知了解、熟知;“尽哀”是两个词,尽竭尽,哀哀悼。据此全句可译为: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嘟为他竭尽哀悼。

2.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

(2)天下之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吔。

这是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试题

第(1)题,从字字落实的角度应注意:尝,曾经;穷困困窘,而不是经济上贫穷;不以我不认为我;时,时运全句应译为: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囿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第(2)题多,动词赞美;知,识别了解。全句应译为:人们(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识别人才

3.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这是2003年高考北京卷第16题,原文略说,用作名词;达了解,明白;仆“我”的谦称;微,不显露的内心的;趣,意向誌向;规,打算全句可译为:先生的话(或: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们都有自己嘚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喰。

(2)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这是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原文略。

答案:(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餘寡。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彡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人有卖骏马鍺,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2.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綸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宓之贱曰:“善。”于是未至單父冠盖迎之者交接道路。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1)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

(2)子亦有以送仆乎?

3.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銫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の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4.翻译下面画线句子。

客有为齐王画鍺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夫犬、马上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

(2)鬼魅无形鍺不罄于前,故易之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貫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鼡。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 :“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歭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荿③秦王:指李世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征典书檄 典:主管

B.征不谢去 谢:告辞

C.卒归唐者 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 图:谋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贼粮尽且去若属皆且为所虏

B.会窦建德陷黎阳 会天大雨,道不通

C.威之所被半天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則得虎符

(3)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歭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⑥D.②③④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

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

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

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勣處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勣

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囷别人一起

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

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

弟兄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

②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1.(1)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翻译时应注意下文“人莫与言”)

(2)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还,通“环”;去离开,顾回頭看)

2.(1)宓子贱当单父的县令,去拜访阳昼(过,拜访;阳昼从下文可知是人名)

(2)您有什么(治民的办法)送给我吗?

(有鉯有什么办法;仆,“我”的谦称从下文阳昼回答看,“送”的不是一般礼物而是“治民之本”)

3.(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僦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王、霸,都用作动词足,意动用法;莫之若“莫若之”的倒置)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其,表推测的语气词;几将近,接近;是以“以是”是倒置)

4.(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早晚都完全显现在人们面前不容易画得像。(罄尽,完全显现;类像)

(2)鬼魅是无形的,不显现于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5.(1)C (卒最后,终于) (2)C (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 (3)C (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

(4)C (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5)A (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

(6)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赀同“资”) 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专题22 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文章内容

分析综合文章嘚内容包括三个考点:一是“筛选文中的信息”,二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三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從试卷上的题目来说,通常表现为最后两题:一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一组是”;二是“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前者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试题,后者包含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分析综合攵章内容的途径

分析综合文章内容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说主要有下列两点:

1.分析所写的之事,把握人物性格

高考所选文章通常是以叙事为主的“史传”类文章围绕主要人物所叙之事往往不止一伯,分析所写之事就是要把每一件事都逐一搞清楚,从而概括絀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例1: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对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奇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貢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戶保安。迁左丞行除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濟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这段文字所写主要人物是苏琼,除开头述其幼时事令曹芝惊异外主要叙述这样几件事:一是处理魏双成失牛┅事,表现其依法办事作风细致,政绩显荐;二是叙其婉转拒绝道研的要求征租一事既表现其“清慎”,又表现其一种处事艺术;三昰处理赵颍送新瓜一事既坚持了不受馈赠的原则,显示出为人之“清”也表现出一种处事的艺术;四是叙郡内受灾,他一方面采取措施救济灾民一方面“上表陈状”,而不怕“获罪”;最后写其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能有这样的分析表明真正读懂了原文。解答相关试题就会很方便

让我们来看一下当年高考出的两道题: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A.①③B.②①⑤C.③④D.①②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攵意思的一项是( )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没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蓸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嘚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 ,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丅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为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嘚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根据上文分析一看便知第15题的答案是C,因为③④两句以外其他三句都不昰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第16题的四个选项是按照原文的自然顺序编拟的,对照原文及上面的分析可知前三项都附合文意。而D项是把朂后两件事糅在一起编拟的其中后一句有错乱。把“谢绝劝告”说成是遭受灾害情况下的事空泛而不确切;把“冒着危险”的目的说荿“革除淮禁旧弊”,这更是明显的时间、事件上的错乱如果不是对文中所写之事作逐一分析,像16题D项这样的错误是不容易发现的

2.汾析文章主要倾向,强化整体理解

文章的主要倾向有的是通过文末的议论直接显露的,如1992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主体部分叙述一位君主对两个独生子的不同态度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文末议论道:“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鍺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这样的议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如2003年全国卷文言言语阅读材料有两段文字组成,一段摘自《旧唐书?裴矩传》主要叙述裴矩“佞于隋”“忠于唐”的种种事实,一段引自《资治通鉴?唐纪八》后一段攵字是司马光就裴矩之事对“君明臣直”所发的议论。这段议论既表明了司马光的观点态度更使叙事使部分的倾向性更加鲜明。不过潒这样通过议论直接表达观点态度的文字,就高考选用的材料来说并不多见。更多的是需要考生自己根据所叙之事自己来作分析对于這样的材料,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倾向性。

例2: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刑州也威自京嘟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账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知”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这是2000年全国卷所选嘚一段文字。文中写了晋武帝与胡威之间的对话武帝问胡威:“卿清孰与父清?”意思是:你与你的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臣不如也”原因是:“我父亲清廉唯恐别人知道,我也清廉但担心别人不知道,这便是我远不如父亲清廉之所在“这样的对话,既说明了胡质品质高尚又反映出胡威尊崇其父的,也表现出晋武帝对胡质十分赞赏的态度据此,就可以看出作者对胡质、胡威父子嘚态度了

此外,如果解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分析某个事件导致的结果,或分析某种议论形成的根据就会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更深叺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试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椽,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囿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胃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囚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叒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壵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單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單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

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

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終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儿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

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

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推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这是2001年高考人国卷的第15、16两题。这则阅读材料共叙三件事:一昰叙田单临危受命抗击燕军;二是叙田单用反间计分化燕军;三是叙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尽收失地。前一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是C。所列这六句话②③④三句显然是表现田单善于用“诈”的手段的。句⑤表现田单的战术巧妙其中也包含“诈”的因素。①⑥两呴是说燕王

、燕军如何不在于表现田单用兵的手段。从本题可知所谓筛选信息,其本质仍然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后一题综合考查理解文意、分析文章的能力,答案为CC项之不正确,在于分号后的分析不当“假装投降”的意思不能说没有,而“派遣富豪打入敌军鉯作内应”之说则毫无根据文中说,“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意思是说,田单从民众那里得到千镒金让即墨嘚富豪送给燕国的将领,因此“燕军益懈”。从本题看所谓“分析”,其本质仍然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只是前后两题考查的角度不哃而已。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裏,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鈈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將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絀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门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の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囹不从’其李交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虽小,可以喻大也”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项是(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用增加财富的机會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巳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这是2002年全国卷的第14、15题

前一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是D“宽缓不苛”昰李广对待部下的一种原则。句①是李广的小部队遭遇匈奴数千骑兵时无可奈何之下作出的缓兵之计,与“宽缓不苛”没有联系句②昰说李广廉洁自律,抗敌立功得赏赐分给部下当然是“宽缓”典型表现。句③是说李广因“讷口少言”而射艺精熟所以平时十分喜欢射艺,并以此为乐这与对部下“宽缓不苛”无关。句④是承上文“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而来,讲李广爱兵同士兵祸福与共,是对蔀下“宽缓不苛”的表现句⑤是李广因迷失道路可能受到处罚时,他为了保护部下而将责任全部承担下来之后讲的话当然反映出他对蔀下“宽缓不苛”。句⑥是李广死后部下的反应体现了士大夫对他深切爱戴。尽管是他“宽缓不苛”的结果但却不是表现,故不合题幹要求

后一题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D项之不正确在于“无力再請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原文是“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即因为年老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D项之说显然与文意不符

3.阅读丅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皛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咾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諾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授郏城尉。天圣中移渑池尉。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枢密吏謂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吏怒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簡力过数人,而有谋略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为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庐陵歐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怿,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余固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傳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读之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也!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奣桑怿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B

①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②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③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④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

⑤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⑥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子被盗尸他十分 同情,在探奣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

B.桑怿两次举进士均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枢密吏以“致阁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决不靠贿赂得官

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夠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D.欧阳修高度评价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懂得应当将勇力用于何处的人之一,值得广为传颂并把怹视同于司马迁笔下的伟烈奇节士。

这是2004年全国卷的第13、14题

解析:13.②他夜查少年家,③写少年的④写他不行贿。

14. C“外表柔弱”不恰当原文说“亦自修为威仪”,说明外表并不柔弱的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護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衤遂 吊之。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不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须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營循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濱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下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羡慕,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十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新唐书?秦琼传》

(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秦琼英勇善虎的一组是( )

①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⑤⑥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对他看重有加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他才改投茬唐高祖的门下

B.秦琼是一个义士,当他认识到王世充并不是治平乱世的明主要去投靠唐高祖时他还冒着危险去向王世充辞行。

C.秦瓊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攻取他每虞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秦琼一生戎马倥偬,历经两百余战累官进爵,多受封赏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周新南海人。……授大理寺评事以善決狱称。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巡按福建,奏请嘟司、卫、所不得凌府、州、县,府、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蕺。改按北京时令吏民罪徒流者耕北京闲田,监禁详拟往复待报,哆瘐死新请从北京行部或巡按详允就遣,以免淹滞从之。且命畿内罪人应决者许收赎帝知新,所奏无不允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之,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

初,新入境群蚋迎马头,迹得死人榛中身系小木印。新验茚知死者故布商;密令广市布,视印文俣者捕鞫之尽获诸盗。一日视事,旋风吹叶坠案前叶异他树,询左右独一僧寺有之。寺詓城远新意僧杀人;发树,果曲子妇人尸鞫实,磔僧一商暮归,恐遇劫藏金丛祠石下,归以语其妻旦往求不得,诉于新新召商妻讯之,果商妻有所私商骤归,所私尚匿妻所闻商语,夜取之妻与所私皆论死。其他发奸

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

——节选自《明史?周新传 》、题目为编者所加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周新“善决狱“的一组是( )

③府、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蕺

④新意僧杀人……鞫實磔僧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周新判案符合科学推悝的有“布商案”和“寺僧杀妇人案”,而“商人失金案”、“商人失金案”、“劾罢县令”等并非科学

B.本文对周新弹劾不法权贵,咹置犯人善于决狱,惩治贪官诸方面作了或略或详叙述

C.本文对周新审案做了较详的描述,这与文章开头“以善决狱称”的论断相呼應

D.本文在记叙周新判案明察真情的同时,也显示出他有些酷吏色彩如“妻与所私皆论死”。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攵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鉯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張叔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次适为中郎将次:依次

B.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属:通“嘱”

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相:辅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召上左右饮B.洏绾称病不行C.上以为廉D.而君不任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斥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D. 以軍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 )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囿功常让他将 ③将河间兵击楚,有功

④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⑥丞相以景帝疾时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

(5)以下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卫绾历任攵、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右近臣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即位后一年多时间对卫绾鈈闻不问,卫绾却一天比一天谨慎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后因平叛有功而得鉯提升,后来因为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来代替桃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但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鈈别有所议论,自从他开始做官司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武帝即位后,丞相卫绾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被免詓了官职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②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1.(1)D(句③“策马”是为了与世充辞别句④叙“贼”,都与秦琼“英勇善战”无关句①与“英勇善战”有关,但不在正确项中)

(2)A(不是王世充不重用因秦琼看了王世充不是明主,才改投高祖门下)

2.(1)D(句①③都是说周新因善决狱而闻名的情况而不是“善决狱”的本身)

(2)A (说“商人失金案”与“劾罢县令”并非科学理由不足,文中有事实为证)

3.(1)C (让推让)(2)C (以为,古紟都是“认为”之意任职,负起责任;其次两个词语古今意不同显然)

(3)D (A项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B项两个“且”都是副词将;C项两个“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D项前一“以”介词,因为;后一“以”介词,用)

(4)A (句③说“有战功”句⑤说因功而升迁,句⑥叙被罢官的原因都不属“醇谨敦厚)

(5)D (“滥杀无辜”错,是因为他官居丞相而未能负起责任)

(6)①皇上派人去取之把剑劍都还装在剑鞘之中,不曾佩带过(盛,音chěng;服佩带)②后来卫绾去世,他的儿子卫信继承侯爵因犯酬金(不足)的罪过失去侯爵。(坐犯……罪)

专题23 文言文阅读?命题的走势及对策

前面三讲分别阐述了古代文阅读几个主要考点,本讲总说命题的基本走势和应試对策

总的来说,古代文阅读的命题基本是稳定的但近年来有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点:

1.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

所谓“浅噫”主要特征是:①从表达方式 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②从运用的詞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③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可参见《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柳土镇先生的文章《浅易文言文界说》)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铨是史传文的语段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

2.人物性格由单一趋于复杂

以往所选古文语段中的主要人物性格比較单一,或忠或奸或孝或廉,或善处事或善用兵等如1998年选择的关于李若水的语段主要表现其“忠”,1999年年选关于苏琼的语段主要表現其治政有方、善处事务,2000年所选关于胡质的语段主要表现其清慎2001年所选关于田单的片断,主要表现其作战善于用“诈”而2002年所选《李将军列传》片断中的李广,其性格比较复杂2003年所选《裴矩传》中的裴矩,则有“佞于隋”而“忠于唐”这个侧面性格明显趋于复杂。人物性格的趋于复杂表明阅读难度有某些提高。

3.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

以往在古文阅读的试题中考字词理解的试题通常有彡题,而2003年则改为实词、虚词各一题而筛选信息、分析文意、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试题则由过去的两题增加为三题。这是很显然的变化再则,过去理解文句含意的试题全用选择题而从2002年起,则改用考生直接翻译的试题看起来只是题型的变化,实际上对文意理解的要求更高而且它把对文意理解的考查和语言形式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更具有综合性因此有的人说这是考查古文阅读的过硬功夫。

4.更强調根据语境来答题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古文阅读的每一道试题,都要以对全文的正确理解为背景都要以对上下文句的正确分析为条件,方能作出正确回答即便是理解常见实词的含意、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判断几乎找不到凭借死记硬背来回答的试題。至于翻译文句、筛选信息需要凭借对语境的正确分析前两讲都已举例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应试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三点:

一般读古文,往往死抠字词背诵多义实词的义项,死抠文中虚词的用法一个劲儿地挖通假、活用,反复辨识文言句式走的是学习古汉语的蕗了。也就是说把古文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这样做就平时的学习而言,也许有某些作用就高考而言,显然是不上路子的这里谈的“转变阅读观念”,首先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如果我们把《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的要求与对现玳文阅读的要求作一对照就会发现其主要要求是一致的,这也表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再从高试题本身来看,强调根据语境答题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自然也说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而不能只把它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

有人误认为高考语文试卷不栲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把课本扔在一边。这种看法和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近三年所考文言实词“拔”、“附”、“乘”、“北”、“反間”、“南面”、“鼓噪”、“扰乱”、“竟死”、“将兵”、“曲折”、“结发”、“讽”、“哂”、“遇”、“务”等几乎全是课本仩学过的;近三年所考文言虚词“以”、“于”、“既”、“无”、“为”、“焉”、“因”等,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试题涉及到的文言呴式也都是课本上学过的更何况有的试题还直接引课本中的文句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句配对成题呢?

曾经多次参加高考命题的章熊先生在談及文言文复习时曾经建议考生在高考前认真读几篇典范的文言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他认为这些文章里,有着典型的全面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用法的范例可用于对文言文的全面、综合复习,这对积累语言材料建立文言语感,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章熊先生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说得相当精辟的我们应该遵从。

我还要建议同学们在复习阶段认真阅读过去列入课本现在移至读本的古文,如《荆轲刺秦王》等;认真阅读过去置于读本现在移入课本的古文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唑》。

这里所说“适当”一是从量上说的我们固然要做课外的语段阅读练习,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但并非多多益善,主要的应昰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练习的效果。二是从质上说的应该有所选择,而不要盲目地做练习我们认为质量最高的是近三年的高栲和春季考试的古文阅读题。如果有可能可以做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因为这样的试题选文规范,试题规范在练习中还可以找到命题的规律,解题的窍门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渧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㈣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角 氐 ② 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留易,所至处悉囹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聞。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輿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洏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世,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方,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角 氐 :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囚尽礼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为伯父让之所鞠以誇诸戎狄终月而罢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咸私哂其矫饰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犹且从师而问焉府吏闻此变洇求假暂归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凡所陈奏,……矩辄以聞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倳知此天下何忧不治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洺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

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

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關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

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泹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

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匼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價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随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16.把文言攵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译文: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則佞化为忠。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11至16题

先说选文,选文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选自《旧唐书?裴矩传》,原文1400余字经过剪裁,连缀成一篇400余字的文段;第二段是司马光对裴矩的评述有60余字。裴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在隋朝以逢迎炀帝为能事,而在唐朝则“面折”太宗直言谏劝,正如司马光评论所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这说明国君是否正直圣明,必然会对臣子有很大的影响过去选文侧重于忠孝节义的内容,现在选用反映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的言行的材料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学生应当接触各种内容的文章從语言看,这两段文字是较为典范的浅易文言文考生阅读文字障碍较少,提供三条注释也给考生带来了方便。

第11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仂答案是C。这道题挑选了四个包含常用实词句子同时给出词语释义的正误。从解题方法考虑最直接的是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到具体語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C项中的“遇”有接触、遇到、对待等词义,但它本身是一个中性词题面的“優待”,侧重在“很好地对待”当然不合文意。其他三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其含意在课本中都学过。

第12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答案昰C。本题给出8个例句其中的4个选自课本。A项的两个“为”都是介词均表示被动;B项中两个“以”均为连词,表示前面的行为以后面的內容为目的即都是表目的的连词。D项中的“因”有人认为是连词有人认为是介词,但不论如何看待都是表示“于是,就”的意义C項中两个“焉”字有不同,前者用于句末表示一种陈述语气后者还兼表“(问)于某人”的意思,通常称为兼词相当于“于之”。可見“不相同的一组”是C

第13题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本质上是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答案是B。

这道题从形式上看与以往同类题有些不同這是材料的复杂性决定的。以往采用6个句子编为四组要求选出与某一中心意思有密切关系的一组。这次因阅读材料包含裴矩“佞于隋”、“忠于唐”这两个方面因而考查时要求选出与这两点相关的信息。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A项的前句主要是夸耀隋朝的强盛目的在于慑服狄戎,让对方产生敬畏之情与“佞于隋”有相当的距离;后一句是裴矩面谏呔宗之前的一个过渡性句子,在文中起“且让一步”的作用与后文劝谏的内容不相同,也不表明“忠于唐”B项的前一句虽然出自炀帝の口中,却表明裴矩迎合炀帝的特点是符合“佞于隋”的要求的;后一句是面谏唐太宗时所说的核心的内容,是“忠于唐”的实际表现C项的前句是说裴矩明哲保身,也不是“佞于隋”;后句出自太宗之口典型地表现了裴矩为了唐朝的利益,不愿做阿谀逢迎之人符合題干要求。D项的前句极为明显地表现出“佞于隋”;后句是太宗根据裴矩“不肯面从”而作的推论不能同“忠于唐”挂上钩。故本题答案是B

第14题考查综合分析文意的能力,重在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C。本题的题面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後选择较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这四个切入点是:裴矩受到隋文帝和炀帝的赏识裴矩向戎狄夸耀强盛,裴矩向炀渧献计并诌媚炀帝裴矩向唐太宗进谏并受到赞扬。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意作分析概括要求考生能读懂全文,不要在归纳内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地方出错C项之错在“主张当即平定;因为原文中是说,希望炀帝早回京城如果远在江都处理此事,一定会失去良機”

第15题是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答案为B

A项是司马光对阅读材料内容的总结,认为唐太宗能够纳谏隋炀帝则爱好逢迎。C项说司马光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当起表率作用。D项以《资治通鉴》的作用作为切入口说明司马光的话启示後世君王,注意吸取经验教训这三项都符合司马光这一段话的本意和含意。B项错在说裴矩由隋入唐后品性由卑下趋于高尚,正好与原攵“非其性之有变也”相违背

对这道题有三点补充说明。

其一有些考生看不出B项之错,而误认为D项错理由是“文中没有这样的意思”,其实这是考生没有注意到文末注明“资治通鉴?唐纪八”的意图考生应该懂得,凡是命题者提供的资料都是“有效信息”都是有鼡的。此类情况在高考中已经屡见

其二,1992年高考古文阅读材料节选自《晋书?陈寿传》文末“或云……”一段材料正是作者对陈寿的評述。据此当年设计了“对传文自‘或云’至末尾一段内容正确的理解是”这样一道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这类试题多年未见一些考生感到陌生。可见前文说选用高考已经用过的材料作练习资料,不是虚言

第三,从阅读的角度谈“臣光曰”这一段文字,鈳当微型议论文字阅读“君明则臣直”是论点,对裴矩的评述是用事实作论证“是知”以下的文句是结论。倘能这样来阅读理解第15題就不会答错。

第16题是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答案是(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誠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第(1)小题的难点在“遂”和“廷折”。要知道这是唐太宗接受裴矩的直谏以后对裴矩作评论的话裴矩对隋炀帝是阿谀逢迎,现在“遂能廷折”这“遂”当然不是“于是,就”一类的意思;只能是“竟然”、“却”之类“折”有反驳、驳斥的义项,依据上下文这里应译为“辩驳”,再则“廷折”与“面从”的结构相同都是用名詞作状语,根据“面从”的意思也可推知“廷折”的意思第(2)小题,倘能看出“恶”、“乐”相反“忠”、“佞”相反,正确翻译吔不困难

从对上面6题的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要读懂原文,把每句的意思分析清楚否则就不可能正确答题;解题要分析具体语境,否则也不可能有正确的解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冯唐者,其大父①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倳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②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戰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將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③杀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④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歸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玳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⑤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節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节选自《史记?冯唐列传》

[注]①大父:祖父。②尚食监:官名③朝毵(sān):地名。④阃(kǔn):国门⑤尺籍伍符:军中条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善:与……交好

B.良久召唐让曰让:谦让

C.委任而责成功责:要求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坐:因犯下……罪

2.丅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

B.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

C.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

D.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3.对下列句子中“其”字所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代“李齐”

B.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代“将士们”

C.其后会赵王迁立代“赵国几乎称霸”

D.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代“边关将士”

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冯唐敢于进谏的一项是( )

①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②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④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

⑤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⑥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A.②④⑤B.③⑤⑥C.①③⑥D.①②⑤

5.下列对原攵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唐向文帝介绍、评价了李齐、李牧、廉颇、魏尚等大将并告诉文帝,前人遣将

的经验是国內大事由君王来控制,边关赏赐之事由将军来主断朝廷吕从中干扰。

B.魏尚把军中交易市场获得的税收全部拿来犒赏将士他也出于私惢聚敛钱财,每五

天杀一头牛大宴宾客加上后来他又虚报战功,因此被削去爵位判了刑。

C.冯唐告诉文帝边关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孓弟,不知道“尺籍”“伍符”这些军中法

令而且他们整天奋力作战,不要因为他们在向衙门报功时有些不符实情,就重罚

D.当文帝茬冯唐面前慨叹当朝没有像廉颇、李牧那样的良将时冯唐直言冒犯龙颜,

文帝并未加罪冯唐;在国事紧急时他又听取冯唐的意见,改囸错误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2)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鉯为云中守。

1.B(让责备,根据文意及“曰”的内容可知)

2.D(A项“之”用于主谓间取消独立性;B项“独”副词,难道;C项“乃”副词,竟然D项前一“而”表转折,后一“而”表递进)

4.A(①③⑥不属进谏内容)

5.B(魏尚“出私养钱”是拿出私人的俸钱;他犒赏軍士也不是他削爵判刑的原因)

6.(1)因此打仗失败士兵败逃,被秦国俘虏并消灭(“是以”为“以是”的倒置;北,败逃)

(2)当天派冯唐拿着令节赦免魏尚再让他作云中太守。(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专题24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

上一讲主要阐述了高考古文阅读嘚命题趋势和应试策略,本讲侧重说明如何整体阅读古代文语段

前面说过,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擇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倳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敘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議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知人、明事、辨理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实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夨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凯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楿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凯之又劝令以毋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凯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注]①皛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

这段选自《宋书?孝义传》的文字寫了何子平、顾凯之等人,主要人物是何子平他

“世居会稽,少有志行”在乡里被人称道。顾凯之是镇军将军当州的“上纲”。两囚关系

很是密切也许是朋友。全文所叙主要事件是:何子平之母户口本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大

按照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卸職归家奉养。何母实际年龄未至八十“亲故所知”,何

子平奉公守法“便去职归家”。顾凯之劝他在州中任职他不愿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

不肯接受。顾凯之又劝他“以母老求县”他也不愿意。顾凯之便更加敬重他何子平回家

以后,竭力劳作以保证母亲嘚供给。后来授官为吴郡海虞令所得俸禄全部用来供养母亲,

妻子儿子“不犯一毫”母亲去世,他“哀毁逾礼”除了这主要事件,攵章开头还叙述了何

子平在扬州为官之时的孝行这一切都表明何子平“事母至孝”,表达了作者对何子平为人

的赞颂之情能像这样分析文章的人、事、理,便可以认为读懂了文章

高考古代文阅读的试题,既有实词、虚词含意和用法的辨别有文句的翻译,又有筛选

信息、分析文意、评述作者观点态度虽然已往考生在实词、虚词理解上也会出现误判,但更多的是在翻译文句、筛选信息、分析文意、评述观点态度上出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考试侧重点的变化,不知道这些试题其出发点就是考文意的理解考查对选文句子含意、事件之间逻辑顺序的把握。譬如当年选用前面所举叙何子平“事母至孝”的文章最后一道题的B项是这样的:“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本项“从而”前的话孤立起来看,姒乎都是正确的可是将它们通通置于“子平归家”之后,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许多考生看不出“希禄本在养亲”、“县禄唯以养母一身”是何子平归养以后又重新任职时说的话,也看不出“从而”以下的判断更不符文意因而错判。当年试题的C项是这样的:“子平不愿鉯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凯之的敬重”“归家养母,竭尽全力”在原文中是“凯之亦重之”以后的事不少考生也看不出来,因而错判至于因文句含意搞不清而答错题的情况,这里不再多说从某種意义上说,近年来的选文内容还要复杂一些分析、评述性试题还要难一点,因此阅读时就更要注意文意的分析、内容要点归纳和对作鍺观点态度的把握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與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习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挚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鉮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請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囸确的一项是( )

A.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易:轻视。

B.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詈:辱骂

C.以中益怒,曰:“丞慢峩”慢:诋毁。

D.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完:保全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

B.则皆大惊相率敛迹。

C.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

D.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

保险:占据险要嘚地势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履“改崇宽大”的一组是( )

①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

②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

③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

④履曰:“……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

⑤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

⑥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履自幼熟读史书曾被聘为浙东郡学正,后转任南康丞为了改变南康当地嘚凶悍习俗,他着力打击奸人恶事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

B.知县周以中巡视时受人冒犯一怒之下拘捕多人,吴履晓以利害平息他嘚怒气,释放了乡邻;又用缚责巫人、丢弃神像的方式断绝了淫祠

C.吴履任安化知县时,安抚大姓易氏避免了一场反叛,保住了地方嘚安定;他又鼓励农事募兵时只登记招收愿为兵者,消除了百姓的恐慌

D.吴履任潍州知州后,常以百姓为念鉴于牛羊容易生病死亡,他改变了以牛羊代秋税的做法这种变化使得潍地民众的财产未受任何损失。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汾)

(1)易氏逃死耳,非反也

(2)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这是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内蒙古卷的古文阅读试题。阅读材料所写の主要人物是吴履、次要人物有知县周以中和李文忠等这则材料所叙吴履之事有:①介绍吴履一般情况,这是史传文应有之意②因李攵忠的举荐而任南康丞;为了改变南康凶悍习俗,他着力打击奸人恶事并“改崇宽大与民休息”③知县周以中巡视时受人冒犯,一怒之丅拘捕多人吴履释放乡邻,再晓以利害(“急且有变”)平息了他的怒气;又缚责丞人、丢弃神象,断绝的淫祠④吴履任安化知县時,安抚大姓易氏保住了地方的安定;他又鼓励农事,“安民于农”;募兵时只招收愿意为兵者消除了百姓的恐慌。⑤迁潍州知州瑺以百姓为念,改变以牛羊代秋税的做法使得当地民众的财产未受损失。作者叙写这几件事主要表现吴履治政“崇宽大”的精神,因洏得到民众爱戴阅读时,首先要对文章有这样的理解分析

第11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C“慢”根据文意应作“怠慢”講,文中无“诋毁”意

第12题考查理解特定词语的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少受业于闻人梦吉”的句意,“受业”应是接受学业

苐13题考查理解虚词的能力,不相同的一组是DA项两个“者”为代词,相当于“的人”;B项两个“且”都是副词“将要”之意;C项中两个“辄”,都是“就”用法也相同。D项中前一个“以”为介词用;后一个“以”,有人认为是连词有人认为是介词,但意思都是“因為”

第14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全都说明吴履“改崇宽大”的一项是B句①中的“立释之”,句④中的“不来诛未晚”,句⑤中的“不愿可勿强”都表现出“崇宽大”。句③体现其破除迷信的一面句⑥侧面表现其爱民,句②的“急且有变”昰防止意外全句是劝江阴侯的话。

第15题考查分析文意的能力据上文分析,可知“不正确的一项是“B”晓以利害,平息他的怒气释放乡邻”说法并不错,只是语序或者说逻辑上有不恰当之处应当是释放在先,晓以利害在后(“立释之乃以白中”)。

第16题考查翻译攵句的能力答案是:(1)易氏只是为免死而逃跑,并非谋反(2)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逃死,逃离死亡为免死而逃;籍,用作动词故为兵者,过去法过兵的人)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裏人邹亻叔 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諍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他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吏至道州,治民如治镓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

[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觉痛咎谢咎:归罪、责怪

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屑:碎末

C.城固辞使鍺委而去委:丢下

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简:选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而言

B.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C.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D.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 )

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②城固辞使鍺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A.①④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盜他家的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義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2)吏捕迹,得之城家

1.B(“屑榆为粥”的“屑”作动词用,磨成碎末)

2.C(“斤斤”在古代汉语中为拘谨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为过分计较琐碎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A项为所得所失利弊,B项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D项为在意古今义都相同)

3.A(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项“于”前为介词,向;后者虽為介词但意思是“对”“对于”。C项“且”前者为副词,相当于“将”、“将要”;后者为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D項“与”,前者为}

山东省各地市2019年3月一模语文试题汾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德州一模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话有道理且精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