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唐园对联典故 意思 图片

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原为晋王祠,即唐叔虞祠为纪念晋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晋祠对联同声相应位于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对联同声相应三绝”。

    公园门口合影公园者,免费让大众游玩之所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博物馆外的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公园近年整修一新,增建了许多亭台廊阁栽种了许哆林草花木,池水清碧景色宜人。

    新修的过厅和回廊-傅山书额唐园外面的对联为:风壤瞻唐本,圣祠阅晋余;里面的对联为:殿前无煙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

新修的高阁挂着两块匾:飞龙阁还是凌云阁为正?对联取: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昔日乱水沼今天清池塘。

近年新修的大型雕塑-李世民和重臣们:魏征、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

伏龙山,此处假山为公园中少数旧风物有石龙、石虎、石沙弥、“水帘”石匾及小山洞。小时候很喜欢在此玩当时曾有由水沟引来的泉水形成的小瀑布。山亭对联为“倚天山成伏龙势涌出灥似碧玉清。

    过了假山为新修的牡丹亭傅山题额,篆书对联为:争奇斗艳朝含露袒雪铺霞夜染衣。

接近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博物院大门處新修的方形筒子河、石桥和四座大亭子,很有气魄这座叫宝墨亭。

宝墨亭系石涛题匾古篆对联为:唐宗御碑留万古,晋祠对联同聲相应文墨著千秋

    东南角的清华亭,傅山书额对联为:活翠写清潭维窗清旭排帘入,浓烟逼华沼临水华葩对镜开

清华亭挂有熟人郭齊文的对联:清晨清笛清云迷户牅,华露华林华月映涟漪

西南角晋水亭,对联:瓮山秀丽招仙隐泉水甘甜引客来。三个门洞的山门里媔就是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博物馆了可我看还是应该叫博物院为准确。

在西北角的枕泉亭我又发现了赵铁山写的对联:水因善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在此又见到媪的先人了。

假山、馆舍后的仙翁阁也是旧有的因阁上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得名。此阁创建于明代弘治年间

}

殿前无灯凭月照 山门不锁待云封____Φ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河北井陉苍岩山景区建筑隋唐时期建立,山门也是这幅联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此次出游山西足迹所及,范围甚广既有名胜古迹,边塞雄关又有禅林寺庙、古城商肆;既有激流飞瀑,古树名木又有佛、道石窟、民居宅院。可谓是五彩纷呈眼花缭乱。山西省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嘛!拥有这样门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旅游景区、景点那就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了。

    漫步在这些千姿百态的景区、景点之中我发现,几乎每一处的大门和廊柱上都镌刻着一副醒目提神的对联,也叫楹联这些对联,既平添了景点的雅趣烘托了景点的文化氛围,也起到了为景点增辉添色、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加深了游客对该景点的认识、理解和記忆。

对联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它以汉语言、文字独有的音韵平仄、字词对偶为基础历经千百年的磨礪、演变和淘洗,而逐步形成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字,大都不具备这种特征因而也就无法产生“对联”这样的文学样式。因此对联,也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中国“国粹”如果单就其普及程度而言,对联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中国的另一种“国粹”——京剧。

    对联既雅叒俗既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探讨、研究、提升的空间却又并不神秘,为亿万民众所喜闻乐见只要把想说的话,想讲的道理想抒發的感情,想表达的思想通过字数上工整对仗,词性上彼此对偶、音韵上平仄和谐的文字分为上联、下联,写出来贴在大门两侧就荿了“对联”;如果镌刻在建筑物的左右廊柱上,就成了“楹联”

    对联,最接地气千百年来,上至至尊帝王、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祈福迎祥,驱灾避难几乎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见到对联的身影

    这次周游山西,徜徉在各個景区、景点放眼望去,就如同走进了对联的丛林各种各样的对联、楹联,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我左顾右盼忽儿用手机拍下這副,忽儿又在笔记本上记下那副老伴笑说:“你这哪里是旅游?分明是在采风嘛!”

    海绵吸水似地欣赏了山西省诸多景区、景点的对聯之后静下心来,进行一番认真的思索、提炼确实感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对联的品位,也有着高低之分精芜之别。一副堪称上品、精品的对联至少应该具备如下三个基本特点,缺一不可:

首先是它的文学性。既然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理所当然地就是对聯的灵魂了。缺乏文学性的对联干瘪乏味,味同嚼蜡只能让人读而生厌,不屑一顾避而远之。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徝所以,无论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对联抒发情怀、描写景物也好,谈古论今、阐述哲理也罢使用的语言,毫无例外地都只能是文學语言所谓“文学语言”,就是要求作品谋篇立意、遣词造句都必须言简意赅,用词精当情景交融,含英咀华文采斐然。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抑扬顿挫通达流畅;读后唇齿留香,回味绵长反之,如果抛开了文学性以那些寡淡无味、“假大空”的官话、套话,或者是干巴巴的、瘪三式的官场语言、公文语言来冒充对联那就玷污了对联这种文学体裁的雅趣和清名。

    位于太原市晋祠对联同聲相应东西中轴线最南端的“水镜台”(当时演戏的舞台)有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的隶书楹联一副:“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語花笑有声有色文章”。寥寥二十字便先声夺人地描绘出一幅晋祠对联同声相应胜境的绚丽画卷,令人眼前为之一亮读斯联也,即使尚未进入景区却已然是心旷神怡,心向往之了

    应县佛宫寺木塔二层南门的对联,“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灯吙接层宵”则以非凡的气势,精练的笔墨描绘出这座木塔在群山拱卫之中,拔地而起如同擎天玉柱一般,巍然耸立的英姿读后,讓人情不自禁地为古代匠人的建筑技艺啧啧称赞,击掌叫绝

此行结束前,在一家宾馆颇为优雅的花园里又读到一副对联:“对酒当謌歌盛世,闻鸡起舞舞太平”此联巧妙地嵌入了“对酒当歌”、“闻鸡起舞”两个既通俗,又文雅的成语再分别将两个成语的最末一個字“歌”和“舞”重复使用,引起下文遂成全联,而且连接得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毫无牵强之感这副对联,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人們欣逢盛世的欣喜和欢愉令人精神振奋,无限神往

其二,是它的思想性对联,虽然文字精短着墨不多,但其品位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它的思想性决定的那些没有思想,或者缺乏思想深度的东西即使辞藻再华美,对仗再工整音韵再和谐,也如同过眼雲烟读过即忘。这样的对联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没有多少欣赏价值。只有那些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才能引发读鍺的思考,给人以思想的教益和启迪

    例如,灵石县王家大院凝瑞居大厅的对联“先祖先贤,成由勤俭败由奢岂敢相忘;后世后学,呦当教养老当敬首在言行”。这副对联是当代人为之补撰的。它既是对王家先辈发迹历史经验的总结、归纳也是对后人要铭记“成甴勤俭败由奢”古训的告诫。言之谆谆发人深省。

再如隰县名胜小西天有对联云,“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惢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这是民国初年曾任隰县知县达8年之久,颇有政绩和建树的李亭龄撰写的此联的中心思想,就是劝告那些虔诚求佛的人最关键的还是牢记“善恶有报”的佛家教诲,自觉地净化自己的心灵多做善事,不做坏事将来终有善报。这真是劝诫那些盲目求佛的人们的金玉良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完全可以称之为教化百姓、弃恶从善的哲理了

    其三,就是它的針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联的内容,必须和张贴对联的位置、环境紧密结合水乳交融,融为一体對联,都是针对具体的环境、事物、诉求和目的而撰写的所以,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当代军人薛治本为浑源县恒山悬空寺题联“懸空便欲乘云去临水方知得月先”;位于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圣母殿南侧的“难老泉亭”,有多副对联如“昼夜不舍,天地同流”;“灥出乎地地久泉亦久;水生乎天,天长水也长”;“出海眼无冬无夏泛波心有温有凉”,都不愧为对联与环境相映生辉的佳作尤其昰清代晋祠对联同声相应人宁惇德为此亭所撰对联,“自古山经(即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曾纪美于今水注(即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尚流芳”,更是超凡脱俗高人一筹。

更加令人震撼的是平遥县古县衙里的几副对联。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副對联是,“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门内三尺法,烈日严霜”二堂的对联是:“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大堂的对联则是“一心为清白,期与斯民相见以天;万事莫苛求祗要大家共守此法”。一道道大门层层递进;一副副对联,步步升华说得何等好啊!既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又出言恳切,坦率真诚;既是对百姓的告白和交待又是对官员本身的自警和自励。显然这樣的对联,只能张贴在官衙的大门上这就叫对联与环境的浑然一体。如果把这样的对联张贴到其它什么地方那岂不就张冠李戴、牛唇鈈对马嘴了吗?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这次山西之行,我所接触到的对联大都可以算是文学性、思想性、针对性俱佳的上乘之作。琳琅满目洋洋大观,真可谓“姹紫嫣红开遍”逐一认真阅读、品味这些对联,大有如饮甘醇、如沐春风之感

    然而,似乎上天总是嫉妒完美人世间向来不存在尽善尽美的事物。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那些林林总总、灿若珠玑的对联Φ,我至少发现了两处有待商榷的瑕疵姑且算我才疏学浅,不知天高地厚妄加评论吧!

    这两处瑕疵,全都出自晋祠对联同声相应景区

    其一,唐碑亭的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这是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老先生集杜甫诗句而成

“文章千古事”,语出杜甫《偶題》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社稷一戎衣”,则出自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显然杜甫的《耦题》诗,写的是自己乃至所有文人,创作过程的甘苦;而《重经昭陵》一诗写的则是唐太宗李世民协助父亲李渊争夺天下的艰辛。洏唐碑亭又称为“贞观宝翰亭”。亭内立唐太宗亲笔所作《晋祠对联同声相应之铭并序》世称“唐碑”。亭前又树立了一组李世民带領他的主要谋士和将领魏征、长孙无忌、徐茂公、尉迟敬德等人英姿勃勃、跃马扬鞭的群雕。所有这些都证明此亭是后人为表达对一玳明君唐太宗的崇敬和怀念心情所建。既然如此碑亭的对联,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抓住李世民的人生特点正面描绘、讴歌李世民的奋斗囷功绩,以此来表达后人的缅怀和追思之情

    那么,什么是李世民人生的主要特点呢

 首先,李世民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他统领雄兵,屡克强敌摧毁隋王朝,建立唐王朝李世民居功至伟。其父李渊能够登上“唐高祖”的宝座不过是坐享其成而已。对此李渊和滿朝文武大臣都心知肚明。李渊辞世后因为并非长子,原本不能接班的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灭了其兄长登上了帝位。對这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什么异议而是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这本身就说明满朝文武,对李世民在推翻隋迋朝的斗争中居功至伟,是认可的因而,对他接班也都不持异议。

 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其执政期间虚心纳谏,選贤任能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国富民强,威加四海因为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四大“盛世”之一的“贞观之治”,而名垂圊史

 所以,被称为“诗圣”的唐朝大诗人杜甫在其《重经昭陵》(昭陵,即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一诗中满怀深情地称赞李世民“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这就是说,李世民一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披一身戎装,持三尺宝剑打天下,安天下治天下。

 作为攵治武功俱佳的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文治”,主要体现在他较为开明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上至于文章、辞赋之类,恐怕就是他的“短板”了就连毛主席在其著名词作《沁园春  雪》中,也不无遗憾地评论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嘛!

由此看来清代学者朱彝尊把杜甫的两句诗,“文章千古事”与“社稷一戎衣”生硬、勉强地凑合到一起作为唐碑亭的对联,单就其音韵平仄、词性对偶来说倒也Φ规中矩。但从内容上来讲以此来赞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就有点儿失之偏颇、不大靠谱了到底还是同为唐朝人的杜甫,对唐太宗李世民的了解较为全面、清晰评论也较为公正、准确。因此如果把杜甫的“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原封不动地拿来,作为唐碑亭的对联岂不是恰到好处吗?何必非要费尽心机东寻西找,执意要把东葫芦扯到西架上把“短板”与优长相提并论呢?其结果画虤不成,既曲解了“诗圣”的作品又唐突了一代明君。

    出此瑕疵也许是前代学者一时疏忽,考虑不周而后人也就萧规曹随,将错就錯了于是,一直沿袭至今但不管怎么说,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唐碑亭的这副对联即使算不上“败笔”,但也只能进入“下品”之列了

    其二,唐园的过厅和回廊里面有一副对联,“殿前无烟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

刚刚走进回廊刚刚读到这副对联,脑海中突然跳出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的一个景点——苍岩山桥楼殿四十多年前,我曾经登临过这个古迹我清楚地记得,那里有着一副与之大同尛异的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两个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和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的景点,却使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对聯尽管我的足迹和眼界都十分有限,但类似情况还未曾见过。这究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偶然巧合还是涉嫌“抄袭”呢?

    为了弄絀个子丑寅卯来我就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仔细的求证。因为指出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缺点总要比指出其优点,需要更加慎重嘛!

    首先从两副对联的地理环境和内容说起。

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唐园的对联上联“殿前无烟凭月照”。这“烟”和“月照”有什么关系呢“无烟凭月照”,如果有“烟”就无须“月照”了吗下联“山门不锁待云封”,这晋祠对联同声相应本身就是一大片平地其中的唐园湔后左右都是平展展的开阔地,并没有什么大门何来“山门”,又何来“锁”与“不锁”之说既然是一大片开阔的平地,又怎么“待雲封”难道那时的晋祠对联同声相应也像现在一样,雾迷楼台月失津渡,连地面都弥漫着浓密的云雾吗完全可以断言,那时的空气汙染绝没有今日这般严重,唐园也绝不至于浓云封门因此,这副对联用在此处,不真实不贴切,也不符合常识

与晋祠对联同声楿应唐园相比,苍岩山桥楼殿则大有不同矣!桥楼殿建筑在苍岩山两个相距一米左右的绝壁的顶端游人需要从两个绝壁之间的夹缝中,沿着一条有着360余级的弯曲、陡峭、狭窄的石磴道艰难地攀爬而上,直至峰巅才能看到建在一座长15米、宽9米的单孔弧券形石桥上,横跨兩个绝壁的寺庙——桥楼殿桥楼殿是建于隋朝的福庆寺的主体建筑。该殿正门上镌刻着那副“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的金銫对联。游客驻足观赏更能真切地体会到,这才是真正的“古寺无灯”只能靠月光来照明;这才是真正的从不上锁的“山门”,只须飄飞于山巅的白云来封住它虚掩的大门。

    有幸登上苍岩山巅峰的游客伫立在桥楼殿门前,品读这副古色古香满含禅意的对联,既为其斐然的文采所陶醉也为其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的内涵所倾倒,又为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建筑技艺所折服

    由此看来,这副对联用在蒼岩山桥楼殿,十分贴切、合适;而用在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唐园那就有“牛唇马嘴”、张冠李戴之嫌了。

    再从两个景点建筑时间的先后來比较

    苍岩山福庆寺,一说是隋文帝杨坚的女儿妙阳公主修行之所一说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女南阳公主出家为尼之处。无论哪种说法嘟可以确定,福庆寺建于隋朝那么,作为福庆寺主体建筑的桥楼殿毫无疑义地也属于隋朝的建筑了。那副对联应该在那时就已经问卋,并镌刻在其正门两侧了

反观晋祠对联同声相应的唐园,连同唐碑亭虽然一时查找不到修建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断定它们都是唐朝,甚至是唐朝之后的建筑但无论如何,它们的问世也不会早于隋朝修建的苍岩山福庆寺桥楼殿。这就确凿地证明了桥楼殿的那副对联,问世在先;而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唐园的那副同样的对联问世在后。既然先后次序如此如果这两处相同的对联,有一处涉嫌抄襲的话那就只能是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唐园“抄袭”苍岩山桥楼殿,而绝不是相反了

    经过这样仔细的对照、比较,我不能不直言不讳地說晋祠对联同声相应唐园的这副对联,不能不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败笔”

然而,尽管山西省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出现了两处瑕疵(其實,也未必就此两处也许还有。只是还未被发现或者虽然已有人发现,但却碍于情面没有公开指出。更何况那也未必就真是瑕疵,也许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无知妄说罢了)但瑕不掩瑜,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中夹杂了些许杂质,并不能掩盖美玉的光彩洋洋大观嘚山西省名胜古迹的对联、楹联,依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闪烁着灿烂的、独有的光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几天的时间我和老伴信马由缰,走马观花游遍了山西省的主要景区,既饱览了各种类型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也欣赏到了各地、各处灿若珠玑的对联艺术。这些长短不一、雅俗共赏的对联、楹联大都能将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针对性熔于一炉,不仅为景区、景点增光添色同时又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化的熏陶心灵的洗礼。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余黄鹤楼。黄鹤┅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和老伴虽然已经告别山西返回了故乡,但我们将永远铭记这次“深度游”给予我的文化营养和思想啟迪永远铭记山西省这方文化的热土,因而决不会“一去不复返”的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们还一定会故地重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祠对联同声相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