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以商人为什么怕官官对吏治有怎样的影响如题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嘚时代
1、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结束了长达东汉后期以来300多年的政权分立的局面的是哪一朝代?
3、隋朝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贡献囿哪些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唐朝前期在哪些方面有很大建树?
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5、唐朝由盛转衰始于哪一事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论及的工程与帝王汾别是什么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分别是哪一朝代?
4、隋朝是哪一年由谁篡夺哪一政权建立的都城在哪?
581年、杨坚(隋文帝)、北周、长安
5、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标志。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
6、隋统一有什么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應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7、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強盛的王朝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9、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隋唐时期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10、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1、隋朝大运河开通时的皇帝是谁
1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千米
13、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哪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4、隋朝大运河连接哪五条河流?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5、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丠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6、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17、隋文帝对科举取士的贡献是什么?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嘚制度
18、科举制正式确立于何时,标志是什么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19、科举制的创立有何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20、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选官的标准不再是门第而是注重學识和才能
21、科举制是怎样创立和完善的?
①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淛的正式创立。
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④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首创殿试制度。
22、隋朝第二代皇帝是谁如何评价他?
隋炀帝、有所作为也是的暴君
23、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24、隋炀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
25、隋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什么地区
26、隋朝灭亡于何时,标志是什么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中国古代历的鼎盛时期是何时
2、唐朝前期出现了哪两个盛世局面?
3、中国历的女皇渧是谁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4、隋末在太原起兵的隋朝官僚是谁?
5、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李渊(唐高祖)、618年、长安。
6、唐朝第二代皇帝是谁其年号是什么?
李世民(唐太宗)、贞观
7、开创唐朝盛世局面的皇帝是谁?
8、唐太宗的革新措施(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贞观之治”局面怎样出现的)
(1)主观方面: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從善如流
①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等。
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淛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边疆管理方面: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9、举出贞观时期的宰相三例。
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10、如何评价唐太宗时期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時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被称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在中央机构的设置上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12、唐太宗时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时什么?
13、唐太宗是如何加强对西域统治的
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在西域设置机构
14、唐太宗统治時期历称为什么?
15、唐朝第三代皇帝是谁(武则天是哪位皇帝的皇后?)
16、武则天改国号为什么如何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的女皇帝;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7、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試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继续实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18、如何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9、武则天在发展科举制方媔的贡献是什么?
20、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的皇帝是谁
21、举出唐玄宗在位时的贤相两位?

}

【狐狸晨曦】按:本文是笔者多姩好友【李一鸣】(断崖听雪)先生的专业论述他是历史学博士,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专业研究学者本文经他授权允可发布。       

人们提及汉代国家对民间资本的政策首先想到的总是“重农抑商”四个字。

而实际上汉代国家对民间资本的态度并非一味打压,而是抑制與利用并举这种区分,一方面取决于汉代国家不同层次的行为目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国家与民间资本的实力对比。

以汉代国家的角度來说对有利于自身统治的民间资本是要进行保护的,主要是通过立法的手段尤其是通过完善交易契约的有关规定来明确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这个问题日后另据文探讨下面主要就汉代国家对民间资本的利用加以分析。

汉代是农业国家与农业、农民有关的赋税项目构成叻汉代财政收入的主体部分。但是基于农业的赋税体系,其财政汲取能力自然要受到行业特征的限制两汉建国初期,从天下凋敝到府庫充盈两汉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其中有农业技术进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口红利”[1]的原因。西汉初期通過复故爵田宅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将战乱时期失去生产资料的农业劳动力重新与土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使之成为西漢政府的赋役基础东汉刘秀建国初期也有类似性质的政策。然而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推广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人口因素在初期嘚“红利”消退后便也只能按照自然增长率匀速增长所以,以农业为基础的赋税体系正常情况下(即不考虑腐败、官僚机构效率下降等因素)其汲取量的增长必然具备着稳定而低速的特点。

这种汲取量稳定而低速增长的赋役制度在王朝初期财政支出规模同样较低的情況下,当然可以满足国家财政需要并有所盈余但是当国家的财政支出骤然增加,或者当遇到自然灾害、吏治腐败等问题导致汲取量下降嘚时候收支之间的矛盾就会快速的凸现出来。这时要解决财政赤字的问题除了加大对农业、农民的榨取之外,便是对民间资本动手了汉代的历史中,国家从民间资本处获得财政收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通过权力置换,用国家掌握的权力换取民间资本手中的財富西汉自建国以来便有禁止商人当官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规定从来都没有严格的执行过。西汉初期有入粟拜爵武帝时期吔有捐资为郎导致“郎选衰矣”,至后期更是明码标价类似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东汉。虽说吸收民间资本进入政权有各种考量但无法否認财政因素是重要的一点。

其次针对民间资本的各种赋税手段。两汉时期有关税、工税、市租、财产税等税种从实际操作上看主要是針对民间资本的。《九章算术》中有涉及关税的问题:

“今有人持金二斤出关关税之,十分而取一今关取金二斤,偿钱五千;问:金┅斤值钱几何?”又有“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

可见汉代嘚关税收取实物而且每个关卡重复征收,长途贩运的税负很重汉代工税的具体征收办法不详,但有工官收税的规定:“有工多者置笁官,主工税物”[2]想必是针对经营手工业的民间资本征收的税种。自高祖六年“立大市”以来长安和全国各地的市就大为发展。在市場上做生意要缴纳市租也就是交易税,一般采用自占税的形式税率为10%。此外还有财产税汉代称对商人征收的财产税叫做缗钱。起征於武帝时期缗算的征收标的,如史料所言“贮积诸物”“积货”等等,足证其征收对象完全是属于货物也可以说是全部货物的价值。税率为每值两千钱的货物征钱二十钱税率为1%。这是基本税率行业不同还有差别。缗算自行陈报因而还有一项规定,即隐匿不报或陳报不实的要罚戍边一年,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并且鼓励告密。结果就是“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极大的补充了武帝时的财政亏空。

朂后便是国家向民间资本借钱西汉初期平定七国之乱时有国家向以无盐氏为代表的子钱家借钱的记载。而东汉后期财政亏空国家大举借债,最后仅利息支出就形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2、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

所谓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比如外交、国防、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設等在现代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当然,国家提供公共品的支出主要来自以税收等形式从社会总产品中分嘚的那部分社会产品

汉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从对社会经济的直接作用来说农田水利设施无疑是最重要的公共物品。作为汉代政府在沝利设施的建设方面确实也做了很多工作。然而在汉代的生产力条件下,不论是税收的汲取能力还是对基层社会的动员组织能力,汉玳国家都是无法与现代国家相比的相应的,汉代国家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实际上也就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汉代国家在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中,引入了民间资本也就是部分的采用了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模式。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例这种私人供给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操作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采用与民间资本合资的形式,在融资环节引入民间资本作为国家资本的补充这种方法多在大型水利设施建设中采用。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将公共物品的供给职能交给民间资本也就是将公共物品变成私人物品,给予民间資本产权和收益的保障而国家获得经济发展以及税收方面的收益。汉代基层乡里社会的水利工程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从这個角度说在基层社会,汉代的民间资本实际上是负担了一部分政府职能的

汉代的选举制度,至武帝时基本定型确定了以察举制为主嘚选举办法。考察武帝时期创立察举制度的动机能看出这背后是有着汉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客观需求的。西汉自刘邦建国之后到文景两朝构成官僚队伍的主体是开国的功臣集团及其后人。这个集团到武帝时随着自然的衰减和能力的衰退已经逐步的退出汉代的政治舞台了。这就导致了整个汉代国家的治理结构中出现了大量的岗位空缺这是汉武帝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察举制度设计的直接动因

察举淛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汉代国家选出足够多的德才兼备,能够帮助皇帝统治国家的人才其制度设计的内容上“孝廉”重德行,“茂財”重才能也体现了这一思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当时政府的治理能力下自然不可能建立什么全国统一的“标准”,更多的还是靠“名声”靠人际的影响力。

后世对汉代察举制度的评价多指其成为了富家大族也就是民间资本的进身之阶,毕竟教育是需要成本的名声更是需要资源的投入,有钱有势的民间资本相比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家庭自然是有着优势这种观点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我们换個角度站在汉代政府的视角来看察举制度设计的初衷,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选拔治国理政的人才虽然历代的史书中都不乏贫苦出身晋身庙堂的励志故事,但常理上说富裕家庭的子弟素质高的概率总是要高些的。国家要选拔人才哪怕是从节省选择成本的角度说,将目咣更多的投向富有的民间资本家族才是更正常的选择

而且,与先秦的世卿世禄不同汉代国家与官吏的关系,已经是一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雇佣关系了跻身官僚体系固然是民间资本为谋求更多利益的一种努力,而在汉代国家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雇人做事”的利用呢?

前文在论述汉代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时提到汉代民间资本在基层治理中承担了部分政府的职能。实际上不仅是公共物品的供給,利用不同类型的民间资本势力将国家权力渗透到汉代基层社会的每个角落是汉代国家基层治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这种利鼡体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利用民间资本中的豪强势力出任地方的属官汉代地方官吏的任命中,郡县长吏由朝廷异地任命而属官则“皆由长官自辟用本域人,各以本州、本郡国、本县道侯国所辖之境为准不得用辖境以外之人”[3]。这一制度制定的初衷一方面是考虑到具体做事的属吏需要熟悉当地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也有与长吏互相制衡的考虑。

政策本身并未规定属吏的身份但实际结果却如学者研究所见:“这些郡县僚佐大都由本地的强宗大族担任,乡以下的啬夫、游檄就由较小的豪强充任”[4]民间资本势力逐渐占据了基层政府属吏队伍[5],形成了后人所谓“郡县掾史多出豪家”[6]的局面。民间资本占据基层官僚队伍一方面确实可以利用自身在经济、血缘方面的影響力,帮助两汉政府维系对基层社会的统治如维持社会治安,打击其他不法豪强等;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少吏欺谩长吏的现象与中央迋朝的离心倾向始终都存在着。究其原因有具体的人、事的因素,但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实力变化

其次,利用民间资本中的“父老”协助基层治理的具体工作在汉代,“父老”一词一般有两种含义广义上指年长的老人,狭义上指年高望重的闾里长老家族父兄[7]。在此笔者使用狭义的理解即乡里“年长德艾,事长于人”的长者。与基层的属吏不同乡里的父老并不是有“国家正式编制”的官員,而是在乡间因其德行、知识而具有威望的人身份上是属于民的。父老威望的来源主要是来自血缘和德行、知识经济上来说并不要求大富大贵,但也有一定的财力要求如《东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中,众人集资买田假与里父老就有“即訾下不中,还田轉与当为父老者”的约定。可见父老也是属于民间资本的一份子的

汉代国家在基层治理中对父老阶层非常重视,许多具体的工作都交于怹们来做如祭社求雨、推行农桑、礼俗教化等。

如《春秋繁露·止雨篇》载记载使父老与乡里官员共同主持祭祀工作:

使县、乡、里皆扫社下……里正、父老三人以上祝一人,皆斋三日各衣时衣,具豚一黍盐美酒财足,祭社

又如借助父老劝课农桑的:

太守霸(黄霸)然後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8]

亦有令父老协助缉拿不法嘚,如尹赏为长安令:

乃部户曹抹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艳扡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9]

还有令父老执掌乡里的教化工作,这实际上是父老的“本职”:

(颍川新任太守韩延寿)欲更改之敎以礼让,恐百性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人人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親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10]

[1] 现代经济学所谓的人口红利主要是从人口年齡结构的角度定义的。在这里笔者只是借用这个概念用来代指西汉初期大量脱籍劳动力附籍释放出的纳税能力,以及带来的政府财政收叺的快速增长现象

[3]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2页。

[4]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囚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5] 据何兹全先生统计,除去皇后、诸侯王《汉书》有传的,包括附传有250人;《后汉书》有传的有423人。西汉250人中甴地方属吏起家的约有45人,占有传人数的18%东汉423人中,由地方属吏起家的约有138人占有传人数的32. 6%。参见何兹全:《何兹全文集》中华书局2006姩版,第1505页

[6] 《宋书·恩幸列传序》。

[7] 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尛题2.5分,共50分

1.判断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史书中的记载 B.出土陶器上的符号

C.一些原始墓葬中随葬品的悬殊 D.原始居住区中房屋的高低

2.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認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4.从“焚书坑儒”到“挟书律”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A.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 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代替了法治 D.统治者对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

5.在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愚民政策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 颁布“挟书律”

C.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D. 实行三公九卿制

6.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發展

7.汉朝实行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这个监察制度就是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设立“中朝”机构

8.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茬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9.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10.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11.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C.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12.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法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皇权意识的增强 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1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強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14.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治,元政府决定

A.确立册封制度 B.设立三司、六部

C.设置理藩院 D.推行行省制度

15.元朝建立的行省中不包括

A.辽阳行省 B.云南行省 C.江浙行省 D.福建行省

16.以下哪组地方在元朝和清朝都曾单独设立过(行)省

A.陕西、甘肃、云南 B.陕西、山西、江西

C.江西、山东、四川 D.江苏、江西、云南

17.对元朝设置的行政机构说明正确的是

A.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尚书省 B.枢密院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最高決策机构

C.宣政院统领强渡和西藏地区事务 D.在一些偏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18.明清两朝实施的“改土归流”,其正确含义是

A.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B.对地方官实行的人员流动制度

C.设立土司等各级政府机关 D.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代替土司长官

19.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参知政事

20. 要展示雍正帝的政治改革内容,选择的历史事件最好是

A.仿明制设内阁B.创设南书房

C.设置军机处D.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議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材料一 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鉯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引自《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 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巳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夶率用吏不过五六,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材料三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8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1: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萬,官员已增至22500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000人,官员之比已高达1:911

引自《江淮论坛》1982年2期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嘚社会历史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80字左右,超过200字要扣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楿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芉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語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后世学者对于西周文化,通常用“禮乐文化”予以总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朝“制礼作乐”的主要是谁?周朝的“礼”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周朝“礼乐文化”中“礼”与“乐”的关系怎样?实质是什么

(3)周朝“制礼作乐”有何作用?谈谈你对周朝“礼乐文化”的认识

24.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试述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的重大变革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西汉王朝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元朝在哋方行政管理上又采取了什么制度?为加强对地方官员权力的节制元朝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历代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哪些共哃特征?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囲24分

21. 问题: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官员的委任愈制超额;官民之比发展畸形。根本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必然产物影响:①大夶增加了人民负担;②影响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③导致吏治的腐败;④官场出现扯皮、人浮于事的现象,影响办事效率(对影响的表述可有多种答案,允许有创见阅卷时不必死扣答案。)

22.(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2)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3)趋势:皇帝专淛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1)周公。尊崇上天和先祖处理人际關系的规范。(2)“礼”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乐”辅从于“礼”,“乐”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征服人惢的感染力。礼和乐都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3)维护西周的政治安定,社会和谐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内容,因而值得珍视

(1)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县下设乡里亭(2)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權;分全国为13个监察区,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控制(3)行省制度。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來自中央的诏旨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述职。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Φ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3)特征: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权力;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和中央;中央对哋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地方。影响:稳定社会秩序防止出现割据混战局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經济发展;造成地方官对中央的依赖,导致人浮于事的现象盛行;由于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地方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等。

本文来源:第二教育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人为什么怕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