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安旅游的时候听云南导游要你买翡翠说,翡翠性寒不宜北方人冬天佩戴,蓝田玉可以。我想问和田玉冬天在北方可以带吗?

  刚刚从西安回家,现在还细细的回味之中。挺喜欢那里的……顺道还从那里买了些纪念品。皮影,剪纸,还给妈妈带了个蓝田玉的江花镯子,是在秦俑那里买的,一时冲动吧。是颜色很深的那种,几乎是黑色,但是在灯光下看,就是透明的绿色,但是回来看到网上说,真正的蓝田玉应该是菜绿色的,搞得我好迷糊,看看有没有知道些蓝田玉的朋友们来帮偶说说……  感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兵马俑那都是假玉!  5.1时我也买了块,后来在里面居然发现了一个针头大小的气泡。  最后听临潼一个网友说那里就是专门骗外地人的
  好像是玻璃粉和玉粉做的
  我咋看到的蓝田玉是白色的啊?跟和田玉看着差不多
  作者:白青阳
回复日期: 23:45:00
      兵马俑那都是假玉!    5.1时我也买了块,后来在里面居然发现了一个针头大小的气泡。    最后听临潼一个网友说那里就是专门骗外地人的      
一年我在兵马俑那里买了件芙蓉玉镯子,我也一直以为是玻璃的,后来竟验证就是真的
  真玉戴上会议只有润泽,应该不会假,蓝田玉有很多种
  玉石品种繁多,蓝天玉价钱便宜,一般不会有假,可能的话就是一些人用大理石冒充蓝天玉,不懂的话就要到专业的店里面去买真货
  玉里面不应该有气泡吧?佛曰:如是我闻,有情皆孽。
  蓝田玉是菜花颜色的,价格一般很便宜阿!
  还是喜欢缅甸的绿翡翠。
  买蓝田玉,要到水陆庵,哈哈!我对那里特熟!
  我在南门那边买了几个玉镯,感觉还可以吧,就是稍微有些瑕疵,不过我还是喜欢西安这个地方,历史气息非常浓厚呢
  蛇年春节期间,一家人到西安自助旅游。因为是自助的,所以在兵马俑博物馆门口找了一位导游(是挂牌的哦,正是因为她是挂牌,所以一时大意了,放松了对她的警惕心,后悔没把她的姓名记下来,不然一定将她曝光)。在参观完兵马俑,她送我们出大门口,貌似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请我们去地矿局开的玉器店参观一下蓝田玉”,结果就进了这一家黑店--西安市临潼区泰华地矿玉器城!一块破黑石头标价9800元,卖给我2980元,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当时怎么就稀里糊涂买了下来!导致我对西安的美好印象土崩瓦解。痛定思痛,决定把这一件糗事说出来,提醒将来去西安参观兵马俑的游客们一定不要去买他们所谓的蓝田玉,全是骗人的!!!
  我问过一个旅行社的人  玉器种破玩意那么贵怎么还有人去买?  他说那是玉器店销售人员的能力问题  100块钱的东西卖你一万你觉得值  100块钱的东西卖你100你还会觉得不划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和田玉知识大全
我的图书馆
和田玉知识大全
第1章:识玉 第1节(1)--和田玉的由来
和田玉因盛产于新疆南部而得名,和田在古代被称为"于阗",藏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和田地区南傍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于西藏自治区相连,而和田玉就分布在和田地区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苏拉穆宁塔格。和田玉成矿带绵延1100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正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和田玉的子玉。   
在古代,人门就认为昆仑山是"万山之祖",它高大雄伟且盛产美玉,故受到极大的崇拜。昆仑山还是古代有独特地位的神话中心,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举止之地,山上有壮丽的宫阙 ,有奇花异木和珍禽怪兽,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和诸仙食用的玉。这一美丽、奇妙的神话世界,引起后世人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种族之情。  
中国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丰泉瑶池"。《周穆王转》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欢宴对歌的动人故事,"已丑,天子 西王母与瑶池之上"。瑶即美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西王母是昆仑山母系氏族社会首领的代表。上述记载虽非信史,但也不是毫无根据。如昆仑山虽长不到25000里,但是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5座之多,是世界屋脊之一脉。西王母虽然不是指某一指定人物。而是指西域一带部族的女首领。说明西域古时很看重妇女,妻子的话是丈夫行为的依从。因此,上述神话故事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也说明了昆仑山的先民早就发掘和使用了美玉,和田玉的存在也是昆仑山更加著名。 
西昆仑山及阿尔金山自古产玉,但古代是以"水产"为主。人们首先发现和利用河流中下游的从及和田玉,继而沿河采集,上溯发现了原生玉矿。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地质工作的开展,原有和田玉矿山恢复了开采,新的矿床也陆续被发现,现已知原生和田玉矿床及矿点有18处。新疆虽然有着丰富和田玉矿产资源,但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开采和挖掘之后,产量逐年减少,所以和田玉亦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藏品!
和田玉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和田玉琢制的中国玉器被誉为"东方艺术",为珍品收藏。在宝玉石界把和田玉作为世界软玉之首,它优良的质地,典型的成矿地质条件,优美的工艺,都具有世界性意义。  和田玉由于它的优良玉质,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全民族爱玉、崇玉、尊玉的民族心理。几千年以来,美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软玉从七千年前的新石器开始流传,经久不衰,称誉古今中外,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以和田玉雕琢的精美玉器,具有独特的中国气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东方民族特色,在世界上被誉为"东方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
和田玉在我国有7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和田玉由于质地细腻,所以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介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之间,它以温润细腻的质地,纯净怡人的色泽,"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紧密,声音洪亮",在传统玉石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和田玉中价值珍贵的首推“羊脂白玉”,羊脂白玉质地细腻,“白如截脂”,具有特别的滋润,给人以一种亲切温存的美感,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羊脂白玉自古以来受到人们追捧,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目前出产在新疆的羊脂白玉最为著名,产出量稀少,价格昂贵。   和田玉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用和田玉制成的玉器,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
第1章:识玉 第1节(2)-和田玉的品种
&&&&&&& 和田玉的品种
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籽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
1. 籽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沖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沖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所以籽玉一般持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
籽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裸体籽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籽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所以皮色籽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籽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籽玉。
2. 山流水: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沖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籽玉年青。
3. 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为玉石,不应当叫玉。
和田玉按颜色的不同又可分为一下种类: 1、白玉:颜色洁白,细腻,滋润,微透明,宛如羊脂者称羊脂白玉;不透明,光泽较差者为白玉
2、青玉和青白玉:色呈深灰绿至蓝绿色,不透明;青白玉是青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类型,呈灰绿色。
3、碧玉:深绿色(菠菜绿色),质地较粗。碧玉除新疆所产外,我国玉器工艺界把和国外所产的软玉也统称为碧玉。
4、黑玉:主要含分散的碳质或石墨而呈灰黑色或灰黑与白色相间的条带。如果完全是黑色的,称墨玉。
5、黄玉:是地表水中褐铁矿渗入白玉中造成的,米黄至黄色。
新疆玉是我国传统的玉石品种之一,它以精良细腻的质地、纯静怡人的色泽“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紧密,声音洪亮”在传统玉石中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
宝玉石具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上好的宝玉石原料在资源上更是非常稀有。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会越来越少。宝玉石的制作工艺属传统民族工艺,靠设计家和艺术家手工雕刻而成。而且每件作品都有各自的主题、文化和艺术特点,颇具收藏价值。
第1章:识玉 第1节(3)和田玉仔料原生皮色的特征
和田玉仔料,原矿藏在“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深处,经历天地沧桑的变迁、风霜雨雪的侵蚀,一些玉石破山而出,裸露于天地之间,后经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玉块崩落到山涧中,滚动在河道里,从而,使得有棱有角的山玉的磨圆度变好,也洗涤掉原有的围岩与瑕疵,呈卵石状,温润而泽,为最具生命力的美玉品种。如此珍稀的自然遗产,在今天却时常遭遇仿真处理技术的挑战,令人难辨真假。在此笔者作为有地质专业背景的藏迷,就参与市场的一些经验,对和田玉仔料原生皮色的特征阐述己见。
(一)全包裹、微透明
了解和田玉仔料的成因,就知道和田玉仔料呈浑圆状,外表有厚薄不一的皮壳,颜色常有枣红皮、秋梨皮等。浑圆状的仔料,皮色必然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呈微透明、亮亮的或叫“有油脂光泽”,手捂或手握1~2分钟,即见其“出汗”。
(二)颜色自然
仔料在河床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很喜人,抢眼而不碍眼,并且,色泽随岁月增进愈显亲和力。
(三)皮色有层次感,皮肉呈渐变过渡状
由于仔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慢慢形成的,是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共同制造的,是分阶段的,所以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
(四)皮似有一层不同颜色的毛毡
这类仔料多为石皮仔料。由于形成璞玉的特殊围岩条件以及透闪石矿物的纤维交织结构,这类仔料尽管已风化磨砺为浑圆状,但是其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砂眼”,呈毛毡状,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出。
(五)无皮色的仔料
无皮色的仔料多属于山流水料,肉色即是皮色,皮色即是肉色,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所以,也有人按颜色对和田玉进行分类。不过无论是白玉、黄玉或墨绿色玉,其表面多少有层包浆或沁色。
第1章:识玉 第1节(4)玉石的原生色与次生色
&&&&&&&& &
&和田玉形成于深埋地下的变质岩层之中,经过亿万年的地下埋藏变化,玉石的性质已经十分稳定。但是随着地壳的运动变化,玉矿被造山运动抬升到地表的高山,受到自然界的风化剥蚀,最后终于使其暴露在大山的表层,玉矿的原生状态开始改变,玉也随着地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了原来品质。  玉的颜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原生色,二是次生色。原生色包括玉的本色,玉中杂质的颜色,玉与围岩相接之处玉与石交融的颜色,以及玉在成矿过程中再次交融、再次变质改变的颜色。  玉的原生色又可分为:白、黄、青、碧、墨等,它们之间的交融和玉中杂质色泽的参与,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人们也往往依据玉的不同色彩来给玉命名,区分不同的玉种。  次生色可分为天然次生色和人为次生色。天然次生色完全是自然所为,如风化、淋滤、靠染、光照、氧化,使玉的原来颜色发生改变。人为次生色是玉被人开采之后,制作成为各种器物,由人盘摸、染色、随葬,后发掘出土,再为人所佩戴、把玩而造成的颜色改变。  天然次生色是玉形成之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特别是褶皱上升到山上或初露地表之后,玉与周围的岩石、土壤、地下水发生接触,通过渗透、浸泡、淋滤等作用,一些矿物成分进入玉中,玉中的一些矿物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能改变玉石的原来颜色。同源山料冲到下游变成了籽料之后,因为经历的外界环境不同,时间长短的不同,“旅行”路途的不同,次生物质渗入玉中就不同,玉的表皮风化转色和玉质本身色泽的变化也就不同。这样才有了各种籽料不同的皮色与玉色。玉的这种颜色的改变完全是自然使入,非人为参作,所以称之为天然次生色。玉的原生色受到次生因素的侵扰,就会慢慢改变原来的颜色,这种物理、化学、人为环境的作用,使玉带上了次生颜色。  一旦玉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长期佩戴、盘摸的过程中,传世的玉器会在表皮和内部慢慢出现转色。这是人们的汗脂、生活物品的接触、空气的氧化、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不少传世古玉还会在玉的皮壳上留下细细的磨痕。葬玉会与墓葬中的物品相互接触,使玉受到沁变,从而改变了原来的颜色。还有的是人为在玉器的某个部位加工做上颜色,这种颜色的改变是人类活动造就的,所以叫人为次生色。&
第1章:识玉 第1节(5)--和田玉的基本性质
颜色:  颜色不权是评价和田玉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和田玉种类的主要依据。  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主要组成矿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当组成矿物主要为白色透闪石时,玉石颜色呈白色即为白玉;当阳起石中铁对透闪石中镁的类质同象增加,和田玉就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青绿色,即我们常见的青玉、青白玉等。  和田玉的颜色同国内外其他地区软玉相比,色调多,可自成系列。和田玉向以白为贵,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更是稀世罕有,目前仅有新疆出产。  在古代人们就认为“于阗玉有五色,白玉其色如酥者最贵”。 硬度:  硬度是指抵抗外界压入、刻划、研磨的能力。在宝玉石学中通常所用的摩氏硬度就是指其中的刻划硬度。硬度是鉴别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测定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在6.5-6.9之间,在选购和田玉饰品时,也许会发现一些有经验& 的人用和田玉刻划玻璃进行辨别,这是因为和田玉的硬度要高于玻璃(摩氏硬度为5-5.6),刻划后玻璃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和田玉却丝毫不会被划伤。硬度对玉器的琢磨是很重要的。  由于和田玉的硬度较大,使得器饰的抛光性好,而且保存时不易受损。 &韧性:  韧性通常是指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韧性大的特点就是不易破碎,耐磨。目前,世界上所有玉种中,软玉的韧性是最高的,而和田玉又是软玉之王,若以和田玉的韧度为1000,则翡翠的韧度相对为500,岫玉的韧度相对为250,玛瑙的韧度相对为5。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性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和田玉韧性大,雕刻时不易损坏,可以作细工工艺。因此和田玉器在雕工上更注重线条的细腻与流畅。&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一般来讲透明度高的也叫作水头足,虽然水头足可以烘托玉石的质地、颜色,但并非所有透明度高的就是好玉。  和田玉在一般厚度下就属于一种半透明--微透明体,虽然能够透过光线,但看不清物体。这种透明度增强了和田玉光泽的温润之感,故而和田玉器在雕刻时不宜琢制太薄。&光泽:  和田玉的光泽属于油脂光泽,这种光泽很柔和,使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因为它的光泽带有很强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的感觉。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玉就是因为有着像羊的脂肪一样滋润的光泽而闻名天下。光泽是评价和田玉质地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块度:  块度的大小即指玉材的重要,它是评价和田玉玉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块白玉子的特级品,其块重需要达到6公斤以上,一级品块重一般在3公斤以上。块度越大越难得,价格也就越昂贵。
第1章:识玉 第1节(6)和田玉的分类命名和描述方法、术语
&软玉”一词,是地质行业的矿物学名称,用于珠宝玉石行业会引起消费者和玉石爱好者的误解以及业内人员的抵触,因此本细则规定“软玉”可以用于珠宝玉石的地质学、矿物学研究和交流,并用于描述该类玉石的大类划分。&&&&&&&& 2.在向社会出具的鉴定报告或商业活动中,使用软玉分类中的基本名称和传统名称如“白玉”、“青白玉”、“墨玉”等。(依据GB/T—16552:3.1.1、3.4.3.b;“国家标准释义”第24条)。&&&&&&&& 3.依据GB/T—16552有关“产地不参与定名”的规则,本细则规定不使用“和田玉”、“玛纳斯玉”、“青海玉”等产地名称。在做具体玉石产品鉴定时由于产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也不区分产地,例如不写作“和田青白玉”等名称。此项规则也符合国际惯例: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 宝石手册》中实用规则第一条总则(b)项:在商业文件中不应指示原产地;第二条实验鉴定报告(c)项:宝石的原产地不必说明。 &&&&&&&& 4.按传统的观点和行业的惯例,本细则对软玉品种的划分以颜色特征为依据,综合考虑颜色的成因和玉石成分,对品种进行分类。考虑到玉石产品的复杂性,商业鉴定证书应采取“分类不分级”的原则。对品质的初步评价采取对颜色和质地进行简单综合描述。&&&&&&& 5.依照地质学科的惯例,对软玉颜色的描述,采用先次要色调后主要色调的方法,也采用一些惯用的颜色描述词汇。&&& 例如:黄褐色—表示以褐色为主,带有黄色调。&&&&&&&&& 橙黄色—惯用颜色描述语,表示一种特征黄色。&&& 颜色的观察和描述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而且常常同一块玉石上有两种或多种颜色,或颜色特征含混难以表达;可采用过渡性、关联性方法进行描述、分类、命名。有些名称上无法表达的颜色特征可以在备注中加以描述。&&&&&&& 6.“羊脂玉”是“羊脂白玉”的简称,为行业中对优质白玉形象化的俗称,犹如红宝石中“鸽血红”的用法一样,不宜单独作为玉石名称使用。本细则对优质白玉的命名采用“白玉-羊脂白玉”这一独创性名词,其中“白玉”为国家标准规定的软玉基本名称,“羊脂白玉”为行业中对优质白玉的俗称(俗称不单独使用)。在此名称中“白玉”起到定名做用,而“羊脂白玉”则起补充说明作用,中间“-”为连接号。这一名词的构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标点符号规则。&&&&&&& 7.软玉(和田玉)产品中颜色、瑕疵的含量比例估算方法应采用地质学传统的岩石矿物鉴定技术方法,准确的估算对鉴定分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鉴定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才能保持技术水平相对的稳定和统一。&&&&&&& 8.分类和命名的原则是使软玉(和田玉)品种划分详细清晰,简单而易于鉴别操作,规范和统一行业用语,以利于贸易和交流。&&&&&&& 9.软玉(和田玉)的鉴定及分类、命名主要依据感官检验和检验人员的经验,鉴定鉴别的对象也属于民间珠宝工艺品、艺术品,因此不宜将分类、命名方法升级为标准,更不宜定为强制标准。商业鉴定证书应采取“分类不分级”的原则,以避免形成畸形消费市场,也避免某些用心不良的鉴定检测机构、商家借此挑起纠纷、制造混乱,对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第1章:识玉 第1节(7)和田玉的分类、命名方法补充说明
分类、命名方法补充说明
(一)颜色的比较方法软玉(和田玉)的颜色种类对其经济价值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白玉。因此,准确的颜色划分在玉石鉴定、鉴别、分类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在鉴定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光源:软玉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会有不同的色调,不同色调的软玉在同一光线下表现也有所不同,古人曾云“灯下不观玉”。鉴别分类时最好选用自然光,在日光强烈的情况下,应避开日光直射。辅助光源选用普通日光灯,色温K。2.背景:将需要比较的样品平置于大块白色布、布纹纸或白纸上进行鉴别比色,背衬物要求荧光较弱,平整耐脏,也不宜有强烈的反光。同一实验室的不同工作台必须长期固定使用同一种背衬物。3.样品的厚度因素:薄的样品颜色会显得浅一些,厚重的样品颜色会显得深。因此,本细则规定比色部分厚度在5—8mm之间,不足或超过部分应采取技术措施对颜色的深浅进行估测。4.建立比色标准样品和参照样品库:根据实践经验,应分别选择淡青、灰白、黄绿三种色调中的两种或三种,建立比色标准样品以保证白玉-羊脂白玉/白玉比色底限的稳定;建立黄玉/青玉的分界线以确保黄玉鉴别分类的稳定。其他种类建立参照样品库,以便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比对参照。6.检验人员:颜色的鉴别分类应由受过系统训练有经验的检验人员进行操作。未经专门训练的人员很难识别颜色微小的差别,也不会考虑到鉴别分类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和行业传统,在接近分类界限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5.其他注意事项:进行颜色比对时要注意不同的人对灰、黄、淡青等色调的敏感程度不同;注意早晨、中午、下午不同时间自然光色温不同;样品摆放的前后位置、方向的不同;样品透明度对颜色的影响;样品上糖色、瑕疵、局部带有颜色等情况对颜色观察的影响。
(二)玉石质地和内含物、瑕疵的的观察描述方法软玉的质地是其质量评价的首要因素,质地的好坏主要由结构、透明度、内含物、瑕疵、绺裂等因素构成,行业传统对这些因素分类及描述较为复杂,在鉴别分类实践中不便操作。本细则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常用描述用语如下:1.细润无瑕: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油脂光泽好。2.细润: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油脂光泽好,可有少量石花。3.细:质地尚细腻,但矿物结晶稍粗有颗粒感或有“瓷”、“僵”等性,光泽差。4.微花:有微小的点状物、絮状物、局部不明显的“石花”“萝卜纹”等,须仔细检查才能发现或总体少于5%。5.有花:有点状物、絮状物或“盐粒性”,局部有较明显的“石花”、“萝卜纹”、“水线”或质地不均匀等,肉眼观察很容易发现或总体少于25%。6.有石花:有较多絮状物、白色或其他颜色“石花”,很明显的“萝卜纹”、“水线”等,玉质受到较大影响或总体少于50%。7.石性:有局部或大部的石花和其它矿物、岩石杂质。8.绺:有少量呈定向分布或交错的劈理、裂理、絮状矿物排列等,尚没有裂开。9.裂:有劈理、裂理,已有明显裂开,饰品的完整性可能或已经受到影响。10.石皮:玉石原料或雕件上留有围岩岩石或蚀变表皮,石皮有糖色部分可以称为“糖皮”。
(三)玉石糖色的描述方法软玉由于受原生或次生作用影响,受氧化铁、锰质浸染形成的红褐色、褐色、褐黄色、黑褐色等色调,习惯上称为糖色。糖色是软玉的重要特征之一,当糖色部分>85%时可以称为糖玉。描述糖色时以估算糖色在样品中的体积百分比为依据,分为:微糖:糖色占比例约为5%以下。有糖:糖色占比例约为5—35%之间。糖××玉:糖色占比例约为35—85%之间。糖玉:糖色占比例>85%时可以称为糖玉,但如果仍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原来的玉种,也可以称:糖××玉。
(四)玉石的产状 传统上软玉(和田玉)原料的产状分为山料、山流水和仔料,其市场价格有较大的差别。但产状的鉴别没有具体指标或参照物,产状特征也完全可以人工模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鉴定证书不应该反映产状或提供有关暗示。
五.关于本方法(细则)
1.本细则对优质白玉的命名采用“白玉-羊脂白玉”这一独创性名词,依据国家标准和国际惯例提出产地不参与命名,以传统名称作为软玉的基本名称,解决了宝玉石检测实验室对软玉(和田玉)的鉴定检测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一些障碍;针对软玉(和田玉)这一中国民族特色的玉石品种提出了“分类不分级”的详细鉴定及分类、命名方法。&&&&&&& 2.软玉(和田玉)鉴定及分类、命名方法1995~1996年就开始酝酿,成文于一九九八年,并作为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验细则备案。几年来,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几十万例的鉴定实践,方法本身日趋成熟,已广泛为行业、企业采用,为规范和繁荣新疆的玉石市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1章:识玉 第2节(1)--和田玉的文化背景
和阗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 . 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 , 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阗玉成矿带连续长 1100 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着和阗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和阗玉的子玉。和阗玉矿产分布于塔里木板块的南部。塔里木板块是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陆股板块。其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相邻,南与华南板块相接。板块可分为三大部分,中部为塔里木古陆块,北部为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南部为塔里木南缘活动带。塔里木古陆块的中心为中央地块,地块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隐伏,其上为较少的古生界及巨大厚度的中新生界覆盖。中央地块之西北为柯坪古生代前陆盆地,东北为库鲁克塔格早古生代前陆盆地,西南有铁克里克古陆缘地块,东南有阿尔金山古陆缘地块。陆缘地块及边缘活动带内的中间地块,反映了塔里木板块结晶基底的组成状况。和阗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 . 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 , 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阗玉成矿带连续长 1100 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着和阗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和阗玉的子玉。
&西昆仑山及阿尔金山自古产玉,但古代是以“水产”为主。人们首先发现和利用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和阗玉,继而沿河采集上溯发现了原生玉矿。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地质工作的开展,原有和阗玉矿山恢复了开采,新的矿床也陆续被发现。现已知原生的和阗玉矿床及矿点有40多处。
&在古代,人们就认为昆仑山是 " 万山之祖 " ,它高大雄伟且盛产美玉,故受到极大的崇拜。昆仑山还是古代有独特地位的神话之中心。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 黄帝居住之地,山上有壮丽的宫阙,有奇花异木和珍禽怪兽,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和神泉、池水,还有皇帝和诸仙食用的玉。这一美丽、奇妙的神话世界,引起后世人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种族之情。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 ---- 《尚书》中说: "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 · 大宛列转》中记述: " 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 。《周穆王传》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环宴对歌的动人故事, " 已丑,天子斛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 。瑶即美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西王母是昆仑山母系氏族社会首领的代表。上述记述虽非信史,但也不是毫无根据。如昆仑山虽长不到 2500 里,但是 7000 米以上的高峰就有 5 座之多,是世界屋脊之一脉。西王母显然不指某一特定人物,是指西域一带部族的女首领。说明西域古时很看重妇女,妻子的话是丈夫行为的依从。 " 醴泉 " 可释为甘泉,也可释为盛甜酒的大窑。《史记》载:西域以葡萄酿酒, " 富人藏酒至百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 。汉时如此,氏族社会时的昆仑山有盛酒的 " 醴泉 " 也非虚言。因此,上述神话故事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史实,也说明了昆仑山的先氏早就发掘和使用了美玉,和阗玉的存在又使昆仑山更加著名。
&和阗玉都是形成在地块中的基底构造层中。地层建造的特点是具有前寒武系的镁质碳酸盐岩。构造属性的特点是即稳定又活动,活动性表现在有断裂构造活动和岩浆侵入活动,成矿的岩浆侵入为活动,成矿的岩浆侵入体为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昆仑山的东段,从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之南,向东至四川省的西部,至今未发现和阗玉。但川西的汶川县有龙溪玉,也为变质成因的软玉。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渎山大玉海》的玉料来自川西昆仑山余脉的岷山。已有文物指示,四川在古代就开采利用了软玉。如中国历史博物馆历代艺术陈列室的文物展品中有 1955 年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的战国墓玉器。其中的玉凤,玉环,玉管,玉剑首,玉璜,玉佩等。大多数与和阗玉类似。这 “ 巴蜀遗物 ” 的玉料,很有可能部分是来自川西的昆仑山。东昆仑的一些地名带有"玉"字。如青海省内有白玉寺,四川有白玉县,玉隆、玉科、盖玉等。是否也产和阗玉或其他类型的软玉呢?值得重视。
第1章:识玉 第2节(2)和田玉的产状分布
& 按和田玉产出的情况,自古以来就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现代玉石行业则根据和田玉产出状态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种。
&& 山料&&&&& 山料又称山玉、碴子玉、古代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玉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表面粗糙,断口参差不齐,玉石内部质量难以把握,质地常不如子玉。但山料是各种玉料的母源,同时也是玉石的主要来源,不同的玉石品种都有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 山流水&&&& 山流水名称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称,即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经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地质学称为“次棱角状”,距原生矿较近,表面较光滑。山流水原料中有一部分又称为“戈壁料”,是玉石在戈壁滩上经千百万年的风吹雨打风化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却油亮光润,也是很奇异又有特色的玉石原料。
&& 子玉&&&&& 子玉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玉矿被流水冲刷搬运到河流中被“磨圆”玉石,它分布于现代或古代河床及河流冲积扇和阶地中,玉石露于地表或埋于地下。子玉的特点是形态为卵石形,一般块度较小,表面光滑,因为经河水长距离和长期的搬运、冲刷、磨蚀,“大浪淘沙”保留了玉石中最为致密坚硬的部分,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内部质量容易把握,材料出成率高。子玉和山料一样有各种颜色和质地,主要产于昆仑山水量较大的几条河流,如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和河、叶尔羌河和克里雅河以及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床阶地中。
第1章:识玉 第2节(3)--和田玉的具体分布概况
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  和田玉成矿带断续长1100多公里。在高山这上分布着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和田玉的子玉。   在古代,人们就认为昆仑山是“万山之祖”,它高大雄巍且盛产美玉,故受到极大的崇拜。而和田玉的存在又使昆仑山更加著名。&&&&&&& 铁克里克塔格古陆缘地块和田玉  铁克里克古陆缘地块位于塔里木盆地之西南缘。自英吉沙县南,向东延伸至策勒县南。以铁克里克塔格为主体,还包括其西的西昆仑山北坡的前缘山脉。这里较接近塔里木分别盆地边缘的绿洲,通行条件不算特别困难,海拔2500~4500米,自然条件较好。因此该带的原生和田玉开发在历史上创有两个记录。一是开发历史最早,如元代时就在大同和田玉矿建有矿山,设有碾玉作坊。二是开采规模最大,密尔岱玉矿清代开采盛期,采玉工人超过三千名。铁克里克塔格古陆生缘地块可分为三个矿化地段:大同地段、密尔岱地段、库浪那古地段。  大同地段:位于塔什库尔干县东部的大同村北,叶尔羌河之西,距最近的分路线约50公里,有高山及大河阴隔,交能困难,海拔2500~3500米。矿化地段包括大同和田玉矿及其西南的2处矿化点,分布于长8~10公里、宽数百米的范围内。  密尔岱地段:位于叶城县西南,棋河上游。距最近的公路线约60公里,交通困难。本地段长20余公里,宽1公里。  库浪那古地段:位于叶城县西南的叶尔羌河中游支流库浪那古河东岸,距叶城县城200余公里,夏季有洪水威胁,冬季冰冻雪封,自然条件差。& && 公格尔——柳什塔格中间地块和田玉  公格尔——柳什塔格中间地块位于西昆仑山的高山轴部,包括桑株塔格格不入、卡兰古塔格及柳什塔格的一部分。 &&& 塞图拉地段  位于皮山县桑株塔格之南,赛图拉到康西瓦之间的喀拉喀什河北岸。包括赛图拉玉矿、康西瓦玉矿及其附近的矿点、矿化点。附近有新疆---西藏的公路线通过,距皮山县城约500公里。交通较方便。矿区海拔4200米左右,空气稀薄,气候较寒冷。 &&&& 铁日克地段  位于皮山县桑株塔格南坡喀拉喀什河两岸,包括铁日克玉矿、卡拉大坂玉矿及附近的矿化点。距最近的公路线50公里。闭塞于深山,供应线长且交通很困难,矿区海拔3500余米。历来未开采过。  阿格居改地段  位于和田县黑山南汗尼亚依拉克河上游雪线附近,海拔5000米左右。距最近的公路线约80公里,交通很困难。矿化地带长约十余公里,宽度不明。此地段的河谷中为数千年来拾玉的主要地区之一。产出极著名的羊脂白玉、墨玉和青玉。  奥米沙地段  位于和田县喀什塔什奥米沙村南。海拔4200米。距最近的公路线25公里,交通较方便。现知只有奥米沙一处和田玉矿床。以往曾开采,但玉石为灰白色,且裂纹较多,又含黑色晕斑,无质量上乘之玉。均因销路问题而搁浅,找矿石都是几上几下。矿化地段长约2公里,宽100余米。 &&& 哈奴约地段  位于策勒县奴尔乡哈奴约提河。海拔3200米,距公路线30公里,交通方便,哈奴约提矿山古代曾开采过和田玉,被称为[塔克]是[山]的意思,因为策勒县奴尔附近百里之内不产玉,就把哈奴约提的玉矿称为山矿。前多年哈奴约提产昆仑玉,但近来收集到并证实了确有和田玉的标本,因此产出和田玉也是无疑的。  阿拉玛斯地段  位于于田县柳什村东南,克里雅河支流的源头,矿区海拔4500米。距最近的公路线40公里,交通困难。从克里雅河到柳什河,以阿拉玛斯为中心长十余公里、宽100~200米的地段,包括阿拉玛斯玉矿床、冰斗河玉矿赛底库拉木玉矿床等几处矿床及矿点。自清代到今,断续开采约二百余年。  依格浪古地段  位于于田县皮希盖河中游。海拔4100米。交通较困难。以往曾小规模开采,因玉石质量差而停止开采。& && 阿尔金古陵缘地块和田玉  阿尔金山是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一座有名的山脉。它以北东东方向延展,从新疆直到青海、甘肃两省西部的连接地带。东端与祁连山相接处的玉门关、阳关,是古代和田玉东入中原的必经地和集散地。阿尔金山西段北麓的罗布泊、若羌、且末是古代楼兰、鄯善、且末等到国的故地,古代就大量出产和田玉。阿尔金山所发现的和田玉矿床在且末县境内,自江格萨依上源以西,长60公里,宽15公里的范围内,和田玉矿点较多。   塔特勒克苏地段  位于且末县哈达里克河到塔特勒克苏之间长25公里的地带,包括哈达里克奇台和田玉矿床和塔特勒克苏和田玉矿床。海拔米,比高500米。悬崖峭壁林立,交通困难。  塔什赛因地段  位于且末县东南尤勒河到江格萨依源头一带。包括塔什赛因玉矿床、江格萨依上游矿点和2处矿化情报点。矿化地段长十余公里,宽数百米。海拔4000米左右,交通困难。塔什赛因玉矿以往曾开采,因自然条件差,产出的玉以青玉为主。
第1章:识玉 第2节(4)--和田玉开采(一)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呈中,采玉的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一种方法发展到多种方法。最初人们在河边拾起美丽的和阗玉,以后又在河流中捞取那卵圆形子玉;在从河谷中的阶地沙砾中挖出那些早期河流冲积物中的美玉;在沿河追溯继而发现了生长在岩石里的原生玉矿。因此古代采玉方法有拣玉和捞玉,挖玉,攻玉等多种方法,以分别开采产于不同地方的玉石。现代采玉方法比古代前进了许多, “ 挖玉 ” 这一开采和阗玉砂矿的手段已经停止,只在采淘砂金的同时,从挖出的砾石中顺带手,选出玉块,产量微其微,拾子玉就是在河道中拾取流水携带和冲刷暴露出来的子玉,在昆仑山北麓,凡上游有玉矿,中上游就可找到子玉,现代采玉与古代采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开采原生矿占主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建成多处玉矿山,用较先进的方法采玉,使得采玉规模扩大,先后有十余玉矿都曾开采,但规模较大者为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和且末玉矿,其它地方如塔什库尔干县、叶城县、皮山县、和田县、策勒县等都曾短期开采玉矿。
  4、1 拣玉和捞玉&  拣玉和捞玉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捞玉石。采玉有季节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莽莽昆仑山中有多条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补给。夏季时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涨,流水汹涌澎湃,这时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蚀后的玉石碎块由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床中。秋季时气温下降,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人们易于发现,这时气温适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为人们拣玉和捞玉的主要季节。冬天时天气寒冷,河水冻冰,玉石不易发现,也难以拾捞,因此,冬季一般不采玉。到了春季,冰雪融化,玉石复露出,又成为拣玉和捞玉的好季节。这种季节性采玉,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如从晋天福三年( 938 )张匡业、高居诲出使于阗,见到采玉情况。在高居诲《行程记》中记述说: " 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 " 这说的是秋季河中捞玉,清代乾隆皇帝在有关和阗玉采玉的诗篇中提到: " 于阗采玉春复秋,用供王赋输皇; " 和阗捞玉春秋贡 " 。这说明采玉和贡玉有春秋两季。这种季节性开采,清政府也有规定,如在乾隆二十六年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采玉两次。四十八年停采春玉,只在秋天采玉。
  古代在河中捞玉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据高居诲在《行程记》中记载: " 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者 " 。《新五代史》也同样说: " 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得捞玉。 " 从这些历史文献所知,那时,王公贵族十分珍视和阗玉,奉为珍宝,采玉季节开始,要举行采玉仪式,首先得于阗国国王亲临现场,象征 ; 捞玉于河 " ,然后,才容许国人采玉。这种作法,与中国古代传统的礼仪有关,凡隆重之事,官员要亲自到场。现今中外的领导人奠基和剪彩之类,依然与之类似。
  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首先是官采,即在官员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官采也有严格的规定。清代椿园写的《西域闻见录》中记述了当时捞玉情景。说: " 河底大小石错落平铺,玉子杂生其间。采玉之法,远岸官一员守之,近岸管官一员守之,派熟练回子或三十人一行,或二十人一行截河并肩,赤脚踏石而步,遇有玉石,回子即脚踏知之,鞠躬拾起,岸上兵击锣一声,官既过朱一点,回子出水,按点索其石子去 ; 清代福庆在一首诗中有同样的描述: " 羌肩铣足列成行,踏水而知美玉藏。一棒锣鸣朱一点,岸波分处缴公堂 " 可见,那时捞玉是何等的严格,官兵层层把守,河中的玉石财富,全为官府垄断攫取,当地人民所得到的是奴隶般沉重的差役。
  至于民间捞玉,清代前期严禁。为阻止民众自行捞玉,清政府在 " 和阗西城外之东西河共设卡伦 12 处,专为稽查采玉回民 " 。直到嘉庆四年(1799)才开玉禁,规定在官家采玉之后或官家采玉范围之外进行,人们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拣玉或捞玉。
  古代捞玉的河流不少,这些河流流经昆仑山,把美玉带给人间。历史上著名的玉河有:和阗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喀啦喀斯河,叶城一带的叶尔羌河、泽普勒善河及且末县内的一些河流。这些河流所产和阗玉古代文献也有记载,如《西域闻见录》中说叶尔羌河所产之 ? 大者如盘如斗,小者如拳如栗子,有重三四百斤者,各色不同,如雪之白,翠之青,蜡之黄,丹之赤,墨之黑者,皆上品,一种羊脂朱斑,一种如波斯菜而金色透露者,尤难得。 " 世界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说: " 培因省 --- 首府叫培因,有一条河流横贯全省,河床中蕴藏丰富的玉矿,出产一种名叫尔西顿尼和雅斯白的玉石。 " 又说: " 沙昌省 --- 境内有几条河流,也出产玉石和碧玉,这些玉石大部分销往契丹,数量十分巨大,是该省的大宗输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献中的产玉河,迄今已很少采玉了。如果人们按古人捞玉之河采玉,或许会大有收获。
  古人在玉河中如何捞玉呢?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所附的捞玉图,给人们以答案。在白玉河捞玉图中,可见人们于月光之夜在河中边察玉。宋应星在书中说: " 凡玉映月精光而生,故国人沿河取玉者,多余秋间,明月夜望河候视,玉璞堆积处,其月色倍明矣。凡璞随水流,仍错离乱石浅流之中,提出辨认,而后知也。白玉河源向东南,绿玉河源向西北,亦力把力把,其他有名望野者,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赤身没水而取者,云阴气相召,则玉留不逝,易于捞取,此或夷人之愚也。 关于捞玉方法,古代文献虽多有记载,然而,由于古代对玉的宗教化,采玉蒙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有一些不科学的说法,如 " 踏玉 " 、 " 月光盛处有美玉 " 、 " 阴人召玉 " 等等。对这些说法,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实验,认为有澄清的必要。
  " 踏玉 " 说,认为采玉人在河水中凭脚下感觉,可以分辨出玉和石来。《西域闻见录》中就有此说,如说: " 遇有玉石,回子脚踏知之。 " 实际上,和阗玉子玉杂于乱石之中,子玉与其硬度相近的石英岩,硅质岩等砾石,经作者实验,脚触感相似,踏脚区别不开。又访问多年采玉老人,也认为脚踏辩玉不存在,因此,古人河中捞玉,关键是凭眼睛观察,当发现可能为子玉时,即拾起再仔细区别。
  " 月光盛处有美玉。 " 这种说法见于《唐书》等历史文献中,如说: " 月光盛处必得美玉, "" 玉璞堆积处,其月色被明 " ,这是说:再月光之下,子玉特别亮,如见到月光下很光亮的石头,必得美玉。现代友有人解释为:因玉多洁白润滑,反射率较大,故显得月色倍明。实际上,和阗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大,不具发光性。经实验,在夜晚明月当空的水盆中,和阗玉与同一颜色的石英岩或大理岩砾石没有什么区别,没有见玉因月色而倍增的情况。有经验的拣玉者,辩水中之玉,主要看玉的油脂光泽和色泽。
  " 阴人招玉 " ,这是古代当地人的迷信之说。古代有的官员认为玉聚敛颂
  4、2 挖玉   挖玉是指离开河床在河谷阶地,乾滩、古河道和山前冲积洪积扇上的砾石层中挖寻和阗玉砾。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带来的,但早已离开河道。砾石层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盖,砾石曾中有的已被石膏和泥沙所胶结或半胶结。由于挖玉付出的劳动很艰巨,长时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获取率很低,不如拣玉效果明显,因此从事挖玉的人不多,只有当某地已经有了出玉的的可靠消息,而且大有希望的时候才会吸引人们去挖玉。
  著名的挖玉地点是玉龙喀什河东岸,洛蒲县吉牙乡的古马特,过去曾被称为胡麻地。其地挖玉的最早时间不详,到清代乾隆年间已在此采贡玉。乾隆 24 年(1759),清政府在和阗设有辩事大臣,和阗城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以加强统治,收罗贡玉。那时,和阗采玉充贡,岁有常例。此地因产羊脂玉,所以,采玉人不少。清代诗人肖雄记载,大、小骡马地 " 两地产枣红皮脂玉,在沙滩中掘取,当是生长其间者。 " 谢彬于 1916 年到和阗,在《新疆游记》说: " 小胡麻地,前清于此采贡玉,居民迁千余户。到了晚清,汞玉列停止,采玉由民间自行开采。洛蒲县设立于清光绪 28 年(1902),该县主簿扬丕灼在《洛浦县乡土志》中记述了胡麻地采玉情景,那时挖玉者甚众, " 小胡麻地在县北三十里,尽砂碛,因出子玉、璞 " , " 寻挖者众,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树木,以便客民寓居之所 " , " 任人挖寻,不取课税 " 。扬丕灼还写下了《浪掏沙 ―― 玉河八景词》共八首。其中《完璞呈华》一首即描绘了在小胡麻地采玉的情景: " 月出澹云遮,渺渺平沙。眼前完璞见青华。道是似萤萤又细,碧血犹差。终日听鸣鸦,夜夜灯花。水泉声里有人家。举畚朝朝趋社鼓,一路烟霞 ; 可见,当时挖玉场面十分热闹, " 夜夜灯花 " ,所挖得之玉, " 似萤 "" 碧血犹差 " ,多为青白玉和青玉。挖出玉也盛多。 在清代以后,这里也不复采玉了。考古学家黄文弼于 1929 年到小胡麻地考察时,已无采玉者。他写到:为当地人掘玉石之所,旁有乾河川一道。河岸高二丈许,两旁沙积迤俪继续不一,现水已干,惟有泉水南流,当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俗称羊脂玉,以言白润如脂也,现不多见,亦无开采者。
  近年,我们到胡麻地踏勘,所见以往采玉的乾河谷宽 500-800 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展布。河谷中尽是沙砾,犹如戈壁荒漠。但其中有一处处盘状和漏斗状洼地,四周卵石散乱堆砌,为过去挖玉的遗迹。在河谷两旁为表面起伏不平的阶地,由于引水灌溉,已造就了片片绿洲和林带。过去挖玉之盛况已为农业所替代,当地居民仅知道这里过去挖过玉,但不知道究竟哪里有玉,现在也没有人去挖玉。
  挖玉的方法,据谢彬在《新疆游记》中说: " 常以星辉月暗候沙中,有火光烁烁然,其下即有美玉。明日坎沙得之,然得者恒寡,以不能定其处也。 " 此说难以置信,因玉不会 " 火光灼灼然 " 。据我们调查和访问,挖玉首先是选择地方挖直径 10-20 米的大坑,边挖边找玉,挖得沙砾堆砌坑周围,采坑一般上大下小,呈漏斗状。因现今已塌陷,不知坑的深度。
  4、3 攻玉  古代攻玉两种含义,一是指加工琢磨玉,如《诗经小雅》所说: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一是指开采玉,如《穆天子传》中所记周穆王登昆仑山 " 攻其玉石 " 。这里所说的攻玉是指开采山玉,即开采原生玉矿。 中国开采山玉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史记》中记载有 " 其山多玉石 " ,《汉书》中说: " 莎车国有铁山,出青玉。 " 这说明,汉代已知山上有玉,已开采山玉了。
  采山玉比采子玉难,玉石在昆仑雪山之巅,交通险阻,高寒缺氧,正如《太平御览》中所记: " 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 " 即使如此,古代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仍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采玉取宝。   史料记载的古代采山玉地点,在清代以前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矿山,到了清代,记载比较详尽。清代采玉矿山不小于 6 处,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县大同玉矿,叶城县密尔岱玉矿、皮山县康西瓦玉矿、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矿、且末县塔什赛因玉矿等。这些玉矿可以看到古代的采玉坑和采玉人留下的遗迹。
  19 世纪末期俄国地质调查者在昆仑山描述了 7 个软玉地段,与上述古玉矿山基本吻合,鲍格达诺维奇和什拉金特所指出的软玉地段, " 原生露头和转石地区呈东西向从叶尔羌河河谷延伸到罗布泊。 "" 七个软玉地段,叶尔羌河中游、提孜那甫河、沙基杜拉 ――- 喀拉喀什河、卡兰古塔格什塔格、托库孜达坂、阿斯蒂塔格。 " 与古玉矿山对比,大致为:柳什塔格为阿拉玛斯,沙基杜拉为皮山县赛图拉,托库孜达板和阿斯蒂塔格为且末玉矿。
  4、4 拾子玉&  拾子玉就是在河道中拾取流水携带和冲刷暴露出来的子玉。在昆仑山北麓,凡上游有玉矿,在昆仑山北麓,凡上游有玉矿,中下游就可以找到子玉。从人类在昆仑山北麓定居至今,数千年从河道中拾玉已有传统和经验,大家皆知河中产玉,也认识玉。邻近和阗两大河的常住户,家家都有子玉就可以证明。现代没有拾玉的专业团体和组织,也不象古代要缴纳拾玉的税金,所以拾玉是分散而自由的进行的。拾玉既有专门从事者,也有随机者。凡邻近和路遇玉河的人,谁都跃跃欲试,企求拾到子玉。   专业拾玉人有较丰富的经验,很注意选择拾玉的地点和行进方向。他们找玉的地点往往在河曲内侧的石滩,河道有窄变宽的缓流处和河心砂石滩上方的外缘。这些地方都是水流由急变缓处,有利于玉石的停积。拾玉进行的方向最好是自上游向下游行进,以使目光与卵石倾斜面垂直,易于发现;但最主要的要随太阳方位而变换方向,一般要背向太阳眼睛才不受阳光的刺激而又能较清楚的判明卵石的光泽与颜色。鉴于昆仑山北坡河流的流向主体上自南而北,所以,自上流而下最佳的拾玉时间是上午。但在河流流向变化的地方或阴天,则又当别论,要灵活掌握。
  随机碰到运气的拾玉者,没有条件讲究,只在有机会临玉河时,放慢速度,运足目光,格外仔细地去捕捉有玉石表象特征的信息。他们往往只注意白色石头,常被石英质砾石所愚弄,先欢快后遗憾,若真正发现玉石则欢欣若狂,大喜过望,给下次拾玉又积聚了力量。从玉石收购情况看,一般偶然得玉的产量占子玉总产量不到十分之一。但是偶尔拾玉者有时能获得很好的白玉,这大约是因为他们特别注意白玉的缘故。   河流中下游的子玉块度都不大,多在 0.2---1.5 公斤之间,其中小于 0.5 公斤者约占 30% ,仅有少数可达 3--5 公斤。小块玉亦可随形施艺,雕琢零碎活。
第1章:识玉 第2节(4)--和田玉开采(二)
&在河流上游可以拾到大块度的子玉,但能用作玉雕的料较少,大部分是重几十公斤至上百公斤的模料玉。这些玉砾质次色深,结构粗糙,呈暗灰绿色,斑杂不一,有较多细小脉穿插,不能碾琢工艺品,但仍坚韧耐磨,乃用做工业上的模具。其产量都超过中游拾得的子玉。
&为了收购群众拾得的子玉,于阗等地段设有玉石收购站,收购的范围东有且末县、民丰县、于阗县、策勒县;西有莎车县、叶城县、墨玉县及和阗县。现代出玉的河流十几条,但以大河为主。主要有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等。每年收购的数量还是以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居多,约占 90--95% 。
&流经和阗的两条大河每年拾到的子玉玉琢料不下 10 吨。其中工艺用白玉 0.5--1 吨,占 5--10% ;青玉占 80--90% ;还有少量碧玉。每年拾到的玉模料为 30--40 吨,其中和阗玉的青玉及斑杂玉占 60--70% ,其余为蛇纹岩型软玉 ---- 粗位结构的碧玉。这一资料说明,昆仑山既有和阗玉,亦有碧玉,而以产和田玉为主。和阗玉中以青玉为主,白玉占的比例很小。一些人以为和阗玉就是白玉,厂家收购和阗玉时只想要白玉,这是不现实的。收购站收购的玉有玉琢料和模料,子玉大部分用以琢磨工艺品,其余在工业上用作模具。
&现代拾玉的季节是自夏至秋。一般在河的上游是夏季至初秋,仲秋则河水开始结冰,逐渐封满河床。河流中下游自初夏至秋末均可拾玉,初夏时前山积雪消融,每日上午洪水到来之前,前一天的洪水消退就可拾玉;夏季洪水到来晚,每天中午时节可以拾玉;秋季则可整日拾玉。因此一年之中拾玉的最好季节是在秋季,这和古代拣玉的季节一致。以和田两大河为例,河水受季节影响很大,夏季三个月拥有年径流的 70--80% ,秋季骤减至 10% 左右。秋季水小,心滩暴露,部分河床也干涸,气候也不热不冷,正式拾玉的好季节。
&和田的两条大河历来是拾玉子的主要河流,是世界上有名的玉河。但是,围绕玉河是两条还是三条,古代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直到今天认识还不一致。古代文献中,有的认为有白玉河、绿玉河、乌玉河三条;有的认为只有白玉河与绿玉河两条。现在有的认为绿玉河是墨玉河的支流。到底如何呢?我们从地形图上或卫星照片上都清楚看到只有两大河流,即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当然,这两大河流也与其它许多大河一样有不少支流。这两大河均源于昆仑山,昆仑山为产玉之地,河中自然有玉。 
&喀拉喀什河,古称乌玉河,河边的县城墨玉即以此得名。喀拉喀什按突厥语名称一致的。但是,这条以产墨玉驰名的墨玉河,今天却不见有墨玉,而真正产墨玉的地方在黑山,即古代的喀朗圭塔克,这属玉龙喀什河的支流。为什么历史上又叫墨玉河呢?原来这河中产有大量碧玉,这种玉石呈绿色,风化后外表漆黑,油光放亮,倘若墨玉。碧玉矿物成分与和阗玉相同,化学成分也很相近,属软玉。但其成因与超基性岩有关,与和阗玉不同。因此,古代有人把碧玉误称墨玉。但同时也有人称为绿玉,这正和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说一样。因此,我们认为,古代的绿石河、乌玉河实为一条大河,即喀拉喀什河,但是,这条河不仅产碧玉,也产白玉。在它的上游有几处和阗玉原生矿床,在它的中下游也可以常拾到白玉。除此以外,这条河下游还产沙金和金刚石,从 40 年代发现金刚石以后,今年又陆续在掏砂沙金时找到几颗金刚石。所以,喀拉喀什河是一条淌金,流玉,藏钻的宝河。
&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漭漭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阗河,河流长 325 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 1.45 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 7562 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 30 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 5000 米以上,相对高 600--1000 米。冰川的冰舌前缘部位,因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常常发现自上源携带的和阗玉砾。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日不断裂解崩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声,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落入河中,故在冰河之下也可以找到美玉。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近十余年来发现的两块大白玉就在冰积垄中。墨玉和唐代高僧玄奘所谓的()玉,也多产于此地。正是这种美玉吸引了不畏艰难的探宝者,他们在雪山找玉,在高山河谷中探宝。此处出玉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兴趣,多次深入玉龙喀什河上游支流的诸冰川谷调查,见有白云石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蚀变带,在山麓坡积物中可见有白玉。可惜是,基岩露头在冰山之上,四周为冰川覆盖,人们可望而不可达。地质学家认为,此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4、5开采山玉&  现代采玉与古代采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开采原生玉矿占主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建成许多玉矿山,用较先进的方法采玉,使得采玉规模扩大。先后有十余处玉矿都曾开采,但规模较大者为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和且末玉矿,其他地方如塔什库尔干县、叶城县、皮山县、和阗县、策勒县等都是曾短期开采玉矿。
  1 、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   阿拉玛斯玉矿在古代开采基础上,于 1957 年建矿,继续开采近 30 年,这是以往生产白玉的主要矿山。该矿有职工四五十人,其中坑口采玉 20--30 人,运输中转 8--12 人,供应管理 6--8 人。该矿位于高山之巅,海拔高
米,汽车只能通到柳什大队,从柳什到矿山有两天驮运小路,交通非常困难。采玉者不畏艰险,挖出个个矿硐采玉。按生产状况可将此矿采矿历程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建矿后的头三年。为露天手采,在原戚家坑的各坑口上施采。已錾子、榔头、铁钎等工具凿石取玉,效率比较低。矿工的生活有保证,雪雨天可以取暖休整,工人干劲很大,开采点多,面大,活动在地表,年均采玉达 3 吨。采出的玉主要为青白玉,还有约四分之一的白玉。
&第二期为 60 年代。使用打眼放炮的办法,硐采与露天相结合,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因无动力设备,井、硐内以油灯,蜡烛照明,硝铵炸药爆破,炸碎和炸飞了部分玉石。年产玉平均约 3.5 吨,其中白玉占三分之一,其余为青白玉,还有为数不多的青玉。
&第三期为 70 年代至 80 年代。为硐采,采用电钻及风钻打眼,硝铵炸药爆破,坑道内电灯照明。由于硐内不受风雨影响出勤率高。全矿设四个坑口,两个掘进巷道,两个掌子面采玉。硐采的作业面小,出渣量大,坑道以外的玉才不上。此期年均采玉约 4 吨。遇上矿体大,年采达七八吨或十吨;遇上小矿体,年产仅一两吨。原矿体尖灭,新矿体未出现时,则全年无玉产量。
&80 年代初,采玉行业推行金属燃烧剂爆破法,比烈性炸药爆破好,玉的损耗大量降低,但此法阿拉玛斯矿还未使用,加之采深已达 50 米,玉色变深,主体为青玉,白玉减少,销路不佳,采矿处于低潮。
&但是,该矿并没有枯竭,经地质部门调查研究,认为仍存有相当的储量,但其主要矿脉浅部以白玉为主。深部以渐变为青白玉及青玉。今后采矿应注意充分利用资源,采掘浅部以往巷道以外的部分;大小矿体兼采,不能将注意力仅集中于大矿脉;要进一步提高获取率,提高采出玉的品级,小玉块也应收集。同时矿山管理人员经过研讨认为,今后的开采应在 35--40 米深度以上的中上层带。因以往硐矿采只局限在小范围,主脉开采了部分,支脉基本上未采,今后用剥离法可以采出较多质量好的和阗玉, 山玉开采的玉料块度要比子玉大,一般均在 3 公斤以上, 5--20 公斤者占绝大多数, 0.5 公斤以下的碎玉则被混入渣中抛弃,鉴于和阗玉的块度和利用率也是玉石品级的参数,品级与价值成正比。 3 公斤以上玉料可用琢大件工艺品。因此尽量采取大块度的玉是采玉的最重要的环节。大块玉多就可提高玉的品级和获取率,从而提高采玉的经济效益。可是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玉矿体形太复杂,稳定性差,常常玉变为为石,石变为玉,而且石包着玉,按要求炮眼应凿在玉外的石中,但又不常常不明情况而把炮眼打在矿体之中,从而把整块玉石爆破。
&为了保护珍贵的玉石,我国已规定采山玉要采用保护性开采方法,用机械切割的新工艺,严禁放炮取玉,这是提高获取率的重要方法。 开采山玉的季节自然是在夏季,依矿山海拔高度和气候状况而有小的差异。因和阗玉矿多分布在昆仑山近主峰一带,往往高寒多雪。所以采玉者多在 5 月下旬进矿, 6--8 月采矿, 9 月上旬出山。如海拔较低及交通条件好的矿山可延长采矿期。
  2 、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矿   此矿建于 1972 年,也是在古矿山基础上建立的。早在汉代时,文献中记载有鄯善国出土玉。鄯善国在现今若羌县。塔特勒克苏正位于且末县与若羌县的交界附近,不知是否是汉代古玉矿山,但见有古矿坑。此矿在1972年发现开采以来,已成为目前新疆产玉最大的矿山, 1983 年产玉料达 70.8 吨。玉石主要为青白玉和青玉。
&该矿位于且末县城东南约 90 公里,汽车可通达塔特勒克苏沟中,再到矿山有 10 余公里驮运道。矿山在阿尔金山崇山峻岭之中,海拔高
米,地势险峻。矿区有几十个采矿坑,目前只有几个主要矿坑在进行开采。因矿坑在高山之中,人们要攀登而上。在和阗玉矿体分布范围内,运输巷道和开采矿坑的布置原则是以较少的掘进工作量获取较多的矿石。采矿工作在开采矿坑内进行。在矿坑内可见到大小不同的矿体,有的几十公斤,有的上百公斤,采玉时尽量不破坏和破碎矿石,要从矿体附近或边缘剥离、打眼和爆破。玉石采取后,堆放在指定地点,由有经验的工人逐块鉴定质量,手选分级。并按规定编号、称重、登记、以便运出销售。
第1章:识玉 第3节(1)四大名玉
1、四大名玉
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蓝田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
  1、1&和田玉
  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 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万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1、1、1. 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1、1、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1、1、3.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1、1、4.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1、1、5.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1、1、6.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1、1、7.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它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1、1、8.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1、2 蓝田玉
  考古资料证明,蓝田玉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县城距西安40公里。县境除东、南部为秦岭山区外,余为川原丘陵地带。绕流长安的八水中的灞河和浐河即发源于此,著名的白鹿塬便夹居于灞、浐之间。战国时期,秦置蓝田县,因为玉之美者曰蓝,县产美玉,故名蓝田。
  蓝田玉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
  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多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泽好,花纹奇。据近年勘测,蓝田玉储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玉川乡和红门寺乡。当地民间玉匠过去都是用人工采玉加工,近年来开始使用机械采石加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如玉杯、玉砚、玉镯、健身球等。不少玉石品隐现出天然的山水图象,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工艺品。
  蓝田玉经物理化验表明,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蓝田玉被视为保健玉。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玉玺,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传说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就是蓝田玉 , 由于它的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 , 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来命名 , 也叫“冰花芙蓉玉”。出水芙蓉 , 清爽亮丽 , 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特别适合年轻人和肤色白的人佩带。由于它的形成位于泉水眼部分 , 接受温泉水冲涮的次数特别多 , 所以可溶性的矿物质非多 , 用它泡水洗脸 , 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功效 , 可以杀菌消炎 , 美白肌肤 , 是唯一的一种养颜玉 , 它最大的特点是变色快所以深受 广大女孩的青睐!用蓝田玉制成的玉器翠色晶莹,神韵横生,有的如苍松翠柏,行云流水;有的似百鱼戏游;有的状如牡丹、连菊怒放、翠竹挺拔;有的如熊猫噬竹,猛虎啸谷;丹鹤飞翔,百鸟朝凤;有重墨泼洒;有的乳白如脂;有的绿如翡翠;有的淡黄似金。这些虚实相兼、神态各异的产品,使自然美中又增添了无限情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欧美。蓝田玉及其工艺品已成为陕西地方的一个支柱产品,名誉中外。
  1、3&独山玉
  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也有简称为“独玉”的。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开采独山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的制品。西汉时曾称独山为“玉山”。
  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① 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半透明,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
  ② 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色呈浅红至红色,质地细腻,光泽好。
  ③ 白独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其品种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等。
  ④ 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较差。
  ⑤ 黄独山玉:色呈黄绿色。
  ⑥ 黑独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
  ⑦ 青独山玉:色呈青绿色,透明度较差。
  ⑧ 杂色独山玉:多种颜色混杂的独山玉。
  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此外,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获得好评。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独山脚下"玉街寺"遗 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清《新修南阳县志》载:"故县北居民,多治玉为生。"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设作坊,前面开店,自雕自销。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雕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著名特产。
  1、4岫岩玉
  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产量之大和用料之多,在"四大名玉"之中均占首位。但因其硬度低,在玉器被擦拭保洁的过程中,容易被磨损而使本来不强的光泽逐渐变暗淡,远不如翡翠玉器那样越擦越亮,故岫玉属低档玉料。而在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摆件中,因对玉的硬度要求较低,所以仍是颇受欢迎的玉种。
  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岫玉大多以绿色的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对于命理五行喜木的人来说意义格外重大,如果在家里或办公室内摆放绿色的岫玉,或自身佩带,都会给本人带来好运,如果能够从心里喜欢它,从心灵里去接近它,长此以往,就会与美玉心息相通,命运从此将会改变。
第1章:识玉 第3节(2)--各种玉料的比较
&&&&&& 和田玉和青海玉等玉料的区别与鉴别方法 &&&&&& 近年来在玉器市上较多见的号称“和田玉新旧白玉器”﹐其实玉材大多是青海玉(俗称青海料)(见图一)﹐青海料是市场上假冒和田玉的主要原料之一。青海玉虽然与和田玉同属一个山脉,但由于诸多地质环境因素,使得它与和田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青海白玉﹐无论玉质玉色都远逊于和田白玉﹐但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分辨的,使得很多人都信以为是和田玉。青海玉有多种颜色,白色﹑绿色﹑灰色﹑灰白﹑白中夹黑等。通常绿色的青海玉不会做仿旧用﹐一般雕成新的工艺品。作旧用的最多是白色玉﹐以冒充和田白玉卖高价。 青海玉最大的特点就是透,且颜色偏灰暗,它打磨出来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透视看得见玉里有水线(玉筋)而和田白玉没有﹐即使青海白玉选取最纯白的部分﹐也避免不了浅透明带玉筋的特征(见图一、二、三)﹐这是分辨青海玉的要点。在玉材价值上﹐和田白玉与青海玉相差何止百倍﹐在玩赏上﹐更是不可相比﹐但青海玉在今日的仿伪玉材中﹐却占着一个重要位置。 我们去旅游点常常看到新工艺品店中的白玉白菜﹐有的有真白菜那么大﹐除了用韩国白玉材外﹐他们更多是使用青海料。我曾在旅游点看到一个人在店里议价﹐一棵白玉白菜开价1万2千元﹐结果5百元成交﹐可见来货成本极低﹐如果是真和田白玉﹐即使三万元恐怕也买不到。关于俄罗斯料、青海料、和田玉的辨别方法如下: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在市场上出现不过是十数年历史,从其物化性质和内部构造来看,完全符合软玉的理化指标,因而它们均属名副其实的软玉。但由于地质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得两者的成品与和田白玉成品存在不同的感官效果,且把玩后所呈现的滋润感较和田白玉差,这也是和田白玉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青海白玉的特点是透明度一般较和田白玉好,做成的成品有点半透明的感觉,有的青海白玉内部有白色透明的“筋”。从硬度与比重来区分青海白玉与和田白玉很困难,因两者无多大差别。但一般来讲,青海白玉佩件贴身盘玩后很难达到和田白玉那种滋润的感觉,显得“粗”、“涩”、“粳”。另青海白玉经常光照较易变色。俄罗斯白玉的特点是质地较粗糙,“白”而不“润”,给人一种“死白”的感觉。如将和田白玉与俄罗斯白玉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润”而白得细腻,后者“糙”而白得无神;且据玉雕行家认为,俄罗斯白玉在铊下容易起“性”,做细工时容易崩口。另外,区别这三者的另一个方面是,成品在用硬物轻轻敲击之下,和田白玉发出的声音正如古人所言“其声清引,绝而复起,残音远沉,徐徐方尽。”而青海白玉与俄罗斯白玉其声音则显得“沉闷”。总之,和田白玉与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之间的区别,要多看实物,多比较其细微之处,用“心”去体验,才会积累经验,提高鉴别水平。俄罗斯玉从宏观角度上与和阗玉只有很小差别(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很容易用来冒充珍贵的和田玉。当然,我也不是否认俄罗斯没好料,俄罗斯料子首先比青海料子强,它是仅次于和田籽玉及于田老坑山料的好品种,它欠缺在哪个地方呢?第一,可能就是硬度上稍微欠缺;第二呢,是它的韧性,相信雕刻师傅最清楚不过这一点;第三就是皮色了,这点它没有优势可言。这三点缺点任何人都是认可的。高手论玉,就要讲质地了,说软玉的质地首谈温润,能最好体现这2字的也就是和田籽玉了。也就是说在糯度方面,俄罗斯料子是欠缺的,高手(毕竟见过高档次的实物,一般人不容易见到)是清楚的。
第1章:识玉 第3节(3)--各种玉料的特点
青海玉:比较接近和田玉,玉色白中透灰与和田玉中的青白玉、灰白玉有所不同,又比不上和田玉中的白玉。它的密度不如和田玉密实,所以重量稍轻,玉质偏松,压手感不强。水头好,比较透明,但油头不足,偏干。光泽以玻璃光泽、贝壳光泽为多,脂状光泽少,橘皮粗而无饭糁。俄罗斯玉:比较像和田玉,但玉质看起来较嫩,水头好,油头不足。俄罗斯玉的玉质较纯、较白,略带灰头,上好的俄罗斯玉也很漂亮,容易与和田玉混淆,要仔细观察它的密度够不够。阿富汗玉:白而透明,硬度小,油头少,不温润。韩国玉:也是软玉,与和田玉很相似,但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色青黄,偏干,玉质偏粗。准噶尔玉:青而浊,多玻璃光少温润,水头、油头比不上和田玉,偏干,玉质不均,杂质多。准噶尔玉又名玛纳斯碧玉或新疆玉,以阳起石为主,要次于和田玉。蒙古玉:颜色草青,有的玉边有赤色条纹,较像古玉的受沁,常被用来仿受沁古玉。有的草青色偏黄可充作黄玉,但与和田玉中的黄玉又不相同。蒙古玉比重、硬度较大,也有油头和橘皮,水头好。分辨蒙古玉主要辨认它特有的颜色、水头(和田黄玉是不透的)及次于和田玉的质感。东北黄料:土黄色,有带皮、带浆、带黑花斑和黑皮色,硬度高,不温润,易人工改色、作旧,用来制作伪古玉。芙蓉石、密玉、西峡玉、东陵玉、碧玉(碧石)、玉髓等:都是石英类杂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橘皮,镜下有鬃眼,玻璃光,不温润,重量轻,不亲水。蓝田玉:呈绿、黄、蓝等花纹颜色,硬度小,重量轻,与和田玉明显不同。岫玉:呈叶青色,较透明,硬度小于玻璃,是蛇纹石矿物,不同于和田玉。其他杂玉:均无玉质感,或硬度不够,或重量不重,或颜色不对,与和田玉相去甚远,很容易区别。
第1章:识玉 第3节(4)-和田玉与河磨玉的比较
中国人玩玉的历史十分悠久,其中最有盛名的是新疆的和田玉,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和田玉已经接近“绝产”了。玉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形成要历经百亿年之久,资源一旦开采枯竭就无法再生。物以稀为贵,如今要想得到一块好的和田玉实属不易。
手把件(和田玉)
&&&& 和田过去对玉石采挖缺乏规范管理,不少人未办任何采挖手续就在河道内开始作业,在利益驱使下,人们乱挖乱采对玉龙喀什河地质地貌破坏十分严重。据了解,自今年初,和田有关部门就开始清理整顿玉石采挖。今后采玉必须经当地河管、国土管理部门审核批准。日前,新疆和田地区发布通知,以往发放的《采玉证》全部废止。业内人士认为,和田玉限采将使其价格进一步攀升。
玉坠(和田玉)
&&&& 有统计显示,新疆和田玉的收藏含金量越来越高,去年以来其销售额一直居高不下。众多玉器商认为,玉石会随着不断地开采越来越少,像和田玉这样上乘的原材料,挖一块少一块,必然导致市场紧缺,它的收藏价值也会越来越高。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手中存有和田玉的收藏者,应从长远着眼,短期内不宜将玉石出售。
&&&& 与新疆和田玉相比,现在业内比较看好的玉种是辽宁岫岩出产的河磨玉,据业内人士预测,近期它的增值空间会很大。河磨是玉石脱离山体后,接触到金属矿又经过河水长久冲刷产生的特别质地,一般会有红褐色的外皮,有河磨的玉石其价值则高,而从山体上直接开采的是新玉,价值较低。岫岩河磨玉原料的价格一路走高,尤其是黄色河磨玉更是价格倍涨,因为其质感与和田玉最为相似,被认为是和田玉惟一的替代品。
&&&&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的河磨玉就已被辽西古人所利用。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中,经鉴定大部分是用岫岩河磨玉制作的。由于这个原因,有很多历史专家和学者还多次到岫岩地区去找过红山文化玉器加工作坊的遗址,但都没有找到。红山文化玉器和其原料产地为什么不在同一处,这也成了一个未解的谜团。因此,可以说从岫岩河磨玉的历史地位上看也可以同新疆和田玉相媲美。
第1章:识玉 第3节(5)-和田玉与卡瓦石的比较
新疆岫玉,也叫卡瓦石,新疆的储量巨大,开发前景广阔。 卡瓦在维语里的意思是傻冒,卡瓦石是一种被用来仿冒软玉的石头,成分和蛇纹石相近。新疆的储量估计有数十亿吨,开发前景广阔。
  卡瓦石在武汉珠宝学院的教材里还写作‘康瓦石’。但卡瓦石发音准确一点。“卡瓦”是维语“南瓜”的意思,卡瓦石在好多年前是指一种蛇纹石的卵石(子料),颜色多样与和田玉的子料类似,经常有皮色,表面很光滑,很像和田南瓜的皮子。卡瓦石几乎没有准确的含意了,如果说白卡瓦石,有可能是石英岩、大理岩、蛇纹石玉、白云岩……;黑卡瓦石有可能是黑色蛇纹石玉、黑色火山岩、燧石岩、黑色硅质岩……;黄卡瓦石可能是黄色石英岩、大理岩、白云岩、蛇纹石玉……
  卡瓦石的鉴别也很容易。虽然它与和田玉外表很相似,但表面常有绿色斑点和绿色条纹,质地软,用钢刀一划很容易划出割痕。卡瓦石可以用来雕刻工艺品,它雕刻后的表面漆黑光亮,比煤精还要亮得多,市场上常可见到,但价格不高,常在100-200元之间。卡瓦石有多种颜色。购买者在鉴别时,要特别注意外观。墨碧玉因为是碧玉成分,硬度稍高,表面常是光滑无坑的,而卡瓦石如果不经人工打磨,却有无数坑坑点点在表面,这是质地软的缘故。
  卡瓦石可以用来雕刻工艺品,价格便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很多商人故意将卡瓦石称作“新疆白玉”,请广大用户一定注意区别!白色卡瓦石虽然酷似白玉,但与白玉有着本质区别。
  卡瓦石与白玉的不同点:
  1.质地粗糙(毛孔较大,上手后缺乏细腻感)。
  2.没有油性(看起来很干,虽然有时候商家用抛光的手段来混淆视觉效果,但是内部的油润度是做不出来的)。
  3.密度略小(同体积的和田玉“压手”,但是卡瓦石显轻)。
4.硬度低。
第四节& 和田玉的文化历史
4、1和田玉的历史
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 7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和田玉由于质地十分细腻,所以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一种特殊的光泽,介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之间,可以称为玉的光泽,这种美显得十分高雅;而且和田玉非常坚韧,抗压能力可以超过钢铁。如果加上精巧的雕琢,真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和品格。
&&& 三千年前的西周时代,新疆输入的和阗玉已经成为周王朝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论祭祀、各种礼仪,朝见皇帝,都必须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规定。这时候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的玉文化已经基本定型了 . 开采、雕琢、使用玉器在中国已经有万余年的历史,在上古国家成型的初期,玉器一直作为重要的祭器和瑞器出现,被我们的先民视做与神明祖先沟通的媒介物,这种玉制礼器的传统,在夏、商、周时,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才会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了全民爱玉、尊玉的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玉文化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 " 群玉之山 " 或 " 万山之祖 " 。《千字文》中也有 " 金生丽水,玉石昆仑 " 之说。早在三千六百年到三千一百年前的商代,和阗玉已经从遥远的新疆到了商殷王都河南安阳。奴隶主贵族以用和阗玉为荣,生前佩带,死后同葬。用玉之多以十分惊人。新疆的和阗玉要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到达河南。很明显,原始社会开拓的玉石之路,这时已经比较完善了。这个时候玉石之路更向西延伸到了中亚地区。据前苏联乌兹别克史记载,在公元前两千年时,就已经有新疆碧玉在那里出现,可能就是从新疆北麓远运而去。大约四千年前的这条西去玉石之路,早与以后的丝绸之路一千六百年左右,是中国通往中亚的一条很古老的道路。中国和阗玉历史悠久,蜚声中外,和阗玉制品闪耀着 " 东方艺术 " 的光辉。中国历代琳琅满目的和阗玉精品,既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代表中国国家之国石。&
第1章:识玉 第4节(1)-和田玉的文化
和田玉之所以历久不衰,历久弥笃,除了其自身具备其它玉种不具备的物质属性和优势外,还有一个深刻原因,这就是附加于和田玉之上的文化及精神价值。和田玉是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儒家文化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故而儒家文化对玉文化的影响力最为深远和巨大。在殷商时期,玉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过程业已初步完成,和田玉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物。在道德方面,儒家学派为进一步宣传他们的学说,需要用一些物质的载体,故而总结了殷商时代开始使用和田玉的经验,尤其注意到统治阶层喜爱和田玉的感性经验,用儒家的道德观念去比附于和田玉物理性质的各种特征,进行从物质到精神、感性到理性的理论创造,赋予玉以德行,即所谓玉德;“十一德”、“五德”之说。《礼记》中孔子赋予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此十一德,实乃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其相对应的是和田玉的物质属性,如温润而泽、缜密而粟、清越以长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实际上指的是玉的色泽、纹理、质地、硬度、韧性五个特性。
  因此,有关玉德的儒家学说,均以和田玉为依据,并始终以和田玉为尊,为正宗。和田玉因此成为君子德行操守的化身和社会道德的象征物。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同时,在宗教方面用玉制作礼仪祭祀之器,成为沟通世俗人间与祖先神灵的法物。在政治方面严格规定从天子到各级官吏的用玉要求,《周礼》中规定,“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壁。”这一切,为人们尊玉、崇玉、爱玉、敬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并直接影响到民间的广大基层群众视玉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最高标准,以及美的参照物,这可从成语中窥见一斑,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琼楼玉宇、亭亭玉立、玉洁冰清等。
  在中国文明及历史的进程中,长期以来儒、释、道三教并立。除儒教以外,其它两种宗教中的文化因素也加入了玉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过程中。道教以玉为灵物,视为神药,葛洪《抱朴子·仙药篇》中,“玉亦仙药,但难求耳”,《玉经》日:“服玉者,寿如玉也”,期望“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佛教对玉文化亦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华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翡翠谷 导游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