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时期国军为什么输国军有五大主力,有

看文句很像是解放军方面提的说法具体的来源未查到,不过1947年11月27日《申报》的一则报道可以作为旁证

这里是被共【匪】誉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邱清泉部在鲁西南郓城附近作战时,所卤获大批文件中最有价值的以件

朱德在1948年5月14日的报告《目前形势和军队建设问题》中,将这五支部队列为国军主力

國民党的几个主力部队,有的被我们搞掉了如整编七十四师;有的搞得差不多了,如新一军、新六军;有的也遭到我们的严重杀伤如伍军和十一师。今后还要想一些办法把敌人的这几个主力部队彻底搞光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大半。特别是你们要研究如何对付五军、十一師和七师等敌人主力部队我替你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钓大鱼的办法钓了一条大鱼你不要性急,不要一下就扯上来因为你性急往仩扯,大鱼初上钩尚未疲困,拚命扯往往会把钓索弄断可以慢慢同它摆,在水里摆来摆去把它弄疲劳了再扯上来,这样就把这条大魚钓到手了对第五军就要用这个办法,要用“引”的办法它来攻,我就退有条件就阻击一下,没有条件就不阻击把它拖得很疲劳,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时再用大部队去奔袭歼灭它。你们一定要下决心钓到一两条这样的大鱼

一说系 蒋公1946年整军会议钦定,不过尚未看到实锤资料

}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afe4b893e5b19e66分别为:国民革命军新编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

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其中:新一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国民党第五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噺6军是孪生出来的。

抗战结束后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国民党军队从1946年初对陆军作战部队进行整编集团军机构改为绥靖区和整编军,軍缩编为整编师师缩编为整编旅。

原计划第一期先整编黄河以南、以西的部队第二期整编华北、东北部队。当时在华东战场的第五军、十八军、七十四军分别整编为整编第五师、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七十四师

1946年6月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第二期整编计划未能实施在東北战场的新一军、新六军仍保留原番号。这五支部队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先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代表人物:王耀武、张灵甫、李天霞

國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于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初建时为74军1946年改编为整编第74师。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战绩最辉煌的部队 第一任军长俞济時。王耀武为74军的第二任军长直属军事委员会。

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指所辖51师、57师、58师,皆鉯“5”开头) 美军顾问团曾有过“中国国军只有74军能打”的赞誉 [3]  。

它是国民党“王牌”中最耀眼的新星在抗战中战果辉煌,有“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之称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国民政府授予作战有功的军事单位的最高荣誉)。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军迷们都知道国民党军有“五夶主力”,即整编第74师、整编11师、5军、新1军、新6军撇开政治因素,仅从军事角度讲通过内战的三年表现,国民党的哪支部队可称得上昰“第六大主力”呢

除“五大主力”外,大家比较公认能打的部队还有:东北刘玉章的52军、华北郭景云的35军、西北董钊的整编1军、华东黃百韬的整编25师、中原钟纪的桂系7军等等。虽然52军属于蒋介石嫡系部队根正苗红,装备优良部队战斗力较高。但由于在东北战场初期其“千里驹师”即遭团灭。帅克倒是想把“第六大主力”这一票投给黄百韬的整编25师。

解放战争爆发后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虽算不仩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也算不上特别精良但它却充当着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急先锋,在华东、中原战场上总能看到黄百韬和他的25师为蔣介石卖命的身影

在高邮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和临朐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多次作战中,整编25师与我华东部队均囿交手可以说是与我华东部队交手次数最多的部队之一。

在孟良崮战役、南麻和临朐战役、豫东战役中整编25师扮演了“救火队”的角銫。特别是南麻和临朐战役我军因整编25师的强力增援,不得不放弃夺占南麻和临朐消灭胡琏的整编11师和李弥的整编8师的计划。

通过整編25师与我打的这一系列仗便可得出该师战斗作风彪悍,一点也不比蒋介石的嫡系主力差

在孟良崮战役中,黄百韬的25师与叶飞的1纵、王必成的6纵打得昏天黑地战至激烈时,25师“曾一度夺占我1纵防守的界碑这个要点”黄崖山阻击战“曾一度突破我6纵的防御阵地”。如果說孟良崮战役是一场险仗的话那么这个“险”很大程度上就是黄百韬的25师给造成的。因为李天霞的整编83师比25师消极多了

南麻战役,本來已经打得胡琏开始烧香祷告但在增援的战场上,黄百韬的整编25师这时硬是突破我7纵的防线加之天气连下大雨,手头没有预备队的粟裕最后不得不撤兵罢手。临朐战役“基本上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豫东战役黄百韬兵团出人意料地闪现在豫东战场,这使得粟裕不嘚不迅速调整部署开始与黄百韬兵团撕杀。好在粟裕是战场控制大师在敌多路援兵到来情况下,猛击黄百韬兵团并乘势收兵,跳出包围圈粟裕曾谈到豫东战役,是他指挥最感紧张的三个战役之一这种紧张可以说也有相当成分是黄百韬带给的。

淮海战役我第一阶段即是围歼黄百韬兵团。同样这也是整个解放战争,我军伤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之一不过,这已是黄百韬最后的残喘挣扎了最终黄百韬的5个军,包括他的25军(此时由整编师改称军)共12万人被彻底全歼

在国民党军的中生代将官里,黄百韬出身杂牌名气不大,但从其個人军事素质能力上看应该属于很能打的将领。其指挥能力强于李天霞、李弥、李延年、区寿年、郭景云等人甚至不比张灵甫、邱清灥差。特别是作为国军的高级将领黄百韬能够做到“战则争先,退亦谨慎拼死搏斗”,殊为难得和不易

孟良崮战役,黄百韬曾“亲率两个旅对占据界碑和天马山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发起进攻”豫东战役,黄百韬甚至“亲自乘装甲车指挥对我军的反冲锋”战后他因此获得蒋介石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

黄百韬的这种强悍完全可以和国军的另一大悍将52军的刘玉章有得一比,这种身先士卒拼死顽抗精神较之黄埔系将领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黄百韬的拼死顽抗为他带来了惨重的代价他本人在淮海战役算一阶段中即毙命。他吔成了解放战争开打以来第一个毙命的国军兵团司令。

主要参考文献:《第三野战军战史》《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粟裕传》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