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必背简单的宋词宋词10首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89首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14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5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6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7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9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0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21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2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3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24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5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
如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26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8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9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0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1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2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仗无时夜扣门。
33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4夜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5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6望洞庭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7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8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9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40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41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4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4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44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45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6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7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48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49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5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卷长林梢,&
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52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53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5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6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5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5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59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也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60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1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62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正剥莲蓬。&
63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64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6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66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6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8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9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70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1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72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郊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原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73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74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生子当如孙仲谋。&
76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77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78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9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0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81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82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83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8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军师西门伫献捷。&
85东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杜甫&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86望月有感&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87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8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89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_文库下载
1亿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
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句式齐整,以四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又间以六言,使文句整饬匀称,节奏疏宕谐婉,语意转折灵活。细细品读,韵味十足。
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此指烟霭。
窥(kuī):从缝隙中偷看。
檐(yán):房檐。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竹里馆(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曾被选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 注释
Word文档免费下载:(下载1-24页,共24页)
初中必背的30首古诗(包括沁园春.雪)。纯手工制作 (一册一册找的)希望大家喜欢1【观沧海】 (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 《里仁》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 200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背... 13页 1下载券 人教版初中中考必背60首... 23...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50 首)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30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人教版中考必背30首古诗 11页 免费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必背50... 16页 4...说是60首,其实有90首。...初中必背古诗50首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中必背古诗 50 首,题目带内容...十五府小史,二十朝 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HH颇有须,盈盈...上海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初中文言文必背古诗词 导读(3) 上海中公、上海中公教师联合制作 第三首 君子于役 年代:先秦 出自:《诗经》 内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初中必背古诗文61首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中必背古诗文 61 首--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中考必背 30 首古诗及 13 篇古文 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望岳 3 饮湖上... 2012年上海中考新增古诗... 5页 1下载券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目录(人... 6...初中必背古诗( 初中必背古诗(34 首)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人教版初中中考必背古诗词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初中中考必背古诗...30、【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初中生必背一百句宋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即用此法写成。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关雎(《诗经·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以《诗经》首篇的显要位置,历来受人关注。但在《诗经》的研究史上,人们对《关雎》诗义的理解却多有分歧。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木兰辞(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花木兰)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齐)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作于天宝十三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陌上桑(汉乐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
薄雾浓愁永云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全词重头五十二字,前后片各三仄韵。第三句用平脚不入韵,其余第一、四、五句用韵。前后片第二句五言句,前人有的用上二下三句式,有的用上一下四句式,还有的前后片分别用以上两种不同的句式,因此,此句形式可以灵活使用。通常以《漱玉词》为准。
  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东晋·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京公网安备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9388号 |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必背宋词精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