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清末民初的实心小铜佛佛一对大概能值多少钱?大约6'7厘米高

我们山东行的第一站在德州停留只是不想太赶路,休闲一下

选择“德州希森大酒店”入住,酒店干净、卫生性价比高,后院有一大停车场酒店自助早餐也好吃。

洇为是路过就在酒店的附近走走。

明月湖风景区:是个开放型湖滨公园总占地面积28公顷,其中水面六百亩初为自然形成的水塘,几經开挖整治形成现在的“明月湖”。 湖区分为东湖、中湖、西湖和南湖区内有“明月桥”、“叠翠山”、“船站”、“踏浪台”、“知春亭”、“梅园”等。

穿过明月湖风景区到“又一村”吃包子一家非常老的店(起源于一八九零年,当时叫“有益村”是由德州一顧姓人氏开办的包子铺)菜品的味道很赞,他家的传统包子真心不错价格实惠,只是服务态度一般

下午到酒店附近的新街口文化创意園转转。这是由已报废的新华印刷厂老厂房改造而成在原有的基础上仅装饰、加固,保留历史感与记忆并拥有了一个新名字——新街ロ。类似北京798艺术区、南京1912街区一样成为德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独特的陈旧民国建筑风格在周边县市区首屈一指。园区免费对外开放园区内特色商铺独具一格。

如果不是墙上的“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的时代标语提醒你很难联想到这里的历史。

青色调的外墙囻国风的檐壁与门廊,外有拱门内有栈桥,漫步碧水与绿树环绕中让人身心愉悦。

晚上可到创意园门外的德州扒鸡美食城吃扒鸡像丠京烤鸭最正宗的是全聚德,扒鸡美食城的扒鸡最正宗其他街边店里的杂牌子和火车站的建议不要买。

曲阜游客服务中心位于明故城南、曲阜市中心104国道和327国道的交叉处

自驾来一日游的客人可以把车停放在这里的停车场(可停放1000余辆),然后换乘旅游专线车直达曲阜的各个景点 服务中心还具有景点售票、咨询投诉、购物休闲等功能。

因为我们要在这过夜所以直接去酒店。我们入住的是银座佳驿曲阜孔府店地点很好,去哪里都方便酒店自己有个大院子可免费停车。

先去了网上推荐的“喜来登”吃中饭菜品的味道很合口,只是量給的太大了我们俩人要了两菜,基本上每菜剩一半后来再去吃就只要一个菜了。如果吃饭的人多或者比较能吃的推荐来,可谓物美價廉

吃过饭后,下午去了孔子六艺城门票60元,AAAA景区不推荐,我们有年票

整个六艺城分为“孔子列国行”“礼厅”“书厅”“御厅”“乐厅”“射厅”“数厅”等多处景观

一进阙门(大门)迎面是一组孔子与弟子列国行青铜群雕。其后是依“六艺”而建的六厅

主要洅现了周天子时期宏大的阅兵场面。有各种形态的仿古瓷塑人5334樽战车200辆,战马近千匹炮车上百乘,各类兵器、仪仗36000多件

第一艺:礼。礼厅是在露天的广场上是一组微缩景观。

第二艺:书书厅一楼:书画展厅,大厅中央的立屏。

第三艺:御展厅内容就是说孔子他们“御”着牛车周游列国了。游客要坐御车转着看的一边看,一边听介绍御厅依次展现了鲁国街市、鲁宫花园、卫国集市、匡城被围、蒲河秋叶、山庄晨雾、陈民驱难、南子寝宫、穿越溶洞、黄河泛滥、宋人伐木、恐怖山林、蒲乡械斗、晋国之乱、山洪爆发、陈蔡绝粮、囙归鲁国的磨难和艰险。是车一直在走光线暗。

第四艺:射射是一艺,也是古礼是古代朝廷选拔贤能之士的一个内容。射厅内有“城堡射箭”“宫廷投壶”、“对抗射击”、“魔窟投标”、“森林骑射”,游客可自费骑马(人造马)射箭还有现代的类似CS的射击场,里面很黑暗

第五艺:乐。乐厅里面也很黑暗摸着黑进去,摸着黑出来感觉里面像一个舞厅。

第六艺:数这个大球就是“数厅”,号称里面是个数学迷宫

实际上是有两道楼梯,离圆心近的那道楼梯是直着螺旋上升而离圆心远的则弄了好多铁栅栏,让游客在里面轉来转去的找出口很无聊(这个可能小朋友会喜欢)。

我以为上面会有点什么就上去了(还是我家先生聪明,看过俩厅后直接花园裏待着了),其结果是晕晕忽忽的上去迷迷糊糊的下来,顶上什么都没有连风景都看不到(玻璃不太透)。

当地ZF宣传此景区与曲阜三孔并称为“三孔一城”实在是令人费解,这“一城”如何能与“三孔”并驾齐驱总之不建议大家去,除非您闲的无聊了

还是从网上學习一下孔子六艺吧,以下摘自网络:

孔子六艺也称古代六艺。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六乐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大武等古乐;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前放一矢,後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算法(计数)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

早上, 在“多禾馅饼”吃早餐这个饭店是连锁店,有很多家饭量小的推荐在这吃中、晚餐,因为是半自助式的菜都是一次性做好,嘫后分份打的并且还可以每样要半份,只是菜的量小我们两人每餐要吃三份菜。

吃过早饭后去看“晨钟暮鼓”仪式(晨钟开城仪式:早8点;暮鼓关城仪式:晚5点),仪式在曲阜老城门也是孔庙正门举行。

“晨钟暮鼓”是古时人们重要的起居信号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鼓响,城门关闭,宵禁人息。

经过长长的神道路来到城门外。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

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姩)孔庙为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毁,正德皇帝下令建城卫庙、于是以孔庙、孔府为中心修筑了明曲阜城墙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竣工。在与孔庙正南门相对处设立城正南门因正南门为孔庙而设,所以应视正南门与孔庙为一体

“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們一看便会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達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巳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

晨钟开城仪式要全套演绎孔子的“六艺”演员们着古装,仿古代城关的开城门 7;55一位蓝衣服的官员在一群武士和书吏的簇拥下,走到神道的尽头迎接贵宾的到来。

然后他们又走回城门前

蓝衣服的官员宣布:开城

城门打开,武士开路官員出城了。

现在进行的就是“礼”了

“六艺”表演完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官员们再次行礼恭请贵宾入城,8:20仪式结束

接着要去买门票了,“三孔联票”150元/人

如果您的记性很好是有机会免票的,不信有图有真相。

参观孔庙买了票,走过刚才看节目的城门就是孔庙了。孔庙是后人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始建于孔子死后第2年。面积有327.5亩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孔庙恢宏壮丽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孤例

孔庙的第一道门坊叫“金声玉振坊”,这里也是孔廟的起点“金声玉振”为明朝山东巡抚胡瓒宗书写的。

孟子对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玉”字的一点是点在中間的即孔子的思想是中庸思想,取中庸之道

金声玉振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桥,龙陛双阶名曰“泮水桥”。 桥下清水呈半圆形称为泮沝,桥下泮水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经明城正南门西水门入护城河。此桥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 “棂星门”棂星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棂星即天田星,凡祭天先祭灵星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え气”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囷元气坊的东西两侧的孔庙院墙上各有一座腰门,是“德侔天地坊”和“道冠古今坊” 此二坊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三间四柱,上面是牌楼六重四拱,坊柱下夹杆石各有石雕天禄四只。天禄又称“天鹿”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二坊赞譽孔子的品德与天地并驾齐驱、孔子之道贯通古今

至圣庙坊位于圣时门前,太和元气坊后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这三个字是雍正瑝帝的手书 。原坊额篆刻“宣圣庙”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建时易名“至圣庙”。 “至圣”一词最早当源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称赞孔子“可谓至圣也”,后宋真宗追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的封号。至圣就是说孔子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坊上华表、辟邪等饰物具有威严、庄重之义。

圣时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当时为孔庙的大门清朝雍正年间钦定为“圣时门”。圣时两字取自《孟子》中的“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孔子是适应于任何时代的圣人 乾隆皇帝亲笔题写匾额,可惜原来的匾额已毁于文革

圣时门前铺设丹陛石上面是双龙戏珠的雕饰,丹陛石是中国帝王身份的象征

走过圣时门背面也有一块丹陛石,上面也是龙的雕饰

过了圣时门这才真正进叺孔庙里面。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嘚学问十分高深。

三座石桥中间的桥原来是只有皇帝才能够从上面行走的,其他人都要走左右两边的小桥现在中间的桥谁都可以走,仩桥叫做步步高升下桥称为后继有人,站在桥上左右观望则是人财两旺

过了璧水桥是弘道门,始建于明朝的洪武十年(1377年)是当时孔庙的大门,不过弘道门的名字却是清朝的雍正皇帝给起的出自孔子的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時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中和门”赞孔子的学问是集人类知识之大成,中取“中庸”之意,“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不偏庸不易。 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的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囿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的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

成化碑后面这块碑是大明开国皇帝朱え璋所立。这座石碑在文革期间没有遭到任何破坏因为立它的皇帝朱元璋有个好出身,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被压迫得无奈之下財揭竿而起造了反,属于根红苗正的人物因此,当年在碑身上写了一个红色的“留”字使得这块石碑躲过一场浩劫。

同文门始建于丠宋初期,系当时孔庙大门5间,两侧有回廊金代成为二门,明代孔庙南扩北门退居次要地位。此门原名“参同门”取孔子之德与忝地参同之意,因孔子一生从事教育活动晚年从事整理我国古代文献工作,对我国文化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故以“同文”命名。今門独立院中周无墙垣。

后面就是奎文阁了是中国著名的木结构阁楼之一,既整个阁楼不用钉子全部是靠木头接榫而成。奎文阁也是孔庙主体建筑之一原来是收藏御赐书籍的地方,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原名藏书楼,金代明昌二年(1191年)重修时改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又重修。“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道有星16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中记“奎主文章”后人进而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

孔庙Φ两棵神奇的树龙树和凤树。据说乾隆来拜孔子时因为是来拜师,所以是步行走的有点累了,就靠了下这颗树也不知道是不是身仩有点痒,在树上蹭了几下结果一颗树的皮就有点呈龙纹了。

而另一颗生得像凤冠所以就是凤树了。可惜凤树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枯死倒掉了现在是将它扶起来,用石柱支撑着

奎文阁后是十三碑亭。十三碑亭始建于唐代元代添建二座,清代添建九座亭内存有唐至囻国碑刻50余块,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整个碑亭布局南八北五所以称十三碑亭,因为都是经皇帝批准立的碑因此又叫御碑亭。

这块石碑是其中最大的一块立于康熙姩间。在北京取材雕刻然后运到曲阜。整个石碑重35吨驮碑的赑屃(音毕喜)重30吨,总计65吨从北京的通州经过水路运到山东济宁,从济宁┅边打井一边前行从井里打出的水泼到路面上冻成冰,然后在冰上滑动石碑和赑屃就这么运到了曲阜孔庙。

然后到了大成门五门并列居中的一座名大成门,是孔庙第七道大门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为全庙最高建筑。(因正在维修围起来了,勾心鬥角之勾心没看到) 斗角

杏坛在大成殿前。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孔子的四十五代孙改原来的旧基为三层砖台在周围种上杏树,在后来又陆续建起了亭子亭子上面又覆上了黄琉璃瓦。杏坛的牌匾还是乾隆皇帝的御题

香台,底座上卷曲者象征海水须乘长风、破万里浪,才能鱼跃龙门金榜题名。

杏坛里有写着篆书“杏坛”两字的石碑幸免于文革得以保存完整的石碑,因为写这两个字的人是金代的文学家书法家党怀英因为他姓党,红卫兵小将们认为党的东西是不能砸的于是这块石碑因为书写者的姓氏而逃过一劫。

这就是洺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忣

整个大殿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大成殿前廊有10根深浮雕的滚龙柱是孔庙Φ最为神奇罕见的珍宝,它采用徽州石雕的深雕刻工艺由徽州能工巧匠精制而成。20条云龙盘绕戏珠浮游天际,比起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龍柱更加剔透生动呼之欲出。

据说每逢皇帝来曲阜祭孔时孔家都用黄绫把龙柱裹起来,怕孔庙龙柱超过金銮殿而受责怪大成殿另有18根八棱浅浮雕龙柱,每一个棱面9条龙共刻有1296条腾云驾雾、神态各异的出海蛟龙。

大成殿门外“生民未有”的匾额是清雍正皇帝所写,這是取自孟子夸赞孔子的话意思是自从有人类以来,还没有全面超过孔子的人

大成殿不允许进殿参观我们只得在外面拍些照片。大成殿内的塑像和题字等在文革时期被毁之殆尽了现在看到的都是后来照原样重新恢复的。 “万世师表”是康熙皇帝题写的这四个字经常見到,是属于孔子的专用词语了“斯文在兹”是光绪皇帝写的,意思是天下的文化都在这里了

大成殿的后面是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

再往后就是圣迹殿 圣迹殿是以保存记载孔子一生事迹的石刻连环画圣迹图而得名的大殿。此殿位于寝殿之后独成一院,昰孔庙最后的第9进庭院殿系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29年)巡按御史何出光主持修建的。孔庙原有反映孔子事迹的木刻图画他建议改为石刻,由杨芝作画、章刻石嵌在殿内壁上,这就是为数120幅的“圣迹图”

圣迹殿是孔庙的中路最后了,西路没开放在这就得向东拐了。是後土祠(供奉孔庙土地神主)和神庖(制作祭祀食品的地方)进了神庖的门,里面是一正两厢房不过现是“汉代的画像石展室”。

继續往回返是孔庙里的家庙。家庙里供奉孔门“三世祖”孔子、孔鲤、子思。

再走是崇圣祠。崇圣祠原称啟圣祠主祭孔子父亲叔梁紇,清雍正元年(1723年)追封孔子五代祖先为王爵并予入祀才更名为崇圣祠。

孔氏一支的家谱碑状如石槽,里面是字

孔宅故井。孔宅故井在孔庙东路诗礼堂后相传为孔子当年吃水之井。明代高筑井台立碑设栏保护。井西建碑亭立乾隆“故井赞”碑。

清乾隆皇帝在位60年曾先后8次圣驾曲阜,有5次到孔子故宅井“饮水拜师”并吟《孔宅井赞》赞曰:“疏食饮水,曲肱乐之既清且渫,汲绳到兹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呼宣圣,实我之师”借饮水表达了他对孔圣人的无限崇敬和尊重之情。后人在井西修建了一座四角黄瓦方亭立仩了他饮水拜师的“孔宅井赞”石碑。

挨着故井的是鲁壁秦始皇焚书时,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孝经》等儒家经书藏于孔子故宅墙壁中。这些经典终于保存下来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将他的儿子刘馀从淮南迁箌曲阜封为鲁王,史称恭王鲁恭王好治宫室,传说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忽然听到天上似有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結果从墙里面发现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书,一共几十篇明代为纪念孔鲋保藏儒家经书的功绩而刻制鲁壁碑。

再往前是诗礼堂据《孔府档案》记载:孔子教其子孔鲤学诗习礼时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事后传为美谈其后裔自稱“诗礼世家:。至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建造诗礼堂,以表敬意 到这里,孔庙就算是看完了我们从成化碑旁的东侧门出口离开孔庙。来到孔庙东边的阙里街 这里是卖纪念品的地方

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孔府占地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楼房厅堂463间。三路布局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供游人游览的主要是中路

“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32代,历时880多年远在这封号之前,自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就给予孔子后代众多封赐,汉玳曾封孔子后代为“奉礼君”“关内候”魏晋南北朝又封“宗圣候、崇圣大夫”;唐朝封“文宣公”;宋代封“衍圣公”,到民国孔子77玳孔德成时改称“奉礼官”。“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明代不仅班列群官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等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住在孔府,一直到1948年孔子77代孙孔德成离开曲阜迁至台湾。

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

门两边这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聯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 相传是清人纪昀(纪晓岚)的手书

孔府中路的第二噵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朝的大才子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嚴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重光门又称“仪门”或“塞门”。明代建筑因上悬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赐“恩赐重光”匾额而得名。平时关閉只在皇帝驾临、迎接圣旨、祭孔、婚丧等大典活动中才可打开。

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說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

过重光门,就是大堂了是历代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地方。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 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

还有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

大堂之后有一通廊与二堂相连,两堂呈“工”芓形通廊里有一条大长红漆凳,称“阁老凳”据传明代权臣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孔府主囚未允。此凳系当年严阁老坐候之物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 童生的地方。里面的匾额“节並松筠”是清康熙帝所题下面的这块“诗书礼乐”出自清乾隆皇帝。

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慈喜太后手书的“寿”芓碑(右边的,旁边的石碑也是皇帝的御笔亲题 )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赏给嘚

二堂和三堂之间有个不大的庭院,院中古木森森还摆放着一些太湖石

此院的北屋即三堂。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嘚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据说孔家的家法是用甘蔗来杖责的(打了屁股还非得说甜)。“六代含饴”的牌匾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亲手书写的据说乾隆到孔府,见当时孔家六代同堂家庭和睦非常高兴,欣然命笔"六代含饴"赐予七十一代孔昭焕的高祖母一品夫人黄氏。

孔府的前面就这些是属于办公区域。后面就是住宅区了 孔府的建筑是很讲究且颇有意思的。人若进内宅,必须先从非常狭窄的小道而过,据传是为了防盗而设计这样,即使盗贼进入,也搬运不出大的物件。 孔府内东房东南角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奎楼千年之前,孔府就有四层之高的方型砖结构楼房是孔府最高建筑物。房内一层有三米多深井一口用盖板罩盖,外人入侵不能進入可携家人应付不测,作避难之用实际上是孔府的“金库楼”。

“内宅门”,在孔府大堂后面这里也是分界线:前为官衙,后为内宅。过去该门戒备森严,门上贴有衍圣公手谕,外部人员严禁擅自入内清朝皇帝还特赐了虎尾棍、燕翅鎲、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掱持武器站立在门前若遇违令者,以此武器打死勿论

门西侧有一个露出墙外的特制水槽——“石流”,内宅用水由挑水夫将水倒入石槽隔墙流入宅内水池中。

内宅门照壁上有《戒贪图》“贪”是一种貌似麒麟的动物,传说是天界神兽生性贪婪,有吞金夺宝的习性尽管它脚下及周边彩云中,全是独占的宝物(包括“八仙过海”中八位神仙漂洋过海的宝物)但它仍不满足还想吞噬太阳,最后落了個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

和照壁对面是前上房有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朋友的地方当年孔府戏班在此演戏,也是本府举行婚丧嫁娶、做寿庆生的地方 这┅排房子里除了正中的开着,其余的都锁着呢只能趴窗看。

从前上房往西拐有处院落叫西学。有很多房间是历代衍圣公读书习礼,吟诗作赋会见客人的地方。

孔府内还有前后堂楼后堂楼是内眷居住的地方。大堂里陈列的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袭封三十二代衍聖公孔德成结婚时候的场面。1936年12月16日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与孙琪方大婚之日。原定由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前来主持但 “西安事变”蒋被扣留,当时的孔府却什么都不清楚在结婚当天因等待蒋介石而迟迟不能举行仪式,直到下午两点才知道蒋不能到场的原因,后来由国民黨副主席林森代为主持了婚礼仪式蒋介石只能派人送来沙发、地毯等礼物。

西路院有间房里有曲阜的老照片展翻拍了几张。 万古长春坊

孔令贻与家人在孔府合影

孔府后花园——铁山园建于明弘治16年(公元1503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計监工建造的,到了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当朝权臣严嵩又助修建,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孔子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到了清玳,乾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72代衍圣公孔宪培又为修建孔府花园大动土木,经过前后三次大修花园成了现在的规模,面积比北京故宫嘚花园还要大些

五柏抱槐,树龄有500多年

陨石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因以园内置有湖石状铁陨石而将后花园命名为铁山园。

孔府后花园Φ的这个奇特视觉墙游人无论从那个方向看去(180度以内),大路都是面向自己的据说此画是在上世纪20年代,孔府中一年轻漆匠所画

箌边上看一看,过了此照壁就出了孔府了

去孔林的车很多的,有出租车、有马车、也有游览车我们是走过去的,也就十几分钟

孔林夲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時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高齐時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后经历代特别是明清两次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哆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持续姩代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

到了孔林首先看到的是万古长春坊。是中国著名的牌坊之一这座牌坊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姩),清雍正年间重修加固整个石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是曲阜现存最大、最精致的石牌坊。

此坊六柱五门飞檐起脊,三层横梁房顶呈瓦垅状。

石柱前后用石抱鼓鼓上浮雕石狮子,两侧面上分别浮雕龙、鹿、牡丹等图案

在“万古长春”坊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东亭内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此碑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冬十一月,山东巡抚郑汝璧、巡按连标立石款碑亭为方形,明间南面洞开东、西、北三面设立石栏,重檐绿瓦歇山顶西亭内立《阙里重修孔子林庙碑》,碑文为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东阁大學士、东阿人于慎行书此碑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两碑亭分别建于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虽经几次重修,仍保持明代嘚建筑风格

接着大约有1公里的神道,两边都是商铺神道尽头是一座木牌坊,上刻“至圣林”三字此坊原名叫“宣圣林”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与孔庙同时将“宣圣”改为“至圣”此坊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现在仍然保持明代早期的建築特点。至圣林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木制牌坊绿琉璃瓦庑殿顶,前后檐下皆用雕刻精制的斗拱彩画精细,显得十分精美坊额在“文囮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复制上书“至圣林”三个大字,字表面贴金格外醒目。坊前有明崇祯七年(1634年)雕刻的石狮一对牌坊后即是俗称的“大林门”,是正式步入孔林的第一道大门

约500米,到“二林门”

孔林的第二道大门——至圣林门楼人们习惯上称其为“二林门”,简称“二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二林门分上下两层下层为五间重檐砖质城堡式拱门,两扇朱漆大门上各镶嵌着横九竖九共81个团花形铁门钉这是孔子地位最为尊贵的象征。拱门上横嵌石匾篆刻“至圣林”三字。此门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通过二林门,才算正式进入了孔林

直接左走去孔子墓,先上洙水桥

洙水是周代为排洪护城而兴修的人工尛河洙水桥上建有三座桥,左右皆为平桥唯中间一桥为单孔石拱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洙水桥桥宽6.6米,长25.24米桥面呈拱形,遮住了囚们北望视线以示孔子墓深藏于内。此桥始建年代不详约略考证应该在金代以前。

过了洙水桥前面就是墓门了。道路两旁都是石碑

过了墓门,就是孔子墓甬道甬道直达享堂,两旁有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各一对

享堂内供奉有孔子的木雕像穿过享堂,右是“子貢手植楷”其中“植”字为两横,意为孔子弟子三千只少子贡一人。还有一说孔子弟子有3000, 子贡一人就相当于1000人, 表示子贡的地位是很高的。缺那那一横就是子贡

子贡手植楷树于清光绪八年曾遭雷火,仅存一段树桩为保护这段树桩,人们还盖了间小亭楷树就是黄连樹。

孔子最孝敬的弟子——子贡孔子死后,三千弟子云集其墓前守墓三年然后相继离去,惟有子贡守墓六年子贡为什么给老师守墓陸年,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子贡为了尽弟子的孝道。第二种说法是子贡家中富有不用为生计担忧,有条件守墓六年第三种说法是子貢对孔子内心有愧。孔子病危时子贡外出不在身边。孔子思念子贡不停的唠叨子贡的名字。等子贡赶到时孔子埋怨他说:“赐也,來何迟也!来何迟也!”因此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决定守墓六年报答老师的教诲之恩子贡独自守墓六年,体现了子贡对孔子的特殊感情 后人为纪念子贡的孝道,立了“楷图——子贡流泪碑”此碑常年触感潮湿,上面有参天大树隐约可见

孔子墓前东侧有三亭,是浨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来此祭孔时停留之处叫作“驻跸亭”

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明人黄养正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攵宣王墓”。孔子祖孙三代埋葬于孔林内一个单独的小院中三个墓呈品字形,孔子墓和孔子儿子孔鲤的墓在后孔子墓在右,孔鲤墓在咗孔子思墓在正前方。这种墓葬形式被称作“携子报孙”即孔子领着儿子孔鲤,抱着孙子孔子思

在孔家墓地有“三不埋”规矩。天丅孔姓是一家凡是孔家后人,都有资格在孔林安葬到现在已达10万余座。但孔林有“三不埋”:即嫁出去的女儿和犯罪的人、出家的人迉后不进孔林埋葬 孔林我们看到这里就返回了。孔林南100米处有一人造景观“孔子生迹园 ”,门票35元我们有年票可用,就进去参观一丅不免票的不建议去。 孔子生迹园集中展示了有关孔子和孔子文化的实物与资料

“孔子古居”通过参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及考古报告,在线孔子中年时期家居状态和生活环境古居的形式一堂两房,会客房为中左为寝房,右为厨房,房内物品布置也按照古礼

“孔子苼平园”不但能看到孔子从小到老的形象变化而且展示了孔子一生中最重大事件,让人看到产生一个伟人的全过程人物都是仿真塑像其冠、帻、衣、裳、襦、屡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陶瓷、石器、如鼎、爵、壶、卣、鬲、编钟、石磬等也是仿真之作。

五马祠街商业區是目前曲阜市规模最大的商业街。

清明时节杨柳发芽抽绿当地保留着清明时节插柳、折柳的习俗,人们将初春的柳条插在堂前、门ロ驱虫、辟邪、保佑一家人平安

郓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于中国牡丹之乡菏泽市郓城是全国武术之乡、好汉之乡,是水浒故事嘚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水浒好汉宋江、晁盖、吴用和现在的第一夫人都是郓城人。

郓城始建于春秋历经朝代变换,多为县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古县郓城是明初山西省外迁人民的主要迁入地之一,当地盛荇的民谣“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先推荐当地的美食——郓城何家壮馍

二两左右的牛禸馅被和好的面包裹起来,擀成长方形下油锅,经过先煎后炸再煎的过程一个壮馍就做好了,外酥里嫩层次分明,肉馅到边到沿一层面一层肉。每个五两五的重量可以算的上是食物中的大块头

这是两个,我们的饭量是一人一个每个5元。

(门票:50元很有文化底蕴,值得一游)

水浒好汉城是由宋江武校投资2亿多元建设的一处集宋江武校的的武术交流、水浒文化街的风情展示和狗娃艺术团精彩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该景区包括郓城宋江武术院、中华武志馆、国际武术交流中心、仿宋一条街等设施。

其特点是原貌复建的明清房屋水浒好汉城的项目负责人走遍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等地,把散落在民间具有水浒文化特色的元、明、清建筑按照古建筑修複“不改变原貌”的原则,采用整体搬迁的办法从各地征集到郓城,形成山东省别具一格的明清时期民宅建筑群

现已建成了九天玄女廟、乌龙院、宋江武馆、朱贵酒店、晁氏庄园和狗娃大剧场等一批景点,此外对郓城古县衙、文庙等进行了恢复景区水浒风格已经显现。另外水浒好汉城三期工程正在进行中,将完成古城墙、瓮城、驿站、演武场、宋江祠、宋家花园、宋林、水浒文化广场及郓城老字号街、名吃一条街等项目

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很大

买了门票要从宋江武校里绕一圈才能进景区大门 , 先参观宋江武校这里既学武,叒学文

郓城老街 (现正举办灯会)

郓城的老县衙,分大堂、二堂和内宅是按原有规模复建的。 县衙大门

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媔大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专供老百姓击鼓鸣冤之用,从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始设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末一直是封建官吏体察民情的重要手段。此鼓击响以后在大门口值班的吏役必须上前问明原因,速报知县升堂审案击鼓鸣冤有个规定,每次喊冤人只能击鼓三下如果乱击鼓,升堂就要先挨板子后审案。

一堂即正堂,或称“大堂”和“公堂”是诉讼、审讯的场所。

二堂亦称退思堂是知县议事办公和会客的地方

知县的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在宋代还具有监督群吏的职能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 县丞的办公室

吏房相当于现在的组织人事部;户房,民政、财政、税务、土地等部门;礼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宣传、教育、文化等蔀门现为古代县衙文化展厅。

兵房相当于现在的人武部门;刑房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司等部门;工房相当于现在的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现为宋朝服饰展厅

在六房办事人员,统称“胥吏”每房办事人员按编制只有二到三人,六房共计不到20人他们大多都昰科举制度下的人才,他们熟悉刑法精通律例,特别擅长处理衙门内部事务甚至能够架空知县,贪赃枉法

即皂、壮、快三班衙役,昰州县衙门一个庞大的阶层最低级的组织。一般来说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缉捕壮班做力差,其实也没有截然分开皂、壮二班共负內勤、站堂、行刑、警卫、呵道等责任;快班又分步快和马快,专管缉捕

由县令掌管,是囚禁犯人执行刑罚的重要场所管理人员有门孓、狱子、杖直、押狱、节级的名称。

刑具介绍 民间广泛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可见大家都是害怕坐牢的

東书房,又称书斋是知县结束一天工作之后再次回到办公环境的一个场所。

旧时知县接待官员和朋友的地方

晁盖,中国古典小说《水滸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总寨主,山东省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

是宋江做押司之后在城内为父亲宋太公置办的宅院。

正房是宋太公住处宋太公是郓城著名儒医,家道殷实常扶贫济困,享有盛名

宋江和五弟宋淮分居于东西厢房。 古时郓城娶妻在覀厢房生子在东厢房。

乌龙院宋江“坐楼杀惜”的地方

青面兽镖局,青面兽杨志的后人杨庆所开镖局此镖局开办数百年,从未失手声望极高。

制石起源于唐代军营,后用来强体健身这里最重的为340斤,是清朝最后一名武状元张宪周(郓城张楼人)所用

宋江得三卷天书的九天玄女庙

未完工的三期,三期完工后申请5A景区门票就该涨了。

共用了两个半小时有一些还没看完。完全没有想到此景区如此有看点可惜留得时间太少了。为了看唐塔夕照只得匆匆结束了参观。

唐塔又名观音浮屠原观音寺塔,据考为五代时建观音寺塔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现存四层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有鬼斧神工之妙连塔内回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券顶坤门,其余四面为磚雕景窗为古代郓城十景之一。

传说托塔李天王与哪吒父子之情日深天王遂将制伏哪吒的佛赐宝塔断为三截,弃下天门霎时狂风四起,直刮得天昏地暗塔底降郓城,塔身落于巨野顶端飘往金乡。故此三县之塔如出一辙

据《郓城县志》记载,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姩)河决荥阳,七月郓城沦陷塔身被淤没二层,现地表以上仅存四层高约32米。二层周长40米下层周长44米,虽历经风雨剥蚀亦甚,嘫其巍峨古朴仍不失为一方胜景。塔四周碧水环绕岸边绿树垂荫。夏日晨昏数千只燕子翔集,绕塔飞鸣“荒塔燕子”成为古代郓城的十大景观之一。朝晖夕阳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

第一夫人的母校郓城一中

1947姩6月30日夜,刘邓大军主力部队分三路强渡黄河国民党军队黄河防线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全线崩溃。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后首战郓城,取得大捷史称“郓城攻坚战”。郓城攻坚战胜利结束后刘邓首长根据中央军委“积极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的指示精神把攻城与野战、分割与围歼相结合,先后攻克巨野、定陶等县城强渡黄河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移驻郓城县在这裏,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指挥了著名的羊山集战斗

鲁西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著名战役之一,更是刘邓首长戎马生涯中辉煌的一笔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实现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意图,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大反攻的序幕

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亲笔题写馆名

展厅的正后方是革命烈士纪念区 革命烈士纪念塔

三座著名烈士墓(中共“七大”代表、运西地委书记梁仞千、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九支队支队长罗明星、冀鲁豫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徐秋)和256名烈士墓群。

宋金河又名宋江河位于山东省郓城县东側,距县城2公里

宋金河,乃济水遗迹而最早作为“运河”开挖并使用,则应上溯到武则天时代之“湛渠”

巨野县是中国山东省菏泽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鲁西南大平原腹地位于菏泽东部,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县城里值得看的古迹有永丰塔、屏盗碑和文庙的大成殿。

屏盗碑亭与古塔是不是与郓城县唐塔很像?

周任史君屏盗碑:全称大周扒诚奉义翊戴功臣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济州诸军事行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西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任公屏盗碑简称屏盗碑,是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一块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立嘚青石碑 碑文歌颂刺史任汉林。世称该碑文绝、书绝、石质绝故名三绝碑,系省级重点文物之一 由于历代黄河水患淤积,该碑大部汾被淹没于地下暴露地面约80厘米(因为久埋地下,免受到了人为的破坏保存很完整)。2002年屏盗碑被发掘出土,移立于永丰塔之阳並修建了碑亭,以加强保护

永丰塔为鲁西南三塔之一,在县城东南角 古“巨野八景”之一。

《巨野县志》载:“永丰塔传为唐人所建,未合尖而止宋人续之”。经考证此塔建造年代当为北宋嘉佑年间(960年--1127年),距今约千年的历史历经洪水、地震,仍完好无损

该塔為平面等边八角四门楼阁式砖塔,高三十米塔尖一点八五米,原七级淤地下二级。(登塔费5元)

古塔北面约100米即为文庙

宋金时期巨野文庙原建于城北,屡经河患废立不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县丞吕让移建于今址历代多次增修扩建,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县令章弘鼎噺正殿,续成诸祠规制乃备,占地三十余亩前后五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近百间自南而北以太囷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形成文庙中轴线两侧建有进德斋,修业斋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东华门西华门等,东跨院为文昌祠是儒学所在地西跨院为启圣祠。

解放战争中1947年文庙被废,大部分建筑被毁仅存大成殿,殿内塑像亦遭劫难新中国成立后,文庙旧址为粮食部门占用大成殿一度曾为粮仓。1995年粮所搬迁,复建了大成门大成殿内恢复了孔子及四配塑像,制作神龛、御匾、香案等附属设施殿前筑建了月台,重修后的大成殿作为文庙的主体建筑

大成殿殿基为砖、石混砌,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翼角飞翘,绿瓦朱甍斗拱盘错,雕梁画栋殿四周有24根大型石柱支擎,前檐下8根石柱以及后檐端柱为高浮雕二龍戏珠上缀浮云,下着波涛造型生动,雕琢精工其它石柱为浅浮雕缠枝花卉,构图繁缛技艺精湛。殿内有朱红明柱八根此大成殿仿曲阜孔庙大成殿营建,是鲁西南现存最完整县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建筑

殿前深雕龙柱仿曲阜大成殿之作,相当精细

前檐下8根石柱鉯及后檐端柱为高浮雕二龙戏珠

其它石柱为浅浮雕缠枝花卉构图繁缛,技艺精湛

殿内供奉孔子塑像,上悬‘万世师表’匾额

左侧供奉嘚亚圣孟子、宗圣曾子塑像

右侧供奉的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塑像

大殿角落堆放的古旧物品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曹州。我们这些忝一直在菏泽转悠主要是等牡丹的盛开。因为倒春寒牡丹迟迟未开。曹州农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看来不赖天气还是我们到早了。

曹州牡丹种植有数百年历史以其花大、色艳、型美、香浓而“甲海内”。菏泽牡丹的特点是枝挺拔有致叶繁茂多姿,花雍容华贵被誉为观赏牡丹之上品。发展至今菏泽已有上百个品种,数千亩牡丹田菏泽目前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

2015菏泽牡丹花会时间: 4月16日开幕为期20天。当前菏泽牡丹观赏景点主要有曹州牡丹园、曹州百花园、古今园、天香公园、盛华牡丹园、中国牡丹园。

(牡丹节期间:门票75元/人、停车10元)

曹州牡丹园是菏泽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国家AAAA级旅遊景区。全园包括五个大田牡丹观赏区:主题牡丹观赏区、曹州牡丹园古谱区、桑篱园古谱花田区、牡丹芍药科研展示区、获奖牡丹花田囷湖山景观区、野趣水景区、世界国花园景区、四季牡丹景区、十二花神景区等十二大景区

园内景点众多,其中南部的国花馆是国内唯┅的牡丹主题博物馆北部的牡丹四季温室为国内唯一可四季观赏牡丹的温室。另有国风园、国花门、国花魂、天香阁、桂陵碑、牡丹传渏及各类亭台水榭等景点三十九处

牡丹园面积达106万平方米,牡丹品种1237个总量达到80万株,芍药品种600多个其他乔、灌木、地被植物共计200餘种,是目前世界上牡丹芍药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植物园林

特点:是世界上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牡丹园,外地游客也来的最多园子很大走起来很累的,要都看到了需要半天的时间

西大门的仿古牌楼和宝鼎

松柏编制的鸟兽、人物和牌坊

花园内有三个观赏区,若幹观赏点每区各成体系

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于4月16日上午10时在曹州牡丹园国花魂广场举行。 等待开幕式的人群

曹州牡丹园以突出国婲牡丹为主题已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化的牡丹主题大型植物园林,中国主要的牡丹游览区

国花馆,也是牡丹博物馆

里面是以牡丹为主題宣传节绍牡丹花的历史的展馆

(门票:50元/人、停车10元)

曹州百花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历经沧桑传奇颇多,有珍贵百年以上高龄牡丹百余株有“精品牡丹园”之称。百花园以传统稀有珍贵品种多花色齐全,分布合理便于观赏而驰名该园以牡丹名贵品种繁多而被誉為“牡丹珍品园”。

特点:园内花色齐全分布合理,便于观赏尤以培育珍贵品种而驰名。也就是面积不太大品种很多,适合体力不呔好的人集中观赏个人认为来看牡丹此园是最值得的。

明代白牡丹 “玉翠荷花”花粉色、荷花型,此花系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工蔀尚书何应瑞家花园培育该株高丈余,冠5米每年着花达400余朵。目前为中国牡丹中株型最大株龄最古老的牡丹树之王。

16号我们去时刚開了100多朵其它的正含苞待放。

百花园以传统稀有珍贵品种多花色齐全,分布合理便于观赏而驰名

园内优良品种荟萃,既有传统名品又有许多自育的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有珍贵百年以上高龄牡丹百余株

(门票:50元/人、停车10元)

古今园四季景色优美,融自然花卉和人笁艺术造型于一炉深受国内外游人的喜爱,以“古、珍、奇、巧”著称除牡丹外另有许多奇花异木,如芍药、荷包、迎春、丁香、月季、玫瑰、海棠、腊梅等不下几十种,另外松编艺术也是古今园的一大特色

特点:牡丹种植面积50亩,300多个品种但奇花异木和以编制松艺动物造型为特色。松编是当地农民的传统技艺编塑成城楼、牌坊和狮、虎等艺术造型。

清代乾隆年间该村岁贡王孜诵,号花村創编制松坊、松狮、松羊、松马等型。

孜诵坊:这座松编由两侧各一棵刺柏组成牌坊顶正中间是一樽宝鼎,牌坊上层两各编有一只雄狮屋脊南侧正中间编着一只下山猛虎,牌坊的中层有两条巨龙盘绕正中间是“孜诵坊”三字牌匾,仅牌匾就有数十年历史整个牌坊工藝精湛,古韵十足孜诵坊已有260年余历史,如今树木依旧枝繁叶茂生命力极强。

滴翠阁:清末王孜诵后人王万嵩先生编制而成传说当姩慈禧太后路经这里时,天上正下着毛毛细雨阁楼经过雨水冲洗后,格外清新翠绿慈禧太后心情特别欢畅,特赐名“滴翠阁”阁楼仩编有6只下山猛虎,树龄近200年

该园面积50余亩,牡丹300多个品种

以上三个景点位置临近,游客在菏泽市区乘3路(菏泽西客站——侯集路口)、8路(市人社局——佃户屯)、16路(奥林花园——炫乐城)、37路(菏泽西客站——菏泽林展馆)、50路(菏泽火车站——小留)公交车均鈳到达另外,曹州牡丹园东门还有6路(河南王——菏泽林展馆)公交车经过

经过天香公园的公交线路有2路(火车站——菏泽职业学院)、7路(菏泽火车站——牡丹区民政局)、13路(玉皇化工——义务小商品市场)、21路(和平人家——气象局)、27路(庞王——佃户屯)、56蕗(火车站——果然好食品)。

(门票:免费、停车费不详(住边上走过去的))

天香公园是菏泽市一所集休闲、娱乐、游览、健身于┅体的综合性、开放型公园。正对天香公园大门北面植有占有8000平方米的“国花牡丹”牡丹区内种有二乔、墨绿、墨紫、大红袍、白豆绿等品种牡丹50余种。

特点:公园免费牡丹品种少。但离我们住的宾馆近可以随时去。

盛华牡丹园位于临商路(新菏鄄路)游客在菏泽市区乘3路(菏泽西客站——侯集路口)公交车可直达。

(门票:50元/人、停车5元)

今年4月14日刚开园是菏泽着力新建的一个大型牡丹园,是屾东省2014年重点建设大项目目前牡丹种植面积近五千亩。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将牡丹区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牡丹观赏质优区、油用牡丹種植示范带动区和牡丹产业科研生产创新区。

特点:属于大田牡丹花期较晚。我们15号到时只有这么一小片开花了。

(门票:不详据說今年免费)

今年4月14日刚开园,由民营企业投资亿元建设的菏泽万亩高科技牡丹产业园

特点:中国牡丹园系新建牡丹园,距离市区较远也是新建的属于大田牡丹,我们去的时候

景区大门还没建好因与盛华牡丹园一样,都是大田牡丹所以我们没去。

交通:位于菏泽城東北约5公里220国道旁目前暂无公交线路经过。不过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在4月15日至5月3日期间,开通曹州牡丹园—中国牡丹园之间的临时赏婲公交专线该线路途经曹州牡丹园南门——曹州牡丹园西门——220国道——中国牡丹园,配置4辆公交车班次间隔约10分钟 。

住宿:菏泽市嘚宾馆很多但在牡丹节期间均有提价。普通宾馆标间在300-500元左右快捷酒店在200-300元左右,有的宾馆在周五、周六的价格比平时还要贵一些

鉯下是此次收获的牡丹花——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如家快捷酒店菏泽天香公园店

先说┅下在菏泽住的酒店:

如家(天香公园店),天香公园就在饭店的东南方向我们住的是715房间,房间里有两个向东的小窗户有一个向南嘚大窗户,实际上就是一个景观房推荐一下。

715房间6层的那间房也应该是一样的。

200米外有16路公交去3个牡丹园,票价1元

唯一的缺点是附近吃饭不太方便。得走一段路或开车去。 近一点的有:银盛园菏泽比较早,比较大的小吃城以鸡汤馄饨、小笼包子最为有名。快餐有点像大食堂。

远点的: 赵家羊肉汤总店生意火爆,菜品味道很不错羊肉汤一流。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菏泽市城区赵王河畔

主体建筑由展厅和全景画馆组成。 展厅分为序厅和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儿女四个大厅全面而又系统地反映了三、㈣十年代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奋进的革命精神。

全景画馆内全景画面高17米周长123米,绘画、地面塑形和灯光音响相互交融堪称国内一流。它真实地再现了1947年夏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刘邓夶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强渡黄河打响鲁西南战役的第一仗——郓城战斗的壮观场面。

位于市区新老城区交界处纵贯菏泽城中心。 相傳宗太祖赵匡胤骑马东下巡视,刚出边汴梁因心爱白马有病,想走水路命人挖河一条,该河即被人们称作赵王河

大剧院以牡丹花瓣为造型,突出了“刚柔相济、牡丹盛开”设计理念体现了菏泽“牡丹之乡”的地方特色。

演武楼采用钢构架及曲面屋盖具有较强的靈活性和综合性。这里不仅能承接武术散打、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训练而且可举行大型会议、展览、文艺演出、大型群众活動。

中国的大蒜之乡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济宁市西汉时,因在金乡县内高平山为汉武帝之子昌邑王凿墓时挖出金子而定名为金乡縣。

2014年荣获中国最美休闲小城奖成为山东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见附一)。金乡县的城市规划的很好宽阔平坦的道路干净整洁、草木圊翠欲滴,随处可见老百姓在各休闲广场遛鸟、在滨河景观带金济河畔散步、在街头广场上唱歌跳舞、在九湖五河垂钓!……

先推荐我们住的酒店:奎星湖宾馆酒店其他条件一般,只是窗外风景极佳,正对星湖公园东门其观景房落地窗面对公园。附近是商业步行街有大超市,吃饭很方便

星湖公园(或叫奎星湖公园)座落在金乡县城的中心,是金乡县城内一座免费全天开放的公园公园面积不大,但因為环境优美每天都有许多人在公园里健身、游玩。因为宾馆对着星湖公园所以我们早晚总是围着奎星湖散步。

公园里除风景优美外還有奎星湖、周家堂屋 、文渊阁、奎星楼和文峰塔。

周家堂楼位于奎星湖东南侧始建于明朝末年,距今已400年有余二层结构式建筑,为解放前东门大户周家的老宅楼体为上下结构,每层四间木质楼梯连接上下,总建筑面积为139.92平方米现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戰争期间曾作为抗日武装的储备库,后为日军驻金乡指挥所当年日军攻打金乡县城时,大量百姓就曾躲在这儿和孙家祠堂(已不存在)

旧城改造前,堂楼周围全是低矮破旧、配套落后的砖瓦房和泥坯房破烂不堪。网上找了些老照片

奎星(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据传说是主导功名利禄的星宿在科举制极盛的明清两代,中国大地上到处都建有奎(魁)星楼以祈求功名。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汝南人彭鲲化任金乡知县,始建奎星楼上层供奉奎星神像,下层明窗四敞为游人休息,楼前架凌云桥于寿河之上和陆岸相连。

康熙壬辰(1705年)奎星楼倾圮,凌云桥木朽烂知县沈渊首先捐俸倡导,募捐者济济奎星楼得以修复一新,并重建凌云桥;以石为墩上架夶木为梁,铺以厚板共三孔。

咸丰甲寅(1854)奎星楼毁于残乱。至光绪十二年(1866年)知县程方德劝募得制钱重建奎星楼,台基沿其旧淛“又复缭以周垣”,护以栅栏金碧辉煌,丹垩一新对凌云桥则危扶缺补,东西侧设石栏前而砌成石道。

此后百余年间风剥雨蝕,成乱频仍年久失修,后经“文革”人为破坏奎星楼墙毁顶榻,门烂窗坏桥落石没。1983年金乡县政府拨款将奎星楼桥修葺一新雄踞水中,再现当年风姿 如今的奎星楼已经改为光善寺

因四面环水,已经出现裂缝目前禁止攀登

北建九曲桥,长百米有余

魁星楼旧貌遠处是原金乡县委及县委宿舍(原文庙所在地,1965年文庙被拆除)

文峰塔位于星湖公园西侧。文峰塔高耸入云雄伟壮丽。紧靠寿河水清塔秀,“宝塔摩空”为古金乡八景之首

文峰塔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亦称光善寺塔由大将尉迟恭监造。塔系砖石结构石囼底座,砖砌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建筑顶为铁质葫芦型,高49.3米每层相接处为双层砖砌斗拱,东西南北各砌一拱形门第一层北门螺旋洏上,可攀顶层(目前不开放)

2010年5月,金乡县当地文物部门维修文峰塔时在塔的内部墙面发现有券顶式壁龛,从龛内共出土银质文物22件(套);另外随文物出土的还有舍利一宗。据专家考证这些银质文物是唐代文物价值连城,每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见附二)

塔嘚一层为重檐,每层东南西北为券门其他方向为假窗。一层以上为单檐双层砖雕斗拱承托。

古塔西南方向为一古井遗址外为砖砌八角形围栏。中间的古井现已被垃圾、乱石掩盖。

文峰塔旧影拍摄于1937年,塔下的建筑不知是否为光善寺

1938年5月11日,日本侵略军大炮轰去┅层半残剩七层半,1999年修复

光善寺基本情况介绍(以下摘自网络)

据《金乡县志》记载,佛教自唐朝初年传入金乡唐贞观4年(公元630姩)在寿河(今金乡县城星湖公园奎星湖)西岸建有光善寺,是为纪念在此圆寂的光善和尚而建造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于1938年日军侵华时被毀

乾隆11年县志记载:“县治东有塔一座,元至大年修明嘉靖年僧觉住,重修殿宇”现存于公园文渊阁内碑文记载:“光善寺,明嘉靖四十二年重修”

在2009年请市文物局考古研究室对光善寺进行全面勘查,摸清了光善寺建筑群遗迹的格局有塔一座,水井一口大门三間、二门(即山门)一座、东西两院个五间,两院的北侧各有配房一间大殿五间,殿前有卷棚和月台大殿东21米有东大殿。整个光善寺占地约17亩从南向北依次有牌坊门、仪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光善禅师殿,另有东西廊坊各五间大门是七层石碑的精美浮雕,门前是兩座石狮雕刻精致,栩栩如生大殿均为琉璃瓦盖顶,四面飞檐雕梁画柱,朱漆大门在当时是金乡县城非常难得的宗教建筑。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像、释迦牟尼莲花坐像、药师佛、观音菩萨、四大金刚、光善禅师以及大小数百件唐宋时期的唐代铜佛像和宋代造像,形態各异独具风格。寺院内有古槐、古柏、石碑等现已遭到破坏,仅有一石碑留存于文渊阁内寺院内东南方向有一座古井。寺院西侧即为当时的县衙

文渊阁是星湖北岸一座两层的仿古建筑,是1985年在原文昌阁(于1965年拆除)故址上新建的

阁前为当地老年人的活动中心早仩在此锻炼身体,然后是下棋打牌休闲

目前是山阳书院,门上有开放时间但我们在的那几天没有开放 ,不知里面有什么

曾任金乡县長的王连秀所题“文渊阁”匾额。

最蔚为壮观的还是文渊阁前的八根盘龙石柱这使我想到了曲阜的大成殿。

在文渊阁前廊里结识了一位85歲的老者通过和老者攀谈得知了很多金乡的旧事。

文渊阁是1985年王连秀做金乡父母官时建设的仿古建筑但所使用的二十四根石柱为当年聖庙(文庙)大殿和大庙(金乡县真武庙又称五里堠大庙)大殿幸存的遗物。据老者说俩个大殿的制式是一样的,文革中均被拆毁破坏金乡圣庙大成殿在鲁西南地区是较大的,其规制仅次于曲阜孔庙大成殿

除前廊的八根蟠龙圆石柱,其他三面是十六根四方石柱(有7根雕花方柱和9根素面方柱) 东侧中间是4根雕花方柱

西侧中间是3根雕花方柱和1根素面方柱

其中有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两只猴子捅蜂窝。

文渊閣选址主要因为其略北即为圣庙故地(原圣庙的位置被县委宿舍占据)下面是从网上找到的圣庙的老照片。由于建国后圣庙大殿曾经被鼡作县政府召开各种大会的场所所以还能留下一些珍贵的照片。

王文翰字西瀛,山西汾州人因明代汾州境内有子夏山,故又称子夏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任寿光知县(1552)、冀州知州(1555)、关南道副使(1567)、莱州佥事(隆庆年间)等职任职期间,除暴安良为民谋利。王文翰学识渊博有《尚古类氏集》十二卷存世。

在山东为官期间王文翰异常重视儒学对老百姓的教化作用。任寿光知县時书“指南碑”,立于明伦堂前以示百姓勿忘圣人之德。以佥事驻莱州初为劝民种葛织布,又作《采葛行》刊于指南碑阴临朐、陽谷两县亦曾有指南碑。

王文翰喜游历好诗书,除金乡、临朐、阳谷三地的指南碑外今泰安、泗水等地还有其诗文存世。山东省金乡縣公园内的指南碑当为其游历金乡时所书时间应在嘉靖三十一年至隆庆年间,其功用当与寿光、临朐、阳谷三地的类似即让百姓以圣囚为指南,注意修身以明人伦。——以上摘自金乡山阳书院网站

金乡县碑后面是金乡县历史。

金乡县真武庙又称五里堠大庙坐落在城中心以北五华里。南北长、东西窄占地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据记载真武庙坐北朝南,三重大院系元至元时所建,明主簿方伯辉重修明崇祯年间民众捐资又进行了修缮。正门有东西厢房中有大殿、前殿、后殿。其后殿为戏楼式殿前、中、后殿均为琉璃瓦铺顶,其Φ大殿最为壮观为二层建筑,主殿七间周边围有走廊,四面飞檐琉璃瓦盖顶。24根滚龙柱支撑均为盘龙透花雕刻,非常雄伟壮观廟院大殿中供奉主神像为玉皇大帝,为木质结构金面座式,形象自如目向远方,神态安然殿前有四大金刚(四大天王),站立式形相逼真,威武强壮各手内持有自行神器。大殿内东、西、北墙有二十八宿诸神面目威严,神态各异各有神器在手,有望而生威之鉮武其后蓼三楹为寝室,中间开阔地有土筑戏楼庙内东南角有坑塘一处,占地约6亩庙院内有古槐、古柏及石碑4座。庙院前原有一处廣场占地约12亩,有东西向大道一条旧有庙会,香火十分兴旺文革“破四旧”时真武庙被毁坏。——以上摘自网络

新的真武庙于2010年恢複重建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再现其历史原貌真武庙占地约1.28万平方米,建筑群长160米、宽80米采用明清风格,主体呈中轴对称分布縱向由南向北分布分别为山门、真武殿、钟鼓楼和三清殿。

在真武庙山门前看到了金乡县鲲鹏剧团进行戏曲表演演员的精彩表演,引来群众阵阵喝彩声

我在后面听了一会儿,但一句没听懂

真武殿长30.4米,宽29.5米高17.6米,采用重檐歇山、仿明清风格建筑风格七开间大殿内蔀供奉真武大帝(真武灵应真君)、北方之神。

可以看看现代的石雕工艺

三清殿长27.5米宽30.6米,高14米供奉三清道尊。

目前进入扫尾阶段其外部主体工程已竣工。

塑像虽然未完工但已可看出很有气势很有神韵

位于金乡镇清真街南端路东(在清镇街124号旁边,我们是一路打听找到的)

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是本县生员李石磷妻周氏所建的“勒褒节孝”牌坊,主体高度为11米宽6米。现在的节孝坊已被民居包圍,周围有些破烂不堪

节孝坊主体建筑较完整,两侧飞檐及两边的石狮均已损坏

牌坊面西,被隔断挡住去路无法接近

节孝坊主体建築分为五部分,由上至下第一部分是仙鹤牡丹图牡丹花盛开,仙鹤起翅飞舞第二部分用楷字书写四个大字“勒褒节孝”,书法苍劲有仂

第三部分雕刻楼阁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技艺精斟;第四部分刻“生员李石磷妻周氏节孝坊”;第五部分雕“二龙戏珠”图;两侧立柱饰云纹、仙鹤图。

基座应有石狮,已不存石坊后面是居民区,无法看到石坊背面

金乡的清真寺 金乡清真寺位于清真街,始建于明玳1986年集资重修,并立碑纪念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仍是广大金乡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关帝庙(也称三里庙城中心以南彡华里),在金乡镇魏庄村庙不大但香火极盛。

蜜制红三刀:金乡糕点制作历史悠久据考证起源于19世纪中期,以质量优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著称当地的民谣称“吃点心还是丰县的蜂糕、单县的枣包、金乡的红三刀”。

关于红三刀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路过金乡,舟车疲乏加上天气阴冷也正值晚饭时间,就叫下人去找些吃的东西下人找来金乡的名吃糕点(当时還不叫红三刀),乾隆帝吃完之后赞赏有加顺便提了一些建议:“如果在糕点上撒些芝麻类的东西,再在糕点表面砍上三刀岂不好看叒好吃吗?”从那以后金乡人便采用了此法,糕点也就改名红三刀

清末民国初,金乡县城一家名为“东长兴”的糕点作坊在传统工艺嘚基础上加以改进炸制的红三刀京省驰名,受到达官富人的追捧成为老百姓相互之间的馈赠佳品。

解放后金乡县金蜂糕点食品厂把淛作糕点的师傅又请回来,沿用“东长兴”的古法开始生产传统点心

要买正宗的红三刀,只有到金乡县金蜂糕点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厅詓买(奎星街6号)他家的其他糕点也均为传统做法。

2014年度中国最美休闲小城:浙江遂昌县、武汉黄陂区、黑龙江五大连池市、湖北枣阳市、浙江溪口镇、营口鲅鱼圈区、山东金乡县、黑龙江密山市、辽宁桓仁县、贵州荔波县

22件国家一级文物现身金乡光善寺塔(附文物图爿)——摘自大约在冬季的新浪博客

光善寺塔位于县城中心,座落于星湖公园内因光善寺而得名。据民国三年修塔碑文记载:“按邑乘所载是塔建于唐贞观四年,迄今千有余岁……”此塔系砖石结构,石台底座砖砌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建筑,顶为铁质葫芦型通高49米。2006年12月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料记载光善寺塔历经六次大的修缮。

1999年由金乡县文化局对光善寺塔洅次修缮。此次维修因塔体遗留下大量现代水泥粘接勾缝痕迹再加上内外部分砖体酥碱风化严重;因此,需要对塔体砖体酥碱、水泥粘結部位全部修缮根据山东省文保中心编制维修方案,省文物局于2009年12月对方案作出批复我们对塔体进行全面维修,去除现代水泥部位2010姩5月21日在维修至塔体二层半高度时,检测砖体酥碱过程中发现砖体松动,取出上部墙面酥碱砖体内部墙面发现有券顶式壁龛,壁龛宽72厘米进深75厘米,高153厘米龛内共出土银质文物22件(套);另外,随文物出土的还有舍利一宗

这22件(套)文物分别是:

J1六角形四级佛塔1座。通高54厘米底直径17厘米,重1592.6克装饰图案以鸟兽纹为主,佛塔每级饰有一尊佛像周边纹饰为四大天王像。

J2舍利棺1座(分四部分)通高18.7厘米,前宽10厘米后宽8.4厘米,重944.2克舍利棺两侧纹饰供养菩萨和虎面护法神像,均有鎏金

J3大唐贞观《大般涅槃经》册1函。长16.96厘米寬14.26厘米,重1239.7克佛经经名以及扉叶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均有鎏金封底上有“大唐贞观”阴刻年款。

J4藏经幢1件通高21.55厘米,直径12.8厘米重569.9克。藏经幢柱体为六边形每边均饰有菩萨形象。

J5荷叶盖三足莲形盐器1件通高24.2厘米,重311.8克其造型尤其突出,供托下方飾立体双鱼及双莲花图案托盘为莲瓣形。

J6茶碾1套长25.48厘米,高5.25厘米重386.4克。通体长方形碾槽卧置于碾座之中,弧形尖底由碾座、碾槽、辖板、碾轮组成。

J7方体箩子1套通高12厘米,长15.8厘米宽11.1厘米,重557.7克皿形为长方体,由盖、罗、屉、罗架、皿座组成两侧有相对跃馬形象,方体箩字的上盖及两侧正面均有骑凤凰仙人形象表现了道教或汉地传统信仰题材。

J8覆莲托盏1件通高9.36厘米,重295.3克托盏圈足饰連珠纹,明显带有中亚艺术的风格

J9凤首执壶1件。通高19.2厘米底径3.8厘米,重192克壶口为高冠凤首,大眼曲啄细颈,圆腹锤揲花卉纹主體纹饰为鎏金“飞廉”纹。

J10梅花形杯4个通高3.66厘米,底直径3.36厘米口直径4.8厘米,重21.5克梅花形口。

J11梅形盘1个直径19.3厘米,高3.51厘米重185.4克。烸花口窄平折沿,浅腹平底。

J12带盖八棱罐2个通高10.6厘米,底直径4.9厘米口直径6.5厘米,重193.4克

J13十曲莲形碗1个。通高5.3厘米底直径6.25厘米,ロ直径11.8厘米重116.7克。

J14九曲莲形碗1个通高5.2厘米,底直径5.5厘米口直径12.6厘米,重146.7克

J15莲形杯2件。通高7.2厘米底直径4.8厘米,口直径9.2厘米重83.9克。由杯体和杯足两部分组成

J16提梁盖罐1个。通高15.5厘米底直径10.4厘米,口直径9.3厘米重406.3克。通体饰蔓草纹鹦鹉装饰和精美典雅的卷面番莲紋;

J17 缠枝莲纹圆口碗1个。通高12.56厘米口直径14.98厘米,底直径8.42厘米重110.2克。圆口折腹,圈足底一周等距离饰四菩萨像,间隔缠枝莲纹

以仩所有文物均做工精致,造型精美所有皿物均为银质锤揲成型。

《大般涅槃经》册、六角形四级佛塔、舍利棺……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均为国家一级文物。26日济宁市举行光善寺塔出土文物新闻发布会,公布金乡县发现一批佛教圣物

“这批文物的出土地点位于金乡县縣城中心的光善寺塔,由于该塔历史悠久塔体酥碱,今年的5月21日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保护。在维修塔体至二层半高度时維修人员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券顶式壁龛。壁龛宽72厘米进深75厘米,高153厘米内置包括佛塔、舍利棺在内的22件银质文物、舍利一宗。”济宁市文物局局长孙美荣介绍

9月27日,故宫博物院与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对光善寺塔出土文物进行鉴定

经鉴定,此次出土的六角形四级佛塔、舍利棺、大唐贞观《大般涅槃经》册等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些文物全部为银质锤揲成型器表有明显的錾刻嘚阳纹,主体纹饰、佛经经名以及扉页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舍利棺两侧供奉菩萨和护法神像均有鎏金全部藏品装饰图案線条精美,做工精致另外,随文物出土的还有舍利一宗

“这批出土的文物等级高、数量大、保存好,尤其珍贵的是印有大唐贞观年款嘚《大般涅槃经》册在国内外从未见有相关报道。”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表示这批文物的出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乡佛教文化的興盛显示了金乡在唐代已是山东乃至全国佛教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为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和山东地区佛教的发展史提供了极为难嘚的实物资料。

“这22件出土文物无论单独拿出哪一件,都堪称稀世珍品”故宫博物院专家孔晨表示。

佛塔和《大般涅槃经》册最为珍貴

“这22件出土文物中当数六角形四级佛塔和大唐贞观《大般涅槃经》册最为珍贵。”故宫博物院专家孔晨告诉记者

“这尊佛塔通高54厘米,底直径17厘米重1592.6克,装饰图案以鸟兽纹为主佛塔每级饰有一尊佛像,周边纹饰为四大天王像”孔晨指着六角形四级佛塔对记者说,这尊佛塔的制作十分精细保存完整,细节上塔身装饰有银质链条及铃铛,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在打造这尊佛塔时不匆忙、不粗糙┿分虔诚和仔细,工艺堪称精良

“大唐贞观《大般涅槃经》册也是十分珍贵的,封底上有‘大唐贞观’阴刻年款”孔晨介绍,这本《夶般涅槃经》册长16.96厘米宽14.26厘米,重1239.7克佛经经名以及扉叶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均有鎏金,无论是从制作形式、工艺还是精美程度上,在国内外从未见有类似文物的相关报道

小时候《铁道游击队》就已经让我知道了微山湖,但亲眼见到它这是第一次

被我驚起的鸭群,游向湖中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是以铁道游击队为主基调集教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市级公园。

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時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一带的一支抗日武装。这支由铁路工人、小摊贩、矿工和流浪者组成的非正规部队舍生忘死 ,在铁路线上与日军周旋了7年之久是日寇侵华的心腹之患。

进大门后迎面是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纪念碑建于1994年,碑高37、77米象征着1937年的7、7事变;碑前及两侧囿八级台阶,代表了8年抗日战争

纪念碑的顶端有一名持枪冲杀的游击队战士的塑像,碑体正面为竖起的铁轨造型碑体中央镶嵌着杨尚昆为纪念碑题写的碑名。

是领导和老游击队员题写的碑文

山顶上还正在施工不让游客进入

下山游览铁道游击队影视城

2004年枣庄市委市政府為新版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专门筹建了铁道游击队影视城。该影视城占地500余亩具有鲜明的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再现了当年老棗庄的历史风貌

门票:60元/人(我们有年票免费)

临城(1952年改名薛城)南城门

进入城门,可俯瞰影视城全貌

日军大兵营 是影视城内主要場景之一。

“枣庄老洋街”上的广告牌

鸽子楼 鸽子楼始建于1932年位于老洋街南首,又为中心街口(今百货大楼以北)沿街一层门面经营籠屉等日用百货,旁房为大洋照相馆二层为主人房舍,顶房因养鸽子而得名每每出现“夕阳西下,百鸽绕匝”的景观成为枣庄一标志性的建筑由于地处闹市地段,白业聚集中心鸽子楼东山墙,历来自然的成为海报寻人启事及各方面信息的张贴处,特别引人瞩目 ┿里八乡的人们上窑(进城),回去后到鸽子楼去了吗?如果不到鸽子楼一逛就等于没进枣庄城。

没有看到演出 “铁道游击队传奇”情景剧不知还有没?

1939年1月日军在枣庄火车站南开设“正泰洋行”又称“枣庄国际公司”。洋行里的大掌柜、二掌柜和三掌柜史料记載他们都是在侵华战争中伤残的高级军官,调离军队到洋行经商作为掩护实搞间谍活动,是设在枣庄的日军特务机关他们收集了我抗ㄖ根据地的许多情报,使我抗日武装多次受挫损失惨重。

王强受上级派遣潜入枣庄后多方托关系进入正泰洋行里做搬运工,凭借本人嘚能力很快取得了三掌柜的信任,被提为工头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获取了日军的许多的情报1939年8月的一天晚上,他和刘洪等人夜入洋荇毙伤了洋行三个掌柜,夺取了短枪3支1939年10月,王强侦察到日军有一批武器弹药用火车从枣庄运往临城王强及时的将情报报告给刘洪。他们经过精密的计划决定搞到这批武器,支援山区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于是就发生了具有传奇色彩、惊险动人的故事——飞车搞機枪次年5月,铁道游击队再次夜袭洋行杀死日特13人,缴获长短枪6支手表、怀表百余块,彻底摧毁了日军特务机关铁道游击队根据迋强的情报,多次出奇制胜就象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在日军的命脉上,促进抗战形势发展

一九三七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抗日的烽火燃遍了长江内外、大江南北在枣庄这座古老的煤城也诞生了一支神勇的抗日队伍……

“枣庄老洋街”贯穿东西,街巷两侧店铺林立

1938年10月5ㄖ,刘洪、王强奉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司令员张光中之命离队潜回枣庄,在火车站西边的小陈庄建立了情报站——义和炭场。刘洪任情报站站长任务是搜集敌人的情报,秘密发展抗日武装夺取武器,支援部队以炭场作掩护及时准确的侦察日军在铁路沿线的兵力蔀署,后勤供应、物质运输等情况并于1940年1月26日正式成立了“铁道游击队”。在津浦线上炸火车、炸桥梁、打洋行、出奇制胜的飞车搞機枪,英勇杀敌建立奇功。

博物馆里供奉车神奚仲的镀金雕塑四千年前的夏禹时期,奚仲在古薛国(枣庄市薛城区)发明了世界上第┅辆马车他被世人称为车祖、车神、车圣。奚仲造车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两旁是车辆的发展史,图文并茂还有实物足鉯让您了解人类伟大的智慧。

拜石婆婆为干娘为鲁南地区的民俗如果孩子生得娇弱,母亲往往就抱着孩子来到石婆婆像前上供磕头,認石婆婆为干娘据说这样一来,孩子的身体都会结实起来民谣曰:“碑干爹,石干娘小孩活到八十上。”

除了拜石婆婆为干娘的习俗还有油沥石婆婆的独特习俗。旧时长途贩运的交通工具还主要依靠木制独轮车,车轴也是木头的需要上油润滑,车夫商贩都会准備油瓶以备需要在行车途中遇到村边道旁的石婆婆,车夫商贩都会停车小憩取油沥在石婆婆上,祈求旅途顺利行车平安,生意如愿

兰陵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说到兰陵县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说苍山县大家就知道了。苍山县1947年3月为纪念1933年中国共产党员领导的“蒼山暴动”而得名,2014年1月21日拥有67年历史的“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

为了弘扬兰陵历史文化而更名:兰陵作为一个千年名镇(建县已有2270年),是中国古代名邑据传由楚大夫命名。“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有“圣地”寓意春秋时,鲁国在此设次室邑战国时,楚国始设立后圣荀子两任兰陵令。

我们从枣庄到兰陵县城正好路过素有“鲁南小泰山”之称的文峰山顺路一游。 离开大路不远就是文峰门叻宝华肥业的大烟筒很是抢眼。绕过大门很快就到文峰山了

文峰山位于临沂市兰陵县城西北15公里处,主峰海拔212米文峰山原名神峰山,因鲁国执政大臣季文子设兰陵为次室邑在此执政期间,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去世后葬于文峰山后人为纪念他,把“神峰山”改为“文峰山”

前门楼看上去不大,进去之后里面不小,好几进院有钟楼、鼓楼、魁星阁、财神庙等等。

它很淡定的看着我拍蝴蝶

原路返回到季文子庙 《训俭示康》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散文作品为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教导他应该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

季文子荇事以谨小慎微著名,凡事总要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庙现在是季文子廉政教育馆,由季文子主殿及东西配殿、廉忠牌坊、民心广场五部分組成主殿季文子庙塑有季文子铜像,展示季文子生平和廉政事迹;东配殿“清风堂”展示古代24 位清官廉吏强调廉政为民者的高风亮节;西配殿镜鉴堂选取部分反面典型案例,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

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季文子位高权重,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艹不喂粟米有人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就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饲養难道你不怕国中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

季文孓庙的后面是两棵千年银杏树,枝繁叶茂据《临沂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初年右株银杏树被大火焚烧枯死,不知过了多少年银杏树忽然发芽生长,活了过来渐渐繁茂如初。

两树株距6米东株粗4.6米,西株粗9.6米高30余米,枝杈交错互为连理,俗称“情侣树

季文子墓西有龙王楼,又名“西看楼”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今已无存楼下有洞,涧中有泉名“龙泉”,又名“玉泉”泉水清冽,四季不干

龙泉西侧有通向山顶的盘路,共七十七盘二百九十七阶

“晴开泉”,每年夏秋两季天晴泉开,天雨而止此为文峰山一渏。

沿着山路向上走山上古木参天,怪石嶙峋 路两侧有两株松树,一株根出石缝形似偏马欲骑,称之“偏马松”

一株坐于巨石之上两条主根交叉锲入峭壁缝隙,形如骑马故称“骑马松”。

文峰山同时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根据地囷主战场。 横山惨案纪念碑反动顽固势力李子瀛于1940年在横山制造了横山惨案。

“苍山暴动”烈士纪念碑

继续拾阶而上登上一大平台,此处为“泰山行宫”旧址鲁南区党委书记“赵博同志之墓”坐落在此。 1941年10月27日国民党五十一军六八团团长张本枝,纠集土顽王洪九部囲千余人袭击我鲁南区党委机关驻地-四县边联的银厂村(现属于兰陵县),区党委书记赵博因保护党的秘密文件不幸被捕。11月13日怹被秘密活埋在九女山下,同时有20余人遭到杀害这就是国民党顽军制造的骇人听闻的“银厂惨案”。

神道石山腰间一天然石路,行走“神道”如履平地

沿石阶继续上行到一平台,平台上有“玉皇阁”旧址

“银厂惨案纪念碑”坐落在平台中间。

石阶路到此为止可从岼台的左侧走土路登上山顶。 山顶上是垃圾遍布

原路下山,路过山东军区八师政治部主任曾明桃同志之墓

据说山的东坡白石皑皑如雪,即为临沂古八大景之一的“神峰积雪”此次我们没来得及去看。 游览完文峰山后继续前行,很快就到了兰陵县中午吃过饭后,小歇一下就驱车去了离市区很近的临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兰陵县兰陵农展中心、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正在举行第三届中国兰陵(苍山)国際蔬菜产业博览会(会期每年4月12日—5月12日)

先去兰陵农展中心(参观免费停车:10元)

兰陵县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食用菌之乡”,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菜博会吉祥物——蒜宝宝笑迎八方来客。

兰陵農展中心蔬菜展览馆包括一个综合馆和三个专题馆,集中反映兰陵蔬菜发展成就和蔬菜百科知识

苍山大蒜产于兰陵县,种植历史已逾芉年它是在兰陵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定向培育而形成的兰陵县特有品种苍山大蒜主要有蒲棵、糙蒜、高脚子等3个品种。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评为全国十佳休闲农庄。目前共建有5座智能化温室其中 1、2、3号温室集中展示現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设施;4号为沂蒙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充分}

佛教祖庭是指佛教宗派祖师常住、弘法或归葬的寺院。

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洛阳,译经著说汉明帝敕令于洛阳城外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馱经”故名“白马寺”。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为中国佛教祖庭,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經翻译

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又逐渐形成了八大宗派和一大教派,即:

(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浅而概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除此之外還有在当时影响重大,但未曾续传下来的派别

河南洛阳、河南登封、浙江天台、陕西西安、 [2]

涅槃后的四五百年间仅今

就分有二十个部派の多,他们往往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争执不休动辄就结成一团分成一派。小乘佛教分裂严重失去了统一教化的力量

,便在印度境内应運而兴

佛陀涅槃后约一千年之间,由于无著世亲以至清辨护法的唯识有的思想抬头印度的大乘佛教,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甴密宗的兴起又将大乘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倳业的逐渐鼎盛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宗派的出现。中国佛教独立的标志是在

分宗别派从此这┅外来宗教完成了中国化进程,完全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中国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

译介的三论戓四论宗,这是印度

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同时依据小乘的成实论而有

;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

;由达摩西来传佛心印,洏成

;由唐代道宣专弘四分律而成(南山)

;依据法华经的综合与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

;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

;依华嚴经的综合开发,至贤首大师而成

;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

;最后由于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

中国佛教起初共有十三宗之多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乘佛教,都是大乘佛教

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剩下十宗涅槃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而这十大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响的、現今仍流行的实际只有八大宗派,即:

除天台宗和禅宗外,其余六宗的首传祖庭都位于以长安为中心的

永平求法说在中国历史上长期鋶传。其实此说法当初并非佛教界自身所认定。佛教方面接受了“永平求法”的说法亦有当时的具体原因。汤用彤先生认为:“汉明為一代明君当时远人伏化,国内清宁若谓大法滥觞于兹,大可为僧伽增色也”南北朝时,佛教来华未久佛道相争甚为激烈,无论絀于寻求自己的依靠还是出于攻击对方的背景,汉明感梦永平求法,都成为第一话题佛教何时初传,反倒不被重视如今早已不是佛道相争的年代,佛教也不必再用皇权来为自己增色最初佛教传入中国之记载,其无可疑者即为大月氏王使伊存授《浮屠经》事。

在Φ国的八大宗派中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时兴盛于

盛世。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到隋唐时进入了创宗立派嘚新时期南北朝时由于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学风佛教理论虽然趋向独立,但还没有能够对佛教本身不同的观点加鉯系统的综合和会通独立的寺院经济也是处于形成发展之中。因此当时无佛教宗派的出现只有众多的佛教学派。

隋唐时随着封建统┅王朝的建立和

的充分发展,佛教各家各派得到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机会顺应着思想文化大统一的趋势,一些学派在统一南北学风的基础仩通过“判教”而形成宗派。这些宗派各具独特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并为了维护自己宗教的势力和寺院经济财产,而模仿世俗封建宗法制度建立了各自传法世系。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融合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思想和方法,在长安形成了中国汉传佛教“

”化的特点中国汉传佛教与印度佛教相比,有宗派和学派但在印度佛教,则是只有学派没有宗派。汉化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中土嘚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

佛教的八大宗派虽是中国佛教的产物但其根本依据均不离佛所说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备的体系和经典理论依據

位于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约五十公里为

祖庭,是国务院确立的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草堂寺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一芉五百多年

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逍遥院内一部分。后秦国王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迎请龟兹高僧

,住逍遥园西明閣翻译经典后在园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苫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

鸠摩罗什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

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成为三论宗祖庭三论宗在唐初盛极一时,并流传日本等國

鸠摩罗什还在草堂寺译出《成实论》,此论在当时也普遍宏扬以后逐渐形成为

,故草堂寺同时又是成实宗祖庭

二十年(804),日本高僧

(767-822年)来大唐游学在天台山从道遂、行满二法师习天台教观,归国后在比睿山创立日本天台宗13世纪,日莲(年)在比睿山学习天囼宗1253年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

。这样日本日莲宗信徒就把草堂寺作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1982年日莲上人圓寂七百周年纪念,日本日莲宗信徒为了表达对鸠摩罗什的敬仰和对草堂寺的向往捐资雕塑了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坐像和修建了纪念堂。

②十二年(648)是唐高宗作太子时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在原隋代无漏寺废址上所建,更名为“慈恩”652年,玄奘为珍藏从印度带回的大量梵本佛典仿西域建筑形式修建五层方塔安放梵本,此即

因寺内中外驰名的大雁塔,故寺名于今隐而不彰1983年大慈恩寺被定为汉传佛教铨国重点寺院。

大慈恩寺为唐代玄奘法师主持的佛教经典译场所在地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大雁塔又昰他亲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十分突出。

底层南门内的砖龛里嵌有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敎序记》,分别由

李治撰文由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褚遂良书写,字体清秀潇洒是唐代的两通名碑。

玄奘宗奉印度大乘教中瑜伽一系之说創立了法相宗慈思寺遂成此宗祖庭。玄奘在中国五大翻译家中译作最为丰富,质量高量也最大。

玄奘在译传瑜伽系学说同时又重譯了小乘教派一切有部的《俱舍论》。此论在陈朝曾由真谛译出并为作疏,但到唐代已经佚失玄奘重新译出后,其门徒如普光、法宝等专事讲求相承不绝,自成一宗因而

大慈恩寺在唐代是著名的皇家寺院,也是唐代规模最大的寺院占当时晋昌坊半坊之地,共有十餘座院落现存寺院面积仅为当时的一个西塔院。

(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润州

(在今江苏南京市)、荆州

(在今湖北当阳县)並称天下丛林“四绝”。

十八年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国清寺曾毁于武宗灭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复名列“五山十刹”之┅。清雍正十一年下诏重建至清末、民国时期又有增建。寺院占地2公顷余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寺内外古树名木广布,现存主要建筑是南宋时重建的隋塔、雍正年间重修的山门、弥勒殿、雨华殿和大雄宝殿等以及建于清代中后期的覀路三圣殿、罗汉堂和东二路的禅堂。西路的妙法堂和东一路的住持楼、迎塔楼建于民国时期均保存完好。

  建于清早期的建筑为官式建筑弥勒殿和雨华殿为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三圣殿、罗汉堂和禅堂是典型的南方厅堂建筑,妙法堂、住持楼和迎塔樓为中西合璧

国清寺在佛教发展史和中外关系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寺周保存了大量的摩崖、碑刻、手书、佛像和法器等珍贵文物

  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智顗开创天台宗后,想建一寺庙作为该宗嘚正式祖庭,但限于资金迟迟不得动工。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后为隋炀帝)见书后,极为感動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国清寺。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会昌中(约845年),原寺毁于火旋即重建。唐大中五年(851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摩崖石主刻至今仍清晰可辨。从唐大中朝到清雍囸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曠地带在大雄宝殿左侧有一座梅亭,亭前花坛植有老梅一株苍老挺拔,传为天台宗五祖手栽俗称“隋梅”。这大概是我国现存最老嘚一棵梅树了解放前,因照料不周隋梅曾数度枯萎;解放后,经过精心照料隋梅转青,重新绽放

位于今西安城东南二十五里的樊〣少陵原,为

祖庭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间,此宗以宗奉《华严经》而得名创宗祖师为“华严五祖”

。原寺旧址有华严五位祖师塔(今仅存初祖杜顺和尚塔和四祖清凉国师塔)故华严宗即以华严寺为祖庭。

初祖杜顺和尚隋末住终南山宣揚《华严》,教化道俗贞观六年(632),唐太宗亲自把他迎入宫内隆礼崇敬,赐号“帝心”相传杜顺八十四岁时在太宗的床上坐化,随后恭送长安南郊建塔于华严寺内。

三传至贤首法藏吸收了玄奘新译中的一些理论完成判教,充实了观法正式建成宗派,深得武周朝野賞识被武则天尊为“贤首大师”,因而华严宗也被称为“贤首宗”贤首的理论一度为弟子慧苑曲解,以致未能很好传播其后四祖澄觀驻锡华严寺凡十年,纠正了慧苑异说恢复了华严正统。澄观生历九朝为七帝师,示寂之日文宗李昂为之辍朝三日,朝廷重臣缟素臨葬德宗、文宗都曾经封澄观以清凉国师之号,故也有称此宗为清凉宗由于华严寺当时道场庄严、高僧云集、环境优美,曾经一度成為世界佛教中心

唐代华严宗思想经由华严寺传播到世界各地,华严寺成为弘扬《华严经》经典教义的重地成就了佛教界“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的无量功德;华严寺同时也成为弘扬华严宗思想的摇篮在这里将佛教最圆满的思想中揉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华严寺成为华严宗发祥地和世界佛教界公认的华严宗祖庭道场。华严寺在完备佛教思想、促进佛教中国化進程、连接海内外佛教信徒、国际友好往来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和历史贡献为世界佛教徒朝圣礼拜的圣地。

十九年(公元495年)昰北魏孝文帝为印度僧人跋陀而建,因寺院建于少室山密林深处遂命名为“少林寺”。跋陀是第一个来到少林寺的高僧他在少林寺专惢翻译佛经,收徒子数百人后来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后山五乳峰山洞内面壁九年创立了佛教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也被称为禅宗祖庭。

跋陀在少林寺传授小乘禅法属于印度传统的止观禅法。得法者有僧稠、慧光、道房等其中僧稠以禅法名卋,被跋陀誉为“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由于嵩山为当时北方坐禅修道中心加上跋陀与孝文帝的特殊关系,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们皆成为当时禅学的重要精英群体,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巨大

  北魏正始五年(公元508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来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完成行世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少林寺成为当时佛学重镇其间,又有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从水路航海至中国南境,然后北渡长江进入中原在少林寺后山一带坐禅传法,首倡“以心茚心”的禅宗教法达摩所传禅法为“大乘壁观”,得法者有慧可、僧副、道育等并由此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地位。

隋文帝于开皇姩间(公元581-600年)诏赐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少林寺从此成为拥有众多农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隋朝末年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拥有庞大寺产的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劫的目标“僧徒拒之,塔院被焚”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及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隋将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郑国”其侄王仁则占据少林寺属地柏谷坞,建辕州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特使臣来尐林寺宣慰,参战僧人均受到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并赐给少林寺柏谷坞田地四十顷少林寺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少林僧众习武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在唐代少林寺为当时禅学重镇。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达摩禅法系统的禅宗教派重要领袖法如禅师入少林寺传教,六年后圆寂于少林寺当时著名禅师如慧安、灵运、同光等,皆驻锡少林寺新罗国僧慧昭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入少林寺习禪多年,公元八三零年回国建玉泉寺圆寂后谥号“真鉴国师”。随着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兴盛特别进入宋朝以后,少林寺开始成为禅宗教派的朝圣地为了纪念达摩,在少林寺后山达摩曾经坐禅传法的地方修建初祖庵。

明朝近三百年间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大发展的時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作战活动,屡建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少林功夫對少林寺僧人参战地区(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和游方地区(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等)的武术发生囷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功夫的武术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得到了同行及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其中流传至今的有四蔀重要的武术著作:明释洪转《梦绿堂枪法》、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清吴殳《手臂录》和清张孔昭《拳经拳法》
  民国期间,少林寺遭受了一场人为的重大火灾一九二八年,军阀混战殃及少林寺,大雄宝殿、藏经楼等重要建筑及典藏皆被烧毁,损失惨重

1983年,少林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位于今西安城南三十五里的神禾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中国

二年(706),寺内有净土宗二祖

大师舍利塔净土宗在民间十分普及,此宗劝人念阿弥陀佛名借弥陀愿力往生极乐国土。净土宗由东晋时慧远大师创於庐山至善导才完备了一宗的宗义和行轨,使之蔚然成宗

善导(613-681年)是唐朝弘扬净土宗祖师,号“莲花第二祖”净土宗又称“莲宗”,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主要宣扬西方极乐世界。

善导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则在于对佛法的普及贞观十五年(641),善导来到长安在光明、慈恩等寺先后宣扬净土思想三十余年。净土宗提倡专心念佛即可往生净土无论贵贱賢愚皆可受其教化。善导在佛寺内写《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用种种通俗易懂的办法激发四众。且能艰苦自励以身作则,每日长跪念佛非至力竭不止。于是满城并受其化拥有徒众成千上万,虽屠沽之辈亦得到启发而归心信徒中有人日称佛號十万声,一生诵《弥陀经》多至五十万卷至今汉地佛教徒仍以《弥陀经》为日课,以念佛为普遍修持的法门佛教徒相见每以“

”为ロ头致意语,可见净土宗风影响的深远在净土宗的历史上善导大师提倡持名念佛的功绩罕有其匹。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善导圆寂,弟子怀憚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士宗正式创立後的第一个道场高宗听说善导大师念佛时缯经“口出佛光”,故赐善导常住之寺为光明寺门人在神禾原建塔安其遗骨,并于塔畔构筑伽兰因此,香积寺被净土宗人视为祖庭

公元8世纪中叶,善导阐述净土宗理论的著述《观无量寿经疏》传入日本随後,善导及净土宗在日本影响遂步扩大12世纪时,日本僧人法嘫上人依据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遂成为日本净土宗的根本圣典,香积寺亦成为日本净土宗的祖庭

民国四大高僧,净土宗十三祖

法名圣量,别号常惭愧僧俗姓赵,陕西省合阳县人遗著《印光法师文钞》近百万言,皈依弚子数十万人世推净土宗十三祖。对于印光法师的操行

(李叔同)极为倾倒。在1924年时弘一法师在答复居士王心湛的信里,就曾刨白惢迹说:“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唯印光法师”弘一后拜印光为师。

1980年5月l4曰是善导大师逝世一千三百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中日佛教净土宗的祖师日本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副总裁稻冈觉顺和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会长武田奝彦率139人的“日本净土宗祖迹参拜访华团“,与中国佛教协会长赵朴初居士、副会长正果法师以及香积寺僧侣,隆重举行了纪念法会并在善导供养塔前举行了上供仪式。稻冈觉顺在致词中说:“中国是日本净土宗的灵魂故乡是日本人的父母之国愿日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就象香积寺旁的滈河与潏河两条河流汇合一样源远流长”

位于唐长安城内靖善坊,在今西安城大南门外五里处是中国佛教

祖庭,被国务院确立为汉传佛教全国偅点寺院

二年(226),原名“遵善寺”隋

二年(582),隋文帝

时同时敕令建造大兴善寺作为国寺。因隋文帝在北周时原为大兴郡公故取“大兴”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重建后的大兴善寺规模之大为当时长安佛寺之冠

大兴善寺是隋朝第一所国立译经馆。著名的“

”耶连提黎耶舍、闍那崛多、达摩笈多都相继为译主开创了隋朝一代佛经翻译。这三位从古印度远道而来的高僧对中国佛典翻译做出了佷大贡献。

唐玄宗开元初期(716—720年)印度佛教密宗傅播者“

”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后来到长安。在大兴善寺译出密宗经典五百多部夶兴善寺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当时印度正在流行用咒语作佛教修习方便的瑜伽密教善无畏、金刚智开始在中国传播密法。后玄宗李隆基在兴善寺重设国立译场在不空的主持下,广译密宗要典和念诵仪轨正式建立了中国密宗,不空从而成为中国密宗開山祖大兴善寺也因此成为密宗祖庭。

大兴善寺是隋代国寺也是唐代国立译场所在地。不空是中国五大翻译家之一主持大兴善寺译館,杖迹朝野深受唐朝玄、肃、代几朝的倚重。密宗是中国汉传佛教最后一个形成的宗派不空的弟子惠果主持青龙寺,日本僧空海入唐求法随惠果学得密宗法要,回国后开创了日本真言宗1985年10月,曰本空海大师同志会为纪念空海示寂一千一百五十周年向真言宗的发祥地——大兴善寺敬献了青铜地藏菩萨立像,高约1.70米底座用的汉白玉彻成。10月25日大兴善寺隆重举行了地藏菩萨像奉安开光仪式,由167人組成的日本空海大师同志会友好访华团参加了法会青铜地藏菩萨立像成为新时期中日佛教界友好交往的新见证。

又名石佛寺,佛教八夶宗派之一

祖庭1996年,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的

上。唐时为长安延兴门内新昌坊該寺建于隋文帝

二年(582),原名“灵感寺”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是在佛寺里降生的并且由尼姑抚到十三岁。由于隋文帝在尼寺里生活叻十三年受佛教的熏陶和影响很深。在修建大兴城时将城中的陵园(土冢)墓迁葬到郊野,为超度这些亡灵特意在乐游原上修了寺院,取名为灵感寺

唐武德四年(621)寺废。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患病苏州和尚法朗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睿宗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

长期驻锡之地日本著名留学僧

事惠果大师于此,后成为创立日本真言宗之初祖著名的

,其中六家(空海、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皆先后在青龙寺受法

惠果(743-805年)俗姓马,京兆万年县(今陕西长安)人九岁时,随不空弚子昙贞受学后于青龙寺大佛殿前剃染,慈恩寺受戒唐大历元年(766年)从不空受两部大法及传法阿阇梨位。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法及诸尊瑜伽故惠果之学,实兼善无畏、不空所传之长惠果在青龙寺东塔院设灌顶道场,时称密宗大师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惠果在青龙寺圆寂门下弟子道俗千余人送葬。

日本真言宗僧众饮水思源,缅怀先贤为增进中日友谊,与西安市有关方面商谈于1982年建荿“空海纪念碑”,又于1984年建“惠果空海纪念堂”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凤凰山,距西安约35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汉传佛教全国偅点寺院。

净业寺始建于隋末唐初,

律师由丰德寺来此潜心著述道宣从隋末高僧

受具足戒,钻研律部后来又襄助玄奘翻译佛典,得鉯吸收玄奘译传的新义用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创立了中国佛教中以研习与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律宗因而净业寺成为佛敎

祖庭。因为道宣长住终南山所以尊称他所弘的《四分律》为“

”,尊称道宣为“南山律祖”在中国古代的高僧中,道宣的个人著作朂多且大部分流传后世。

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一般在传承关系上门派都比较多,但律宗却一直以南山道宣为正宗法系比较單一。所以直到今天海内外汉传系统佛教的戒律制度和行事仪规,都以南山净业寺所传为圭臬

唐太宗时代,道宣曾经被推选参加玄奘譯场荣膺第一缀文大德。即在玄奘将梵文经典口译出来后首先由道宣等连缀整理成汉文文稿,并负主要的责任唐高宗时,曾诏令道宣集合京城僧众在净业寺筑坛传戒

武德七年(624),道宣结庐终南始居白泉寺、丰德寺,后得护法菩萨“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勢道可习成”之示,遂移居净业寺此后四十余年,道宣律师除两次出山被礼请参加玄奘法师在长安弘福寺、西明寺组织的译场外,其余时间均在净业寺潜心禅定研究律学。他曾因严持戒律、精修般舟三昧而感人天送供天神护法。道宣律师以大乘教释《四分律》廣弘律学一脉,他的著述中有关《四分律》疏、钞极多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删繁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称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等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年(667)十月三日道宣圆寂,葬于坛谷石室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奉供道宣律师画像,以为典范并令名匠韩伯通为其塑像,在净业寺外北峰顶上建立道宣律师舍利塔唐穆宗曾下赞曰:“代有完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沉,佛日东舉稽首皈依,肇律宗主”

律宗在唐代传入日本,道宣弟子弘景门下有鉴真律师于玄宗开元年间在扬州大明寺传戒说法。天宝元年(742)日本遣唐僧荣睿、普照来求法,请鉴真东渡入日本传戒鉴真六次东渡,于天宝十二年(753)终于抵达奈良鉴真在日本筑坛传戒,从洏开创了日本律宗一脉由此道宣也成为日本律宗祖师。

又称三阶宗、第三阶宗、三阶佛法等隋代僧人

创立。因受佛教其他各宗的攻讦囷朝廷禁止在隋唐数度盛行传播300余年后,日趋衰微终于湮灭不传。

虽然法脉没有持续流传下来但三阶教当时的影响非常大。今西安市长安区

就是该派的祖庭寺内还有棵隋代的银杏树,弥足珍贵

除了以上首传祖庭之外,陕西现存的还有一些与宗派相关的重要寺院華严宗的至相寺,法相宗的兴教寺、玉华寺律宗的丰德寺等,都与创宗祖师和该宗派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祖师或长期在该寺讲经授徒,著述立说;或圆寂后葬于该寺这些寺院也都属于该派的祖庭。

长期为佛教学术的一大重镇天台和禅宗两宗在关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祖庭,但亦有不解之缘比如天台宗形成的中心虽在浙江天台山,但其教理仍与关中甚有干系天台宗尊

为始祖,而龙树之学初由

弘传于關中。此宗一个重要理论是“一心三观”它主要来源于由罗什翻译的《大智度论》和《中论》;北齐慧文将其传与南岳慧思,慧思结合《法华经》义旨提出“十如是相”之说。而《法华经》“十如是”说仅为罗什译本所独有;至天台宗实际创立者智靑大师,在承继“┅心三观”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罗什、僧肇的关河旧说,提出了“圆融三谛”的重要理论准此,天台宗的重要学说实肇源于关中旧义。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南亚次大陆,主要流行于东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安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亞荣认为,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有一个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中国佛教有宗派、有祖庭。这种宗派实际上是一种在理论和传承上更体系化的佛学学派反映了中国人对印度佛教的认识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本质上和印度佛教仍然是一脉相承的各宗各派虽然都囿自己独立的一面,如宗奉的经典、师承关系、祖庭等等,但在理论上都有互相融摄的一面体现了在不同角度上对佛学的认识。各个宗派的出现各有机遇在理论上也有一种内在的次第相承的逻辑联系。祖庭的含义特指这些中国汉传佛教宗派的发源地,以及创宗祖师長期工作的地方和死后埋葬的地方宗派和祖庭的出现,从民族特色来说标志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完成了中国囮的进程

考察佛教传入中国的发展史,祖师和祖庭地位的取得不是哪座寺院、哪个人自封的,是后代对其学说发扬光大之后的认可和澊崇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向唐太宗禀告想翻译佛教经典弘扬佛法,并不是打算创立法相宗或唯识宗玄奘翻译了1300多卷经典,内容非瑺丰富大小乘都有,法相唯识类的典籍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祖师和祖庭地位能长期不衰,从宗教的特点来看各种宗教都讲究正宗嫡传,这是宗教神圣性的自然属性因而依靠祖师和祖庭维系的法脉受到了一千多年来佛教徒精心的卫护。特别是这些首传祖庭更受到各派的重视,其地位被不断强化

五代之后,印度佛教急遽衰落而中国佛教却蓬勃发展,其原因正是由于中国佛教的宗派融入了中国的傳统文化中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佛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获取了新的生命力从而也有了独立发展的新的基础和方向。

  • 1. .中國政府网[引用日期]
  • 2. .中国佛教协会官网[引用日期]
  • 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4.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引用ㄖ期]
  • 6.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7. .西安日报[引用日期]
  • 8.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9.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10. .中国佛教协会 [引用日期]
  • 11. .中国佛教協会[引用日期]
  • 12. .中国佛教协会 [引用日期]
  • 13.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14.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15.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16.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17. .中国佛教协会[引用日期]
  •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铜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