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学术研究中心对什么很有研究

(想陪你看日出。)
(想陪你看日出。)
(想陪你看日出。)
(想陪你看日出。)
(想陪你看日出。)
第三方登录:【图文】冯骥才艺术研究院案例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冯骥才艺术研究院案例分析
大小:52.4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冯骥才微型小说研究[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冯骥才微型小说研究[1]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冯骥才的介绍
迷迭逆夏00050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祖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艺术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短篇小说集《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2008年8月作为天津火炬手进行火炬传递。 Blog.cn/fengjicai 冯骥才的卓越贡献 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这样的“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对冯骥才触动最大的是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他发现很多城市都破坏掉了自己以往的文化特色而都变成了一个样子。冯骥才认为,工业文明正在逐渐代替农耕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农耕文明建构下的非常庞大的民间文化就即将散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的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自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但目前,我们整个知识界的自觉还不够,加之我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10年。冯骥才一再强调,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与精神,对于世界文化来说,东方成果也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矿藏,所以也是未来需要我们重点去探寻的。靠着冯骥才执著地呼吁和奔走,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古老文化的价值。冯骥才说,知识界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大众认识这些文化的价值,但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不是单靠某几个知识分子就能完成的不会结果并了解了其独具的价值,特别是精神上的价值,并能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 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根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是人类重要的文明遗产。五千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精深. 灿烂,不仅凝结着炎黄百姓的生活情感和人间理想,而且昭示着华夏民族的个性与精神。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冲击下,民间文化身处濒危,如不紧急抢救和保护,先人创造的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必将急速的瓦解以至消亡。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是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冯骥才发起并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也是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之后成立的第一家以当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公益性民间机构。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于日在天津市社团管理局正式登记成立(津基证字第004号),注册资金人民币200万元,由发起人冯骥才和台湾著名演员赵文瑄先生捐赠。基金会的决策机构为理事会,冯骥才任理事长,赵文瑄先生任副理事长,理事12人,由国内知名的文化学者、民俗专家以及文艺界、新闻界和企业界人士共同组成。基金会的工作机构设秘书长办公室,项目部,联络部和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等部门。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将通过严密的管理、规范的运做和合法的基金保值和增值措施,积极开展下述各项公益活动,推动和促进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事业的发展。 遵循基金会的设立宗旨,接受国内外的捐赠; 支持和资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项目; 支持和资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民间文化研究项目; 策划和组织旨在弘扬和发展中华民间文化的文化交流项目; 奖励和表彰对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团体和个人。 冯骥才是我的一大伟人,我们学习了他的好多文章,《花脸》就是一片很好的教材。 主要作品 《画外话丛书冯骥才卷》《逆光的风景》《摸书》 《冯骥才散文自选集》《冯骥才卷》《感谢生活》 《一百个人的十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炮打双灯》 《神鞭》《叁寸金莲》《关于艺术家》 《珍珠鸟》《雕花烟斗》《海外趣谈》 《SelectedStoriesbyFengJicai冯骥才小说选》《乡土小说》 《我是冯骥才》《秋日的絮语》《挑山工》《俗世奇人》《献你一束花》 《快手刘》《花脸》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胡乱挥霍也使不尽。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助手,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着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 "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 "瞧吧,在哪儿呢?"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穿过黄布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 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了。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这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人。 他那时不过四十多岁吧,正当年壮,精饱神足,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用毛笔画上去的。他蹲在那里活像一只站着的大白象。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发亮而外突的眸子四处流盼,照应八方;满口不住说着逗人的笑话。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那四个小球就在这双手里忽隐忽现。我当时有种奇想,他的手好像是双层的,小球时时藏在夹层里。唉唉,孩提时代的念头,现在不会再有了。 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他也这样称呼自己,以致在我们居住那一带无人不知他的大名。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测、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 那些伴随着童年的种种人和事,总要随着童年的消逝而远去。我上中学以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路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的变"小碗扣球",身旁摆着插满棒糖的小绿木箱。此时我已经是懂事的大孩子了,不再会把他的手想象成双层的,却依然看不出半点破绽,身不由己地站在那里,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阵子。我敢说,世界上再好的剧目,哪怕是易卜生和莎士比亚,也不能像我这样成百上千次看个不够。 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了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鬈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高中二年级的暑期,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怦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子。十年不见,他好像度过了二十年。模样接近了老汉。单是身旁摆着的那只木箱,就带些凄然的样子。它破损不堪,黑糊糊,黏腻腻,看不出一点先前那悦目的绿色。横板上插糖的洞孔,多年来给棒糖的竹棍捅大了,插在上边的棒糖东倒西歪。再看他,那肩上、背上、肚子上、臂上的肉都到哪儿去了呢,饱满的曲线没了,衣服下处处凸出尖尖的骨形来;脸盘仿佛小了一圈,眸子无光,更没有当初左顾右盼、流光四射的精神。这双手尤其使我动心--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于是,当年一切神秘的气氛和绝世的本领都从这双手上消失了。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个小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在这喊声里,他慌张,手就愈不灵,抖抖索索搞得他自己也不知道球儿都在哪里了。无怪乎四周的看客只是寥寥一些孩子。 "在他手心里,没错!决没在碗底下!"有个光脑袋的胖小子叫道。 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纯,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 "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 当年神气十足的快手刘哪会用这种口气说话?这些稚气又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他哪能张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快手刘这一副狼狈的、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他像当年那次--由于我自做聪明,揭他老底,迫使他亮出一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飞,呼之即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叫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们领略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而瞠目结舌多好!但他老了,不再会有那花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 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 "你们都说错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 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 "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快手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 "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随后只剩下我和从窘境中脱出身来的快手刘,我一扭头,他正瞧我。他肯定不认识我。他皱着花白的眉毛,饱经风霜的脸和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一下。 选自《俗世奇人》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笼子里有一团干草,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玉。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藤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叫声。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正是它们的雏儿! 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暗下来,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冯骥才|为未来记录历史
我的图书馆
冯骥才|为未来记录历史
绿茶按|大象客是大象出版社北京工作室的出版品牌,由李辉主持。从今年开始,大象客将开启出版之旅,率先推出的第一本作品是《冯骥才演讲集: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本文为策划人李辉回忆和冯骥才30多年的交往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知识分子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冯骥才:走自己的路,看人生风景文|李辉2006年4月,前往天津参观冯骥才的大树画馆。参观冯骥才的大树画馆合影。时间过得真快,没有想到认识冯骥才先生超过三十年了。找到他送我的第一套书《冯骥才选集》,时间为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我们熟悉后,不再叫冯先生,而是叫“大冯”,一直叫到今天。这位个头高大的人,喜欢运动,曾是篮球队员,可是,他却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艺术门类之中。从小开始画画,居然一次又一次临摹《清明上河图》,那可真是要下不一般的功夫。他喜欢收藏民间大大小小的物件,从而奠定后来全身心投入文化保护的扎实基础。当然,对于他,最大的是文学诱惑。这一诱惑,是在十年“文革”期间鬼使神差地出现他的面前,令他无法抗拒。大冯夫妇题赠《金婚图记》 之一。大冯夫妇题赠《金婚图记》 之二。冯骥才一九四二年出生,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时,二十四岁的他与顾同昭大姐结婚。新婚之际,未曾预料的风暴就来了。五十年,他们相濡以沫,在风云变幻中走过。去年,二〇一六年,他们步入金婚,收到他们夫妇题赠的《金婚图记》。翻阅图记,两个大家族在天津的风风雨雨,依次展开……动荡岁月,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促使冯骥才开始偷偷记录。他无法抗拒!身处浩劫之中,他清醒意识到他们这代人,需要以不同方式记录现实发生的一切,为了现实不被遗忘,更是为了留存历史。下面他的这段文字描述当年情形:我把自己锁在屋里,偷偷写起来,只要有人叩门,我立即停笔,并把写了字的纸东藏西掖。这片言只语要是被人发现,就会毁了自己,甚至家破人亡,不堪设想。每每运动一来,我就把这些写好的东西埋藏在院子的砖块下边、塞在楼板缝里,或者一层层粘起来,外边糊上宣传画片,做为掩蔽,以便将来有用时拿温水泡了再一张张揭出来。……但藏东西的人总觉得什么地方都不稳妥。一度,我把这些稿子卷成卷儿,塞进自行车的横梁管儿里。这车白天就放在单位里,单位整天闹着互相查找“敌情线索”。我总觉得会有人猛扑过去从车管儿里把稿子掏出来。不安整天折磨着我。终于我把稿子悄悄弄出来,用火点着烧了。心里立刻平静下来,跟着而来的却是茫然和沮丧。以后,我一发有了抑制不住的写的冲动时,便随写随撕碎,扔在厕所里冲掉;冬天我守着炉子写,写好了,轻轻读给自己听,读到自己也受感动时便再重读几遍,最后却只能恋恋不舍地投进火炉里。当辗转的火舌把一张张浸着心血的纸舔成薄薄的余灰时,我的心仿佛被灼热的火舌刺穿了。(《命运的驱使》)命运的驱使,就是让他永远停不下脚步!一九七五年前后,大冯写了一系列诗歌,其中这首《路》,四十年后再读,仍然令人感动。&1975年《路》手稿。人们自己走自己的路,谁也不管谁,我却选定这样一条路——一条时而欢欣、时而痛苦的路,一条充满荆棘、布满沟堑的路。一条宽起来无边、窄起来惊心的路,一条爬上去艰难、滑下去危险的路。一条没有尽头、没有归宿的路,一条没有路标、无处询问的路,一条时时中断的路,一条看不见的路……但我决意走这条路,因为它是一条真实的路。冯骥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的路。一走,就是五十年!的确,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他应该做什么,可以走多远。从小说创作到非虚构写作,从个人收藏转而在全国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保护古村落等,冯骥才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爱之深痛之切的隐忧,令他不能放弃个人责任,不能让文化脉络在这一代人手里断裂。他敏感焦虑,他四处呼吁与演讲,他走进田野考察……冯骥才走上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我们看路上精彩的人生风景。2004年猴年之际,冯骥才寄赠属猴的我的一幅对联与来信之一。2004年猴年之际,冯骥才寄赠属猴的我的一幅对联与来信之二。请冯骥才为河西学院题匾: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铺花的歧路》——不可替代的文学力量冯骥才是一位有历史感的人,故而他的笔下总是呈现沉甸甸的历史真实。二〇〇二年清明时节,得知花甲之年的冯骥才要回故乡宁波慈溪,冯家祖居将交还于他。同时,在宁波天一阁,还将举办“冯骥才甲子省亲展览”。我与之联系,带上吉林卫视“回家”栏目组,陪同他走进宁波,纪录他的故乡之行。 面对镜头,冯骥才说了这样一段谈及历史与生命相关的话题,说得特别精彩:作家对生命特别重视,对源头特别重视,尤其对于生命的来源,总是要追究、寻找遥远的联系,好像要触摸生命的源头。我觉得生命有时候会有漂泊感,但是故园、故土、故人给你一种安慰。我觉得这跟植物一样。植物到春天的时候,所有树枝往上长,越长越好,表现一种生命力;可是到秋天的时候,它要回到土地上,要寻找土地。所以我也希望我的下一代,能接地气。这一次把我的小孙女带回来了。她很聪明,会有一点记忆,我想给她留下一点童年的记忆。我觉得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他的生命一定是三段的:一段是现代时的,一段是属于未来的,一段是自己的历史。历史也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历史是一种精神,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情感,我们生命的本身,实际都存在于已经失去的一段历史里面。(《故乡情结》)回到故乡,当然不只是触摸生命源头,更是体验生命行程,走进历史。最初读冯骥才的作品,是就读于复旦大学期间。一九七八年的夏天,我们同班同学卢新华的《伤痕》在《文汇报》发表,引发全国性轰动。同学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一九七八年四月率先在这里亮相,随之由《文汇报》发表,顿时轰动社会。《伤痕》之后,反映“文革”带给民族伤痛的文学作品,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古华的《芙蓉镇》等,如井喷迸发。《伤痕》之前,已有刘心武的《班主任》问世,在时代转换之际开文学揭示精神伤痕之先声,但是,卢新华的这一小说,因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其篇名更通俗、明确,故很快被用来命名新时期文学的第一波创作潮流——“伤痕文学”。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铺花的歧路》初版本,首印5万册。大冯在《铺花的歧路》上题赠。小说《铺花的歧路》插图 。手握木棍的红卫兵白慧 。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与诸多“伤痕文学”作品一样,写一位女红卫兵白慧因失手殴打一位女教师的故事,未曾想到的是,她后来结识的男朋友常鸣,不巧就是这位教师的儿子。内疚、悔恨、悲痛,一直折磨白慧,她永远无法摆脱……与冯骥才后来创作的《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等小说相比,长篇小说处女作《铺花的歧路》的故事叙述能力,他对一代红卫兵内心伤痕的描写,今天再看,依旧有历史沉重感。根据冯骥才小说改编的《铺花的歧路》连环画。连环画《铺花的歧路》之一。连环画《铺花的歧路》 之二。“文革”高潮过去,白慧上山下乡前往内蒙古锡林格勒盟草原。已经在红旗拖拉机厂当工人的常鸣,作为技术员派往那里的拖拉机修配厂工作半年。常鸣到医院看病,走到取药窗口时,面前出现的正是白慧,令他为之一震。这一阵哀叫声的乞求,当然是白慧。白慧无法原谅自己,却又无法割舍与常鸣的情感。医院里的重逢,以凄凉结局告终。常鸣在黑暗中来回徘徊,可以想见他内心的另外一种痛苦。“文革”十年浩劫,以粉碎“四人帮”结束。天下同庆之际,白慧给父亲留下一封长信。她决定离开人世——“我走了……我决定了。”下面这段话令父亲痛心不已:“如果人有两条生命多好!我情愿死掉以前那耻辱的一条。让另一条生命重新开始,好好开始!但可惜人只有一条生命……”白慧还留下一封写给常鸣的信,请父亲交给小说中的另外一位女红卫兵杜莹莹,转交常鸣。这封信,同样写得感人至深。常鸣终于读到了白慧这份发自肺腑的情书——可惜只是生命告别的情书。常鸣骑上自行车一路奔跑,整整一个上午寻找白慧,毫无踪影。他把车停在一个空地上。对面是东大河的大湾渡口,圆形大钟在远方竖立。这个地方,正是白慧第一次约会常鸣的地方。常鸣当年没有前来,这次却意外地又来到这里。“他的幸福好像从这儿断绝的,现在却又偶然地来到这里。意味着什么呢?”这显然是冯骥才埋下的伏笔。白慧在草原医院与常鸣的意外相逢。波折过去,两人紧紧拥抱一起。常鸣走到沙滩上,不远处退潮的沙地上,眼前一个姑娘的身影,正是白慧!《铺花的歧路》从校园批斗,到上山下乡白慧与常鸣的医院偶遇,再到最后海边沙滩上的最后拥抱,白慧与常鸣终于有了一个大团圆结局。我想,这是冯骥才在叙述历史真实的同时,希望给予这一代年轻人痛定思痛之后的一种温暖,这种温暖,会让他们重新感受生活的厚爱,珍惜生命,从而赋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这部小说创作将近四十年,再读之,仍然感感受着以文学叙述历史真实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1996年5月冯骥才题赠《灵性》之一。1996年5月冯骥才题赠《灵性》之二。作家出版社图文本《三寸金莲》。冯骥才香港版《炮打双灯》。冯骥才题赠香港版《炮打双灯》。198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初版本,首印7万3千册。&1986年出版的《冯骥才选集》。1986年冯骥才题赠《冯骥才选集》。我主编的“金蔷薇随笔文丛”冯骥才《秋天的音乐》。我主编的大象人物自述系列出版的《冯骥才自述》一书。经过几年的创作之后,冯骥才对作家开始形成颇为清晰的认识。一九八四年,他在《我心中的文学》一文中,这样谈到一个作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架构能力:一个作家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想象力、发现力、感受力、洞察力、捕捉力、判断力;活跃的形象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尽可能庞杂的生活知识和尽可能全面的艺术素养;要巧、要拙、要灵、要韧,要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心,要对千形万态事物所独具的细节异常敏感,要对形形色色人的音容笑貌、举止动念,抓得又牢又准;还要对这一切,最磅礴和最细微的,有形和无形的,运动和静止的,清晰繁杂和朦胧一团的,都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笔头有如湘绣艺人的针尖,布局有如拿破仑摆阵;手中仿佛真有魔法,把所有无生活的东西勾勒得活灵活现。还要感觉灵敏,情感饱满,境界丰富。作家内心是个小舞台,社会舞台的小模型,生活的一切经过艺术的浓缩,都在这里重演,而且它还要不断地变幻人物、场景、气氛和情趣。作家的能力最高表现为,在这之上,创造出崭新的、富有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人物。(《我心中的文学》)《铺花的歧路》手稿。《三寸金莲》手稿。《书桌》手稿。《义和拳》手稿。这是在文坛亮相不久的作家对文学的感悟。以后的小说创作中,他一直期盼进入这个境界。口述实录下的历史真实从《铺花的歧路》开始,对历史的叩问,从来没有离开冯骥才的视野。八十年代中期,他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非虚构的“口述历史实录”《一百个人的十年》。《美国梦寻》书影。“口述历史实录”最初盛行于欧美。一九八三年,毕朔望先生组织一批译者,翻译美国斯特兹·特克尔(Studs Terkel)的作品,以《美国梦寻》为书名出版。在缀语里,毕朔望呼吁中国的作家,不妨向特克尔学习,也从事这种“口述历史实录”的方式,留存现实与历史。他这样写道:行文至此,忽念中国之大,人物之盛,思想之开拓,情感之深刻,如果弄一本特克尔式的《神州人语》之类的实录文字来,一定很有意思,也会畅销的。真希望有人费点力气来试它一试。担任,只能借意。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譬如访问对象便绝不会忽略知识分子,这是不消说得的。(《美国梦寻》缀语)《美国梦寻》一经出版,立即引起诸多读者和作家的关注。率先采用“口述实录”形式开始记录中国现实和历史的,分别是冯骥才、张辛欣与桑晔。一九八四年,张辛欣、桑晔两人合作,四处寻访、记录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第二年开始,在不同期刊上陆续发表,然后结集为《北京人——一百个普通中国人的自叙》出版。 冯骥才的努力成功地将之引入到挖掘历史记忆的写作领域。&冯骥才几乎也在同时,开始以 “口述实录”方式,借不同人的个人记忆,为“文革”历史留下群体印象。这些口述实录笔下的人物各行各业都有,叙述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拾纸救父;崇拜的代价;伟大的受难者;我到底有没有罪;搞原子弹的科学家;一个八岁的死刑陪绑者;一对夫妻的三千六百五十天;失踪的少女;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我不愿意承认是牺牲品;忏悔录……正是这种方方面面的叙述,十年“文革”的历史更为丰富,更为立体。可以说,其历史价值和人性呈现,不可代替。冯骥才《一百个人的10年》。《一百个人的十年》手稿。冯骥才题赠《一百个人的10年》 。这些口述实录,一九八六年开始在《收获》、《当代》等期刊上陆续发表。后结集为《一百个人的十年》第一集一九八七年出版。距今,正好出版三十年。口述实录的采访过程,也是冯骥才再次亲历“文革”历史的过程。从不同谈话对象那里,他深深感受到对他的信任。他为之感动,从而意识到手中之笔的分量何其之重。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对他的信任。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将他们倾诉的亲身经历写下来,既是为他们,更是为自己,为历史。&冯骥才的这本口述实录,时隔多年,又重新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再版。为新版,冯骥才写一篇《决不放弃使命——再记》》,最后他写下的这段话,读得令人百感交集:&一位读者曾写信谴责我:“你曾经信誓旦旦,要为我们一代人写‘心灵史’,为什么有头无尾,放一炮跑了?你死了?勇气没了?还是也做买卖去了?”读了这信,我点燃一支烟,一直抽得烧到手指头,捉笔只给他写了一句话:“我没权利放弃这使命!”(《一百个人的十年》再记)说得真好——“我没权利放弃这使命!”冯骥才关于自己文革十年的口述史《无路可逃》。冯骥才口述实录韩美林回忆《地狱天堂》 之一。冯骥才口述实录韩美林回忆《地狱天堂》之二。《激流中》书影。冯骥才回忆新时期文学萌发之际,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交往故事。冯骥才的确没有“放弃这使命”。二十多年后,他相续完成非虚构作品《无路可逃——自我口述史》、《凌汛》、《地狱天堂》、《激流中》等。在这些作品里,他叙述自己亲历的历史浩劫,叙述新时期文学开始阶段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前辈编辑们之间的场景……在他的笔下,诸多历史细节丰富记忆,为历史存照。日与毕飞宇一起看望98岁杨苡老人。98岁杨苡写下孙家几个孩子的全部姓名。大冯微信发来他与顾大姐结识时的第一张合影。大冯发来顾大姐儿时与父母在一起的合影。1938年,杨苡离开天津前在顾家花园的留影。冯骥才岳母致杨苡信之一。冯骥才岳母致杨苡信之二。杨苡的哥哥杨宪益,将何香凝赠送的礼物,转赠大冯,这也是缘分。今年五月下旬,我前往南京看望九十八岁的杨苡老人,聊天时,她谈到了《收获》发表的《无路可逃》。她说,没有想到冯骥才的岳母,就是她在天津时的闺蜜。她找出七十年代冯骥才岳母的来信,又找出抗战爆发后她离开天津之前,在顾家花园里拍摄的照片。老人记忆甚好,居然在一张纸上,把顾家的几个孩子的名字全部写出。我将这次巧遇,微信发给冯骥才,他也为之吃惊、感叹。历史叙述的魅力就是如此诱人。人们阅读之后,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重温记忆,走进历史深处。非虚构作品的力量,就在于此。&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走进九十年代,中国的各大城市,不知为何,一下子开始旧城改造。房地产的大动作,从此让曾经保留若干古城风貌的城市,老街、胡同、弄堂、老建筑等,仿佛秋风扫落叶一般不复存在。天津旧城改造开始了 。我们应该记住这个了不起的团队!记住他们的名字。是他们留存城市文脉。团队成员之一。我们应该记住这个了不起的团队!记住他们的名字。是他们留存城市文脉。团队成员之二。我们应该记住这个了不起的团队!记住他们的名字。是他们留存城市文脉。团队成员之三。冯骥才清醒意识到,天津的旧城改造必将失去曾有的风韵。早在一九九四年,冯骥才就组成一个团队,用照相机拍摄天津的老房子系列,现在,旧城改造让这个团队,有了更强烈的紧迫感。天津的旧城改造于一九九五年六月七日开始。冯骥才组织二十几位摄影师、十几位测绘人员,走进大街小巷,走进被拆除的建筑。这可谓一次前所未有的田野考察和行为艺术,因为他们的拍摄和测绘,三年之后,《天津老房子》系列画册出版。1999年冯骥才天津活动请柬 。一九九九年二月,收到冯骥才寄来的请柬,他将在天津举办《天津老房子》画册的发布会。我们前去参加。一次难得的聚会。听冯骥才慷慨陈词,听一位又一位参与者们的讲述,他们的故乡情怀令人感动。我喜欢这本《旧城遗韵》。翻阅一幅幅图片,再看后面那些摄影师的照片。说实话,应该感谢这些参与者,他们与冯骥才同行,为自己的故乡天津城,留下城市遗韵,借图片延续文脉。《收获》开设的田野调查专栏,结集 《民间灵气》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二〇〇四年,冯骥才在《收获》杂志开设“田野调查”专栏。年过六旬的他,高大魁梧,却一次又一次走进田野之间,在民间寻访,在工匠传人那里寻找传统的源头。这本书后来由作家出版社以《民间灵气》结集出版。“民间灵气”,多么好的书名。冯骥才在田野调查中,感受到的正是充溢民间的灵气,是千百年的民间工匠灵气,让传统多了魅力。如今,冯骥才用笔将之呈现于我们面前。我于二〇一六年十月退休,应大象出版社之邀,负责北京工作室的策划出版。我首先想到了冯骥才。四月初微信问他,关于文化保护的演讲是否结集出版过。他回复没有。冯骥才演讲集《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封底。9月20日,大冯在演讲集上题跋。于是,我们开始了合作,将他十五年间的演讲略加整理,以《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为书名出版。装帧设计时,我建议将他在一九七五年写的《路》这首诗的手稿,放在封底上。在我看来,只有这首《路》,才能够体现一个文化人的精神取向,体现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为保护传统文化而拥有的强烈使命感。“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可以说,这是冯骥才一生的追求——从文学创作,到文化保护。神圣使命,无法拒绝。将近二十年的演讲,冯骥才将之分为三个阶段:二〇〇一年至二〇〇六年,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普查的启动阶段;二〇〇七年至二〇一一年,民间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护阶段;二〇一二年至二〇〇一六年,“非遗保护”和古村落抢救性全面普查开始的阶段。一次又一次的演讲,成为从花甲至古稀之年的冯骥才,另外一种思想和行为的方式。不妨看看下面这些演讲的题目,每一个都穿透人心: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当代使命是抢救;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我们在艰难中举步;为人类守护住东方的文明;和县长一起思考;呼唤全民的文化自觉;让灿烂的口头文学永远相传下去;为紧急保护古村落再进一言……&为这本演讲集,冯骥才撰写自序,题为《说出来的思想》。他坦诚为何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抢救:&我说过我要做“行动的知识分子”。我所做的事情——文化遗产的抢救,不仅需要我说我讲,需要呼吁乃至呼喊,更需要我用行动告诉人们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这样,我的演讲既有形而上的“思想”,也有与田野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性的思考,而且近二十年来,它像一条线一直贯穿我为之奋斗的事业,我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所做的演讲何止一二百场。面对的人既有学界,也有社会各界乃至市民村民。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抢救更需要唤起民众。为此,我的演讲,包含着我每一步思想的足迹。由于我所做的事,是与同道者共同所为,故而在这些“言论”中,自然可见我们一代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为民族的文化命运而战的思想历程。(《说出来的思想》)&说出来的思想,就是行动的力量!无法拒绝的、必须履行的神圣使命!今年,冯骥才步入七十五周岁。他不会放弃已经选择的路。在这条路上,他仍将继续前行!九月十九日和二十日,“为未来记录历史——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举行。他的一些老朋友、研究者、汉学家,从日本、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地来到天津大学,大家深入探讨,相互漫谈,度过快乐时光。为这次研讨会,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从小说到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冯骥才为当代文学史提供一个很高的标杆。他的创作,无论小说或者非虚构作品,都与历史密切相关。历史场景,在不同类型的体裁形式里得到富有深度的呈现,为百年中国历史,提供不可多得文本。创作之外,在二十年间,由收藏文物入手,他把视野拓展到文化保护的更大领域。他在《收获》杂志开设的田野考察专栏,他在将近二十年间的关于文化保护的演讲中,体现一位作家、知识分子对传统的热爱,对文化消失的忧虑和保护的紧迫感。他的一次次呼吁和奔走之间,中国的古建筑的保护、民间传统工艺传承、农村村落的留存等,引发上上下下的关注,堪为文化保护的先驱和保护者。一个作家,在文学和文化保护两个领域施展身手,可谓少见。在当代中国文学、文化保护方面,冯骥才必将占据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下面请允许我以一组研讨会照片,作为本文的结束。研讨会现场室外景象之一,李辉 摄。研讨会现场室外景象之二,李辉 摄。冯骥才的第一位研究生、央视主持人张泽群主持开幕式,李辉 摄。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致辞。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宣读民进中央贺信,李辉 摄。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致欢迎词。韩美林向冯骥才赠送狗熊雕塑,李辉 摄。郁钧剑现场高歌四川情歌,李辉 摄。来自我的家乡武汉京剧团荣获梅花奖的的演员演出《三寸金莲》,李辉 摄。德国画家向冯骥才赠送画作,李辉 摄。9月19日下午,大冯与文学研讨组一起合影。20号上午海外汉学家研讨之后合影。开幕式现场高朋满座。冯骥才题词: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李辉 摄。研讨会上与大冯合影,大田 摄。在研讨会上与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老朋友左汉中老师、家乡的武汉大学樊星教授合影。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向李辉颁发天津大学兼职教授聘书。《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冯骥才 著 大象出版社 2017年9月出版本文经授权选自|六根—END—出版机构或作者来信来稿请发
馆藏&12222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骥才学术研究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