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该不该出去闯到底该不该买车 给年轻人该不该出去闯的购车建议

2016年,年轻人买房好还是买车好?
聪明人买房,懒人买车?当我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许多人心里会不舒服,这是自然的,对这样自作聪明的文章,请谨慎对待。毕竟每个人阅读这个世界和财经的方式都有差异。为什么房子仍然值得购买?所有中国楼市泡沫化的因素都清晰地存在。最典型的因素包括:一是房地产库存巨大,猜测目前商品房和棚户区改造带来的供应量大约有85亿平米,按每年13亿-15亿平米的库存消化节奏,目前的高库存可供消耗5年以上。二是高房价的问题没有本质改善,从房价收入比看,经济增长疲弱带来挣钱日艰,使得房价更高不可攀。三是长期涉房政策的不确定性。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议论房产税、房产赠与税、遗产税等等,拥有的房产在未来有可能产生收益,更有可能带来沉重税负。四是城市圈大局已定。经过1998年以来急风暴雨的城市化进程,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住宅自有率已非常高,据说户均拥有住宅套数已超过1套。长期不利因素如此之多,为什么还声称买房是聪明的?是否拥有自己的住房,和幸福与否直接相关。在中国城市中生活不是不可以租房,但公民的许多福利,实际上和户籍和自有住宅相关。何况在中国,房东对租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传统和现实导致,如果你想在城市中拥有一个家,就必须拥有一套房,唯有如此才能对房子付出心血,将其建为自己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巢穴。考虑到我们的生命短促如闪电,微弱如尘埃,房子虽贵,却仍然是身心栖息所不可或缺。引导楼市软着陆已是未来五年的政策重点。加速房地产库存消化、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农民市民化、完善住房金融体系、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等政策都已明朗化。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五年,不利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几乎不可能出台。第一,关于房屋保有环节的税费,例如房产税等,它确实是未来地方财政税收的主要源泉,但在短期内落地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就无法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和推动地产软着陆的政策取向背离。第二,限购限贷等,除了极个别大都市之外,已名存实亡。而对购房的金融支持力度日益增强,低首付低利率,辅之以未来可能出现的国家住房银行和按揭贷款证券化,种种努力使我们能以更高的财务杠杆实现购房梦。第三,当下中国安全边际较大的优质资产十分匮乏,但现金泛滥,权衡之下,虽然楼价高企,但高净值人群对大都市地产仍有信心和兴趣。从2014年4季度以来,沪深楼市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楼市造富的氛围。我们的猜测是,楼市三年涨、五年平、十年落。楼市在分化中的软着陆是趋势。人口集中和房价较高的大都市,可能在未来三年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更高一些。其中北上广深,以及南京厦门等少数城市核心区的住宅和写字楼尤其引人注目。但楼价全国普涨、狂飙猛进的时代已不太可能重现。如果能够在未来三五年审时度势进行投资,知进知止,可谓聪明。为什么说买车是懒人的选择?第一,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各种专车,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十分便利,没有必要买私家车,一年跑不了几千公里,既浪费又拥堵还污染;如果你生活在惬意的小城市,私家车基本就是累赘而虚荣的点缀。第二,汽车是不断贬值的可贸易品,而房屋则由生产效率不高的非贸易部门提供。2000年前后,当时一辆桑塔纳的售价和京沪60平米房屋的价值相当,而现在未必值得上京沪住宅中的一个卫生间。2000年的桑塔纳至今可能已分文不值,而同样经历了15年时间洗礼的60平米京沪小房可能价值200万以上,抵得上一辆跑车的价格。更何况有车和有房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几乎不可比。我们一生从工作中创造和获得的财富是有限的,只有聪明地从财富增值贬值的较长周期去考虑,才能赶在自己老去之前,主要以智慧而非节俭,来努力接近财务自由。我并不想否认中国楼市的泡沫和风险,只是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冒险地选择和泡沫共舞。(本文作者钟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平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来源:新浪财经(sinacaijing)附文:年轻人,买房还是买车?买房好还是买车好?这样的难题一次次考验着年轻人。观点一:房子是正餐,车子是甜点记者对多名面临买车还是买房困扰的年轻人进行采访,其中有80%的人认为,还是应该先买房。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张犹豫了半天后挤出两个字“买房”。小张说,先买房有先买房的道理,他认为要是结婚总应该给自己和爱人找一个安定的小家,这样才能让夫妻两人的幸福指数提高,所以房子是必需品。另外,房子是保值的,不夸张地说,如果选择好地段,2、3年里用房子升值的钱买辆10万元左右的家轿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见,买房子绝对是种投资。观点二:车子是花朵,房子是果实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的小王认为,就年轻人而言,买车比买房重要。小王认为,车辆对事业上的帮助不言而喻:首先,汽车使得年轻人有了更大的业务拓展空间,能更自由地安排行程、接送客户;其次,有车生活带来的物质享受,能更加激发年轻人的斗志,让创业变得更加有激情。事业有成后,买房子就不再是难题,充足的资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买自己比较中意的房子。专家观点:避免过度透支消费在谈到买房时,记者采访了地产人士、某项目销售总监石雨。她认为,现在年轻人无论是买房还是买车都应是顺其自然的,不要过度透支消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选择消费。同时也要避免做啃老族。在选购房产时,要选购比较大型的、完善的社区。同时她还建议,年轻人在选购住房时要注意选择有车位或车库的小区,提前为以后购车做好准备,毕竟对小排量车型购买实施优惠政策后,对了年轻人的胃口,买车将是趋势。为何买车不如买房:1.买车是贬值,买房是保值,现在买房是增值“买车了没有?”“买房了吗?”在80后许先生的最近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寒暄得最多的还是这两个问题。先买房还是买车,在传统观念里面,成家立业,先有家,再立业,那自然是先解决住房问题。但最近几年的房价蹭蹭往上蹿,连外环的房价也超过了10000元/平方的时候,手里略有盈余的许先生在两百万元一套房子和十几万元汽车之间,选择了先买车,但像许先生的比例很少,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选择先买房,然后再买车。这除了与经济能力相关之外,还与大家对车房的认识有关,房子可以算作投资,有升值空间;而汽车却是绝对的消耗品,买了之后就贬值。2.买车买的是享受,买房买的是安定房子与汽车的功能不同。房子的功能有两个,提供住宿和炫耀,住宿是有安身之地,炫耀则是为了面子,无论是住宿还是炫耀,单从住房的角度,其实很难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汽车的功能也有两个,炫耀和交通工具。炫耀还是为了面子,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所创造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一辆车的价格。听听专家说买房:作为房地产商的代言人,现任华远地产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任志强在2012年长吉地产春季发布会上再次开炮,他认为高收入者才有条件到市场去购买商品房,而中低收入者是用经济适用住房或者廉租房来解决居住问题。“手里面有100元,是存银行还是买房?”任志强再谈到目前的投资时机时举例说明,100元如果存20年利息也就200多,但如果买房子,兴许会升值600多,这是什么?这就是投资时机。何况现在还是负利率时代,有条件不做房产投资那才是傻瓜。知名经济学家陈淮对未来中国楼市的走势给出了预测。他认为,未来20到30年,中国的房地产业还将是辉煌期,而这个繁荣期是连续的,长春没有出现过类似南方城市的投机性操作,因此可以断言,刚性需求市场还是有需求的。处于这种判断的前提是,中国是全世界城市化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住房和财富增长需求最旺盛的国家,住房建设速度和交易规模同样如此。年轻人该不该买车 买车与不买车,10年后竟相差近150万 - 简书
年轻人该不该买车 买车与不买车,10年后竟相差近150万
年轻人该不该买车呢?有观点认为:落地即贬值,每年的养车成本也不小,简直就是不断的往出掏钱。也有观点认为:买车是为了出行方便,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快乐回忆。众姐来根据一个案例和大家分析下,到底该不该买车,该不该买好车?第一,买车没有所谓的一步到位 。买房的时候,很多人考虑买大一点的面积,好一点的地段,的确是有一步到位的说法,那是因为房子可以一直住人,只要你不卖,你就可以一直住下去。但是,车子是消耗品,它的使用寿命不超过15年(现在国内基本是开10年左右的时间),而你们现在才26岁。因此,在买车问题上,讲究一步到位是毫无意义的。10年后,你们36岁。15年后,你们41岁。面临的是换车,养娃,赡养双方老人的任务。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实际问题,需要慎重考虑。第二,新车落地后急剧贬值,并且需要支付巨额的保养费用,油费和保险费。俗话说,新车落地打八折。假设你们买40W的车子,等新车一落地,基本只值八折的价格。而贵的车也会使保养费,油费和保险费相应地增加。我问了一位奔驰车主,他们新车第一年的保养费是2K一次,一年需要2-3次,油耗在8毛出头。要知道,以后历年的保养费是只增不减的。这样一算,买车除了40W的车款,还有每年近3W的使用成本,并且新车每年贬值迅速。一台40W新车的使用代价是一年费用5W+(含车辆贬值费,以10年后卖掉值10W计算)。第三,40W用来买车和买车投资的结果(10年期限),两者相差的费用高达149.05W。40W的车子,使用10年,连损耗及各项费用,扣去最后卖掉二手车的钱,费用高达60W。我的小车(起名小花)打算卖掉,开了33个月,里程只跑了29000公里。父亲希望我可以把这台小车便宜点卖给你,原因主要有两个:1)即使保养再好的二手车,卖价也是不高的,他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2)自从我这台车子买回来后,一直都是你和我一起开,你非常熟悉这台车子。如果有40W的存款,拿6W购买小花(二手车价格可能低于6W,我还没去咨询过价格,暂时按6W计),剩余的钱款进行投资,按年复利8%计算,10年后你手头会有一笔89.05W的资金。这样一来一去,实际的费用差距为149.05万。40W买一台车,开10年。假设10年后卖掉值10W(实际上10年二手车的卖价应该是远低于这个价格的,我只是为了方便计算)。前5年一年费用按2.5 W计,后5年一年费用按3.5 W计。那么你们拿出40W买车后,10年后的价值是:-40W (付车款) - 2.5 W *5年 (第一个5年的保养,油耗 & 保险) - 3.5W *5 年 + 10W (10年后卖掉)= -60W而使用小花,买二手车只需一小笔钱,而每年的使用成本也很低,毕竟小花是以省油和零件的低维修率而出名的。假使你7年后卖掉小花,买台好车专门用来接送孩子,一年的费用约计不到2W。(再次提醒,40W的车子,10年后的价格远低于10W。所以10年的实际支出应为60W+)
即使设定小花的使用寿命只有10年,你在第8年要买好车,两者的费用相差也有119.51W,而7年后的小花按报废计算。
可能你会选择车贷的方式。请注意,还车贷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负债有好债也有坏债,好债能让你未来的现金流持续增加,比如贷款买房;坏债则相反。它会持续从你口袋里掏钱,比如贷款买车。每年的养车支出、车辆贬值都在不断让你掏钱!第四,结合实际情况,延迟享受。双方的家庭都是农民,而不是富二代。虽然凭借着你们的勤劳和智慧,在26岁就独立完成了买房的任务。但是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你们即将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可不便宜),而且妹夫公司刚起步,并没有稳定的盈利。所以你们现在的任务是1)多挣钱,多攒钱,积累自己的原始资金,越多越好。只有手里拽着的资金多了,才会有更多的底气来面对未来的路,也才能够给自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2)完善妹夫的保险。妹夫作销售,每天车马劳碌,很有必要为他这个家庭的顶梁柱配置合适的保险。3)在工作的城市买一套房子。这是我建议的目标,毕竟你们现在的房子距离工作的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能力允许,最好是在工作的城市买一套房子,大小无所谓,有地方落脚就行。你现在应该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合租的不方便,是时候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来努力了。4)发展公司。过去的一段时间,公司的表现不错。如果你们自己有足够的资金,能够把公司发展的更稳健更好,那么岂不是养了一只会下蛋的金鹅?这可绝对比养一台只会花钱的车可好多了。5)推迟消费,延迟享受。每个人都追求好车好房漂亮的衣服,这是人的本能。但是,为了追求财富的快速积累和迅猛发展,年轻人延迟享受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上面的表格,你也看到了延迟7年买好车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等你们到了40岁左右,家庭财富进入稳步增长的阶段,再买好车来享受也不迟。总之,年轻的时候尽量把钱投入到可以帮助你们积累更多资金的地方,比如房子,理财产品,保险等,可以加速你们家庭财富的积累,增强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年轻的时候就着急买好车享受,则无疑会极大地减缓财富积累的速度,给自己增加负担。想想这149.05W的差距,26岁买好车,请慎重。温馨提醒:现代众车在线七夕鹊桥惠,百万现金送活动正在进行,可登陆官网或公众号了解活动详情~众姐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年轻人买好车的问题,你怎么看?
理财分享,理财方案规划,p2p理财指导,提什财商,提什幸福感。90后年轻人购车的十六个特征,句句戳中内心
90后年轻人购车的十六个特征,句句戳中内心
前些天隔壁老王的儿子(一90后小伙儿)要买车,前来咨询小编,希望给点建议,跟他聊天的过程中小编内心深感:
请原谅小编用这么大妈的表情包……
除此以外,小编还因此有感而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90后买车的特征:
一、90后六大“消费行为标签”:
移动互联:“衣食住行游购娱”七大方面消费均大量以互联网为媒介。
差异化:不论是服装,饮食还是汽车,在90后群体中都具备了展现个性的属性。
宅生活:每个90后的内心都有一个“宅”的自己,90追求更加便捷的生活。
有内涵:产品不只要实用,更要看到它背后的故事。
超前消费:遇到喜欢的,借贷买入也不要紧。
娱乐至上:90后是最具娱乐精神的一代人,几乎一切都可以用来娱乐消遣,娱乐是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90后偏爱的汽车风格依次是优雅大方(46%)、高端智能(40%)、成熟稳重(35%)。
三、仅有23%的90后认为私家车是必需品。有近七成90后认为汽车是代步工具,而非某种财富和生活的标志。
四、有限的经济条件倒逼90后们更理性地选择车辆。他们不再一味追求时尚外观,转而更看重性价比和安全性、舒适性;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同样也更看重车辆的工业设计和科技含量。
五、90后购车带有非常鲜明的互联网用户特点和互联网思维。他们更善于用互联网工具武装自己的购车谈判筹码。通过在网络上对比不同品牌车型的特性、功能、参数,在决定买车之前,他们已经成为了半个内行。
六、七成90后大学生拥有驾照,他们首次和二次购车的时间将比70、80后人群来得更快更早。
七、多数有意向的90后购车者在看车1至2次后都能决定下来,其订车前的看车平均次数要远小于其他年龄层的购车者。
八、90后的超前消费理念将大大提高他们的购买力,也将为汽车金融带来无限商机。
九、许多90后父母已有车,他们的购车目的很少是为了家用,而是作为个人社交或生活需要。
十、与90后沟通别太认真,“你若端着,我便无感”。
十一、他们是一群DIY动手能力强的人,这意味着汽车在设计之初需要给他们预留更大的DIY空间。
十二、“车联网”的概念无疑已成为90后对车辆实用性能的考量标准之一,习惯于屏幕点触、人机交互、远程控制的90后,甚至以“车联网”的应用程度深浅划分车辆的不同世代。
十三、90后购车不再专注品牌。品牌知名度和性价比不再正向相关。是否为品牌价值买单,成为他们必须考虑的一点。
十四、中国有49%的90后购车群体追求汽车外观和样式,在国外这一比例达到39%,我国90后对个性的追求在这里又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过另一方面,在追求个性的同时,90后也展现了相对务实的一面,48%的90后车主追求质量和可靠性,在国外这一比例是56%。
十五、90后平均认识超过48个品牌,高于其他年龄段消费者。
十六、45%的90后购车更加倾向于德系汽车,其次20%是日系品牌,13%为美系品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该不该买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