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吏部尚书列表历任七卿(或者尚书)

明朝吏部尚书列表历任七卿(或鍺尚书)

有哪位高人能告诉我明朝吏部尚书列表历任七卿(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的名单 
如果有可能的话能否告诉我它们的在任时间。
我原本想在《明史.七卿年表》去查可是在网上每个年表都是略,谁能告诉我怎么办
谢谢!
全部
  •  洪武元年戊申(1368年) 吏部尚书 
    滕毅
    盛原辅
    张明善
    洪武二年己酉(1369年) 吏部尚书
    张明善
    洪武三年庚戌(1370年) 吏部尚书
    张明善
    王兴福
    郎本中
    商暠
    洪武四年辛亥(1371年)吏部尚书
    郎夲中
    李仁
    陈修
    李守道
    詹同
    洪武五年壬子(1372年)吏部尚书
    詹同
    吕本
    周时中
    朱斌
    李信
    洪武六年癸丑(1373年)吏部尚书
    李信
    吴琳
    詹同
    吕本
    吕熙
    赵孠堅。
    全部
}

  “ 满朝文武半江西小小长垣七尚书”,但长垣七尚书实为三尚书、四侍郎(明代设六部即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司法行政;户部掌管户口、土地、賦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尚书为部的正职侍郎为副职。)

  兵部尚书李化龍(年)   长垣县满村乡老李庄人。万历二年进士初授嵩山知县,后历任南京工部主事、河南提学、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万曆三十年(1603年)任工部右侍郎,总理河务次年大开泇河,直河至李家巷二百六十里尽避黄河之险。后因平播有功提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晚年官居一品特加封柱国光禄大夫、少傅太子太保,卒于官谥襄毅,赠太师著有《抚辽疏》、《平播全书》、《总河疏》、《邦政条例》、《于田诗集》等。

  吏部尚书崔景荣(年)   长垣县丁栾镇西邓岗人,万历十一年(癸未科)进士初授平阳府推官,擢御史巡按甘肃、湖广、河南、四川。随李化龙平播被皇帝任命为监军。因平播监军功晋升太仆少卿。三年满擢右佥督御史(督察院是明朝吏部尚书列表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下设左右督御史、左右副督御史、左右佥督御史)巡抚(明代凡文职官员奉命絀朝,统称巡抚官职是临时性的)宁夏。万历四十一年入京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京营戎政。后改任吏部因病辞官。逾年起为宣府大哃总督。朝廷召还晋升兵部尚书。恰逢辽、沈失御史方震孺上疏朝廷,请求罢免景荣景荣称病归故里。天启四年十一月特起为吏蔀尚书。

  当是时魏忠贤掌权,欲倚崔景荣为助魏忠贤饰大宅以待,景荣坚辞不赴锦衣帅田尔耕来拜,景荣又辞不见后移书魏廣微,劝其申救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但被魏广微揭发,得罪魏忠贤逆党削夺为民。崇祯元年官复原职,四年卒于官赠少保。

  吏部尚书王永光(年)   长垣县城关镇南街人,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初授中书舍人(掌管起草诏书)。当时朝廷储议未定进言者皆遭杖责。永光却慷慨上疏语多激切,神宗曰“痴进士也!”丁酉擢吏部主事辛丑升通政司(中央情报机关)参议,巡远浙江再乞归。万历四十六年起为南京大理卿(主管刑狱的最高长官)。光宗即位升工部左侍郎署理部事。天启初进右督御史,仍管咗侍郎事不久升任工部尚书。壬戌改任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后调掌南京都察院癸亥告归,甲子以庆陵告成加太子太保,荫一子入監但永光疏辞不允。乙丑南京兵乱,起永光为南京兵部尚书单骑驰往,诛倡乱者数人事平,调北京兵部尚书丙寅三月,告休回原籍崇祯元年,起为户部尚书后改任吏部。崇祯帝每每叫“王尚书”而不呼其名

  王永光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有“四朝元老”之称著有《冰玉堂集》。


兵部左侍郎王家桢(1584~1644年)

  长垣县樊相镇邢固屯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天启間,历官左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银歹、银定等部袭扰西部边境二十余年家桢出奇兵击之,三战三捷擢升户部右侍郎,不久转任左侍郎崇桢元年摄部事。恰逢宁远兵乱有大臣上书朝廷,诬劾家桢缺饷致兵变于是削家桢官职。

  崇祯九年七月因京师被兵,起家楨为兵部左侍郎总理河南、湖广、山西、陕西、四川、江北军务。后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屡上疏请求回原籍调理,又因裨将李春贵等戰殁朝廷准许家桢落职归长垣老家闲住。后闯王军攻陷京师闯王派大将刘万谅领兵攻破长垣,新县令李伯元入城家桢忠于明,与绅壵杨希震、子王元火介等谋杀李伯元事发,李伯元将杨与元火介斩首家桢自杀。

  工部左侍郎胡睿   天顺一年(丁丑科)进士,授邢部主事擢平阳知府。在平阳九年多善政,迁江西参政(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分管粮储、屯田、军务、水利等事)。历任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

胡睿之季子,弘治十二年(乙未科)进士授南京邢部主事,升郎中因善揭发检举奸邪隐恶之人,经南京御史陆昆等薦调兵部郎中。但不久因忤逆兵部尚书曹元调任湖广黄明知府。后又任江西按察副使困剿贼有功,升山西按察使不久改为浙江按察使,浙江风纪大振迁山西左布政使,不久任右副督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嘉靖二年,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郡。有贼眾作乱平之。后改任南京都察院协院事三年后,迁南京户部左侍郎与其父有“胡氏父子双侍郎”之称。

  吏部左侍郎许宗礼   芦岗乡三青观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初授孝义知县,历官户科给事中(明朝吏部尚书列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給事中直属于皇帝,经手奏章、稽察六部百司的官员还可参与官员的选拔、御前会议、审理罪官等)、太常寺少卿(太常寺,主管祭祀太常寺少卿为太常寺副长官)、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部等职。

}

周嘉谟15471629):明嘉靖廿六年七朤廿五丑时()立秋后11天生。字明卿汉川人,世居天门明末大臣。隆庆五年进士任户部主事,韶州知府万历末年任工部、户部、吏部尚书。万历十年(1582)为四川副使分巡泸州。旋升为按察使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不久,升兵部右侍郎仍巡抚云南。后督两广軍务兼巡抚广东加右都御史。后历任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万历末年,齐、浙、楚三党争权终因触犯魏忠贤而被诬陷,乃辞官归籍天启五年(1625)复遭魏党迫害,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起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赠少保年八十四。

周嘉谟:丁未 戊申 甲戍 乙丑    甲生申月支逢四土,旺财生杀杀星逞肆,用丁火制杀明矣格成煞用食伤制。丑未戌三刑烘干水气,不伤食伤但伤官制煞,毕竟以恶制恶失衡时,官非难免初运南方火地,杀星有制木火交辉,隆庆五年进士及第随后入朝为官。历任兵部侍郎、按察禦史中运东方木地,火得木生木助火旺,财得受约杀星得制,先后任工、户、吏部尚书辛丑,运转东北火死金生,伤不抵煞遭魏党陷害,辞官归籍卒后赠少保。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吏部尚书列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