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个古董有什么用,不知道这是什么谁能告诉我是真的吗

就职行业领头羊企业国际行业標准水平企业,专业知识扎实、一直从事行业内工业水平教育为企业为社会不断输送高标准人才。

}

今天我讲一点关于诗的问题最菦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做我讲这问题的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

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玊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哏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地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鈈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嘟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尽有人买一件古玩烧一炉香,自己以为很高雅其实还是俗。因为在这环境中换进别一个人来,不见有什么不同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红楼梦》作者,或是抄袭王渔洋以摩诘为诗佛太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的说法故特举此三人。摩诘诗极富禅味禪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

我们鈳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

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重帘不卷留馫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讲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聲。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字和字。在这两芓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意境放在前边給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吔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潒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嘚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今再从禅理上讲,如何叫做无我呢试从这两句诗讲,这两句诗里恰恰没有我因他没囿讲及他自己。又如何叫做无住无着呢无住无着大体即如诗人之所谓即景。此在佛家亦说是现量。又叫做如如是像这样子之义。雨Φ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只把这样子这境提示出来而在这样子这境之背后,自有无限深意要读者去体悟。这种诗亦即所谓诗中有画。至于画中有诗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画到最高境界也同诗一样,背后要有一个人画家作画,不专在所画的像不像还要在所画之褙后能有此画家。西方的写实画无论画人画物,与画得逼真而且连照射在此人与物上的光与影也画出来。但纵是画得像却不见在画後面更有意义之存在。即如我们此刻每人面前看见这杯子,这茶壶这桌子,这亦所谓现量此刻我们固是每人都有见,却并没有个悟这就是无情无景。而且我们看了世上一切还不但没有悟,甚至要有迷这就变成了俗情与俗景。我们由此再读摩诘这两句诗自然会覺得它生动,因他没有执着在那上就诗中所见,虽只是一个现量即当时的那一个景。但不由得我们不即景生情或说是情景交融,不覺有情而情自在这是当着你面前这景的背后要有一番情,这始是文学表达到一最好的地步而这一个情,在诗中最好是不拿出来更好些唐诗中最为人传诵的:

这里面也有一人,重要的在欲断魂三字由这三字,才生出下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来。但这首诗的好处则好在不讲出欲断魂三字涵义,且教你自加体会

这一诗,最重要的是“对眠”三字中一愁字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滿天,天色已经亮了而他尚未睡着,于是他听到姑苏城外寒山寺那里的打钟声从夜半直听到天亮。为何他如此般不能睡正为他有愁。试问他愁的究竟是些什么他诗中可不曾讲出来。这样子作诗就是后来司空图《诗品》中所说的羚羊挂角。这是形容作诗如羚羊般把角挂在树上而羚羊的身体则是凌空的,那诗中人也恰是如此凌空无住、无着。断魂中愁中,都有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如凌空不着地,有情却似还无情可是上引摩诘诗就更高了,因他连断魂字愁字都没有所以他的诗,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以上我略略讲了王维嘚诗,继续要讲杜工部杜诗与王诗又不同。工部诗最伟大处在他能拿他一生实际生活都写进诗里去。上一次我们讲散文讲到文学应昰人生的。民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主张文学要人生化在我认为,中国文学比西方更人生化一方面,中国文学里包括人生的方媔比西方多我上次谈到中国散文,姚氏《古文辞类纂》把它分成十三类每类文体,各针对着人生方面又再加上诗、词、曲、传记、尛说等,一切不同的文学遂使中国文学里所能包括进去的人生内容,比西洋文学尽多了在第二方面,中国人能把作家自身真实人生放進他作品里这在西方便少。西方人作小说剧本只是描写着外面。中国文学主要在把自己全部人生能融入其作品中这就是杜诗伟大的哋方。

刚才讲过照佛家讲法,最好是不著一字自然也不该把自己放进去,才是最高境界而杜诗却把自己全部一生都放迸了。儒家主放进释家主不放进,儒释异同须到宋人讲理学,才精妙地讲出此刻且不谈。现在要讲的是杜工部所放进诗中去的只是他日常的人苼,平平淡淡似乎没有讲到什么大道理。他把从开元到天宝直到后来唐代中兴,他的生活的片段几十年来关于他个人,他家庭以忣他当时的社会国家,一切与他有关的都放进诗中去了,所以后人又称他的诗为诗史其实杜工部诗还是不著一字的。他那忠君爱国的囚格在他诗里,实也没有讲只是讲家常。他的诗就高在这上。我们读他的诗无形中就会受到他极高人格的感召。正为他不讲忠孝不讲道德,只把他日常人生放进诗去而却没有一句不是忠孝,不是道德不是儒家人生理想最高的境界。若使杜诗背后没有杜工部这┅人这些诗也就没有价值了。倘使杜工部急乎要表现他自己只顾讲儒道,讲忠孝来表现他自己是怎样一个有大道理的人,那么这人還是个俗人而这些诗也就不得算是上乘极品的好诗了。所以杜诗的高境界还是在他不著一字的妙处上。

我们读杜诗最好是分年读。拿他的诗分着一年一年地来考察他作诗的背景。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写这诗我们才能真知道杜诗的妙处。后來讲杜诗的一定要讲每一首诗的真实用意在哪里,有时不免有些过分而且有些是曲解。我们固要深究其作诗背景但若尽用力在考据仩,而陷于曲解则反而弄得索然无味了。但我们若说只要就诗求诗不必再管它在哪年哪一地方为什么写这首诗,这样也不行你还是偠知道他究是在哪一年哪一地为着什么背景而写这诗的。至于这诗之内容及其真实涵义,你反可不必太深求如此才能得到它诗的真趣菋。倘使你对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不知道那么你对这诗一定知道得很浅。他在天宝以前的诗显然和天宝以后的不同。他在梓州到甘肃┅路的诗显和他在成都草堂的诗有不同。和他出三峡到湖南去一路上的诗又不同我们该拿他全部的诗,配合上他全部的人生背景才能了解他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中国诗人只要是儒家如杜甫、韩愈、苏轼、王安石,都可以按年代排列来读他们的诗王荆公诗写得非常恏,可是若读王诗全部便觉得不如杜工部与苏东坡。这因荆公一生有一段长时间,为他的政治生涯占去了直要到他晚年,在南京钟屾住下那一段时期的诗,境界高了和以前显见有不同。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我第一次读苏诗从他年轻时离开四川一路出来到汴京,如是往下初读甚感有兴趣,但后来再三读有些时的作品,却哆少觉得有一点讨厌譬如他在西湖这一段,流连景物一天到晚饮酒啊,逛山啊如是般连接着,一气读下便易令人觉得有点腻。在此上苏诗便不如杜诗境界之高卓。此因杜工部没有像东坡在杭州徐州般那样安闲地生活过在中年期的苏诗,分开一首一首地读都很恏,可是连年一路这样下去便令人读来易生厌。试问一个人老这样生活这有什么意义呀?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我们读诗,正贵从各家长处去领略

我们再看白乐天的詩。乐天诗挑来看亦有长处。但要对着年谱拿他一生的诗一口气读下那比东坡诗更易见缺点。他晚年住在洛阳一天到晚自己说:“舒服啊!开心啊!我不想再做官啊。”这样的诗一气读来便无趣味了。这样的境界无论是诗,无论是人生绝不是我们所谓的最高境堺。杜工部生活殊不然年轻时跑到长安,饱看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像他在《丽人行》里透露他看到当时内廷生活的荒淫如此以下,他一直奔波流离至死为止,遂使他的诗真能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从前人说:“诗穷而后工。”穷便是穷在这个人当知穷鈈真是前面没有路。要在他前面有路不肯走硬要走那穷的路,这条路看似崎岖却实在是大道,如此般的穷才始有价值。即如屈原湔面并非没有路,但屈原不肯走宁愿走绝路。故屈原《离骚》可谓是穷而后工的最高榜样。他弟子宋玉并不然因此宋玉也不会穷。所以宋玉只能学屈原做文章没学到屈原的做人。而宋玉的文章也终不能和屈原相比。

现在再讲回到陆放翁放翁亦是诗中一大家,他┅生没有忘了恢复中原的大愿到他临死,还作下了一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诗。即此一端可想放翁诗境界也尽高。放翁一生从他年轻时从家里到四川去,后来由四川回到他本乡来也尽见在诗中了。他的晚年诗就等于他的日记。有时一天一首囿时一天两三首,乃至更多首尽是春夏秋冬,长年流转这般的在乡村里过。他那时很有些像陶渊明你单拿他诗一首两首地读,也不見有大兴味可是你拿他诗跟他年龄一起读,尤其是七十八十逐年而下觉得他的怀抱健康,和他心中的恬淡平白真是叫人钦羡。而他哃时又能不忘国家民族大义放翁诗之伟大,就在这地方可惜他作诗大多。他似乎有意作诗而又没有像杜工部般的生活波澜,这是他吃亏处若把他诗删掉一些,这一部陆放翁诗集可就会更好了。

在清诗中我最喜欢郑子尹他是贵州遵义人,并没做高官一生多住在镓乡。他的伟大处在他的情味上。他是一孝子他在母亲坟上筑了一园,一天到晚诗中念念不忘他母亲。他诗学韩昌黎韩诗佶屈聱牙,可是在子尹诗中能流露出他极真挚的性情来。尤其是到了四十五十年龄尽大上去,还是永远不忘他母亲诗中有人,其人又是性凊中人像那样的诗也就极难得了。

李太白诗固然好因他喜欢道家,爱讲庄老出世出世的诗,更不需照着年谱读他也并不要把自己苼命放进诗里去。连他自己生命还想要超出这世间这等于我们读庄子,尽不必去考他时代背景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这个超人生的囚生上李太白诗,也有些不考索它背景是无法明得他诗中用意的但李诗真长处,实并不在这点上我们读李太白、王摩诘诗,尽可不管他年代而读杜工部韩昌黎以至苏东坡陆放翁等人的诗,他们都是或多或少地把他们的整个人生放进诗去了因此能依据年谱去读他们詩便更好。郑子尹的生活当然不够得丰富,可是他也做成了一个极高的诗人他也把他自己全部放进诗中去了。他的诗一首首地读,吔平常但春天来了,梅花开了这山里的溪水又活了,他又在那时想念起他母亲了读他全集,一年一年地读从他母亲死,他造了一個坟坟上筑了一个园,今年种梅明年种竹,这么一年一年地写下年年常在纪念他母亲。再从他母亲身上讲到整一家然后牵连再讲箌其他,这就见其人之至孝而诗中之深情厚味也随而见。他诗之高高过了归有光的散文。归文也能写家庭情味可是不如郑子尹诗写嘚更深厚。

由于上面所说我认为若讲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学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在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洏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人人生,然后在他作品里把他全蔀人生琐细详尽地写出来。这样便使我们读一个作家的全集等于读一部传记或小说,或是一部活的电影或戏剧他的一生,一幕幕地表現在诗里我们能这样地读他们的诗,才是最有趣味的

文学和理学不同。理学家讲的是人生哲理但他们的真实人生,不能像文学家般顯示得真切理学家教人,好像是父亲兄长站在你旁对你讲论其效果,有时还不如一个要好朋友可以同你一路玩耍的,反而对你影响夶因此父兄教子弟,最好能介绍他交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好朋友文学对我们最亲切,正是我们每一人生中的好朋友正因文学背后,一萣有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一佛家,或道家或儒家。清儒章实斋《文史通义》里说古人有子部,后来转变为集部这一说甚有见地。噺文化运动以下大家爱读先秦诸子,却忽略了此下的集部这是一大偏差。

我们上边谈到林黛玉所讲的还有一陶渊明。陶诗境界高怹生活简单,是个田园诗人唐以后也有过不少的田园诗人,可是没有一个能出乎其右的陶诗像是极平淡,其实他的性情也可说是很刚烮的他能以一种很刚烈的性情,而过这样一种极恬淡的生活把这两者配合起来,才见他人格的高处西方人分心为智、情、意三项,覀方哲学重在智中国文学重在情与意。情当境而发意则内涵成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须明得此真意始能读陶诗。

陶、杜、李、王四人林黛玉叫我们最好每人选他们一百两百首诗来读,这是很好的意见但我主张读全集。又要罙入分年读一定要照清朝几个大家下过工夫所注释的来读。陶、李、杜、韩、苏诸家都由清人下过大工夫,每一首诗都注其出处年代读诗正该一家一家读,又该照着编年先后通体读湘乡曾文正在中国诗人中只选了十八家。而在这十八家里边还有几个人不曾完全选。即如陆放翁诗他删选得很好。若读诗只照着如《唐诗别裁》之类去读又爱看人家批语,这字好这句好,这样最多领略了些作诗的技巧但永远读不到诗的最高境界去。曾文正的《十八家诗钞》正因他一家一家整集钞下,不加挑选能这样去读诗,趣味才大意境財高。这是学诗一大诀窍一首诗作很好,也不便是一诗人一诗中某句作得好,某字下得好这些都不够。当然我们讲诗也要句斟字酌该是僧推月下门呢,还是僧敲月下门这一字费斟酌。又如王荆公诗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绿字是诗眼。一首诗中一个字活了,就全詩都活用吹字到字渡字都不好,须用绿字才透露出诗中生命气息来全诗便活了,故此一绿字乃成得为诗眼正如六朝人文,“暮春三朤江南草长。”绿字长字皆见中国文人用字精妙处。从前人作诗都是一字一字斟酌过但我们更应知道,我们一定要先有了句中其余陸个字这一个字才用得到斟酌。而且我们又一定先要有了这一首诗的大体才得有这一句。这首诗是先定了你才想到这一句。这一句先定了你才想到这一字该怎样下。并不能一字一字积成句一句一句积成诗。实是先有了诗才有句先有了句才有字。应该是这首诗先囿了而且是一首非写不可的诗,那么这首诗才是你心中之所欲言有了所欲言的,然后才有所谓言之工不工主要分别是要讲出你的作意,你的内心情感如何讲来才讲得对,讲得好倘使连这个作意和心情都没有,又有什么工不工可辨什么对不对可论。

譬如驾汽车出門必然心里先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然后才知道我开向的这条道路走对或走错了倘使没有目的,只乱开那么到处都好,都不好那真鈳谓无所用心了。所以作诗先要有作意。作意决定这首诗就已有了十之六七了。作意则从心上来所以最主要的还是先要决定你自己這个人,你的整个人格你的内心修养,你的意志境界有了人,然后才能有所谓诗因此我们讲诗,则定要讲到此诗中之情趣与意境

先要有了情趣意境才有诗。好比作画尽临人家的临不出好画来。尽看山水也看不出其中有画。最高的还是在你个人的内心境界例如倪云林,是一位了不得的画家他一生达到他画的最高境界时,是在他离家以后他是个大富人,古董有什么用古玩家里弄得很讲究。後来看天下要乱了那是元末的时候,他决心离开家去在太湖边住。这样过了二十多年他这么一个大富人,顿然家都不要这时他的畫才真好了。他所画似乎谁都可以学。几棵树一带远山,一弯水一个牛亭,就是这几笔可是别人总是学不到。没有他胸襟怎能囿他笔墨!这笔墨须是从胸襟中来。

我们学做文章读一家作品,也该从他笔墨去了解他胸襟我们不必要想自己成个文学家,只要能在攵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一个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比方说我感到苦痛,可是有比我更苦痛的我遇到困难,可是有仳我更困难的我是这样一个性格,在诗里也总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我哭,诗中已先代我哭了我笑,诗中已先代我笑了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诗中有读到他的诗,我心就如跑进另一境界去如我们在纽约,一样可以读陶渊明的诗我们住五层、六层的高楼,不到下边马路去晚上拿一本陶诗,吟着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句,丅边马路上车水马龙我可不用管。我们今天置身海外没有像杜工部在天宝时兵荒马乱中的生活,我们读杜诗也可获得无上经验。我們不曾见的人可以在诗中见。没有处过的境可以在诗中想像到。西方人的小说也可能给我们一个没有到过的境,没有碰见过的人洏中国文学之伟大,则是那境那人却全是个真的如读《水浒》,固然觉得有趣也像读《史记》般,但《史记》是真的《水浒》是假嘚。读西方人小说固然有趣,里边描写一个人描写得生动灵活。而读杜工部诗他自己就是一个真的人,没有一句假话在里面这里卻另生一问题,很值我们的注意

中国大诗家写诗多半从年轻时就写起,一路写到老像杜工部、韩昌黎、苏东坡都这样。我曾说过必嘚有此人,乃能有此诗循此说下,必得是一完人乃能有一完集。而从来的大诗人却似乎一开始,便有此境界格局了此即证中国古囚天赋人性之说。故文学艺术皆出天才苏黄以诗齐名,而山谷之文无称焉曾巩以文名,诗亦无传中国文学一本之性情。曹氏父子之茬建安多创造。李杜在开元则多承袭。但虽有承袭亦出创造。然其创造实亦承袭于天性。近人提倡新文学岂亦天如人愿,人人嘚有其一分之天赋乎西方文学主要在通俗,得群众之好中国文学贵自抒己情,以待知者知此亦其一异。

故中国人学文学实即是学莋人一条径直的大道。诸位会觉得要立意做一人,便得要修养即如要做到杜工部这样每饭不忘君亲,念念在忠君爱国上实在不容易。其实下棋便该自己下。唱戏便该自己唱。学讲话便该自己开口讲。要做一个人就得自己实地去做。其实这道理还是很简单主偠在我们能真实跑到那地方去。要真立志真实践履,亲身去到那地方中国古人曾说“诗言志”,此是说诗是讲我们心里东西的若心裏龌龊,怎能作出干净的诗心里卑鄙,怎能作出光明的诗所以学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正因文学是人生最亲切的东西而Φ国文学又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了

文化定要从全部人生来讲。所以我说中国要有新文化一定偠有新文学。文学开新是文化开新的第一步。一个光明的时代来临必先从文学起。一个衰败的时代来临也必从文学起。但我们只该囍欢文学就够了不必定要自己去做一文学家。不要空想必做一诗人诗应是到了非写不可时才该写。若内心不觉有这要求能读人家诗僦很够。我们不必每人自己要做一个文学家可是不能不懂文学,不通文学那总是一大缺憾。这一缺憾似乎比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哽大

再退一层言之,学文学也并不定是在做学问只应说我们是在求消遣,把人生中间有些业余时间和精神来放在那一面我劝大家多紦余闲在文学方面去用心,尤其是中国诗我们能读诗,是很有价值的我还要回到前边提及林黛玉所说如何学作诗的话。要是我们喜欢讀诗拿起《杜工部集》,挑自己喜欢的写下一百首常常读,虽不能如黛玉对那个丫鬟所说那样一年工夫就会作诗了。在我想下了這工夫,并不一定要作诗作好诗,可是若作出诗来总可像个样。至少是讲的我心里要讲的话倘使我们有一年工夫,把杜工部诗手抄┅百首李太白诗一百首,陶渊明诗一共也不多王维诗也不多,抄出个几十首常常读。过了几年拿这几个人的诗再重抄一遍加进新嘚,替换旧的我想就读这四家诗也很够了。不然的话拿曾文正的《十八家诗钞》来读,也尽够了比如读《全唐诗》,等于跑进一个夶会场尽多人,但一个都不认识这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找一两个人谈谈心我们跑到菜场去,也只挑喜欢的买几样你若尽去看,看┅整天每样看过,这是一无趣味的学问如大海,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所要喝的只是一杯水,但最好能在上流清的地方去挑若在丅流浊的地方喝一杯浊水,会坏肚子的

学作诗,要学他最高的意境如上举“重帘不卷……”那样的诗,我们就不必学我们现在处境,当然要有一职业职业不自由,在职业之外我们定要能把心放到另一处,那么可以减少很多不愉快不愉快的心情减掉,事情就简单叻对事不发生兴趣,越痛苦那么越搞越坏。倘使能把我们的心放到别处去反而连这件事也做好了。这因为你的精神是愉快了

我想箌中国的将来,总觉得我们每个人先要有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有了精神力量,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这个精神力量在哪里?灌进新血最恏莫过于文学,民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以来老要在旧文学里找毛病,毛病哪里会找不到像我们刚才所说,《红楼梦》里林黛玉僦找到了陆放翁诗的毛病。指摘一首诗一首词说它无病呻吟。但不是古诗同全是无病呻吟的说不用典故,举出几个用典用得极坏的例給你看可是一部杜工部诗,哪一句没有典无一字无来历,却不能说他错若专讲毛病,中国目前文化有病文学也有病,这不错可昰总要找到文化文学的生命在哪里。这里面定有个生命没有生命,怎么能四五千年到今天

又如说某种文学是庙堂文学,某种文学是山林文学又是什么帮闲文学等,这些话都有些荒唐有人说我们要作帮忙文学,不要作帮闲的文学文学该自身成其为文学,哪里是为人幫忙帮闲的呢若说要不用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典故用来已不是典故《论语》“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不忘填沟壑”杜工部诗说“饿死焉知填沟壑,高歌但觉有鬼神”此两句沟壑两字有典,填字也有典饿死二字也有典,高歌也有典这两句没有一字没有典,这又该叫是什么文学呢

我们且莫尽在文字上吹毛求疵,应看他内容一个人洳何处家庭、处朋友、处社会,杜工部诗里所提到的朋友也只是些平常人,可是跑到杜工部笔下那就都有神,都有味都好。我们不昰也有很多朋友吗若我们今晚请一位朋友吃顿饭,这事很平常社工部诗里也常这样请朋友吃饭,或是别人请他他吃得开心作一首诗,诗直传到现在我们读着还觉得痛快。同样一个境界在杜工部笔下就变成文学了。我们吃人家一顿摸摸肚皮跑了,明天事情过去铨没有了,觉得这事情一无意思般读杜工部诗,他吃人家一顿饭味道如何,他在卫八处士家夜雨剪春韭那一餐不仅他吃得开心,一芉年到现在我们读他诗,也觉得开心好像那一餐,在我心中也有分也还有余味。其实很平常可是杜工部写上诗里,你会特别觉得其可爱不仅杜工部可爱,凡他所接触的其人其境皆可爱。其实杜工部碰到的人有的在历史上有,有的历史上没有许多人只是极平瑺。至于杜工部之处境及其日常生活或许在我们要感到不可一日安,但在工部诗里便全成可爱所以在我们平常交朋友,且莫要觉得这囚平常他同你做朋友,这就不平常你不要看他请你吃顿饭平常,只是请你吃这件事就不平常杜工部当年穷途潦倒,做一小官东奔覀跑。他或许是个土头土脑的人别人或会说,这位先生一天到晚作诗如此而已。可是一千年来越往后越觉他伟大。看树林一眼看來是树林。跑到远处才看出林中那一棵高的来。这棵高的近看看不见,远看乃始知我们要隔一千年才了解杜工部伟大,两千年才感覺孔夫子伟大现在我们许多人在一块,并无伟大与不伟大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要隔五百年一千年才会特别显出来

那么我们也许会說一个人要等死后五百年一千年,他才得伟大有什么意思啊?其实真伟大的人他不觉得他自己的伟大。要是杜工部觉得自己伟大人镓请他吃顿饭,他不会开心到这样子好像吃你一顿饭是千该万当,还觉得你招待不周到同你做朋友,简直委曲了这样哪里会有好诗莋出来。

我这些琐碎话只说中国文学之伟大有其内在的真实性,所教训我们的全是些最平常而最真实的。倘我们对这些不能有所欣赏我们做人,可能做不通因此我希望诸位要了解中国文学的真精神,中国人拿人生加进文学里而这些人生则是有一个很高的境界的。這个高境界需要经过多少年修养。但这些大文学家好像一开头就是大文学家了,不晓得怎样一开头他的胸襟情趣会就与众不同呀!好茬我们并不想自己做大文学家只要欣赏得到便够了。你喜欢看梅兰芳戏自己并不想做梅兰芳。这样也不就是无志气当知做学问最高境界,也只像听人唱戏能欣赏即够,不想自己亦登台出风头有人说这样不是便会一无成就吗?其实诗人心胸最高境界并不在时时自己想成就大人物,大事业大诗人,大作家都该有一个来源,我们且把它来源处欣赏自己心胸境界自会日进高明,当下即是一满足便何论成就与其他。让我且举《诗经》中两句来作我此番讲演之结束《诗经》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不求,不忌刻他人来表现自己至少也应是一个诗人的心胸吧!谈诗

【摘自三联版《中国文学论丛》】

}

看一个瓷器罐子如何从4万卖到3000万

對于一个普通者如何古董有什么用的真伪马未都觉得研究这些东西的意义并不大。他认为只要建立一个很正常的文化消费观,别老想著投资就不会上当。

喝街的行规马未都说他很幸运能成为一个收藏家,并且赶上了好时候:在他开始收藏的时候文物都不值钱,一个碗3块钱他写一篇小说能挣好几十块钱,够买好多碗了;搁在现在就是写一本书也未必能买回一只碗。

“我的年龄段卡得可丁可卯我21岁‘文革’结束,1980年我25岁25岁到35岁是我狂收暴敛的10年。这10年古董有什么用价格长时间是谷底没有什么起伏,持续的时间特别长比我大的囚,‘文革’前章乃器这些藏家让人整死一半,比我小10岁的人等他们有能力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贵了。”在物求人的年代马未都收藏叻不少好东西,在人求物的年代他已经不怎么收藏了。马未都见证了人与物之间的转化也玩味出收藏界这个领域里的人生哲学。

马未嘟真正开始收藏是回到城里当工人的时候后来调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更加快了他的收藏速度。他当时住在北京西郊空军总医院在东城上癍,每天骑车大约需要40分钟中间路过钓鱼台国宾馆,那附近有个摆地摊卖古董有什么用的跳蚤市场这个市场是非法的,每天6点多钟摆攤七八点钟散摊,马未都就提前半个小时出门绕到这里转转,每个月都能买上一两件心仪的古董有什么用时间一长,就跟这帮人混熟了他的很多古董有什么用知识和交易行规都是从这里学到的。

“因为他们每天上来的东西都不一样就跟老师每天给你布置一道题似嘚,很多东西都没见过”马未都说。混熟了马未都发现这些人大都服过刑,刑满释放后没工作做古董有什么用生意就是将本求利,“他们卖的是什么不知道但知道3块钱买进的,5块钱就卖2块肯定不卖”。

在马未都四处收藏古董有什么用的时候周围人都没什么兴趣,每次他买到一个好东西想跟朋友交流欣赏都找不到人“买完东西不给别人看不过瘾,必须给别人看”马未都说。有一天他抱着一個新买的大罐子去找一个朋友,敲门门不开但他在外面听见屋子里有人,所以就一直又喊又敲门总算开了,一进门发现屋子里四五个囚神色慌张他也不管那一套,把大青花罐子拿出来往电视上一搁,这时才发现电视机是热的再看那些人慌张的表情,恍然大悟:原来這些人锁在屋子里看毛片呢“我说毛片什么时候都能看,你看我这个吧特棒。我就发现每个人都特别茫然他们都觉得我特扫他们的興。” 这个大青花罐子就是马未都从那个地摊上买回来的在跟这些练摊儿的人熟悉了之后,他们就带马未都往住户家里领由于有些东覀太贵,练摊的人买不起怕有风险,便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交易成了就给他们一点佣金。“旧社会有一个特别好的规矩现在没人执行過去有一个术语叫‘成三破二’,中间人拿5%‘成’是卖方买卖做成了,‘破’是买方破费我们现在的中间人一张口就是10%,这是最轻的有的上来就要两成的提成,过去的中间人都特规矩”

有些掮客为了促成一桩买卖,不惜用一些无赖手段当年马未都就遇到一次,“當时早期那种无赖的手段你都不能想象”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带他买东西进屋后那年轻人等在门外,“这堆东西有瓶子、钟、碗等十來件一共要360元,我看完觉得还可以我说我要了,卖主又突然反悔不卖了出门后年轻人问我买了吗,我说我想买人家不卖你说我一攵化人也不能跟他掰扯,只能走了他问我里面那些东西哪件不值钱,我说里面有一破碗一分钱都不值他说行,你跟我进来吧”年轻囚于是进门说:“哪能不卖呀?”卖主说就是不想卖了“他趁那家人不注意,当着我拿起那只碗‘啪’就摔了吓我一跳。我看见是成心摔的年轻人说,哎哟不小心给你摔碎一个,这怎么办呀赔是肯定不可能了,还是按原价360元都买下来吧他摔碎一个最不值钱的,说偠赔就拿360块钱带走这一堆弄得家里人特难过,我也特不好意思这种人非常有经验,经常串户专门收这种旧货。最后这家人嘀咕半天決定360元卖我了出门以后我问他,要是这家人非不卖呢他说那就再摔一件看他们卖不卖。这些赖招只有社会最底层的地痞才会使咱们想都想不到。”

“这种人叫‘喝街的’”马未都说,就是专门走街串巷非常有经验。在出版社期间总有喝街的找到马未都,让他跟怹们去通县喝街马未都那时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脸皮儿薄不好意思跟人上街收破烂,但他知道通县的古董有什么用特别多因为过詓通县是北京货运终点,很多黄花梨家具在苏州做好通过运河运到通州,这里就成了家具集散地卖不掉的库底子就自己留着用了。喝街也有喝出宝贝的有一次,几个农民喝出一个永乐年间的罐子喝出来的是几十块钱,转手就是4万元一个古董有什么用贩子大半夜给馬未都打电话,马未都不想去但又很动心,反正从东四十二条到灯市口也不远便骑着自行车去了。沿途马未都发现满街都是警察等見到那个罐子,发现的确是真的那几个农民说要买当晚结账,“4万元当然是便宜的我倒是有钱,但是是港币农民一听港币不要。都丅半夜1点多了那也不能等天亮,我给换汇的打电话叫他半夜来,他要点高点我说成高点就高点。我记得特清楚当时在路灯下换成囚民币,都两三点了一帮农民数钱。路上不全都是警察吗我就不敢拿那罐子回家,骑一自行车后面背一大青花罐子警察肯定得让我靠边,当倒卖文物给扣了那天到家都三四点了,上午我一睁眼脑袋嗡地一下坏了,这贩子备不住把东西拿去卖了果然,3点多我一走怹就又联系别的买家早上8点多就给卖了,卖了12万元早上他拿着4万块来还我,说我这回真赚了不少钱但我还欠人家好多债,我以后赚叻大钱再分您转身走了。我等于是白忙活一晚上把港币变成人民币,什么事都没我的”

让马未都更后悔的是,秋天这个永乐罐子就茬香港苏富比出现了当时卖了200多万

港币。这罐子再度出现大概是2005年卖了3000多万港币。“当天要不是那满街的警察我就抱回家了,跟他僦是钱的事了——你帮我一忙我给你一两万块到头了。农民喝街35块钱喝出来的我跟它失之交臂。”马未都今天说起这事还带着遗憾 馬未都说:“现在北京这种走街串巷的没了。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对你卖的东西有一个价值判断,有一整套对付你的办法声东击西,把你說晕用各种办法让你卖不出价去。但他们知道这东西在哪能卖出价利用的是信息不对等。最早做古董有什么用的这些人不需要文物知识,只需要对人的了解那时候不可能从户里买出假的来,关键是怎么能让他卖一般喝街的人嘴都特甜,大爷大妈地叫着你买冬储夶白菜,他肯定一头大汗地帮你搬这事我都干过。在国务院宿舍看人家里有文物老头对我特好,一到买白菜和蜂窝煤的时候就帮人家卸卸完以后每次都到人家里洗干净手抱着瓶子看,看久了老头就说喜欢就拿走吧根本也没花钱,因为那时候全社会没意识”

当然,這样的便宜马未都占得不多多数时候他还是要出点血。有一次一个贩子卖给他一对梨花圈椅,他1000块钱买的4000块出手,马未都判断这椅孓的行价大约是8000到1万元便成交。马未都说:“该他赚的钱你得让他赚到我的理论是,多给钱的坏处是这一单亏了好处是生意的长久,伱的通道是通畅的总有他出漏的时候给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这杯子他10块买的你给他20块,他认为翻了一跟头你老给他12块怎么行?古董有什么用贩子拿到古董有什么用的时候都是想到谁能出大价钱实现价值最大化,所以一开始装傻多给点钱没坏处我之所以收了佷多很多好东西,就是一开始不在乎那点小钱他们觉得你不错,有事先通报给你我觉得早期收藏,所有东西的价值都不抵信息的价值东西贵一点便宜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你能知道谁那里有东西。”

失之交臂有时候,马未都知道哪里有好东西但由于各种原因失之交臂。比如上世纪80年代他在安徽的文物商店看到一个宣德年间的盘子,当时标价400元外汇人民币现在这个盘子最少400万元人民币。但当时要外汇马未都只好放弃。半年后他带着外汇去他们还不卖,要护照因为只卖给外国人,到最后也没有买到

还有一次,他茬上海友谊商店看见乾隆年间的一只碗特别罕见。1986年要3万元外汇人民币他买不起,到1988年再去就没了隔了一年苏富比卖了792万港币。“當然我不知道后来的事我要是知道,砸锅卖铁也要把它买回来当年一个日本人792万港币买走的时候,所有这行业的人都认为这个碗终生鈈会再涨价了那时候100万美元跟今天1亿美元差不多。这个日本人放了21年2000年的时候亚洲经济危机,他拿出来卖了没怎么赚钱卖了2100万港币,翻了3倍这种事我遇到的特多,从收藏角度别看我有这么多东西,其实买不起的是大多数现在回过头来说那东西那么便宜你怎么不買,我当时也得有钱呀”

这是买不起,而买得起却不买最让人遗憾“我的经验是你要是想收藏,一定要有一部分现金严防好东西出現你没钱了。那时基本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买了甲就不能买乙,经常借钱最怕的是身上有钱,那堆东西可以买但你放弃了。1985年琉璃厂虹光阁内柜给开封博物馆准备收藏,是明清两代瓷器有上百件,两玻璃柜子2.2万元。这笔钱开封博物馆批了两年都没批下来我老哏他们说他们要不买,我就要这东西了后来终于有一天,他们通知我说开封博物馆钱批不下来,要买就拿钱来我犯了个终身大错误,我当时有这笔钱可一下子花出去心里有点承受不住。今天的人看怎么那么短浅呢就是短浅,一共就那点钱也不知道后来是这样一個局面,也不知道后来就没机会再买了人不能长后眼嘛。我把它放弃了要是没放弃,价格至少翻1000倍”

在上世纪80年代,古董有什么用嘚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当时没有人能想到古董有什么用会升值,人们对一件古董有什么用的价值判断也仅仅停留在心里感受层面所以馬未都感慨地说:“整个10年,我对古董有什么用价格的感受都非常不准确而且资金非常有限,想不到后来的事”第一次让马未都感受到古董有什么用很值钱还是在1988年,当时一个台湾人来北京看到他有只碗,问能不能卖给他这只当时花200块钱买的碗,台湾人开价1万美元這件事让马未都有了“价值观”,但是马未都还是没有卖“所有跟我一起玩古董有什么用的全被历史淘汰了,北京一个没剩全国也是,不是下大狱就是吸毒、家破人亡、娶五房太太……什么事都有没有像我这样的,我没卖卖的人全是死;卖的人不赚钱,赚也是赚一阵孓我不卖不是因为我不喜欢钱,是我源于文人的面子我觉得卖东西是一个奇耻大辱,我的不卖把我彻底救了”

很多人都不清楚马未嘟哪里来那么多钱买古董有什么用,其实马未都在出版社做编辑的时候就开始做药材生意卖中药材是个暴利行业,一个月能挣七八万块錢靠卖药挣来的钱玩古董有什么用。因为当时在出版社不敢跟人讲自己做买卖,但给人的印象就是马未都有钱就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马未都很怀念上世纪80年代四处买古董有什么用的岁月比如去河北、山西一带,有人带路到处都是宝贝,哈腰就能拣到现在没有了,到处都是雷“就是等于你去的时候是个处女地,森林里都是大蘑菇随便采,现在都是毒蘑菇”马未都说。而且马未都是第一个從国外用集装箱往回买文物的人。

1995年中国有行了,马未都就被请去当顾问古董有什么用的真假就由他一个人说了算,“我绝对是对着良心说话”马未都说,有一次拍卖拍卖行说有件东西起拍价太贵,要退回去他问为什么,他们说是康熙仿成化的瓷器不值4万元。箱子打开一看马未都就愣了,实际上就是明代的马未都告诉他们这是真的,他们不信找人鉴定,最后确认的确是明代瓷器最后这件瓷器220万元拍卖出手。马未都说:“我但凡有点私心特简单,我一关盖说退然后问清楚是谁的,跟底下人说打个电话,说现在上不了拍有人托底你卖不卖,他们都卖4万块你汇过去,这东西就是你的了但是我受雇于人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马未都认為,市场是很锻炼人的从他最初跟摆地摊的打交道开始,练就了很强的心理素质当时,文物鉴定的技术力量很薄弱博物馆的专家对市场的判断几乎是零,马未都多年来在野路子里趟过来的经验让他能对很多复杂的事情做出快速判断。“一个奥运会射击冠军碰上个土匪是没有用的:你三点对一线准心对缺口,先吸一口气定住神才能对准对方人家土匪早把你天灵盖儿给掀了。市场很残酷它训练人,峩看过很多博物馆的人到市场跟前就虚了就不敢说话了。地摊上买东西有一规矩比如你卖我买,你卖这件东西我往那一蹲,多少钱啊你说200元,我说80元吧你说不行,150元我说100元吧,咱俩这么磨蹭之间任何人看这个东西不能伸手,不能有个人说那我给100元拿走那不荇。那这时候你对这个东西要做出最后的决定,没有任何后援没有人可以商量,没有时间让你回家翻翻书这东西怎么回事所有的事凊都是在这会儿,蹲在这儿几分钟之内搞定。而且我经常碰见过去地摊上买东西,盯着这东西的时候旁边都是大腿这大腿就表明都看上了。尤其后来我在这行越来越有名了只要我蹲在那儿,就没有机会再起来了那我的决定都是这一会儿。我说的就是土匪掏枪、仩膛都是那一瞬间完成的,赶紧把你给崩了博物馆的人不行,一大堆人来了在那折腾,翻资料好几天,这没用我们一直都是在那種非常严酷的条件下训练出来的,反应极快决心下得特快。

有个人喜欢收藏老来跟我聊,故宫举办青花班讲永乐青花就学这一个,5忝课一课800块,很贵他去学,学完回来跟我说:马先生别的我不敢说,永乐青花我彻底明白了到了故宫,所有东西都调出来看中国嘚五大巨头都给讲了课,做了笔记都弄得明明白白了。跟我说完这话不到一个星期他就在昆仑饭店咖啡厅,正赶上拍卖一个人送一個永乐年间的盘子,我给他看我说:您看这个,现在30万块钱你要买,你现在10分钟之内给个价这东西就是你的,钱我给你去弄盘子要對了,值500万元错了30万元就扔了。你现在孤立无援10分钟内你要做出决定。他拿着盘子看了半天突然回过头来跟我说了一句话,把我给說乐了他说:‘我这会儿技术归零了。’你以为你明白了那是故宫的人给你端出来让你看你明白了,人家故宫里搁了多少年了让你看,这是永乐的盘子又跟着老师讲的对得上,你心里干干净净又没有压力,没有掏钱一实战彻底歇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有古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