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et pmaso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Star星联盟加入MEETSO秘密曝光 MEETSO顶级微商红利曝光
  在传统微商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新微商的超级红利究竟谁能夺魁?在多数人还在抉择之际,最强实力团队,Star星联盟已经将双手伸向健康瘦身的弘大市场,并实现了顶层成功卡位。行业普遍认为,新一轮微商的超级红利,正由Star星联盟创始人:丁雪手中的健康瘦身项目、Meetso多肽纤体美颜饮品喷涌而出,而她的Star星联盟最强微商团队或将享用新微商、超级红利的最大获益。
  作为微商最强团队的创始人,Star星联盟丁雪一向拥有敏锐的商业眼光,在她从事微商的历程中,她曾创下,一个人一个月数千万的业绩流水,因此被公认为知名女神、创业领袖。具有深刻洞察力和超强管理能力的女神丁雪,曾经帮助过数万人创业致富,获得名誉和事业满载而归,她本人也因此受邀成为各领域论坛、媒体栏目的座上宾。
  &面对新微商集结争光的时代,最初的快消类、化妆品类红利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超万亿规模的健康瘦身产业市场,而Meetso多肽纤体美颜饮品,因其健康瘦身的专业优势及效果显著的健康瘦身方案,势必会占有该产业微商的最大市场,成为这一轮新微商中的佼佼者。&对于拿下Meetso,多肽纤体美颜饮品,获得最新红利后的丁雪显然底气十足,她认为移动电商时代,&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有跟对专业团队,才能顺风顺水、成功发展&。VX:
  支撑丁雪市场选择,是来自中国瘦身产业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所提供的结论:即随着国内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爱美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让人们对身完美的追求超越以往任何时代,也直接导致中国的健康瘦身市场前景极为广阔。VX:
  面对如此宏大的健康瘦身市场。丁雪在今年微商转型洗牌背景下,当机立断,拿下了自己亲自考察了已久的Meetso多肽纤体美颜饮品。她认为,Meetso是专业健康瘦身专家,具备特色竞争力,&这就是机遇!&。丁雪还说,Meerso是中产阶级热衷的健康瘦身饮品,它的健康瘦身功效连一线明星也成其钟爱。因此对于&如此有&星实力&保证的项目,我和我的团队需要做的,只是把一个好的东西分享给每一个需要健康和瘦身的人,就这么简单。&
  而另一个让&最强实力团队&Star星联盟,一心一意投入到Meetso项目的原因,除了项目本身,还有纳入到岚泉集团运营体系中,最为顶级的&九大系统&中的流量系统。该系统是联结各界精英倾力研制,历经传统行业数十年打磨而成,被丁雪部分引入到她的Star星联盟后,便创下了不菲业绩纪录。再加上岚泉集团其他八大系统,Star星联盟如猛虎添翼,业绩势必会再度喷涌。&丁雪透露说, &加入MEeetso后,感谢岚泉集团&新顶级微商模式和卡位大活动&给予的顶层极致体验,让Star星联盟的所有代理们都能透过流量和裂变轻松赢取新微商的火爆红利!&VX:
>>进入栏目,查看更多微商资讯(图文)
>>返回 VIP推广区,查看更多精品微商货源!
------分隔线----------------------------
------分隔线----------------------------
微商新闻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所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会员依法应对其提供的任何信息承担全部责任,微商世界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请注意可能的风险安全!
Copyright (C) 2015 微商世界网
手机发布货源请登陆:
或用电脑登陆:
中国最具人气的微商货源平台中国微商品牌最具投资价值微商网站
粤ICP备号-2
版权所有:广州市广安鼎胜纸业有限公司 020-&>&&>& > 正文
Star星联盟加入MEETSO秘密曝光 MEETSO新顶级微商红利被引爆
更新时间:&&来源:
&在传统微商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新微商的超级红利究竟谁能夺魁?在多数人还在抉择之际,最强实力团队,Star星联盟已经将双手伸向健康瘦身的弘大市场,并实现了顶层成功卡位。行业普遍认为,新一轮微商的超级红利,正由Star星联盟创始人:丁雪手中的健康瘦身项目、Meetso多肽纤体美颜饮品喷涌而出,而她的Star星联盟最强微商团队或将享用新微商、超级红利的最大获益。
作为微商最强团队的创始人,Star星联盟丁雪一向拥有敏锐的商业眼光,在她从事微商的历程中,她曾创下,一个人一个月数千万的业绩流水,因此被公认为知名女神、创业领袖。具有深刻洞察力和超强管理能力的女神丁雪,曾经帮助过数万人创业致富,获得名誉和事业满载而归,她本人也因此受邀成为各领域论坛、媒体栏目的座上宾。
&面对新微商集结争光的时代,最初的快消类、化妆品类红利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超万亿规模的健康瘦身产业市场,而Meetso多肽纤体美颜饮品,因其健康瘦身的专业优势及效果显著的健康瘦身方案,势必会占有该产业微商的最大市场,成为这一轮新微商中的佼佼者。&对于拿下Meetso,多肽纤体美颜饮品,获得最新红利后的丁雪显然底气十足,她认为移动电商时代,&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有跟对专业团队,才能顺风顺水、成功发展&。VX:
支撑丁雪市场选择,是来自中国瘦身产业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所提供的结论:即随着国内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爱美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让人们对身完美的追求超越以往任何时代,也直接导致中国的健康瘦身市场前景极为广阔。VX:
面对如此宏大的健康瘦身市场。丁雪在今年微商转型洗牌背景下,当机立断,拿下了自己亲自考察了已久的Meetso多肽纤体美颜饮品。她认为,Meetso是专业健康瘦身专家,具备特色竞争力,&这就是机遇!&。丁雪还说,Meerso是中产阶级热衷的健康瘦身饮品,它的健康瘦身功效连一线明星也成其钟爱。因此对于&如此有&星实力&保证的项目,我和我的团队需要做的,只是把一个好的东西分享给每一个需要健康和瘦身的人,就这么简单。&
而另一个让&最强实力团队&Star星联盟,一心一意投入到Meetso项目的原因,除了项目本身,还有纳入到岚泉集团运营体系中,最为顶级的&九大系统&中的流量系统。该系统是联结各界精英倾力研制,历经传统行业数十年打磨而成,被丁雪部分引入到她的Star星联盟后,便创下了不菲业绩纪录。再加上岚泉集团其他八大系统,Star星联盟如猛虎添翼,业绩势必会再度喷涌。&丁雪透露说,
&加入MEeetso后,感谢岚泉集团&新顶级微商模式和卡位大活动&给予的顶层极致体验,让Star星联盟的所有代理们都能透过流量和裂变轻松赢取新微商的火爆红利!&VX:
无相关信息
每日头条热点导读
中国攀枝花网 | 蜀ICP备号 |
admin#(#换@)周鸿祎: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做一款产品开始的
  我们在一个行业干久了,就会很武断地认为应该教育用户,有些技术应该灌输给用户。但一个小白用户,去一个饭馆吃饭,或者到4S店买车,到京东买一台电视,他们的决策真的是理性的吗?其实不是,他们是非常感性的,他们喜欢一个东西,完全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所以有时候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专业人员”认为很重要的事,消费者没有感觉。
  相反,你无意中做了很小的事,但消费者觉得对他影响特别大,这个创新就很大。如果你能够影响到千千万万的消费者,那件所谓的小事就不再小。举个例子,微博很流行,但之所以流行就因为它有独到的技术?实际上,微博之前博客早已存在,但是我相信没几个人能坚持写博客。你不可能每天都写2000字,所以你就一个月写一次,一年写一次了。
  其实微博是在博客的基础上做了一项微创新,缩短了字数。140个字,会发短信就会发微博。它降低了所有人的门槛。今天很多人都很浮躁,大家都在网上看标题,所以140个字满足了快速阅读的需求。它还对新闻和资讯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因为它让很多人进来了,很多人在写微博,看微博,对传统媒体,对传统门户,对新浪自己都是一种颠覆。
  微创新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从用户角度出发。很多公司特别是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公司,干的很多事情都会慢慢地从自己出发,总觉得自己做一款产品用户就该用,很少想用户怎么看。
  在面对很多强大对手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所谓大事,对手也想到了,因为对手往往比你强,最后容易忽略的往往是小的体验,所以从小的体验出发才有可能颠覆对手。
 小步快跑
  在产品的开发周期上,一个原则叫小步快跑。过去,我们总想着有个伟大的想法,在屋里弄一帮人,闭关三年,横空出世。等你做出来了,就算产品符合当年的需要,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市场早就不一样了。再说,万一你没赌对呢?所以现在互联网讲究的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小的规模、最快的速度去尝试一个粗糙的东西,快速拿到市场上去试,市场好就趁热打铁,乘胜追击,不好就赶快换方向。
  现在我们很多的创新,很多不起眼的小功能都是不断改进做起来的。所以,当你想到一个主意时,速度是最重要的,不是要做得特别完美,而是尽快把产品做出来。不管产品做得多粗糙,只要有核心功能,就要尽快把它放出去,让用户去用,让用户去骂。你要经常看看用户有什么反馈,亲自在论坛上回帖,亲自与用户用QQ交流
,在微博上盯着用户的反应。这是每一款产品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关于产品,我提两个数字慨念。第一,产品刚出来的时候最不重要,哪怕第一天有1000个用户,第二天有2000个用户,第三天有3000个用户,第四天有5000个用户,这就是一条健康的曲线。但是如果我们花了很多钱做推广,结果第一天有1万个用户,第二天还是1万个用户,接着第三天8000,第四天5000。大家会更加喜欢哪条曲线?肯定是第一条增长曲线。所以,做产品不要在乎绝对数,而是要关注相对的增长趋势。
  第二个数字,就是产品有很多环节,如果满分是1分,但每个环节我们都只做到0.8。你以为产品出来就是0.8分?错了,是0.8乘以0.8乘以0.8,总分是0.51。功能越多,数字就越小,产品失败得就越快。所以,功能更贵精,不贵多,要在每一个点上做到极致。
  不要平台化思维
  微创新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聚焦,其实我也经常犯这种错误。大公司是不容易聚焦的,比如360现在有6000多人,企业变大了,有一定实力了,需要同时做好多业务。相反,小公司更容易聚焦,更容易微创新,因为小公司更容易聚焦,更容易微创新,因为小公司没办法,不想聚焦也不行。
创业只有两三个人,十几条枪,所以只能干一件事,甚至只能做一个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把这个功能做到极致,无意识中进行了微创新。
  有头大象,我们怎么也推不动它,但如果你把力量变成一把锥子,很有可能就把它刺痛了。很多人说,未来要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但我觉得;再伟大的目标,也要从小的引爆点开始突破。
  在进行微创新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老想着做平台。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转型互联网的传统企业,最忌讳的就是一上来就冲着宏大的平台化思维做,因为用户不会因为你做了一个平台就接受你的产品。说服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不需要你吹嘘的十大功能,只需要一个突破点就可以了。
  大公司就最喜欢平台战略,但往往因为不聚焦,从而丢失用户。互联网的平台都不是做出来的,都是积累起来的,是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开始都是从一个点做起。如果在按照安全平台的思维去做,肯定早就死掉了,因为要成为一个平台,要做的东西太多。
如果今天手里有1亿人,就很容易取得成功,就像腾讯有用户,插根扁担都开花,而其他人种树苗怎么浇水都不行,因为没有土壤。所以很多企业是被平台战略害死的,因为平台战略给领导做报告特别好听,特别宏大,特别符合中国人的概念。但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不买账,消费者不会因为360通过了一个无线平台战略,开了一个无线平台战略发布会,就选择你的商品。消费者永远会问你一个问题:
我上你的网站,装你的软件,你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创新需要土壤
  2011年10月,浙江省某市政府发布了一个重大的人才工程,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周期投入培养经费5000万元,邀请两院院士做导师,培养100个“乔布斯”式领军人物。结果,这个消息一下子爆开了,“培养100个中国乔布斯”成了一个大笑话。
  其实这里有误解。人家说要培养100个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说白了就是培养创新领袖。我在so.com上搜了一下关键词“创新+工程”,结果有知识创新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每一个是不是听起来都挺宏大的?
  但我非常确定地说,而且我一直以来都持这样的观点:今天的中国没有乔布斯,谁说自己是乔布斯,谁就是骗子。中国13亿人口,难道就没有在智商、个性、创新力方面抵得上乔布斯的年轻人?我觉得,如果按比例来看,绝对有。他们就像种子一样,但可惜落到了一片不宽容的文化土壤上。宽容是创新之水,如果没有宽容之水浇灌,那这土壤就很难支持创新,再好的种子落到这片土壤上,也长不出乔布斯来。
  我讲创新,翻来覆去讲,举出各种案例来讲,讲了很多,但最后发现这些东西都是术。我们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培养出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最后还是落到我们是否有支持创新的宽容文化上。
  那么,什么是文化?
  不是讲讲《论语》、讲讲《易经》就是文化,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遇到一件事,脑子里出来的本能反应——善恶判断,是非标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文化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不是看这个企业有没有创新,有没有为用户创造价值,而是看它有没有赚钱,有没有上市,有没有市值上百亿过千亿。简单地说,我们现在判断企业,乃至判断一个人的标准,还是成王败寇。
  我们每个人都很崇拜成功,我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也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失败者。每个人都愿意聆听成功者的声音,是因为很害怕自己会失败,我们对失败在文化上并不是特别宽容。
  但是创新意味着什么?
&创新一定意味着失败率特别高,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成功企业,背后躺着100家跟它一样,甚至比它更努力、更优秀的公司,但是运气不好,失败了。虽然它们同样做一件创新的事情,但是因为它们失败了,很多人就不看好。所以,在我们这个文化里,创新的失败率很高,到处存在这种无形的压力,这会让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真正的创新。
  大企业也不能免俗,同样的文化,对失败它们同样怀有深刻的恐惧。所以,不管有什么新模式,都会让小公司先去探路、蹚雷,小公司做不成,大公司不会有什么损失。小公司一旦做成了,大公司立即跟进,这样出错的概率最小。这就是所谓“稳健的竞争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大公司就像一个小孩,因为营养好,也可以涨到1.8米,有成年人的体格和实力,但是它的心智可能还在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水平上。他们可能振振有词地说:“我抄这些小公司又不犯法,有什么错?这些小公司还不是全抄国外的?”所以,不要指望我们行业里的大公司能像美国一样输出什么价值观。
  在中国,你想要创新,还得承受另一种苦恼。在美国商学院,颠覆和破坏式创新是经典理论,会被创业公司奉为圭臬,但我在国内一讲颠覆和破坏式创新,大家就会潜意识里想:周鸿祎不是好东西,天天讲破坏和颠覆。在西方,小公司起来,破坏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会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数码相机出来让胶卷相机没有生意,今天手机让数码相机卖不动了。而法律从来不保护商务模式,法律只保护知识产权,只保护商标。
  但在中国,360通过创新,破坏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有的法庭竟然认为这是360的罪状,全球任何国家的法律从来不保护商业模式,在中国却是个例外。
  所以,我最近花了很多时间到处鼓励创新,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指望不上了。我在中国互联网的丛林和烂泥里跟鳄鱼们打斗。我希望现在的媒体,包括我们的教育,能够一起努力,逐渐地改变中国文化里对创新的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能够有所改变,我相信中国优秀的年轻人肯定很多,一定会形成美国那种创新和创业的氛围,最后中国才能出现真正的硅谷精神和乔布斯。
  今天,所有中国的企业家成功之后都开始吹牛,讲自己当年如何创新,如何运筹帷幄,每年大家都要听这样的企业家
布道。如果大家照着别人的方法原封不动地做一遍,可能不会失败,但也不会有创新,不会大成。
  创新99%是要失败的,因为创新一定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在未来开出一条路,在黑暗中找到一个火种。
  但我们普遍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我们崇拜失败吗?错,我们崇尚成功,鄙夷失败。我们现在是一元价值观,谁最有钱,谁是中国首富,谁做的企业市值大,大家就崇拜他。在这样的价值观里,很多人都不敢创新,因为害怕失败。当你真正去创新的时候,很多时候缺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胆量。
  我们都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演讲,媒体也总是把荣誉、报道都给那些成功的企业。但是我们是如何看待失败的?如果每个人心里都是一元的成王败寇的文化,中国的公司将永远不会去创新。
  有一家公司特别喜欢抄袭,我跟他们交流说:为什么你们不做一些敢为天下先的事情呢?他们老大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有些事情看不准,让年轻人、小公司先去试。他们不成功,我们就不用再去耗费精力、金钱。他们真的能做成,证明这条路是通的,我们再上。这样我们的策略非常稳健,保证十拿九稳。这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只是他特别害怕失败,因为中国人丢不起面子。
  这就导致中国的大公司不愿意创新,小公司创新,最后的结果却是给人当了铺路石,不是先驱,却成了先烈。所以,小公司也不愿意创新。就这样大公司抄小公司的,小公司抄美国的。美国出来一个团购,中国就来个“万团大战”。
  所以要创新,我们要逐渐改变已有的观念,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我们不再盲目崇拜单一的成功,我们能宽容失败,容忍失败。
  有人问我,除了乔布斯我还喜欢谁。我告诉大家,是网景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他投资了马克·扎克伯格的脸谱网,是扎克伯格的幕后教练。当时马克·安德森握着小马克的手骄傲地说自己是网景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问他网景是干什么的。他特别失落。这是20年前的故事,马克·安德森做了全世界第一款浏览器,但很不幸被另外一家公司摁死了。但他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因为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Chrome浏览器,以及中国各种各样的浏览器。
  有的企业把竞争者摁死了,大家都很崇拜。但有的企业即使不成功,也曾经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觉得也应该被尊重,被继承,这其实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我在中国互联网遭遇过最大的失败,所以我宽容失败、理解失败。如果想要创新,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不嘲笑别人,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
  硅谷创业者的启示
  我出差去美国,去的大多数是硅谷。去硅谷一般是接触两方面的人:一是风投,一是创业者。在中国参加慈善晚会、财经年会什么的,我都会觉得有些紧张、局促,因为不知道该跟大家说什么,但去国外的时候见风投、见创业者,感觉会比较好。国外的风投跟我谈得来,因为我也是创业者,说话直接,不绕弯子,除去语言不像海归们那么流利,他们觉得我反而更像硅谷的人,从思维模式上讲师这样。
  几个月前,我到美国接触了一些硅谷的创业公司,跟年轻的创业者聊天,我有三个强烈的感觉。第一,与众不同的精神。这些人会有形形色色的“奇怪”的想法,甚至令人匪夷所思。你会发现,他们很注重跟别人不一样。这就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产品经理精神。我遇到的创业者都是津津乐道地跟你谈他新做的一款产品,大家都会把目标聚焦在产品上,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三,颠覆精神。一个毛头小伙子,十八九岁,那劲头感觉他就能改变世界,他就能干掉今天的某家大公司。
  这与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创业者是有区别的。老实说,我也参加了很多创业者的会,有相当多的创业者老喜欢跟你谈概念,O2O、可穿戴设备什么的。谈概念,我觉得是最乏味的,因为概念都是正确的废话。概念正确,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一定要用你的产品。硅谷的产品经理精神,可能太务实,太实用主义,没有战略,但任何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做一款产品开始的。
  基本上,硅谷的文化传统是产品驱动,这和我原来一直主导的产品理念是相符的。在硅谷,一般大家都不谈概念。因为我以前做过创业者——当然现在还是创业者——也做过投资人,后来发现谈概念除了自娱自乐,在行业里混点名声,其实根本影响不到用户。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只关心你做的是什么东西,能解决什么问题,根本不听你背后的理念。硅谷的创业者们会给你描述具体的产品是怎样的,以色列人也有这样的特点——解决问题,而不是空谈理念。
 中国互联网是不一样的,创业者缺少一种胆量,缺少一种挑战的气魄。大家谈起来,都是在琢磨着怎么跟在大公司屁股后面分点钱,要么就是想着怎么绕道躲着走。除此之外,我觉得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一是创新度不够。脑子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没有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同质化严重。二是深度不够。我们做事,不由自主就往宽里想,好像什么都能干。但这么多创业者,你要能脱颖而出,无非是两种思路:要么是进入很新的领域,产生很新的想法;要么是在大家都知道的领域,想得比别人深,想到和别人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我会故意问美国的创业者有没有把业务延展到中国的想法。他们一般不跟你谈这个宏达的愿景,而是会向你描述很具体的东西,在这个领域深挖下去会有什么价值。听他描述,你就知道他在这件事上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做得很专注。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经常犯的错误,是狗熊掰棒子,这个我也能做,那个我也能做,每个人都给你描绘一个特别宏大的愿景。所以,中国互联网上大部分投资项目听起来很合理、正常,没有令人惊艳的地方,不会让你惊叹说:哎呀,他怎么会这么想呢?
  我在硅谷转一圈下来,觉得特别受启发,就连我这样算是行业里干的时间比较久的,都觉得听到了很多新的思想。这种思想你可以不认同,我也有时候和他们争论,也不同意他们的一些想法,但这种思想的碰撞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橘子,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俩交换了之后,结果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橘子。但思想不一样,我们有两个思想,经过碰撞交流之后,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了两个思想,也可能碰撞出第三个思想,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美国创业者做的很多事情让我觉得匪夷所思。当然,这些匪夷所思的事不一定成功,因为与众不同的事肯定是失败率很高的,但这正说明他们不怕失败。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太害怕失败了,所以喜欢随大溜来寻找安全感。
  大公司有钱有势有资源,采取跟随策略还可以理解,可笑的是市场的老二老三还要采取跟随战略。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跟硅谷相比,从投资环境来说,现在已经不缺风投了,也不缺天使,创业者本身在挑战的勇气,勇于颠覆、与众不同的创新方面,跟硅谷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文章摘自《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周鸿祎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meet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