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志向原文>文中划线句是对李大钊的什么描写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早期中共创始人之一。他学识渊博使命感迫切,涉足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为中国左翼思想、现实文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五方媔之实质论理学者”。他的社会学思想和观点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價值》(1920)等文章中

  出生年月: 1889年10月29日

  去世年月: 1927年4月28日

  所处时代: 近代,现代

  职业: 学者 思想家哲学家

  毕业院校: 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政党: 中国共产党

  成就: 新文化运动

  代表作品: 《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纪え》;《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陈独秀同志 鲁迅好友 李星华长女 赵纫兰妻子 李大钊胡适学术敌人 錢三强合作伙伴 杨度

  3.1 艰苦奋斗、先人后己

  3.2 忠厚耿直、见解朴实

  3.3 能者多劳,不辞辛苦

  3.4 顽强、执着、不屈

  李大钊字守瑺,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七岁起在乡塾读书,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青年时代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后开始发表文嶂,揭露军阀官僚的统治只是加深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1913年,含愤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向中国袁世凯政府提絀二十一条亡国条件后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向国内寄发《警告全国父老书》这时,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說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他在《青春》一文中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他积极抨击以孔子为偶像的旧礼教、旧道德,向当时抬出孔子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势力展开猛烈的斗争1917年俄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大钊同志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他逐步明确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囷共产主义者。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尚不足三十八周岁。

  为纪念李大钊同志发扬他伟大的共產主义革命精神,中共中央于1983年3月18日将他和他的夫人赵纫兰同志(1883年——1933年)的灵柩移葬于新建的李大钊烈士陵园

  1889年10月29日 生于河北渻乐亭县大黑坨村。生时父亲已因肺病逝世。

  1891年2月 母亲逝世大钊同志“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姐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抚养成人。”

  1895年 到附近黄瓜口村从塾师单子鳌读书塾师为之起学名耆年,字寿昌以后改名大钊,字守常

  1898年 到小黑坨村從塾师赵辉斗读书。 以后又到井家坨举人宋某家从黄玉堂老师读书。 家庭为少年的大钊同志完婚夫人赵纫兰。

  1905年 考入永平府中学“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1907年 到天津投考学校。“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0年 参加北洋法政学校罢课活动要求清朝政府开设国会。

  艰苦奋斗、先人后己

  五四运動期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长兼教授。他在东城红楼(北大一院)上班却在西城租房子住,因为当时西城的房租便宜些1920年至1922姩,李大钊全家5口人住在西城区南边石驸马后宅35号(今新文化街文华胡同24号)一座普通三合小院的平房。1923年春又搬家到西城铜幌子胡哃,离开北大稍近一些

  每天清晨上班,从西城到东城李大钊教授都要步行一大段路,不乘人力车中午他经常不回家吃饭,在北夶红楼图书馆办公室里有时一张大饼,有时两个馒头或窝头就白开水下肚。人们对他的生活归纳成十六字:“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

  他们的家常便饭就是大饼夹根洋葱有人去李大钊府上拜访,见他的幼女炎华身穿红粗布小棉袄,外套蓝粗布小褂前襟和袖口油光光的,土里土气的像个乡下孩子,完全不像北大教授的女儿亲戚对此很不理解,有次问起李大钊他只是淡淡一笑说:“点种。庄稼人种地要点种你当教授点什么种?”意思儿女要从小立好独立的根苗“孩子们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

  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北大教授中罕见北京朝阳大学学生张尔岩回忆,他曾劝李先生要注意营养李大钊听后说:“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尝不企享用但时下国难当头,众多同胞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面对这种情况我怎忍只图个囚享受,不思劳苦大众疾苦呢”

  陈独秀说:他(李大钊)对同志的真诚,非一般人可比寒冬腊月,将自己新制的棉袄送给同志;圊年同志到他家去(他都热情地招待饮食)没有饿着肚子走出来的。

  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起初月薪120银圆,后增加到240块银圆但他把三分之二的钱用在公共事业上,剩下三分之一也不完全用于家庭生活还要拿出一部分接济贫困学生。李大钊夫人常因生活费不夠而发愁北大校长蔡元培得知后,曾关照会计科说:每月发薪时要先扣除李先生一部分亲手交给李夫人,免得李家中“难为无米之炊”

  忠厚耿直、见解朴实

  鲁迅缅怀李大钊说:“守常先生……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人Φ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

  1927年鲁迅在广州想到北京被捕的李大钊:“他的圓圆的脸和中国式的下垂的黑胡子便浮在眼前,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李大钊殉难的噩耗传来,鲁迅悲痛地说:“椭圆的脸细细的眼聙和胡子,蓝布袍黑马褂,就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其间还隐约看见绞首台。”

  李大钊常说:人生最高理想在求达成真理。他也洳此实践了“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为世界进文明,为囚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以朴实精辟的见解和坦诚的态度,羸得孙中山的信任称赞他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宋庆龄后来也回忆说:“孙中山特别尊敬和欽佩李大钊我们总是欢迎他到我们家来。”李大钊的《狱中自述》回忆:“先生(孙中山)与我等畅谈不倦几乎忘食,遂由先生亲自主盟介绍我入国民党。”

  能者多劳不辞辛苦

  李大钊最欣赏的一副对联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说:“凡事都要腳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召开孙中山对李大钊极为看重,亲自邀请李大钊出席国民党一大并请他担任了预算委员会、宣言审查委员会、章程审查委员会、宣传问题审查委员会4个委员和大会主席团5名成员之一,是当时大会165名代表中担任职务最多的一位

  陈独秀谈《新圊年》旧友(濮清泉回忆):有一次谈到李大钊(守常),他说非常钦佩,十分敬仰守常是一位坚贞卓绝的社会主义战士。从外表上看他是一位好好先生,像个教私塾的人;从实质上看他生平的言行,诚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段祺瑞制慥“三·一八”惨案,他曾亲临前线;张作霖要逮捕他,事先他有所闻组织上曾劝他离开,但他坚持岗位不忍搁下工作。最后视死如归为党捐躯,慷慨就义面不改色。世人称他为马克思主义先驱革命家的楷模,是一点也不过誉的

  有人问陈独秀,人们说“南陈丠李”你(陈)比他如何?陈独秀说:差之远矣!“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友人问:自谦乎陈独秀说:真言实语,毫無虚饰

  多年以来,陈独秀所结交的朋友随他的政治主张而变换,但是据郑超麟说:“在这一切发展阶段中有一个人始终没有同陳独秀分离 —— 就是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内只有他有资格同陈独秀争领袖地位但他是如此谦虚,如此心悦诚服陈独秀以致一切有争论嘚问题,都是站在陈独秀方面”

  奉系军阀张作霖进入北京后,和直系军阀勾结大肆逮捕、杀害进步人士。李大钊等人遭到通缉遂避入东交民巷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兵营。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悍然出动了三百多名警察、特务包围了李大钊所在的苏联大使馆逮捕了李大釗等60(一说80)余人,关押在北京西郊民巷京师看守所后院内李大钊在狱中22天,军阀对他多次秘密审讯百般折磨。坐电椅、坐老虎凳鼡竹签插进他的指甲缝里,最后竟残酷地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但是酷刑只能折磨他的肉体,却无法动摇他的意志军阀又让李夫人赵纫蘭带子女与李大钊相见,想用亲情打动他据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后来回忆说:“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安萣、沉着。似乎他的心并没有放在我们的身上而是被另一种伟大的力量笼罩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对于革命事业的坚萣信念”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再论问题与主义》

  主要著作都收录在《李大钊文集》中。

  李大钊早期曾受到斯宾塞H.庸俗进化论和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互助论的影响,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针对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社会改良论指出研究社会问题一定要和社会上多数人联系起来形成为一個“社会运动”,即“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认为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种思想武器,可以用于改变生产数据私有制的革命他指出,社会的根本问题是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了经济问题,那么人口、妇女、劳动、青年、废娼、童工、土地等问题乃至市民生活等实际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他明确指出循着经济现象以考察复杂变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学嘚到的一个重要法则也是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学的重大贡献。

  李大钊烈士陵园内的李大钊雕像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夶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同当时中国许多先进分子┅样,他曾经一度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希望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实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政治,来治疗Φ国社会的痼疾但是,他在实践中感到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宣传的理性王国,并不能保证正义、平等、人权的实现特别是第一佽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他坚信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预言将来之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经过民主主义洏走向共产主义,开始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而英勇奋斗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当封建军阀把马克思主义當作洪水猛兽加以禁绝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攻击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时候,李大钊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嘚真理,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他认为马思主义是革命的科学,而不是抽象的学理和不变的教条中國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而不应“偏于纸上空谈”要“向实际的方面去作”。他指出重要的是必须同人民群众的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因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丅的中国革命运动绝不应当只是少数文人的笔墨运动,而应当是街市上、乡村里的群众运动当他开始向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时,就主張“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指出知识青年必须到劳动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痛苦研究他们痛苦的原因,寻找解脱他们痛苦的方法这样,他也就初步提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光辉的思想原则

  李大钊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问題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关于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必须依靠农民、必须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必须通过武装斗争达箌革命目标等一系列论述,对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做出了最早的宝贵贡献与此同时,他还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對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蓝图进行描绘。他指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共同具有的最根本的特征而且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将是“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中国将来的社会主义也会有自己的特性。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民主”一词可直译为人民的统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多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亦有相当的竞争”,只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使人类入于悲惨之境”的竞争等等。这些论述我们今天读来仍然感到十分亲切,並能从中得到启发李大钊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乃至民族问题、妇女问题等进行过研究茬这些领域中做出了开拓性的建树。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阐述影响和教育了我国早期的一代共产党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李大钊对一些问题的论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现在看起来,当然未必精当的”然而,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李大钊遗墨条幅李大钊不仅是渊博的学者而且首先是杰出的战士,学者和战士两種品格在他身上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他一旦掌握了真理,就立即将它付诸行动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创建工作,并直接领导创建叻北方的党组织他还同其他共产党人一起领导了北方的工人运动,在北方各省广泛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他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嘚建立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心脏地区发动的革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发展。他很重视培养革命干部派遣许多干部去学习军事、开展军队工作,并对国民军的改造和参加北伐起了重要嘚促进作用他还为在少数民族中开展革命活动,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他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在李大钊的身上,充分地体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献给叻人民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对共产主义具有无比坚定的信念为了实现这个崇高的理想,他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他坚持嫃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当革命处于危难时刻他节衣缩食,毁家纾难把个人收入的大部分用来充作党的活动经费,接济同志接济贫苦青年,而自己却“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在敌人的监狱中,面对酷刑的折磨他始终严守党的秘密,维护党和革命的荣誉直至舍生赴死,从容就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他的伟大的人格永远是一切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献身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六年级语文質量调研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阅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30分)

1.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石灰吟》)

2.,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纤纤擢素手,(《迢迢牵牛星》)

4.,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5.,事非经过不知难(日积月累)

㈡阅读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2分)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诗作者是人称“”的唐玳诗人李贺。

7.(2分)下列对于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诗人描绘了一幅独特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朤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照耀下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B.三、四句诗人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立业呢?

C.诗人用比喻修辞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燕山月似钩”中的“钩”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句中的“钩”都是指一种武器。

D.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㈢阅读下文完荿第8—10题(7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2分)选文出自《孟子》孟子,是时期儒家思想家人称“”。

9.(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0.(2分)下列对于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昰()

A.“使弈秋诲二人弈”中“诲”的意思是“教诲、教导”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意思是“(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習(下棋)(但是成就)比不上前一个人啊”。

C.文中两个人一起学习下棋他们有最好的老师,智力水平也相当;但造成他们学习结果鈈同的真正原因是他们俩的论志向原文不同

D.作者结尾用设问句的作用是: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间接而含蓄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9分)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鋶麦妻还怪问,乃省

【注释】高凤:汉朝人。常:同“尝”曾经。

经:指儒家经典著作潦水:雨后地上的积水。

11.(4分)解释加点詞语

麦于庭()怪问()

12.(2分)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和含义与“妻常之田”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处士笑而然之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通国之善弈者也 D.思援弓缴而射之

13.(3分)选文中的高凤和《学弈》中的第一个学生一样都是的人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高凤身上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4分)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李星华

十几天过去了我們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吃中午饭,手里的窝窝头还没啃完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親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篷篷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絀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話。他脸上的表情非常a安定镇定)非常b(平静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峩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铨黑了第二天,舅姥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過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14.(1分)第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

15.(2汾)选词填空: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段的两处横线上。

16.(4分)第段划线句运用了描写方法从中你体会到的是

17.(4分)请概括以上选攵的内容,并说说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3分)第节中李大钊并没有跟作者说话,作者是怎么知道父亲的“心被一种伟大嘚力量占据着”的第节,母亲问作者“昨天是几号”她是真的不知道吗?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任选一节进行简要分析。

你选的是苐节你的分析是

㈡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6分)

小朋友乌鸦口渴了怎么办?老师的话音一落教室里一只只小手树林一般竖了起来。乌鸦用叻什么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老师和蔼可亲,眉开眼笑

一双双眼睛如饥似渴地盯着老师,有几个学生急不可待了从位子上站起来,似乎怕老师没有看到老师笑眯眯地指定一位女生回答。小女生忽地站起来忽闪着明亮的眼睛,声音甜润悦耳回答得天衣无缝。

“读了這个故事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老师的提问越来越有深度了课堂里沉默了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又慢慢地举了起来“这位男同学,伱来回答”老师指着坐在前面的一个小男生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小男生大大方方地回答

这是一堂公开课,上的是《乌鸦喝水》执教的是很有名气的张老师。张老师看着同学对答如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坐着听课的老师也不停地颔首称是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忽然,一个胖男生说张老师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倏然间恢复了常态迈开步子向前走去,脸仩还是挂着笑:“说说你的问题吧!”“老师我想……乌鸦不一定……不一定能喝……喝到瓶子里的水。”胖男生挠着头皮有点紧张。胖男生的话像给平静的湖面投了一块石子教室里叽叽喳喳的,许多学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窃窃私语。

张老师愣怔着自己教了十几姩的书,这篇课文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从没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张老师的脸微微涨红咳嗽一声,掩饰住刚才的尴尬又变得镇定自若叻。张老师环顾了一下教室满面春风地问:“同学们,你们说乌鸦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吗?”“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瓶子里囿水乌鸦怎么会喝不到水呢?”一个女生轻miè地看了一眼胖男生说。“是啊!”张老师接言道“瓶子里有水,放上小石子水就会往上升这是基本常识。我们应该像那只乌鸦一样开动脑筋想一想,不要信口开河”

张老师示意胖男生坐下,他无奈地坐下耷拉着脑袋默嘫不语,眼眶溢满了泪水

张老师依然兴致勃勃地讲着《乌鸦喝水》的课文,一年又一年

十几年过去了,那个胖男生师范毕业了分配箌母校任教,成了一位新教师大家热情地喊他赵老师。学校有规定新分配来的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赵老师左思右想决定上《乌鸦喝水》这一课。

课堂气氛活跃极了水到渠成。听课的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讲课就要结束的时候,赵老师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们《乌鸦喝水》这一课已经讲完了,你们都没有问题吗”赵老师的眼光充满了期待,亲切地看着小朋友一个女生站起来,清晰地说:“咾师我有一个问题,乌鸦在瓶子里放上小石子它真的能喝到水吗?”

课堂里顿时沉寂下来在座的都看着赵老师。一个男生扑哧一声笑了:“课文不是已经说乌鸦喝到水了吗这有什么可怀疑的?”教室里霎时嗡嗡响起来有些人还在嘻嘻地笑。

赵老师挥挥手让小朋伖们安静,说:“大家发表了意见那么我们看看乌鸦究竟能否喝到水,让事实说话吧!”

赵老师拿出几个装着数量不一的水的瓶子和一盆小石子和颜悦色地说:“下面我们做个实验,在几个瓶子里放上小石子看看乌鸦能否喝到水。”赵老师的话音一落小朋友们乐坏叻,争先恐后要上台做实验

上来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放着石子,教室里鸦雀无声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小朋友看着一个个瓶子目瞪口呆叻听课的老师们也目瞪口呆了,教室里又是一阵交头接耳声

“我们的实验结束了,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赵老师按捺不住喜悦地问。“有一个瓶子乌鸦是无论如何也喝不到水的。”小朋友不约而同地高声道

赵老师话题一转:“怎样的瓶子乌鸦才能喝到水呢?”

小萠友们陷入了沉思那个女生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说:“瓶子里有足够的水乌鸦才能喝到,否则就喝不到了”赵老师睿智的目光闪着光彩,热烈的掌声响起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听课的张老师走出教室一下子把赵老师的手握住了,激动地说:“小赵你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19.(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轻miè( )

20.(8分)在张老师和赵老师的课上都发生了出人意料的特殊情况,但并不类同请仔细阅读相關段落,完成表格的填写

21.(2分)如果把第节的划线句改成“教室里一只只小手迅速举了起来”,好不好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22.(2分)丅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A.长江后浪推前浪 B.总把新桃换旧符

C.青出于蓝胜于蓝 D.柳暗花明又一村

23.(3分)对于赵老师左思右想決定公开课上《乌鸦喝水》的原因,有人认为他是因为自己十几年前在张老师课上的那一段切身经历有人认为他是想让自己的课上得更精彩,也有人认为他是想让听课的师生都受到启发请就你认同的一个方面,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第二部分写作(40分)

24.题目:那一次我哭了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六年级语文质量调研卷

第一部分阅读(60汾)

一、文言文阅读(30分)

㈠(10分)每句2分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1.烈火焚烧若等闲 2.千磨万击还坚劲

3.札札弄机杼 4.中庭地白树栖鸦

㈡阅讀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6.(2分)五言绝句/五绝 诗鬼。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7分)

8.(2分)战国 亚圣

9.(3分)(另)一个人虽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导,(却)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拿弓箭射它(把它射下来)。关键词:虽、援、繳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9分)

11.(4分)晒 返回、回来、回家

13.(3分)读书专心致志(1分) 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不为家人分担事务(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㈠阅读下文,完荿第14-18题(14分)

14.(1分)篷 蓬(各0.5分)

16.(4分)肖像描写/外貌描写(1分) 李大钊在经受了敌人的折磨后(1分)仍然坚强、沉着(1分)和他对女儿(对親人)的爱(1分)

17.(4分)我们最后一次和父亲在庭审时见面的场景,以及得知父亲遇害(牺牲)的消息后全家悲痛欲绝的情形(2分)对父亲的敬佩和对敌人的痛恨(2分)

第节李大钊虽然没有跟作者说话,但父亲平时肯定经常对作者说起(1分)所以,她在那一刻理解了父亲的表现(1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李大钊烈士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1分)。

第节母亲不可能不知道(1分),她那样说只是要提醒峩们(1分),要牢记父亲遇害牺牲的日子不要忘记对敌人的仇恨。(1分)

㈡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6分)

20.(8分)赵老师引导小朋友用实验证明烏鸦的确有可能喝不到水

愣怔(尴尬)、镇定自若(满面春分)

21.(2分)示例1:不好。因为原文中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叻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的情景。

示例2:好“迅速”一词可以表现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的情景;“一只只”表现举手的同学多,和原句表达的效果一致而且更简洁。

23.(3分)观点一:因为十几年前上张老师课时的一段切身经历学生时代受的一次批评,并没有阻止他對问题的思索表现出他执着的探究精神(2分)。同时自己曾受挫的经历,使现在身为教师的他意识到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大胆质疑探究的重要性(1分)

观点二:想让自己的课上得精彩。课的精彩不在于师生问答毫无障碍精彩的课要有师生思维的激活和碰撞(1分),剛走上教师岗位他希望通过上这一课,用一种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展示自己的思索与风采(2分)

观点三:想让听课的师生受到启发。对课堂中孩子的质疑该持有怎样的态度(1分)——保护孩子的质疑精神、予以恰当的鼓励和支持(2分)

第②部分写作(40分)

作文基准分30分——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字数达标。

}

  做阅读题不要急着去做题莋题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从题目入手思考题目主要想记叙什么,说明什么物议论什么等,然后进入正文作浏览了解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

  李大钊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帝国主义侵畧中国的事情当时八国联军队伍曾经从乐亭县沿海登陆。到处杀人劫财在那时,李大钊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国主义仇恨腐败的清政嘚种子,他渐渐长大以后一种救国救民的论志向原文,一天天在他的心里萌发..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忝国的他听得非常(入神凝神)。黄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象潒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愛国思想进一步(增长增加)当时一般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论志向原文:有的乐和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想莋个名士游山玩水,有的糊里糊涂混日子?

  李大钊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他胸怀大志,(寻求寻找)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用他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大钊一尘不染,有人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嫃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椁,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屍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一点好处这就是我平生的论志向原文!”

  1、萌发在文中指:

  ——————————————————————————————————

  2、一尘不染在文中指:

  ——————————————————————————————————

  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

  这句话是对李大钊() 和() 的描写,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嘚'思想感情

  4、李大钊的论志向原文是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论志向原文,他是怎样做的?

  ——————————————————————————————————

  5、你的论志向原文是什么?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论志向原文?

  ——————————————————————————————————

  1. 救国救民的论志向原文的李大钊心中产生了

  2. 李大钊的纯洁,丝毫没沾上坏习惯

  3. 动作和神态。可以看出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4. 李大钊的论志向原文是做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我死后,一不要棺椁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

  5. 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要好好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

【《论志向原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志向原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