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见过鸡给黄鼠狼拜年这个图片那里出的是NAME

但愿和他的名字但愿和他的名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之大思,在澄与明关注专栏但愿 的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辩论专题 | 思辨性思维的构建与完善&,&author&:&dan-yuan-21&,&content&:&\u003Cp\u003E关于辩论赛的论点,我大概总结出以下这几点理论,它只适用于【立论】或【论点】的思考,不适用于【战场操作】或【推进攻防】,这是一个很大概的模型,细节部分在这几页PPT还体现的不够完善,比如上下维度里面的方案替代性,这个部分要展开来说,就是不同方案的怎么比较了;再比如左右维度里面的个人(左)的部分,再展开来说,就会牵涉到开明\u002F保守的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对于学习辩论,训练辩论,想建立思辨性思维的人来说,这个立方体就非常重要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重要,但是极度不推荐入门使用,你至少也得经过一些训练之后才能操作这个立方体系统,后面我会用系列文章进行详细说明细节部分的思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名义上是在说“辩论辩题”怎么打,但实际上本文是在说,怎么进行“思辨性思维”的构建,这个思维和“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不同的是,它不需要你独立,你完全可以不独立,也不需要你批判,你完全可以不用批判,但对你的思维要求更高。而这种思维方式,需要通过这三个坐标系对具体的社会问题里【你的观点】进行定位,这个定位,就显得比较困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e2ac61cb38fa19b355677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e2ac61cb38fa19b355677_r.png\&\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bb5e8acb43268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bb5e8acb43268_r.png\&\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4c15fad7c6b9d370eb96acbbd22af65e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4c15fad7c6b9d370eb96acbbd22af65e_r.png\&\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642bd4652cac74f996724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642bd4652cac74f996724_r.png\&\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c49d0d700a4e953c81a661d5c5807166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c49d0d700a4e953c81a661d5c5807166_r.png\&\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2a3a29a7be7fd37b1148d3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2a3a29a7be7fd37b1148d3_r.png\&\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06d40ab95e5c3fe007b004e6503bdda6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06d40ab95e5c3fe007b004e6503bdda6_r.png\&\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e0a23e82a21fb747c721140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e0a23e82a21fb747c721140_r.png\&\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86eacb183fc23bfe0e3ff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86eacb183fc23bfe0e3ff_r.png\&\u003E&,&updated&:new Date(&T04:17:3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2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e2ac61cb38fa19b355677_r.pn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辩论&}],&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column&:{&slug&:&Dandoliya&,&name&:&但愿和他的名字&},&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2,&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2:17:32+08:00&,&url&:&\u002Fp\u002F&,&summary&:&\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e2ac61cb38fa19bx112.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inline-img zh-lightbox-thumb\&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e2ac61cb38fa19b355677_r.png\&\u003E关于辩论赛的论点,我大概总结出以下这几点理论,它只适用于【立论】或【论点】的思考,不适用于【战场操作】或【推进攻防】,这是一个很大概的模型,细节部分在这几页PPT还体现的不够完善,比如上下维度里面的方案替代性,这个部分要展开来说,就是不同方…&,&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24},&&:{&title&:&关于《跃迁》的回答&,&author&:&dan-yuan-21&,&content&:&\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8df9ecb8e2.jpg\& data-rawwidth=\&2106\& data-rawheight=\&2182\&\u003E\u003Cp\u003E秋叶老师在今天(26号)的微信文章《七个《跃迁》问题,答得好就送你古典新书!》(链接:\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mp.\u002Fs\u002FS8aCbYVWTc-S_5Pcuk0OeQ\&\u003E七个《跃迁》问题,答得好就送你古典新书!\u003C\u002Fa\u003E)提了七个问题,我觉得思考起来是一个有益的行为,但微信留言区字数上限太低(600字),于是用微博写一下(现在发到知乎,把文字内容再扩充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议先把秋叶老师的文章看了之后再看我的回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今天你是如何读书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新增信息量里大部分都是无效或无关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我以为采用快速阅读法就可以。而在这种信息中的“读书”法是瀑布流阅读法(其实就是手机端阅读)。对于这种信息来说,浅阅读就可以了,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抓住【重点】(譬如小标题、加黑的字)之类就行,场景感和仪式感都不需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对于具有复杂结构和专用名词的文章时,必须要不断停下来思考和反省。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就85页,一个小时可以吃个囫囵吞枣,但没有任何意义,需要参考各种阐释性书本内容才能完成阅读,黄敏的《逻辑哲学论疏义》有将近400页,这是需要高度烧脑的和【成系列】的阅读空间才能完成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有没有比一个人专注更好的工作状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以为大叔的解释是一个伪命题。【有没有办法一边社交一边触发工作灵感?】事实上,有人是专门划出一定时间去【专注于社交】进行活动和思考的。费曼在《别闹了费曼》这本书里就写到,他每天中午都会和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吃饭并听他们聊天。我们往往以为【专注】后面只能接【工作状态】,这是不完全正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推荐知乎里的专栏【想精想怪】里的一篇文章《认真玩游戏》(链接:\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想精想怪82——“认真”玩游戏\u003C\u002Fa\u003E)里面提到了一个“娱乐”还是“想赢”的心态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建议读者先点链接看完那篇文章再回来,我们继续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认真玩游戏》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沉溺于】和【专注于】有所不同的,很多人会有意无意地混淆这两个概念。所谓【沉溺于】是自己无法控制时间和感觉,而【专注于】则是要求自己随时都要有高度精神集中力。这个高度精神集中力,其实是会破坏这个场景的愉悦体验,也会破坏娱乐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两个概念之外,我还再多说一个叫做【占有于】的概念。这个概念很多人都遇到过,【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还没有成功】之类的问题,就是因为只是把这个事情【占有于】这段时间,别说【专注于】了,连【沉溺于】都没做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这是一个机会越来越多的世界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用【强人择原理】来解释一下,这是一个【表现为】机会越来越多的世界。这个世界到底机会是不是【就那么多】【很少】还是【越来越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被表现为【越来越多】。因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和知识只能以【适宜】电脑展示的方式表现。而在以电脑(或曰信息时代)方式呈现的世界,是多断点并置的,各点之间没有逻辑关联,所以你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这就呈现为【机会越来越多】的样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机会越来越多的世界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难说。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某种方式】去观看这个世界,它也只能呈现为这样的模样,而不是别的模样。不过,如果说世界确实以【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的状态出现的话,那么我可以确凿的回答:不是。因为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怎么推断出【机会越来越多】的呢?所有的逻辑推导和经验都会因为【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独角兽)】的样子而不断被归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4.到底是十年磨一剑还是出名要趁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没有【直播产业】的出现,这个问题还不算一个伪命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来举一个例子:假如丁俊晖现在是小时候,有打台球的天赋,他的父母给他开了类似于纪录片样式的直播,他只负责做日常训练,而不去看镜头(想一下《楚门的世界》),那么他就能同时做到【十年磨一剑】和【出名要趁早】。而大叔文字里描述的【不是最努力的人广为人知,而是最能卡位的人赢家通吃】其实和我刚才这个例子是非常接近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名要趁早的模式会不会【必然】消耗这个个体的精力呢?我不知道。因为消耗个体精力的主要途径是【维持人设】,即所谓的【维持个人品牌】,但如果这个人并不在意【人设】的维持,只是因为观众这段时间【突然喜欢】这个人的这方面,那他真正【做自己】就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年一剑当然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是说积累足够之后再拿出来面对市场。而这个积累过程是【不可见】的,是【不能见】的,是【不愿见】的,似乎被人知晓之后,就【薛定谔的猫箱】就会坍塌一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5.普通人为什么总是变成囤课族?\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三方面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方面是因为普通人的意志相对薄弱,在没有【教师】在身边时容易懒惰,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最好的场所是教室,而且一定是有教师的教室,这都是老生常谈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方面是因为课程烂,我套用一下罗胖的逻辑【既然一本书是可以通过凝缩的方式,以关键文字被阅读和理解】的,那我何必去看书呢?同样的道理,有些课程,看目录就很清楚要讲的内容是啥了,而有些课程,只不过是把大部分内容再重说一遍,没有丝毫的进步,做的全部都是无用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方面的原因是:普通人把自己当做粉丝,他屯课的目的就是给偶像买【真爱握手券】,真爱握手券这种东西毫无【知识价值】,但有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拿自己举例,某位辩论学姐是我的偶像,她出了一个课,其实里面关于设计的方法我早就学过,但我还是买了,因为我希望她过得好一点,我表达一个粉丝的态度,至于内容是啥,不重要。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面就说“教学内容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6.普通人为什么总是在问题答案中纠结?\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很多问题是【假问题】。我最近看了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面讲【电视文化】是如何把【严肃】变成【娱乐】的。而娱乐是【以各种假隐喻、假寓言,和诸多修辞手法】让一个场景看起来像是:有一个问题存在,以一种方式解答,问题解决的样子呈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会沉溺于【使用的快感】而不会去思考【使用的物体】如何被创造、被流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这些问题背后到底有没有【大背景】【大问题】,有没有【本质】,我不知道,我只能说【本质中心论】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曰哲学方式),不代表所有的哲学思维方式。如果普通人限于找到本质,那你就活该成为普通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7.如果每一个人普通人都看过了《跃迁》,那么请问谁才能真正把握住跃迁的机会?\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更好奇的是大叔用了【机缘巧合风云】这个词,这个词几乎以一种无意的嘲讽消解了前面六个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第七个问题的描述里,我们看到的牛人是【飘茵堕溷】的,而不是【靠努力】【靠卡位】和【靠思考】的。这还是前面六个问题里的牛人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这就又回到我在问题2里说的那样,费曼在听哲学家论坛聊天的时候,发现很多哲学家居然连【基本概念】都各执一词,并且随时会有意无意地偷换概念。\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七个问题回答完了,我想讲一些别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跃迁这个概念上(书我还没看),我了解的【跃迁】不是古典老师口中的跃迁。跃迁是一个【量子力学】概念,这个概念要学会,需要很多量子力学的知识,我是一个文科生,看不懂跃迁的意思,至于这个纯理工的词能不能用到文科来讲,我持保留意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起自己刚读大一的时候,要写论文,就去看各种专用词汇,看到一个词叫做【都合主义】,我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它为【都市生活里的巧合】,结果被导师骂了,说我认真看词语的定义。后来大三,我看了一些别的论文,发现【耦合】【张力】这些词感觉逼格满满,也拿去用,当然又被骂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让人又想起《别闹了费曼先生》这本书里有关《有没有猫体构造图》这篇文章了(节选):\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研讨会上所发生的事,却是很典型的——难以置信的典型,但千真万确地发生了。首先,我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这也是很难置信的事,但也是真的发生了。接着一位同学就讨论的一个章节发表报告。在这一章内,怀海德不停使用“本质物体”这个名词,用法很专门,也许他曾在书中对这个词下过定义,但我完全搞不懂那是什么东西。\u003Cbr\u003E
略为讨论过“本质物体”的意义之后,主持研讨会的指导教授讲了一些话,意图澄清观念,又在黑板上画了些像是闪电的东西。“费曼先生,”他说,“电子是不是一种‘本质物体’呢?”\u003Cbr\u003E
于是,我又惹上麻烦了。我解释说,由于我没有读过那本书,因此我压根儿不晓得怀海德所指为何,而且我只是来旁听的。“不过,”我说,“如果你们先回答我一个问题,让我多了解‘本质物体’这个概念,我就可试试回答教授的问题了。请问砖块算不算是一种‘本质物体’呢?”\u003Cbr\u003E
我想弄明白的,是他们会不会将理论上的构想归为本质物体。其实电子只不过是我们使用的一种理论,但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宇宙运作十分有用,有用到我们简直认为电子是真实无讹的。而我当时是想用对比的方法,来说明“理论”这个概念。在砖块的例子中,接下来我要问的是:“砖块的内部又如何呢?”然后我会指出,从来没有人看过砖的内部!每当你劈开一块砖,你看到的只是另一个表面,“砖块有内部”只不过是个可以协助我们了解事物的简单理论。电子理论也有类似之处。因此我问:“砖块算不算是一种‘本质物体?’”答案倾巢而出。有人站起来说:“一块砖就是单独的、特别的砖。这就是怀海德所说的本质物体的意思。”\u003Cbr\u003E
可是又有人说:“不,本质物体的意思并不是指个别的砖块,而是指所有砖块共有的普遍特性,换句话说,‘砖性’才是‘本质物体。’”另一个家伙站起来说:“不对,重点不在砖的本身。\u003Cbr\u003E
‘本质物体’指的是,当你想到砖块时,内心形成的概念。”\u003Cbr\u003E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起立发言,我发现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听到那么多关于砖的天才说法。后来,就像所有典型的哲学家一般,场面一片混乱。\u003Cb\u003E好笑的是,在先前那么多次的讨论中,他们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究竟像砖块这类简单物体是不是“本质物体”?更不要说电子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个几乎是完全从事哲学类方面研究的人来说,我表示费曼先生批评的很正确。而关于【概念】同样的批评,古典老师能否承受的住呢?我不清楚。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和它本义完全无关的东西(且不说这个词是翻译过来的),我觉得怕是需要很大勇气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到底要跃迁到什么地步?思考维度要攀升到什么地步,才算好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看的一篇文章里是这么说的:我有一个信奉的原则,那就是:人不应该惧怕推翻自己的想法。人的想法是可以不断推翻再重构,人可以不断深化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这篇文章的配图见:\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u002Ftalbum\u002Fdetail\u002Fphoto_id\u002F5952\&\u003ESina Visitor System\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就又要说到另一个概念了:【结构性隐形】,具体内容我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看链接:\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FdHnbmLKa?refer_flag=_&type=comment\&\u003ESina Visitor System\u003C\u002Fa\u003E),我摘取一段话来表述:【这种现象普遍地发生在所有的社会事件上,当出现问题时,舆论的焦点往往都在平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下级个体之间】。\u003Cbr\u003E不可避免的是,如果我们真的不断【跃迁】自我,那必然会思考到【结构性隐形】中被隐形的部分,这个锅当然提出概念的人会拒绝背,然后帮忙【隐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6:43:4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43:4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c8df9ecb8e2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title&:&临潮杯辩题题解:防患未然&,&author&:&dan-yuan-21&,&content&:&\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9a42a1ae1f34a10f7e946916aab05f6.jpg\& data-rawwidth=\&1706\& data-rawheight=\&960\&\u003E\u003Cp\u003E利用大数据可以预测人的行为。洛杉矶警局利用犯罪预测演算法将富特希尔区的犯罪率降低了 36 个百分点。北京怀柔警方亦使用“犯罪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系统”使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了8.8~10.7%。在不远的未来,Google开发的新型犯罪预测系统Skynet能够将预测精度从区域犯罪率精确到个体犯罪率,且准确度极高。在某特区试点的“先知法案”中,警方对Skynet预测犯罪概率高于90%的潜在嫌疑人采取调查取证,监视跟踪,限制人身自由,甚至提前抓捕等手段,成功使特区犯罪率下降了99%。在少数案例中,潜在嫌疑人甚至还没有产生犯罪的念头即已受到干预。一方面,大数据手段已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犯罪率;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导致对公民隐私的侵犯与对公民权利的破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是否应当在全国范围推行“先知法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段辩题文本内容极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的是某种技术对人的行为的预测,第二个部分是科幻假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正式描述辩题之前,我想谈谈【特区】和【全国】的地方与中央的区域关系,以及另一组类似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区\u002F全国,虽然在世界各国都有,但这种区域关系更多讲的中国。中国语境下的特区有五层含义,分别是第三级(县级)行政单位、经济特区、特别合作区、国家级新区与特别行政区。这里,只有特别行政区是高度独立,不属于地方政府管辖的区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类似的概念在美国行政区划中也有,譬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属于概念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为什么要提及这组词语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在美国,特区的法案不具备在【全国范围】推行的法理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美国各州之间的法律是可以有冲突的,在这州的行为合法,到另一州行为甚至就变成了犯罪(当然具体很复杂,参考王建勋的《王建勋:邦联与联邦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一文,这里就只说最简单的表述)。如果这个辩题讨论的区域不在中国,那中国语境中的【如果地方法和上位法发生冲突,要依上位法为准】的说法,其有效度就会被极大幅度削弱。\u003Cb\u003E换言之,这个【先知法案】哪怕在需根解损方面完全没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不在全国范围推\u003C\u002Fb\u003E行,应当性根本就不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盘点:美国各州最奇葩法律》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法律规定(试举几例:怀俄明州:在1-4月没有官方许可不允许给兔子照相。康涅狄格州:禁止将腌黄瓜称为腌黄瓜,除非它口感有弹力。肯塔基州:若欲将鸭子染成蓝色出售,一次超过6只才允许上市。俄亥俄州:禁止将鱼灌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本州人民来说,他们就觉得非常好,而且还不用投那么多钱搭建【新型犯罪预测系统Skyne】(能预测犯罪发生的设备可不便宜,生产这设备的公司可算是捞着了,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形容这样的公司:Oligopoly,寡头)。【这可以算作一个反方论点,被政治被资本胁迫恐怕比犯罪案件还可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仔细地查阅了辩题中提到的关于洛杉矶警方和北京怀柔警方如何应用大数据降低犯罪率的两则材料,我感到有些费解。好像我读到的材料描述,和后面的Skynet系统的描述有些不同。前面两则材料里的关联信息说的大多是,在犯罪者做过某次犯罪行为之后,会出现某些规律的预测,或在某地发生某其犯罪行为后,亦会出现某些规律的预测。犯罪率下降并不是因为【犯罪行为】减少,而是因为【再犯罪行为】的减少。能预测行为的前提是,之前已经有至少一个行为发生,或许这个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但也带有滑坡推理的可能性。《犯罪能精准被预测?洛杉矶警局用大数据分析降低36%犯罪率》一文中就指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换句话说,在重大犯罪率创历史最高纪录的时候,布拉顿首先关注的是让人们掏钱买车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的理由十分简单。2009 年,他在回忆录中说,逃票是导致更严重犯罪行为的根源。布拉顿指出:「合法乘客会认为他们身处一个不讲法律、没有秩序的场所。他们看到人们不买票就能乘车,便开始怀疑遵纪守法是否明智。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既然你敢偷手提包,难道你就不敢抢酒庄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不是很像【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的口头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种【预测式】措施并非是无稽之谈(哪怕是在大数据尚未盛行的年代)。意大利法医切萨雷隆布罗索于1876年发表了《犯罪者论》一书,书中指出:比如看到,世上存在一种类型的人,他们是天生就会犯罪的,这是由他们的某种可以逐项遗传的素质所决定的。他的科学意味着一种尝试:在有规则的世界里对犯罪行为样板式进行重复,用科学的方法使它再一次地出现,其目的就是让它自己显现出来。司法已经为犯罪行为的这种出现做好了准备工作,其具体途径是:搜集素有罪恶行径的起因和后果,然后再把它们连接成一幅图画,用来对犯罪的黑暗区域进行研究。做犯罪学研究的并不只是隆布罗索,还有克拉夫特《刑事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特征》和格罗斯《预审法官手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种种研究法,都是基于同一个逻辑:①以经验的和统计的方式对犯罪 行为的把握针对背离社会常规行为的例外情况建立起科学的规则②针对混乱状态建立正常秩序③针对不规范的现象建立正常的准则④针对逾越行为划定应有的界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种观点遭到了尼采和福柯的反对。尼采在《朝霞》一书中提到:人们几乎还没有来得及去考虑罪犯的心理,他们便已经站到了一种不容驳回的认识的面前:在罪犯和精神病患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对于这样的认识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们相信,通常的,有道德的思维方式是精神健康的思维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他的另一本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尼采在“苍白的犯罪者”这条词目下强调幻想的分裂以及罪恶行为的实践和外部看法。他的原话是“思想是一个另外的东西,行为是一个另外的东西,行为的图像也是一个另外的东西。内心深处的轮子是不能够在它们之间转动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洛依德将这种思想心理学化,并认为“这个本我(Es)不了解评价、善和恶,以及道德”。\u003Cb\u003E按照佛洛依德的说法,每个人都会动【恶念】——或许对本我来说,根本不算恶念,毕竟恶念是一个自我的词——按照这个逻辑,每个人都会被Skynet认为是罪犯——这就又回到【有独立人格的人工智能】这个话题中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福柯则索性写了一本《疯癫与文明》来详细论述“精神病者”与“犯罪分子”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精神病者将其放逐到“船上”或“医院”中,与犯罪分子将其放逐到“监牢”里,是一样的本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辩题可以非常好的描述最近火极一时的话题【恋童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恋童癖的论述,我已经写过很多,一些学科性的阐释就不再赘述,我只想提几个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倾向于在性侵案件中,对不同特质的犯罪分子以不同的量刑,对是恋童癖的犯罪分子来说,我们倾向于加重惩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在大数据可以预测的情况下,恋童癖的精神状态是可以提前被观测到的(这不像大数据,像X博士),那么就方便监管了。可是性侵案件不必然是恋童癖做的,如果查出来这个性侵儿童罪犯不是恋童癖,你还要给他减刑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不会了,你会马上换一个说法,说什么呢:因为恋童癖是可以预见到的,所以我们可以提前监管;而这种无差别性侵儿童的犯罪者不能预见到,所以监管难度更大,我们要比恋童癖更加重惩罚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看,在这个辩题下,恋童癖犯罪者反而会获得减刑,你能接受这种量刑区别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关于犯罪学,不仅仅是预测和逮捕,还有量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8)\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世界奇妙物语2007年春季特别篇里有一集题为《才能玉》的短片,里面的男主角因为服用了才能棒棒糖而获得了【完美犯罪】的能力,他能做到超级完美犯罪而不留下一丝破绽,要按照Skynet系统的检测,这个人就是全球最大的危险分子,可整个故事的结局是,男主角成为了一个警官,男主角要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活学活用【完美犯罪】能力,早晚能做到警视总监的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置身于有Skynet系统的环境下,这个男主角怕是依然能做到完美骗过Skynet的检测的完美犯罪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辩题本身,这个文本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电影《少数派报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少数派报告》几乎可以完全回避掉前面提到的种种问题,完美实现犯罪行为的预测。但其中有几个bug:一是预测者是由三人组成的,会出现少数者预测的情况,最后不是按照真实与否,而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完成的;二是预测犯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预测的,先出现犯罪事件(危险等级)、然后出现犯罪时间和地点、最后出现犯罪行为;三是预测出的犯罪行为并非是声画同步的,而是只有画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回避这些问题,不得不以如此严重的bug为代价,当然,从理论上说片中的Agatha是能力最强者,也几乎没有预测错任何犯罪行为,这样的超能力者的人权何以保障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是浸泡在水里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大数据系统不是真人,不需要面临人权问题(临潮杯的机器人权题就别掺和了)。《少数派报告》中的所有犯罪行为,又都是【伤害型犯罪】,即【出现明显的对他人的身体伤害行为】的犯罪,而没有做更多的阐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犯罪性质分类来说,不仅有【伤害身体】的犯罪,还有各种犯罪行为,我们往往囿于常识,只会考量【伤害身体】的犯罪,而不会考量其他。经济型犯罪没有伤害到身体,偷盗也没有伤害到身体,传播色情制品依然没有伤害到身体(制作色情制品可能会伤害到身体,而SM行为将以怎样的形式获得免于追究呢?),这些都要靠这个系统来完成,如果只从【声画同步】来判断,真是难上加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上文中说过,美国各州法律不同,对犯罪的行为界定也不同,美国又是联邦制国家,不存在像中国这种单一制国家的【上位法对下位法的统领】的可能,我很好奇这个系统是不是也会因地制宜,进化出不同的地区的界定方法呢?非常期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的最后,除了资本通过掌握这个系统胁迫政府妥协之外,我还在猜想一个可能,如果这个系统不是说可以预测犯罪行为,而是可以预测所有行为呢?那么我现在正在写题解,是因为我的意志写出来的,还是因为我看过了【预测行为】之后为了不再费心思考而去做的行为呢?\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53:2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53:2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19a42a1ae1f34a10f7e946916aab05f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title&:&临潮杯辩题题解:娱乐至死&,&author&:&dan-yuan-21&,&content&:&\u003Cp\u003E临潮杯-决赛题解:【娱乐至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30f1c83aadc63577bef7c3.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15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则描绘了未来,真理淹没在无聊琐碎的世事中,人们沉醉在纯粹享乐之中,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所恨令我们侧目而视夜不能寐,所爱令我们沉沦其中不可自拔。究竟何者更有可能毁掉我们的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们更可能毁于我们所热爱\u002F憎恨的事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把《娱乐至死》看了一遍,和这个问题关联的其他书还在持续阅读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有确凿的文本可以阅读,我的习惯是回去看文本所描述(这是我“热爱”的方式),而不是先给出自己的逻辑线给出自己的定义再去找资料(这是我“憎恨”的方式),也不是把支持双方的文章都看一遍,然后找最有利于自己立场的文章(这是我“讨厌”的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在我的阅读中,题目、文本和辩题并不能做到较好的对应,如果你认为做到了,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娱乐至死》这本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认为不能做到“较好的对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波兹曼讲的《娱乐至死》不能完全算一回事,与其说《娱乐至死》是证明了《美丽新世界》的预言,倒不如说是《美丽新世界》的升级版(《1984》的升级版是《乌合之众》,目前我还没有想到《我们》的升级版是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从英文的角度出发,两本书的翻译并不能完全表达其真实意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这句话的意思是,直到死亡到来,我们都维持着一种“有趣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成长,如同故事没有推进,【娱乐化的我们】是一个【没有历史】的,片段化或停滞化的状态。而中文译名更像是“娱乐”是一个原因,它“致死”(导致了我们的死亡),这也是辩题的描述“我们更可能毁于我们所XX的事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翻了一下英文原书,发现这句话的语态并不是一个被动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Orwell feared that what we hate will ruin us.Huxley feared that what we love will ruin us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不是被动语态表达的情感和描述是有区别的,在《娱乐至死》里面也说过一种信息表达的媒介的变化,是不可能意思完全不变的,甚至会丢掉很多东西,又增加很多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Brave New World》也应该完全翻译为《美丽新世界》,不去管它的“勇敢的”词义,在表达“漂亮”这个词义里,Brave的含义里更多是“奇妙”而不是“美丽”的意思,如果翻译为“光怪陆离新世界”,则会更加贴近《美丽新世界》这本小说的主题宗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毕竟前几天才看过关于【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是错误翻译的文章,让我对这种译文更加慎重,便想起要翻翻原文看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面我们会看到,这个辩题的文本表述非常像《娱乐至死》里批判的对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英文语境和中文语境词汇表达的思想层次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用中文重新描述一下《娱乐至死》里的“毁于热爱”到底是什么意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表达的内容,其实和“热爱”的关系不大,和“热衷”的关系比较大,而所谓的“热衷”,其实本质上是“沉溺于”的意思。这在《娱乐至死》这本书的最后一段有明显的体现:他(指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把热爱和热衷分割的比较清楚的,有两篇文章,一篇是黄执中的《第二大恩赐》,一篇是命运sniper的《想精想怪82——“认真”玩游戏》。我从两篇文章里各摘选一些段落给大家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大恩赐》:你能不能玩著玩著,就跟著想著想著,漸漸開始更進一步,研究起好遊戲與爛遊戲的差別?分析起遊戲背後的框架與侷限?揣摩起設計者的心思?甚至,從根本上質疑起遊戲這玩意兒,「趣味性」的本質何在?當你天天都在打遊戲,當遊戲,已經成為你的第二生命後,在看到《當赫伊津哈遇上貢布里希:有關遊戲之遊戲性與嚴肅性》這樣一篇論文時,你會不會好奇地想去翻一翻?\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想精想怪82——“认真”玩游戏》:如果游戏里出现了需要你放弃游戏体验去换取胜率提升的情形时你怎么办?游戏中很多事情都不会是“只要XXX就一定输”,而是或多或少地增加或降低胜率,但是如果你真的“100%为了赢”,那么你就必须去选择那些能增加胜率的行为,即使这会降低你的游戏体验。对细节的深挖、训练是枯燥的,补刀训练、打野训练、技能combo训练……毫无乐趣可言,因此大部分人耐不住性子进行训练,甚至直接嗤之以鼻。\u003Cbr\u003E两篇文章都不约而同得选择了以“玩游戏”做比方,从这个比方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到,《美丽新世界》和《娱乐至死》讲的“love”根本不是中文语境中的“热爱”,而是“沉溺”。辩题文本中的【所爱令我们沉沦其中不可自拔】,这句话非常有迷惑性,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说【所恨】的对立面,其实是在说【沉沦】。这句话把【情爱】、【热爱】和【热衷】三个词混为一谈。\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们一定要回到文本之中,去了解这个文本到底提了什么,如有条件,最好看到原版文字信息,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微妙差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们依照文本的描述,《1984》讲述的也不是“憎恨”,而是“恐惧”。在《娱乐至死》里有一段话(虽然是用来形容广告的)揭示了这其中的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电视广告的对象不是产品的品质,而是那些产品消费者的品质。电影明星、著名运动员、宁静的湖水、悠闲的垂钓、幽雅的晚餐、浪漫的插曲、快乐的家庭准备行装去乡间野餐——所有这些都丝毫没有提及要出售的产品,但是未来消费者的恐惧和梦想都尽在其中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其实和很多【知识付费型课程】是一个路数,用【恐惧】的方式将中产阶级的焦虑感不断进行描绘,用【梦想】的方式塑造一个地平线式的乌托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4》被认为是“我们会毁于自己所憎恨的东西”,但在书中描述的“四大部门”“新语”“三分钟仇恨”的塑造,都不是为了让人“憎恨”,而是为了让人“恐惧失去”。如果我们想贴合反乌托邦三部曲所描述的文本,\u003Cb\u003E应该提出的辩题是:我们更可能毁于恐惧还是沉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8)\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辩题会这么起,这个锅确实也不用该出题人背,我就用《娱乐至死》的观点来阐释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①第四章里讲了林肯和道格拉斯辩论的例子。这个例子里有几个特点需要我们注意,一是辩论时长非常长、一是观众热情非常高、一是辩论双方用词用句式非常复杂、一是听众的理解能力异常高。不仅如此,在文中还说,两个人辩论的场景是在“狂欢节般的气氛中进行的,乐队高声演奏,小贩叫卖他们的商品,孩子们奔跑嬉闹,大人们喝酒说笑”。这倒是让我想起现在中国境内辩论比赛环境,为了好看不断出各种新奇的方法、不断强调不要讲的太难观众接受度不高、在一个封闭的安静环境里辩论,真是一个非常讽刺的场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②确实,照片为你听到的一句话提供了语境,而这句话又为照片提供了某种语境,然后你甚至会相信你确实学到了什么东西。但如果这件事是完全独立的,和你过去的只是或未来的大段都没有关系……那么这个由句子和图片共同创造的语境就没有任何意义。你其实什么也没有学到……至多,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插曲,可以作为鸡尾酒会上闲聊的谈资或在填纵横字谜时多一个词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③纵横字谜在美国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消遣。……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纵横字谜就是这样的一种伪语境,鸡尾酒会则是另一种伪语境。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但伪语境所能提供的不是行动,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变化。这种信息剩下的唯一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④大多数广告都运用了伪寓言的文学形式来传递消息,丢失的旅行彩票和远方儿子的电话这类伪寓言不仅能够产生不可抗拒的情感力量,而且还和《圣经》里的寓言一样具有明确的说教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⑤电视提供了一个诱人而富有创意的不同选择,我们也许可以说,电视提出了三条戒律并由此形成了教育的哲学:你不能有前提条件、你不能令人困惑、你应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⑥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域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⑦我们已经彻底适应了电视中“好......现在”的世界——所有的事件都是独立存在的,被剥夺了与过去、未来或其他任何事件的关联——连贯性消失了,自相矛盾存在的条件也随之消失了。在没有语境的语境中,它只能消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段略有些长,但通过这些文段,我们可以看到,辩题、文本和标题之间的落差,正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书中所批判的表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们抛开文本不谈,只谈辩题,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明晰的是,中文用词博大精深,概念明晰的工作举步艰难,尽管赛前或双方都做了不少工作,但赛场上由于时间有限(想回到《娱乐至死》里所说的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环境太难,熊浩的生成性立论在赛场上接受度超低就是佐证),你只能选【最简单】的逻辑线去捋,这个选择本身就很接近【娱乐至死】的场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从【死亡哲学】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憎恨死亡,我们对所有事物的憎恨,无一例外都来自死亡的各种分层次的体现,死亡堪称【万恨之源】。\u003C\u002Fb\u003E为什么我们会有阶层焦虑、中年危机、掉落恐惧、鄙视链条,这些种种都是因为人必将死亡,所有所谓的【所有权】对于某个个体而言,都只是一段时间的【占有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段时间听【长生不老】辩论,后看了一篇讲【人类寿命上限】的文章里说,虽然从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增长,看似也有无限增长之可能,但实际快要触碰到寿命上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说来,倒不是【可能】,而是【肯定】,我们肯定会毁于我们所憎恨的事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当我们要描述【毁于热爱】时,则必须修改【毁】的定义。【我是谁】的【身体哲学】提到,我们是一个【连续的概念】,不能断裂或停滞。\u003Cb\u003E而当我们热爱某物时,忘却时间,我们已经被毁,进入审美的【无我之境】;直到我们从审美境界中离开,回到日常时,我们才被重建,而继续【连续】生活。人的生活与审美交错,不断【毁于】,又不断【重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54: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54:4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530f1c83aadc63577bef7c3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3},&&:{&title&:&《娱乐至死》读书笔记&,&author&:&dan-yuan-21&,&content&:&\u003Cp\u003E《娱乐至死》读书笔记\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e3cdfa94f06bd1ad6acbd.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77\&\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最近要写一个关于【毁于憎恨\u002F热爱】的辩题题解,所以把《娱乐至死》看了一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本书的英文是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非得要翻译为娱乐至死四个字也不是不过可以,但从单词和语法结构来说,更不像是在说我们会死于娱乐,而像是在说“直到死亡的时候,都一直是沉迷于娱乐化的我们”。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娱乐化的我们】是一个【没有历史】的,片段化或停滞化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从出生)一直持续到死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一章:媒介即隐喻\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使用图像解释,就会干扰思维的抽象性,让人沉溺于图像(语言)之中。“媒介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这种介入往往不为人所知”。在这话后面举了一个例子,当钟表被发明出来之后,人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刻度而不是时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一章里,波兹曼并非批判,而是表示一种中立,因为任何时候交流都需要媒介,而媒介作为隐喻的目的,就是我们不再注意本体,包括后面讲印刷技术普及也是一样,观众会沉溺于印刷技术,而不会想技术背后的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章里主要讲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媒介所带来的不同关系,以及人的不同适应。口耳相传的极端是《记忆传授人》那般,掌握知识的本质是掌握记忆,而掌握记忆多寡决定了层级的高低,这便是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的原初形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印刷技术的普及,使得文字比言语带来更强大的公信力和可传播性,也打破了传授者的知识寡头,虽然这是好事,但反过来说,口语的真实性便被大众认为是大打折扣。在这一章里,波兹曼为数不多得说了“印刷术”的坏话: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把诗歌变成一种奇异及精英的表达形式、把宗教感情变成迷信、把爱国主义变成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情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刷术的出现,对口语表达媒介的严重破坏,其本质,我以为和电视出现后对印刷术的破坏本质是一致的,口语表达具有历史传承性,可以通过不断的代际传承修改言说文本,而印刷术则完全不具备这项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三章:印刷机通知下的美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美国历史而言,一开始就以“有印刷技术”为历史之头,书中说产生了一个重要结果:殖民地美洲没出现文化贵族,阅读从来没有被视为上等人的活动。如果把文明的完整历史按照媒介分阶段,那口语可以说是文明的童年阶段,对于美国来说,到不是“童年的消逝”,而是“童年的缺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一章里,波兹曼详细阐释了印刷术媒介如何影响人的交流方式。他援引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美国人不会交谈,但他会讨论,而且他说的话往往会变成论文。“充满激情的布道者仍然还是使用一种能轻易转换成书面语言的演讲术”。他还援引了马克思的话,并认为“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它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印刷术”的,但也未必不能形容“口语传递”和“电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理解“娱乐至死”,并不要仅仅肤浅地理解为“我们将死于娱乐”,因为这是针对电视文化而言的,换成别的媒介控制的时代,依然会“至死”,口语时代我们就是“记忆至死”,印刷时代,就是“严肃至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四章里讲了林肯和道格拉斯辩论的例子。这个例子里有几个特点需要我们注意,一是辩论时长非常长、一是观众热情非常高、一是辩论双方用词用句式非常复杂、一是听众的理解能力异常高。不仅如此,在文中还说,两个人辩论的场景是在“狂欢节般的气氛中进行的,乐队高声演奏,小贩叫卖他们的商品,孩子们奔跑嬉闹,大人们喝酒说笑”。\u003Cb\u003E\u003Ci\u003E这倒是让我想起现在中国境内辩论比赛环境,为了好看不断出各种新奇的方法、不断强调不要讲的太难观众接受度不高、在一个封闭的安静环境里辩论,真是一个非常讽刺的场景。\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书内,波兹曼再次说明,印刷术是如何改变人的交流方式:在18和19世纪,印刷术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定义退从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哪怕是广告,都是言之有物,不存在任何隐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20世纪之后,广告终于不再是“严肃而理性的事业”了。因为插图和照片的大量侵入以及无主题语言的使用。法兰克普锐斯布利认为现代广告的起源是这两句口号“你按下按钮,剩下的我们来做”和“看见那头骆驼了吗?”下一章就要从广告入手,讲娱乐业时代是如何破坏阐释时代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五章:躲躲猫的世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五章里并没有讲到电视文化,而是讲的电报文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报使相关的东西变得无关。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与它们的受众之间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这些信息并没有可以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正是电报的传统:通过生产大量无关的信息,它完全改变了我们所成的信息行动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第一次面对信息过剩的问题,这意味着以此同时人们将面对丧失社会和政治活动能力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心理有很多想法,但你除了把这些想法提供给记者制造更多的新闻之外,你无能为力;然后,面对你制造的新闻,你还是无能为力”(这讲的就是民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语言是新闻标题的语言——耸人听闻、结构零散、没有特别的目标受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章里比较重要的是这一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摄影是一种只描述特例的语言,在摄影中,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与字词和句子不同的是,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表现和谈论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照片中没有句法,这使它无法同这个世界理论。作为某时某地的客观片段,照片可以证明某个人在那里或发生了某事,但这样的证明却无法提供任何意见——无法提供‘本来应该怎样’或者‘本来可能怎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照片本身就是不容置疑的观点,代表着确定无误的事实,照片根本就不需要语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照片的世界里,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就像电报一样。世界被割裂了,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一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几段文字里,熟悉中国互联网生态的观众会非常清楚,这是对短视频、广告和今日头条的无情嘲弄,顺带着还嘲讽了几年前在微博里流行的“长图文”结构——现在改名为“信息图”了。信息图的呈现重点是“好看”而不是“内容”,文本内容其实很少,只需要几句话就能表述清楚,而信息图则至少需要三倍及其以上的量才能讲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下面这段话,则是对\u003Cb\u003E“自媒体课程”\u003C\u002Fb\u003E的一种明显的严肃反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确实,照片为你听到的一句话提供了语境,而这句话又为照片提供了某种语境,然后你甚至会相信你确实学到了什么东西。但如果这件事是完全独立的,和你过去的只是或未来的大段都没有关系……那么这个由句子和图片共同创造的语境就没有任何意义。你其实什么也没有学到……至多,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插曲,可以作为鸡尾酒会上闲聊的谈资或在填纵横字谜时多一个词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纵横字谜在美国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消遣。……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u003Cb\u003E\u003Ci\u003E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纵横字谜就是这样的一种伪语境,鸡尾酒会则是另一种伪语境。\u003Cb\u003E\u003Ci\u003E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但伪语境所能提供的不是行动,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变化。这种信息剩下的唯一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所谓“知识付费”“知识盈余”元年之后(2016年),很多普通人频繁地发现一个问题:总是在听课屯课,却没有任何实质的增长。大V的粉丝吸引力被不断消耗,以至于现在的骗术变成了【只要你觉得有了收获,就值回票价】。这种说法从根本上说明,很多知识付费类课程只是让你“觉得有了收获”,是否真的有收获,不管;而票价是否定得离谱,也不管。这些知识付费类课程大量渲染【普通人】也能逆袭的各种办法,其实逆袭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和大V一样去给其他小白讲课。为了让这种庞氏骗局继续下去,需要两步走:一部是不断将下线洗成自己的粉丝,一步是不断开新的课程,把自己的粉丝洗成新课的下线。前一个是营造纵横字谜,后一个则是营造鸡尾酒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在这一章里,波兹曼提到了电脑,但是一种奇怪的语气提到的:过去数年中,我们了解到电脑是未来的技术。总有人告诉我们不会使用电脑,便会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但我们对于电脑的任何了解都来自电视,电视已经赢得了“元媒介”的地位——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六章:娱乐业时代\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否认:新媒介只是旧媒介的延伸和扩展。当然否认的理由,就是从电视与娱乐业说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一章里波兹曼说了三个电视的奇葩功用:照亮书本的光源、电子布告牌、书架,用来说明电视并不是一种技术(或者说大众谈论电视的时候),而是一种媒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章举了日美国广播公司的讨论节目,里面最有意思的两点是:整个节目过程没有使用任何背景音乐(因为几乎所有电视节目都会依赖音乐告诉观众什么时候需要表现什么样的感情);本节目不是辩论,也不是讨论(虽然电视节目说是讨论),而是一种支离破碎的自我宣传广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的电视节目所希望得到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够看——人们看的以及想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百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论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电视是一种媒介,所以电视把所有行业逐渐娱乐业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七章:好……现在\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章的题目我一开始没有搞懂是什么意思,看到正文部分终于理解了,这是一句电视播报员更换场景的过场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把一切都分割开来,目的在于之处我们刚刚看懂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时间段的思想或情绪带到下一时间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播报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当的,必须要是“不能妨碍观众接受程度”。按照书中的说法,报道的真实性要取决于新闻播音员的被接受程度,不禁让人毛骨悚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本章里,还讲述了一个“假信息”的问题(和伪语境相得益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域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波兹曼后面举了一个总统误述的例子,用来说明,因为电视中总是频繁出现“好……现在”,我们也随之适应,所以所有的事件都是独立存在,\u003Cb\u003E\u003Ci\u003E连贯性也就消失了,自相矛盾的存在条件也随之消失,因为在没有语境的语境中\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它只能消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八章:走向伯利恒\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波兹曼再次重复了“技术会成为媒介,媒介是一种隐喻”的说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你以为用某种形式都能够从一种媒介转换为另一种媒介,丝毫不损害意义,这是不可能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视转化的过程中,丢失的,就是“一切赋予教育重要性的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讲教育之前,先讲的“宗教”。电视节目将宗教的仪式感和神圣性消解了。“不论是历史还是电视的现实情况,都证明反省或精神超脱是不适合电视屏幕的。电视屏幕希望你记住的是,它的图像是你娱乐的源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传教士有血有肉的形象带给我们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值得我们崇拜的是眼前的他,而不是那个看不见的ta。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的内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九章: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章一开始就说了,娱乐业不需要“真实”而是需要“看上去这样”就可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用图像代替语言,图像广告使感染力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而不再是实践的检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多数广告都运用了\u003Cb\u003E\u003Ci\u003E伪寓言\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的文学形式来传递消息,\u003Cb\u003E\u003Ci\u003E丢失的旅行彩票\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u003Ci\u003E远方儿子的电话\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这类伪寓言不仅能够产生不可抗拒的情感力量,而且还和《圣经》里的寓言一样具有明确的说教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视是一种具有光年速度的媒介,是以现时为中心的。它的语法里没有表达过去的时代。图像中的一切都是“现在”发生的事情,正因为这样,所以电视节目中要特别用语言指出,我们现在看到的录像是几个月前录制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其实觉得蛮奇怪的,因为这一章里,波兹曼给了我们一个不需要做“审查制度”的泛娱乐环境,他甚至还说“所有的政治话语都采用了娱乐的形式”(其实和前段时间日本议员参选的奇葩信息一样),“审查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那些过去的国王、沙皇和元首如果知道了这一点,会感到多么高兴啊。”可是为什么当下中国的政治环境不向着波兹曼所说的方向走,反而要往奥威尔出发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想让公众了解历史、知道历史,靠禁是不行的,但可以把喉舌扮演为营销号嘛。伯通李写的一篇文章《中国第一天团——共青团》,说明这个走向几乎是成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十章: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章的金句非常多,也让人深思和反省。(有意思的是,这一章在很多TXT的电子版里是没有的,消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教室是一个社交场所,而电视机前的那点空间却是私人领地;上学是一种法律规定的行为,而看电视是一种自由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约翰杜威曾经说过,课程的诶荣是学习过程中最不重要的东西。换句话说,一个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习的方法。(这点倒是被很多“独立思考型知识付费课程”用得炉火纯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视提供了一个诱人而富有创意的不同选择,我们也许可以说,电视提出了三条戒律并由此形成了教育的哲学:\u003Cb\u003E\u003Ci\u003E你不能有前提条件、你不能令人困惑、你应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这几点在得到上的精品课做的非常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戒律1的意思是:你不应该循序渐进,不能强调知识的积累需要一定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戒律2的意思是:最重要的是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戒律3的意思是:必须要不断讲故事,而不要讲论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十一章:赫胥黎的警告\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终于说到赫胥黎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赫胥黎的预言中,老大哥并没有成心监视着我们,而是我\u003Cb\u003E\u003Ci\u003E们自己心甘情愿地一直注视着它\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根本不需要什么看守人、大门或“真理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的最后,波兹曼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其目的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看电视,向人们展示电视怎样重新定义和改变我们对新闻、政治辩论和宗教思想等方面的看法,而不是让人们停止看电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为了争取到足够的观众,这些模仿节目也必须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也就是说,对于电视的批评最后还是要依赖电视自身的力量。那些节目中的模仿者可能会成为名人,会出现在电影里,最后再回到电视上效力于商业广告。(听起来像是在说《奇葩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依靠“我们的学校”。学生应该学会怎样疏远某些信息形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起来,我还是更加看好第一个方法。毕竟当我们把“意识形态控制”的整个内部过程呈现出来的时候,意识形态控制就会失却其效力。\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57: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57:1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be3cdfa94f06bd1ad6acbd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辩论,使人戾气吗?&,&author&:&dan-yuan-21&,&content&:&\u003Cp\u003E这是一个知乎问题:\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u003E辩论使人戾气吗?\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没有选择【打辩论变得戾气很重,怎么办?】这个问题来回答,而是选择了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里的【人】没有被限制为【打辩论的人】,关于【打辩论的人】在辩论活动的进行过程之中是否变得越来越【戾气】(就是戾气变重)的可能性和原因,已经有很多辩论界的大咖讨论过了,我主要讨论的,是【观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观点是:辩论会使某些观众的戾气变得很重,其根本原因不是观众被辩论活动影响到戾气重,而是在某些辩论场合中,自认为尊重实则不尊重该辩题关联内容的\u003Cb\u003E对辩双方(也包括出题人)\u003C\u002Fb\u003E,给该关联内容专业的观众带来极强的不舒适感,导致这些观众的戾气变得很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是讲故事的分割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本部分的重点是讨论辩手在赛场上的功课没有做够的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几天帮辩论俱乐部的小伙伴做题解讨论,正好提到关于辩题漫画化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个题目是\u003Cb\u003E【死亡笔记到底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毒药还是良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个深度二次元,我听了几场模辩和正式比赛,感觉只要是我听过的比赛,在赛场上的辩手谈死亡笔记,无一例外都是对【死亡笔记】这部作品的侮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一个人讨论【死亡笔记】这部作品中的设定,直接开始讲【价值观】【超级能力】和各种延伸意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最基本的设定是,\u003Cb\u003E存在死亡笔记的世界是有【神明】的,死亡笔记的持有者13天不杀人就会死\u003C\u002Fb\u003E(这里我自己都写错了,这个设定是夜神月自己说的)\u003Cb\u003E,所有死亡笔记在原主人去世后会自动回归到死神手中,要写下名字必须要知道这个人的真实姓名和相貌,死亡笔记流落人间也不过是因为死神的无聊。\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赛场上说的是什么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是一些完全没看过死亡笔记,只知道这个概念的人们,在扯价值和正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明这是一个很好的辩论题目,可辩手在赛场的表现,这样的比赛,让观看的人没有戾气都难。当时的评委很委婉,是这么说的:\u003Cb\u003E你们讨论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死亡笔记》里这部作品里,都有很好的解答,建议你们比赛后再去看一下漫画。\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久以前我看了一场比赛题目是,【 减税\u002F补贴更有利于民营企业应对经济新常态 】,看完之后觉得非常别扭,但又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直到后来我看到了\u003Cb\u003E我欲因之梦科科\u003C\u002Fb\u003E同学的文章《 2016年天伦杯 南京审计大学VS武汉大学论据考 》,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具体请看链接(\u003Ca href=\&http:\\u002Fttarticle\u002Fp\u002Fshow?id=\&\u003E我是链接\u003C\u002Fa\u003E),他在文章里委婉的表达说:\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两方辩论技巧都非常优秀,从中学到不少。但看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疑惑:如果两方所举出的论据都是真的,那这场比赛不一上来就可以结束了吗?只是,正因为是一场精彩的比赛,所以希望能更符合实际,让每一位参与者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对每一位观众负责。\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这种情况,就连某位辩论前辈都做得不是很合适,我在某篇文章里这么说过:\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城市女性的相对收入与离婚风险_婚姻质量的调节作用_张会平》发表于《妇女研究论丛》13年3月。其最主要的观点是:女性的相对收入与离婚意向呈正相关,婚姻幸福感发挥了调节作用。如果我们仔细检视这篇论文,就会发现XX老师举的论文是不合适的,因为这篇论文原话是这么说的:\u003Cb\u003E即使女性的收入高于丈夫,如果他们能从婚姻中感知到幸福,其离婚的意向也会降低。\u003C\u002Fb\u003E这一结果与西方文献中相对高收入女性只会离开不幸福的婚姻,而不是离开所有婚姻的研究结果一致。也就是说,在该论文中,经过数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是,女性经济独立只和离婚意向有关,和婚姻幸福感无关。《女性家庭经济贡献对婚姻冲突的影响_婚姻承诺的调节作用_张会平》发表于《人口与经济》13年5月。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上一篇论文差不多,但侧重点在于:女性的家庭经济贡献与婚姻冲突的关系,以及婚姻承诺的调节作用。在这里我不得不对两篇论文的提出某个学术上可能的疑问\u003Cb\u003E(一稿多投问题)\u003C\u002Fb\u003E,当然这和本场辩论无关,我们姑且不论。在这里,XX老师找到了两份相似的论文,但论文的观点都不足以完全说明他的观点,当然这只是事后检视,检视的结果就是,根据XX老师的论文显示,幸福感和女性收入无法成为某种因果关系,而都只是离婚意向的考虑元素之一,就在论文内,都有可能出现负相关。你要证明\u003Cb\u003E老婆收入三倍trible me,该离婚\u003C\u002Fb\u003E,怕是提交了一个错误的材料吧?\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你既然要把论文拿出来做论据支持,那就必须要接受证据的有效性检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底结束的临潮杯辩论赛,林正疆学长在评委的时候也是各种训斥,主要也是训斥辩手有意无意使用各种话术,没有认真看过文本就上场比赛,这倒是让我想起许豪杰的那个《5分钟让你上奇葩说》的视频里面的话,不无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分割线结束,下一个分割线开始-------\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本部分的重点是讨论出题人没有认真做过逻辑思考而出的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辩双方没有足够扎实的专业知识,往往沉溺于技术逻辑之中的锅,有一部分要自己来背,还有一部分得出题人来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某些“国际”知名赛事上,出题人没有想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胡乱出题,导致辩手的思维混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目前找到的一些有问题的题目代表(这些题目的出题人应该都是业内大V,他们都会犯这些错误,我以为其他题目来说,也是值得堪忧的)分别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如果爱情可以量化,会不会对人更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对这个问题的批判,郭宇宽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在当下环境,不存在【如果】这个前提,在他的文章《 辩赛可各有判准,辩士该自有节操——与林正疆兄书 》中,是这么写得:\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那是提炼量化指标的人水平低,而不是量化方法不应该用。爱情如果真当个行为科学来研究,其实完全是可以发展出来很多对指导爱情有价值的量化指标的,比如优缺点的互补,价值观的共鸣,但也许因为正方的辩友也没什么做过学问的人,几位同学都没有研究问题的学术训练,比如参考一下Gary Becker的《A Treatise on the Family》,如何为分析爱情建立一个理性模型,除了提到床上体操表现以外,也没有深入的立论。 \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科学是不是世界的最优解】\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这个问题的批判,炖小鸡的微信文章《观第六届华辩总决赛有感 | 炖小鸡·胡说》里也说的非常清楚了,这是出题人没有想清楚科学史的发展规律,辩手也没有提出辩题质疑申诉(估计提了也没有用),导致最后在内容上出现严重错误的比赛(他在这篇文章里也严肃批评了评委):\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给她讲了一些哲学知识,内容大抵类似洛克《人类理智论》的主题,介绍了一下关于人类知识有哪些争论、人类理智有什么界限;我还推荐她看一本小小的《科学哲学》,里面覆盖了我今天的批评里的大部分内容。但是反方的表现很令我失望——\u003Cb\u003E我原以为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会打赢的问题,毕竟反方站的立场是客观事实\u003C\u002Fb\u003E:关于科学解释的限度、人类理智的限度。\u003Cb\u003E“科学是不是世界的最优解”在哲学问题上,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生物问题一样,是有定论的。当然了,世界上总是有鸡和鸡蛋的,但是没有最优解。\u003C\u002Fb\u003E只不过我们都没学过生物学,正如他们都没学过哲学通识。\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辩论明星化,对高校辩论利大于弊\u002F弊大于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题目的后半截没有问题,问题在前半截,【辩论】是如何【明星化】的,我以浅薄的语言学功底分析,不是很理解,一个范畴词是如何个体化的?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u003Cb\u003E带有严重语病的,在这种语病下讨论问题,辩手不管辩的好不好,都是无效的。\u003C\u002Fb\u003E我以为要改为以下三种中的一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XX(XX=某人的名字)的【辩论明星】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学者明星化或辩论娱乐化。(从词义性质来说,学者才能对应明星,辩论才能对应娱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辩论明星产业化。(实际上这里是辩论的产业化,这种产业化带有明星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文章里也详细说明过这种区别:\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认为根本不存在辩论明星化,或者应该是不存在辩论的明星化。明星,是一个隶属于娱乐行业的子集词(就是某个词代表的范围包含或囊括另一个词代表的范围),明星产业也只会直接对接人(或者是有具象人格化如洛天依、初音),将人增加(或变成)一个带有消费性质(包括时尚消费、炫耀消费、偶像消费)、成功性质(成功神话、快速神话、梦想神话)、平凡性质(无限可能、奇异故事、情感话题)的符号。而辩论,属于一个领域上位词,他的下属词包括但不限于辩手、辩题、判准、场景等,一个领域上位词,是不可能在另一个领域下位词下【XX化】的。退一万步说,就算语义上可以这么做。\u003Cb\u003E如果辩论的明星化是可以的,那么除开辩手之外的辩题、判准、场景又将如何明星化呢?辩题要怎么做才是明星化的?判准又要怎么做才是明星化的?场景又怎么做才是明星化的?\u003C\u002Fb\u003E这些非人(或人格化)的具体实体,根本没有任何办法人格符号化。辩论娱乐化,是存在的。辩论可以对接娱乐化,辩手也可以对接明星化,甚至,作为一个下位词,是可以被另一个领域的上位词【XX化】的,比如辩手娱乐化,这是可以的。学者明星化,可以,学术娱乐化,可以,学者娱乐化,也可以,但是学术明星化,不行。所以,讨论辩论明星化,断句不能从辩论后面断开,只能以将【辩论明星】作为一个复合词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本辩题省略主语,全文应该为\u003Cb\u003E【XX】的【辩论明星】化,对高校辩论的发展是否有利\u003C\u002Fb\u003E。就像,可以称【体育明星】,可以称【体育明星】化,而没有体育的明星化一样。\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在另一个不好明确说的辩题里,出题人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具体点链接(\u003Ca href=\&http:\\u002Fttarticle\u002Fp\u002Fshow?id=&mod=zwenzhang\&\u003E我是链接\u003C\u002Fa\u003E),这是我的回应:\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b\u003E《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中限制homosexual内容播出,是社会的进步\u002F倒退?\u003C\u002Fb\u003E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推理:这个群体隶属于非正常的性关系和性行为,同时隶属于渲染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趣味,同时隶属于应予以剪裁、删除后播出的子集。 比较第七条中的【禁止制作、播放含有下列内容的网络视听节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同等级的要求:\u003Cb\u003E第七条里简单说就是【不能做,更别说播】;第八条则是【你可以做,但别播】。也就是说,辩题中的【限制】homosexual内容的【播出】,是完全不成立的\u003C\u002Fb\u003E,因为限制播出,指的是【可以在选定的时间或地点】里播出,譬如2011年的【限娱令】,可以播,但是限制了时长、主题、时间等诸多因素,所以辩题的前半句,不成立。所以,我们只能这么理解,辩题里【架空】或【假想】了一个《通则》对这个群体内容的限制性播放,譬如需要权限、需要特定IP地址、需要证明年满X岁(毕竟是视听节目)。\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们姑且不论是不是社会的进步,只看前半句,就可以知道,出题人对文本的不熟悉(这就又回到我一开始说的《死亡笔记》的问题上去了),一拍脑袋就随意出题的问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这样的辩手和出题人,对某些专业内容的简单想象,你说怎么能让【关联专业熟悉的观众】不觉得【越听戾气越重】呢?我的耳畔回想起一句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你说他是转基因,它到底转了几个基因?你连转了几个基因都说不出来,怎么好意思给转基因辩护?\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用炖小鸡文章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也时常以此自省:\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昨天问我的这位朋友:你看完《科学哲学》了吗?未等她回答我就自问自答说:“没有。”她说她看了前一部分,但是因为要看对手的比赛记录所以没有时间。\u003Cbr\u003E辩论赛的\u003Cb\u003E辩手看起来根本不在乎事实是什么,他们唯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击垮对方\u003C\u002Fb\u003E。如果说,因为这一场辩论赛的启发,在与对手的交锋期间,确确实实激起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好奇,希望找出它们的答案,那我觉得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多少辩手真正关心他们打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什么答案?\u003Cb\u003E辩论结束了,输了或赢了,辩手就停止了\u003C\u002Fb\u003E。我想请问,这样的辩论活动:\u003Cb\u003E辩手既不知道如何使用正确的学术用语(反方的几位朋友多大的人了还误用功利主义的概念);也不知道常识以外的知识(有时候甚至连常识都不知道);对于每个事实上很复杂的问题,态度是“赢了就好”;一场比赛过了一阵子,本来就少的可怜的知识都忘了,也不会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探索下去;到头来只是反反复复地玩味自己和别人的反反复复的三段论、自己和别人的本来就是错误的用语——这样的辩论赛,除了能看到今天华辩决赛主持人那样的漂亮姐姐,还有什么意义吗?\u003C\u002Fb\u003E \u003Cb\u003E我知道所有的辩手参加辩论赛都有好的初心,但是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有一天我惊异地发现:我的朋友圈里,不同圈子和年龄的朋友都在打辩论,我感到很困扰。我很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到底为什么要打辩论?\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见过刘亦菲真人身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