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dior 新月 香水水纵横

中国古典山水诗艺术欣赏讲座文稿
我的图书馆
中国古典山水诗艺术欣赏讲座文稿
& &&&&&& &&&& &&&&& &&&&& &&
&,何为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景观的诗。即以自然风光、主要是山川景象为独立的审美客体,抒发着诗人对大自然奇妙造化的惊叹、以及行旅出游所触发的心灵感受,是以欣赏和感悟为主要情调的一类诗篇。说是山水自然风光,其实也包括自然界里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造的景区景点,尤其是有历史积淀的人文古迹等等。山水,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可以是山,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荒原,是沙漠,是田野,不一定非得山和水都同时出现。而且,诗人笔下所写的山水景观,不一定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实体景象,也可以是间接所见如画作、影视中的景象,乃至诗人梦境所见或自己头脑里虚拟的景象。简言之,在一首诗里,主题所表达的内容,只要包含有景观的元素、有景趣的内涵、有景悟的色彩者,尽可归入山水诗的范畴。
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大支流。&
2,山水诗的由来&
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骚客是性情人的翘楚。当文人的情感与山水的景观相碰撞、相交触、相濡染,便有诗的衍生,诗的变种。这变种,便是山水诗的形成。
山水诗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东晋时期。
中国人历来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自魏晋以来便形成一种亲近自然、钟情山水的风尚。这种风尚在东晋时代的江南地区最早流行。而受流风影响,山水诗便应运而生。虽然在此之前,从最早的诗三百到战国时期的《楚辞》、乃至汉魏时期的诗赋,均有自然风景描写的片断和章节,如《诗经.大雅.崧高》中的“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楚辞.九章.涉江》中的“深林杳以冥冥兮,猿貁(you去声)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曹孟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陆士衡《赴洛道中作二首》的“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等等。但所有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还只是诗人活动背景及行旅心绪的衬托渲染而己。
&&& 到了东晋时期,南迁的中原士族在江南原野纷纷修建庄园,美好的自然景象逐渐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而以老庄哲学为思想基础的玄学也广为流行,这种淡薄名利而亲近自然、追求心与“道”和谐统一的超世观念,促使文人更多地寻求对山水自然风光的欣赏和感悟。于是,一种把自然景观当作独立审美客体的山水诗便脱颖而出。按南朝人刘勰的说法,这山水诗的出现是在南朝宋初,所谓“宋初文咏,体有因革,老庄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老庄告退,是指以老聃、庄周思想为特色的玄言诗和游仙诗的逐渐淡出。山水方滋,是指描写自然景象的山水诗代之而兴。
&&&& 虽然,以写玄言诗而著称的东晋诗人庾阐、孙绰,及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雪景而被人誉为“咏絮才”的女诗人谢道韫,都已有独立成篇的山水诗问世,如庾阐的《登楚山》、《衡山》、《三月三日》,孙绰的《秋日诗》,谢道韫的《泰山吟》等。但一是数量不多,还未成气候,二是玄言未了,留老庄虚幻。真正使山水诗昂首直入诗歌殿堂而使得山水诗其后便盛极一时的是谢灵运和陶渊明。
&&&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擅长把人带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领略一地一景的独特风光,给人以清新开朗的审美意趣。而陶渊明则在山水诗一类中独创了田园诗分支。从广义上来说,田园诗也是山水诗,也是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咏唱。但田园诗又有自已的特色,因而习惯上有时也把田园诗从山水诗中分离出来。
中国山水诗的写作,到了唐代便蔚为大观,达到一个鼎盛的高峰。此后便一直影响了诗词界一千多年,使山水诗成为中国古代艺术最有光彩的一颗明珠。&
&&& 3,山水诗的主要流派和风格特色&
A,二谢代表的赏景言志的山水诗流派&
中国山水诗有一个萌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自然风物已渐渐成为一种抒情手段了,但还没有成为直接的审美观照对象。晋宋之际,诗人们将山水作为独立审美对象,山水诗便正式诞生。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眺接踵而起,他们所代表的山水诗风在山水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从“二谢”开始,中国的山水诗开始走上了“诗言志”的道路,诗中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山水诗走向成熟。这是山水诗形成的第一个流派,其写作模式大致遵循开头先叙事、中间重笔状写景、结尾言情或说理的三段式结构,略显呆板。举如谢灵运的《郡东山望溟海》、《登石门最高顶》,谢眺的《游东田》、《游敬亭山》,都是路数相同的写法。&
B,孟、王代表的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流派&
古代诗人的隐逸情怀最早是从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抒发出来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物我两忘”的诗句,开创了山水景观的物象与诗人个体精神水乳交融的境界,陶渊明也因此被冠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的美誉。这种隐逸情怀在谢灵运、谢眺的诗中也有流露,但却淹没于以“言志”为要旨的理性色彩之中。唯有到了盛唐时期,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流派中才大放异彩。
孟浩然是有才学却与官场无缘的诗人,一生过的是文人隐居生活,其所作诗篇便有亲近山水自然的韵味。长期的隐居生活所养成的恬淡胸襟,使他作诗时“遇思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语),故其诗作便有冲淡自然不同于初唐雕字琢句的风格。比孟浩然晚12年的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典型,他工书善画(南宗山水画派开创者),精通音乐(做过大乐丞),深谙禅理(其名维、字摩诘,皆取义于佛经),这使得他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自然而然地把乐律画理和道释义旨融入诗艺,使他的诗兼有音乐美、绘画美及玄机禅味,作品往往是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韵有味、形神兼备。以王维、孟浩然为领军人物,还有裴迪、常建、储光羲、卢象、丘为等一大批盛唐诗人,将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推向一个空前绝后的高潮。
其后的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中的钱起、郎士元、司空曙等中唐诗人也延续了孟、王寄情山水、抒发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风格,使得陶渊明开创而由孟、王发扬光大的隐逸情怀山水田园诗成为影响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最为深广的一大流派。&
C,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色彩的山水诗流派&
在盛唐的山水诗创作中,李白的山水诗风格,又与孟、王的隐逸情怀显示出较大的区别。李白独具一格的山水诗创作,将盛唐山水田园诗又推向了时代的另一个高峰。
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情性,这注定了他一生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但在长安不满两年,李白便愤然离去,继续他的漫游生活,“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期间,李白游名山大川,留下许多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他的诗,改变了传统山水诗固有的形式和规律,开创了中国山水诗的新纪元。
李白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山水诗本来就是诗人审美理想的对象化,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山水诗必然要表现诗人自我。但是在陶渊明、在王维、孟浩然等诗人那里,自然山水主要是他们寄托精神,消融苦闷之处所,因而,“自我”也就常常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而李白是一个强烈追求“自我”展示个性不向权威不向豪贵不向宿命妥协的浪漫诗人,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还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强烈的主体意识,使诗人“自我”不是消融隐没在自然山水景物之中,而是使自然积极地表现着诗人自我。这种风格,在他那些最有个性的诗句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在这些诗句里,自天而落的黄河,飞流壮观的瀑布,都已融入了诗人狂放不羁、傲岸不群的鲜明个性之中。李白诗中的自然山水,多带有这种流动飞扬、奔放不羁的特点,更多地显示了一种动态美,这与王维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王维在静态的山水中隐没了自我的话,那么,李白则常常借助动态的自然山水而浮现出诗人自我。&
D,以杜甫为代表的沉郁悲悯的山水诗流派&
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一座绕不过的大山,与李白的浪漫情性相比,杜甫的诗显示得更多的是现实主义风格。这一点既与个人的情性有关,也与诗人的经历有关。杜甫所处的时代变迁、生活罹难、仕途失意等坎坷经历,使得杜甫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于是便造就了诗歌创作中特有的沉郁顿挫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山水诗中一样表现得非常突出。
杜甫同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漂泊流浪的经历与饱含激情的心灵,也促使他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与二谢不同,与王、孟不同,也与李白不同,杜甫在游览和欣赏自然风景时,并没有完全游离于社会之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正是这一点,使得杜甫笔下的山水诗呈现的是山水实景与山水实景中的真实感受。杜甫尤其重视在对山川草木的自然本性的客观描写中抒发细腻的情感。尽管在杜甫的山水诗中也不乏有恬淡娴静的闲适之作(比如《绝句慢兴九首》其七中的“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绝句六首》其六中的“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动静皆有闲适之情),但更多的是沉郁悲悯的情调,总是有一种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融入其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这样的诗句,都是在漂泊行走游览山川景象时咏出的。是所以,在杜甫的山水诗中,离不开对世事人情的关注,离不开对生命意识的表达。而对百姓生存的关切、对国家兴亡的思考,便让杜甫的山水诗充满悲天悯人的侠义之气。&
E,唐代以后的山水诗风格变化走向&
&& 山水诗在唐代的繁荣达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也带动了山水画的兴起与繁荣。山水诗与山水画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主体。这一点正是中国艺术文化与西方艺术文化的最大区别。唐代以后山水诗继续发展,继续繁荣,但没有出现大的群体和新的流派。宋人爱说理,山水诗便增添了许多议论说理的内容,水平比较高的便有了几分哲理趣味。比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与义的“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翁卷的“闲来山上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这些山水诗都闪耀着空灵卓锐的智慧之光。但水平一般者便降低了山水诗的审美感染力。明清两代,山水诗依然繁荣,但大体上都没有超越以上四大流派的成就而创出新的风格。
&&& 近现代亦然。但在近现代的山水诗创作中,也有几个诗人的山水诗值得一提。
一个是清末的湖南诗人易顺鼎,少时被视为“神童”,成年后却屡困场屋,五应会试均报罢,无奈以捐官身份步入官场,但仕进艰难。甲午战争爆发,他几次舍生渡海,欲保台湾,终无功而返。辛亥革命后一度供职于袁世凯政府。易顺鼎“生平好游山水”,一生所行不止万里,神州各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每到一地必登名山,临胜水,于山水之间讴歌吟唱,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佳作。据说他“平生作诗万余首,刊诗集七十二卷”(王森然《易顺鼎先生评传》),约30部,但多已散佚,今存易诗不足三千首(《琴志楼诗集》前言),其中所占比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山水纪游之作。其山水诗内容丰富,既多方面展示自然山水的客观之美,又寄寓诗人的主观情志;风格、体制、语言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易顺鼎山水诗表现内容之丰富,艺术手法之多样化,为他人所罕见。
另一个是别号人境庐主人的广东梅州晚清诗人黄遵宪。这位自誉“吟到中华以外天”(《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的黄遵宪,曾充任外交使节十余年,创作了大量描写海外山川名胜的山水诗篇,这些诗作按其出使国度和地区可分为使日、使美欧、使南洋三个时期。黄遵宪的山水诗,展示了异域山水的雄奇和壮美,寄予了作者爱国图强的真挚情感,表现出先进、开放的全球意识和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精神,开创了古典山水诗的新领域、新意境。在艺术上,诗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形成雄奇奔放、沉郁壮阔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给传统山水诗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 当代诗人创作的山水诗,数量也相当多,或许比历代山水诗的总和还要多,但水平参差不齐、泥沙俱下、少有精品,也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群体并创作出有影响力的山水诗杰作,当然也就没有新的流派。
&&& 附带说一下,以上是从艺术风格方面划分了山水诗的四大流派,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比如从立意的精神层面来看,中国传统山水诗也可划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道德精神为依照的人对自然山水美之欣赏。
这类山水自然诗,往往借用自然物来寄托自己的高贵品德、赤子情怀和远大理想。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万物的观赏或人与自然的合一。在这些诗人眼里,自然山水之所以为人们欣赏,并不仅在于自然山水本身的美,而主要是自然山水所蕴含的精神符合人的某种道德或精神。二谢、杜甫、陆游及陈亮等人的山水诗,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诗的作者,往往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较深,以道德的观点看待自然。
第二种类型:以审美精神为依归的人与山水自然的融合。
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对大自然最倾心的要数庄子和道家了。“道”作为道家学说中的最高概念,其意义向上可以推演为形而上学的宇宙论,向下也可以落实为人性论,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验。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这个无所不在的“道”便集中到自然山水中来了。受老庄学说和道家影响的诗人,在创作山水诗的时候,便常以纯粹审美的眼光来观照洞察,并且将自然山水与人格主体融而为一。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李白是此一类型山水诗的杰出代表。
第三种类型:以宗教精神为依归的人对山水自然的观照。
&& 与道家相同,佛家也有爱好自然的意向,佛教对于山水诗的影响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佛教
在山水自然中体验的是一种宗教的快乐。历代诗僧、禅僧以及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的诗人,其山水诗大都属于这一类型。谢灵运、王维的一部分山水诗,也可归入这一类型之中。&
4,中外山水诗歌的不同特色&
&&& 自然山水一直是古今中外诗歌中必不可少的描写对象,而且中西诗人笔下的山水诗都以追求自由、寄寓山水、在客观景物中寓含主观情愫为主要特征。但中西山水诗人的审美观物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同样的自然山水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蕴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种差异其实也反映着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别。
在古希腊,自然含有“生长”之意。自然是一个生长着的、巨大的、和谐的统一体,人和神不为其敌手,而是平等相处,共同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有机整体。在这种理念中,人与自然是二元对立的两极。在这两极中,自然是处于被动和客体的一方,人对其施以逻辑性的分析与认识。西方的山水诗人,承认自然作为二元对立中的一方的存在,然后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而在中国诗人的眼里,人与自然是对等静观可以互为化入融成一体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物我皆忘”。中国的山水诗在审美心态上必须进入“忘”的状态,忘欲、忘知、忘己、忘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中国山水诗歌中的山水意象常常呈现出一种平和、恬淡的色彩,神秘中充满禅趣,幽静中蕴含生机,山水景观成为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栖息地。在中国山水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宇宙万物与自身联系深深的思考。但最终还是汇入赏景言志、借景抒情、因景寄怀、移景隐性的几股支流之中。古人登山观景,俯视山川,高山、流水、江海、风云,世间万物,哪怕最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诗人抒怀言志的载体,都有着其“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象之美。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山水诗歌中没有对自然的敬畏和怜爱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而西方人山水诗中呈现得更多的是一种生态意识,呼吁社会的发展要与自然同步,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这一点也与西方以自然景物为吟咏主题的山水诗出现较晚有关,直到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兴起,才有华兹华斯、雪菜、济慈等著名的自然抒情诗人出现。这时,工业社会的生态问题开始暴露)。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华兹华斯的《鹿跳泉》都有对人类残忍破坏美丽自然环境行为的批判。西方诗人在其山水诗歌中传达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发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互利互惠的呼吁。这一点,恐怕在主张“天人合一”的中国诗人的山水诗中,却极少有人思考过。&
5,当代的山水诗应当如何写&
&& 山水诗还要不要写?当然要写。但,还要继续沿古人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吗?还要赏景言志、借景抒情、因景寄怀、物我两忘吗?还要不断重复古人一再用过的陈旧意象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 我也在思考这些问题,目前还不能给大家提供正确的答案。但我认为下列几点可以作为思考的线索。&
1)传统不能切断&
&& 中国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艺术最有成就的硕果之一,古典诗歌的体裁为山水情怀的咏唱提供了整齐划一的形式美、平仄和谐的音韵美、文字组合的节奏美,而大量的旧意象则成为约定俗成言简意宽有非凡表达力的活语言,这些好东东都值得我们合理地继承,如果切断了这一传统,诗词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新诗完全抛弃旧的形式,切断文化的传统,很难有出色的生命力,这一点只要看最终流传的数量就可以知道。&
&& 2)好的传统必须继承。&
&& 继承传统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原地踏步是没有意义的。新的起点就是超越古人的突围。因为要超越,因为要选择突围点,你必须对前人的成就有足够的认识。在我看来,中国历代的山水诗,有下列几点成就非常突出:
&&& 一、中国的山水诗大都重视自然风光的景象刻画,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历代山水诗的作者,善于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最让人称道的就是王维的那些山水诗。&
二、中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或于景中见情,或于景中见理,或于景中见趣,或于景中见智,不单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三、中国山水诗的艺术风格,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这也是陶、孟、王所开创的“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隐逸娴静的艺术特色。
四、中国的山水诗大都重视“有我之境”并追求“物我两忘”的主客体交相融汇,这种创作意识既有道家观念的影响,也受禅宗佛教理论的影响,带有浓郁的哲理色彩。
如果你不能从这四方面突围出去,你就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3)吟咏题材与审美意趣的推陈出新&
&& 在吟咏题材方面的推陈出新,要着眼于:在人们看不到美好的景观中挖掘出美好、在人们捕捉不到惊奇的景况中释放出惊奇、在人们感觉不到有趣的景物中提炼出有趣。同时,要强化时代气息,比如重视生态环境,重视低碳生活,重视生命意识,重视生存质量等等。
&& 人生在世,所必须面对、处理的事物有三种:物,心,事。人与山水(物的一部分)相遇,主客体交融、互动,最后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为诗。从这一点来说,山水诗并不是摹写客观物象的诗歌,而是人与山水联系的形成品,是对人与山水相遇的联系的一种思考,因而具有主客观交融的特点。吟咏题材的出新,就必须在主客观交融的这个骨节点上进行全新的观察和思考。
&& 中国诗人通常较多关注的是自我的内心与情感,再推而广之就是人类自己的命运,再现实一点就是社会存在的问题。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真正关注人类生存基础的自然山水,真正关注人类的生态问题、文明的发展前景问题。这里面就有可以全新的题材可以思考。
&& 在审美意趣方面的推陈出新,则要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研究时代的价值取向,了解青年的思想倾向,增强自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以提高共鸣度。&
&&&4)独创个人的艺术风格&
&& 任何一门艺术,只要你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就不怕落后,就不怕陈旧,就不怕没人欣赏,就不怕一时的埋没与失落。
&& 当然要独创自己的个人风格,没有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一辈子的艰苦摸索,没有锲而不舍的努力锤炼,又怎有可能。我们现在全社会的人都很浮躁,政治家浮躁,总想搞大运动,商人浮躁,总想抢大蛋糕,医生浮躁,总想开大方子,教师浮躁,总想争大课题,诗人也浮躁,总想出大诗集。古代的诗人,诗名早已远播,诗稿还压在书斋里,现在的诗人,刚学会写点打油的杂凑文字,就急着张罗印书,一年一本,反正自己掏钱,有钱就印,也无需让人审稿,也无须考虑是否有出版价值,似乎这诗集一出来,自己就是一名诗人了。名是有的,但有谁恭维你呢。诗人是要靠好诗好作品方有真正的好名声的。&
最后提二个问题让大家课后自己进行思考:
1,你认为最好的山水诗是应该在山水风光中消融自我还是张扬自我?
2,为什麽中国的诗人在欣赏自然风景时只有惊奇感而无敬畏心?
&&& 中国山水诗的写作,在唐代兴起一个又一个的浪潮。而绝句作为唐代定型并于唐宋时期达到颠峰的诗歌体裁,便成为山水田园诗创作的最佳载体之一。古今传世的山水诗,以绝句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是值得我们欣赏和传承下去的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以下简单介绍古今较为出色的山水绝句诗作品。&
1,质实与空明&
&&& 山水诗在南朝的出现和勃兴,是诗人的思想和感情融入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环境、从而使得自己的精神逍遥自在地徜徉于天地万物之间、乃至获得美好的情感享受而促成的。山水诗的写作,首先呈现的是诗人欣赏自然风光山川美景的一种心理冲动,景趣尽由心生。因此,山水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
&&& 唐初诗人王绩的《夜还东溪》,是唐人描写山水自然景象最早的一首五言纪行绝句:
&&&&&&&&&&&&&&&&&&&&&&&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
&&&&&&&&&&&&&&&&&&&&&&&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 王绩的诗,诗风一洗齐梁华靡浮艳旧习,用语平淡,朴素自然,在唐初诗坛独树一帜,此首五绝,便是一斑。前二句写山径难走,后二句写水路易还。白天从山坡上过,石苔湿滑,丛枝碍身,当然不好走。夜晚由水路返回,青溪路直,月夜泛舟,不但回来快速,还可在船上放歌,心情自然舒畅。去时的小心翼翼,归时的便捷痛快,一堵一畅,形成强烈对比,耐人寻味。一首小诗,便传递着一种亲近自然、娱乐山水的意趣。
&&& 王绩之后写山水诗较出名的是王勃。先看王勃的《早春野望》:
&&&&&&&&&&&&&&&&&&&&&&&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 江旷是源远流长,山长是挺拔绵延。早春的江水翻腾着白浪,天亮后的群山露出绿色淡装。诗的首二句已勾画出一幅漂亮的山水画。后二句再补上一个细节:在这山水画中,有一乡村好去处,那里有杨柳飘舞,繁花盛开,把江边凉亭映衬得让人看花了眼。好胸襟写出好景致。好景致衬出好心情。全诗读来便觉意趣盈然。
&&& 如果说王绩、王勃的山水诗还仅仅是唐代山水诗创作的序幕的话,那么到了孟浩然和王维登台之后,山水诗的创作便在盛唐时期蔚为大观了。孟浩然是有才学却与官场无缘的诗人,一生过的是文人隐居生活,其所作诗篇便有亲近山水自然的韵味。请读他的一首五绝《宿建德江》: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那一段。此诗写羁旅愁思,却因了对山水景象的一往情深,竟吟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千古名句。苍茫时刻,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望去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首见月,高挂在天上的明月和船上的人是那么的近。这样的景象,非得人在舟中、心在景中,方能领略得到,方能摹写得出。可谓景从眼入,情由心出,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嚼之,诗味无穷。
&&&& 再举孟浩然的一首七绝《渡浙江问舟中人》,也可见其风格冲淡而其神甚远的特色:
&&&&&&&&&&&&&&&&&&&&&&&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 此诗初读曾疑山水味不足,再读方觉情迷山水之中。起句即于景中生情,潮落江平未有风。须知浙江(钱塘江)以潮大风浪高而出名,有大潮或风浪,便无法行舟,旅途受阻。因此,潮落、江平、未有风,便构成舟行好时机,挤在船里的人都有相同的好心情。此时的我,向着彼岸隐约可见的青山,不断地翘首探望,一边兴奋地问身边的船客,那一座青山便是越中?越中山水之秀美,诗人没有具体描写,却已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一句中包裹千姿万象,巧妙传出,这叫“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周啸天语)。这是典型的孟浩然式山水风韵。
&&& 山水诗的审美对象是自然景观,这一点与田园诗并无不同。但田园诗侧重于田园风光、农耕生活,山水诗侧重于山水景物、游旅情怀。田园诗中更多的是人化的自然,山水诗中常见的是自然的人化。山水诗近于绘画,田园诗近于音乐。如果有这样的全才,能把诗情、画意、乐韵、哲理这四种天份结合在一起,他就必定成为山水田园诗的大家。这个人在盛唐终于出现了,他叫王维。
&&&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典型,他工书善画(南宗山水画派开创者),精通音乐(做过大乐丞),深谙禅理(其名维、字摩诘,皆取义于佛经),这使得他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自然而然地把乐律画理和道释义旨融入诗艺,使他的诗兼有音乐美、绘画美及玄机禅味,作品往往是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韵有味、形神兼备。尤其是他的山水五绝,可说是唐代的高峰,后人也难以逾越。试读这首五绝《鹿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王维的这首诗是《辋川集》中一首。《辋川集》是王维与道友裴迪以五绝体唱和为诗的结集。辋川,在陕西蓝田县南峣山口,是一处山水绝佳的自然风景区。王维曾在那里买到原属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庄园,晚年便在辋川过隐居生活。辋川风景区有二十多个景点,王维常邀裴迪、丘为、崔兴宗等道友,往来其间,弹琴赋诗,寄情山水。鹿柴是景点之一,鹿柴即鹿寨,指围起来养鹿之处所。一个荒废了的养鹿场,有什么可以欣赏和吟咏的呢?可到了王维的笔下,大自然的美被挖掘出来了。
&&& 不见人而闻人语响,诗人巧借空谷传声,写出傍晚深林的寂静;一束日光在深林间的返照,那是极短暂的事,过后便可以想象到山中的幽暗。写空山的寂静,写深林的幽暗,这是一般人之所能。以一阵人语反衬寂静,以一抹余晖反衬幽暗,这就好比在大面积的冷色画面上点缀一两笔暧色,没有强烈的对比却有不经意的衬托,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这正是王维的高明之处。
&&& 显然,这需要有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方能捕捉到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光返照的一剎那间所显示的幽静境界和心灵感悟。
&&& 《辋川集》可以说是王维五绝山水的代表作,其风格一如《鹿柴》空灵清淡、脱俗自然、恬静精湛。再举如《竹里馆》:
&&&&&&&&&&&&&&&&&&&&&&& 独坐幽皇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用自然、平淡的笔法勾勒一幅月夜幽林之景,及在其间安闲自得弹琴长啸之人。幽皇、深林、明月,写景,独坐、弹琴、长啸,写人。用语平淡无奇,但人与景的复合却境界骤出,妙谛天成。这是一种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的艺术手法。但若非诗人在意态安闲、心思澄静的状态下与幽深茂密的竹林、高挂夜空的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寂静物性悠然相会,便无此天籁之作。清人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诗“妙绝天成,不涉色相”,奥秘当在于此。
从质实到空明,这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上的一个跃迁,这个跃迁的实现,主要是在盛唐时期,而主要是体现在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诗人中。这方面王维的诗作是最为典型的。
由质实到空明,决不止是一个诗歌的风格问题,也不止是个意境问题,而是诗歌艺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着它对于人类的价值。人们不再以客观摹写自然山水为目的,而是使山水物象成为心灵的投影。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式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他们本身或是他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了。”(《美学》)第一卷中译本49页)对于空明诗境,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它们的价值的。
关于孟浩然的诗作,更是以“淡”著称。明人胡应麟以“简淡”概括浩然风格,评孟诗云:“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诗薮·内编》)如《北涧泛舟》:“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不在家。”都是冲淡的。孟的一些名作如《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宿建德江》等篇,都以“淡”见称。闻一多先生形容得好:“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人疑心到底有诗没有。”(《唐诗杂论·孟浩然》)“淡远”“平淡”的风格,实际上是与无所挂碍、无所系缚、任运自如的主体心态有密切关系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禅家“不住心”、“无常心”的象征。
唐代山水诗派主要以山水景物作为审美对象,作为创作题材,但实际上是在山水中“安置”诗人的幽独的心灵。
静谧的氛围,是山水诗从质实到空明的一个突出特点。&
2,景能生情而情可易景&
&&& 唐代五绝山水诗可与王维相比美的实在不多,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可算一首。李白是一个天性浪漫的诗人,其诗往往以气势磅礡神思飘邈而显其特色。但《独坐敬亭山》却有一种情与景合的“寂静”境界: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诗的前二句写动见静。鸟飞、云飘是动,飞得无影无踪、飘得安逸散灭是静。这个静全由“尽”“闲”两字带出。后二句写独坐的神态和心境。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于是两相凝视,久看不厌。此情、此景,更引入一层全“静”的意境。也许你会想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句话的含义,也许你会捉摸到诗人因怀才不遇产生孤独与寂寞而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脉膊。总之,诗人的思想情感静静地和自然景象融会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寂静”的境界。这便是清人沈德潜所说的“传'独坐’之神”的精彩所在了。
&&& 有趣的是,李白另有一首《望木瓜山》,同样是寂静的意境,同样是独自面对一座青山,可因为境遇的不同,看山的心态便有天地之别。不信的话,请读一读看:
&&&&&&&&&&&&&&&&&&&&&&&&&&& 早起见日出,暮看栖鸟还。
&&&&&&&&&&&&&&&&&&&&&&&&&&&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木瓜山在安徽青田县境内,据历史记载后来还是杜牧求雨之处。传说李白当年谪夜郎,便路过此地,寄宿于木瓜山庙。李白写此诗时,已是迟暮之年。身世的坎坷和暮年的贫病交加,早已失掉了独坐敬亭山那份自信和高傲。因而此时对视木瓜山,竟是身在客途的满心酸楚。同是看山,一个是相看不厌,一个是看了更加心酸,可见景能生情,而情可易景。欣赏山水其实便是人化自然的过程。
&&& 毕竟李白是盛唐最具浪漫气质和豪放性情的诗人,因而李白笔下的山水,更多见的是气象雄伟、磅礡凌厉、浑厚壮丽和俊秀清奇者。例如下面这几首七绝。《峨眉山月歌》一气而下,连用峨嵋、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轻舟直下顺畅通达之感而无堆垛痕迹,是为空灵秀丽。《望天门山》前二句写尽江水的气势,有挥斥八极,凌厉九霄意(胡应麟语)。后二句写远望景象:连绵不绝相对而出的青山,远处江面冲浪而来的孤帆,场景壮大,气势雄伟。全诗充满豪壮之气。《望庐山瀑布》中的一个“生”字写活了香炉峰,一个“挂”字把瀑布形象化为巨大的白练,一个“飞”字体现瀑布的喷涌而出、高空直落,一个“落”字写尽巨流倾泻的气势磅礡。而倒倾银河的想象,十分惊心动魄,且奇特瑰丽。正因此,苏东坡说此诗是古今咏庐山瀑布的最佳诗篇。再读《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白帝山上。读此诗时只觉诗笔一气奔放,痛快淋漓,神情激荡。原来,当时李白因永王璘事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此诗即写于回家途中。从囚徒变回良民,幸免一场灾劫,那种欢悦、那种宽慰、那种新生的情感,借写湍急的长江水,奔流直下。李白是个天性高傲的诗人,此时的他真想仰天长啸一声。
&&&& 历来评此诗的学者均认为最妙在第三句,但说妙的人通常只从音律和结构上分析。或说第三句是一个语气的调整,略为停顿,为结句的清灵流动蓄势。或说第三句是稍作收束,以小景插在大景中,使诗微曲而不伤于直,并为末句生色。或说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若无此句便非才人之作云云。
&&&& 这些都不无道理,但若从诗人当时的心态来分析,尚另有一层弦外之音:污浊小人们,你们叫吧,喊吧,哭吧,怎么也奈何不了我李白,我终于回来啦。“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万重山”便不仅仅是大自然里的山了。&&&&&&&&
3,识山水之妙与摄风景之神&
&&& 山水诗其实便是游览诗,游览山川而目有所见心有所得,吟诵之便为山水诗。清人叶燮说,“游览诗切不可作应酬山水语。如一幅画图,名手各各自有笔法,不可错杂。又名山五岳,亦各各自有性情气象,不可移换。作诗者以此二种心法,默契神会;又须步步不可忘我是游山人,然后山水之性情气象,种种状貌变态影响,皆从我目所见、耳所听、足所履而出,是之谓游览。且天地之生是山水也,其幽远奇险,天地亦不能一一自剖其妙,自有此人之耳目手足一历之,而山水之妙始泄。如此方无愧于游览,方无愧于游览之诗。”(《原诗》卷四)
&&&& 此说颇得山水诗精髓。但只凭耳目手足一历而能识山水之妙,则恐只得其形而未能通其神也。要既得其形又通其神,当如王国维所说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入乎其内,须有慧心,善悟;出乎其外,当有慧眼,识观。善于出入内外,方能形神兼得。上举李白的几首山水诗,呈现的正是这种形神兼得的特色。
&&&& 雄浑,常是名山大川给人最震撼的景象。明代诗人丁玑《游三清山》,颇能道出这种景况与感触,其诗曰:&&&&&&&&
&&&&&&&&&&&&&&&&&&&&&&&& 三峰插天如芙蓉,晴云赤日行其中。
&&&&&&&&&&&&&&&&&&&&&&&& 攀缘飞磴立峰顶,一鉴四海双眸空。
&&&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主峰。因有玉京峰、玉虚峰、玉华峰三峰峻拔挺立,状如三清列坐其巅,乃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6.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据传东晋时葛洪结庐练丹于此,故自古便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誉。宋明以后三清宫等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顺八卦方位,将自然景观与道家理念合一,先后建起无数宫观楼宇,乃至方圆数十里,道风浓郁,仙境昭然。丁玑此诗,主要从游客欣赏风景的角度来写三清山。首句便描述三峰插天的景象,次句更以晴云赤日行其中突出其山峰之高。有了这两句对山势形象的具体描绘,后两句便着重写出攀登到峰顶时极目远眺的那种雄浑与苍茫的感觉。一鉴四海双眸空,那当是多么辽阔宽广的视野啊。美感,快意,尽在那雄浑苍茫的境界中。所谓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当由此识得。
&&& 山水各有性情,一动一静均有诸多气象和风韵。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南部的天柱山,又称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的缘由即因此山。其山峰挺拔直指苍穹,乃有擎天一柱之誉。历代诗人均有游览诗传世,最出名的是唐代戴叔伦的《题天柱山图》:
&&&&&&&&&&&&&&&&&&&&&&&&&&&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
&&&&&&&&&&&&&&&&&&&&&&&&&&& 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 此诗写出了天柱山擎天之神奇,自彩云中挺出碧绿身姿的秀丽。其后白居易有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当由戴诗点化而出。戴叔伦写山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见《司空表圣文集》引文)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者,当是写意有味、画实乏趣之义。戴叔伦的这一写意山水论在他的七绝《题稚川山水》中也有不俗表现:
&&&&&&&&&&&&&&&&&&&&&&&&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 稚川山水之美,断非仅松下茅亭、汀沙云树、隔水青山可言,但此诗是行人的角度而非游客的眼界,赶路行人对山水美的感触当然便与赏玩游客有所不同。行人通常走在那里都有归家愁思,而游客不论身在何方都有离乡乐趣。因此,松下茅亭有“凉”的快意,汀沙云树有“苍”的沉思,隔水青山有似曾相识的眷恋。着墨不多,写意己浓,诗味耐人咀嚼。
&&&& 当然,有淡墨写意山水,自然也有浓笔重彩山水,一样能状风景之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西塞山》用的是浓笔:
&&&&&&&&&&&&&&&&&&&&&&&&&&&&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 岚横秋寒雄,地束惊流满。
&西塞山,在今黄石市东部,三面环江,唯有一脉纤立山梁与千里楚山相接,有长江中下游门户之称,这便是势从千里奔的雄伟和直入江中断的险要。因之,此处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岚横秋塞,山锁洪流,留下无数战火硝烟。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军,刘裕走恒元,李自成大战清兵,都在西塞山刻写历史的沧桑。此诗仅廖廖二十字,便写尽西塞山的雄奇、险要。&
4,欣赏山水景象美的不同角度&
&&& 说到韦应物,就不能不提《滁州西涧》,这可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呜。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此诗写春游西涧所见风景:寂寞的涧边幽草,树丛里鸣叫的小鸟,已是傍晚时分,突而其来的暴雨让正来潮的涧水猛往上涨,空无一人的渡船则在急流中飘浮打旋。全诗先静而后闹,静中有闹(鸟鸣),闹中有静(舟横)。静而恬淡,闹还悠然。非诗人胸襟旷达便无此感悟。顾乐评此诗“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唐人万首绝句选》)北宋寇准诗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苏舜钦诗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都从此诗化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 韦应物的山水诗揭开一个有益的话题,那就是:山水诗一定是对山水风景自然美的欣赏和赞颂吗?韦应物说不一定。《滁州西涧》就是一例。其实,诗人写景,淡描写意也好,浓笔泼彩也好,都有自己的爱好,都有自己的取舍,都有自己的寄托。许多时候,自然风光的美,山水景象的美,是需要有人去挖掘去发现的。而有人可能发现美在这一面,而有人可能发现美在那一面。有人认为丑的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则认为是美的。譬如,有郊寒岛瘦之称的中唐诗人孟郊、贾岛,其山水诗常呈现与人不同的审美眼力。先看孟郊的一首七绝《洛桥晚望》:
&&&&&&&&&&&&&&&&&&&&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 诗人欣赏的是明月照积雪,可这在北方是到处都可见到的景象,太过普通便不觉其美。但在孟郊笔下,冰初结,人行绝,柳枝叶净,榆树枝秃,就在一片萧疏的洛城冬景中,一个美妙迷人的景象被诗人挖掘出来了:冰清玉洁的明月、白雪,交相辉映,灿然夺目。
&&& 雪景中的山,雪景中的水,雪景中的树,雪景中的花,同是山水,同是花木,因了一番雪景而别有清韵。明代诗人袁中道也写过一首七绝《雪中望诸山》,同样赞叹雪景山水之美。其诗曰:
&&&&&&&&&&&&&&&&&&&& 青莲花间白莲开,万簇千攒入眼来。
&&&&&&&&&&&&&&&&&&&& 别有销魂清艳处,水边雪里看红梅。
&&& 青莲是指未被冰雪覆盖的山峰,白莲是指雪山。大抵完全被冰雪覆盖的山峰并不多,这就造成“青莲花间白莲开”的景象。又因为云遮雾障,山峰忽隐忽现,便有了“万簇千攒入眼来”的动感。此时,雪地里的红梅又点缀着另一种壮丽的景观,而这一切又都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当你从水里欣赏这一番美景时,是足够让人销魂的了。
&&& 与孟郊的月明直见嵩山雪相比,袁中道的水边雪里看红梅便显得柔和一些,没有孟郊的硬朗劲。韩愈最欣赏孟郊的诗,尤其欣赏孟郊诗中常见的硬语。他说孟郊的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奡,音读同傲ao,矫健之意,排奡,指文章有力度)”。硬语指字句的坚挺。此诗句中的直见一词便是硬语。倘用照见、用乃见、用遂见都没有那种力度。与孟郊的寒、硬风格相似的是贾岛的“幽奇寒瘦”。请看他一首七绝《题安业县》:
&&&&&&&&&&&&&&&&&&&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
&&&&&&&&&&&&&&&&&&&& 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 这安业县在贾岛笔下那还有山水之美呀,尽是崎岖不平的山径,除了山,还是山。这够幽、够奇、够寒与瘦。可把这山峦迭障一山连接一山的景象描绘成画,那也有动人之处,这便是只堪图画不堪行了。不堪行,看似怨语,却是以怨为赏。倘若堪行,那里还有奇趣?
只堪图画不堪行,其实也当是观赏风景的一大实情。观者,欲其雄伟,非险要不能荡其魂魄,欲其迤逦,非崎岖不足道其深曲。而行者,险要、崎岖皆折磨筋骨劳损脚力也。
&&& 由上述所介绍的各种观察角度不同写作手法不同的山水绝句,可让我们得到这样的一些印象:山川景象的自然风光各有奇妙之处,但须是经由诗人的“耳目手足一历之,而山水之妙始泄”,此其一;景从眼入,情由心出,赏得景趣须是心态平和,有好心情方看得好景致,此其二;自然景象之美与丑,不同的观赏趣味会有不同的感受效果,当你将主体的意识赋予客体的品性时,自然景象便有了活的灵魂。山水诗其实也是心灵的颂歌。
&&& 下面也提二个问题给大家带回去思考:
1,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的是一种什麽情感?当代诗人有一首《读李白'敬亭山’》这样咏道:“藏迹非唯鸟,流岚或独闲。相看两相忘,不见我和山。”有评者认为此诗后二句,是对李白《敬亭山》诗境界的一种超越:李白的诗中强调物我交流互相欣赏两看不厌,物象之于人仍处于对立状态,而此诗已达物之境乃我之境,物我合一、山我俱忘、回归自然的状态,这也是禅的最高境界。你认为这个说法对不对?
2,戴叔伦关于“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这一见解对后来山水诗的创作有何影响?
山水是自然的山水,也是历史的山水。山水有大自然的天才造化,也有人类历史的文化沉淀。欣赏山水,当然也包括这两个方面: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会给予人们各种美的感受,间而引发各种由景象催生的情感;人文景观也可以给予人们某些美的感受(古迹、文物、古代建筑之类),而更多的则给予人们以抚古思今的沉思和感慨。山水诗的写作便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复述和感叹,也包含对历史、对世事、对人生的思考和眷恋。
1,山水诗中的人文关怀
试读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七绝《荆山》:
&&&&&&&&&&&&&&& 抱玉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
&&&&&&&&&&&&&&& 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
&&& 荆山即荆涂山,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境内。抱玉岩,又称抱璞岩,即卞和洞,是荆山一处盛景。抱玉岩有天然卵形巨石横嵌、竖架凌空危悬迭成石洞,洞上方有白云堆,相传为楚人卞和釆玉处,故称卞和洞。此诗前三句勾勒出荆山秋日景象:抱玉岩石洞前积满落叶,清澈透碧的溪水从古至今一直在这样流淌着。夕阳慢慢从远处消失,空旷的山谷传来一阵阵猿猴的啼叫。第二句中至今流三字巧妙引出结句的思古情怀,而一个寒字则为哭未休作了必要的铺垫。
&&& 那么,荆人哭什么呢?熟悉和氏壁典故的人都知道,春秋时楚人卞和伐薪于荆山得美玉,他将此玉献给楚王,竟被砍去双脚,他抱着那块玉在荆山下哭了三日三夜。此段记载见于《韩非子.和氏》。显然,诗人在观赏荆山风景时想起了此段冤案,感慨不已。一方面为卞和的不平遭遇深感痛惜,一方面为此种不平遭遇可能还在不断地延续而略感悲哀。
&&&& 结句的疑字一身兼二义,其一是衔接第三句的猿叫,由猿叫似人哭而想起卞和的哭;其二是衔接第二句的寒水至今流,由寒水还在流联想还有类似卞和的遭遇在延续。此诗以疑问作结,结出一腔忧伤与悲愤,这是咏山水而兼怀古的笔法。
&&&& 唐代僧人释仲殊的七绝《润州》是另一种写法:
& &&&&&&&&&&&&&&&&&&& 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康宫。
&&&&&&&&&&&&&&&&&&&&&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 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固楼,即北顾楼,在镇江丹徒县北固山甘露寺内。此诗前二句即由“一笛风”先将思古情愫抖出,再把这缕情愫融化到即目风景之中。是先写情,再写景。“一笛风”,出自杜牧诗句“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建康宫”,指南朝故宫。建康即今南京,南朝时为京都。诗人说,北固楼前一曲笛音随风吹来,南朝故宫的废墟,兀的飞出一片旧日的断云。
&&& 其实,这片断云就是作者的思绪。什么思绪呢?当然是为南朝的覆灭为国家的兴亡生发一点幽古悲伤。这点悲伤无所寄托,终于融化入蒙蒙细雨之中。悲情入雨化得很淡很淡。但就象一撮盐撒入一碗水中,淡化得无影无踪然入口其味尚在。
&&& 睹山水而怀古发幽思,更多的是因了景象的变化而触景生情的。譬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绝《茱萸湾》:
&&&&&&&&&&&&&&&&&&&&&&&& 荒凉野店绝,迢递人烟远。
&&&&&&&&&&&&&&&&&&&&&&&& 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
&&& 先前曾是花繁似绵门庭光鲜的前朝达官富人居住的风景区,如今风光不再,乃至破败凋零,荒凉绝人烟,唯一可见的,只有苍老的古树,似乎作为时过境迁、人死物荒见证者而残留下来了。此诗抒发的也是家国兴亡朝代更替美梦不常的感伤,但刘长卿毕竟是距隋年代较远的中唐诗人,他不可能亲眼目睹先前隋家苑的景象。因而关于隋家苑的印象,只能是听人所讲或书上所见,情感便少一层贴切而略见浅淡。
&&& 再读晚清诗人丘逢甲的一首《九龙有感》,那种对家国兴亡的感伤便有切肤之痛了:
&&&&&&&&&&&&&&&&& 群峰迭翠倚楼间,一角颓云夕照殷。
&&&&&&&&&&&&&&&&& 忽忆去年春色里,九龙还是汉家山。
&&& 丘逢甲是生于台湾的爱国诗人,此诗作于《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割地赔款之痛令诗人悲愤至极。因此当诗人目赌九龙半岛的大好河山被割弃时,悲愤感伤的情怀便在诗句中溢出了。“忽忆”二字便是感情溢出的开关。去年的九龙,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可今年已变了样,群峰依然层层迭迭有绿树和楼房在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可垂挂在天边的却是被夕阳照成赤红色的昏昏欲坠无精打采的云团。为何会这样?啊,想起来了,原来是此片国土已沦陷。此诗后二句,于平淡中蕴含沉痛至极的悲伤,而“忽忆”二字有突兀而抖出的妙用。
&&& 与此种悲愤而忧伤的无奈相比,为收复沦陷的国土而浴血在战场上的勇士,面对烽烟弥漫的河山,其山水诗则往往带有一股勇气,一种英雄气慨。试读新中国开创者军旅诗人朱德的一首七绝《出太行》:
&&&&&&&&&&&&&&&&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 作者写此诗时,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在太行山地区指挥对日作战。诗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有戎马烽烟的战地生活感受,再加上对祖国河山和祖国人民的热爱,此诗写起来便有一股热血奔涌的气慨。诗的前二句写出太行山的雄伟和黄河的险要,为结句的“慰同仇”必胜信心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起句的“群峰壁立”则不单为写景,也包含有各族人民各种抗日组织奋起反抗的意味。此诗将写景与写情有血有肉地联系在一起,既是优秀的山水诗,也是优秀的军旅诗。
&&&& 当然,写山水而兼怀古,写山水而兼怀国事,山水景观的欣赏往往便被挤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便不应当归于山水诗一类了。
&&& 2,山水诗中的大景与小景
&&& 山水诗之写景,是诗人欣赏山水景观有动于心而赋形于笔的艺术再现。天地之大,山川之秀,景象之美,让人有夺于目、有动于心者,当因人而异,这叫“境一而触境之人之心不一”(清人叶燮语)。由于融境之心不一,有人善写大景,有人善写小景、中小景。清代王船山认为,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则妙,如“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姜斋诗话》)。这话有些道理,但过于绝对。因为写大景不同于写小景,不能均以传不传神来衡量得失。小景可以传神,而大景可以览势。大景之气魄,便非小景所能传者。即以王船山本人所举的例句来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给人一种空间无限、景象雄浑、物态苍茫的宏大气势,这是胸襟广大的人方写得出的大景,其气魄足以动人心弦,怎么会有“落拓不亲”的说法呢?其实,写大景也好,写小景也好,只要是亲历其境触发真情而自然溢出者,能感动诗人之心,便也能感动读者之心,人心固一也。这里,我们不妨找几首或写大景、或写小景、或大景穿插小景的绝句来细细品味一番。
&&&& 先看写大景的。上举李白七绝《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望庐山五老峰》,五绝《杜凌》,戴叔伦五绝《题天柱山图》,孟郊七绝《洛桥晚望》,朱德七绝《出太行》,都是写大景的典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都是豪情万丈、气魄非凡的好诗句。宋代诗人寇准的七绝《书河上亭壁》四首之三也是写大景的:
&&&&&&&&&&&&&&&&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 这是诗人在黄河岸上远望北方景象。从河面到山峦,自近而远,黄河“波渺茫”而秋山“带夕阳”,眼界宽阔,景象深远。而放眼之际,情思不断。字里行间,显示诗人对广漠浩瀚的北方大地情深无限。“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诗未读完,那脑海中已有雄浑而静穆的景观浮现,可谓兴象深远而具象宛然。
&&& 再看唐代诗人杨凌的七绝《秋原晚望》:
&&&&&&&&&&&&&&&& 客雁秋来次等逢,家书频寄两三封。
&&&&&&&&&&&&&&&& 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 此诗笔法与寇准上举诗相近,都是带着思绪向广漠的山川放眼。结尾以景结情,情思邈然。“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显示秋原一望无边,而夕阳下云霞荡尽,唯见青山莽莽。一个“乱”字,引一腔乡愁,愁思无限。
&&& 写大景也有不露思绪而情隐于其诗中者,举如晚清诗人丘逢甲的七绝《舟中望茶盘山》:
&&&&&&&&&&& &&&&&沧波无际夕阳红,孤屿苍茫大海中。
&&&&&&&&&&&&&&& &水墨痕浓云脚矮,茶盘山外雨蒙蒙。
&&& 诗人曾于甲午战后在台湾组织义军抗日护台,兵败后入广东从事文化教育。此诗写于一九00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成为诗人挥之不去之痛。诗人曾在《离台诗六首》中写道:“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这种割地之辱在他心中激起满腔悲愤,而无力回天又让他心中充满忧伤。《舟中》一诗忧伤之情不着一字,但却由头至尾融于全诗之中。“沧波无际”,“苍茫大海”,“墨痕浓云”,“雨蒙蒙”,尽是灰暗忧郁的色调,这色调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弥漫着、伸延着,景象宏大,而忧伤逐景随形,涌动于诗句之外。这是写大景的效果.
&&& 再看写中小景的。前举王维的五绝《鹿柴》、《竹里馆》,王勃五绝《登城春望》,都是写中小景的佳作。《鹿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刻画细节的小景。《竹里馆》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小景。《登城春望》的“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是视野开阔的中小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绝《秋山》写的也是中小景:
&&&&&&&&&&&&&&& 秋山无云复可风,溪头看月出得松。
&&&&&&&&&&&&&&&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 此诗写秋山之静,无云有月,有室无人,月光懒散,草堂空闲,周围寂静得连树叶间露水滴落的响声都听得一清二楚。这种刻画细节写小景的手法同《鹿柴》相似。清代诗人姚范的一首七绝《山行》写小景更是瞪大了眼珠,请看他如何描绘山间所见自然景色:
&&&&&&&&&&&&&&&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靡芜。
&&&&&&&&&&&&&&&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喷雨珠”是近景,远了便看不见雨珠了;“绿靡芜”是稍远一点的景,靡芜是一种香草,再远一点便辨认不清了;“秧针出”是眼前景,秧苗刚刚长出来,细如针尖,这是观察入微的小景。此诗以一串小景写出山行所见景象,写得清新爽朗,颇有山野春天气息。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提倡一种雄大、浑厚的诗风,他的格调说与王士慎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在清代诗坛各领风骚。但因此有人说沈德潜的诗“平正而乏精警,有规矩法度而少真气”(朱庭珍语),恰巧沈德潜一些写中小景的山水诗却是例外。比如下面这首七绝《过许州》:
&&&&&&&&&&&&&&& 到处陡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 许州,旧地名,治所在今河南许昌。此诗前二句写出许州山川自然景象:随处可见的溪涧水流潺潺作响,一望无际的杨树枝条迎风飘摆,几乎把平整的山野都遮掩了起来。因为有“垂杨百里”,诗的后二句便用“须眉绿”和“一路蝉声”来突出这一景象的鲜明性,一个是视觉效果,一个是听觉效果,两相配合便把“垂杨百里”的许州景象写得活生生的呼之即出,可谓充满“真气”。而实际上此诗又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如“决决流”,见于唐人卢纶《山店》的“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须眉绿”,见于清人查慎行的《青溪口号八首》之七的“牛背渡溪人,须眉绿如画”。如此点化,也不失“精警”。此为沈德潜写山水小景的成功之处。
&&&&最后再看大中小景穿插相映成趣的写法。李白的七绝《早发白帝城》,大景“千里江陵”
和“万重山”中间插上“两岸猿声”小景,形成文势抑扬顿挫特殊效果,是大小景穿插典型写法。再读唐代诗人翁卷的七绝《野望》也有极为巧妙的写法:
&&&&&&&&&&&&&&&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 前二句是大景,后二句是小景,大景中,山为实景,水为虚景,小景中,水为实景,山为虚景。野望之山水景象,便在这大小景及虚实景之间变换,意趣自得,诗味隽永。
3,一般景可以有非常情
&&& 山水自然风光的欣赏,山水风景诗篇的写作,最宜有一番闲情逸致。心里宽松,眼界广大,胸怀壮阔,看到想到写出的景象,便有一种清新的美,俊逸的美,和谐的美。比如前面介绍的王维在惘川别业所写的一组山水田园诗,便属于这种情形。这里再介绍其他诗人的一些佳作。先读白居易的《暮江吟》: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此诗题为“暮江吟”,当是诗人傍晚游览江景即兴所写作品,但诗文中既写“残阳”,又写“露”、“月”,便呈现傍晚至深夜的较长时间段,显然,作者既有充足的时间,又有悠闲的心态,方得以在江边(或是在江中)流连忘返。
&&& 诗的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江水呈现红绿不同颜色的景观。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而用“铺”,表明其时“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光线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说“铺”极为形象。同时,“铺”比“照”显得平缓,写出了斜阳近黄昏那一刻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和安闲之感。由于江水的缓缓流动,江面有微小的波纹,受光的一面便呈现一片“红”色,背光的一面便仍旧是一片深深的碧波。“瑟瑟”,此处解为众多的碧绿貌。江水因为铺上了夕阳之光,便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这一细微的瞬间的变化,被诗人敏锐地观察到,当诗人津津有味地让夕阳点染下江面细波粼粼、色彩光鲜的景象从笔下流淌出来时,诗人自己也陶醉了。
&&&& 诗的后两句转而写夜里新月升空、秋露落地的景象。“露似真珠”是俯首所察,“月似弓”是仰头所望,俯仰之间尽显诗人一腔喜悦之心情。滴滴清露,本自圆润,因有新月清辉的沐浴,便闪烁着晶莹的光泽,乃似真珠。一弯新月,升起在夜空,远远望去正像悬挂着的一张弓。或许这一天对诗人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或许这一夜的美丽景色给予诗人以特别的感受而想记住这一天,诗人乃特地点出这是“九月初三夜”,不但如此,还加上赞美的“可怜”二字,把自己无比喜悦的心情尽情坦露出来。
&&&& 据说这首诗是白居易转任杭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的,其时朝廷党派纷争激烈,白居易以远离政治旋涡为幸事,便寄情于山水,赏乐于风景。正因为有这一番闲情逸致,方才写出如此绮丽的景色和分外宁静的境况。可以说,先有一个轻松超脱和谐安逸的心态,方可以描绘出一幅色彩绚烂美丽迷人的山水风景图,这一点从戴叔伦的《兰溪棹歌》这首诗也可得到例证: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戴叔伦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他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戴叔伦的诗以反映农村生活见长,诗歌情景交融,真挚动人。此诗题为“兰溪棹歌”,即是一首渔乡人民的民歌。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是类似于桨的划船工具,棹歌就是船歌。但戴叔伦写的这首船歌,却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乡风景画,一支欢快优美的渔家小曲调,一首绝妙的山水田园诗。
&&& 你看,一弯美似娥眉的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意袭人。越地青葱朦胧的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水中,令人忍不住俯首细看。这是前两句所写的美妙景象。月挂柳梢,山沉水底,月光凉爽,山影飘渺,溪平如镜,水色清澈,这是静景。三四两句转而写动景:忽大忽小的春雨,一连下了三天,兰溪的流水,哗哗猛往上涨,鱼群联翩出没,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浅滩戏耍,啪啪蹦跳。在水乡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春雨过后,鲫鱼鲤鱼凤尾鱼这些淡水鱼类,便会在溪涧岸边浅滩上拨鳍摆尾,争“抢新水”。
&&&& 雨后宁静的夜色溪景,半夜喧闹的春潮鱼汛。诗人赏美景,渔民乐汛情。尽管诗中并没有写到“人”,也没写到“情”,但诗人的快意、渔民的欢情,已一并洋溢在诗中。一首好的山水风景诗,就这样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扪其心,如得其情。然这又当以诗作者之乐为乐,是为共鸣。
&&&& 诗作者之乐,常可于一般景写出非常情。比如元次山这首《欸乃曲》:
&&&&&&&&&&&&&&&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 此诗作者元结(字次山)是唐代文学家,唐人把他与陈子昂、苏道明、肖颖士、韩愈并提,说他是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此诗乃作者任道州刺史时因事诣长沙都督府返回途中所写,共有绝句五首,此为其二。欸乃曲,也是船歌,欸乃一词即形容棹声。作者诗序说,回途逢春水大发,船只逆行困难,乃作诗五首,令舟子唱之,以取适道路之者。逆行又逢大水,这景况便容易让人沮丧。但作者为了鼓励船夫的斗志,便以乐观的精神感染他们。在他的笔下,归途之夜显得十分平和美好:湘江的二月,江水上涨,使得江面更加宽敞开阔,一轮圆月把清辉洒满江面,和煦的春风则让人倍感心情舒畅。诗人遂赞美这样的景象,说是最适于“夜行”。沮丧的局面被乐观的心态化解了。最有趣的是此诗后面两句,把一个平阳戍吏深夜盘问船客的细节写进诗里,平添了无限新鲜情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篇》评道:“后两句言榜人摇橹作歌,将过平阳之戍,津吏以宵行宜诘,呼问姓名,乃启关放客。此水程恒有之事,作者独能写出之。”正是大家都熟视无睹的生活细节,被诗人信手拈出,便有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难怪宋人顾乐十分推崇次山这首诗,说其“轻轻浅浅,悠然在目,味正在逼真。”(《唐人万首绝句选》)其实是好心情写出有生活气息的好风景。
&&& 有闲情,有胸襟,有雅趣,有慧心,便能识得好风景,写出好诗情。星星总是那些星星,月亮总是那个月亮,山永远是那座山,水从来是那些水,为何有人便赏出美景、感受欢情?
景在身外,情在人心。景可生情,景可伤情,景可乱情;情可易景,情可造景,情可毁景。正如王夫之所言,“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融,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天情物理,可哀而可乐,用之无穷,流而不滞,穷且滞者不知尔。”(《姜斋诗话》卷上)天情物理所以可哀可乐者,景情互可变易是也。懂得这一点而在诗词写作中运用,通常便会写景而景中有情,写情而情融入景。如上举白居易、戴叔伦、元结这几首绝句便是。王维、李白的山水田园诗,也多是景中无“人”、景中无“我”而情在景中、情由景出的佳作。这里,再读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玉山道中》:&
&&&&&&&&&&&&& 村北村南水响齐,巷头巷尾树荫低。&&&&&&&&&&&&&&&&&&&&&
&&&&&&&&&&&&& 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
&&&& 玉山在江西上饶市著名风景区三清山的南边,玉山道是玉山到三清山的进山主要路径。玉山一带风景秀丽,所谓“三岭千峰峻,冰溪一道寒”。因为溪水在蜿蜒盘旋的山谷中穿行,所以此诗首句便写出溪水的喧闹,村南村北到处都听到溪流的潺潺声响。因为山峰峻立,民居小屋及村子周边的树木便显得低矮,但绿荫可爱。这前两句已将玉山道中山水形势描绘出来,有景象,有声音。后两句便用拟人手法,赞美青山和碧溪的清新美丽和高雅脱俗。因为溪水的洁净,使得青山在水里的倒影非常清晰,而溪水的流动则造成青山倒影的抖动,似是青山有意识地照了一次又一次。而青山所以如此一整天地照个不停,是因为他(她)相信自己翠身洁净不染尘色。这样写,青山和碧溪,便有了高尚的灵魂和可爱的人格。其实,这正是诗人的融情于景,景中无“我”而青山似“我”,耐人玩味。
&&& 北宋赵捯灿幸皇子媚馊耸址ㄐ吹纳剿卫朗U飧鲇“铁面御史”和“赵青天”之誉的龙图阁学士、资政殿大学士,是个极重身心修为的雅士,据说他进士及第后到蜀地赴任,“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传为佳话。明朝时崇庆人民为纪念他,还特地为他和曾任蜀州通判的陆游共建一“赵陆公祠”,大门悬“琴鹤梅花”匾额。“琴鹤”乃颂扬赵挼那逭啵“梅花“乃赞誉陆游的高洁情操。赵捁な剖椋照拊其“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赵捳馐滋馕冻鲅愕椿赝T品濉肪湫吹溃
&&&&&&&&&&&&& 游遍名山未肯休,征车已发尚回眸。
&&&&&&&&&&&&& 高峰亦似多情思,百里依然一探头。
&&& 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境内,以其奇特险峻、瑰丽多姿的山岳风景着称,史称“东南第一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美誉。雁荡山分为南雁荡山、中雁荡山、北雁荡山,其中以北雁荡山最为著名,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赵挻耸挥芯咛迕栊囱愕瓷降牧槠婢吧匆杂伪橹暗愫筇ど瞎橥镜囊酪啦簧嶂椋舾琳咭晕尴薰憷南胂罂占洹4耸灿媚馊耸址ǎ胙钔蚶锏男捶ɑ厝挥幸臁Q畹哪馊耸蔷爸“无”人而青山似“我”,赵的拟人是景中有“我”而高峰似“人”。本来是“我”多情思,坐到返回的车上仍不停地回头去看美丽灵秀俊奇的山峰,但诗的结尾却说“高峰”远去百里后仍“探头”示意,“亦似多情思”。
用这拟人手法便把诗人自己的情思移到山峰之上,表达的依然是“我”对风景的痴迷和留恋。但如果直说,便没有诗味了。&
本课思考题:&
1,举例说明山水诗的笔墨应该侧重于摩写自然景象还是应该侧重于述说观赏风景的感受。
2,熟视无睹的一般景色,名家能写出奇妙与韵味,更多的诗人则非得奇景不下笔,这是什麽原因?想通这一层道理对山水诗的创作有何帮助?
&&& 南朝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其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中曾说过诗贵“江山之助”的话,所谓“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山水诗便是最显明的例子。正因为山水自然风景之迷人、撩人、感人,方使得诗人有“写气图貌”之文思冲动和创作灵感。这一层意思在南朝另一位同是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的著作《诗品》中也有大体相同的表述。
&&& 但让刘勰和钟嵘始料不及或者不如说意识不到的是,诗人得江山之助写出了精彩的诗篇,那准确而传神的状景诗句往往又拔高了自然景点的欣赏价值,如果诗作脍炙人口,则迅速流传的结果又大大提高了景点的知名度,提升了景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乃至令人们无限神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便因了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蜚声中外。武汉长江边上的黄鹤楼,也因有崔颢的七律诗《黄鹤楼》而名扬古今。此类例子,举不胜举。借用郁达夫的诗句来说,这叫“江山也要文人捧”。
&&& 文人捧山水,方式大致有三:一是撰文,二是吟诗,三是入画。吟诗赞美山水,可说是山水闻显最有成效的方式。因此,我们不妨说是“江山也要诗人捧”。诗人捧山水,关键是写出有奇思或有巧喻的景语来。象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象胡曾的“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便都是奇思妙想,而象“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及“青莲花间白莲开,万簇千攒入眼来”之类,便都是巧喻能比,有了奇思妙想或巧喻能比的精彩景语,江山雄伟便捧得有气魄,景象旖旎便捧得众人迷。这里,我们当再从古今绝句中寻找一些景语贴切而捧得好、捧得有技巧、捧得有韵味的诗作,和读者一同欣赏。
山水诗要在写景,难在写景。这是因为,山水诗的审美对象就是山水景象,把身历目睹心动神怡的山水景象化为诗意,这便是山水诗的写作内容。之所以说难,一是山水景观举目纷然,写诗有别于画画和照相,尤其是绝句体裁小,要用只言片语便把千般景象状出眼前,素材取舍难;二是山水景观形貌相似者多,所谓绿水青山,峰必挺拔,水流潺潺,如何捕捉其形貌之外的不同性情与风韵,神魂再造难。二难之间,前者必得服从后者,也即景观的取象,应着眼于山水灵魂的塑造。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古今的诗人如何写山。
1,名山宜写其卓立不凡
山,尤其是高山,名山,通常都有拔地通天的气势,峻极万物的雄伟,写出这种景象,便是常见诗篇。如上举李白诗《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写黄山,《望庐山五老峰》写庐山,戴叔伦《题天柱山图》写皖山,均写出山的雄伟挺拔,峻峭壮丽。唐代一个不大出名的诗人来鹄写的一首七绝《题庐山双剑峰》,却不但写出山的雄伟和壮丽,有趣的是以山的景观启动奇特的联想:
&&&&&&&&&&&&&&&&&&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
&&&&&&&&&&&&&&&&&&&&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 此诗先写出庐山双剑峰的巍峨挺立,悠然倚天,比周围的山峰都要高出“三尺”。这三尺,正是剑身的长度。而此“双剑”,正被一层层染上了夕阳红的云霞缠绕着,诗人全神贯注地欣赏着眼前的这一景象,一时竟突发奇想:染红了的云团象烈火,这烈火要是把“双剑”熔化了,那可制作出多少锄头镰刀啊!正是这一奇思妙想,让他这首七绝从众多吟咏庐山的山水诗中拔翠而出,卓立不凡。
&&& 泰山,是五岳之首,可说是中国第一名山。古代是帝王必登的祭天和揽胜圣地。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天下其他名山难以比拟的。泰山山势雄伟,气魄非凡,其壮观及日出、云海、古松、奇石等壮丽景象,激发着名人文士的艺术灵感,创造出丰富多彩、意趣生动的瑰丽形象和艺术意境。历代关于泰山的诗词文赋山积海量,其中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也不胜列举。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是吟泰山的名句。但“万里清风来”和“一览众山小”即便用来写华山、写衡山、写黄山、写庐山,也无不可,显然便非咏泰山的最佳诗句。宋人梅圣俞的诗句,倒是道出了泰山的不二景观:“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配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 泰山日出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凌晨破晓前,站在日观峰眺望东方,只见晨星隐没,鱼肚微露,接着,海平面上的云海滚动,一缕晨曦透过云层照亮东方。这时天空由灰变黄,继而呈现橙、紫、红瑰丽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层,则在光亮的照耀下,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绮丽多姿的图案。旭日终于从云层中露脸,阳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响忽隐忽现,闪烁不定,日轮缓升时又受波峰、波谷推进的影响上下跳动,渐渐成圆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尽染。泰山的日出,是一个神奇的境界,那景象的美妙是笔墨难以形容的。而梅圣俞此诗捕捉到泰山日出的几个关键环节,以“海水黄配熔”为晨曦初起天空及海面色彩变化第一阶段;接着是旭日跃起“浴出车轮光”,为第二阶段;当着朝阳已把金光洒满整个天空时,便是“随天行无踪”的完毕阶段了。
2,名山宜写其险峻奇崛
&&& 名山多有奇景。奇景者,自然造化曲尽神工鬼斧,神奇处往往让人匪夷所思也。唐代诗人李郢有一首《重游天台》便为天台山的一处奇景所迷,乃写下这首绝句云:
&&&&&&&&&&&&&&& 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
&&&&&&&&&&&&&&& 龙潭直下一百丈,谁见生公独坐时。
&&& 天台山国内有多处,此诗写的是浙江浙东的天台山。诗的首句便赞叹道:南国天台山水奇。那么,直让诗人称奇的是什么景象呢?答案就在第二句,石桥。大凡名山多见的无非是峻峰怪石奇云古树,这石桥该是在江南水乡或山野僻壤方成风景吧,怎么会成天台山奇景呢?且看诗人如何说吧:石桥危险古来知。啊,原来是奇在“危险”!而且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了。看来是我们(啊,别把读者也拉扯上了)至少是笔者自己孤陋寡闻了。
&&& 查查资料,这才知道,原来这天台山有溪水西流、天工造桥、山里生墙、河里淌石四大奇观,石桥便是其中最奇者。你道如何地奇?一座天然石桥如苍龙耸脊横架天际,两条溪水汇合穿梁洞而出,从40米高的峭壁直冲湛蓝的龙潭,真有“银汉倒垂双涧合,惊涛怒起万山空”的气势。九百多年前,大书画家米芾初到石桥山时,被眼前这景象惊呆了,于是写下“第一奇观”四个擘窠大字。
&&& 有人说这石桥本是一块天然直立的巨石,因被两溪汇合的河水几千万年的冲击,竟冲出一个弓形的大窟窿来,而河水便经此孔往龙潭直泻下去,成为一条数十丈高的飞瀑。当地民间的传说更神奇,说是“罗汉把两条争着喝潭水的龙的舌头,拉在一起,捺成一条桥”。
&&& 现代的科学家仔细考察后认为,这座跨度达20余米世所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是因独特的地质和岩石力学等多种条件“巧合”在一起才得以形成的。科学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但这“巧合”便是造化的神奇之处。
&&& 天工造桥,引出石梁飞瀑。正如宋人陈知柔诗句所说,“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如此壮观,确属奇观,而尽出自然。
&“天生桥”的秘密,因为他写下“龙潭直下一百丈”这一句后,结句感叹道:“谁见生公独坐时”。生公,指的是梁僧竺道生。传说他在虎丘讲涅盘经,人皆不信,后聚石为徒,宣讲至理,石皆点头,故世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3,名山必有僧道结缘之胜迹
&&& 人们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通常都是风景胜地。且大扺离平民百姓的生活区、居住地较远,交通又不方便。同时,由于地处荒野僻壤,政府管辖相对薄弱。这些都为僧道的抢占名山兴观立庙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中国的许多名山,便纷纷与僧道结缘。那么,诗人游览这些名山,吟诗时笔下便少不了连带僧道二字。
&&&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峰耸峙,山势雄伟,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据载唐代五台山寺庙林立,“大寺三百六,若兰(小寺庙)无其数”。56年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为124处。目前几经重建,五台山台内外的寺庙在300座以上。是中国现存最大、最集中的寺庙群。清代诗人万寿祺咏五台山的一首绝句落笔便写寺庙,但含蓄而有深味。其诗题为《西峰》,诗文曰:
&&&&&&&&&&&&&&&& 西峰上方处,台殿隐蒙茏。
&&&&&&&&&&&&&&&& 远盘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 西峰是五台山主峰之一,于五台各山中最为雄伟。上方,语出杜甫《山寺》诗“上方重阅晚,百里见纤毫”,指地势最高处。台殿,指佛寺建筑。蒙茏,指林木茂密的样子。此诗前两句说,在五台山峻秀雄伟的西峰最高处(放眼眺望),无数佛寺的台殿庙宇,被茂密的树木遮掩着。后两句说,远处传来的盘声在秋色浓浓的群山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而在一片古老的树林里,夹杂着猿猴清幽响亮的啼叫。在这里,盘声与猿声,构成了五台山一曲智慧和善行相伴的清幽主调。而前两句的视象与后两句的听觉融汇在一起,揭示了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的特色,言简意丰,含味极远。
&&& 唐代诗人殷文圭少时曾于九华山中就读,晚年辞官后又隐居于九华山。而九华山是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从晋代便有印度僧人在山上筑室为庵,唐至德年间兴建化城寺,此后便陆续形成寺院建筑群。殷文圭对此深有感触,乃赋七绝一首题为《楼上看九华》:
&&&&&&&&&&&&& 九杂连云势欲腾,鸟飞难到最高层。
&&&&&&&&&&&&& 谁家写在屏风上?崖上松间尽是僧。
&&& 此诗前二句写出九华山高耸入云的雄伟身姿、奔腾飞动的磅礡气势及鸟飞不到极顶、人更难攀上峰尖的境况。这里的“九杂”指九华山各式各样的山峰,一共有九十九座。有趣的是,有如此众多山峰的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唐代李白与隐居此山的诗人高霁游览此山时,以“按图征名,无所依据”,遂“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九华山乃由此得名。九华山寺院规模之大,不是身历其境,决难想象。当然在殷文圭写此诗时,号称九华四大丛林的寺院群还没有出现,但在鸟都绝迹的九华山上,僧人早已在山中安家落户。诗的后二句用设问的手法,顺势牵羊地道出“崖上松间尽是僧”的景象,这也正是九华山的最大特色。&
&&&& 4,看山也要选定理想的时间和角度
&&&& 宋代自号逍遥子的诗人潘阆也写过一首《九华山》,却从九华山的名与实挖出巧思,尔后再精选一个画面刻画其独特景观。其诗曰:&
&&&&&&&&&&&&&& 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
&&& 九华山共有九个山峰,故原名九子山。而华岳,即华山,只有三峰,所以九华山与华山相比多了六个峰。而三峡的巫山,则有十二个山峰,所以又比九华山多了三个。这前两句看似把玩数字游戏,其实别有一番巧思。九华山峰如莲花怒放于云表之上,这种“奇峰一见惊魂魄”的气势颇似华山,而峰下清溪萦绕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水飞瀑的景象又如同巫山,正因为景观有可比之处,诗人方从数字入手,以小异见大同。而后两句便用点睛之笔画出九华山之精神来。诗人说,九华山的美景应从江上远望,最好是在下过一阵大雨之后,这时的九华山,恰如丹青妙手用浓彩泼墨笔法在白云堆里画出来似的,碧蓝碧蓝地美得让人惊呆了。金性尧在《宋诗三百首》中这样评道,此诗“第三句写看山的最理想时间和角度,末句将空间和色泽揉合得十分和谐”,这也当是作者的独辟一径。
&&& 说到华山,顺便说一说寇准的《华山》诗。据载这当过北宋宰相的寇准,是一名稀世神童,聪慧过人。小时候其父宴请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让满座宾客惊讶不已。其诗云:
&&&&&&&&&&&&&&&&&&&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 一个小孩子就咏出如此气度不凡的五言绝句,实在是神奇。前两句明说华山之高,后两句暗指华山之险。而这正是一位居皇帝一人之下、处臣民万人之上的宰相身份地位的写照。笔者常常怀疑,象这一类寓有揭示某种巧合的历史记载究竟有几分可信度,该不是寇准当了宰相之后好事者编出来的吧。但不管如何,寇准的这首《华山》诗,倘若不是有身在峰巅的感受,怕是写不出这种句子来的。
&&& 寇准的这首《咏华山》,其实不能列为山水诗,因为并非实地游览之作。清代诗人孙蕙的一首《太华绝句》则是登临之作,其诗曰:
&&&&&&&&&&&&&&& 绝顶青冥露掌开,仙人凤迹隐楼台。
&&&&&&&&&&&&&&& 云间忽敞中原色,俯看黄河一线来。
&&& 太华即华山,又称华岳。清人李榕原修撰的《华岳志》有“华山为西岳。山顶有千叶莲花,因名曰华山。西有少华山,故曰太华”之释文。此诗首句提到的“露掌”,即露凝仙掌,指华山西岳庙。是华山十七处名胜的最终景点。西岳庙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光初年,为历代帝王祭华山神的地方。旧址在黄神谷,今址为北魏时迁移所建,后历代均不断维修和扩建。该庙为五岳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庙宇,故有五岳第一庙之称。康熙重修西岳庙碑文时,曾御书匾额“露凝仙掌”。故孙蕙此诗首两句便着眼于华山风景中的特色落笔,“绝顶青冥”,指华山的最高峰连接青天。这个意象乃由王维《华岳》诗句“连天凝黛色,百里通青冥”脱化而来。“露掌开”,便指西岳庙的香火一直延续了下来。但传说中的神仙、玉女,如今都再也见不到了,因而次句便说“仙人凤迹隐楼台”。仙人当指华山君及道教传人(老子、陈抟均住过华山,陈抟住的时间最长。道教中传说的古代神仙,如冯夷、青鸟公、毛女、赤斧、古丈夫等相传都在华山“得道成仙”)等,凤迹当指仙女、玉女在华山的生活经历,如沉香救母、萧史弄玉等传说中的玉帝之女、秦穆公之女等等。总之,这华山是神仙玉女及方士文人出没的圣地福土,所以人们说华山多仙气,灵气。这正是华山风景以险要而闻名于天下之外的最大特色。
&&&& 赞颂了华山的仙气、灵气,还要夸一夸华山的险要和博大的形势。华山北瞰黄河,南牵秦岭,山峰陡峭巍峨、阳刚挺拔。华山主峰为五岳最高峰,登上绝顶放眼远眺,群山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这景象被孙蕙用14字写得极见 情趣:“云间忽敞中原色,俯看黄河一线来。”云层辄忽间打开,脚下的一片群山原野便闪露出来,而黄河更如一条弯曲的细线,穿于漠漠山野之间。这便让游人有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体验。全诗尽写景,而情趣胸怀,尽在景中。
&&& 让“多少游人皆叫绝”的天下奇观尽以名山居多,而名山的峻秀与雄奇又离不开嶙峋林立的岩石与千奇百怪的山崖峭壁。有“天下第一奇观”之誉的云南石林,便以黑色森林般的巨石群惊艳于世。当代诗人毛涤怀有一首写石林风光的绝句,颇能道出其景观之独特韵味者,值得一读。这首题为《游石林》的七绝这样写道:
&&&&&&&&&&&&& 不须雕琢自成峰,万笏参差指碧空。
&&&&&&&&&&&&& 最羡山民无岁月,家家都住画屏中。
诗的前两句用简练传神的笔触描绘石林的整体形状。“不须雕琢自成峰”,抓住了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自然形成的主要特点。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所呈现的自然景观,真正是无需雕琢而巧夺天工。位于昆明市东近百公里处的石林,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在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奇石拔地而起,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鬼斧神工,争奇竞丽。每一处都是一幅绝妙的画。每一处都是游人惊艳的场景。那石柱、石峰,或如利剑,刺向天穹,或如笋节,拔出地表。石墩褶皱,或如团团火焰燃烧,石身戴帽,或如猛士佳人漫步。诗人用“万笏参差指碧空”七个字,也写出了奇石峻峰的独特景象。正是被眼前这一处处美妙的景象所征服、所吸引、所沉迷,诗人方感叹生活在周边的山民太有福分,长年累月,无日无夜,尽可饱览这神奇景色。“家家都住画屏中”,的确是够让人羡慕的了。&
本课思考题:&
1,说说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有何艺术特色。
2,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一首诗中的诗句,代表了山水诗的哪一种风格?
山水诗顾名思义,非写山,即写水,当然更多的是写山兼写水或写水兼写山或山水交织在一起写。前面介绍的山水诗,以写山者居多,这里,我们找一些写水的来读一读。&
1,江河揽胜&
&&& 要说水,先得说黄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有天险,有奇观,有激流,有浅滩,而其咆哮性情和曲流景象,一向是诗人吟咏的好素材。李白的“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世雷”,“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都是吟诵黄河的名诗句,惜非出于绝句。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绝句《浪淘沙九首》,其一即写黄河: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河道之曲和河水之浑是黄河二大特色,同是唐人的罗隐有“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之句,说的也是曲和浑。曲是奔走于高山丘壑之间,受地形影响;浑是从源头便卷沙而流,一路翻腾,未能澄清。所以,刘禹锡的起句便已点明了黄河的个体形象,第二句再点明黄河的气魄和流程之邈远。因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说法,所以后二句便展开美妙的联想,诗人幻想溯流而上,到了银河说不定便可去牛郎织女家做客呢。
&&&& 刘禹锡笔下的黄河,是有利而无害。北宋的诗人邵雍便有意见,于是他写了七绝《题黄河》说:
&&&&&&&&&&&&&&&&&&& 谁言为利多于害,我谓长浑未始清。
&&&&&&&&&&&&&&&&&&& 西到昆仑东到海,其间多少不平声。
&&& 邵雍的诗着眼于黄河的浑浊,进而从其奔流的咆哮引申为世间“不平声”。这与前人借黄河的“曲”与“浑”来比喻人世是相同的。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泛黄河》就有“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及“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等诗句。以其“浑”所以不能洗“恨”,以其不能洗“恨”所以称其“混沌”。同样着眼于黄河的“浑”,当代诗人熊鉴的看法又超脱前人的眼界,他的《黄河杂想二首》其一云:
&&&&&&&&&&&&&&&&&&& 黄河为福也为灾,祸福皆因闭或开。
&&&&&&&&&&&&&&&&&&& 莫怪下游浑浊甚,泥沙滚滚上游来。
&&& 这有点近于说世风日坏源于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讽世味道,但写得颇为机警。&
&&& 说罢黄河说长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流程(干流)6300公里,上源出自青海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在上海黄浦江注入东海。长江不同流段有不同名称,源头称沱沱河,青海段称通天河,西藏段称金沙江,以下有川江、荆江、杨子江、黄浦江等流段。著名的长江三峡在川江流段,因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遂成天险。诗人吟咏长江,多以三峡及荆江、杨子江为素材。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高启(明)的”大江来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异唐新月 桥流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