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机器织布局及布局 对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冲击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了解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从而正确认识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教学重点与难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和历史意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结合及双主体互动,启发式讨论和史料分析教学法相结合,教师讲授时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观看图播放视频资料等手段组织开展教学。【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过程:【本章导入】(运用综述法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如何救亡图存?如何实现强富?不同阶级、阶层的中国人开始对国家出路进行各自的探索和选择。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几个主要政治力量——农民群众、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均曾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他们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并进行了实践。(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试图用绝对平均主义方案改造社会;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采取中体西用的模式以“自强”、“求富”;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变法维新,企图通过政治改良道路救亡图存。)但是,无论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斗争,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都没有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些探索先后以失败告终。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这一战争达到了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其十分深刻的内在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同样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战争是发生在广西而不是其他地区?请2-3名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1、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败引起中国国内社会阶级矛盾更突出和激化。下层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在重重压 迫下根本无法生存下去,这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1)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不仅如此,为解决战争带来的财政危机,清政府的赋税征收更加频繁,而各级官吏在此过程中的横征暴敛更甚,使本已困顿不堪的农民雪上加霜。正所谓“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摘自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2)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公开化。鸦片和洋货大量输入,使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老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赋税负担更加沉重。(3)土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不断提高。到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土地兼并已经十分激烈,官僚、贵族占地的规模最为惊人,如道光时期的大学士琦善占地竟达25600顷以上。满汉大员有地几百顷、数千顷的很多。(农也:《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与农民生活》,《经济研究》1956年第1期)一般地主占地规模也相当惊人,以致广大自耕农和小地主破产。至于佃农的境况就更加恶劣了,他们需向地主缴纳高额地租,并且常常受到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终岁勤劳,难得一饱。导致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此外,广西地脊民贫,自然灾害严重,清政府统治相对薄弱,这也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受害最严重的两广地区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3、洪秀全的个人因素。洪秀全:洪秀全(),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后取名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7岁被送入私塾读书,由于聪明勤奋,仅用6年的时间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及多篇古文。家庭对他期望殷切,希望他能取得功名,以显父母,光宗族。因此,他早年也将科举及第看作最远大的理想。他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未考上,升官路被堵死,深感怀才不遇,并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懑情绪。在应试过程中,偶遇一位身穿明朝服装的西方传教士带了一名翻译进行传教活动,当时称为“讲街书”。之后,又遇到此位传教士,并得到了一部对洪秀全一生发生重大影响的书——《劝世良言》。受其影响,洪秀全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是拯救中国,使中国“回到敬拜真神上帝之路”的救世主,于是,说服好友同乡李敬芳、冯云山、洪仁玕等人信奉上帝,并根据“只拜上帝,不敬邪神”的信条,将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的牌位砸毁(这在封建社会中是大逆不道之举),从此走上了叛逆道路。后创立拜上帝教宣传他的反清思想,并广招信徒,由于他的思想和行为恰恰符合当时人们的反清要求,因此,拜上帝教逐渐壮大起来,洪秀全在教义理论、仪式方面获得成功,而冯云山等人在发展信徒上亦成就显著,在广西紫荆山一带已有几千人信奉上帝。与此同时,拜上帝教教众与官府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终于在日,洪秀全38岁生日那天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号太平天国。(二)太平天国战争的经过1、洪秀全与拜上帝会: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创立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重点指出:洪秀全的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洪秀全为什么要以拜上帝教作为发动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我们知道,农民阶级不可能创立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因此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虽然提出过一些口号,但都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论。农民往往习惯于在他们所知的现成的思想体系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喜欢用宗教的形式进行,就是这个原因。洪秀全的时代,在两广地区有天地会的起义。天地会没有也自己系统的理论武器,只有一个“反清复明”的口号和一些仪规。而“反清复明”的口号已经失去了发动和组织群众的作用,而天地会的组织涣散也是导致它不能发展为全国性大规模起义的主要原因。因此太平天国只能寻找新的理论武器和组织形式。而洪秀所在的广东地区是基督教最早渗入的地区之一,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洪秀全接触基督教又是在一种非常特殊的心境下,即他多次科举失败,使他对中国传统的一些思想观念产生怀疑,而原始基督教的一神教思想、不搞偶像崇拜的思想等与他当时的心境吻合,这就促使他选择了拜上帝教作为发动起义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而拜上帝教也适应了农民起义的需要:“一神教“的教义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原始平等思想,有利于发动群众;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有利于斗争的开展。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不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它虽然选取了一些基督教的教义,但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东西。2、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主要领导人有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起义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六省。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及天京外围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鼎盛。 3、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观原因:其一,这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正义战争,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其二,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军纪;其三,坚强的领导核心、灵活主动的战略战术。客观原因:清军腐败,不堪一击。(三)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巩固政权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1、《天朝田亩制度》(1)主要内容有:第一,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心内容),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原则,将天下田分为九等,好坏搭配,16岁以上不分男女各分一份,16岁以下减半,为了做到绝对平均,还规定了“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和“丰荒相通”的原则。第二,平均分配社会产品的设想。实行圣库制度,规定每“两”设一国库(圣库),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所有婚丧嫁娶,按照统一标准在圣库支取,鳏寡孤独残疾者都由国库供养。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创立的第一个经济制度。这个制度是伴随着太平军金田起义而同时产生的,直到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圣库制度也随之泯灭。当太平军创兴之时,圣库制度对保障部队供结、吸引贫苦农民参加革命和保证军事纪律等方面,都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定都天京后,洪杨等人又把城市人民的经济生活也纳入圣库的供给范围。而且一度要求以“人无私财”的原则施之于民间,这就走过了头、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显然是错误的和行不通的,其消极作用便逐渐暴露出来。第三,关于社会基层组织的规定:五家为一伍,设伍长,五伍为一两,设两司马(两是基本的组织形式),两以上再设卒(长)、旅(帅)师(帅)、军(帅),这些社会基层组织的长官都称为乡官,采取自荐、选举和公推的形式产生。(2)本质:太平天国的宗旨在于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3)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提出问题】 《天朝田亩制度》有些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前期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特点有:第一,强烈的革命性。明确提出废除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最高峰。中国农民战争很早就提出了一些平等、平均的口号,如唐末的黄巢起义时,在黄巢的称号里就出现了“均平”(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赋)”的口号。这些称号和口号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要求,但都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案,而《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将平均主义的理想具体化。第二,落后性。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一个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社会分工,没有商业交换,每个“两”只是一个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理想国,其结果只能造成生产的落后,社会产品的极端贫乏,绝不会是“人人饱暖”,只能是普遍的贫困。第三,空想性。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而在实践中没有实行过,也根本不可能实行。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在人类历史上,只有极端贫困的原始社会,生活资料才是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落后的社会制度,所以制度勾画的这副蓝图,并不能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是历史的倒退。2、《资政新篇》(1)洪仁玕和《资政新篇》洪仁玕(),洪秀全的族弟。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时的最早信徒。金田起义时,他没有赶上起义部队,后来到香港皈依基督教。1859年在传教士帮助下辗转来到天京被洪秀全任命为军师、干王,总理朝政。他针对太平天国面临的危局,提出了挽救天国的《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制定的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献,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进行一些上层建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2)《资政新篇》的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其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3)对《资政新篇》的评价:第一,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新篇》的内容看,政治上有学习西方进行法律和制度改革的内容,在经济上就是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在文化上和外交上都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色彩,这都体现着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这正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超过同时代的其他知识分子。在洪仁玕以前,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与魏源同时代或稍后,有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和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但是这些思想和主张都只是一些思想火花,并没有形成一个向西方学习的系统思想,更没有提到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个纲领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洪仁玕的《新篇》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超过与他同时的其他知识分子。第三,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也不可能在农民起义军中找到实现其理想的阶级力量,因而也不可能实现。《新篇》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要求,因此不可能在农民起义队伍中找到其阶级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农民需要的是小农经济,而对发展资本主义不感兴趣。加上洪仁玕试图将他在香港体会到的资本主义的一些皮毛的东西移植来中国,而当时的中国又没有形成发展资本主义的现实力量,因而注定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这两个纲领都没有实行,但原因是不一样的。《天朝田亩制度》是要改变当时的土地制度,但用的是小农的自然经济的模式和取消商品经济的方式,这是农民阶级需要的,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要发展资本主义,但洪仁玕只是在香港尝到了资本主义的一些皮毛,他试图将其移植到太平天国统治区域,但找不到现实的阶级力量,因为他对国内的情况不太熟悉,在纲领中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发展资本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但不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就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可见,在中国近代,农民阶级的自发要求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相违背的,没有先进阶级领导和先进理论的指导,他们不可能提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纲领。 (四)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太平天国起义者们想要建立一个以“天王”为首的农民政权。但是,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的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的政权,但它最终还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1、天京事变的发生及危害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思想在蜕化,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太平天国诸王在建都后不久就大兴土木,建立豪华府邸。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1856年8月,杨秀清借“天父下凡”,逼天王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表面答应,但回府后立即密令韦昌辉、石达开火速返回天京。韦昌辉在接到洪秀全的密令后,立即率领3000精兵赶到天京包围了东王府,将杨秀清及其眷属杀死,又杀了杨秀清部属将士两万多人。石达开赶到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企图杀石达开。石达开闻讯后连夜逃往安庆,但他在天京的一家老小全被韦昌辉杀害。韦昌辉的专擅横暴,激起了广大将士的愤怒。洪秀全接受将士们的要求,于11月初杀死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11月底,石达开回到天京。洪秀全命他提理政务,合朝欢悦。但是,洪秀全经杨、韦事件之后,对石达开也心存疑忌,所以封他的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的不满。1857年6月,石达开出走天京,带走了太平军的二十万精锐部队,脱离了太平天国,孤军作战。由于没有建立根据地,粮食、武器等补给困难,部队的战斗力日益削弱,军心逐渐涣散。1863年5月,石达开率部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陷入清军包围被消灭。石达开被解往成都凌迟处死。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损失很多优秀的军事将领和士兵,对后来天国的政治和军事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从领导集团来看,金田起义时的领导核心,除冯云山、肖朝贵已先后在全州和长沙战死,至此,杨秀清、韦昌辉死于内讧,石达开离京出走,首义诸王只剩下洪秀全,使太平天国失去了初期那种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从军事力量上看,内讧的结果,失去了最有威信的军事统帅,太平军的骨干力量至少损失在两万人以上,石达开出走时又带走了大批精锐部队,使军队元气大伤。军事形势恶化,1856年底,放弃武昌,1857年,江西大部丧失,1858年,湘军攻陷武昌,1857年12月,南北大营重建。更重要的,是太平天国用以维系人心的理想的破灭和精神的崩溃。过去人们奉为万能的至高无上的“天父天兄”、“天王”、“真命主”和具有极大权威的“圣神风”,都由于兄弟相杀而失去威灵,过去一再宣示的“同扶真主”、“永享天父大福”等政治诺言,也几乎完全破产。人们看到,被“天父上帝次子”洪秀全称为“清胞”的杨秀清和称为“正胞”的韦昌辉,都在自相残杀中死去,起义之初誓同生死的老兄弟都惨遭杀害,还说得上“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么?内讧使“天国”的理想光辉黯然失色。内讧使天国由高潮走向低潮,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相持和防御。天京变乱和石达开的出走使太平军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给了清政府以喘息之机,清军乘势反扑。1856年底,武昌、汉阳重陷敌手,随后江西大部分地区也被清军攻占。清军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并于1857年12月攻陷镇江,围困天京。1858年5月,九江失守。天京上下游除安庆以外的战略重镇全失,形势急转直下。 2、进行力挽危局的苦斗但无力回天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在1859年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新的领导核心。但是,这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将领们都“各顾自己,不顾大局”。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未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却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大肆封王,从而使矛盾更加尖锐复杂。洪秀全本人的保守和迷信思想也越来越严重。他信天不信人,处理军政事务强调“认实天情”。当天京被湘军包围时,他拒绝了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另辟新根据地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二、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一)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讨论】 有人否定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认为太平天国破坏了生产力,是倒退。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太平天国虽然有很对局限性和失误,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战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有天地会及其支派的起义;北方有捻军起义;西南、西北有各族人民起义。天京失陷后,太平天国余部仍坚持斗争达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寻求出路的一种新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掉孔庙,砸碎孔丘牌位。太平天国还设立了由洪秀全亲自主持的“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1854年5月,英国公使馆曾经拿着《南京条约》的中文抄本交给太平天国,但是天平天国未予理睬。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尤其是当中外反动派勾结起来向太平军举起屠刀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使侵略者“呼救无人”,“梦魂屡惊”,给了他们应得的教训。太平天国领袖们在外交上并不保守,他们愿意同外国交往,但是交往必须是平等的。这一点洪秀全和杨秀清做得非常好。杨秀清坚决拒绝英国使者文翰让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条约的无理要求。洪秀全对侵略者以帮助太平天国灭清为诱饵,妄图“平分中国”的阴谋,断然拒绝。 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它们也正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太平 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实际上,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5、最后,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提出问题】 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其行业勃焉,其亡也忽焉”?【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兴是适应时代的召唤,亡是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兴是阶级的反抗精神,亡则是阶级固有的局限。(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外国侵略势力通过和太平军的接触认识到,只有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才能维护它们的在华权益,所以很快撕下“中立”的伪装,伙同清军绞杀太平军,如在苏南战场,英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协同作战。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案例材料]“天京内讧”在太平天国内部造成了信仰危机,一部分起义者唱出了如下歌谣:“天父杀天兄,总是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去,还是做长工。” 【提出问题】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点评】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既是一个劳动者,也是一盒小私有者。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农民阶级尚处于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教师提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农民有哪些弱点,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农民的失败?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后,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农民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法国农民及小农经济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隔离。”马克思还指出:农民的小生产方式“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他形象地指出法国农民好象一袋“马铃薯”,“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象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93页)?马克思对农民问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我们研究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指导意义,他深刻指出了与小生产相联系的农民阶级的固有弱点:(1)小私有者的特点,决定着农民阶级的自私性:比如在定都天京之后,大家都想升官发财,封官晋爵。洪秀全为天王,视“天国”为自家之物,把显官高爵滥封乱赏给自家兄弟。心腹之人、身边之人,而不论其贤愚忠奸正邪,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三亲六故统统为官为宦,这些人仗势欺众,贪贿枉行,百姓敢怒不敢言。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专横跋扈,位居天王之下,称九千岁。他乘天王不理朝政之机,逐渐独揽大权,天国上层矛盾日益激化。 11(2)彼此间毫无联系,决定了农民的散漫性:正如马克思所形容的那样,一旦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散落一地的是一个一个的马铃薯,它们没有形成为一股凝聚的力量。在革命初期,为反对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农民阶级好比一袋装进麻袋里的马铃薯,沉甸甸的,很有力量,革命性很强。但是,在建立政权之后,农民阶级的散漫性逐渐显现出来,最终导致1856年9月的“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农民领袖之间的内讧使太平天国丧失了元气,失去了乘胜歼敌的大好时机。(3)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联系,一家一户,自己自足,决定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第一,缺乏指导革命的科学理论。拜上帝教这种宗教理论虽然在革命初期曾经起过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的重要作用,但毕竟不是科学理论,其表现在对外方面,误把外国侵略者当成朋友,吃了大亏。在太平天国内部,这种宗教理论后来被用来发展个人势力,酿成了天京变乱的悲剧。洪秀全本人也深深陷入了宗教迷信而不能自拔,以致拒绝采纳让城别走正确意见而坐以待毙。同时太平天国不能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把儒家经书笼统地斥之为“妖书”,而对《四书》、《五经》的删改,却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反而把儒学中强调的封建等级思想和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另外,他们对西方列强侵华野心警惕不够,缺乏理性认识,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第二,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希望在落后的小生产的基础上,以平均分配的关系,达到大同世界的幻想,把整个社会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空想。《资政新篇》虽然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它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缺乏现实的土壤和环境,不可 能由农民阶级变成现实。这是单纯农民战争的致命弱点,因而最终必将失败。第三,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建立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的农民政权最终还是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太平天国摧垮了清朝很大一部分的专制统治,然而,继之而来的是又建立了一个迷信色彩极为浓厚的专制政权。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政权即迅速的封建化,领导集团日益脱离群众,贪图享乐、生活腐化、争权夺利、任人唯亲、滥封滥赏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洪仁玕后来痛心地指出,天国的失败并非丧在妖军之手,却在自己之手。(《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太平天国的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独裁专制盛行,特权思想泛滥,太平军战 12士经过浴血奋战而建立起来的政权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反对别人专制自己,但是 自己又反过来乐于专制别人,这是洪秀全以及其它太平天国领袖们无法跳出的怪圈,它清楚地说明,农民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又必然走向封建专制的特点。作为洪秀全本人,其政治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皇权主义、帝王思想,而不是平等思想。并且,在太平天国后期,他的宗教迷信思想尤为严重,把获胜的希望完全寄托在 “皇上帝”身上,并陶醉于“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之类的自我欺骗,由此可见,洪秀全仍深深禁锢于宗教迷信之中。孙中山曾指出:“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 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第四,没有正确的革命政策方针。农民阶级无法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蚀,革命政权日益封建化,等级、特权观念日益膨胀,内部的宗教争端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严重内耗,导致了严重的军事政治和思想危机;未能联合其它农民起义力量;在夺取天京后,忙于建设政权和贪图享受,未能抓住时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都表现了 目光短浅和革命的不彻底性。柏杨先生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任何新兴力量都有两个最致命的危机,一是腐化,完全背弃他们最初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目标。一是不能团结,发生一连串自斩手足的内斗。太平天国如果在这两方面不失败,士大夫的民兵和外国人的干预,都不足以使他们失败。”太平天国领导层的极端腐败,表现在:第一,滥封乱赏,王亲国戚遍地走。自天平军攻占永州城后,洪秀全便称“急称王”,自升为天王,并封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为东、 南、西北、冀王。后又大设官职,总计男女官30余万人。官群庞大,等级森严。中后朝又大肆封王,太平天国总共封了2 700多个王,真是旷古奇闻。第二,骄奢淫逸,贪赃枉法乱朝纲。洪秀全定都天京后,从此深居简出。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岁时病死,11年中从未迈出过天京城门一步,只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第三,天王头腐败,官吏纷纷效仿,贪赃枉法。东王杨秀清府宅周围数里,东王出行,仪仗队多大数千人。1860年李秀成等人建议官僚出资购米粮以实公 苍,洪仁发等立即借机勒索官民,结果不仅没搞到一粒救粮,而且“米粮反绝”。后来南京被困,粮食乏绝,不仅洪秀全饥饿病死,广大军民亦“饿毙无数”。 第四,争权夺势,任人唯亲。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意志衰退,深居简出,终日沉溺于宗教迷信之中,信天不信人,信宗亲不信将帅。他所重用者除其长兄、 13次兄外,还有外甥幼西王萧有和、女婿钟万信、黄栋梁、黄文胜及洪仁轩。除洪仁轩外,其它宗亲既无才情,又无谋略,把天朝后期朝政搞得乌烟瘴气。陈玉成、李 秀成诸将对此深表不满,曾多次直言具奏,但均被洪秀全拒绝。《李自成自述》载:“原是北王与冀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小结】 太平天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851年1月金田起义,1853年3月定都南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864年失败,起义历 史14年,转战18省,并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社会期待新的社会阶级以及新的社会改革方案,下面即将登上历史 舞台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及其倡导的洋务运动,这场地主阶级的改良自救运动能取得成功吗?请同学们预习准备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导入新课】 (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带出新课内容)【提出问题】 同学们,通过对前一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过程中,有一支武装力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这支武装力量的名称是什么?其代表人物是谁?【学生】 湘军,曾国藩。【教师】 曾国藩还干过什么大事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在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位代表的地主阶级的一部分人为求自救,开始进行了中国出路的探索,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向西方学习运动,史称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是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采取的所谓“自救”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有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的强大风暴,使清朝统治者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外国侵略者拥有比中国旧式武器厉害得多的“坚船利炮”,外国军队的训练有素,也远胜于中国的绿营、 14八旗。他们在同外国侵略者的实际接触中,还感到这些外国人与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夷狄”不同,并不准备推翻清朝统治而取而代之。因此,他们主张在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力保中外“和局”的条件下,换取列强的支持,引进洋枪洋炮和西方某些先进技艺,求得“自强”,确保清朝统治。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等人,便向朝廷提出,用对外妥协换取列强的军事援助,镇压太平天国。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代表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的奕訢、桂良和文祥等,向朝廷提出:外国侵略者只是清朝的“肢体之患”或“肘腋之忧”,而太平天国和捻军等才是“心腹之患”,因此,对列强应当“信义笼络”,以共同对付人民起义。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思。(二)洋务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洋务派是对清朝统治阶级中具有洋务思想和洋务实践活动的一派人物的群体性称谓。其代表人物,在中央有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在地方上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及后起的张之洞等有实力的督抚。(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对洋务派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也是整个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所谓“体”就是“根本”,所谓“用”,就是“利用”。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中体西用”概括为: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四)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1、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洋务运动在初期以“自强”活动为中心,以获得外国新式武器装备和练洋操为主要内容。在大量购买洋枪、洋炮伺时,洋务派还开始向外国购买机器等设备,用来开办兵工厂,仿造洋枪、洋炮和弹药等军火。全国范围内大力兴办军火工业。 151862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军械所;李鸿章也在1862年设立了上海洋炮局,1864年,左宗棠也在杭州试造轮船。1864年后,洋务派加紧创办兵工厂的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兴办军火工业。其主要的兵工厂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以及兰州制造局、山东机器局等。2、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以求富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开始创立近代民用企业。这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军工企业的资金、原料、燃料及运输条件的困难,另一方面是为了“求富”,并“稍分洋人之利”。 这时期比较重要的民用企业有20多个,集中在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 和航运、铁路、电讯等行业,主要有: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77年李鸿章在唐山设立的开平矿务局、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创立的天津电报总局、1882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887年由李鸿章等在漠河创办的漠河金矿、1890年由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立的汉阳铁厂。这些企业除天津电报总局和汉阳铁厂开始为官办,后来改为官督商办外,其余都是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洋务派举办的近代企业的经营方式有三种,即官办、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这三种不同的形式主要是以投资者和管理者的不同来区分。官办是完全由清政府投资、清政府管理,军事工业都是这种形式,也有少量民用企业也用过这种形式;官商合办是清政府出资一部分,在民间筹资一部分,由政府管理经营;官督商办则由洋务派官僚委派商人、买办或退职官员作为承办人,招徕民间资金入投而创办的一类企业,这一类企业的的用人权、理财权由官府掌握,具体业务由承办人负责。承办人不管原来的身份是什么,一旦受委派后,就具有了半官半商的身份。企业所需创办资本和常年经费原则上是招徕民间资金,但初创时也有由官府酌量垫借部分官款,开办后视经营情况陆续归还官款的方式。这类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其中有官僚资本主义因素,但投资于这些企业的民间资金属于民族资本主义。这是洋务派举办新式民用企业最主要的形式。洋务企业特点:第一,浓厚的封建性。生产费来自清政府的税收,企业本身没有资本积累;工人来源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袭封建衙门的规章制度;生产目的是不计生产成本,不参与市场交换,直接由清政府调拨各军使用。第二,浓厚的买办性。技术、设备和原料,极大程度上依赖外国。第三,一定的集团性。所有权属于清政府,但是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牢牢掌握在创办人或创办集团手中,为他们垄断。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奏 16准10年专利,不许商人另设新厂。李鸿章在筹办上海织布局时说:“冀稍分洋商之利。”3、建立新式海陆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湘军和淮军就开始使用西方新式武器,其他地方的军队也开始采用新法操练,并使用新式武器。洋务派在创办新式军队方面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成效的是新式海军的筹建,1874年洋务派在日本侵略台湾的刺激下提出了筹建新式海军的问题。当时提出要建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水师。1875年总理衙门决定每年拨款400万两,开始筹建三洋水师。到1884年三洋水师即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初具规模,后来又在旧有的广东水师基础上经营活动成新式的广东水师。其中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到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改称为北洋舰队,以丁汝昌为提督。整个舰队共拥有舰船27艘,其中军舰22艘。这支舰队是李鸿章的主要政治资本,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4、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 为了培养近代工业、新军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30多座。学堂主要分为三种:(1)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2)军事学堂,如天津武务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烟台海军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3)科技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这些近代学堂的出现,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它们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派遣留学生这是洋务运动中的一个比较著名和有影响的事件:洋务派认为,“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积极培养外交人才、军事人才、科技人才。我们知道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并不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才出现。早有容闳被教会学校的洋先生带到美国留学,毕业后于1855年回国,我们说的派遣留学生事情就与容闳有直接关系,是他出的主意,关于此事他多次提议,酝酿策划历时几年的时间,最后由曾国藩,当时率领洋务派大员,出面向清政府奏请获准。从1872年开始,每年送 30名,四年共计120名,赴美留学,由刑部户陈兰彬为正监督,容闳为副监督。这些学生是按预定计划如期如数派出,不过从他们在美学习的情况看,多有波折。他们一去的时候都是身穿长袍马褂,头上梳着辫子,戴个瓜皮 17帽。在美国人看来样子很怪,甚至把他们当作“Chinese girl”(中国的女孩子),一出门总有一群人围观,闹得小家伙们很不好意思,最后被批准改穿美式服装,小孩们很习惯于入乡随俗,很快就适应了,有的干脆违禁把辫子也剪掉,留起洋式头型。从学习科目内容上看,学工科的大约占2/3,其他修法律,不管学什么吧,按规定都要学中国经史、圣训之类的东西,但事实上有些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由衷喜欢西学。这种情况就引起思想顽固人士的忧虑,认为他们要离经叛道了,陈兰彬就持这种态度。容闳思想比较开通,两人之间就很有矛盾。在顽固派舆论的煽动下,清廷于1881年下令成批撤回留学生。当时美国方面有些友好人士也不同意,认为半途而废很可惜,也建议改变成命,其中就有写《竞选州长》的著名大文学马克吐温,但清政府不听。还是把留学生撤回了。从结果上看,事情并不圆满,但毕竟开了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先例。留学生们回国后大多当有所用,发挥了积极作用,像詹天佑就是首批留学生。1868年,蒲安臣签订《中美续增条约》,提出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1872年,清政府派30名幼童赴美,、1875年,每年又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3年,沈葆桢建议赴英、法学习海军。这些留学生回国后,都成为海军的骨干。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更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失败。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一)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争鸣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洋务派的首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是地主阶级的当权人物,所以由他们兴办的洋务运动要全面否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把洋务运动放在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过程中去考察,不能简单否定洋务运动。甚至有些人对洋务运动全面肯定,在有些影视作品中甚至给予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溢美的评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本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期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18洋务运动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运功的主流,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2、传播了近代科技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对封建思想文化业也产生冲击。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机器制 造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有关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的自然科学书籍内容简单,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 使人们打开了眼界。3、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位“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 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 于社会风气的改变。那么,洋务运动的自强和求富,目的达到了吗?(提问)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做实事求是地评价,我们既不应全盘否定它,也不能全盘肯定它,我们应该加以分析。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这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就可以看出。从1872年到1894年,中国官僚、地主和商人共创办了74家厂矿,资本2100余万元,这个数目还不及修建、维护一个颐和园的费用,相当于《马关条约》中国赔款数额的十分之一。况且,其中真正商办的只有54家企业,资本仅480万元。而同期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工矿企业100余家,资本总额达2800万元。洋务派官僚李鸿章死时,私产达4000万两,盛宣怀的私产多达6000万两。相比之下,中国民族资本却少得可怜。在“求强”方面。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领土不断被外国列强蚕食吞并,中国领土完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最后,北洋海军的覆灭,标志着“自强新政”的彻底失败。这场以“自强”开始,以“辱国丧师”告终的洋务运动, 19并没有增强清政府的抵抗能力,反而在这期间经历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沿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续下滑。(二)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不甘心国势衰弱,遭受外来侵略的命运而采取的一次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活动,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首先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迫切需要及自身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后来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证实了这一点。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工业,为清朝的封建 统治服务。也就是说,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 外壳中发展起来的。他们既要发展近代工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 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3、洋务运动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 轮船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其管理也是由政府“专派人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并无发言权,往往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企业内部及其腐败,充诉 着徇私舞弊、贪污盗窃、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三)教训:在引进西方的先进东西时,要学会引进更重要的东西,而不是拣了芝麻(设备、技术)丢了西瓜(制度、文化)。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 20用。相反,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剥削制度,试图在中国搞所谓的“中体西用”,即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导致失败。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导入新课】(通过师生间对话带出新课内容)【提出问题】 现在执行公务的车叫公车。但在古代“公车”却另有一番含义,汉朝时封建政府用马车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请问近代什么历史事件与“公车”有关?【学生回答】 公车上书【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面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空前危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拯救中国于危亡之中而进行了探索,但他们的这些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随着自身力量的壮大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进行相关的探索活动,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一、戊戌维新运动(一)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1、时代形势: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救亡图存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要求。2、经济和阶级条件: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并开始自己的政治和经济要求。3、思想条件:随着西学的广泛传播,国人开始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的进步性,这更促进了西学与维新思想的传播,使早期维新运动演变为一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要注意,维新派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政治主张上与洋务派的区别在于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二)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在香港和上海游历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进步性,决心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多次上书青帝,要求变法图强。1890年,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强烈震动,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另外,他还和另外的一些 维新志士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训练变法人才。讨论:康有为为什么不直接陈述其变法思想,而要为自己的变法披上儒家经典的外衣呢?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维新派推行变法遇到重重阻力,康有为为变法披上儒家经典的外衣,可以减小阻力。把资产阶级需要的东西,挂上孔圣人的招牌,拿孔子来对抗孔子,可以减轻非圣无法的压力。另一方面,康有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从小就读了大量的儒家经典,所以,他不能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康有为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混合体,他的封建包袱是很重的。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是康有为的学生和得力助手。担任《时务报》的主笔,写了《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指出“法者,天下之公 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他的政论在爱国知识分子好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大加强了维 新变法声势。严复()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人,曾在英国学习海军,除了撰写维新变法的政论外,更大的贡献是把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康有为在他的政论中,吸收了严复在《天演论》中进化论史观。谭嗣同(),湖南人。主要著作《仁学》。在这部书中,虽然认为中国的危亡“唯变法可以救之”,但就其思想深层而言,带有民主革命色彩。 维新派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比起洋务运动的仅仅学习器物技术,是一种进步。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并且在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都有了一定准备,从而为开创维新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三)维新派的主要活动方式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即:第一,向皇帝上书。教材提到,康有为曾先后七次上书,其实康有为不只七次上书(上奏折),这七次都是他以个人名义或领衔上奏的。另外他还大量代他人撰写奏稿,向皇帝陈述自己的变法主张。即使是以自己的名义上奏的也不仅仅是这七次,如就在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以前,他就以个人名义上了“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1898年6月),光绪帝日下明定国是诏后,一起到政变发生,康有为以自己名义上的奏折共有23通。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是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主要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谭嗣同的《仁学》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方面意义重大;严复的《天演论》是中国近代宣传进化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第三,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介绍日本、俄国经过变法改革国势强盛的经验;一个是介绍波兰等弱国不变法而导致被分裂的教训。第四,办学会。主要有康有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强学会和在上海创办的强学分会、1898年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在长沙创办的南学会、1898年康有为等在北京创立的保国会等。第五,设学堂。较著名的学堂有康有为在广州创立的万木草堂、张元济在北京创立的通艺学堂。另外有湖南长沙的时务学堂。教材中说时务学堂是梁启超主持的,其实梁启超只是中文总教习,另外还有一个西文总教习李维格,总教习下面设分教习,其中中文分教习前后有5—7人,西文分教习有1人。学堂开学时,陈宝箴任命熊希龄为学堂总理,即校长,后来也是熊希龄实际主持时务学堂的行政事务。而梁启超是1897年阴历十月二十日到长沙,1898年阴历二月十日左右离开长沙回上海此后没有回长沙。他在时务学堂主持了其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影响也很大,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他主持了时务学堂。第六,办报纸。影响较大的维新派报刊有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熊希龄创办的《湘报》、康广仁主办的澳门《知新报》等。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维新派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引起了顽固派的恐惧和反对。本来洋务派也主张进行一些改革,但他们主张的改革仅仅局限于举办一些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对维新派的兴民权和君主立宪等主张也激烈反对。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的时候,张之洞写了《劝学篇》一书,对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进行了攻击,并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人”、“士林败类”。这表明,洋务派和顽固派已经结成了反对维新派的同盟,我们将这种同盟称为守旧派。一场论战不可避免在守旧派和维新派之间展开了。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有的人甚至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洋务派官僚张之洞也在《劝学篇》一书中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而维 新派则根据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们提出,“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任何事物“无时不变,无事不变”,能 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对此,守旧派与洋务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 治学说,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谭嗣同指出:“君,末也;民,本也。”严复甚至认为,国家是“民之公产”,王侯将相不过是“通国之公仆隶”,而专制 帝王则是“窃国者耳”。君是由民共举出来的,民既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为实行政治制度变革提供了 理论依据。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又认为这种变革只能一步步来,“欲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守旧派反对西学,称之为“奇技淫巧”。洋务派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三纲五常绝对不能触动。而维新派则 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严复大声疾呼:“民智者,富强之源”, “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针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口号,维新派一针见血地驳斥道:“牛体安能马用?”即体用不可分 的,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把中学之“体”和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要让“牛体”产生“骂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 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以及维新派宣传组织活动的深入开展,维新思潮迅速朝着一场实际的政治改革运动转化。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在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推动下正式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到 9 月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103天的时间内,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新政的诏令。2、新政的内容新政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这些新政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光绪帝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颁布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新政内容并没有反映维新派所有的改革要求。如政治上的开国会的主张、经济上要求废除厘金制度的主张等。因此这些主张并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基。同时这些政令也有很多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3、西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新政措施触犯了顽固势力的既得利益,顽固派聚集在西太后周围,酝酿着一场政变。日,西太后突然从颐和园回宫,宣布“训政”,光绪帝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康有为在政变发生前经天津去上海,中途被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人员接到英国军舰上,后逃亡日本,梁启超到日本使馆避难。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失败。四、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康有为不厌其详地说明只有变法才能御侮图存。光绪皇帝赞同变法,也主要是因为面临列强侵逼的巨大压力,感到不变法自强,中国就没有任何出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要求改革社会制度,推动中国社会的前进,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与历史上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的改革不同,戊戌变法是要改变陈腐落后的封建制度,以适应民族资的发展需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顺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除封建主义之旧,布资义之新的尝试 ,影响巨大。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破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在维新派的推动下,“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学革命”等相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4、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做了大量工作。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低估。5、推动了资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双半社会已经确立和中国守旧势力特别顽固和强大的情况下,企图与封建势力妥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走不通的,要实现中国的改革进步,独立富强,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采取武装革命的手段,推翻帝义和封建势力联盟的反动统治。正是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使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掀起帝国主义革命的潮流,推动了辛亥革命运动的兴起。(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薄弱。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幻想依靠光绪皇帝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在变法步骤上,他们主张渐变、缓变。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但不敢彻底与封建思想决裂,借孔子之名“托古改制”。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他们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抗沙俄。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来中国任维新的顾问。英、日帝国主义虽然表面上同情维新派,但实质上只是为了乘机扩大在华侵略势力,并寻找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同时也是为了与沙俄进行争夺。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康有为在每次上书中,都反复提醒光绪皇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如果不实行变法,将有可能再现“金田之役”,使皇帝及其大臣们“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正因为没有人民力量作为后盾,所以当他们得悉守旧派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得打算依靠掌有兵权的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出卖。应该提出:主观上是力图按照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行事的,但他们不懂的,明治维新实际上是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的不彻底的资义革命,日本的维新派在此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某些藩的军政实权,并利用农民反封建起义的帮助而起兵推翻了封建幕府的统治,拥立天皇推行新政。他们不像中国的维新派那样缺乏实力,那样软弱和害怕农民起义,这是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争得祖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败的社会制度。四、革命和改良的关系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改良更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辩论)首先,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各有利弊:前者时间短,但代价高;后者时间长,但代价低)。在古今中外社会发展历史上,既有通过暴力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如美国等),也有通过和平改良实现社会发展的(如日本等),同时更有通过两种手段交替使用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如英法等国)。究竟哪一种手段更有利,不能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而应该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其次,从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暴力革命更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理由是:从必要性看,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太坚固,非暴力革命难以冲垮;从可能性看,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造成中国缺乏和平改良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统治者的开明与宽容;民众的主动参与),但由于长期遭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却有着强烈的革命要求与激情。最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利用和平改良手段的推动。补充: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渐变即量变,突变即质变两种方式交替进行。在通常情况下,人类社会是以渐变的方式演进的。这时,改良、改革对历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当着逐步积累的社会矛盾达到了严重尖锐的程度,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社会制度,而推动变革的社会力量也相应地成长起来的时候,革命就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本章总结】半个世纪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的出路,逐步前进,尽管历次努力都失败了,但留下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历史证明: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引导革命取得胜利;洋务派的官僚仅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绝不可 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而资产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维新改良运动在中国也走不通,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抄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 革命的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起来。【课后思考题】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是一场近代意义上的农民战争?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4、中国人关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失败有什么启示?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莹的机器织布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