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章刻的古刻本是什么字体

人民币背面的章上刻的是什么字?你知道吗
说起印章,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自古至今我国的传统印章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不同的人群所使用的印章名称各不相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皇帝所用的印章——玉玺。印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种信用。虽然现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印章的机会很少,但是有一样上面印有印章的物品,我们每天都在使用——那就是纸钞。不仅在我国的纸钞中,在那些与中华文明有千丝万缕渊源的国家的纸钞中,一直都存在着印章的身影。
在你们使用人民币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背面的那个“行长之章”?注意到的人应该不多,因为这个章在现在的人民币当中不再统一使用红色油墨,而是和钞票主题颜色一致的配色直接印制上去,因此很多人一定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为什么人民币上一定要有“行长之章”?
人民币在第五套之前都是有两个章,第二、三、四套都有“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而在中国人民银行最高首长改称行长前的称呼是“总经理”,因此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印章也顺理成章为“总经理之章”和“副总经理章(之章)”。而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印章全部在背面,且改为非红色油墨印刷,而到了第五套人民币,印章只保留“行长之章”一枚。
在民国时期,那时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货币的设计都有一种中西结合的意味,正面是全中文并带有银行首长的印章,背面全英文并带有银行总裁及总经理的英文签名。而到了新中国,因为银行人员职务总是会变动,但人民币本身每一套的使用寿命上难以保证在没有更新换代之前银行首长也不会有任何变动,于是人民币只保留了印章,删除了签名。
而一些收藏研究者也曾发现,第三套人民币中一元和二元纸币有古币水印和五星水印的区分,且第三套纸币当中,行长和副行长印章有凹章、胶章、凸章三种区分,这也进一步说明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自主印制钱币的一次公开实用性试验,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应该就是“公测”了。
而现今第五套人民币当中取消了副行长章,其实也主要是突出了副行长在银行内部当中货币印制的最终决策上没有这方面的实质权力,授权方在中国人民银行当中只有行长一人,且副行长通常为多人分管不同的项目,有些并非负责货币发行,因此删除了“副行长章”,也是凸显了货币的严肃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40|回复: 31
请教:这方印章上的字怎么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0 19:4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IMG_0396印章.jpg (130.87 KB, 下载次数: 37)
11-5-30 19:36 上传
这方印是我十几年前给老爹画画刻的章。过去这些年,我竟然不认得怎么读了。请老师和高手帮忙,告我如何读这几个字————这句话还应是不错的一句话。在此拜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0 22:23
还是重刻为佳!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7-9-24 13:36签到天数: 800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11-5-30 23:06
你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知道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3-6-30 03:35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1-5-31 00:12
不知道,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1 08:23
若大的中国篆刻网! 难道真的无人能识读?我想不会的。不会家中无人的。本人现在看,这方印刀法还不够好,这个都不是主要的了,主要是怎么读这几个字。敬请各位老师指教此印的读法!谢谢!!!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5-11-28 10:59签到天数: 692 天[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11-5-31 08:54
本帖最后由 A刀客 于 11-5-31 08:56 编辑
花生豆 发表于 11-5-31 08:23
若大的中国篆刻网! 难道真的无人能识读?我想不会的。不会家中无人的。本人现在看,这方印刀法还不够好,这 ...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4-5-13 10:01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1-5-31 09:33
花生豆 发表于 11-5-31 08:23
若大的中国篆刻网! 难道真的无人能识读?我想不会的。不会家中无人的。本人现在看,这方印刀法还不够好,这 ...
哈哈,无人释读很正常。
一、估计您当年初学,所配篆字不知出于何依据,反正从此印来看不是文字正脉,所以大家不认识。估计其中不乏臆造篆字。
二、即使有个别文人臆造了这些篆字,或许可见于唐宋元明古本,您在布局时却又妄自变形、盘曲,更是无法知道内容了。
三、就算是有古籀、古篆或许真有类似结构,但是您又把更古老的大篆形式改造成小篆的形式,又进一步歪曲了释读。就比如把现代的简化字体草书,写得规矩点,就说是秦代隶书,再让大家辨识,可能不?
說得好。。。&
发表于 11-6-6 15:12
<p id="rate_3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刀元 + 1 元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刀元 + 1 元
" class="mtn mbn">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3-6-30 13:3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1-5-31 15: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1 17:11
摩围山人 发表于 11-5-31 09:33
哈哈,无人释读很正常。
一、估计您当年初学,所配篆字不知出于何依据,反正从此印来看不是文字正脉, ...
说得好。文字如果规范,即使过了几十年也能认出来的,当年乱造字,时过境迁,神仙也不识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6-3-28 20:52签到天数: 508 天[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11-5-31 17:15
摩围山人 发表于 11-5-31 09:33
哈哈,无人释读很正常。
一、估计您当年初学,所配篆字不知出于何依据,反正从此印来看不是文字正脉, ...
同意!为楼主擦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1 18:4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1 20:55
我初学刻印时也有一方和楼主近似的,不过印文一直记着,是一句粗话,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1 20:56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3-12-15 12:3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1-5-31 21:04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李竞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1 21:12
一花一世界 发表于 11-5-31 21:04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李竞棠
花版,人家说了,是一句话,还是句不错的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1 21:16
天知地知,你都不知,我更不知。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31 21:18
天书啊,建议让作者自己来告我我们怎么读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2 19:13
七楼的分析讲了三条,有点意思。但第一,这字是有来源的,应是古金文变长篆(有意将上部结构边缘笔划拉长,改为类篆字体),此写法一直就有,也有字体介绍;第二,字上印章并不是个照搬原古字过程,从来都是个再创作的过程,此字上印确实有再创作,比如第一个字(我到现在还读不出)的两边竖就是在原字基础上加的,其他也有类似情况,这样做法我认为并不犯规,因为这与它这类字的特点不相背;第三,这字本不是小篆,更谈不上简化字,本就不是一般可辨认的字,但它的规则是那个时代通行的,还是应该有人认得出的(起码2个字)——也不排出,能认字的人不上网,更不知到这里来看看。令人失望呀!!希望本论坛坛主能帮忙解决一下,谢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6 07:35
  经本人查找个人资料,已查出所刻印章上的字的来源。真为本网站汗颜!名不符实,虚有其名呀!!
  我宣布:本印章上的字皆为标准古文字,未作不可识辨性修改。全印为:常青不老松。其中文字来源:常、老——古老子,不——六书统,松——古尚书,青——古文,均为同时代的标准古文。与原字不同的个别地方只是主笔拉长了,只要识古文,一看便知。
  这次查字,让我对本网站的权威性、专业性产生了怀疑。这样从网上查找东西,在我不多。在我找到原字时,对本论坛的信任也就丧失了。不知本论坛坛主作何感想。我建议,今后如有类似的难以解答的问题时,论坛坛主应参与,帮忙找专家解答,以挺本站的权威,不负国站之名。不然,多少像我这样的上网之徒都会放弃本站(甚至在篆刻界丢分)。人都有点责任心就好了。老人家不在了,谁还讲“认真”呢!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6-1-27 17:43签到天数: 8 天[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1-6-6 07:59
原来是逗你玩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6 08:21
篆刻用字应有依据,有出处,应多翻翻字典。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大家都不认得,是不是字刻错了。冒昧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6 08:21
本帖最后由 双二楼 于 11-6-6 08:48 编辑
DSC01621.JPG (80.39 KB, 下载次数: 0)
11-6-6 08:48 上传
花生豆 发表于 11-6-6 07:35
  经本人查找个人资料,已查出所刻印章上的字的来源。真为本网站汗颜!名不符实,虚有其名呀!!
  我 ...
对头/是在字典里査得到/只是刀法和篆法上还须改进/我也査过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6 14:45
惭愧!别说印文我不认得,就连印文是几个字我都确定不了。唉!惭愧惭愧!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7-11-1 07:39签到天数: 124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11-6-6 15:08
1975年举行的一场医学院“教授考试”——几个医学院的年轻学生让他们的老教授接受一场他们出题的操作量体温的考试,当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颤巍巍地站着把温度计放入口中再惶惶抽出,他惶然发现这居然是肛门温度计时,对面坐着的学生们发出了刺耳的哄堂大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6 15:30
本帖最后由 簡寂 于 11-6-6 15:31 编辑
花生豆 发表于 11-6-6 07:35
  经本人查找个人资料,已查出所刻印章上的字的来源。真为本网站汗颜!名不符实,虚有其名呀!!
  我 ...
樓主說的有出處不假。。但也要看看您所謂的標準是哪個標準。像樓主引的這些書。都屬傳抄古文一類。他們有的是根據戰國時期的簡牘摹寫下來的。輾轉傳寫。已失本來面目。已經不是那個時代的標準文字。更有部份文字是臆造。來源可疑。對這類文字的解讀。是從近年大批出土的戰國簡牘開始的。如果沒有出土文獻的對照和這些書的記載。單拿出來一個這樣的字。辨識的可能性極小。。。。。。。。。。。
另外我說實話。。樓主的作品。以傳抄古文為法。這本身就是一個誤區。那些訛變的很嚴重的文字。歷來就不是眼界高的人的取法。傳統中真正高水平的作者。哪一位是靠這種奇怪的東西取得成就的?樓主這樣學篆刻。除了嘩眾取寵貽笑大方之外。沒有任何意義。。。。。。。。。。。。多有得罪。樓主海涵。。。。。。。。。
发表于 11-6-7 11:37
发表于 11-6-6 17:09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6 15:31
传说中的“兰州烧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6 23:53
  本查找到也就到此结束了,偶又看一眼,不得不再说明一下。
  这次查字本人是严肃的,并不是逗你玩,确是识不得的不得已的突发想法。22楼兄是真正认真之人,谢谢帮助正视听!25楼简寂兄恐属自认高明之徒,虽以繁体字书,真看不出懂多少行内基本,说话多有唬人之嫌。为此我再啰嗦二句。一是对于现代人讲,古文相对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历代以来形成的字典,进入字典的字均可称古标准字。搞古文字研究的就是记这些个字,以其为基础去辨识古文。这谈不上“讹变”云云。二是抄古文虽不能为篆刻之法,但什么叫篆刻?是从篆来的嘛。这我还用多说嘛。但是搞一些多数人不识的字玩,只能是玩玩,不宜宣扬,只要不出格也没什么错。搞篆刻的,还是要好好多学学古文,此亦属基本功之类,不然,真要“嘩眾取寵貽笑大方”了。本人不希望由此论战(也无空闲),只是感而发之,作个了结。
别人是善意的提醒或者探讨,楼主反而&
发表于 11-6-7 11:40
TA的每日心情开心14-5-13 10:01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1-6-7 10:12
花生豆 发表于 11-6-6 23:53
  本查找到也就到此结束了,偶又看一眼,不得不再说明一下。
  这次查字本人是严肃的,并不是逗你玩, ...
“一是对于现代人讲,古文相对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历代以来形成的字典,进入字典的字均可称古标准字。”
“二是抄古文虽不能为篆刻之法,但什么叫篆刻?是从篆来的嘛……搞一些多数人不识的字玩,只能是玩玩,不宜宣扬……搞篆刻的,还是要好好多学学古文,此亦属基本功之类,不然,真要“嘩眾取寵貽笑大方”了。”
——————————————————————————————————
第一,看来“神马”、“给力”、“非主流”、“二奶”、“三奶”、“小三”……登上大雅之堂不远了,不是都快收入新华字典了么?
第二,学古文字当然是篆刻基本功,却也须知上古篆籀本就流变颇多,且不论战国文字相当部分不能互通,光是殷商、西周、东周、秦朝的篆字变化就令人目不暇接,即使到了秦朝,仍记载着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役书,八曰隶书——以上种种,还有鸟虫书、中山王、瓦当文、钟鼎铭、陶文……,一个篆刻家怎么可能全部掌握?有些生僻的篆书不认识,并不代表他不博学,仅仅是于此未涉足而已。
况且,还有历代文人臆造篆书,杜撰不少,偏离篆书正脉甚远,安能辨识?
你用几个大家确实不认识(更多的是不屑于阅读的旁门左道或者非公认权威的书籍)的所谓“标准字典”的“篆字”刻了一方印,还妄自变形了不少,就敢大言不惭嘲讽众位篆刻网友“贻笑大方”,才真的是不自量力、贻笑大方。
发表于 11-6-7 11:3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7 12:18
本帖最后由 左耳钻 于 11-6-7 12:35 编辑
花生豆 发表于 11-6-6 23:53
  本查找到也就到此结束了,偶又看一眼,不得不再说明一下。
  这次查字本人是严肃的,并不是逗你玩, ...
我来对你的印文用字和你的所说的话发表个看法:
1、说你的用字。你用的字在我们入了篆刻门有点能力的人看来均为旁门左道。这种字对不对我们的态度都是不屑一顾的。你说你找出了出处,能截个图吗,我倒想看看是出自哪一本讹书字典?
2、谈你的布局。一个再正常的字被你这一变形的一摆认不出也正常,就像一个‘二’上下拉开误认为是两个‘一’一样。
3、论你的说话。你说别人打繁体是自以为是,人家又没说你个不是,打个字还得罪你了?古文字的东西如此多,谁又能全部辩认的出来呢?听楼主你的口气仿佛是楼主你可以是的!甲骨文还有3000左右译不出来,这不正好给了楼文你表现的机会吗,刻什么印呀,把那全译了楼主你可就载入史册了。
最后,申明下这里的名字是‘中国篆刻网论坛’谈的是印章文字的艺术之美,不是谈什么古文字研究,要谈古文字研究有专门的地方。你当时的印作平心论门还没找着,顶多是一枚印章而已,现在怎么样我们不知道。当然也欢迎你将新作拿出来给我们大家欣赏。25楼的朋友印风端庄有相当水平,你还没入门的印和他摆一起,他看上去是大学生,你看上去就只是小学二年级。别人对你一番好意,你竟如此说人家,可以想像其人品如何了!不过话也说回来,但凡搞这类旁门左道的大多自身都有点问题。不然为什么放着真美不学而去学那些旁门左道呢?可能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6-7 12:49
我叫个道士来,他画惯了的。一定认得。
GMT+8, 17-11-2 18:42
Powered by3被浏览726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 3876|回复: 9
我爱朱大哥
公司领导让刻一个章,但是上次刻章那的人跟我说什么加印字,可能有些地方不受理,不明白,求指教
正规的印章是不是都要带印字:具体看公章还是私章。公章要带印字或章字,私章带不带印字或章字,都可以,纯姓名。
当然可以,如果有人叫四个字名字,一般都会把最后的“颖字去掉,其他的三个字或者两个字名字也都可以去印字
你好,私章一般不带印字,印字多用于书画题款,或者书本落款,银行的印鉴章都是正方形的,长方形的私章在银行基本上用不了,加印字的正方形私章在国内部分银行也是不能用的。
与你桐花万里路
qq上我给你做
飞利浦照明
参考汉印的体例,私人印章最后一字宜用“颖。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颖、“私颖、“信颖等辅助文字。 汉将军印,也是汉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
找专业人员刻:梅花三角章 或圆章 (名字加个印字就可以) 如下图很漂亮又经典!
曹 女巽 (女字旁加一个巽(xun)字,输入法打不出来。) 此印原为1974年长沙咸家湖曹女巽 墓出土。质地为白玛瑙。 曹 女巽 为西汉文景时代吴氏长沙王妃。 至于你这个铜印是当时出土时流散还是今人伪造的。需要更详细的图片才能研判。但目前为止,
印章释文:薛景贤空谷府。 从印钮居然是牛以及印文的结字布局篆法很拙劣来看,现代造。
听小乌龟的话
有一点差别,工艺上就多了几道工序了。看你是用几种颜色的,一般相差0.1-0.3元
春华秋实—薛城
你的印章可作为个人私章使用。如作为印鉴(如法人、银行印鉴),需办相关的备案手续。 私章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更重要的是私章带有个人身份的特征,可作为个人的身份标记。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个人之间签定的合同只盖私章是2被浏览1321分享邀请回答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印章刻什么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