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怎么服用

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
百草中医微信:bczys12 每天学一点,健康每一天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根细长,茎直立或斜生,枝密被柔毛。下部叶互生,上部叶对生,叶片呈圆肾形,掌状5~7深裂,每裂又3~5裂,有缺刻或粗锯齿,两面多少有柔毛。基生叶柄长达10厘米。小花成对顶生或腋生,萼片5,宽卵形,有疏长白色毛;花2朵,白色或淡红色,花瓣5,倒卵形,与萼片等长;雄蕊10,全具花药;子房上位,5室,花柱5。蒴果长约1.7厘米,被毛,先端有喙,熟时果瓣开裂,由下向上反卷,种子椭圆形,暗褐色。花期4~5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丛、路边杂草中和树林下。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
【药材性状】茎较细,常压扁。节部膨大,多分枝,表面浅棕色,有纵沟及疏柔毛,质脆易断,断面常中空;叶对生,叶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肾形或心形,5~7深裂,每裂片又3~5裂,两面均有柔毛。果实近圆球形,5室,外面具长柔毛,顶端具长喙,长1~1.5厘米,有的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每室内有种子1枚。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归肝经、肾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水煎服。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等症。药理实验表明:老颧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肝损伤等作用。此外,尚有止咳、抗氧化、抗诱变及杀伤癌细胞等药理作用。
【药理研究】有抗病毒、抗菌作用;有抗炎作用;可降低血清和肝脏内脂质过氧化物的浓度,使升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浓度降低;有止咳、抑制诱变作用,对致癌物有抑制作用及抗氧化作用。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香茅醇。另含鞣质、没食子酸、琥珀酸、槲皮素、钙盐、甜菜碱、嘌呤、精氨酸、栊牛儿醇、青蟹肌醇、山柰酚、短叶老鹳草素、鞣云实精、老鹳草鞣质、山柰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相关药方】①治风湿痹痛:老鹳草250克,桂枝、当归、赤芍、红花各18克,酒1000毫升,浸1星期。过滤,每次饮1小盅,每日2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治肌肤麻木,坐骨神经痛:老鹳草适量,清水煎成浓汁,去渣过滤,加糖收膏。每服9~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兑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老鹳草膏)
③治腰扭伤:老鹳草根30克,苏木15克,煎汤,血余炭9克。冲服,每日1剂,每日服2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④治急慢性肠炎、下痢:老鹳草18克,红枣9枚。煎浓汤,一日三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⑤治咽喉肿痛:老鹳草15~30克,煎汤漱口。(《浙江药用植物志》)
⑥治疮毒初起:鲜老鹳草适量。捣汁或浓煎取汁,搽擦患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⑦治蛇虫咬伤:老鹳草鲜品,雄黄末少许,捣,外敷伤口周围。(《四川中药志》1982年)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百草中医微信:bczys12
购买黎王草 忧遁草 咨询 百草中医微信
今日搜狐热点老鹳草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苦、微辛,平。入肝、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功效特点】本品辛能疏散,苦能燥湿,故能祛风胜湿、通经活络,多用于全身诸关节疼痛之证。
【功效作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痛,以本品100克,、、白芍、红花各10克,白酒500克,浸泡7天后,每次20ml,日服3次;若治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椎间盘脱出症,可用本品50克水煎服,或本品1000克,水煎2次,去渣浓缩,加蜂蜜500克收膏,每服1茶匙,1日3次,名为老鹳草膏。
【鉴别应用】老鹳草与独活,二药均能祛风、除湿、止痛、解表,主治风湿痹痛。其不同点在于独活用治风湿,以下部之痹证为适宜,故腰腿疼痛、两足痿痹不能行走属于寒湿所致者.本品每持为要药,而老鹳草对全身之风湿痹证均有效。 【配伍应用】 1.配威灵仙:老鹳草辛温,祛风通络,可治风湿痹证疼痛;威灵仙辛温,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亦可用治风湿痹痛。二药配伍,相须使用,使通经络、祛风湿、止痛作用增强。 2.配大枣:大枣甘温,归脾、胃二经,功能补中益气,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证;老鹳草辛苦,能透邪外出,具清热解毒之功,可用治外感寒邪之泄泻证。二药合用,一散邪,一补虚,大枣守而不走,老鹳草走而不守,用治素体脾胃虚弱、复外感寒邪之泄泻。 3.配:白芷辛温,功能解表止痛,可用治外感风寒之头痛,鼻塞,具散风寒、止头痛之功;老鹳草辛温,祛风散寒,可用治经行发热、周身疼痛、头痛鼻塞。二药配伍,白芷芳香上达,专治头痛效好,老鹳草解表散寒力强,用治发热效佳,合用治经行发热头痛证,疗效大增。 4.配泽泻:泽泻甘淡寒,人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泄热,可用治小便不利证,能泄膀胱湿热,对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老鹳草辛苦,入膀胱经,功能清热解毒,除膀胱湿热,清利小便,用治湿热内阻之小便不利证。二药配伍,相须使用,相辅相成,用治下焦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证,作用增强。 【应用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5克,入煎剂,浸酒,或熬膏。
相关链接:老鹳草是人们可以放心服用的药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老鹳草是人们可以放心服用的药物
&&老鹳草是人们可以放心服用的药物.docx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老鹳草的药用价值_老鹳草的副作用_中医养生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老鹳草的药用价值_老鹳草的副作用
养生之道网导读:养生之道网中草药栏目老鹳草的药用价值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老鹳草的药用价值,老鹳草的副作用,老鹳草的医学记载,老鹳草的附方等知识,更多请查阅养生之道网。
老鹳草的药用价值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通络;活血;。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泄泻痢疾;疮毒。老鹳草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制成软膏涂敷。老鹳草的副作用老鹳草味苦、微辛,性平。归肝、大肠经。体轻燥散。《滇南本草》:“味苦、辛,性微温。”《药性考》:“苦,微辛。”无毒。南药《学》:“苦、微辛,平。归肝、大肠经。”老鹳草的医学记载及附方老鹳草的医学记载《滇南本草》:祛诸风皮肤发痒。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麻木,利小便,泻积热,攻散诸疮肿毒,退痨热,治风火虫牙,痘疹疥癞等症。《纲目拾遗》:去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络脉。治损伤,痹症,麻木,皮风,浸酒常饮。《现代实用》:止久痢,厚肠胃,调中健脾。《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止刀伤,又可,益肺气。《药材学》:。治热病消渴,痈疽疮肿。老鹳草的医学附方1、治筋骨瘫痪:老鹳草、筋骨草、舒筋草,炖肉服。(《四川㈡,药志》)2、治筋骨疼痛,通行经络,去诸风:新鲜老鹳草洗净,置一百斤于铜锅内,加水煎煮二次,过滤,再将滤液浓缩至约三十斤,加饮用酒五两,煮十分钟,最后加入熟蜂蜜六斤,混合拌匀,煮二十分钟,待冷装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老鹳草膏)3、治:老鹳草根一两,五钱,煎汤,三钱冲服,每日一剂,日服二次。(《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4、治急慢性肠炎下痢:脚6缌,四枚。煎浓汤,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5、治肠炎,痢疾:老鹳草一两,凤尾草一两,煎成9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连服一至二剂。(《浙江省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⑥治妇人经行受寒,,经行发热,腹胀腰痛,不能受胎:五叶草五钱,川芎二钱,大蓟二钱,白芷二钱。水酒各一钟,合煎,临卧服,服后避风。(《滇南本草》)
10/3110/3110/3110/3110/3110/3110/2510/2510/2510/25
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
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
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
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10/23
养生之道网中秋节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中秋节习俗、中秋节吃月饼由来、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中秋节饮食等知识,更多中秋节吃什么等秋植焦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中秋节养生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湿泡酒药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