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何以寄吟深藏不露断客魂打动物一个动物

俗政應除盡,盛賦倒。   其二(宋·郭)   押歌韻孰敢過,瀉。應,多。   其三(宋·郭)   押歌韻莫吟問,休賦。能,且倒和。   其四(宋·郭)   押侵韻君自悟,我。酒熟小,且置伴醉吟。   其五(宋·郭)   押支韻落盡君未歸,且攜賦。逢人事,寧要①知。
(1).水名。指 江苏省
扬州市 南 长江 的一段。 汉
《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 广陵 之 曲江 。”参阅卷六、 清
汪中 。(2).水名。即 钱塘江 。本名 浙江 ,因潮水经 浙山 下曲折而东入海,故又名 曲江 。 清
:“静中疑是 曲江 涛,此则云垂彼海立。”参阅。(3).水名。即 曲江池 。:“临 曲江 之隑州兮,望 南山 之参差。” 唐
诗:“ 南山 鬱初霽, 曲江 湛不流。” 清
《东亭春暮忆旧游》诗:“纵到 曲江 谁并马,可怜 秦 女善弹筝。”详“ 曲江池 ”。分類:官名。 秦 置郡守, 汉景帝 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隋 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 宋 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
清 时专指知府。分類:“农祥晨正”之省。农祥,房星(天驷)。晨正,晨时正中。谓正月初,房星见于南方,为农事之最佳时刻。 南朝
之二:“阴祇以貺,昭祀式庆。九服熙度,六农祥正。” 南朝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祥正而青旗肃事,土膏而朱紘戒典。”参见“ 农祥 ”、“ 晨正 ”。分類:(1).指七字诗句。 南朝
梁 刘协 :“六言七言,杂出、《骚》。”:“《需雅》,八曲,七言。”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十六对中取七言三联,五言三联。” 清
:“凡七言多上四字相连,而下三字足之。”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2).指七言诗。:“ 朔 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 向 所録 朔 书具是矣。”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好学,能属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沧浪诗话·诗体》:“七言起於 汉武
柏梁 。” 清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不知 唐 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体工,不必再工近体也。”分類:1.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亦有每句六字者。或用平韵,或用仄韵。绝句有近体绝句和古体绝句两种。近体绝句始于 唐 ,产生于律诗之后,盖截律诗之半而成,故又名“截句”。古体绝句实为最简短之古诗,产生于律诗之前,已载有《古绝句》。 唐 以后诗人所作古体绝句一般即称古风。2.指截去上下文的断句。 宋
:“﹝ 开元 ﹞十六年十二月,国子祭酒 杨瑒 奏:‘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自今以后,考试者尽帖平文,以存大典。’”3.犹断句。谓根据文意读断句逗。卷五二:“ 伊川 以‘至大至刚以直’为絶句,如何?” 清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当於‘心’字絶句。”分類: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史,通“ 使 ”。 宋
:“絳臺史君府,亭阁参园圃。” 宋
诗:“赖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参见“ 使君 ”。分類:才学。 宋
《与冯伉书》:“虽某之名位才业,望 忠州 , 赞皇 也远矣,而閤下读书为文,立身行事,岂不知 吉甫 、 僧孺 之为人乎?” 宋
诗:“古人负才业,未必为世用,吾儕性疎拙,摈弃安足痛。”分類:(1).独一无二;没有可比。:“生而长大,美好无双。”:“ 李广 才气,天下无双。” 唐
:“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陈毅 《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诗:“雄豪尽是无双士,卫国保家子弟兵。”(2). 唐
薛调 所撰小说中的人名。为尚书 刘震 之女。 宋
诗:“尚书有女名 无双 ,蛾眉如画学新妆;伊家 仙客 最明俊,舅母惟只呼 王郎 。” 明
《明珠记·提纲》:“ 无双 女死后得重生, 王仙客 两赠《明珠记》。”分類:(1).从前的人。:“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宋
诗:“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坠。” 毛泽东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2).前面的人。 宋 王谠 :“夫前人唾者,发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恶前人唾而拭,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而自乾,何若笑而受之?” 清
《拓皋早发》诗:“后骑风相逐,前人影渐明。” 清
《连城璧》第三回:“ 太原 之人一来错认了前人之貌,二来误听了先入之言。起先既把假的当做真的,如今自然把真的当做假的了。”分類:(1).新的诗作。 晋
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分類:酒瓮的美称。 唐
:“朝回花底恆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 宋
诗:“养亲将为寿,倾甘抱玉缸。” 明
:“玉缸春酒映江碧,几醉江边柳花白。”分類:(1).道路阻绝。:“无故相然我,路絶行人断,夜夜故望汝。” 晋
《游天台山赋》:“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絶而莫晓。” 明
《滇载记》:“羣蛮怨怒,引 吐蕃 攻 知古 杀之,於是 姚 雋 路絶, 晟 犹奉 唐 正朔。”(2).泛指通道阻塞。 南朝 梁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而使直臣杜口,忠讜路絶。” 南朝 梁
《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分類:(1).水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东南 双峰山 下。 唐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 萧 寺休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诗:“笑看 曹溪 水,门前坐松风。”参阅。(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宝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曹溪大鉴禅师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诗:“洞了 曹溪 旨,寧输俗者机。”分類:(1).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且主君亦尝闻 汤 之説乎?”:“ 乐羊 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唐
《元谟》:“或曰公知圣人之道。天子闻之,咨而问焉。公谢曰:‘臣生自山野……主君所问,臣安能知?请説所闻,惟主君听之。’” 唐
诗:“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2).指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宾继主君,皆如主国之礼。”:“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饗食也,所以愧厉之也。” 孔颖达 疏:“来聘使者行聘之时礼有错误,则主国之君不亲自饗食以接宾。”(3).对卿大夫的称呼。:“ 齐侯 使 高张 来唁公,称主君。” 杜预 注:“比公於大夫。”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 絺疵 云﹞某奉主人令,着我去请三家( 韩 、 魏 、 赵 )主君,来赴 兰臺 之宴。”(4).对一家之主的称呼。 北齐
:“失教之家,閽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 唐
:“故 素 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5).对人的敬称。:“﹝ 韩王 ﹞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 秦 。今主君( 苏秦 )詔以 赵王 之教,敬奉社稷以从。’” 司马贞 索隐:“礼,卿大夫称主。今嘉 苏子 合从诸侯,褒而美之,故称曰主。”(6).道家谓根本。《参同契》上篇:“应度育种,阴阳之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 袁仁林 注:“倡先首动,则迷失柔顺之轨;居后处静,乃得阳之主也。”分類:见“ 才辩 ”。亦作“ 才辨 ”。
才智机辩。:“﹝ 琰 ﹞博学有才辩,又妙於音律。” 晋
卷十六:“客甚有才辨, 瞻 ( 阮瞻 )与之言良久,及鬼神之事,反復甚苦。” 唐
之二:“一朝鹏举,万里鸞翔,纵任才辩,游説君王。” 清
《蔡瞻眠文集序》:“ 瞻眠 通敏有才辨,其气甚豪。”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使绝域一科,以能通各国公法、各国条约章程,才辩开敏者为及格。”分類:(1).指瀑布。(2).谓倾泻不止。 唐
诗:“搔首惊闻 楚 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明
《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復悬河。”(3).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南朝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盈川 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清
《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巖电烂。” 苏曼殊 《碎簪记》:“ 莲佩 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4).指高出地面的河。《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越抬越高,形成了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地上‘悬河’。”分類:(1).一个季度。:“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韦昭 注:“三时,春夏秋;一时,冬也。”《淮南子·天文训》:“三月而为一时,三十日为一月。”:“ 崔纂 可免郎,都坐尚书,悉夺禄一时。” 宋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臣闻古者兵出於农,故三时耕稼,一时閲武。”(2).一个时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晋
《五等诸侯论》:“故强毅之国,不能擅一时之势。” 清
卷一:“同时 王在晋 作《浮梅槛赋》, 汤临川 亦有《浮梅槛》诗,足见其倾倒一时矣。”(3).一代;当代。:“ 祭肜 , 耿秉 启 匈奴 之权, 班超 、 梁慬 奋西域之略,卒能成功立名,享受爵位,荐功祖庙,勒勋於后,亦一时之志士也。” 三国
《与吴质书》:“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雋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 宋
《应制举上两制书》:“伏惟明公才略之宏伟,度量之宽厚,学术之广博,声名之煒燁,冠於一时而振於百世。”(4).一个时辰。 晋
:“或服符精思,若欲行千里,则以一时思之。若昼夜十二时思之,则可以一日一夕行万二千里。”卷一:“天地统是一箇大阴阳,一年又有一年之阴阳,一月又有一月之阴阳,一日,一时,皆然。” 宋
:“一时谓之一辰。”按,旧分一日为十二时,一时合今两小时。(5).暂时;一会儿。:“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然且为之,不明其数也。” 晋
:“明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元
《气英布》第一折:“ 齐王
田广 本 项王 所恶,他虽一时归顺 项王 ,到底终不和好。” 杨朔 《泰山极顶》:“山上的气候一时晴,一时阴,变化大得很。” 沙汀 《航线》:“他们站在艇子的中部,干嚎,一时手指指天,一时又拍拍屁股。”(6).谓难得的时机或时刻。:“今 燕 之罪大而 赵 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 赵 ,践乱 燕 ,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君何不合二郡精鋭,附 刘公 击 邯郸 ,此一时之功也。” 李贤 注:“一时,言不可再遇也。” 宋
《田表圣奏议叙》:“自 太平兴国 以来,至於 咸平 ,可谓天下大治,千载一时矣。” 梁启超 《论金银涨落》:“ 中国 而犹欲富强也,此亦千载一时矣。”(7).即时,立刻。 南朝
刘义庆 :“始入门,诸客望其神姿,一时退匿。”《水浒传》第七回:“既蒙到我寒家,本当草酌三杯,争奈一时不能周备,且和师兄一同上街閒玩一遭。”第四回:“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8).突然;偶然。《水浒传》第七回:“你丈夫教头和 陆谦 吃酒,一时重气,闷倒在楼上,叫娘子快去看哩!” 老舍 《正红旗下》六:“他若是一时心血来潮呢,也许来看看我们。”(9).同时,一齐。:“ 矩 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彼此!’乃一时遣之。” 元
《倩女离魂》第三折:“待授官之后, 文举 与小姐一时回家。” 杨朔 《铁骑兵》:“这一下子不要紧,竟惹起城里的骚乱,步枪、机关枪、掷弹筒、过山炮,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顿。”(10).犹一旦。:“ 吴 与 胶西 ,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分類:(1).风光景物。 晋
《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宋 张升 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瀟洒。” 冰心 《寄小读者》四:“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能不倾倒于 江 南之雅澹温柔。”(2).风俗物产。 宋
诗:“应见言风物,於今有贡虵。”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想起 江 南的风物,究竟是地理上文化上得天赋较厚呵。”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孔雀胆〉资料汇辑》:“不仅为我把 梁王 妃的名字,把 通济桥 的废址,通同考查了出来,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地方风物,使我的剧本得到分外的充实。”(3).特指风俗,习俗。:“ 马哈麻 墓后有一井,水清而甘。泛海者必汲以行,遇颶风取水洒之即息。当 郑和 使西洋时,传其风物如此。”分類:大变。:“罔有逸言,民用丕变。” 孔 传:“民用大变从化。” 唐
《新修驿路记》:“近者尝为王所,百态丕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不信,你看 周公 制礼之后,自当风俗丕变了,何以《国风》又多是淫奔之诗呢?” 郭沫若 《羽书集·告鞭尸者》:“民国以来轻武的风气焕然丕变。” 沙汀 《困兽记》三:“让我来自我批判一下吧:因为抗战以还,世风丕变,豆渣已经变成猪了。”(1).看;进入视野。 唐
诗:“ 楚 草经寒碧,庭春入眼明。” 宋
诗:“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 明
《五湖游》:“淡粧浓抹,意态由来画不成;妍笑工顰,入眼平生未曾有。”(2).中看;看得上。 宋
《与王懿敏公》:“ 蜀 中碑文,虽古碑断缺,仅有字者,皆打取来。如今秪见此等物,粗有心情,餘皆不入眼也。” 汪仲贤 《好儿子》:“我试了几次,自己看看总觉得不入眼,屡屡把稿本撕去。”分類:(1).山岳、江河。:“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唐 沉佺期 诗:“ 汉 家城闕疑天上, 秦 地山川似镜中。”第十四回:“又问了问 褚一官 走过几省,説了些那省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陈毅 《重过三峡》诗:“山川壮丽欣重睹,旧梦依稀认血痕。”(2).借指景色。 唐
诗之六:“祇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3).指名山大川。:“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孔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4).指名山大川之神。:“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朱熹 集注:“山川,名山大川之神也。”:“﹝ 秦始皇 ﹞道病,使 蒙毅 还祷山川,未反。”分類:(1).灵秀之气。:“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南朝
刘勰 :“精理为文,秀气成采。”(2).精美雅致。第二回:“ 淮扬道 办的秀气,是四方砚臺,外面看着是一色的紫檀匣子,盛着端石砚臺,里面却用赤金铸成,再用漆罩了一层,这份礼可就不菲。”(3).体面;光彩。:“你们可快快寻个所在搬去,不要带累我,看这般模样,住也不秀气。”(4).精华,肥力。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他们说,用肥田粉是有害处的,把地里的秀气都拔尽了。”(5).清秀。 冰心 《分》:“洗我的护士笑着对她的同伴说:‘你的那个孩子真壮真大呵,可不如我的这个白净秀气。’” 杨朔 《雪花飘飘》:“ 百岁 是个挺伶俐的孩子,脸方方正正的,两只大眼秀气的很。”(6).形容女子的音色清秀、尖细。参见“ 秀里秀气 ”。分類:(768—824) 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1).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唐
诗:“往问瀧头吏: 潮州 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復何似?瀧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宋
诗:“瀧吏迎使君,壶浆出蛮垒。” 明
《闻潮州迁客消息》诗:“瀧吏相迎渡 恶滩 ,到时应是几旬间。”(2).指 唐
韩愈 的《泷吏》诗。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一:“一篇《瀧吏》可书绅,莫向 长沮 更问津。” 清
《济上逢总河李侍郎》诗:“往事侲童惊背索,新诗《瀧吏》喜书绅。”分類:东汉
梁鸿 与妻 孟光 相敬如宾,后以“梁鸿”喻指丈夫,亦喻贤夫。 明
诗之一:“尺牘胡然至,寒温不自通……鹿车谁共挽,羞杀是 梁鸿 。”此为作者自指。 清 宣鼎 :“盟深金石,妹喜嫁得 梁鸿 ;刼转沧桑,郎忽贫如 司马 。”参见“ 梁鸿案 ”。分類:诗歌篇名。相传为 东汉
梁鸿 所作。全诗五句,句末均有‘噫’字。:“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 北芒 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沉石厉 《月旦》诗之三:“昔诵 梁 家《五噫歌》,桂薑品性百年无。”亦省作“ 五噫 ”。 唐
《咏史》:“《五噫》譎且正,可以见心曲。” 宋
《秋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 梁鸿 赋《五噫》。” 陈去病 《疾起还吴有感》诗:“《五噫》吟罢曜初暾,省识 皋 家廡尚存。”
《席间口占》:“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分類:(1).指人寿百岁。:“百年曰期。” 陈澔 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 汉 徐干 《中论·夭寿》:“ 颜渊 时有百年之人,今寧復知其姓名也?” 三国
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宋
《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 宣赞 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2).指器物寿命长,经久耐用。:“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3).指百岁的人。《尚书大传》卷一:“见诸侯问百年,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 汉
扬雄 《长杨赋》:“矜劬劳,休力役,见百年,存孤弱。”(4).谓时间长久。:“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汉
《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今令伎作之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令士人儿童效伎作容态,则一朝可得。” 唐
《送齐暤下第序》:“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5).一生;终身。 晋
诗之二:“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唐
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臺。” 宋
诗:“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 清
:“百年恍惚真疑梦,万事纷紜已到头。”(6).死的婉词。 晋
《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张天翼 《清明时节》:“这么着 罗二爷 才硬要 谢老爷 迁坟,好让他自己百年之后葬到那个正穴里。”(7).指世代。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庆诞》:“只有一女,年方二八,欲招 王十朋 为壻,以继百年。”分類:(1).光荣与耻辱。指地位的高低、名誉的好坏。:“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唐
诗之一:“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 雷
陈 。” 宋
:“或问 苏文忠公 之志。曰:志在名节,故进退荣辱不足以二其心。”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我想,在一个党员热望为党贡献一切的崇高理想里,就包含着不计个人的荣辱与得失在里面。”(2).犹褒贬。 明
《传习录》卷下:“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分類:(1).指数量的大小。:“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南朝
刘义庆 :“ 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作 荆州 时,敕船官悉録锯木屑,不限多少。”:“至 煬帝 ,赐其民锦綫冠,饰以金玉,文布为衣,左右佩银蘤,长八寸,以多少明贵贱。” 明
郎瑛 :“正月朔旦,出药置酒中煎,数沸,於东向户中饮之,先从少起,多少任意。”《三侠五义》第二回:“有此三不教,束修不拘多少。故此无人敢请。”(2).犹多、许多。:“今郡国被刑而死者岁以万数,天下狱二千餘所,其冤死者多少相覆,狱不减一人,此和气所以未洽者也。” 唐
诗:“ 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臺烟雨中。”卷一一七:“且人一日间此心是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把圣贤思量,不知是天地间做甚么也!”卷九:“毕竟歷过多少间阻,无限风波,然后到手,方为希罕。”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3).犹少、少许。“徙 乐浪 ,道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 会 ( 钟会 ),语便自无忧,不须极哀, 会 止便止。又可多少问朝事。”(4).几何,若干。:“ 武帝 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 宋
《策别十五》:“今夫一户之赋,官知其为赋之多少,而不知其为地之几何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紂王 曰:‘用多少人夫?’ 费仲 曰:‘用人夫五百万。’” 茅盾 《子夜》七:“你自己想想,你的实力比起 钱葆生 来差多少?”(5).或多或少;稍微。 晋
卷七:“ 张掖 太守 焦胜 上言:‘以留郡本国图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他们对于歌谣,多少有一点随便的态度。”(6).高下,优劣。“ 辽 感言,復与 周 平”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 周 ﹞子 陔 ,字 元夏 。 陔 及二弟 韶
茂 ,皆总角见称,并有器望,虽乡人诸父,未能觉其多少。”按作:“虽诸父兄弟及乡閭宿望,莫能觉其优劣。”(7).叹词。多么。 唐
:“上国无交亲,请謁多少难。”卷一三五:“ 颜子 不是一箇衰善底人,看他是多少聪明!”《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且将刺客 周光 放回 楚 军,令它回报 楚王 ,使它早早退兵,免得二国干戈,多少省事!”分類:亦作“ 芳尊 ”。亦作“ 芳罇 ”。
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嵇
阮 竹林之会, 刘
毕 芳樽之友。” 唐
诗:“云峯峨峨自冰雪,坐对芳罇不知热。” 唐
《赠虞十五司马》诗:“过逢连客位,日夜倒芳樽。” 宋
《独行》诗:“却谢芳尊酒,悠悠谁与欢。” 清
《金缕曲》词之三:“生怕芳尊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鐙相伴。”分類:涵养精粹。:“养粹巖阿,销声林曲。”分類:(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分類:亦作“ 学僊 ”。
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 黄帝 且战且学僊。” 唐
:“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五代
诗:“将名将利已无缘,深隐清溪拟学仙。” 金 元好问 之三:“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分類:亦作“ 多愁善病 ”。
时常忧愁,体弱多病。旧时多用以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 宋
《大石调·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元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第三十回:“假使天下有这样一个人,又与我同生同死,小弟也不得这样多愁善病!” 吴樾 《暗杀时代》:“且多愁善病,焉能久活人间?”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才子原是多愁多病,要闻鸡生气,见月伤心的。”分類:犹难当。:“重怒,难任;背天,不祥。” 三国
之一:“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余冠英 注:“难任,难当。” 唐
诗:“讁谴甘自寧,滞留愧难任。” 南唐
《虞美人》词:“满鬢清霜残雪,思难任。”三国
阮籍 闻步兵校尉厨贮美酒数百斛,营人善酿,乃求为校尉。见 裴 注引《魏氏春秋》、 南朝
刘义庆 。后因以“兵厨”代称储存好酒的地方。 宋
诗之一:“ 嗣宗 尚出仕,兵厨可常到。” 宋
《与程晋道书》:“自到此,每月酿四五斗,虽气味浓香不逮兵厨,自有野醪真趣。” 宋
词之六:“欲举一杯寿酒,却愁破费兵厨。” 金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緑泛兵厨酒,红依幕府莲。”分類:梅子。 南朝
宋 鲍照 :“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 宋
词:“还待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分類:(1).指 汉
魏 以来以 老
庄 之道和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 晋
葛洪 :“积篇章为敖庾,寳玄谈为金玉。” 北魏 常景 诗:“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 唐
诗:“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絶倒。” 明
《乙丑仲秋在石镜精舍》诗:“玄谈相应发,妙理独超悟。”(2).泛指脱离实际的空论。 廖仲恺 《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社会科学的律令,确不是妙想的玄谈,我们看看最近的事实……便是这条定律的例证。”(3).犹预言。玄,通“ 悬 ”。《观经序分义》二:“此乃玄谈,未标得处。”(4).佛教语。对佛教义理的阐述。如《华严玄谈》、《十玄谈》。 胡适 《菩提达摩考》:“﹝ 契嵩 ﹞听惯了晚 唐
五代 的禅宗玄谈,故羡慕后人的玄妙,而轻视古人的淡薄。”分類:(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 唐
诗:“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 杨朔 《茶花赋》:“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2).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花,故称。《水浒传》第九三回:“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3).指梅花纸帐。 元
诗:“清悬四壁 剡溪 霜,高卧梅花月半牀。”参见“ 梅花纸帐 ”。(4).《梅花落》的省称。 唐
李白 《观胡人吹笛》诗:“十月 吴 山晓,《梅花》落 敬亭 。” 宋徽宗 词:“家山何处,忍听 羌 笛,吹彻《梅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鐘声渐罢,又戍楼寒角奏《梅花》。”参见“ 梅花落 ”。(5). 扬州
梅花岭 的省称。 清
《叶保堂明经多购抄本异书偶有感触辄韵之》:“生嫌棣萼枝偏暖,死葬 梅花 土亦香。”自注:“葬 梅花岭 。”参见“ 梅花岭 ”。(6).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之一。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三:“擤擤鼻子,就是要梅花;眨眨眼睛,是要黑桃。”分類:(1).杯酒。:“樽酒簋贰,用缶。” 唐
诗:“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代指酒食。 唐
:“ 梁王 咏叹斯久,撤去樽酒。 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分類:说少一点。第二六回:“世界之大,何上万万万人?少説,这里头也有一停儿没爹娘的女孩儿。”《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自从十六岁下场应试,一直顶到四十八岁,三十年里头,连正带恩,少説下过十七八场。” 茅盾 《子夜》二:“这次阵亡的旅团长,少说也有半打!”分類:(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瑶臺 閬苑 神仙, 蔡状元 是 天禄
石渠 贵客。”(3).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4).玉镜台。妆台的美称。 唐
《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 明
《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臺镜里,凤妆浓乍。”分類:(1).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2).泛指知晓事理。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3).符合道义。:“然则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求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於兴利除害。”:“得道之兵,鼓不振尘。”参见“ 得道多助 ”。(4).佛教谓修行戒、定、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然后可以成佛。《法华经·方便品》:“我今所得道,亦应説三乘。”:“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 灵运 前,成佛必在 灵运 后。” 唐
诗:“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西游记》第五四回:“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5).道教谓存神炼气有五时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销,六情沉寂,名为得道,由此可成仙或长生。 晋
:“上士得道,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 崑崙 ;下士得道,长生世间。” 宋
:“今謫 海南 ,又有传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復返者。”(6).寻到道路。:“ 管仲 、 隰朋 从 桓公 伐 孤竹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 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分類:指见识浅陋或鄙俗的人。 唐
诗之一:“白丁门外远,俗子眼前无。” 清
《书影》卷五:“若庸夫俗子,用金帛相购请,虽穷饿,掉头弗顾也。”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二章:“成童之时,便有志於圣贤之学,乡里俗子笑之。”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古之雅人,曾谓妇人俗子,看画必问这是什么故事,大可笑。”分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寄生魂在哪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