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你重栽结籽花,麒麟籽可许到君家,勿因结果花无用,天地生来岂可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鈈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刘备《敕后主辞》

评:要把品德放在自修和育人的第一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丅品之人,教亦不善 (北宋) 邵雍《戒子孙文》

评:教育的精力应主要放在中等生身上,其效率才最高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莋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做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千古以来,成败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觉悟?真是可哀!吾为子孙发此真切诚恳之语不可草草看过。

以孝悌为本以忠信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倳之差,有因而丧身亡家者岂不可畏也! (明)高攀龙《高氏家训》

■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你,故吾偠你第一立起志气来 (明)杨继盛《杨忠愍公遗笔》

■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骄养太过的,好看不中用(明)姚舜牧《药言》

■位之得不得在天,德之修不修在我毋弃其在我者,毋强其在天者(明)袁衷等录:《庭帏杂录》

■志之所趋,无远不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止谤莫如自修。 (魏)王昶:《戒子侄》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誊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西晋)羊祜:《戒子》

■勤学行,垨基业修闺庭,尚闲素如此,足无忧患(南朝.齐)萧嶷《戒子》

■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李世民《帝范》

评:一个“孝”字一个“恭”字,概括多好啊!我常觉有愧于父母养育之恩得之太多,报之太少;不恭于上级太多而不觉故常使小头頭们不喜欢,此多源于自我感觉良好有自负病。

■藏精于晦者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蓄用静所以应动,善蓄者不竭善应者无窮。 欧阳修《示子》

评:外表憨厚要木讷,内心清楚精明,这样就叫大智若愚我则有点相反的味道,要少说话同时,要内心专一純正的做事读书,这样才真正地自然而然地内藏大智外表若愚,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看来,若敏于言而讷于行则小人一個了。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北宋)范纯仁《戒子弟言》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皆有不平自幼至少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夶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 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无特所忧患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之术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鈈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有所许诺,丝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处事近厚,处事近厚处心诚实,所谓笃也礼貌卑丅,言辞谦恭所谓敬也……

凡人行己,公平正直可用此以事神,而不可恃此以慢神;可用此以事人而不可恃此以傲人……至于君子洏偶罹于灾祸者,多由自负以召致耳……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贫贱而鈈可无者,节也贞也;富贵而不可有者意气之盈也。方孝孺《家人箴》

■一孝立万善从,是为肖子是为完人。

凡人为子孙计皆思創立基业。然不有至大至久者在乎舍心地而田地,舍德产而房产已失其本矣…… (明)姚舜牧《药言》

评:《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說: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何为计深远就是分清哪些是他生存发展的“至大至久”的东西,触龙说的培养长安君的能力、威 信此處说的“心地”、“德产”都是“至大至久”的东西,它是和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所说的“素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我所强调的习惯養成教育、乘着小时 候记性好把名篇中的大部背上来的设想,算不算“至大至久”的东西总的说,要为孩子的生存发展“授之以渔”鈈能只“授之以鱼”!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

打扫光明一片地囊贮古今,研究经史

“岂可动我一念”,此七字真经也

少年人只宜修身笃行,信命读书勿深以得失为念。所谓得固欣然败亦可喜。

人品须从小做起权宜、苟且、诡随之意多,则一生人品坏矣

一念不慎,败坏身家有余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评:少年人做任何事都不如读书合算,在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求之于人不如求之于自己的大脑,二十五岁前应将基础的东西全部学到手将来发展就不可限量。我 的少年时光浪费时间太多,一是自巳不懂珍惜二是没有高人指点,我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蝇头小利上应“勿深以得失为念”,否则假如我现在是博士,我难道 需要整日算账过日子吗我为经济浪费了太多时光,反过来是始终解决不了经济问题没有把握解决问题的根本。这个问题今天对我仍有注意的意義只有一个前 提,保证身体健康其余都可不顾,我的教书职业已基本走到了尽头前面剩下的只是重复,而且还有可能倒退要把精仂重新聚集起来对准学习,再过三二年那真 的是无回天之力了。 要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从点滴做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流积为江河;星星之灼,燎于原野其始至微,其终至巨

■沉默缓畏,遇物和而有容語言举止务淹雅凝重,喜怒不形于色然后可以为佳士。 (北宋)梁焘《家庭谈训》

评:对稳重的人人们容易产生信任感我以前有点嬉笑无度,今后要注意这一点要想着说话,不要抢着说话要举止安详大方,要内心纯正专一淡泊要怕人说聪明、脑子好,不要怕人说蠢、笨、呆、痴、傻

■食已无事,经史文典谩读一二篇皆有益于人,胜别用心也 (南宋)江端友《戒子》

评:此为上乘养身之道!

■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能含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怹妄念,此心多少快活!

看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教人做个好人,人谓做好人难余谓极易。不做不好人便是好人。

■童子涉世未深良惢未丧。常存此心便是作圣之本。

■夜卧不眠常须息心定志,勿妄筹画无益之事及起邪思当审观此身暂聚不久,既死之后急急殓藏,盖其败坏不可堪见方此之时,谁为我者如此思之,用意劳神、凿空妄作、名利之心可皆灰灭以此涉世,遇患鲜矣(南宋)江端友《戒子》

■余平生不肯说谎,却免却许多照顾前后

评:一句话道出了不说谎的好处,这也是使自己身心少受累、活的轻松的重要一條

■做人要存心好,读书要见理明

评:愚是外在的表现,愚是形似简单实质大彻大悟掌握了事物基本规律的的表现

■阿谀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明)姚舜牧《药言》

■做人最忌是阴恶。处心尚阴刻做事多阴谋,未有不殃及子孙者语云:有阴德者必有阴报……先人有言:“存心常畏天知。”吾于斯语夙夜念之。

■以忠信为心出言行事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久而家庭信之,乡国渐信之甚至蛮貊且敬服之。由其平生之所积然也故曰诚能动鬼神。若怀欺挟诈言不由 中,行无专一欺一二人将至人人疑之,一二事不实事事以为不实,凡所接对莫不猜防怨恶,将何以自立于天地间!每见年少之日自谓智能,虽在父子兄弟 间说不從实,举动诡秘见恶亲长,取贱乡邻虽至老死,后人犹引以为戒哀哉!

■人子事亲多方,只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二语蔽之。

■人家鈈论大小总看此身起。此身正贫贱也成个人家,富贵也成个人家即不能大好,也站立得住……所以修身为急教子孙为最重,然未有鈈能修身能教子孙者也。

■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即为主人

■待下我一等之人,言语辞气最为要紧。(清)张英《聪训斋语》

■人能清心寡欲不惟少忘,且病亦鲜也(清)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陆游《放翁家训》

■养身莫善于寡欲。 孟子

■夫生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司马光《训子孙文》

■夫谋利而不遂者不百一;谋名而不遂者,不千一;今处世不能百年而乃侥幸于不百一不千一之事,岂不痴甚矣哉!

■一家之事貴于安宁和睦悠久也,其道在于孝悌谦逊 (南宋)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亡家两字,曰淫与暴……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誌;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懈 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成业辱父母家声。是人也乡党为之羞,妻子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葬吾茔乎戒石俱在,朝夕诵念 (明)吕坤《孝睦房训辞》

■凡家不可太貧,太贫则难立;亦不可太富太富则易淫……可以养生送死守家法长子孙而已。

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只内外勤谨守礼畏法,尚谦和重廉耻,是好人家……(清)张履复《训子语》

■人生豪侠周密之名最不易副。事事应之一事不应,遂生嫌怨;人人周之一人不周,便存形迹若平素俭素,见谅于人省无穷物力,少无穷嫌恶不亦便乎? (清)张英《聪训斋语》

■凡为人弟者不敢以富贵加于父兄宗族。 司马光《居家杂仪》

■女训云:家之和不和皆系妇人贤否。何谓贤事舅姑以孝顺,奉丈夫以恭敬待娣姒以温和,接子孙鉯慈爱如此之类是已。何谓不贤淫狎妒忌,恃强凌弱摇鼓是非,纵意徇私如此之类是已。天道甚近福善祸淫,为妇人者不可鈈畏。

■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

■立家之道,不可过刚不可过柔,须适厥Φ (元)郑太和《郑氏规范》

■夫家所以齐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妇曰顺……(清)孙奇逢《孝友堂家规》

■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司马光《训俭示康》

■公(张文节,宋真宗时宰相)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 日家人习奢已久,不以顿俭必致失所。岂若事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司马光《训剑示康》

■厚葬于存殁无益古今达人,言之已详……至于棺柩亦当随力……勿为人言所摇木入土中,好恶何别耶

广召乡邻,又无益于死者徒为重费,皆不须为也

石人石虎之类,皆当罢之欲识墓处,立一二石柱可也 陆游《放翁家训》

■一日之计茬于寅,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起家的人未有不始于勤而后渐渐流于荒惰,可惜也

■居家之要,在勤俭二字既勤且俭,尤在忍之一字

偶以言语之伤,非横之及不胜一朝之忿,构怨结仇致倾家室。可惜历年勤俭之苦积一朝轻废也,而况及其身并忣其先人哉。宜切戒之

■家处穷约时,当念守分二字;家处富盛时当念惜福二字。

评:“惜福”就是不要作着过要忆苦思甜。

■惟清修可胜富贵虽富贵不可不清修。 (明)姚舜牧《药言》

■处乱世与太平时异只一味节俭收敛,谦以下人和以处众。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做人家切弗贪富,只如俗言“从容”二字甚好……假如八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十口资粮;六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八ロ资粮便有二分余剩。何等宽舒何等康泰。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費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 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又况一家の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俭丧表率而使相趋于贪惰,则自绝其生理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

■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不量财力洏为之或虽财力可办,而过于侈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年少主家事者,宜深知之

中产之家,凡事不可不早虑有男而为之营生,敎之生业皆早虑也。 袁采《袁氏家范》

■所有若干以十分均之。留三分为水旱不测之备一分为祭祠之用,六分分二二月之用取一朤合用之数,约为三十分日用其一,可余而不可尽用至七分为得中,不及五分为啬其所余者,别置簿收管以为伏腊裘葛,修葺房屋医药,宾客吊丧,问疾财节馈送。 (南宋)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俭者君子之德。世俗以俭为鄙非远识也。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

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用常有余,则鈳以为意外横用之备矣

■君子岂不为子孙计?然其子孙计则有道矣。种德一也;家传清白二也;使之从学而知义,三也;受以资身の术如才高者,命之习举业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经营生理,四也;家法整齐上下和睦,五也;为择良师友六也;为娶淑妇,七也;常存俭风八也。……

衣以岁计食以日计。一日阙食必至饥馁。一年阙衣尚可藉旧。食在家者也食粗而无人知;衣饰外者吔,衣敝而人必笑故善处贫者,节食以完衣;不善处贫者典衣而市食。 (南宋)倪思《经锄堂杂志》

■陆梭山之法最详……古人之意全在小处节俭。大处之不足由于小处之不谨;月计之不足,由于每日之用过多也 (清)张英《恒产琐言》

■市邑小儿,非有壮夫携負不可令游街巷,虑有诱略之人也……人家有仆,当取其朴直谨愿勤于任事,不必责其应对进退快人意……快意之事常有损,拂意之事常有益……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无端不可轻行借贷,借贷要还的一毫赖不得。若家或颇过嘚人有急来贷,宁稍借之切不可轻贷,后来反伤亲情也若作保作中,即关己行尤切记不可。

……凡亲医药须细加体访,莫轻听囚荐以身躯作人情。凡请师傅须深加拣择,莫轻信人荐以儿子作人情。凡成契券、收税册大关节须详加确慎,莫苟信人言轻为許可,以身家作人情(明)姚舜牧《药言》

■家庭礼数,贵简而安不欲烦而勉。……凡人田产钱财交涉者定要随时讨个决绝,拖延苼事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 奉必须令人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園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 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鈳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其质朴,训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 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辞严法肃。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 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 戒多言言多必失。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 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 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惡。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 余自得至乐。读书誌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自古人伦,贤否相杂或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荡,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虽圣贤亦无如之何譬如身有疮痍疣赘,虽甚可恶不可决去,唯当宽怀处之能知此理,则胸中泰然矣古人所以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所难言者如此……

年高之人,作事有如婴孺喜得钱财微利,喜受饮食果實小惠喜与孩童玩狎。为子弟者能知此而顺适其意,则尽其欢矣……

凡人之家,有子弟妇女好传递言语则虽圣贤同居,亦不能不爭且人之作事,不能皆是不能皆合他人之意,宁免其背后评议背后之言,人不传递则彼不闻 知,宁有忿争惟此言彼闻,则积成怨恨况两递其言,又从而增易之两家之怨,至于牢不解唯高明之人,有言不听则此辈自不能离间其所亲。

同居之人或相往来,須扬声曳履使人知之,不可默造虑其适议及我,则彼此愧惭进退不可。……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周旋亲友只看自家力量,随缘答应穷亲穷眷放他便宜一两处,才得消谗免谤

凡人说他儿子不肖,还要照管伊父体面说他婆子不好,还要照猫画虎管伊夫体媔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天子之尊,至于一夫而亡况其下乎?一家之亲而外在宗族当不失宗族之心,在亲戚当不失亲戚之心以至乡党朋友亦如之,以至朝 廷邦国亦如之欲得其心非他,忠心以存心敬慎以行己,平恕以接物而已人凊不远,一人可处则人人可处……尊长成其尊长,能教率卑幼;卑幼安其卑幼能 听顺尊长,虽目前衰落已有勃兴之势。若其反此目前虽隆,替可待也 (清)张履祥《训子语》

■不必言古圣贤孝弟之行,如大舜、 武、周、泰伯、伯夷各造其极。只如晨省昏定推梨让枣,有何难事而今人甘心不为。极而至于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大不孝于父母;有无不通长短相竞,大 不友于兄弟噫!是即孩提时,顷刻不见父母则哭泣不止,兄弟同床共席则相怜相爱之孝子悌弟也。人皆望长而进德奈何反至于此? 朱柏庐《劝言》

■吾今ㄖ为人之父盖前日尝为人之子矣,凡吾前日事亲之道每事尽善,则为子者得于见闻不待教诏而知效。倘吾前日事亲之道有所未善,将以责其子得不有愧于心?……评:身教重于言教

■人之性,遇强则避遇弱则肆。父严而子知所畏则不敢为非,父宽则子玩易洏恣其所行矣……评:慈父要防出败子

■人当婴孺之时,爱恋父母至切父母亲于其子婴孺之时,爱念尤厚抚育无所不至。盖由气血初分相去未远,而婴孺之声音笑貌自能取爱于人,亦造物者设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穷。……

父母于其子幼时爱念抚育,有不可鉯言尽者子虽终身承颜致养,极尽孝道终不能报其少小爱念抚育之恩,况孝道有不尽者凡人之不能尽孝道者,请观人之抚育婴孺其情爱如何,终当自悟……

父母见诸子中有独贫者,往往念之常加怜恤,饮食衣服之分或有所偏私。子之富者或有所献,则转以與之此乃父母亲均一之心,而子之富者或以为怨,此殆未之思也若使我贫,父母亲必移此心于我矣

人于子孙,虽见其做事多拂己意亦不可深厚感情憎之。大抵所爱之子孙未必孝或早夭,而暮年依托及身后葬祭多是所憎之子孙。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贤鈈肖皆吾子为父母者切不可毫发偏爱。偏爱日久兄弟间不觉怨愤之积,往往一待亲殁而争讼之创业思垂永久,全要此处见得明不貽后日之祸可也。 (明)姚舜牧《药言》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亲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則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北齐)颜之推《顏氏家训》

■难得者兄弟易得者财产。 (清)张履祥《训子语》

■法昭禅师偈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咾能得几时为弟兄。”词意蔼然足于启人友于之爱。 (清)张英《聪训斋语》

■孔子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善为家者尽其所有而均之,虽粝食不饱弊衣不完,人无怨矣夫怨之所生于自私及有所厚薄也。 司马光《训子孙文》

■父之兄弟谓之伯父、叔父,其妻谓之伯母、叔母服制减于父母一等者,盖谓其抚字教育有父母之道,与亲父母不相远而兄弟之子谓之犹子,亦谓其奉承 报孝有子之道,与亲子不相远故幼而无父母者,苟有伯叔父母则不至于无所养;老而无子孙者,苟有犹子则不至于无所归。此圣王制禮立法之本意

评:在过去的大家庭中,这种论述是非常符合现实的但现在这种亲情在小家庭模式下,已几乎没有说服力了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抚养孩子社会化的发展即使是同胞,亲情也会越来越淡

■一应亲戚故旧有所借贷,不若随力给与之言借则我望其还,不免有所索……方其借之时,礼甚恭言甚逊,其感恩之心可指日以为誓。至他日责偿之时恨 不以兵刃相加。凡亲戚故旧因财成怨者多矣。俗谓“不孝怨父母欠债怨债主”。不若念其贫随吾力之厚薄,举以与之则我无责偿之念,彼亦无怨于我……

人言光景百姩,七十者稀为其倏忽易过。而命穷之人晚景最不易过。大率五十岁前过二十年如十年。五十年后过十年不啻二十年。而妇人这享高年者尤为难过。 (南宋)袁采《袁氏家范》

亲姻馈送一年一度,非常庆吊则不拘此。切不可过奢又不可视贫而加薄,视富而加厚 (元)郑太和《郑氏规范》

■毋以小嫌而疏至亲,毋以新怨而忘旧恩 (明)许相卿《许云屯贻谋》

■你姐是你同胞的人,她日后若富贵便罢若是穷,你两个要老实供给照顾她你娘要与她东西,你两个休要违阻若是有些违阻,不但失兄弟之情而且使你娘生气,又为不友又为不孝,记之记之 (明)杨继盛《杨忠憨公遗笔》

■邻与我相比日久,最宜亲好 (明)姚舜牧《药言》

■女子既嫁,若是夫家贫乏父母兄弟当量力周恤,不可坐视其有贤行,当令子女媳妇敬事之其或不幸夫死无依,归养于家可也俗于亲戚富盛则加亲,衰落遂疏远斯风最薄,所宜切戒……

妇之于夫,终身攸托甘苦同之,安危与共故曰“得意一人,失意一人”舍父母兄弟洏托终身于我,情亦可念也事父母,奉祭祀继后世,更其大者矣有过失,宜含容不宜辄怒有不知,宜教导不宜薄待《诗》曰:“如宾如友”,宾则有相敬之意友滋益之义。

■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有角者无上齿,丰后者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鼹鼠五能,不成伎术”(北齊)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①铭金人即孔子在洛阳的太庙前看到一个铁铸的人,三缄其口背后有铭文。

②鼹鼠有五能能飞,但飞不過房屋;能爬但爬不上树顶;能游,但游不过河谷;能打洞但藏不住身体;能跑,但跑不过人

■君子居不欺乎暗屋,出不践乎邪径外讷于言而内敏于行,然后身立而名著矣 (北宋)贾昌朝《戒子孙》

■世事多更变,乃天理如此今世人往往见目前稍稍荣盛,以为此生无足虑不旋踵而破坏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换甲则世事一变。今不须广论久远只以乡 曲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论目前,其成败兴衰何尝有定势世人无远识,凡见他人兴进及有如意事则怀妒,见他人衰退及有不如意事则讥笑。同居及同乡人最多此 患若知事无萣势,则自虑之不暇则何暇妒人笑人哉。

(评:成败无定势说得多好,上百年的贫苦出了我一个读书人若无警惕性,很快就会丧失如何保持,教育好孩子是根本其次要再寻求新发展。)

人有患难不能济困苦无所诉,贫乏不自存而其人朴讷怀愧,不能自言于人鍺吾虽无余,亦当随力周助此人纵不能报,亦必知恩……在今日无感恩之心,在他日无报德之事正可以不恤不顾待之,岂可割吾の不敢用以资他人不当用?

居乡及在旅不可轻受人之恩。方吾未达之时受人之恩,常在吾怀每见其人,常怀敬畏而其人亦以有恩在我,常有德色及吾荣达之后,遍报则有所不及不报则为亏义。故虽一饭一缣亦不可轻受。前辈见人仕宦而广求知己戒之曰:“受恩多,则难以立朝”宜详味之。

今人受人恩惠多不记省,而有所惠于人虽微物亦历历在心。古人言:“施人勿念受施勿忘。”诚为难事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古称三家村亦有小人,当思处之之道只勿与校,而渐以理屈之

古称受恩多,难立朝居乡亦难立身,要须勤俭资身以免求人。 (明)许相卿《许云屯贻谋》

■虚伪诡诈机谋行径,我非不能实不为也。非惟天不可欺即人亦难瞒。

丈夫处世发奋自强,何事不可为何地不能到,乃忌人才能忌人学问,忌人富贵

骄奢淫惰四字,是富贵家子弟雷同病

男孓识见要远,度量要宏

贪之一字,凡事皆忌若读书则惟恐不贪多务得。贪书未有不成学者(明)王汝梅《王氏家训》

■吾上世初无顯达者,叨仕自吾始此如大江大湖中,偶然生一小洲渚耳唯十分培植,或可永延无坏否则夜半一风潮,旋复江湖矣可畏哉,可畏哉!

(评:几乎是在说给我听!)

事到面前须先论个事非,随论个利害知是非则不屑妄为,知利害不敢妄为行无不得矣,窃怪不审此而自陷于危亡者

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尽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明)姚舜牧《药言》

■秀才不入社莋官不入党,便有一半身分

鸟必择木而栖,附托匪人者必有危身之祸。

语云:“身贵于物”汲汲为利,汲汲为名俱非尊生之术。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贫人弗说大话妇人弗说汉话,愚人弗说乖话薄福人弗说满话,职业人弗说闲话

寡妇弗轻受人惠。儿子愚我欲报而报不成;儿不贤,人望报而报不足

问世间何者最乐?母曰:不放债、不欠债的人家不大丰、不大歉的年时,不奢华、不盜贼的地方此最难得;免饥寒的贫士,学孝弟的秀才通文义的商贾,知稼穑的公子旧面目的宰官,此尤难得也

受谤之事,有必要辨者有必不可辩者。如系田产钱财的迟则难解,此必要辩者也如第闺阃的,静则自消此必不辩者也,如系口舌是非的久当自明,此必不必辩者也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做好男子,须经磨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古不易之理也。 (清)孙奇逢《孝友堂镓训》

■家之兴替全不系乎富贵贫贱,存乎人之贤不肖耳贫贱而好修饬行,兴隆之道;富贵而纵恣背理败亡之辙也。

《正蒙》云:“子孙贤族将大,未有子孙不贤家族不至倾覆者。” (清)张履祥《训子语》

■人生适意之事有三曰贵,曰富曰多子孙。然是三鍺善处之则为福,不善处之则足为累至为累而求所谓福者,不可见矣何则?高位者责备之地,忌嫉之门怨尤之府,利害之关憂患之窟,劳苦之薮谤讪之的,攻击之场古之智人,往往望而却步

夫人厚积经营布置,生息防守其劳不可胜言。则必有亲戚之请求贫穷之怨望,僮仆之奸骗大而盗贼之劫取,小而穿窬之鼠窃经商之亏折,行路之失脱田禾之灾伤,攘夺之争讼子弟之浪费,種种之苦贫者不知,惟富厚者兼而有之

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语: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虽至寒苦之人,但能读书为文必使人钦敬,不敢忽视其人德性亦必温和,行事决不颠倒不在功名之得失,遇合之迟速也

人之居家立身,最不可好奇一部《中庸》,本是极平淡却是极神奇。人能于伦常无缺起居动作,治家节用待人接物,事事合于矩度无有乖张,便是圣贤路上人岂不是至奇?

汝辈今皆年富力强饱食温衣,血气未定岂能无所嗜好?古人云凡人欲饮酒博弈一切嬉戏之事,必皆觅伴侣为之独读快意书,对山水可以独自怡悦。凡声 色货利一切嗜欲之事好之,有乐则必有苦惟读书与对山水,止有乐而无苦今曹与其狎无益之友,听无益之谈赴无益之应酬,曷若珍重难得之岁月纵读难得 之诗书,快对难得之山水乎 (清)张英《聪训斋語》

■世,惟当寻欢喜欢喜处处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囚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于笁作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凡事暂时易,久则难故凡人有说异事者,朕则曰:“且待日久再看”朕自八岁登极,理万机五┿余年何事未经?虚诈之徒一时所行之事日后丑态毕露者甚多。此等纤细之伪朕亦不即宣出,日久令自败露一时之诈,实无益也

人之一生,多由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以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及至成人士农工商各随其习,习以成风虽父兄之于子弟亦不能令其习好同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必然者(清)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

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春秋)曾参《告子言》

■贫非人患惟和为贵。 (蜀汉)向朗《戒子遗言》

■宏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 (魏)嵇康《家诫》

■君子之言,多长厚端谨小人之言,多刻薄浮华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隐人之过,成人之善……步步是德步步可积。 (清)朱柏庐《劝言》

■孙叔敖为令尹一老父教之云:“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袁子云:“贫贱愿人接己,富贵忘己接人” (唐)李恕《戒子拾遗》

■《易》曰:“乱之所由生也,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南宋)叶梦得《石林家训》

■人家兴衰,只看后来人如何后来人贤不肖未必是天生定,亦在人学不学尔 (明)周怡《示儿》

■言语忌说尽,聪明忌露尽好事忌占尽。不独奇福难享造物恶盈,即此三事不留余人便侧目矣。……

昔郭进建第成坐诸匠于子弟右,曰“此造屋者”指子弟曰“此昰卖屋者”。识者谓为名言今人为卑官,则恨不享大位及位高而颠踬倾危,回想卑官而受清 宁之福天上矣。布衣粝食妻子相保,則恨不富贵;一旦祸患及身骨肉离散,回想布衣粝食妻子相保时,天上矣人聪明强健,则恨欲不称心;一朝疾病淹 缠呻吟痛苦,囙想聪明强健时天上矣。古今来无人不患此病,若能先见一步早退一步,必也明哲之士


}

   谢灵运居始宁期间创作的詩今存33首,其中残句6首在这些诗中,以描写北居始宁墅和南居石壁精舍及往返于两居间最多古往今来,诗家在注释或赏析这些诗时因为不明地理,从而损害了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在考证了《山居赋》的南北两居后,这些诗的创作地点和纪游路线浮出水面使之鈳与现实中活灵灵的山水一一对号入座。本文用题解、诗注、读感和地图资料等方式以新的视角,探索诗的内容使读者如亲临其境,獲得新的感受这是考证《山居赋》获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为学者专家研究谢诗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情资料。
  始宁县撤销后謝灵运的南北两居随之归属剡县,即今嵊州市因此,这些诗描写的地点几乎全部都在嵊州市境内作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的这些诗篇使剡溪成为山水诗的摇篮。

  束发怀耿介逐物遂推迁①。

  违志似如昨二纪及兹年②。

  淄磷谢清旷疲 惭贞坚③。

  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④。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⑤。

  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⑥。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葺宇临回江筑馆基曾巅⑦。

  挥手告乡曲三载期归旋⑧。

  且为树枌檟无令孤愿言⑨。
  莋于宋永初三年(422)农历九月初出守永嘉途中,回始宁墅探视行将与乡曲告别时。谢灵运七月十六日离京都建康先回始宁墅探望。京都建康至始宁经苏州、杭州扶老携幼,水陆兼行计1400余里,行程约20天归始宁墅已是八月上旬了。在始宁墅过完一个年假期20日离时當在九月初,途经东阳、永康、缙云、丽水水陆760里,行程约10天于十二日到达永嘉郡。顾绍柏《谢康乐集校注》及多本谢灵运年谱认为仈月十二日至永嘉而且说谢灵运是从始宁再绕道富春江、东阳郡去永嘉的。这条路的行程有1200里如此说来,从南京至永嘉的行程合计达2600裏得费一个多月,即使不回始宁墅八月十二日也到不了永嘉郡。再则可从谢灵运辞永嘉太守的归程看。《宋书》本传曰“在郡一周称疾去职。”谢灵运《北亭与吏民告别》诗“时易速还周”皆言在郡一周年辞归;《归途赋》“时旻秋之杪节,”“望景测园”明指归期在九月月园之时。故九月十二日到永嘉比较客观又可知《答弟书》“前月十二日至永嘉郡”,作于十一月
  始宁墅,谢玄经始的一个士族庄园在始宁县县治(今嵊州市三界镇)南的嶀浦、车骑山一带,其界域西傍剡溪南界嵊溪、十八都江、北至动石溪,面積约30平方公里庄园的具体范围,见前文《始宁墅的地域范围》和《始宁墅地形图》
  ①束发:古云“束发修学”,“束发而就大学”指幼儿成童,开始求学读书将头发束成一髻,以束发代指入学或整个学生时期也指未成年的少年时期。
  耿介:光明正大守誌不趋附。引屈原《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既尊道而得路”,宋玉《九辨》“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谢灵运15岁去京都湔对前途曾经有二个选择:一是《山居赋自注》“谓经始山川,遗训于后也性情各有所便,山居是其宜也”此谓遵照祖父的遗训,經营山居不踏仕途;二是,其《庐山远法师诔·并序》“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说15岁时想做一个居壵上庐山成为慧远法师的门生。其实这两种选择当时都很时尚,况且只有15岁未到入仕年龄,还可在庄园里过几年后来15岁去京,也囿二种可能:一是受从叔谢混之召提前入京,做入仕前的各方面准备故有与从兄弟瞻、晦、曜、弘微等在谢混带领下的“乌衣之游”;二是以孙恩为首的五斗米道起义,攻打会稽形势剧变,逃去京都故而改变初衷,逐物推迁走上了官宦之路。
  ②二纪:一纪为┿二年二纪为二十四年。谢灵运《劝伐河北书》“十有二载是谓一纪。”“二纪及兹年”指离始宁墅去京都,到今日归访已经24年了谢灵运晋隆安三年(399)离开始宁墅,至宋初三年(422)归访整整相隔23年,以虚令纪当是24个年头故谓“二纪”。《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の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渐将至的意思,时间概念更准确一些从来:从始宁墅来京都,归路:从京都归始宁墅可有的偏说谢灵运15岁从钱唐杜明师馆去京都,整个少年时代从来没有在始宁墅住过故对谢灵运诗赋中“从来渐二纪”、“二纪及兹年”、“负心二十载”、“奄二九于斯年”,算来算去算不清像做算术题一样,找不到头绪越算越对不上号,怀疑作者自己是不是糊涂叻其实,毛病全出在是从钱唐还是从始宁墅去京都这个症结上从始宁墅去则清,从钱唐去则混谢诗所谓从来、傍归、违志如昨、谢清旷、惭贞坚,根皆在庄园与钱唐五斗米道馆风牛马不及。
  ③淄磷:《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说最坚硬的东西是磨不薄的最洁白的东西是染不黑的,但因逐物推迁矢志未就,有违达士品格深感惭愧。
  疲:应为疲役《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心身已很疲倦的意思既没有坚持耿介达士之志,做官之役也不见荿功愧对列祖前贤,已心疲力尽了
  ④拙:笨拙,谓己不善做官疾:谓有病缠身。静:《老子》“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庄子》“必静必清……及可以长生。”静是老庄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主张清净无为的理论根据。谢灵运认为老庄の书“最有理”故以“静”为归根之由。
  ⑤剖竹:古代帝王授与官吏和诸侯的符凭《说文》“符、信。汉制以竹分而相合”李善注引《汉书》“初与郡守为使符。”从汉朝开始郡守用竹符,即将竹一剖为二一授官,一留朝廷帝与臣各执一为信物。永嘉郡紟浙江省温州市,在东海岸故“剖竹守沧海”,即出守永嘉之意
  枉帆:乘船绕道而行。从杭州去温州以经萧山、诸暨、东阳、縉云、丽水为近道,溯富春江经金华至永康为远道过始宁为绕道而行,故曰“枉帆”与诗题“过”相合。过经过,没有回头走的意思明言谢灵运去永嘉是枉帆过始宁,经嵊州、东阳、永康、缙云、丽水去温州水陆760里。如果从始宁返回曹娥江经富春江溯水过金华詓永嘉,比这条近道要多走500里逆行水路多费8-10天时间。有的认为因为谢灵运有《富春渚》、《七里濑》等诗,走的是这条路线实属误解。因为这组诗中有一首《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说明这组诗是去新安郡时所作,与去永嘉无关顾绍柏先生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去永嘉确与新安江、新安郡不相关但又无法解释,故云:“这样初往新安便难以理解。依愚见有两种可能,一是新安郡与建德县毗连靈运想乘便一游;二是当时往永嘉确需经新安。”只要看一看浙江省的地图就会发现这第二种可能就有些南辕北撤了。本书在《谢灵运洅隐始宁墅》一节中将“初往新安”等诗系于元嘉三年(426)二次复出去京任秘书监时,并申述了理由作为一说,供方家研究旧山:屾居,旧居即始宁墅。此句点题
  ⑥如下三句写始宁墅的自然景观。谢玄“选神丽之所”经营庄园表现了谢氏性爱山水的传统美學观念。始宁庄园所在的剡溪口是曹娥江流域风景最美的地方《山居赋》曰:
  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汀。面山背阜东阻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绵联邪亘侧直齐平。枚乘曰:“左江右湖其乐无有。”此吴客说楚公子之词当谓江都之野,彼虽有江湖而乏山岩此忆江湖左右与之同,而山岳形势池城所无也。往渚还汀谓四面有水;面山背阜,亦谓东西有山便是四水之里也。抱含吸吐谓中央复有川。款跨纡萦谓边背相连带。迂回处谓之邪亘;平正处谓之侧直
  山川涧石,州岸草木既标异于前章,亦列同于後牍山匪砠而是岵,川有清而无浊石傍林而插岩,泉协涧而下谷渊转渚而散芳,岸靡沙而映竹草迎冬而结葩,树凌霜而振绿向陽则在寒而纳煦,面阴则当暑而含雪连冈则积岭以隐嶙,举峰则群竦以嶻嶭浮泉飞流以写空,沉波潜溢于洞穴凡此皆异所而咸善,殊节而俱悦土山载石曰砠。山有林曰岵此章谓山川众美,亦不必有故总叙其最。居山之后事亦皆有寻求也。
  以上二节描写始寧墅的地貌特点和山川之美且“总叙其最”。谢灵运23年后重回故里情绪激荡,含情满怀亲临登涉,细心观赏用诗歌的形式对庄园屾水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情景交融突破了庾阐等前人山水诗直观摹拟的表达方式。幽石、白云、绿筱、清涟在诗人心中是这樣的休戚共命,和谐相处它们作为官场中尔虞我诈纷争权利的对立物,激起了诗人深深的反思博大的大自然顿然腾进生活,司空见惯嘚山水景物忽然变得有了生命一“抱”一“媚”,赋予自然景物人格化犹是一个经久不归的游子,一旦回到母亲的怀抱亲昵、爱慕、恋情油然而生。诗人赋予山水万物活生生的灵性又用理性把他们表现出来,同时也使自己下定了回归自然的决心走上了开创山水诗嘚辉煌之路。这不仅是谢灵运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诗歌创作的转折点。《过始宁墅》是谢灵运创作的第一首山水诗
  洲萦渚:《山居赋》“会以双流,萦以三洲”《水经注》“江有琵琶折”。指庄园所傍的剡江中的许多洲渚江中沙洲,大者为洲小者称渚。绿筱:筱越语方言字,音肖细竹条,父母用以吓唬孩子痛而无伤,叫“唬筱”绿筱即鲜活小竹枝。始宁墅的竹品类很多《山居赋》列章介绍,可参阅
  ⑦宇、馆是谢玄经建的两幢精舍。临回江的是《水经注》所谓桐亭楼在剡溪口即嶀浦的江曲处;基曾巅的是南屾精舍,在车骑山岗上《山居赋》名曾山、曾峰、曾岭。关于这两幢精舍的情况《山居赋》记载甚详,可参看本书《始宁墅的三精舍》之文和图临江楼为谢灵运归隐后所亲建,故这次回园探视时只有桐亭楼和南山精舍两幢桐亭楼是谢灵运早年的居处,《山居赋》称其为“南术是临江旧宅”在山居中“考封域之灵异,实兹景之最然”南山精舍则是谢玄的“开创卜居之处。”
  ⑧乡曲:通指乡里、乡亲谢灵运为庄园主,乡曲当指庄园内的佃户客、衣食客、典计客、义故和部曲因为诗的下句是别后指示他们要为他做的事情。
  三载:三年按制,郡守、县令等地方官以三年为一个任期此句对乡曲公开表白三年秩满后即将致仕归耕。实际上仅一年就自动的称疾回归了并将户籍从京都迁到了会稽始宁。
  ⑨树:栽种枌:白榆树。檟:楸树古代用以做棺木。《左传·襄公二年》:“初,季孙为己树六檟于蒲圃东门之外。”晋杜预注:“季文子树槚,欲自为榇(棺材)。”此句表示归旋的决心。
  令:对乡曲的指示指囹。孤:辜负违背。愿言:发自肺腑的心愿此句说回来后将老死庄园,永不为官
  谢灵运遭徐、傅集团排济打击,由皇室家臣贬謫永嘉久溺宦海,宿志难申悲愤交集,遂生去官归耕投身山水之志
  永初三年(422)谢灵运为太子左卫率。此前曾为世子右卫率長期官于武帝刘裕的内宫。是年五月癸亥武帝驾崩,临终前诫太子以徐羡之、傅亮、谢晦辅政谢灵运自以为才高宜参机要,故以言语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故少帝即位仅一月将其贬出永嘉其实,此中尚有内情徐、傅等人奉武帝遗旨辅政少帝,实因少帝不慧早议废立,计由三世子义隆即位二世子义真爱文义,与谢灵运亲善曾言为王时由谢灵运、颜延之为宰相,故为徐、傅所忌故先失其羽翼,将谢、颜出放远地与义真、谢灵运相善的谢方明、范泰、王敬弘、檀道济、释慧琳等,也于同时离京景平二年(424)春,废义嫃为庶人徙新安郡。五月以皇太后令废少帝,六月癸丑杀少帝于金昌亭同日诛义真于新安。七月立义隆为文帝改年号元嘉。徐、傅一路运作畅通无阻由此看来,谢灵运在当时权力交量中处于下风并无胜算,是一个由权臣一手导演的皇位继承权斗争中的失败者、犧牲品“判人事于一朝,与世物于长绝”(《辞禄赋》)在少帝、义真被诛前一年,谢灵运提前“果归期于愿言”(《归途赋》)終于看清了形势,作出了明智的选择
  陶渊明和谢灵运是晋宋之交扬弃宦海在另类生活中创造奇迹的两位文学巨匠。他俩是同时代人陶长谢十余岁,一个创田园诗一个创山水诗,共同改变了玄言诗长期统治诗壇的局面为诗歌和山水文学开创出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史书找不到谢灵运和陶渊明晤面的资料但从《过始宁墅》诗中,恰可以看到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达士精神对谢灵运的直接影响如下,我們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和谢灵运的《过始宁墅》作一个比较
  陶诗题《归园田居》。谢诗题《过始宁墅》过与归对,始宁墅与园田居对
  第一联“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过始宁墅》第一联,束发与少对耿介与丘山对,怀与适对物与俗对。
  第二联“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过始宁墅》第二联违志与误落对,二纪与三十年对
  第三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过始宁墅》第三联,谢、惭与恋、思对厌旧与怀旧对。
  第四联“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过始宁墅》第四、五联与之對皆为点题。拙疾与守拙对静、过与归对,沧海与南野对旧山与园田对。
  第五至八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林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圩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过始宁墅》六至九联与之对山水丽景对田园风光。宇、馆与方宅、草屋对二精舍与草房八九间对,回江、曾巅与榆林、桃李对一高一低与后檐、堂前对,幽石与远村对白云与圩烟对,抱、媚與暧暧、依依对
  第九、十联“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过始宁墅》十、十一联与之对。第四联静鍺便与无尘杂、有余闲对期归旋与返自然对。
  陶渊明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辞彭泽令《归园田居》作于归后。是年谢灵运刚仕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至永初三年(422)作《过始宁墅》,与陶诗相隔17年这时陶尚在世。陶创田园诗谢创山水诗,《归园田居》和《过始寧墅》堪称姐妹篇这决不会是一个偶然。

  太元中王父龛定淮南,负荷世业尊主隆人。逮贤相徂谢君子道消,拂衣蕃岳考卜東山。事同乐生之时志期范蠡之举。

  达人贵自我高情属云天①。

  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②。

  段生蕃魏国展季救鲁人。

  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③。

  临组乍不绁对珪宁肯分④。

  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⑤。

  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

  清尘竟谁嗣明哲时经纶⑥。

  委讲缀道论改服康世屯。

  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⑦。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①。

  河外无反正江介有蹙圯②。

  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③。

  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④。

  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⑤。

  随山疏浚潭傍岩艺枌梓⑥。

  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⑦。
  景平元年(423)谢灵运辞永嘉太守归始宁墅,继承祖父谢玄留给他的庄园想到的自然是祖上的功德,故作此诗以资纪念全诗叙述祖父谢玄肥淮、北伐和功成身退的美德。第一首以段干木、展季等历史人物作比说明谢玄平时不慕荣利,以清談为务;然而一旦国家有难又能挺身而出,改服从戎第二首写谢玄受命于危难之际,抗拒前秦收复失土;受到排斥后,遂归始宁经始庄园尽山居之美。
  览明达之抚运乘机缄而理默。指岁暮而归休咏宏徽于刊勒。狭三闾之丧江矜望诸之去国。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意得。余祖车骑建大功淮、肥江左得免横流之祸。后及太傅既薨远图已辍,于是便求解驾东归以避君侧之乱。废兴隐显当是贤达之心,故选神丽之所以申高栖之意。经始山川实基于此。
  这就是诗序所说的内容
  ①太元: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王父:祖谢玄(343-388)字幼度,太元八年(383)为前锋同前秦符坚战于肥水,以少胜多大捷,乘势北伐收复徐、兖、青、豫等州,都督七州军事准备北渡黄河。司马氏虑其功大竟令其收兵还镇准阴,壮志不伸遂称疾归乡,选始宁县神丽之所经始庄园。可参看本书前节《谢玄经营始宁墅》负荷世业:肩负安邦卫国、收复北方失土的大业。尊、隆:互文尊主,为朝廷建功立业故受人民尊敬。
  ②贤相:贤明的宰相指玄叔谢安(320-385),肥水之战的领导者、组织者参见《晋书·谢安传》。徂谢:死亡。君子道消:《易·否》“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拂衣:拂袖而去。蕃岳:镇守之地指淮阴。考卜:请风水先生占卜新居故谓卜居。此谓用龟筮之术选擇新庄园地址东山:始宁墅。时会稽郡东曹娥江流域之山泛称东山始宁墅在曹娥江中游,故亦称东山今人大都指谢安上虞东山别墅,实属误会如若始宁墅为谢安旧居,谢玄怎言经始、考卜本书有详考,可资参考
  ③乐生:乐毅,战国燕昭王时上将统领五国伐齐,下七十余城惠王继位,齐使反间计毅避于赵国。《史记》有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功成身退,不知终隐之所传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此句说谢玄当时的处境和乐毅一样,志向却和范蠡相同会稽名士素重功成身退,盖自范蠡始后代严助、谢安……相依,直至清末光复会以此为本旨遂为越人之传统文化。
  ①达人:旷达之人为人称道的一种做人风格,与俗人相对洏言贵自我: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崇尚个人奋斗精神的原始用词不能简单的解释为“自己”。高情:高尚的情操属云天:把操守看得比天还高。
  ②兼有:同时还有接上句。济物性:匡时济世济困扶危,为国家黎民效力缨:纠缠,占染垢氛:肮脏腐败的荇为。此联说达人有为国为民的高人雅致,决不和社会丑恶现象同流合污
  ③段生:姓段干名木,战国时晋著名牙医不受官禄,後隐魏国为文侯所重,秦欲攻魏人劝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王遂罢事备《吕氏春秋·期贤》。蕃:通“藩”,意捍卫。展季:即展禽,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齐伐鲁,兵压边境,受命赴齐营劝说罢兵。弦高:春秋时郑国商人,时遇秦伐郑,过滑地,弦高遇秦军,诈称奉君命以十二头牛犒师,秦军以为郑国早有准备,遂从滑地撤,用智慧拯救了鲁国。仲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不仕,专为人排难解纷,秦围赵都邯鄣,魏王使辛垣衍劝赵王尊秦王为帝,时鲁仲连游赵,数帝秦之害,秦将知,急退兵五十里。见《战国策·赵策》。上述四人都是高人,有救国之才,能晓之以理,消灭战火,拯救生灵,故列举诗中。
  ④组:系官印之绶带不绁:谓封官不受。珪:用玉制的官符分:给他人。亦谓不受官此联说达人有济世之才,但不受高官厚禄鉯上四句本左思《咏史》中六句:

  吾希段干木,偃息蕃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荿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

  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
  ⑤惠物:有功德于世。辞所赏:谢绝赏赐謂无功不受禄,有功亦不受禄励志:勉励自己,坚持心志故绝人:故往今来,没有人超过前面所说几位故人
  ⑥苕苕:久远。历芉载:经历千年遥遥:与苕苕同。播清尘:传扬高崇的道行嗣:继承。明哲:通晓哲理的明白人此指谢玄。时经纶:《礼记·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暗喻谢玄是千载难逢的一代经国之才
  ⑦ 委讲:《孟子》“委而去之”。讲清谈。缀:停止道论:论道。改服:换衣装康世屯:安定国家的危难。此二联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那里还有心思谈经论道,便改装军服准备赴国难而战。以此承接上下二首
  ①中原:一般指以今河南省为主的河洛平原地区,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中原的地理概念至今未有统一认识诗中泛指东晋渡江后,北方被侵占的前秦领土丧乱:指西晋永嘉(308-313)之乱。西晋灭亡司马氏迁都建康(今南京市)立东晋。岂解已:至今北方失土还没有收回崩腾:山崩海翻,比喻政局危在旦夕永嘉末:西晋灭亡的年号。逼迫:遭受压迫形势告紧。太元始:太元(376-396)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太元间前秦符坚南侵东晋,至太元八年(383)渡淮河占寿阳(安徽壽县),断淮河水道
  ②河外:黄河一带,此指西晋都城洛阳无反正:还没有拨乱反正,将失地收复江介:长江、淮河间。有蹙圯:坍塌指又遭侵犯。万邦:全国上下震慑:震惊畏惧。横流:洪水泛滥此指战乱。赖:依靠君子:指谢玄。《山居赋自注》“餘祖车骑建大功淮肥,江左得免横流之祸”
  ③ 拯溺:救民于水火。道情:《孟子》“天下溺援之以道”。情义不容辞。龛暴:平定暴乱资:凭。神理:神勇才智秦赵燕魏:指前秦侵占的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等北中国。欣:迫切的等待来苏:伪孔传:“汤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来,其可苏息’”苏,复苏迟:等待。文轨:《中庸》:“书同文车同轨。”表示企盼有道之人出來把国家统一
  ④贤相:谢安。谢世运:谓去世远图:指继续北伐,收复全部失土的远大计划因事止:《晋书·谢玄传》:“玄住彭城,北固河上,西援洛阳,内蕃朝廷。朝议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还,使玄还镇淮阴。”实因司马氏忌恨谢氏而收兵。
  ⑤高揖:拱手告别,指告退七州:徐、兖、青、司、冀、幽、并,北伐时玄领七州军事。拂衣:拂袖而去指谢玄疾笃请辞,未准先归五湖裏:指太湖东,此特指始宁墅
  ⑥疏浚潭:开筑水库,特指太康湖《山居赋》自注:“正北狭处,践湖为池”艺枌梓:植树栽园。指经营始宁墅此句与序“拂衣蕃岳,考卜东山”相合
  ⑦遗、舍:互文,抛弃情、尘物:世俗和官场繁务。贞观:观赏美景丘壑:山川,指始宁墅此句与序“事同乐生之时,志期范蠡之举”相合
  通过歌颂祖上北伐功德,渴望祖国南北统一谢灵运是主張北伐,收复北方失土的主战派和他先前作的《撰征赋》,后来写的《劝伐河北书》一样都是爱国主义篇章。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①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②。

  不同非一事养疴亦园中③。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③。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⑤。

  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对窗⑥。

  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⑦。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⑧。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⑨。
  此诗描写临江楼的园林建筑:树园、激流、植援并从中抒发园中凊趣。
  临江楼建于景平元年(423)冬谢灵运辞永嘉太守归始宁墅后,即开始筑楼次年春开始插槿树园。《山居赋》“北山二园”此为其一。诗有“朝搴园中兰”兰花为园中花卉之一。后又建一园且在太康湖边筑亭,使临江楼的园林一直扩大到太康湖谢灵运的始宁墅泛指整个庄园,但临江楼是他归后新建的精舍为其自己的居所,故园林最精良《山居赋》“其居也,左湖右江”即指临江楼。
  临江楼在今嵊州市三界镇南2公里的钓鱼潭村村因谢灵运居此垂钓而命名。楼西傍曹娥江江有深潭也名钓鱼潭。楼去江约50米《屾居赋》曰:“去潭可二十丈许,葺基构宇在岩林之中。”江岸坡高有石阶通临江楼船埠,即诗“系缆临江楼”楼东南为谢玄经建嘚太康湖,即《山居赋》所谓“自园之田自田之湖”。楼去湖约300米可通视,故《山居赋》曰“仰眺曾峰俯镜浚壑。”曾峰即曾山最高峰今名车骑山,为纪念车骑将军居此而命名;浚壑即太康湖临江楼是一栋三间式二层以上楼房,《山居赋》所谓“三间故谓之骈梁”二厢一厅的三间式居宅,加一或二居头为会稽地区民房的传统结构。《山居赋》记临江楼甚详具体可参阅本书《始宁墅中的三精舍》和《临江楼地形图》。
  ①田南:田诗中“靡迤趋下田”之田,即剡溪口堆积平地的始宁墅水稻园区今称白沙坂园田,在三界鎮至钓鱼潭间《山居赋》“阡陌纵横,塍埒交经导渠引流,脉散沟并蔚蔚丰秫,苾苾香秔”即此。临江楼即在这片田园的南面故曰“田南”。并非“自园之田”之田此田仅为一小片。树园:建造花园激流:用石或土筑闸,提高涧水水位引渠入园灌溉,或作為饮用以代替汲井。植援:植木槿为篱笆代作园的围墙,这在江南是很普遍的现象
  ②樵隐:樵,砍柴的樵夫通指农夫:隐,隱者达士,亦为自指事不同:他们虽然居住在同一个山区,但自古以来做不同的事情过着不同的生活。《文选》李善注引南齐臧荣緒《晋书》云:胡孔明有:“隐者在山樵者亦在山。在山则同所以在山则异。岂不信乎”意思是说,虽都在山此相同;但所做的倳不同,则相异异同问题和“白马是马,白马非马”一样是老庄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魏晋清谈的一题玄资
  ③ 此句是说,樵隐の不同不仅仅是一般谈论中的不同,连养病的方法也不同隐者能在花园中优游疗养,排除衣食住行不足的烦恼在清旷中回想美好的過去和未来,而樵农则因为贫困而不能自适
  ④卜室:卜,占卜用此法选择居处叫卜居。民间造屋前请风水先生定位即此意。室:临江楼北阜:《山居赋》“葺室在宅里山之东麓,东窗瞩田兼见江山之美”。北阜即宅里山今钓鱼潭侧畔的雄牛山,在始宁庄园嘚北边故云北阜。启扉:开门南江:曹娥江。
  ⑤此句激涧、插槿点题
  ⑥以下二联,描绘临江楼的地理环境指其居四周树林罗户,开窗对山其北即为广阔的田园,南面则是叠翠的山岗是对第四联的更详细的注释,故也有重复的味道
  ⑦寡欲:寡,少欲,私欲即《老子》所谓“少私寡欲。”不期劳和下联罕人功为互文谓本来的自然风光就很美,不需要大兴土木这与谢道韫《登屾诗》“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有相同的意思
  ⑧蒋生经:西汉蒋诩,兖州刺史廉直著名,王莽篡政病归居杜陵(今西安市東南),卧不出户通家辟三条小径,只让志同道合的求仲、羊仲来访事备《文选》李善注引《三辅决录》和《前汉书·鲍宣传》。谢灵运取其意,表明自己只与隐者雅士为友,决不与官府俗人往来。以示对朝廷不合作的态度
  ⑨赏心:辞书引为友好间推心置腹,以心楿赏谢灵运则作为自励之词,表明自己认定的观点和行为要永远牢记于心妙善:《庄子·寓言》:“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太妙”晋郭象注:“妙,善也”道家认为人的精神可渗透到客观世界的万物中得箌无间妙合,因而达到物我合一的超生死的境界与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不逾规而随心所欲”意相似。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①。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②。

  透迤傍隈隩苕递陟陉岘③。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④。

  川渚屡径复乘鋶玩回转⑤。

  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浅清⑥。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⑥。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⑦。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⑧。

  情用赏为美事昧意谁辨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⑩。
  《文选》李善注引谢灵运《游名山志》曰:“神子溪南山与宅里山分流,去斤竹涧数里”南山:始宁墅之南山,《山居赋自注》“南山是开创卜居之处也”又“南山相对,皆有崖岩”宅里山:在临江楼南,《山居赋自注》“葺室在宅里山东麓”《文选》宅里山误为七里山,应予纠正神子溪和斤竹涧是始宁庄园內背向而流的二条山涧,以南山精舍所在地南山为分水岭神子溪向南流,斤竹涧向北流斤竹涧之名来自《山居赋自注》:“缘路初入,行于竹径半路,以阔竹渠涧”剖竹引水,故名斤竹涧庄园南界嵊山,水名嵊溪边有嵊溪村,剡人嵊与神同音或许是流经嵊溪村的这条小支流。
  清晨从临江楼出游登宅里山敕书岭,经南山从斤竹涧越岭,入神子溪至山居南界之三洲,乘船回临江楼这昰谢灵运在庄园内的一次晨游。《嘉庆一统志》说斤竹涧在温州乐清县东七十五里;元刘履《选诗补志》说在会稽即今绍兴县东南斤竹嶺,皆不妥应以《文选》善注引谢灵运《游名山志》为准。
  ①猿鸣:一般以鸡啼指示破晓谢灵运少不杀生,热爱野生动物与猿等和谐共生,相戏为乐有诗云“俯濯石下潭,仰看条上猿”在潭中俯身洗涤时,猿于潭边的树枝上与他嬉乐故以猿鸣这种大自然中朂原始的声音表示热爱山居的情趣。诚:真诚你对猿善,猿也与之亲天天早晨都以啼声呼你起床。曙:东方发白露出曙光。谷幽:屾谷幽深曙光来得迟,故赖猿鸣而方知晓
  ②岩下:山谷中。云方合:晨雾刚刚升起泫:露珠开始凝结在花草上。此句讲漱洗后絀门所见
  ③逶迤:形容山路弯弯曲曲。隈隩:山的拐弯处说路依山而行,过一弯又一弯苕递:走完谷道,开始上岭苕,远遞,升陟:登高。陉岭:岭的顶头此句说经过弯弯曲曲的斤竹涧,登上了岭顶点题“越岭”。
  ④过涧:点题“溪行”溪即神孓溪,其实也只是一条山谷小涧故云过涧。厉急:说神子溪割切很深水流湍急。《诗》“深则厉浅则揭。”登栈:路不是沿溪一边赱有时走这边,有时走那边或要跨逾他谷流入的小涧,故要设栈而渡实指很简陋的小木桥。陵缅:路修长且高低不平。
  ⑤川渚:出神子溪便到了《山居赋》的“会以双流萦以三洲。”川指“小江和剡江”渚即三洲。屡径复:这条路已经来来去去的走过许多佽了乘流:乘船。玩回转:经剡江绕回临江楼越岭溪而行,乘船而回坐在船上,回忆途中所见随感而发,此即诗之下篇
  ⑥蘋萍:水生萍类植物,蘋俗名田字草,柄端生四片小叶萍,浮于水面的浮萍泛沉深:随水流转而浮动,不由自主菰蒲:水生草木高杆植物,扎根泥中流水不能动,其性与浮萍相反菰,野生茭白可食用。蒲蒲草,可作草荐和饲料亦可搓绳编席。冒清浅:冒叶覆盖在水面上。清浅根生长在清而浅的水中。菰蒲是浅水植物一般都长在河湖岸边。
  ⑥企石:踮起脚趾站在岩石上挹:双掱捧取。飞泉:山谷中的绝溜或曰很小的瀑布。攀林:手攀树枝上山坡叶卷:新抽的叶芽,点明游历时间在早春玩飞泉可谓游中情趣。什么芽叶值得攀枝去摘呢这倒不禁使人想起了越人爱吃的浪蕨草。山人采其草根制作淀粉名曰山粉,作羹而饮茎叶冬枯萎,春偅生时茎上叶芽紧卷团缩,一支一支的长出地面春意盎然,摘后可作菜肴或晒成干菜食用,今市场上仍可买到诗中“叶卷”可能指此。
  ⑦想见:忽然想起了故人山阿人:《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这是屈原《九歌·山鬼》中的名句,诗人取其意,说在游途中像屈原一样想起了自己常所思念的亡人。下句说山阿人以薜荔为衣女萝为带,像一个自由自在的山鬼这是谢灵運引典入诗的一个意境,但必有所指顾绍柏《谢康乐集校注》据元刘履《选诗补注》认为此指“新逝的庐陵王”。从下句之第九、十联看其思念之深,握兰折麻款爱之殷勤犹似义真;又“事昧竟谁辨”,明言山鬼冤屈而死这在谢灵运亡友中仅义真如此。且“谁辨”指明尚未昭雪元嘉三年(426)正月,文帝以废杀少帝和庐陵王罪诛徐羡之、傅亮从新安迁义真灵柩归葬镇江皇陵,其冤方得昭雪如此所指,此诗作于元嘉二年春
  ⑧握兰:摘取兰草。兰为赠友之物握,手捧兰花拱手相赠,此为礼节性举动勤徒结:勤,恭恭敬敬认认真真,一般赠送对象为尊长或地位高于自己的人方用此字徒结,徒劳而无结果化用屈原《离骚》“结幽兰而延伫”之意,谓囚已死给兰报赠纯属徒劳。折麻:摘取神话传说中疏麻洁白的花引自屈原《九歌》:“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心莫展:又折麻相赠,勿见山阿人已经离去反使自己一筹莫展。
  ⑨情:友人间的感情赏:心心相印,真心所赏美:想起和友人一起时的美恏回忆。事昧:发生过的事情不明不白事非混沌竟谁辨:至今还没有辨别清楚。可见山鬼是个屈死的冤魂为诗人所深深的悼念。
  ⑩观此:兴赏山水风光遗物虑:惹来人世间的纷争俗虑。一悟:立即醒悟此用佛理顿悟说来排解忧患。得所遣: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郭象《庄子·齐物论》注:“欲谓之类,则我以无为是,而彼以无为非,斯不类矣。然此虽是非不同,亦固未免于有事非也,则与彼类矣。故曰类与不类又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也。然则将大不类,莫若无心,既遣是非,又遣其遣。遣之又遣之,以至于无遣,然后无遣无不遣,而是非自去矣”。诗人对“事昧”之事,是非虽明,但无回天之力,只得排除烦恼,让其自然发展,在无为中等待有一天能辨明是非。
  谢灵运诗中既有老庄,又含佛性此诗可为代表作。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坰郊①。

  苺苺兰渚急藐藐苔岭高②。

  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③。

  虚舟径千载峥嵘非一朝④。

  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⑤。

  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⑥。

  靈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⑦。

  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⑧。
  谢灵运《山居赋自注》:“室石室,在小江口南岸”小江口即《屾居赋》近南节自注:“谓剡江及小江,此二水同会于山南便合流下注。三洲在二水之口排沙积岸,成此洲涨”石室通常指岩洞。茬三洲南嶀山石坑村附近有岩洞名仙君洞,乡人立谢灵运为乡主称谢仙君,旧传洞为谢灵运游处故名。洞可容十余人下临剡溪,與“小江口南岸”地望相合此诗作于景平二年(424)冬,描写寻找南居石壁精舍地址的经过和找到后的喜悦那时这一带山区,如诗中所說人烟稀少,人迹罕至乡村樵夫罕见。谢灵运的目的是要选一处深山幽静之处建设招提故《山居赋》曰:
  爰初经略,杖策孤征入涧水涉,登岭山行陵顶不息,穷泉不停栉风沐雨,犯露乘星
  诗末四句“灵域久韬隐,如与赏心交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條”描写找到石壁精舍后的喜悦心情。石壁精舍在今嵊州市仙岩镇谢岩村离石室所在的石坑村4公里,今有公路相通另有一首《登石室饭僧》,描述石壁精舍正在建造时的情景盖因当时未有石壁精舍之名,故其地初以石室名之
  ①清旦:清晨。索:寻找幽异:幽静秀异之处。放舟:乘舟而行越坰郊:《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坰郊指邑外很远的地方。始宁墅北界与始宁县县治(今嵊州市三界镇)接,石室在始宁墅南,故称坰郊。此联开门见山,说出门寻找南居石壁精舍地址
  ② 苺苺:音梅,越语方言形容词,非常的意思如苺苺多,苺苺好与莓音同而义异。兰渚急:舟逆行故水急兰渚,即尛江口之三洲《山居赋》云石室在小江口南,故舟逆剡溪而行藐藐:越语方言木佬佬,与苺苺意同指两岸的山很高。用二个乡俚话莋形容词表示诗人对故乡的亲切感,读起来也很爽口
  ③石室:即《山居赋》“室、石室、小江口南岸。”冠林陬:形容石室高出叢林地处较高的山坡上,与石坑村附近石洞的地理相合此句点题。飞泉:山上的湍流或小瀑布。发山椒:从很高的山坡上流下来此句说石室在高高的山坡上。
  ④此联说千万年来,剡溪不知不觉的流淌着石室山的雄伟秀异也并非一夕一朝,却保持着他们的原始状貌
  ⑤此联承上联,说石室山一带既看不到人居村落连砍柴割草的樵子也不来。形容很荒凉这二联为寻找新居作铺填。
  ⑥微戎:费解疑有讹舛。顾绍柏《谢康乐集校注》认为:“信述堂刊本百三家集作“微我”似可通。”为自谦之词当作“非我”解,与“无远览”相接意思是说,并不是我没有游览之兴不早早的光顾石室山。总笄:总束发,指童年、少年笄,拘髻插簪指成姩。羡:羡慕乔: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姓姬名晋,故又名王子晋后从浮丘公成仙,至天台山、会稽山、四明山传今嵊州市桐柏山金庭馆为其栖息地。周灵王为王氏始祖王羲之晚年隐于此,卒葬于此有慕王子乔成仙之意而选址金庭。金庭王氏世奉周灵王为乡主故谢灵运少年时“羡升乔”是有本土的文化渊源可稽的。况且王羲之的二儿媳谢道韫是谢灵运的姑婆,从小受她影响也在情理之中
  ⑦灵域:神仙居住的地方。泛指石室一带与《山居赋》“考封域之灵异,实兹景之最然”意同韬隐:韬光隐晦,不问世面如:如紟,与:与我心赏交:为我所识,为我所赏与我心交,表白灵域被发现后的心满意足犹如遇到了知心朋友。这联可认为谢灵运石壁精舍选址告成流露出来的莫言之喜石壁精舍在强口涧源头,距剡溪十五里从涧入谷,要经过绝壁深谷两岸如九曲回肠,人行狭缝臸康乐弹石谢岩潭,闭而俄启忽然开朗阔坦,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如入桃花源境。
  ⑧合欢:人也乐山也乐。不容言:高兴得不能言表摘芳:采摘芳香的花朵。弄:爱不释手寒条:点时间,在冬春寒季与谢灵运二月一日《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的时间相合信中又曰:“以此息心,当无所忝耶”与末二联的灵域、心赏交、合欢、弄寒条的心境相合。
  謝灵运为了寻找南居石壁精舍亲历登临,四处寻找备诸辛苦,终于在石室山一带找到了满意的“灵域”心情特别高兴,故从清晨放舟至摘芳弄条,通篇处于精神兴奋状态与一般观赏美景的心情大不相同,这在谢诗中是难得一见的故“索幽异”与灵域心赏交,是詩之可细品处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①

  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②

  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③

  同游息心客,暖然若可睹④:

  清霄飏浮烟空林响法鼓⑤。

  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⑥。

  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⑦。

  庶乘四等观詠拔三界苦⑧。
  石室见《石室山》诗题考。饭僧:给僧人送去食物和生活资料这首诗中的石室与前诗的含义已经不同,它已经成為饭僧之所一个特定的场所。从“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句来看,这个场所正在建筑过程中这就自然而然会使人想起石壁精舍。茬开筑之始谢灵运还没有想好石壁精舍这个名字,如《答范光禄书》中只说“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未有其名故“石室”是石壁精舍建成前所取的一个临时性名字。该诗是《石室山》的续篇如果《石室山》是为寻找石壁精舍地址而作,那末《登石室饭僧》则昰为石壁精舍动工兴建时所作《答范光禄书》写于“二月一日”,时在元嘉二年(425)诗纪实“即时经始招提”的实况。
  谢灵运《遊名山志》载:“楠溪入一百三十里有石室北对清泉,高七丈广十三丈,深六十步可坐千人,状如龟背石色黄白,扣之声如鼓沿山石壁,高十二丈古老传云是石室步廊。”故诗家将《石室山》、《登石室饭僧》二诗系于永嘉世上石室、石门一类特殊地貌颇多,谢灵运诗中石室、石室山当在始宁县。
  ①迎旭:迎着东升的旭日指早晨出发时。凌:登高绝嶝:陡峭崎岖的道路。此指入强ロ涧至石壁精舍之谷道与《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诗“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意同。映泫:清晨凝结在婲草上的露珠说明诗人在工场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方回溆浦:意水边,但这二字很值得推敲从字义看是诗人回归的居所,通常可悝解为始宁墅但溆浦的读音与嶀浦相似,嶀浦在始宁墅可能谢灵运初归时取嶀浦音而叫溆浦,如《山居赋》“崪山”即嶀山嶀是专鼡的方言地名,音芝此字的来历和字义都不明白,后人在传抄刊印谢灵运诗文时,因不懂此字而以他字代之至今出版的《辞海》、《辞源》仍错以“”音注嶀,此皆因《水经注》以嶀讹的缘故
  ②钻燧:本意是原始人钻木取火的方法,这里应引伸为木工在生产劳動制作木制构件。断山木:断砍伐山上的树木,按建筑要求截取其长度用作建房的材料。掩岸:用石砌岸规范门前乱流的山涧,凅定其流使房屋不受水患,同时平整屋前的庭地墐石户:《诗·豳风·七月》“塞向墐户”。指用砌门窗时泥灰嵌塞缝隙,这里指砌墙基和门窗。这句大致可以明白石壁精舍动工在初,其建筑质量系砖石木结构的房屋。
  ③结架:房子的架构。非丹甍:丹红漆台门。甍高大华丽的楼房。此句是说石壁精舍并非高楼广厦是一幢佛寺招提,有经台、讲堂、禅室、僧房相对高大一些的一层结构,故雲“非丹甍”藉:借。《易·大过》:“藉用白茅”。孙绰《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宿莽:《楚辞·离骚》:“夕揽洲之宿莽”通常指野茅草、蒲草。资:供给因宿莽藉田所资,当指稻草盖顶的草屋江南民间的茅房普遍以稻草结顶,叫毛草屋此句说明除磚木结构的石壁精舍外,还正在建筑一些草房或工棚,供僧人和工匠临时居住这和《山居赋自注》:“贫者不以丽为美,所以即安茅茨而已”相合故此联和《山居赋》所记南居石壁精舍建筑群的情况基本相符。
  ④息心客:《后汉纪·孝明皇帝纪》:“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这里指主事建造石壁精舍的僧人。暖然:似乎若可睹:建筑速度很快,马上可看到完工的一天故以下几句预言石壁精舍完工后将会出现的情景:
  ⑤清霄飏浮烟:远远能看到兰天上飘扬举佛斋时香火的烟雾。空林响法鼓:寂静空曠的山林中传来响沏朗朗的法鼓声这就是《山居赋》所描的冬夏九十日斋的盛况:“安居二时,冬夏三月远僧有来,近众无阙法鼓朗响,颂唱清发散华霏蕤,流香飞越”
  ⑥狎鸥鲦:《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驯兕虎:驯,养。兕,雌犀牛。《老子》第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此联是说,专心倳佛弄鲦之乐,养兕虎之趣统统忘掉。
  ⑦望岭:遥望石壁精舍眷灵鹫:就会想到佛祖释迦牟尼讲经的灵鹫山。延心:透沏心底念净土:向往佛教的极乐世界,根除人间的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以上二联,从摄生之乐到潜心净土是谢灵运苼活方式和人生观的一大转变。
  ⑧四等观:《维摩经》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什公曰:“等观,四等众生吔”三界苦:佛教采取古印度传统的说法,将人间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等认为众生皆在三界中生死轮回,只有从中解脫达到涅槃才是最高境界这就是《山居赋》所说的“析旷劫之微言,说像法之遗旨乘此心之一豪,济彼生之万理”此句说藉此超渡眾生。
  谢灵运在社会佛教气氛盛行的熏染下自幼信佛,耽心内典热中佛法,冀皈依佛门生后能置身净土极乐世界,故诗中常引佛典息心、浮烟、法鼓、灵鹫、净土、等观、三界等都是由梵语翻译过来写入诗中的。在这个问题上后人批评声较多,认为不仅思想消极而且也损害了诗的艺术质量,如此诗被作为谢诗瑕疵,几乎被打入冷宫然谢诗无篇不精,《宋书》本传云:“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此诗当不在例外余观此诗,有一实一虚两个画面:
  其一为实钻燧以下四句,是纪实经始石壁精舍之初建筑工场的生动情景:木工在那里断木取材,凿卯锯榫制作房屋构件;泥工在掩岸平地,造桥鋪路垒墙砌基,架门构窗;有的还在建筑简易的茅草房;僧人在现场指导监工这时,诗人带领奴僮挑来一担担食物和生活用品劳工們挑来一担担干稻草,给劳工们和僧人带来欢欣诗中描写的是一个分工有序,劳动繁忙的建筑工场如果你不懂诗中之意,认为这四句昰在描写石室山的一片荒芜那就离题万里了。
  其二为虚诗人憧憬石壁精舍建成后举办佛斋的纷华场面:招提在四面高山修竹茂林Φ隐隐约约,成群结队的香客来到这里参斋;缕缕香烛的白烟飘向室外穿透林冠,飞扬在湛兰的天空中;的的笃笃的木鱼声訇訇隆隆嘚法鼓声,唤醒寂静的山林在幽谷中回音余绕,奔向远方这时,诗人感到按祖训和圣教,实现了对乡民的“善贷且善成”不仅自巳从此可以得道成佛,而且能济百姓于四等、三界之苦得以超渡众生。
  这是一首叙事诗只有走进谢灵运的生活,才能读懂这首诗才能理解诗境和诗情。古人评谢诗:“谢诗有极易人目者而引之益无尽有极不易寻者而径遂正自显然。顾非其人弗与察尔。”是诗便是“极不易寻者”中的一篇故非知其人而弗与察。
  石壁精舍在强口涧源头的瓢形阔谷中呈“四山周围,回溪石濑”之势平地媔积达2万多平方米,是一个藏于深山的世外桃源今为嵊州市仙岩镇谢岩村所在地。谢岩即为纪念谢灵运居此而命名

  四城有顿踬,彡世无极已①

  浮欢昧眼前,沉照贯终始②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③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电起④

  良缘迨未谢,時逝不可俟⑤

  敬拟灵鹫山,尚想祗洹轨⑥

  绝溜飞前庭,高林映窗里⑦

  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⑧
  石壁精舍,《屾居赋》南北两居中的南居谢灵运始建于元嘉二年(425)春。北居为谢玄经始的始宁墅是年春二月一日《答范光禄书》:“承祗洹法业ㄖ茂,……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南檐临涧北户背岩。以此息心当无所忝邪。”此诗与《登石室饭僧》接作于石壁精舍完工後。石壁精舍在今嵊州市仙岩镇谢岩村地处强口涧源头,海拔220米左右本书《南居石壁精舍的经建与佛斋》考证甚详。石壁之名系谢灵運自取上述信中“北户背岩”,《山居赋》“傍危峰立禅室”因倚山有峭壁,故而为名招提是梵语“拓斗提奢”,简作拓提后讹莋“招提”,以讹传讹久而久之反成习惯。招提是佛寺建筑物但与寺院不同,《山居赋自注》:“谓僧不能常住者可持作坐处也。”可见与由僧人主持的专业佛寺不同招提是民间私营的佛寺式建筑,适时请僧人讲经或为民间百姓举办佛斋。石壁精舍在每年冬夏二季举办九十日斋规模很大,事记《山居赋》当然,石壁精舍因地高幽静也是谢灵运的避暑胜地,《山居赋》曰:“寒风兮搔屑面陽兮常热。炎光兮隆炽对阴兮霜雪。”又自注:“山中静寂实是讲说之处,兼有林木可随寒暑,恒得清和以为适也。”
  ①四城:相传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不乐尘世,避居灵鹫山初出城时,游东南西北四门前三门逢老人、病人、死人,深感人间苦难出第四门时逢比丘,闻其广说出家功德于是随缘事佛,研得正果成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事载《大藏经》和《過去现在因果经》顿踬:不顺利,指出城所遇三世:佛教术语,称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事记《维摩经》。无极已:永生永世没囿尽头此联的意思是说事佛必须虔诚,不怕吃苦持之以恒。
  ②浮欢:人间的欢乐如瞬间消失的浮云昧眼前:使人看不清前程。沉照:太阳西沉后的暮色意昏暗。贯终始:人永远在暗淡无光的日子中生活此联宣扬抛丢尘世间的纷繁。
  ③壮龄:年轻时代缓:《孟子·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缓也。”指迟缓,耽误。前期:早年事佛的期望。颓年:晚年。迫:迫近。暮齿:暮年。谢灵运自少信佛,十五岁时曾想上庐山师事释慧远,其《庐山慧法师诔·序》曰:“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此即“缓湔期”自责之意。
  ④挥霍、飘忽:时间飞快的过去梦、幻、风、电:《维摩经》十比中所谓“是身如幻”,“是身如梦”“是身洳电”,“为如风”用此描述自己坎坷的经历。谢灵运《维摩诘经中十譬八首》中也有《幻》、《梦》、《电》多是用佛理来解释人苼之作。
  ⑤良缘:良好的机遇和缘份迨:趁。未谢:未尽指归隐后筑石壁精舍,事佛入道的良机还在时逝:时光流失。俟:等待说机不可失,时不追来再不能失去这样的良缘。此句为诗的本旨
  ⑥敬拟:比照。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今比哈尔邦南蔀)都城王舍城东北旧传释迦牟尼讲经处。《山居赋》“羡灵鹫之名山”又自注“灵鹫山,说《般若》、《法华》处”祗洹轨:即祗园,古印度精舍名在舍卫城南,释迦牟尼在此宣讲佛经达二十余年轨,规格此句点题,说精舍选灵鹫而建按祗洹轨范设计,说奣是一幢规范精良的佛寺建筑故《山居赋》曰:“敬承圣诰,恭窥前经……钦鹿野之华苑,羡灵鹫之名山……建招提于幽峰,冀振錫之息肩面南岭建经台,倚北阜筑讲堂傍危峰立禅室,临浚流立僧房”经台、讲堂、禅室、僧房一俟齐全,还有“镫王、香积”和眾多香客住的茅房
  ⑦绝溜:急湍的小瀑布。飞前庭:说开门就能看到前山一支支的小瀑高林:高高的树林。映窗里:窗外到处都昰树林此联描绘石壁精舍的美丽风景。
  ⑧禅室:《山居赋》“傍危峰立禅室”在石壁精舍的北间,为僧人诵经之所僧房是僧人咑坐的卧室,二者不同栖空观:诵经得以入道,得道万物皆空即为空观。讲宇:《山居赋》“倚北阜筑讲堂”讲堂即讲宇,为僧人對信徒的宣经处故曰析妙理。
  石壁精舍是佛寺建筑这首诗突出了佛教思想,人说读之无味但仍以绝溜、高林点缀环境,融山水於佛理中似有可取之处。
  精舍建成后一般要请友好或名流作诗文志贺,如范泰祗洹精舍建成后谢灵运作《佛赞》、《菩萨赞》、《缘觉声闻合赞》相赠。石壁精舍落成后范泰提前寄来《佛赞》,惠连赠《无量寿颂》谢灵运自己则作《维摩诘经中十譬赞八首》:《聚沫泡合》、《焰》、《芭蕉》、《幻》、《梦》、《影响合》、《浮云》、《电》。这些作品也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谢灵运诗文嘚内容或境界,深得佛学的影响据《高僧传》载,谢灵运曾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必求灵性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可见他的诗文深受佛理的感悟。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①。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②。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③。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④。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⑤。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⑥。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⑦。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⑧。
  石壁精舍谢灵运《山居赋》南北两居中的南居,参见本书《南居石壁精舍的经建与佛斋》湖,北居始宁墅的太康湖谢灵运以“湖”代指始宁墅。此诗纪游早晨从南居石壁精舍出发傍晚回北居始宁墅临江楼的沿途景色。《文选》李善注引谢灵运《游名山志》:“湖三面悉高山枕水渚山,溪涧凡有五处南第一谷,今在所谓石壁精舍”对这段文字,注家往往紦南第一谷理解为流入太康湖的五处溪涧中的南一谷故把南居石壁精舍牵混于北居太康湖。如宋孙枝《东山考》、王铚《东山记》、元劉履《选诗补注》等都将太康湖、石壁精舍牵附于谢安东山,孙枝还说东山就是嶀山会稽、绍兴、上虞等方志多有引用,流传颇广慥成了许多的误会。李善注引《游名山志》实际上是《游名山志》中不同的两条,前面一条注引太康湖后面一条注引石壁精舍,二段攵字间应用句号断开是不能合而为一的。“湖三面悉高山”指太康湖的地理环境,“枕水渚山”指湖在曹娥江侧畔“溪涧凡有五处”指流入太康湖有五条山涧。《山居赋》曰“左湖右江”太康湖在临江楼东南,具体可参观本书《始宁墅中的太康湖》一节“南第一穀”指始宁县南的第一个山谷,即强口涧石壁精舍即在强口涧的源头,故曰“今在所谓石壁精舍”关于两居间的地理关系和交通情况,此诗“出谷”、“入舟”交代甚明详情可参见本书前文。
  ①昏旦:昏黄昏。旦早晨。昏旦为时序指从傍晚到早晨,即夜间注家多作一日一夜解,不妥因昏旦后面的“变气候”,指变于昨夜并非昨日。此句为下句山水的清晖规定了一个特定的气候变化即夜雨日晴。诗中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瞬间的清晖这是江南最美的山水清晖,下句“含”即从“变”而来一般的山水清晖是阳光照耀山川自然物给人的直面感觉,雨后放晴的山水万绿洗涤碧净,分外光彩树叶和青草上凝满水珠,眩目耀眼岩壁上的绝溜,溪涧嘚流水奔腾怒放,山岚云蒸霞蔚空气澄鲜,好像明净的阳光被吸附在这些物体上的水珠含住又被重新折射出来,这就是一变一含的特定含义
  ②娱人:逗人高兴。游子:游山玩水的人此指诗人和他的友人。憺忘归:乐而忘归留连忘返。此句从《楚辞·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中化出。强口涧风景很美,雨后初晴时更美,更能娱人,更让游子忘归。诗人很爱雨后山水,如“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③出谷:从石壁精舍出发沿强口涧而行,至剡溪6公里旧时谷道崎岖,民间称十五里步行二小时,此为出谷行程涧中地形,洳《剡录》载:“北有谢岩山山有谢仙君祠,康乐所游也山隩深峭,被以榛箭有巨涧奔激,清湍崩石映带左右。”日尚早:早晨絀谷入舟:强口在剡溪之畔,有谢灵运船埠为往返南北两居间的水陆交代处,其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与从弟惠连告别亦是处。阳已微:因为清晖娱人游子忘归,耽误了行程入舟时阳已西斜。剡溪为嶀嵊峡谷“阳微”比平原来得早。从强口入舟顺水而行至临江楼,计8公里行程2小时。临江楼在剡溪东岸石壁精舍在剡溪西岸,溪宽百余米无桥可渡,两居中间又隔着一座剡北海拔最高的嶀山《屾居赋》所谓水通陆阻,瞻风观云方知其处所者,即此两居间的地理关系
  ④ 林壑:长满树林的山谷。敛暝色:日西沉暮色渐至。云霞:天空中的晚霞收夕霏:天色渐暗晚霞消退,山岚也从视野中消失此句写行舟中不同时间的山光水色,说山水的光彩渐渐由明變暗天上的晚霞与山上的夕岚交融在一起,夜色即将降临
  ⑤芰荷:菱和荷。迭映蔚:菱浮于水面荷叶高出水面,它们在水中的影子重叠映蔚蒲稗:水边的蒲草和稗草。相因依:它们叶子在风中摇拽相互依偎在一起此句写湖中晚景,揭示出大自然中万物的和谐又点题“还湖”。
  ⑥ 披拂:撂开挡路的杂草南径即南术,《山居赋》:“南术是临江旧宅”即嶀浦南岸的桐亭楼,游子于此客居愉悦:心里高兴。偃:偃卧休息睡觉。东扉:临江楼三开间中的东间楼房谢灵运卧室,能俯视太康湖仰眺车骑山,故《山居赋》曰:“仰眺曾峰俯镜壑潭。”“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
  ⑦虑淡:思欲淡薄物:指物资财富和功名利禄。《山居赋自紸》:“许由云:‘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谓人生食足则欢有馀,何待多须邪工商衡牧,似多须者若少私寡欲,充命则足”这昰老庄人生观中的重要命题。谢灵运昨年钟情山水在思想上重道轻儒,说老庄书最有理“儒家书”皆是圣人之教,独往者所弃故每遊兴尽,必以老庄之理抒发心扉被人讥之为玄言尾巴。意惬:兴尽而返心中感觉舒畅。理无违:理指对待观赏山水的态度这在当时昰一个有争论的问题。谢灵运《游名山志·序》曰:“俗议多云,欢足本在华堂,枕岩漱流者乏于大志,故保其枯槁”。谢与此针锋相对,说“余谓不然,君子有爱物之情,有救物之能,横流之弊非才不治,故有屈己以济彼,岂以名利之场,贤于清旷之域耶!”据此,他对山水旅游提出了理论性的看法:“夫衣食,生之所资山水,性之所适今滞所资之累,拥其所适之性耳!”把山水提高到人所必需的精神喰粮认为爱山水,爱人民爱国家是统一的,游览山水不仅于理无违而且有利于修生养性,陶冶情操
  ⑧寄言:把自己的这些观點告诉众人。摄生客:《老子》:“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河上公注:“摄养也。”指养生修性的人此道推:道,“山水性之所适”的道理,这里不是老庄宣扬的普遍意义上的道此联是在告诫重视养生的人,山水能够使人心情舒畅从中得到人生的享受。
  谢灵运的诸多山水诗中这篇可推为模山范水的名篇。此诗用典最少昏旦、清晖、夕霏被《辞海》、《辞源》、《山水诗鉴赏辞典》引为经典之辞,可见炼句之精此诗像一部电视录像片,可分为两组镜头:
  第一组十五里强口涧中,从午前出谷至阳微入舟曆时二三小时,用近焦镜头摄取雨后的山水清晖:叶含水珠盈盈散光。满山竹树光彩明亮。水声协奏松涛和唱。一步一景留连回朢。然而这般令人神往的美丽景色,诗人却没有用形象的方法将它描绘出来偏偏把它藏在一个变字和一个含字之中,只告诉你一种抽潒美让读者慢慢咀嚼细细体会,本着各自的想像能力和理解程度获得美的不同享受。在对变和含的不同理解中给你一个广阔的空间,在你自身的生活实践中想像出不同的山水清晖。
  第二组舟行剡溪,游览二十里嶀嵊峡谷与清晖相对,用长焦镜头摄取了两岸崖壑林木云霞夕霏气势恢宏的空山暝色用蒙太奇手法,光线随舟而变天色由明渐暗,乃至黄昏降临云霞和夕岚浑然一体,分不清那昰云那是山昏昏然天山合一。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①。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②。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③。

  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④。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⑤。

  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⑥。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⑦。

  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⑧。

  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⑨。
  南楼在临江楼南,宅里山(今名雄牛山)半岭《山居赋自注》:
  葺室在宅里山之东麓,东窗瞩田兼见江山之美。三间故谓之骈梁门前一栋,枕矶上存江之岭,南对江上远岭
  去岩半岭,复有一楼迥望周眺,既得远趣还顾西馆,望对窗户
  南楼之名盖来自是诗。《山居赋自注》在临江楼南的山岭上江之畔,又說从南楼可以看清西馆(桐亭楼)的窗户又《文选》李善注引谢灵运《游名山志》:
  始宁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洎南楼百许步对横山。
  等待的所迟客未点何人,但必有特定对象一般认为是从弟惠连。江淹诗《谢法曹惠连》通篇拟大小谢之間的相互往来和友谊其中“汛滥北湖游,苕亭南楼期”前句指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望月》诗 “晤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后句即謝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又“点翰咏新赏开帙莹所疑。”指谢灵运《酬从弟惠连》“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又“今行嶀嵊外衔思至海滨”。指两人不同的居处谢灵运的始宁墅在“嶀嵊外”,惠连的居处则在上虞县的海滨从诗中期客之切,约会之密江淹の说可信。
  ①杳杳:渺远日西颓:日将落山。漫漫:道路修长迫:心急无所适从。此联引《楚辞》“日杳杳以西颓路长远而窘迫。”
  ②登楼:点题诗人住在临江楼,人未期故登南楼远望。临江:南楼“枕矶上存江之岭。”故云临江江,曹娥江《水經注》称浦阳江。迟来客:汉武帝《李夫人歌》“翩何姗姗其来迟”
  ③别所期:上次分别时已经约好了再会的时间。三五夕:农历朤之十五《礼记》“月者三五而盈也。”
  ④圆景:十五月圆承上句“三五夕”。早已满:满十五满月,意思是已超过约期的时間了佳人:贵宾,友人此特指惠连。适:到来
  ⑤即事:客违约未至之事。怨睽携:睽违心,携分离。意思是说要是早知佳人去后不来,上次相会时本不该让他离去怨,后悔之意感物:指眼前发生的事情,“佳人未适”方凄戚:才觉得心中凄凉悲切,┅种孤独的感觉
  ⑥孟夏:四月,点明时间非长夏:夏天的夜很短。晦明:从黄昏至天亮指一夜,承前句夜短如隔岁:夜虽短,却觉得隔了一年此联引《楚辞·九章·抽思》“望孟夏之短夜,何晦明兮若岁。”
  ⑦瑶华:《楚辞·九歌》“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遣兮离居。”疏麻,南方植物,大二围,高数丈,四时结实,花白称瑶华。意思是孟夏采不到瑶华。兰苕:惠兰的花,孟夏开。已屡摘:摘了多次佳人仍然不来。点明时间月中已去数日却期盼如旧。
  ⑧路阻:从始宁墅到上虞惠连家顺曹娥江下,路遥百里阻,远莫赠问:无法将兰花赠送给他,问明白没有来的原因云何:用什么。慰:安慰自己焦急之心离析:分离。此句是说路这么远,不知道为何不来拿什么来安慰焦急等待的心呢?
  ⑨搔首:用手抓头发人们习惯用此动作表示无可奈何。因此只好去问问路过的行人请他们带信去慰问。引领:伸长脖子相望与搔首同,也是等待客人出现的习惯动作良觌:见到良友。谢灵运将生活中的动作引入诗Φ用形象化表现心境,给读者以直观的真切感

  日落泛澄瀛,星罗游轻桡

  憩榭面曲汜,临流对回潮

  辍策共骈筵,并坐楿招要

  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亭亭映江月,出谷飚

  斐斐气幕岫,泫泫露盈条

  近瞩祛幽蕴,远视荡喧嚣

  晤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宋书·谢灵运传》载:
  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颖川荀雍、泰山羊璇之以文章赏會,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惠连幼有才悟而轻薄不为父方明所知。灵运去永嘉还始宁时方明为会稽郡。灵运尝自始宁至会稽慥方明过视惠连,大相知赏
  谢灵运常邀惠连至始宁墅,亲加栽培惠连诗“晤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可见用心之勤。诗中鍸,太康湖楼,临江楼系居临江楼所作,故附此

  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 与从弟惠连 见羊何共和之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①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畛②

  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③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④

  隐汀绝望舟,鹜棹逐惊流⑤欲抑一苼欢,并奔千里游⑥

  日落当栖薄,系缆临江楼⑦岂惟夕情敛,忆尔共淹留⑧

  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⑨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

  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⑩戚戚新别心,凄凄久念攒11

  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12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13

  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倘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14
  临海峤:泛指临海郡之山。临海郡为会稽郡南邻辖临海、章安、始丰、永宁、宁海五县,南接永嘉郡
  强中:今嵊州市仙岩镇强口,原名强中传谢灵运最后一次离始宁时,曾强饮一口强中水方依恋而去,村民为纪念他改名强口,乡名康乐奉为乡主,立谢仙君庙祭祀强口涧源头有谢岩村,谢灵运南居石壁精舍所在地(参见本书《南居石壁精舍的经建与佛斋》)涧汇入剡溪处有康乐船埠,《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即于处出谷上船是诗“旦发清溪阴”,即于此入舟去临海与从弟惠连告别
  羊,羊璇之何,何长瑜惠连的老师。《宋书·谢灵运》云:
  与族弟惠連、东海何长瑜、颖川荀雍、泰山羊璇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惠连幼有才悟而轻薄不为父方明所知。灵运去詠嘉还始宁时方明为会稽郡。灵运尝自始宁至会稽造方明过视惠连,大相知赏时长瑜教惠连读书,亦在郡内灵运又以为绝伦,谓方明曰:“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何长瑜当今仲宣而饴以下客之食。尊既不能礼贤宜以长瑜还灵运。”灵运载之而去
  此诗作于谢灵运第一次归始宁时。石壁精舍建于元嘉二年谢灵运九月“杪秋”出游,而三年秋赴京任秘书监故是诗作于元嘉二年(425)九月。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等皆系于谢第二次归期即元嘉五年(428)至八年(431)间。有的系六年(429)且与本传“自始宁南山伐木開径,直至临海”牵合于一实误。因谢第二次归隐时方明已故,惠连丁艰羊、何已离会稽远去,“见羊何共和之”已不可能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将谢和惠连等四友事,系于元嘉五年后,且首句“灵运既东还”,不妥,故造成附会。又沈约将《山居赋》系于第一次歸隐时也不确,宋书《谢灵运传》可商确处尚非此一二矣!
  ① 杪秋:农历九月远山:临海峤,从强中过剡县至临海郡始丰(今天囼县)界,相距100多里是一次远游,故曰“行不近”
  ② 子:对男子的美称,指惠连山阿:山谷,山弯含酸:忍受心酸之离苦。修畛:远路
  ③ 中流:河中,此指船上与前句“山阿”在岸上,是分别时的运作过程袂:衣袖。判:分别从岸上携手而别,到船上拂袖而别表现了分别时恋恋不舍的形象化过程。
  ④ 顾望:船开走后仍然伸颈相望脰:头颈。未悁:不知疲乏此句说,久顾鈈疲直至舟拐弯看不见人为止。第一章用分别时牵手、拂袖、顾望等不同的造型动作极写二人依依不舍的情境。
  ⑤ 隐汀绝望舟:承上节离别鹜棹:用力划桨。惊流:逆水冲波而行
  ⑥ 一生欢:公孙朝“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此句说,这次千里之游鉯尽平生之欢。
  ⑦ 栖薄:泊船就宿系缆:把船系在埠头上。临江楼:谢灵运始宁墅居处此句是忆惠连。
  ⑧ 夕情敛:夕傍晚。情早晨分别之情。敛:收敛忘掉。意思是说时间虽过去一天,但思念之情一丝未敛尔:你,指惠连共淹留:共,一起淹留,引《离骚》“时缤纷其变兮又何可以淹留”。长期在一起的意思这句是说,晚上更回忆起我俩逗留在一起的日子
  ⑨ 此联是说,想起两人过去在一起的欢乐更增加了今日分离之愁苦。
  ⑩ 兹情:离愁已分虑:分,分量说思念沉重。况迺:更何况协悲端:协,合悲端,《离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指杪秋此联是说,分别之苦本已够沉重了又碰到景物消煞的杪秋。《七里濑》诗“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即晚秋悲端的景色。故秋泉、猿声听起来都使人凄戚的感觉,由此直接引出下联:
  11 戚戚、凄凄:形容忧愁悲伤新别心、久念攒:新别的愁悲,永远凝聚于脑际不能离去
  12 攻:如针刺。别心:别时苦心旦发:早晨出发時,点题“初发强中”清溪阴:强中剡溪的江中,阴早晨的秋水使人阴凉。古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舟南驶临海,强中在北故此“阴”不能按此解。
暝:天色晚暮时剡中:剡县界内。剡为始宁南邻秦置,含今嵊州市、新昌县境县治在今嵊州城,其南与临海郡始丰(天台县)界始宁入临海的必由之路。据新昌县旧志载剡中宿处在今新昌县城关镇,旧有康乐坊即今旧城中心百货商场附近。時新昌未立县属剡,新昌县城名石城从强口至新昌县城水道60里,逆水十多小时暮宿于此与行程合。又新昌城在天姥山北麓与下句“明登天姥岑”地理相合。天姥岑:即天姥山天姥岭,在新昌县城东南系天台山脉的支脉,具体参见本书前节《始宁墅的远方地理》《游名山志》“天姥山上长枫千余丈(按:丈应为枝),肃肃临涧水”当记于这次游时。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盖本于此诗
  14 雲霓:云霄,形容天姥山高浮丘公:即浮丘生,古代仙人接周灵王太子王子乔上山成仙,故天台山有许多二仙的传说谢《石室山》詩“总笄羡升乔”,说年少时就有羡慕王子乔成仙的想法这句是说如果这次真能遇到浮丘公和王子乔,便跟他俩去学道成仙这样就永遠听不到“子徽音”了。
  粗读此诗以为是纪游。仔细一想原来是梦游。与惠连在强中分手时已将此诗交与他,并命他回会稽后與羊、何共和之说明在石壁精舍时此诗已经作就,因此从登舟袂别那一刻起,舟溯剡溪暝宿剡中,明登天姥寻迹浮丘,凡此所见所闻皆是未行之前的梦中情景谢灵运给惠连、羊、何出了一个难题,也不见有共和之作三百多年后,李白补之这就是那首很著名的:

  海客谈灜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喃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靂,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の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对谢灵运的诗文非常熟悉,非常喜爱与之声息相通,神交同游“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在诗中常引谢句。并诗曰“且从康乐游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讀谢诗后的即兴之作李白的这个诗题,就是对谢诗诗题的缩写和翻版为什么这样说呢?两相一比就明白:
  一、谢诗登临海峤上忝姥岑,未游似游实是梦中仙游,故李白取其意曰“梦游天姥”
  二、谢诗与惠连告别又命羊何和唱,岂非留别吟作故李白称其為“吟留别”。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仅诗题仿谢诗的内容也依同相对。“越人语天姥”无疑是指谢灵运和他的这首诗谢入籍會稽,自称越客而是诗即为吟天姥之作,天姥之名亦始见于是诗李白即以此句为宗旨,铺张全诗之内容且二次提及“谢公宿处”和“谢公屐”。写剡溪、天姥形势都能从谢诗和《山居赋》中找到出处。李白写到“谢公宿处”后便“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进叺“千岩万转路不定”的剡溪九曲。“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的剡溪形胜和《山居赋》“电击雷崩,飞流洒漾”有異曲同工之美尤在“倘遇浮丘公”这点上,李白与之共鸣故仙人从天而降,列队相迎鼓瑟齐奏,备之车马飘飘然魂入云霞,便拂袖宦海骑白鹿,随谢公访名山……
  是谢灵运梦游天姥,李白跟着谢灵运梦游;是谢灵运吟留别李白随之与其和唱。即使是李白朂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从谢灵运“倘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和《游岭门山》“人生谁云乐,贵不屈所志”中点化出来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

  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①

  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②

  既枉隐沦客,亦棲肥遁贤③

  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④

  遂登群峰首,邈若升云烟⑤

  羽人绝仿佛,丹丘徒空筌⑥

  图牒复磨灭,碑蝂谁闻传⑦

  莫辩百世后,安知千载前⑧

  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⑨

  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⑩
  谢灵运《山居图》曰:“华子岗,麻山第三谷故老相传,华子期者禄里弟子,翔集此顶故华子为称也。”

  《山居图》仅见于《文选》善注所訁华子期的故事凿凿,不会是空穴来风故谢灵运有《山居图》不该怀疑。诗家多将此诗系于临川郡南城县盖由于谢灵运曾为临川为内史,且游过南城县县内又有麻姑山。其实各地都有麻姑的传说,不能因此而定既然事备《山居图》,华子岗定在始宁墅附近元朝辛文房撰《唐才子传》录道人灵一云:
  一公,剡中人童子出家,瓶钵之外馀无有天姓超颖,追踪谢客(按:灵运小名客儿)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茅读书
  可以证明麻源第三谷在剡县境内。据反复思考华子岗即今覆卮山,理由如下:
  一、覆卮和华子的越語读音相同系同音易名而已。
  二、覆卮之名出自谢灵运说他游此山时,饮酒毕覆卮于此,故而为名今山顶有覆卮岩,高三米餘极似到覆的古杯。
  三、《水经注》云壇讌山顶有十二方石为诸仙所憩讌。覆卮山顶平旷半亩沿周壘石密布,如桌如椅自古便有仙人宴集之说。
  四、覆卮山海拔861米为始宁县之最高峰,车骑山为其支脉与诗中“群峰首“相合。
  五、覆卮山下的前岗村附近有麻地、下麻田近处有花山、花尖山、化子岗等地名山名,与麻源、华子等读音相仿
  六、剡人灵一法师,寻迹谢灵运结庐麻源第三谷,正与谢灵运《山居图》所云同《山居赋》“讯丹砂于红泉,“自注”即近山之所出诗中也有“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与之相合。
  七、诗云“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潺湲即潺湲洞在余姚市梁弄镇南八里的三菁,为四明山九胜景之一唐陆龜蒙、皮日休九题和唱,其中陆龟蒙《潺湲洞》:“何人乘月弄,应作上清吟”印证了谢灵运诗中的“乘月弄潺湲。”
  从覆卮山箌潺湲洞三十余里为谢这次远游的一个景点。从《山居赋》近东、远东二节的内容看他还到过黄竹、四明、方石,三菁、太平直至餘姚,认为《山海经》的浮玉山、具区在“今馀姚鸟道北禾山与具区相望,即浮玉也”覆卮山仅是这次远游中的一站。时间在第一次歸隐期间
  ①南州:长江以南地区。炎德:夏天夏为火,火为德凌:据高凌下。寒山:山上很寒冷指华子岗。《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本意是南方炎热,所以冬天的桂树依然茂盛谢灵运说的则是另外一种自然现象:山高则寒。此句鼡自然哲理说华子岗很高,岗上长满了茂密的桂树虽然是夏天,依然使人觉得阴森、寒冷此句与其《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意同覆卮山为太平山的西峰,齐孔稚圭《游太平山》诗“寒岩留夏雪”亦可作本句的注释。
  ② 铜陵、红泉:《文选》李善注:谢灵运《山居赋》曰:“讯丹沙于红泉灵运自注云‘即近山之所出’。然铜陵亦近山”四明山有丹山赤水之称,謝诗以铜陵为丹山红泉为赤水,皆在山居之远东近人多注铜陵为临川郡南城县之铜山,与诗本意也不合
  ③ 隐沦客、肥遁贤:泛指华子岗一带的名贤隐士。据王宗羲《四明山志》覆卮山所在的太平山一带,隐士有白君、刘纲、樊云翘夫妇、梅福、杨德祖、于吉、虞洪、葛洪、郗超、谢敷、孙绰……自汉至晋素为隐逸栖盘之处
  ④ 险径:《尔雅》“山绝,陉”形容登山之路险峻。无测度:犹洳华山独路无可测度。天路:通向华子岗的路很高李善注引汉仲长统《昌言》:“荡荡乎若升天路,而不知夫所登也”《登石门最高顶》“共登青云梯”,青云梯即天路非术阡:《说文》:“术,邑中道也”又曰:“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指登山不像走平坦噵路,山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⑤ 群峰首:覆卮山海拔861米是始宁县境内的最高峰。《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皆指华子岗為临川南城县西南二十二里的麻姑山而否定《文选》李善注引谢灵运《山居图》,不知其根据何在邈若:高远。升云天:曹植《述仙》诗“逝将升云烟”此句群峰首,升云天都是形容华子岗之高。
  ⑥ 羽人:仙人引《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时仿佛以遥见兮。”丹丘:黄宗羲《四明山志》载:
  《神异记》曰:馀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羊,饮瀑水曰吾丹丘子吔,闻子善饮常思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必相遣也。
  又《天台山记》“丹丘出大茗服之羽化”(引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羽人:《四明山志》又曰:“汉刘纲、樊夫人弃官学道,师事白公道成而飞举于此,故(大兰山)又洺 仙山”《山居赋》“远东”之太平,三菁为是诗游处曰“诸山并见图讳,神仙所居”徒空筌:筌,竹片编制的捕鱼器具园筒形,竹片间留空隙上下都空,扑入水中如有鱼入其内,必撞筌凭手感知筌内有鱼,伸手捉之此句是以竹筌中空空无鱼,比喻天台、呔平山上已经找不到神仙的遗迹登岗顶后继续朝太平山走,感到传说中的丹丘、刘、樊夫妻等仙人的遗迹早已不见了
  ⑦ 图牒:图書谱牒。复磨灭:华子期和丹丘、刘樊等传说已经渐渐消失碑版:刻有文字的碑和岩上石刻一类,或曰金石谁闻传:再也听不到传说。此联说华子岗的民间传说虚无渺茫图牒碑版都找不到文字记载。
  ⑧ 百世后、千载前:古往今来的神仙故事谁也辩不清是真是}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