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战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调嘛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暗藏巨大的危机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我国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比女性多3376万,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有人说:就这比例,还是找不到对象。(日央视网)  央视终于将中国百姓所担心的人口问题中的男女性别比给公布出来了,男女性别为105.6,男性比女性多3376万。从数字表面看,原来中国的男女性别比失调并非如相关媒体报道的那样,或者如百姓心中想像的那样存在着严重失调现象,真正影响了当代人的婚育问题。这一数据出来了,百姓心里应该吃了一个定心丸,事实上呢?此事件的出现并没有打消百姓心中的疑虑,面对当前社会人口所存在的问题,百姓更会客观全面地看待分析问题了,尤其是在适龄男女婚姻这一问题上百姓更注重现实社会。  百姓的忧虑应该不假,即使是中国性别男女比例在正常范围之内(男女性别比正常为103――107),但事实上推敲,在中国女人人口数比男人多用一个估算数据来讲应该在30岁左右往上推,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那时候中国各地的计生工作还不太严格,尤其是农村计生工作还没有形成规范,再者就是医学技术还不发达,在基层医院这先进的医学仪器还相当少见,因此人口出生没有打破平衡,并且由于男性与女性相比,工作压力大,疾病和意外事故引起的男性死亡人数要多于女性,因此造成30岁之上年龄段女性要多一些。随着科学的发展,先进的医学仪器出现,并且计生工作的严谨规范起来,广大群众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通过先进的医学仪器对胎儿性别有选择地进行生育,尤其是卫生部门对B超等仪器管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这原来所保持的新生儿性别比在正常范围之内,终于被打破了。在最近20年之内这新生儿性别比严重失衡现象在农村越来越普遍了,于是在今天新生儿性别比在全国维持在115.8这种怪象出现了。事实上在个别地区出现新生儿性别比在130左右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也正是这样,这年轻人说媳妇成了困难。  由于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于是在农村或者是个别地区,高价婚姻、买卖婚姻、跨国婚姻成了时代婚姻的特色,非但如此,适龄男青年说不上媳妇的越来越常见,在农村更是习以为常,这一社会的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社会安全将面临严重挑战。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中国政府重视,更需要全民重视,在生育问题上,广大百姓切不可有利已主义任性行为了,如果还进行选择性生育,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呢?难道你们不为孩子们未来的婚姻发愁吗?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希望在生育问题上,每一个公民都有负责行为。 (长江网 苗凤军)
(责任编辑:HN666)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的后果_网易女人
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的后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捻军的故事预示着中国在数十年后将面临的一个大问题:青年男性过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月14日报道,太多19世纪中叶,黄河两次暴发毁灭性洪灾,加之随后的饥荒,令中国北方地区哀鸿遍野。非法组织捻军吸引了史无前例的大量男青年,集结成队使清朝军队和基础设施陷于混乱。尽管捻军和太平军最终都被击溃,但他们破坏了中国经济并起到了终结清朝统治的作用。依据政治学者瓦莱丽·赫德森和安德烈·登波尔的说法,饥荒期间司空见惯的杀死女婴行为造成该地区多达1/4的男青年打光棍。二人认为,捻军正是在这些感到前途渺茫的青年男子的驱动下形成的。捻军的故事预示着中国在数十年后将面临的一个大问题:青年男性过多。历史上中国人长期对儿子的偏爱导致女婴被杀以及在中国部分地区对女儿的轻视。近几十年来,廉价的超声波检查以及对堕胎的默许,导致胎儿频发。结果是,到2020年中国的成年适婚人口中,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届时的性别比例偏差将远超捻军时期,而其酿成的后果或许会更具灾难性。
中国已经感受到了光棍太多带来的影响。据经济学家莉娜·埃德伦德估算,性别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暴力和财产犯罪就增长6个百分点。而且,中国失调最严重的地区还存在其他各种弊端,都归咎于青年男性太多。赌博、酗酒、吸毒、绑架和贩卖妇女等行为已在中国陡增。光棍问题还会因收入分配不公平而加剧。中国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已从25年前的不足0.3增长到如今的近0.5。中国急需仿效韩国,根除性堕胎和对女性的轻视。同样紧迫的是,面对将在未来20年成年的史上人数最多的光棍大军,中国需要拿出创造性的大范围解决办法。因为这些郁闷纠结的男青年不仅将自己身处危险境地,还会对生活在其周围的人构成威胁。本文来自:环球网
本文来源:网易女人论坛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现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吗?【任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94,740贴子:
现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吗?收藏
为什么贴吧里没对象的男的那么多???
又一个玩不透的残局,求大神,带飞,上家先出,怎么玩得顺溜,玩转更多银亮
因为女的都不上贴吧
上火,就容易缺经验,过去,我一直缺, 自从学会复制粘贴以后,我的经验小康了,一口气拿 五点,不费劲儿,复制一次粘贴无数次,真值
上火,就容易缺经验,过去,我一直缺, 自从学会复制粘贴以后,我的经验小康了,一口气拿 五点,不费劲儿,复制一次粘贴无数次,真值
是吧...
药!!药!!切克闹!!抗母昂北鼻够!!洞次大赐洞洞大赐洞次大赐洞洞大次…!!万、吐、碎、佛。是谁在唱歌!!动次大次!!温暖了寂寞!!动次大次!!白云悠悠蓝天依旧…药!!药!!黑为狗…切克闹~切克闹
女的又矫情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简述:  8月30日报道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8月25日刊登《不要把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归咎于独生子女政策》一文,作者系塔夫茨大学政治学副教授伊丽莎白·雷米克、独立学者卡丽丝·洛。  文章称,在过去10年里,中国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引起媒体关注:由于男多女少,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男子注定要独身    文章称,在过去10年里,中国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引起媒体关注:由于男多女少,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男子注定要独身,由此带来可怕的社会后果。中国的新生儿男女比例远远高于105:100的自然比率,流行看法是,这纯粹、完全是由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家长自古以来重男轻女,如果他们只能有一个孩子,那最好是个男孩。男女比例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约五年后的1985年左右开始失调似乎足以证明。这种说法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取消该政策将消除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衡。  但稍做比较就能看出这种流行看法是错误的。男女比例失调起因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说法通常有两个前提依据:单单这一个因素导致了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了新生儿男女比例失调。但事实上,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下降,那是独生子女政策出台的好几年前。而且,中国的邻国尽管没有实施这种严厉的政策,但在1970年也曾出现类似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文章称,人口出生率下降也并非必然导致男女比例失调。日本的人口出生率约20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但该国的男女比例始终坚持在自然范围内。中国过去30年里的男女比例失调恰好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同步,这种巧合具有误导性。从更久远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的男女比例是在过去200年的很长时间内渐渐严重失调的。  简述:    文章称,独生子女政策本身有点用词不当,其实中国各地有三种不同政策。以汉人为主的农村地区实行“1.5胎”政策,头胎是女孩的家庭可以怀着对儿子的期盼生二胎。城镇地区执行严格的独生子女规定,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则限生两个孩子。  就男女比例失调程度而言,农村“1.5胎”地区(新生儿男女比例约为119:100)高于城镇独生子女地区(约115:100),限生两个孩子的地区(约112:100)最低。这些数字表明,转而普遍实行二胎政策可缓解但不能消除问题:中国的新生儿男女比例仍会高于世界上其他几乎所有地方。因此,流行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计划生育政策不是男女比例失调的唯一重要推动力。  文章称,流行看法的问题在于,它把重男轻女当成一个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认为中国人就是喜欢儿子。但重男轻女并非永恒不变的定律。刺激中国家庭生儿子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几经沉浮,与新生儿男女比例失调状况同步。因此,要使中国的新生儿男女比例正常化,就应当着手解决中国父母想生儿子的刺激因素。  重男轻女的诱因出现在四个领域:劳动、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祭祀活动、养老保障。在这些领域有强大刺激因素的社会往往男女比例失调。事实上,无论是从中国各地来看还是从各个国家来看,新生儿男女比例的差异与重男轻女刺激因素强烈程度的差异总是一致的。养老保障似乎是重男轻女的最重要诱因,与祭祀有关的诱因次之。  简述:    中国的新生儿男女比例在1960年之前失调,1960年至1985年间正常,1985年以后再度失调。在高度失调的这两个时间段里,儿子以全部四个标准来衡量都十分必要:下地劳动、财产继承、祭祖和养老。相比之下,在公社时期(约1958年至1983年)期间,生产活动社会化,财产归集体,祭祖活动遭压制,养老金由公社提供。家庭不需要儿子,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动力去杀死或遗弃女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重男轻女的刺激因素在中国形成显著的城乡差别。在城镇地区,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是生父母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因而能够为父母提供养老。祭祖活动在城镇不像在农村那么重要,而城镇女性也享有平等的财产权和继承权。综合这些因素,城里人不像农村人那么渴盼生儿子。  文章称,日本和韩国的新生儿男女比例也随着重男轻女刺激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整个20世纪,日本的重男轻女程度以我们的标准来衡量不高。女性对家庭收入有重大贡献并享有平等的财产权,而且日本的养老金很丰厚。虽然在祭祖时最好有儿子,但日本的新生儿男女比例并未失调。另一个实例是,韩国的男女比例失调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急剧上升,但1995年以后下降。这种正常化恰逢韩国的婚姻家庭法规定,女性不一定要嫁入夫家,她们有同等的祭祖权利和责任以及平等的继承权。  简述:    文章称,纠正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调需要共同努力减少重男轻女现象,着眼于造就重男轻女诱因的政策和制度。一味长篇大论地教导中国公民转变“落后”思想和习俗是不够的。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省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