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地震带来的影响危害

4被浏览1088分享邀请回答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6地震带来的危害.ppt 1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地震带来的危害 面对地震带来的重大危害我们能做些什么?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我们应如何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结构抗震实验研究
结构抗震措施 结构抗震实验研究 1.目的
通过试验手段获取结构在地震作用试验环境下的结构性能。从而为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和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结构抗震试验的分类 2.分类 按性质分为结构抗震静力试验和结构抗动力试验; 按环境及方法分为室内和野外试验;其中室内试验又分为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和地震模拟震动台试验。 三种试验的优缺点 拟静力试验 优点: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从而使它的应用具有广泛性。 缺点:由于加载的周期远远大于结构本身的周期,所以实质上还是用静力加载方式来模拟地震对结构的作用。 拟动力试验
优点:实验结果代表了结构的真实地震反应。 缺点:设备和设施要求比较高。 地震模拟震动台试验
优点:真实地再现地震过程,使结构抗震试验的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缺点:振动台试验一般都为模型试验,模型尺寸比例较小,容易产生尺寸效应,不以模拟结构构造,并且试验费用昂贵。 结构抗震措施的现状
多层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多层砌体结构
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破坏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由构件连接不好而造成的破坏。有些结构构件由于连接不牢,支撑系统不完善,或者整体性差而导致破坏。二是由构件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破坏。 增强砌体房屋的刚度及整体性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是一个较好的增加楼房整体稳定性和空间刚度的方法。 建筑和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最好规则对称,建筑竖向剖面和立面力求规则 限制房屋高度,控制房屋高宽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总结的震害经验,对多层砌体房屋采用了层数与总高度双控制。
加强楼梯间的抗震措施,楼梯段上下端对应墙体处应设置4 根构造柱,与在楼梯间四角设置的构造柱合计共有8 根构造柱。 设置伸缩缝,为了防止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砌体房屋由于墙体干缩和温差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可以在砌体墙体中最可能产生裂缝的地方设置伸缩缝,如房屋中间部位及错层处、房屋体型变化处、房屋平面转折处。 设置圈梁,增强砌体房屋的整体性。 增强砌体房屋的承载力
适当地提高砂浆强度,砌体的抗剪强度与砂浆的强度和竖向压应力有关,砌体的抗剪强度随着砂浆强度的提高而提高,砌体块体强度影响较小。因此适当提高砂浆强度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设计时,特殊要求尽量采用混合砂浆,因为水泥砂浆抗剪强度要折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震害现象:
( 1) 在地震作用下,部分框架梁有斜裂缝产生,受损严重的梁裂缝通。
( 2) 部分框架柱有水平裂缝产生,受损严重的柱四周会有贯通的水平裂缝。
( 3) 梁、柱节点附近有斜裂缝产生,这是最常见的受损表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措施 房屋平面布置要规则、结构力求对称 强度和刚度匀称 结构超静定次数多,则消耗地震能量也就愈多,建筑抗震性能越强。避免杆件的受力系统和传力路线单一。 设置多道设防的抗震结构体系 保证结构的延性抗震能力 增强构件的相互连接,构件连接不破坏,整个结构才能保证其整体性。 结构抗震措施的展望
美国“滚珠大楼 ” 美国建造了一种可以防震的“滚珠大楼 ,在建筑物每根柱子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由滚珠支撑整个建筑,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发生地震时,富有弹性的钢梁会自动伸缩,于是大楼在滚珠上会轻微地前后滑动,可以大大减弱地震的破坏力。
英国:抗震房屋裂纹自动愈合
英国利兹市的“纳米制造业协会”在欧盟的资助下正在研究这种“自愈”的墙体。据称,这种墙体在压力(地震期间)的挤压下,纳米聚合粒子将流入裂缝中并变硬,形成固体材料,从而对房屋的裂缝进行自动填补。
*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76页74页53页53页69页57页63页67页62页66页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
加强监测预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健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 & 针对地震灾害要加强监测,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多进行防震演练),提高建筑物的防震性能,充分做好应急预案等。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海南省高三五校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图18是海地所在地区图。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和救援器械,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 (1)说出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地质灾害,并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海地地震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3分)&&& (3)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你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3分)&
科目:高中地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图18是海地所在地区图。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和救援器械,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
&& (1)说出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地质灾害,并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海地地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 (3)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 你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海南省高三五校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图18是海地所在地区图。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和救援器械,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1)说出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地质灾害,并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海地地震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3分)(3)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你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3分)
科目:高中地理
下图是海地地图。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 (1)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①台风&&&&&&&&&&&&& ②滑坡&&&&&&&&&&&&&&&&&&&& ③干旱 ④寒潮&&&&&&&&&&&&& ⑤泥石流&&&&&&&&&&&&&&&&& ⑥海啸 &&&&&&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⑥ && (2)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和救援器械,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此次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 D.海洋运输 && (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海地地震的原因。 && (4)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 (5)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你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input type="hidden" name="op" value="" />
专家详解如何在地震中自救 未雨绸缪减少伤害
今年以来,我国云南盈江,新西兰、日本、缅甸等地发生了5级以上地震,其中日本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核辐射等次生灾害更是引发了全球关注。连日来,部分市民致电本报,咨询应如何未雨绸缪、做好日常的防震避震准备,如何在地震中自救,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地震局首席专家、研究员孟宪森。
通过自查排除家中隐患
“掌握防震避震常识,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突发造成的伤害。”孟宪森说,市民可以通过在家中进行地震隐患排查,来减少地震中可能出现的隐患。这些隐患包括:在地震中可能会倒塌的又高又重的家具,比如书架、橱柜,或是定制的组合柜,应当设法固定;可能会从管道上脱离并碎裂的热水器;可能发生移动、扯坏煤气管道或电线的物品;悬挂在高处较重的盆栽植物,有可能脱钩坠落;挂在床上方较重的相框或镜子,有可能在地震中坠落;橱柜或别的柜子剧烈晃动时,柜子的插销可能会松动打开;放置在开放式储物架上的易碎品或重物可能会坠落摔碎;石制烟囱可能压垮无支撑的房顶并崩塌;易燃、易爆物品,应储存于车库或是室外储物室中(而不是室内),以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市民通过自查可以将这些隐患逐个排除,把安置不妥的重物重新放置,以防止家具物品震时倾倒或坠落。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设法固定住;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拆除不必要的附属物;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
在室内自设避震场所
怎样在室内准备好避震的场所和通道?孟宪森说,第一,可以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第二,保持室内外通道的畅通,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房门口、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
由于地震可能发生在人们睡觉的时候,因此卧室的防震布置至关重要。孟宪森说,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的内墙边;床上方不要悬挂吊灯、镜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有轮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杂物,也可以给床安一个抗震架。
市民家中可以常备一些震后急需用品,一旦发生地震可以用这些物品支撑到救援人员的到来。孟宪森说,最重要的是水、食品、衣物、毛毯等,其次是照明用品,如应急灯、手电筒(电池)或自动充电电筒、蜡烛等,还有必要的常用药品,如治疗感冒、肠胃病的药、一般外伤用药等,必要的身份证件等。这些重要物品可以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轻巧的小提箱里。
避震时怎样保护自己
对于地震时是跑还是躲?孟宪森认为,震时应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对于室内如何避震,孟宪森说,室内房屋在震后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有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市民可以选择最近的地方进行躲避。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旁则是室内最不利于避震的场所,要尽量远离。
避震时怎样保护自己?孟宪森说,有利于避震的姿势一般分三种。第一是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第二是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第三是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同时要注意保护身体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等。
作者:记者 彭溢 编辑: 赵艳玲
##rep-begin##
##username####commenttime##
##commentcontent##
##rep-end##
 热门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带来的环境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