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侵略者对殖民地三坪房间的侵略者小说有何看法

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侵略应该分两部分看.
最开始葡头牙和西班牙的侵略确实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因为他仅仅是一种掠夺.
但是后来英国等的侵略却有一定的好处,因为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了资本主义,为后来资本注意在全世界的确立奠定的基础,也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因素的发展,尽管主观上欧洲人纯粹是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着想的,但是客观实际上确实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你看下我们中国的情况就知道了,遭受欧洲帝国主义侵略的地方现在经济都挺发达的
比如说三角贸易,可以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去美洲,带回了大量黄金回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反正要从生产力方面答
有点知识来了解一下吧!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
楼主参考下:
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
成人总认为恋爱是他们的事,中学生是不适合的,所以就把中学生的恋情谓之早恋,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人们之所以恋爱是因为人是群体动物需要彼此扶助,而中学生同样...
答: 上海、广州、南京、济南、长沙、武汉等地~
答: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
答: 当然,把人模式化啊
分析犯罪心理学等
下一个比尔.盖茨或爱因斯坦呗
答: 198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开始在全国推广施行.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合作与探究. 有人说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这种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合作与探究. 有人说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这种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展现了大国风范。为此,某校九(1)班同学准备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外交”为主题展开分组合作与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外交政策组”,搜集各个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的外交政策和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2分)(2)“国际会议组”,主要叙述中国在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外交成就,请你分别列举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及21世纪初期中国先后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3分)(3)“大国关系组”,以探究中美关系为重点,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4)“展望未来组”,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请你谈谈中国如何应对世界形势的变化(2分)&
新中国成立后,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展现了大国风范。为此,某校九(1)班同学准备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外交”为主题展开分组合作与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外交政策组”,搜集各个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的外交政策和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2分)(2)“国际会议组”,主要叙述中国在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外交成就,请你分别列举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及21世纪初期中国先后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3分)(3)“大国关系组”,以探究中美关系为重点,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4)“展望未来组”,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请你谈谈中国如何应对世界形势的变化(2分)
梳理历史,提升能力。(10分) & (1)某历史活动小组在探究中国近代社会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总结列出如下简表,不过有些信息还没填上,相信你一定能给予帮助。(4分)
《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B         C        D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小明非常喜欢吃米饭,他想知道我国古代哪一原始居民最先种植水稻的,请你告诉他:&&&&&&&&&&&& (1分) (3)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未缺乏面对外国的侵略而赴汤蹈火、英勇抗争的仁人志士,某同学阅读了以下两则材料,希望你与其合作,写出材料中表述的历史人物。(2分) &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他的追求。16世纪中期,接受明政府委派到浙东抗倭,在台州附近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 材料二:在1894年的黄海大战中,他率领致远号全舰官兵英勇杀敌。舰身中弹过多,弹药也将用尽。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后人评价他说:“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一中的人物:&&&&&&&&& &&&&&&& 材料二中的人物:&&&&&&&&&&&&&&&&
(4)为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某校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扮演了剧中两个人物。 &&&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义勇军进行曲》。 &&&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 请分别写出小刚同学和小强同学扮演的剧中人物。(2分) 小刚:&&&&&&&&&&&&&&&& 小强:&&&&&&&&&&&&&&&&&&&&&&&
(5)近年来中日关系总起波澜,日本居然将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纳入日本版图,对此你怎 么看?(1分)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此次世博会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谱写了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
(一)以人为本
1.本次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其设计告诉我们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所在。请问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这一理念?该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人物是谁?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把“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
(二)科技创新
3.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彰显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请你写出这四大发明
4.自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贡献最突出的发明创造分别是什么?
5.当今世界,不仅要注重科技发展,更要关注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负面影响,提两点建议。
(三)文化多元
6.下列图片不仅反映了上海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分别指出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7.以上三图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四)合作共赢,面向未来
  材料一:计算机网络已把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
  材料二: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450万个零部件,而零部件来自六个国家的15000家中小型企业。
  材料三:见下图
8.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出现的新趋势,举出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材料三所代表的组织在这一趋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0.材料一代表的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这两种趋势有什么影响?
辛亥革命百周年,海峡两岸同纪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辛亥革命地位]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举行的《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材料一实际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阐述,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哪年爆发?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有人则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国共合作历史]
  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2)历史上,国共两党曾进行了两次合作。材料二是北伐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当时国共两党进行的是第几次合作?材料中的“军阀”主要是指三派军阀,请写出除张作霖外的另外两派军阀。
[两岸关系发展]
  材料三:1925年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氳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了我;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3)材料三中“郑氏”指谁?他有何功绩?闻一多作诗时,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其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1987年11月,一台湾同胞回到大陆母亲的怀抱图(下图)。
(4)造成材料四母子长期分离的原因又是什么?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制定了怎样的基本方针?
(5)今天,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纪念辛亥革命,有何现实意义?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转载]殖民地传奇之西班牙殖民版图
殖民地传奇之西班牙殖民版图(年)
前1100年,强大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半岛上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加迪尔(加的斯)。同时,希腊人则在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
前8世纪,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
409年,强悍的哥特蛮族侵入日渐衰颓的罗马帝国。
419年,哥特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王国,定都托莱多。但哥特人没有对西班牙文明发展做出多大贡献。
711年,当时五万穆斯林战士横跨直布罗陀海峡,用手中弯刀战胜了曾令罗马人闻风丧胆的哥特武士,赢得瓜达莱特战役大捷。四年之后,阿拉伯人席卷整个半岛,是庞大阿拉伯帝国一部分,叫做“安达卢斯国”,中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
阿卜杜拉三世最终把西班牙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哈里发王朝。在他的统治下,西班牙迎来了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城市建设和商品经济的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阿拉伯人带来了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最先进的知识,并且在西班牙的音乐、美术、文学、建筑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阿尔罕布拉宫便是阿拉伯艺术登峰造极之作。同时,阿拉伯语也在西班牙语里留下了许多词汇。当时最重要的城市有瓦伦西亚、萨拉戈萨、塞维利亚和科尔多瓦。拥有五十万居民和一座巨型图书馆的科尔多瓦是十世纪西欧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1402年,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三世派遣诺曼底探险家让·德贝当古,开始在加那利群岛建立殖民地。
1469年,阿拉贡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伊莎贝拉一世两位天主教君主联婚,使得两国变成一个共主邦联,仍有其独立管理,却由同一个君主政体统治。根据亨利·卡门,西班牙由帝国缔造,而非西班牙缔造帝国。卡斯蒂利亚在新大陆、菲律宾和非洲迅速扩张殖民地,故此创造帝国,分别在1497年和1509年占领梅利利亚和奥兰。
1481年,罗马教廷颁布教皇诏书,同意葡萄牙可得到加那利群岛以南所有土地。在非洲的该群岛、西迪伊夫尼、梅利利亚(1497年由佩德罗·德埃斯托皮尼扬征服)、锡兹内罗斯城(1502年建立;今西撒哈拉达赫拉)、Mazalquivir(1505年)、戈梅拉岛(1508年)、奥兰(1509至1590年)、阿尔及尔(1510至1529年)、贝贾亚(1510至1554年)、的黎波里(1511至1551年)、突尼斯(1535至1569年)和休达仍为西班牙领地。
1491年开始,斐迪南二世与伊莎贝拉一世两位天主教君主决定支持那不勒斯的阿拉贡王室,在意大利战争对抗法兰西的查理八世。身为阿拉贡国王的斐迪南与法国和威尼斯竞争,以争夺意大利,使这些冲突称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在这些战役,西班牙步兵压倒法兰西骑兵,而贡萨洛·费尔南德斯·德科尔多瓦将会缔造在16和17世纪初期几乎无敌的西班牙军队。
1492年,西班牙驱逐格拉纳达最后一位摩尔人国王,取得“光复运动”胜利。
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
1494年,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将全球西葡宣称拥有的土地分成两半球。这使西班牙获得独有权利,能在整个新世界建立殖民地,从阿拉斯卡到合恩角(巴西除外),以至亚洲西部。
1500年代初,伊斯帕尼奥拉岛殖民地成功建立。之后,殖民者开始到处找寻新殖民地。一些人来自不太繁荣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渴望在新殖民地取得新成就。其中,胡安·庞塞·德莱昂征服波多黎各,而迭戈·贝拉斯克斯·德奎利亚尔则夺得古巴。
1509年,法军在阿尼亚代洛战役取得胜利,与西班牙军队同样享有盛名。仅一年之后,斐迪南为了夺得其王朝宣称拥有的米兰和纳瓦拉,而加入意大利天主教联盟抵抗法国。不过,结果并不比对威尼斯一役好。
1512年,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在巴拿马达连建立首个美洲大陆殖民地。
1513年,巴尔沃亚横越巴拿马地峡,展开欧洲首次从新大陆航行到太平洋的探险行动。他宣称大西洋和所有毗连的土地为西班牙王室所有,甚具历史意义。
1516年,法国签署停战协定,继续控制著米兰,并确认西班牙控制上纳瓦拉。
1516年,外祖父斐迪南二世死后,查理一世继西班牙王位。其祖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去世,查理一世又继承了祖父的帝位,称查理五世。查理一世在西班牙任意加税和征兵,对外发动战争,激起西班牙各阶层的强烈不满,酿成了1519年6~7月的城市公社暴动,1522年被查理一世镇压。
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瓦格纳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邦联的国家。十六世纪是海上强国,以后渐衰。
1519至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领袖荷南·科尔蒂斯征服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将墨西哥纳入西班牙帝国版图,作为建立新西班牙的基础。此外,佛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后来更成为秘鲁总督。
1520至1522年,卡斯蒂利亚社区起义。
1521~1544年,为了同法王弗兰西斯一世争霸欧洲,夺取对意大利的统治权,查理一世连续发动4次意大利战争,查理一世获胜,控制了意大利。
1521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发觉其国被哈布斯堡领土包围,于是攻击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属地,再次引起两国冲突。法国遭遇灾难性败绩,先后在比克卡会战(1522年)、帕维亚会战(1525年,弗朗索瓦本人被虏)和兰德里亚诺战役(1529年)受挫。结果,弗朗索瓦退出战争,再次放弃米兰予西班牙。
1522年,葡萄牙人斐迪南·麦哲伦主导一支西班牙船队进行环球航行,途中在菲律宾去世。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将会承继领导工作,使航行成功。
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维亚会战中击败法国,使很多意大利及德意志人感到意外,令人担心他将会继续扩张势力。当时,教皇克莱孟七世倒戈支持法国及意大利一些重要城邦,参与针对哈布斯堡帝国的科尼亚克同盟战争,但是失败。
1527年,查理五世渐渐厌倦教皇干预他认为与宗教毫无关系的事务,并攻陷罗马,使教皇蒙羞。结果,克勉七世与继任的教皇与世俗势力交往时,都显得加倍谨慎。
1528年,著名海军上将安德烈亚·多里亚与查理五世结盟,打败法国军队,使热那亚重新独立,也让查理有改善财政的机会。同年,热那亚银行首次借贷给查理五世。
1529年,教皇与查理五世签署巴塞罗那和约,建立更和谐关系。西班牙正式成为天主教的保护者,而查理被加冕为意大利国王(伦巴第)。而且,西班牙需要出兵,以推翻佛罗伦萨共和国。
1533年,克勉七世拒绝让亨利八世离婚,主要原因是他不希望触怒查理五世,令罗马再度被洗劫。
1530年代,西班牙在新大陆建立新格拉纳达(哥伦比亚)。
1535年,在与法国争霸同时,查理一世出兵北非,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突尼斯。
1536年,西班牙建立布宜诺斯艾利斯。
1539~1540年,查理一世镇压了尼德兰根特起义。查理一世在位时继续对美洲进行征服和殖民化的战争,先后征服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巴拿马、秘鲁、智利、拉普拉塔河流域(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地。
16世纪中叶,中南美洲广大地区(除葡属巴西外)均被划入查理一世帝国版图。
1543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宣布首次与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大帝结盟,并与奥斯曼军队占领西班牙控制的城市尼斯。亨利八世虽然不满查理五世阻止他离婚,但更不满法国,所以跟查理五世一起侵略法国。虽然西班牙在萨伏伊的切雷索莱战役遭受重大挫败,但法国仍然难以威胁西班牙控制的米兰,又在北方败于亨利八世,故此被迫接受不利的条件。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领导奥地利军队,继续在东方与奥斯曼军队交战。查理则处理早前未解决的国内问题,由路德派德意志诸侯及其他新教邦国组成的施马尔卡尔登同盟。
1545年,特伦托大公会议,查理尝试进行和谈。然而,新教领导层在会上感到被天主教徒出卖,于是参与由萨克森选帝侯莫里茨发动的战争。于是,查理带领来自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入侵德意志,希望能恢复帝国统治。
1547年,查理五世的军队在米尔贝格战役击败新教徒,令施马尔卡尔登同盟崩溃。
1547年,查理一世反对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查理一世在米尔贝格战役中击败新教同盟。
1551年10月,法王亨利二世与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结盟。法国出兵占领洛林。
1555年,查理与新教邦国签署奥格斯堡和约,并根据他的“统治者的宗教乃人民的宗教”原则,重建德意志地区之稳定,但并不受西班牙和意大利宗教人士的欢迎。查理对德意志的政策,令西班牙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天主教和哈布斯堡王朝的保护者。这样的先例,在七十年后令西班牙参与战争,并结束其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1555年,查理一世被迫与诸侯缔结《奥格斯堡和约》,承认新教享有同天主教平等的权利。
1556年,查理一世将西班牙的王位让与其子腓力二世,将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让与其弟斐迪南一世,自己隐居到西班牙卡塞雷斯的尤斯特隐修院,1558年9月21日去世。
查理一世,又称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1556),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6)。
查理五世唯一合法婚姻所生的儿子腓力二世(1556至1598年在位)与叔父斐迪南一世瓜分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腓力视西班牙为他帝国的基础,但西班牙人口仅有法国的三分之一,难以为帝国提供足够的兵力。后来,腓力与玛丽·都铎联姻,使西班牙与英格兰结盟。
1557年,腓力二世统治的西班牙面对破产,于是给热那亚银行财团发展的机会。它们使德意志银行集团陷入混乱,并取代富格尔家族成为西班牙的金融巨头。哈布斯堡王朝制度累赘,热那亚银行为之提供流动借款和可靠的稳定收入。王朝则协助银行,将塞维利亚不太可靠、来自美洲的白银迅速运到热那亚,以提供更多资本。
1559年,西班牙与法国签署卡托-康布雷齐和约,永久确认西班牙在意大利的主权。和约签署后庆祝典礼举行,亨利参加马上枪术比赛时被断矛插中,数天后去世。在往后的三十年,法国陷入长期内战与动荡,故此不能在欧洲强国竞赛中与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王朝竞争。
1559至1643年,没有法国威胁的西班牙国力达到巅峰,版图扩张至最大。
1565年,佩德罗·梅嫩德斯·德阿维莱斯创立圣奥古斯丁,并建立殖民地佛罗里达。后来,法国海军军官让·里博与150名同胞企图在西班牙佛罗里达建立非法殖民地,不久后被德阿维莱斯击败。圣奥古斯丁很快就成为重要的战略地点,让满载金银的西班牙船只从新大陆的殖民地航行到西班牙。
1565年4月27日,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在菲律宾创立首个永久的西班牙殖民地,马尼拉大帆船正式开始服务。这些大帆船把货物经太平洋从亚洲运载到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然后,货物又在墨西哥运上西班牙珍宝船队,最后运返西班牙。
1572年,西班牙为了促进此贸易活动,建立了马尼拉。
1584年,奥兰治的威廉被一名神智不清的天主教徒刺杀。这位受尼德兰人欢迎的抗争领导人之死,似乎能令战争结束,但事实恰恰相反。
1586年,伊丽莎白一世出兵支持尼德兰和法国的新教徒,其部下弗朗西斯·德雷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攻击西班牙商船,并特地主动进攻港口加的斯。
1588年,为了停止伊丽莎白一世的干预,腓力派遣无敌舰队以攻击英军。当时天气良好,英格兰派遣较小型和敏捷的战舰,而且得到在尼德兰的间谍帮助,得以做好做战准备。结果,英军击败了为数更多、防备更佳的西班牙战舰。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
1589年,虽然西班牙遭受重大挫败,但随后的德雷克·诺里斯远征是英西战争(1585至1604年)的转捩点,使西班牙占上风。几乎人人都肯定西班牙舰队欧洲最强。
1589年,瓦卢瓦王朝最后的国王亨利三世在巴黎城外去世。其继位者、首位波旁王朝法国国王纳瓦拉的亨利四世是能力出众的领导者。他在阿尔克战役(1589年)和伊夫里战役(1590年)击败法国天主教联盟,取得重要胜利。腓力二世坚决要阻止亨利成为法国国王,于是分派军队到尼德兰,并在1590年入侵法国。
1598年,西班牙为了脱离连串冲突的困局与法国签订韦尔万条约,承认亨利四世(1593年开始成为天主教徒)为法国国王,并恢复卡托·康布雷齐和约中很多条款。
1604年,英国、西班牙签订伦敦条约
1609年,西班牙和联合省签署十二年停战协定,西班牙终于再次回到和平,史称西班牙和平。
1618年,腓力撤换了首相,换来了饶有经验的驻维也纳使节唐巴尔塔萨·德苏尼加为首相。唐巴尔塔萨认为,只要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的奥地利紧密合作,就能制约复苏中的法国及消灭荷兰境内的反对势力。
1618年,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两度发生后,奥地利及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二世便开始著手对付新教联盟及波希米亚。唐巴尔塔萨鼓励腓力联合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加入战团。而在西班牙驻尼德兰军队冒起的新星斯皮诺拉,统领佛兰德军参战。西班牙加入三十年战争。
1621年,腓力三世去世,比他更虔诚的儿子腓力四世继位。
1622年,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接替其舅父唐巴尔塔萨为首相。奥利瓦雷斯是合理地正直而有能的人,相信西班牙一切的困扰都来自尼德兰。波希米亚人在初期受挫,先后在1621和1623年于白山和施塔特洛恩被击败。与荷兰的战斗在1621年继续。
1625年,斯皮诺拉攻下布雷达要塞。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干预使一些人担心(他是少数没有财政问题的欧洲君主)。不过在1626年,神圣罗马帝国将领阿尔布雷希特·冯·瓦伦斯坦先后在德绍河和巴伦山麓卢特成功击退丹麦,解决其患。
1629年,西班牙在尼德兰占领台湾南部之后不久也占领台湾北部,不过16年后在尼德兰攻击下撤出。
1639年,唐斯战役,逐渐疲乏、弱态渐现的西班牙被尼德兰海军击败。
1640年,布拉甘萨的若昂宣称拥有葡萄牙王位继承权,主导叛乱,得到葡萄牙人广泛支持。西班牙既要平息其他叛乱,又与法国战斗,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若昂登基为布拉甘萨王朝第一任君主,称为若昂四世。
1643年,在尼德兰境内罗克鲁瓦战役中,代表西班牙最强军力和领导力的佛兰德军被波旁的路易二世的军队所突击。这支由弗朗西斯科·德梅洛率领的军队遭遇溃败,大部分士兵被法国骑兵或杀或擒。佛兰德军名誉毁于罗克鲁瓦,而西班牙从此开始走向中衰。
1643年,罗克鲁瓦战役标志著西班牙在欧洲之霸权结束。
从1644到1657年,西葡两个国家实际上和平共存。1657年,若昂四世逝世,西班牙企图从葡萄牙新君阿方索六世手中夺回葡萄牙。
1648年,荷兰打败西班牙,建立联省共和国,成为海上霸权国家。这个时代的财富都是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手争取回来,该公司派船前往远东寻找香料和奇珍异宝,把好望角、印度尼西亚、苏里南、安的列斯和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划其殖民地,并在整个亚洲建立了贸易驿站。航运和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让荷兰阿姆斯特丹跃升成为欧洲的金融商业中心和“世界仓库”。
1648年,西班牙失去对尼德兰统治权后,便与荷兰人议和,签署威斯特法伦和约,承认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独立。自此,西班牙与尼德兰的八十年战争,及与欧洲各国进行的三十年战争正式告终。
1648年和1652年,西班牙收服那不勒斯和加泰罗尼亚。但是,蒂雷纳子爵带领法军在沙丘战役击败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残兵,结束这场战争。
1659年,西班牙与法国签订比利牛斯和约,割让出鲁西永、富瓦、阿图瓦和大部份洛林给法国。
1663年,阿梅希亚尔战役,西班牙被葡军击败。
1665年,蒙蒂斯克拉鲁斯战役,西班牙再被葡军击败。
1668年,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1713年,乌得勒支和约使西班牙失去在意大利和低地国家的剩余领土,终于结束了其欧陆帝国。
1714年,西班牙成立海军及印度群岛部、创立首间洪都拉斯公司(1714年)、一间加拉加斯公司(1728年)和唯一注定兴盛的哈瓦那公司(1740年)。
1734年,西班牙军队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从奥地利轻易夺得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
年,詹金斯之耳战争,西班牙阻止英国夺取战略城市卡塔赫纳和古巴。
七年战争(1756—1763年)之末,西班牙败于英国大幅改良和强大的海陆部队并失去一些领土。
1767年,耶稣会被驱逐出西属美洲。一些商人协会早已在墨西哥城和利马确立,并由本土地主牢固控制。另一与之竞争的工会在韦拉克鲁斯成立。
美国独立战争(年)期间,西班牙收复失地,并夺得英国军港巴哈马。
1778年,葡萄牙为了获得南美洲一些领地,签署埃尔帕多条约,割让费尔南多波岛(今比奥科岛)及毗连的小岛予西班牙,又将尼日尔河和奥果韦河之间大陆的商业权利转让给对方。在19世纪,一些西班牙探险者和传教士经过此地区,包括曼努埃尔·德伊拉迭尔。
1780年,图帕克·阿马鲁二世在秘鲁发动起义。委内瑞拉的Comunidades发动叛乱。两次事件同样都是对于更严密、有效统治的反应,表现出西属美洲局势之不安,并显示制度改革再度引起抵抗。
1791年,西班牙与英国签署努特卡协议,将英国在俄勒冈地区划归不列颠哥伦比亚。
1791年,西班牙国王下令亚历山德罗·马拉斯皮纳寻找西北水道。
1800年,拿破仑按照秘密签订的圣伊尔德丰索第三条约夺回其统治权,并把它卖给美国(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
19世纪,半岛战争的冲击引起委内瑞拉和巴拉圭宣布独立(1811年)。随后发生的革命使西班牙丧失加勒比海附近的殖民地。西班牙帝国在加勒比海(古巴和波多黎各)、亚洲(菲律宾)和大洋洲(关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劳及北马里亚纳群岛)都保留相当多领土,直到1898年的美西战争。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包括西属摩洛哥、西属几内亚和西属撒哈拉,分别直到1956、1968和1975年。至今,只有位于北非沿岸的加那利群岛、休达、梅利利亚和其他主权地仍然属于西班牙。
1803年,拿破仑将路易斯安那领地卖给美国,引起美国和西班牙的边界之争。美国政府认为西班牙西佛罗里达也在购地范围内,并要求西班牙交还土地。西班牙为此表示抗议,认为路易斯安那购地范围只涉及新奥尔良一带,反对美国的要求。
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西班牙主力舰队被法军下令击毁,降低西班牙防御和维护其帝国的能力。
1808年,拿破仑大军入侵西班牙,有效切断西班牙与其殖民帝国之联系。
1810年,西佛罗里达和密西西比河河口的路易斯安那剩余土地发生叛乱,美国趁机向东扩张领土,逼使西班牙就范。最后,两国在1819年签署亚当斯-奥尼斯条约,西班牙将两地割让予美国,并卖佛罗里达全境给对方。
1810年,相信自由思想的神父米格尔·伊达尔戈·科斯蒂利亚掀开了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序幕,并在1821年成功。中美洲在1821年宣布独立,曾一度与墨西哥合并(1822至23年)。圣多明哥也同样在1821年宣布独立,并且开始商讨加入玻利瓦尔的大哥伦比亚,但是很快被海地占据,直到1844年一场革命发生为止。自此,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只剩下古巴和波多黎各。
1811年,巴拉圭独立。
1815年,乌拉圭独立。但乌拉圭之后被巴西统治,直到1828年。
南方何塞·德·圣马丁参与战争,为阿根廷(1816年)、智利(1818年)和秘鲁(1821年)争取自由;
北方西蒙·玻利瓦尔和安东尼奥·何塞·苏克雷领导军队,最终在1825年成功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包括巴拿马,直至1903年)、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六国取得独立。
1837年,伊莎贝尔二世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spaa”(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命名,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邦联模式。
1848年,西班牙军队征服查法里纳斯群岛。
1859年,西班牙与摩洛哥在得土安战斗,后者战败。双方在1860年签署丹吉尔条约,摩洛哥割让西迪伊夫尼予西班牙。在往后几十年,西班牙与法国的合作,得以在这城市的南部建立和扩张保护领地。
1868年,西班牙发生政变,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被推翻,由阿玛迪奥一世继位,并实行君主立宪。后来,西班牙出现全国动乱,阿玛迪奥一世退位。
1873年,西班牙第一共和国成立。后来,君主制再度确立,阿方索十二世即位。在1870年代,有才能的阿方索和谨慎的政府首长成功稳定内政和提高声望,可是阿方索之早逝使其治世结束。
1873年,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
1874年12月,西班牙王朝复辟。
1884年,柏林会议,西班牙影响力得到国际承认:她得以同时管理西迪伊夫尼及西撒哈拉两地。西班牙也宣称从博哈多尔角到努瓦迪布半岛沿岸地区为其保护领地。
1885及1900年,木尼河区(赤道几内亚境内)在成为西班牙保护国及殖民地。
民族主义之高涨和殖民地之反殖民抗争,终于引发了1898年美西战争。战争主要因古巴而起。后来,西班牙屡遭败绩,结果签署巴黎条约,让古巴独立,把波多黎各和关岛割让给美国,并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把菲律宾群岛售予美国。
1898年,美西战争,西班牙失去在美洲和亚太最后几块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
1899年,西班牙把其余太平洋殖民地售卖给德国,此时西班牙只剩下非洲殖民地。
1900年,巴黎条约解决了欧洲各国对几内亚大陆的争议。
1911年,摩洛哥遭到法国及西班牙瓜分。
1921年,安瓦勒战役。曾担任西班牙政府官员的阿卜杜勒·卡里姆,领导里夫柏柏尔人作乱,摩洛哥叛乱分子令西班牙军队遭到突然、严重而几乎致命的挫败。
1923年,丹吉尔被宣布为一个由法国、英国及西班牙(后来意大利参与其中)共同托管的国际城市。
1925年,西班牙与法国合力镇压里夫叛乱势力,但是两者都付出很大代价。
1926至1959年,比奥科岛及木尼河区合并为西属几内亚。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佛朗哥统治下西班牙从维希政权夺取丹吉尔。
1931年4月,西班牙王朝被推翻,成立第二共和国。
1936年,曾参与摩洛哥战役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1936至39年),并成功夺权。
1936年2月,成立由人民阵线领导的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
1936年7月,佛朗哥发动叛乱,经三年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
1943年2月,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参加侵苏战争。
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
1956年,法属摩洛哥独立,西班牙交出西属摩洛哥予这个新国家,但保留其在西迪伊夫尼、塔尔法亚及西属撒哈拉(西撒哈拉)的控制权。摩洛哥苏丹穆罕默德五世觊觎这些土地,便在1957年入侵西属撒哈拉(伊夫尼战争;西班牙语称为“被遗忘的战争”)。
1958年,西班牙把塔尔法亚割予摩洛哥,更把原本独立区域萨吉亚阿姆拉(北方)和里奥·德奥罗(南方)合并为西属撒哈拉。
1959年,西班牙在几内亚湾一带的辖区改组,使其地位类同西班牙本土的省份,并设立总督,授之以军事及政府权力。此外,西班牙政府更在这些殖民地推行民主政治制度,如赤道几内亚第一次地方选举在1959年进行,当地代表更首次在西班牙国会中占有席位。根据1963年12月基本法,一个联合立法制度赋予当地两个省份有限度自治权。该地名称改为赤道几内亚。
1966年7月,佛朗哥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68年3月,联合国及赤道几内亚的民族主义者施加压力,使西班牙宣布让赤道几内亚独立。赤道几内亚在该年取得独立时,是非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
1969年,西班牙再一次受到国际压力,将西迪伊夫尼交还予摩洛哥。
1975年,绿色进军促使西班牙撤出西属撒哈拉。现时,西撒哈拉的未来仍然难以预料。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
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
2002年7月11日,摩洛哥的宪兵和军队占领佩雷希尔岛,最后被西班牙海军驱逐,并未造成伤亡。
殖民总督区
  1535年起,西班牙为了统治西属美洲,先后建立四个总督区:
  新西班牙总督区:首府墨西哥城,1535年设立,管辖新西班牙(今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诸岛等地。
  秘鲁总督区:首府利马,1542年设立,管辖整个西属南美,18世纪西班牙在南美又设立两个新总督区后,辖地相应缩小。
  新格拉纳达总督区:首府波哥大,1718年设立,管辖今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地区。
  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1776年设立,管辖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等地。
此外,有的总督区设置有都督区。西属美洲共设五个都督区:危地马拉(1527年)、古巴(1777年)、委内瑞拉(1773年)、波多黎各和智利(1778年)。
1764年,西班牙又在美洲殖民地推行郡制,分新西班牙为12个郡,拉普拉塔为8个郡等等。西属美洲的独立战争后,相应的总督区和其他行政区划分不复存在,但却深刻影响到了各新独立国之间的边界和行政区划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殖民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