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文学常识题》的文学成就

柳宗元文学成就_古诗文网
柳宗元文学成就
  虽然只活到了46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许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  柳宗元的集子,为所编,题《河东先生集》,宋初穆修始为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宋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45卷、外集 2卷、新编外集 1卷,为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宋童宗说音注、张敦颐音辨、潘纬音义的《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43卷、别集2卷、外集2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为现行影印本之最早者。宋童宗说注《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45卷,宋建州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宋魏怀忠编注《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21卷、外集2卷、新编外集1卷、《龙城录》2卷、附录8卷,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文渊阁本。宋廖莹中编注《河东先生集》45卷、外集 2卷、补遗、附录等,为宋人注本中最后的一种,有□隐庐影印宋刻世□堂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以排印,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重印本。明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45卷、外集 5卷、遗文、附录等,虽采辑旧注,中多蒋氏自注的部分;有明 三径藏书刻本、《四部备要》排印本。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标举“比兴”和提倡“兴寄”的传统。与《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古诗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至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写出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柳宗元的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  他的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在《天说》《天对》《非国语》《封建论》中集中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⑴否定神秘的天,宇宙是混沌的,运动的元气构成的,所谓的天是大自然构成的元素,根本不存在至高无上可以支配人的命运的天,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元气运动的结果。不存在神秘的外在力量。⑵天人不相预说。在天人关系上他认为天和人是互不相干涉的,主张重视人事而不空谈天命鬼神。⑶对鬼神迷信从认识论的根源上做出了解释,人们迷信鬼神是力量弱的表现。如果人们掌握了规范和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就不会相信鬼神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寓言  柳宗元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的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传记  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
骚赋  宋人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旧唐书》本传云柳宗元“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户乙)。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与屈原之作辞赋,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
山水游记  柳宗元的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永州八记》作于元和四年以后。那时,柳宗元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永州,即今湖南永州。文章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文章短小、轻灵,朴实、顺畅,为历代所传颂。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作者通过他的笔向人们描述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文章引人入胜,隽咏无穷。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写法展示小石潭。以鱼写潭,则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见;以鱼写人,则人羡鱼乐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状形、传神、布影、设色,笔墨经济,手法高超。结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写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http://so.gushiwen.org/author_646.aspx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论《史记》的文学成就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论《史记》的文学成就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72|
上传日期: 21:15:3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史记》的文学成就
关注微信公众号关于今昔文学成就评价的一些看法--《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05期
关于今昔文学成就评价的一些看法
【摘要】:正 新中国成立三十余年的建设成就,大大地超过了旧中国。这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但是,在文学成就方面据说却是例外。有人公开发表文章,将“五四”后的现代文学同建国后的当代文学“相对照”,认为在作家、作品、文艺斗争三个方面,后三十年的成就均不如前三十年。我们不时也可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建国后的文坛,没有出现过象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这样伟大的作家;更没有出现象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那样的傲世千古的巨人和《诗经》、《离骚》、《史记》、《水浒》、《红楼梦》之类永垂不朽的杰作。还有的说,“许多老作家的创作,没有超越建国前已经达到的水平”。总之,当代文学,不如现代文学,更不如古代文学,文学成就是“今不如昔”。
【正文快照】:
新中国成立三十余年的建设成就,人大地超过了J日中国。这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但是,在文学成就方面据说却是例外。有人公开发表文章,将“五四”后的现代文学1司建国后的当代文学“相对照”,认为在作家、作品、文艺斗争三个方面,后三十年的成就均不如前三十年④。我们不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石安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3期
王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钟子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周志俊,成功;[J];昌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李光辉;[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刘晓林;[J];船山学刊;2002年04期
侯敏;[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曹廷华;[J];当代文坛;1984年03期
张瑷;[J];当代文坛;2000年06期
贺桂梅;[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荧;;[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姚喜双;;[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杨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吴光正;;[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王礼逊;;[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郑国铨;;[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夏虹;;[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陈汝春;;[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李兰;杜敏;;[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吴士余;;[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仲鸣;[D];暨南大学;2001年
余岱宗;[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阳文风;[D];暨南大学;2003年
汪振军;[D];河南大学;2003年
杜成会;[D];复旦大学;2003年
朱巧云;[D];暨南大学;2004年
周海波;[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毛巧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刘向军;[D];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满新颖;[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锦;[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邱建立;[D];河南大学;2001年
吉旭;[D];苏州大学;2001年
秦良杰;[D];苏州大学;2001年
翟业军;[D];扬州大学;2001年
杨高平;[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常玉荣;[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卢志杰;[D];四川大学;2002年
杨鹏程;[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王梅;[D];厦门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贵仁;[J];人文杂志;1980年05期
其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刘世昌;[J];兰州学刊;1980年01期
贺庆升;[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罗中起;[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华济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1980年01期
;[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王佐良;[J];外国文学;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季世昌;静智;;[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王明堂;;[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陆贵山;;[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饶龙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汤龙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王礼逊;;[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郑国铨;;[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栾昌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何望贤;孙广举;矫桂棠;;[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邓超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金谷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隋琳;[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王培元;[N];中国文化报;2000年
方锡球;[N];光明日报;2000年
孙瑞丽;[N];甘肃日报;2000年
杜英姿;[N];人民日报;2000年
韩鲁华;[N];陕西日报;2000年
陈思和;[N];文汇报;2000年
李兆忠;[N];文汇报;2000年
;[N];文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波;[D];复旦大学;2003年
刘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郑玉明;[D];浙江大学;2004年
孙桂荣;[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魏天真;[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唐丽芳;[D];复旦大学;2005年
袁红涛;[D];复旦大学;2005年
翟永明;[D];山东大学;2005年
李梅;[D];暨南大学;2005年
陈尚荣;[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丹;[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曹顺发;[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马春花;[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蔡爱国;[D];苏州大学;2001年
张艳;[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郑崇选;[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付兰梅;[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苏奎;[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郭学军;[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张晨阳;[D];扬州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拒绝访问 | lengua.quanxi.cc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lengua.quanxi.cc)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fe332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骚文学价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