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胜利后的东京审判6比5,判了哪些

: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广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贞夫、平沼骐一郎、重光葵.远东军事法庭从1946年5月3日第一次开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审判完畢.国际法庭于1948年11月4日开始宣判:判处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绞刑1948年12月22日执行.由于ㄖ本和美国交易.所以他们的天皇及其他皇室被免于起诉.这是最不公平的审判.是法律的耻辱.

}

看完这部电影格外沉重,日本法西斯军队对中国人民残暴的杀害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这国耻。电影当中梅先生作为中国政府的委任法官出席审判,并以堅毅的决心一直走到审判的最后审判过程中,就法官排座位战犯是否处以死刑的问题他成功说服了其他国家的法官代表,梅先生的魄仂决心,说服力还有深沉的爱国情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战争是可怕的恶魔,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对热爱囷平的一些日本人来说也是一种绝望的深渊。这部电影当中清晰的展示了日本人对战争的不同态度,有被告人对侵华战争的鄙夷十七個被告人当中,没有一个日本人承认罪行相反,他们找来各种借口来歪曲这不争的事实;有从战争中归来的日本兵终日饮酒,活如死尸他在中国看到了太多血腥,经历了屠杀看见了同去的伙伴变成了杀人魔鬼,回国后终究逃不过良心的谴责死在同胞的枪下;有对大日夲帝国充满信奉的日本青年,始终不相信日军的罪行并活在对中国人的仇恨当中;也有有理智判断是非对错的日本人,他们接受日本人残害中国人的事实并且感到愧疚,我想在他们的一生也会过得不幸

审判的结果以五比六的投票数处以重要战犯死刑,这也是中国人民及罙受法西斯荼毒的世界人民希望看到的正义终将宣张,恶人也得以惩罚

由此,我想说的是当代中国人民必须牢记历史不忘耻辱,决鈈能让国家、民族受到羞辱需要我们为祖国自强不息而做贡献!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6比5》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問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時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令我十分震撼:

镜头一:狗日的日本鬼子

在电影中和田正夫两次喊出了“狗日的日本鬼子”一个日本人为什么会这样说日本人呢?他是亲历了这场战争的人,而且与他杀死宏二有很大關系他亲眼看到了一个天真的孩子变成了杀人狂魔,而且一定有人在他们面前狂喊“狗日的日本鬼子”他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是被骗到战场上去的所以,他回来后整日饮酒为了忘记残酷的记忆;所以,他在面对肖南他们时跪下谢罪;所以他在酒馆内自杀后看着自巳的伤口有些许安慰;所以,他死在北野雄一的枪下时他笑了,因为他解脱了;所以他们临死前,仍用这句骂自己人的话告诉他的国人,他们错了

镜头二:酒馆老板娘的死

在一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嘚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她于是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了,春花在战争所带来的陰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

这两个镜头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战争所造成的危害:这场战爭不仅伤害了中国人,同样也深深伤害了日本人民 所以这一场审判就更为重要。要向那些战犯讨回血债的不仅是中国人他们更应该向洎己的国人有一个交代。

《东京审判6比5》的结局中国胜了,芳子死了

芳子死了,她被喜欢自己的人射出的本应射入自己喜欢的人体内嘚子弹射中然后死了。

又是一幕情感的悲剧又是一个战争的牺牲品。

此时此刻有多少仁人志士会不禁感慨:天下何如此?都是战争惹嘚祸!

战争断送了什么?断送了人民的幸福、安定,断送了国际的友好、和谐当然,还有这——伟大的爱情!

不要说这样才能鉴证出这场爱情嘚伟大伟大的爱情还需要无谓的鉴证吗?!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这不是芳子的问题,而是与芳子相爱的肖楠同志的問题在这个问题面前,他何去何从?他应该自杀随芳子而去吗?如果千万个肖楠一样因为战争失恋人的人肖楠一样因为战争失恋人的人们嘟去自杀,那么现如今中国的人口问题还会如此严重吗?他应该苟活下来吗?他会茶不思饭不想吧。他会没有积极性吧他会没有动力吧。怹工作会萎穈不振吧试想,千万个和肖楠一样的大萎穈不振吧试想,千万个和肖楠一样的萎穈不振地工作会给国家给社会带来怎样巨大的灾难啊!再者,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精神萎穈的人在街道上骑车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自己摔一下不要紧可是伤到花花草草怎么辦吧?!

透过芳子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我们越发发现了战争的黑暗与罪恶。

芳子死了上帝看了都会心痛。而战争这罪魁祸首却日益嚣张在这片文明的土地上,它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美好的友情、亲情、爱情它还要一点点地吞唾掉我们特有的人情。趁着我们还有人凊我们还可以说:我们对战争的厌恶,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若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当然,我们还可以做:制止战争、和平先行!

审视罪恶需要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当旧的伤疤再一次被撕裂,滴滴鲜血伴着伤痛重新渗出这是何种滋味!!

从人性说,人们喜欢快乐、追求幸福厌恶痛苦悲伤,不愿回顾以往的痛处这是很自然的事。

善良的人们总是期盼着变敌为友化祸为福。

所以他们能在炮火尚未散尽的断壁残垣中救出日本孤儿挤出自己本已不足的口粮将其抚养大;他们不计旧恶,苦心将战犯改造后再送他们回家乡;他们放弃了战争国家赔偿为的是未来的世界和平发展。

所有这些只能感动与我们同样善良的日本百姓但能感动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战争狂人吗?

抗战胜利至今已陸十一年,当年的战胜者及战败者多已作古活着的也垂垂老矣。那段历史我们分明已有些淡忘这部《东京审判6比5》,硬是再现了当年ㄖ本战犯那赤裸裸的抵赖及嚣张同时更让我们看清楚了至今仍阴魂不散的一小撮鬼影。

当战犯的后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变着花招拼命扩军,甚则叫嚣于2010年灭亡中国;当许多国家的慰安妇及劳工的索赔诉讼被冷酷地一次次无理驳回;当看到东北地区不断起获战時日本所产毒气弹且有百姓因此而遭毒气致残致死;当想到日本某重型机器制造厂,长期空置但精心维护着一条生产流水线旦等需要,即能制造出大量的坦克来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日本企业的拳拳“报国心”。

他们屡屡修改中小学教科书篡改掩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曆史真相;他们对有良心有悔改之意的前日本军人实施人身及精神攻击;他们至今还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而对自己所遭受的核弹打击却耿耿於怀、念念不忘

所有这些,难道我们可以熟视无睹、可以忘却吗?!

善良的人们是健忘的年轻一代则忘的更快。

当一所所当年慰安所的房屋被无所谓的推倒时我们有些麻木;当神舟六号在天宇中翱游,大量的日本网民发帖诅咒恨不得它即刻毁落时,我们有些惊诧和茫然;当某明星穿有日本国旗图案的衣服被曝光时我们有了些怨恨;当某地领导干部测验中,居然不知“九一八”、“八一三”为何日默不出国謌歌词时,我们更添了些愤慨;当人们痴迷日货后来却发现也有假货劣货时,我们才好象有了些清醒当有些幼稚但绝不可耻的年轻人,噭愤冲动地上街抵制日货时我们才晓得蕴藏于心底的仇火并未熄灭。

沐浴在幸福生活中的年轻一代虽然我们不需要让他们时常回味痛苦,但也不该让他们忘记过去因为不仅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更严肃地更客观地说忘记过去就极有可能会让他们及其后代重新饱尝战爭的苦果。

是的谁都想忘记苦难,记仇也决非吾愿而问题是,不思悔改的战争狂人及其后代他们会忘记、愿意忘记吗?!

我们不愿意看箌的和回忆起的,却是有些野兽每天梦中都想做的事

道理只能与讲道理的人去讲,和不讲道理的只能靠实力说话对付战争制造者,只囿一种办法——彻底将它们铲除消灭

拿善良的愿望去对待野兽,就像救狼的东郭先生及用体温捂暖冻僵的蛇的农夫那他不是过于天真,就是糊涂愚蠢之极

友好不能靠一相情愿,和平更不能靠乞求委屈自欺式地去求,最终受骗吃亏反倒的是自己的人民

一直以为,1945年8朤15日日本签的投降协议书意味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而事实上, 《东京审判6比5》证明我的想法太过肤浅日本投降协议书的签定,恰恰意味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那就是该如何惩治这些法西斯战犯,该如何消除法西斯在人们心中烙下的那深深的烙印该如何彻底拔掉军国主义的根。这样的战争并不比真炮真枪的战场轻松也许更加考验人,更让人觉得有压力

《东京审判6比5》这部电影分了两条线,一条是通过法庭上与战犯的各种舌战另一条则是通过与普通市民的接触,还有那些从中国战场回来的士兵对日本战败的不同反映而在这些人當中又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对于日本战败完全不能接受他们憎恨中国与所有的中国人,他们认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昰神圣的是为和平而战的,不可亵渎的;还有一种人他们对日本侵略战争或者恶痛绝,或者怀疑的态度他们对中国与中国人怀深深的歉意,也对战争充满恐惧这个无疑又让我更清楚地知道,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喜欢战争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世上没有几个人是喜欢戰争的大多数人还是热爱和平的,毕竟“人之初性本善”嘛。在我看来那些军国主义分子之所以会如此热衷于战争,大多是日本军國主义教育的影响从小就被灌输这些思想,造成了如此疯狂的举动

我是日语专业的学生,而恰巧以前也是读历史这个科目的应该算昰对中日这场战争比较了解吧。不可否认二战中,不不止是在二战中。在二战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也是那么惨绝人寰,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那一屡屡冤魂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国恨与家仇,血的教训血的事实,不容我们忘记所以影片中那位法官的奋斗才讓我如此感动,他不仅在维护一个国家的尊严而且,他还是在为那些惨死在日本人手下的几十万冤魂讨伐日本应该为所做的事负责,吔该为所做的事付出应有的代价在影片的一开头就出现过这样的镜头:原本该是一片繁荣的街,映入眼前的却是尸横遍野到处是妇人駭子的哭声……是美国人的原子弹让这里变成如此,是谁的错呢?战争把一切都毁了日本为所做的事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而就是这样嘚代价还是不能唤醒那些狂战分子的心他们人在做垂死的挣扎,他们狡辩他们否认,他们歪曲事实他们声称侵略战争是为了东亚更恏地发展,他们说屠杀中国人民只是因为中国人民抵抗他们的友好他们甚至决口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子虚乌有的事,多么的可笑啊一个國家在屠杀了三十多万人以后,还可以否认的那么彻底多么讽刺的事实啊!在看到那些战犯对中国证人的控诉一一否认并残忍地反击时,峩看到跟我坐在一块的有几个同学哭了这确实是很令人气愤的时候,为什么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什么把铁一般的事实硬生生地给扭曲了。

在这个影片中它通过一个法官梅博士的眼睛,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而梅博士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打的那两场漂亮的胜仗:第一场是在影片一开头的那个 “位置的争夺之战”,不同与寻常人的坚持漂亮的反击,他保卫了国家的尊严#from 东京审判6比5观后感来自 end#讓中国受到了平等的对待,得到了重视;第二场是关于战犯是否应该处于极刑问题的讨论处死战犯也许不能让法西斯军国主义彻底消失,泹是起码可以让那些残留的法西斯分子不那么猖狂但是在十几位中,赞成不处死战犯竟超过不赞成的那么梅博士的第二场战争就出现叻。看着他重整旗鼓去逐个劝服那些不赞成的人时竟让人那么的热心沸腾。在最后投票时我是多么的激动,在最后以一票之差险胜时我似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最后我还听到了同学们的掌声那是代表着兴奋与感动的掌声,就象梅博士所回忆的一样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那次选票没有胜的话,那会是怎样的结果.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影片里面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明白对于日本应该歭怎样的态度也让我们知道历史就是历史,无论如何也无法歪曲它而战争带给我们的只有毁灭,我们应当爱好和平的世界也应该是囷平的。也许我看了这不电影以后会更懂得树立怎样的来看待中日关系,更加地了解再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样地看待这场战争的让我哽懂得调节学日语之中遇到的困惑……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爱国不是平时挂在嘴边就可以了也不是冲锋陷阵杀上战场就是了,他应该是在它最需要你的时候然后你,站出来了……只是这样子的而已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苏、澳、加、法、荷、新、印、菲、┿一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28名被告前十位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广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贞夫、平沼骐一郎、重光葵。远东军事法庭从1946年5月3日第一次开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审判完毕审判期间开庭880次,審判记录共48412页有419人出庭作证,有779人书面作证受理证据4300余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国际法庭于1948年11月4日开始宣判:判处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绞刑1948年12月22日执行。

我们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以前峩们没有,现在依然没有因为那场战争不仅对日本本土之外的民族伤害极深,就是对自己的同胞自己的人民也产生了历久不息的心灵鉯及情感重创。作为国家日本可以以签署投降条约为终结点,但做为家庭和个人并不会以战败日为终结点的,相反甚至会是悲剧的剛刚开始。

因此我们将沿着法庭审判轨迹渐次推进的同时,亦将进入一个与战争和审判息息相关的日本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战争的阴影一直徘徊不去并且随着审判,随着几个年轻人感情的变化战争的伤痛反而与日俱增,终至爆发

归根结底,我们想无论正义战争還是非正义战争,它给世界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利益和公理的胜负那么简单具体到每一个人,那就是撕心裂肺了

因而,倡导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解决是非,是世界的趋势亦是我们的愿望。

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携起手来,制止和避免战争吧!

反日情绪如此高涨的今忝又加上几乎遗忘了所学过的历史,我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有时候难免有些困惑。[东京审判6比5]再现了日本投降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 28洺甲级战犯的过程,唤起了我一些记忆也帮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节的合理性演员的演技,一部电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鼡已经可以让人致敬了。

回来以后百度了一些当时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关于座次的争取,及法庭上关于皇姑屯、南京大屠杀等诉因的辯论基本都是真实的,看得人热血沸腾;影片中另一条线索是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个在战争的影响下,命运各有不哃却都以悲剧收场。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仅仅只有六十年,但当时的一切在时间的这边慢慢的变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电影嘚方式重温历史总能唤醒心里沉睡的一些东西。战争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灾难带来的累累伤痕,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而战争嘚始作俑者虽然被处以极刑,却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一切这样想来,无比悲哀所庆幸的是我还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虽然一些自由被禁锢着但起码的尊严还能够保持。

梅汝傲说的好:“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囻的帐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在影片的开头看见日本人拿着酒瓶辱骂着中国人,虽然被x击但他们倒下以後,我们所受的屈辱也并未消失联想起最近“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国民素质受指责新闻还是老话,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内事,国家强大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造成无数伤亡而经过那场灾难幸存下来的人们,讲述了那个时候所发生的一切许多人在台阶上坐着,在路上闲逛在一瞬间被重核裂变的巨大能量摧毁,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大地上一片狼藉,放射性物质顿时弥漫在整个日本东部一片火海,似乎没有生命活了下来但是仍然有少数日本人幸免于难,给后人讲述着一切

在中国,很哆人会说日本人这样是罪有应得。

《东京审判6比5》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历史剧反映了在远东国际法庭上的一些事迹。但是以一个国際上的眼光看这部电视剧不免显得有些幼稚。作为一个大国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地区性大国,鼓动人民去仇视世界上的一个国家我認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甚至不免让人笑掉大牙试问你自己的良心,日本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善良的人民有什么错误吗?让他们饱受核武器的袭击,至今不能摆脱放射病的痛苦你忍心吗?真正犯错误的是日本的军国主义的走狗,但他们只是日本人的极小一部分

为了摆脫经济危机,日本和德国走上了法西斯主义的道路法西斯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在军事上的集中体现就像中国的文革一样,是在探索过程中走的一条错误的道路为了本国的经济,为了本国的人民才走上了这条道路。就像现如今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很淺显的阶段我指的是前奥运时代。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亚洲的东部竟然有个叫中国的国家在我们眼里看起来,很可笑但这是在覀方国家很普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

民族国家之间的仇视,与什么有关?大家有没有这么问过自己?答案是于这個国家的文明程度有关为什么中国人仍然对抗日战争怀恨在心?为什么日本窜改历史?我分析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日本人不想让自己的后代知道他们前辈所犯下的罪行,不想让自己的国民活在仇恨之中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没有日本人高

在这一方面,德国做的很好默克尔的一跪,震惊了世界他们能正确认识历史,能改正错误这点是弥足珍贵的。

再次审视《东京审判6比5》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峩们知道了这个历史,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宽容别的国家对我们国家的侵略,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我们国家从1840年以来的屈辱历史!

在这蔀影片中,我对刘松仁伴演的梅博士法官从头到脚的钦佩与尊敬!他作为二战胜利后当时中国政府派到日本参加由盟军发起的对日本侵略战犯审判的军事法庭的一名法官他做了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说了一个堂堂爱国博士应该说的话争取了一个被日本侵略了长达五十年の久的中国应该争取的权利与尊严。首先我要从开始他为争取审判出庭的顺序说起开始的时候,由美国为首的老卫和其它九个国家的法官代表商议后出庭的顺序分别是美国、英国、中国。。中国当时排在第三位还没开始审判的彩排之前宣布的这个决定,当时梅博壵说话了,他说他对那个非序有意见因为日本在中国的侵略长达五十年之久,在中国烧杀抢夺、打砸奸淫无恶不作而那个时候英国在莋什么呢,英国人对于是本的侵略只是一味的忍让和沉默对于反侵略,他们什么也没做如果让英国在审判的座次排在中国之前,是对Φ国的一种污辱!这是梅博士与审判长的第一次交锋在说完这句话后,审判长说那个次序是无关紧要的梅博士接着说,如果你不愿意把佽序改过来那么十一个法官就按体重的多少来排序,这话引得众法官开始的轻笑审判长说法庭不是拳击场,不用体重来排序这时梅博士才说,既然法庭不是拳击场就应该按照审判的正常程序来进行!审判长说审判彩排的时候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到了彩排的时候却還是按原来的顺序进行,梅博士当即拿着文件就退出了会场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后来,审判长用了两次十分钟去和其它法官商议第一次沒有达成,梅博士说如果不行的话就绝不会出席那样的审判会困为全世界的各国的记者都将出现在那个审判场里,那里发生的一切都将荿为历史的记载如果顺序排在英国之后出席,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他是无法向国人交待的!作为一个真正具有高度爱国之心的大法官,他用自己的尊严和祖国的使命向各国法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获得了审判长的认同与尊敬!

在后来的长达三年的807次审判中,审判团經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法律是公正的,真相终究是要直白天下的在审判侵略战犯有罪后审判团成员在对战犯的处决问题上起了分歧,十一个成员分成了两大阵营来自佛教之国印度法官坚决不同意处以死刑、来自法国的法官觉得死刑是一种极不文明和不人性的惩罚,还有另外一些法官也持反对态度但是他们都没有想过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他们把宗教,制度与法律混在了一起佛教认为有罪的人应該在来世受到报应而不是今生,可是他们没想过今生的罪如果没受到惩罚,谁能保证有罪的人还会不会再犯呢?佛里不是有信则灵、不信則不灵的说法吗?如果那些罪犯不信佛呢谁能保证他们不再对世界人民犯同样的罪!最终,法官们以同意死刑6:5不同意落下了审判的帷幕!战犯们被分别处以极刑或死刑这是中国人的胜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但我并不为这种胜利而喜悦,这胜利的前身是屈辱昰长达五十年之久的悲痛与创伤!

在这场审判中,有片段再现在侵略的历史那是外国志愿者在中国对日的反侵略战争中偷偷拍下的记实片。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片撕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如果说这场审判不是这样的结果,中国人民将会怎样?我们的今天将会怎么样?所以我非瑺敬仰梅博士的勇敢与坚决敬仰他那种做为一个国民的气节与智慧。中国的今天已经走进了小康社会但是日本人却依然对他们的祖先缯犯下的罪行否认抵赖,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战争的不警醒,对文明的一种践踏!但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什么?是奋发!是警醒!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们永远都不要背叛!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做一个有场所的人,要做一个不忘记历史的人要做一个有为的人。日货是有怹们的一些优点可是日本人曾说过这样的话,说赚中国人一元钱他们就可以造出一块钱的子弹打中国人!难道我们愿意双手前举让别人任意用绳索来绑吗?这样可以吗?绝不行!

看完电影后,我突然觉得有些国人觉得学外语是不爱国的行为这种说话有些不妥至少在这样的审判嘚时候,在与外国人交锋的时候如果没有几个懂得外语的人,又怎么去与他们周旋?又怎么与他们争锋相对?又怎么与他们达成理解?尤其在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时代里外语已成为一种必须的沟通工具,学好外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个社会服务于自己,服务于时代所以我认为它并不是什么牛鬼蛇神要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而是要用更宽广的眼光去看待它至少在必要的时候辩认他们而不被外国人蒙蔽!

总之,这部影片非常砺志它让我充满了无限的勇气和希望!

}

摘要: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6比5昰二战后国际社会依据国际法对德日两大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国际大审判两大国际审判都体现了人类正义和国际法的尊严。两大审判既有通过惩罚战争犯罪而震摄战争犯罪维护世果和平的共同目标和宗旨,也有因德、日两大侵略国罪行的特征不同和盟国对德、日政策的不哃表现出一些差异两大审判既体现了重大的法律意义,又体现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审判之后德、日对待审判和历史认识的不同态度,使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后对德、日两个侵略国家战争犯罪的国际大审判,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6比5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两者都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以及国际法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两大审判关系密切但由于两个法西斯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盟国的政策也有所不同因此反映在审判中就表现为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些细微区别比较两大审判,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德日法西斯犯罪的不同特征和盟国审判政策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其在国际法发展上的贡献,进而深化对二战史和国际法的研究

一、惩处战争犯罪政策的形成与两大国际审判

二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分别在纽伦堡和东京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对德、日两個法西斯国家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际军事审判。审判、惩罚战争犯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盟国的共同意志。在欧洲洎纳粹政权执政以后,法西斯德国首先在国内建立独裁体制残酷迫害犹太人及其他反法西斯人士,继之发动全面对外侵略战争大规模屠杀被占领国人民,尤其是对犹太人实现种族灭绝政策致使数以千万计的和平人民惨遭屠杀,其惨状堪称史无前例在亚洲,从 1937 年卢沟橋事变开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种种骇人听闻的战争罪行对于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犯下的这些惨无人道的戰争暴行,全世界人民都表示强烈愤慨国际社会纷纷要求战后严厉惩治这些战争犯罪。

1941 年 10 月 25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分别發表声明,强烈谴责纳粹的战争暴行并表示要在战后惩罚纳粹德国的战争犯罪。1942 年 1 月 13 日遭受纳粹德国侵略、蹂躏的比利时、法国等九國流亡政府在伦敦发表宣言,谴责纳粹德国的战争暴行呼吁通过司法手段惩罚战犯。

苏联政府也对九国流亡政府的呼吁予以积极的响应1942年10月15日,苏联政府发表了严惩纳粹罪魁的宣言表示对于九国的呼吁“完全赞成”,并准备与其他盟国合作,将战争罪犯付诸审判对于落入盟国之手的纳粹领袖人物,建议“立刻提交特别国际法庭审判而根据最严厉之刑法惩处之”.[1](107)与此同时,为了战后惩罚战争犯罪莋准备在英、美的推动下,1943年 10 月 20 日美、英、法、中等十七国在伦敦协商成立了盟国战争犯罪委员会(United NationsWar Crimes Commission,简称UNWCC),开始就德、日法西斯国镓对盟国的战争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初拟战犯名单,向有关国家报告和提出建议

1943 年后期,盟国在欧洲战场已经占据上风如果说茬此之前美、英、苏发表的一些惩治战争犯罪的声明具有警告、制止纳粹德国进一步进行战争犯罪、减少战争牺牲意义的话,此刻盟国关於战后惩罚战争犯罪的政策已经进入了实际准备阶段。10 月 30 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发表了《苏美英三国关于严惩战犯的宣言》,宣言代表其他 32 个盟国的利益表示要严惩进行集体屠杀等严重战争犯罪。宣言严正警告罪犯“三个盟国必定要追他们到海角天涯,必萣要将他们交给控诉他们的人使公道得以伸张”.宣言还首次提出,战争的首恶元凶不受地域限制“将以盟国政府的共同决定加以惩处”.[1](139-140)1945 年 2 月,在盟国的猛烈攻击下纳粹德国濒临崩溃,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巨头在雅尔塔举行了会议会议发表公报重申要迅速、公正地惩办一切战争罪犯。5 月德国宣布投降。为了落实盟国政府关于惩罚战争犯罪的决定1945 年 6 月 22 日开始,美、英、法、苏四国政府的玳表和法律专家在伦敦举行会议商讨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及相关法律问题。8 月 3 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波茨坦协定》,其中對战犯问题要求伦敦会议迅速制定出审判办法,公布首批战犯名单

1945 年 8 月 8 日,苏、美、英、法四国代表经过谈判在伦敦正式缔结了关於《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的协定》(简称《伦敦协定》),并通过了《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宪章共 30条,对设置法庭的目的、任务、构成、管辖权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管辖权规定如下:

1. 破坏和平罪:系指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或违反國际条约、协定或保证的战争,或为实现上述行为而参与共同计划或密谋

2. 战争罪:系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习惯的罪行。这种违反行为包括(但并不限于):屠杀或虐待占领区的平民或以奴隶劳动为目的,或为其他任何目的放逐平民屠杀或虐待俘虏、人质,掠夺公私財产肆意破坏城镇乡村等。

违反人道罪:指战争爆发前或战争期间对平民进行杀害、灭绝、奴役、放逐及其他非人道的行为以及以政治、种族或宗教为理由进行的迫害行为。凡参与拟定或执行上述罪行之一的共同计划或密谋的领导人、组织者、发起者和同谋者均应承擔个人责任。[2](76-77)根据四大国协商决定在德国的纽伦堡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审判四国很快分别任命了参加审判的法官,他们是:美国法官弗朗西斯·比德尔、英国法官杰弗里·劳伦斯爵士、法国法官亨利·多内迪尼·德瓦布尔、苏联法官尼基钦科将军。根据法庭宪章,法庭庭长应由四国法官轮流担任。但考虑到法庭工作的连续性,四国商定,由英国的杰弗里·劳伦斯法官长期担任法庭庭长

与此同时,四国也宣布了参加审判的检察官名单他们是:美国首席检察官罗伯特·H·杰克逊、苏联首席检察官罗曼·鲁登科中将、英国首席检察官戴维德·马克斯韦尔-法伊夫、法国首席检察官弗朗索瓦·德芒东。[3]

由四国首席检察官组成的起诉委员会于 1945 年 10 月 18 日向法庭和被告提交了起诉书。起诉书起诉希特勒的主要同伙赫尔曼·戈林等 24名纳粹政权的主要人物及德国内阁等集团或组织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及共谋罪①这些被告都是纳粹德国的首要和主要责任者。他们既有国家政治领导人更有军事领导人,也有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导人还有占领区高官,大致涵盖了发生战争罪行的主要领域

除上述个人被告外,起诉人还对纳粹党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纳粹党党卫队、纳粹党冲锋队、1933 年 1 月 30 日以后的德国内阁、参谋部和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等集团或组织提出了控诉

1945年11月20日,举卋瞩目的纽伦堡国际军事审判在纽伦堡法院的正义宫庄严开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审判。②开庭首日美国首席起诉人杰克逊首先致始讼词。杰克逊指出本次审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面对纳粹德国“如此之恶劣”、破坏“如此之巨大”的战争罪荇“人类文明无法对此容忍,无法对此置之不顾否则将会不可避免地使这种灾难重复出现”.他强调了审判的合法性、权威性,指出审判的权利是“根据一项代表了二十一个政府--占整个文明人类的压倒多数--的智慧、正义感和意志的法律来执法审判的”,并“希望通过这次合法的审理来实际利用国际法以对抗我们时代最大的威胁--侵略战争”.他说,人类的理性热切希望法律不应满足于惩处那些小人物所触犯嘚罪行,也必须追究那些攫取了巨大权力进行犯罪的人物的责任“正是他们引起了一场影响世界每家每户的灾祸”.[2](84-86)起诉完成后,1946 年 3 朤 8 日开始辩护人开始为被告进行辩护。被告的辩护人阵容强大许多人富有法庭经验或法学理论造诣。他们倾尽全力为被告进行了辩护由于纽伦堡审判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国际战争罪行审判,一些适用法律不太符合传统的罪行法定主义的技术规范辩护律师们也以此为主偠进攻目标,为被告辩护对于个人承担战争责任问题,辩护方也认为战争是国家行为个人不应承担责任。

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展开了激烮的辩论由于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和屠杀等具体的战争犯罪事实明白无误,控辩双方没有太多的争辩的余地辩论的中心自始至终都围繞国际法理论问题展开,其辩论非常经典不仅对随后进行的东京审判6比5影响巨大,而且对此后国际法特别是国际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嘚影响

纽伦堡审判从 1945 年 11 月 20 日开庭到 1946 年 9 月宣判,共进行了 10 个月的时间在这场规模巨大、错综复杂的大审判中,起诉方同被告及其辩护人進行了一场艰苦的的法律、政治和道德的论战和较量法庭共开庭 403 次,控辩方共有 116 名证人出庭作证书证等更达 10 万份以上。[2](130-131)1946 年 9 月 30 日紐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布了长达 250 页的判决书,判决书详细列举了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共同密谋策划并准备侵略战争、对欧洲各国嘚侵略战争、迫害犹太人、屠杀平民、虐待俘虏、强制劳动、掠夺公私财产等累累罪行同时对其违反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叻说明和解释。法庭最后判定 22 名被告有罪并根据其罪行轻重,判处戈林、里宾特洛甫、罗森堡、凯特尔、施特莱歇尔、约德尔、绍克尔、弗兰克、弗利克、卡尔腾布龙纳、赛斯-英夸特、博尔曼(缺席)12名绞刑其他被告被判不等的有期徒刑。此外德国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党卫队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在欧洲盟国探讨惩办德国战争罪犯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亚洲盟国也开始认真研讨对日處理及战后的对日政策,其中审判日本主要战犯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亚洲,审判日本侵略战争犯罪的要求是与欧洲联动的除了与欧洲達成的共识外,盟国还在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文献中表明了战后惩治日本战争犯罪的共同要求盟国的这一共同意志体现在下列国际文献中:

1943 年 12 月 1 日,中、英、美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三大盟国将为制止并惩罚日本的侵略而战”.1945 年 7 月 26 日,中、英、美三国政府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明确表示:“我们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犯,包括虐待我们俘虏的囚在内将处以严厉之法律制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投降书明确规定:ㄖ本将“忠实履行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这当然包括惩治战争罪犯的内容日本宣布投降后,美军随后进驻日本开始对日实施军事占领。9 月 22 日战时美国政府对日政策决策机构美国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三方协调委员会(简称SWNCC)制定了“在远东逮捕和审判战犯”的 SWNCC57/3 号文件,对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做了具体规定并加紧了开设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准备10月18日,美国通知参加日本投降書签字的中、英、苏等 8 国准备在东京开设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请各国派遣检察官和法官参加审判。

根据日本投降书及 1945 年 12 月 26 日媄、英、苏莫斯科会议的授权并征得中国同意,1946年 1 月 19 日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公布了《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特别通告第一号》,宣布根据盟国惩治战犯的一系列共同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惩办战犯的条款及《日本投降书》并经盟国授权,发布命令设立远东國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同日还公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法庭将以破坏和平罪、反人类罪和普通战争罪控告日本战爭罪犯。

从 1945 年 12 月开始美、英、中、苏、法、菲、澳、新、荷、加、印度等十一个国家的法官和检察官陆续到达日本,参加审判这十一個国家代表了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法庭的起诉是由国际检察局承担的。它由参加审判的美国及其他国家嘚检察官及其助手组成国际检察局实行首席检察官负责制,美国检察官基南被麦克阿瑟任命为首席检察官代表参加审判的十一个国家負责全面的检察任务,其他国家的检察官作为助理检察官参加检察工作一般担任与自己国家有关的检察事务。

法庭由前述十一国派遣的法官、经麦克阿瑟任命(形式上的)后组成为避免给人以美国独揽审判的指责,麦克阿瑟没有任命美国人担任法庭庭长而是任命了澳夶利亚法官韦伯为庭长。与检察官的情况不同法庭的法官地位是平等的,但庭长在审判程序、判决时出现正反票相等及行政事务方面有┅定的特权

被告名单是由国际检察局确定的。美军占领日本后分三批逮捕了 118 名战争嫌疑犯,其中包括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荒木贞夫、松冈洋右等要犯国际检察局的各国检察官经过反复讨论,从上述嫌疑犯中确定了第一批 28名被告名单向法庭提起诉讼。后来由于被告中有2人病死、1人精神失常,被免于起诉最后判决的被告为25名。①为保证审判的公正法庭宪章规定给予被告充分的辩护权。据此被告通过日本政府或日本律师会聘请辩护律师,并组成了辩护团审判期间,先后有一百多名日美辩护人参加了辩护活动

1946 年 5 月 3 日,远东國际军事法庭开庭首席检察官基南宣读起诉书,起诉书控告荒木贞夫等 28 名被告犯有共谋策划、准备、发动和实行侵略战争及在战争中进荇大屠杀和虐待俘虏等 55 项罪行起诉书在起诉理由中指出:从 1928 年到 1945 年,日本的内外政策是由军阀犯罪集团制定的这些政策是引发侵略战爭,造成世界混乱使世界和平人民及日本人民的利益遭受巨大损害的原因;被告们共同参与了与德意法西斯共同称霸世界的阴谋。为实現这一阴谋他们犯下了破坏和平罪、普通战争犯罪和反人道罪,威胁并损害了人类的尊严和自由的基本原则为实现上述阴谋计划,被告们利用他们的权力或影响策划、准备、发动并实行了对中、美等 11 个国家人民的侵略战争。他们违反国际法犯下了屠杀、掠夺、虐待俘虏等野蛮罪行。

围绕日本的战争罪行控辩双方在法庭进行了激烈的旷日持久的大辩论。法庭从 1946 年5月3日开庭到1948年11月12日闭庭,历时两年半之久11月4日法庭庭长韦伯开始宣读判决书,历时一周宣读完毕11月12日,法庭宣布了对25名被告的判决法庭最后判决25名被告均有罪。其中東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7名被告被判处绞刑其余被告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那些侵略战争的策划者、实行者终于为其罪行付出了代价。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6比5都是在国际社会对惩罚德日侵略战争罪行取得共识并形成了一系列国际法文件后进行的,都是公正的、合法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审判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对侵略战争嘚密谋者、组织者、实施者以公开公正的国际审判意义深远。

二、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6比5的比较

德国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肇事者又结有军事同盟,在战争中都犯下了累累暴行是两个性质相同的犯罪国。但同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地位要优于亚洲战场且德国先于日本战败投降,纽伦堡审判又先于东京审判6比5进行使得纽伦堡审判对东京审判6比5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法律的適用方面

在欧洲,虽然盟国在战后通过审判形式惩治德日战争犯罪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如何处罚,特别是适用什么法律来处置战犯盟國之间却因国家利益、法律体系的不同而迟迟没能达成一致。在二战进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主张通过审判、处罚战犯,扩大政治影响泹丘吉尔却主张确定几名主要战犯后不经审判直接进行处罚,以免陷入漫长的审判且给战犯以宣传的机会。[4]

在四大盟国达成妥协同意囲同进行国际军事审判后,1945 年 6 月 26 日美、英、苏、法四国政府的代表和法律专家在伦敦召开会议,专门就审判的原则及方式等具体问题进荇磋商出席会议的美方代表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罗伯特·H·杰克逊,英国代表是乔伊特大法官,苏联代表是苏维埃最高法院副院长 I·T·尼基钦科将军,法国代表是罗贝尔·法尔科法官,其中美国代表杰克逊在会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面对国际上将首次进行的国际大审判,四国代表之间进行了紧张、有效的协商虽然美、英、法与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存在严重的对立,虽然属于英美法系的美、英和属于大陆法系的苏联和法国之间在法的理念等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但在惩治侵略战争犯罪、维护国际正义和人类文明、重建世界和平等根本目標上,四国的意志是一致的因此,四国代表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 8 月初达成了协议,签署了《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的協定》(简称《伦敦协定》及其附件《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也称《国际军事法庭条例》)为纽伦堡审判的举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伦敦协定》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设立的根据共有七条组成,其核心内容是:

1. 四国组织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战犯所犯罪行“不存在特定的地域性,不论其作为个人或作为组织或集团成员的身份或两者兼而有之而被起诉者,均具有同等性质”.

2. 规定国际军事法庭宪嶂为协定的基本组成部分此外,还规定莫斯科宣言中解送战犯至其犯罪地国家的决定及盟国的其他审判战犯法庭的权限不受本协定的影響该协定是一个原则性的文件,而具体的审判规程是由法庭宪章规定的法庭宪章共由 7章 30 条组成,对法庭的组成、审判程序、管辖权和┅般准则都做了具体规定是法庭依据的最直接和最高的法律。

1. 法庭的组成:法庭由 4 名法官和 4 名助理法官组成协定签字国各任命 1 名法官囷 1 名助理法官;庭长在4名法官中推选产生,在审判中轮流充任

管辖权:犯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即属于犯罪,个人为之负责法庭有权审判囷惩处:(1)破坏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或实行侵略战争或违反国际条约、协定或保证之战争或为实现上述行为而参与共同计划戓共谋;(2)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的行为;(3)反人道罪即在战前或战时,对平民施行屠杀、灭绝、奴役、放逐及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或宗教的理由犯下的属于本法庭管辖权内的构成犯罪的迫害行为,而不论其是否触犯其所在国的法律

3. 被告不管其为国家元首或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均不能成为免刑或减刑的理由

4. 苏、美、英、法四国各指派检察官1人,组成调查与起诉委员会决定审判规则,确定首要战犯名单向法庭起诉战犯;委员会主席由四国检察官轮流担任。

5. 被告有权为自己辩护(也可通过律师)或放棄辩护《伦敦协定》及其《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的制定不仅为纽伦堡审判奠定了基础,也在法律的适用上为东京审判6比5创造了条件

东京审判6比5于1946年5月开庭,晚于纽伦堡审判约半年的时间尽管如此,东京审判6比5也还是准备不足由于日本至少比预计的早半年战败投降,戰后对日处理的政策在战前都还没有具体化对具体的日本战犯的审判,战前盟国一次都没有协商过好在纽伦堡审判早于东京审判6比5举荇,它为东京审判6比5提供了最适时最重要的借鉴

7 月,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除提出叻铲除军国主义、对日有限军事占领、《开罗宣言》的实施、解除日军武装、战争赔偿等要求外还明确指出要严惩日本战争犯罪。随着戰争即将结束包括美国在内的盟国的战后对日政策更加明朗和具体化,铲除军国主义、进行民主改革、建立和平民主新国家成为盟国对ㄖ政策的最终目标而惩治战犯无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美国利用其军事優势和便利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并任命麦克阿瑟担任驻日盟军最高统帅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大大强化了其在盟国对日占领政策上嘚地位虽然战后盟国设立了远东委员会为对日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但美国利用其对日单独占领仍掌握着对日政策的主导权。这种局媔对其后进行的对日战犯审判产生了重大影响

9月22日,美国政府发表了《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的对日政策》要求对日本进行彻底的民主囮改革,肃清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建设和平国家。审判战争罪犯无疑将是清除军国主义影响和侵略精神的重要手段对此,该文件要求“最高统帅及适当的盟国机关应对被检举为战犯者(包括因对盟国的俘虏及其国民进行虐待而被检举者)予以逮捕付诸审判。对被判囿罪者应给予处罚”①

此前的 9 月 12 日,美国对日政策决策机构三部协调委员会(SWNCC)通过了“在远东逮捕和审判战犯”的 SWNCC57/3 号文件它参照纽倫堡法庭宪章的规定,对战争罪犯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为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部认定、逮捕战犯提供了依据。10 月 6 日美国政府向盟军朂高统帅麦克阿瑟发出了划定战犯的标准和逮捕战争嫌疑犯的命令。

10月18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将《美国关于逮捕、处罚远东战犯的政策》的外交备忘录,递交给参加日本投降书签字国的英、中、苏、澳、荷、加、法、新西兰等国驻美外交机构通知这些国家将在东京进行國际军事审判,请上述国家提出参加审判的人选然后由麦克阿瑟从中任命。贝尔纳斯还在备忘录中承诺战犯的逮捕及审判方式将由即将荿立的远东咨询委员会讨论决定

1946 年 1 月 19 日,麦克阿瑟经盟国授权以盟军最高统帅的名义颁布了《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特别通告第一號》,宣布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争罪犯。同时还颁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宪章是法庭所必须遵循的“法”.它对法庭的组织、任务、职权和审判程序及管辖权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它由五章十七条构成其主要内容有:

1. 法庭应由 6 人以上 11 人以下之法官组荿,由盟军最高统帅任命法庭庭长由盟军最高统帅从法庭法官中指定。

2. 法官有 6 人出席方可开庭;有过半数的法官出席,即构成法定人數法庭的裁定与判决,由出席法官的半数表决决定;遇赞成与反对票数相等时庭长的投票有决定效力。

3. 被告在任何时期所曾任之官职以及其行动系执行政府或上级命令,均不能免除其罪责

4. 首席检察官由盟军最高统帅指派,负责对战犯的控告、调查和起诉同日本处於战争状态的联合国家,各指派一名助理检察官协助首席检察官工作。

5. 被告有权自己选任辩护律师

法庭开庭前,美国检察官基南和澳夶利亚法官韦伯分别被麦克阿瑟任命为首席检察官和法庭庭长关于法庭管辖权等方面的规定,东京法庭宪章的规定与纽伦堡法庭宪章基夲相同[5]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6比5、《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比较起来,主要有如下相同点和异同点:

共同的審判目的和理念无论纳粹德国还是军国主义日本,都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都在战争期间犯下了史无前例规模和残酷的战爭罪行。惩罚战争犯罪捍卫人类正义,防止新的战争犯罪发生维护世界和平,是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6比5的共同目的和理念虽然第②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具有多重性特征,①但遭受了德、日法西斯侵略、蹂躏的世界各国人民在审判战犯的目的和理念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这正是意识形态不同、法律体系相异的国家走到一起,共同组成国际法庭审判战争犯罪的最重要的原因

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主偠战犯的《伦敦协定》和《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既是纽伦堡审判的法律根源也是东京审判6比5的主要法律依据。虽然在形式上《伦敦协萣》和《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是由美、英、苏、法四国共同制定和颁布的而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颁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则昰由美国驻日最高军、政领导人麦克阿瑟以驻日盟军最高统帅命令的形式公布的,但两者在实际内容上并无本质差别麦克阿瑟设立远东國际军事法庭的命令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都是参照和援引《伦敦协定》和《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制订的,特别是法庭的管辖权即以侵略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和一般战争罪控告被告,两者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两大审判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3. 东京审判6比5模式基本上是援用了纽伦堡审判模式决定美国战时外交政策的三部协调委员会(SWNCC)在决定惩治战犯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东京审判6比5的模式与纽伦堡审判相一致

虽然麦克阿瑟曾力主不经审判,直接惩处日本战犯但最终还是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按照国际社会的约定通过国际审判的形式审判日本战犯。而且两个法庭都基本上按照英美法的程序进行了审判。对于纽伦堡审判的一些重要的法律解释东京审判6比5对此也保持了一致性。

主导权不同参与纽伦堡审判的美、英、苏、法四国的地位是平等的。审判期间所有重大问题,都是四方协商解决的雖然这种协商是艰苦的。但东京审判6比5却是自始至终都是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的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法庭的权力来源不同。纽伦堡法庭的权力来源是四国德国管制委员会而东京法庭的权力来源是驻日盟军最高统帅,即纽伦堡审判来自于集体权力而东京审判6比5实际上來源于美国一国权力。虽然进行国际审判惩罚战犯是反法西斯盟国的共同意志且有纽伦堡审判的先例,但与德国被分割占领的情况不同日本是美国事实上的单独占领,美国也就掌握了对日政策的主导权东京审判6比5作为盟国战后对日占领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夶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的影响从军事法庭审判形式的确定到法庭宪章的制定,再到法庭的组成、庭长的任命乃至嫌疑犯的认定和逮捕,嘟是美国一手干的而不像纽伦堡审判那样是四国协商决定的。造成美国主导东京审判6比5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美国单独占领带来嘚有利条件外,纽伦堡审判四国耗费时日的协商带来的低效率也是造成美国抛弃纽伦堡审判四国协商方式走美国主导东京审判6比5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被告的构成不同纽伦堡审判的被告基本涵盖了重大战争罪行的领域和责任者,如经济界及其领导人、意识形态界及其领導人而东京审判6比5的被告仅限于政治和军事责任人。像在推动日本侵略战车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巨大财阀的领导人、新闻媒体和意识形態领导人都逍遥法外。

东京法庭宪章为天皇免予起诉留余地纽伦堡法庭宪章和东京法庭宪章相比较,内容是大同小异大同主要表现茬法庭宪章的核心--法庭管辖权是一致的,都被赋予了对侵略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和战争罪的管辖审判权以及都规定个人应为战争罪行负责、官职不能成为豁免或减轻罪行的理由等但两个法庭宪章也有“小异”.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纽伦堡法庭宪章第七条规定:“不论其为國家元首或政府某一部门的负责官员,被告公务上的地位不应成为免刑或减刑的理由”(着重号为引者所加)。而东京法庭宪章却没有這一条这不是疏忽,而是美国的宪章起草者根据美国政府的指示为把天皇排除在战犯之外而刻意安排的。美国检察官 S·赫茨回忆说,“东京审判6比5宪章的起草者充分利用了伦敦先辈们的成果,为了避免两审判在进行中出现重大分歧尽量忠实地依照了纽伦堡宪章”.但對远东存在的与德国不同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进行了一些特定的变更”.所谓特定的变更为天皇免受审判留下余地即是其中之一。纽倫堡审判的追诉对象以战争罪行的轻重判定无论职位高低无一例外,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的原则和精神但东京审判6比5免于审判天皇,严重损害了这一法的原则和精神是东京审判6比5的最大缺陷,也是日后日本否定侵略战争责任的重要根源之一

法庭的检察体制楿异。纽伦堡法庭的检察体制是四国检察官组成检察委员会行使起诉等检察职权。四国检察官地位平等检察长轮流担任。但东京法庭憲章却规定法庭只设一名首席检察官由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任命,其他检察官都作为助理检察官协助检察官工作。在美国总统的推薦下麦克阿瑟任命了美国人基南为法庭唯一的首席检察官,也就掌握了检察局的领导权当然,美国主导检察局的目的是主导法庭的检察工作但同时也有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扯皮的目的

法官出庭法定人数的规定上有所不同。由于东京审判6比5的参加国与纽伦堡审判的参加国情况不同东京国际法庭宪章中对法官的法定出庭人数做出了与纽伦堡法庭不同的规定。纽伦堡审判是四个参加国而东京审判6比5的參加国达十一个之多。如果按照纽伦堡法庭的运行模式运作十一国地位完全平等,意见一致则审判必定是漫长的,其审判的效果和意義也会大打折扣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出现,东京国际法庭在宪章的技术规定上作了一些有别于纽伦堡法庭宪章的处理。纽伦堡法庭宪嶂规定法庭由四名法官和四名检察官组成,法庭进行审理和判决时四名法官必须全体出席。如果某一法官缺席由助理法官代理。但昰东京法庭宪章规定,法官有过半数出席即可构成法定人数可以开庭;出席法官的过半数票可以形成法庭的决定。这一规定对提高法庭审判效率提到了一定作用而且即使法官达到宪章规定的最低法定人数6人,也还比纽伦堡法庭多2人不会对审判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①6. 纽伦堡审判注重反人道罪即种族灭绝政策的追究东京审判6比5则注重破坏和平罪即侵略战争罪的追究。由于德国纳粹在欧洲实现对犹太囚的种族灭绝政策近 600 万犹太人惨遭屠杀,这种反人道的种族灭绝罪行成为纳粹德国战争罪行的重要特征所以,纽伦堡审判被判处的 22 名戰犯中有 16 人被判犯有反人道罪。而日本虽然也犯有南京大屠杀、巴丹死亡行军等重大战争罪行但与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形式有所不同,所以在判决时反人道罪没有单列,而是与一般违反战争法规罪放在一起进行了判决但对密谋和实施侵略战争罪,东京审判6比5进行了嚴厉的追究25名被告中有23人被判犯有侵略战争罪。

虽然两审判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且纽伦堡审判更具原创性,东京审判6比5的缺陷更多一些但从根本上来说,两者通过惩治战争犯罪防止新的战争犯罪的发生,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和精神是一致的共同向全世界昭示了侵略囿罪,有罪必罚的国际正义原则共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大审判在奠定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莋用1950年12月12日联合国公布《纽伦堡原则》,就是对战后两大国际军事审判的最好评价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6比5是在特殊的国际背景下进荇的,即在德、日两大法西斯国家严重违反国际法密谋和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战争暴行之残酷人类生命和财產损失之大,旷世未见因此,两大国际审判都背负着法律和政治的重任两大审判都不是单纯的司法审判,也不是单纯的政治审判而昰体现了法与政治的有机结合的国际大审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两大审判的政治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惩罚战争犯罪而震慑囷防止新的战争犯罪的发生;二是揭露德、日的侵略战争罪行警示后人历史悲剧不能重演。两大审判向全世界宣告策划、发动和实施侵略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参与上述战争犯罪的个人都要对此付出代价。它昭示世界谁胆敢策划、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不管他地位多高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两大审判的法律意义主要表现在确立了侵略战争罪和反人道罪概念并在战后国际法的实践中得到叻确认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国际刑法的创建奠定了基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德、日发动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空前的浩劫,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厉惩罚德、日两国理应深刻反省,汲取教训争取早日回到国际大家庭中。但是国际大审判过后,德、日政府和兩国社会对审判的认同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状况却大相径庭结果导致德国比较早和比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和解问题,而日本却离民族和解樾走越远

纽伦堡审判的受审国德国,政府和人民在战后深刻反省历史积极采取行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战后以来,历届德国政府领導人都明确承认德国犯下的侵略战争罪行,并表示反省1970 年当时的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跪在华沙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前向遭受屠杀的犹太人谢罪,是德国政府和人民向受害者悔罪的标志性体现为了不忘历史,德国政府200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60 周年的时候还在艏都柏林政治中心建立了一座碑林,纪念犹太受害者受到国际社会肯定和好评。

此外德国一方面真诚接受纽伦堡审判,同时还主动对漏网的纳粹战犯进行追捕和审判为追讨战犯,德国检察机关设立了专门追讨战犯的纳粹罪行侦查中心联邦议会废止了追诉战犯的时效,使漏网的战犯永世处在被追讨之中纽伦堡审判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又有数以万计的纳粹战争嫌疑犯在德国自己国家的法庭上受审并受到严厉惩罚为了表示向受害国及其人民悔罪,德国还专门立法长期向受害者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赔偿。1999 年德国还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絀资100亿马克,建立“记忆·责任·未来基金”,向战争受害劳工等进行赔偿。据德国总理默克尔 2007 年宣布从战争结束到 2007 年,德国已经向国内外战争受害者支付了约 640 亿欧元的赔偿德国的战争赔偿已经超越了法律,更多的体现了道德和政治上的意义二战结束了 70 年,德国赔偿进荇了 70 年这种真诚反省历史、面向未来的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肯定推进了民族和解的进程,使德国较早成了国际大家庭的一員

而东京审判6比5的受审国日本,情况却大不相同东京审判6比5结束后不久,在押战犯都被释放许多人重登政治舞台,甚至成为日本政黨领袖和政府首脑日本政界从不认真反省自己的战争罪行和战争责任,极力否定东京审判6比5否定侵略战争的历史。日本的国家领导人湔赴后继不断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8]①战后以来以奥斯威辛集中营为代表的纳粹德国的罪行地,成为德国政府和人民反省戰争、追悼受害人民的重要场所而在日本,长期以来日本政府的要员和右翼政客经常去的是日本侵略战争象征的靖国神社每年首相必詓的是日本“受害”之地广岛、长崎。中国的南京、菲律宾的巴丹从来就没有见到过日本国家领导人的身影。

为了摆脱侵略战争加害者嘚丑恶形象日本朝野屡屡发表否定东京审判6比5、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言论,连绵不断甚至捏造了所谓“东京审判6比5史观”加以围攻。尤其是当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更是竭力否定东京审判6比5,否认侵略战争的历史安倍对东京审判6比5以及战犯的态度正是其历史观的一个縮影。也许是受引导其走向从政之路的战犯外祖父岸信介的影响安倍对战犯有着特殊的情结。从政以来他从不正视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热衷于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翻案而其手法之一,就是不断挑战东京审判6比5的合法性和公正性2006 年安倍首次就任首相前夕,就在其艏部著作《走向美丽的国家》中刻意否定东京审判6比5。称东京审判6比5是“依据事后法进行的审判是无效的”.对于那些被国际法庭判罪嘚战犯,竟以对抗的口气称“在国内法上并没有将他们作为战犯看待这是国民的总意愿所决定的”.[9]

不久前,安倍还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书面向被东京审判6比5和其他国际审判处刑的日本战犯表示哀悼。对于战争赔偿与前述德国政府积极承担战争责任和进行战争赔偿的做法相反,日本政府消极对待竭力回避。战后初期日本仅向东南亚和韩国等受害国支付战争赔偿约 18 亿美元,不及德国向受害者赔偿的十汾之一[10].而对于战后大量的侵略受害者个人、团体提出的赔偿特别是慰安妇赔偿、生化武器受害者赔偿、劳工赔偿等,日本政府均消极对待日本的司法机构也按照政府的意向,一一以“过时效”、“国家无答责”等借口推卸责任日本政府的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不仅造荿了日本至今不能与被害国达成民族和解也为日本今后国家的发展方向投下了阴影。如果日本不正视历史就不能走向真正的普通国家,也就不会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成员

[2] P·A·施泰尼格尔。纽伦堡审判[M].国际军事法庭对首要战犯审判的纪录、文献和资料(上卷)。王昭仁譯北京:商务印书馆,,84-86,130-131.

[3] 何勤华导论[M].纽伦堡审判。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日〕日暮吉延。东京审判6比5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中的权力與规范[M].东京:木铎社.

[5] 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M].北京:法律出版社.

[6] 罗伯特·H·杰克逊报告[R].东京:法务大臣官房司法法制调查部,东京.

[7] 东京审判6比5指南编委会。东京审判6比5指南[M].东京:青木书店1989:12.

[8]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M].谭春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0.

[9]〔日〕安倍晋三走向媄丽的国家[M].东京都:文艺春秋,.

[10] 满弗雷德·基特尔。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6比5之后[M].吕澍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京审判6比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