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君一举而亡国矣.和这个故事我要讲给他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扁鹊-民营企业质量人生存指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扁鹊-民营企业质量人生存指南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来自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片《城市之光》&/b&&br&&img src=&/v2-b9a4883afbb_b.png&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v2-b9a4883afbb_r.png&&
画面描写的是&b&衣衫褴褛的卓别林拿着一朵花小心翼翼的送给女神。(经评论提醒,我弄反了,这张剧照中,是女主拿着一朵花,送给衣衫褴褛的卓别林。说起来,这么一颠倒,我越发觉得卓别林的伟大了。)&/b&&br&&br&
卓别林在本剧中饰演一名流浪汉,虽然身无分文,但心地善良。一日,他邂逅一名卖花女,这个女孩虽然拥有清纯的容貌但眼睛却是盲的,流浪汉用仅有的钱买了一朵花,他将这朵花时刻带在身上。他看到卖花女的处境非常艰难,和奶奶相依为命,微薄的收入让两人艰难度日,流浪汉决定竭尽全力的帮助卖花女,在卖花女的心中,他是一位高大、善良、富有的人。&br&他竭尽全力的赚钱,并决心为盲女治好眼睛。意外的他救了一名富翁,还被富翁请回家去,待为上宾,喜出望外的流浪汉以为自己这次能彻底帮助盲女,可是第二天清醒之后的富翁却翻脸无情,还将他赶了出去,无奈的他只能到拳击俱乐部去打拳赚钱,瘦小的他不堪重击,晕倒在拳击台上。&br&后来,在街上徘徊的他又遇到自己救过的富翁,这次富翁对他非常热情,还给了他1000元让他资助盲女,喜极而泣的他决定马上去帮助盲女,他与富翁两人却遭遇到强盗抢劫,流浪汉拼命保护自己的财产,却被警察误会入狱。&br&
两年后,刚刚走出监狱的他意外在街上再次邂逅卖花女,此时的她已经双目复明,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花店,看看自己衣衫褴褛的样子,再看看女神的容光焕发,他自觉不能高攀。&br&
可是,女神竟然认出了他!最终,电影就定格在这个画面上。&img src=&/v2-b9a4883afbb_b.png&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v2-b9a4883afbb_r.png&&&br&
这张剧照也一直是我各种社交账号的头像。&br&
大概是为这种超越一切的爱的向往吧。
来自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片《城市之光》 画面描写的是衣衫褴褛的卓别林拿着一朵花小心翼翼的送给女神。(经评论提醒,我弄反了,这张剧照中,是女主拿着一朵花,送给衣衫褴褛的卓别林。说起来,这么一颠倒,我越发觉得卓别林的伟大了。) 卓别林在本剧中饰…
优秀的剧情策划,通常是文案和关卡策划的融合。&br&楼上的很多都说到了,不过大多着眼于剧情本身,而且多是单机,我补充下网游剧情策划的一些东西吧。&br&&br&&b&1.文字和讲故事的功底&/b&&br&这是最主要的,但是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后面说)。因为是剧情策划,讲故事的基本手法总是要会的,启承转合的几种节奏,故事剧情的几种模式,泪点、好奇点的设计方法,埋梗挖坑设逻辑虐人性,这些都是基本功。这里除了文学专业功底外(不仅仅文字功底,而是文学),多看是关键,宅腐清狗血...什么都要会一点,要不在大家脑洞剧情时,说了一个角色或者是梗,你都不知道在说什么。&br&&br&推荐书目:各种动漫游小说电视剧电影都可以,口味越多越好&br&&br&&b&2.游戏里讲故事的手法&/b&&br&故事好不代表最后给玩家的体验好。游戏不比电影、话剧,所以文字故事功底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游戏里故事怎么表达。你需要知道,游戏有自己一套非常独特的讲故事手法。简单的说就是游戏更开放,玩家能参与互动,互动性决定了你的表达手段更多,但是同时你要考虑的方面也越多。一方面你受到游戏的限制,你很难表达毁天灭地、心里细节、面部特写(CG可以但是成本很高),或者是限制玩家一定按你的思路走(玩家是一个很奇葩的物种,他们的行为不可完全的预测);但是另一方面,你的手法比动漫影更多。你可以和场景、NPC互动,你可以选择剧情走向,你可以多角度表达一个事情,你可以制造一个多维的世界...&br&(接触过很多神级的作家,他们给的故事很好,但是很难用,就是因为小说的表达手法对应游戏,并不合适。)&br&&br&推荐书目:《游戏情感设计》(游戏剧情表达手法)&br&&br&&b&3.游戏制作/实现逻辑的理解&/b&&br&这个其实和讲故事本身没有关系,但是和你故事最后呈现是什么样,很有关系。讲故事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写故事,是的,就是字面的意思,通常由文案策划来做;一个是表达故事,通常由关卡策划、执行策划(AI实现)来做。然后,有了好故事后,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资源配合(美术资源、技术功能开发)。你可以说你的故事很好,都是别人的锅,然并卵,我们只看最后给玩家的效果。而且,很多时候剧情和填表会二者合一,一个人全做(俗称一条龙)。游戏里,讲故事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没有技术、美术的协作,你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你需要试着了解游戏实现的逻辑。包括:策划向的填表表达(这里就涉及到了你所谓的脚本的了解,了解逻辑绝对能帮助你更好的创作),美术如何制作(不懂美术的流程,提出的资源需求,会被美术当傻逼的,而且做出来的效果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比如你对腹黑攻大叔的外形定义和美术绝逼完全不同),技术实现逻辑(有利于你用更有趣的手法表达故事,这和故事本身无关,但是最后感受会提升,游戏毕竟是互动的)。&br&&br&推荐书目:《游戏的设计与开发-梦开始的地方》(游戏基础知识)&br&(技术的了解,基本的一门语言入门即可;美术的了解,恩,多和他们聊天吧)&br&&br&总结下,游戏里做剧情,你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编剧,而更多的是一个导演,一个制作人。
优秀的剧情策划,通常是文案和关卡策划的融合。 楼上的很多都说到了,不过大多着眼于剧情本身,而且多是单机,我补充下网游剧情策划的一些东西吧。 1.文字和讲故事的功底 这是最主要的,但是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后面说)。因为是剧情策划,讲故事的基本手…
游戏是一种浸入式的体验。&br&&br&剧情策划与剧本创作的区别就在,玩家本身也是亲历者,不能像电影或小说那样,被动的接受剧情。&br&&br&不仅仅要讲好一个故事,更要结合游戏本身控制好讲故事的节奏。&br&&br&以我比较喜爱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为例,它是第一人称视角的游戏,不像RPG那样靠大量的文字来堆砌剧情,而是让你真实的去感受整个事件,你会觉得你真的是一个“&b&参与者&/b&”,而不是在听一个人给你讲乏味的故事。&br&&br&其实问自己一个问题,当自己满怀热情,投入游戏,想成为一个牛逼人物的时候,突然出来一个人罗里叭嗦的说一堆有的没的。这个时候你肯定要想。&br&&br&我为什么要听你说这些,或者是我为什么要读完你这个文字。&br&&br&现在的许多游戏并没有想好这个问题,至于那些根本就不把剧情当回事,给出自动寻路神马的就更不用说了。&br&&br&刚才的问题不需要策划给出理由,而是应该让玩家去思考,&b&你想知道什么?&/b&&br&&br&&br&当他们有疑问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关心你在说什么。如果是一个侦探推理游戏,那么当事人的神情,语言你都会很仔细的去观察,因为心里有疑惑有问号。&br&&br&紧接着更大的问题是,当玩家满怀热情的想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居然弹出来说,请先砍死一百头xxx。&br&&br&我觉得这种方式的剧情不是一个好剧情,说白了就是,似乎&b&主角欠游戏里每个NPC多少钱似的&/b&。&br&&br&尽管任务式剧情有其设计意图,但却相当破坏玩家对剧情的感受,以至于这种方式到最后演变成了自动寻路和纯粹刷怪的玩法,鲜有人去关心NPC在说什么,只知道,反正你让砍死XXX,那我就砍死XXX,不砍死XXX,我就没得下面的任务了。&br&&br&要知道剧情在游戏里的目的是什么?最早的RPG其实是把剧情当作一个人性化的目标感设计而已,就像我刚才说的,让你砍死XXX,其实才是关键,而原因是什么,并不重要。&br&&br&但当我们真的去回味一个游戏的时候,会跟别人讲述自己砍了多少头XXX,得到多少经验么?能带给我们感动的实际上是我们作为一个玩家,在游戏里干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br&&br&这一点我又想起一个游戏,PS上的战神,其实这种砍瓜切菜类的游戏,是很难靠剧情博位的,因为玩家在玩之前就手痒难耐,就是想淋漓的砍砍剁剁,发泄一下荷尔蒙而已。它同样不靠大量的文字来堆砌,而只是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目标,砍死宙斯。&br&&br&好吧,这还真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事情呢,于是主角披荆斩棘,一路消灭了N个BOSS,最后却发现自己原来是宙斯的儿子,狗血,但令人印象深刻。&br&&br&其实说这么多无外乎一点,用游戏来讲故事,你必须和玩法有很好的结合,并且一定要时刻记得,当玩家关注游戏本身的玩法的时候,你必须给出足够的理由把他拉回来,认真的听你在讲什么。&br&&br&再继续罗嗦几句。&br&&br&以砍怪为例,其实在剧情里只要这么设计,说你需要100块钱,然后丢给他个木棍。啥也不用说,他自己就会满世界想办法赚钱,然后突然发现了一群鸡。。。再看看手里的棍子,那么很显然,把鸡宰了不就有钱了么,于是他就宰了很多鸡,又出现一个问题,卖给谁呢?于是他到处溜达,发现一个屠夫,这货应该会收购吧,于是就卖给了屠夫。&br&&br&从流程上来说,和屠夫需要10只鸡差不多,但是感受却截然不同,因为玩家会觉得,这是自己想出的办法,并且自己有权利决定如何去赚到这些钱。&br&&br&很多策划觉得,玩家都脑残和弱智,如果只给根棍子,不告诉玩家鸡的坐标,不告诉玩家鸡能卖钱,不告诉玩家屠夫的坐标在哪里,他们就会傻逼了,找不着北了,这只能说是自作聪明,&b&别把人智商看的那么低好么&/b&?&br&&br&还有一点就是,玩家的诉求是什么?是变得牛逼,其实根本不需要你给出玩家必须牛逼的理由,什么拯救地球啦,公主又被抓走了呀,玩家就是想自己得变得牛逼,这是本质。所以说关键是留下一个悬念,玩家将来到底能多牛逼,如果说你本身是孙悟空转世,现在你被剥夺了能力,那么你就知道,我擦,大闹天宫啊,牛逼,紧接着你肯定要想,怎么重新来得到这种能力?&br&&br&你会去问,问这个问那个,于是有人告诉你,其实你丧失能力前,去过某个地方。于是你就开始到处溜达,那个地方在哪儿呢?这个时候你发现那里有个人,你跟他打听一下,发生了什么呢?&br&&br&于是剧情开始一步步的展开。
游戏是一种浸入式的体验。 剧情策划与剧本创作的区别就在,玩家本身也是亲历者,不能像电影或小说那样,被动的接受剧情。 不仅仅要讲好一个故事,更要结合游戏本身控制好讲故事的节奏。 以我比较喜爱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为例,它是第一人称视角的游戏,不像R…
手机游戏在展示对话时有巨大限制,无论是时间(展示时机)还是空间(界面大小等)。&br&&br&如果题主确实在以对话塑造人物方面颇为为难,&b&建议你不要急着去学荒木飞吕彦之类的&/b&。原因非常简单,JOJO作为一部旁白奇多无比的漫画,你作为手游的文案根本没有那种奢侈的台词量去表现人物。就算台词量很大,也是在不同玩法/目标下被砍得支离破碎,以国内常用的对话版式任务为例,事实上你让两个人物进行超过400字长度的对话都是一场灾难。&br&&br&&b&我建议,一定要学From Soft,学宫崎英高,学血源,学黑魂。&/b&&br&&br&&u&学习人家是怎么在整个游戏连算得上任务的都没几个,对话加起来估计也就不到两三千字的情况下,把故事尽可能地讲清楚的。&/u&当然,魂系列的剧情之所以被玩家津津乐道,主要原因还是该系列优秀的核心玩法……&br&&br&&b&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学。&/b&&br&&b&————&/b&&br&我的标准比较低,认为魂系列的叙事方式非常适合叙事空间狭窄的手机游戏。魂系列讲述了一个基本清晰的世界观,以低廉的成本塑造了部分让玩家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这就够了。对细枝末节不强求。
手机游戏在展示对话时有巨大限制,无论是时间(展示时机)还是空间(界面大小等)。 如果题主确实在以对话塑造人物方面颇为为难,建议你不要急着去学荒木飞吕彦之类的。原因非常简单,JOJO作为一部旁白奇多无比的漫画,你作为手游的文案根本没有那种奢侈的…
我相信所有玩过使命召唤的人,都有一个答案。&img data-rawheight=&300& src=&/v2-6dd292fe01dd00cea0340361_b.jpg& data-rawwidth=&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v2-6dd292fe01dd00cea0340361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53& src=&/v2-b6e7131a9cffa6b9d6df7c8a7e311e34_b.jpg& data-rawwidth=&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b6e7131a9cffa6b9d6df7c8a7e311e34_r.jpg&&&br&当最后普莱斯对着被吊死的马卡洛夫,再一次点燃了雪茄的时候,这一段故事终于像最后一关的名字一样——尘归尘,土归土了。&br&&br&这段故事,以雪茄而始,以雪茄而终。&img data-rawheight=&232& src=&/v2-575c77387fba31dcc2a58c6ac36aa5a2_b.jpg&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575c77387fba31dcc2a58c6ac36aa5a2_r.jpg&&&br&使命召唤4的一开始,普莱斯叼着他的雪茄,在大雨中准备登船,这是这场战争的序曲。&br&&br&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有无数的战友,照片中的人,最后却只活下了普莱斯:&br&&br&&img data-rawheight=&271& src=&/v2-8c9a0d45fc479a3baac11d_b.jpg&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8c9a0d45fc479a3baac11d_r.jpg&&&br&&br&&br&我们的好兄弟,盖兹,格里格斯,被扎卡耶夫爆头:&img data-rawheight=&281& src=&/v2-4c4f82e7df4eb60cb69cdac1_b.jpg&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4c4f82e7df4eb60cb69cdac1_r.jpg&&&br&幽灵,被叛徒暗算,眼看着战友被杀却被突然开枪击中,两个人被活活烧死:&img data-rawheight=&300& src=&/v2-a41ec15f0e_b.jpg&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睡魔,为了掩护战友撤退,三人组在西伯利亚的矿井里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段是我哭的最惨的)&img data-rawheight=&281& src=&/v2-f31dda27cc263c3ccda0a94c2d746de5_b.jpg&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f31dda27cc263c3ccda0a94c2d746de5_r.jpg&&&br&&br&尤里,在生命的最后挣扎着给了马卡洛夫一枪,用最后的力量救了普莱斯一命:&img data-rawheight=&300& src=&/v2-4f0d0446b89deebb75aaa3_b.jpg& data-rawwidth=&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v2-4f0d0446b89deebb75aaa3_r.jpg&&&br&&br&肥皂,我们三部曲里最好的朋友,艺高胆大,纵横天下,最后却被埋伏而阵亡:&img data-rawheight=&300& src=&/v2-42b86de6059ead604a7d1baf6d6ba249_b.jpg& data-rawwidth=&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v2-42b86de6059ead604a7d1baf6d6ba249_r.jpg&&&br&&br&最后的最后,只有普莱斯一个人面对着马卡洛夫,并用他的方式为这段故事画上了句点——用钢丝把这个杂种吊死在帆船酒店的楼顶。&img data-rawheight=&300& src=&/v2-db288c7b146_b.jpg& data-rawwidth=&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v2-db288c7b146_r.jpg&&&br&&br&&br&当年的战友们都没有看到胜利的一天,只有普莱斯一个人孤独的继续抽着他的雪茄。所有的合影都成了对往昔痛心的追忆。&img data-rawheight=&300& src=&/v2-0fc6f92f090c509e43c00_b.jpg& data-rawwidth=&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v2-0fc6f92f090c509e43c00_r.jpg&&&br&&br&&br&在全系列的结尾,我想起了一首并不太恰当的词:&br&&br&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br&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我相信所有玩过使命召唤的人,都有一个答案。 当最后普莱斯对着被吊死的马卡洛夫,再一次点燃了雪茄的时候,这一段故事终于像最后一关的名字一样——尘归尘,土归土了。 这段故事,以雪茄而始,以雪茄而终。 使命召唤4的一开始,普莱斯叼着他的雪茄,在大雨…
今年 GDC 有演讲&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articles//gdc-plot-is-highly-overrated-in-games-says-dev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相关报道)&i class=&icon-external&&&/i&&/a&提到了这一问题,主旨是&b&电影中常见的“缘起-对抗-解决”的三幕结构并不适用于游戏,大致有下面4个论点:&/b&&br&&ul&&li&游戏中“对抗”的篇幅远长于“缘起”和“解决”。&/li&&li&玩家更容易记住角色,而非情节。&/li&&li&玩家更容易记住自己做了什么,而非故事如何发展。&br&&/li&&li&半数玩家不会通关(了解整个故事)。&/li&&/ul&&br&&br&其中“对抗”部分过长的问题,电影几乎不会遇到。就算是只有10个小时的游戏,缘起和解决可能最多只占1小时,这和主流电影的叙事节奏就相去甚远了。&br&&br&&b&&br&一些游戏的解决方法是将“对抗”的主线打散,着力刻画不同角色:&/b&&br&&ul&&li&《荒野大镖客:救赎》以马斯顿寻找昔日同伙为缘起,对抗部分围绕农家女、掘尸人、假药贩子、墨西哥革命者、警长等人展开故事,最终以某某某之死为解决。&/li&&li&《质量效应2》以收集者入侵为缘起,对抗部分围绕招募队友、提升(tiao qing)队友(pao you)好感(shang chuang)展开故事,最终以薛帕德大破某某某基地为解决。&/li&&/ul&&img data-rawheight=&431& data-rawwidth=&464& src=&/2a5bcfc8b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4& data-original=&/2a5bcfc8b1_r.jpg&&&br&&br&&p&&b&一些游戏的解决方法是像连续剧一样分集,缩短各部分“对抗”的长度:&/b&&/p&&ul&&li&《行尸走肉:游戏版》分为五个章节&/li&&li&《最后生还者》分为春夏秋冬&/li&&li&《使命召唤》往复切换各条故事线&/li&&/ul&
今年 GDC 有演讲提到了这一问题,主旨是电影中常见的“缘起-对抗-解决”的三幕结构并不适用于游戏,大致有下面4个论点: 游戏中“对抗”的篇幅远长于“缘起”和“解决”。玩家更容易记住角色,而非情节。玩家更容易记住自己做了什么,而非故事…
&figure&&img src=&/50/v2-8f44e6dfbde763af40795f_b.jpg& data-rawwidth=&366&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6&&&/figure&&p&上一期写了僵尸,这一期就介绍一下龙了。&/p&&p&僵尸:&a href=&/p/& class=&internal&&中国僵尸分类大全 - 知乎专栏&/a&&br&&/p&&p&&b&1.在介绍中国龙之前,必须得先介绍一下“龙”这个大类。&/b&&br&&/p&
&p&我知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龙只有这两种。&/p&
&p&一种是形似蛇的东亚龙:&/p&&img data-rawheight=&240& src=&/50/v2-8f44e6dfbde763af40795f_b.jpg& data-rawwidth=&3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6&&&p&一种是形似蜥蜴的欧洲龙:&/p&
&img data-rawheight=&582& src=&/50/v2-9c0a62acbd7a5a36b7de59_b.jpg&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v2-9c0a62acbd7a5a36b7de59_r.jpg&&&p&但其实真正的龙可远不止这两类。&br&&/p&
&p&几乎所有的古文明里都有“龙”这种生物。&/p&
&p&东亚龙(loong)和欧洲龙(dragon)就不说了&/p&
&p&这是南亚龙:纳迦(naga):&br&&/p&&p&纳迦是一种以眼镜蛇为原型的神话生物。&br&&/p&&img data-rawheight=&485& src=&/50/v2-07fb3ce74aefa1_b.jpg&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0/v2-07fb3ce74aefa1_r.jpg&&&p&这是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中的“龙”:羽蛇神(kukulcan)&br&&/p&&p&羽蛇神是一种蛇身鸟翼的神祇,能够给人带来雨季。&br&&/p&&img data-rawheight=&421& src=&/50/v2-1f781f376e9d98079f3fd_b.jpg& data-rawwidth=&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50/v2-1f781f376e9d98079f3fd_r.jpg&&&p&除此之外,古巴比伦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迪亚马特在后世传说中也一般都是巨龙的形象(但是无明文记载)&br&&/p&
&img data-rawheight=&300& src=&/50/v2-d25b0bb83993df2ebb0a_b.jpg& data-rawwidth=&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50/v2-d25b0bb83993df2ebb0a_r.jpg&&&p&可能有人会说,“那些都不叫龙,西方的龙叫dragon、serpent、Wyvern;印度的龙叫naga;玛雅的龙叫kukulcan,这些都和中国龙(loong)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不能混为一谈。”&/p&&p&嗯,确实在很多人心里只有这个才能被叫做是龙:&br&&/p&
&img data-rawheight=&220& src=&/50/v2-536c795e8c1a3b47d9372_b.jpg& data-rawwidth=&4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50/v2-536c795e8c1a3b47d9372_r.jpg&&&p&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叫不叫龙?&/p&&img data-rawheight=&517& src=&/50/v2-d4c515bee17_b.jpg& data-rawwidth=&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50/v2-d4c515bee17_r.jpg&&&p&这个又是不是龙?&/p&
&img data-rawheight=&114& src=&/50/v2-a715b29dec1_b.jpg& data-rawwidth=&2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8&&&p&这两张图片分别是红山文化中的猪形玉龙,以及汉朝壁画上的应龙。&/p&&p&尽管他们和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中国龙差别甚远,但我们显然不能因为他们不像中国龙就把他们开除出中国籍。&/p&
&p&&b&因为龙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就如同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都是森林古猿,只是后来演化成不同物种一样。&/b&&br&&/p&
&p&&b&虽然不同文化区龙的形象在现在已是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有着极其相似的起源、在早期的造型也十分相似,只是后来才发生了分化。&/b&&br&&/p&
&p&在所有的文明中,龙在早期都是以形似巨蛇的形象出现的,不管中西,皆是如此。&br&&/p&
&p&意大利考洛尼亚出土的壁画:&/p&&p&&img data-rawheight=&242& src=&/50/v2-cc6d140c79a4_b.jpg&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0/v2-cc6d140c79a4_r.jpg&&波斯细密画中的龙:&/p&&img data-rawheight=&963& src=&/50/v2-2f87deaef1d8e61c65880_b.jpg& data-rawwidth=&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50/v2-2f87deaef1d8e61c65880_r.jpg&&&p&不同文化中的“龙”在早期都是极其相似的,所以把西方的dragon翻译成龙,问题并不大。&br&&/p&
&p&再打个比方,人类和黑猩猩都是“人”科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p&&p&东方龙(loong)和西方龙(dragon)也都是“龙”科生物。也有着共同的祖先:蛇(龙的形象不是完全来源于蛇,但蛇无疑是重要来源之一)&/p&&br&&p&据现存的文字资料,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把龙翻译成“dragon”的人,这非但不是错译,反而十分贴切,因为在马可波罗的那个年代,东方龙和西方龙本来就是极其相似的生物。&/p&&p&西方龙的形象是在后来才发生了异化,所以在今人看来,显得很奇怪。&/p&&p&就比如史矛革这种大蜥蜴的巨龙形象,其实是近代产物。&/p&&p&把这个翻译的锅赖在七百多年前的马可波罗身上,十分没道理,他哪能想到dragon会在日后变成这个样子?&br&&/p&&img data-rawheight=&283& src=&/50/v2-c483cedf027f9295260cba_b.jpg&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50/v2-c483cedf027f9295260cba_r.jpg&&&p&&b&当然,有人为了避免汉民族的图腾“龙”与西方文化中邪恶的dragon发生混淆,因为dragon的象征意义确实不太好,所以他们主张把中国龙的翻译定位loong,这个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这个就不是本文的重点了。&/b&&/p&&p&&b&今天重点还是来说说中国龙(西方龙以后也会讲到的)&/b&&/p&
&br&&p&&b&2.中国龙的起源&/b&&/p&
&p&把“龙”的概念理清了之后,再来说下中国龙。&/p&
&p&中国龙早期起源乃是以猪为原型的猪首龙。&/p&
&p&比如兴隆洼文化中期出土的猪龙(距今8000年到7500年),这是最早的中国龙形象。&/p&&img data-rawheight=&980& src=&/50/v2-9f7dad8fe910cc281658_b.png& data-rawwidth=&1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6& data-original=&/50/v2-9f7dad8fe910cc281658_r.png&&&p&又比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雕龙(距今5000年)&/p&&img data-rawheight=&300& src=&/50/v2-fccb01fa03a_b.jpg& data-rawwidth=&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1&&&p&这些早期的中国龙均是猪首蛇身,肥头大耳、卷曲无足。&/p&
&p&除了猪首以外,还有娃娃鱼首、马首、鼍首(鼍首即扬子鳄首,扬子鳄俗称猪婆龙,至少说明在古人心中,猪、龙、鳄鱼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p&&p&但不论是哪种龙,身体都呈现出蛇形。&/p&&p&所以,最有影响的关于龙的原型说为一直都是蛇说,闻一多就在40年代考证,龙图腾的最初原型是蛇图腾,蛇图腾的氏族在消灭了牛图腾、鹿图腾的氏族之后,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头上,后来又加上了猪的头或马的头,加上了虎或鳄鱼的腿、鹰的爪子、鱼的鳞、花的尾巴,经过长期的发展,不同氏族众多图腾的集合就形成了中华龙图腾的形象(当然,闻一多的图腾组合说有很多经不起考证的地方)&br&&/p&
&p&除了蛇说以外,还有鳄鱼说、蜥蜴说、乃至恐龙说,甚至不仅是动物,也有说龙是从闪电、彩虹、龙卷风等自然现象中起源而来的。&br&&/p&
&p&因为这个在学界也没有定论,所以我就不多说了。&/p&
&p&个人倾向于龙在不同地区便有着不同的形象和起源,中国龙的大致形象是在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最终确定下来的。&/p&
&br&&p&&b&3.中国龙的形象变化&/b&&/p&
&p&前面已经提到了早期的中国龙形象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文化中龙的形象也相去甚远,有似猪的、似鱼的、似蛇的,都有。&/p&
&p&直到商代,因为夔龙纹的流行,“龙”的大致形象才真正在官方和民间确立了。&/p&&img data-rawheight=&225& src=&/50/v2-eaa916ca2abcecae3bcd75d6_b.jpg& data-rawwidth=&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50/v2-eaa916ca2abcecae3bcd75d6_r.jpg&&&p&在殷商时期的夔纹身上,首次普遍性地出现了龙角以及背部的齿状鳍。&/p&
&p&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夔纹十分流行,能够让许多人以此来想象龙的形象,但如果按照严格定义的话,“夔龙”本身并不属于龙。&/p&
&p&在《说文解字》,夔是一种似龙的生物,不过只有一足:&/p&
&blockquote&“夔,神魅也,如龙一足。”&/blockquote&
&p&《山海经》则将夔描述为&/p&
&blockquote&“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blockquote&
&p&总之,夔的形象也不固定,就不多说了。&/p&&p&重点还是来说龙。&/p&
&p&龙在商周时期的形象大致确立,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到了汉朝之后,因为应龙(有翼)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汉朝的许多龙都是有翼的。&/p&&p&而且,龙在地位上获得了显著提升,所以龙的形象比起商周之时,要显得威猛许多。&/p&
&p&首先体现在龙首上,不再像原先那样抽象、五官都看不清,而是往往以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出现,牙齿锋利无比,四肢粗壮有力,霸气十足。&/p&&img data-rawheight=&154& src=&/50/v2-000ea37b3a2edbb2d47dabdbb4431b05_b.jpg& data-rawwidth=&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50/v2-000ea37b3a2edbb2d47dabdbb4431b05_r.jpg&&&p&到了宋明之后,龙翼差不多已经完全退化,时人对龙的形象设定也更加接近于今天的“龙”。&/p&
&p&一些画师(据说是唐伯虎)甚至总结出了一套画龙的经验,也就是所谓的三停九似。&/p&
&p&三停即是指从龙的头部至膞,自膞至腰,自腰至尾三个段落,要有弯折。&/p&
&p&九似,则是指龙在不同部位上都要与一些动物相似。&/p&
&blockquote&“角似鹿,头似骆,眼似鬼,颈以蛇,腹以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blockquote&
&p&画师的经验总结显然能够代表当时的民众对龙的想象。&/p&&img data-rawheight=&273& src=&/50/v2-73a03fea2d6853_b.jpg& data-rawwidth=&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p&不仅如此,对于三爪龙、四爪龙、五爪龙的详细区分,也是自宋明之后开始的。&/p&
&p&所谓“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的说法仅是民间的想象,明清之前的龙,一般都是三爪或四爪的,没那么多讲究。&/p&
&p&不过,尽管龙的形象从宋朝之后就大抵固定了,但不同朝代在一些细微之处上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对于画龙,就有着&b&元秀、明狞、清庄&/b&这一说。&/p&
&p&元代龙头较小、颈部较细,显得秀气。明代龙头开始变大、并且龙头之上有着浓密的毛发,因而显得凶暴无比;到了清朝,龙一般都是高高在上,圆睁双目,显得威仪万分。&/p&
&p&虽在气质上面有着细微区别,但总体造型,已经完全定型了。&/p&
&p&今天我们在电影、电视、游戏中所见的中国龙,基本就是宋明之后人们心中龙的形象了。&/p&
&img data-rawheight=&555& src=&/50/v2-d81a5a6e60288efe50dbc9_b.jpg&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v2-d81a5a6e60288efe50dbc9_r.jpg&&&p&根据龙的形象不同,大致可以把龙分成如下几种:&/p&
&p&青龙:四圣兽之首,青色(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幽游白书》的误导,以为朱雀才是四圣兽之首)&/p&&img data-rawheight=&768& src=&/50/v2-e8ac126dc0ac3b3c6442548_b.jpg&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v2-e8ac126dc0ac3b3c6442548_r.jpg&&&p&黄龙:五行神兽之首,地位还在青龙之上,黄色。&/p&&img data-rawheight=&300& src=&/50/v2-c90d4a9efd6d4_b.jpg& data-rawwidth=&2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p&应龙:上古神兽,曾协助黄帝斩蚩尤、杀夸父&/p&&img data-rawheight=&283& src=&/50/v2-c152eae26e8e0ec83d7eab5df1d4531e_b.jpg& data-rawwidth=&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p&烛龙:钟山之神,人面蛇身、身长千里,睁眼为昼、闭眼为夜。&/p&&img data-rawheight=&752& src=&/50/v2-fde76e04acf8_b.png& data-rawwidth=&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50/v2-fde76e04acf8_r.png&&&p&虺:龙的幼年体,状似蜥蜴,有足无角&/p&
&p&蛟: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和龙的区别在于,龙一般呈鹿角、有分叉,而蛟一般呈牛角(或无角)、无分叉&/p&
&p&螭:无角的类龙生物&/p&
&p&夔龙:只有一只脚的类龙生物&/p&
&p&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p&
&p&交龙:流行于汉朝的一种龙,无足无翼,有角似蛇。&/p&
&p&云龙:云雾缠绕的龙。&/p&
&p&鱼化龙:由鲤鱼进化而成的龙&/p&
&p&&b&其实不同时期对这些龙的描述都是不一样的,我这里只是选取一些最普遍的看法来将其归类。&/b&&br&&/p&
&p&总的来说:&/p&&p&先秦时期的龙大多要么无足(烛龙),要么一足(夔龙)或两足,三足龙和四足龙较少见。&/p&
&p&两汉到魏晋时期的龙一般是按照应龙的形象创作的,有翼。&/p&
&p&南北朝之后,龙的身躯逐渐变长,羽翼开始退化成细长的飘带。&/p&
&p&宋元之后,龙族的形象才开始定型。&/p&
&img data-rawheight=&300& src=&/50/v2-54ef4ce3a654c892ebddd73_b.jpg&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50/v2-54ef4ce3a654c892ebddd73_r.jpg&&&p&&b&4.中国龙的地位变化&/b&&/p&
&p&与龙的形象变化相生相伴的,乃是龙的地位变化。&/p&
&p&夏商两朝素来有夏崇龙周崇凤之说。不过文献资料较少,所以重点说下周朝到秦汉之间的龙。&/p&&p&因为龙的形象呈现出多样化、区域化的特征,所以在不同的记载中,龙的地位也相差甚远。&/p&
&p&但总的而言,地位较低、记载较少,没什么存在感。(我说的是地位较低,被如今的许多人给高估,没有说当时的崇龙思想不存在,请不要把我的意思理解错了)&/p&
&p&《尔雅》中记载了“凤”,却没记载“龙”&/p&
&p&《郑风·山有扶苏》中记载:&/p&&blockquote&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blockquote&&p&这里的龙仅是指一种植物。&/p&
&p&《秦风·小戎》中有:&/p&&blockquote&騧骊是骖,龙盾之合&/blockquote&这里的龙仅是一种器物。
&p&《易经》中的什么“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但”看似很屌,但这里的龙也不是指实指某物,而仅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通俗的解释就是一股“力”,代表阴阳的消长、天道的变化。(龙的抽象化、形而上化是周朝龙文化的一大特点,直观体现就是:以龙喻人)&/p&
&p&有人可能会问了,《易经》中都用“龙”来代表天道了,难道还不能说明龙的地位高吗?&/p&
&p&不是,不是这样的。&/p&
&p&就好比说:“你好牛逼。”这句话里的“牛逼”等同于“厉害”的意思。&/p&&p&但我们不能因为牛逼的引申义等同于厉害,而觉得牛逼这个器官也很厉害。&/p&
&p&那先秦文献中有没有把龙当作一种实在的生物来记载的呢?&/p&
&p&当然是有的,比如《左传》,但里面的龙特别low,和麒麟这种真正意义上瑞兽的地位不能比。&/p&
&p&比如《左传昭公十九年》:&/p&
&blockquote&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禜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乃止也。&/blockquote&
&p&简单说就是:郑国遭遇洪水,龙在国都门外的洧水之中打斗,国都的人请求为之举行禜祭(禜祭是祛除灾祸的祭祀,为龙举行禜祭,其实就是想把龙赶跑,这和祭天、祭祖这样的祭祀不一样的)。&/p&
&p&子产不同意祭龙,他说:“我们人争斗之时,龙不出现。今天龙争斗,我们为何要管它呢?洧渊是龙的住所,岂能以禳祀使它离开?我们对龙无所求,龙对我们亦无所求。”&/p&
&p&通过《左传》对子产拒不祭龙的描写,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态度:两条龙打架而已,既然赶不跑,那就懒得管它。&/p&
&p&还有《左传襄公二十一年》:&/p&
&blockquote&
“(叔向)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blockquote&
&p&这里也是把龙比作不祥之物,唯恐生出了龙或者蛇这样的怪物出来。&/p&
&p&这和后世许多开国君主把自己的出生和龙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鲜明对比,先秦之人对于龙是避之不及的。&/p&
&p&结合天朝吃货大国的特性,关于龙肉的段子也是少不了的。&/p&
&p&还是《左传》&/p&
&blockquote&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旣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濳,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旣而使求之。&/blockquote&
&p&这里的龙纯粹就是个宫廷宠物,死了还要被剁成肉酱吃掉,看不见任何神圣感。&/p&
&p&不仅是《左传》,还有《国语》中的“龙涎遗祸”,《庄子》中的“屠龙之术”。&br&&/p&
&p&&b&这些传说都说明了龙的地位一般,可杀、可逐、可食。&/b&&/p&&p&我知道会有人用四圣兽中的“青龙”来反驳我,但所谓“四圣兽”,乃是汉朝以后才开始逐渐流行的概念。&br&&/p&
&p&&b&四圣兽最初是被叫做四象,所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仅仅是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的,并非是指这四种生物。&/b&&/p&
&p&只是汉代以后,五行学说开始流行,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同时四象的概念也随之实体化了,同时又把代表“土”的“黄龙”加了进去,这样就刚好凑齐了五个。&/p&&p&另外,可能有人会说周朝大裘冕上有龙、商周贵族衣服上有龙纹,所以龙的规格很高等等。&/p&&p&这根本说明不了什么,纯粹就是矇昧时期古老的泛神论思想在起作用而已,不光是龙,猴子、野鸡,古人对各种乱七八糟的动物、自然现象都要去崇拜一番,这和龙的地位高低无关。&/p&&p&秦汉以前的龙,真的是混得挺惨的,勉强算个神兽,可和麒麟这种瑞兽比起来就差远了。&/p&&br&&img data-rawheight=&534& src=&/50/v2-ecaddfed3cb7c5dc5d2d8d_b.jpg& data-rawwidth=&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6& data-original=&/50/v2-ecaddfed3cb7c5dc5d2d8d_r.jpg&&&p&《诗经 麟之趾》中,用麒麟来称赞诸侯公子的品德高尚、地位尊龙,但没找到关于“龙”的类似记载。&/p&
&p&可是到了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中,就变成了:&/p&
&blockquote&“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blockquote&
&p&在《淮南子》中,如果按辈分算的话,麒麟还得算是龙的孙子。&/p&
&p&由此,可见龙的地位变化之大。&/p&
&p&为什么会这样呢?&/p&
&p&全TM赖《山海经》。&/p&&p&《山海经》是一部很奇特的书,这本书里记载的一些神怪、生物的特性总是和当时的主流唱反调。&/p&
&p&比如夔一般都认为是龙形,但《山海经》却认为他是牛形。&/p&
&p&共工一般都被认为是祝融的死对头,结果《山海经》说共工是祝融他儿子。&/p&
&p&不过这都不是本文的重点,重点还是来说说“龙”&/p&
&p&当时所有的看法都在唱衰龙,只有《山海经》是个无耻龙吹,龙在《山海经》中,地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p&
&p&虽然龙在《山海经》中也经常作为坐骑出现,但它可是黄帝、颛顼这些上古贤王胯下的坐骑,逼格比夏王的宠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p&
&p&况且,《山海经》还创造了两只著名的、厉害的龙,分别是烛龙与应龙。&/p&
&p&烛龙又叫烛九阴,是一只十分厉害的怪兽,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p&
&p&实力比起《左传》中的龙,高出了显著的一大截。&/p&
&p&和一般的龙不一样,烛龙是人脸蛇身,许多人因此而把烛龙开除龙籍,这种以当今龙的形象为标准去衡量古代龙的标准是毫无道理的。&/p&
&p&除了烛龙以外,还有应龙。&/p&
&p&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曾协助黄帝打败蚩尤,并最终将其斩杀。&/p&
&p&在《山海经》中,夸父也是被应龙杀死的(《山海经》也记载了夸父是逐日渴死的,书中有矛盾的地方)&/p&
&p&诛蚩尤、杀夸父,由此便可看出应龙的地位之高、实力之强了。&/p&&img data-rawheight=&882& src=&/50/v2-ae50aca1dc0c3eb8e45a60_b.png& data-rawwidth=&10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6& data-original=&/50/v2-ae50aca1dc0c3eb8e45a60_r.png&&&p&因为应龙的传说流传甚广,所以在汉代到隋唐的这一段时期内,大部分的龙都是和应龙一样的有翼龙。&/p&
&p&史书中应龙出现的频率也极高。&/p&
&p&也与此同时,龙也自汉朝开始,与皇权结合起来,但是也只是偶尔有所附会而已(比如秦始皇就被人称为祖龙,刘邦也把自己的出生与龙附会在一起),并没有达到明清时以“真龙”指代皇帝、以“龙袍”指代皇帝朝服的地步。&/p&
&p&但总体而言,龙的地位还是得到了不小的提升。&/p&
&p&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的定义是:&/p&
&blockquote&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blockquote&
&p&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龙得以与凤麟龟合称为“四灵”&/p&
&p&《礼记·礼运》:&/p&&blockquote&“麟、凤、龟、龙,谓之四灵。&/blockquote&
&p&到了宋元以后,龙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忽必烈下令禁止民间销售纹龙的布料,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也下令官员服饰一律不得纹龙,不过,因为皇帝说的是不准纹“五爪二角”龙,所以很多人都钻空子,给自己纹一些四爪、三爪以及无角龙。&/p&
&p&龙的地位也正是自元朝之后,开始走向巅峰,仅故宫中的太和殿,各种龙纹、龙雕中出现的龙就有13844条。&/p&&img data-rawheight=&901& src=&/50/v2-edd50ba15d6e0eaa999cf3b7e1d4a264_b.jpg& data-rawwidth=&16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1& data-original=&/50/v2-edd50ba15d6e0eaa999cf3b7e1d4a264_r.jpg&&&p&甚至于故宫中的痰盂、烛台上都绘有龙的图案。&br&&/p&
&p&龙到了明清时,已经彻底成为了皇室的象征。&/p&
&p&但是和官方对龙的大力推崇不一样的是,民间的百姓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屌龙这种生物。&/p&
&p&民间一般都是通过佛道两教的神话来认识龙的。&/p&
&p&然而龙在佛道两教中的地位如何呢?&/p&
&p&先来说说道教,如今的龙王爷基本上都是管降雨的,但是在最一开始,龙在道教体系中只是个脚力而已,道教法术中有一种叫做“乘峤”的,“乘峤”之中又有一类叫做“龙峤”,就是乘龙之术;&/p&
&p&《韩非子》中也有相关的“乘龙”记载:&/p&
&blockquote&“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blockquote&
&p&翻译过来就是“龙属于虫类,可以玩弄也可以骑乘。”可见龙的地位之低。&/p&
&p&后来佛教传入中国,把印度的龙王信仰带入中国,众所周知,印度的龙(naga)其实指的是眼镜蛇,除了少数护法龙王之外,大部分龙的地位都是很低的。&/p&&img data-rawheight=&1067& src=&/50/v2-d8bd9a3b9ba4a6ec600591_b.jpg& data-rawwidth=&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50/v2-d8bd9a3b9ba4a6ec600591_r.jpg&&&p&比如大鸟迦楼罗每天就要吃掉一条龙王和五百只小龙。&/p&
&p&中国许多人把迦楼罗的形象融合到了本土传说中的“鲲鹏”身上,相较之下,“龙”的地位就比“鲲鹏”低多了。&/p&
&p&不过,佛教中的龙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因为其兴云布雨、决江开渎的特性,所以广受人民祭祀,每逢风雨失调之时,民众都会到龙王庙烧香祈愿,自此龙王也慢慢成为专司降雨的神灵了。&/p&
&p&不管在佛教体系、还是在道教体系中,龙都是地位较低的一类生物。&/p&
&p&所以《西游记》中连凡人魏征都可以斩龙,蟠桃宴上众仙吃的都是龙肝凤髓,那这些也就不足为奇了。&/p&
&p&还有“龙生九子”,“龙性淫”这些说法自明朝之后广为流传,足以说明龙在大众心目中并不具有很高的神性。&/p&
&p&&b&可能许多人有疑问,为什么皇室如此推崇龙,可龙在民间的地位反而不高?&/b&&/p&
&p&这是个好问题。&/p&
&p&古代中国虽然是个君权至高无上的集权国家,可因为世俗化很彻底,并不存在高度神格化的统治者化身。&/p&
&p&汉代董仲舒搞出天人感应、天命那一套。&/p&
&p&结果呢?魏篡汉、晋又篡魏、南北朝动不动改朝换代就更不用说饿了。&/p&
&p&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什么狗屁天命,有能者居之。&/p&
&p&不像日本,天皇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不论幕府势力多么强,都不敢将其废黜并取代。&/p&
&p&因为在日本民众的心目中,天皇就是神,你大将军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凡人而已。&/p&&img data-rawheight=&250& src=&/50/v2-80a944e5fd8ef24a92d5_b.jpg& data-rawwidth=&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p&但是在中国,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除了一些愚民以外,有多少人会当一回事?&/p&&p&不仅是民众不当回事,连皇室自己本身也不当一回事,“龙生九子”这个问题还是明孝宗朱祐樘自己派太监问阁老李东阳的,可见皇帝本人也和各位一样,只是觉得龙文化有意思,想多了解一下而已。&br&&/p&
&p&至于说明清皇室垄断龙纹,这个只是服制的需要,而且也不准确:&/p&&p&&b&平民只是衣服上不能纹龙,家具、瓷器….都可以纹龙,只要你喜欢(当然平民百姓是买不起的),并不是什么危及国体的大事。&/b&&/p&
&p&和一神教国家对教义的严苛和谨小慎微完全不能比。&/p&
&p&总结一下就是:&/p&&p&&b&龙的地位在官方口径中是不断抬高的;但是在民间,龙的地位比起先秦虽然也有所提高,但终究也只能算是神仙谱系里比较低的存在。&/b&&/p&&p&&b&中国人向来敬天敬地敬祖宗,从来没有敬龙的传统。即使是自诩真龙天子的明清皇帝,在祭祀时,也只祭天地、社稷、祖先、先圣.....也没把龙真正当一回事。&/b&&/p&&p&&b&至于“龙的传人”这种说法,那也只是上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才开始流行的(其前身则是闻一多的龙图腾说)&/b&&/p&&img data-rawheight=&310& src=&/50/v2-44ad7ca7c8_b.jpg& data-rawwidth=&2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8&&&p&-------------&/p&&p&这次讲完了中国龙,以后再讲一讲西方文化中的龙、以及各地的屠龙传说。&br&&/p&&p&想知道更多古今中外的各种妖怪、灵异及神话相关,欢迎关注我的专栏:&a href=&/xunyaoji& class=&internal&&寻妖记 - 知乎专栏&/a&&/p&&p&本专栏关注怪力乱神,内有我正在连载的小说:&a href=&/p/& class=&internal&&《寻妖记》:雪山神女(一) - 知乎专栏&/a&&/p&
上一期写了僵尸,这一期就介绍一下龙了。僵尸: 1.在介绍中国龙之前,必须得先介绍一下“龙”这个大类。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龙只有这两种。
一种是形似蛇的东亚龙:一种是形似蜥蜴的欧洲龙:
但其实真正的龙可远不止这两…
神话本来就有自己的体系,这里首先介绍一本书《世界神话起源》,值得一读。作者将麦克威策尔通过比较全世界的神话,将早期神话存在的时间回溯到了现代人类仍生活于东非的公元前六万五千年。他根据人类迁徙的路线,分世界神话为南北两大集合,即劳亚古陆神话和冈瓦纳古陆神话并初步推测出世界最原初的泛古陆神话叙事。这一理论充分阐释了世界范围内的神话为何存在相似又各有不同。借鉴麦克威策尔对劳亚古陆神话的勾勒,将我们解读中国神话的内涵。&br&&br&特别是神话,反映了原始先民对世界及其自己的认识和想象,是慢慢形成和流传的,各民族神话彼此又互相影响,又有自己的特色,就拿希腊神话美神维纳斯,地中海周围不同的地区对其描述也是不同的,印度神话《摩诃婆罗多》也有三个版本流传,各族之间看法还不一样,但是又互相影响。既独立又相互作用,导致于神话很难形成统一的体系,所以,整理神话要从神话的要素入手。&br&&br&一劳亚古陆神话&br&劳亚古陆神话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波利尼西亚和南北美洲四大区域,它们在地理上绝大部分都属于南非地质学家杜德瓦提出的原始古大陆“劳亚古陆”的组成部分,故而得名。&br&其中包括15个神话要素:&br&1、原初的水/混沌/无&br&2、远处的蛋/巨人&br&3、原初的山或岛&br&4、父亲天空,母亲大地和他们的孩子四或五代&br&5、夭空被推起来&br&6、藏起来的太阳光露出来了&br&7、现在的神祇打败或杀死了他们的前任&br&8、杀死“龙”(和使用天上的饮料),大地的丰收&br&9、太阳神是人类的父亲或只是“首领”。&br&10、第一个人和第一件邪恶的行为通常是一位半神祇做的,死亡的起源洪水&br&11、英雄和女神&br&12、文化的出现火食物一位文化英雄或萨满创造了文化、仪式&br&13、人类的扩散地方贵族的出现地方历史的开始&br&14、人类、世界和神衹的最终毁灭关于四个时代的丰富主题&br&15、一个新的天空和一个新的大地&br&&br&把这十五个神话要素归纳四个大方面:&br&1、对世界宇宙起源的看法。&br&2、对人类起源产生的想象。&br&3、对于与自然关系的认识。&br&4、对于统治首领和社会次序的思考。&br&&br&&b&一、神话对宇宙世界起源的思考。&/b&&br&&br&首先,作为上古人首先思考就是这个宇宙和我们的世界。他们会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自己的猜测,对宇宙有自己的想象和看法。所以,劳亚古陆神话对宇宙的起源的最普遍的回答是:&b&宇宙出自于原初的黑暗,就是一片混沌&/b&&b&。&/b&&br&&br&我们先看希腊的神话赫西奥德在《神谱》里说:世界起源于一片混沌的状态(卡俄斯) ,卡俄斯以后里生产该亚(大地) 和孪生兄弟塔耳塔罗斯(地狱) 。该亚从自己体内分娩了乌拉诺斯(天) 、山脉和蓬托斯 (海洋) ,再与所生之子乌拉诺斯结合,孕育了独眼巨人和赫卡同克伊瑞斯(百手巨人) ;与蓬托斯结合生育了不同的海神,使之成为希腊神话中诞生的世界上的第一批神(提坦神)。提坦神间彼此结合而生太阳、月亮、星辰等。&br&&br&&br&《摩诃婆罗多》中记载的史诗时代的婆罗门教的神话。是这样记载的。起初,在一片黑暗中,出现了一只&b&金卵&/b&。这就是这个世界众生万物不灭的种子,宇宙意志&b&梵&/b&将自己意识凝成创造神&b&梵天&/b&从这个蛋中出首先生,破开蛋壳变化天地,&b&梵天&/b&随后生出了诸有即世界万物。这个版本的&b&梵天&/b&很有国内&b&盘古&/b&开天的即视感。&br&&br&而中国神话是“天地混沌如鸡子, 盘古生其中, 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天日高一仗, 地日厚一尺, 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br&&br&从这三个神话中我们看出:&b&“原始思维的特征是具体、形象的,还不能利用抽象观念进行独立的思考,也不能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做出概括,而是常常借助某些具体的物象来理解世界。”&/b&先民认为万物有灵,因此中西神话都将天地的开辟和万物的起源归结于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的创造作用。另外先民们在诠释自然万物时,往往是“以己度物”,也就是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br&所以,中国神话在这点和世界绝大民族是一样。&br&&br&&b&二、对人类起源的思考:&/b&&br&&br&&br&&b&无论哪个民族的先民,都要解决一个“我从哪里”问题。&/b&我们来看看劳亚古陆神话体系的对于造人的看法。&br&&br&&p&&b&先看希腊&/b&:普罗米修斯是被宇宙之神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衹族的后裔,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在泥土中,于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然后调和起来,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形。为了给这泥人以生命,他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它们封进人的胸膛内。智慧女神雅典娜,她惊叹这提坦神之子的创造物,于是便朝着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了一口神的气息,于是,最初的泥人就获得了灵性。人来到了世上。带着善与恶,带着动物的某些特性,来了。人是由一个男神和一个女神创造的,造人者是普罗米修斯和雅典娜。&br&&/p&&p&&b&再看看北欧的&/b&:奥丁杀死了巨人首领伊米尔,用其尸体创造世界——伊米尔的肉创造了大地,血液变成无涯海洋,骨骼成为山脉,毛发变成树木,头盖骨凿成苍穹,脑髓造成云朵,还有霰和雪堆积其中——世界够血腥的了。然后,诸神由「火之乡」取来火星,放在天空中,创造了太阳、月亮和繁星,
奥丁和他的两个弟弟在海岸边徜佯着,欣赏自己的成就。无意间发现两根树枝被浪冲到岸上,就用其中的梣树枝先造出女人,然后用另一根造出男人。虽然人类始祖出现了,但还缺少灵性;于是,奥丁便赐给人类生命和灵魂,威利给了他们理性和动作,维则给他们感情、仪表与语言。&br&&/p&&br&&p&&b&别的神话传说:&/b&&/p&&p&宗教的造人,最有名的是基督教的《圣经》)。《圣经》中说,上帝花了六天功夫就把天地万物造齐了,第七天造了人。上帝,男的,他造人,首先造男人;再取男人的肋骨,造女人。最早一对男女:亚当和夏娃。天主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是如此说。&/p&&p&人类由动物变的也相当常见。澳洲神话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说:地神用暗红色泥土残和了水,做成男女两个人,男名苏克,女名晨星,以后便有了人类——跟中国、希腊造人神话接近……&/p&&br&&p&&b&中国的造人神话:&/b&这都知道,女娲捏泥人。后来忙不过来,用树枝蘸上泥巴洒向地面,无数个小泥点形成了无数个人。人类出现了。&/p&&br&&p&纵观世界造人神话,发现:中国造人神话最接近现代科学研究结果的“夏娃理论”。&/p&&p&对比一下希腊神话的很多来源是两河流域,人们最早开始学习种植,认识到了土地对人类的作用,所以人应该来至于泥土,中国神话一样重视土地的作用,把女娲当成大地母亲,用泥土造人。&br&&/p&&p&因为中国也是最早用象形文字的民族,从先民的洞穴壁画和各种象形的文字的记载中,先民得知以前社会信息,所以,神话也反映了出对于母系社会的记忆。但是,缺少象形文字的民族,则是把人类自身起源的想象成身体分裂或者动物植物。&/p&&br&&p&可以看出有象形文字和原始农业神话趋向于土地和母系这两个特点。&/p&&br&&b&三、对于与自然关系的认识。&/b&&br&&br&人类的起源伴随着对人类死亡的解释。与神话素“第一件邪恶的行为”相关的内容如早期人类的邪恶或内在的傲慢,往往导致洪水的发生。洪水神话母题中又常见人类起源的神话素具有世界性特点。&br&&br&中国神话在女娲补天就体现出人们对于洪水的认识。面对水灾,先民的想象是补天,与天地抗争,而不是诺亚方舟被动的接受选择(当然这宗教神话中的原罪思想也有关系,把这些看着是上天的惩罚)。体现出人与自然既有矛盾又能统一和谐共处的思想,特别是精卫填海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改造的态度,这点是其他民族神话不具备的。&br&&br&虽然我们神话也是对太阳和火的追求和认可,例如夸父追日,劳亚古陆神话体系中几乎各个民族都要有有太阳神或者一个带来火的英雄(例如希腊普罗米修斯),但是中国还有一个后羿射日,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先民一种很辩证的思想,火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点也是中国神话中很独特的地方。&br&&br&正是有了这种辩证的眼光,中国先民对于自然环境能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其中产生以为玉文化为代表的对大自然为主体神话审美体系。《山海经》中记载了约550座山,300余处海、河,其中有170余座山有玉。玉的名称、种类繁多,如白玉、苍玉、碧、美玉、吉玉、麋玉等。在《山海经》中“美”字出现29 次,其中12 次是“美玉”,还有美石、美垩、美贝、美桑、美梓等。可见“美”在《山海经》中几乎都是用来形容自然物的,所形成的也是自然美意象。表现出推崇中国神话中充实自然美的特征。所以,在中国神话体系,勾画出一个神仙的美好的环境,蓬莱仙山,玉树琼花,神仙也在青山绿水人间仙境美丽中修行,过着田园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也为道家神话环境打下基础,从神话中慢慢体现出道家对自然环境的融合态度。而中国的神往往都是和山水相结合的,在《西游记》往往都是一个仙山里居住某个神仙。人们求仙也要往深山里面跑。当然,水也是具有这样的属性的,往往河里有河神,大海里面有龙王。神仙与自然很好结合在一起。所以。中国古代为什么产生独特而丰富的山水画、田园诗、丝竹之乐等艺术形式,我们就很好理解。&br&&br&但是,而古希腊神话则着重于对人类社会认识,充满社会性主题。奥林匹斯山众神往往群聚在一起,为了彼此立场,卷入各种的人类的各种战争之中。神话体现出对人性看法,众神具有人的形体之美,缺乏对自然美意象的描述,形成了西方丰富的人物雕塑、悲剧和人物画等社会美的审美传统。别的地区特别象印度,也体现出来神话中人物去人世间冒险,创造世界,往往一部神话就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br&&br&这里我为什么要提到玉文化呢?因为涉及我们神话一个最重要的要素------龙!&br&因为玉的数量很少,只是用玉来象征对山的崇敬,对神的虔诚与敬畏。我们先民自己图腾崇拜用玉的形式而表现出来。而中国最早有龙的形象的正是先民对生殖崇拜和玉文化的结合。&br&&br&---------------------分割线提示,以下这部分与本文宗旨关系不大,可以跨过去---------------------------------
&br&&b&说到这里我顺便加点私货,谈谈我自己的中国玉文化的认识,其实包含着性文化原始崇拜。&/b&&br&&br&我们首先来看&b&祖宗&/b&这个词的含义。&b&祖&/b&。在甲骨文中,写法其实就是一个“且”,&b&且,本形为“男根&/b&,甲骨文写成了。&br&&img src=&/affcf65c54d13e0fa5bb3_b.jpg& data-rawwidth=&79& data-rawheight=&14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9&&&br&所以,祖,从示,从且,且亦声。“示”指“祭祀”,被祭祀的先人男根,就是祖。&br&宗就是祭祀时候房子,&b&祖宗的一词正好反映了远古社会的生殖崇拜!&/b&&br&而蛇的也是西方神话中一个很重要的符号。&br&&br&英国学者哈雷克特涅研究认为,“蛇象征色情,性欲,及性姿”等等。据说人体的健康及两性的自然相吸引,都是蛇的作用所致。创世纪的‘蛇’字,本义为‘舌的主宰’,意即意识里的‘色心’,及色心的表现。所以,蛇勾引了夏娃。&br&&br&在《山海经》中山川、气象、工具、植物、动物神话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都体现出渴望生命、崇拜生命的主题。原始先民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人的存活率很低,寿命也很短暂。正因为生存艰难加之对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缺乏理解,所以原始先民崇尚生命,幻想生命不息。《山海经》中描述了很多灾变现象和祈雨驱灾保护先民的巫术活动,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比如“蛇”是《山海经》中出现最多的动物形象,共计32次,远远高于其它动物出现的频率,成为典型的文化原型。如“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夫夫山“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美学论坛23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原始先民看到蛇可以连续蜕皮,具有很强的繁殖力;而且从其形象而言,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原始文化都将它视为男根的象征。“蛇”意象体现了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br&&br&而在别的神话中,如《宝椟记》:“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三年成庖牺。”所谓感蛇而孕,就是与某男子交媾而孕,蛇在这里象征男根乃至男性。台湾省高山族的溯源神话说:“昔有二灵蛇,所产之卵中生出人类。原始先民注意的是蛇的某一外部特征与男根相似,&b&故以蛇喻男根。&/b&&br&&br&&b&中国龙形象的最先出现于红山文化,其原始意义是什么呢?&/b&&br&&br&C形玉雕龙,为中国红山文化中精品国宝,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我个人认为:&b&中国龙最早形状既有男根的形态,又有女阴的指向,这是最典型、最抽象、最原始的生殖崇拜。&/b&这盘&b&蛇所围成的圆圈,代表女性生殖器,&/b&恰如圆环或椭圆之象征玄牝,同时亦象征两性媾精。&br&&br&&img src=&/8b1eac010e9f0ad0fde7_b.jpg& data-rawwidth=&199& data-rawheight=&1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9&&&br&&br&&br&&br&看看中国早期玉的形状,是不是和日本严岛的生产的银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符号象征就不用说了。&br&&br&&img src=&/8b7bc4fc813ec0a8c7d1de84e4feaad1_b.jpg&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5& data-original=&/8b7bc4fc813ec0a8c7d1de84e4feaad1_r.jpg&&&br&&img src=&/2abed9eb13e5df9d463e8e36512dd6dc_b.jpg&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2abed9eb13e5df9d463e8e36512dd6dc_r.jpg&&&br&也是红山文化中,出土的这两件玉器,联系起来想想,不言而喻。&br&&br&&img src=&/3d3bf3681fef53e943eefe_b.jpg& data-rawwidth=&321&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1&&&br&&img src=&/daa730b8a8cebe7b70d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aa730b8a8cebe7b70d2_r.jpg&&&br&无论怎么看,玉发展方向有两种,一是功能性,这类不说。但是还有一种装饰性。在装饰性有一种圆形中空的形状,其早期就是戴在脖子上,其目的意义是什么,学界还没有结论。但是结合别的地区,上古活动最大的活动就是祭祀,而祭祀,重要内容就是生殖崇拜。所以,圆形中空的玉其符号意义就是女阴。以后就发展成了玉璧,以后的各时期,玉璧只能男人佩戴,而且要挂在腰部以下。其抽象含义不言而喻。当然,这种说法目前我没有见过,好像是我第一个异想天开吧。&br&&br&&img src=&/0d235cfd4d6a5cd6745ec2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0d235cfd4d6a5cd6745ec2_r.jpg&&&br&&br&玉璧、玉瑗、玉环、玉这四种外形相似的玉器是指中国古代圆玉,随着时代发展,其使用功能的隐退,现今的人们已经极少考究它们之间形制的区别和意义。&br&&p&《尔雅o释器》及考古发掘出土圆玉为依据的分类:&/p&&p&  一、玉璧: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圆玉;&/p&&p&  二、玉瑗:中心孔径大于边宽的圆玉;&/p&&p&  三、玉环:中心孔径等于边宽的圆玉;&/p&&p&  四、玉玦:周边有一个缺口的圆玉。&/p&&br&&p&玉璧: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卿大夫奉命会见邻国国君,都要执见面之礼,这在当时被称为“贽”,而玉璧是作为“贽”最为重要的礼物,这是古代极为严格的礼仪。由于璧的读音与“毕”、“毙”相似,所以古代玉璧也作为葬玉使用,一是将玉璧置于死者身下,表示必死,二是将玉璧含于死者口中,称为“含璧”,表示无生。这种使用玉璧的方式,也同时派生出降服者口含玉璧,衔璧表示自认死罪的用途。&/p&&p&&b&相对应的时期诸侯之间献处女,还有处女陪葬的制度。玉璧代表处女之阴。&/b&&/p&&br&&p&玉瑗 是一种地位高者召见地位低者的信物,以为凭证。被召见者见到使者带来的玉瑗,便要立刻赶到召见者身旁听命。&b&玉瑗,代表着陪着侍寝的女人的抽象的象征符号。&/b&&/p&&br&&p&玉环、玉玦&/p&&p&  玉环和玉玦的形制相仿,只是玉玦有一缺口,正是这一缺口之别,这两种圆玉便表达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信息,玉环表示修好,认可,玉玦表示绝交,反对。 古代流放边境的罪臣,三年之后,如果得到君王送来的玉环,便得知君王召其归还,因为环与还同音,如果得到玉玦,便知君王已与他断绝,返回无望,因为玦与绝音近。&/p&&p&个人窃以为,&b&玉玦其实就代指女子被别人破处了,不能要了。玉环就是处子之身,还属于自己的人,也代表贞操。&/b&&b&后来,渐渐发展成玉镯,女性带其象征意义就是守住节操。守身如玉,是指如玉环,而不是&/b&&b&玉玦。&/b&&/p&&br&&p&当然,对于玉文化这种看法恐怕你是第一次看见,是我提出来的。聪明的你仔细想一下,我说的或许还有一点道理,当然你可以认为我在扯淡。&/p&&br&-------------------------------------------------------------话归正题----------------------------------------------------------------&br&&br&所以,龙这个神话符号,包含着三个关键词是自然山水、玉及其生殖崇拜,体现着先民在玉文化中生殖崇拜,这就是龙产生的原因。这点和西方神话中龙邪恶的形象完全不一样,特别宗教神话中,蛇,及其演变出来的龙,作为性的代表,当然是邪恶的象征了,表现出宗教对性的态度问题。&br&&br&&p&而中国龙这代表天地自然巨大的生殖能力,所以,皇帝作为父系社会的大家长当然龙的代表,所以天子以龙形象出来,也说明其代表着天地自然对人们合法统治的地位。&/p&&br&&p&在对劳亚古陆神话体系要素中,龙的涵义与其他民族不一样了,显示我们自己的特色。这种华夏文明的特色越往以后明显。使中国神话能够作为一个系统而区别其他民族,也正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对环境和自我的独特认识。&/p&&br&&br&&br&&b&四、对领袖(英雄)和社会次序的思考&/b&&br&&br&&br&在劳亚古陆神话体系后几个要素,也体现出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民族人们对神话的完善以后,所表达的出来不同的思维方式。&br&&br&现在古代希腊神话中四个阶段也表现人类、世界和神衹的最终毁灭关于四个时代的丰富主题这一主题:分为了黄金、白银、青铜、英雄四个阶段(希腊史学家赫希俄德划分为五个,罗马当时史学家回归四个阶段)。我们把神话中这种历史学家个人因素抛开,看看为什么是四个阶段,我从当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肯恩·威尔伯肯恩·威尔伯的灵性领悟中四个阶段来寻找答案:&b&人类在信仰期要经历这四个时期--------&/b&&b&美好期、神化期、理性期、整合期。&/b&希腊神话在黄金时代,人类无忧无虑地与神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有疾病与死亡,这表达人类对社会的最初奇想美好。
在白银时代,宙斯作为神开始统治,人开始有自己思想,宙斯为惩罚人类的不敬而将其沉入地下,死去的人会变成幽灵。 第三是青铜时代。人类有自己理智,更不敬神,热衷于自己战争,为自己利益争吵,回归于现实理智。他们拥有强壮的身体和残忍的心灵,死后进入阴冷的地狱。因为生产工具武器是青铜做的,故以青铜时代命名。
第四是“英雄时代”。人类比过去变得更勇敢而公正,他们与半神和英雄们共同生活,正确看待神与自己的关系,开始思考现实下的个人命运,特洛伊战争就属于这个时代。&br&其实,这个和当前追星的年青人心理也是吻合的。神话也是社会群体对偶像英雄(英雄)认识的一个心理过程,而印度神话也是如此分了四个时代:“圆满时代”、 “三分时代”、 “二分时代”、斗争时代”。&br&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统治次序也开始思考,对首领(英雄)------也就是统治我们的神,我们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br&&br&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宗教慢慢兴起,宗教神话就是把神建立高堂之上,只能崇拜不能怀疑。无论基督教和伊斯兰都是如此。所以,此时,别的地区民族神越来越单一、纯粹,神话也越来越宗教化。上帝和安拉成为人的统治最高精神领袖,其言语也是人们行动准则。&br&&br&再来看看我们中国神话对社会次序的认识。&br&&br&我们还以《山海经》为例,因为此书已经成为中国神话研究的基石。可以说,神话是一个民族无法超越的最初心理历程和难以磨灭的永恒记忆,而最能体现神话生命力的不是浩博的神话故事,不是众神的超凡形貌及行为方式,&b&而是神话思维&/b&。&br&&br&《山海经》的神话思维表现出人兽同形的怪诞性特征。《山海经》的“荒诞不经”众所公认。为什么会这样呢?&br&&br&《山海经》中图腾神话、始祖神话较多,反映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的人们思维基本情况,人们并没有在神、人、兽之间划分严格的界限,表现出神话思维的混沌性特征。&br&比如《山海经》中对丹穴山上的凤凰的记述充满了原始先民对其喜爱的感情。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由此可以看出凤凰的形象单纯、和谐,与《山海经》中的许多奇禽怪兽的夸张变形有明显区别,所以凤凰会受到原始先民的厚爱。其他祥瑞动物也有较为自然可亲的形象。与此相反,《山海经》中还存在着大量凶兆动物,其形象大都非常可怖,而且它们的出现总会伴有灾荒、战乱。原始先民在描述它们时充满了恐惧和厌恶等感情色彩。先民将生命形式都可以转化,实相和虚相纠结在一起,体现出物我混杂、天人合一的混沌感和神秘感,夹杂自己对凶兆动物形象的的改造。&br&&br&在古希腊神话中和别的地区的神绝对至上,神意志决定了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命运和变化。神、人、兽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非常明确,不可僭越。古希腊人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清晰的明辨主体与客体界限的世界图景。&br&&br&可是《山海经》神话中混沌性思维特征就是物我同一融合关系。如夸父逐日渴死化为邓林、女娃化为精卫鸟、刑天被杀变形后战斗不息、鲧被杀后复生禹等,这些英雄形象都是模糊生命界限的混沌意象。《山海经》的英雄神话中生命常常在“化生”中超越其有限性进入与天地自然同寿的无限境界。这些表现了原始先民崇拜自然,渴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永恒生存的崇生性特征。&br&&br&所以,中国神话从一开始《山海经》就体现为了自然和环境可以对神进行改造,也可以把人造成神。象《山海经》中夸父、大禹、刑天、精卫等生命力顽强的神话英雄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br&&br&我们中国先民这种混沌的审美意象,决定以后中国神话的复杂性和多样性。&br&&br&既然对神都没有特别清晰的界限规定,那么以后的对神具体化就是由我们自己来完善整合了。&br&&br&象《西游记》中众神哪管人间的事情,过着逍遥自在生活。而《封神榜》中的神,却要陷入西周与商世间纷争之中。杨戬是《封神》中绝对是正义的形象,但是在《西游》中,却变成反面的天神。&br&还是同样这个二郎神,有过“斧劈桃山”,救出母亲的光辉反抗统治的英雄形象。但是在《宝莲灯》却成了维护天神统治的代表。&br&&br&这种对神仙的整合改造,几乎贯穿我们整个古代史。&br&&br&儒家正史为了华夏文明的溯源,把黄帝炎帝两个氏族部落绝对人格化,塑造出中华文明的始祖及其相关神话,也把尧舜禹汤进行了神化,使中国早期部落首领成为神一般的明主。以后各朝各代皇帝也开始为了统治的法理性,开始打造开国者的神话,例如刘邦就成了赤帝之子,斩杀白蛇的故事。等。&br&&br&而道教传播为了自己打造一个道家的神话体系。&br&&br&&br&当佛教传了进来,我们古人立刻把外来的佛教也改造成符合我们文化心理的神仙现象,最后居然把观世音改造成为一个女性。&br&&br&当然老百姓也不闲着,热衷于打造自己神话和传说,最典型的就是借用道家的神仙形象,成功塑造出“八仙过海”的八仙,让八仙为自己代言。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梁祝和七仙女也意味我们古代人们女性(为了爱情)从来不缺少想象力,也不受神话中权力思维桎梏,打造出符合草根自己审美和价值规范的传说。贩夫走卒也把关羽创建为职业神,各行各业都对历史相关人物加以改造创建了自己行业神。&br&&br&就是知识分子也耐不住造神的寂寞,一部《西游》就整合出一个自己特色神仙谱系。哪怕就是时代很晚的蒲松林,也编出《聊斋志异》中的妖魔鬼怪,也要写个狐妖鬼女爱书生,主动现身,来安抚自己在现实中的穷困的心灵。&br&&br&所以,反正我们古人从来不会为神服务的,我们之所以创造神,不是让自己听神的话,而是让神为自己需要而服务的,所以中国神话和传说越来越复杂,线索也越来越多,往往自成一个个小体系。这与别的民族走向迥然不同的道路。&br&&br&但是这样说,难道我们中国神仙体系,神话传说全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么?&br&非也,无论中国神话再怎么纷乱复杂,但是有一个根源,这就是昆仑山!&br&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br&&p&昆仑山在神话中有了崇高的地位,《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它是海内最高的山,在西北方,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也是百神所在的地方。&/p&&p&民间有一句话:&b&“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b&。 混沌初开时,西昆仑有一生灵无意中得到天地造化神器的一部分残片 “造化玉牒”,于是修成太乙真仙,自号鸿钧老祖。而鸿钧的徒弟却是各个大名鼎鼎:元始天尊(盘古),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后更名为如来佛),准提道人(菩提老祖)等。后来,如来佛后来创立了佛教。太上老君创立道教。其他弟子也在中华大地上广收门徒。可见,这才是中国神仙的起源之地。&/p&&p&传说中的不周山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的西北。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昆仑山就是天与地连接之处。&br&&/p&&br&&p&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把昆山当成中华文化的万山之祖。因为这是中国的龙脉之祖。&img src=&/dcc2cd5a06d_b.jpg& data-rawwidth=&613&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3& data-original=&/dcc2cd5a06d_r.jpg&&&/p&&br&三条龙脉中,以昆仑山----秦岭------伏牛山是一条最主要的龙脉。黄河也从昆仑山下青藏高原奔腾而出,塑造出华夏文明。这一山一水就是华夏文明的起源。所以,无论怎么以后怎么编神仙谱系,即使不同图谱系对具体的神仙出身和师承关系也不一样,即使在想象出别的神来,都能安在这整体文明大架构,兼容并包,为我所用。这是一个开放、具有开阔胸怀和容纳精神的神话体系。神话作为先民最原始的记忆印象和心理写照,也反映出我国文化中博大容纳百川的特点,所以才赋予传统文化的强大的实用性、灵活性及其兼容性,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br&&br&&p&我国社会受历史化的学术传统和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实用理性影响,我国的神话研究长期未得到广泛重视,虽然显得纷繁杂乱,但是以华夏文明为基点,中久远深奥的神话都是在触摸和感受中华先祖的文明之光,神话也作为未知的留白其经典的意义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发现。&/p&&br&&p&好不容易写完了,整理归纳神话材料和理思路都要吐血了,此文真是呕心沥血呀,所以顺便带点私货:即便弯弯们想独立,就从龙脉角度来看,阿里山也是第三条龙脉的最底端,从文化源头还是发源于祖国大地,即便他们信奉的妈祖,其根基也是来至于昆仑山的女娲。只不过融入海洋的特点。&/p&&p&至于担心现在国民很多开始信基督,信回教的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我们完全可以对其整合,就像对佛教神话改造一样。只不过在我们神话体系中,又多了几个神而已。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我们只是善于造神而不是信仰神。&/p&
神话本来就有自己的体系,这里首先介绍一本书《世界神话起源》,值得一读。作者将麦克威策尔通过比较全世界的神话,将早期神话存在的时间回溯到了现代人类仍生活于东非的公元前六万五千年。他根据人类迁徙的路线,分世界神话为南北两大集合,即劳亚古陆神话…
其实这么多年真正萌到我的是俩妖怪的名字。&br&&br&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br&&br&&br&罢了,给大家介绍一只拥有诡异的萌感的小东西。&br&&br&&b&狌狌————你们全家都是傻逼,酒真好喝,妈的我自制力很强!&/b&&br&&b&我才不是吃货呢!&/b&&b&我可瘦了!!!&/b&&br&&br&&br&&img src=&/b8d739e9de043c632c2f5cd704d4cec9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8d739e9de043c632c2f5cd704d4cec9_r.png&&&br&&br&&br&&br&山海经里面记载的第一只妖怪,叫做“狌狌”(xingxing)&br&原文是这么说的&br&&blockquote&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br&——《南山经》&/blockquote&&br&这种神奇的东西长得很像现在的猴子,长得跟个猿猴一样,有个白色的耳朵。能走路,也可以爬,吃了他的肉对腿脚很好。&br&&img src=&/a41bdb28a275b21a78ede1_b.png& data-rawwidth=&19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9&&&br&&br&&br&&b&什么?这东西生在中国?还能吃肉?还能入药?&/b&&br&这可怜的小东西的命运可想而知。&br&&br&&br&&br&于是我们的先辈们想方设法的要把这群猴子吃掉!&br&但是这群混蛋东西都猴精猴精的,他们还会说话!&br&对的,他们还会说话!&br&&blockquote&猩猩能言,不离禽兽。&br&——《礼记,曲礼上》&/blockquote&这群会说话的禽兽,一听到别人要来抓他们啦,几个猴子一商量,不行咱得走。&br&&img src=&/4df29ecd63047bfaf965e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4df29ecd63047bfaf965e_r.png&&&br&&br&这种神奇的猴子还有种可怕的技能。&br&它能知道你叫什么。&br&还能知道你爸爸叫什么。&br&还能知道你爷爷叫什么。&br&还能知道你八辈祖宗都叫什么。&br&所以你抓不住他,就等着挨骂吧。&br&&img src=&/c386d4fa5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386d4fa5_r.png&&&br&&br&&br&&br&&br&&br&不过万物都有弱点,这群熊孩子喜欢喝酒,没事喜欢整两口,白的啤的来者不拒。&br&又特别喜欢人的鞋子,看到鞋子就走不动路,一定要弄走。&br&所以我们机智的先祖们就想了一个好办法。&br&&blockquote&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屩子,土人织草为屩,数十量相连结。猩猩在山谷,见酒及屩,知其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屩子着之。若进两三升,便大醉。人出收之,屩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中。人欲取者,到牢便语云:‘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竟相对而泣。”&br&&/blockquote&&br&就说,我们的祖先啊,知道这群猴子不好惹,但耐不住肉好吃还补啊,&br&&b&你们想想看!这东西吃了可以补腿,万一补的是中间那条腿呢?&/b&&br&&b&吃了他之后再去交配。不就可以嘿嘿嘿嘿嘿&/b&&br&&img src=&/ae30e5dbf83f9b5f7b8022fb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ae30e5dbf83f9b5f7b8022fb_r.png&&&br&&br&&br&&br&&b&所以这种东西他必须死!&/b&&br&&br&于是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云贵高原巴蜀地区一带的土人(&b&四川人你们老辈的都是群吃货啊!&/b&)&br&就在道路中间搞了一个大水槽,弄满了酒,然后把好多好多草鞋编在一起成了一张大网,扔在路中间。&b&(四川人现在好像也是为了吃的什么都干得出来,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要抓猴子吃火锅)&/b&&br&就看这群傻逼兮兮的猴子从山谷里面出来。&br&面对着这一大箱子酒和草鞋,&br&喝一口酒,就知道这是谁放的,&br&顺便知道这位的爸爸是谁。&br&爷爷是谁。&br&爷爷的爷爷是谁。&br&然后。。&br&&br&&img src=&/942c34b3bfa3e3f3fa51e26a0e11df85_b.pn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942c34b3bfa3e3f3fa51e26a0e11df85_r.png&&当街骂娘&br&&br&&br&&b&我知道你们内心深处一定在惊叹这种东西简直太聪明了对不对!&/b&&br&&b&接下来的剧本肯定是他们摇摇晃晃的跑了对不对!&/b&&br&&b&不对!&/b&&br&&br&&br&这群傻逼猴子骂完娘之后往山里走,走了没两步。&br&克制不住酒的诱惑。&br&&b&又!回!来!了!&/b&&b&(吃货没有未来啊!!!!!!!!)&/b&&br&&br&&br&不仅仅自己回来了,还把自己的小伙伴都从山里叫出来。&br&哎哎哎,那个谁,那个谁,傻逼人类又给我们送酒了,还有孩子(鞋子)穿呢!&br&然后一大群猴子都出来喝酒了。&br&&img src=&/cbf4d87a0ef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bf4d87a0ef_r.png&&&br&&br&喝两口酒,把草鞋穿上。&br&再喝两口酒。&br&关键是这种东西喝酒没个低,平均每只猴子可以喝个三四斤。&br&&img src=&/b3d1c5fc1c3c751ffb5e4fecf2080eb6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3d1c5fc1c3c751ffb5e4fecf2080eb6_r.png&&&br&&br&&br& 等他们喝醉了,我们的祖先,伟大的巴蜀人民就从旁边小树林里一拥而上。&br&&br&把他们一个个抓起来扔到笼子里面了。&br&&b&你们以为这个猴子终于要被吃掉了吗?&/b&&br&&b&你们以为这个故事里面的智障只有猴子吗?&/b&&br&&b&呵呵,脑补小s围笑脸&/b&&br&&br&我们的巴蜀人民抓住了这群猴子之后开始思索。&br&妈的这波有点亏啊,弄了这么多酒,抓了这么多猴子,一顿根本吃不了,养着还费钱。&br&都杀了肉肯定会坏的,也不符合先帝爷的开学发展观。&br&&br&这时候有个机智的人出来了:“要不咱们弄一直最肥的吃掉吧?”&br&这个傻逼的不能再傻逼的提议居然被大家采!纳!了!!!!!&br&这时候有人问:“那只猴子最肥呢?”&br&那个人回答:“不如我们问问他们吧?”&br&&img src=&/c855f15d198c5ff8dcc75ae_b.png& data-rawwidth=&267& data-rawheight=&2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7&&&br&&br&&br&&br&于是我们的祖先把猴子的笼子包围起来。&br&“喂,猴子们,你们推举出来一个最肥的被我们吃掉,其他的都可以走了”&br&&br&这群猴子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br&他们先是纠结,又是恐慌,面面相觑之后。&br&&br&&b&呜呜呜呜&/b&&br&&b&他们!居然!哭!了~!起!来!&/b&&br&&br&&br&&b&“我不管我不管你们不要吃我”&/b&&br&&b&“我不管我不管我不是最胖的”&/b&&br&&br&&br&拜托你们是猴子诶!&br&&img src=&/deeaae8564346ceaeb905_b.png& data-rawwidth=&231& data-rawheight=&2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1&&&br&&br&&br&眼瞅着他们哭啊哭啊哭啊。&br&我们的祖先看着心里也很难过&br&&br&“妈了个鸡的你们都给我滚!!!!!!!”&br&&img src=&/57cc_b.pn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57cc_r.png&&&br&&br&于是就把他们都放走了。(╯‵□′)╯︵┻━┻&br&-_-&br&&br&&br&&b&四川人民最后还是没吃到猩猩肉火锅。&/b&&br&&br&&br&&br&&br&我再也不嘲笑白耳朵猴子蠢了。&br&&br&&img src=&/cf31fd1164_b.pn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cf31fd1164_r.png&&
其实这么多年真正萌到我的是俩妖怪的名字。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 罢了,给大家介绍一只拥有诡异的萌感的小东西。 狌狌————你们全家都是傻逼,酒真好喝,妈的我自制力很强! 我才不是吃货呢!我可瘦了!!! 山海经里面记载的第一只妖怪,叫做“狌狌”…
可以成体系,留坑,现在开始写,一向对一楼的封神体系和其他楼所说的道教神话不感兴趣,二楼等了好久还没有填坑,手痒就先开始写了,我认同的中国古代神话是道教昌盛以前的神话传说为主体,及少量吸收后世神话作为补充的洪荒体系。长文慎入。&br&&br&——————————日第一次更新————————————————————&br&首先,中国上古时的确没有专门的,权威的,成体系的上古神话的整理著述,所有神话传说都来自于各种笔记,诗文,散文,个人著述等等的片段,包括《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国语》《庄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三五历记》《帝王世纪》等等,因此众说纷纭,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星孩这个故事讲出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