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联:登临余感慨望中原戎马擎将热泪拜乡贤

冯玉祥:胶东之行说抗战
日10:55&&&来源:
原标题:冯玉祥:胶东之行说抗战
  冯玉祥将军
餐桌前的冯玉祥
日,冯玉祥在青州演讲
老照片中的泰安火车站
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一站台
1902年开站的潍县火车站
  日晚10时,一趟列车缓缓地驶进潍县车站。奇怪的是,这趟列车只有四节车厢。车上坐着一位彪形大汉,身高一米八三,身穿浅蓝色粗布裤褂,脚蹬布鞋。别看他像个老农民,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冯玉祥。此前已在泰山隐居了大半年。
  1932年3月,冯玉祥第一次隐居泰山。同年10月,应旧部之邀,与方振武、吉鸿昌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旧部宋哲元时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日,冯玉祥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
  当然,冯玉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中原大战失去兵权后组织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但在南京政府及日军双重压迫下,1933年8月,冯玉祥不得不通电结束抗日军事行动,取消同盟军总部,离开张家口。
  对此,美国学者Youli Sun评述道:“南京方面清楚,同盟军从两个方面构成了威胁。第一,它以公开的抗日行动破坏了南京的新政策,而且,公众舆论越来越不满于政府的妥协政策。第二,更为重要的是,蒋的老对手冯再次控制了一支独立军队。这对蒋来说,可谓生死相关之事。所以,南京从一开始,就决心扑灭民众抗日同盟军。而且有趣的是,南京甚至与日军联合起来镇压冯军。”
  1933年8月,冯玉祥第二次回泰山隐居。
  有意思的是,隐居期间,冯玉祥突发奇想,派人去铁匠铺定做了一个摊煎饼的鏊子(煎饼是他餐桌上的主食),让铁匠在鏊子中间凿上他亲笔书写的四个大字:抗日救国。自此,冯玉祥招待客人时,都会摆上烙有这四个字的煎饼,借以宣传抗日救国。
  日本发出“天羽声明”
  尽管在山中隐居,但冯玉祥对时局一直非常关注。
  当时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继1931年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又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迫使中方于同年5月31日签署《塘沽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长城以南100公里的“非武装地带”,由此打开了直接通向平津的门户。
  《塘沽协定》默认了日本对北平以北所有中国领土的占领,引发了中国人新一轮的抗议浪潮。冯玉祥在一首诗中愤然写道:“不忍想,不忍看,有志者奋起行动,还我河山!”财政部长宋子文也通过提高日本商品的进口关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在日的日记中,冯玉祥记录了对身边“所有差遣参赞人员”的训话:“……三、我们的抗日是为良心和责任驱使,不以成败论是非。四、抗日的责任重大,虽上刀山下油锅,碎压万断【段】,在所不辞,盼望大家坚持到底。”
  日本的侵华野心,也是昭然若揭。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了企图独占中国的“天羽声明”:
  (1)日本与中国有特殊关系,故日本应与各国不同,要完成它在东亚的特殊责任;
  (2)维护东亚和平及秩序,是日本单独之责任,无须他国干涉;
  (3)如果中国用以夷制夷的政策,日本就惟有加以排击;
  (4)如果各国暗助中国抗击日本,那么纵令其名目为财政或技术援助,日本亦不得不反对。
  天羽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当时中国与欧美走得比较近。蒋介石曾于日致电正在欧美访问的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宋子文,告以“中央对外政策,现定一面极力缓和暴日之武力压迫,一面切实运用欧美之经济援助,双管齐下,实为救亡复兴之惟一方针”。同年,中美签订《麦棉借款合同》、《中美航空秘密协议》,美国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供贷款、出售飞机。这是日本不愿看到的。
  “天羽声明”惹恼了欧美各国。三天后,4月20日,天羽发表第二次声明,强调日本并不妨碍第三国利益,并且也希望欧美各国多与中国通商并促进中国繁荣,而中国的繁荣是日本所欢迎的,日本的中国政策仍然以门户开放政策为准则。
  天羽刚把狐狸尾巴藏起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同一天的补充声明,又把狐狸尾巴露出来:“满洲国(引者注:日本占领东三省后,日扶植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均不予承认),日本盼望他国能承认其公允与自由之行动”。并说“列强或国联运用其政策以凌夺中国”是扰乱东亚和平的行为。
  同样在这一天,时在中央苏区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就天羽第一次声明发表讲话,指出此为“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强占全中国的最明显的表示”。 
  同一天,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经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呼吁武装自卫,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对于两次“天羽声明”,国民政府也发出回应:“任何一国未经关系国之同意,不得一意独断而涉及他国之正当权利义务。” 
  冯玉祥非常看重山东的战略地位
  抗日之风吹进泰山,冯玉祥坐不住了,在5月12日的日记中,他表示“要出去走走”。在前一天的日记中,他对三位来自东北的客人表示:“不抗日将成劣种。”
  冯玉祥对山东的战略地位非常看重。他认为:“山东是中国想要保全领土完整和南北联系所必争之地。如果山东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则不但中国南北的联络完全切断,河南、山西、江苏、安徽等省,也必全部动摇。山东不但在保全国土完整上是必争之地,即在维持中华民族的观点上,也是非死守不可的。”
  冯玉祥预感到,“二次世界大战,将以中国为牺牲品而爆发,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中国之兴亡即民族之存灭,将决于这次的大战。山东省的重要性,因之为更大。”
  于是,冯玉祥决定“由泰安到胶东一带游历,以便在各方面做实地的观察”,“所望爱国忧民的志士,痛心危亡,急速奋起,筹谋防卫国家及民族的大计划”。
  行前,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特意安排,将一节头等车厢和一节三等车厢并为专列开来泰安,暂作冯玉祥东行之用。韩复榘是冯玉祥西北军的老部下,十三太保之一,自然对冯玉祥照顾有加。
  在5月15日的日记中,冯玉祥写道:“早起即下山往车站登车,因夜间三点已得报告,言车辆已来到了。”同去的连冯玉祥在内共13人,随从又有13人,还有120人的保卫,冯玉祥心中惴惴:“这有些不似平民吧?” 
  因为起得早,大家没吃早饭。冯玉祥率随从登车后,几位记者也登上车。冯玉祥让人摆上油条、烧饼,招呼大家一起吃。有记者问:“总司令的生活太艰苦了。”冯玉祥答道:“油条烧饼,按照中国目前一般的农民生活状况来说,恐怕是顶上等的食品了。老百姓连草根树皮甚至观音粉都没得吃了。”
  据冯玉祥日记记载:“约七点开车”,“车到济南将十点矣。韩、熊、段、均到站,并有闻等亦到。到省府用饭及开车。问知有十位先生,只得在×站等了一点多钟,用车去接回来的。
  冯玉祥的日记,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泰安到济南用了将近三个小时。这段距离约80公里,如此算来,时速不到30公里。无怪乎《铁道游击队》队员飞身扒车如此矫健,速度不快使然。文中的“韩”,应该是韩复榘;“闻”,应该是济南市市长闻承烈。
  因津浦与胶济在济南分线设站,所以冯玉祥上午应该是从津浦铁路济南站下的火车,下午应该是从胶济铁路济南站上的火车,二者相距约三百米。
  冯玉祥夜话:
  再不努力,亡国灭种
  坐在火车上的冯玉祥,对胶济铁路沿线景象非常留意。在他眼里:
  “胶济路之两傍【旁】树荫极盛,我见其狭轨细细的,想了一回:我们为什么不开铁矿?我们为什么不大开铁矿?真是块骨头,真是块坏骨头,无知识,无学问。真可怜,真可恨。此种事不速办,不能容我们为自由民。”
  “车到周村停下,往邹平去看,捎带着把周村也看了,除了臭以外还是臭,看不见别的。再细看,除了各家的洋货,都是些极粗极劣的土货。伤心也是白费……”
  这个周村,就是《大染坊》中的周村,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与济南、潍县同时开埠,乃商埠重镇。看得出,冯玉祥对它的发展很不满意。对于民族工业的落后,更是痛心疾首。
  邹平离周村约十公里。冯玉祥之所以到邹平考察,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当时梁漱溟正在邹平搞乡村建设实验,探索民族自救之路。
  梁漱溟之所以选邹平,是因该县靠近胶济铁路,离济南又不远,县本身既不大也不小,各方面条件有利于乡村建设实验。当然,背后还有韩复榘的大力支持。
  冯玉祥到邹平这天,正赶上庙会,他看到“一份一份的铁器,好的都是外国货”(5月15日日记)。想必,他的感觉与在周村差不多。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离开邹平,乘上火车,到达潍县,已是深夜。随行记者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天空闪耀着的点点星光,像水晶般的光亮,照耀着四周茫茫的大地,特别显示出深夜的清寂。站台四周,从晶亮的灯光下,清晰地看出已经站满了若干欢迎人士在那里鹄候。”
  欢迎者中,有当地驻军国民党74师师长李汉章、潍县县长厉文礼、潍县公安局局长胡鼎三等人。列车刚刚停稳,他们便登车谒见。寒暄片刻,冯玉祥来到了候车室。
  一进候车室,冯玉祥就神色凝重地对大家说:“4月17日日本发出的独占中国的宣言,大家在报上想必都已看过。”“我觉得咱们再不努力,再没有切实的办法,不仅要亡国,进一步还有可能灭种!”
  面对潍县军政首脑和新闻记者,冯玉祥一席话直透肺腑。
  “人家六千万人口的国家,欺侮咱们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国家,连狗都不如,连猪都不如,连孙子都不如。我们还有什么脸面见人?除非是我们爱活着,不然的话,我们照着镜子,要钻到任何一个污秽的水沟里死了去!痛心呀!痛心!”
  冯玉祥话音落下,整个候车室里“空气死一般寂静”。冯玉祥坐在那儿,若有所思。
  潍县县长厉文礼给冯玉祥安排好了住所,请冯玉祥到城里休息,但冯玉祥以“深夜惊扰”、“不方便”为由谢绝,坚持回到列车上休息。
  贫乏海防让冯玉祥忧心如焚
  次日(5月16日)晨,天降细雨。上午,冯玉祥冒雨参观了信丰染印公司和华丰机器厂,这是当地两家比较大的企业。其中华丰机器厂创始人滕虎忱,原在德属青岛水师工务局工作,日本1915年接收后,他坚决辞职(他技术精湛,是日本人挽留的对象),先回乡务农,后出门打工。1920年开始筹建自己的工厂。听了滕虎忱的曲折经历,冯玉祥很感兴趣,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冯:你不给日本人做工,你觉着这是你对付日本惟一的手段吗?
  滕:日本把我们的青岛占了,听说又提出二十一条,难道说我仍在那里给日本人当奴隶,制造洋枪大炮,来打我们自己的同胞吗?
  冯:你对于十几年来从事的铁工业,抱有什么目的?
  滕:我觉着挽救中国的唯一办法,是从重工业着手。如果咱们自己能够制造各种机器,咱们的国家,还不能强盛吗?!
  冯:全国如有二百人能像你这样有血性、能奋斗,国家前途就有很大的希望。滕先生,现在请问你这些年来觉着有什么感想?
  滕:说到我的感想,冯先生,我的热望,已凉到冰点了。政府对于关系国家存亡的重工业,不但不予维护,反而横加摧残,种种方面予以刁难!譬如本国没有的机件,必须向外国订购的,海关上似应予以便利,可是政府特别加重这种机件入口税,故意摧残重工业的发展……
  回到车站,天还没有放晴。冯玉祥招呼大家,将车上行李搬到潍县火车站附近的上海公司暂行住宿。
  5月17日,冯玉祥一行改乘汽车,赴掖县、黄县、蓬莱、烟台、威海等地考察。
  在掖县中学,冯玉祥告诫全校师生:“在此国难当头、民族危机的时刻,大家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出力!”
  在黄县中学,他向学生慷慨陈词:“你们青年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国家兴亡完全仰赖在你们身上。” 
  在烟台,冯玉祥下榻于曾经的海军学校(1909年创建,1928年停办),操场四周一片荒凉,冯玉祥痛心疾首:“甲午战败以后,大声疾呼海军救国,海军狂热,风靡一时,到现在中国海军在哪里?连海军学校也成了历史名词了。”
  果然,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岛、烟台先后于日、2月3日被日军轻松占领。海上防线,门户洞开。这是后话。
  在蓬莱阁,冯玉祥和闻讯前来的老朋友、国民党中常委李烈钧凭吊了抗倭英雄戚继光祠,冯玉祥题写对联:“先哲捍宗邦,民族光荣垂万世;后生驱劲敌,愚忱惨淡继前贤。”“愚忱惨淡继前贤”,正是失去兵权的冯玉祥境遇和心志的真实写照。
  在讨论国际形势时,冯玉祥脱口而出:“蓬莱阁中高谈抗日。”李略思应对:“抗倭城头纵论保民。”李烈钧在外廊柱子上写下一副对联:“攻错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入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请冯玉祥题写横批,冯玉祥略一思索,信笔写下“碧海丹心”四个大字。
  在烟台东炮台,冯玉祥看到大铁炮满身腐锈,拿手杖击着炮身,沉痛地说:“中国的海防贫乏得可怜,前人总算费过心血,这样重要的炮台荒弃,所谓国防,不知是什么勾当,如不是甘心开门揖盗,绝不能将海防放弃。”“烟台是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之海防要地。‘九?一八’后,东北沦陷,南望山东一苇可航,烟台成为北方海防第一线,与青岛互为犄角之势,此地不守,胶东乃至山东全境势必成为第二个东北。”
  在烟台露天体育场,冯玉祥向数千名群众宣传抗日。
  在威海,冯玉祥凭吊了甲午海战古战场,登临西奈古山上的环翠楼,瞻仰了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肖像,感慨万端,挥笔题词:“劲节励冰霜,对万顷碧涛,凭此丹心垂世教;登临余感慨,望中原戎马,擎将热血拜乡贤。”
  “拜乡贤”确有所指。丁汝昌是安徽庐江县人。冯玉祥是安徽巢县人。对于丁汝昌这位乡贤,冯玉祥自然更加关注。
  “欢迎同学们到我的
  抗日队伍中来”
  5月29日,冯玉祥回泰安途中,再次莅临潍县。下午,应邀到广文中学参观。广文中学由美国教会创办,各项软硬件堪称称一流。
  冯玉祥在讲演中说:“同学们有这样好的条件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为民谋福,是值得庆幸的!(不息的掌声)我也想过,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同学们每个人,都该好好想一想。从前人说,学而优则仕。这个仕,不一定全是指做官。要说,读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那就大错特错了。(掌声)”
  随之,冯玉祥引申到了官员薪水问题。
  “前几年我在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国务会议,有人提出,五院院长与各部部长,薪水太低,应该提高。说,日本内阁阁员月薪是现大洋捌佰圆,我们国家国务人员的月薪才伍佰圆。说,中国是个大国,至少不能低于日本。当时我听了非常气愤,立即站起来说:日本是一个小国,但能派兵占了我们的东北;我们是一个大国,但处处受欺负。你们若是能把国家治理得强过日本,月薪莫说捌佰圆,就是月薪壹仟圆,也不为多。眼下国家多难,国务会议不去研究治国安邦之策,却讨论什么个人薪水,不觉可耻么!(经久不息的掌声)”(《忆冯玉祥将军在潍县广文中学的一次演讲》,崔德润,载《潍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次日(5月30日)晨,冯玉祥赶往益都。8:30左右,到达青州府站(1936年更名为益都站,1989年更名为青州市站)。益都县长杨九五等早已在车站等候。杨九五介绍,宋朝名相范仲淹祠堂,为当地名胜古迹。冯玉祥对这位老先生敬仰有加,遂直趋范公祠拜谒。
  在范公祠,冯玉祥把敬仰之情凝于笔下:“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落款是:“民国二十三年五月谒范文正公祠,冯玉祥敬书。”
  此联除被后人镌为范公亭联外,还刻成石碑立在亭侧。如今,这方石碑已成青州范公亭公园的一大景观和重要文物。
  随后,冯玉祥应邀来到山东省立第十中学(今青州一中)。在校长办公室应邀留下墨宝:“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横批:“还我河山。”这曾是冯玉祥悬于住室用以自勉的一副对联。
  这天,十中及附近省立第四师范的师生,在十中校园内听取了冯玉祥慷慨激昂的演讲。冯玉祥从“天羽声明”,讲到5月28日日本外务省的五条对华策勋令,揭露了日本的野心,警示大家:“明年今日,这块形势优良、蕴藏量丰富的半岛,不知属于哪一国了!今天在这里还能够同大家很自由地见面讲话,就怕的这是最后的一次。”他说:“日本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人。不打倒日本,我们没有得安的日子;不打倒日本,我们没有抬头的一天。”
  演讲中,冯玉祥猛烈抨击南京政府的不抵抗路线:“国土零碎断片地被人家割裂,民族逐渐地被人家征服,一幕接一幕的民族悲剧,在南京不抵抗路线之下,将要连续不断地出现。”
  “我上了泰山,有朝一日总要拉起队伍来,还要和小日本儿见个高低!到时候,我欢迎同学们到我的抗日队伍中来,男的、女的都要,能扛得动‘八斤半’(指步枪)就行!”
  时过正午,演讲即将结束时,冯玉祥向全体师生大声疾呼:“好兄弟们,好姊妹们,目前国家民族已危险到极度。我冯玉祥今天在这里,不能不把自己心窝子里的话,说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够切实地认清自身的现势,负起对国家、对民族应尽的责任。”
  午后,应益都火车站私立小学校长之邀,冯玉祥到该校与小学生见面。他温和地对小朋友们说:“因为日本杀害我们的同胞,侵占我们的东三省,所以我们要抵抗日本到底。抗日的是我们的朋友,不抵抗的是我们的仇敌。听懂了吗?”
  冯玉祥的抗日决心,在三年后的一首诗中可见一斑。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其子冯洪国所在部队在北平南苑阻击日军,传已阵亡。尽管冯玉祥悲痛欲绝,但他“觉得如真有其事,可算是很好的下场”,他在诗中写道:“儿在河北,父在江南,抗日救国,责任一般;收复失地,保我主权,谁先战死,谁先心安;牺牲小我,求民族之大全,奋勇杀敌,方是中国儿男;天职所在,不可让人占先。父要慈,子要孝,都须为国把身捐。”幸运的是,冯洪国没有阵亡,脱险后重新归队,继续杀敌。(《我的抗日生活》,冯玉祥)
  如今,在泰山的冯玉祥墓地,刻着一首冯玉祥生前亲笔书写的自题诗《我》:“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志此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誓死抗倭”,泰山作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高一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邓晓妮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 发动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战争的经过及重要战役;中国失败的原因;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 2、通过对《马关条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 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提供相关图片和音频、 视频资料链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 境中去感知历史。 2、教师在导学质疑和演示课件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 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以及 《马关条约》 的内容和影响的认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增强历史责任感。 2、通过对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的 学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 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人人有责。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让学生齐朗读一首诗歌 祖国军欢迎歌(节选) (台湾)吴荣新 旗风满城飞 鼓声响山村 我祖国军来 你来何迟迟1 五十年来暗天地 今日始见青天 今日始见白日 大众欢声高 民族气概豪 我祖国军来 你来何堂堂 五十年来为奴隶 今日始得自由 今日始得解放 师:这首诗的作者吴荣新是台湾的一名医生, 1945 年他在自己的日 记里写下了这首诗。从诗中“五十年来暗天地”“五十年来为奴隶” 、 , 50 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割占了台湾。 师: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场硝烟弥漫, 充满悲情的甲午中日战争。 新课学习: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 (将学生进行 分组) 用了这样一首诗来概括这场战争。 日本何所恃,大清速败降。中华齐悲痛,民族当自强。 展示幻灯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和课后搜集的资料进 行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观点。 【百度百科】甲午中日战争 /view/25355.htm 探究活动一: 假如你是当时某报社的新闻评论员, 你对日本发动 战争有何看法?你会选用怎样的句子作为你评论文章的标题? 学生回答后,将他们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 师:那么,战争的经过又如何呢? 简单介绍战争的经过,指导学生查看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等几位 爱国将领的图片和生平简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百度百科】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 /view/21647.htm 左宝贵() ,清末著名民族英雄,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城县地方镇(今属平邑县)人。长期寄居淮安河下(今楚州区河下) , 死后葬于淮安。左宝贵行伍出身。幼年家贫。父母早丧,孤无所依。后背井离乡,摆摊补鞋。 逝世日期: 1894 年 中文名: 左宝贵 职业: 将领 民族: 回族 伊 斯兰 出生地: 山东费城县地方镇 (今属平邑县) 信仰: 教 出生日期:1837 年 字: 冠廷 目录 人物介绍 人生履历 人物特点2 功绩荣誉 参与中日甲午战争 进军平壤 激战日军 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 亡后评价 捐建清真寺 左宝贵衣冠冢 基本信息 历史背景 国外祠堂 人物意义 人物介绍 人生履历 人物特点 功绩荣誉 参与中日甲午战争 进军平壤 激战日军 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 亡后评价 捐建清真寺 左宝贵衣冠冢 基本信息 历史背景 国外祠堂 人物意义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人生履历 1856 年,挈其两弟左宝贤、左宝清应募从军。一次战斗中,旗兵中炮死,他持旗帜冲 锋,战斗大胜,从此知名。1856 年,隶江南大营,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1865 年,从僧格林沁前敌管带忠勇营讨伐捻军起义。 1868 年,补天津镇游击,留山东尽先补用。捻军失败,以功晋参将,并赏加副将衔。 1872 年,奉檄往热河朝阳剿办“马贼”,积功以副将尽先补用,并赏加总兵衔。 1875 年,率部从刑部尚书崇实赴奉、吉两省查办案件,诏以总兵记名简放,赐镪色巴 图鲁勇号。 这场历时五个小时,被西人称为“近数十年欧洲各国所未有”的黄海大海战,不论其 兵力之多,时间之长,以及战斗的激烈,的确都是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的。海战 的结果,北洋舰队共损失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广甲五舰,死伤兵员约八百余人。 日本联合舰队官兵死伤约三百人。中日双方损失比较,在兵员伤亡方面,北洋舰队与 日本联合舰队约为三与一之比;在舰船损失方面,北洋舰队先后沉没军舰五艘,合计3 九千一百九十六吨。其他各舰也均程度不同的遭受创伤。日本联合舰队五艘军舰受重 伤,但未沉一艘。 由此可以看出,黄海海战的结局,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非大败。日军稍占便宜, 但非大捷。特别是日舰遭定远、镇远的沉重打击,余悸未消。因此,黄海海战后,日 本联合舰队并没有也不可能发动主动进攻。但是,海战后,日本 帝国主义极力弥缝损 失,谎报战绩,大肆宣扬什么黄海海战是日本海军的“大胜”、“奇捷”,用以欺骗世界 舆论。而清政府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者,则故意夸大损失,散布失败主义情绪, 瓦解斗志,涣散士气,为妥协求和制造舆论。有些甲午中日战争史的论著,也简单地 把黄海海战说成是中国大败,把北洋海军描写得漆黑一团,一无是处,夸大了中国海军的阴暗面,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左宝贵戎装照 自是以客军驻防奉天。 1880 年,奉命统领奉军,并总理营务翼长。因治军严肃,先后经崇厚等以“营务严肃、 谋勇兼全”,将军庆裕、大学士李鸿章以“勤明忠实,骁果耐劳,晓畅军事,谋勇兼优”入奏, 晋升为建武将军、记名提督, 1889 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驻奉天。 1891 年秋,因参加镇压热河朝阳金丹道教起义有功,赏穿黄马褂,并赏给头品顶戴。 1894 年,因慈禧太后 60 寿典,赏戴双眼花翎。 人物特点 左宝贵“治军严肃,重文士,爱材勇,有奇技异能者,辄罗致麾下。功不吝赏,罚不4 左宝贵 私刑,士乐为用”。他参与镇压过太平军、捻军 和东北伐木工人、挖金工人、东荒教民起义。 清政府先后奖给其六品军功,颁赏奖武金牌、白玉翎管、白玉搬指、大小荷包,赐予铿色巴 图鲁勇号,赏穿黄马褂,头品顶戴,赏戴双眼花翎,封建威将军。他在练军讲武之暇,常“轻 裘缓带,亲临学校对学生进行考课,温文尔雅有儒士之风”,至今当地传为佳话。 功绩荣誉 左宝贵参与修筑了山海关到东北的关外铁路,开办过古山子、热水、金厂、沟梁、格力 各等多处金矿,并利用机器开采矿石。他在所部长期驻扎的营口海神庙、沈阳练军公所、南 北寺设立义学多处,亲自为学校物色教师,筹措薪膏,常轻裘缓带前至学校考其课程。又设 置赈灾粥厂、同善堂、 栖流所、育婴堂、 牛痘局等慈善卫生机构。 沈阳县治四周的津梁道路, 左宝贵亦多捐资葺修,并多次为故里捐资建桥、办学、整修清真寺,故深受民众爱戴。 编辑本段参与中日甲午战争 进军平壤 1894 年 7 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朝鲜事急。清廷令左宝贵率兵入朝,进驻平壤。7 月甲午战争 20 日,左宝贵率军由奉天出发,29 日到达九连城,他以平壤米价较廉,将饷银全行解去, 欲以钱易米, 保证军粮供应。 又派人回奉天取回冬季衣物, 以安定军心, 并作持久战的准备。 8 月 6 日到平壤。与左宝贵同时奉檄到平壤的还有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 所部奉天练军盛字营、吉林练军等四支部队,计 29 营 13000 余人。史称四大军入朝。 四大军入朝后, 清朝中国中央政府的帝后两党在攻守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 光绪帝谕令 入朝各军“星夜前进,直抵汉城”,“迅图进剿,先发制人”;李鸿章却主张“先定守局,再图 进取”,若进攻汉城,“必须添卒 3 万人,步步稳慎,乃可图功”。在攻守问题上,左宝贵坚 决主张主动进攻。8 月初,他曾与众将商议南下进剿,以便与先期进驻牙山的叶志超、聂士 成部南北配合,夹击日军。旋接盛宣怀电,知牙山叶志超部已于成欢战败,北退平壤。由于 南北夹击之势已失,南进之议遂止。8 月下旬,叶志超率残部到达平壤,他饰败为胜,虚报 战功,被任命为驻平壤诸军总统。败将升官,“一军皆惊”。叶5 聂士成 志超为人庸劣无能, 怯懦畏敌, 毫无抗敌决心, 对平壤战守漫无布置,诸将不服调遣。这样, 夙伏威望的左宝贵成为了实际上的平壤诸军总统。 激战日军 9 月 4 日,左宝贵向距平壤东北约 40 公里的成川派出骑探,侦知日军已分路向平壤围 攻,兵力分散,每路日军兵力均较单薄。7 日,左宝贵集合马步 15 营计 7000 余人,分左、 中、右三路向平壤南中和、黄州方向出击,以 3000 人北进向元山方向出击,准备集中优势 兵力,打击敌军一路,以收各个击破之效。这一主张得到诸将赞同。“各统领奋勇争先,均 挑八成队,前赴中和”。7 日晚,向元山方向出击的部队已达江东县,8 日晨,南进部队也已 出发。这时叶志超突探闻另路日军已进入成川,平壤后路吃紧,急将南北出击部队调回,放 弃了主动进攻敌人的有利战机。关于这一点,日本军事评论家誉田甚八曾认为:清军集中兵 力出击的“计划果能成功否,不能断定,但若实施之,则使当时分离日军之行动 ,不能在同 一时期出现在平壤城下,因是至少可缓平壤陷落之期。当时日军包围攻击运动,殊为危险, 若清军正当行动,拒止一方,向他方举首力转取攻势,则可得逐次各个击破之机会。然清将 不能取如斯果敢之策及其军队缺乏移动性,遂唯见其实施之端绪,未见遂行。其南下邀击之 顿挫,实清军之不幸也”。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连日本军人也为中国军人未能实现主动出 击,丧失对日军各个击破的有利战机表示惋惜。 9 月 12 日至 14 日,进攻平壤的日军先后到达平壤外围。14 日完成了对平壤的合围。少 数贪生怕死的清军将领,见日军来势汹汹,主张弃城逃走。左宝贵十分气愤,“怒骂曰:若 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也”,坚决表示了与平壤共存亡的决心。当晚,叶志超召集诸将 会议,以“敌人乘势大至,锋芒正锐,我军子药既不齐,地势又不熟,不如整 各队,暂退瑷 州,养精蓄锐,以图后举”。当时诸将依违参半,唯宝贵力言:“敌人悬军而来,正宜出奇痛 击,令其只轮不返,不敢再正视中原。朝廷设机器,养军兵,岁靡金钱数百万,正为今日, 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至于成败利钝暂时不必计 也”。 慷慨直陈, 力持异议, 再次坚决反对弃城逃跑, 并密令亲兵监视叶志超以防其逃遁。 “至 是叶之威信完全堕地,其号令不行”。 为表示死守平壤决心,在战斗打响前,左宝贵“遵回礼,先期沐浴,誓临阵死节,会战 期迫,宝贵翎顶辉煌为士卒先。或劝去翎顶,免为众矢之的,宝贵曰:吾服朝服,欲士卒知 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之注目吾何惧乎!”卒不去翎顶。 平壤战役 9 月 15 日凌晨,日军对平壤发起总攻,平壤保卫战开始打响,左宝贵率奉军防守平壤 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 日军虽然从南、西南、北等几个方面同时向平壤发起进攻,但城北的牡丹台、玄武门一 线是其主攻方向。其他方面仅是佯攻,目的为吸引清军注意,以便于北面的进攻。 进攻平壤北面一线的日军是第五师团的朔宁支队和第三师团的元山支队,6 左宝贵 兵力占进攻平壤日军的三分之一以上,因而是平壤保卫战最激烈的战场。 守卫平壤的清军在玄武门外筑垒五处,分两重。内重牡丹台,牡丹台外重自东北向西北 方向沿丘陵构筑外垒四处。15 日凌晨 5 时 5 分开始,日本元山支队集中炮火向牡丹台外侧 西北方两个堡垒开始了猛烈炮击,以掩护步兵冲锋。守卫堡垒的清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宝 贵自至城上指挥,我军力御之,倭人死伤无数”。日军在军官的督战下,拚死突进。6 时 20 分左右,战斗益趋激烈。“此际彼我之枪炮声最为盛,硝烟与朝雾相混,几乎咫尺莫辨”。元 山支队为了打开突破口,集中全部炮火向西北最外一垒猛轰。堡垒被毁,守垒清军被迫于 6 时 50 分撤退。不久,第二垒也在日军炮火环攻下失守。7 时 15 分元山支队占领玄武门外西 北外侧二垒后,按既定部署直抵牡丹台下。 在元山支队进攻西北二垒的同时, 朔宁支队也向牡丹台外东北方向的两个清军堡垒发起 进攻。 日军首先以两个中队的兵力在旅团副官桂大尉的指挥下, 向最东北方外侧的堡垒发起 猛冲。清军凭垒拒守,以连发毛瑟枪进行还击。击伤敌指挥官桂大尉和两个中队长小仓中尉 和本间中尉。但日军在炮火支援下连续发起猛冲,战至 7 时半左右,清军不支,终于弃守东 北方的外一垒。这样余下的外重最后一个堡垒,便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日军集中全部炮火 向外重最后一个堡垒倾泻,“山炮榴霰弹频频在垒上爆炸”。但清军“仍坚阵应战”,一直坚持 到 8 时才最后撤出堡垒。至此,从外侧掩护牡丹台的清军四处堡垒,全部落于日军之手。日 军元山支队与朔宁支队会合,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包抄牡丹台,开始对牡丹台守军“三面 合击”。牡丹门 牡丹台是平壤玄武门外的一个制高点,据全城形胜。牡丹台失守全城将遭到威胁。日军早已 注目此地,企图一举攻占。因此,在占领外围堡垒后,立即立炮于垒上,用排炮集中向牡丹 台守军轰发。守军在左宝贵指挥下,凭险据守,“以全力持之”,用速射炮向进攻之敌步兵迅 猛还击,日军步兵在清军强大炮火攻击下,伤亡惨重,无法前进,“战斗颇为困难”。为了援 助步兵冲锋,日军集中元山、朔宁两个支队的全部炮火“专注我牡丹台垒排轰”。牡丹台外城 连中数发榴霰弹,堡垒胸墙被毁,速射炮也被击坏,士兵伤亡甚重。日军乘势发起冲锋,蚁 附而上。在日军步炮夹攻下,牡丹台垒最终陷落。 左宝贵牺牲 正在玄武门指挥作战的左宝贵,见牡丹台失守,“知势已瓦解,志必死”。“乃衣御赐衣7 冠,登陴督战”,“往来 睨指挥”。营官杨某见城上危险,欲挽宝贵下城避,宝贵击以掌,并 亲燃大炮向敌军轰击,先后“手发榴弹巨炮三十六颗”。部下感奋,拚死抗御,予敌军以重大 杀伤。正酣战间,忽一炮弹飞来,将我炮击碎,“铁贯宝贵肋下”。宝贵负伤不退,裹创再战, 血染征衣。不久,又一弹飞至,左宝贵中弹扑地,“将士趋视之,已洞矣。”“时犹能言,下 城始陨。”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 左宝贵牺牲后,奉军失去主帅,无人指挥,日军乘势占领了玄武门。营官杨建胜挟左宝 贵尸体欲自玄武门冲出,可是日军已进城,“塞满街巷,杨某亦死乱军中。”两人忠骸,均不 知下落。 左宝贵在平壤战死后,尸骨无存,清军将士冒着炮火硝烟,只觅得他的一领血衣和一只 朝靴,从平壤护送回淮安。左夫人陶氏及其亲属,遵奉朝廷旌表和按照回族葬礼,在河下墓 地为他举行衣物下葬仪式,并建造了“左忠壮公祠”。全城老幼妇孺,人人掩面恸哭,对这位 抗日民族英雄表示深切的哀悼。光绪皇帝御祭左宝贵赐制镶金楹联一副(文革期间被毁), 悬挂在河下古清真寺大殿上,楹联内容已记载不清,只记上联为:“……仓卒而雄躯遽殉”; 下联为:“……暗呜之壮气未消”。上款全文为:“钦赐头品顶戴双眼花翎马步三军统领提督 军门左”品衔,谥号“忠壮公”。[1] 编辑本段亡后评价 噩耗传来,朝野震惊!9 月 23 日,清廷降旨:“……左宝贵著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赐慈禧 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加恩予谥,入祀昭忠祠。所有战迹及死事情形,付国史馆立 传。准于立功省分建立专祠。”并责令李鸿章查明左宝贵子嗣,准其来京候旨施恩。10 月 7 日,朝廷传旨:“左宝贵之子左国楫、左国栋、左国樟,著俟及岁时带领引见。”据乡里耆老 传说,当时老太后慈禧在金銮殿召见了左国楫兄弟三人,见他弟兄三人年纪尚少,怜悯之心 顿生,竟老泪纵横,把弟兄三个揽在怀里,抚慰说:“你的爷老子为我大清出了力,朕不能 忘了他的孩子!”遂一一封赐。 编辑本段捐建清真寺 左宝贵是爱国将领,同时也是个回族穆斯林,在做官之后多次捐建清真寺,主要修复地 方村清真寺,前后计有 700 两银子。东北、江南等地清真寺也得到他热情捐助,受到父老乡 亲赞扬。 编辑本段左宝贵衣冠冢 基本信息 【左宝贵衣冠冢】 位于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西约一公里处。 左宝贵牺牲后遗体留在朝鲜。8 在山东平邑的雕塑 历史背景 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1895 年,清政府拨款在其故里地方镇建衣冠冢,埋葬了其生前 穿过的靴子 1 只。时置墓地 2 公顷(合 30 亩) ,陵园占地 0.67 公顷(合 10 亩) ,围以砖墙, 墓前神道立有石牌坊、石狮、墓表、御制龟驮碑等,立碑记德,题记“气壮山河”。 。现仅封 土、石狮、墓表、残碑基座尚存。在他的故乡祖茔地掩埋了他生前穿过的一只靴子和一顶帽 子,并在上面筑起一座方形圆顶坟,即今日遗迹尚存的衣冠冢。墓表为四楞形,周面皆有对 联,其一云:“经百战,勇冠诸军,常开平天下奇男子;守孤城,心拼一死,张瞧阳古之伟 丈夫”。 墓表南面刻有兵部左侍郎杨颐的挽联:“孤军支拄穷边,伤哉为国 捐躯,万里未能 收战骨;几辈逍遥海上,恨不藁街悬首,九原何以谢 忠魂。”墓表北面为驻藏帮办大臣内阁 大学士礼部左侍郎尚贤的挽联: “经百战勇冠诸军,常开平天下左宝贵衣冠冢 奇男子;守孤城心拼一死,张睢阳古之烈丈夫”。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将 领的崇敬之情。但衣冠冢在文革期间被破坏,其石料成了建造水利工程的材料。现在在其家 乡有雕塑数座,以表达家乡人民对他的敬仰和纪念。 国外祠堂 后来朝鲜人民在平壤为他建祠堂,并立起用朝、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左宝贵战死之地” 碑,以纪念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 人物意义 左宝贵的崇高爱国精神和浩然正气,永远激励着后人。家乡的衣冠冢遗迹(文革中被破坏)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9 词条图片(11 张) 参考资料 1 《民族英雄左宝贵》 扩展阅读: 1 http://www./gjmw/zlk//9267.htm 2 http://sd./bin/mse.exe?seachword=&K=a&A=84&rec=1878&run=13 3 http://www.//article/07.htm 4 http://www./chuzhou/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c8-4a82-9d83-500 0fd208d73 5 /ly/qlfq/yxcs/406.htm 6 清朝军事史 去网页搜索:左宝贵 开放分类: 清朝,人物,民族英雄,回族,甲午战争 我来完善 “左宝贵”相关词条: 邓世昌刘步蟾卫汝贵麦廷章吉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协会颜真卿 邓世昌 刘步蟾 卫汝贵 麦廷章 吉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协会 颜真卿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 , 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64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更多/view/7726.htm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邓世昌10 邓世昌 邓世昌(1849 年 10 月 4 日―1894 年 9 月 17 日 ) ,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杰出爱国 将领,在黄海与日寇海战中为国捐躯。民族英雄。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其后人多为 仁人志士,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生于富裕人家, 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 并始建邓氏家祠。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算术、英语。有《邓世昌传》《英雄邓 、 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 可共纪念、瞻仰、凭吊。 逝世日期:1894 年 9 月 17 日 中文名: 邓世昌 职业: 海军将领 别名: 原名永昌, 字正卿 毕业院校:马尾船政学堂 国籍: 中国 在黄海战役为抵抗日军的侵入牺 民族: 汉族 主要成就: 牲 出生地: 广东番禺 军衔: 副将协都统(少将) 出生日期: 1849 年 10 月 4 日 祖籍: 广东东莞虎门怀德乡人 目录 一、简介 二、邓世昌生平 三、邓世昌后代 四、邓世昌爱国故事 五、邓世昌传记书籍 1.《海疆英魂》 2.《英雄邓世昌》 3.《邓世昌》威海市志 4.《民族英雄邓世昌》 5.《爱国将领邓世昌》 6.《甲午名将邓世昌》 7.《甲午海战》 8.《邓世昌血战黄海》 甲午战争 10.《气壮山河》 光照古今》 六、纪念场所 广州邓世昌雕像 广州邓世昌广场 纪念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11 七、世昌训练舰 八、打捞致远舰 九、影视剧作品 2.电视剧《北洋水师》 3.纪录片《北洋水师》 4.话剧《甲午海战》 话剧简介 讲述 纪录片 纪录片 纪录片 纪录片 银幕上演 百家讲坛 纪录片 甲午之战 姜鸣主讲 电视剧 电影 纪录片 十、邓世昌大事年表 一、简介 二、邓世昌生平 三、邓世昌后代 四、邓世昌爱国故事 五、邓世昌传记书籍 1.《海疆英魂》 2.《英雄邓世昌》 3.《邓世昌》威海市志 4.《民族英雄邓世昌》 5.《爱国将领邓世昌》 6.《甲午名将邓世昌》 7.《甲午海战》 8.《邓世昌血战黄海》 甲午战争 10.《气壮山河》 光照古今》 六、纪念场所 广州邓世昌雕像 广州邓世昌广场 纪念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七、世昌训练舰 八、打捞致远舰12 九、影视剧作品 2.电视剧《北洋水师》 3.纪录片《北洋水师》 4.话剧《甲午海战》 话剧简介 讲述 纪录片 纪录片 纪录片 纪录片 银幕上演 百家讲坛 纪录片 甲午之战 姜鸣主讲 电视剧 电影 纪录片 十、邓世昌大事年表 展开 编辑本段一、简介民族英雄邓世昌 1867 年 6 月,沈葆桢(林则徐女婿)到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任职。以制造轮船须培养造 船人才,开办制造学堂(前学堂) ;因法国长于制造,故应用法文教学。以驾驶轮船须培养 驾驶人才,开办驾驶管轮学堂(后学堂) ;因英国长于驾驶,故应用英文教学。这两个学堂 与船厂同时兴办,所招学生,都是福建省本地人罗丰禄、何心川、蒋超英、刘步蟾、叶伯]、 方伯谦、林同书、郑文成、林泰曾、李达璋、严复、沈有恒、邱宝仁、陈毓淞、林永升、叶 祖、陈锦荣、黄煊、许寿山、林承谟、柴卓群、郑溥泉、黄建勋。船政第一次招考学生后, 又从广东招来已学过英语,并且基础较好的学生邓世昌、叶富、吕瀚、李和、张成、李田、 黎家本、林国祥、梁梓芳、卓关略等十余人。他少年时就聪颖好学,“有干略”。1868 年, 他怀着救国的志愿, 以各门课程考核皆优的成绩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 成为该学堂驾 驶班第一届学生。他在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1871 年被派到“建威”练习驾驶,随船巡历南 洋各岛。1874 年被任命为“琛海”兵船大副,以后历任“海东云舰”、“振威舰”、“飞霆舰”等兵 船管带。1879 年,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他被调到北洋海军,任“镇南”炮船的管带。186713 年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 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1874 年以优异 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管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 管带, 时值日军侵台, 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 得补千总。 又调任振威炮舰管带, 代理“扬武”快船管驾,升守备,加都司衔。1880 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 蚊炮船管带和“扬威舰”、 “致远”舰管带。 1894 年 9 月 17 日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编辑本段二、邓世昌生平大鹿岛上的邓世昌雕像 1880 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 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 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 200 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 1881 年 11 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 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 “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 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 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途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 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 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 10 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 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 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 年 9 月 17 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 “致远”多处受邓世昌便装照 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 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据日方纪录其冲撞的是浪速号)倭舰官 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 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14 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 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全舰官 兵只有 16 人一同获救。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 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 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 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 1.5 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 白银 10 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 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 1899 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 年 12 月 2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编辑本段三、邓世昌后代 邓世昌的三儿五女:邓世昌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 年去世;光绪御笔照 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 年逝于无锡, 无子,邓浩乾养女邓孝思; 邓世昌长女邓秀媛;次女邓秀蝉嫁给邓世昌同窗挚友南洋海军 超武舰管带叶富的儿子叶说周[原名叶锦瑛(A),镇雄]为妻;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 邓秀海。 邓世昌孙子邓小鹏,孙女邓素娥(养女) (邓世昌长子邓浩洪后代) 。 邓世昌外孙叶裕芳,外孙女叶爱兰、叶素兰(邓世昌次女邓秀蝉后代,南洋海军超武舰 管带叶富孙子、孙女) 。 邓世昌曾外孙叶兆麟、 叶兆泰 (邓世昌次女邓秀蝉后代, 南洋海军超武舰管带叶富曾孙) 。 邓世昌曾孙邓立峰,曾孙女邓立英、邓立群、邓立庄(邓世昌长子邓浩洪后代) 。 邓立英,河北省宣化冶金环保厂高级经济师,河北省政协委员,张家口市宣化区政协副 主席。 邓世昌玄外孙叶新力、 叶伟力 (邓世昌次女邓秀蝉后代, 南洋海军超武舰管带叶富玄孙) 。 叶伟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战争电影与人类和平》《科幻电影与未来时 、 代》《千万年的梦――人类和平之歌》 、 。 中国军舰博物馆――中国海军名人堂 http://60.250.180.26/hall/famous/famous.html 编辑本段四、邓世昌爱国故事 邓世昌献身大海爱国故事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15 邓世昌(梯口双手合抱者)在致远号 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 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 年,中国 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 它同沉大海! 1894 年 9 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 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 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 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 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 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 没。200 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 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 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 45 岁。 编辑本段五、邓世昌传记书籍 邓世昌传 1.《海疆英魂》16 17 《海疆英魂》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6 年 1 月“再版”第 2 次印刷, 《海疆英魂――记甲午海战中的 邓世昌和致远舰》是一部为民族英雄邓世昌立传的作品。该书资料丰富、内容详实,充满了 爱国主义的激情。 作者陈明福是原海军政治学院教授, 此前, 陈教授已经向读者奉献了 《“重 庆舰”举义纪实》和《“中山舰”沉浮纪实》两部有影响的书。 图书目录 引子 第一章 邓家有子 一、生于乱世 邓家盼世昌 风起云涌的西方世界 死水微澜的东方帝国 两巨擘夜会湘江 众强盗联手重来 二、上海忧思 吴淞口进鬼船 水陆“租界”遭瓜分 少年萌志 三、走求实的人生之路 倾慕龚自珍 崇尚经世致用 排除仕途经济 投笔从戎干海军 四、福州船政学堂 近代海军创办起始 求是堂艺局 苦学西学 远航实习 佼佼者上舰 第二章 接舰英伦 一、水师中不易得之才 实践长才干 赴台立功 荣调北洋 平乱朝鲜 二、晚清的舰船建设 短视的重陆轻海 自制“黄鹄”号 马尾船厂 购舰欧罗巴 三、第一次接舰 闭关锁国源解 开启心智的欧洲之行18 纽卡斯尔港的节日 四、第二次接舰 指挥若定排险情 直布罗陀救华工 第三章 卓荦不群 一、桂生高岭莲出绿波 忠孝难两全 古来材大难为用 独钟黄庭坚 爱犬相伴 二、马尾之战 法舰锚泊马尾 朝廷昏愚,庸将误国 船政大业,毁于一旦 马江的警示 三、章程的立与废 制定《北洋海军章程》 “升旗事件” 琅威理离职之后 “武夫难拘绳墨” 四、失策的访日 长崎血案 “崎案”的教训 二次尽“兜”家底 日本疯狂添舰 五、精勤治军 李鸿章糊纸虎 激扬风义 钦赏噶尔萨巴图鲁勇号 第四章 黄海壮节 一、丰岛海战 出兵朝鲜 日本间谍的先期准备 海盗式的袭击 “济远”和“广乙”的抵抗 “操江”被掳与“高升”之沉 二、邀击强敌于外海 战略态势 庆功宴上揭真相 争夺制海权 “设有不测,誓与敌舰同沉” 三、大东沟血战 战守之间 变阵应战19 主将受伤 北洋的“软肋” 险炸敌军司令 “致远”号撞向“吉野” “济远”与“经远” 北洋四舰挽狂澜于既倒 重创日本旗舰“松岛”号 四、“致远舰”舰沉没真相 沉因诸说 科学分析沉因 邓世昌与“致远”舰殉国评析 五、兵殁威海 巍巍铁甲威风尽 悲怆千古刘公岛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片降幡出威海 六、滥言不可信 良莠不齐的外籍顾问 泰莱何许人也? 谬误百出的《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七、难为壮士挽天河 北洋海军覆灭的根本原因 北洋官兵的素质与功过 北洋海军诸将的自戕 八、东方另一个挨打的民族 日本曾闭关锁国 急转学西方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 九、英雄魂归大鹿岛 黄海大战目睹者 英烈的安息之地 第五章 身后哀荣 一、御赐之文 御赐祭文 御赐碑文 著礼部旌(精)将邓世昌母匾额谕 二、泣血诔(磊)文 诔文(一) 诔文(二) 诔文(三) 诔文(四) 诔文(五) 三、挽诗挽词 挽诗20 挽词 四、挽联挽幛 挽联 挽幛 五、遗世文物 座钟 丝绸被面和青花小蝶 一张新发现的便服照 遗失的一些文物 六、万古流芳 荣成成山角祠 威海环翠楼和公园铜像 皇帝赐建邓氏宗祠 广州衣冠冢 重修开放的邓氏宗祠 刘公岛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大鹿岛修墓立雕像 水兵创办邓世昌纪念馆 第六章 英烈遗风 一、邓世昌的三子五女儿 二、邓世昌的孙辈们 三、邓世昌的曾孙辈们 四、邓世昌的外孙辈们 五、邓世昌的旁系亲属与后代 第七章 打捞风波 一、打捞动议 二、寻找探摸 三、打捞缘何搁浅? 四、一场有关打捞的官司 第八章 航迹延伸 一、以邓世昌名字命名的舰 第一声汽笛 命名意味深长 再生的火凤凰 观念的改变 二、流动课堂和育人基地 首次远航实习 学子夜泊刘公岛 军事医学综合演练 国防动员演练 三、出访大洋洲 “不是冤家不聚头” 赤道和“南十字星座” 奥克兰港21 悉尼大桥和歌剧院 四、功业有传人 历任舰长和政委 忘我服务的舰员们 后记 再版后记 2.《英雄邓世昌》《英雄邓世昌》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鸿鸣著,鸿鸣本名乔 洪明,1964 年生,山东荣成人。自 1986 年起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数十万字。著有长篇章 回体小说《漂泊刘公岛》 。 图书目录 第一回 邓生酣表家世 道人豪言指后情 第二回 焕庄受骗遭劫难 金程施救显身手 第三回 虎口险逃两条命 邓家喜添一男儿 第四回 寻武师离家出走 投学堂赴闽应试 第五回 永升出面代干戈 世昌携友游羊城 第六回 抗倭保台立战功 品优艺精调北洋 第七回 接快般奉命赴英 探水路初航威海 第八回 刘公岛构筑要塞 鲨鱼口险救少年 第九回 赴朝鲜平定叛乱 奔昆嵛搭救国成 第十回 清大臣议海论防 法舰队侵台犯闽22 第十一回 诸英雄死战马江 众将领请援南海 第十二回 为抗法难尽教道 顾大局力辞佳差 第十三回 巧借名目挪军费 预谋寻衅生事端 第十四回 受遣津门逢考生 获假烟台探妻小 第十五回 刘公智擒窃鱼贼 正卿力带巡洋船 第十六回 清海军成军威海 北洋将拜贤成山 第十七回 庆大寿殃及海军 遇倭舰败走丰岛 第十八回 战黄海世昌损躯 斗东沟北洋损舰 第十九回 丧权辱国签降约 全军覆没威海卫 第二十回 名垂青史北洋将 千古英雄邓世昌 3.《邓世昌》威海市志《邓世昌》 《威海市志? 人物志》人物传记(一), 《邓世昌》威海文史资料第五辑,威海市 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1990 年 9 月第一版。 图书目录 邓世昌(作者:戚其章) 民族英雄 忠烈参天――纪念我的曾祖父邓世昌(作者:邓立英) 邓世昌遗事及有关文献/邓素娥口述(黄锦和笔录) 怀念甲午海战的民族英雄――访邓世昌长孙(作者:中原) 民族英雄邓世昌事略(作者:杨继先) 邓世昌传 邓壮节公事略 邓世昌的琐事采录――访邓世昌两位外孙(叶裕芳、叶素兰) (作者:威海市志副总编 刘德煜) 怀念甲午忠魂 弘扬民族精神――访邓世昌的重孙女邓立英(作者:董进一)23 略论邓世昌的爱国主义(作者:戚其章) 御赐祭文 御赐碑文 哀启 诔文 挽诗挽词 挽联 挽幛 著礼部旌奖邓世昌母匾额谕 甲午战事纪 邓世昌年表(孙吉香搜集整理) 4.《民族英雄邓世昌》 《民族英雄邓世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出版发行;政协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 料委员会,政协张家口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编审杨继先等。 5.《爱国将领邓世昌》 《爱国将领邓世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年 6 月第 10 次印刷,九年制义务教育 课本,语文(H),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七课。 6.《甲午名将邓世昌》 《甲午名将邓世昌》连环画册: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 年 8 月第一印刷,12000 册,151 页。绘画作者潘志华,文字作者陈红以及广州市海珠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区文 联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等近 100 人共同撰写。 连环画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民族英雄邓世昌在一个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年代里出生、 立志、求学、从军御敌到壮烈殉国的真实历史。 7.《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连环画册(中日甲午海战):由以下 6 家出版社分别创作出版发行,它们是 人民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 社,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 《甲午海战》中英双语 DVD:广州俏佳人独家发行。 8.《邓世昌血战黄海》 《邓世昌血战黄海》连环画册: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 年 3 月出版发行,第一次 印刷,印数 6.25 万,64 开,责任编辑颜熙之。 编辑本段甲午战争 邓世昌与甲午战争――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一百一十周年(精装) ;作者:中共广州 市海珠区委宣传部、邓世昌纪念馆等;2004 年 9 月第 1 次印刷;页数:445 页;32 开。 110 年前,即 1894 年(农历甲午年)9 月 17 日,在我国黄海爆发了一场中日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正如孙克复先生所指出:它“一方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空前的耻辱; 另一方面也激发了蕴藏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为日后成为燎原之势 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留下了一把火种。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 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等六个单位在一班老同志的支持 下,编印了这本《邓世昌与甲午战争》 ,它的出版有利于海珠区的文化建设,具有缅怀、存 史和教化的三重意义。 我们编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通过宣扬英烈的事迹,弘扬民族的爱国精神,造就一代一 代的“四有”新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虽然屡遭外 敌入侵、权奸窃柄,历尽万千劫难,而至今依然维系着国家的统一、主权的独立,其重要原24 因在于我们这个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与优良的爱国传统。 编辑本段 10.《气壮山河》 《气壮山河》 海珠文史 (第六、 七辑) ――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 100 周年专集; 1994 年、1995 年出版;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海珠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海珠区炎黄 文化研究会编辑。 目录 民族英雄邓世昌 作者:邓敏扬 民族英雄邓世昌传略 作者:陈华新 文光剑气壮君魂――邓世昌殉国百年祭 作者:郑翔贵 躬行履践 终成壮节 作者:杨鹤书、吴炜 英风宛在 浩气犹存 作者:邹万龙 将军祠宇得重光 作者:梁星辉 广州的邓世昌衣冠冢 作者:姚瑞英 邓世昌及其后裔 作者:夏国培 邓氏家族谱 作者:邓敏扬、梁星辉 邓壮节公事略 甲午战事纪 御赐祭文、碑文 哀祭先严 祭我乡壮节邓公 挽联十则、挽词一则 光绪皇帝为邓世昌题联赋诗 作者:邓权民 附:邓世昌研究资料、著述简介 作者:郑翔贵 编辑本段光照古今》 《光照古今》海珠文史(七辑) 目录 各界人士纪念邓世昌诗词选 有公足壮海军威 作者:余春等 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一百年祭 作者:陈波 英雄精神 万进之师 作者:陈波 学习邓世昌,振奋精神,开拓进取 作者:陈兴邦 黄海英魂不屈 作者:熊育群、赵仲炜 邓世昌殉国百年祭 作者:欧安年 一代英烈邓世昌 作者:钟卓安 羊城寻访邓世昌 作者:黄礼琪 修复邓氏宗祠的经过 作者:唐小敏 海珠区政协纪念邓世昌殉国百周年活动纪事 作者:梁星辉 邓世昌殉国百周年纪念活动新闻辑录 作者:梁星辉整编 邓世昌后人中的黄埔学员 作者:谭兆平 编辑本段六、纪念场所 1.广州邓世昌纪念馆 “邓世昌纪念馆”位于海珠区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蜒里 2 号。其前 身为“邓氏宗祠”,是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出生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邓氏家人用朝廷给 予的抚恤银扩建宗祠,占地面积 4700 平方米。 邓世昌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后,清廷追封其为“从一品”官,25 故宗祠正门按一品官员规格,建 6 级台阶,以清代中晚期南方大祠堂的形式重建。整座建筑 以长条花岗石为基础,高出地面 1 米后再用水磨青砖砌墙,以进口坤甸木为柱和梁架,屋顶 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主体建有前后座,用两廊相连,并在四角各建 1 座阁楼。另有东院 和后花园、东西门楼、前院和照壁等。正门门额上书“邓氏宗祠”字样,两侧挂有“云台功首”、 “甲午留名”的楹联。后花园有一棵紫荆树和一棵凤眼果树,据传邓世昌当年赴威海前所植。 花园外东面原有车马场、 清光绪、 宣统年间, 幕名前来瞻仰均在此下车, 再步行前往祠堂拜。 抗日战争时日军侵占广州期间, 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气, 不敢破坏邓氏宗祠。 民国 38 年(1949)秋,邓氏族人字祠堂内创办“世昌小学”。后曾改作妇产院。1957 年开始, 邓氏宗祠为广州市结核病防治二所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祠内不少文物散失,附属建筑 物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部分附属用地亦被违章占用。1989 年 12 月,邓氏宗祠被定为市级文 物保护单位,1994 年 8 月,在邓氏宗祠建立邓世昌纪念馆。现在整座建筑恢复了清代式样, 祠堂的木雕亦精心复原,并涂上油漆,重现了邓氏宗祠的原貌。展品陈列线长 80 米,通过 近 600 张图片和复印件、雕塑、模型、文字说明等,反映邓世昌青少年时代、甲午海战及其 战后影响,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2.广州邓世昌衣冠冢 邓世昌衣冠冢现位于“天河公园”内,原在天河区沙河镇天平架石 鼓岭,现沙河农械厂内。清光绪二十年(1894)邓世昌殉国后,遗体无法找回,其家属于是 年冬在沙河天平架石鼓岭邓氏家族墓地为其建衣冠冢,位在墓地西南边,为传统山手墓,墓 形为拢环墓,平面巳形。碑刻“光绪廿年仲冬吉日,皇清诰封中军副将邓壮节公之墓,邓荫 德堂四房子孙立石”。墓中原有连州青石墓碑,年久失修,墓地已涅没。1984 年邓世昌殉难 90 周年纪念之际,有关部门及邓氏后人清除覆盖墓地之土层,对该墓的墓碑、拜桌、界石 等进行修复,并将邓部分遗物再葬于此。1994 年 9 月,市政府决定出资将其迁葬于东郊公 园(今天河公园)气鲵岗上,仍为清制墓冢。新墓占地面积 600 多平方米,前临湖水,后依 山丘。墓前竖有广州市政府勒石的“邓世昌墓重修碑记”和重刻的清御赐祭文。墓碑新立,碑 文内容基本如旧墓。 墓左立有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天河区人民政府迁建建邓世昌墓碑记, 墓右 立有清光绪二十年 (1894) 的御赐碑文。 今墓碑是按原碑文及大小用花岗石复制的, 0.85, 高 宽 0.4 米,上款刻署“光绪廿年仲冬吉日”,中刻“皇清浩封申军副将世昌邓壮节公之墓”,下 款刻署“邓荫德堂四房子孙立”,右上角嵌邓的瓷像及生卒年份。墓前置花岗石“邓府拜桌”, 墓地四周竖“邓府地界”的石标志。在邓世昌殉国 100 周年时落成。在天平架的邓氏族人墓, 亦同时迁葬于邓世昌墓之西侧。 编辑本段广州邓世昌雕像 广州邓世昌雕像位于“天河公园”内, 邓世昌衣冠冢前, 雕像基座前刻“民族英雄邓世昌”, 雕像基座后刻邓生平事迹。 4.广州邓世昌纪念小学广州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坐落在二龙街的末端,毗邻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学校的前 身是私立前程、世昌、永民小学分校,先后易名为河南区龙田小学、河南区龙田仁和直街小 学、海珠区遵义小学、海珠区仁和直街小学。2002 年 7 月更名为广州市海珠区邓世昌纪念 小学。目前,为申报市一级学校,全校师生努力地工作、学习。由区教育局规划,区政府投26 资兴建的有高标准教学设施的教学综合楼、 高标准的操场、 美观而新颖的校门及围墙工程在 紧锣密鼓地施工。一所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的崭新学校将展现在眼 前。 编辑本段广州邓世昌广场广州规划建设“邓世昌广场”。 广州市海珠区政府有关方面正积极启动邓世昌广场规划建 设。按照设想,邓世昌广场建设投资总预算达 2 亿多元。广场设甲午风云浮雕,广场的功能 设置分为两个区域:一为展览区域,包括博物馆和纪念馆;二为旅游、休闲区域,即前、后 广场。广场中心位置设邓世昌雕塑,并有长 62 米、高 3 米的檐式巨型邓世昌甲午风云浮雕; 还有面积 760 平方米的南北长条形水池。 后广场以邓世昌纪念馆为中心, 采用园林布局形式, 展览馆内主要对邓氏宗祠建筑进行改建和维修,建筑面积为 5000 平方米,主要举办以邓世 昌和甲午海战为主题的展览。广场园林绿化空间约 8500 平方米,结合人工瀑布、湖水荡漾、 碑廊画室营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环境。广场北拟命名“世昌路” 2002 年 5 月, 海珠区政府将兴建邓世昌广场的设想上报市政府, 并于当年 6 月初步拟订设计方案, 并先后上报市文化局、市规划局审批。规划部门原则同意了建设项目的选址要求。为使邓世 昌广场形成一定的规模,海珠区政府已将“仁和直街小学”更名为“邓世昌小学”,并决定将西 起洲头咀,东至江南大道,与仲凯路相接的广场以北路段命名为“世昌路”。6.威海邓世昌铜 像 威海环翠楼,是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一座古建筑。甲午战争以后,威海人民为了缅怀甲 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英烈, 在环翠楼上把他们当做神像供奉。 民国 28 年 8 月 20 日的 《申报) , 上面记载着: 威海卫有一环翠楼, 楼上中堂供奉着丁汝昌、 邓世昌等爱国将领木主和肖像。 ” 1934 年 5 月,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凭吊设有邓世昌、丁汝昌牌位的威海环翠楼时 写下一副楹联:劲节励冰雪,对万顷碧涛,凭此丹心垂世教;登临余感慨,望中原戎马,擎 将热血拜乡贤。 1986 年 9 月 16 日,山东省威海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在“环翠楼公园”前举行了民族英雄邓 世昌铜像揭幕仪式。这座铜像重 3.5 吨,底座由大理石砌成,形似“致远”舰首,连同底座高 10.2 米。邓世昌身穿披风,表情深沉,双手按着一把长长的带鞘的宝剑,十分威严。环翠楼 公园广场开阔,绿草似茵,游人如织。从红领巾到白头翁,无不在邓世昌高大的铜像前凝神 仰看,在此凭吊留念。7.甲午海战纪念馆 “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于威海刘公岛,是一处以 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手段展示甲午海战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 编辑本段纪念 100 多年前的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大鹿岛”,上演了一场由中日两国海军参加的 19 世 纪末世界最大规模的海战。省委党校文史教授“王建学”的一份关于辽宁省建“甲午海战纪念 馆”的建议引起了省政协和丹东市政协的重视。“甲午战争才是日本侵华的起点。”采访中, 王建学还向记者讲述建甲午海战纪念馆的意义。 9.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专门保 护管理机构,是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民同志为该馆亲题馆名。1988 年,国 务院公布“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是以北洋海军与甲午战 争为主题内容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 馆址所在的北洋海军提督署, 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 的高级军事衙门。27 该馆被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国家六部委,中宣部分别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 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 基地”。 10.荣成成山角祠 成山角,又称成山头,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岬角,属“荣成市”。1895 年 1 月 20 日至 25 日, 日军为了攻克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 从侧后进行包抄, 并在此地登陆。 上岸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由于陆防失守,威海卫很快陷落,刘公岛遂成孤岛,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荣成人民为了悼念在甲午黄海大战中为国英勇牺牲的邓世昌,就自发募捐,在 成山角立祠,供以邓世昌的木雕像,人民群众称为“木圣”。岁时祭扫,馨香不绝,以表达对 他的敬仰与怀念。外国人游览此山,都摄影带回,以志景仰。此祠虽年久失守,历经战火, 但邓世昌的木雕像仍然完好无损。现已修缮一新,供游人凭吊。 11.大鹿岛邓世昌雕像 在月亮湾中部巍然屹立的邓世昌鲁青石雕像。邓世昌身着披风, 左手按剑,右手执一支单筒望远镜,面向大海,昂首云天,雕像的基座前面,刻着“爱国名 将邓世昌”七个字,背后刻着邓世昌英勇殉国的简要事迹。 由于辽宁丹东“大鹿岛”海域就是甲午海战场,岛上又有邓公之墓和伟岸雕像,因而此岛 就是一个博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像一部教科书摊放在黄海战场前。1988 年以来,每 年都有 20 多万人前来翻读这沉重的书页, 温习中国近代史极其壮烈的一章。 除全国 30 多个 省市自治区的游客外,还有港澳台胞、海外华侨以及日本、美国、韩国等国际友人。 12.大鹿岛邓世昌墓 “甲午战争”之后,大鹿岛人民为邓世昌及无名烈士所修的墓,因 当时财力物力所限,十分简陋。1988 年,东港人民政府把这座墓迁到了东口南山的北坡上。 大鹿岛人民为“致远”舰上的遗骨新做了一口棺材,挑选质地最好的木料,请岛上手艺最好的 木匠钉制的。墓前立了块碑,墓碑正面刻下“甲午无名将士墓”,墓碑后还写了碑文。后来据 来岛的一些专家、学者见解:一般的士兵是不能进入驾驶室的,从那里打捞上来的骸骨很可 能就是邓世昌的,于是就将“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改为“邓世昌墓”,在横墙上写着“甲午英 烈永垂不朽”。 日本企业家井上幸男专程来鹿岛,向邓世昌塑像和“甲午英魂”墓献了花圈。据说,他爷 爷当年作为日舰上的一名大副曾参加了甲午海战, 他是遵照爷爷的遗嘱, 带着一种负罪感祭 奠甲午壮士的。花圈上写的是:“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美籍华人刘玉珍先生 回岛探亲时,让家人扶着登上蟒山,在英魂墓前深深鞠了三躬,深情地说,爱国主义是民族 之魂,我这次回国就是来“寻魂”的! 13.福州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 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以罗星塔和马限山两公园为 基础,由“两园两馆一船坞”组成,即罗星塔公园、马限山公园、马江海战纪念馆、中国近代 海军博物馆和一号船坞遗址等的景点,以及船政创始人左宗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雕塑,造 船浮雕,展现邓世昌、刘步蟾、严复、詹天佑等船政群贤的石雕等。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 内不但有中坡炮台、昭忠祠、马江海战烈士墓、圣教医院、英国分领事馆等大量船政相关古 迹,还有新建成的大型船政群雕、船政精英馆等。 编辑本段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大量船政文物、历史 照片、图表、壁雕等,立体地展现了中国船政的诞生、发展与以“精忠报国、自强不息”为主 旨的船政文化。有位史学家说,读懂了“船政”二字,就读懂了中国近代史。来到福州马尾, 踏访过船政文化的遗存,你一定会对近代史更多一份厚重的了解和感触。 编辑本段七、世昌训练舰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世昌舰”,此舰为纪念在 1895 年甲午战争中壮烈殉国的中国海军 将领邓世昌而特别命名。世昌号训练舰 1996 年服役,舷号 82,可载 200 名学员和 40 名教 官,货舱总容量 6000 立方米、可装载 300 个标准集装箱,该舰可快速改装成医院船、直升 机母舰、运输船。 编辑本段八、打捞致远舰甲午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创痛是刻骨铭心的, 因为它是一道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 一道 令炎黄子孙心头流血并隐隐作痛的鞭痕。正因为如此,即使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不能 忘却,大鹿岛海域曾留下北洋舰队四艘战舰和 600 多名将士的忠骨,怀念那伴随大潮起落、 惊涛昭示的壮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教育后人,慰藉英灵,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三次试图打捞“致 远舰”(注:点击“致远舰”了解打捞致远舰详细内容) ,但都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实 现。 1996 年月 12 月 18 日社会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会后中共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 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纷纷致函中日甲午黄海海战“致远”舰打捞筹备办公室,支持打捞“致 远”舰,兴建“中国甲午黄海海战纪念馆”。 以全国人大常委、原海军副司令、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三中将为总指挥的领导小组,组 长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担任, 副组长有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 交通部海上救助打 捞局副局长尹干洪等人,柴勇军任秘书长并兼办公室主任。 编辑本段九、影视剧作品电影《甲午风云》 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29 导演:林农 主要演员: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周文彬、李颉、庞学勤、冯振舟 《甲午风云》1983 年在葡萄牙获得第 12 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故事梗概 1894 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 李鸿章及“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以“致 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 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与历史不符) ,致使北 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击沉。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 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 官兵牺牲。该片以 19 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为主线,将这一历史事件 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予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2.电视剧《北洋水师》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 编剧、导演:冯小宁 历史顾问:杨志本、许华 主要演员:陈宝国、陈道明、腾汝俊、袁苑 主要荣誉:荣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故事梗概 1855 年船政大臣沉保桢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了第一批年青的海军军官先后成为福 建水师、北洋水师指挥官。1877 年 3 月 31 日这些优秀的海军军官一部分到英国海军学院留 学, 背负了国家给予他们的厚望重托。 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抓紧购买和制造军舰加速发展海 军派遣的军官也在英国留学,成为他们后来的对手。1874 年日本借口硫球渔民被杀炮击台 湾并派兵登陆。 1884 年 8 月 23 日 13 点 50 分马江海战爆发; 1888 年威震世界的北洋海军正 式成立,拥有大型铁甲舰两艘、巡洋舰八艘、炮舰六艘、鱼雷艇十六艘、练习舰五艘,合计 56 艘,官兵 4000 多人。 1894 年中日朝鲜战争爆发, 月 25 日 7 时 45 分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丰岛突然袭击北洋 7 水师舰队。日本陆军在舰队护送下强行登陆朝鲜,向驻防在平壤的清军猛攻。9 月 17 日 12 点 50 分在黄海大东沟海域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铁甲舰 队的大海战。11 月 6 日日军攻占荆州。11 月 7 日慈禧太后 60 大寿传谕听戏 3 天,同日日军 攻占大连,开始向旅顺进攻。22-25 日师团长山地原志指挥的日本陆军第一师团开始了长达 四天震惊世界的大屠杀,2 万中国人被屠杀,旅顺全城仅幸存日军为掩埋尸首而留下的 3630 个中国人。随后海城失守,日军攻占辽东半岛向山海关逼进。1895 年 1 月 20 日,日军攻击 山东半岛。北洋水师退守刘公岛坚守待援,弹尽粮绝……。 3.纪录片《北洋水师》 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探索发现》 五集纪录片《北洋水师》 历史顾问:姜鸣、许华 创办人、制片人 :王新建 内容提要 从光绪皇帝的一纸诏书,到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的建成;从琉球国的几艘渔船, 到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从几个字的秘密情报,到从未揭开的清朝财政档案。李鸿章为 何历史地成为北洋水师之父?他又为什么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 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反 而被赏还三眼花翎和黄马褂?在他凄然离世的前一瞬间, 他又为何欲语泪留?一片汪洋的大 海淹没了一个几乎实现的梦想; 一支舰队的残骸浮现出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北洋水师这支 曾经是亚洲第一的舰队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五集纪录片《北洋水师》详尽描述了这段历史。 第一集,海上危机:1874 年月,清政府藩属国琉球的几艘渔船,意外飘流到了台湾, 渔民与当地高山族人发生冲突。 这件清政府小小的家务事却引来了日本全副武装的军舰, 但 随后赶来的清政府兵舰竟将日本军舰吓了回去。 自此以后, 双方海上军备竞赛逐渐拉开序幕。 第二集,铁甲北洋:清政府 300 多万两白银加之德国伏尔造船厂 5 年的时间,终于换来 了世界一等的两艘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 从此以后, 这两艘巨大的铁甲舰不但成为北 洋水师的象征和清政府的希望,更是带来了日本全国持续多年的恐惧。1888 年 12 月 17 日, 在旌旗飘扬的刘公岛上,清廷正式宣告北洋水师成立。此时,北洋水师的舰艇总数达到 50 多艘,排水量达 4 万多吨。加上其它地方军舰,中国的海军实力已经成为世界第七,亚洲之 首。 第三集,初战丰岛:面对最先进的三艘日本军舰,面对国际公法不允许但随时可能发生 的“不宣而战”,700 多名清朝士兵在没有一门大炮的运兵船上默默地等待着日本人的决策。 几分钟后,日本吉野号军舰打出了中日海面上的第一发炮弹,700 多名清朝士兵几个小时之 内几乎全部葬身海底。 第四集,再战黄海:1894 年 8 月 1 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9 月 17 日上午 10 点 30 分, 中日双方各十艘军舰在黄海碰面。 花费巨资, 历经将近十年建立起来的舰队第一次面临全面 的实战考验。也许,定远号和镇远号会让日本舰队尝到铁甲舰的厉害;也许,清政府花费 1000 多万两白银建立的北洋舰队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成为永远沉没在海底的残骸。双方排 出了海战史中从未出现过的不同队形,海战从白天进行到晚上,双方不断变换队形,北洋水 师与日本联合舰队轮番占据优势。 第五集,日落威海:北洋水师剩余主力军舰在刘公岛港湾中腹背受敌,丁汝昌在矛盾中 作着两难的抉择。因为害怕定远舰被日本捕获反过来攻击自己,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含着热 泪发布了炸毁定远的命令。随着一声巨响,这艘清政府用白银堆砌成的舰队象征,这个北洋 水师最后的精神支柱,与五千名官兵逃生的渴望一起沉入大海。 4.话剧《甲午海战》 编剧: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文工团话剧团集体改编;执笔:朱祖贻、李恍; 导演:熊佛西;舞美设计:孙浩然 主演演员:邓世昌--张名煜;丁汝昌--王烘升;李仕茂--冯纯超;王国成--张先衡;林永 升--盛吉明;王金堂--孙滨;李培青--李祥春;老水手--杨在葆、尘扬。 故事梗概 话剧「甲午海战」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所进行的「丰岛」和「大东沟」二次战役为主31 体,贯串各方面活动,概括表现了这一历史时间面貌。剧中塑造了以邓世昌、李仕茂、王国 成等人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以李大爷等为代表的人民群众的英雄形象。 编辑本段话剧简介 沪剧《甲午海战》祭海 改编演出: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 ;主要演员:洪立勇 话剧《甲午海战》是极其成功剧本,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将这戏改编演出。 编辑本段讲述 中央电视台栏目 主题:胡杨与邓世昌的不解情结 编导:贺少滨;制片人:梁红、张国飞 编辑本段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栏目《走遍中国》 制片人:辛梓 主题:[威海]刘公岛上寻“甲午” 编导:刘珈彤;摄像:晁明元 编辑本段纪录片 继 2002 年央视推出《刘公岛上寻甲午》专题,2007 年 8 月编导张玉洁带领摄制组再度 走进刘公岛,再次聚焦百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甲午海战。此次拍摄,还邀请了甲午战争研究 领域专家戚俊杰、王记华、陈悦(北洋水师网站创办人)以及威海电视台摄影师马鹏程。 编辑本段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栏目《走遍中国》 主题:甲午海战――败战新考(上、下) 编导:张玉洁;摄像:王文超;制片人:伊慧民 编辑本段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栏目《电影传奇》 主题: 《甲午风云》之沉默的海 制片人、主持人:崔永元 编辑本段银幕上演 中央电视台栏目《艺术人生》 主题:剑胆琴心李默然。 一部《甲午风云》让李默然蜚声全国,他把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风骨鲜明生动地呈现上了 银幕并永远地留在了观众的心中,成为中国银幕上别具一格的“硬汉”标本…… 主持人:朱军;制片人:王峥 编辑本段百家讲坛 中央电视台栏目《百家讲坛》 主题:大变动中的中国-甲午风云 制片人:聂丛丛;主 编:王 晓 主讲人:王晓秋 编辑本段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栏目《走遍中国》 主题:走进丹东系列节目《“甲午海战”疑云》 09 年 5 月《走遍中国》摄制组在丹东采访期间,在一座叫大鹿岛的海岛上,意外地发 现了一座邓世昌墓。在人们的印象中,甲午海战是在山东威海附近发生的,而且邓世昌是与 致远舰一起沉没于大海的。 那么, 在辽宁丹东的大鹿岛上怎么会有邓世昌的坟墓呢?这究竟32 是一处人造景观?还是真的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编辑本段甲午之战 北京电视台文艺评论栏目《五星夜话》 主题:解密真实的甲午海战 责编:孙涛 策划:国培源、浦寅、曾国义、刘兵, 主持人:徐春妮 08 年是第一支近代化的中国海军北洋水师成立的 120 周年,本期《五星夜话》走出演 播室来到山东威海卫刘公岛,这是当年北洋水师首脑机关的所在地。 编辑本段姜鸣主讲 凤凰网《世纪大讲堂――李鸿章与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主讲人: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专家《龙旗飘扬的舰队》 编辑本段电视剧 三十三集电视连续剧《船政风云》 它将发生在福州独具特色的,自虎门销烟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1866 年到 1885 年)近 20 年中国近代史历程,以船政兴衰为载体,深刻揭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大篇幅地展现 了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了共和革命的 前奏。剧中再现沈葆桢、左宗棠等人励精图治、筹建海防、开办船厂,也勾勒了从船政学堂 中走出的邓世昌、 刘步蟾、 张成、 严复等杰出的海军将士和第一批中国近代工业的优秀人才。 编辑本段电影 冯小宁导演最新作品《一八九四? 甲午大海战》 编辑本段纪录片 北京电视台栏目《档案解密》 编辑本段十、邓世昌大事年表 1849 年(清道光二十九年) 10 月 4 日 (农历八月十八日) 出生于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 (今广州海珠区) (龙导尾街)。 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 并始建邓氏家祠。因邓焕庄与妻子郭氏饱受世道黑暗和战乱之苦,殷切盼望邓氏家业昌盛, 就给他们的独生子起名为邓永昌;然而家业兴旺谈何容易,离不开时势和国运的大环境,故 知情达理的邓焕庄又将其子改名为邓世昌。字正卿。 1860 年(清咸丰十年)11 岁 邓世昌从小资质聪颖,勤奋好学,在家乡以优异成绩学完小学学业。邓焕庄觉得,无论 将来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还是从事别的事业,都必须学习洋文,进而学习外国先进科学 知识。这在把英语当作“蛮夷之语”的当时来说,是惊世骇俗的。当他携世昌到了上海之后, 先让他进了教会学校,师从欧人学习英语、算术。世昌接受新知识能力很强,学业上进步及 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与洋师对话,并能看阅英美原版书籍。洋师对他赞赏有加,十分喜 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 1867 年(清同治六年)18 岁 沈葆桢出任福州马尾船政大臣, 同时开办前学堂制造班和后学堂驾驶管轮班。 学堂开始 招生,生源主要为福建本地资质聪颖、粗通文字的 16 岁以下学生,后由于生源不足,招生 一直扩展到广东、香港一带,并将年龄要求放宽到 20 岁以上。邓世昌得知此消息后立即禀 告父亲,要求报考。开明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邓世昌回到广州,参加考试, 成绩优秀,顺利考取驾驶专业。当时参加报考的学生,家境贫寒之士占大多数,其次是受到 外国影响的家庭和商人子弟、外国学堂学生。报名者必须将三代名讳、职业、保举人功名经33 历填写保结,并要取其父兄及本人的甘结。/view/21612.htm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丁汝昌丁汝昌 丁汝昌(~)晚清北洋海军提督。字禹廷。安徽庐江县人。早年参加太 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 作战,官至记名提督。1879 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 年 1 月,率北洋水师官兵 200 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 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威海卫之 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 境。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v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 以谢国人。 中文名:丁汝昌 1836 年 11 月 18 出生日期: 别名: 丁先达、丁禹廷 日 国籍: 中国 逝世日期: 1895 年 2 月 12 日 安徽省庐江县石头 职业: 北洋海军提督 出生地: 镇 相关事件: 威海卫之战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基本年表 淮军将领 黄海大海战 威海卫之战 事件影响 灵柩葬地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负面评价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基本年表 淮军将领34 黄海大海战 威海卫之战 事件影响 灵柩葬地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负面评价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丁汝昌,原名先达,也作雨亭,号次章。原籍安徽凤阳县,祖先在明初投军入了卫所, 后人成了卫籍,落户在庐江县北乡丁汝昌坐姿照 石嘴头地方,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后来该地改名为丁家坎村。咸丰末年,丁汝昌家迁巢县 高林乡郎中村(今安徽巢湖市高林镇汪郎中村) ,丁汝昌的父亲丁灿勋,以务农为生,生活 贫苦。 丁汝昌幼年曾入私塾读了三年书, 因家境贫穷,自十岁起失学,出外帮人放牛、放鸭、 摆渡船等, 以补贴家用。 十四、 五岁时, 被父亲送到同族伯父的豆腐店学徒。 咸丰元年 (1851 年) ,庐江一带发生严重灾荒,丁汝昌父母先后病故。三年十二月(1854 年 1 月) ,太平军 占领庐江,丁汝昌参加太平军。后随太平军驻扎安庆,成为程学启的部下。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基本年表 1879 年(清光绪五年) ,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也属洋务运动代表人之一。 1881 年 1 月, 率北洋水师官兵 200 余人赴英国, 接带清政府在英订购的“超勇”和“扬威” 巡洋舰回国。 1888 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任职期间对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 的建设呕心沥血,严于律己,但整肃军纪不够严厉,贪腐严重,但其人严重依赖李鸿章,言 听计随,北洋海军在其领导下,俨然为李氏家军。《坂上之云》的丁汝昌 1891 年,率舰队访问日本。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曾陈请清政府再购新舰,增 强北洋海军实力,以防外患,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巧克力 下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