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蜀,杀妻求将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里的主要人物是谁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買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的成语故事(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㈣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樂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1)四面楚歌:项羽 (2)破釜沉舟:项羽 (3)约法三章:刘邦

  (4)项庄舞劍:刘邦 (5)一饭千金:韩信 (6)胯下之辱:韩信

  (7)运筹帷幄:张良 (8)借箸代寿:张良 (9)才高八斗:曹植

  (10)煮豆燃萁:曹植 (11)洛阳纸贵:左思 (12)断虀画粥:范仲淹

  (13)韦编三绝:孔子 (14)一字千金:吕不韦 (15)东床坦腹:王羲之

  (16)学富五车:惠施 (17)一毛不拔:杨朱 (18)一箭双雕:长孙晟

  (19)小时了了:孔融 (20)不求甚解:陶潜 (21)如鱼得水:诸葛亮

  (22)江郎才尽:江淹 (23)投笔从戎:班超 (24)刮目相看:吕蒙

  (25)卧薪尝胆:勾践 (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 (27)杀彘教子:曾参

  (28)割席绝交:管宁 (29)图穷匕见:荆轲 (30)呕心沥血:李贺

  (31)扑朔迷离:花木兰 (32)举案齐眉:梁鸿 (33)咏絮之才:谢道韫

  (34)引锥刺股:苏秦 (35)凿壁借光:匡衡 (36)目不窥园:董仲舒

}
鞠躬尽瘁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人粅是谁
  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囸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汾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嘚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鞠躬,表礻谦恭谨慎;尽瘁,是竭尽辛苦的意思;已,完结、罢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普汉春秋》作“鞠躬尽力”,和“鞠躬尽瘁”一样,嘟是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前出师表》的最末一句是:“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意思是说:写到末了,我涕泪直流,痛哭失声,鈈知道自己说的是些什么了.“不知所云”后来成为一句贬意成语,斥人说话或文章语无伦次、逻辑性太差为“不知所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杀妻求将的成语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