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鬲葬在哪里 胶鬲是什么时候背叛重生纣王玩转封神的

拒绝访问 | tc.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tc.)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6b8bd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两个人为何不把鲜桃放回到原处!”古冶子说着抽出剑来,拉开决斗的架式。
   大力士公孙接、田开疆说:“我们的勇武不如你,功劳赶不上你。我们毫不谦让地抓起鲜桃,是贪婪的表现。既然都这样了,如果
我们还不死,是太不知羞耻了!”
   于是公孙接、田开疆就把两个鲜桃放回原处,然后拔剑自刎了。
   看到这种惨烈的场面,最后一位大力士古冶子说:“你们两位都死了,惟独我还活着,这是不仁爱;用语言羞辱人家而夸耀自己,
这是不道义;悔恨自己的行为而不去死,这是没有勇气。你们两位都送回鲜桃,为保持气节而自杀了,难道我会单独享受两个鲜桃吗?”
   于是,古治子也自杀了。
  三人把勇敢和气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结果为了二枚鲜桃都自杀了,这是晏婴用的计策,为齐国除了隐患,这件事办得干净利落,没
费吹灰之力,晏婴真是机敏过人啊。  
  大谋略:要想战胜自己的对手,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看准对方的弱点和矛盾,再采取行动,这才是有的放矢。
  齐臣宴上挫晋使
  春秋时,晋国实力雄厚,晋平公意图雄霸中原,打算从弱小的齐国下手,于是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假借访问之机摸摸虚实。齐景公
不敢怠慢,便大摆酒宴,热情款待这位上国使者。
  宴会过程中,齐景公满面堆笑,频频向范昭劝酒。范昭见自己受到如此的厚待,露出得意的神色。范昭对齐景公说:“请把君王的酒
杯借我用一用。”齐景公马上吩咐左右侍从:“把我的酒杯斟满,为上国使者敬酒。”范昭端起齐景公的酒杯一饮而尽,得意洋洋地扫视
着齐国群臣。
  齐国的上大夫晏子看在眼里,很不是滋味,心中暗想,你身为臣子竟然用我国君的酒杯,这是小视我齐国,对君王不敬啊!想到这里
,晏子便对待从说:“撤掉这个酒杯,再给君王换一个干净的!”范昭一看,竟是个身高不足五尺,衣着朴实的上大夫。虽然晏婴其貌不
扬,但气宇轩昂,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
  这时,范昭眼珠一转,便假装喝醉了酒,起身跳起舞来。舞了几下,他对乐师说:“请给我奏一曲成周之乐,大家欢乐一番。”原来
这“成周之乐”是指专门供周天子用的音乐。乐师一脸严肃的说:“实在是抱歉,下臣没有这个本事。”范昭看到齐国的臣子们都这么不
好惹,便以酒喝多了身体不适为由,急忙离席回驿馆去了。
  齐景公见上国使者难堪的离席而去,心有不安,他面带怒色地对晏子说:“晋国是个大国,他们派使者和我国交往,我们好好招待还
怕失礼,可你却触怒了他。如果因此引起两国的冲突,敌强我弱,我们这岂不是自讨苦吃吗?”
  晏子不慌不忙地答道:“国君不必担忧。范昭并不是不懂礼节的人,他今天当面羞辱我国,其实是想试探一下我们的态度,因此臣给
他点颜色看看。”
  齐景公又问乐师:“那你不给客人演奏成周的乐曲是什么原因呢?”
  乐师回答说:“成周的音乐,是天子用的青乐,一定要国君舞蹈时才能演奏,范昭只是个一个臣子,却想在您的面前用天子的音乐,
我当然不能给他演奏了。”
  晏子和乐师的一番解释,使齐景公转怒为喜,心悦诚服。
  范昭回到晋国以后,向晋平公如实汇报了他所观察到的齐国情况:“臣认为现在攻打齐国是不恰当的。在齐景公的宴席上我侮辱了他
们的国君,晏子马上就识破了我的用心;我冒犯了他们的礼制,又遭到乐师的顶撞。看得出齐国现在朝政清明,法度不乱,群臣勇而有谋
,我们万不可轻举行动。”
  晋平公听罢,只好放弃了征伐齐国的打算。
  大谋略:只有我们尊重自己,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你连自己都看不起,更别想让别人尊重你了。
  晏子机智斗楚王
  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子虽然身材矮小长相丑陋,却是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人机智。
  有一次,晏子作齐国的代表,前去楚国京城谈判。
  当楚王得知晏子要来到楚国的京城时,挖空心思,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办法,想利用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侮辱他,于是令人在京城城
门旁边挖了一口小洞,让管礼宾的小官带晏子从此洞进城。
  晏子一行人到了,楚国管礼宾的小官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领他从小们进去。晏子不进,看看周围等着看笑话的人群,十分惊讶地说
:“啊呀,今天我恐怕来到狗国了吧?怎么要从狗门进去呢?”楚国管礼宾的小官被说得面红耳赤,讨了一脸没趣,只好引他从大门进了城
  晏子走进楚宫,楚王腆着肚皮,高高地站在台阶上,傲慢地瞟了晏子一眼,问道,“你们齐国难道就没有人了吗?”
  “臣不知大王这‘无人’是什么意思?”
  楚王说:“寡人想知道你国中有多少人?”
  晏子从容地回答:“齐国都城临淄有七、八千户人家,房屋一片连着一片,街上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踩着脚跟,张开衣襟就象乌
云遮天,挥把汗水有如暴雨滂沱,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拉长了脸吭了一声,又问:“既然这样,你们齐国怎么单单派你出使呢?就派不出比你更强的人来吗?”
  晏子笑嘻嘻地答道:“怎么派不出呢?可是我们齐国委派大使是有规矩的,有才干的贤人派去见有才干的国王,无能之辈才派去见无
能的国王。我晏子是齐国最无能的一个使臣,所以就被派来见您了。”
  大谋略:遇到那些傲慢无礼的人,不要姑息迁就,应该运用智慧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还以颜色。
  桓公失地得诚信
  齐桓公即位后,亲率大军伐鲁。以报鲁庄公扶持公子纠争位之仇,鲁军节节败退,齐国大军长驱直入到距离鲁国都城只有五十里的地
方。鲁庄公派使者向齐桓公说,鲁国愿意以齐军现在驻扎的地方封土为界,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臣服齐国。齐桓公非常高兴,答应了鲁
庄公的求和,并要求他在三天后与自己会盟。
  会盟前一天,曹刿对鲁庄公说:“国君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呢?”鲁庄公不解其意,问道:“先生您说的是什么
意思呢?”
  “生而又生是指如果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然会扩大,您自身也一定会安乐,假使您不听微臣之言,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也必定遭
到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曹刿说。
  现在鲁庄公是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他听完此言,只好爽快地说:“那好吧,我愿意生而又生!”
  于是曹刿如此这般地把他的计策告诉了鲁庄公,庄公听了笑逐言开,连声说:“好,好,好!”
  第二天,鲁庄公和曹刿都暗藏宝剑来到会盟的地方,这时齐桓公已经以胜利者的姿态等他们很长时间了。
  鲁庄公达到会盟地点之后乘齐桓公不备,拔出剑来抓住了他,大声地对他说:“鲁国的封地本来就不多,现在被你们霸占的只剩下五
十里了,没有土地就无法生存,这和跟你拼命一样都是死,就让我死在你面前吧!不过,在我死之前,我要让你……”
  齐桓公没想到事情突然会变成这样,一下子也没了主张,只盼着管仲能够想办法救他。
  管仲和鲍叔牙见情况不妙,想要冲上土坛救主。曹刿拔出剑来站在台阶上说:“不许上来,不然我就先把齐桓公给杀了。”
  鲁庄公再次大声地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了。不然的话,我就和你拼个鱼死网破,你我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管仲一听此话,马上在土坛下大声地对齐桓公说:“君主的安危比所有的领土都重要,国君您还是答应了吧!”
  在鲁庄公的威逼下,齐桓公只好答应了。齐鲁两国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并为此签订了盟约。
  齐桓公回国后,觉得十分窝囊,他又气又恼地想撕毁盟约。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群臣时,管仲马上反对说:“这不行。在盟会开始的
时候,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与您签订盟约。可是您却没有看出这一点,这不能说是聪明。面对危难却不能不受人家的胁迫,这不能
说是勇敢。而答应了人家却不还给人家土地,这不能算作诚信。一不聪明,二不勇敢,三不诚信,缺乏了这三条又何谈建功立业呢?我们
还是给它土地吧,这样虽然失去了土地,也总还能得到诚信的好名声。用四百里的土地就能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
  听完管仲的话,齐桓公很是惭愧,他说道:“那好吧,就请仲父去处理吧!”于是管仲把土地还给了鲁国。但是从此以后,齐桓公在
天下诸侯中已经树立了诚信的好形象。
  大谋略: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能够彰显一个人良好的品质,他可以把耻辱变成光荣,把困窘变成了通达,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
保持诚信。
  禹多赏罚反世乱
  尧执政天下的时候,伯成子高因功勋卓著而被立为诸侯。尧年老后把天子之位传给了舜,舜后来也将帝位传给了禹。禹即位后不久,
伯成子高就告老还乡,辞去了诸侯之位,回到老家种田。禹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赶往伯成子高的家里看望他。禹到达他家的时候,伯成子
高正在田里耕种。
  禹快步地走到田里,问道:“你能辅佐尧、舜二帝治理天下。而现在帝位传到我这里了,您却辞去了诸侯之位。这是什么原因呢?”
  伯成子高笑了笑,说:“尧和舜二帝在当政的时候,没有奖赏而人们却极力向善,没有惩罚而人们却不敢为非作歹。现在您当政,却
频繁使用奖赏和惩罚,但人们都在争利还是不顺服,道德日渐衰微了,谋求私利的事也多了,我想后世的混乱也肯快就将到来了。”
  伯成子高说罢,面带和悦之色继续播种,不再回头看禹。禹也无可奈何,只好走了。
  大谋略:天下的杰出人士所考虑的是天下的长远利益,而自己必定是要身体力行:即使对现在有加倍的利益,但只要是对后世不利,
也绝不会去做。
  网开三面拢人心
  成汤在做部落酋长的时期,一日奉召觐见夏桀。他乘车路过杞邑,看见好多农人在田野里猎取鸟兽,一面下网一面祷祝着说:“从天
上掉下来的,从地下钻出的,从四面八方跑出来的鸟兽啊,请都入我们的网吧!”
  成汤看见此种情形,慨叹着说:“上有残民以逞的君主,下有残酷不仁的百姓,无怪国事日非、生灵涂炭。如果人人都这样残忍,再
这样赶尽杀绝,非但人类难以存在,鸟兽亦将绝种了。”
  于是,成汤将农人所下的网罗扯去三面,仅留一面,并且祷祝着说:“蜘蛛作网以杀昆虫,本来就已觉得残忍,而人类仿效更觉不仁
。今天我成汤网开三面,恳请世界上的鸟兽们,愿意向左的向左,愿意向右的向右,愿意向上的高飞,愿意向下的快跑;仅留这一面,捕
杀那些糊涂不怕死的。”他一边说一边不住虔诚地磕头祈祷。
  汉南地区的国家听到这个消息,深感成汤的仁德。于是,四十多个国家都归顺了成汤。人用四面之网捕捉野兽而未必能得,成汤仅一
面之网,却能使四十余国归顺,可谓极具智能。
  大谋略:成汤仁慈,泽子禽兽,所以四方归之;内心格局深广、为人宽厚者,最适合担当领导的重任。
  文王贤德葬尸骨
   周文王派人去修整池塘,人们挖出了一具尸骨,官吏将此事报告了周文王,请求将其弃之荒野。
   周文王摇摇头说:“不能丢弃,要重新安葬它。”
   “这可是一具没有主人的尸骨啊!”官吏说。
   “我难道不是它的主人吗?拥有天下的人是天下之主,而拥有一国的人是一国之主。” 周文王一脸严肃地说。
   “这个……”官吏顿时哑口无言了。
   于是周文王下令用衣棺将这具尸骨改葬在别的地方。
   天下人听到这件事后都说:“文王真是贤明的君王啊!就连死人的尸骨都受到了他的恩泽,更何况是活着的人呢?”
  大谋略:贪婪的人得到宝物却使自己的国家陷入了危险之中,而周文王得到了一具朽骨就能借它表白自己的仁德,这就是博爱。
  魏文侯礼贤下士
  魏文侯当政时期,礼贤下士,深得民心。当时,贤人段干木也居住在魏国,魏文侯久仰其大名,但一直没有机会谋面。
  有一天,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前经过,他双手扶在车前横木上以表示对段干木的敬意。
  魏文侯的车夫对他的举动颇为不解,问:“国君您为什么要扶轼致敬呢?”
  魏文侯说:“我是向段干木致敬啊?而且我听说,段干木把操守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即使拿我的君位与他的德行上的名声交换,
我相信他也绝对不会同意的,我又怎么敢对他傲慢无礼呢?我只是在地位上显赫,而段干木是在德行上显赫;我只是在财物上富有,而段
干木是在道义上富有啊!”
  车夫说:“既然如此,那您为什么不请他出来做相国呢?”
  “嗯,你说得很对!”于是魏文侯便去请段干木出来做相国,但段干木婉言谢绝了。文侯也没勉强,便赐给他丰厚的俸禄,并且经常
去他家里探望。
  魏国的人听说魏文侯礼遇段干木,非常高兴,写诗歌颂道:“我们的国君喜欢廉正,把段干木来敬重;我们的国君喜欢忠诚,把段干
木来推崇。”
  不久以后,秦王想出兵伐魏,司马唐劝谏道:“段干木是有名的贤人,而现在魏文侯礼敬他,天下无人不晓,现在对魏用兵会遭到他
人的唾骂啊!”
  秦王想了想,认为司马唐的话有理,取消了伐魏的行动。
  大谋略:如果做君主的人能够彰显白己的德行,天下的士人就都会归附他。要想国家安定,一定要得到贤士才行。
  入乡随俗行王道
  太公封到齐国,五个月过后,他来到周公那里,向他汇报治理的成果。周公问他:“你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成效呢?”
  太公说:“我顺从了伯禽是周公的儿子,被封为鲁公,经过三年才向周公报告治理鲁国的成效。当地的风俗,简化了齐国君臣之间的
礼仪,所以成效很快。”
  伯禽是周公的儿子,被封为鲁公,经过三年才向周公报告治理鲁国的成效。周公问:“你治理国家的速度为什么这么慢呢?”
  伯禽说:“我到鲁国后,要着手转变当地的民俗,改革民间的礼丧,丧事三年才除服,所以成效不是很快。”
  周公感叹说:“鲁国将来一定不及齐国!如果不简化一个国家的政事,百姓哪里肯亲近,为政之道能平易浅近,那么就会取得民心。
  周公问太公治理齐国的秘诀,太公答道:“我的治国秘诀就是重用功臣,尊敬贤者。”
  周公叹道:“在不久的将来,篡位弑君的逆臣一定会在齐国出现。”
  太公问周公如何治理鲁国。周公回答:“我的治国方略是重用亲属,尊崇贤能。”
  太公说:“鲁国后世一定会衰弱的。”
  大谋略: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如果刻意改变这种规律,只会让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巧献妙策获显贵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对此很发愁,于是替考烈王找到了很多能生育的女子,但仍然没有生出儿子。
  赵国人李园领着自己的妹妹来到楚国,想把妹妹献给楚王,可听说楚王不能生育,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因为时间长了,妹妹会因为生
不出儿子而得不到宠幸。李园就请求到春申君家当家仆,没过多久便请假回家,但他故意耽误归期。
  李园回来后拜见春申君,春申君向他询问这次归家的情况,李园说:“齐王派人去聘我妹妹,我陪侍使者喝酒,所以才会回来这么晚
  春申君问:“聘礼送来了吗?”
  李园回答说:“还没有。”
  “可否让我见见你的妹妹?”
  “可以。”
  李园马上就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随后就和春申君同房了。李园知道妹妹怀孕后,就和妹妹密谋策划怎样见到楚王。
  李园的妹妹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对春申君说:“楚王十分宠幸您,看重您,把您当成他的心腹。您任楚国宰相已经二十多年,可楚
王还没有继承大业的儿子,如果百年之后让他的兄弟继承王位,那么将来的继位国君,必将重用他原来的亲信,您哪里还能长久受到宠爱
呢?不但如此,您当权久,地位高,免不了得罪楚王的兄弟,如果楚王的兄弟继位,您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到那时,您的相位和江东的
封地也就危险了。现在我知道自己怀孕了,可别人还不知道。我受您宠幸的时间不长,如果以您尊贵身份和地位把我献给楚王,我一定会
受到楚王的宠幸。要是我运气好的话,就会生出一个儿子,那么,将来的大王就是您的儿子了,这样整个楚国都可以到手。您好好想想吧
  春申君认为这样做很好,他先派人把她安排在馆舍里,小心地伺候,然后向楚王报告。楚王召见之后就跟她同房,后来果然生了个儿
子,楚王就立他为太子,并册封李园的妹妹为王后。自然,李园也得到了提拨,很快就当权了。
  大谋略:机遇并不是随时都有,一旦遇见,就应该牢牢将它抓住,为自己的发展铺平道路。
  楚庄王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
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
人,就处以死罪!”
   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
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
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
  第二天上朝,楚庄王还是一言不发,这位右司马陪侍在旁。就在庄王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奏王上,
臣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
,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楚庄王觉得大臣们要求富国强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顿朝纲,重振君威的时机已经到来,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
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
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
  国内政局好转,于是便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又出兵讨伐晋国,在河雍地区,同晋军交战,楚军取得胜利。
  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于是楚国便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大谋略: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
握适当时机。
  豚尹谏庄王伐晋
  楚庄王准备攻打晋国,特派大夫豚尹前去探查虚实。豚尹回来说:“大王目前还不可以发兵攻打晋国,因为晋国在上位的人都忧思国
政,而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况且还有一位叫沈驹的贤明大臣在辅佐晋国的君主。依臣之见,此时攻打晋国会劳而无获。”
  于是,庄王放弃了攻打。隔了一年,庄王又派豚尹前去探查晋国国情。
  这一回,豚尹回来禀报说:“现在可以攻打晋国了。因为,贤明的大臣已经死了,围绕在晋国君王四周的,多是些谄媚奉承的人。晋
国的国君爱好享乐而不顾礼法,老百姓生活艰难而怨声载道。此时的晋国上下离心离德,不能合作,晋国国君众叛亲离。如果我们现在发
兵去攻打,晋国的老百姓一定首先造反。”
  应王听从豚尹的计谋,发兵攻晋,果然像豚尹说的一样,没费多大力气就攻下了晋国。
  大谋略:国富民强,关键有二:一是贤臣当权,二是百姓安居乐业。为政者不得不好好深思反省之。
  庄王大度得将心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平息了一场叛乱,回到郢都,开了一个庆功会。这个宴会名为“太平宴”。君王和臣子们都很高兴,从白天一
直喝到晚上,兴致依然未减。
   这时,外面刮起了大风,风声很大,好像要下雨的样子。然而大厅里却非常明亮,歌舞不断。忽地,从舞女中转出一位漂亮的美人
,这美人是庄王最宠爱的许姬。
   这时,庄王让她给大臣们斟酒。她走起路来像一只轻盈的燕子,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大臣们被他的美貌与翩翩姿态吸引
了,疯狂的喧闹声一下子被消灭了。
   突然,一阵风吹到大厅上,将所有的蜡烛都吹灭了。此时,许姬正在为一位大臣斟酒,那人趁着黑暗之际,拉住许姬的袖子,去摸
她的手。许姬也没有放过他,顺势将那人帽子上的缨子揪弄了下来,快步来到庄王前,向他叙述了这件事,要庄王快命人点烛,看看是谁
竟敢调戏她。
  调戏君王的宠姬,对君王是大大的不敬。这种行为触犯了君王的权威! 被拔下帽缨的那位大臣心想:这下大祸临头了,她在大王面前
这么一告状,我还不得让大王给处死?越想越害怕,甚至两条腿都开始发抖了。
  其他的一些大臣听到王妃跟庄王告状,心想:那个对王妃无礼的人这次肯定满门抄斩。大家都在等着看好戏,看庄王怎么处置那位大
臣,更想看的是:究竟是谁这么色胆包天,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调戏王妃。
  但庄王想了想,却高声喊道:“不要点亮蜡烛!寡人今天非常高兴,要与诸位喝个尽兴,今天众位爱卿一定要不醉不归,大家都把帽
缨拔掉,不拔掉帽缨就是欺君。”
   于是,宫中一百多位大臣都拔掉了自己的帽缨,庄王才叫点烛。这样,他和许姬始终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谁。
   宴会散后,许姬不禁埋怨起庄王来。
   庄王笑笑说:“今天是我请文武百官来喝庆功酒的,大家兴致很高,酒喝得很多,在醉意中做出那种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我如果
按你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为你出了这口恶气,却让群臣不欢而散,那大臣们就会说我心胸狭窄,这样,以后谁还会为我拚死效劳呢?”
   许姬听了,心悦诚服。
   后来,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唐狡作为前部主帅的副将,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他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使楚军
进展顺利。庄王要厚赏唐狡。
   唐狡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说:“我不敢接受大王的厚赏,只要不治我的罪,臣下已经是十分感激了!”
   庄王感到不解:“为什么呢?”
   唐狡磕头答道:“上次‘绝缨会’上,拉了王妃手的人就是我呀!蒙大王昔日不杀之恩,臣下定当舍命相报啊!”
  说罢,他又冲进阵中,奋死拼杀,终于大败晋军。这一战役的胜利,楚国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大谋略:宽大,表面看似乎是一种让步,实则乃每一个领导者、管理者的必备素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扬其优而隐其缺。倘若求
全责备,则世上无人可用。
  晏子巧谏齐景公
   齐景公十分喜爱竹子,在宫殿内外种了很多竹子,派官吏看守。一日,景公外出,经过竹林附近,突然发现有人在砍伐竹子。景公
看到竟然有如此胆大妄为的人勃然大怒,立即命人把伐竹的人拘押起来,准备处刑。
   晏子听说了,对景公说:“君王听过先君丁公的行事吗?”
   公说:“没有。是怎样的呢?”
   晏子答说:“当年丁公率军攻打曲沃,攻下曲沃时,下令手下士兵不得运财物出城,百姓可以自由进出。一天,城中有人抬着死人
出城,丁公看到后觉得怪异,叫人开棺检验,结果发现里面全是金玉。旁边的官吏建议杀了他们。丁公却说:‘用军队攻占别人的城池,
已经对城里的百姓带来了战乱的困扰。现在借着人多势众来取得别的财物,更是不仁道的。况且治理人民的领袖,应该要宽大仁惠,慈爱
众人,我不能随便杀人。’于是命令官吏放了他们。”
  景公听了,说:“很好!很好!”就令人放了砍伐竹子的囚犯。百姓听说了,更加拥戴他了。
  大谋略:当权者只有爱护百姓,宽大仁慈,这样百姓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戴他。
  孟子论一傅众咻
  孟子对宋大夫戴不胜说:“你想要你的国君为善吗?其中的道理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吧!假如有个楚国大夫在这里,要他的儿子学齐国
话,你说是请齐国人教他好呢?还是请楚国人教他好呢?”
  戴不胜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要请齐国人教他。”
  孟子说:“如果让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喧扰他,虽然天天鞭打他,要他会说齐国话,那是不可能的了。可是如果把他
安顿在齐国繁华热闹的街市,住上数年,虽然天天鞭打他,要他放弃说齐国话而仍旧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
  孟子接着又说:“你曾说薛居州是个善士,推荐他,叫他住在君王的左右,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君王为善。假如君王身边的人,无论年
龄长幼、地位尊卑,都是同薛居州一样,就好比楚国人置身于齐国的街市一样,那么,君王还会和谁去做不善的事呢?反之,假如君王身
边的人,都不是同薛居州一样,就好比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喧扰那人学习齐国话,那么,君王还和谁去做善事呢?这样看来,光是一个薛居
州,势力孤单,会对宋王起什么作用呢?”
  大谋略:贤臣,常在君王身旁孤掌难鸣,就因如此,在位者更该重用贤者,不要冷落贤者,反让谄媚之人蒙骗了自己。
  虞卿妙言谈联盟
  魏国要求和赵国结盟,赵孝成王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召虞卿来商量。
  虞卿路过平原君家,平原君对他说:“希望你去谈论结盟的事。”
  虞卿到朝廷见赵王,赵王说:“魏国要求和我们结盟。”
  虞卿答道:“这是魏国的失策。
  赵王马上说:“别着急,我还没有答应他们呢!”
  虞卿则说:“这是大王的错误。”
  赵王顿时有些不解,便问:“魏国要求和我们结盟,你说这是魏国失策;但我没有答应,你又说这是我的错误。你说我应该怎么做呢
?难道我们不可以和他们结盟吗?”
  虞卿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听说小国和大国结盟,胜利则大国独享福泽,失败则小国遭受灾祸。现在魏国是以小国来请灾祸,而大
王却以大国去推辞福泽,所以我说这是魏国的失策,也是大王的错误。我个人以为和魏国结盟对我们有利。”
  赵王听了,赞许地说:“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联合魏国结成连盟。
  大谋略:强弱相结盟,胜则强者受福,败则弱者受祸,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与人合作时,要洞悉利害关系,在适当时机做出对我
们最有利的决定,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广开言路保通畅
  周厉王当政的时候,法令苛刻,残害百姓,弄得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但周厉王满不在乎。大臣召公对此忧心忡忡,害怕会引起国
  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召公就把这种情况如实禀告了周厉王,并说:“百姓们都不能忍受您的政令,为了国家的安定,希望您能够改正
  “这个好办,我不久就会让国人不再有什么怨言。” 周厉王轻松地说。
  召公还以为周厉王会听取自己的谏言改过自新,谁知周厉王变本加厉,并派卫国的巫者去监视百姓的言论,只要听到谁对周厉王有丝
毫的不满,抓到以后格杀勿论。结果国内再也没有敢议论周厉王的人,熟人路上碰见连话也不敢说,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
  周厉王接到国中再也没有人议论自己的报告后非常高兴,马上把这种情况告诉召公,说:“你看,我这不是一下就消除了人们的怨言
  召公听了焦急地说:“您这样做是大错特错呀!”
  周厉王不以为然地说:“怎么会呢?我看爱卿是太过虑了?”
  “咳!您这只是堵住了大家的嘴,并没有消除人们的怨言啊!这就像是堵塞洪水呀!一旦决口,伤人必定很多。老百姓也就好比流水
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应该排除堵塞,让水流畅,治理百姓的人也应该让他们畅所欲言,尽情地发表意见。因此,天子处理政事的时候,
让公卿直言劝谏,让平民把意见转达上来,让全国的人都监督自己的施政过失,然后再由自己斟酌决断。这样做了以后,就可以根据下边
的谏言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呀!而如今您堵住了天下百姓的嘴,这恐怕会给国家埋下祸患呀!”
  周厉王听完这些话非常的不高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拒绝了召公的意见,依然派人到处监视百姓的言论。
  三年以后,国人不堪周厉王的暴政,终于揭竿而起,昏庸残暴的周厉王被捉住了,义军把他流放到了彘地,周厉王最后老死在那儿。
  大谋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个国家就像是一个人的整体一样,如果人的经脉通达,那么身体就会健康;相反,如果经脉闭结,
精气不畅,那么就会产生各种病痛恶疾。
  郑庄公智平叛乱
   春秋时期,有著名的“五霸”,其实在“五霸”之前,就有郑庄公称霸于诸侯。郑庄公名叫寤生。虽然他是一国之主,但他的母亲
武姜却不喜欢他,时时偏护他的弟弟共叔段,总想把小儿子推上王位。
   郑庄公封给弟弟共叔段一个叫“制”的地方,武姜并不满足这个封赏,要他给弟弟改封一个叫“京”的地方,郑庄公没有拒绝,欣
然同意了。于是人们称共叔段为“京城大叔”。
   共叔段依仗着母亲对他的宠爱,认为哥哥拿他没有办法,就不断扩充势力,欲与郑庄公对抗。大臣们见了非常着急,都来劝说郑庄
公,让他加以防范,以免羽翼养成,造成后患。郑庄公却说:“看看再说吧。”似乎对共叔段的野心并无限制。
   不久,共叔段便把自己的势力扩充到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地区,进一步暴露了他反叛的野心。他集结兵力,修治城廓,打造武器,征
调士卒和战车,就要偷袭都城了。他还与母亲武姜商量好,里应外合,谋取国君之位。
   对于这些情况,郑庄公似乎并不在意。他依旧按规定的时间去洛邑朝见周天子。共叔段认为郑庄公不在都城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
来袭取都城。他还假借郑庄公的名义,说是来帮助守卫都城的。
   谁知郑庄公在都城附近埋伏了大量的战车和士兵,阻击了来袭都城的共叔段。见阴谋暴露,共叔段便退兵回到京城,不曾想郑庄公
已经派兵占领了京城,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便逃到鄢地去了,郑庄公派兵追到鄢地。共叔段在逃亡的过程中,被迫自杀了。这样,
共叔段谋反行为大白于天下,而郑庄公的行为是为了保卫国家的权力。
  其实,共叔段在母亲武姜的纵容支持下,早已有了篡位的意图,对此,郑庄公并不是不知道,但在最初的时候,共叔段并没有暴露他
的罪行,同时又有母亲的保护,他只得慢慢忍受,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后来,共叔段的叛意已露端倪,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如果郑庄
公此时采取行动的话,仍会落得个凌母欺弟的不义名声。直到共叔段谋反日期已定,并且正式开始行动了,郑庄公才断然采取行动,一方
面开展宣传攻势,另一方面用武力给予镇压,让国人了解共叔段的真面目。结果是,共叔段众叛亲离,兵败自杀,而郑庄公又显得宽宏大
度,仁至义尽,这便是郑庄公的高明之处。
  大谋略:当阴谋家的阴谋正在酝酿的时候,要沉住气,不要轻举妄动。等到他的阴谋将要付诸行动的时候,再给他沉重的一击,这样
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桓公大度用管仲
  齐襄公是个无道的昏君。当时的齐国,有两位高瞻远瞩、经天纬地的人才:一个是管仲,一个是鲍叔牙。他们两人商议说:“国君如
果再这样昏乱下去的话,必然会丧失政权。齐国的各位公子中值得辅佐的,只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我们各侍奉一人,先得志的一个就招
揽另一个。”
  他们说的公子纠是齐襄公的长子,是鲁国女子所生;公子小白是次子,是莒国女子所生。于是,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到了莒国,管仲
跟随公子纠到了鲁国。
  齐襄公的昏庸终于引起了群臣的愤怒,发动兵变,杀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随后,公孙无知也被刺杀了。众大臣派人去鲁国
迎公子纠为君,公子纠就带着管仲,在鲁军的护送下向齐国进发。
  却说公子小白在莒国听说齐国国乱无君,就与鲍叔牙计议,向莒国借得兵车百乘,也回齐国争做国君。
  这样,兄弟二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恶战。战斗中,管仲亲手射了公子小白一箭,使他受了伤。但最终还是公子小白杀死了公子纠,做了
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鲍叔牙是齐桓公的功臣,很受桓公信任和敬重,桓公任命他做了军队统帅。他没有忘记管仲,找机会向桓公推荐管仲。起初,桓公不
肯任用管仲,因为他曾经与自己为敌,还差点儿要了自己的命。鲍叔牙向他解释:管仲和我当初是各为其主,并没有错;要想干大事,就
必须心胸开阔。
  于是,桓公不计前仇,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宰相,最终成就了一代霸业。
  大谋略:人应该大度一些,要学的有气量,不能为些小节斤斤计较。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要做到心胸宽广,做到宰相肚里能乘
  齐桓公用人不疑
  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广求天下贤士辅佐。卫国人宁戚听到这个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他家里贫困,苦于没人举荐
自己。最后他心生一计,于是就替卫国商人赶着货车来到齐国。他们赶到齐国国都时,已经是傍晚,只好露宿在城门的外面。
  这一天,齐桓公正好在郊外迎接宾客,夜里打开城门,让装载货物的车子让开。迎宾队伍中的随从很多,火把也很明亮。这时,宁戚
正在车下喂牛,远远地望见了齐桓公,悲从中来,于是就敲着牛角大声地唱起歌来。
  齐桓公听到了歌声,细细品味歌词,说:“真是与众不同啊!这个唱歌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凡夫俗子!”说罢便下令把宁戚带回去。
  齐桓公回到宫中后,侍从们请示桓公如何安置宁戚。齐桓公赐给他衣服帽子,随即召见了他。宁戚见到桓公后便用如何治理国家的话
劝说他,桓公非常满意。
  第二天,齐桓公再次召见了宁戚。这一次,宁戚又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听了以后更加高兴,准备任用他担任要职。
  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劝谏道:“宁戚是卫国人,我们对他的底细还不是很了解。大王还是先核实一下,如果他确实是个贤德
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
  齐桓公笑着摇了摇头,说:“不必了。用人而疑之,这正是君主失去天下杰出人才的原因。”
  最后,齐桓公没有听从大臣的意见,对宁戚委以了重任。
  大谋略:当政者需要的是有利于他治理国家的主张,而并不是个人的背景所在。何况人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不拘泥于小节,这是成功的领导者选用人才的恰当做法。
  桓公陷愚公之谷
  春秋时期,齐桓公很喜欢打猎。
  有一天,齐桓公外出打猎。看到一只梅花鹿正在低头吃地上的草,于是就拉弓搭箭向着梅花鹿射了出去,但是没射到,却是梅花鹿受
到惊吓,疯狂逃跑。齐桓公紧迫不舍,追着追着,追到一个山谷里。梅花鹿不见了,齐桓公也不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他知道自己已
经迷路了。
  齐桓公正在着急之时,看见一个老翁走了过来。
  齐桓公便问:“老人家,这个山谷叫什么名字?”
   老翁说:“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
   齐桓公觉得很有意思,又问他说:“为什么叫做愚公之谷?”
   老翁说:“这是用我来命名的。”
  齐桓公更不理解了,就问:“看老人家的仪表,并不愚蠢啊,为什么说你是愚公呢?”
  老翁就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个老翁原来喂养了一头母牛,母牛生了一头小牛,小牛逐渐长大了。老翁把长大的小牛卖掉,用这笔钱
买了一头小马驹。一个年轻人看老翁放牧一头母牛,后边还跟着匹马驹,就强词夺理说:“这匹马是我的,你偷了我的马。”老翁说:“
这是我的马,你怎么说是你的呢?”年轻人说:“你前面牵着一头牛,后面跟着的确是一匹马,试问牛怎么会生出马来呢?这马是我的。
”说完也便把马牵走了。
   乡亲们听说这件事以后,都认为老翁愚蠢,小马驹被别人抢走了,为什么不知道向官府去告状?这不是愚蠢是什么?于是,乡亲们都
管老翁叫愚公。
   老翁讲完了自己的故事说:“又因为我从小就住在这个山谷里,因此乡亲们就把这个山谷命名为愚公之谷。”
   齐桓公听后,也说:“老人家你确实有点愚蠢,你为什么就把马白白的给了他呢?”
   愚公也不向他解释什么,只是微微一笑,随后便用手给桓公指了一条回到京城的路。
  齐桓公告别了老翁,回到了都城。
   第二天,早朝时候,齐桓公把这件新鲜事告诉给相国管仲。
   管仲听到这件事后,严肃地整理好衣服,拜了两拜说:“这是我管仲的过失啊。假如在唐尧时代,咎繇当法官,哪里会发生强抢人
家马驹子的事情呢?那个时代里,就算发生了像这位老人遇上的粗暴行为,老翁也一定不会给啊。这位老翁知道今天司法不公正,所以才
会乖乖地让别人夺去他的马啊。让我回去整顿一下政事,使司法公正,保护百姓,严惩恶人。”
  大谋略:当政者应该思想敏锐,见微知著,从小事中看到关系国家治乱兴衰的大政方针。
  齐桓公庭燎求贤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力迅速富强,成为春秋的第一位霸主。他为了表现自己广集贤士的决心,在宫廷前燃起明亮的火
炬,准备日夜接待各地前来晋见的人才。虽然他求贤若渴,但是,不知什么原因,火炬整整烧了一年,都没有人上门求见。一时间齐桓公
一筹莫展。
  有一天,京城东郊来了一个乡下人要求晋见齐桓公,声称自己有九九算术口诀的才能。齐桓公听说后觉得很可笑,于是派传令官告诉
他:“九九算术乃是末流小技,也配拿来见君主吗?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乡下人回答:“我远道而来,是专门来为国王解决难题的。我听说宫前火炬燃了一年也没有人上门,这是因为国王是个雄才大略的君
主,各地人才都自以为比不上他,怕在国王面前献丑被人讥笑,所以就不敢登门了。我的九九算术的确是微不足道的小技术,但国王如果
能以礼待我,还怕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不来吗?泰山所以高耸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江海所以深广是因为它积聚了每一条小溪
流。《诗经》中说过,古代的英明君王有事都去请教砍柴打草的农夫,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国王是一代明君,必定能礼贤下士。”
   桓公听罢心悦诚服,连连点头表示赞许,立即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了这个乡下人。果然不出一个月,四方闲人都纷纷前来了。
  大谋略:“泰山不让砾石故能成其大,汪海不辞小流故能成其深。”在用人问题上,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以宏阔的胸襟接待天
下之士,才能发现发展霸业的有用之才。
  臣子施惠利君王
   齐襄王即位(公元前283年),大臣田单辅佐他。有一次田单经过淄水,看见一老人涉淄水,受不住寒冻,出水后无法行走,田单就脱
下皮衣,给他穿上。
   襄王知道后嫌恶地说:“田单之施恩惠,不就是打算收买人心,想借此谋取我的国家吗?这样野心勃勃的人,不如及早防着他。”
   此时,襄王看看左右都没人,只看见一个名叫贯殊的人,于是襄王叫他来问道:“你听到我说的话吗?”
   贯殊回答:“听见了。”
   襄王又问说:“那你认为我该怎么办呢?”
   贯殊说:“启禀大王,王不如顺势当作自己的善处。大王应该好好地嘉勉田单的善事,下令说:‘寡人忧虑百姓饥饿无食,田单收
容他们,并且供养他们;寡人忧虑百姓寒冷无衣,田单脱下皮衣,给他们穿;寡人忧心百姓劳苦,而田单也忧虑百姓,合于寡人的心意。
’田单有这些善处,而大王嘉勉他;嘉勉田单的善处,也就是嘉勉王的善处。”
   襄王听完十分高兴,拍手说:“好!就这么办!”
  于是赏赐田单牛和酒,嘉勉赞赏他的行事。几天后,襄王派人到乡里察访,听见乡里的人谈论说:“田单爱人民,原来是大王教的啊
  大谋略:英明的领导者不会嫉妒部下的政绩,因为这正体现了他的领导有方。
  妙论民风与麦子
  春秋时期,齐国准备攻打鲁国,而齐军的必经之地就是鲁国的单父。
  单父的老百姓对宓子说:“麦子已经成熟了,请让当地的民众快点收割吧!这样既不资助敌人,又可增加粮食。”虽然多次请求,宓
子都没有同意。过了不久,齐军打了过来,顺便将麦子都割走了。
  季孙是鲁国的执政官,这件事让他很生气,于是便派人责备宓子,宓子不慌不忙地说:“今年的麦子没有收到,来年还可以再种。但
是,如果因为有敌人来侵犯就让不种地的也得到收获,那老百姓就会盼着敌人来侵犯了。单父一年麦子的收成,不会影响鲁国的经济,可
是如果老百姓产生了非分之想、侥幸之心,那么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季孙听了很惭愧,说:“我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叫我怎么好意思再见宓子呢?”
  大谋略:民心是很重要的,扰乱了民心就会扰乱一个国家。
  苏秦激将显才华
   苏秦说服赵王,建立了六国合纵联盟之后,却担心强大的秦国攻打诸侯,破坏六国合纵联盟,可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人选出使秦国
。于是就派人向张仪提醒说:“您原来和苏秦是最要好的朋友,现在苏秦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您何不前往拜见,让他助您实现自己的
   于是,张仪来到了赵国,请求拜见苏秦。苏秦告诫手下人不要为张仪通报,同时又让张仪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不能回去。后来苏
秦召见张仪,让他坐在下面,给他吃很差的饭食。并趁机责备他说:“你的才能不允许我恭敬地对待你。我不是不能给你带来荣华富贵,
只是你的才能决定我不能这样做。”张仪来到这里,原指望这个好朋友能够帮自己一把,没想到却遭到了他的侮辱,心里十分恼怒,想到
东方诸侯国中已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只有秦国可以威胁赵国,于是就只身前往秦国。
   事后苏秦对自己身边的人说:“张仪的才能在我之上,我自叹不如。如今我有幸先被重用,但是能操秦国权柄的,只有张仪。只是
他家境贫寒,见不了秦王。我担心他只会注重这些小利而丢弃了心中的理想,所以把他叫来羞辱一番,用这个办法来激怒他上进。你替我
暗地里给他送些东西。”苏秦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赵王,赵王马上派出车马,带上金币,让人偷偷跟随着张仪,然后慢慢靠近张仪,把车马
金钱送给他,张仪想用什么,就给他什么,但却不告诉他真实的情况。张仪终于得以见到了秦惠王。秦惠王拜张仪为客卿,和张仪商量讨
伐诸侯的事。
  苏秦派去的手下人见张仪已经得手,就来到张仪那里,向他辞行。张仪说:“没有您的帮助,我也就没有今天的地位。现在我已经功
成名就了,正要报答您,您为什么要走呢?”苏秦的手下人说:“其实我并没有帮您,真正帮助您的是苏秦。苏秦见赵国遭到秦国的攻打
,破坏六国纵约,认为除您没人能得到秦国的权柄,所以要当面把您激怒,而派我在暗地里帮您度过难关,所有这些都是苏秦的主意。现
在您已经在秦国取得了地位,我就要回国向苏秦报告消息去了。”张仪说:“哎呀,这些都是我学过的法术,我居然没有想到,看来我还
是不如苏秦!”
  大谋略:一个人的发展过于顺利,那么他的才能就不易显露出来。只有让他在曲折中发展,才能够激发他的斗志,展现他的才能。
  自尊者人必尊之
  春秋时期,孔子在卫国担任宰相。他的弟子子皋被任命为一个监狱的监狱长。有一回,有个犯罪的人被子皋依照法律将其左脚给砍掉
了,这个人后来当了守门人。
  奸佞小人无处不在,孔子按照自己的理想治理国家,难免会得罪一些奸佞小人。后来,这些人联合起来在卫君面前说孔子的坏话:“
孔丘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才能,他的弟子也个个都有不凡的本领。现在,他在卫国已势力很大,我们听说他准备作乱,主公应该先下手
为强啊!”
  卫君听信了谗言,于是下令逮捕孔子。
  幸亏孔子事先得到了消息,赶忙逃走了。同时,他派人通知弟子们,弟子们也一个个地逃走了。等子皋得到消息的时候,想要逃走为
时已晚,因为追捕他的人已把他住的地方团团包围起来。正在危急的时候,那个被子皋砍去左脚的守门人出现了。令子皋万万没有想到的
是,这个人竟然是来救他的,看门人把子皋藏在一个地下室里。官兵到处搜索,没搜到子皋,就向看门人打听,看门人手往东边一指,说
子皋已经朝那个方向跑了。官兵信以为真,忙向东边追去。
  半夜时分,看门人悄悄地给子皋送饭来了,子皋既深受感动,又有些不解,就问看门人:“先前,我依照国家的法令砍掉你的一只脚
,现在正是你报仇的时候了,你为什么反而冒险帮我逃命呢?我凭什么得到你这么大的恩惠?”
  看门人说:“虽然我的脚是先生砍掉的,然而,当先生想给我治罪的时候,您反复权衡法律条文,非常希望能减轻对我的刑罚,这一
点我是知道的。当定罪以后,您心中很痛苦,从脸色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我也是知道的。您并非是因为与我亲近才这样,而是因为您
的天性中有一颗爱心,这就是我救你的原因。”
  大谋略:由此故事我们可见,执法者应当严格依法办事。相反,如果你执法不严,不仅会使法律蒙羞,也会损害自己的人格。
  武公巧计惑吴国
   武公是郑国的君主,他一心想吞并胡国,于是决定采取先亲善胡国以取得信任,后伺机消灭的计策。
   他首先与胡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往来,然后将自己美丽的女儿许配给胡国国王。为了进一步取得信任,郑武公又故意将大臣们召集在
一起,同他们商量攻打别国的事情。胡国是一个小国,离郑国又比较近,在议论的时候当然要提到攻打它。
   果然,大臣关其恩当即说:“攻打胡国比较容易。”
   郑武公一听,非常恼怒,不等他解释,便下令将他推出去斩首,并说:“胡国是我们的友邦,你却让我攻打他,究竟安的什么心?”
   关其恩建议攻打胡国被郑武公怒斩的消息很快传到胡国,胡国君主非常感动,认为郑国真的是自己的友邦,于是对郑国便不加戒备
  郑武公见一切时机成熟后,就带领军队对胡国进行突然袭击,很快就将胡国灭掉了。
  大谋略:在和对手交锋的过程中,不妨给他制造假象,转移他的注意力,趁其不备,来个突然袭击,让对手防不胜防。
  孔子见小而知大
  鲁国曾经有这样一个规定:谁能赎出在其他诸侯国当奴仆的鲁国人,谁就能够从国库中支取一笔费用。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他是个大商人,在各个诸侯国做生意时赎出了许多做奴仆的鲁国人。但是,他回国后没有去领取该领的钱。子
贡觉得自己这件事做得非常出色,特意向孔子报告了这件事,满以为老师会大加赞扬一番。
  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孔子摇了摇头,叹息道:“子贡,你知不知道你做错了!哎,从今以后,鲁国在别国做奴仆的人不会有人再去赎了
。从国库支取金钱,并无损你的品行,而你不去支取金钱,以后就不会有人再去赎人了!”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有一次救了一个溺水的孩子。事后孩子的父亲用一头牛来酬谢子路,子路没有拒绝便将牛收下了。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赞赏地说:“今后鲁国人一定都会救溺水的人了!”
  果然不出孔子所料,在子贡的影响下,以后鲁国人在国外赎回做奴仆的鲁国人的寥寥无几了;而在子路的影响下,鲁国经常有人救助
溺水的人。
  大谋略:能够小中见大,从一些细微的事情中推知将来,一叶知秧,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是一种大智慧。
  虞和虢唇亡齿寒
  虞和虢,都是春秋时期北方的诸侯小国,晋国是当时的大国。
  有一次,晋国举兵攻打虢国,大军必须通过虞国的国境。于是,晋献公送给虞君一块价值连城的白璧,要求他同意通过。
  这时候,虞国的一个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君说:“大王千万不要答应他们!虞国和虢国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唇亡而齿寒,嘴唇没有了
,牙齿岂能自保?假如今天让晋国灭掉虢国,明天虞国必然也会跟着被灭掉。”
  虞君不听,接受了晋献公的白璧,同意晋军通过。晋军攻取了虢国以后,回过来就把虞国给灭掉了,这时候虞君再后悔却为时已晚。
  大谋略:“假道伐虞”之计,后来被历代军事家所沿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事物是相互依赖,共存共亡的关系,如果片面的看
待问题,没有考虑相互的关联,结果是会吃大亏的。
  骊姬设计夺君位
  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击败了西方的一个叫骊戎的部落。兵败后,骊戎便献上了美女骊姬。骊姬长得如花似玉,国色天香,晋献公非
常喜欢她,对她言听计从,后来竟立骊姬为夫人,但骊姬却时刻不忘当年自己部落被打败,总想着为骊戎报仇。但这并不是在短期之内就
能办到的,需要进行长远的谋划。
  当时晋献公已年老,骊姬的第一步计划就是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立为嗣君,以便将来能够将晋国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在奚齐之
前,晋献公已有几个儿子,而且已将申生立为嗣君了,所以为了排除这个障碍,骊姬思索着如何废掉申生。为此她设下了一条蜜蜂计。
  当时申生在外地。骊姬让晋献公将他召来都城,并设宴款待,席间骊姬向申生连连劝酒,不住地对他进行赞美,同时要他善待弟弟奚
齐,申生非常尊重这位后娘,连声答应,晋献公见他们相处得这么融洽,心里非常高兴。酒席散时,骊姬悄声对申生说,请他于明日陪她
在花园观花。申生感到左右为难,见后娘如此盛情,很难推脱,又想光天化日之下,又怕些什么,便同意了,晋献公年纪大了,耳朵有些
不好使,当时没听清什么,事后问骊姬,骊姬却换了一种说法,说是申生约她去花园看花。这就引起了晋献公的疑心。
  第二天,申生和骊姬如期来到花园。他们边走边观花,申生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不敢越轨。走着走着,忽然从前面飞来一些蜜蜂,围
着骊姬不停地飞动。骊姬显得很惊慌,忙喊申生为她驱赶这些蜜蜂。申生怕后娘被蜇,自己承担不起这个罪责,便走过去撩起宽大的衣袖
为她驱赶蜜蜂,这个情景被躲在山石后面的晋献公看见了。他老眼昏花,以为申生在摸骊姬,便出来加以阻止。骊姬便趁势跪到晋献公身
旁,说申生想非礼她。
  原来,骊姬早上梳洗时,在衣服上和头发上抹了很多蜂蜜,引来了一群蜜蜂。申生为人忠厚,不敢申辩,悄然退出,从此晋献公萌发
了废去申生嗣君之意。
  后来,骊姬又在申生进献的祭肉中做了手脚,当晋献公要吃祭肉时,她就找来一条狗,将祭肉扔给它,结果狗中毒而死,于是,她就
以此来做文章,说申生要毒死父亲。晋献公派人去捉拿申生,申生无法自辩就自杀了。
  接着,骊姬又想尽一切办法陷害晋献公的其他几个儿子,迫使他们逃亡出国,终于让她的儿子奚齐当了嗣君。此后,晋国陷入了一片
混乱之中,国势每况愈下,20年后,直到晋文公重耳回国执政,晋国的国力才慢慢得到恢复。
  大谋略:嫁祸于人是一些阴险者惯用的伎俩,要谨防这种人的算计。
  重耳受辱终灭曹
  晋公子重耳在逃亡列国时,有天来到了曹国,曹国国君原本不打算接待他。大夫僖负羁进谏,说重耳每只眼睛有双瞳仁,肋骨合生为
一,有异人之相,应该好好招待。曹共公这才来了兴致,想亲眼目睹一下。
  重耳来到曹国的都城,被驿馆的人请入馆中。接待人员只送上简单的水饭,重耳非常生气,就没有吃。驿馆的人又来叫重耳洗澡。重
耳由于连日奔波,身上很脏,也确实想洗洗澡,就进了浴室。正洗着,浴室门突然大开,曹君率着宠幸的几个大臣,穿着便服走了进来,
到重耳跟前,去看他的肋骨,还指手划脚,嘻嘻哈哈。重耳的随从问了驿馆的人,了解到是曹国国君,没有不为之愤怒的。
  大夫叔瞻知道这件事后,赶忙进见曹共公,劝他杀掉重耳,以绝后患。曹共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僖负羁让曹君厚待重耳,意见也没有被采纳,他回到家中,闷闷不乐。他妻子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就向妻子讲了实情。他妻子就劝他
说:“我早就听人家说,晋公子重耳将是万乘之主,身边的随从,也都是些万乘之国的将相之才。现在他们处于穷困境地,外出逃亡,在
这儿受到侮辱,一旦返回晋国主政,一定会伺机报复的。您若不提前与之结交将来一定要跟着遭殃。”
  僖负羁听了夫人的话后,马上派人连夜送了些金银珠宝和好酒好饭到重耳的旅馆中。这时候重耳他们还没吃晚饭,正感到饥饿难耐,
接到僖负羁送来的饭菜,十分高兴,就吃掉了饭菜,但把黄金和白璧悉数退了回去。僖负羁见后,更加佩服重耳的贤德。
  后来,重耳终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晋文公。他即位刚刚三年,就起兵伐曹报仇。曹被攻
破,叔瞻被杀,曹共公被抓,曹国也灭亡了。只有僖负羁受到了晋军保护。
  大谋略:不要小视或欺侮那些暂时落魄的人,一旦此人飞黄腾达之后,很可能会回戈一击,让你始料不及,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晋文公重赏雍季
  晋楚城濮大战—触即发,为了能够在这次重大战役中取得胜利,晋文公召集群臣共商良策。
  晋文公先问咎犯:“楚军兵多将广,而我军势弱。如何才能做到以弱胜强呢?”
  “我听说礼仪繁杂的君主,对于礼仪的盛大从来不会感到满足;而作战频繁的君主,对于诡诈之术从来就不会感到满足。您只要对楚
国实行诈术就能够取得成功了。”咎犯回答说。
  晋文公听完咎犯的话后又问雍季:“你对此有何看法?”
  雍季说:“把池塘的水放干了来捕鱼,怎么会抓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肯定就没有鱼了。把山林烧光了来打猎,怎能获不到野兽呢?可
是第二年也就不会有野兽了。使用欺诈的方法,虽然现在可以苟且得利,但以后就无法再得利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还请国君三思而后
  晋文公思虑再三,最终还是采纳了咎犯的主张,从而在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军。
  晋文公回国以后论功行赏,却把雍季排在首位。不少人对此感到十分的诧异和不满。
  有人大胆地问:“城濮之战的胜利,是由于采用了咎犯的计策。您采纳了他的计策,而行赏却把他放在雍季的后面,这是什么道理呢
  晋文公听后笑了笑,说:“咎犯的话,是顾及一时,而雍季的话,是对百世有利,哪里有把顾及一时的放在对百世有利的之前的道理
  听了晋文公的解释后,大家都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孔子对这件事评论说:“遇到危难而用诈术,足以打败敌人;回国后尊崇贤人,足以报答恩德。晋文公虽然不能坚持到底,却足以成
就霸业了。”
  大谋略:道义是“百世之利”,而功利只是“一世之务”,只有尊崇道义,才是掌握了“胜之所成”。因此,行赏的原则应该以道义
为上,而以功利为下。
  举贤人不避亲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缺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担任这个职务?”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回答:“派解狐去,他可以胜任。”
  平公惊奇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大王您只是问我谁可以胜任县令职务,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
  于是,晋平公就委任解狐做南阳县令。果然,解狐励精图治,一扫弊端,地区治理非常
  成功,百姓赞不绝口。
  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缺少法官,你看,谁可以去担任?”
  祁黄羊回答:“依臣之见,祁午可以胜任。”
  平公又非常奇怪地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他,难道你不担心别人说你的闲话吗?”
  祁黄羊义正词严地答道:“大王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并没有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祁午当了法官,执法严谨,除害兴利,举国一片赞扬。
  孔子听说,高兴地赞道:“好,祁黄羊推荐人才,外举不避私人仇隙,内举不避亲子之嫌,真是大公无私啊!”
  大谋略:举荐人才,只见公义,无视仇亲的道德勇气,是国家社会人人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精神。能“公”才能去“私”,能去私才
能互信不疑,这是塞堵乱源的根本道理。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缺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担任这个职务?”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回答:“派解狐去,他可以胜任。”
  平公惊奇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大王您只是问我谁可以胜任县令职务,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
  于是,晋平公就委任解狐做南阳县令。果然,解狐励精图治,一扫弊端,地区治理非常
  成功,百姓赞不绝口。
  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缺少法官,你看,谁可以去担任?”
  祁黄羊回答:“依臣之见,祁午可以胜任。”
  平公又非常奇怪地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他,难道你不担心别人说你的闲话吗?”
  祁黄羊义正词严地答道:“大王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并没有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祁午当了法官,执法严谨,除害兴利,举国一片赞扬。
  孔子听说,高兴地赞道:“好,祁黄羊推荐人才,外举不避私人仇隙,内举不避亲子之嫌,真是大公无私啊!”
  大谋略:举荐人才,只见公义,无视仇亲的道德勇气,是国家社会人人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精神。能“公”才能去“私”,能去私才
能互信不疑,这是塞堵乱源的根本道理。
  区分巨翮与软毛
  晋平公渡江,伫立船头,眼望碧波万顷,江山如画,不禁长叹道:“唉,怎样才能得到贤人,共赏此乐啊!”
  在旁摇橹船家名固桑的听见了,说道:“大王说过分了吧!那龙泉宝剑产于吴越,灵蛇之珠生于江汉,和氏之璧出自昆山,这三种宝
贝虽没有长脚,大王想要,都马上能够得到。如今大王要是真的爱慕人材,贤士会不来吗?恐怕大王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什么,我还不爱慕人材?”晋平公生气地说,“告诉你,我门下养了食客三千多,早上粮食不够吃,晚上我就去收钱敛米。为了让
他们日子过得舒舒服服,我煞费苦心,还说我不爱慕人材吗?”
  “当然,当然,”船家回答,“不知大王见过鸿雁没有?鸿雁长了一身羽毛,可是它高飞冲天,依靠的只是翅膀上那几根刚硬的巨翮
;至于肚皮下、背脊上那厚厚的软毛,拔去一把,添上几根,都无所谓,是不是?”
  晋平公点点头。
  “那么,”船家微笑着问道,“请问大王的三千食客是翅膀上的巨翮呢,还是腹背上的软毛呢?”
  晋平公听罢,默然不语。
  大谋略:君主好士,贤士必然归附,然而士的能力亦有良、劣之别。要知道得一个真正人才,可胜过干百个平庸之辈,因而在人才的
选拔上,要有宁缺勿滥的原则。
  公仪休挑战自我
  公仪休爱吃鱼是出了名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吃鱼,达到了每日无鱼不欢的地步,一些小毛病甚至能靠吃鱼治愈。鱼对于他来说简直是
一种神奇的药物,因此天天都有人去给他买鱼。
  天天都吃同一种鱼当然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公仪休吃鱼也不断地变换花样。他吃过的鱼很多,既有淡水鱼,也有海里的鱼;既有南方
的,也有北方的。鱼的品种包括:草鱼、鲤鱼、鳙鱼、鲫鱼、黑鱼、黄花鱼、鲢鱼、青鱼、带鱼、墨鱼,大黄鱼、小黄鱼、还有鳝鱼、甲
鱼、泥鳅、对虾等,真是数不胜数。不仅如此,公仪休还特别讲究烹鱼方法,煎、炒、蒸、煮以及一些别人叫不出名字的方法,他都交替
使用。他挑选厨师的标准,主要就看他烹的鱼滋味美不美,花样多不多。他还常常亲自到厨房去指导厨师做出稀奇古怪的花样来;心情特
别好的时候,他还会亲自露一手,他的烹鱼手艺的确令人叫绝!
  这一年,公仪休当了鲁国的宰相。于是,上上下下认识他的人以及那些有求于他的人,都争着买鱼去送给他,出乎他们所料的是全都
被公仪休拒之门外。他的学生觉得很奇怪,对他说:“既然先生这么爱吃鱼,那为何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呢?”
  公仪休说:“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假如我接受了的话!办事的时候就会徇情枉法,徇情枉法,我就会有被革
去宰相职务的危险。到那个时候,就是我想吃鱼,这些人也不会给我送鱼了;我没了俸禄,自己又买不起鱼,那就不可能天天吃鱼了。与
其这样,我不如现在不接受别人的鱼,做个廉洁奉公的好宰相。虽然不能吃别人送的鱼,但我自己的俸禄能保证我天天有鱼吃。”
  大谋略:一个人往往是有所嗜好的,这种嗜好很容易成为他的弱点,因为别人可以利用他的嗜好损坏他的事业。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
嗜好和弱点,并提高警惕。
  勾践忍小成大事
   吴国和越国同处江南,相互交战,积下了很深的矛盾。先是越国杀死了吴王阖闾,后来阖闾之子夫差又将越王勾践俘虏了。勾践为
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由他的大臣文种买通了吴王的大臣,以割地、赔款、进献美女等极为优厚的条件向吴王投降。
   在这些利益的驱使之下,夫差同意越国投降,但仍把勾践夫妻作为俘虏押往吴国,这样越国就会陷入混难,再也不会对吴国构成威
   夫差将勾践押回吴国都城后,将他们夫妇软禁于一间石室之中,让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勾践整天蓬头垢面地干活,没有丝毫怨言
,似乎忘记了屈辱,已甘心为奴了。夫差还经常派人去察访。察访的人向他报告说勾践夫妇生活非常艰辛,但干活却很勤快,从不偷懒,
并没有看到不轨的举动。
   夫差出门时,还让勾践为他牵马,来到大街时,侍从还高声大喊:“快来看呀,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越王勾践,他现在已经沦落
为大王的马夫了。”于是街人纷纷上前对勾践又是推搡又是打骂。尽管勾践受尽了羞辱,但并没有异常的行为,似乎已麻木不仁了。
   时间一长,夫差认为勾践已经胸无大志,对他的管束也逐渐松懈了。
   一次,夫差受了风寒,在宫中养病。勾践知道后,带着焦急的神情前来探望。当他进门时,夫差正在大便,为避免尴尬,夫差赶紧
钻进被窝。勾践走到跟前,揭开马桶盖子,观察了一下粪便的颜色,再探出头去闻粪便,最后竟蘸了粪便放在嘴里尝一下,然后对夫差说
:“恭喜大王,大王的病已无大碍,马上就会好的。”
   夫差被他的异常之举搞糊涂了,忙问:“你怎么知道的?”
   勾践回答说:“我看大王的粪便是黑色的,闻了以后有奇臭,尝了以后却带了一丝苦味,说明肚中的毒物已经经过粪便排出,毒物
既出,大王的病也就没有大碍了。”
   夫差听了非常高兴,说:“难得你如此真心。”勾践煞有介事地回答说:“儿子为父亲尝便,古时候就已经有了,臣子为君王尝粪
,就从我开始吧。”
   夫差听了十分感动,说:“等我病好了以后,就会放你们回国。”
   几天之后,夫差的病好了,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放勾践夫妇回国,这时在越国代王主政的大臣文种已带人来接了。
  回国以后,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十年教训,十年生聚,使越国恢复了元气。后来他趁吴王夫差出兵与中原大国争霸之时,攻打
吴国,经过多次战斗,终于把吴国打败了,夫差走投无路,只得自杀。勾践忍小谋大,发奋图强,不仅打败了吴国,而且一度称霸诸侯。
  大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事者,应该忍受得住眼前的屈辱,敢于和命运抗争。
  勾践敬蛙壮士气
  越王勾贱,经过会稽大战,败于吴王夫差,订立城下之盟,被俘北归,为吴王赛马。后用文种的计策,献美女西施,方得释放还越。
乃矢志复国,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在其立志图强期间,有一天越王勾贱乘车经过禹穴边,突然看见一只青蛙,蹲伏在马路中央,见勾践的车驾到来,竟毫不躲避,而且
气鼓鼓地两眼圆睁,好像不满越王干扰它的生活安宁,准备和庞大的车驾一决高低似的。
  越王立起身来,就从车上对青蛙敬礼。车夫看到之后说:“大王,那不过是只青蛙,您干什么跟它敬礼?”
  越王说:“不要小看了这只青蛙,区区一只青蛙能有这种勇气,敢拦阻车驾,难道说不值得致敬吗?”
  这点小事,一经传开,全国军民无不鼓舞。人们都认为越王对小小青蛙的勇气都如此敬重,何况对他的部下呢!因此人人都在战斗中
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乐意为他效死。
  最后,越国终于战胜吴国。
  大谋略:在上位者一个真心赞许的眼神或动作,可以使部属感到理解、信任、体贴和关怀,可以激起“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那么
想要成就的事业,有什么办不成的呢?
  卫灵公纳谏行善
  有一年冬天,卫灵公下令调集民工在宫中挖一个大池塘。天气严寒,百姓劳作非常辛苦,但却敢怒不敢言。
  大臣宛春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劝谏卫灵公:“天气如此寒冷,还要兴办工程,恐怕会损害老百姓。”
  “我不觉得天很冷呀。” 卫灵公不以为然地说。
  宛春说:“国君您穿着狐皮裘,坐着熊皮席,屋里又有火炉,当然不会觉得冷了。而现在老百姓的衣服捉襟见肘,破旧不堪,鞋子坏
了都来不及修补。您是不觉得冷,而百姓却感到冷得很!”
  卫灵公称赞地点点头道:“你说得很好,我马上下令停工。”他立即下令停止了修池工程。
  宛春告退后,侍从们都在一旁劝说道:“国君您下令要民工挖池,如果百姓知道是因为宛春劝谏大王,而下令停止工程,这样做会使
百姓感激宛春,而怨恨您的。这恐怕对国君您不利吧!”
  卫灵公对此不以为然,淡然一笑地说:“你们太过虑了,怎么会这样呢?宛春不过是鲁国的一个平民而已,而我任用了他,老百姓对
他的了解还很少。现在我要让老百姓通过这件事了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善行一样,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吗?”
  大谋略:一个人要想取得很多人拥护的话,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品德,没有仁德的人必然会众叛亲离的。
  扁鹊怒责秦武王
  名医扁鹊拜见生病求医的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处指给扁鹊看,扁鹊要求动手术进行根治。
  这时武王身边的一名侍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边,动手术不一定好得了,而且将会使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武王把侍臣们的话告诉扁鹊。扁鹊气愤地把医具扔在了地上,说:“大王跟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疗,却又让不懂医术的人来坏事。假如
用这种办法去管理国家的政事,那么,大王一次失当的举动就足以叫秦国灭亡啊!”
  大谋略:谋事必须择人,不可以不看对象。装腔作势,油腔滑调者,不足与谋正事,“当心小人”应该是你时时谨记在心的律条。
  威公痛哭晓国危
  蔡国的威公关起门来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泪都干了,血都流了出来。
  他的邻居从墙外看见他这副伤心样子,就问他说:“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呢?”
  威公答道:“哎,我们国家就要灭亡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
  邻居奇怪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呢?”
  威公解释道:“因为我听说,病得快要死的人,良医也束手无策;快要灭亡的国家,再高明的谋略对它也不起作用。我曾多次劝谏我
们的国君,国君都不采纳,所以我知道国家快要灭亡了。”
  邻居听了威公的话,立即采取行动,不久全宗族的人都搬到楚国去了。
  经过几年,楚王果然起兵讨伐蔡国,而威公当年的邻居则身居楚国的将军,带着士兵回来征讨,俘虏了很多人。
  这时,他忽然想到:“会不会有兄弟老朋友在俘虏中呢?”他仔细一查看,果然看见威公被绑在俘虏群中。
  于是,他走上前去询问威公:“既然你早就知道蔡国会灭亡,为什么不赶快逃往,竟然落到这个地步呢?”
  威公慨然答道:“我为什么不落到这个地步呢?我听说过:能说的人是能做的人的仆役,能做的人是能说的人的主人。你能行动,我
能谈论,所以你是主人,我是仆人,我怎么会不落到这个地步啊!”
  威公这位邻居就去向楚王求情,把威公给放了,并和他一起到楚国去为楚王效力。
  大谋略:先知而不行者,等于后知;后知而先行者,等于先知。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掌握先机,因此才
能称雄于当代。
  冯谖智助孟尝君
   战国时,孟尝君在齐国担任相国。跟以前相比,孟尝君变得更加富有了,养的门客最多达3000人。他为了养活这些门客,就向他的
封地薛城的百姓放高利贷。一年过后,由于薛城的收成不好,贷款的人都无力偿还利息。孟尝君就把自己的门客召到一起,问道:“有谁
能够替我到薛城去收债?”
   有个叫冯谖的门客说自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孟尝君非常高兴,叫总管把合同契据给冯谖装载在车子上,让他到薛城去收账。
   临行前,冯谖问孟尝君:“债收齐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
   孟尝君答道:“看我家里缺少的买吧!”
   冯谖驱车到了薛城,那里的百姓听说有人来收利息了,叫苦之声不断。冯谖就假托孟尝君的命令,当众焚毁了那些契据,说是那些
钱不用还了,老百姓非常感动,齐呼万岁: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你买了些什么东西啊?”
   冯谖答道:“你说过:‘家里缺什么东西就买什么。’我想,你库里堆满了钱财,畜栏里养满了牲畜,堂下站满绝色美人。你家里
所缺少的只有‘义’,所以我就替你买回了‘义’。”
   盂尝君感到不解:“我不明白先生的意思?”
   冯谖说:“借你钱的,很多都是穷苦的老百姓,当下利滚利,他们越来越穷,即使去向他们逼债,也不会讨到分文钱,要是将他们
逼急的话,他们就会逃走。因此,这些借据就相当于无用的废纸,烧毁这些无用的东西,主动放弃不可得的空帐,就会让您的封地的人民
拥护您,亲近您,我认为收回民心比收回利息更有用啊!”
   “先生的目光真是远大呀。”孟尝君无可奈何地拱拱手说。
   后来齐王听信谗言,解除了孟尝君的职位。除冯谖外,其余的门客都弃他而去了。在万般无奈之下,孟尝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
城。在离薛城百里远的地方,薛城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欢迎他的到来。孟尝君对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义’,到今天终于见到了他
的作用。”
   冯谖说:“狡兔准备了三个洞穴,方能免于一死。您至少也得有三个安身的地方,才能高枕无忧。”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到秦国去游说。他对秦昭襄王说:“齐国之所以能变得这么强大,全靠齐国的相国孟尝君。现在齐王免了他的
宰相之职。如果秦国能重用孟尝君,他—定会全力辅助大王,让秦国变得更加强盛。”秦王就准备了2000两黄金,派了10辆车子,去迎接
   冯谖回到齐国,对齐王说:“臣下听说秦王准备了2000两黄金、10辆车子,要来迎接孟尝君去秦国。如果孟尝君去了秦国,就会让
秦国变得更加强大;大王还是抢在秦国使者之前,去薛城把他请回来,恢复他的宰相职位,增加他的封邑,那么秦国的阴谋就会被挫败。
”齐王派人到边境去打探消息,证实冯谖没有说假话,就马上按照冯谖的话去恢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位。
   这时,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你还得去向大王要一些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那么您的地位才不会被动摇。”宗庙在薛城建好后,
冯谖对主人说:“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您将不会有什么忧患了。”
  此后,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相国,再也没有遭受过祸难。
  大谋略:民心是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的基础,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同时,统治者为了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也要为自己作好长远
  言行如一事可成
  魏武侯派吴起担任西河的太守,西河西边就是秦国,秦国有个城池靠近秦魏边境。驻守这个地方的秦国士兵经常来西河骚扰边民,西
河百姓久受其害,对秦军士兵恨之入骨。因此,吴起一来,就决心一定要将这座秦城攻下。
  可是,吴起手下兵力不足,临时征兵又很难征到。怎么办呢?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一天,吴起叫人把一根车辕子搬到北门外面,并把它斜靠在北门的一侧,旁边贴着一张告示:“如果有人能将这根车辕子搬到南门外
面,本太守将赏给他良田二十亩,上等住宅一套。”落款处是吴起的亲笔签名,并赫然盖着“西河太守”的大印。
  消息很快传开了,许多人围着车辕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可就是没有人动手去搬。
  一直到傍晚时分,北门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看了看告示,又看了看车辕子,将信将疑地问那负责监守的士兵:“这是真的
  “你没看见太守的大印吗?” 那士兵回答。
  小伙子心里还有些狐疑,但他鼓起勇气决定试一试。于是,他扛起车辕子,迈开大步,穿过繁华的闹市区,一直送到南门外面。小伙
子身后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一方面嘲笑小伙子白日做梦,想得到飞来的横财,另一方面也想看看事情的究竟。
  负责监守的士兵看见车辕子送到了指定地点,就领着小伙子进了太守府。不一会儿,小伙子出来了,他满心欢喜,手里拿着太守赏给
的田契和房契。看热闹的人见了,眼红得不得了,后悔这么简单的事,当初自己为什么就没有试一试呢。
  第二天,吴起又叫人把一石豆子放在东门之外,出告示说:“假如有人把这石豆子送到西门外面,本太守将像昨天一样给予奖赏。”
落款处依然是吴起的亲笔签名和西河太守的大印。
  这一次,人们都争着去搬豆子了。搬运的人同样得到了赏赐。自此以后,西河百姓人所共知,新来的太守言出必行,很守信用。
  吴起发现时机已经成熟,就出了第三张告示:“本太守明天将领兵攻打秦国的那个城,为西河百姓除害。现在大量征收壮丁,希望大
家积极参军。攻打那时,首先攻上去的,将封为国家的大夫,并赏给上等的住宅和田地。”落款处当然还是吴起的亲笔签名以及西河太守
  百姓见了告示,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军,不一会儿就征集了足够的兵丁。第二天,吴起率领人马向秦国那个城发起猛攻,将士们个个奋
勇争先,势不可挡,仅仅一个早晨的时间就把秦国那个城拿下来了。
  大谋略:赏罚分明,言出必行。虽然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如果没有诚信做资本,赏虽重矣,少有勇夫。由此可见,讲究诚信是
执政者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
  陈轸借虎谏秦王
  战国时期,陈轸来到秦国,正赶上秦惠王为一件事发愁呢。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也没分出胜负,而且战争也没有停止
  秦国是当时的一个大国,秦惠王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阻止这场战争,一是彰显一下自己的实力;二是以阻止战争为借口,然后乘虚消
灭两国。于是他就问左右的大臣,大臣们的都各执一词,有的认为阻止这场战争好,有的认为不该阻止这场战争,秦惠王没有决定下来。
惠王见众官的说法都不一样,一时间不能决定,所以就想听听陈轸的想法。
   陈轸听秦惠王诉说完自己的烦恼以后,先不谈这场战争,而是给秦惠王讲了一则《两虎相争》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卞庄子,以开旅馆为业,因此人们也叫他馆庄子,他还雇了一个小伙计。卞庄子为人喜好勇武,而且自己也很厉害
,只身敢同老虎搏斗。
   有一天,一个牧童跑来,对卞庄子说:“不好了!两只老虎正在争吃我的牛呢!你快帮帮忙把老虎赶跑吧?”
   卞庄子听到后,浑身热血沸腾,好像在燃烧,马上就提着宝剑随着牧童跑到山上。到了山上,只见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正咬住一头牛
,牛拼命地挣扎着。卞庄子二话不说,拔出宝剑就要去刺杀老虎。
   这时,跑来的旅馆小伙计一把拉住卞庄子说:“两只老虎正争着要吃牛,吃到了甜头,必然争抢起来,争抢起来必然互相搏斗。所
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死的那一只肯定是小老虎。等小老虎死了以后,大老虎肯定也要受伤。到时候你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轻而
易举。这样一来,你只要刺杀一只老虎,就可以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美名。”
  卞庄子认为小伙计说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等着。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因为怎样分得食物的问题互相搏斗起来,果然不出小伙计所料,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了,大老虎被小老虎
咬伤了。这时卞庄子拿起宝剑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果然一举两得,获得了刺杀双虎的美名。
   陈轸讲完了故事,对秦惠王说道:“现在韩魏两国相攻,一年也没停止。这必然使大国受伤,小国灭亡。大王讨伐受伤的大国,这
不是一举消灭了两个国家吗?这同卞庄子刺虎是同样的道理。”
  大谋略:在各种竞争中想成功,就得善于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利用矛盾,抓住时机,以逸待劳,才能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士尹池劝谏楚王
  士尹池为楚国出使到宋国,司城子罕留住他,请他喝酒。子罕的家,南面邻家的墙壁挡在前面,把房子前面都遮盖了;而西面邻家所
排泄出来的臭沟水,则流经他的房子。
  士尹池十分奇怪,堂堂的朝廷官员怎么会在这么差的环境中居住呢?于是问子罕那是什么原因。他回答道:“南面的一家,是制作皮
革的工人,我本来想要把他们迁移到其它地方去,但他的父亲说:‘我们靠皮革过日,已经有三代了,现在假如搬到其它地方去,宋国要
买皮革的人就不知道我的地址,如果没有了生意那么我们便没饭吃,希望相国体恤我们没饭吃的问题。’为了这个,我没有叫他们迁移。
而西面邻家地势高,我的房子地势低,沟水经过我家,那是必然的现象。所以我没有禁止。”
  士尹池回国,楚国恰好要发兵进攻宋国。士尹池立刻规谏楚王说:“不可以去攻打宋国呀!它的君主贤明,它的宰相仁慈。贤明的君
主能得人心,仁慈的宰相能够任用人才。攻打宋国,不但徒劳无功,反而会引起天下人的耻笑。”
  楚国于是放弃攻打宋国,转而去攻打邻国。
  大谋略:君贤臣仁,则民心归附;现代的科学营理主张人性管理,把人性渗透到管理中,融情感于理性,一切以尊重民众为重,那么
国家哪有不强盛壮大的呢?
  司马熹一石三鸟
  战国时,中山国相国司马熹很得国君信任,但是国君的宠姬阴简十分憎恨司马熹,常在国君的枕边说他的坏话。历史上,臣子因得罪
国王宠姬而下台甚至遭受迫害的事例很多,司马熹很清楚其中的奥妙。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那么,该如何办才好呢?想了很长时间,司马熹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中山国有个智者叫田简,他看出司马熹
的处境艰险,于是悄悄地向司马熹献策。
  不久,越国来了一位使者,小小的中山国对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司马熹几乎寸步不离地陪伴着赵国使臣,
生怕有一点怠慢。一次在宴会上,司马熹问使者:“听说贵国擅长音乐的美女很多,是这样吗?”使者说:“并非如此。”司马熹说:“
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见过无数美女,总觉得没人比得上我国那位阴姬了,她的容貌倾国倾城,仪态婀娜多姿,南直是仙女下凡。”使者
回去把这一情况禀报给了赵王,赵王听了之后,还未见到本人,就已经动心了。于是,赵王派使者到中山国,请求把阴姬送给赵王。
  阴姬是中山国国君最宠爱的妃子,国君视她为掌上明珠,现在赵王要夺人所爱,他哪里肯答应。但又担心如果得罪了赵王,中山国就
会遭到赵国的报复,中山国国力微弱,很可能要蒙难。正当中山王束手无策时,司马熹向国君进谏说:“启奏大王,臣有一个办法,既可
以回绝赵国,又可避免我国蒙难。”国君一听十分高兴,忙问:“你有什么万全之策?”司马熹说:“您可以立即册封阴姬为王后,这样
就能死了赵王的邪念。”
  中山国国君立即如法炮制。就这样,中山国保全下来了,阴姬顺利地做了王后。司马熹因力荐阴姬为王后而得到阴姬的尊重,阴姬从
此不再憎恨司马熹,心中对他感激涕零,司马熹终于摆脱了困境,所献万全之策真可谓“一石三鸟”。
  大谋略:当你无故遭受别人的猜忌嫉恨时,仅仅靠辩解是不够的,还应该设法帮助别人,让别人感激你,这样可以彻底转变别人对你
  侯嬴窃符救赵计
  战国时期,侯嬴看守魏国的城门,虽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却很有计谋。当时秦国攻打赵国,形势万分危急,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
军队援救赵国,但又惧怕强大的秦军,于是又令晋鄙仅加强戒备而不要与秦国发生正面冲突。赵国平原君写信责备魏国信陵君背信弃义,
信陵君于是便打算邀集门客到秦军阵前,和赵国一起与秦军决一死战。
  他把把侯嬴招来,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侯嬴支走了其他人,然后悄悄对信陵君说:“我听说晋鄙的虎符,放在魏王卧室里,魏王宠
爱王妃如姬,因此如姬有能力偷出虎符,从前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是您派人把杀她父亲的仇人的首级进献给如姬的,为报答公子的恩情
,如姬是决不会推脱的。这样,拿到了虎符就能把晋鄙的军权夺过来,西面可以抵御秦国,北面可以挽救赵国,这是关系帝国霸业的大事
  信陵君采纳了侯嬴的计策,让如姬帮忙,她果然偷出了虎符,把它交给信陵君。公子出发时侯赢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公
子到了那就立刻与晋鄙验合虎符,要是晋鄙对此产生怀疑,不肯交出兵权,而要向上请示,那可就遭了。我有一个朋友叫朱亥,他是一个
屠户,可以让他和你一同去。这个人是个力大无比,晋鄙如果听从你的命令,那就照计行事;如果不听,就让朱亥把他杀了。”
  于是信陵君请来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是一个杀猪的屠户,公子你多次关照我,我一直没有机会报答你。现在公子有急事用得着我
,这正是我为你出力献身的时候啊!”
  于是朱亥和公子一起出发了。信陵君来到邺下,假传君王的命令代行晋鄙兵权,晋鄙把两半虎符合在一起,果然产生疑心,想不服从
信陵君的安排,这时朱亥从袖子里取出四十斤重的铁椎,一椎就把晋鄙砸死了。信陵君即刻率领军队赶往前线,与秦军作战,秦军大败。
  大谋略:我们在危险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一个好的计策,可以挽救一个失败的局面。
  范雎妙论得天下
  范雎游说秦王说:“凭借着秦国的广阔疆域,士兵的骁勇善战,对付诸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闭关自守十五年,不敢出兵去崤山
以东的地方,这说明穰侯治理上存在着问题,而大王的策略也有一些失误的地方。”
  “希望说一下我失策的地方。”秦王直起身来说。
  范雎说:“穰侯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齐国,这个计策不好。大王现在不如攻打邻近的诸侯,交好远方的国家,这样得到的领土就不
容易丢失。现在韩、魏两国,地处中原,是天下的枢纽。大王要想夺取天下,就必须亲近韩、魏,以此威胁楚国和赵国。楚、赵两国一定
会依附大王。楚国、赵国依附我们,齐国心里必然恐慌,像这样的话,韩、魏两国当然能攥在手心里了。”
  秦王高兴地说:“你分析得太好了!”
  大谋略:这就是所谓远交近攻的策略,攻打邻近的国家,交好较远的国家,然后各个击破,不失为一个高明的计策。
  秦献公赏罚分明
  秦惠公死后,年幼的出子即位,人称“小主”。小主的母亲把持了国政,并重用奄变。奄变为人奸诈,不久就把秦国弄得一团糟。贤
人们都愤愤不平,隐匿不出;老百姓也怨声载道。
  公子连此时正流亡在魏国,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打算乘机回秦国夺取政权,取代小主为君。于是他借助秦国大臣和百姓的支持回到
秦国,来到了郑所要塞。
  郑所要塞的守将是右主然,他下令严加防守,不放公子连进去,说道:“实在对不起公子了,俗话说:忠臣不事二主。公子您还是尽
快离开这里吧!”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子连离开了郑所要塞,进入北狄,转道来到了焉氏要塞。守塞的菌改把他放了进去。小主的母亲和奄变听到
这个消息以后大惊失色,马上下令起兵攻打公子连。
  秦国的将士们接到命令说:“敌寇在边境上。”将士们在出发的时候都口口声声地说:“去迎击敌寇!”但走到半路时,将士们乘机
发动了哗变,都说:“我们不是去迎击敌寇,而是去迎接国君。”
  于是公子连带领军队杀回了国都,小主的母亲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公子连立为国君,是为秦献公。
  秦献公登基后要重赏有功人员。他很感激菌改,想多多地赏赐他;同时又很怨恨右主然,想重重地处罚他。
  大臣监突了解到秦献公的打算后,便进谏道:“国君这样做不行。秦公子流亡在外的很多。如果您这样做了的话,那么大臣们就会争
先恐后地把流亡在外的公子放进国来。这对您是很不利的。
  秦献公想了想,认为监突的意见确实非常的有道理。于是他下令赦免了右主然,而赐给菌改以官大夫的爵位,赏给守塞的士兵每人二
  大谋略:赏罚应该是看一个人的行为将会导致什么结果来决定的,而不是从个人对此人的爱憎来决定。
  论百姓苑囿嫌大
  齐宣王在位时,沉湎于声色犬马,成天飞鹰走狗,到处围猎。
  有一天,伟大的政治家孟子来到了齐国,宣王接见了他。宣王问孟子:“寡人听说周朝时文王也喜欢打猎,听说他的猎苑足足围了七
十里,究竟有没有这件事?”
  孟子回答:“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确实有这回事。”
   宣王吃惊地问:“难道真有这么大吗?”
   孟子答道:“确实有那么大,但是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宣王叹口气说:“唉,还是古时候的老百姓好啊!寡人的猎苑只围了四十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真不通情达理。”
  孟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七十里,可是他允许百姓进去砍柴,进去捉野兔,并且还可以一起分享打来的猎物。文王和人民一同
使用这猎苑,而这个猎苑也属于人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而您呢?”
  顿了一下,孟子又缓缓说道:“实话告诉您,我初来齐国,胆战心惊的,生怕触犯了您的禁令,问明白了禁令才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纣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