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为什么说:有脉则生,无脉性室速则死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2大医马氏小儿脉珍科-[
我的图书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2大医马氏小儿脉珍科-[
按Esc退出全屏模式2 贡献值184.7K 大小&
发表评论:
馆藏&77373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古人说的死脉是什么样的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古人说的死脉是什么样的
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是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的征象,故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素问·玉机真藏论》记载:“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无胃之脉无胃的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如脉来弦急,如循刀刃称偃刀脉;脉来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为转豆脉;或急促而坚硬,如弹石称弹石脉等。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心、肝、肾等脏气独现,是病情危重的征兆之一。无神之脉无神之脉象以脉律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如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状,称雀啄脉;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者,称屋漏脉;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称解索脉。主要由脾(胃)、肾阳气衰败所致,提示神气涣散,生命即将告终。无根之脉无根脉象以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若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称釜沸脉,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称鱼翔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伴有急促躁动之象,称虾游脉。均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的征象。
指下难明”,难明不等于不能明。只要心无所疑,反其诊则应矣。”反其诊则为覆手诊,既患者手心向下而诊其脉。3,对诊者的要求。《内经》脉法之特点;激素类可能造成尺脉的虚浮大等。2,时间和体位:经云。并成功的完成了《内》“三部九侯”、“察独”等内容的更换。故熊猫想以通俗易懂极浅显文字描述脉形。2,脉学需要深厚医理支撑:是少阴:“诊法常以平旦、“治未病”。(建议有兴趣的初学者把每个部位的浮中沉的脉象都记录下来,则注意侧卧时被压一侧可能出现无脉或沉弱细小等阴脉。另外《脉诀勘误》还指出:“南北二证之岁,三阴司天在泉,依个人情况而定。熊猫推崇弹指法,使灵活多变的脉法成为固定僵化的模式,手合谷上。冲阳。中部天,以诊察动脉(脉气)的方法。其具体部位为:三焦,耳与目之间。悬钟,在鱼腹上趋筋间,轻手相得”,“戏说之脉”为后世脉法的脉名与脉形,神门内:求诊者刚喝完酒不诊。上部地。)至于先诊左右手,虽李东垣有“大抵男子先诊左手、腹下前股沟缝。阴郄。太溪:肾,踝里旁穴:手少阴,外廉踝之上,饮食未进,经脉未盛、三部九侯诊法、人迎气口诊法等。5,善于对比,强调四季脉象,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反复强调四季脉以突出“天人和一”之思想。3,强调脉诊与色诊的结合,侯胃气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其实移指法和三指齐下的推寻同样可以达到不遗漏三指缝隙的目的。所以如何用指只是形式。劳宫:色络:经云:“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假如求诊者必须卧位。1。如果把《脉经》作为一个界点。”等论述,理解为虚静才能排除干扰,才能聚精会神,临床似乎意义不大。5,下指后如何诊:是太阴;右为阴降、由寸至尺。盖《内经》。”“积神于心,以知往今,食指和无名指则视患者高矮而适度疏密。学脉首要明脉名与脉形,熟悉脉形后再学主病。然脉之主其精髓在于“辩已病”。十二经诊法即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中具有代表意义或便于诊察的动脉。除去不诊者: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以阴阳为纲认知脉象,阴气未动,阳气未散。下部地,有脉名大约50种左右,部分被传承。以上几点可引经文实在太多、《伤寒》称为古代脉法,《脉经》以后的称为后世脉法。我们是容易看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的,《内》,一尺九寸”;2,易于理解左为阳升、由尺至寸,寸关尺,亦可先定中侯如《三指禅》所言:“定之以中,则浮沉郎若观火,三部九侯无不了然”。三部九侯之后还有一个重要指法:手太阴,耳前陷者中手少阳经,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才能调呼吸为匀细绵长,才能指下有神、《伤寒》等古脉法往往有脉名而无脉形,鼻两旁近于巨(LIAO二声)阳明经,而后世脉法自《脉经》后对脉形有较明确之形容。中部人,并在诊法上常与少阴,其具体部位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足少阳经,且把“关”称为“关上”。阳溪:大肠。上部人、挽指、辗转指、移指和一指直压法、《难》:脾。”“是以诊有大方,起坐有常,自为深造,终有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之时,绝非有任何捷径可图,不要怕麻烦)然后移指诊察三指缝隙部位。浮中沉既为“举按推寻法”的举按寻法,举既浮、寻既中、按既沉。可按浮中沉的顺序取之。故脉之精髓在《内经》、在《伤寒》,而不在后世脉法。3,脉学虽“胸中了了,失去了古脉法的精髓,该下指了。一般习惯用三指齐下,以中指定关位、脉形、脉象及其主病、病之进退转归的,求诊者的用药情况必须问清。因为镇静药、抗心律失常药、“决死生”,比如“洪”一定要有“大”,“弱”一定要有“沉”等。古代脉法对脉象主病是与“证”结合起来以辩病位。天窗:小肠:1:“尺寸始终,喉旁。委中。太冲:肝,足大指上跗。不诊脉的几种情况。《内》是遍诊法。三部九侯诊法此法见《素问.三部九侯论》、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可能造成缓脉或迟脉(这些药有减慢心律的作用)。4,因熊猫笨笨打字实在太慢。需要指出尽可能让求诊者面南背北而坐:膀胱,腘宛;九侯,每部位均浮中沉取,因为可以察之三指缝隙之间,而不遗漏有重要价值的脉象信息;一些解肌止痛类(如莨菪硷)可能造成数脉(增加心律)。(《难经》,女子先诊右手”之说。关于体位大家所见习以为常了,熊猫所引前贤论脉皆注明出处,但这个原则应当注意遵守,熊猫所见特意标出。毫不敢以熊猫一己之见混迹于前贤之中而撞骗招摇,规范了脉名,那就是指法的运用:三指齐下诊法者,无疑应当遵守“三部九侯法”。三部。下部人:两颊之动脉。6,寸口。中部地:手阳明,合谷,在足内踝骨上陷中,太溪,包括三部九侯诊法、十二经诊法、人迎气口诊法等。《难》则完成了独取寸口,但是没有划分出寸关尺的具体位置,只是把“关”作为一个分界点,寸以侯阳尺以侯阴、病理、病机。如“---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4,脉侯十二经之气,故为遍诊法。如十二经诊法:胆,对脏腑则用浮沉法。《伤寒》也没有划分出“关”的具体位置。4,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虽不必拘泥于此,掌心。和髎:心,经文就不贴出来了。只贴出三部九侯和十二经的具体部位、阳明、趺阳等参照。而《脉经》则完成了寸关尺具体位置的划分、与脏腑对应关系的确定,络脉调匀,气血未乱  上古神明首重切脉,卧而取之,女子取大衡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出入有行,以转神明。熊猫尚见过双手诊法和弹指法:太渊:肺,寸口。一些脉形也与古脉法不尽相同;刚输完液不诊;刚吃过饭不诊,其一尺九寸是患者的同身寸)《重订诊家直诀》又介绍了侧指,尺寸或有不应者,尤以辩病机为重点。后世脉法则是将脉象与主病确定了对应关系,由此形成了后世脉法的定例,神门。下部天:足厥阴,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耳前之动脉。然其精微要渺,后人学之竟转募转失,致使“治未病”、“决死生”之大好脉学成为不传之绝学。叹!鉴于此,熊猫自不量力而“戏说之”
就是绵软无力回天乏术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冷庐医话卷一]脉
 来源:&&   |
  [卷一]脉
  大肠脉候左寸,小肠脉候右寸,此《脉诀》之言也。自滑伯仁候大小肠于两尺,李士材称为“千古只眼”,后人遂皆信之。
  余考汪石山《脉诀刊误》,辨正叔和之说甚多,而独于“左寸候心、小肠,右寸候肺、大肠”,未尝以为非,谓以腑配脏,二经脉相接,故同一部也。
  又昌邑黄坤载元御,谓脉气上行者,病见于上,脉气下行者,病见于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大小肠位居至下,而脉则行于至上,故与心、肺同候于两寸。其说亦精,可正滑说之误。杨仁斋谓脉沉细、沉迟、沉小、沉涩、沉微之类,皆为阴;沉滑、沉数、沉实、沉大之皆为阳。一或误施,死生反掌。余谓亦有不尽然者,按《名医类案·火热门》,壶仙翁治风热不解,两手脉俱伏,时瘟疫大行,他医谓阳证见阴不治,欲用阳毒升麻汤升提之。
  翁曰:此风热之极,火盛则伏,非时疫也,升之则死矣。投连翘凉膈之剂,一服而解。又按《脉诀》歌谓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曰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时证见此脉不少,习医者宜审之,不可专主杨氏之说而仲景《伤寒论》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金匮》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同一沉紧之脉,一则属热,一则属寒,然则临证者,岂可专凭脉乎?《上海县志·艺术门》载姚蒙善医,尤精太素脉,邹来学巡抚召之视疾,姚曰:公根器有一窍出汗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邹大惊曰:此余秘疾,汝何由知?姚曰:以脉得之,左关滑而缓,肝第四叶有漏通下故也。邹求药。曰:不须药,到南京便愈。以手策之曰:今是初七,约十二日可到。邹即行,果十二日晨抵南京而卒。夫预决死期,脉理精者能之,至因关脉之滑而缓,知其有漏通下,恐无是事也。志书好为夸张之辞,往往若是。李东璧《奇经考》云: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霈妄行,流于湖泽。按此则奇字当读作奇偶之奇。(无表里配合。)有读作奇正之奇者,非也。脉象虚实疑似之间,最难审察。
  叶思兰治一产妇医案有云:凡诊脉遇极大极微者,最宜。如极大而无力,须防阳气浮散于外。如极微之脉,久久寻而得之,于指稍稍加力,按之至骨愈坚牢者,不可认作虚寒。今此症六部皆无脉,尺后则实数有力,所谓伏匿脉也。阳匿于下,亢之极矣,岂可泥于产后禁用寒凉哉?其辨别脉象、至为精细,为医者当熟复其言。鬼祟之脉,忽大忽小,忽数忽迟。虫症之脉,乍大乍小。盖皆无一定之形也。至若气郁之症,每因脉道不利,迟数不调,最宜审察。虚者之脉,亦有至数不齐者。《汪石山医案》一人患泄精,脉或浮濡而驶,或沉弱而缓,汪曰:脉之不常,虚之故也。用人参为君,加至脉有六阴,亦有反关,诊病者,均宜详审。
  吴郡某医有声于时,一达官新纳姬人,忽患心病,痰涌手厥,某诊其两手无脉,辞不治,易医诊脉,知是反关,一剂而愈,某之名望顿减。明王文恪公震泽长语云:徐文定公为詹事时,至苏城,闻王时勉明医也,令诊之,时勉,以公脉有歇至,不敢言,公曰:吾脉素有异。时勉曰:如是无妨。然则脉又有歇至而非为病,临症者,可不详察乎?(钱塘梁氏《玉绳瞥记》谓近有人只一手有脉,一手无脉,此理殊不可晓,此又临症者所当知也。)《汪石山医案》载:王宜人产后因沐浴,发热呕恶,渴欲饮冷水瓜果,谵语若狂,饮食。体丰浓不受补,医用清凉,热增剧,石山诊之,六脉浮大洪数,曰:产后暴损气血,孤阳外浮,内真寒而外假热,宜大补气血。与八珍汤加炮姜八分,热减大半,病患自知素不宜参,不肯再服,过一日复大热如火,复与前剂,潜加参、、炮姜,连进二三服,热退身凉而愈。
  此段病情脉象,无一可以用温补者,医安得不用清凉?迨服清凉而热增剧,始知其当用温补。然非如汪之有胆识,亦不能毅然用之。再其脉虽浮大洪数,而按之必无力,与叶思兰所云(见前)相合,此可于言外得之。元和江艮庭(声)《论语俟质》,谓孔子圣无不通,焉有不知医者,自牖执手,切其脉也,既切脉而知其疾不治,故曰:亡之命矣。夫其说未径人道,然《礼记》疏有夫子脉诀之说,则江说亦自有因。况疾为子之所慎,岂慢以任之医人,而不究其理乎?或谓孔子既知医,何以康子馈药而曰未达,余曰:药当是丸散之类,不知其为何物,即知之而莫辨其种之善否,故《魏书·术艺列传》:显祖欲验徐謇之所能,置诸病患于幕中,使謇隔而脉之,深得病兼知色候。
  后高祖疾大渐,謇延医有验,酬赉甚渥,下诏有“诚术两输,忠妙俱至”之语,其艺可谓精矣。乃文诏皇太后之怀世宗也,梦为日所逐,化为龙而绕后,后寤而惊悸,遂成心疾,王显诊脉云: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男之象。而謇则谓是微风入脏,宜进汤加针。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医道真不易言也。脉数时一止为促,促主热,然亦有因于寒者,如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注家谓之气本动,为寒所迫,则数而促也。脉缓时一止为结,结主寒,然亦有因于热者,如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注家谓湿热相搏,脉缓为湿,所以里湿之脉当见沉结也。观此益知临症者不可专凭脉矣。
2017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中医/中西医医师
教学服务教学材料
43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我的图书馆
无脉症&&& 无脉症又称多发性大动脉炎,类似中医“脉痹”病证范畴。本病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多发性、非化脓性炎症疾患。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发生炎症的动脉不同,临床症状亦不同,其中以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等受累引起上肢无脉症类型多见,其次是发生于胸腹主动脉的下肢无脉症。本病发展缓慢,在发生动脉狭窄、闭塞过程中,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形成,故上、下肢虽然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但不发生肢端坏疽。&&& 中医认为本病系内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脉络,以致闭塞阻隔,脉涩如丝或无脉。&&& 本节主要介绍发生于上下肢的无脉症。&&& [病因病机]&&& 本病多系先天肝肾不足,后天气血失调,风寒湿邪外侵,营卫不和,气血失畅,日久渐成气血两虚。气虚则血行不畅,血亏则脉道不充,遇寒则血凝泣,凝则血脉不通,脉若游丝或无脉。气血既亏,脏腑百骸失于濡养则诸症迭生。目失所养则视力减弱,头目昏花,脑失血供则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甚则晕厥;四肢失养则易疲劳,关节酸胀,肌肤麻木发凉、甚或下肢间歇性跛行。&&& 总之,本病系由禀赋不足,寒入络脉,凝泣瘀阻,清阳无以实四肢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可能由链球菌或结核菌、立克次体等感染诱发,在本动脉壁及其分支动脉壁上的抗原抗体反应,引起多发性大动脉炎。&&& 有学者认为雌激素过多与营养不良因素(如结核感染)结合,可引起动脉平滑肌的萎缩和抗压力下降,这是造成有结核病妇女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有一种先天性遗传因子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总之,大动脉炎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确切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 本病所累及都是含弹性纤维的大中动脉。多发生在主动脉弓及邻近的分支,如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其次为胸、腹主动脉及分支,如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病变多局限于动脉分支起始部。早期受累的动脉壁呈全层炎症反应,以外膜最重;晚期动脉壁以纤维化为主,管壁呈广泛不规则性增厚和硬化。纤维组织收缩造成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内膜广泛增厚进一步引起管腔的狭窄或阻塞。动脉阻塞部位远侧缺血,而近侧血压升高,因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辨病]&&& 1& 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就诊时平均病程2—3年。发病年龄多在5—40岁,70%在30岁以内。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约为2—4:1。&&& 1。l& 症状& 早期症状不典型,仅有低热、乏力、关节酸痛,往往被忽视或误认为其他疾病。直至晚期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血液供应不足或导致高血压时,始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受累动脉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症状表现不一。下面就常见的上肢无脉症和下肢无脉症临床表现加以分述。&&& :&&& 1.1。l& 上肢无脉症& 本症的临床症状系由上肢、头、眼缺血所产生。当颈总动脉、无名动脉阻塞时,可产生脑、眼缺血和头部神经营养障碍,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减弱和一过性黑蒙。严重者可有发作性昏厥、抽搐、偏瘫及昏迷。少数患者有鼻中隔穿孔、眼角膜白斑、角膜混浊,虹膜萎缩、白内障、失明、牙齿松动、头发脱落、上腭及耳廓溃疡等。当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受累时,可见上肢乏力酸麻、发凉,易疲劳,运动后更加明显。&&& 1.1。2& 下肢无脉症& 本症是因下肢缺血而产生下肢肌肤发凉、麻木酸胀,容易疲劳,关节酸痛,间歇性跛行。同时由于头颈部和上肢的血压升高,及肾动脉受累,肾缺血导致肾陆高血压,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1.2& 临床检查& 本病发展缓慢,动脉受累后常有侧支循环形成,故皮肤颜色、温度及营养障碍改变常不明显。&&& 上肢无脉症可见单侧或双侧颈总动脉、颞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的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锁骨上区或颈动脉区扪及震颤或听到收缩期杂音。胸壁及后背可见浅表动脉扩张。上肢肌肉偶有萎缩,上肢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而下肢血压升高。部分病人心率增加,左心室扩大。&&& 下肢无脉症则见一侧或双侧股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出,而上肢血压升高,可达24—32/12—14kPa。在胸骨左旁、剑突下、脐上或两肩胛骨间、腋窝部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并有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的体征.&&& 1.3& 实验室检查& 本病一般无特异性化验结果。活动期病人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细胞计数增多,血白蛋白降低而T与o。球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亦可升高,C反应蛋白(CRP)阳性.抗链球菌溶酶素滴定常上升。血液流变学检查多表现为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均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1.4& 辅助检查& 1。4。1& 胸部X线平片& 可有心脏、肺动脉及胸主动脉三个方面的表现:①心脏及左心室有不同程度增大。②一侧或局部肺缺血,肺血管纹理增多、紊乱,肺动脉主干凸出,肺动脉高压等.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球阴影增宽凸出,可呈梭形瘤样扩张并有血管壁钙化;降主动脉轮廓不规则,狭窄内收并伴有搏动减弱或消失。有的则出现狭窄与扩张相间跳跃以及肋骨切迹象。& 1.4.2& 心电图& 可提示左心室增大、心肌损害等。& 1.4。3& 超声血管测定& 可测定病变动脉及远端动脉的搏动及血流。& 1.4.4& 脑血流图& 病变在颈动脉者,脑血流图检查可显示脑部血流量减少。& 1。4.5& 眼底检查& 颈动脉受累时,可有视网膜萎缩、眼底动脉硬化、静脉扩张、出血及色素沉着等。&&& 1.4。6& 静脉肾盂造影及同位素肾图& 有肾动脉狭窄者,静脉肾盂造影可示肾脏缩小,肾盂显示较淡。同位素肾图显示患肾有缺血型改变。&&& 1.4.7& 主动脉造影& 可见胸、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头臂动脉、肾动脉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并间有扩张。少数病例可见梭形囊状的动脉瘤形成,大多伴有侧支循环.动脉造影虽有助于诊断,但易发生并发症,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不作为本病的常规诊断方法.&&& 1.4.8& 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静脉DSA)& 属少创性检查,较为安全。能清楚地显示胸、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狭窄、闭塞和扩张,明确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及程度,有取代普通动脉造影之势。&&& 2& 诊断要点&&& 2。1& 绝大多数病人在30岁之前发病,尤其是青年女性。&&& 2。2& 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缺血症状,伴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 2.3& 脑动脉缺血症状,伴有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以及颈部血管杂音。&&& 2.4& 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级以上的高调血管杂音或下肢血压低于上肢。&&& 2。5& 上肢脉搏消失伴有视力减退和眼底改变。&&& 2.6& 不明原因的低热伴有血管杂音,四肢脉搏异常改变。&&& 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全面分析,一般诊断不难。必要时作血管造影可进一步确诊。&&& 3& 鉴别诊断&&& 3.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病变主要在四肢中小动脉,下肢多见,局部营养障碍明显,静止痛剧烈,后期肢端坏疽,节节脱落。&&& 3。2& 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病情发展缓慢,下肢多见,中、后期亦有局部营养障碍及坏疽感染的症状表现.常伴有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患。&&& 3.3& 结缔组织疾病伴发血管炎&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类疾病主要侵犯小动脉,表现为指(趾)尖、踝部皮肤紫癜,色素沉着,皮损或溃疡,很少出现脉搏消失。病人除局部症状外,均有典型的全身表现,如发热,肌肉或关节疼痛,粘膜干燥,皮下结节,面部红斑,内脏损害以及类风湿因子或特殊抗体阳性。&&& 3.4& 胸腔出口综合征& 又称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是由于解剖异常使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而出现上肢疼痛、麻木、乏力三大症状。同样发生在年轻女性,活动时症状加重。但除作特殊体位如后仰、上臂外展时可有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外,一般无脉搏变化,且症状以尺侧明显疼痛,可由颈肩向手部放射。X线检查发现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或锁骨畸形等。&&& [辨证]&&& 1& 寒邪瘀阻证& 多见于发病初期,证见恶寒,低热,全身疲乏,关节酸胀,肢体沉重,脉搏减弱或消失。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2& 脾肾阳虚证& 面白气短,纳呆,憎寒喜暖,肢体厥冷,乏力麻木,腰膝酸软。患肢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 3& 肝肾阴虚证& 低热,咽干口燥,心烦健忘,头目晕眩,视力障碍,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红少苔,脉细数。&&& 4& 气血两虚证& 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肢体麻木,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淡,苔白润,脉细弱。&&& [治疗]&&& 1.内治法&&& .&&& 1。l& 辨证论治&&& 1.1。1& 寒邪瘀阻证& 治宜温经散寒,和营通痹。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1.1.2& 脾肾阳虚证& 治宜温补脾肾,通经活络。方选阳和汤或右归丸加减。&&& 1.1.3& 肝肾阴虚证& 治宜滋补肝肾,通经活络。方选知柏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若阴虚内热明显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白薇、石斛、丹皮等。活动时低热、肢节酸痛,舌红脉细数者,酌选加生地、玄参、石斛、赤芍、丹皮、牛膝、鸡血藤、益母草。若见阴虚阳亢、头晕头痛者,可选加菊花、石决明、夏枯草、磁石、钩藤、桑叶、草决明。&&& l。1.4& 气血两虚证& 治宜补益气血。方选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1.2& 成药、验方&&& 1.2.1& 毛冬青片,每次5片,每Et 3次,口服。&&& 1。2。2& 养血荣筋丸(北京市中医医院方)& 党参、鸡血藤、赤芍、伸筋草、川断、赤小豆、透骨草、桑寄生、何首乌、白术、补骨脂、当归、灵仙、木香、松节、陈皮共为细末,和蜜为丸。每次服lO~20g,日2次。&&& 1.2.3& 回阳通络丸(房芝萱老中医经验方)& 附子、黄芪、桂枝、炒白术、桑寄生、川芎、肉桂、干姜、当归、赤芍、牛膝、木瓜、独活、党参、玄参、川断、苏木、,茯苓。共为细末,和蜜为丸。每服6~12g,Et 2次。&&& 2& 西药治疗& 早期、急性期应用激素治疗以控制炎症,使病情短期内获得改善。口服泼尼松5"--10mg或地塞米松0.75mg,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仍需较长时间持续服用,停药后症状易反复出现。&&& 中、后期动脉阻塞、局部缺血症状明显者,可服血管扩张药如妥拉苏林25-50mg或烟酸lOOmg,每日3次。服用潘生丁50~lOmg和肠溶阿司匹林0.3—0.6g,每日3次,有抗凝血,改善血循环的作用。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有抗血小板凝集的疗效.&&& 3& 针刺治疗&&& 3。1& 体针& 上肢无脉症取内关、太渊、尺泽,配曲池、合谷、通里、肩井、曲垣。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下肢无脉症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2& 耳针& 取心、肾、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等穴,配肺、肝、脾穴。强刺激,留针1天,每隔半小时加强刺激1次。&&& 4& 按摩治疗& 患者取坐位,医者双手点按膈俞、心俞、脾俞,用以补气疏经、活血通脉.另外,医者一手握患腕,另一手施用揉拿三阴法和三阳法点按内关、太渊、曲池、合谷,可以强心益脉,活血通络。&&& 5& 手术治疗& 晚期患者表现严重的脑及肢体缺血或血压严重升高时,可选择行病变动脉旁路手术。& [预防与护理]& 1& 无脉症部分患者与结核、梅毒或其他细菌感染有关,故积极防治这些疾患的发生十分重要。&&& 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增强自身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3& 生活要有规律,寒温适宜,避免受寒和过热刺激.防止情绪紧张,过度劳累。如有高血压症,应积极治疗。& 4& 上肢无脉症患者,应防止强光照射,起卧动作要缓慢,防止脑部贫血。&&& [古籍选粹]&&& 《素问。痹论》& 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素问.调经论》&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问。痹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在骨则重,在脉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血凝而不流。&&& &&& 《圣济总录.脉痹》& 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凝涩不行,则皮毛萎悴,肌肉痛痹。&&& (现代研究)&&& 1& 辨证论治& 房芝萱等将本病分成:①气血双亏型(35例),治以补益气血、养阴& .通络,药用生黄芪、党参、鸡血藤、玄参、石斛、沙参、归尾、赤芍、红花、牛膝、菖蒲、黑附子、肉桂。②阴虚阳亢型(20例),用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法,选紫贝齿、紫石英、生磁石、珍珠母、鸡血藤、玄参、枸杞、菊花、白芍、生地、牛膝、赤芍、归尾、泽泻。结果临床治愈6例,显效24例,好转23例,无效及中断治疗2例。并指出治疗时必须处理好辨病与辨证、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治疗与善后的关系.&&& 翁维良等对9例患者以活血化瘀药治疗,其中阳气虚弱者加党参、太子参、黄芪、附子、肉桂等;阴虚内热者加玉竹、生地、麦冬、石斛、沙参等,胸郁闷痛者加枳实、绛香、瓜蒌、薤白等,疗效良好.并于4、5、6、8年随访4例,均病情稳定。&&& 2& 专方治疗& 吕奎杰自拟。消炎通脉合剂”:银花藤、玄参、当归、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桂枝、海风藤(或络石藤)、薏仁、甘草。治疗6例,均获显效。&&& 3& 针灸治疗& 田从豁用针灸治疗本病30例,主穴取内关、太渊、尺泽,辅以神门、风池、肩井等,以较轻而短暂的刺激,工次留针不超过工5分钟,结果显效1例,良好1例,较好4例,余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并发现治疗时若刺激太强,非但效果不好,而且可使已唤起脉搏消失。&&& 其又取耳热穴、交感、心、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肝、肺、脾治疗本病22例,基本痊愈3例,显效工5例,好转4例。认为针热穴可提高疗效。&&&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赵绚德将本病分为阴虚内热型(相当于急性活动期)、脾肾阳虚和气血两虚型(相当于慢性稳定期).前者以养阴清热、活血通络为主,方用养阴活血汤(生地、玄参、石斛、赤芍、鸡血藤、当归、青蒿、白薇、丹皮、牛膝、川芎、黄芩、生甘草);脾肾阳虚型拟温肾健脾、散寒活血为主,用阳和汤加减;气血两虚者用益气养血,活血通脉法,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另外加白花丹参10~--20ml(自产。用于稳定期病人)加入5%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缓慢静滴,每日1次,工5次为工疗程,其他辅助治疗酌情而定。治疗20例,显效5例,好转工3例,无变化1例。因故截肢者l例。指出若急性期,须配合激素,方能迅速控制病情。&&& 初洁秋综合治疗本病164例。①急性活动期(35例),其中17例用强的松每日30mg,于2—4周见效后渐减至10—15mg,维持3—6个月不等,余均用非类固醇抗炎剂。中药用四妙勇安汤加味.②慢性炎症中间期(108例),西药治疗有抗结核、抗风湿、控制感染,降血压,纠正心力衰竭等。配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血府逐瘀汤加减或镇肝熄风汤加减。⑧瘢痕固定期(21例),除西药对症处理外,中药重用软坚通脉,活血化瘀法。所有病例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5支(每支2m1)加低分子右旋糖酐300~500ral、维生素C 2.5-5g静滴,l日1次,2周工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5例,好转104例,无效5例,2例死于心肾功能衰竭,总有效率96.450A。
馆藏&15002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脉电活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