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仿木座椅用的丙烯丙烯颜料多少钱一瓶瓶

聚氨酯行业深度分析报告_甜梦文库
聚氨酯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2012 年(第二季度)]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目录一、 聚氨酯简介 ................................. 4(一) (二) (三) (四) (五) 聚氨酯定义 ............................................... 4 聚氨酯研发历史 ........................................... 4 聚氨酯优点 ............................................... 5 聚氨酯产业链 ............................................. 6 聚氨酯合成工艺 ........................................... 7二、 聚氨酯分产品介绍 ............................ 8(一)1. 2. 3. 4.聚氨酯原料 ............................................... 8异氰酸酯 ........................................................................................................... 8 聚酯多元醇 ..................................................................................................... 10 聚醚多元醇 ..................................................................................................... 12 其他原料 ......................................................................................................... 13(二)1. 2. 3. 4. 5. 6. 7. 8. 9. 10.聚氨酯制品 .............................................. 14聚氨酯制品格局 ............................................................................................. 15 聚氨酯硬泡 ..................................................................................................... 16 聚氨酯软泡 ..................................................................................................... 20 弹性体(TPU 复合材料) .............................................................................. 21 涂料................................................................................................................. 24 浆料................................................................................................................. 25 聚氨酯胶粘剂 ................................................................................................. 26 密封剂............................................................................................................. 28 氨纶................................................................................................................. 28 鞋底原料 ......................................................................................................... 29三、 行业概况 .................................. 29(一)1. 2. 3. 4. 5. 6. 7. 8. 9.聚氨酯行业趋势 .......................................... 29跨国公司已将全球 PU 投资重心由欧美移至中国 ....................................... 29 我国国内 PU 区域分布格局将逐渐形成 ....................................................... 29 建筑节能将成为推动我国 PU 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 31 扩大内需已成为推动我国 PU 产业持续平稳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 31 新能源和环保是推动我国 PU 快速发展新的亮点 ....................................... 31 轻纺工业是拉动我国 PU 产业最强劲的动力因素 ....................................... 31 PU 硬泡作为建筑保温材料,节能和防火两者可兼得 ................................ 31 PU 新技术、新工艺是目前 PU 开发的热点 .................................................. 32 PU 新型材料是目前 PU 开发的又一个热点 .................................................. 32(二) (三)聚氨酯原料行业 .......................................... 32 聚氨酯制品行业 .......................................... 33四、 市场介绍 .................................. 362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一)1. 2.聚氨酯整体市场 .......................................... 36全球聚氨酯市场 ............................................................................................. 36 中国聚氨酯市场 ............................................................................................. 38(二)1. 2. 3. 4. 6. 7.聚氨酯上游原料市场情况 .................................. 39我国上游原料产能与消费量情况 ................................................................. 39 MDI 市场分析――生产、消费向中国转移,万华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 40 TDI 市场分析――国内产能大幅扩张,未来出现一定过剩现象 .............. 44 聚酯多元醇市场分析 ..................................................................................... 45 DMF 市场分析――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低迷预计仍将延续 ...................... 52 上游关键原料市场总结 ................................................................................. 54(三)1. 2. 3. 4. 5. 6. 7. 8.聚氨酯制品市场情况 ...................................... 55聚氨酯制品整体市场情况 ............................................................................. 55 聚氨酯硬泡市场 ............................................................................................. 56 聚氨酯软泡市场 ............................................................................................. 59 氨纶市场――纶企业开工率低,产量增速逐月下滑 ................................. 60 聚氨酯胶粘剂市场 ......................................................................................... 61 聚氨酯弹性体市场 ......................................................................................... 63 聚氨酯浆料(合成革)市场 ......................................................................... 63 聚氨酯涂料市场 ............................................................................................. 64五、 国家相关政策............................... 64 六、 行业内公司及竞争分析 ....................... 65(一) 行业内公司介绍 .......................................... 651. 2. 1. 2. 1. 2. 行业内公司列表 ............................................................................................. 65 行业内公司简介 ............................................................................................. 67 有利因素 ......................................................................................................... 74 不利因素 ......................................................................................................... 75 中国聚氨酯行业发展瓶颈 ............................................................................. 76 中国聚氨酯行业风险分析 ............................................................................. 76(二) 中国聚氨酯行业发展有利及不利因素分析 .................... 74(三) 风险因素分析 ............................................ 76七、 投资策略:关注产业两端,回避中游 ........... 763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一、 聚氨酯简介(一) 聚氨酯定义中文名:聚氨酯 全称:聚氨基甲酸酯 英文名:Polyurethane(PU) 化学名称: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与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的 聚合物 物化性质: CASNo.:[1] 分子式:(C10H8N2O2?C6H14O3)x 聚氨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的大分子化合物的 统称。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 聚氨酯大分子中除了氨基甲酸酯外,还可含有醚、酯、脲、缩二脲,脲基甲酸酯 等基团。 聚氨基甲酸酯示意图如下:(二) 聚氨酯研发历史1937 年德国 OttoBayer 教授首先发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进行加聚反 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 美国于 1946 年起开展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 产品用于飞机夹心板材 部件。 1952 年, Bayer 公司报道了聚酯型软质聚氯酯泡沫塑料中试研究成果; 1952~ 1954 年,又开发连续方法生产聚酯型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技术,并开发了相应的 生产设备;1961 年,采用蒸气压较低的多异氰酸酯 PAPI 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塑 料,提高了硬质制品的性能和减少了施工时的毒性,并应用于现场喷涂工艺,使 硬质泡沫塑料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由于价格较低的聚醚多元醇在 60 年代的大量生产, 以及一步法和连续法软泡4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开发,聚氨酯软泡获得应用。 60 年代中期,冷熟化半硬泡和自结皮模塑泡沫被开发。 70 年代在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基础上开发了冷熟化高回弹泡沫。 70 年代开发了聚氨酯软泡的 Maxfoam 平顶发泡工艺、垂直发泡工艺,使块状 聚氨酯软泡的工艺趋于成熟。 后来,随着各种新型聚醚多元醇及匀泡剂的开发,还开发了各种模塑聚氨酯 泡沫塑料。 20 世纪 50 年代末我国聚氨酯工业开始起步,近十几年发展较快。(三) 聚氨酯优点聚氨酯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包括: (1)性能可调范围宽、适应性强; (2)耐磨性能好; (3)机械强度大; (4)粘接性能好; (5)弹性好,具有优良的复原性,可用于动态接缝; (6)低温柔性好; (7)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达 15~20 年; (8)耐油性好; (9)耐生物老化; (10)价格适中。 与传统塑料、橡胶,甚至金属相比,聚氨酯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随着经济 发展和消费升级,将逐渐成为传统材料的理性替代品。5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四) 聚氨酯产业链资料来源:GACG 分析 注(部分名词解释): MDA: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TDI:甲苯二异氰酸酯、 NDT:二硝基甲苯、 PO:环氧丙烷、 PPG:聚丙烯二醇、 PTMEG:聚四氢呋喃、 DMF:二甲基甲酰胺、 BDO:丁二醇、 AA:乙二酸 聚氨酯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 多元 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 大幅度地改变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最终产品。 聚氨酯产业链包括聚氨酯上游原料和聚氨酯下游制品,聚氨酯原料为产业链 最关键部分。6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1. 聚氨酯上游原料聚氨酯上游主要原料包括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由多元醇和多元酸反应生 成, 常用的多元酸为己二酸, 多元醇为 1,2 丁二醇、 乙二醇等) 聚醚多元醇 、 (PPG、 POP、PTMEG 等) ,辅料包括溶剂(DMF、TOL、MEK 等) 、扩链剂(二元醇和二元胺, 如 BDO 等) 、催化剂(胺类和锡类) 、发泡剂(如水、液态二氧化碳、戊烷、氢氟 烃等) 、表面活性剂、阻燃剂、增塑剂、填充剂、脱模剂等。 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与多数其它化工产品不同, 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尤其是异氰酸酯 (又称黑料, 包括 MDI 和 TDI)其关键技术仅掌握在 BASF、 , BAYER、 DOW 等跨国企业和少数国内企业手中,跨国企业通过收购、扩张等手段牢牢掌握 占据国际聚氨酯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2. 聚氨酯下游制品下游制品包括泡沫和 CASE 体系,泡沫制品包括聚氨酯硬泡和软泡,CASE 体 系包括涂料、浆料、胶黏剂、密封剂和弹性体。(五) 聚氨酯合成工艺聚氨酯主要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制的,常见的合成工艺有预聚体法、 半预聚体法及一步法。1. 预聚体法预聚体法,也称二步法,首先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生成末端带有异氰酸酯的 低分子预聚体,然后加入其他添加剂,进一步反应成最终制品。此法常用于聚醚 型泡沫塑料制品。 聚氨酯的预聚体――简单地说是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控制一定比例反应而得 的可反应性半成品。 按照末端基团的反应特性,聚氨酯预聚体可分为:端异氰酸酯基(NCO)预聚 体、端羟基预聚体、含封闭基团预聚体以及含其它基团如端硅烷基、端丙烯酸烷 酯的聚氨酯预聚体,最常用的聚氨酯预聚体是端 NCO 聚氨酯预聚体。 端 NCO 基的预聚体制备的一般方法是: 先脱除低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或聚 酯多元醇等)所含的少量水分,然后在氮气的氛围下,边搅拌边将低聚物多元醇 滴加到过量的多异氰酸酯中,并及时移走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反应温度控制在一 定限度以内。有时根据反应的需要,可添加适当溶剂以调节体系的粘度,添加催 化剂以控制预聚反应的速度。7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影响预聚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了异氰酸酯和低聚物多元醇的性质(如羟 值、酸值、水分和金属离子的含量等)外,操作工艺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端 NCO 基聚氨酯预聚体的稳定性还受储存容器的密封性、容器器壁性质及容器内气体的 影响。 有时容器内少量空气的存在会影响预聚体, 尤其是 MDI 类预聚体的稳定性。 聚氨酯预聚体广泛地应用于聚氨酯胶粘剂、涂料、弹性体、泡沫和纤维等诸 多领域。预聚体技术在单、双组分涂料或胶粘剂的制备方面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 用,聚氨酯预聚体可作为胶粘剂的主体成分。2. 半预聚体法半预聚体法,将异氰酸酯与部分多元醇反应生成末端带有异氰酸酯的低分子 预聚体,然后加入另一部分多元醇及其他添加剂,进一步反应成最终制品。此法 常用于硬质和半硬质泡沫塑料制品。3. 一步法一步法,将参加反应的所有单体和添加剂等一起加入,一次反应完成。 一步法工艺虽然操作简单、投资少,但由于存在反应充分程度不足等缺陷, 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较少,目前主要的工艺主要是采用预聚体法或半预聚体法。二、 聚氨酯分产品介绍根据聚氨酯的产业链图,我们将聚氨酯行业分为原料和制品分别来介绍。(一) 聚氨酯原料1. 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若以-NCO 基团的数量分类,包括单异 氰酸酯 R-N=C=O 和二异氰酸酯 O=C=N-R-N=C=O 及多异氰酸酯等。 目前应用最广、 产量最大的是有: 甲苯二异氰酸酯 (Toluene Diisocyanate, 简称 TDI)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ethylenediphenyl Diisocyanate,简称 MDI) 。 (1) 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 TDI,主要应用于软泡、涂料、弹性体、胶粘剂。其中8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软泡是最大消费领域,占了 75 以上,涂料占了 15%以上。 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在家具、建筑和运输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另外,TDI 还 可以用于生产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胶粘剂、混凝土密封剂、尼龙-6 交联剂、聚 氨酯涂料和聚氨酯弹性体中间体。2010年我国TDI消费结构胶粘剂和弹 性体, 9%涂料, 16%软泡, 75%(2) MDI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 MDI,产品可分为纯 MDI、聚合 MDI、液化 MDI、 改性 MDI 等。 纯 MDI 主要用于生产浆料、鞋底原液、氨纶、TPU(弹性体)和聚脲喷涂等。 聚合 MDI 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硬泡、CASE 领域。聚氨酯硬泡广泛应用于保温 行业,如冰箱冰柜、太阳能热水器、保温管道等,同时还可用于生产仿木家具、 PU 板材等。 2011 年全球 MDI 消费构成图如下:粘合剂, 3%2010年MDI全球市场消耗比例其他, 涂料, 2% 鞋底, 1% 5% 建筑保温, 31% TPU, 9% 冷藏, 16% 汽车, 9%氨纶, 4% 制革, 6% 密封剂, 7%管道保温, 7%目前全球 MDI 市场消耗中,以建筑行业消耗 MDI 最多,达到 31%,其次是冷 藏行业 16%,汽车和 TPU 的消耗量各达 9%。9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010年我国聚合MDI消费结构其他, 27% 冰箱冰 柜, 37%2010年我国纯MDI消费结构其他, 35% 合成革 浆料, 33%管道保 温, 6% 集装箱, 建筑保 8% 温, 10%汽车, 12%氨纶, 12%鞋底原 液, 20%MDI 生产中纯 MDI 和聚合 MDI 各占 35%和 65%左右。聚合 MDI 主要用于生产聚 氨酯硬泡,并应用于保温材料领域,主要下游行业为冰箱冰柜、汽车、建筑、冷 链物流等。纯 MDI 主要用生产合成革浆料、鞋底原液、氨纶,主要下游行业为合 成革、制鞋、箱包、服装等。2. 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 (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 多元醇有乙二醇、丁二醇、季戊四醇等。(1) 己二酸(AA) 己二酸简称 AA,在尼龙 66 盐中,主要用于制己二腈进而生产己二胺,并与 己二胺合成生产聚酰胺 66(尼龙 66) ,聚酰胺 66 可作为工程塑料与锦纶纤维。 己二酸在聚氨酯领域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聚氨酯弹性体, PU 树脂和鞋底原 是 液厂的主要原料。与二元醇反应生成聚酯多元醇,用以与纯 MDI,和其他溶剂生 产浆料或者鞋底原液。此外还可用于胶粘剂、增塑剂、聚酯多元醇、TPU 等。 图:2010 年国内(左)及全球(右)己二酸消费结构10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国内外己二酸消费结构差别较大:全球己二酸近 80%用于尼龙 66 纤维,聚氨 酯仅占 10%; 而国内用于聚氨酯的比例高达 65% 其中浆料占 40%, ( 鞋底液占 25%) , 尼龙 66 仅占 26%。 (2) 1,4-丁二醇(BDO) BDO 全称为 1,4-丁二醇,主要用于生产四氢呋喃(THF) 、g-丁内酯(GBL)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以及聚氨酯领域等。在聚氨酯领域中,可用于生 产浆料、鞋底原液、TPU、氨纶等。 目前全球可工业化生产的 BDO 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有四种:Reppe 法、丁二烯 法、丁烷/顺酐法、环氧丙烷/烯丙醇法。国内 BDO 主要采用炔醛法和顺酐法。山 西三维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两种生产技术、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炔醛法 BDO 生产工艺、以及上下游一体化程度最高的 BDO 生产企业。 图:2009 年大陆以外(左图)及当前国内(右图)BDO 工艺分布表:几种 BDO 生产工艺比较11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PU及 TPU, 12% GBL, 14%2010年全球BDO消费结构其他, 3% THF/PT GBL, MEG, 15% 46%2010年中国BDO消费结构PU浆料, 13% 其他, 3% THF/PT MEG, 44%PBT, 25%PBT, 26%国内 BDO(1,4-丁二醇)主要用于生产四氢呋喃(THF) 、聚氨酯树脂(PU) 、 丁二醇酯(PBT)和 GBL(r-丁内酯) 。其中,THF80%以上用于生产 PTMEG,90%的 PTMEG 用于进一步生产氨纶,主要下游行业为服装;PBT 主要用于生产工程塑料 及纤维,主要下游行业为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等;GBL 主要用于生产吡咯烷酮 (NKP) 、甲基-吡咯烷酮,下游广泛应用于润滑油、农药、颜料、绝缘材料以及 聚合物合成等。3. 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统称 PPG)是环氧丙烷的重要衍生产品,是合成聚12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起始剂种类的不同,生产的聚醚可分为软泡聚醚、硬 泡聚醚和弹性体聚醚。 聚醚多元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聚醚多元醇(PPG) ,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 起始剂,与 PO 聚合物(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物)反应制得,是目前我国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第二类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P) ,以 PPG 为母体经乙烯 基单体接枝聚合制得的改性聚醚多元醇品种;第三类由四氢呋喃均聚或共聚而成 的聚四氢呋喃型多元醇(PTMEG) ,主要用于聚氨酯弹性体和纤维等高性能产品。 聚醚多元醇最大的用途是生产聚氨酯塑料;其次用作表面活性剂,如泡沫稳 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油井酸处理润湿剂及高效低泡洗涤剂等; 也用做润滑剂、液压流体、热交换流体及淬火剂、乳胶发泡剂、多种切削和牵伸 剂组分及专用溶剂等。 (1) 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 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简称 PTMEG,是聚氢呋喃的聚合物。主要用来生产聚氨 酯弹性纤维(即氨纶) 、聚氨酯弹性体、合成革、涂料助剂、胶粘剂、密封胶以 及聚酰胺等。4. 其他原料(1) DMF 助剂 DMF 全称为二甲基甲酰胺既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用途很广 的优良溶剂。DMF 主要用于革用树脂的合成和 PU 皮革生产加工方面,约占总量的 90%以上。还可用于医药、晴纶、农药、染料、电子等其他行业中。 2010 年我国 DMF 下游消费结构13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 环氧丙烷(PO) 环氧丙烷(PO)是除聚丙烯和丙烯腈外的第三大丙烯衍生物,是重要的基本 有机化工合成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醚、丙二醇等。 图:2011 年环氧丙烷下游构成(3) A 组分料 A 组分料是指由组合多元醇(组合聚醚或聚酯)及发泡剂等添加剂组成的组 合料,俗称白料。A 组分料是形成聚氨酯硬泡的主要原料之一。 (4) B 组分料 B 组分料是指主要成分为异氰酸酯的原材料,俗称黑料。B 组分料也是形成聚 氨酯硬泡的主要原料之一。 (5) 光气 光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聚氨酯材料上有许多用途。以光气为原料 生产的异氰酸酯类产品,例如 TDI,MDI,PAPI,是聚氨酯硬泡、软泡、弹性体、 人造革的重要原料;有些品种的异氰酸酯大量用于聚氨酯涂料;也有特殊品种用 于胶粘剂,例如列克纳胶。(二) 聚氨酯制品聚氨酯制品可以分为两大类:泡沫体系和 Case 体系,其中泡沫体系包括聚氨 酯硬泡和聚氨酯软泡,Case 体系包括涂料、胶黏剂、密封剂和弹性体。 不同的制品所需的原料是不同的,其对应的下游领域也有很大区别。 制品类型 硬泡 合成所需原料 应用领域 聚合 MDI、聚醚聚 冰箱、冰柜、冷链物流等隔热保温领域,建 酯 多 元 醇 、 发 泡 筑外墙保温节能,仿木材,灌封材料,花卉14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剂、催化剂 软泡行业的 PU 花盆、插花泥TDI、聚醚多元醇、 汽车座椅、家具、织物衬垫中衬材,室内隔 发泡剂、表面活性 音材料,垫肩、文胸海绵、化妆棉;玩具的 剂、催化剂 织物复合材料 纯 MDI、脂肪族聚 汽车车轮、保险杠、工业铲车车轮、鞋用和 酯或聚醚多元醇、 汽车跑道用弹性体 扩链剂、催化剂 MDITDIHDI、IPDI、 飞机、船舶、车辆涂装;木材、塑料、橡胶、 丙烯酸多元醇、聚 皮革的表面涂装;建筑物涂装;防腐涂装 醚或聚酯多元醇弹性体涂料浆料 (合成 纯 MDI、乙二酸、 箱包、制鞋等服装纺织领域,汽车内饰、球 革 、 人 造 BDO、DMF 类等 革) 粘合剂 密封剂 聚酯、聚合 MDI、 金属与非金属的粘合(建筑、铁路、家具、 BDO、溶剂 汽车等行业) MDI、聚醚多元醇、 建筑密封剂、汽车挡风玻璃粘结密封 丙烯酸聚合物、催 化剂 纯 MDI、PTMEG 纯 MDI、AA、DMF 适用于高拉伸强度并起支撑作用的衣物 (游 泳衣、运动裤、长袜等) 皮鞋、运动鞋、塑料鞋、布鞋等制鞋领域氨纶 鞋底原料1. 聚氨酯制品格局鉴于 2011 年聚氨酯行业的数据并没有更新,以 2010 年市场数据为例进行分 析,目前聚氨酯制品中合成革浆料、软硬泡占比最高。氨纶, 4.39% 防水及铺装材 TPU, 1.75% 1.57% CPU, 料, 3.07% 胶黏剂, 5.41% 鞋底原液, 5.57% 合成革浆料, 22.02%涂料, 15.85%软泡, 21.19%硬泡, 19.19%聚氨酯软泡和硬泡中部分产品也可以用作 CASE 体系, 但根据技术的发展及终15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端需求,国内软硬泡消费格局与全球相比有较大不同。国内聚氨酯软泡消费格局其他, 7% 弹性体, 9% 浆料, 41% 弹性体, 35% 鞋底原 液, 28% 浆料, 25%全球聚氨酯软泡消费格局氨纶, 8% 其他, 2%鞋底原 液, 30%氨纶, 15%国外聚氨酯软泡中弹性体占比达到 35%以上,国内只有 9%,可见我国弹性体 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 聚氨酯硬泡(1) 聚氨酯硬泡的定义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硬泡――是以 A 组分料和 B 组分料混合反 应形成的具有防水和保温隔热等功能的硬质泡沫材料。 聚氨酯硬泡是指在一定负荷作用下不发生明显形变,当负荷过大发生形变后 不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泡沫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声学性能、电学性 能和耐化学性能,尤其热导率极低,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绝热材料和结构材料。 (2) 聚氨酯硬泡的特点 聚氨酯硬泡多为闭孔结构,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比强度大、施工方便 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具有隔音、防震、电绝缘、耐热、耐寒、耐溶剂等特点。 (3) 聚氨酯硬泡的应用领域 聚氨酯硬泡作为一种高分子新材料, 其质量轻、 强度高并具有极低的热导率, 是优质的绝热保温材料。其密度大小以及导热系数高低等可随着原料及配方的不 同而改变,甚至可以根据不同性能要求灵活设计出各种高分子结构,以满足不同 行业的个性化需求,且其成型施工十分方便,既可预制又可现场喷涂或灌注发泡 成型,因此在各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并能够有效降低社会能耗。 聚氨酯硬泡目前被广泛用于冰箱、冰柜的箱体隔热层、冷库、冷藏车等绝热 材料,建筑物、储罐及管道保温材料,少量用于非绝热场合,如仿木材、包装材16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料等。 目前聚氨酯硬泡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行业分类 冷藏保温行业 冰箱 应用产品冷柜冷藏集装箱冷藏车建筑节能行业板材管道喷涂17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密封胶太阳能行业太阳能热水器其他行业 ? 冷藏保温行业汽车、仿木、航空航天等聚氨酯硬泡主要应用于冰箱、冰柜等冷藏保温行业,作为冰箱、冰柜等家电 的保温隔热材料,直接决定着冰箱、冰柜的性能以及能耗,是冰箱、冰柜生产的 重要原材料。根据冰箱、冰柜的结构特点,生产厂商通过模具发泡生成聚氨酯硬 泡,并实现标准化生产,在模具提供稳定温度的情况下,聚氨酯硬泡的性能比较 稳定。此外,冷藏箱、冷藏车等也均采用聚氨酯硬泡作为保温绝热材料。 ? 建筑节能行业 聚氨酯硬泡是一种集隔热、保温、防水、装饰于一体的优良建筑保温绝热材 料,产品主要分为板材,喷涂泡沫以及管道保温材料,并广泛应用于节能厂房、 冷库、集中供热管道等工业建筑节能以及民用建筑节能两大领域。 聚氨酯板材 聚氨酯板材大多覆有面层,并以硬泡作为芯材,因而也称之为硬泡夹芯板或 复合板材,其重量轻、强度高、绝热以及防水效果好,是屋顶、天花板、墙板、 地板等部件理想的建筑材料,主要应用于节能以及冷库的建筑。 按其加工方式,聚氨酯硬泡板材可分为间歇性板材和连续性板材。其中,间 歇性板材一般适用于尺寸较大、结构较复杂的板材生产,而连续性板材的生产效 率高、劳动成本低,但对硬泡的发泡工艺要求较高,属于硬泡组合聚醚的高端生 产应用。 聚氨酯管道保温 地区集中供热、石油输送以及其他输送冷热介质的建筑管道必须进行绝热处 理,以防止热量损失。聚氨酯硬泡作为管道金属内管与外套管之间的保温层,能 有效实现绝热保温,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聚氨酯喷涂泡沫 喷涂发泡成型是指把聚氨酯硬泡的原料直接喷射到物件的表面,并在此表面 上发泡的成型方法。以喷涂硬泡作为建筑屋面、墙体等保温材料,具有保温绝热 性能好、附着力强、不透水性好、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18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 太阳能行业 聚氨酯硬泡是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保热技术的重要材料,决定了太阳能热水器 的保温性能,是保证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质量及使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相比 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时置于室外,其凝热能力和保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太阳能热水器厂商对聚氨酯硬泡的性能质量要求较高。 ? 其他行业 聚氨酯硬泡还广泛应用于汽车、 电器和家具制造等行业, 如汽车车体隔热层、 电热水器和仿木家具的生产。此外,航空航天、包装等领域都涉及聚氨酯硬泡的 生产和应用。 (4) 聚氨酯硬泡生产环节 聚氨酯硬泡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单体聚醚、组合聚醚的制备以及组合聚醚与 聚合 MDI 的混合发泡。单体聚醚的生产:由起始剂(含活性氢集团的化合物)与氧化烯烃(如环氧 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在催化剂作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是生产组合 聚醚的主要原料。 组合聚醚的生产:有一种或多种单体聚醚与发泡剂、泡沫稳定剂、交联剂、 催化剂、阻燃剂等助剂预混而成,是生产聚氨酯硬泡的关键原料,直接决定着聚 氨酯硬泡的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密度等理化指标及产品质量。 聚氨酯硬泡的生产:液态下组合聚醚和聚合 MDI 配比混合经充分搅拌后发生 聚合反应,并最终生产固态的具有独立闭孔结构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其中组合聚 醚与聚合 MDI 的质量配比为 1/1~1.5,其反应过程如下图:19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3. 聚氨酯软泡(1) 聚氨酯软泡定义及特征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软泡,是一种具有一定弹性的柔软性聚氨 酯泡沫塑料,它是聚氨酯制品中用量最大的一种聚氨酯产品。聚氨酯软泡的泡孔 结构多为开孔的。一般具有密度低、弹性回复好、吸音、透气、保温等性能。 (2) 聚氨酯软泡应用领域 主要用作家具垫材、床垫、交通工具座椅坐垫等垫材,工业和民用上也把软 泡用作过滤材料、隔音材料、防震材料、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及隔热材料等。 目前聚氨酯软泡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应用领域 座椅、沙发 示意图头枕、床垫各种服装衬里20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衬垫各种减震、包装 垫材密封条(3) 聚氨酯软泡生产工艺 发泡方式:间歇式,箱体法,连续式块料法及模塑法;其中连续式块料法又分 为圆顶发泡法,卧式平顶发泡法及立式发泡法。 生产工艺:多采用一步法,有时亦采用两步法。4. 弹性体(TPU 复合材料)(1) 弹性体定义 聚氨酯弹性体(PUelastomer)又称聚氨酯橡胶, 是一类在分子链中含有较多氨 基甲酸酯基团(-NHCOO-)的弹性体聚合物材料。通常以低聚物多元醇、多异 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及少量助剂为原料制得。 从分子结构上看,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嵌段聚合物,一般由低聚物多元醇柔 性长链构成软段,以二异氰酸酯及扩链剂构成硬段,硬段和软段交替排列,形成 重复结构单元。除含有氨酯基团外,聚氨酯分子内及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软段和 硬段可形成微相区并产生微观相分离。这些结构特点使得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 的耐磨性和韧性,以“耐磨橡胶”著称。21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 弹性体分类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 CPU)――是聚氨酯弹性体中应用最广、产量最 大的一种; 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 TPU)――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约占聚氨酯弹性 体总量的 25%左右;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 MPU)――占聚氨酯弹性体总量的 10%左右。 a)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类重要的聚氨酯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又称为聚氨酯橡胶。 TPU 由双官能团的聚酯或聚醚二元醇, 低分子二元醇, 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 基本上是线型聚合物,它由两部分组成:低熔点柔软段和高熔点刚性段,调节组 成和用量比例就可得到不同物性的 TPU。 TPU 的成型加工方法: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和压延成型。TPU 还可以通过改性 (共混改性) ,提高 TPU 的性能及扩展其使用范围。 TPU 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目前在国内鞋业、胶粘剂、管材、电缆、皮 革、薄膜和工业用轮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充分发挥 TPU 性能优势,降低 其成本,国内外均在开发 TPU 与塑料、TPU 与橡胶的复合材料。低成本 TPU 复合 材料在汽车、石化、冶金、机械、纺织等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弹性体的应用领域 弹性体可以运用于实心轮胎;印刷、输送胶辊;压型胶辊;油封、垫圈球节、 衬套轴承;O 型圈;撑垫;鞋底、后根、包头;衬里;齿轮等,不同应用领域, 选择的弹性体的硬度范围不同。 弹性体主要运用的示意图如下: 应用领域 筛板(网) 示意图22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胶辊轮胎胶轮高档溜冰鞋旱 冰轮及滑板车 的轮子机械配件鞋材23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5. 涂料(1) 聚氨酯涂料的定义 聚氨酯涂料是由异氰酸酯组份(简称 A 组份)与氨基化合物组份(简称 R 组 份)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异氰酸酯既可以是芳香族的,也可以是脂肪族 的。 其中的 A 组份可以是单体、 聚合体、 异氰酸酯的衍生物、 预聚物和半预聚物。 预聚物和半预聚物是由端氨基或者端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其中的 R 组份必须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在端氨基树脂中,不得含有任何 羟基成分和催化剂,但可以含有便于颜料分散的助剂。 水性聚氨酯涂料――以水为主要介质,具有低 VOC 含量、低或无环境污染、 施工方便等特点,作为“绿色环保涂料”是溶剂型涂料的主要替代品之一。已在 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 (1)木器漆及木地板漆; (2)纸张涂层; (3)建 筑涂料; (4)皮革涂层; (5)织物涂层,等等。 (2) 聚氨酯涂料的应用领域 聚氨酯涂料的应用领域主要有:飞机、船舶、车辆涂装;木材、塑料、橡胶、 皮革的表面涂装;建筑物涂装;防腐涂装,等等。 涂料的应用领域示意图如下: 应用领域 水池衬里 示意图地面及墙体保 护涂层耐磨衬里涂层24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防水涂层6. 浆料(1) 浆料的定义和特征 浆料分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是一种高分子的溶液体系。外观透明或微浊, 固体分含量大约(30-35)%,也就是说其中的(65-70)%是溶剂。聚氨酯浆料用 作涂层制备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 a) 合成革 聚氨酯合成革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真皮感强的外观,具有与基 材粘接性能优异、抗磨损、耐挠曲、抗老化、抗霉菌性好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 时还具备耐寒性好、透气、可洗涤、加工方便、价格优廉等优点,是天然皮革的 最为理想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体育等行业。凡是真 皮应用的领域,它都可替代,而且还可应用于真皮无法应用的领域,真皮的行情 很容易受动物(牛、羊、猪等行情的影响,疯牛病) 。b) 人造革 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经浸渍的 无纺布为网状层, 微孔聚氨酯层作为粒面层制得。 其正、 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 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一般合成革通指聚氨酯合成 革。25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 浆料的合成工艺 干法聚氨酯浆料――在应用的过程中,靠加热蒸发将浆料中的溶剂蒸发掉, 溶剂大都是用甲苯、丁酮,蒸发掉的溶剂无法回收,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 了不必要的浪费。 湿法聚氨酯浆料――由于加工过程采用的是将 DMF 用水抽提(原因是 DMF 与 水有无限的溶解性) ,比较环保,而且生产出的合成革具有良好的透湿、透气性 能,手感柔软、丰满、轻盈,更富于天然皮革的风格和外观,因此发展速度极为 惊人。7. 聚氨酯胶粘剂(1) 聚氨酯胶粘剂的定义及原理 聚氨酯胶粘剂专指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类的 胶粘剂,主要用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或相同性质的膜状、片状材料粘接,形 成新复合材料的胶粘剂。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低 VOC 含量、 低或无环境污染、 不燃等特点,是聚氨酯胶粘剂的重点发展方向,被广泛用作木材加工胶粘剂、织 物和植绒粘合剂、复合薄膜粘合剂、压敏粘合剂等。 聚氨酯胶粘剂原理如下图:26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 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 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很强极性和化学活泼性的-NCO-(异氰酸根) 、-NHCOO(氨基甲酸酯基团) ,与含有活泼氢的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 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 良的化学粘接力; 具备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适用于各种结构性粘合领域,并具备 优异的柔韧特性; 聚氨酯胶粘粘剂具备优异的橡胶特性,能适应不同热膨胀系数基材的粘合, 它在基材之间形成具有软-硬过渡层,不仅粘接力强,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缓冲、 减震功能; 聚氨酯胶粘剂的低温和超低温性能超过所有其他类型的胶粘剂。 (3)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产品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不相同,常见分类方法有三种: (1)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包装、皮革、纺织制鞋、印刷、交通运输、家电及 电子产品、家具及建筑材料、安全防护、新能源用聚氨酯胶粘剂等; (2)按照特性可以分为:超低温、发泡型、厌氧型、导电性、耐高温、高阻 隔、抗老化、抗介质、抗爽滑剂聚氨酯胶粘剂等几大类; (3)根据化学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反应型聚氨酯胶粘剂、非反应型聚氨酯胶 粘剂等两大类。由于非反应型聚氨酯胶粘剂存在环保、安全生产等问题,近年来 其市场份额已逐渐被反应型复合聚氨酯胶粘剂所替代。 反应型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含有两个以上化学活性的组分,在使用时经过反应 固化交联的聚氨酯胶粘剂。除了应用范围广泛之外,还具有粘结强度高、耐高低 温、设计范围宽、生物性能好、工艺适应性高、抗介质性强等。 (4)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领域 从最终产品角度看,在日常生活中最易接触到的使用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的终 端产品就是包装各种食品 (如熟食、 膨化油炸食品、 腌卤制品、 奶粉、 宠物粮食、 袋装饮品) 、药品(如冲剂、胶囊) 、生活用品(如玩具、洗衣粉、洗手液)和医 疗用品(如一次性针筒、盐水袋)的塑料软包装。 在以塑料软包装为代表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的实际生产中,聚氨酯胶粘剂被 公认具备以下性能: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臭氧以及耐细 菌;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适用于各种结构性粘合领域,并具备优异 的柔韧特性、粘合工艺简便、极佳的耐高低温性能以及优良的稳定性;优异的橡 胶特性, 能适应不同热膨胀系数基材的粘合, 在基材之间形成具有软、 硬过渡层, 不仅粘接力强,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缓冲、减震功能等。27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8. 密封剂(1) 密封胶的定义 密封胶是用来填充空隙(孔洞、接头、接缝等)的材料,兼备粘接和密封两 大功能。聚氨酯密封胶与硅酮密封胶、聚硫密封胶构成了目前高档密封胶的三大 品种。 (2) 密封胶的特征 聚氨酯密封胶具有诸多优良特性, 包括: 性能可调范围宽、 (1) 适应性强 (2) 耐磨性能好; (3)机械强度大; (4)粘接性能好; (5)弹性好,具有优良的复原 性,可用于动态接缝; (6)低温柔性好; (7)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达 15~20 年; (8)耐油性好; (9)耐生物老化; (10)价格适中。 (3) 密封胶的应用领域 聚氨酯密封胶广泛用于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 在建筑方面的应用――门窗、玻璃等的填充密封; 在土木方面的应用――高速公路、桥梁、飞机跑道等的嵌缝密封; 在汽车方面的应用――车窗(主要是风挡玻璃)的装配密封。9. 氨纶(1) 氨纶的定义 聚氨酯弹性纤维(Spandex,简称氨纶) 。 聚氨酯纤维是聚氨酯甲酸链段的线性高分子物质占形成化学结构 85%以上 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弹性纤维。国际上统称为“斯潘德克斯”(Spandex) ,我国 称之为“氨纶”。 主要商标名称有 Lycra (英威达) Dorlastan 、 (德国拜耳公司) 、 ESPA(日本东洋公司) 、Opelon(日本东丽-杜邦公司)等。由于英威达的“莱 卡”(Lycra)品牌的产品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所以人们往往泛称氨纶为“莱卡”。 (2) 氨纶的特性 氨纶的优异性能:突出的高回弹性,氨纶的高回弹性是目前所有弹性纤维都 无法比拟的,它的断裂伸长率大于 400%,最高可达 800%,即使在 300%拉伸形变 时,回弹回复率仍在 95%以上;优异的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候、耐紫外线 照射能力强;耐化学品、耐洗涤;与染料的亲和性好。28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3) 氨纶的运用领域 氨纶已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中,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新型纺织材料,其使用形 式主要有四种:裸丝、包芯纱、包覆纱、合捻线。如丝袜、泳衣、舞蹈衣、莱卡 (纯棉包覆氨纶丝) 、服装等,在传统纺织品中,只需加入不到 10%数量的氨纶, 就可以使传统织物的档次大为提高,显示出柔软、舒适、美观、高雅的风格。10.鞋底原料聚氨酯鞋底具有诸多优点:密度低,质地柔软,穿着舒适轻便;尺寸稳定性 好,储存寿命长;优异的耐磨性能、耐挠曲性能;优异的减震、防滑性能;较好 的耐温性能;良好的耐化学品性能等等。聚氨酯多用于制造高档皮鞋、运动鞋、 旅游鞋等。三、 行业概况(一) 聚氨酯行业趋势1. 跨国公司已将全球 PU 投资重心由欧美移至中国近年来,全球知名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的 PU 投资力度,成立研发中心, 将一些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技术首先投放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这充分表明跨国 公司已将 PU 投资重心由欧美移至中国, 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 PU 发展的重要动力。2. 我国国内 PU 区域分布格局将逐渐形成我国 PU 产业地区分布格局逐渐形成,是我国 PU 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也是确保我国 PU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保证。29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该区是目前国内 PU 产业最发达地区,PU 原料 及其制品已占国内半壁江山以上。 其中 2011 年该区域 MDI 产能达到 129 万吨/年,占全国 82%,将成为全球 MDI 产能最大的区域之一。 TDI 至 2011 年产能达到 46 万吨/年,占国内的 54%。 该区域建有年产 5 万吨三聚体(HDI)和 2 万吨水性 PU 乳液的生产线。 至 2012 年,该区域 PPG 产能将达到 80 万吨/年,占全国 30%。 该区域是国内乃至全球 PU 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市 PU 产业发展促进 中心、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与上海金山区联合申办将上海市金山化工区建成国家级 PU 生产基地。 (2)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 该区是国内 PU 产品外贸最发达的地区, 也是 PU 外资和合资最多的地区之一。 (3) 以烟台为中心的环勃海湾地区。 该地区包括京津冀鲁,是目前国内 MDI 和 TDI 主要生产地区,也是国内 PU 产品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该区烟台万华年产 50 万吨 MDI 和沧州大化(含 黄骅)年产 15 万吨 TDI 项目的正式投产以及京津两地未来 PU 产业的快速发展, 该地区将成为国内 PU 产业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 (4) 以葫芦岛为中心的东北地区。 该地区石化原料基础雄厚,是目前国内 PPG 和 TDI 资源集中地区之一。该区 域 PU 原料和产品种类较多、产能、产量较大,市场广、化工基础强,已得到辽 宁省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其目标是建成中国北方 PU 产业基地,是国内未来 PU 产 业发展的亮点区域。 (5) 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地区。 该区主要围绕甘肃银光 TDI 和拟建的 MDI 等产品为中心, 形成下游 PU 产品产 业链。 (6) 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 该地区主要依托拥有国内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形成的强大化工原料基础。该 区域年产 40 万 tMDI 项目一旦实施投产,以及 PTMEG 和 BDO 正式投产,将成为国 内未来 PU 产业发展重点区域。30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7) 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海西地区。 该区域是目前国内 PU 鞋业和外贸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并可充分利用中国台 湾在 PU 产品和技术上优势。目前正在福清市筹建 6 万吨/年 TDI 生产线。 我国 PU 产业地区分布格局逐渐形成,由此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原料、技术 和市场优势,将全面有力推动我国 PU 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我国 PU 产业区域分 迅窬肿炒蟪墒熘保俏夜 PU 产业实现强国理想之时。3. 建筑节能将成为推动我国 PU 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建筑节能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不可动摇的国策,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 筑市场。 今后几年, 我国建筑节能每年将消耗 PU 硬泡保温材料 100 万~200 万吨, 按建设部规划 PU 建筑保温比例占整个保温市场 20%计,年市场总值将达到 500 亿~600 亿元,PU 硬泡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巨大。4. 扩大内需已成为推动我国 PU 产业持续平稳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汽车工业有效地拉动了我国 PU 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铁、地铁、城市轨道 交通基本建设已成为拉动我国 PU 产业快速发展新的动力。家电下乡政策也给 PU 硬泡保温材料带来新的商机。5. 新能源和环保是推动我国 PU 快速发展新的亮点PU 复合材料在风机叶片上应用前景广阔, 材料在太阳能新能源上应用潜力 PU 巨大。因此,绿色环保技术将有力地推动 PU 新材料快速发展。6. 轻纺工业是拉动我国 PU 产业最强劲的动力因素我国目前是全球五大 PU 产品制造中心,即家具、家电、皮革、制鞋和氨纶。 这五大 PU 产品年消费量占我国 PU 产品总消费量的 50%左右,是我国轻纺工业的 主要产品,也是重要轻纺外贸出口商品。7. PU 硬泡作为建筑保温材料,节能和防火两者可兼得PU 硬泡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为理想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在欧美国家建筑 市场已得到广泛应用。建筑节能 PU 硬泡作为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其防火安全性 能是完全可达到的。为充分发挥 PU 硬泡在我国建筑节能中的作用,需借鉴国外31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在建筑节能中的成功经验,国家有关部门也要权衡节能与安全两者利弊,制定全 面合理符合实际的防火安全性能标准。8. PU 新技术、新工艺是目前 PU 开发的热点PU 新技术、新工艺已经成为目前 PU 开发的热点,如 ADI(脂肪族和脂环族异 氰酸酯)异氰酸制造技术、非光气法异氰酸酯制造技术、PU 轮胎制造技术等。9. PU 新型材料是目前 PU 开发的又一个热点目前, 开发的又一热点是 PU 新型材料, PU 如生物医学工程用 PU 弹性体材料、 PS(聚氨酯-钢材-聚氨酯)夹层结构复合材料、TPU 与塑料复合材料、TPU 与橡 胶复合材料、生物降解 PU 材料等。 除了行业趋势之外,我们对聚氨酯行业中部分近期有变化的子行业也进行了 分析,分析如下:(二) 聚氨酯原料行业1. 聚合 MDI 行业聚合 MDI 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今年 1-4 月聚合 MDI 价格缓慢上涨,5-6 月加速下跌,6 月中旬暂时企稳。一 方面因为今年经济形势较为严峻,房地产的调控措施,减缓了新建住房建造,冰 箱、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保温等行业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今年各方对市场预 期较好,导致后期厂商定价脱离现货市场现象较为严重,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受 到打击,且后期市场较差,下游多选择消耗库存为主,采购较少。 今年下半年聚合 MDI 市场下游行业多已进入淡季,需求放缓,而万华宁波二 期 30 万吨 MDI 装置于 6 月份试车,年内投产,届时市场份额将重新分割,PM200 价格与 M20S、44V20 等价差将缩小,各厂商之间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合作维持价 格,但市场竞争激烈,低端货源生存空间将减小,贸易商操作空间也将减小,市 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预计下半年聚合 MDI 市场需求减少, 如苯胺价格稳定, MDI 价格继续下行空间有限,近期走势将较为平缓,小幅波动,10 月开始出现下 跌。2. 环氧丙烷(PO)行业下半年国内环氧丙烷市场行情将会基本处于低迷的盘整阶段。32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上半年的 PO 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的行情走势, 春节前后受货源供应等问 题,PO 市场价格保持稳固,特别是春节后 PO 的价格一路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最 高点 14000 元/吨。但是随着沙特进口货源的稳定,以及终端下游海绵等行业的 需求淡季的提前到来, 价格进入了快速下降通道, PO 价格从 3 月份开始一路下滑, 至 6 月份时价格已经下至 11000 元/吨,下跌幅度达到 21%。 而且随着国内镇海炼化 PO 装置 6 月份的正式投产,下半年的 PO 市场将会发 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就是市场供应格局的变化,此前由于华东地区没有当地的 环氧丙烷供应,作为国内 PO 需求量最大的地区,近几年来华东地区厂家主要依 靠山东地区和进口货源供应为主,镇海炼化的投产彻底改变了这一情况。下半年 将会逐渐形成,进口货源,镇海货源以及山东货源,三足鼎立的格局。 其次是 PO 整体供应量将会十分充足。镇海装置的投产使得 2009 年环氧丙烷 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得国内环氧丙市场竞争如 取激烈,甚至会出现一些 PO 工厂亏损的问题,所以国内一些生产技术落后,成 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3. 己二酸(AA)行业PU 浆料及鞋底原液行业整体表现将不容乐观。 今年上半年国内己二酸供应受检修及装置故障等多方面的影响, 供应量吃紧, 另外国内部分贸易商大量囤货及封盘不出等心态弥漫整个市场,导致了国内己二 酸价格的大幅飙升, 而进入下半年国内己二酸产能将有所增加, 山东海力新建 7.5 万吨己二酸装置已完工,而山东洪业己二酸装置也已正常开工,而国内下游 PU 浆料及鞋底原液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出口订单形势,第三和第四季度国内 PU 合 成革及鞋材等终端出口订单依旧受到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国内政府方面陆续出台 关于节能减排、低碳等环保指标的政策法规等影响,因而作为其己二酸原料最大 的消费行业,我们预测 PU 浆料及鞋底原液行业整体表现将不容乐观,己二酸市 场在供应上升,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在 2010 年下半年将难有起色。(三) 聚氨酯制品行业1. 聚氨酯硬泡行业(1) 低碳绿色建材聚氨酯硬泡抢占环保建筑市场先机。 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回暖,在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带动下,全球建筑业行情预 计 2010 年开始回升,绿色建筑化学品市场将随之扩大,而低碳时代更为绿色建 材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跨国化工公司正纷纷推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化学品和相33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关技术,抢占节能环保建筑市场先机。无论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还是 1 月 27 日 -30 日召开的 2010 达沃斯年会,在全球的各大高峰级论坛中,对于低碳和环保的 号召,让不少企业看到了潜在的市场,包括聚氨酯硬泡产业。 从聚氨酯硬泡产业本身产品而言,其用于保温行业以及用于塑料行业的产品 确实迎来了巨大的商机,以聚氨酯保温板为例,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在建筑保温 中,使用一立方米的聚氨酯保温板,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70 公斤。虽然 从效果上而言, 聚氨酯材料无疑是目前建筑市场保温中效果最好的材料, 但同时, 作为聚氨酯保温材料供应商也需冷静对待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有观 点认为,从施工角度而言,聚氨酯保温板较聚氨酯喷涂更具优势,有数据表明, 聚氨酯喷涂保温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颗粒散落到空气中,聚氨酯喷涂 保温层最终仅有 70%左右的材料被成型。无论聚氨酯保温板和聚氨酯喷涂究竟孰 优孰劣,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聚氨酯保温材料已经在建筑市场中占据竞争优 势。 (2) 政策刺激家电业对聚氨酯硬泡需求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积极政策,其中对家电业已经 或即将产生重大影响。在诸多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家电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其中 聚氨酯下游产品冰箱、冰柜、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需求增长明显,这间接促进了上 游原料聚氨酯硬泡需求的稳定增长。目前,住宅市场回升,金融危机对家电市场 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消退。同时股市的逐步回暖,有利于住宅和家电产品消费需 求的回暖。国家对家电业的扶植政策对于加速国内家电业发展,以及家电企业扩 展国内市场带来重大机遇。09 年影响聚氨酯下游家电业的重大政策包括:财政补 贴家电下乡、 财政补贴以旧换新、 财政补贴节能产品销售、 家电业产业振兴规划。 这些政策的实施与推广对 09 家电业的产销增长功不可没。近期有消息称,财政 部正在上报国务院,取消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代之以最高补贴限额,目前 该方案已进入审批阶段。此外,2010 年度家电下乡产品招标范围仍是电视机、冰 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热水器、手机、电磁炉、微波炉等产品。但一些具体 招标细节将作重大调整,如招标的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型号数量将由原来的 15 款扩增到 30 款。由此可以看出,2010 年聚氨酯硬泡在家电领域的需求增长仍 将继续受益国家政策。2. 胶粘剂a) 聚氨酯胶粘剂行业概况 聚氨酯胶粘剂作为胶粘剂行业的高端产品,尽管因为起步时间晚、研发投入 相对较少等历史原因,国内生产企业在少数产品上的技术水平还无法与国际企业34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相抗衡,但受益于国内新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国内经济 10 年来的高速发 展,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近 10 年来产量和销售额高速增长,平均增长 率达到 20%。 b) 聚氨酯胶粘剂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目前,聚氨酯胶粘剂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 应用领域扩大 聚氨酯胶粘剂作为高端胶粘剂,除了在食品、药品、日化、精密仪器、仪表 和电子电器等传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外, 在油墨印刷、 家用电器、 建筑材料、 交通运输、新能源、安全防护等领域也开始有广泛的运用。 在家用电器和建筑材料领域,随着国内复膜铁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复膜铁用 复合聚氨酯胶粘剂被更多的应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个性化彩板以及吊顶用 金属扣板等上,市场容量巨大;在交通运输领域,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 出到 2020 年,我国将建设“四纵四横”客运专线,铺设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 将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复合聚氨酯胶粘剂是高速铁路建设不可或 缺的应用材料,不断应用在高速铁路建设中。 ? 产品推陈出新 我国胶粘剂生产企业已达 1500 多家,品种超过 3000 种,已成为我国化工领 域中发展最快的重点行业之一。发展至今,胶粘剂除在本身性能上的改进外,更 重要的还是需迎合长远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的产品。在环保、健康 和安全诸因素驱动下,被广泛应用于制鞋、包装、建筑、汽车等领域的聚氨酯胶 粘剂与其他胶粘剂一样开始向无溶剂、水基和反应性热熔型等对环境友好且性能 高的方向发展,以逐步替代 VOC 高、具毒的品类。 聚氨酯胶粘剂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而被认为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胶种之一。 醇溶型聚氨酯胶粘剂是近几年内发展起来的以乙醇为溶剂的聚氨酯胶粘剂,虽然 醇溶型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不含游离的异氰酸酯单体、降低了生产成本等环保性优 点。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塑料复合包装,对铝箔也有良好的黏 合效果,耐内容物性及耐高温蒸煮性能也可与酯溶型聚氨酯胶粘剂相同,且剥离 强度高。今后的几年,我国将大力研究开发和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性 能的胶粘剂新产品胶粘剂,如: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水性氯丁橡胶型胶粘剂等, 同时更将重点发展环保型、节能型胶粘剂。 ? 行业集中度提高 近年来,用户对聚氨酯胶粘剂产品质量、性能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对行业 内企业的品牌的认知度不断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技术水平落后、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高能耗的小型生产企业相继被淘汰。行业整体呈现规模化、集约 化发展趋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研发力量强、技术水平高的企业迅速扩张。 ? 专业化发展35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聚氨酯胶粘剂产品性能及其稳定性直接影响下游行业的产品质量,因此技术 要求十分严格;聚氨酯胶粘剂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大,往往需要针对终端客 户需求和用胶性能标准研发个性化的生产配方。随着国内聚氨酯胶粘剂需求日益 扩大、应用方式的不断创新,根据客户对产品性能要求量身定做专用聚氨酯胶粘 剂将成为未来高端胶粘剂的发展趋势,这将对聚氨酯胶粘剂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 和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 进口替代趋势 高端聚氨酯胶粘剂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和国 外竞争对手相对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相对于德国汉高公司(Henkel)、美国道 康宁公司(DowCorning)等国际巨头。近年来,在部分聚氨酯胶粘剂产品上,国内 企业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逐步能够取代该部分进口产品,与国际巨头展开竞 争, 同时下游客户从降低自身成本的角度出发, 有着强烈的替代进口产品的需求, 这也刺激了国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3. 氨纶行业氨纶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在国家一揽子政策的支持下,加之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较早步入 了回升轨道。纺织服装的复苏,必然带动下游产品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纺 织原料如化纤及与纺织相关的化学品。据悉,2010 年服装行业出口金额增 5%, 而氨纶出口也有望随之增长。氨纶产业的复苏将带动聚氨酯原料 MDI、PTMEG 需 求增长。四、 市场介绍(一) 聚氨酯整体市场1. 全球聚氨酯市场(1) 全球聚氨酯产量及增速――超过 GDP 增速 表:全球聚氨酯行业产量(万吨)及增速 产品 硬泡 软泡 CASE
479 五年增速 8.4% 6.1% 6.6%
588 五年增速 5.3% 3.8% 4.2%36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胶粘剂 总计48 99259 13754.2% 6.7%67 16912.6% 4.2%全球聚氨酯行业产量(万吨)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硬泡 软泡 2005年 CASE 2010年 胶粘剂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聚氨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到 2010 年全球聚氨酯产品 产量已达 1700 万吨,聚氨酯也成为全球六大合成材料之一(包括 PE、PP、PVC、 PS、PET、PU) 。 2000 年以来,全球聚氨酯行业维持快速发展,行业增速远超全球经济增速, 其中聚氨酯硬泡在房地产、冰箱冰柜等行业的带动下发展速度最快。 (2) 全球聚氨酯各类制品产量占比――软泡占比最大 聚氨酯各类制品2010年产量占比胶粘剂, 4% 硬泡, 26%CASE, 35%软泡, 35%从 2010 年聚氨酯各类制品产量来看,以 CASE(涂料、弹性体、密封剂)体 系制品和软泡的产量为最大,两者都占了聚氨酯总产量的 35%,其次是硬泡,占 了 26%,再次是胶粘剂,占比 4%。37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3) 全球聚氨酯产品市场消耗占比――建筑家居行业占比最大2011年世界聚氨酯产品市场消耗比例冰箱等制冷机具, 其他, 1% 4% 鞋用, 6% 汽车弹性体, 7%家具和床垫, 26% 汽车泡沫塑料, 13% 涂料、胶粘剂、 密封剂, 19% 建筑, 24%聚氨酯应用广泛,从 2011 年聚氨酯下游具体运用情况来看,家具与床垫消耗 的聚氨酯最多,达到 2011 年全年聚氨酯全部消耗量的 26%,其次是建筑 24%,涂 料、胶粘剂、密封剂 19%,汽车泡沫塑料 13%,汽车弹性体 7&,鞋用聚氨酯 6%, 冰箱等制冷机具 4%,以及其他 1%。2. 中国聚氨酯市场(1) 中国聚氨酯产量全球占比――2012 年预计占比 34% 表:全球各地区聚氨酯产量占比(%) 地区 北美 西欧 中国 亚太(除中国) 中东、非洲 东欧 南美 % 21% 14% 6% 3% 3% % 26% 14% 7% 5% 3% % 34% 12% 7% 6% 4%随着聚氨酯工业的快速成长,中国生产的聚氨酯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比例越来 越大。2005 年,中国生产了全球五分之一的聚氨酯产品;2010 年,这一比例提 升至四分之一;到 2012 年,预计全球三分之一的聚氨酯产品来自于中国。38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中国目前已经是聚氨酯行业产量最大的国家。“十一五”期间,我国已成为 DMF、甲乙酮等聚氨酯产品的净出口国;“十二五”期间,预计 MDI、TDI、己二 酸、聚醚、BDO 等多个产品也将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 (2) 中国聚氨酯产品需求增速――预计到 2015 年硬泡和合成革需求较大 表:中国聚氨酯产品需求增速及预测 产品 硬泡 软泡 氨纶 鞋底原液 合成革浆料 涂料 胶粘剂和密封剂 TPU(弹性体) CPU(弹性体) 防水和铺装材料 总计
16 18.6 70 35 21 6 6 10 297.6
26.3 33.4 132 95 32.4 10.5 9.4 18.4 599.4 五年增速 15.9% 16.2% 10.5% 12.4% 13.5% 22.1% 9.1% 11.8% 9.4% 13% 15% 0 45 45 220 120 50 22 19.6 38.4 970 五年增速 12.8% 9.5% 11.3% 6.1% 10.8% 4.8% 9.1% 15.8% 15.8% 15.9% 10.1%我国是全球聚氨酯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十一五”期间我国聚氨酯总体消 费增速高达 15%,其中涂料、聚氨酯硬泡、聚氨酯软泡增速较快。“十二五”期 间,尽管聚氨酯消费增速有所回落,但预计仍将维持 10%左右,其中大宗聚氨酯 产品中硬泡增速较快,预计增速近 13%。(二) 聚氨酯上游原料市场情况1. 我国上游原料产能与消费量情况图:国内聚氨酯原料行业现有产能、未来产能(2014 年之前)及当前消费量 (万吨)39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目前 MDI、TDI、环氧丙烷、BDO 仍处于净进口状态,其中环氧丙烷、BDO 进 口量较大。 从供需面来看,目前 MDI、TDI、己二酸、甲乙酮供需基本平衡,环氧丙烷、 BDO 有产能缺口,DMF 过剩较多。 今后三年内,MDI、BDO、己二酸、TDI 迎来扩产,国内市场过剩形势严峻, 但 MDI 扩产集中在烟台万华,其依托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全球化战略,全球市 场占有率有望大幅提升,并成长为世界第一的 MDI 巨头;环氧丙烷由于氯醇法受 限制、共氧化法技术不成熟,未来两年没有新增产能,国内缺口将扩大;甲乙酮 由于碳四原料限制,未来两年没有扩产,供需面有望好转;DMF 未来尽管无新增 产能,但目前产能过剩严重,短期内难以缓解。长期来看,我们看好 MDI、环氧 丙烷、甲乙酮。2. MDI 市场分析――生产、消费向中国转移,万华市场占有率有望 大幅提升(1) 全球 MDI 需求情况全球MDI需求及GDP增速15.0% 10.0% 5.0% 0.0% -5.0% 03 06 09 2010 MDI需求增速 GDP增速40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全球 MDI 需求同全球经济增长关系密切, 是一个强周期的行业。 过去 10 年里, MDI 需求增速基本维持在全球 GDP 增速的 1.6 倍及以上的水平(05 年和金融危机 期间除外) 。2010 年,全球 MDI 需求约 460 万吨;2011 年,全球 MDI 需求增长约 7%,约 492 万吨。若按照全球经济增速 4%、MDI 需求增速为 GDP 增速的 1.6 倍计 算,我们预计
年全球 MDI 需求为 523 万吨、557 万吨,年新增需求超 过 30 万吨。 (2) 全球 MDI 生产厂商情况 全球 MDI 产能及扩产情况(万吨)生产企业 拜耳 巴斯夫 陶氏化学 亨斯迈 烟台万华 日本聚氨酯 上海恒联 博苏化学 锦湖三井 三井化学 合计 万华占比
94 88 80 33 24 16 14 6 603 13%
94 88 80 33 24 16 14 6 603 13% 3 94 88 140 33 24 25 19 6 677 21% 3 94 88 180 33 64 25 19 6 812 22% 2013 年后新建 40 万吨产能,预计
年投产 预计 2012 年扩产 9 万吨 预计 2012 年投产 5 万吨 预计 2012 年扩产 60 万吨,2014 年 扩产 40 万吨 备注 预计 2013 年上海投产 15 万吨, 2016 年欧洲投产 23 万吨 预计 2014 年重庆投产 40 万吨, 2013 年韩国扩产 6 万吨未来几年,全球 MDI 产能扩张主要集中在中国,其中烟台万华是主要的扩产 企业: 年,公司扩产 60 万吨,总产能将达 140 万吨;2014 年,公司 烟台本部扩产 40 万吨,总产能达 180 万吨,将超越拜耳和巴斯夫成为全球最大 的 MDI 生产企业,公司占全球产能的比例也将由 2011 年的 13%提升至 2014 年的 22%。由于具有成本优势、质量优势以及提前扩产布局,预计未来三年烟台万华 的市场占有率将明显提高。41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3) 我国 MDI 需求情况 国内MDI需求量(万吨)及增速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4 07 10 2011 需求量 需求增速 GDP增速 20.0% 10.0% 0.0% 50.0% 40.0% 30.0%2002 年以来,国内 MDI 需求增速基本在 GDP 的 1.7 倍及以上的水平(05 年及 经济危机期间除外) ,其中 03、04、09、10 四年更是高达两倍以上。 2010 年,国内 MDI 需求达 130 万吨,比 2009 年大幅增长 30%以上,其中聚合 MDI 需求约 74 万吨,纯 MDI 约 56 万吨。 2011 年,国内 MDI 需求增长 12%,约 145 万吨。据聚氨酯协会预测,“十二 五”期间国内聚氨酯硬泡、 氨纶、 合成革浆料、 鞋底原液消费增速将分别达 13%、 11%、11%和 6%,综合来看我们预计未来 MDI 行业仍将维持两位数增长。若保守按 10%的需求增速计算,2012 和 2013 年国内 MDI 需求约为 160 万吨和 175 万吨,每 年新增需求约 15 万吨。 (4) 我国 MDI 产量、需求量及进口依存度 图:我国 MDI 产量及需求量情况统计(万吨)MDI 在 2005 年以前基本依靠进口,随着我国 MDI 相关工厂的投厂,供需逐渐42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趋于平衡,进口依存度大幅下降。 (5) 我国 MDI 生产厂商情况 我国 MDI 产能及扩产情况(万吨)生产企业 烟台万华 1 80 14E 180 备注 其中烟台本部目前 20 万吨,2014 年之后扩 建 40 万吨;宁波万华目前 60 万吨,2012 年扩建 60 万吨。公司最终权益产能 150 万 吨 巴斯夫 上海拜耳 上海恒联 合计 0 35 24 109 0 35 24 139 0 35 24 199 40 50 64 334 2014 年重庆投产 40 万吨 预计 2013 年投产 15 万吨 2013 年后新建 40 万吨产能, 预计
年投产国内 MDI 生产商以烟台万华为龙头,且万华占据了大量的份额。MDI 行业目 前格局是寡头垄断, 技术壁垒高, 短期格局难以改变。 长期仍是具有高技术含量、 高壁垒的行业,将成为寡头有序竞争行业。 (6) MDI 及其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 图:MDI 价格及价差(元/吨)今年年初以来 MDI 厂家纷纷上调出厂报价,产品价差已走出去年下半年的低 谷。但下游需求依然低迷,市场成交量一般。同去年同期相比,目前 MDI 价差仍43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处于低点,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原材料苯胺价差已处于历史地位,并维持稳定, 预计苯胺价格在成本支撑下难以大幅下跌。3. TDI 市场分析――国内产能大幅扩张,未来出现一定过剩现象TDI 下游消费主要集中于软泡、聚氨酯弹性体、涂料、胶黏剂、密封剂等领 域,其中软泡占总需求的 75 以上。 (1) 全球 TDI 产能及需求量 2011 年全球共有 30 多家 TDI 企业、40 多套 TDI 生产装置,总产能达到 238 万吨。2010 年产能 213 万吨,2010 年全球 TDI 市场需求约 190 万吨,中国占总 需求量的 20%以上。未来几年,全球 TDI 市场需求将以 4%-5%的速度增长,预计 到 2015 年全球 TDI 市场需求达到 230 万吨。 (2) 我国 TDI 产能及需求量 图:我国 TDI 产量及需求量情况统计/万吨我国 TDI 一直供不应求,国内需求的很大一部分一直是依靠进口来实现,主 要来源是日本三井、BAYER、BASF 等。近年来由于国内 TDI 产能的扩张以及国内 TDI 技术的不断成熟,2005 年以后国内进口 TDI 数量有所下降。2008 年我国共进 口 TDI20.8 万吨对外依存度 44%,而 2010 年对外依存度下降到 10%以下。 到 2015 年中国 TDI 市场年需求达到 82.8 万吨,占全球总量的 36%。 同时,考虑到 TDI 部分下游应用领域可以用 MDI 等产品替代,其未来市场需 求增量不明显,而近几年产能迅速扩增,出现一定过剩现象。44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3) 我国 TDI 生产厂商情况 国内 TDI 产能及扩张(万吨) 生产企业 上海拜耳 上海巴斯夫 沧州大化 甘肃银光 东南电化 烟台巨力 北方锦化 中国蓝星 总计
8 10 0 3 5 3 45
8 10 0 3 5 3 45
18 10 10 8 5 3 95 计划 2012 年投产 二期 5 万吨预计 2012 年上半年投产 2012 年 2 月试车,计划再扩产 3 万吨 扩产备注 2011 年底投产2011 年以来,国内 TDI 迎来扩产高潮。上海拜耳 25 万吨装置 2011 年年底投 产,沧州大化 10 万吨、烟台巨力 5 万吨、东南电化 10 万吨将于 2012 年投产, 另外中国蓝星化工集团、延长石化等企业也在规划 TDI 产能。预计未来两年我国 将由 TDI 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并面临产能过剩。 (4) TDI 及其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TDI 价格从 2010 年末开始一路下滑。但从 2012 年初开始价格止跌回升,回 复到 2 万/吨以上。4. 聚酯多元醇市场分析聚酯多元醇以 BDO、AA(乙二醇)为例进行分析,目前聚氨酯领域使用 BDO、 AA 的量也相对较大。45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1) 我国 BDO 市场――产能过剩压力大 a) 我国 BDO 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图:国内 BDO 产能、产量、净进口、表观消费量(万吨)目前,国内拥有 BDO 产能近 50 万吨。2011 年,国内 BDO 产量约 26.5 万吨, 净进口量 18.3 万吨,消费量约 45 万吨。未来两年,国内 BDO 扩产较多,到 2013 年我国 BDO 产能预计达到 93.3 万吨, 其中炔醛法 65.5 万吨; 顺酐法 24.3 万吨; 烯丙醇法 3.6 万吨。 我国将由 BDO 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产能过剩压力较大。 b) BDO 及其原材料价格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2011 年 9 月份以来 BDO 价格大幅下降,目前 BDO 价 差远低于去年同期。46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c) 我国 BDO 生产厂商情况 国内主要 BDO 产能(万吨) 生产企业 山西三维 新疆美克 陕西陕化 南京蓝星集团 西川天花 台湾大连化工 云南云维 陕西比迪欧化工 四川维尼纶 山东佳泰石化 山东中亚 合计
6 5.5 3 3 3 3 3 1.3 1.3 50.1(2) 我国 AA 市场――扩产潮带来过剩压力,目前价格已跌至成本线 a) 我国 AA 消费量及其增速 图:国内己二酸消费量(万吨)及增速近 10 年来,国内己二酸消费量年复合增速达 17%;除 2008 年经济危机期间 外,其余年份都在 10%以上。 2010 年,国内己二酸需求 69 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 30%以上(全球需求约 225 万吨) 。其中聚氨酯行业的己二酸用量为 45 万吨(其中浆料消耗 27.7 万吨、 鞋底液消耗 17.3 万吨) ,尼龙 66 的己二酸用量约为 19 万吨(对应的尼龙 66 盐 产量约 23 万吨) 。47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聚氨酯行业将维持 10%以上的增速, 2011 年和 2012 年的己二酸需求预计分别 约 50 万吨和 55 万吨;总的来说, 年国内己二酸消费量预计约 80 万 吨和 90 万吨,增速超过 10%。 b) 我国 AA 产量及供求关系 图:国内己二酸产量、进口量和自给率由于中国己二酸需求增速远超过发达国家市场,全球己二酸生产重心开始向 中国转移。目前,国内己二酸产能达 84 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 1/4 以上。随着 09 年底中国反倾销政策的执行,国内己二酸自给率也快速提高,已基本实现完全 自给。未来两年,国内迎来新的己二酸密集扩产潮,新增产能超过 70 万吨,国 内己二酸市场开始产能过剩并且形势越发严峻。 c) AA 及其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48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去年下半年以来,宏观需求不景气导致己二酸价格大跌,而原油价格支撑使 唇部价格走高, 目前己二酸价差已到历史近两年低点, 完全成本与价格出现倒挂。 国内己二酸集中度较高,当前价格处于低位除了需求低迷的原因外,还由于当前 行业竞争秩序不稳定、 部分厂家故意压价。 随着行业寡头之间竞争秩序逐渐稳定、 下游市场进入旺季,预计己二酸价格将出现反弹。 d) 我国 AA 生产厂商情况 国内主要 AA 产能(万吨) 生产企业 山东博汇 山东洪业 神马集团 中石油辽阳 华鲁恒升 天利高新 太原化工 合计
16 15 14 8 7.5 0.5 50.15. 聚醚多元醇市场分析――硬泡组合聚醚更具发展空间(1) 全球聚醚多元醇市场产能及消费量情况 目前全球的聚醚多元醇产能超过 900 万吨,而消费量在 500-600 万吨,产能 明显过剩。国际聚醚产能主要集中在拜耳、巴斯夫、陶氏等几大公司手中,CR5 高达 57.6%。 400 2008.8% 37.8% 16.9% 18.1% 拜耳 陶氏 壳牌 巴斯夫 亨德曼 雷普索尔 旭硝子 韩国POLYOL 其他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全球聚醚产能(万吨) 全球聚醚消费量(万吨)1.7%3.0% 3.4% 4.5%5.8%49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 我国聚醚多元醇市场产能及消费量情况 我国聚醚产能相对过剩,但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聚醚,主要原因在于国 内聚醚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聚醚产能主要集中在软泡、CASE 等产品上,导致有 效产能不足,需从国外进口。且随着建筑节能领域消费的带动,对硬泡聚醚的需 求越来越高。 图:我国聚醚的进口依存度及产能利用率情况(万吨)(3) 我国聚醚多元醇生产厂商情况国内主要聚醚生产企业产能(单位:万吨) 厂家 高桥石化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 抚顺佳化聚氨酯 德信联邦化学 中海壳牌 句容市宁武化工 南京金浦锦湖石化 可利亚多元醇(南京) 江苏钟山化工 南京红宝丽 广州宇田聚氨酯 锦化氯碱 天津大沽精细化工 石家庄亚东化工 天津石化
8 8.5 18 9 8 7 10 9 8 12 12 6 8
15 13 23 15 8 7 11 9 8 12 12 12 10
50 33 23 23 20 18 17 15 15 15 12 12 12 1050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恒丰聚氨酯 中海石油基地集团 其他 总计6 10 43.5 21710 10 47 26710 10 59 419聚醚扩产较多, 目前在建项目超过 100 万吨, 2011 年投产的也达到 46 万吨, , 目前国内聚醚企业开工率不高主要是终端下游需求不振,我们预计未来随着经济 周期的好转,需求有所改善后,聚醚将的需求将有所回升。 (4) 硬泡组合聚醚市场 未来几年国内聚醚扩产较多,但大多数集中在软泡聚醚领域,硬泡聚醚扩产 相对较少,且目前国内硬泡聚醚生产厂家主要是以冰箱、冰柜等传统下游为主, 未来随着建筑节能等领域聚氨酯保温板应用的普及,硬泡组合聚醚将面临较大的 发展机遇。 图:国内硬泡组合聚醚产量及消费量(单位:万吨)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增加以及国外产能的转移,国内硬泡组合聚 醚产量和消费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截止 2010 年国内硬泡组合聚醚产量达到 53 万吨,消费量达到 56.8 万吨,较 2005 年分别增加了 31 万吨和 32.4 万吨,但 主要下游还是冰箱、冰柜、冷藏车等冷链方面。 图:硬泡聚醚和环氧丙烷价格走势(单位:元/吨)51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目前由于下游需求萎靡,硬泡组合聚醚和主要原料环氧丙烷价格均呈现下降 走势,但二者的价差同比出现扩大,硬泡组合聚醚的毛利有所回升。6. DMF 市场分析――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低迷预计仍将延续(1) 我国 DMF 产能及需求 图:国内 DMF 产能及需求(万吨)2010 年,国内 DMF 有效产能约 100 万吨,消费量约 66 万吨;2011 年,国内 DMF 产能近 140 万吨,净出口约 8 万吨,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几年国内 DMF 行业 基本没有扩产,但产能过剩形势严峻,短期难以缓解。 (2) 我国 DMF 生厂商情况52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011 年国内主要 DMF 产能(万吨) 生产企业 江山化工 华鲁恒升 鲁西化工 河南安阳九天化工 云维集团 兖矿峰化 山东章丘日月 安徽淮化 扬子巴斯夫 江苏新亚 菱天精细化工 昊华骏马 心菱化工 盘锦新兴 合计 (3) DMF 及其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
20 15 10 10 9 5 4 4 4 4 3 2.5 139.5目前 DMF 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但由于煤价上涨成本却高于去年,一季度盈利 能力预计同比大幅下降。53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7. 上游关键原料市场总结图: 年世界聚氨酯主要原料需求情况原材料 2000 年聚合 MDI 纯 MDI TDI ADI PPG 聚合物多元醇 PTMEG丙烯酸酯多元醇需求量/万吨 2005 年267.9 64.8 155.6 17.3 452.3 24.7 23 25.5 122.7 221.5 1375.3年增长率/% 2010 年342.6 76.3 191 19.7 568.9 30.5 30.6 29 141.2 262 1690.87.0 5.6 3.6 5.8 6.0 11.8 14.6 12.2 6.3 9.4 6.75.0 3.2 4.1 2.6 4.7 4.3 5.9 2.6 2.9 3.2 4.2190.6 49.2 130.6 13 337.1 14.1 11.6 14.3 90.3 141.5 992.3聚酯多元醇 添加剂 总计资料来源: 《聚氨酯》? MDI 技术壁垒较高,市场高度集中,全球供需基本平衡,国内随产能 的扩大对外依存对不断下降,供需平衡甚至略紧将是 MDI 行业的长期 趋势。 ? 全球 TDI 产能呈轻微过剩,我国产能不断扩大,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 求,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出现产嫩过剩。 ? BDO 产能扩张严重,过剩迹象已经显现,但目前在开工率不足的情况 下,仍需从国外进口部分 BDO。 ? 聚醚多元醇整体过剩,但聚醚硬泡需求旺盛,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产品 MDI TDI BDO 聚醚 产业集中度 很高 很高 较高 国内较低 国内供需 供需基本平衡 轻微开始过剩 仍需进口 总体过剩, 但硬泡 较低 需进口 硬泡需求大 进入壁垒 技术壁垒、规模限制 需求可能下降 未来趋势技术壁垒、规模限制 聚合 MDI 是重点过剩迹象凸显, 但 一般,成本制约54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三) 聚氨酯制品市场情况1. 聚氨酯制品整体市场情况(1) 全球聚氨酯制品市场情况 据 IAL 咨询公司报告,2005 年-2007 年全球聚氨酯制品产量年均增长率是 7.6%,达到 1592 万吨,随着产能的扩张及需求的增大,预计 12 年可达到 1870 万吨。
年世界聚氨酯产量(万吨)产品类型 CASE 黏合剂 软泡 硬泡 总计 2000 年 348.5 47.6 367.2 229 992.3 2005 年 479.2 59.2 494.5 342.4 7 年 667 40 510 372
年 793 30 597.5 445 18702010 年全球聚氨酯市场需求为 1365 万吨,预计到 2016 年将达到 1794.6 万 吨,复合年增长率为 4.7%。 (2) 国内聚氨酯制品市场情况 2010 年我国聚氨酯制品产量达到 650 万吨,占全球 38.5%,预计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我国聚氨酯制品产量情况/万吨650 42829834037420062007200820092010我国 2010 年聚氨酯制品产量达 650 万吨,相比 2009 年 428 万吨,增长率高 达 51.9%, 而我国 2010 年聚氨酯消费量在 599 万吨。 行业整体出现一定产能过剩, 但这个过剩是暂时性的,主要因为国际巨头普遍看好我国聚氨酯行业未来发展趋 势,纷纷在国内加大投产,而下游市场短期内增长缓慢,所以出现一定过剩。 图:我国聚氨酯制品消费量情况/万吨55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软泡 防水及铺装材料 涂料硬泡 氨纶 胶黏剂CPU 鞋底原液 总计TPU 合成革浆料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8 8 454 488 541 609739 66520112012根据聚氨酯制品消费趋势及现有数据推算,2012 年我国聚氨酯制品消费量达 到 739 万吨。 同时我国也正在大力研发聚氨酯产品,包括:高铁、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和 公路用减震防噪聚氨酯弹性体、新能源用聚氨酯弹性体、浇注型混凝土聚氨酯复 合材料和热塑性聚氨酯涂覆织物制品。自 2009 年金融危机复苏后,我国聚氨酯 下游制品维持在较高增速水平,未来市场前景乐观。2. 聚氨酯硬泡市场2010 年我国聚氨酯制品产量达 650 万吨,全球聚氨酯总量达 1870 万吨。预 计聚氨酯的产量仍会以全球 GDP 增速的 1.5~2 倍增长。 (1) 全球聚氨酯硬泡市场情况 ? 全球聚氨酯硬泡需求稳步增长 2000 年至 2010 年全球聚氨酯硬泡产量由 229 万吨增至 442 万吨,年复合增 长率达 6.80%,成为聚氨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56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 全球聚氨酯硬泡消费结构以建筑节能为主全球范围内,聚氨酯硬泡大多用于生产建筑节能材料,包括聚氨酯板材、喷 涂泡沫和管道保温材料等, 其产品在全球建材应用领域占据 15%左右的市场份额。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聚氨酯硬泡 50%以上用于建筑节能领域,其中以美国的聚氨酯 硬泡消费结构为例,建筑节能行业占硬泡消费总量的 54%,具体情况如下: 图:2010 年美国聚氨酯硬泡消费结构汽车行业, 5% 太阳能保温行 业, 10%其他, 7%冷藏保温行 业, 24%建筑节能行 业, 54%(2) 全球聚氨酯硬泡发展格局 纵观聚氨酯硬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欧美发达国家聚氨酯硬泡行业已 进入成熟发展期,行业内大型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及研发能力,生产较为集中。 同时,在低碳节能观念的影响下,其技术发展以环保、节能为主。主要体现在生 产工艺和原料可循环利用或使用可再生资源等方面。57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亚洲市场容量巨大,随着众多跨国化工企业将业务重点和研发中心纷纷转移 至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未来亚洲市场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此外,中 东、印度等地区聚氨酯硬泡市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3) 我国聚氨酯硬泡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聚氨酯硬泡需求快速增长我国聚氨酯硬泡工业起步较晚, 初期其生产原料基本依赖进口, 发展较缓慢。 直至 20 世纪 90 年代原料生产设备的引进以及自主生产的实现,我国聚氨酯硬泡 工业才步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国内冷藏保温、建筑节能、太阳能行业、汽车、家具等产业的快速 发展,极大拉动了聚氨酯硬泡产品的需求,全球范围内聚氨酯硬泡的发展中心也 逐渐向中国转移。
年我国聚氨酯硬泡消费量由 53.5 万吨增至 124.3 万 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8.4%,聚氨酯硬泡已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之一。(4) 我国聚氨酯硬泡的消费结构 我国聚氨酯硬泡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冰箱、冰柜等冷藏保温行业,随着国家节 能减排政策的出台,未来建筑用硬泡市场将有较大增长。2010 年其消耗的聚氨酯 硬泡占总量的 58%,建筑节能和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占比分别为 22%和 5%。58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010我国聚氨酯硬泡消费格局家具行业, 4% 汽车行业, 7% 太阳能热水器行 业, 5% 其他, 4%建筑节能行业, 22%冷藏保温行业, 58%因为看好国内硬泡市场的发展,巴斯夫、拜耳等国际巨头纷纷加快国内相关 业务的发展,不断扩大产能,而本土企业,像红宝丽、烟台万华等也相应加大建 筑用硬泡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投入。 未来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路线的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和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 聚氨酯硬泡消耗将有广阔的增长空间。3. 聚氨酯软泡市场聚氨酯软泡两大下游领域为家具及汽车行业,带动了聚氨酯软泡需求量大幅 增长。 在全球经济恢复举步艰难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业风景独好,产销两旺,成为 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受到全球汽车业关注。 图:我国近十年房地产投资及增速变化2009 年建筑用聚氨酯软泡的消耗量达到了 24 万吨, ,年均增长 24%。 2011 年家具聚软泡需求量主要取决于:首先是国内楼市的景气程度将间接影 响家具软泡的需求量;其次是国际经济对聚氨酯软泡下游行业的出口影响。 图:我国汽车产量及增长率变化(单位:万辆)59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2010 年汽车聚氨酯软泡消耗 37 万吨左右,18 公斤每辆,世界平均 22 公斤, 高的达到 30 公斤。汽车行业
年复合增长率达 22%,拉动了聚氨酯软泡 的消费需求。 尽管 2012 年聚氨酯行业市场尚不明朗,但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聚氨酯工业 在产业规模上虽仍有很大预测空间,预计&十二五&末,我国聚氨酯软泡需求将达 180 万~200 万吨。 2012 年 4 月末,聚氨酯软泡的价格为 1.32 万元/吨,较 2011 年末的 1.4 万 元/吨下跌 800 元/吨,跌幅为 6%。4. 氨纶市场――纶企业开工率低,产量增速逐月下滑作为辅料,目前氨纶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展到纺织服装的各个产品。但是,氨 纶较高的价格决定了其更多的应用于偏高端的纺织品及衣物。从订单分布看,使 用氨纶的纺织品更多的来源于外单。目前行业内销订单与往年同期差别不大,但 外单较少,这也是目前氨纶成交不旺的主要原因。 目前氨纶行业开工率仅为 2011 年秋季旺季峰值的 7 成左右,且 2012 年新增 产能由于行业亏损均未开工,导致氨纶产量增速逐月下滑,12 月单月,氨纶产量 同比大幅减少 15.49%,可以说目前氨纶产业已经到了最低谷。 图:氨纶纤维当月产量及同比增速2011 年氨纶总产量为 26.17 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 1.95%。预计 2012 年氨纶60 聚氨酯行业报告 2012 年(第二季度)总产量约在 25 万吨左右。5. 聚氨酯胶粘剂市场(1) 我国胶粘剂行业 胶粘剂行业一直处于稳定发展,自 2001 年以来,我国胶粘剂产量及销售收入 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 15%左右,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座椅电梯多少钱一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