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过敏出现红色斑点出现慢性病会导致脸上长斑吗

身体异常变化种种--出现13种情况,快去看医生
 &&&&&&&&&&&&&&&身体异常变化种种--出现13种情况,快去看医生
&&&&&&&&&&&&&&&&&&&&&
童心亦然整理&
一、每过10年身体都会有些或不易察觉,或感觉明显的变化
从饮食、运动、心理、疾病筛查等方面应对健康挑战
&&&&&&年过30后,每过10年身体都会有些或不易察觉,或感觉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像一道道“坎儿”阻碍着健康“长跑”。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登了美国多位权威专家总结的30岁后需要关注的“健康坎”,几乎每十年就有一个大的变化。《生命时报》就此又采访了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教您从饮食、运动、心理、疾病筛查等方面应对健康挑战。
  30岁后,膝关节开始磨损。很多人会出现短期膝关节酸痛,一般休息几天就好了,但保养要从现在开始了。
  注意:体重增加会提高患关节炎风险,因此要控制体重,坚持锻炼,建议经常跳绳、游泳,每周进行2~3次腿部力量训练。饮食上也必须调整,建议将零食换成水果、坚果。另外,计划怀孕的女性应补充叶酸,吸烟者应开始戒烟,到50岁时心血管病发病率会降到非吸烟者水平。30岁开始至少每5年做一次包括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项目的全面体检。心理上,要对自己有个初步定位,逐渐明确人生方向。此时多数人已经成家,要和配偶多沟通,深入了解。
  40岁后,肌肉群会逐渐减少。40~50岁肌肉群会减少10%,同时新陈代谢也开始减缓,肥胖几率增加。脂肪堆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风险也随之翻倍。
  注意:40岁后,需要定期检查血脂、血糖和血压,每年查一次眼睛、乳腺,每半年做一次牙科检查,每3年做一次宫颈癌检查。饮食上,果蔬应占到一半,瘦肉、粗粮各占1/4。瘦肉中的蛋白质有助于肌肉生长,果蔬富含膳食纤维和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多种营养素。运动上,每周都要进行哑铃、杠铃、阻力带等有助于“重建”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以每周3次,每次进行8~10组力量运动为宜。每天散步、快走30分钟,同样有益健康。人到40将面临从青年向中年的转变,大部分人的事业处在爬坡阶段,很容易出现事业和家庭的失衡,要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不如意的事,尽可能多陪家人。
  50岁后,骨密度会降低。此时,女性逐渐进入绝经期,夜间盗汗、睡眠困难、阴道干涩等问题接踵而来。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女性更容易发胖,心脏病危险也会增大,骨密度会降低5%~10%。
  注意:除了继续过去的健康检查外,还要增加肠镜检查。营养上,每天应补钙1200毫克,多吃奶制品和豆制品,比吃钙片效果好。还要坚持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骨骼。50岁后,人需要适应自身变化,注意适度取舍,不要面面俱到,否则容易失落,产生抑郁情绪。
  60岁后,摔倒危险明显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变得更加僵硬,灵活性减弱,会更容易跌倒,甚至出现骨折。
  注意: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并坚持其他检查项目。女性如果此前宫颈癌检查均正常,且不属于高危人群,检查便可停止。饮食上,要控制每天的总热量,脂肪应控制在25%~35%之间。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人中,一半人存在糖尿病前期问题,多吃果蔬,减少肥肉、全脂奶制品的摄入,可以使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71%。运动上,应坚持锻炼,最好与朋友结伴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一旦发生意外方便救助。60岁后,老人会面对退休、丧偶等问题,可能会感到孤独。研究发现,独处时间太长会增加老人的抑郁风险,也会使死亡的风险增加26%。因此,建议老人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有助于改善心情,增加活动量。
  70岁后,消化吸收功能变差。迈入70岁后,免疫力逐渐下降,健康问题更加明显,尤其是关节炎、骨质疏松等会进一步加重。同时,随着肠道老化,肠内益生菌减少,老人消化吸收功能也会变差。
  注意:老人应坚持各项检查,并主动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增强额外防护。最好多喝些富含益生菌的酸奶,以及有助于益生菌生长的豆类、苹果和海藻。很多老人对口渴不敏感,常因缺水导致疲倦、疼痛,所以要注意补水。为预防癌症,最好少吃香肠、火腿、熏肉等加工肉类,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绿叶菜。散步是最好的老年运动,但如果老人能练练瑜伽,可更好地改善平衡能力。70岁后,健康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每个人都应正确看待衰老。面对疾病,除了积极治疗外,乐观的心态才是最好的药方,让自己更宽容,学会接受现实,才能更长寿。▲
二、呼吸、消化、皮肤、肾脏、肿瘤、药学等
十科医生的健康忠告
《 生命时报 》(
日)健康源自生活细节的点点滴滴。美国《红书》杂志和《家庭医生》杂志近日刊文,刊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多位著名医生提出的实用保健忠告。如果您还没做到,请从今天开始改变吧。
  忠告1.对抗菌肥皂说“不”。防传染病,洗手十分关键。很多人认为抗菌肥皂比普通肥皂抗病菌更有效。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抗菌肥皂含有导致病菌耐药性的化学成分三氯苯氧氯酚,而常用普通肥皂洗手也能杀死99.9%的病菌。目前,普通肥皂仍是最理想的洗手用品。如果使用洗手液,务必保证其中乙醇或异丙醇含量不低于60%。每次洗手应保证唱两遍生日歌的时间。
  ——英国圣玛丽医院呼吸科医生安德鲁·伍利博士
  忠告2.刷牙记住“343”。早、中、晚分别刷牙3分钟、4分钟和3分钟的“343刷牙模式”更科学,因为睡眠时口腔内细菌繁殖速度仅为白天的60%。刷牙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否则容易损伤牙釉质。另外,薯片比甜食更伤牙,因此吃完后应立即漱口。每半年看一次牙医也很重要。女性经期最好别看牙。
  ——美国纽约市美容牙医专家康斯坦廷·特里查斯博士
  忠告3.洗脸水过冷太烫都不好。洗脸水温度应适中,夏季别太冷,冬天别太烫。洗脸水温度过低会导致脸部毛孔紧闭,无法洗净皮脂、尘埃和残留物等污垢,容易引起痤疮等皮肤病。洗脸水太烫,容易使皮肤迅速扩张,导致皮肤早衰,皱纹早现。
  ——美国芝加哥皮肤健康中心,皮肤科医生布鲁克·杰克逊博士
  忠告4.饭后别急着吃水果。消化不良的人饭后吃一个苹果等带皮水果有益消化,因为苹果等果皮中含有丰富的果酸。但是,消化功能较好的人饭后立即吃水果却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因为食物下肚后需要2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特别是苹果和梨等较硬水果),既会加重胃肠负担,又会导致胃肠胀气。因此,饭后1~2小时吃水果更科学。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消化内科专家艾米·所罗曼博士
  忠告5.粗粮霉变立刻扔。并非所有霉菌都会导致癌症,但玉米、糙米、黄豆等有益健康的粗粮一旦霉变,就会产生有毒致癌物。这种毒素会通过空气传播,很容易被吸入人体,损害呼吸道和消化道,诱发癌症。因此,粗粮霉变后赶紧处理掉,一丁点也不要吃。
  ——美国纽约市肿瘤科医生阿曼达·史密斯博士
  忠告6.喝水也应有上限。多喝水有益肾脏排毒,防止肾结石。“每天喝够8杯水”的呼吁也表明了喝水的重要性。然而,研究发现,成人肾脏每小时只能排水800~1000毫升。一旦1小时内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就容易导致低钠血症,反而损害肾脏。因此,建议每次饮酒不超过100毫升,每小时饮水不超过1000毫升。
  ——“澳大利亚肾脏健康组织”肾脏内科专家蒂莫西·马休博士
  忠告7.极度疲劳时别喝咖啡。疲劳时,有些人爱喝咖啡或浓茶,以提神醒脑。事实上,在身体感觉极度疲劳时,喝咖啡或浓茶容易伤及心血管系统,心慌就是典型症状之一。另外,疲劳时吸烟对身体的伤害也会加倍。
  ——美国费城心血管内科专家苏珊·布罗泽纳博士
  忠告8.吃药不宜与三餐同步。若你需要一天吃三次药,“每日三次服药与三餐同步”的做法很多情况下是错误的,更科学的做法是一日24小时除以3,每8小时服一次。服药最好用温开水,果汁、茶水或热水服药容易影响药效。服药期间还应禁酒,因为酒精会令很多药物的副作用放大数倍,酒精还可能与某些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物质。
  ——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药学专家斯科特·奇斯拉克博士
  忠告9.减压学会“478”。深呼吸能缓解压力,但很多人对深呼吸的技巧却知之甚少。“4—7—8技巧”是非常有效的减压方法。具体动作:在深呼吸的整个过程中,舌尖始终抵住齿后。用嘴巴呼气,之后闭嘴,用4秒时间以鼻孔吸气,之后屏住呼吸7秒,最后以8秒时间慢慢呼出。多重复几次即可有效缓解压力。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结合医学研究所所长,精神科医生安德鲁·威尔博士
  忠告10.过了50岁,每年查甲状腺。甲状腺素并非常规体检内容,但是从50岁开始,女性在例行体检中应增查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激素紊乱容易导致疲劳、饥饿、抑郁、焦虑、睡眠困难、血压升高、皮肤干燥、脱发以及体重增加等问题。
  ——美国得克萨斯甲状腺研究所所长,内分泌学专家里达·阿雷姆博士▲
三、看皮肤观尿液数脉搏查脱发
饮食、运动、心理、疾病筛查等方面应对健康挑战第一时间掌握身体异常
&& 本报记者 李沛珅
●陈宗伦 《生命时报 》(
日)人的身体犹如一台机器,运行久了,或多或少会出现各种毛病,我们总是习惯等生病了才去找医生。其实,如果常给自己做个测试,很多疾病都能早发现、早预防。美国“读者文摘”网最新载文,列出10项简单的自测项目,教您在第一时间发现身体异常,并及时采取对策。
  1.每天要做“PERF”四项自测。P指“新鲜农产品”,每天要监测自己农产品是否吃够。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表示,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每天最少应吃200克~400克水果,和300克~500克蔬菜,品种要多样,尤其深色蔬菜要占到50%以上。E指“锻炼”,坚持自测每天步行及运动状况。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步行要求,如18~50岁男性每天应步行12000步,60岁以上女性则为8000步。R是指“放松”,我们每天至少保证有15分钟开怀大笑的放松时间。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教授迈克尔·米勒称,大笑可以提高内啡肽水平、强化免疫系统。F指“纤维素”,每人每天应通过豆类、全谷食物和其他高纤维食物摄入25~30克纤维素。
  2.两三个月观察一次皮肤。学会对着镜子自测或在配偶、好友帮助下从头到脚检查全身皮肤是否出现异常变化,比如是否长出新痣,以前长得痣有没有变化,是否有可疑包块或皮疹等。头皮、脚趾缝、手指缝、腋窝等都应查到。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任郭军教授说,通过自我检查发现原有黑痣在一年中明显增大,颜色明显加深、发亮;黑痣的边缘变得不规则或出现卫星状小黑痣,或数个痣融合,表面凹凸不平等时,千万不要大意,一定要及时就诊。
  3.三个问题自测睡眠质量。你是否经常需要闹铃叫醒才能起床?下午是否犯困影响工作?晚餐之后是否很快就瞌睡?如果这三个问题中有一个答案为“是”,就说明你需要更多的睡眠。一项来自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者感觉自己的实际睡眠时间与理想睡眠时间有差距。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认为,不同年龄层的最佳睡眠时间不同,如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应睡5.5~7小时,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建议,除了正常的夜间休息,还要“见缝插针”地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
  4.五十岁后每年测一次身高。自测身高有助于评估姿势和骨骼健康。俗话说“人过四十,往地里长”,就是比喻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会出现弯腰驼背、身高变矮的现象。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徐苓教授说,这正是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50岁以上的人口中,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受骨质疏松症的威胁。徐苓呼吁,大家应该从饮食、运动、药物、晒太阳等多方面入手,打响骨骼的“保卫战”。
  5.留意尿液颜色变化。尿液变化也是健康的一面镜子。如果小便颜色太深或者气味太浓,说明喝水不足或流质食物摄入不够。如果增加饮水之后小便颜色依然很深,则应该上医院检查。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主任刘文虎介绍,正常人尿液颜色从无色到深琥珀色不等,这主要与尿液的酸碱度、色素浓度有关。尿液刚排出体外时,应为清亮透明,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混浊。多种疾病或药物、食物会导致尿液色泽变化,如尿液呈浓茶色,并伴有眼睛发黄,就可能是出现了黄疸,要查肝功等指标。
  6.运动后数数脉搏。《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运动后心率恢复差的女性在10年内心脏病发作危险比心率恢复正常的女性高两倍。进行快走或慢跑等运动20分钟后,立即测量一下心率,等两分钟之后再测一次。将第一次测得的心率减去第二次的,如果在55以下,就说明心率恢复不属正常水平。二炮总医院心内科专家张丽娟称,运动后最好马上数数脉搏,此时心率是衡量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若运动后心率超过最大心率的85%,且停止活动后心率在3~5分钟左右仍没有恢复正常,日后最好降低运动强度。
  7.每天检查梳子上的脱发。《印度时报》载文称,头发是人体新陈代谢系统的一面镜子,甚至比血液透露的健康信息更多。如果掉发严重,应该去医院抽血化验铁蛋白水平。多项研究表明,血液铁蛋白水平偏低与莫名掉发关系极大。此外,美国《健康》杂志也分析了脱发的各种原因,如过度减肥、烫染、缺乏B族维生素、甲状腺疾病、贫血、情绪紧张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主任张丽华指出,多数人一般每天脱落不超过100根,这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在意。如果每天脱发超过100根,且持续超过两个月以上,基本可以确诊脱发。
  8.四十岁后主动去查心血管。年过40,不妨主动请医生给自己做一次全面的心血管筛查。有心脏病或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筛查应提前到40岁前进行。我国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死因首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维君指出,心血管疾病应以预防为主,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体检。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比如戒烟、平衡膳食、规律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适量运动等。
  9.每6个月保证查一次血压。如果血压检测结果高压超过140(糖尿病患者高于130),低压高于90(糖尿病患者高于80),可再间隔时间测量两次,如果结果依然偏高,应及时就医。据卫生部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指出,在家自测血压是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血压在一天中不是恒定不变的,测血压最好选在早上6~8时或傍晚6~8时,可以大致清楚一天中的血压最高点,对了解血压状态及药效有积极意义。
  10.糖友每天要看双脚。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血管、神经的病变。糖友每天应仔细检查双脚是否出现水泡、真菌感染、蜕皮、割伤或淤青等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教授朱本章建议,要保持双足干净、干燥;寒冷季节应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冻伤;穿宽松、舒适的鞋;脚趾甲要修平,及时治疗足胼胝、鸡眼;发现有皮肤损伤,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
四、发现身体失衡的信号
疾病是身体症状慢慢积累的过程,如果不干预症状的积累,就可能会变成真正的疾病
《生命时报 》( 日 & 第&21
多数疾病都有预兆,只是我们不够重视,往往当疾病成为事实,回想起之前身体发出的信号,才恍然大悟。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韦云做客“MSN中文网”的《名医讲堂》栏目,给大家讲述怎么才能及早发现这些身体失衡的信号。
  小症状可能积累成大病身体失衡是疾病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比老百姓常说的“亚健康”范围更广。身体失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难受、有症状,却查不出异常,诊断不出病来,也不知道到哪儿去看病;还有一类是身体没感觉,但检查指标有一系列异常,又达不到诊断标准,比如血糖升高但没到诊断为糖尿病的程度。
  临床上第二类人非常多,表现多样,比如慢性疲劳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腹泻、便秘交替进行,或者经常腹泻)、过劳肥(压力大、心理紧张、想靠吃来解决问题)、睡眠障碍(早醒、睡眠轻、多梦、入睡难、睡完很累)。其实,这些小表现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问题。比如我曾经诊治过的一名肿瘤病人,最初表现为皮肤瘙痒,当皮炎治了很久,一直没效果,后来才发现是肿瘤引起的。
  上述现象告诉我们,疾病是身体症状慢慢积累的过程,如果不干预症状的积累,就可能会变成真正的疾病;如果干预它,有可能会恢复正常,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中医称这个过程为“治未病”,即采取预防手段防止疾病发生。现在人们讲究用贴敷法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这就是一种提前预防的方法。
  4个表现预示身体失衡
  1.寒热。是否喜欢凉或热,是否怕冷或怕热。比如,遇冷、一吹空调或早晨起来见风,疼痛或其他症状就加重,就属于寒热。
  2.虚实。虚实可判断体内的能量和邪气。虚是能量不足,比如萎靡、乏力;实是能量过盛,比如老喜欢吃冷饮、声音洪亮、爱发火。
  3.面色。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望居首,很重要。肝开窍于眼,肾跟耳有关,舌头和心脏有关,鼻子和肺有关,五脏六腑都反映在脸上。面色萎黄、不光滑、晦暗一般是虚;有黄褐斑的女性可能有妇科病或长期精神压抑;长痘部位也说明一定问题,长在嘴周围预示胃肠热,脑门是肺热,两腮是肺热或肝热;口唇发紫,说明身体微循环差,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
  4.浮肿。有些虚胖的人,说话爱搭不理的,问一句说一句,情绪不是特别好,多半是虚证,原因多与脾有关。
  痛、肿、麻、痒、凉、胖预示啥问题
  1.痛。身体偶尔疼痛是正常的,但莫名地疼痛持续几个月,或疼痛不断加重,就应引起注意了。例如游走性疼痛,可能是风湿、类风湿、皮肌炎、硬皮病等。
  2.肿。肿分为可凹性的(即用手指按压后会出现凹陷)和不可凹性的(即用手指按压后不出现凹陷,或能恢复正常)。比如早上起来眼皮肿,双眼皮变成单眼皮。有些人是偶尔发生,活动一下就好了,可能与更年期、月经前期有关,不必太在意。有些人长期如此,就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尽管尿道没有症状,也会反映为眼皮肿。
  3.麻。颈椎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高黏稠血症等,都有可能导致身体发麻;脊髓脱髓鞘样改变、腕管综合征(即“鼠标手”),也有可能导致麻木。很多人不重视发麻这一症状,进而从一个病发展到另一个病。比如高黏稠血症,就是血栓的高发危险因素之一,很多心梗、脑梗的患者之前都有过麻的表现。
  4.痒。大部分的痒都是皮肤问题,但是中医认为病在血,发于肌肤,肯定是内在有问题。比如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就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若内脏或其他系统出问题,比如溶血性贫血、糖尿病、消化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也会出现痒的症状。
  5.手脚冰凉。许多人一年四季都手脚冰凉,这在临床上分三种情况:一是脾虚型。这样的人往往吃饭不规律,能量不足,导致脾阳虚。脾主肌肉四肢,所以会手脚冰凉。他们往往比较瘦、穿得也少。二是肾阳虚型。这类人一般年龄偏大,穿得多,但还是手脚冰凉。这是因为肾阳虚导致全身能量利用有问题。三是肝郁。这样的人往往胸闷、爱生气,女性偏多,原因往往是气积郁闭。
  6.突发性肥胖。短时间内饮食并没有增加很多,人却变得肥胖,人们往往称之为过劳肥,其实这就是一个失衡的表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肥胖的诱发因素,很多人是“腹型肥胖”,即内脏型肥胖,肚子大,它是心脑疾病易发因素的基础。
  许多小毛病不注意,或看不对科、找不对医生,就可能变成大问题。比如上面说的肝郁导致的手脚冰凉,西医认为这不是病,但有很多人会慢慢演变成雷诺氏症,就发展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了。因此,对身体这些小毛病置之不理,就可能积酿成真的疾病、严重的疾病。
  实际上,除了传染病和外伤,其他的疾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的过程。及时的诊治预防,完全可以打破很多疾病的进展,把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使身体恢复正常。例如西医对上面说的手脚冰凉没办法,但中医就可以用加味逍遥散治疗,能疏肝健脾。还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它主要以疏泄为主。面色过红的、脾气急躁的,还可以用一点龙胆泻肝,先把火降下来。▲
  五、肠胃与肝脏专科顾问医生为大家总结了10个疾病信号
身体提醒你可能病了
生命时报 》( 日)病来如山倒。实际上,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突发前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即便再忙,也应该多加留意与重视。新加坡肠胃与肝脏专科顾问医生韦俊韬和郭泉医生,为大家总结了10个疾病来临前的信号。
  1.早起感觉恶心。当消化道或肝脏出现问题时,肠胃蠕动受阻,容易导致腹胀、恶心。除胃炎外,会引起恶心症状的疾病包括肝炎、急性胰腺炎等。
  2.清晨起床活动20分钟后,双腿仍然浮肿。若双腿浮肿不散,这是肝硬化的征兆。与三种疾病有关,即心脏功能衰退、肝脏或肾脏疾病。
  3.凌晨出现心慌饥饿感。凌晨四五点突然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且疲乏无力,吃饭后,不适感逐渐消失,这是血糖偏低造成的,可能有糖尿病倾向,或是肝脏出现问题。
  4.不是因为寒冷而手抖。这种看似平常的症状,成因不详。必须先看医生,确保它是否与帕金森症、甲状腺亢进、神经疾病有关,再对症下药。
  5.洗澡时头发容易脱落。这与头发养分不足或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最常见的脱发原因为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患者的毛囊受雄性激素双氢睾酮影响,使某些仍处于新生期的毛囊提早萎缩,出现头发稀薄、脱落等症状。
  7.食欲好,体重却减轻。这可能是患上了甲状腺疾病,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8.黑痣变大。若黑痣逐渐变大,而且感觉很痒,甚至有出血现象,可能是皮肤癌的前兆。
  9.爬楼梯时心慌胸闷。这是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症状,说明心脏功能较弱。患者可能出现心脏衰竭等症状,须及早做心脏检测,查明病因。
  10.背痛。导致背痛的原因很多,除肌肉痛外,也可能是肌肉骨骼性背痛、腰椎间盘脱出症等。若背痛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必须进行X光检查,从而确诊病因。▲
 六、英国多学科医学专家总结提醒
半夜惊醒,当心大病(疾病自查)
《 生命时报 》( 日)大病来临前,身体往往会报警。然而,一些夜间出现的症状容易被忽视。英国《每日邮报》7月30日载文,邀请英国睡眠专家尼尔·斯坦利博士等多位专家总结了夜间容易出现的疾病征兆,并给出简要分析及解决方法。
  呼吸困难——哮喘或心脏病  哮喘在夜间发作时会把熟睡的患者憋醒。伦敦巴茨健康临床中心心血管疾病专家查尔斯·奈特博士表示,当患者躺下时,呼吸道更容易聚集黏液,增加肺部压力,导致呼吸不畅。如果入睡后两个小时就被憋醒,可能是心脏病甚至心衰的信号。建议:出现这种情况,应积极就医。
  咳嗽——胃酸反流  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医院胃肠病学专家威肖尔·塞克斯纳表示,夜间睡眠咳嗽惊醒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反流刺激食管所致。吃完饭就躺下很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胃肠病学专家查尔斯·默里表示,腹部脂肪堆积过多,腹部压力过大,尤其容易导致胃酸反流。建议:睡前最好别吃东西,特别是油腻食物。另外抬高枕头也有助于防止胃酸反流。
  口渴——高血糖或尿崩症  夜间老口渴可能是尿崩症的症状,患者体内因为缺少抗利尿激素而无法调节体液水平,夜间症状会加重。惊醒后感觉口渴也可能是未控制的糖尿病的症状,原因是血糖水平偏高会诱发口渴感,其他症状还包括:消瘦、视物模糊和多尿,夜间尤其如此。另外,睡觉时爱张嘴也会导致睡醒后口渴。建议:去医院内分泌科做相关检查
  头痛——头痛症或磨牙症  定时头痛症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每晚头痛定时发作,通常为凌晨1~3点。伦敦国王学院医院头痛专家安迪·道森博士表示,丛集性头痛也会定时发作,患者大多为男性,出现一侧眼部后侧跳痛。白天喝水不足也会导致夜间头痛。道森博士表示,醒来后下巴钝痛可能是夜间磨牙所致。夜间磨牙还可能导致耳朵痛和头痛。建议:头痛患者要去医院就诊,夜间磨牙患者睡觉最好戴护齿套。
  头晕——耳内感染  伦敦切斯农场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哈姆·艾尔·阿尤比表示,夜间惊醒后感觉头晕目眩,房子天花板都在转,可能患上良性体位性眩晕。患者多为50岁以上女性,其病因是炎症或感染导致内耳碳酸钙晶体脱落,耳内平衡系统紊乱并向大脑发送混乱信息,进而导致眩晕。建议:采取仰卧睡姿,枕头垫高,有助稳定头部,防止眩晕,严重时应去医院做耳石复位。
  半梦半醒——睡眠呼吸暂停  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睡眠专家卢梭·福斯特博士表示,大脑中负责意识的部分区域在浅睡眠状态依然可以工作,甚至可以说话、起身,但并没有完全清醒,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这种情况如果频频发生,则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问题的表现。建议:减肥、戒烟和减少饮酒量有助于改善睡眠呼吸暂停问题。
  常做噩梦——药物副作用  尼尔·斯坦利博士表示,压力是噩梦的主要诱因,此外抗抑郁药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也会影响自然睡眠周期,还会加重心悸症状。建议:缓解压力,及时找医生调整用药。
  盗汗——激素紊乱  英国肯特郡私立精神病诊所精神病学专家迪克兰·利亚博士表示,人们常认为睡前小酌可以助眠,然而酒精会使皮肤血管扩张,容易导致夜间出汗。此外,女性经前、经期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导致夜间盗汗。英国皇家萨里县医院泌尿科专家克里斯托弗·伊顿博士表示,男性夜间盗汗可能是雄激素(睾丸激素)偏低。雄激素在控制体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睡前少喝酒,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激素。
  背痛——炎症或肿瘤  理疗专家萨米·玛尔戈博士表示,床垫太硬或太软容易导致后背痛。关节炎患者也可能会因为关节疼痛而惊醒,原因是人体内炎症化学物质在夜间11点至凌晨3点间最活跃。英国谢菲尔德北方总医院整形外科顾问专家李·布莱克威尔表示,如果夜间疼痛加剧,经常疼醒,则可能患有椎间盘炎,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肿瘤压迫脊椎。建议:床垫应每8~10年更换一次。躺下后,脊椎与床垫空隙太大,说明床垫太硬;而无法塞进手指,则说明床垫太软。关节炎患者睡前服抗炎药有助缓解疼痛。
  腿部抽筋——下肢循环差  伦敦刘易舍姆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专家艾迪·查洛纳博士表示,夜间腿部肌肉痉挛的病因主要包括:1.血液循环系统问题。外周血管疾病以及血脂过高导致血栓形成及血管部分受阻。2.怀孕或运动过量所致。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体内钙和镁水平降低,而钙镁对肌肉收缩与拉伸极为关键。3.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等某些药物。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他汀会使肌肉痉挛危险增加20%。建议:睡前做拉伸运动、洗个热水澡和喝杯温水等,都有助缓解夜间腿部痉挛问题。
  尿频——前列腺肥大  伊顿博士表示,随着年龄增大,抗尿激素降低,肾脏产生的尿液也会增多。此外,男人50岁后前列腺会增大,压迫膀胱,导致频繁起夜。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虽然只有一点尿液也会产生强烈尿意,夜间更加明显,睡眠大受影响。建议:尿频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但要先去医院排除肾结石和癌症等疾病。▲
七、心脏有7个预警信号(健康警报)
美国专家提醒,同时出现两种须高度警惕
王兴旺 《 生命时报 》( 日 &
第&16 版)美国新泽西州圣迈克尔医学中心心脏病专家乔纳森·戈登斯坦表示,心脏是人体的一块大肌肉,其功能一旦开始减退,身体很多部位都会出现症状。美国“关爱网”最新载文,总结了7种早期心脏警报,如果出现两种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
  1.性功能障碍。美国梅奥诊所的调查发现,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罹患心脏病的危险比普通男性高两倍。女性性唤起困难等问题,也可能是生殖器部位血流量降低所致。
  应对措施:无论男女,出现上述问题时不要羞于启齿,最好做个全面检查,包括心脏检查,找出真正原因。
  2.打鼾等睡眠问题。睡觉鼾声如雷,会降低血液含氧量,增加心脏病风险。睡眠呼吸暂停患者,5年内发生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是正常人的3倍。
  应对措施:只要睡得不好,就说明存在健康问题,因及时就医,检查睡眠问题的同时,别忘查查呼吸和心脏。
  3.牙痛、牙龈肿胀或出血。牙痛、牙龈炎及牙出血等问题,往往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信号。心脏问题导致的血液循环差,容易诱发牙周病;而牙周病又容易使病菌侵入,伤害心血管。
  应对措施:积极治疗牙周病,防止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全面检查。
  4.腿部或脚部浮肿。浮肿可能说明心脏泵血能力减弱,无法及时排出身体组织的废物液体。这是冠心病、心衰等疾病的一大信号。心脏引起的浮肿,一般从脚踝、手指等肢体末端开始。
  应对措施:发现该症状最好马上进行心脏功能检测,及时发现病情。
  5.心律不齐。心跳节奏紊乱,如心动过速、心悸等,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症状,甚至诱发脑卒中等不良后果。
  应对措施:查查心电图,必要时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或运动平板测试,判断心功能是否正常。
  6.胸口压榨性疼痛或肩膀疼痛。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患者常会感觉胸口产生重物压榨感。但是,心绞痛个体差异较大,有时可误诊为消化不良或烧心,有时还经常发生于肩部、颈脖、下巴、臂膀或上后背,易误诊为肌肉拉伤等。
  应对措施:立刻休息,并含服硝酸甘油帮助扩张冠脉、增加心脏供血,如无缓解,应立即就医。
  7.气短。气短,特别是运动、用力或压力大时出现,往往是心脏病、肺病等疾病的早期信号。研究发现,90%以上的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数周就有异常症状,其中40%的人出现气短的表现。
  应对措施:任何情况下出现气短,都应该去医院检查,因为这可能是多种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之一。▲
八、有的腹泻别大意
打乱排便习惯、明显消瘦乏力要警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孙凌宇
《生命时报 》(
日在多数人眼里,拉肚子是个很常见的小毛病。但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报警信号,一定要尽早就医,接受正确诊断和治疗。
  肠癌: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早期发现直结肠癌的重要指标。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使大小便规律的人突然变得大便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早上起床后腹泻等,特别是同时伴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要高度警惕。
  胃癌:腹泻伴恶心、反酸。胃癌早期表现常与一般胃肠炎等难以区分,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呈黑色,同时伴有食欲不振、体弱乏力,以及恶心、胃部灼热感、上腹隐痛或胀痛等症状时,要考虑肿瘤的可能。40岁上的中年人,或患有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人更要留意,及时做胃镜等排查。
  肝癌:腹泻伴上腹部痛。有资料表明,5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前有腹泻的表现,每天2~20次不等,是由肿瘤引起消化吸收或分泌功能紊乱所致。因此,腹泻是肝癌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但无特异性。中老年人,特别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出现腹部右上方不适、肝区肿大、闷痛并逐渐加重,或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者,要尽早到医院接受彩超、肝功、甲胎蛋白等检查。
  胰腺癌:长期慢性腹泻。由于胰腺被胃和横结肠所遮盖,普通检查难以发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很低。由于胰腺分泌液不足,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腹泻。因此,难以解释的上腹不适,反复腹泻、脂肪泻,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以及非胆结石等引起的黄疸,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
九、当心没痛感的病
中老年人应警惕以下几种无痛性疾病
上海长海医院外宾诊疗部 沈权民 《 生命时报 》(
日)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会呈现衰退趋势,当有病症出现时,身体对疼痛的感觉能力可能并不明显或根本感觉不到,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延误病情。专家提醒,中老年人应警惕以下几种无痛性疾病。
  无痛性溃疡病。溃疡病也称消化性溃疡,是由胃酸及炎症介质对溃疡面裸露神经末梢的刺激而引起腹痛。一些对疼痛不敏感的人,可能仅表现为饥饿感。该病的首要表现为黑便或呕血,继而发展为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当出现上腹部不适或无任何先兆而发生呕血、黑便时,应考虑到出现溃疡病的可能。
  无痛性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即开始表现为中上腹疼痛不适,后来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并有肌肉紧张、发热、压痛等症状。一些人腹壁脂肪较厚,并可能因年纪增长,而有腹肌萎缩的情况,因而肌肉紧张不明显,压痛反应也不敏感,出现急性阑尾炎时容易被忽视。因此,当有发热或轻微的腹痛、压痛等感觉时,应考虑到急性阑尾炎的可能。
  无痛性颈部肿块。颈部淋巴结最为丰富、集中,当机体发生炎症感染或出现肿瘤时,淋巴结会迅速长大。而扁桃体癌往往是先在颈部出现淋巴肿块。因此,中老年人应留意自查颈部淋巴结。
  无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较严重的一种病症,由于一些人对疼痛不敏感,加之老年人多伴有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受度。当突发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下降等心肌梗死症状时,虽疼痛不明显也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防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血尿。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症状反应,常见于结核、结石和肿瘤等疾病。大量病例表明,有20%以上的患者的血尿症状是由肾脏及膀胱恶性肿瘤所引起的,其特点多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不痛不痒。因此,老年人若出现小便带血,且无痛痒感,则有可能是肾脏、膀胱肿瘤疾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治。▲
  十、晨起是自查的好时候
早上起床后,浑身冒汗、嗓子干疼、手脚发麻……你有没有想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洪珞珈
《生命时报》早上起床后,浑身冒汗、嗓子干疼、手脚发麻……你有没有想过,这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其实,晨起时是人们自查身体的最佳时机,通过一些现象可以看出你的健康状况,有的是疾病的先兆,有的则是提醒你应该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下床时头晕心慌:头晕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你平时血压较高,应该立刻平卧,并测量一下血压;如果此时还伴有恶心或心慌,有可能是颈椎出了问题,需要注意颈部的伸展或旋转是否灵活;心律失常等心脏病也会导致头晕、心慌,有心脏病史的人应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需要区别的是,如果是猛起时出现头晕及心慌,可能是低血糖或低血压引起的,多数为一次性的。
  一觉醒来全身虚汗:这可能是由于阳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这类人通常很容易感冒,因此要多注意保暖,以免受风寒,平时可以多吃鸡、鸭、鱼、蛋、山药、羊肉、桂圆等,不宜吃生冷的西瓜,少吃凉拌菜。
  嗓子干、痒、疼:一是由于开空调时间过长、排湿过度等,导致室内空气过于干燥,这种情况最好在睡前关闭空调,开一会儿加湿器;如果口干的同时,还觉得嘴里有苦味、小便短黄,可能是肝胆湿热,可以服用车前草、金钱草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症状很快就会得到改善。
  眼前有一层雾:早晨起来就看不清东西,有时眼角还会有分泌物,多半是结膜发炎了。这类人平时要避免随意揉眼,应勤洗手,用流水洗脸,不和家人共用毛巾、手帕等。
  两眼浮肿:晨起时眼睛浮肿,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原因造成的。建议这类人睡前不要喝太多水,改掉熬夜、饮酒的坏习惯。如果起床一段时间后,眼睛依旧浮肿,就应该到医院肾内科就诊,检查是否患肾炎等疾病。若没有,则可能是肾气衰弱,除对症服药外,这类人可在睡前适度按摩眼周,加速眼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四肢僵硬: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早晨起床后会觉得四肢关节僵硬,有时甚至骨头关节直响,这多数是骨性关节炎导致的。建议有此症状的人多晒太阳,让关节多休息,不要盲目锻炼,尽量减少上下楼梯、跑步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运动,避免关节软骨的磨损。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会导致晨起时四肢僵硬,但一般在活动或温度提升后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这类人平时要注意关节的保暖,睡前多按揉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手脚发麻:糖尿病、痛风、老年人大脑缺血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晨起手脚发麻,这类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但如果年龄尚轻就出现手脚发麻的情况,就要考虑下列可能:长时间睡眠姿势不正确,如枕头过高导致头颈偏斜或睡觉时压着手臂,建议这类人选择7~9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并注意睡姿,多翻身,就可避免颈椎局部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压,减少手麻症状;长期伏案工作会导致颈椎病,引起晨起时手脚发麻,可通过中医按摩、理疗、针灸、牵引等治疗;缺乏维生素B1也会引起手发麻,这类人要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杂粮、豆类,补充维生素B1。▲
躺下上气不接下气,写字变得又小又密……
出现13种情况,快去看医生(健康警报)
《 生命时报 》( 日 &
第&14 版)
  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异常表现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英国《每日邮报》7月28日载文刊出多位医学专家总结出的应该看医生的13种情况。
  突然够不到架子顶层:看骨科。曼彻斯特皇家医院骨质疏松症专家彼得·塞尔比表示,从40岁开始,身高每10年大约降低半英寸(约1.27厘米)。如果一年内,身高降低超1英寸(合2.54厘米)够东西很费劲,则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患骨质疏松症。
  躺下时上气不接下气:看心脏科。埃尔卡里克格伦医院运动损伤外科医生约翰·迪林博士说,心脏出了问题的一种表现是,患者躺着感觉呼吸困难,但坐着或半卧着时,反而呼吸更顺畅。心肺功能不全的人也往往必须端坐着才舒服。
  晚上汽车大灯导致眼花缭乱:看眼科。博尔顿皇家医院眼外科专家杰夫·科瓦茨表示,这可能与白内障有关,应该到眼科做彻底检查。如果在太阳强光照射下很不舒服也应看眼科。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看心血管科。除应看男科外,皇家利物浦医院泌尿外科专家罗伯特表示,还有研究发现,在45岁以上无心脏病家族史的男性中,勃起功能障碍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心衰和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7%。
  提重物手臂乏力:看骨科。伦敦南部医疗斯隆医院托尼·库哈教授表示,提重物感觉手臂乏力可能是连接手臂与肩胛骨的韧带和肌肉拉伤所致,建议看骨科,必要时手术。
  弯腰无法触摸脚趾:看心血管科。库哈教授表示,除小腿和背部肌肉缺乏锻炼外,弯腰无法摸到脚趾也可能是心脏病的症状。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和日本几所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身体越灵活,心血管越健康。弯腰摸不到脚趾的人动脉硬化危险更大。
  字变小:看神经内科。伦敦全国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医院卡帕尔博士表示,笔迹变得小且密集,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迹象,多因手部僵硬和动作迟缓所致。
  起床两小时后身体活动仍困难:看骨科。利物浦大学风湿病学教授罗伯·穆茨博士表示,在排除背痛和睡眠问题外,早起后通过一定的活动,仍感觉身体活动困难,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信号,这在男性中更常见。
  泡热水澡时视力模糊:看神经内科。科瓦茨博士说,泡热水澡时出现视力模糊、视物颜色改变等视力变化现象,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症先兆,应看神经内科。
  嘴巴无法张大:看骨科。诺思维克公园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卢克·卡萨里尼博士表示,嘴巴无法张大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所致。关节磨损、外伤或者睡觉磨牙都可能是病因。
  无法扭头看肩膀:看骨科。库哈教授表示,这可能与颈椎病有关。理疗、瑜伽和普拉提都有助于改善病情。
  无法将手平放在桌子上:看骨科。罗姆福德皇后医院外科专家约翰·怀特表示,这可能是掌腱膜挛缩症的症状,该病会导致手指向掌心弯曲。
  笑不起来:看神经内科。卡帕尔博士表示,这可能是神经肌肉紊乱症重症肌无力的一大症状。该病最典型症状是眼睑下垂。▲
  (陈宗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过敏出现红色斑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