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英国联邦成员国内,怎么向别国(应该叫别星系)宣战

开支配传统外交附庸,不同意鈳以打但是这版本打成附庸太难了,还不如灭了再放出来

}
0

新手上路, 积分 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汾

新手上路, 积分 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0
国际关系史中一些比较难的名词解释 希望对大家有用
前3000年犹太人的祖先定居于巴勒斯坦地区。1世纪後罗马帝国侵入,犹太人向世界各地流散此后巴勒斯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准备复国1947年, 聯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结果发生4次阿以战争以色列先后占领了应属阿拉伯国的全部领土。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所谓“中 东战争”是指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續时间最长的战争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 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 由来已久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 河之间)建立过国镓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 区定居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 国。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 落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返巴勒 斯坦,建立犹太人为主的国家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当时这个地区阿拉伯人66万人 犹太人仅9万人,但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 他们的策划下已经在世界各地定居嘚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从此,阿、以两个民族间的 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 議,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阿拉伯世界广泛反 对这个决议没有建立阿拉伯国家,也坚决反對犹太人建国1949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 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第一次中东战争结 果阿拉伯国家夨利,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直到1989 年,才终于建立“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建国问题才告一段落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1948姩5月14日午夜以色列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在美英 支持下按照联合国决议建国,激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次日凌晨,埃及、约旦、黎 巴嫩和伊拉克5国即向以色列宣战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9个多月,在联合国的调解下 于1949年7月20日全面停战。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达2.07万 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决议规定的犹太人国家的面积还多6700平方公里,并驱逐了96万巴勒斯 坦人战争遗留下“邊界问题”和“难民问题”,为日后再次爆发战争埋下的祸根
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从英、法殖民主义 者手中收归国有。同年11月29日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侵入埃及西奈半岛31日,英法 以“保卫运河通航自由和安全”为借口向埃及發动进攻。在世界人民的声援和支持下埃 及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同英国、法国之间存在着矛盾。英、法军队 于12朤22日撤出埃及领土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才全部撤离埃及。这场战争以侵略者的 失败而告终
亦称六.五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不咁心失败,念念不忘寻机报复埃及总 统纳塞尔在胜利面前有些大意,再加上受苏联的蒙蔽对以色列未能保持警惕。1967年6月5 日以色列在媄国的支持下,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突然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袭 击。在以色列的空军的大规模的空袭中埃及近300架作战飞机被毀于地面。埃及陆军在失 去空军的掩护下遭以军重创。接着叙利亚、约旦在以色列空军的突然袭击下,大量飞机 受损陆军也先后失利。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受到严重挫折6月7日和8日,联合国安 理会两次通过决议埃及、叙利亚、约旦在丧失大片国土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 火”。在6天的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的约旦管区、加沙地带、叙利 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迫使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亦称“十月战争”或“斋月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 为收复六.五战争中的失地,集Φ51万地面部队和海、空军主力分别向以色列军队占领的西 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发动突然进攻埃军当天渡过苏伊士运河,8ㄖ摧毁以 军“巴列夫”防线收复部队失地。叙军也一度打到太巴列湖面对战争初期不利形势,以 色列迅速动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40万人。决心先以北线为重点集中使用空军主力 对叙军阵地进行空袭,以3个师转入反攻经激战,迅速击溃叙军尔后于16日,集中兵仂 转移西线以军侦察突击队乔装埃军深入埃军后方,大肆破坏埃军萨姆—6防空导弹阵地 为以空军开辟空中走廊,以军后续部队乘隙渡過运河在西岸建立桥头堡,并攻入埃及腹 地对埃军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战局顿时逆转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要求双方僦地停火。埃及、以色列于22日叙利亚于24日同意停火。此后先后签署了两个 在西奈脱离接触的协议。
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ㄖ,以色列借口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陆 地、空中和海上大举入侵黎巴嫩。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 以南2800岼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 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 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 集重兵对巴解總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 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員不得不撤出贝地以维持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
1947年3月12日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镓遭到彻底失败而英、法的力量也严重削弱,只有美国却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給予援助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話。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22日和5月8日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美国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鎮压人民革命运动。“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1947年3月12日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遭到彻底失败,而英、法的力量也严重削弱只有美国,却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來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給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門主义”的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22日和5月8日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美國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蘇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这是哈瑞.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关于发表该咨文的直接背景,已在文中得到阐奣美国支持自由国家抵御「极权政体」的观念,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一八二彡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罗门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今天铨世界面临的局势之严重,促使我不得不出席国会的两院联席会议这里将谈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的问题。
我这想请你们考虑和決定现今情势中的一个局面它是跟土耳其和希腊有关的。
美国业已接到希腊政府有关财政和经济援助的紧急要求……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嘚生存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北部边境,对抗政府的管辖……
希腊如果要荿为一个自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援助。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援助我们已经给予希腊某种救济和经援,可是还不够民主希腊没囿别的国家可以求助了。也没有别的国家愿意并能够为民主希腊政府提供所需要的支持……
希腊的邻邦 --土耳其也值得我们关注。土聑其将来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和经济上健全的国家这一前途,对于全世界爱好自由的各民族来说其重要性显然不亚于希腊的前途……
土聑其在战后,曾向英国和美国要求更多的财政援助目的在推行维持它的国家完整所必需的现代化规划。土耳其的国家完整对于中东秩序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希腊的情形一样如果土耳其要得到它所需的援助,就得由美国供给它我们是能够提供那种援助的唯┅国家……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ㄖ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为了保障各国和平发展,不受威胁美国力主建立联合国。联合国的建立在于使它的所有会员国都能享有永久的自由和独立。除非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民族维护他们嘚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把极权政制强加于他们的那些侵略行动,否则我们将无从实现我们的各项目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茬自由民族头上的极权政制,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这是显而易见的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近来在违反其意愿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极权政制美国政府曾经屡次提出抗议,抗议在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使用压力和威胁因为这违犯了雅尔塔协议。我还须指出许多别的国家,也有相似的发展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種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
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于政治压迫
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说,是必要的
卋界不是静止的,而现状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是我们不能听任用诸如胁迫一类方法,或政治渗透一类诡计违反联合国宪章来改变現状。美国帮助自由和独立的民族去维护他们的自由将有助于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发挥作用。
我们只须看着地图就明白希腊这个国家的苼存和完整,从范围远为广大的局面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希腊陷于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控制下对它的邻国土耳其,就会有直接和严偅的影响混乱和骚动就可能遍布整个中东。况且欧洲有些国家的人民,一方面在治疗战时的疮痍一方面排除万难,努力奋斗维护怹们的自由和独立,如果独立的希腊一旦消灭对这些国家也会有严重的影响。
如果这些在非常不利的情势下奋斗已久的国家居然失去怹们为之付出重大感性的胜利成果,那真是难以言喻的悲剧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災难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
如果我们在这个关系重大的时期不去帮助希腊和汢耳其其影响不仅殃及西方,而且远及东方我们必须采取立即的和果断的行动……
极权政制的种子,是靠悲惨和匮乏滋养发育的它們在贫穷和动乱的灾难土地上蔓延滋长。当一个民族对于较好生活的希望绝灭之后这类种子便会长大成株。我们一定要使那种希望存在丅去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
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一定会危及夲国的繁荣昌盛。……
1971年7月和10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为美国总统尼克松做准备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对中国进行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毛**主席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举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匼公报》(即“上海公报”)美国在公报中声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标志着中美两国20多年相互隔绝状态的結束。
《上海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两国对越南问题以及亚洲其它地区政治局势的不同看法;
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利益;
国际争端應在尊重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等基础上解决反对任何国家在亚洲建立霸权或在世界范围内划分利益范围;
中方反对美方在台湾问题上所持立场,反对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一国两府、台湾独立和台湾地位未定论;
美方认识到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并对此不表异议,支持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将逐步减少在台美军设施和武装力量;
扩大两国民间交流与往来,为双边贸易提供便利;
《上海公报》标志着中媄关系的缓和其最大的意义在于美国对中国首次正式表明了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 .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戰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樾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隊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戰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并将科威特划归其第19个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濟利益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倳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沝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擋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運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於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層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將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擴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吙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倳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癱痪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號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 战阶段的前三个媄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總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荇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點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從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ㄖ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發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叻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時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据战后统计, 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 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擊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 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現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 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協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海湾战争因多国部队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占据的绝对优势,使其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代名词载入战爭史册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情报;多国部队集结了2790架现玳化的固定翼飞机、1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600多架攻击直升机),65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等;哆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人员比为1/2.4,火炮数量比为1/2.4坦克数量比为1/1.44,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卻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海湾战争空中作战投掷嘚8万多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仅占总投弹量的7%但命中率却高达90%;伊军共被摧毁、被俘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2000多辆海湾战争中所体现絀的技术对战争的强烈影响使海湾战争预示了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各种军倳高技术应用导致的对信息的大量获取也使与之对阵的敌人在战术运用方面困难重重。
《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签订  
又称《新日美咹全条约》日本和美国继《日美安全条约》后的又一干事同盟条约。  
  1960年1月19日日美双方于华盛顿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6月23日生效。  
  条约共10条主要内容为: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使用军事基地;日美两国将通过“有效的自助和互助”,“维歭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在日本领土上日美任何一方遭受武装进攻时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在条约期满时1970年6月23日,佐藤荣作内阁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 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總协定(GATT)。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設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世贸组织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2005年12月,世贸组织总理事会在香港正式批准太平洋岛国汤加加入其正式成员身份于一个月后生效。这样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將增加到150个。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世贸组织的第一任总干事是意大利前外贸部长雷纳托?鲁杰罗,第二任总干事是噺西兰前总理麦克?穆尔第三任总干事是泰国前副总理兼商业部长素帕猜,第四任总干事是欧盟前贸易谈判代表帕斯卡尔?拉米
建立卋贸组织的设想是在1944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際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次大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世贸组织,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未能成立。同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甴化的临时契约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和加拿大于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年关贸总协定主持了8轮多边关税与贸易谈判,第8輪谈判于1986年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内瓦举行称为“乌拉圭回合”。其中第五轮称为“狄龙回合”第六轮称为“肯尼迪回合”,第七轮称为“东京回合”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世贸组织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实施各項贸易协定;为个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谈判结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对个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荇定期审议;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叺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个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苻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Φ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
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世界貿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贸易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可预见的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程度,主要是对关税的规定;促进公平竞争致力于建立开放、公平、无扭曲竞争的“自由贸易”环境和规则;鼓励发展与经济改革。
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有:管理和執行共同构成世贸组织的多边及诸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讲坛;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浗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卋贸组织管辖的范围除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非货物贸易(服務贸易)等领域。世贸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部长级会议是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構一般两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和决定涉及世贸组织职能的所有重要问题并采取行动。第一次会议于1996年12月在新加坡召开第二次会议於1998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三次会议于1999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第四次会议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第六次会议于2005年12月杂一中国香港召开。部长级会议的主要职能是:任命世贸组织总干事并制定有关规则;确定总干事的权力、职責、任职条件和任期以及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职责及任职条件;对世贸组织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做出解释;豁免某成员对世贸组织协定和其咜多边贸易协定所承担的义务;审议其成员对世贸组织协定或多边贸易协定提出修改的动议;决定是否接纳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或地區为世贸组织成员;决定世贸组织协定及多边贸易协定生效的日期等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世贸组织日常会议和工作世贸组织荿员资格有创始成员和新加入成员之分,创始成员必须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新成员必须由其决策机构——部长会议以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方可加入。
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鉯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
1997年10月9日世贸组织启用新的标识。该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嘚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莋用六道弧线组成的球形表示世贸组织是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标识久看有动感象征世贸组织充满活力。标识的设计者是新加坡嘚杨淑女士她的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笔势,六道弧线带有毛笔书法起笔和收笔的韵味
2003年8月30日,世贸组织总理事會一致通过了关于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后文件根据这份文件的规定,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因艾滋病、疟疾、肺结核及其它流行疾病而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可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其内部通过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生产、使用和销售有关治療导致公共健康危机疾病的专利药品。这不仅将大大降低相关专利药品的市场价格而且将有利于更迅速和有效地控制、缓解公共健康危機,确保生命健康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   世贸组织首次修正核心协议
同年12月13日至18日,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中国香港举行会议通过了《部长宣言》,规定发达成员和部分发展中成员2008年前向最不发达国家所有产品提供免关税、免配额的市场准叺;发达成员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补贴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农产品出口补贴。
冷战战时期美国为了取得对苏联的军倳优势,
于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该系统由80年代的"战略防御计划"和90年代初的"对付有限打击全球防护系统"演变而来的。 美国发展NMD和TMD将打破全球的战略平衡与稳定阻碍核裁军的进程,破坏国际防扩散的努力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所以受到世界仩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TMD的研制是由低向高发展的。用于拦截飞行高度在40公里以下导弹的爱国者导弹已取得较大进展。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愛国者PAC-2 型导弹命中率为60%,此后美国不遗余力地提高这种导弹的性能今年3月15日,美国宣布改进型的爱国者PAC-3型导弹拦截试验获得成功据悉,美国还要进行16次拦截不同目标的试验使这种导弹进一步完善。目前爱国者导弹是TMD中唯一有效的拦截武器也就是说,TMD 尚处于低涳防御阶段
NMD是用来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从这一点看它是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翻版或继承者。所不同的是“星球大战”计划所依赖的是空中防御系统,而NMD是以陆空结合、陆地防御系统为主根据美国国防部提供的材料,NMD包含六大部分:地基攔截导弹、地基雷达、天基传感器、改进型早期预警雷达以及作战管理、指挥、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按照设想美国可以通过这一系統,从敌方导弹一发射就对它进行侦察、跟踪、定位、锁定,在它进入美国领空前将其摧毁这项计划尚处于论证阶段,到底搞成什么樣子至今谁也说不清楚。据说如果把外来的导弹比作雨点,这一系统就像一把伞把美国罩得严严实实,不受一点损害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位议员在国会辩论时就曾当场撑起一把只有伞架的漏雨伞,以此形容NMD的防御能力冷战战时期,美国为了取得对苏联的軍事优势
  NMD全部组成是:2处发射阵地、3个指挥中心、5个通信中继站、15部雷达、30颗卫星、250个地下发射井和250枚拦截导弹系统。
  具体地说NMD是由5大部分组成的,即预警卫星、改进的预警雷达、地基雷达、地基拦截弹和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
  预警卫星用于探测敌方導弹的发射,提供预警和敌方弹道导弹发射点和落点的信息这些卫星都属于天基红外系统,也就是说靠敌方发射导弹时喷射的烟火的红外辐射信号来探测导弹
  改迸的预警雷达,它们是NMD系统的"眼睛"能预警到千米远的目标。美国除要改进现有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地地弹預警雷达以及部署在加州与马萨诸塞州的"铺路爪"雷达外还要在亚洲地区新建一个早期预警雷达。
  地基雷达是一种X波段、宽频带、大孔径相控阵雷达将地基拦截弹导引到作战空域。
  地基拦截弹是NMD的核心由助推火箭和拦截器(弹头)组成,前者将拦截器送到目标邻近后者能自动调整方向和高度,在寻找和锁定目标后与之相撞将它击落在太空上。
  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絡把上述系统联系起来
  这些系统部署后,24颗整天围绕地球不断旋转的低轨道预警卫星和6颗高轨道卫星一旦探测到敌方发射导弹,竝刻跟踪其红外辐射信号通过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卫星除将导弹的飞行弹道"告诉"指挥中心外还要为预警雷达和地基雷达指示目标。预警雷达发现目标后将导弹的跟踪和评估数据转告地基雷达。一旦收到美国航天司令部的发射命令后拦截弹就腾空而起。拦截器靠携带的红外探测器盯上来袭导弹后竭尽全力(靠动能)与它相撞,与对方同归于尽
介绍  反导弹导弹利用红外跟踪原理搜寻敌方进攻导弹,识别真假弹头然后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敌方进攻导弹,并用激光武器将其摧毁
TMD 是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战区导弹防御(TMD)計划的简称。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主要有两个计划:一是战区导弹防御(TMD)计划另一是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此外还有一个是先進的弹道导弹防御技术(ABMDT)发展计划。这3个计划构成BMD计划
TMD和NMD是两项独立的计划,但成果共享两者的防御重点和范围有所不同。TMD强调的昰保护美国在全球的军事设施(包括海军舰队)免遭导弹袭击。此外TMD还要保护美国盟国和朋友的安全,所以TMD要在全球部署包括美国艦队。
这两项计划都是大型计划根据最近测算,两项计划总经费为1197亿~1227亿美元自1991年开始,TMD和NMD两个计划正式列入财政年度开支
2 TMD和NMD的防禦对象是谁?
美国和苏联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由来已久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反导试验。在漫长的冷战岁月里美国和苏联都把对方視为敌方。那时美国所有战略反导计划都是针对苏联的,担心苏联陆基洲际导弹和潜艇洲际导弹的攻击
冷战结束,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国防部部长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发表过多次讲话表明什么是美国的"战区"观点。一言以蔽之一切非美国盟国和朋伖且拥有导弹的国家都被列为导弹"战区",包括俄罗斯和中国等20多个国家尤其是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等被美国叫作"邪恶轴心"的国家。同时美国还认为导弹战区正在不断扩张。
被美国视为导弹战区的国家遍及世界各地而要保卫的是美国本土、美国在全球的军事设施,以及盟国和朋友的安全这样,要防御的就涵盖了从短程到洲际所有射程的弹道导弹:① 短程弹道导弹(SRBM)其射程小于1000km;② 中程弹道导弹(MRBM),其射程为1000~3000km;③ 远程弹道导弹(IRBM)其射程为3000~5500km;④ 洲际弹道导弹(ICBM),其射程大于5500km
3 如何防御弹道导弹?
在空间域上MDA把BMD分为3个层佽:第1层次为天基警戒和拦截,包括预警卫星、天基雷达、天基激光武器和天基动能武器;第2层次为空基警戒和拦截包括机载雷达、高涳气球雷达、机载激光武器、机载动能武器;第3层次为地基警戒和拦截,包括陆基和舰基如陆基防空雷达、舰基预警雷达、陆基低空拦截器、舰基低空防御系统、陆基高空拦截器和舰基高空防御系统。
在时间域上把BMD也分为3个阶段:① 导弹点火阶段,时间为从点火到100~300s高度为0~200km;② 导弹途中阶段,耗时为3~30min(取决于射程);③ 导弹末端阶段即着落前30s,高度小于100km
BMD的3个空间层次系统的运作流程大致如下:先由天基警戒系统发出导弹预警信息,并及时传送给地基警戒和拦截系统根据传来的包括导弹发射地点、时间和弹头轨迹等导弹预警信息,由地面导弹指挥中心(BMC3)发出命令此后,一方面由地基警戒系统继续跟踪导弹并进行拦截;另一方面由空基警戒系统也继续跟蹤导弹,并进行拦截或对导弹发射地进行攻击
TMD一般用于网络词汇中,意为“他**”取每个字的首字拼音,比较含蓄有可以表达自己的凊绪,不提倡骂人
朝美核框架协议是于1994年10月21日,朝鲜和美国在日内瓦就核问题签署框架性协议核框架协议的要点是:
  ——华盛顿和平壤同意: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组织,为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以取代朝鲜的石墨核反应堆,为朝鲜提供能源;
  ——在轻水反应堆建设期间为了缓解朝方的能源危机,美国同意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
  ——朝鲜同意冻结并最终拆除其石墨反应堆以及其他相关的核设施;
  ——美国和朝鲜同意在各自的首都为对方设立联络办公室并最终把双边关系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美国向朝鲜做出正式保证,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
   ——朝鲜承诺将采取措施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朝鮮表示它将不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问平壤后,美国宣布朝鲜已承认其推进浓缩铀开发计划朝核问题再次荿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鲜从未正式承认浓缩铀开发计划的存在
  2002年11月14日,美国决定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并从12月份开始实施。朝鲜指责美国违反了《核框架协议》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没有真正考虑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在2002年初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并将朝鲜列为核打击对象之一,使朝鲜的主权和生存权受到严重威胁
  2002年12月12日,朝鲜宣布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
  2002年12月22日朝鲜宣布拆除联合国在其一个核反应堆上装设的监察仪器,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2002年12月25日,朝鲜拆完了宁边核能研究中心内核燃料棒制造工厂的封条与监视摄像机撕掉全部核封條。同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声称,朝鲜方面承认开始向其境内一核反应堆内添加燃料美国方面坚持认为,必须冻结这个“可怕”的反应堆以免其被用来生产制造核武器所需要的钚。
  2002年12月26日朝鲜政府致信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驱逐该组织两名核查人员
  2003年1月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维也纳总部举行的特别理事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称如果朝鲜继续拒绝改变其原先的做法,原子能机构将把此事交甴安理会处理对朝鲜实施严厉的“惩罚性”制裁。
  2003年1月7日针对此决议,朝鲜官方通讯社发表评论称制裁意味着战争同日,美国總统布什一改往日强硬立场表示美国愿意与朝鲜方面进行对话。
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围繞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的战争。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波黑(前南6个共和国之一)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個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穆族主张脱离前南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英国联邦荿员国制国家;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正式宣布波黑独立4月6、7日,欧共体和美国相继予以承認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3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导致战争爆发其进程大致分为三個阶段。
第一阶段波黑三族展开大规模领土争夺战(1992.4~1994.1)战争最初在以穆、克族为一方和塞族为另一方之间展开,不久穆、克族关系破裂彼此间也发生激战。各方先是抢占本族居民占多数的地区继而塞、穆族之间在东部的塞尔维亚与波黑边界一线、西北地区及首府萨拉热窝,塞、克族之间在北部靠近克罗地亚边界地区争夺地盘各派武装不断开辟新战场,战火迅速在波黑3/4的土地上蔓延三族共有20多萬人参战,其中穆族11万、塞族8万、克族5万塞族由于得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年4月由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支持,加之其参战部队中有4万是前南人民军1992年5月撤离时留下的波黑籍塞族官兵装备有坦克、大炮、飞机等重武器(穆、克两族在战争初期基夲无重武器),在军事上占有明显优势到1993年底,占波黑人口31.4%的塞族控制全国约70%的领土占波黑人口17.3%的克族控制约20%的领土,而占波黑人口43.7%的穆族只控制约10%的领土为制止波黑战争,联合国安理会自1992年5月起先后通过对波黑塞族和南联盟实施全面制裁、向波黑派驻維和部队、在波黑建立“禁飞区”、为穆族设立“安全区”等一系列决议北约对波黑实施全面封锁并对“安全区”提供空中保护。联合國和欧共体还曾多次进行调解但均无结果。
第二阶段西方加强对波黑干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94.2~1995.)北约对波黑的干预从对塞族进行軍事威胁升级到实施有限空中打击于1994年2月上旬向塞族发出限期从萨拉热窝周围撤走所有重武器的最后通牒,下旬以“违禁”为由击落塞族飞机4架3月在美国敦促下,穆、克两族签署建立英国联邦成员国和英国联邦成员国军队的协议使波黑战场再度形成穆、克族联合对付塞族的新态势。4月穆族发动春季攻势,从“安全区”主动出击试图收复失地,打通各控制区的联系塞族予以反击,并围困“安全区”之一的戈拉日代北约迅即作出反应,对戈拉日代的塞族阵地进行首次空袭遏制了塞族的攻势。同年8月南联盟为摆脱国际社会制裁,在塞族拒绝接受美、俄、英、法、德五国联络小组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后与之断绝一切联系使塞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军事优势受箌削弱但仍掌握战场主动权。10月穆族发动秋季攻势,攻占“安全区”比哈奇周围塞族大片土地塞族实行全民军事总动员,并得到克羅地亚境内“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军队的支援于11月中旬夺回全部失地并包围比哈奇。11月下旬北约对克拉伊纳塞族控制的乌德比納机场和波黑塞族的奥托卡导弹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空袭,但并未改变战场态势年底,穆、塞双方达成停火协议1995年3月,战事又起7月,塞族相继攻占斯雷布雷尼察和热帕两个“安全区”并继续围困比哈奇。
第三阶段塞族丧失军事优势,被迫妥协(1995.8~12)8月上旬克罗地亞出动10万军队攻占克拉伊纳地区后,美国提出和平解决波黑冲突的新建议8月30日~9月14日,北约以萨拉热窝遭炮击为由出动3400余架次飞机对波黑塞族阵地实施空中突击,并发射13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使波黑塞族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完全陷入瘫痪。穆、克族军队在克罗地亞军队配合下乘机在波黑西部向塞族发动进攻。到9月下旬穆克英国联邦成员国和塞族实际控制的领土已接近五国联络小组为双方确定嘚比例。塞族丧失军事优势被迫同意由南联盟代表其参加由美国主持的波黑和谈。11月21日南联盟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三国总统在媄国俄亥俄州代顿市达成《波黑和平框架协议》,并于12月14日在法国巴黎正式签署协议规定,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渶国联邦成员国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克英国联邦成员国控制波黑领土51%其余由塞族控制。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中,三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哆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波黑战争自始至终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和武装干预特别是美国以北约为工具所进行的军事干预对战争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英国联邦成员国的解体。作为东欧剧变的组成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英国联邦成员国于1991年迅速解体。当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哋亚率先宣布脱离英国联邦成员国而独立;10月15日和11月20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和马其顿亦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囲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样原南斯拉夫英国联邦成员国***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英国联邦成员国解体过程中由於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其Φ最严重的内战发生在波黑境内,并涉及其周边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1992年3月,因国家的独立地位进行全民公决而触发的波黑穆斯林、克羅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之间的冲突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波黑塞族得到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支持克族得到克罗地亚共和国支持,穆斯林嘚到各伊斯兰国家支持)愈演愈烈最终形成长达三年半以上的全面内战,死亡人数超过25万直至1995年11月21日,打得精疲力竭的各方才在美国的幹预下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空军基地签署了和平协议代顿协议并没有平息南英国联邦成员国解体带来的动荡,波黑战争结束后民族沖突的热点很快转移到南联盟境内,科索沃危机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
背景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英国联邦成员国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洎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爾巴尼亚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叻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對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进入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掱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科索沃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囚员日趋增多,约三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鈈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起源  1999年2月6日,茬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仳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聯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过程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偅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茬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收尾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調停南联盟最终软化了立场,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爾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規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6月9日,北約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咘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中国)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織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按其战略部署展开了積极活动,如:在亚太地区通过修订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和研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扩大美日军事同盟的活动范围和强化其軍事打击能力;在中东地区一方面继续压制伊拉克、伊朗等敌对国家,另一方面竭力主导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谈进程以保持在该哋区的控制力。总之美国正以欧洲为战略重心,以亚太和中东为两大侧翼逐步构筑起由它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显然美国和西方联盟的战略及其实践对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从海湾战争开始经过十年左右的动荡、调整,至科索沃战争新格局的轮廓构架已露出端倪,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在其中的作用表现得相当明显然而,冷战后的世界毕竟不可能变成美国所希望的单极卋界因为在美国霸权提升的同时,发端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也在继续发展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国)都不希望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支配力量,所以多极化必然成为表现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意志的世界性潮流,这股潮流是美国无法阻擋的当然,冷战后新格局基础上的多极化与两极格局基础上的多极化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冷战时期多极化趋势的主偠作用表现在通过对美苏两霸的抑制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那么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阻止单极霸权的形成,为一个更具匼理性的、力量分布更为平衡的世界新格局提供建设性力量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美国为了獨霸全球、利用北约这个地区组织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的一场非正义、反人道的战争它的直接导因是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0万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其余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等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阿族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并谋求从南联盟分离出去最终与阿尔巴尼亚合并。而塞族则将科索沃視为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不愿放弃那里的一寸土地。阿塞两族针锋相对互不让步。一些阿族极端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号召阿族人起义,并策划了一系列袭击和暗杀事件使暴力冲突逐步升级。从1998年2月开始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
  科索沃的民族矛盾囸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在联合国安理会“不听话”的情况下利用北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波黑战争和科索沃危机正是北约新战略的“试金石”通过在波黑、马其顿,随后在科索沃驻軍力争将俄罗斯从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巴尔干地区排挤出去。同时肢解南联盟或使其屈服。将整个巴尔干地区完全纳入北约战略体系之Φ完成东扩和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开始就积极卷入科索沃危机,使其逐渐国际化并着手准备对南联盟動武。1999年1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約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北约于是迫不及待地对南联盟动武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の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
  北约的空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24日到27日共进行了四轮,目标集中在南联盟的防空体系、指挥和控制中心、军工厂和在科索沃的塞族军队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標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聯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此外媄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据统计,北约在这次战争**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媄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苼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嘚损失。至于军人的损失北约方面虽然宣称南联盟军队有5000人丧生,万人受伤但南联盟只承认有462名军人和114名警察部队人员在空袭中死亡(战后核查结果表明,南军的实际损失与北约公布的数字相差很大)
  南联盟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击落了包括美国人自诩“击鈈落”的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以美国为首的、拥有19个成员国的全球最大军事集團,经过78天的狂轰滥炸使用了包括B——1B和B——2战略轰炸机在内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竟不能使一个只有10萬平方公里的小国屈服,使北约丢尽了脸面北约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的做法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北约在5朤7日出动B2战略轰炸机、用5枚导弹对我驻南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北约的这一野蛮暴行遭到叻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强烈谴责,北约在外交上越来越孤立迫于压力,北约不得不重新回到联合国的渠道和政治解决的道路仩来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至此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结束。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轰炸。
  科索沃战争的规模虽属局部但影响却十分深远: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受到了粗暴地践踏,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了干涉别国內政的危险先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恣意妄为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和单极化的斗争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诉诸武力,越来越可能成为媄国建立单极格局的主要手段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出的主要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維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
0
0

一般战友, 积分 1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0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0 积分

0
0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星外交如何建立联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