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幕即现争论:英语是不是无辜的语言

> 当前位置
凤凰网文化讯(徐鹏远、魏冰心香港报道)&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在《安魂曲》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对我来说,这诗句就像激荡而持久的回声。无论对于诗还是诗人,我们敢于不断追问,尤其在一个异质与同构抗衡的全球化时代,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一个沉沦而喧嚣的世代,在诗歌的写作中,是否仍旧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法则?&这是诗人北岛为2017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所撰写的代序的开头,鲜明地提出了本届诗歌之夜的主题&&&古老的敌意&。对比前四届的主题&另一种声音&、&词与世界&、&岛屿或大陆&、&诗歌与冲突&,今年的修辞显然更加诗意。诗意的不仅是主题,本届的活动议程也更丰富多元,除了传统的诗歌讨论会及朗诵会,还将加入电影、展览等元素,开幕日的晚上更是由著名音乐人崔健、周云蓬、仲佐联手带来了一场&泄露天机&的摇滚音乐会。诗人北岛11月22日,二十一位来自不同国度、使用不同语言的诗人共同出席了开幕记者会,就他们所理解的诗歌以及到场媒体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筹委会主席北岛出席了开幕会,并认真聆听每一位诗人与媒体的对话。诗歌是对日常生活的抗争对于&古老的敌意&,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理解。希腊诗人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认为,古老和敌意都是很强烈的词语,&古老的敌意&可以一直追溯到柏拉图《理想国》,直到今天每当自己写诗的时候,都好像有柏拉图的灵魂一直萦绕在身边。澳洲诗人马克&卓狄尼觉得,诗歌一方面在模仿生活,同时也是一种抵抗,他相信诗歌可以是所有东西的相反。在这一点上,南非诗人嘉贝巴&巴德伦有着相同的观点,她强调诗歌是对于语言的一种真理,诗歌的抗争不一定是政治的,而是对日常生活的抗争。英国诗人乔治&泽提斯则把诗歌当作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概念,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诗歌会给予我们安慰,当然诗歌与现实生活的抵触无可避免,这也正是诗歌被发明的意义。诗人是带着语言去生活的谈到关于语言与身份认同的问题时,诗人们也有着丰富的个体经验和深沉的自我思考。在葡萄牙诗人努诺?朱迪斯看来,每个作家都有一种让写作更舒服的语言,所以大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他相信语言是存在我们的内在的,诗人是带着语言去生活的。希腊诗人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认为,身份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比如在希腊,如果一个希腊作家有极右想法甚至纳粹思想,是否他就能代表所有希腊语言呢?&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用法语写作,在被问到为什么的时候,他说只有法语能表达很多他要表达的概念。什么是一个国家?如果你在这个地方生活过,你就是属于这个国家的。莎士比亚其实来自爱尔兰,那么他是不是属于英国的?& 美国诗人马卓尔&杰克逊赞同希腊诗人的说法,诗人用什么语言写作是非常个人的问题,在他们下决定用什么语言写诗的时候,就是他们发现自己是什么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探索自己在生活中所处位置的时候。对于他自己来说,接触诗歌只是为了感受惊喜、感受生活,诗人的身份认同并不妨碍他的创作。英语究竟是不是无辜的语言?不过,在说到具体的英语问题时,诗人们却产生了一些分歧。香港诗人林舜玲&导火索&来自香港诗人林舜玲,她说虽然自己是中国人,但因为中文不够好,所以大部分的诗歌和论文都是用英语写作的&&&实际上我是在把我身为中国人的想法翻译成英文写出来,我用英文写诗,仅此而已,没有其他意思。&她认为从语言学角度说,语言本身是无辜的,我们不应该去责怪语言。南非诗人嘉贝巴&巴德伦不认可这一说法,当她想起英语的时候,就会想起英语本身带有很多丑陋和不公平不公义,南非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占有统治地位,这绝不是什么无辜的表现。&我用英语写作,主要是因为更多人可以读到我的诗,从而获得更多话语权,但用其他语言写作的诗歌就没有被容易读到的权利。& 嘉贝巴&巴德伦认为,诗人应该对母语有一种忠诚,但语言对于身份认同的定义很狭隘,我们应该不断去质问、探讨这个问题。南非诗人嘉贝巴&巴德伦加拿大诗人洛尔娜?克罗齐说,光是英语就有不同的类别,作为使用英语的国家,加拿大一直活在其阴影下。本来加拿大应该有上百种语言,但现在只有英语和法语在使用,很多语言都在消失,学校里不允许学生说他们的母语,只能用英语读写。在这种语言塑造下,上千年历史的加拿大,如今只有150年左右的历史和文化被人看到。虽然现在加拿大也有一些拯救语言的活动,但也许为时已晚。德国诗人安雅&乌德勒也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穆勒的话进行补充:&语言不能成为一个家园,但语言承载的东西可以成为一个家园。当人工智能开始写诗,人类何为?2017年,一本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出版,如果说此前的人工智能还只是人类技术手段的一种极大进步,那么诗歌的写作则抛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当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创造性工作时,人类是不是就可以被取代了?人类文明还拥有独特价值吗?这是时代的新命题,自然也得到了与会诗人们的关注。英国诗人乔治&泽提斯认为,诗歌是关于人性和道德的写作,写出像诗歌的文字并不难,找到人类感情的触发点也不难,这些或许都可以被人工智能掌握,但也并不妨碍人类继续写诗。香港诗人林舜玲也觉得不管发生什么,人类都是不会放弃诗歌的。在她看来,诗歌并不是最高的语言形式,而是语言沟通的工具之一,通过诗歌可以厘清自己的思想和感慨,所以写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加拿大诗人洛尔娜&克罗齐加拿大诗人洛尔娜&克罗齐把诗歌看作聆听另一个人类的感触的媒介,所有的诗其实都是在表达&地球很美好,我希望能继续待在这里&。而人类不是唯一会说话的生物,鲸鱼也在唱歌,他们也有生命,其实也是在表达生命的意义,所以诗歌未必就是人类的专属,说不定它们能写出比我们更好的诗歌。希腊努诺?朱迪斯和美国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则对人工智能保持着怀疑和警惕。努诺?朱迪斯强调,诗歌和文字是有分别的,诗歌有生命、有人类的经验和眼泪,读诗就是把诗人的生活再活一次,人工智能可以书写文字,但未必能创作诗歌。查尔斯&伯恩斯坦并不怀疑人工智能创作诗歌的可能,诗歌是人类的日常活动,人类可以做到,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到,如果数码的诗歌可以反映出人类本质,那么它就有存在的价值,但问题是没有监控和干预的诗歌才能实现真正自由的诗歌,而目前的互联网无疑都被超大型科技企业和政府进行着监控和干预。香港诗人周耀辉挑出了主观思考的束缚,提出了一个可操作的解决方式&&&我们可以问,小冰写得诗好不好?我可以写得比它更好吗?我也可以写一首诗给它,我们可以同时写一首关于树或者关于花的诗。&他觉得对未知科技的恐惧也是一种古老的敌意,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人工智能,与其害怕倒不如去拥抱,与其共存。香港诗人周耀辉凤凰对话:在语言界限面前,诗歌交流何以成为可能?凤凰网文化也在现场向与会诗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凤凰网文化:里尔克的诗句说&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那么是否一定要在和现实、生活产生紧张、敌对、冲突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真正的诗歌吗?相对安稳、舒适、平静的状态下,难道就不能产生诗歌吗?俄罗斯诗人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我来自俄罗斯,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一段关于苦难的历史。希望诗人们不要再人为地制造苦难,因为世界上的苦难和问题已经太多了,也不希望再助长这些苦难。我相信诗歌是可以存在于和平的环境中的。凤凰网文化:每一次诗歌之夜,不同语言的诗人都会聚到一起,交流的时候我们使用更多的是英语,但是我想每一位诗人在创作时还是会回到自己的母语。同样,大多数诗歌读者面对的诗歌文本也是翻译成各自语言的译本,但译本并不能完全对诗歌表达、韵律等等进行原汁原味的呈现。那么在语言的界限面前,诗歌交流何以成为可能?希腊诗人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诗歌在翻译里消失这个说法是夸张的,在翻译中能了解到不同世界的很多东西,不否认会存在丢失信息,但相比起来,翻译传达和保留的东西更多。我曾经和一个叙利亚诗人交流,发现叙利亚语里&死亡&这个词是没有元音的,我感觉很奇妙,因为在希腊语里每个词都很多音节,而死亡这个词有三个元音。当父母教孩子认识世界的时候,会把语言翻译成他们可以听懂的语言,这其实也是一种翻译。翻译能为人类认识世界语言的宝库增加珍贵的东西,翻译可以丰富本身已经很伟大的文学。希腊诗人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波兰诗人悠莉亚&费多奇克:翻译也是在给语言增加很多东西,不只是使用或不使用某些句子,还可以为语言引入新的词汇和概念,所以是非常重要的。写诗实际上就是一种翻译的过程,反映人类一些基本的活动。没有人会孤立地写作,都会与外界产生连结,我们会把自己的感受写进诗歌里。意大利和美国的诗人对我影响很大,现在我正在学习希伯来语,试着去读懂一些历史文本。很高兴我的诗歌能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叙利亚诗人马兰&阿勒玛斯丽:写诗也是翻译我自己的感受,我同时用法语和阿拉伯语写作。诗歌的道路和目的是创造和平,说明其他人创造更多知识,关于我的内在和世界的外在。我相信每个人的发言权都很重要,诗歌是可以创造和平的。俄罗斯诗人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我很同意今天在座各位所说的,翻译很重要,也能产生伟大的作品。这个讨论是包含有很多问题的,可能不适合在这里展开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尝试翻译或者讨论文学。实际上在俄罗斯,翻译和诗歌文学存在巨大的危机,我们应该为此做得更多。英国诗人乔治&泽提斯:我们今天说了很多关于翻译的想法,当我们阅读一个文本和翻译的时候,不只是阅读它们本身,更是一个想法和感受,从一种语言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从一个头脑传递到另一个头脑。开幕式后,本届诗歌节将在港持续进行四天的相关活动,之后还会转战到广州、杭州、南京、武汉、厦门五个城市,凤凰网文化将对此进行全程报道。附:出席开幕会的诗人名单:嘉贝巴&巴德伦(南非)、哈维尔&贝略(智利)、查尔斯&伯恩斯坦(美国)、约翰&伯恩塞(英国)、陈灭(中国香港)、陈东东(中国大陆)、陈先发(中国大陆)、周耀辉(中国香港)、洛尔娜&克罗齐(加拿大)、悠莉亚&费多奇克(波兰)、平田俊子(日本)、马卓尔&杰克逊(美国)、努诺&朱迪斯(葡萄牙)、林舜玲(中国香港)、马兰&阿勒玛斯丽(叙利亚)、文贞姬(韩国)、乔治&泽提斯(英国)、马克&卓狄尼(澳洲)、安雅&乌德勒(德国)、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俄罗斯)、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希腊)
下一篇:没有了
7月14日,南京市物价局公布了两处保障房价格,其中建邺区河西南的中和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单价为6265元/㎡。而河西南目前的新房售价,被限制在3500
中国民主运动领袖刘晓波,2017年5月底被诊断肝癌末期,获准保外就医(AP) 几周前的一天,在与到访香港的几位大陆朋友见面时,鲍朴告诉大家一个刚刚
-09-17 23:35:35.0“复仇者联盟”空降重庆 钢铁侠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玩“快闪”"复仇者联盟"空降重庆苏桢淇/enpproperty--> 今日,“复仇者联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月12日,纪念建军90周年暨“两源两地”研讨会在金寨召开。 新华社合肥7月14日电(胡遵远、李涛)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
日14:00 (更新亚瑞纳多今日表现) 亚瑞纳多今天出战响尾蛇比赛,在第8局轰出超前分的3分全垒打,本季第33号,最後带领落矶以5比4获胜,亚瑞凤凰号出品
香港诗歌节开幕即现争论:英语是不是无辜的语言?
凤凰网文化讯(徐鹏远、魏冰心香港报道)“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在《安魂曲》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对我来说,这诗句就像激荡而持久的回声。无论对于诗还是诗人,我们敢于不断追问,尤其在一个异质与同构抗衡的全球化时代,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一个沉沦而喧嚣的世代,在诗歌的写作中,是否仍旧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法则?”这是诗人北岛为2017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所撰写的代序的开头,鲜明地提出了本届诗歌之夜的主题——“古老的敌意”。对比前四届的主题“另一种声音”、“词与世界”、“岛屿或大陆”、“诗歌与冲突”,今年的修辞显然更加诗意。诗意的不仅是主题,本届的活动议程也更丰富多元,除了传统的诗歌讨论会及朗诵会,还将加入电影、展览等元素,开幕日的晚上更是由著名音乐人崔健、周云蓬、仲佐联手带来了一场“泄露天机”的摇滚音乐会。诗人北岛11月22日,二十一位来自不同国度、使用不同语言的诗人共同出席了开幕记者会,就他们所理解的诗歌以及到场媒体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筹委会主席北岛出席了开幕会,并认真聆听每一位诗人与媒体的对话。诗歌是对日常生活的抗争对于“古老的敌意”,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理解。希腊诗人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认为,古老和敌意都是很强烈的词语,“古老的敌意”可以一直追溯到柏拉图《理想国》,直到今天每当自己写诗的时候,都好像有柏拉图的灵魂一直萦绕在身边。澳洲诗人马克·卓狄尼觉得,诗歌一方面在模仿生活,同时也是一种抵抗,他相信诗歌可以是所有东西的相反。在这一点上,南非诗人嘉贝巴·巴德伦有着相同的观点,她强调诗歌是对于语言的一种真理,诗歌的抗争不一定是政治的,而是对日常生活的抗争。英国诗人乔治·泽提斯则把诗歌当作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概念,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诗歌会给予我们安慰,当然诗歌与现实生活的抵触无可避免,这也正是诗歌被发明的意义。诗人是带着语言去生活的谈到关于语言与身份认同的问题时,诗人们也有着丰富的个体经验和深沉的自我思考。在葡萄牙诗人努诺?朱迪斯看来,每个作家都有一种让写作更舒服的语言,所以大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他相信语言是存在我们的内在的,诗人是带着语言去生活的。希腊诗人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认为,身份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比如在希腊,如果一个希腊作家有极右想法甚至纳粹思想,是否他就能代表所有希腊语言呢?“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用法语写作,在被问到为什么的时候,他说只有法语能表达很多他要表达的概念。什么是一个国家?如果你在这个地方生活过,你就是属于这个国家的。莎士比亚其实来自爱尔兰,那么他是不是属于英国的?” 美国诗人马卓尔·杰克逊赞同希腊诗人的说法,诗人用什么语言写作是非常个人的问题,在他们下决定用什么语言写诗的时候,就是他们发现自己是什么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探索自己在生活中所处位置的时候。对于他自己来说,接触诗歌只是为了感受惊喜、感受生活,诗人的身份认同并不妨碍他的创作。英语究竟是不是无辜的语言?不过,在说到具体的英语问题时,诗人们却产生了一些分歧。香港诗人林舜玲“导火索”来自香港诗人林舜玲,她说虽然自己是中国人,但因为中文不够好,所以大部分的诗歌和论文都是用英语写作的——“实际上我是在把我身为中国人的想法翻译成英文写出来,我用英文写诗,仅此而已,没有其他意思。”她认为从语言学角度说,语言本身是无辜的,我们不应该去责怪语言。南非诗人嘉贝巴·巴德伦不认可这一说法,当她想起英语的时候,就会想起英语本身带有很多丑陋和不公平不公义,南非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占有统治地位,这绝不是什么无辜的表现。“我用英语写作,主要是因为更多人可以读到我的诗,从而获得更多话语权,但用其他语言写作的诗歌就没有被容易读到的权利。” 嘉贝巴·巴德伦认为,诗人应该对母语有一种忠诚,但语言对于身份认同的定义很狭隘,我们应该不断去质问、探讨这个问题。南非诗人嘉贝巴·巴德伦加拿大诗人洛尔娜?克罗齐说,光是英语就有不同的类别,作为使用英语的国家,加拿大一直活在其阴影下。本来加拿大应该有上百种语言,但现在只有英语和法语在使用,很多语言都在消失,学校里不允许学生说他们的母语,只能用英语读写。在这种语言塑造下,上千年历史的加拿大,如今只有150年左右的历史和文化被人看到。虽然现在加拿大也有一些拯救语言的活动,但也许为时已晚。德国诗人安雅·乌德勒也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穆勒的话进行补充:“语言不能成为一个家园,但语言承载的东西可以成为一个家园。当人工智能开始写诗,人类何为?2017年,一本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出版,如果说此前的人工智能还只是人类技术手段的一种极大进步,那么诗歌的写作则抛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当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创造性工作时,人类是不是就可以被取代了?人类文明还拥有独特价值吗?这是时代的新命题,自然也得到了与会诗人们的关注。英国诗人乔治·泽提斯认为,诗歌是关于人性和道德的写作,写出像诗歌的文字并不难,找到人类感情的触发点也不难,这些或许都可以被人工智能掌握,但也并不妨碍人类继续写诗。香港诗人林舜玲也觉得不管发生什么,人类都是不会放弃诗歌的。在她看来,诗歌并不是最高的语言形式,而是语言沟通的工具之一,通过诗歌可以厘清自己的思想和感慨,所以写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加拿大诗人洛尔娜·克罗齐加拿大诗人洛尔娜·克罗齐把诗歌看作聆听另一个人类的感触的媒介,所有的诗其实都是在表达“地球很美好,我希望能继续待在这里”。而人类不是唯一会说话的生物,鲸鱼也在唱歌,他们也有生命,其实也是在表达生命的意义,所以诗歌未必就是人类的专属,说不定它们能写出比我们更好的诗歌。希腊努诺?朱迪斯和美国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则对人工智能保持着怀疑和警惕。努诺?朱迪斯强调,诗歌和文字是有分别的,诗歌有生命、有人类的经验和眼泪,读诗就是把诗人的生活再活一次,人工智能可以书写文字,但未必能创作诗歌。查尔斯·伯恩斯坦并不怀疑人工智能创作诗歌的可能,诗歌是人类的日常活动,人类可以做到,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到,如果数码的诗歌可以反映出人类本质,那么它就有存在的价值,但问题是没有监控和干预的诗歌才能实现真正自由的诗歌,而目前的互联网无疑都被超大型科技企业和政府进行着监控和干预。香港诗人周耀辉挑出了主观思考的束缚,提出了一个可操作的解决方式——“我们可以问,小冰写得诗好不好?我可以写得比它更好吗?我也可以写一首诗给它,我们可以同时写一首关于树或者关于花的诗。”他觉得对未知科技的恐惧也是一种古老的敌意,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人工智能,与其害怕倒不如去拥抱,与其共存。香港诗人周耀辉凤凰对话:在语言界限面前,诗歌交流何以成为可能?凤凰网文化也在现场向与会诗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凤凰网文化:里尔克的诗句说“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那么是否一定要在和现实、生活产生紧张、敌对、冲突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真正的诗歌吗?相对安稳、舒适、平静的状态下,难道就不能产生诗歌吗?俄罗斯诗人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我来自俄罗斯,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一段关于苦难的历史。希望诗人们不要再人为地制造苦难,因为世界上的苦难和问题已经太多了,也不希望再助长这些苦难。我相信诗歌是可以存在于和平的环境中的。凤凰网文化:每一次诗歌之夜,不同语言的诗人都会聚到一起,交流的时候我们使用更多的是英语,但是我想每一位诗人在创作时还是会回到自己的母语。同样,大多数诗歌读者面对的诗歌文本也是翻译成各自语言的译本,但译本并不能完全对诗歌表达、韵律等等进行原汁原味的呈现。那么在语言的界限面前,诗歌交流何以成为可能?希腊诗人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诗歌在翻译里消失这个说法是夸张的,在翻译中能了解到不同世界的很多东西,不否认会存在丢失信息,但相比起来,翻译传达和保留的东西更多。我曾经和一个叙利亚诗人交流,发现叙利亚语里“死亡”这个词是没有元音的,我感觉很奇妙,因为在希腊语里每个词都很多音节,而死亡这个词有三个元音。当父母教孩子认识世界的时候,会把语言翻译成他们可以听懂的语言,这其实也是一种翻译。翻译能为人类认识世界语言的宝库增加珍贵的东西,翻译可以丰富本身已经很伟大的文学。希腊诗人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波兰诗人悠莉亚·费多奇克:翻译也是在给语言增加很多东西,不只是使用或不使用某些句子,还可以为语言引入新的词汇和概念,所以是非常重要的。写诗实际上就是一种翻译的过程,反映人类一些基本的活动。没有人会孤立地写作,都会与外界产生连结,我们会把自己的感受写进诗歌里。意大利和美国的诗人对我影响很大,现在我正在学习希伯来语,试着去读懂一些历史文本。很高兴我的诗歌能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叙利亚诗人马兰·阿勒玛斯丽:写诗也是翻译我自己的感受,我同时用法语和阿拉伯语写作。诗歌的道路和目的是创造和平,说明其他人创造更多知识,关于我的内在和世界的外在。我相信每个人的发言权都很重要,诗歌是可以创造和平的。俄罗斯诗人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我很同意今天在座各位所说的,翻译很重要,也能产生伟大的作品。这个讨论是包含有很多问题的,可能不适合在这里展开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尝试翻译或者讨论文学。实际上在俄罗斯,翻译和诗歌文学存在巨大的危机,我们应该为此做得更多。英国诗人乔治·泽提斯:我们今天说了很多关于翻译的想法,当我们阅读一个文本和翻译的时候,不只是阅读它们本身,更是一个想法和感受,从一种语言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从一个头脑传递到另一个头脑。开幕式后,本届诗歌节将在港持续进行四天的相关活动,之后还会转战到广州、杭州、南京、武汉、厦门五个城市,凤凰网文化将对此进行全程报道。附:出席开幕会的诗人名单:嘉贝巴·巴德伦(南非)、哈维尔·贝略(智利)、查尔斯·伯恩斯坦(美国)、约翰·伯恩塞(英国)、陈灭(中国香港)、陈东东(中国大陆)、陈先发(中国大陆)、周耀辉(中国香港)、洛尔娜·克罗齐(加拿大)、悠莉亚·费多奇克(波兰)、平田俊子(日本)、马卓尔·杰克逊(美国)、努诺·朱迪斯(葡萄牙)、林舜玲(中国香港)、马兰·阿勒玛斯丽(叙利亚)、文贞姬(韩国)、乔治·泽提斯(英国)、马克·卓狄尼(澳洲)、安雅·乌德勒(德国)、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俄罗斯)、哈里斯·武拉维亚诺斯(希腊)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凤凰网文化香港现在的主流语言还是英文吗_百度知道
香港现在的主流语言还是英文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看什么工作吧,很多涉外的还是英文为主。一般的工作还是中文为主
采纳率:69%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香港诗歌节起“冲突” 巴勒斯坦诗人拒与以色列诗人同台
发布时间:日 文章来源:凤凰文化
 以“诗歌与冲突”为主题的第四届香港国际诗歌节,在开幕首日便因应主题,发生了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冲突。11月26日下午,两位巴勒斯坦诗人宣布,拒绝出现在有以色列诗人出席的主题论坛。
  “以色列人每天都在杀我们,我为什么要跟她同台?”  以“诗歌与冲突”为主题的第四届香港国际诗歌节,在开幕首日便因应主题,发生了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冲突。11月26日下午,两位巴勒斯坦诗人宣布,拒绝出现在有以色列诗人出席的主题论坛。600)this.width=600" alt="香港诗歌节起“冲突” 巴勒斯坦诗人拒与以色列诗人同台" src="/file/upload/image//8935.jpg" />  中东诗歌论坛,巴勒斯坦两位诗人缺席  当日的论坛主题为“中东诗歌”,主持人是美国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艾略特·温伯格(Eliot
Weinberger)。原定出席讨论会的有巴勒斯坦诗人加桑·扎克坦(Ghassan Zaqtan)和纳捷宛·达尔维什(Najwan
Darwish)、以色列女诗人艾棘·米索(Agi Mishol)、摩洛哥诗人穆罕默德·贝尼斯(Mohammed
Bennis)、俄罗斯诗人格列勃·舒尔比亚科夫(Gleb Shulpyakov)及两位美国诗人安妮·华曼(Ann Waldman)和彼得·科尔(Peter
Cole)。除了来自中东地区的诗人之外,其他与会者也分别拥有不同程度的中东生活经验。  诗人们分别精心准备了一份讲稿,内容涉及对于中东地区诗歌与冲突的理解、诗歌创作理念。发言完毕,还被主持人要求朗诵一首代表诗作。600)this.width=600" alt="香港诗歌节起“冲突” 巴勒斯坦诗人拒与以色列诗人同台" src="/file/upload/image//5286.jpg" />  以色列女诗人艾棘·米索(中)  但是直到论坛开始,两位巴勒斯坦诗人仍未现身。温伯格随即宣布,两位巴勒斯坦诗人由于无法接受以色列诗人同时出席,决定以退出的方式抵制本次论坛。消息公布,现场哗然。  由于主人公不在场,没有更多关于退出的解释。据凤凰网文化事后了解,主导退出的是61岁的诗人扎克坦,另一位诗人达尔维什原本计划参加论坛活动,但是最后一天被扎克坦说服,临时改变了主意。  扎克坦是巴勒斯坦诗人、小说家和编辑,出版过11本诗集,曾获巴勒斯坦总统国家荣誉奖章,2013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鲜为人知的是,扎克坦同时还是巴勒斯坦一个抵制以色列政治组织的领导人。  扎克坦的诗歌节助手马研哲向凤凰网文化透露,由于论坛讨论的主题会涉及到政治,扎克坦的组织领导人身份,不适合参与讨论。“他说,你们屠杀我们的同胞,你们每天要杀我们,你们还占领我们的土地,我们为什么要跟你坐在一起?”  马研哲说,扎克坦今天在新闻中看到,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一位美国学者身上。在一个学术交流活动中,美国学者发现现场有以色列学者,当即决定退出,这可能坚定了扎克坦退出的决心,“大多数阿拉伯人都是这样,他们不想跟以色列人在一起,美国学者在这么大的会议上都退出了,我们作为巴勒斯坦人更应该退出。”  “我们不是政客我们是诗人”  最早向以巴诗人都发出邀请的,是诗歌节的组织者北岛。北岛向凤凰网文化透露,邀请双方诗人出席同一活动的想法,源于多年前对拉姆安拉和加沙的造访,那次访问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北岛希望藉由本次诗歌节的机会,以诗歌的方式联结两方诗人。  “我认为应该超越政治,尤其是诗人,诗人的对谈很重要,这是我最初的一个设想,但是没想到最终冲突还是发生了,我很遗憾。”  作为被抵制的对象,以色列女诗人艾棘·米索也用“遗憾”形容自己的心情,她特别强调了自己的非政治属性,“我们不是政客,我们是诗人,我只是一个活在世上的诗人,我不为了政治而写作。我们在这里只代表个人,不代表更多的事物。”600)this.width=600" alt="香港诗歌节起“冲突” 巴勒斯坦诗人拒与以色列诗人同台" src="/file/upload/image//7256.jpg" />  以色列诗人艾棘·米索朗诵诗歌  米索在发言中表示,非常渴望与巴勒斯坦诗人展开对话,“诗是语言中共同的语言,我不能想象没有对话的诗歌。对话是力量,没有对话,我们不能成就诗歌层面的许多事情。我非常遗憾,他们不在这里。”  但对于论坛前三十分钟都集中于巴勒斯坦诗人缺席的话题上,米索表达了不满,她语气激烈地说,“似乎不在场的诗人反而成了主人,我们应当更关注在场的人。”  “我会站在被遗忘的巴勒斯坦人这一边”  与会诗人大多理解巴勒斯坦诗人的举动。“我会站在被遗忘的巴勒斯坦人这一边”,来自摩洛哥的阿拉伯语诗人穆罕默德·贝尼斯说。他说,巴以之间的仇恨和暴力冲突持续了60年,60年仍然是相同的悲剧,现在两国的冲突十分严重,悲剧仍然在升级,让其怀疑诗歌的效用是有局限性的。  “这源于两国人民之间没有交流,我不确定他们是否有对话和探讨,虽然诗歌不能改变冲突,但两国应该通过诗人对话。诗歌能够唤起人们悲惨局势的意识。我们必须坚持通过诗歌的语言来对话,这比政治更自由。”  北岛说,以自己在中东的见闻,完全能够理解巴勒斯坦人所经受的侮辱和精神创伤,对于他们来讲,这是每天要面临的问题。  美国诗人彼得·科尔曾经在耶路撒冷居住过30年,在论坛前一天,科尔曾与巴勒斯坦诗人有过非常精彩的私人对话。作为美国犹太人,科尔经常与不同身份的人--以色列人、美国犹太人、美国非犹太人交往对话,因而获得不同的经验。对于巴勒斯坦诗人的决定,他表示虽然并不同意,但对他们的勇敢表示尊重,“这是极度复杂的情况,巴以之间那条线是很不容易逾越的。”  穆罕默德·贝尼斯最后总结道,“我尊重有些诗人的沉默,如果不想说话的话。对我而言,做一个更开放的诗人没有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还有时间去解决问题。”  诗歌朗诵会他们终于站上了同一个舞台  不过,“冲突”并不是全部。  11月25日的欢迎晚宴上,20余位诗人齐聚,各界名流到场,气氛热闹。活动组织者、诗人北岛在致辞中说,“我们欢聚一堂,在香港这样一个岛屿上,为国际诗人们提供独特的言论自由的平台,人们来自四面八方的汇合点。诗人与政客是两种动物,他们的语言不同,现实与视野不同——诗人是无权的权力,无家的家园,无言的语言。”他的发言赢得了诗人们热烈的掌声。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此时,巴勒斯坦诗人与以色列诗人正同坐在一张饭桌上。  作为诗歌节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朗诵夜,是北岛寄予厚望的活动,他说,两位巴勒斯坦诗人和一位以色列诗人的诗作都很优秀,“他们应该通过读诗去理解对方。”  11月26日晚上,香港兆基创意学院舞台上,第一场诗歌朗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次,扎克坦没有再拒绝出席。在他之前朗诵的,正是以色列诗人艾棘·米索。600)this.width=600" alt="香港诗歌节起“冲突” 巴勒斯坦诗人拒与以色列诗人同台" src="/file/upload/image//2222.jpg" />  巴勒斯坦诗人加桑·扎克坦朗诵诗歌  两次朗诵之间,是一段十分钟左右的音乐表演,洞箫与手鼓遥相呼应。仿佛是刻意安排,这段音乐既连接起两次朗诵,又很好地将它们区隔开来。  “没有写是谁开的枪:/是那些害怕他调转回头的人/还是那些拒绝接受礼物的人”。(米索《无人伤亡》)  “他们手无寸铁,向往和平/他们‘畅想’,他们远去,形单影只……”(扎克坦《不过一首歌》)。  人们只是默默献上掌声。这一刻,无人想起下午的“冲突”。
责任编辑:徐芬芬
The picture
今日看平潭
热文排行榜
版权所有【平潭网】平潭网新传媒有限公司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
平潭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电话:99 举报邮箱: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白)010-(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