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建筑对推动现代艺术产生有什么作用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异同_百度知道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异同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古典主义  (Le Classicisme)  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  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在法国,从17世纪初年至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诗人马莱伯和语法家沃日拉等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沃日拉采用宫廷与贵族阶层的用语,摒弃平民大众的口语,制订正规法语的规范.古典主义的文学语言,就是这种正规法语,而不是平民的语言.1634年,诗人梅莱在他的悲剧中首次贯彻严格的“三一律”,要求剧情限制在同一件事,发生在同一天(24小时内)和同一地点.古典主义悲剧作家基本上都遵照“三一律”写作.古典主义第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帕斯卡尔等.从年是古典主义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代表作家有拉辛、 莫里哀、 拉封丹、博叙埃和布瓦洛等.从年,是古典主义盛极而衰的时期,代  表作家是拉布吕耶尔、圣西门和费讷隆等人.  古典主义文学  布瓦洛的《诗艺》是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虽然《诗艺》中的理论已为前人所提出,作者并没有提出系统的古典主义理论,但古典主义的许多原则性的意见在《诗艺》中获得集中的阐述.法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理论,是后世评论家分析古典主义各代表作家的作品之后经过归纳、概括而成.一般认为古典主义文学有下列各种特征:  1.基本精神是“理性”至上,注重正常情理,要求作家正常地理解世界,并且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现.  2 .心中要有不变的原则,因为在一切变幻无常的现象后面,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原则,一种关于“美”的绝对概念.作家的使命在于尽可能表达这种绝对概念.古典主义不着重抒写个人的思想情绪,而着重于写一般性的类型.  3.古典主义号召“摹仿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古典主义描述的对象主要是人性.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自然”.至于物质世界,古典主义作家几乎是视而不见的.  4.古典主义要求“逼真”,但并不要求写真实,因为真实的事物有时并不使人赏心悦目;与此同时,古典主义要求“得体”,意思是作品中所描写的事物必须使大家看起来都顺眼,而不致引起反感.  5.古典主义认为文学的任务在于道德说教,在于劝善.  6.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大作家,把他们的作品奉为圭臬.  7.各种文学作品的体裁要有严格的界限与规律,例如悲剧与喜剧不可混同(反对写悲喜剧),悲剧必须遵守“三一律”等.  8.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当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有密切关系;它是受这种政权的保护、鼓励与培植的,是为这种政权服务的.路易十四用优厚的年俸供奉当时的著名作家,对待他们象对待贵族世家一样,优礼备至.  古典主义美术  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美术倾向.它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先后有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一是古典主义画派作品:马拉之死主要是对古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艺术风格的怀旧与模仿之风,以普桑代表的崇尚永恒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义.从狭义上讲,有把18实际末至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时期兴起的这种怀旧风格的回哈作为第二倾向,以达维特为代表的宣扬革命和斗争精神的古典主义,或成为新古典主义.三是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追求完美形式的和典范风格的学院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它的美学原则是用古代的艺术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以典型的历史事件表现当代的思想主题,也就是借古喻今.古典主义绘画以此精神为内涵,提倡典雅崇高的题材,庄重单纯的形式,强调理性而轻视情感,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努力使作品产生一  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方式和庄重的的风格、气魄.  古典主义音乐  一、 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  深远影响.  二、 泛指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一古典以前时期:①如巴洛克音乐,代表人物有巴哈、韩德尔;②罗可可音乐,代表人物有如库泊兰、拉穆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二古典以后时期:①浪漫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舒曼、舒伯特、肖邦;②民族乐派,主要代表人物如格里格、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波隆贝斯库、西贝里乌斯、巴托克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③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在内.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这个词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  来.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  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  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  ,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  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  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要想在不同的创作风格之间,譬如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按照那些讲究条理的音乐史家的愿望划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从来不是那么容易的.简单地下定义行不通,这些定义总是因为忽视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过于简单化.  浪漫主义美术  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主观的,那么岂不是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在某种程度上像电脑一样,从不创作反映自己个人感情的作品了?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同样地,如果说浪漫主义作曲家“摆脱”了传统形式的原则,那么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他们在继续使用这些形式,甚至在未必可能的场合下使用古典形式.  现实主义(realistic )  现实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包含了各种现实主义者理论和观点借以产生、发展的一套假定的研究范式.现实主义首先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哲学传统和世界观.现实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是建立在它对道德进步和人类能力的悲观主义认识基础上的.现实主义者把历史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进步的,他们对于人类是否有能力克服反复出现的冲突,建立持久的合作与和平深表怀疑.现实主义世界观更多看到的是人类本性中的恶,以及人类经验中周而复始的悲剧.现实主义的这些哲学观点在修昔底德、霍布斯、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就有了强烈的反映.  现实主义文学  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R·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  现实主义美术  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美术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据韦勒克的历史追溯,典型术语的最初使用者是谢林,意指一种象神话一样具有巨大普遍性的人物.  现实主义音乐  罗西尼把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体裁推向了高峰,在他的代表作品《赛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中,他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借助民族音乐的因素,赋予作品以生气,歌剧的音乐形象鲜明,乐曲中洋溢着生活的欢乐,丰富的智慧,辛辣的讽刺,流露出真实和欢快的情绪.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且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  现代主义(Modernism )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什么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现代主义的派别和旗号很多,例如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意识流,黑色幽默,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体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主要作家有:托.马尔斯曼,卡夫卡,萨特,加谬,贝克特,马尔克斯等等.  现代主义的审美意识有着复杂的倾向.许多作家对丑和恶采取愤怒的态度表现在作品里.他们认为,个人无法改变世界,因此在作品里表现出颓废或玩世不恭的倾向,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这些作家倾心表现荒谬、混乱、猥琐、邪恶、丑陋等意识,使作品中的场景总有梦魇的特征.他们的理由是表现“诚实的意识”.表现“诚实的意识”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他们肯定美好的东西的存在,但他们又不愿意用那种虽然极为善良却是非常简单的眼光来认识这个世界,社会的不完美和恶势力的存在,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如果还用一种正直善良的眼光把这个世界说得如何善美,即使不是有意的,至少是无力把握现实的结果,有什么真实可言呢!所以现代主义强调“从着魔状态下清醒过来”,是“天真状态的结束.” 在形式上,正如索尔.贝娄所说:“奇特的脚穿奇特的鞋”.所以说,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形式,与传统的文学比较,它的特点是故意打破时空顺序,大量运用梦境,心理时间,黑色幽默及魔幻、意象、象征和意识流等手法去表现生活和人的性格.他们认为,作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人的个性从集体意识中解放出来,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把人的个性和复杂的心理体验表现出来,传统的白描手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显得苍白无力也无法刻画现代人的复杂意识.  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  现代主义音乐  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然而,由于在近90年的时间里,西方音乐的风格、流派十分繁杂,演变也非常剧烈;从历史风格的范畴而言,现代音乐特指20世纪中所创作的有特殊风格的作品,并非指所有写于20世纪的作品.因为某些作曲家(如С.В.拉赫玛尼诺夫、J.西贝柳斯等)虽然也在20世纪写下了不少重要的作品,但从总体风格上看,他们仍属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浪漫主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
试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理论挑战
来源:文化发展论坛&&&编辑:陈旭光&&&&&&作者:陈旭光
  [内容提要]十九世纪末以来,风起云涌、新潮叠起的现代艺术及后现代艺术对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体系的冲击非常强大。我们应充分地考虑到艺术范畴的扩大,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开放和结构性调整,并进而对这些新的艺术现象作出或同化或顺应的接纳。
  本文从一个较为系统的艺术理论构架应具备的四个维度,即世界客体、艺术家第一主体、艺术作品本体、艺术接受第二主体入手来系统考察这种全方位冲击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艺术理论应该相应作出的应对等问题。
  十九世纪末以来,新潮叠起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对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冲击是巨大、强劲且是在全方位上展开的。在这种情势下,与其恋恋不舍地沉浸于艺术的往昔之光荣,艺术美感之圣洁与崇高,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需要一种新美学。不如直面最新的、桀傲不驯、屡屡逾越规矩甚至直接就以反传统、反美学为旨归的艺术实践而对原有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系统作出新的适应性调整,哪怕这种直面与调整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惨重的代价,需要作出痛苦的“美的牺牲”。唯有如此,现代艺术学才能真正名副其实于“现代”之称谓,也才能恒葆其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鉴于此,我们应充分地考虑到艺术范畴的扩大,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开放及对新的艺术现象的接纳、同化或顺应和结构性调整等问题。本文拟从四个角度入手来系统考察这种全方位冲击所带来的挑战的方方面面。
  一、世界之维:表现论和再现论的危机
  在所有的艺术新变对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全面挑战中,最具有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当推艺术的本质、本源、艺术与世界的关系等本体观念的剧烈变化。在以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等为代表的古典形态和近代形态的艺术创作中,再现论认为艺术是客观世界的模仿和再现,因而外在世界成为衡量艺术之高下的唯一艺术标准。而表现论则把艺术视作艺术家主体心灵与情感世界的外化,艺术的本质或衡量的标准则被归之于主体自身。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看来,艺术与世界并非构成表现或再现的关系。“现代主义摒弃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引入艺术领域,后来又经艾尔伯蒂整理成型的‘理性宇宙观’。这种宇宙观在景物排列上区分前景与后景,在叙述时间上重视开头、中间和结尾的连贯顺序,在艺术类型上细加区分,并且考虑类型与形式的配合。可是,距离消蚀法则一举打破了所有艺术的原有格局:文学中出现了‘意识流’手法,绘画中抹杀了画布上的‘内在距离’,音乐中破坏了旋律与和弦的平衡,诗歌中废除了规则的韵脚。从大范围讲,现代主义的共通法则已把艺术的摹仿标准批判无遗。” 以故,现代主义在处理艺术与客观外在世界的关系时反对再现现实,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实或现实。后现代派艺术家则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艺术不再是带着仪式性光芒的类似于圣母那样的形象,艺术也不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超越性的自足自律的世界,艺术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严重的变化。
  现代艺术以艺术的陌生化原则而强化人的内心主观世界,而不再以像或不像为艺术的标准。现代艺术家的这种内心精神是如此之强大,使得客观物质媒介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和变形,如毕加索画中破碎的体、面、线条,不完整的形象,摩尔雕塑中夸张的人体,女性形体特征,达利画中极度的、超常规的组合,个别物象的逼真与总体画面的荒谬与不和谐,卡夫卡笔下人之变为甲虫或老鼠,荒诞派戏剧中人之变成犀牛……诚如欧文-豪所说,“现代主义认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已丧失了真实感,因此现代主义屈服于变形这个必需。”显然,真实的标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主义的“真实”依循的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标准。自然客体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被否弃,现实只是主观的象征、心灵的幻象、心理的“客观对应物”。“现代主义就是对摹仿的互解。它否认既定的外部现实是第一位的。它所寻求的是要么重新安排现实,要么退隐到自我的内心世界,退缩到隐秘的经验中,把这些作为它关心和审美专注的源泉。”于是,在波德莱尔那里,“整个表象世界不过是一系列意象和象征,想象力给它们一席之地和相对的价值……”在马拉美看来,诗歌中的“一朵花”是“一种不同于通常的花萼的东西,一种完全是音乐的、本质的、柔和的东西:一朵在所有的花束中找不到的花。”超现实主义也是如此。其字面意思就是“超乎现实主义”,它本身就是出于对现实传统的不满和反抗,是试图颠倒现实主义原则的产物。
  显然,支撑着这一艺术“真实”观之巨大转化的深层哲学背景是非理性哲学对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哲学的否弃,也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发生急剧变化后的必然结果。因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通常‘根据永恒的观点’加以处理的问题,是个人和个人的意识在整体、在宇宙生活中的地位问题。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一般都对这一问题的理想主义方法感到失望,于是便去探索有条理地解释和‘审视’现实的另一些途径,去寻找宇宙间协调与和谐的另一些模式,而不从狂想知识和理想主义哲学武库中去借用。”
  更有甚者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传统的表现论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主体心灵的表现,在重视主体心灵这一点上,现代主义与表现论还颇多瓜葛。但后现代主义艺术却在这一点上与它们进行了彻底的决裂。诚如杰姆逊指出,在现代主义时期,“表现美学几乎雄踞了整个现代主义文艺;可是我们一旦从现代主义的黄金时代踏进后现代的世界,基于实践上及理论上的双重因素,表现的美学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几近消失了。因为‘表现’这概念自始就假设了‘主体’本身是可以透过它来解说的。换言之,‘表现’所申明的是一整套形而上的假设,它完全肯定‘主体’能有内外之分,认为在‘个人’这单元以内就常常隐藏着难以言传的痛楚;到了感情外泄的一刹那,内心的痛苦便得以投射出来,形成一种姿态、一声呼喊。内心的感受透过戏剧性的外化形式传达于外,最后使主观的情绪得到净化。”
  因此,沃霍尔宣称自己想成为机器――像机器一样进行机械复制性工作。他的许多著名作品都是一些物象的简单重复,如《玛丽莲梦露》。还有像劳生伯利用形形色色的废品而集成的《奴女》、《姓名缩写》等。这些现象给艺术理论体系带来强劲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困惑。也许,面对这些新的艺术现象,我们应该换一种角度,换一种眼光,因为事实上,在传统艺术的概念中,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已经受到了现代艺术家的挑战。因此现代的许多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把它们看作是向传统艺术概念中的某一个方面挑战时,对它们的分析才会变得有意思起来。
  二、主体之维:内心的焦虑与“作者的死亡”
  在主体维度,在现代西方哲人们屡屡宣称“上帝之死”(尼采),“人之死”(福科),“主体之解构”(德里达)之后,艺术创造中创造主体的变化在劫难逃。在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中,艺术家的主体创作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在后结构主义文论家罗兰-巴尔特那里迎来了“作者之死”。
  诚如丹尼尔-贝尔指出,“现代主义的艺术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因而现代主义艺术家都是在“上帝死了”之后的精神荒原上,寻找着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水”,渴求着“雨”的降临的精神使徒(艾略特《荒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沉痛和焦灼,是整个社会及其艺术的旧的秩序和观念的剧烈的反叛者,同时也孜孜寻求着心灵的慰籍,并希图在荒原上重建新宗教。故而现代主义或许称得上是不很彻底的反叛者。他们不管有多么大胆,也只在想象中表现其冲动,而不逾越艺术的界限。他们的狂想是恶魔也罢,凶杀也罢,均通过审美形式的有序原则来加以表现。因此,艺术既使对社会其颠覆作用,它仍然站在秩序这一边,并在暗地里赞同形式(尽管不是内容)的合理性。在精神向度上“想要成为一个没有宗教的社会里的宗教”的现代主义“想表现的是绝对、最终的真理。不仅如此,而且想改变生活,使生活朝某一方向发展”,这说明现代主义仍然是试图保存主体、弘扬自我的最后努力。也正因此,欧文-豪强调指出,“主观意识成了现代主义观的典型条件。”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都同样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精神。未来主义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表现主义的表现性,超现实主义对潜意识领域和内心世界的发掘,都是这种主观意识和主体性精神的表现种种。凯瑟琳-贝尔西曾从主体的角度谈到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某种渊源性关系:“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的诗歌,在华兹华斯、维多利亚时代一直到艾略特和叶芝,都是将主体性作为中心主题的。诗人那膨胀的自我,作为诗人的自我意识,对外界限制的抗争,构成了《序曲》、《悼念》或《内战时的冥想》的灵魂。这些诗中的‘我’是一种超主体,对生活有比普通人更高层次的强烈体验,专注于被感知为外在的和对立的现象世界所丰富或约束的自我内心世界。”当然,作为对浪漫主义的反拨的现代主义虽有着与之难以厘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现代主义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在主体的位置和自我的意识等方面还是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与浪漫主义艺术家的相对外显和较为直露的主体意识和主观激情不同,他们不再像浪漫主义那样执着于并哀叹于人在宇宙中主体地位的失落了。因为,“他把‘丧失地位’‘看作当然的事情,把焦虑转向内心世界,转向内心生活的意义的丧失”。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更是主动地选择了对主体的放逐。他们把自己看作世界甚至自身的“局外人”,打破以人为中心的视点。如此,主观感性被消弥,主体意向性在艺术创作活动中降到最低点。世界不再是人与物的世界而是物与物的世界,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消失了,剩下的只是纯客观的表现,没有什么主观表现的热情。
  摄影、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的出现更使得艺术创造的主体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因为,从某种角度说,这些艺术不属于人的创作,而是摄影机的作品;摄影机是机器,电影和相片都是机器的作品,摄影机、照相机或摄像机都是对人的眼睛和视角的一种模拟甚至代替。这里发生的是一个被杰姆逊称为“非人化”的过程,创作仿佛不再是个人的私事(电影更是需要大规模的集体性的协作),因此个人天才的作用也就相应地降低,中心化的创造性主体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也就必然逐渐失去其重要性。
  与此相应,主体或自我的放逐使得原来与艺术创作主体息息相关的艺术的创造和艺术技艺等问题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观念变化。创作技巧在取消了自然作为艺术的摹本之后,自然失去了价值。正如杜夫海纳指出,“今天,谁也说不清什么是创造什么不是创造了。创造这个概念在今天受到了种种贬抑。” 他们甚至主张“选择即创造”,直接把现成品作为自己所谓“作品”,以观念上的标新立意取代细致的技巧的打磨和操作实践,这也就是所谓观念艺术的崛起。格利克曼就针对这一问题而主张:“人人皆知,艺术家不应制作他所要创作的作品。雕塑家可以把钢铁雕塑计划送到工厂里去,由那里去制造……艺术家甚至不应画自己的作品。当迪尚拿出小便池,并为它起名《喷泉》的时候,他既没有制作,也没有画它,但还是创作了《喷泉》这件艺术作品。……他创作的方法如下:做到使一个在此之前不被视为艺术品的物品被承认是艺术品,这就等于他创作出了一件新的艺术品。他的新概念,就等于把这一客体作为艺术客体来看待。”因而,哪怕是一块并未经过人工加工的纯天然的飘浮木,一旦艺术家送入艺术博物馆进行展览,它就有可能作为观念艺术而成为艺术品。因此,人的意图或观念也成为了界定艺术作品问题的关键。
  艺术创造观念之转变的另一向度是个体性极强的艺术创造活动退化为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复制行为,“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机械复制对艺术行为的介入,使得一系列传统艺术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因为当艺术作品可以无限复制时,所谓的真正的原作、所谓的个人的表达即风格和笔法等很难独立存在了。
  三、艺术作品之维:从形象到“类像”与复制
  现代主义艺术一般都注重艺术作品本体,强调形式,甚至把艺术作品看作独立存在的,有着自足自律性的生命有机体,看作斩断与现实世界的所有关联的物自体或超验世界。这体现出非常鲜明的形式本体论趋向。欧文-豪指出:“作品本身的自足是现代主义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举例说,“象征主义朝着脱离普通生活和经验的艺术发展,它不仅要使诗歌独立自治,还要使它玄妙奥秘,有时还要深不可测。”
  在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中,诸如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派别对艺术作品本体的重视则走向了形式实验的标新立意的极端,他们进行了一整套艺术语言的关系和结构体系的改造,走上了一条与艺术传统决裂的道路。
  现代主义艺术都强调对艺术的“纯粹性”的追求,要致力于在这种“纯粹性”中寻找自身形式性的标准和独立性的保证,从诗歌中的“纯诗性”、绘画中的所谓“纯视觉性”、音乐中的所谓“纯音乐性”、戏剧中的“纯戏剧性”,都能见出这种追求趋向。
  现代主义的“纯诗论”是其作品本体论趋向的极端表现。法国诗人瓦雷里认为“纯诗”是“一点散文也不包括的作品”,它成为一种几乎难以企及的但又是诗人的努力的理想状态。事实上,“纯诗”的追求体现了现代主义诗人对于独立自足的诗的语言艺术世界的强调,因为在瓦雷里看来,纯诗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与实际秩序毫无关系的世界的、事物的秩序和关系体系。”这表现出了反思浪漫抒情,回到经验、技艺即形式本身的写作趋向。
  某些现代主义艺术还表现出作品结构的复杂化以及“晦涩”的成为问题。因为现代主义艺术家面对的世界的日趋复杂化,艺术家主体的意识结构也趋于复杂化,使得关于复杂性的意识成为现代主义者的基本认识。现代主义艺术家不再是神和先知,而是现代的“西绪福斯”:他生活在连绵不断的怀疑主义气氛中。他像过去那样,已不是知识和经验的保持者,他的任务是探求而不是解释。艾略特指出:“就我们文明目前的状况而言,诗人很可能不得不变得艰涩。我们的文明涵融着如此巨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用于精细的感受力,必然会产生多样而复杂的结果。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具涵容性、暗示性和间接性,以便强使--如果需要可以打乱--语言以适合自己的意思。”这必然地导致了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形式结构的复杂化甚至晦涩的成为重要的风格标志。
  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毕加索的《格而尼卡》,都是典型现代主义作品。形式复杂、结构庞大、信息量密集、晦涩费解,追求“史诗性”。《尤利西斯》的结构是多层次的,系统整体,充满繁复的象征内涵。其中最基本的构架是与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之间的平行类比,并大量借用其中的典故,每一章都以史诗中的人物或事件来作标题。此外,每一章都与某一学科相关联,又都与人体某一器官或部位相关联:各章中的不同器官构成了人的整体;各章中的不同学科则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和。的确如杰姆逊所说,《尤利西斯》本身就强调自己是一部绝对的作品,就像是经文一样。乔伊斯“就希望自己的书成为一部圣经,唯一的一本书。这样的话,也就意味着读者可以象解释经文一样解读这样一部作品,而且这样一部作品必须是可以无穷无尽地解释下去的。你可以深入到作品中去,而文学中的深度就是和解释密不可分的,似乎永远也解释不完。”《格而尼卡》表达的虽是一个政治色彩很浓的现实题材,但却有着庞大而丰富的象征性的框架。坍塌的塑像、狂奔的无声地呼喊的马、富于文化象征意味的牛、抱着孩子在无声地哭泣的妇女、象征和平鸽子……纷繁杂乱的意象打破焦点透视之后都堆砌在二维画面上,但却构成了一个为深刻的主题服务的艺术整体,从而把具体的真实转化具有更广泛的象征意义的主题。
  后现代主义主动在艺术文本中致力于深度的拆除和解构。丹尼尔-贝尔在分析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处理艺术与生活、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的不同时指出:“传统现代主义不管有多么大胆,也只在想象中表现其冲动,而不逾越艺术的界限。他们的狂想是恶魔也罢,凶杀也罢,均通过审美形式的有序原则来加以表现。因此,艺术既使对社会起颠覆作用,它仍然站在秩序这一边,并在暗地里赞同形式的合理性。而后现代主义则溢出了艺术的容器。它抹杀了事物的界限,坚持认为行动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途径。” 这就表现出一种拆除深度而回到物本身的“现象学还原”的趋向。
  与此相应,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界限愈益模糊,艺术分类变得捉襟见肘。很多实验艺术,仿佛是一个大杂哙,各种艺术品种、文类、样式混杂在一起,观念艺术与语言艺术,行为艺术与表演艺术等等。在一些后现代文学中,诗歌、小说、散文等的文体界限(也包括叙述与抒情、写实与虚构、独白与对话、口语和书面语等具体体式)也被打破了。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就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而又很难索解的“天书”,里面有许多表格、公式推导,有一些段落像是关于物理学上“热寂说”的科学论文。杰姆逊认为这部书“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毋宁说这是一种经验,并不需要解释它,而应该去体验。这里没有必要去寻找什么意义,因为品钦已将他要表达的全部意义都明确地写进作品中了。”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从形象到类像。在现代主义以前乃至现代主义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形象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凝聚了艺术家的心血与才智的艺术结晶。一般都认为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主体与作为主体之对象化的世界客体的一种遇合,完美、典型、富有无穷意蕴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之主体性外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尺度,象征着人对世界的独特的艺术的掌握的方式的完成。而在艺术形象的形式特征上,无论是对逼真的形似的追求(摹仿论、再现论、“应物象形”),还是对“气韵生动”、“虚实结合”的强调,更不用说对形式作“黄金比例”“的规定,强调形式的形式主义文论了,都十分重视艺术形象的独立性地位和意义。
  而在后现代主义中,艺术形象却被一种可以无限复制的,被称作“类像”的东西取而代之了。杰姆逊指出:“类像是那些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可以说‘类像’描写的正是大规模工业生产,例如说汽车,T型汽车自始自终的产品,假设有五百万辆,都是一模一样的,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我们的世界是个充满了机械性复制的世界,这里原作原本已经不那么宝贵了。或者我们可以说类像的特点在于其不表现出任何劳动的痕迹,没有生产的痕迹。原作和摹本都是由人来创作的,而类像看起来不像任何人工的产品。”如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是把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复制50张,统统并置在一个平面上,这些照片之间只有颜色深浅和层次的不同,它们很像印刷品版画,向人们展示着自身个性特征的普遍丧失。因此,这种所谓的作品是没有什么“原作”可言的,它依靠的是相片,是利用这张相片的特点,甚至包括弱点来构成艺术品,没有个人风格,也没有原作,因此可以看成是能够无限复制的艺术作品。
  本-雅明把这一由于艺术的复制给艺术作品带来的变化归纳为艺术作品中的“韵味(气息)的消散”,以及审美态度上的从审美静观到“震惊”。他认为,使艺术成为艺术的关键是作品的“韵味”或“气息”:“一种在一定距离之外的独一无二的现象”。作者审美体验的完满充盈和独特个性特征内化为作品之中的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不可摹仿的气息。它回旋流动,使作品犹如一个“主体”一样对接受者说话。韵味或气息是对艺术品原作这本源性存在的真确性禀有。内蕴于艺术作品中的气息仿佛一种神圣、权威、永恒的性质,使得人在与艺术作品的交流中,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敬畏与晕眩。然而,到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气息消散了。以典型的后现代艺术--电影来说,电影所再现的现实是技术组织和工业生产的结果,它给人的只是虚假的真实感。在电影的接受中,接受者与艺术作品在静观中沉思默想的心理距离消弥了,物我交流的艺术体验艺术作品回旋流动的艺术气息消散了,剩下的是变动不居的,强迫你接受的一个个银幕画面。
  四、接受之维:从“距离”的制造到“距离感”的消失
  在现代艺术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功能的,特别是艺术摹仿论或再现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写实主义风格的美术或写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更是注重以所谓的现实的标准来衡量艺术的高下,这也就势必使得艺术家比较注重艺术的接受问题,希望接受者能最大可能地理解和领会自己在作品中之所再现、反映或表现。
  而在现代主义艺术的接受中,由于现代主义者大多致力于通过艺术形式的“陌生化”而创造出一个超越于客观世界的,独立于现实生活的艺术世界。故而在他们孜孜以求艺术作品形式的花样翻新之时,也破坏了艺术的古典式的和谐圆融。现代艺术使艺术家与接受者的距离拉大了,并常常呈现出严重的断裂的态势。奥尔特加指出的,“现代艺术总有一个与之相对立的大众,因而它本质上是注定不会通俗的。更进一步说,现代艺术是反通俗的。现代艺术把大众分解成两部分:一小部分热衷于它的人,以及绝大多数对它抱有敌意的民众。”欧文-豪也曾指出,“先锋派抛弃了关于‘普通读者’的有用的虚构。先锋派蔑视对读者的‘责任感’,声称忠于自我,相信必要的不负责任,也因此相信对艺术的最终拯救。”这显然与现代主义对现实的否弃和拒绝,对自我的强调,对艺术形式的重视都是相关的。
  事实上,现代主义对接受者的态度,既是现代主义艺术不想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先锋精神的表现,也是由现代主义“想要成为一个没有宗教的社会里的宗教”的超越性目标所决定的。丹尼尔-贝尔在谈及现代主义艺术对艺术接受者的态度时指出,“正如它故作晦涩,采用陌生的形式。自觉地开展实验,并存心使观众不安--也就是使他们震惊、慌乱,甚至要像引导人皈依宗教那样改造他们。”这必然带来了现代主义艺术远离读者观众的贵族化倾向:它曲高和寡、应者寥寥,与写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艺术都不同。正如布雷德伯里指出,“现代主义是大城市的艺术,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团体的艺术,专家的艺术,知识的艺术,为少数具有高度审美力的人而创作的艺术。无论它带有怎样的讽刺意味和慌谬色彩,它都使人想到文明的绝对统治。”因而,现代艺术与接受者的关系是不和谐的,充满对立和冲突。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艺术家与接受者的关系又有新的不同。如果说现代艺术还致力于营造复杂的作品形式和结构,是力图使作品与接受者拉开距离的话,后现代艺术则导致了观众与对象之间距离感的彻底消失。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与上个世纪末以来影像文化(艺术)对书写文化(艺术)的逐渐占据压倒性优势而几乎同步进行的。
  19世纪末以来,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等新兴艺术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人的认知方式和审美快感方式。毫无疑问,影像艺术能以直接而强烈的感官刺激效果而立体地诉诸于现代人的感觉器官,它与绘画使我们看到的完全不同。我们看到的绘画作品不是现实本身,而在摄影。电影、电视中,我们所看到的却既是“现实”又不是现实本身(其实只是现实的影像,也有称之为“类像”或“仿像”)。但就是这种只是“具有一种虚假的真实”的影像,却能非常神奇地为观众制造出一种具体形象,仿佛如临其境的真实性感觉效果。
  摄影是影像艺术在20世纪崛起的重要先驱和预兆。本-雅明指出,“照相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震惊,这类触觉经验与视觉经验联合在一起,就像报纸的广告版或大城市交通给人的感觉一样。在这种来往的车辆行人中穿行,把个体卷进了一系列的惊恐与碰撞之中。在危险的穿越中,神经紧张的刺激急速地接二连三地通过体内……”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影艺术更是创造了一个感官与实物当面接触的幻觉,摄影机通过镜头和焦距的巧妙转换,通过对观众观看方式和距离的模拟,使观众始终处于一如现场镜头的“目击者”的位置和当下此时的感觉。观众的身心仿佛无需太多的想象就身不由己地直接卷进了事件的时间和空间。正如杰姆逊指出:“距离感正是由于摄影形象和电影的出现而逐渐消失的”。
  电影理论家巴拉兹从电影的观众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过这一问题。他比较了电影与戏剧的不同,电影由于摄影镜头焦点、拍摄角度、镜头的连接等的变化,使得观众在一种幻觉中可以完全与摄影机的镜头合二为一――距离消失了。因而,他指出:“好莱坞发明了一种新艺术,它根本不考虑艺术作品本身有完整结构的原则,它不仅消除了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还有意识地在观众头脑里创造一种幻觉,使他们感到仿佛亲身参与了在电影的虚幻空间里所发生的剧情。”显然,电影使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永恒的距离在电影观众的意识中完全消失,而随着外在距离的消失,同时也消除了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距离。
  电视的出现使影像艺术的直接性更进了一步。当观看电影或是读报纸时,观众看到的视觉形象仍然表现出一种“他性”(弗-杰姆逊理论术语),也就是说,观众仍会觉得事情发生在外界,和自己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同样的信息在电视屏幕上出现时,便失去了这种“他性”,因为电视是家庭的一部分,电视安放在自己家里,它加入了观众的生活,使观众觉得屏幕上出现的形象也属于自己。因此,“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它媒介中所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无疑,距离感的消失使得艺术接受中以往类似于镜框、博物馆、展览厅加之于艺术作品的那种光环消失了,审美静观的距离也打破了,相应地,接受者的接受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参与成为必要条件。
  因此,后现代艺术是一种强调行动和参予的艺术。艺术不再是静观的,与生活绝缘的物自体或超验自足体,而是一种行动的艺术,行为的艺术,它要求被重新书写、修正、回答、参予演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作品”,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一切都在接受者的参予和行动中。而且,艺术文本存在于每次不可重复的参予以及每次行动所发生的新的意义中。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观众的参与对作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观众’从被动的目击者变成合作的创造者,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现代主义那种艺术自律性不是自然而然地被打破的,而是由目击者们来打破的。”
  后现代艺术的意义也是不确定的,它可以因接受者的不同参与而不同。造型艺术中形形色色的所谓行动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实物艺术等无疑都对艺术的意义这一艺术范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先锋性、实验性艺术如此,大众艺术也以其直接的感性体验的满足和能指的迷恋,造成了原本在艺术中能指与所指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模式的失效。
  结语:伽达默尔曾提出过一个关于现代艺术的困惑:“人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现代创作的破碎形式,玩弄一切内容如儿戏,以致不断使我们的希望落空?人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由观众协助表演’这种标志着现代艺术或完全是反艺术的现代艺术的倾向呢?怎样理解迪尚突然孤立地不惜出一件日用品以引起一种感性的强烈刺激呢?人们不能简单地说:‘多么粗野的恶作剧呀!’迪尚恰恰以此揭示了审美经验的某些条件。但是,人们究竟怎样借助于古典美学的方法来对付我们时代的这种试验性的艺术风格呢?对此显然需要回到更基本的人的经验。” 伽达墨尔的困惑及宽容大度启发我们: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划地为牢,拒斥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而应该回到当下和现实之中,也就是“回到最基本的人的经验”。究其实,既使不要说“存在即合理”(黑格尔语),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在是流动、变化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即或反艺术的艺术也应视作人类智性的一种表现,视作对传统审美惯例的挑战,视作对艺术传统的一种丰富与补充。
  因此,我们应该以对艺术的极大的热情和信心,悬拟一种兼容经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开放的艺术观念。的确,古典艺术与新艺术是可以而且应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上并列而存的,这也与人类开放的审美能力和多元化的审美需求相关。无疑,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是多元、立体而开放的。就像我们“不能要求玫瑰只有一种颜色”一样,我们需要审美静观的距离、超绝、空灵和安祥,也应具备“忍住自己的呕吐看自己的灵魂”的“审丑”的勇气,更应一如西西弗斯般勇于面对并慨然承当荒诞。
  在我们时代,艺术的存在与发展都不断地受到来自于大众领域和商品社会的渗透、干扰和强劲的冲击。不仅如此,今天的艺术家还受到来自于源远流长、精深博大的艺术传统的沉重的压力。艺术已不可能在真空中、圣殿中孤芳自赏,艺术创造也很难真正地完全地离弃传统而创新,更不用说为创新而创新的故作姿态了。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都无疑隐含着重重的矛盾、问题甚或危机。它是反传统甚至是反艺术的,其中也不乏一些是哗众取宠的、媚俗的、偏激而走过头的、为创新而创新的。但无论如何,艺术是我们时代的投影和文化的隐喻和象征,它永远能够表现着这个世界,不仅因为艺术栖身于它,也不仅艺术承担着世界的需求,更因为艺术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与人是互为本体的。的确如约翰-拉塞尔所言:“当艺术更新的时候,我们也必须随之更新。我们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一种休戚相关之感,有一种与之分享和被强化的精神力量,这正是人生所应贡献于时代的最令人满意的东西。”
  [作者简介]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初审编辑: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C)
&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浪漫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