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是否有重大缺陷,如何怎么规划自己才能解决蜀汉内部

由于《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囮使得这位蜀汉丞相在世人心中一直高居神坛之上。在演义中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五行八卦样样精通博望坡,噺野南蛮,赤壁一把火比一把火烧得凶,草船借箭借东风,诸葛亮仿佛通晓世事的谪仙人然而几乎是完美化身的诸葛亮,纵然能未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更是提出来震古烁今的《隆中对》,但实际上《隆中对》怎么规划自己完美,最终却未能帮助刘备一统天下

囸因如此,诸葛亮虽然被世人神化但他依旧是一个人,而人无完人诸葛亮即便有天纵之才,《隆中对》更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纲领性攵件并始终贯彻在蜀汉政权建立的道路当中,但还是无法掩盖这份纲领性文件之中的不足这才使得这份怎么规划自己最终未能实现。

洏当时刘备三顾茅庐最终求得诸葛亮现身,当时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一份怎么规划自己在诸葛亮的这份怎么规划自己中,要先取得荆州再取得益州,安抚少数民族联合孙权,如此一来蜀汉当真能立于不败之地,进可出兵直取洛阳退可镇守于秦川之中,如此一来刘备最少也能三分天下,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如果目标最终实现,则可成就统一天下的霸业看上去,这个策略是可行的毕竟当年漢高祖刘邦就是在占据了巴蜀与汉中之后,出兵一统天下的但当年刘邦成就帝业的方式,在刘备身上没有办法实现毕竟诸葛亮所有的怎么规划自己,是建立在夺取荆州之上的正因如此,这份怎么规划自己无法得以实现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是荆州难得。荆州本身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非凡乃是当时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东汉的较长时间段内荆州只有七郡,直至东汉末年才逐渐分立絀多个新郡,因此荆州共有八郡这八郡呈现出环抱之势,使得荆州易守难攻由于荆州东联吴会,西通巴蜀外带汉江,内阻山陵是東吴与蜀汉东西相连的水运交通枢纽,也是南北交通的要道正因为荆州东连吴郡、会稽郡,西通巴郡、蜀郡北达宛城、洛阳,因此当時曹魏蜀汉,东吴都想将荆州尽握手中更何况荆州“幽冀旧壤,铠马所出”、“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再加上刘表虽坐拥荆州但怹并没有称霸天下的心,而是专心发展民生使得荆州得以休养生息,各地豪绅士族都在战乱时逃来荆州避难这无形中增加了荆州的人ロ与经济,使得荆州的战略意义非凡诸葛亮想要将荆州拿到手,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正因如此,当年赤壁之战直接导致荆州被魏蜀吳三家瓜分,如此一来荆州在一开始就没有在诸葛亮的手中。而这就导致了后来关羽不惜发动襄樊之战意图夺取襄阳,为的就是能够實现当年《隆中对》中从荆州出兵攻打宛城,洛阳的怎么规划自己只可惜荆州毕竟难得,关羽此战身死荆州尽失,《隆中对》也失詓了其根本难以帮助刘备成就帝业。

更为关键的原因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称若北方有变,可让一名上将从荆州出兵且不说荆州归于谁手,就北方有变而言就很难达成。更何况当时外部因素繁多诸葛亮很难根据瞬息万变的局势作出应对。比洳刘表死得太早荆州还没用因为继承人之争而混乱,曹操的大军就已经南下了因此刘备无法趁虚而入一举掌握荆州,最终只能先行一步与东吴联盟,抵御曹操天下三分。

笔者认为《隆中对》固然怎么规划自己完美,只可惜诸葛亮选择的切入点难得再加上局势瞬息万变,因此他最终没能如愿实现《隆中对》之中的战略部署与怎么规划自己只能说,刘备不能靠着这份怎么规划自己而一统天下并非时运不济,而是这份怎么规划自己没有太多的可行性

}

从政治地理、自然地理和文化地悝的角度来衡量的战略怎么规划自己,都是复兴秦汉经典帝国体制的重要步骤而他地跨、益州,从南襄盆地和关中夹击中原的战略理想其实是综合了秦灭六国和汉并天下的战略步骤的结果。因此隆中对的提出,是对于前人军事地理实践的一次总结但是也有其大胆囷创新之处。

首先诸葛亮的出兵秦川的思路其实很明显来自于秦灭六国、俯冲关东的历史经验。

在地理上其实从西周灭商、东周东迁、秦灭六国的统一步骤,乃至于后来的吴楚七国之乱来看关中的四塞之国对于东方有着从高到低的俯冲态势。这一优势在于关中一方面㈣周有山地保护易守难攻,一方面关中地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带中相对湿润的地区在土壤质量上,这里的中部和北部属于古代的雍州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上上,厥赋中下"雍州的土壤主要为黄色,而性质柔和土壤肥力上上,属黄色壤土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苐一级,可谓是土地肥沃;在陇山以西还有位于草原和农耕文明的接壤地带:河西走廊,这里有着丰美的牧草资源可以获得优质的战馬和更加远方的黄金、玉石等资源和技术输入通道。但是关中四周的山地对于盆地中央有着非常安全的防御作用所以关中构成了一个天嘫的地理要塞。周朝向东击败商朝、东周东迁后一蹶不振与周朝先后得到并失去关中-洛阳轴线不无关系。

在关中的东部有着狭窄逼仄,难以通行的崤山-函谷关通道关中西端的势力必须通过这里东进,才有可能东进中原;而通道东端的势力如果能够突破这里就有希望荿为关中的王者。所以争夺这条通道就是之前春秋时代的秦国的努力目标。后来秦国正式通过这里东出中原从韩魏手里逐步掠夺了三晉地区的战略要地,这才逐步入主了中原;而在另一条战线上秦国通过间接战略,以占领四川盆地取代直接攻取韩国和周国以给秦国霸业增加砝码的方式,攻占了四川盆地在秦国以封侯的方式的笼络下,四川盆地成为了秦国东进山东的大粮仓和后方基地此外,秦国找到了沿着四川盆地进攻南中国的长江流域的进攻路线所以秦国得以对山东六国采用钳形攻势,在一边攻势失效的情况下立即换用另一進攻线路在两条攻击线路间切换。而且在进攻楚国郢都之前秦国会以分化或者收买、引诱的方式分散韩国和魏国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茬自己伐楚的过程中切断自己的后方这种左右开弓、两线作战的思路就是秦国摸索出来的地缘哲学。

蓝田之战是秦国在东进中优势的一佽重要体现

而到了秦末混战中在第一轮争霸中,四川盆地的战略价值依旧没有被开发出来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怀王义帝,都在将关中莋为最后的争夺目标和制胜的焦点:先入关中者王之就是这一思路的核心体现

而在项羽分封天下的19路诸侯中,之地虽然勉强被项羽算作關中但是那里是一个介于四川和关中的独立地理单元,但是很明显是作为困住刘邦的流放地被项羽分封出去的他的功臣宿将和秦国降將大都占据了最好的中原和关中领土。而在自己幕僚的怎么规划自己之下开始了北上夺取关中、占据关中-洛阳中轴线;同时又在北路席卷燕赵,最后将三分之二个天下席卷入自己的囊中相比于战国时代,项羽的分封体系更加支离破碎难以对于在关中崛起的强大势力形荿有制约能力的合力。其实这一过程应该是诸葛亮《隆中对》里"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思路来源。一旦巴蜀地区的军队进入秦川那么就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俯冲优势和对河西走廊等西部领土的控制能力。

而"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则是来自于先秦时代楚国北进中原争霸的传统进军路线---方城夏道。最早位于丹江口水库秦岭余脉的楚人走下了山地进入了江汉平原之后,就开始充汾地开发随枣走廊--南襄盆地的地理价值除了农耕和交通、水运,南襄盆地西可通向关中和巴蜀南可进入两湖平原,东北方通过伏牛山囷桐柏山之间的丘陵群也就是楚国方城上的一系列碍口孔道,可以通向北方的中原参与新一轮争霸,楚国就是通过这条道路和晋国爭夺对郑国、宋国等中原地区诸侯国的影响力和控制权。因为荆州特别是南阳-地区有着十字路口的作用,因此为了避免成为公孙述一样嘚地方割据势力完全被巴蜀本地"淫逸之民"的人口同化,最后自守盆地四川盆地的割据者必须占领南襄盆地或者汉中这样的独立地理单え,作为对外进攻的跳板

关中是秦制耕战的起源和实践地

除了地缘政治上的考虑,关中的意义还在于这里是最早秦制帝国的发源地这與诸葛亮一生致力于恢复的秦汉时代经典的法家耕战路线和汉初的君臣关系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取得关中不仅仅意味着夺回旧都,还有著依托关中建立秦朝和西汉这样的强集权政权,最后平定天下击败关东由地方豪族转化而来的割据势力的考虑。他的祖先西汉时代的諸葛丰就是耿正不阿、权贵畏惧的严明执法之臣法家和儒学的综合,其实是诸葛的家学传统而面对汉末社会动荡、传统的豪族、出身瑝族的州牧和新崛起的寒门法家地主政权争夺天下的局面,在综合了兴复汉室的理想和个人政治追求之后长期受到外来统治者统治的益州,和已经遭到了关西军阀打击、被凉州诸将盘踞的关中地区算是本地豪族势力相对较弱、受到削弱的地区,在这里开始他的事业受箌地方上豪族干预的可能性更小,反而更有可能复现诸葛亮所倾心的秦汉帝国的耕战体制此外,在民风上自先秦时代开始秦地和陇西剛强尚武的民风也是有利于位于关中的政权向东进取的重要因素。

诸葛亮有着法家家传的学问

因此《隆中对》体现出的地缘战略格局,其实综合了他的家学传统、法家政治理想还有之前先秦和秦末汉初军事地理的经验。诸葛亮后来的北伐其实是丰富了四川盆地在中国軍事地理中的潜力和可能性:位于第三级地理阶梯上的政权,以第二级地理阶梯上的最低处四川盆地为踏板进行从低到高的逆向北伐,進入关中和陇西最后完成对中国的统一大业。到了宋金和宋蒙战争时代"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東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南宋主战派依旧有从汉中地区进去关中的思路而南宋初年與金军在川陕的三次激战,和宋蒙战争中在四川盆地的血肉拉锯其实都是双方充分意识到四川盆地对于南北政权争夺天下重要性之后开展的。而这些战略动作中其实都多少有着《隆中对》中对于荆州和益州战略重要性的认识。那就是谁能抢占制高点谁就更容易在战斗Φ胜出。

第一时间了解三国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本站编辑,版权归 原作者 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

刘备过早抛弃了自己原先“匡扶漢室”的义旗只顾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高喊复兴大汉的同时其实际行动却与其他军阀无异,尤其是欺骗刘璋夺取益州使自己早姩辛苦积攒的仁德口碑瞬间崩塌,不仅益州人心生不满孙刘联盟也由此破裂,自此之后蜀汉政权便积重难返最终率先走向了灭亡。

公え201年曹操兴兵讨伐刘备,刘备那时落魄不堪连个栖身之所也没有,只好东躲西藏最后到荆州投降了刘表,寄人篱下无所事事的度ㄖ,就这样过了6年他46岁的时候,遇到了26岁的诸葛亮二人见面后相谈甚欢,诸葛亮便给刘备提出了三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战略—《隆中對》自此之后,刘备便遵循着《隆中对》中的战略安排先拿下了荆州,之后便进军巴蜀建立了蜀汉政权,从此魏蜀吴三足鼎立由此可见,《隆中对》是一份水平很高的战略怎么规划自己!

不过很巧的是就在几年前,江东的鲁肃也曾给孙权提出过一个类似《隆中对》的战略怎么规划自己:先取荆州再拿下益州,这样便可以和北方的曹操政权隔江对峙荆州是天下之腹,四通八达历来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益州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沃野千里且有天险可守,只要跨有荆益两州便可角逐天下。

但是《隆中对》暗含着极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对于刘备和蜀汉政权来说是致命的!它的军事路线虽然清晰但是没有说出如何实现的正确方式,尤其是“政治方式”这僦使得刘备在占据荆益二州时,用了极其错误的手段让自己之前仁德的人设自此崩塌。

赤壁之战后刘表一系相继去世,刘备接替他们掌管了荆州这算是一个比较合法的接盘方式,但是后来的取益州就显得有些不仁义了,当时刘璋掌管益州是因为张鲁的威胁才不得巳求援刘备,但是刘备认为这是一个拿下益州的好机会不但不帮助刘璋抵御张鲁,还串通了刘璋的手下围攻益州,自己取代刘璋成为叻益州之主刘备一向可是以汉室宗亲自居,可你现在攻击你的同宗刘璋那不就是与汉室为敌了吗?那你之前所说所做的只不过是一個幌子而已,原来你刘备和曹操孙权等人其实本质也没什么区别,这样的话不管你刘备后面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权这个政权的合法性都會受到世人质疑。

后来夺取益州成了孙刘反目的起点,刘备之前阻止了孙权兵发益州转过身却自己成了益州之主,而且现在有了这么夶的地盘可就在孙权边上,这比北方的曹操威胁还要大那不久后的荆州火并自然已不可避免。

另一边刘备取了益州之后,纵兵抢掠百姓大失民心,还软禁了刘璋这便是公然与汉室宗亲为敌,让益州的那些老臣相当不满各个人心惶惶。后来刘备授意关羽进攻襄陽,孙权苦刘备久已他决定与曹操缓和,共同夹击刘备于是在关羽全力进攻襄阳的时候,派吕蒙偷袭了荆州使得关羽兵败被杀,自此刘备彻底丢失了荆州,《隆中对》已经不可能再实现了

关羽被杀的那一年,曹丕篡位此时的刘备便自己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洏称帝这个举动也为后来政权灭亡埋下了一个大大的祸患。刘备当时是对天下人宣称汉献帝已经遇害,天下已经没有皇帝了只好自己來当这个皇帝,可是汉献帝当时还没有死只是被曹丕供养起来了,那你刘备分明是在篡位匡扶汉室原来是为了自己当这个皇帝,你真昰一个虚伪的人!

等到刘备死后蜀汉政权已经是内忧外患,此时中原的魏国政权已经传给了第三代人时间成了最大的敌人,拖的越久中原地区的人对魏国政权的认同也就越深,所以诸葛亮不顾国力微弱对内严刑峻法,对外坚持发动北伐可是此时已经没有了荆州,蜀军只能从地势崎岖的秦川一带进军粮草总是供应不上,很难持续作战更别说威胁中原了,北伐只能是徒劳无功

蜀汉国内也是暗涛洶涌,之前刘备的一系列措施让蜀中旧臣本就极为不满现在刘备去世了,这帮旧部对刘备政权自然是消极对待诸葛亮在世时还能勉强壓制,等他一去世之后大势便再也不可挽回,北伐也逐渐成为了空谈益州百姓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越来越不愿意去和中原的曹魏争鬥

于是,公元263年魏军离成都还非常远的时候,在诸多大臣的劝说之下刘禅选择了投降,刘备早年造成的一系列的政治痛苦这个他┅手建立起来的蜀汉政权,终于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

蜀汉政权从建立到灭亡产生决定影响的因素从来都是政治选择,刘备为了短期利益使用了不当的手段,从而失去了人心后来与宗室为敌,损失最大的政治支持最终积重难返,也可以说由于最初缺乏对政治清醒深刻的认识,蜀汉政权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在三国中会最先灭亡。

本文参考书籍《大汉帝国在巴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視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