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是什么意思》是怎样诞生的

5,996被浏览1,427,034分享邀请回答311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欧时专访《三体》作者刘慈欣:拿到诺贝尔奖人生就毁了!
【欧洲时报网】《三体》作者刘慈欣来英国啦!10月15日在伦敦Forbidden Planet的签售会大家去了吗?中国歪国的书迷们都激动坏了,好多人都是抱着一大堆书专程跑来参加。
刘慈欣接受《欧洲时报》英国版独家专访。(图片来源:欧洲时报实习记者游牧 摄)
如果有小伙伴竟然还没听说过《三体》或者刘慈欣那就太“out”了。好吧,还是简单科普一下,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不仅备受读者与媒体赞誉,还是首部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两项国际大奖的中国科幻小说。说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一点也不夸张。
《三体》已经被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德语版也在筹备当中。这个系列火到名人粉丝一大堆,奥巴马拿它作为圣诞节休息日读物,扎克伯格把它选入读书俱乐部指定书目之一,雷军、柳传志、马化腾、李彦宏也都在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三体》的喜爱。
来围观一下亚马逊网站上歪国书迷的评价:
一本非常赞的科幻小说,和我以前读的科幻类著作很不一样,特别棒!因为作者是中国人,还能给你带来额外的文化上的震撼。
我太爱这本书了,可能是我近期读过的最棒的一本科幻小说,尤其是书中探讨的一些宏大的宇宙观和迷人的概念让人非常着迷……
除了昨天的签字售书会,刘慈欣今天还到伦敦Sourthbank Centre参加了科幻文学专场交流会。《欧洲时报》英国版此次对刘慈欣进行了独家专访。
专访中,刘慈欣表示,他其实早就来过欧洲好多次,不过以前都是以工程师身份出差,直到2012年才第一次以作家身份来到伦敦。这次再度来到欧洲,第一站就是英国,并且时间最长;紧接着他还将前往巴塞罗那、法兰克福两座城市,宣传西班牙语版和德语版。
而对于刘慈欣而言,英国其实是个意义特殊的国度,毕竟英国是科幻小说的发源地!他表示,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就在英国诞生。虽然现在科幻小说重心早已转移到美国,但欧洲的文学底蕴依然很扎实。自己的科幻小说能在具有如此厚重文化背景的环境下出版,大刘对《三体》所能产生的效应可是很期待哦!
经过昨天伦敦签售会和之前格拉斯哥站的火爆反响,刘慈欣表示,他进一步证实了科幻小说是最具有世界性的文学类型,与传统文学相比,它最宝贵的特性之一就是人类作为整体出现。
接受《欧洲时报》英国版专访后,刘慈欣还参与了Living in Future Times科幻文学座谈会,吸引到了上百中外文学爱好者到场聆听。(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余梁意 摄)
不过刘慈欣也说了,虽然科幻是最具世界性的文学体裁,但中国的科幻输出到美国或欧洲,文化差异依然非常明显 。比如西方浓厚的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并不主流,因而西方对克隆、创造生命等问题不太接受,普遍认为那是上帝做的事情,而在中国的争议性却没有那么显著。
正是由于东西方科幻文学背景的这种差异,刘慈欣一开始的写作对象就是中国的读者,并没有预料到《三体》会在西方产生巨大反响。即便最初《三体》进入美国,他的期望也仅仅是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人有科幻小说,三部曲现在的火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这种期待。
然而刘慈欣依然强调,科幻小说在中国是舶来品。他作为西方科幻文学的书迷长大,因而自己创作中蕴含的现代元素、思维方式与西方科幻传统是共通的,相比之下,并不像莫言的乡土文学那样与西方文学存在严重隔阂。
谈到中国其他科幻作家,刘慈欣列举了好长一串他认为作品优秀的作家名字,包括王晋康,韩松,郝锦芳……他表示,自己跟这些作家创作理念、侧重方向有所不同,但在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中产生的影响力不如自己,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对于《三体》获得如此之大的影响力,除了作品本身,刘慈欣认为也有幸运的因素,包括科幻文学整体大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国越来越强的文化存在感。
除了自己写作,刘慈欣也一直保持着积极阅读的习惯。他表示,自己最近在看的小说是美国科幻题材的《上帝的图书馆》,而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也经常被他翻出来重温。
谈到科幻小说爱好者,刘慈欣认为其实不能只看科幻小说,应该广泛浏览各领域最好的书,自然科学、文化历史、社会科学,都得看!不过当被问到如果重走一次人生,是否会从事别的职业时,刘慈欣却表示从性格来说可能还是当工程师和作家,命中注定!
当问及刘慈欣对于Bob Dylan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但他认为诺贝尔奖这是在回归普通大众,授予通俗公众人物,是最大的进步!
然而提到自己时,刘慈欣却表示并不期待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太高了,拿到之后生活就毁了!他说,莫言得奖后,家里墙皮都被扒了,后院的萝卜都被人挖走做纪念,“那样太可怕了”。 如果在诺贝尔文学奖和科幻界至高无上的雨果奖之间选择,他肯定选雨果奖……
而对于目前的创作精力,刘慈欣表示还是放在影视方面,也就是《三体》电影的拍摄。至于以后写什么,大刘表示得“顺其自然”,最初构思和想象的时间会很长,只有自己对想法产生兴奋感,读者才会喜欢。
《三体》电影由冯绍峰、张静初等主演。(图片来源:网络)
既然说到了大家都关心的电影问题,自然是要问个清楚啦!刘慈欣表示目前第一部外景已经拍完,目前电影处在后期制作阶段。至于《三体》系列将总共推出6部的网络传闻,刘慈欣表示自己都还不知道呢!具体拍摄几部还是得看进程,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第一部书将拍成两部电影。
别看刘慈欣是写小说的,对于电影也很有见解!他表示不太理解现在一些人将商业成功与质量相对立的观念,并且认为科幻电影要成功一定要有市场,如何做到观众欣赏和作品质量的平衡。刘慈欣表示,中国科幻电影没有太多经验,想直接拍出好莱坞大片同级水平不太现实。因此他其实是抱着一颗平常心,把电影方面尝试看作一个良好的开端。
至于小说改编电影的剧情调整,刘慈欣认为小说和电影不是一种艺术形式,自己完全理解改编的必要性。真要说《三体》电影剧本最大的问题,他竟然认为是:太忠实原著了!
最后问到文学创作中的性别形象问题,对于网上部分评论刘慈欣作品里男性很英雄、女性不讨喜的现象,刘慈欣说:可能这些读者只看过《三体》吧!其实在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中,也有身份是主角、形象不负面的女性角色。刘慈欣在写作中对人物关注其实不多,甚至有些人物男女都可以。而在之后座谈会上谈到这个问题时,刘慈欣还表示,科幻小说的优点其实就在于,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男女二分观念的壁垒嘛!
(英伦圈原创,欧洲时报记者余梁意、实习记者于墨璇报道,综合编辑:Moo)
欧洲时报英国版微信公众号:UKzone
(编辑:泽勤)
Copyright (C) 2008 Nouvelles d'Europ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1]10,777被浏览2,750,787分享邀请回答635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9K2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请不要相信《三体》的理论,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情况(脑容量低者慎入)
三体宏大的世界观令人叹服,启发了读者想象力,但刘慈欣自己也说过他不懂天文,结果一大堆读者却把三体奉为硬科幻,把黑暗森林法则当成宇宙真理,煞有介事地说美帝发射旅行者号是作死,简直暴露智商。我们看看系附近的情况距离太阳系5(16.308)内,已知的恒星系有50个(包括太阳系),共有65颗恒星和9颗。其中最近的离太阳系4光年。当然这几个星系都没有生命迹象。地球离太阳1天文单位,旅行者号2013年离太阳125天文单位一光年等于63240天文单位,一天文单位1.5亿公里地球周长4万公里,半径不到6400公里,也就是中国到地球对面的阿根廷两万公里,我们用二向箔将上面的50个星系按比例缩小拍扁,放到地球表面,也就是16光年当成2万公里,那就变成:。。。。。。。前方高能。。。。。。整个地球表面都是空旷的海洋,上面有50个无生命小点,离太阳点最远的点有2万公里,最近的5000公里。离太阳点19.8米的小蓝点上发射了一个0.0004微米的探测器,花了40年飞到了离太阳点2475米的地方,这个半径0.8毫米小蓝点上的人惊呼:你们发射这个东西就是作死!万一有人在大海里捞起了这个0.0004微米的东西怎么办?以上是太阳周围16光年的情况,另外银河系直径十万光年,本星系团中心在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间,包含50个星系,直径1000万光年,宇宙大小200亿光年,懒得算了——————————————————————————所以当年发射这个玩意带的光盘就是个象征意义。太阳系真实比例图,第三圈是地球,最外面是海王星,离太阳30天文单位旅行者1号1990年在40天文单位外拍的地球,光线是太阳光
[&此帖被雷霆夜未眠在 10:02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根本不需要担心。我一直觉得如果真有能毁灭地球文明的外星文明,那他们也不需要依靠旅行者才能发现地球。
当然,外星生命是肯定存在的
我一直觉得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不相信地球会是特殊的那个,就像小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数学定理我以为我要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了,仅仅过了几天我才知道全班学生都是知道的。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宝贵的,可谁又能想象没了你,世界不会有任何的改变,没了地球,宇宙也不会有任何改天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2楼 @ 发表的:
人捞0.米的东西很难,也许高等级技术直接一下子就扫描到了呢?
电话传音才几百年? 这么瞧不起科技?
如果他扫到了0.米的东西却没扫到旁边0.8毫米的东西,反而要通过那个小东西去推测,我还真瞧不起了
引用4楼 @ 发表的:
问题在于你认为大海捞针很困难,可能高等文明觉得这事很容易
然而直接发现这么大的地球比发现那个几米长的探测器,再把它抓住,再通过那个光盘推理出地球的位置容易太多
问题在于你认为大海捞针很困难,可能高等文明觉得这事很容易
大刘自己自己都说了不懂天文,三体脑残粉还把一本软科幻小说里的段子当作真理来挑战和评判现实中天文学家的做法,你们三体粉不觉得自己的做法和关公门前耍大刀一样low吗?啼笑皆非
另外我觉得楼主举的例子不够好理解,假设地球是一像素的话,整个太阳系需要一千台电脑才能显示完,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太阳系地图比例都是错误的。假设太阳缩小成一个硬币的大小,那离太阳最近的星星也就是恒星有500多公里,而整个银河系的大小估计是1200万公里。另外宇宙大小不是200亿光年,目前只知道宇宙年龄,而不知道宇宙大小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以前就举过一个例子,你想在一片沙滩上找一粒上面有某种细菌的沙子,难度如何?人类的科技和智慧水平,比在那颗沙子上的细菌高出多少个数量级,人类找这粒沙子容易不?更何况宇宙星球的数量级比我这个比喻要大太多了。
如果这粒沙子会发出信号,人类要找是不是轻松多了?
就跟让你在丛林里抓一只蟋蟀,蟋蟀如果不叫,你找起来肯定要困难一些。蟋蟀一叫,起码你能马上确定大概方向,从而马上缩小范围。尽管人类的科技水平是如此的高,但有时候找一样东西仍然要靠这么原始的办法。
对于蚂蚁来说,它能知道我们的技术有多发达吗?它能知道我们的认知有多广阔吗?
对外星文明来说也许可能我们就相当于蚂蚁呢?
说不定我们所认知的这个宇宙并不是我们现在认知的形态呢?
我们所认知的这么大天文单位的范围,说不定只是坐井观天呢?
我们在想什么蚂蚁怎么知道?外星人想什么你又怎么知道?
也许外星人就隐藏在你旁边你又怎么知道?
说不定上帝也是外星文明的人,它能做很多轻而易举的事对你来说却是无法理解!
既然这样,那当初发射一个0.0004微米的探测器并希望别人能捞起来不是更*河蟹*,而且我们只是想想,而这些人是实实在在的做了
哦。。。。。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啊?真的?有些事!还是慢慢来……不能一刀切?
根本不需要担心。我一直觉得如果真有能毁灭地球文明的外星文明,那他们也不需要依靠旅行者才能发现地球。
当然,外星生命是肯定存在的
问题在于你认为大海捞针很困难,可能高等文明觉得这事很容易
又不是看见了才能捞
类似于蜈蚣出门买东西,等了俩小时,发现还在穿鞋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一点骨气都没有,窝在地球逞什么英雄好汉。。。。
我觉得人类高估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和科学的发达性。地球如果你看过纪录片或者天文的知识,就会知道存在非常的偶然,目前绝大部分恒星都不适合生命的诞生。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一直觉得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不相信地球会是特殊的那个,就像小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数学定理我以为我要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了,仅仅过了几天我才知道全班学生都是知道的。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宝贵的,可谁又能想象没了你,世界不会有任何的改变,没了地球,宇宙也不会有任何改天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4楼 @ 发表的:
问题在于你认为大海捞针很困难,可能高等文明觉得这事很容易
然而直接发现这么大的地球比发现那个几米长的探测器,再把它抓住,再通过那个光盘推理出地球的位置容易太多
楼主你忽略了一点,在文学作品里,小概率事件是可以当作必然事件的。三体要是没有外星文明这一元素,很多黑科技的展示就一点也不精彩了。好比人类自身发明了“水滴”,但是没有外星文明存在的话,和垃圾有什么分别?
人捞0.米的东西很难,也许高等级技术直接一下子就扫描到了呢?
电话传音才几百年? 这么瞧不起科技?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另外我觉得楼主举的例子不够好理解,假设地球是一像素的话,整个太阳系需要一千台电脑才能显示完,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太阳系地图比例都是错误的。假设太阳缩小成一个硬币的大小,那离太阳最近的星星也就是恒星有500多公里,而整个银河系的大小估计是1200万公里。另外宇宙大小不是200亿光年,目前只知道宇宙年龄,而不知道宇宙大小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既然这样,那当初发射一个0.0004微米的探测器并希望别人能捞起来不是更*河蟹*,而且我们只是想想,而这些人是实实在在的做了
宇宙大的没有边界,宏观来看地球也许是只是一粒沙,我们只是沙上的微生物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对于蚂蚁来说,它能知道我们的技术有多发达吗?它能知道我们的认知有多广阔吗?
对外星文明来说也许可能我们就相当于蚂蚁呢?
说不定我们所认知的这个宇宙并不是我们现在认知的形态呢?
我们所认知的这么大天文单位的范围,说不定只是坐井观天呢?
我们在想什么蚂蚁怎么知道?外星人想什么你又怎么知道?
也许外星人就隐藏在你旁边你又怎么知道?
说不定上帝也是外星文明的人,它能做很多轻而易举的事对你来说却是无法理解!
引用12楼 @ 发表的:
人捞0.米的东西很难,也许高等级技术直接一下子就扫描到了呢?
电话传音才几百年? 这么瞧不起科技?
如果他扫到了0.米的东西却没扫到旁边0.8毫米的东西,反而要通过那个小东西去推测,我还真瞧不起了
大刘自己自己都说了不懂天文,三体脑残粉还把一本软科幻小说里的段子当作真理来挑战和评判现实中天文学家的做法,你们三体粉不觉得自己的做法和关公门前耍大刀一样low吗?啼笑皆非
引用17楼 @ 发表的:
如果他扫到了0.米的东西却没扫到旁边0.8毫米的东西,反而要通过那个小东西去推测,我还真瞧不起了
那个0.的出去了,0.8的在笼子里,许多偶然性,不是这么简简单单可以用比例推算的吧?
就如同人眼看200m 就会受空气的影响,可是今天射电望远镜呢。。还有电波接收的一些东西呢,这就已经根本不是用眼观察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类比并不科学。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3楼 @ 发表的:根本不需要担心。我一直觉得如果真有能毁灭地球文明的外星文明,那他们也不需要依靠旅行者才能发现地球。
当然,外星生命是肯定存在的
为什么一定要侵略 可不可以换一种思路 我们甚至不是一个物种 别说什么适者生存 别说什么其他星球的主人肯定是有侵略性的 这只是地球的文明。说不定外星人之间是没有虚荣心好胜心的 他们是通过团结才进化到高智力的 你要知道 团结起来的话发展的效率要比地球快出指数倍 为什么要发展 探索宇宙 了解上帝 。这不是不可能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566人参加团购288.00元&819.00元
226人参加团购398.00元&999.00元
475人参加团购948.00元&1399.00元
405人参加团购499.00元&899.00元
1045人参加团购268.00元&799.00元
220人参加团购114.00元&229.00元
540人参加团购495.00元&799.00元
1661人参加团购248.00元&699.00元
175人参加团购458.00元&890.00元
1552人参加团购889.00元&1399.00元
371人参加团购1099.00元&1299.00元
1217人参加团购539.00元&11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21t18t13三体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