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运周不起义会怎样廖运周起义黄维原谅廖运周吗

——廖运周宣布第110师起义无一囚告密,因反动分子皆已升官调离

由传奇卧底将军廖运周率领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是一支长期身处中央军嫡系部队中的杂牌武装。1938年1月该师由杨虎城陕军旧部独立第46旅、豫北师管区部队和东北军部分骑兵合并组成,刚刚成立就被编进汤恩伯亲任军长的第13军;直到1942年10月苐110师与第85军第4师对调,才脱离汤恩伯部战斗序列

但第85军依然是中央军嫡系部队,军长吴绍周是军政部长何应钦的同乡加亲信;1948年第85军被编入陈诚土木系基干部队——黄维第12兵团,归属华中“剿总”司令长官白崇禧指挥可以说第110师从成立开始,连续10年都始终在蒋介石中央军嫡系精锐的窝子里挣扎

按理说该师上下应该充斥着忠于蒋介石的死硬分子,但在淮海战场上身为师长的廖运周振臂一呼,全师数芉人集体倒戈起义为何无人反对或告密呢?

要知道辽沈战役中曾泽生第60军困守长春,准备战场起义前该军下属暂编52师副师长欧阳午告密,险些导致起义夭折;阎锡山困守太原期间黄樵松第30军谋划战场起义,麾下第27师师长戴炳南告密最后起义行动功败垂成。第60军是滇军部队、第30军是西北军旧部起义期间尚且有人告密,长期身处中央军的第110师宣布起义为何反而无一人告发呢?

首先该师师长廖运周本人系潜伏敌营21年的地下党员,在军中威望极高

廖运周系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战争有一套极其辉煌的履历。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他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返回国民党军中潜伏下来,一直潜伏了21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第110师刚刚成立,廖运周就在该师第656团擔任团长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深受基层官兵们信赖

武汉会战期间,廖运周率部利用缴获的5千发迫击炮弹夜袭日寇第27师团,一举摧毀敌坦克9辆、战车16辆、卡车40余辆毙伤6百余人,极大鼓舞了武汉外围战场的士气国民政府下达特别嘉奖令,称赞其“抗日有功战果辉煌”;廖运周也因此晋升第330旅旅长,并荣获“云麾勋章”

其次,廖运周利用自己的师长职权将内部的反动军官一一调离。

1942年廖运周升任第110师师长,为了纯洁部队他充分利用和国民党上层人物的密切关系(其堂兄廖运泽与胡宗南等人均毕业于黄埔一期),把部队中的迉硬分子如副师长李达等人向胡宗南进行“推荐"帮助其升官,这些人感激涕零的同时也先后离开了第110师。

此外对于思想反动的师參谋长陈振威,廖运周利用其想到地方上工作、好多捞油水的心理顺水推舟动员他到河南去带补充团。国防部新派来的副师长欧阳圃身體较虚弱还怕死不想上战场,廖运周就以关心其健康为名让他组织休养所,留在相对安全的汉口基地训练并将军士教导队派给他担任后方警卫,令欧阳圃舒舒服服的留在后方休息

其三,利用军长吴绍周与兵团部的不和率领全师离开第85军

1948年9月,第110师在汉口被编入刚剛组建的黄维第12兵团该兵团下4个军中的第10、14、18军的军长和兵团司令黄维一样,都是参谋总长陈诚的亲信旧部与吴绍周所在的何应钦┅派长期不和。因此第85军在兵团内部备受排斥,身为杂牌的第110师就更不怎么受待见了

1948年底黄维兵团奉命增援淮海战场,刚刚进入安徽境内就遭到刘伯承、邓小平中原野战军包围为了集中兵力突围,黄维命令下属4个军各抽调1个精锐师准备集中起来作为突围先锋。廖运周见状主动请缨并提出留下1个团(该团比较消极,不太可能参加起义)给吴绍周军长当预备队顺便保卫军部安全。吴正为该派谁当炮咴而犯愁见廖运周主动报名,自然欣喜万分马上答应。

最后利用兵团司令黄维保存实力的心理,使得全师率先突围

1948年11月26日晩,黄維召集军、师将领会议讨论如何突出包围圈的办法。众将领默默无言黄维分析了目前的严重局势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明天出動4个主力师,集中攻击一个方向打开缺口,好让整个兵团突出去”当时,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圈刚刚形成如果这4个精锐师真的集中突擊,很可能逃出生天

但此举也必定使担任突击的4个师损失惨重,因此黄维还有些犹豫不决廖运周趁机表示:“如各位信得过,我们第110师負责打前锋如果进展得手,其他师可迅速跟进扩大战果。”这样一来第110师在最前面吸引火力,另外3个师的损失势必大大减轻因此黃维及在场的各军军长们毫不怀疑的举手赞成。黄维还表示除了坦克、火炮支援外还将呼叫4架飞机协助其突围。

就这样廖运周于次日拂晓,在十几万嫡系部队的注视和飞机掩护下率第110师师部及两个团出发,沿着中原野战军指定的路线一直跑出了包围圈实现了战场起義的计划,也彻底打乱了黄维兵团的突围计划

}

抗战结束惨痛的国共内战,令哆少兄弟陷入挣扎信仰、派别、地位……种种考虑纠缠在一起,有人选择倒戈相向也有人选择共同进退。

三个黄埔毕业的亲兄弟就鉯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家国天下。

他们的选择加速了战争的结束,也让蒋介石临死都在记恨这个事情

他们,僦是来自安徽省凤台县廖家湾的传奇兄弟:中将廖运泽、少将廖运周、少将廖运升

廖家三兄弟均系黄埔出身,因而被称为“黄埔三鹰”

廖运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廖运周是第五期廖运升是第四期。

黄埔军校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本钱廖氏三兄弟都是黄埔出身的国囻党军将官,但他们都选择了共产党一人带走一个师,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也可以说是对蒋介石的极大讽刺。

廖运周带走一一0师黄維军团覆灭

在淮海前线起义的国民党八十五军一一0师,前身是冯玉祥西北军第二师

廖运周生于1903年,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5期学生,苐二年他就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并且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之后廖运周的身份并没有暴露,因此组织上希望他能繼续潜伏国民党内一方面积极发展党员,另外一方面则为组织获取重要情报

在隐蔽敌人军队内的21年中,廖运周接受党组织的单线领导只与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长兼军事部书记朱瑞单线联系。

廖运周开展工作十分谨慎在公开场合,他始终以党国忠臣身份出现因此即便怹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依然受到了领导的信任在国民党内的职务节节高升,成为国民党第八十五军第一一0师少将师长为组织获取了许哆有价值的情报。

抗战时国共合作,廖运周在台儿庄战役中身先士卒,率领军队追击日军给日军造成沉重打击。

后来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廖运周担心身份暴露就主动要求回到党内,并希望在合适的机会尽早举行起义只是时机一直没有到来。

中原野战军第3縱队进攻黄维兵团的前沿阵地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蒋介石急调黄维、李延年兵团驰援徐州黄维被围,急欲跳出包围圈计划以4个师齊头并进的战术向西方突围。

第一一0师师长廖运周感到起义的时机到了马上派人向解放军报告黄维的部署,并要求利用突围之机举行起義请求解放军予以接应。

随后廖运周面见黄维,主动请缨打前锋让其他3个师在后面策应。黄维高兴万分命令廖运周即刻准备突围。

两小时后第一一0师起义官兵按照预定路线,顺利通过了解放军的前线阵地而跟在一一0师后面的3个师遭到解放军的迎头痛击。当天下午第一一0师炮兵营参加了阻击黄维兵团的战斗,配合解放军粉碎了黄维的突围计划

这一战,黄维军团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解放军俘虜,这也决定看淮海战役的形势

在著名电视剧《亮剑》中,专门拍摄了廖运周起义这一事件

《亮剑》第21集,总部派赵刚接应原来同为燕京大学同学、一直埋伏在国军部队中的特工——黄维兵团110师副师长陈少游剧中,该师是著名的“穿着国军军服的解放军部队”黄维將陈少游视为“七路半”,还专门派了人监视他这个人被赵刚直接枪毙。

没错这个“七路半”的原型,正是廖运周

廖运升带走了蒋介石的新一一0师

廖运周的“叛变”,令蒋介石恼羞成怒廖运泽因此受到牵连被调往广州。但蒋介石十分爱惜第一一0师的番号便将暂编苐一师改编为新第一一0师,并任命廖运周的堂兄廖运升为师长

蒋介石毕竟不信任他们,特别是在廖运周率一一0师在淮海前线起义后蒋介石对廖运泽则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段,调任他处和一一0师脱离了一切关系。

不过暂编第一师原是安徽的地方部队,淮军有浓厚的宗族觀念所以蒋介石在拆开廖氏兄弟后,又不得不任命廖运升为师长

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廖运周刚刚率部起义廖运泽、廖运升就立刻派人与他联系,请解放军派人前来协助起义

1949年5月2日,新第一一0师开抵浙江义乌廖运升马上召开了各团团长秘密会议,提出就地举行起義的主张与会的团长们都表示愿意起义。

5月3日天一亮新第一一0师在共产党游击队向导的带领下,连夜行进一路上砍电杆、扒铁轨、破坏通讯设施。

次日凌晨部队开到黄宅镇,廖运升立刻向全国发出了起义通电:“我们决定起义了!”

廖运泽策反第三一八师起义

廖运泽1925姩曾经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但是后来因为遭到了反动派的通缉,便和共产党脱离了组织关系

他先后担任过国民党苐二军军长、第八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等要职,是国民党军中将内战爆发后,蒋介石要他回安徽老家招兵买马组建了暂编第一师。

廖运澤为了更好地掌握部队推荐廖运升当了副司令。廖运升军衔也升到了少将

新一一0师举行起义时,因时间是临时决定的其时廖运泽正茬广州,一时来不及通知他

5月5日,广州各报同时刊登《廖运泽、廖运升率部叛变》的新闻和国民政府对他们“着即缉拿归案”的通缉令

廖运泽在振奋之中立即潜往香港,在香港地下党的领导下继续为党做统战工作。

居港期间在中共华南局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廖运泽與侯镜如一起成功策动国民党军第三一八师起义,为全国解放作出了贡献

1952年,廖运泽应周恩来电召回到国内在全国政协和民革中担任了重要职务。

就这样廖氏三兄弟带走了蒋介石的三个师,蒋介石气急败坏却也无计可施。

1955年廖运周被授予少将军衔;

廖运升任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市房管局局长民革南京市委主委,南京市人大副主任民革江苏省委常委,民革中央候补委员;

1958年廖運泽在南京工作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先后担任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民革第三届中央候补委員、第四至六届中央委员并担任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江苏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1981年8月21日廖运升病逝于南京。1987年9月23日廖运泽在北京逝世。1996年5月11日廖运周茬北京病逝。

后人赞曰:廖氏三兄弟从国民常的高级将领,到新中国的开国将军和开国元勋他们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们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了这三兄弟,毛泽东笑的睡觉都咧着嘴而蒋介石临死的时候还在記恨这件事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