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九乡风景区的诗句

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诗词人物】萧宜美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weixin.sogou.com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诗人简介】萧宜美,1946年生。福建人,生于周宁,长于政和。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旅行爱好者。现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苏州诗词协会副会长、沧浪诗社副社长。长期坚持新声韵诗词的探索和实践,题材涉猎广泛。近十年来,纵横神州,周游世界,探险极地,感悟人生,创作了上千首绝句。作品散见《中华诗词》、《诗刊》、《扬子江诗刊》、《苏州日报》等报刊,以及“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论坛”等网站。著有《萧宜美绝句选集》(新声韵)第一、第二卷。《中华诗词》2011年第八期“吟坛百家”专栏做了介绍。【诗词作品】圆梦时代十三亿众怀真梦,壮阔征程寄远思。留住春光盎然日,人生出彩笑逢时。迎春梅含绿韵笋登山,万类欣欣聚盎然。共谱千秋圆梦曲,惊雷震撼已开篇。追梦人赞兼程险阻多风雨,锐意闯关追梦人。无悔年华牵日月,雄心拥抱百花春。南湖颂春风得意雨如烟,静穆南湖无限天。万里征程起锚处,停泊红色第一船。青藏公路感叹沉沉一线向边陲,雪域荒坡左右随。天地无常追日月,英魂留守不言归。注:在青藏公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官兵牺牲。唐古拉山兵站致意孤傲楼房立雪涯,红旗似火展风华。不分日夜匆匆客,生命禁区歇有家。注:该兵站海拔近五千米。唐山剪影一城灭顶哀鸿泣,幸有亲人十几亿。大爱融和破碎心,坚强收获新天地。第三届全国诗词代表大会有寄京城聚会又一轮,老友捎来岁月痕。不尽耕耘辛苦叹,依然如火是诗心。古镇素描老宅深院见斑驳,留影街河故事多。百代石桥抛古韵,木船依旧载山歌。河畔人家楼影行云恋水天,翻身梦落碧波间。晨鱼何故勤张望,竹椅浓茶几寿仙。端午龙舟绿丛观战闯龙门,酒粽飘香奋进人。汗寄飞花水乡乐,轻舟满载是精神。留园雪景古树肥枝藏绿韵,云峰瘦体显精神。亭台楼阁浓妆亮,冬水一池献巧云。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园林。探梅冰天雪地识君奇,朵朵金花傲挺枝。冷眼无须青叶护,深藏绿韵待春时。吟浦新吟水乡依旧古吴歌,吟浦新颜诗意多。常觅韦公游历处,荡舟追影共清波。注:吟浦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常在此荡舟吟诗,故有“吟浦”之称。虎丘塔礼赞七次焚身仍伟岸,千年斜体更雄风。纵观梦幻江南景,无意留芳却永恒。注:虎丘塔位于苏州,历尽沧桑,屹立千年。垂虹桥拾句长虹已落去无言,丽影依稀浮九天。岁月大师新手笔,清波残韵古吟篇。注:垂虹桥位于江苏吴江市,历史名桥,残迹依稀。水乡醉梦乌蓬挂桨悄悄夜,桥影随波洗绿苔。卧枕潺潺香醉梦,月邀丹桂入窗来。竹海小景叠翠节节新气象,笋衣遮嫩似含羞。童车梦境漂竹海,一枕春风顺客流。乌苏镇晨曲一江秋水两国分,极目滔滔寻界门。万里江山展身后,曙光照我第一人。注:乌苏镇位于黑龙江抚远县,祖国最东端的小村镇,也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美在黄昏夕阳如火散红金,古典银装如换新。蓝色披风连广宇,珠峰最美在黄昏。珠峰大本营过生日歌花甲披肩山里人,游心无畏叩天门。夕阳燃点峰烛亮,送我霞光是女神。注:珠峰有女神之誉,本人曾在珠峰大本营度过生日。越昆仑冰风带刺透心门,无奈氧稀涂紫唇。云里海拔何所惧,老翁一笑越昆仑。唐古拉山口遇晚晴沥青裂碎路泥泞,雪雨匆匆送晚晴。落日余晖辞客去,垂天半月照车行。飞越天山夕照余霞生烈焰,初秋散雪撒晶银。千峰天景悬足下,检阅辉煌一醉心。阿里山思绪独秀篇章隔海空,千年神木荡清风。人间传唱山花美,不尽相思越万重。登临恒山红墙庙宇绿来风,岩缝薄泥恋古松。俯瞰群山挥汗雨,身临恒顶陪我峰。香山红枫寒流乍到雪随风,枫叶残颜可傲冬。迟到登山无憾事,松间迎我数枝红。峨眉夜雨峨眉处处绿葱葱,借宿林居山味浓。夜半关窗潮气重,万千树伞雨留声。故乡之南山薯藤茶树架梯田,养育祖先千百年。留我童年多少乐,梦中常返圣南山。草原看日出未果风吹睡意露珠稀,月照游人彩幕低。难得闻鸡摸夜路,谁知约见未留时。草原日落夕阳如鸟欲归西,红火一团天地垂。忽坠无边草丛里,未收双翅任霞飞。沱沱河感悟甘做高原冰雪囚,黄沙铺路淌春秋。长江浩荡千重浪,源自涓涓不意流。注:沱沱河为长江正源,小溪流密佈如网。羊卓雍湖百里长湖比大江,雪峰抗夏水冰凉。蓝天铺底山为岸,一串天珠送藏乡。注:羊卓雍湖是西藏三大神湖之一,形状狭长如河。含鄱口远眺鄱阳湖古来云雾爱庐山,峻貌深藏见面难。此刻长风撕裂口,峰吞湖色半归还。阿尔山天池远古火山抛镜盘,天工不倦绣斑斓。袖珍无碍胸怀阔,落日常来乘月船。注:阿尔山天池由火山口积水形成的袖珍小湖,仅次于长白山和天山天池,位居第三。沪山草海峰围盆景鸟虫宣,水草安家映杜鹃。莫笑川南湖叫海,无非装个九重天。注:位于四川西昌城南。镜泊湖船疑路尽山缺口,水似途穷岸转弯。万古深沉藏日月,自磨明镜照人寰。雌雄瀑布巨洞雷鸣偏探源,谷深回首见奇观。双流如练垂石壁,无字天书一对联。注:位于昆明叠虹桥景区。也望庐山瀑布诗仙疑是落银河,千古名篇挂满坡。唯剩腾云空白处,秀峰借笔我当歌。银链坠塘瀑布满涧乱石白浪生,断坡张斗聚奔腾。万千银链抛身碎,美在瞬间追永恒。注:位于贵州天星景区。在黄果树瀑布群中,它因岩石成漏斗形,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瀑布。昆仑神泉冷面昆仑藏热心,心花泉涌献情深。冬来冰雪三千里,未敢株连几尺春。注: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海拔3700米。月牙泉沙山永驻守清泉,含月碧波无限天。千古谜团皆美丽,深藏诗矿产名篇。大冰川览胜远看平川滚雪龙,近观万仞指苍穹。泛舟欲近皆无奈,百万浮冰守玉城。注:大冰川位于阿根廷卡拉法特市,最大的一座冰川正面宽达四﹑五公里,高耸挺立,延绵无限,极为壮观。复活节岛之夜汪洋挂幕望星疏,远客昏灯小木屋。八面轰鸣千古浪,天涯深处品孤独。注: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深处,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冰岛地热喷泉即景难耐深沉汽冒烟,沸波荡漾欲冲天。冲天化作千般美,何惧粉身一瞬间。好望角望远非洲南尽小石山,白鸟黑礁逐浪欢。一眼双洋收浩荡,心神出窍乘风帆。注:好望角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南极游踪(外四首)大风浪之歌日夜颠簸风浪里,无边无际探无知。人生二度摇篮曲,竟是白发闪耀时。探企鹅万里云涛千里浪,企鹅家远住冰涯。阴晴雨雪十八变,游子随身送彩霞。注:各国游客穿着鲜艳,犹如极地彩霞。登岛山冰山夏日唱冬歌,雪舞风天汗落坡。滑步登高追视野,白峰冻水企鹅窝。海湾观景雪峰牵手围佳境,收敛风涛人复尊。惬意生灵普天乐,坐观夜幕让黄昏。南极思绪天际洋边一线连,长涛巨浪任谁牵。海鸥觅食忙击水,我驾颠簸独倚舷。北极极点游记(外四首)乘原子能破冰船北极游雪盖晶莹铺漫漫,船抛破碎劈沉沉。兼程不倦驱黑暗,无愧一颗原子心。无夜之梦翩翩极昼占极圈,不见东升西落圆。困睡依然多梦境,天南地北总缠绵。北极乘热气球记烈焰冲天托巨球,阴天红日晃悠悠。一筐笑语冰风客,抛却人间无数愁。极点素描瘦雪肥云白夜静,乘风展翼几鸥鸣。冰浮极点藏身处,脚踩无形照有形。注:北极极点即北纬90度,只是在坐标上显示,却不能在浮冰上固定立碑,因为浮冰在不断运动。极点体验已到地球冰尽头,游轮恰似北极楼。十分清醒失方位,四面是南一念愁。【名家题词】作诗宜美更宜新
除腐推陈万象春四海风光开眼界
新声新韵助新吟霍松林(国学大家、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名山增秀色绝句创新声刘征(著名诗人、书画家、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江南一绝鲁杨 即杨金亭(著名诗论家、诗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原主编)绝句短篇宜聚焦
构思新颖情如潮不为声韵妨佳境
试读萧诗格自高 丁芒(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名家评说】关于“江南一绝”杨金亭(杨金亭先生:著名诗论家、诗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原主编。)  本文提要:就萧宜美已形成自己创作个性的“七绝”的某些层面而言,在当代旧体诗创作中,确有独一无二、颇可称“绝”之处:其一,诗人打破了旧体诗必须以古汉语为载体的僵硬戒律,始终坚持化古文言为今文言。在旧体诗与时俱进的历史性变革中,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其二,萧宜美绝句中不少具有全新的意境美、音韵美的作品,在诗韵改革的进程中,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其三,萧宜美在拓宽旧体诗题材方面,做出了成绩,也是独一无二的。
  记得还是去年秋季某日,苏州老友萧宜美来访,说是他的第二本绝句选。将于明年出版。接着便提及我为他两年前出版的第一本绝句选集写序,所论作品得失,切中他的创作实际。进而提出,要我为他的新作题辞,而且写几句实实在在的批评意见,以帮助作者的绝句创作,将有所进益云云。  诗谊友情,推却不得,只得漫应下来。不久,便收到那本选入582首的诗稿,仍然是清一色的七言绝句。断断续续读完,已是春节长假前夕,照例是有几个诗词界的辞岁迎春活动,既然混迹于这个圈子,虽自知不是诗人,也必得有所谓“秀才人情纸半张”的应酬。这便于应酬的诗体,也照例是短小精炼的“绝句”。我向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春节联欢会上交卷的,也便是题为《丁亥试笔》的一首七言绝句:“高城广厦起嵯峨,遍地英雄续夯歌。血汗工钱还复欠,红旗滴泪奈谁何?”此作虽不合时尚,却表达了一个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真情实感。用宣纸涂鸦了这首绝句,余兴未尽,忽然想到家在江南、工作在江南,如此钟情于绝句的诗人萧宜美,十年辛苦不寻常,竟然写出了清一色的800多首绝句,于是我又联想起杜牧、王安石、苏东坡、陆游留下的那些描写江南景色、脍炙人口的绝句。于是,绝句、江南,江南、绝句这两个意象,萦绕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随之,便借余墨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江南一绝”四个字。有了,给萧宜美第二本绝句选的题辞,似乎可以交卷了。  为了这个“绝”字的辞出有因,我随手翻阅了《辞源》的解释:绝字,有“极度”、“独特”一解。可引申为“独一无二”或“绝无仅有”。《世说新语o文学》:“或问顾长康”注引《文章志》:“世云有三绝:画绝、文绝、痴绝。”后世,如苏东坡、石涛、郑板桥、林散之、齐白石等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文学艺术家,代有所见。那么,我以“江南一绝”题赠萧宜美的“绝句选”(第二卷)当然不能妄言他这本书堪与上列经典诗人的作品比肩共“绝”。即是与当代江南诗人如丁芒、杨逸明、王翼奇、钟振振、林峰诸名家的绝句创作相比,也还须作更大的攀登努力。但是我认为,就萧宜美已形成自己创作个性的“七绝”的某些层面而言,在当代旧体诗创作中,也确有独一无二,颇可称“绝”之处:  其一,诗人打破了旧体诗必须以古汉语为载体的僵硬戒律,始终坚持晚清诗界革命前驱黄遵宪提出的“我手写我口”的创作实践,在绝句创作中化古文言为今文言,在旧体诗与时俱进,向现代化历史性变革中,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其二,与以现代汉语文言作为绝句载体的创作相联系的是.现代汉语新声韵进入绝句诗律的成功实践。古人云:“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刘勰:《文心雕龙》)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的“倡今知古,双轨并行”,“诗韵改革,势在必行”的诗韵改革方针,是符合时代要求,也符合诗歌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萧宜美连续出版的两本绝句中不少的具有全新的意境美、音韵美的作品,在诗韵改革的进程中,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其三,诗人以长期从事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工作的身份,因经济、技术交流的工作需要,曾先后多次出访;退闲、退休以后,又自费周游诸国,至今已到过六七十个国家。异国风情,感悟多多,收入本集的域外绝句,达135首。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诗人艺术家成功的前提,暂且不论,仅在拓宽旧体诗题材方面,这位诗人做出的成绩,也是独一无二的。且抄几首可读性强的作品,以飨读者:《胡志明小楼》:“大树参天遍地花,木楼小巧不奢华。清风长守今迎客,领袖单身国是家。”《金字塔前的问答之二:答》:“仰望巍巍远古身,四方三角气凌云。沉思良久方惊悟,立地撑天是众人。”《萧邦》:“音译姓萧当本家,故乡如画近华沙。大师树下虽无语,名曲随风似雪花。”《蓝色多瑙河追寻》:“阳光月下自温和,天色未融多瑙河。百里追寻笑回首,大师心曲涌蓝波。”不多引了,这些诗,多截取生活中“孕育丰富的顷刻”(莱辛语),形成鲜明生动、富于流动美的意象,进而构成意境,寄托富于人生哲理性的感慨,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金语)使读者思而得之的艺术效果,即使放在平水韵创作中,也算得上乘之作。从这些作品中,我也看到了诗人的创作质量,较之第一本集子,已有了明显的提高。  尤其难得的是,他曾当面对我发过一个宏愿:倾后半生精力,为绝句创出一个现代新声韵品牌。这品牌想来是指绝句的独特风格。有诗曰:“且创七绝千首美,当留几句百年佳。”(《随感篇:诗愿》)他的目标远大,但又有自知自明。通过锲而不舍的追求,从现在作品的初见个性,到风格的形成,我想是可以实现的。我期待着萧宜美的绝句真正成为江南乃至华夏一绝!日 于北京虎坊居中华一绝 创新精神——论萧宜美的现代绝句吴企明
(吴企明:唐代研究学者、著名诗词评论家、苏州大学教授)  本文提要:萧宜美绝句用绝妙的语言、奇绝的诗境,表现我国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年代和改革开放年代广阔的现实生活,描绘祖国的山川胜景和境外风情,反映出时代精神、革命热情、爱国情感和高尚情怀,这在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诗坛上,可说是绝无仅有的,笔者将这一独创的创作活动,评为“中华一绝”。萧宜美还顺应“改革声韵”的时代潮流,完全运用以普通话为标准的新声韵写作格律诗,保存了律绝诗的长处,完全符合平仄交错,黏对工整的格律要求,努力创造诗歌的音乐美,表现出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年前,我曾为萧宜美的《绝句选集》第一卷写过一篇诗评,今年年初,《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二卷,又摆到了我的书案上。通读全书后,心潮起伏难平,既为萧宜美取得创作新成果,也为我国诗坛开出奇芭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全书五百余首绝句诗,跳动着时代的脉博,激荡着澎湃的激情,闪耀着爱国的精神,呈现着新奇的境界,含蕴着隽永的诗味,充溢着明丽的藻彩,可以论述的课题很多很多,但是,我只想就“中华一绝”和“创新精神”两个问题发表一点感想,以便使议论更集中一点,深入一点。  萧宜美的绝句创作,堪称“中华一绝”。  《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二卷“自序”云:“近年来专工绝句”,“我喜欢格律诗,钟情于绝句。”萧宜美实际上已经创作了上千首七言绝句,选集第一、第二卷共收录七言绝句八百余首,尚有部分未整理出来。“且创七绝千首美”,就数量而言,完成这个目标指日可待。前代诗人都是兼写众体,并不专写七言绝句。唐代诗人以擅长绝句著称的杜牧,七绝仅186首,李商隐仅206首,王昌龄、李白更少。白居易的七绝较多,也只有687首。明代画家兼诗人文徵明写过七绝823首,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七绝组诗《己亥杂诗》,一年内就写了315首,但他的全集里,七绝的总数也不过四百首多一点。上述这些诗人创作的七言绝句,都不满千首。至于历史上写诗数量较多的陆游(九千余首),爱新觉罗·弘历(三万三千九百余首),他们的七言绝句,在总数上虽然超过千首,但他们众体兼备,并不专工七绝。萧宜美专门写作七言绝句,在创作数量比例上占绝对优势。  《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二卷,生活内容全新,客观事物崭新,诗歌风格新奇,开出新境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描写境外见闻和革命胜迹的诗篇。我国诗歌史上绝大多数诗人,都没有离开过国境,诗作的题材内容,都是大家熟悉的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唐代诗人岑参,到过边境,先后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和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幕僚,在今新疆库车和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一带生活过多年,他的笔下出现异域情调和奇特风光,翁方纲便论曰:“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工作,奇气益出。”(《石洲诗话》)近代诗史上,黄遵宪可谓是时代的幸运儿,他历任日本使馆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国使馆参赞、新加坡总领事,到过日本、美国、新加坡和欧洲许多国家。《人境庐诗草自序》说:“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因此,他大量写作以新意境、新风格表现新生活、新事物的诗篇,让世人耳目为之一新,也造就他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领军人物。时隔一百余年,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昌盛,世界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萧宜美走出国门,到过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及五大洲。他怀着民族自豪感和“人间无处不春风”的襟怀,观照境外风物,为世界文明的精粹,为世界和平的实现而放声歌唱,诗篇里的新事物、新境界,比黄遵宪更为丰富多彩、恢宏博大,更富时代气息。  我国诗歌史上,纪游诗很多,诗人在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同时,往往透露出忧国伤时的情绪和感士不遇的忧伤。《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一、二卷里,也有不少纪游诗。诗人曾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踏着先辈们的足迹,瞻仰和参观许多革命圣地和胜迹,用新声韵写下许多缅怀革命先辈和领袖的绝句诗,追念革命战争时代先辈们的历史贡献。这样的情思和诗境,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萧宜美创作并出版全国第一本采用新声韵写成的七言绝句专集,继之以第二本、第三本,用绝妙的语言、奇绝的诗境,表现我国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年代和改革开放年代广阔的现实生活,描绘祖国的山川胜景和境外风情,反映出时代精神、革命热情、爱国情感和高尚情怀,这在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诗坛上,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他的七绝诗可以传之后世,成为千古绝唱。笔者将萧宜美这一独创的创作活动,评为“中华一绝”,相信诗界朋友和广大读者定为赞同我的看法。  其次,谈谈萧宜美诗作的创新精神。  诗人选取七言绝句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体式,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他在《自序》里说:“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求文艺形式与之相适应,短小精悍的绝句,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工艺载体。”“这里讲的绝句,是指现代绝句,也就是新声韵写的绝句。”他将格律诗与现代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实质上触及到旧体诗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巨人已跨入二十一世纪,旧体诗不能固步自封,写作旧体诗的诗人,应该自觉地适应表现新时代、新生活的需要,改革旧体诗,注入时代精神、创新意识、新的艺术思维方法和时新的审美趋尚,又要超越原有的“模式化”和思维定势,使形式服从艺术表现的需要,力避“以词害意”。当然,这种改革必须遵循“交错律”和“黏对律”的声韵规律,保持传统格律诗平仄调协、韵律和谐的美声特征,它必须姓“律”,就象京剧改革必须姓“京”一样。萧宜美运用新声韵写出的绝句诗,以现代通行的普通话语音调平仄,保存了律绝诗的长处,完全符合平仄交错,黏对工整的格律要求。例如“山水篇”中《花果山春色》首句“青竹滴翠杏花红”,“竹”字在平水韵中为入声一屋韵,属仄声,普通话念:“zhu”,属平声,正合“平平仄仄仄平平”之格。“山水篇”中《华蓥山爱情石》第二句“偏有双石深恋中”,《五大连池》第三句“黑岩卷浪惊石兔”,《昆明九乡溶洞雌雄瀑布》第三句“双流如练垂石壁”,这里的“石”字在平水韵中为入声十一陌韵,属仄声,普通话念“shi“,属平声,正合上述句子的平仄格律。特别是“境外篇”中《俄罗斯游记:红场秋雨》第三句“骑警蹄声响石路”,因为“石”字在普通话中属平声,正合“仄仄平平仄平仄”之格,这是诗词格律中对“仄仄平平平仄仄”格式的变格。顺便说一句萧宜美在诗中常用这种变格,如,“名胜篇”中《婺源记之二:李坑村》第三句:“岁月难磨古村韵”,“山水篇”中《太湖》第三句“偏送江南大明镜”,“随感篇”中《枫赞》第三句“秋雨如约送金彩”,选集中比比皆是,似乎已成为萧宜美绝句的一个特色。“缅怀篇”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记》第三句:“强国方解金陵恨”、“国”字在平水韵中为入声十三职韵,属仄声,普通话念“guo”,属平声,正合“平平仄(此字可平可仄)仄平平仄”之格。  历代诗人使用平水韵押韵,韵部分得过细,韵字较少,选择的余地很窄小,萧宜美按照汉语规范化读音用韵,使押韵韵部可选用的韵字较多,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韵字对诗意的束缚,扩大了绝句的表现力。例如“境外篇”中《埃及游记:金字塔夜景之二》:“沙原古月挂弯弓,法老三王结伴行。宽脚黑袍藏岁月,沉沉步履踏朦胧。”其中“弓”、“胧”字,新韵为十八东韵,“行”字为十七庚韵,东、庚韵可以通押。又如“名胜篇”中《恐龙博物馆参观记》:“大山铺里恐龙家,散架骨石粘土沙。曾地地球一霸主,何因绝灭问无答。”“家”、“沙”二字,在平水韵为下平声六麻韵,“答”字在平水韵为入声十五合韵,两韵根本不可以相叶。但在普通话里,“答”字已成为平声字,入“一麻”韵,与“家”、“沙”在同一韵部里。以新韵“麻韵”为例,除了原有平水韵中“六麻”韵部所有的韵字外,又有大量旧读入声的许多韵字,归入麻韵平声中。因此,使用新韵韵部押韵,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许多韵字中随意挑选适用的字,不致出现拘检害意、捉襟见肘弊病。  萧宜美顺应“改革声韵”的时代潮流,自觉运用以普通话为标准的新声韵写作格律诗,努力创造诗歌的音乐美,连续出版了两本绝句专集,怀着超绝的胆识,勇敢地迈开了可贵的革新步伐,表现出勇于创新的精神,对此笔者深表感佩。笔者还高兴地看到南京诗人顾浩的“新古体词”五个专集,频仍出版,南通诗人金志仁也在努力探索词体改革。他们改革旧体诗词的创作实践,体现出当代诗人搞好诗词创作的决心,反映出共同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理想,必将带动大家投入到旧体诗词改革的洪流中去。  笔者曾经发表过一个观点,说古典诗词和新诗,应该并行发展,“两副笔墨,写一样情思,共同歌唱我们的新生活”。(王伟明《诗里诗外》引“吴企明答十二问”)今天,我将它援引过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希望传统格律诗、革新的格律诗、新诗,“各展其才”、“各扬其长”,多副笔墨,写一样情思,共同歌唱新时代、新生活和美好的明天。二零零七年三月 识于苏州西塘北巷崎岖山路勇攀登——评《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二卷)孙琴安(孙琴安:唐代研究学者、著名诗词评论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文提要:本诗集从宇宙万物、天地自然、上下古今,乃至亲情、乡情、友情、师生情,无不入诗,无坚不摧,无施不可。绝句对于作者来说,似乎已成了一架精神摄像机,摄制成他人生旅途中一张张情韵并茂的精美相片,同时也铸成了他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绝句的特点:一是句法的纵横捭阖,出入无常,变化多端。其笔下湖光山色,争奇斗艳,各呈姿态。二是不使事,不用典。萧宜美其语言是从现代汉语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完全符合旧体诗的平仄、音韵格律,有些句子还锤炼得相当精粹,足以自成面目、自成风格。  一年多前,我接待法国汉学家蒲吉兰,他以碧蓝的眼睛凝视了我片刻,然后感叹地对我说:“中国的唐诗真了不起!直到现在,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甚至小孩还都能在交谈中随意背诵。这种现象法国没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好象只有中国有。”  随后,他希望我把至今仍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告诉他。在我给他开列篇目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深切的体会,即:那些家喻户晓、妇孺皆诵的唐诗名篇,无论是“床前明月光”,还是“白日依山尽”,无论是“朝辞白帝彩云间”,还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几乎都是绝句,而且七言绝句多于五言绝句。至于五七言律诗,尽管也有《春夜喜雨》、《春望》等篇流传,但绝大多数还是其中的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都已脍炙人口,但要通首背诵,有些人或许会难住。而绝句似乎不存在这种障碍,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也可一气背诵。
由此可见,在中国形式众多的旧体诗中,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句,目前仍是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也最易流传的诗歌样式。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苏州诗人萧宜美也特别喜欢写七绝,生活中每有灵感和心得,便常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来加以抒发。诚如他在《萧宜美绝句选集》的第二卷《自序》中所说:“近年来专攻绝句,充实了生活,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初见成效。”
当然,喜以七绝形式来抒发性情的诗人,古代也有,如唐代诗人周昙、李九龄,今《全唐诗》中所存诗都是七绝。不过,他们在数量与题材上都不能与萧宜美相比,周昙在《全唐诗》所存诗仅二卷,题材清一色的全是咏史;李九龄更少,《全唐诗》所存仅一卷二十三首,内容只在行旅、咏物之间。而萧宜美在二零零四年四月出版的《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一卷中,就收有七绝二百三十八首,内容题材也要广泛多了。时隔三年,他又推出了《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二卷,数量已达到五百八十二首。两集相加,恰好八百二十首。据萧宜美说还有近二百首未整理出来。
由于《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一卷出版时,我已在广州《诗词》报上发表过专文加以评论,此处不再赘述,只想就他此次出版的《萧宜美绝句选集》第二卷发一些议论,谈一些感想。
第二卷共分六大部分——《缅怀篇》、《山水篇》、《名胜篇》、《境外篇》、《情谊篇》和《随感篇》。内容可以说是相当丰富,题材也极为广泛,从宇宙万物、天地自然、上下古今,乃至亲情、乡情、友情、师生情,无不入诗。有时我自个儿想想也真不可思议,这小小的绝句,区区二十八字,短短四句,到了萧宜美笔下,居然能上天入地,驰骋万里,无坚不摧,无施不可。诚如钟嵘所说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此诗之造化耶?抑或萧宜美之造化耶?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都有过漫游的生涯,如古希腊诗人荷马和中国的屈原都有“行吟诗人”之称,屈原的“屈子行吟图”至今流传。其他像古罗马的奥维德、意大利的但丁,以及英国的雪莱、拜伦,德国的海涅等著名诗人,也都漫游过许多地方。至于中国的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诗人的游踪,也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即使当今,我曾接触的许多诗人也到过不少地方,但他们的游踪似乎都不能与萧宜美相比。从萧宜美此书的诗篇来看,他不仅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东、西、南、北、中无不留下了他的足迹,而且远涉重洋,周游世界列国。从亚洲诸国到非洲大地,从美国到欧洲,从俄罗斯到澳大利亚,约有六、七十来个国家。他走到哪里,心到哪里,诗也到哪里;他人到哪里,哪里就会留下他的声音,同时也会留下他的身影。诗对于他来说,似乎已成了一架有感情、带声音的随身携带的精神摄像机,摄制成他人生旅途中一张张情韵并茂的精美相片,同时也铸成了他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我对萧宜美此书的第一个深刻印象。  我对萧宜美此书的第二个深刻印象,便是他的刻苦勤奋。  萧宜美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写诗只是业余爱好。近些年来,因退闲、退休才有时间专攻绝句,居然也创作积累了千余首。如果没有一种刻苦勤奋的精神,是无法达到的。  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说,他完全可以呆在家里闭门造车,任凭自己的想象随兴写诗。但萧宜美截然相反。他是成年累月地走南闯北,积累诗的素材。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他都去了,有些人是为了游山玩水才去冒险,而萧宜美固然也有其喜欢旅游、性喜山水的一面,但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一些常人不想去也不敢去的地方,他却是为了写一首诗而甘愿冒险。正像唐代诗人李益在《边思》一绝中所说的:“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据我所知,他有时为了写一首诗,常常不惜工本,不惜体力、精力,坐车两三天,或加步行,深入不毛,才来到目的地。所以,他曾不乏幽默地对我说:“别看只有短短的四句诗,成本很高呵!”  如果说以上仅仅是从入诗范围和精神层面来谈对萧宜美此书的印象,那么下面我想从绝句创作的本身出发,来谈一下对萧宜美此书七绝的两点感想。  首先,是其句法的纵横捭阖,出入无常,变化多端。  中国人学做旧诗,一般都先从绝句入门,然后再扩展为五七言律诗,发展到五七言古诗。就词而言,也多由诗转词。填词一般也都先从小令开始,然后再扩展为长调。因此,从表面上来看,绝句似乎最容易做成,其实不然。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曾深有感触地说:“七言绝句,易作难精。”宋人刘辰翁也有同感,他说:“绝句难作,要一句一绝,短语长事,愈读愈有味为佳。”  由此可见,绝句貌似容易,其实不易,欲精更难。如果仅是随兴而为,口占几首,都不要紧;一般写个几十首、上百首也可对付。但要专攻七绝,写个数百首甚至上千首,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特别一种诗体写得多了,句法语意容易产生雷同,如唐代诗人刘长卿就有此毛病。刘曾自诩“五言长城”,但王世贞《艺苑卮言》就批评道:“惜十章以还,便自雷同,不耐检。”明许学夷《诗源辩体》也说:“五七言律,刘体尽流畅,语半清空,而句意多相类。”  然而,萧宜美写了这么多七绝,在句法上却注意到灵活多变,尽量避免雷同。按理说,他写了这么多行旅七绝,仅吟山咏水之作便不胜枚举,即使撇开江河池溪诸水不论,光是写湖泊的七绝便有《太湖》、《洞庭湖》、《洪泽湖》、《鄱阳湖》、《玄武湖》、《阳澄湖》、《金鸡湖》,甚而至于《纳木错湖》、《羊卓雍湖》、《博斯腾湖》、《卡拉库里湖》、《泸沽湖》、《亚丁香格里拉雪山湖》等,有些一题数首(如《镜泊湖》就是一气四首),但句法语意多不相同,并能描摹出各种湖水的美丽与特色。  同样的,他也游览了许多高山峻岭。三山五岳而外,甚至是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珠穆朗玛峰、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等,但他诗中的描写也多不相同,许多壮丽之句横空而出,如“傲立东西南北中,神州五指柱天空”(《五岳》)、“蓝色披风连广宇,珠峰最美在黄昏”(《珠穆朗玛峰》之七)、“十万大山十万景,山回水转尽风光”(《广西十万大山》)等,足可与前贤的同类壮句媲美,读之令人顿生壮志,心往神驰。而每座山的不同风光特色也跃然纸上,绝不相同。真所谓湖光山色,争奇斗艳,各呈姿态。  其次,不使事,不用典。  中国古代旧诗词创作有一种常见手法,也可称之为习惯性方法,便是使事用典,喜欢在诗词中借用或掺杂一些典故,像李商隐的诗、辛弃疾的词中便经常会出现典故。关于古诗词中的用典,不外四种情况:一种是巧妙借用,恰到好处,起了比喻的作用;一种是有难言之衷,不便明说,只好借用典故来委婉表达,李商隐的诗中便有不少这种现象;另一种是无病呻吟,故意逞博,显示自己有学问;再一种是缺乏才情,黔驴技穷,只好暂时用典故来搪塞一下,有的甚至化用或借用古人的成句,拼凑成诗。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诗中用典,有些用典的诗句照样可以成为名句,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李商隐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至今流传。但我们反对严羽当年痛斥过的“以学问为诗”,反对过多用典,因为用典过多会阻碍诗人自身的才情和创造性,成为一种弊端,如辛弃疾词就被后人视为有“掉书袋”之嫌。  然而,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萧宜美第二卷中的绝句,与他第一卷中的绝句一样,几乎都不使事用典,而是用一种明白如话的纯粹的抒情语言写成的。这种语言完全是从现代汉语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却又自成平仄,自成韵调,完全符合旧体诗的平仄要求和音韵格律。有些句子还锤炼得相当精粹,如“千年翠柏傲长空,怨气豪情一树融”(《岳飞庙》)、“通宵春雨哭清明,泪挂松枝游子情”(《为父母扫墓偶成》)、“风雪京城诗论精,历经苦道遇高明”(《赠张文廉先生》)等,遣词运句虽与古人稍异,多为现代语汇,然皆声调朗朗,斐然成涌,既见情致而又有一唱三叹之妙,足以自成面目、自成风格矣。  更有意思的是,萧宜美在各地漫游或在家庭生活中,曾拍过许多缤纷多彩、内涵丰富的照片,有些照片实际上也达到专业水平,可以与诗相媲美。这次也根据诗的需要,适当选用了一些,这样能使配上的诗句显得更为警醒,意味也更为隽永,真所谓图文并茂,两相齐美,互为彰显,竟成一个整体和绝妙的组合,使我们简直分不清究竟是诗配画,还是画配诗。  萧宜美曾在一首《诗愿》的七绝末二句说:“且创七绝千首美,当留几句百年佳。”像现在这样一个文化生活丰富、文学创作多元的时代,如果要像李白、杜甫一样,把一整篇诗流传下去,那简直已是一个极大的奢望;但如果能使其中最为传神或最为得意的句子成为名句而留给后人,这样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至于究竟能流传多久、流传到什么程序,那就很难说了。而就古代大多数诗人的作品流传情况来说,仍多是以句传篇,以篇传人,没有名句就没有诗人的名声。许浑就以一句“山雨欲来风满楼”而流传至今,凡此甚多,兹不赘举。就萧宜美来说,只希求能有几句诗流传百年,并把此定为自己的一个写诗目标,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完全没有,也算不得狂妄。至于哪些诗句和诗篇能得以流传,这还需要以时间来加以检验。  前些时,萧宜美在电话中很诚恳地希望我对他的诗歌创作谈一些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一时还真没很好的主见和判断。不过我倒有一个建议,即是希望在萧宜美此书出版以后,能结合他的第一卷,开一个研讨性质的座谈会,就七绝一体在当今社会存在的现状和影响,与其他诗体的关系与比较,进行一些探讨与交流,这无论是对萧宜美个人,还是对传统诗词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走向,都应该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二○○七年一月底二月初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七彩诗虹七彩情——读《萧宜美绝句选集》李 木    七绝易学但难工难精,其大要在于“精妙”二字,精则神扬,妙则新警。盖因于短短28字之中,言近旨远,意韵畅达,耐人咀嚼其味。既重自然,更重天成。每每刻意求工而欠工,易显板滞。稍不留神,即滑外道。往往绝句多而佳制少,握笔吐句,殊为不易之事。  丁亥季夏,幸读萧君宜美之新声韵为主体的七绝选集,顿见形神风采。此集系其继2004年4月绝句选集之后的第二本七绝选集。内容可谓丰富多彩,达580多首。国内外名胜游览、缅怀纪念、八方情谊、随感杂咏,有美不胜收之感。可见作者专攻七绝之挚爱盛意。昼夜咀品,感悟良深。兹归纳于后,聊供作者和读者诸君参酌。  一、本真之美。人品贵本真,诗品亦然。所谓本真,在于作者情性本色真诚,而不惺惺作态之意。诗人者,性情中人也。诗道也传情达性,以真善为美。一切矫情之作,则难达真性。或亦步亦趋,或搪塞其辞,或堆垛藻饰,拾人牙慧,不见自家面目和性灵。更有甚者,佶屈赘奥,令人费解。展读萧君此集,则令人耳目一新,促人绎味。其本真之美,一是时代感凸现,无此亮点,将大打折扣。读“船架浮桥锁贡江,千军万马踩秋凉。”(《红军长征第一渡追忆》)又如“今到游击司令部,双枪老太已西征”。“浴血东南昭日月,牢笼无畏铸精神。”(《方志敏烈士纪念碑》)等等,其时代足音汩汩而出,随处可见,任君品索。二是独抒性灵。此为写诗之根,贵在独家发现发掘,发前人所未发,如比方出新意和诗味,乃诗人灵感自发之潜能。其“沉默千山迷雾浓,唯君独醒举旗红。深藏勇士驱黑暗,血染黎明映险峰”(《井冈山赞》);“展品锈斑含血红,模糊影照认英雄。八一长夜鏖兵处,猎猎军旗卷暴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记》)等等,独出新意,抒发性灵,俯首皆是。三是襟抱阔大。作者多年来或因公或自费,畅游五大洲,境外游览多达几十个国家,见识越广,胸襟越阔。而襟抱气质,为诗家又一大要。眼窄难写大境,胸狭焉出高句?先贤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学博识,可视为诗家之要义。此集境外之诗达40余首,尚有一些诗作正在推敲之中,其数不少,乃其一;于诗中见阔大之襟抱,乃其二;以大仁大爱为本,乃其三,“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o神思》)二者皆见阔大之襟抱。读“议事大厅火药浓,正逢休会静随空。瞬间代表十三亿,合影中国留共鸣。”(《联合国大会会议厅留影》),其三、四句境界升华,意蕴尤深,因其胸襟广阔之故。  二、单线运思。绝句虽然字句少,但须涵容精博之内容,沿题旨而开掘,不旁添枝节,与律诗建构同中有异。作者深谙此道,其例随处可见。读“夕阳如火散红金,古典银装如换新。蓝色披风连广宇,珠峰最美在黄昏。”(《珠穆朗玛峰o黄昏》)将珠峰写得如此壮美,其笔力之单线运思由此可窥一、二。再读《晨曲》:“大雾茫茫先散去,浓云块块慢移开。蓝天终见开窗口,日送雪颜天际来。”丁芒先生诗云:“绝句短篇宜聚焦。”(《题萧宜美新声韵绝句选集》)其“聚焦”二字之义,亦含此法,以集中笔力运作为上。  三、意象手法。写诗要用形象思维,而意象手法则是表现形象思维的根本艺术手段。意象是建构意境的基本细胞,是诗歌创作构思的主核和主要符号元素,是意与象的和谐整合,包括景与情两大基本要素,是具体可感的人生或社会画面的组合,重在遣象以尽其意。即以意为将帅,以象为士卒,以气韵为主导,统一服从主题的驱调。读“大树参天遍地花,木楼小巧不奢华。清风长守今迎客,领袖单身国是家。”(《胡志明小楼》)一、二句写景意象朴实无华,烘托出胡志明主席生前的伟人形象,三、四句之抒情给人留下诸多回味的诗意空间。又如“雪野云垂天地溶,冰封万水任兜风。扬鞭纵马林深处,白桦光枝伴雾淞。”(《金海雪原》)其一连串的意象沿题整合,饶有诗情画意。  四、直寻而使典。所谓“直寻”乃直抒景情,而不借助典故之力。齐梁钟嵘于《诗品》中提出此法,不用典故,使诗境更自然、更真美。用典过多,易落入“掉书袋”之嫌,连辛弃疾等大家亦难免会堕入“有脚书橱”之讥。读萧君此集,感觉以直寻感受之道造境,可见其诗风之一斑。“峨眉处处绿葱葱,借宿林居山味浓。夜半关窗潮气重,万千树伞雨留声。”(夜雨),无一用典,直寻描写而诗味顿出。类似诗例遍是,又何须再举?此法已被不少诗家运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五、自然灵动。写诗有诸多要领,自然灵动又是其中之重要法门。唐末司空图论诗“自然”云:“俯首即是,不用诸郐。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可见自然落笔而不沾滞之意。自然从容,为诗家又一本色。写自然灵动之境,见作者功力之本事。倘若泥事滞物,实而乏虚之升华,则难出佳境。读作者此集,其自然灵动之境随处可见。读“一夜西风披雪甲,烟云环绕更传神。”(《神农架之七:神农架石林》)以及“飞流腾雾远来仙,落下无踪一瞬间。”(《仰望通灵大瀑布》)“金盘盛火浴伊河,遍洒滔滔红浪波。”(《伊犁河落日》)等等,其自然灵动之气洋溢,令人爽心悦目,尤耐人咀嚼。  六、虚实相生。此法为写诗之又一纲要。诗过泥实,则易落板滞且乏灵动之气;诗如无实景其境难以令人信服。虚实相生方可营造佳构。实景为基础,虚境为想像力之提升。作者是否具备丰沛的想像力是衡量其才情的一个标志,亦是作者的看家本事之一,但重在运化自然而不露其恃才使气之筋骨。读此诗集,感觉作者在这方面运化自如,令人心折。如“雪峰连手见湖平,倒影成双日月行。天水清心天管理,凡人何必自多情。”(《雪山湖》)其意境因实虚相生而余韵袅袅。又如“白岩绿叶新橘艳,辣味香溪古韵浓。远嫁昭君回故里,竹簧滴翠月垂空。”(《神农架王昭君故里》)一、二句写景为实,二、三句展开想像力之翼以虚提升意境,给人以优美之感。  七、炼字炼句炼意炼格。炼之以为贵者,锤炼诗意也。此锤炼功夫,只有在长期不懈的创作实践中,方能不断自我提升。当下中华诗词学会领导大力提倡精品战略之际,无此内功,又何奢谈于斯?作者这一优长,自然溶铸于作品中。读“你泼我倒往前冲,一片白弧舞小龙。水浸全身来喜气,此时男女尽顽童。”(《泼水即景》)其“冲”、“舞”、“浸”等词由于锤炼较佳,尤显生气勃发,为营造生动之意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的字句看似容易得来,实际上是作者反复锤炼的结果。再读《悬空寺》一诗:“一面山崖裸露胸,千年薄庙挂悬空。随风欲坠摇溪影,惊看并排三教宗。”其“薄”、“挂”、“坠”、“惊”等形容词、动词因锤炼较佳,给诗境平添韵味。可见“四炼”功夫之重要,炼字句是基础,炼意炼格见风神,缺一不可。  从这本诗集的内容和气质看,其潇洒诗风贯穿其间。此类诗风呈现出中和之美。既非雄放,亦非婉约,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大类风格,尤其是在和平环境时期,颇为盛行。作者虽然间或有一些对社会生活的反思,但其中和之美仍为主干。生活在当今跨世纪的新时代,作者潇洒的诗风正是其诗家气质的自然流露,这是诗集的主流亮点。其他方面如新声韵的运用、句法灵活多变、反常合道等等恕不一例举。可见作者勤奋钻研和创新精神,令人感佩。杨金亭、吴企明、孙琴安等诸位先生已论述在前,于此不复赘言。“七彩诗虹七彩情。”此情为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切之情、深厚之情、丰沛之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o神思》)诗之溢美,才情并茂。但站在诗艺诗境诗质的追求永无止境的角度,笔者在贵州山区遥祝作者再攀新的诗峰。2007年8月中旬修改于云水轩————————————关注微信公众号:诗评万象微信号:spwx6868————————————欢迎各位诗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一、人物专辑栏目征稿要求:【诗词人物】:1.照片一张,做封面用;2.诗人简介;3.作品50首左右;4.有关您作品的评论文章1-3篇;5.如有书、画、印等方面的作品,也可同时刊登。【风华绝代】:1.限女性诗友;2.诗人简介;3.作品30-50首;4.生活照片10张左右做插图。【诗行天下】:1.诗人简介;2.山水旅游作品30-50首;3.旅游照片10-20张做插图。二、【品读】栏目征稿要求:1.当代人读当代诗;2.作品上佳;3.点评到位。每日登载,欢迎来稿。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weixin.sogou.com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