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生锈和铁能dnf生锈的铁片在哪买区别

铝.(2)铁制品很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Fe,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Cl2(填化学式).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潍坊一模)(1)日,全省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重啤集团盐城公司20万千升重啤项目正式投料生产.①公司花园式的厂区里飘溢着阵阵麦芽香味.用微观粒子知识解释能闻到香味的原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酵母的作用是催化.③啤酒酿造需要大量软水.硬水软化是指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或钙、镁离子),实验室常用肥皂水试剂区别软水和硬水.④啤酒呈微酸性,过期的啤酒可用来浇灌喜酸花卉.测定啤酒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啤酒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到啤酒的pH.⑤啤酒贮存和运输时要防止阳光暴晒,原因是防止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CO2气体溢出,使瓶内压强变大,导致瓶子爆裂.(2)分类学习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按一定标准分类研究,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我们在初中阶段将化合物简单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进一步将盐分类并称为某盐.例如,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有钾离子的盐称为钾盐,含有铵根离子的盐称为铵盐….则CaCO3、Na2CO3、K2CO3等盐都属于碳酸盐;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CO2)气体,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②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O2、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请任举一例灭火的具体方法: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同理,只要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锈,请任举一例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喷漆.③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如烷烃、烯烃、炔烃等.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CH4),其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依次为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如果烷烃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烷烃的化学式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丙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CO2+4H2OC3H8+5O23CO2+4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用完的菜刀要擦干存放,理由是________.
(4)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题
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用完的菜刀要擦干存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钢会生锈吗?
如何区分钢与铁?
有的钢生锈,有的钢不生锈,不生锈的钢叫做“不锈钢”。不锈钢不生锈是因为含碳量低,而且含有多种金属元素。钢和铁的不同也在于含碳量,钢的含碳量在0.4%至2% ,生铁的含碳量大于4% 。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铁是一种化学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到的一种物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纯粹意义的的“铁”我们几乎是看不到的。我们平时说的铁一般包括生铁和熟铁,严格说,它们都不是纯粹意...
钢材就是含碳量大于0.025%,小于0.2%的铁碳合金。
将开采的铁矿石放入高炉中冶炼后即得到生铁,生铁按不同冶炼工艺和用途可分为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
生铁和熟...
Fe,Co,Ni都可以被吸,他们的金属活动性有差别,可以试试MnSO4
用FeSO4也行,有变化的是镍,没有反应的是铁
不锈钢是不易生锈的,不表示不会生锈.正因为它不易生锈, 人们才把它称为不锈钢.普通的不锈钢是往铁里掺18%左右的铬制成的, 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合金.此外还有往铁里...
你说的情况是过了3天后才浇筑,这时钢筋是会有一层薄薄的水锈的。不过普通钢筋混凝土的钢筋有水锈是没有关系的,对钢筋混凝土质量是没有影响的。如《钢筋工程基础知识大全...
答: 优良的磁性黑板材料由双层磁性材料构成,上层为日本三菱树脂磨砂黑PP膜,这种PP膜能够为使用者带来绝佳流畅的书写体验,搭配使无尘粉笔,能够做到无粉尘无污染。背面高...
答: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之一第一章
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网络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章 ...
答: 当前世界上有四个最大的科学难题,全球各专业的科学家都在设法揭开大自然的这些秘密,如能解开这些谜团,那么人类的生活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一、人体...
答: 而博士课程则更侧重专题的研究,经常被视为是电机工程师学术生涯的起点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当前位置:
>>>铁生锈是铁与______和______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化学-魔方格
铁生锈是铁与______和______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填:氧气;水.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铁生锈是铁与______和______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化学-魔方格”主要考查你对&&金属的锈蚀与防护&&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金属锈蚀:&&&&& 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称为金属腐蚀。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腐蚀时,在金属的界面上发生了化学或电化学多相反应,使金属转入氧化(离子)状态。这会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破坏金属构件的几何形状,增加零件间的磨损,恶化电学和光学等物理性能,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易错点:①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采用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赶走水中溶解的氧气;再加上植物油用来隔绝空气。 ②环境中的某些物质会加快铁的锈蚀,如与酸、食盐溶液等接触的铁制品比钢铁生锈更快。 ③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缓慢氧化)。反应过程相当复杂,最终生成物铁锈是一种混合物。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H2O)为红色,疏松多孔,不能阻碍内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④许多金属都易生“锈”,但“锈”的结构不同,成分不同。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铜锈即铜绿,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产物。金属制品的防锈原理及方法: (1)防锈原理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不难推断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2)防锈方法: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如菜刀不用时擦干放置。 ②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膜、如车、船表而涂油漆。 ③在钢铁表而镀一层其他金属,如水龙头表面镀铬、镀锌。 ④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如烤蓝。 ⑤改善金属的结构,如将钢铁制成不锈钢(3)除锈方法物理方法:用砂纸打磨,用刀刮。化学方法:用酸清洗(酸不能过量),发生的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发现相似题
与“铁生锈是铁与______和______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化学-魔方格”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93281773532589331684555147054018《铁生锈》教学设计与反思
1.能仔细观察生锈的物体,初步感知铁生锈现象,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研究铁生锈与环境的关系,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知道铁生锈的原因,认识铁生锈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能坚持记录铁生锈的过程,会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学生准备:瓶子、油、醋、盐、铁制品(生锈的和没有生锈的)、小苏打、筷子等。
教师准备:生锈较严重的铁制品、有关课件、视频、放大镜、磁铁等。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检查学生带来的含有金属铁的物体,让他们先拿出生锈的物体放在桌子上面。
2.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生锈较严重的铁制品,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
3.学生初步观察这些生锈的铁制品。
4.学生进一步观察师生带来的生锈的物体。
5.小结:这些物品有一个共同点,都生了锈,我们说铁生锈了。
6.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哪些物体生锈了?
7.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重点地进行板书。如马路上的铁栏杆会生锈、厨房里的菜刀会生锈、自来水管道会生锈、教室里的扒叉会生锈等。
8.出示课件:一个生锈的推拉门、铁链、锈迹斑斑的铁制品等。
9.谈话: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是怎么回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同时,教师准备了一些典型的生锈的铁制品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一方面弥补了学生材料的不足,另一方面为学生能观察清楚“铁锈”奠定基础。学生发现有这么多的生锈的铁制品,就会产生好奇心并产生疑问:铁生锈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谈话:为了探究铁为什么会生锈,我们先来了解铁锈的特征。
2.学生拿出桌子上生锈的物品进一步观察,并和没有生锈的铁制品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3.提出观察要求:
(1)把这些生锈的铁制品放在托盘里,观察时要注意卫生。观察完,请把产生的垃圾倒进垃圾袋里。
(2)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主要看颜色、光泽、硬度等)进行观察。(教师可准备放大镜及磁铁,以备学生使用。)
(3)有什么发现?做好记录。
4.学生分成4人一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交流。
6.小结: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铁锈。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认识铁生锈现象,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交流铁锈特征,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并在交流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铁为什么会生锈?
7.谈话:今天我们以铁钉为例,研究铁钉生锈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呢?大家大胆猜测一下。
8.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提出问题:铁钉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引导预测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选择有共性的猜想进行板书,引导学生探究。
预测1:铁钉生锈可能与水有关系。
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天气潮湿时,看到铁制品生锈了,自来水管生锈了,被雨水淋过的健身器等生锈了,淋雨后的自行车圈生锈了。教师及时跟进指导。
讨论:这些铁制品遇到水后容易生锈,说明铁制品生锈与水有什么关系?
预测2:铁钉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系。
学生发现:一些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如铁门、铁制的围栏等容易生锈。
讨论:铁制品生锈与空气有什么关系?
预测3:铁钉生锈可能与接触腐蚀性的东西有关系。
学生发现厨房里的刀具等容易生锈,滴过饮料的铁制品容易生锈,他们还在教师呈现的课件中看到大海边的铁栏杆等容易生锈。
讨论:接触到油、盐、醋、饮料等物体的铁制品是否容易生锈?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需要猜想,需要预测,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要想处理好本环节,就要让学生充分挖掘生活经验,回顾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铁生锈的现象,这样才能顺利研究出铁生锈的原因。比如要想让学生预测铁生锈可能与接触酸、碱、盐等有关,可以提示他们厨房里的一些铁制品常常会生锈,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铁生锈的原因。
(二)设计方案
1.谈话:铁钉生锈与空气、水分等有什么关系?我们应当亲自通过实验验证。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3.教师引导他们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对有争议的方案,引导他们讨论、完善。
设计意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的良好习惯。本次观察实验活动,需要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在课后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所以,学生在实验前,先让他们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体现了科学课堂的开放性。
4.重点强调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出示温馨提示:
(1)设计实验时,首先确定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2)实验中,可以采用相同的杯子或瓶子、相同的具有光泽的钉子、不同的是杯子或瓶子里的物质,可以选择空气、水、醋、油、盐水等,把钉子放入其中。
(3)观察钉子的生锈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4)水的选择:建议选择煮沸后冷却的水,因为水在煮沸过程中,溶在水中的少量氧气几乎全部除掉了。
5.小结:我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课下,请同学们认真做好对比实验,认真观察记录。
6.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
探索铁生锈的原因实验记录表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意图:要想弄清铁生锈的原因,做好对比实验是关键。学生能正确找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的温馨提示很有必要。尤其是让学生探究铁生锈与水的关系时,怎样去掉水中的氧气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所以,教师直接提示学生用煮沸后的水,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7.谈话:如果你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还不太满意,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方案,如果需要可以作为参考。参考方案如下:
选择相同光泽的铁钉、相同的杯子做实验。
1号杯子加满煮沸后冷却的水,放入铁钉,用盖子盖严密封好。
2号杯子加入少量自来水,使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另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3号杯子放入干燥剂,放入铁钉,用盖子盖严密封好。
其他杯子里分别放入醋、油、盐水、苏打水等,再把铁钉放入杯子里。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班级中总有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时教师必要的提示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在老师的辅助下,他们同样也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铁生锈了有了哪些方面的理解?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概括:通过本节课的认真观察,我们了解了有关铁锈的知识,知道铁锈颜色一般是土黄色的,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比较松软,外皮容易脱落。我们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到铁锈的产生可能与空气、水分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还设计了对比实验准备研究铁为什么会生锈。
4.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多层面的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及时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五、拓展延伸
谈话:课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做好观察记录,下周同一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不能始于课堂而止于课堂,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本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索离开课堂,继续探究并做好观察,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的知识,又培养他们开展中长期观察的良好的学习品质,也为下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一、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谈话:上周我们初步了解了铁生锈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课下根据设计的对比实验,探究了铁生锈与环境的关系。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2.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把观察记录单放在展台上展示,并分析自己的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进行评价,对有疑问的地方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不同的预设,回家进行观察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现象。在本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倾听、质疑、评价,订正,以便概括出正确的结论。
铁钉生锈实验观察记录表一
环境水中一半水一半空气 空气中
铁钉生锈实验观察记录表二
环境水中醋中盐中植物油中小苏打其他
二、总结概括
1.谈话:通过这一周的探究学习,你发现了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2.学生回答。
3.师生总结概括:通过探究,我们发现铁生锈与空气、水分等因素有关系。物体在有水、空气或接触酸、碱、盐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了铁生锈的原因,教师及时组织学生总结,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他们的认识得到了提升。
三、小组学习,自主研讨
1.提问:铁生锈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2.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交流、讨论。
3.教师播放课件:铁锈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年有四分之一的钢铁因生锈而浪费,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
4.小结: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又松又软,容易吸收水分,会使铁烂得更快,造成经济损失。
5.提问:怎样防止铁生锈?
6.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讨论、交流。
7.教师播放相关视频,丰富学生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提示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来防止铁生锈。
8.总结:生产、生活中的防锈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隔绝水分和空气,如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制成不锈钢等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如轴承涂油、脸盆加瓷、车圈镀铬、铅笔盒涂油漆等)。
设计意图:讨论生活中的防锈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根据铁生锈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能够总结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谈话:同学们,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买一辆新的自行车,你能想出几个办法防止你的自行车生锈?我们家里厨房里的菜刀、铁锅非常容易生锈,妈妈很烦恼。你能帮妈妈解除这些烦恼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及时总结。
3.谈话: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5.总结:经过探究,我们发现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制品在有水、空气或接触酸、碱、盐等环境中容易生锈。擦干、涂油、喷漆、搪瓷、电镀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请同学们课下查找资料,了解金属生锈的利与弊。
6.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多层面的评价。
设计意图:弄清铁生锈的条件,目的是能够找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家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报务,提高生活质量。让学生课下继续查找资料,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连惯性。
《铁生锈》这节课,我有效设置学习情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适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测、设计实验方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有问题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主动想象,使他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本节课我先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了解到铁会生锈,接着揭示课题,让他们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并选择要研究的问题:铁为什么生锈?
2.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呢?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然后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对铁生锈需要的几个可能的条件分别验证。
3.引导学生课外观察、记录,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铁生锈与水、空气或接触酸、碱、盐等条件有关,这项实验在课堂40分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大约需要一周时间。因此,在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后,我鼓励他们课下进行详细观察,并提醒他们做好观察记录,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用科学事实、数据说话,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态度。
4.采用两课时教学,引导学生充分探究
本课我采用了两课时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学生观察并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与环境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目标之一。因为铁生锈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要想找到铁生锈的条件,就必须进行对比实验,而对比实验的难点是控制好变量,找到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所以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生锈的物体,初步了解铁锈的特征,并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猜测铁生锈与环境的关系。学生回顾,在空气中一些铁制品潮湿时容易生锈,就会猜想到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水分等有关系,他们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实验方案。设计这样的对比实验,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指导,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所以,第一课时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铁锈的一些知识,能够设计出完善的对比实验方案,以便于课下进行观察实验,这节课就达到了目的。
设计好实验方案,学生就可以在课下进行观察、记录,从而发现铁生锈与环境的关系,在第二课时便可以交流自己的发现,获得结论。
课的结尾,学生根据铁生锈与环境的关系,找出了防止物体生锈的方法,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落实了教学目标。
5.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两节课,我都让学生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如上第一节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生锈的物体,我也准备了一些生锈特别严重的铁制品,并在课堂上发给学生。第二课时,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方案,在家中进行观察实验,这既是上一节课的延伸,又是第二节的课前准备。通过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北临城小学孙宝华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铁生锈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和酸生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