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比南方早上几点起床比较好早

发现信息价值
大龄问题儿童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总是北方统一南方?
大龄问题儿童
17:13 转帖发表在
司马迁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兴自蜀汉 ”。 历史上的统一,成事者皆以西北伐东南,只有项羽的反秦复楚和朱元璋的反蒙复汉是例外。项羽麾师北上,一把火把咸阳烧了,定都彭城(徐州),一心想的是衣锦还乡,不足成大事。刘邦兴于蜀汉,以长安为都城,才是明智之举。 朱元璋取天下,从安徽起事,定都南京,但燕王朱棣发动政变,还是迁都北京。辛亥之后,山河破碎,中国的再统一,竟然还是从北方统一南方,再次应了司马迁的话。 ∷ 中国地理太极图 《淮南子 ·天文》说: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斜,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这个故事讲什么?讲的是中国的地形。小时候学地理,我们就知道,从黑龙江爱辉到云南腾冲画一条线,西北高,东南低。中国是块倾斜的大地,从海边到帕米尔高原,分三个阶梯,500米以下一级,米一级,4000米以上一级。西北、西南是个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东南沿海也是个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 中国地形图 这是中国地理的太极图。其实,北京把着第二阶梯的一个角,也是这么一个地势。中国早期,重心在西北。西北是个 “高压槽 ”,风是上风,水是上水。中国有四京,西京(长安)比东京(开封)早,北京(燕亳)比南京(金陵)早。兵法,西北为阴,东南为阳,讲究 “右倍(背)山陵,前左水泽 ”。兵家一向以西北伐东南为顺势,以东南伐西北为逆势。 ∷ 中国的东西南北 中国的东西是以晋陕峡谷间的黄河为分界线。早先,函谷关以东是一块,函谷关以西是一块。晚一点儿,潼关以东是一块,潼关以西是一块。 中国的南北是由秦岭、淮河分界。人,南方和北方不一样,就连橘子都不一样。“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历史上的交通要道,南北干线是大同到洛阳和洛阳到荆州的古道,东西干线是沿渭水和南河(灵宝到郑州的黄河)去连云港的道。两者构成一个大十字。
▲战国纵横家,所谓合纵是晋楚合纵(确切讲,是三晋加燕,与楚合纵),所谓连横是齐秦连横,就是围绕这个大十字。 ∷ 从北方看中国 (一)横着看 自古胡骑南下,长城沿线有若干突破口。 1.河北方向,幽燕之地,秦有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四郡。秦长城在沈阳-赤峰一线,明长城偏南,今山海关(榆关)、喜峰口(卢龙塞)、古北口、居庸关是明长城上的四个突破口。北方民族,凡从东北进北京,多选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入;凡从内蒙进北京,多沿张家口-宣化-怀来一线,从居庸关入。 2.山西方向,秦有雁、代二郡。凡从内蒙进山西,多选大同。打下大同打太原,从太原南下,走长治、高平、晋城,可去洛阳,走临汾、运城、永济,可去西安。
▲ 阴 山 3.陕甘宁方向,也有五个秦代边郡:北有云中、九原,南有上郡、北地、陇西。这五个郡遮着八百里秦川。云中、九原在内蒙,位于黄河以北,阴山以南。上郡在陕西北部,北地、陇西在宁夏和甘肃东部。河西走廊,汉代还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北方民族南下,翻越阴山山脉(山上有秦长城),有三条道可选:一条走东路,从云中(在托克托县古城乡),沿黄河南下;一条走中路,从九原(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西北),穿内蒙的鄂尔多斯市(旧伊克昭盟)和陕西榆林、延安南下,秦直道是古代连接九原、甘泉,直达咸阳的国防高速,就从这里过;一条走西路,逾高阙塞(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从河套地区,沿黄河南下。 (二)竖着看 汉地纵深,从北到南,分三道防线: 1.长城线:山海关-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嘉峪关,今京沈、京包、包兰、兰新四线大体在这条线上。这条线大约在北纬40或41度上下。这条线上的古城多半都是边塞。秦皇汉武的北巡主要走这条线。 2.黄河线:兰州-宝鸡-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开封,今宝兰、陇海二线大体是沿这条线走。这条线大约在北纬 35度上下。中国早期的都邑和大城市主要在这条线上,秦皇汉武的东巡和西巡主要走这条线。 3.长江线:长三角-九江-荆州-重庆。这条线大约在北纬30度上下。秦皇汉武的南巡主要走这条线。
▲秦皇巡狩封禅路线图 ∷ 两次大一统 武王克商、周公东征是中国的第一次大一统。周人是从陕西崛起,东土是靠五侯九伯镇抚。五侯者,齐、鲁、晋、卫、燕。如果加上孔子周游的宋、曹、郑、陈、蔡,还有西方的秦,南方的吴、楚,就是《史记》的十二诸侯。
▲ 古都洛阳 洛阳,四方入贡道里均,是本来意义上的中国,虢、郑在它两旁,晋国在它背后,楚国当其正南。周室东迁,晋郑是依。一部春秋史,郑虢争政是序幕,晋楚争霸是高潮。长江流域和南中国,楚最发达,吴越次之,巴蜀又次之。 秦灭六国和东西周是中国的第二次大一统,还是从陕西征服中国。 历史上的统一,成事者皆以西北伐东南,只有项羽的反秦复楚和朱元璋的反蒙复汉是例外。项羽麾师北上,一把火把咸阳烧了,定都彭城(徐州),一心想的是衣锦还乡,不足成大事。刘邦兴于蜀汉,以长安为都城,才是明智之举。朱元璋取天下,从安徽起事,定都南京,但燕王朱棣发动政变,还是迁都北京。 ∷ 金陵王气 南京是六朝古都,在南方,位置突前,守着长江天堑,对江浙很重要,对东南沿海很重要,从孙权起就是南方最重要的古都。朱元璋之后,洪秀全、孙中山、蒋介石都曾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没有一位真正统一过北方。
▲ 六朝古都南京 古人说金陵有天子气,被始皇东巡镇住,500年后才能抬头。500年后,正好是晋室南渡,定都建康。南京不能统一北方,这不是因为秦始皇把它镇住了,而是因为中国的重心,早期一直在西北,周秦汉唐都是从陕西、山西取天下。它的北方有个非常广阔的骑射游牧带,时刻威胁着整个中国,离它太近不行,离它太远也不行。宋以来,中国的经济中心不断朝南方(南京、苏杭)转移,但政治中心反而往北挪,最后竟然挪到长城线上。此不可不察也。 ∷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中国革命是年轻人的革命,小的十几、二十岁,大点儿三四十岁,短短28年间,身经百战,现在很难想象。 毛泽东《菩萨蛮 ·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是写 1927年春的武汉,“四一二 ”“七一五 ”之前的武汉,意境苍凉。作者自注说,当时的他,情绪低落,不知如何是好。1927年,他才 34岁。他根本想不到,22年后,中国会地覆天翻。
▲ 毛泽东(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雕塑) 武昌是两湖新政的中心和武昌首义的地方。当时,毛泽东住在长江东岸离今武汉长江大桥不远的湖北农民运动讲习所,南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武汉中央政治军事学校,设在张之洞的两湖书院内)。黄鹤楼就在附近,1884年就毁了,不仅 “昔人已乘黄鹤去 ”,就连 “此地空余 ”的黄鹤楼都没了,光剩遗址,供人凭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他留下的是这么一个印象。 “茫茫九派流中国 ”,这是长江。“沉沉一线穿南北 ”,这是铁路。今京广线,过去分两截,北平到汉口叫平汉路,武昌到广州叫粤汉路。1927年,平汉路早就修好(1905年修黄河大铁桥,第二年通车),但粤汉路还不通,只能从武昌坐到长沙,汉口、武昌间还横着长江天堑,没有铁路桥。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7年。有了这座桥,才有京广线。 历史上的大十字,渭水、南河一线是横线,大同、荆州一线是纵线。现代的大十字,长江是横线,京广线是纵线,重心已经偏离,向东移,向南移。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干线,除了京广线,还有京沪线。京沪线早先分两截,平津路(北平到天津)和津浦路是一截(天津到南京浦口),沪宁路(南京到上海)是一截。蒋介石的地盘主要在华东,政治中心是南京,经济中心是上海。上海南面有杭州。淞沪抗战失利,就是被日本人从钱塘湾登陆,抄了后路。上海到宁波有沪杭甬线,可通蒋介石的老家奉化。蒋介石最最看重,主要是长三角。
▲ 京杭大运河 这条大干线,一傍京杭大运河,二靠海岸线,对蒋介石来说,比连接北平、武汉和广州的大干线更重要。但南京的浦口、下关之间,原先没有铁路桥。南京长江大桥是1968年才建成。 北伐也好,抗战也好,这两大干线最重要。上海、南京、南昌、武汉都在长江上,对外国人最重要,对蒋介石最重要。 ∷ 国民党栽在接收上 年,共产党是傍着国民党发展,国民党的核心地区在江浙,共产党的根据地在湘鄂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年,国民党围追堵截,把共产党从湘鄂赣撵到云贵川,再撵到陕甘宁,共产党是因祸得福。 年,日本从华北南下,把蒋介石赶到云贵川。日本占中国东半,国民党在中国西南,共产党在中国西北。 1945年,日本投降后,鹿死谁手,关键在战后接收。中国的接收是以世界的接收为背景,这是冷战的序幕。张恨水的《五子登科》就是讲接收。国难之后,很多人发国难财,国民党成了发财党。 战后,两党争天下,美国调停国共,希望在中国搞两党制,但条件是缴枪,加入国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当时,美苏争霸,制约全局,前途未卜。作为底线,毛泽东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法国共产党的道路,但形势比人强,美国支持国民党,中共的选择只能一边倒,倒向苏联。 共产党在北方接收,有地利之便。八路军从四川进陕甘宁,从陕甘宁进山西,以山西为中心,向河北、察哈尔、山东、河南、东北扩军,这是古代王者取天下的路线图。 周取天下、秦取天下、汉取天下,莫不如此。 ∷ 风水轮流转 总结一下,共产党取天下,大体上是从西到东,从北到南。 (一)解放东北、华北 1.立足陕甘宁根据地。 2.东进山西,以山西为中心,向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察哈尔发展。 3.挺进东北,解放晋东南。 4.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同时,以八路军的晋冀鲁豫根据地为基础,解放晋西南、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山东之大部。 5.平津战役,以八路军的晋察冀根据地为基础,解放河北北部。 6.淮海战役,以新四军的淮北根据地为基础,解放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 (二)解放晋绥、西北 1.以八路军的晋绥根据地为基础,解放山西北部和内蒙古。 2.以陕甘宁根据地为出发点,解放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三)解放华东、中南、西南 1.解放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和浙江、福建。 2.解放湖北、湖南、江西、广东、海南岛。 3.解放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康、西藏。 日,解放军占领北京;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写下《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说“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与他的《菩萨蛮 ·黄鹤楼》形成强烈对比。 这样的结果,当初想不到。 解放战争重复了日本占领中国的路线:东北-华北-华南,蒋介石再次退守西南,希望从西南打回老家,像抗战中一样。但这回不一样,他被彻底赶出中国大陆。
▲ 蒋介石(《伦敦新闻画刊》素描) 新中国为什么把首都定在北京,关键是华北背后有东北,东北背后有苏联,苏联对美国有威慑力。共产党是依托北方,从北方统一中国。 ∷ 历史再次应了司马迁的话 中国革命是一场南北战争。革命从南方到北方,又从北方到南方,转了一大圈儿。 日,刘文辉、卢汉起义。国民党在西南也守不住了。12月10日,蒋介石离开成都,从飞机上往下瞧,万水千山,不胜依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蒋介石去台湾,大陆说要打台湾。蒋介石怕台湾守不住,曾考虑流亡菲律宾或日本(日本有他的很多战犯朋友),宋美龄劝他上美国或瑞士,他觉得丢不起这个人。朝思暮想,还是踩着东南沿海的小岛,有一天打回老家去。 国民党迁台,不是一两个人流亡,而是军警宪特一大批,连同他们的眷属,约200万人出逃,除了台湾,没一个地方可以收留这么多人。
▲ 宝岛台湾 抗战中,蒋介石不听话,丘吉尔和罗斯福就想干掉他。现在大势已去,失了人心,丢了江山,美英等国不可能支持他。宋美龄求杜鲁门,被拒绝;求马歇尔,也被拒绝。现有档案材料为证,美国中情局策划的孙立人兵变,原定动手时间是 1950年6月底。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他才绝处逢生,前后只差三五天。 现在,蒋介石仍端坐在台北的中正堂里,面朝北方,脚下刻着他的遗嘱,念念不忘反攻大陆,但他再也没有踏上大陆的一寸土地。 司马迁说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兴自蜀汉 ”。辛亥之后,山河破碎,中国的再统一,竟然还是从北方统一南方,再次应了司马迁的话。 常任侠先生有诗,“东南王气沉幽冢,西北浮云隐玉关 ”。 徐悲鸿先生有诗,“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 ”。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大龄问题儿童
大家都在看
大龄问题儿童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起床晚?
来源: 网易家居综合作者:
过一段时间太冷了也就更没人愿意半夜出去玩了,受罪……所以,没有什么夜生活可言的北方人就只能靠早睡早起来消磨时间了。北方人结婚的平均年龄在19岁左右,而南方人19岁左右的还在享受所谓的“单身贵族”的生活呢。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起床晚?
精油香薰炉
暖气微波炉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神器:电吹风
神器:烤脚炉
神器:小太阳
神器:同床室友
神器:男/女朋友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哪里的人最怕老婆?
  如果南方人和北方人一起生活过,一定会很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北方人永远是睡觉最早的!然后又是起得最早的!南方人都会很疑惑,为什么北方人比起南方人起得早?
  小编总结了网友的一些答案:
  1、时长差异
  由于许多北方人其实都积聚在较高的纬度,北方冬天太长了,到10月低11月初,外面大排档之类的就开不下去了,只能转室内,室内有空间以及通风限制,重要的是还有“用不尽”的暖气呀!。过一段时间太冷了也就更没人愿意半夜出去玩了,受罪……所以,没有什么夜生活可言的北方人就只能靠早睡早起来消磨时间了。
  相关阅读:南方人冻成了一条狗,而北方人竟然这样糟蹋暖气片!
  2、历史遗留问题
  在北方,早上炕 ,多生娃,渡江,占领长江以南地区,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种习俗。虽然现在咱们统一了。但是习俗留下来了。
  3、生活差异
  在北方,农村生活习惯尤其是农村老人,就是晚上早早睡觉,早上起来四五点钟起床趁凉快去地里干活再回来吃早饭,然后再去,十点左右回来,就是为了避开夏天的暑热。冬天晚上天黑的早,睡的也早,早上起来的就可能会比夏天晚一些,但总体比起南方还是要早。
  相关阅读:南北方人生活常见误解
  4、城市建设差异
  北方的城市,也是有“早睡早起”的习惯的!商场一般九点就关门,无论冬夏,所以到了晚上,北方人基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了,还不如洗洗睡呢!
  5、婚姻状况差异
  北方人普遍都是早婚早育,而南方人则是晚婚晚育的多。北方人结婚的平均年龄在19岁左右,而南方人19岁左右的还在享受所谓的“单身贵族”的生活呢。
  由于婚姻问题早早地就解决了,所以北方人在生活上的压力比起南方人则少得多,当南方人还在为房子、票子、车子、老婆等等苦苦熬夜的时候,北方人早搂着媳妇呼呼大睡了!
  相关阅读: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怕老婆?
  (部分文字来源:百度、知乎)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李璐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你们都是小猪)
(胡汉三回来啦)
(˙?˙电玩小猪)
第三方登录:帖子主题:为何北方的大中小学每天早上出操训练,而南方的从没见过?奇怪现象
共&2619&个阅读者&
军号:9251973 工分:63616
左箭头-小图标
为何北方的大中小学每天早上出操训练,而南方的从没见过?奇怪现象
为何北方的大中小学每天早上出操训练,而南方的从没见,这是为何?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为何北方的大中小学每天早上出操训练,而南方的从没见过?奇怪现象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15753 工分:136966
左箭头-小图标
黎明即起,万机待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15826 工分:5512
左箭头-小图标
我儿子江苏镇江某小学学生,每天早上上学先上早读课,8:15准时操场做早操,做完早操回教室上第一节课。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51973 工分:63721
左箭头-小图标
10楼&谁说南方学生不出早操???至少我们上学时每天都要出早操。中学时每天起床先集中到操场跑圈做操,然后是早自习,再是早饭。我是浙江的,70后住校生。
浙江中小学生,大学生出早操吗?没注意到,看楼下湖南的确实没有早操。北方大学的是起床马上早操,越野性的,中小学生是早餐后去学校早操再上早自习,住校的起床后马上早操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 工分:2939
左箭头-小图标
我在南方的某个大学,很南,早起第一件是早操,然后吃早餐。然后有课上课,没课补睡。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3006 工分:83852
左箭头-小图标
谁说南方学生不出早操???至少我们上学时每天都要出早操。中学时每天起床先集中到操场跑圈做操,然后是早自习,再是早饭。我是浙江的,70后住校生。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38074
左箭头-小图标
5楼&你说的大学生早上起床跑步回来签字那是大一新生,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个情况了。当时是一周跑五圈。至于说北方中小学早上先跑操就不对了,应该是上间操,一般是第二节课之后。冬天无法做操就跑步。我大学毕业十几年。反正我大学的时候一吴早操,二无课间操每天早晨早起,去操场边的树下抄笔记。早起多好的时间,不多看几本书,跑什么步呀,又不当运动员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1999 工分:15911
左箭头-小图标
5楼&你说的大学生早上起床跑步回来签字那是大一新生,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个情况了。当时是一周跑五圈。至于说北方中小学早上先跑操就不对了,应该是上间操,一般是第二节课之后。冬天无法做操就跑步。7楼&课间操和早操完全不是一回事,早操是上课前,一般是全校集中跑步,半小时左右,有点像军队,课间操是广播操,那是每个地方一样。早上吃过早饭不宜立即运动,这一点教育局的人应该懂。大学部分跑早操也很少,也是吃早饭前跑。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51973 工分:63634
左箭头-小图标
5楼&你说的大学生早上起床跑步回来签字那是大一新生,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个情况了。当时是一周跑五圈。至于说北方中小学早上先跑操就不对了,应该是上间操,一般是第二节课之后。冬天无法做操就跑步。 课间操和早操完全不是一回事,早操是上课前,一般是全校集中跑步,半小时左右,有点像军队,课间操是广播操,那是每个地方一样。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51973 工分:63633
左箭头-小图标
5楼&你说的大学生早上起床跑步回来签字那是大一新生,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个情况了。当时是一周跑五圈。至于说北方中小学早上先跑操就不对了,应该是上间操,一般是第二节课之后。冬天无法做操就跑步。 一看就是个南方人,北方的学生每天早上进校先集中出操,校园小的在校外,冬天一半天不亮就出操,基本上以长距离跑步为主。因此东北发生过车祸。课间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哪个大学是一年级出早操?不知道,我见过的都是四年全部凌晨出操,有些是四年级最后一学期停止。出早操作为学分计入,要求很严格。不敢马虎。每天到达目的地都要亲手签字。睡懒觉的完蛋。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1999 工分:15904
左箭头-小图标
你说的大学生早上起床跑步回来签字那是大一新生,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个情况了。当时是一周跑五圈。至于说北方中小学早上先跑操就不对了,应该是上间操,一般是第二节课之后。冬天无法做操就跑步。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51973 工分:63629
左箭头-小图标
也就是说,北方住校的中小学生天一亮第一件事,出操半小时,第二节课后再广播操,南方住校中小学学生凌晨一直睡到吃早餐,直接上课,只有课间操,没看到凌晨的出操训练。这就是区别。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51973 工分:63628
左箭头-小图标
2楼&狗屁不通,两操是中国学生必练科目,由不得你不做。 一看发言就暴露了行踪位置,估计没在学校观察过或者没离开过家乡,北方大学生起床第一件事:出操,跑1-2公里登记,返回,然后早餐,上课,南方的,直接吃饭上课。第二节课,广播操。北方中小学生早上进校,出操,列队跑步半小时,回教室自习、然后第一节课,南方学生早上,吃饭进校,直接上课。第二节课广播操。这就是本楼在北方生活20年,南方生活二十年看到的区别。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98321 工分:90951
左箭头-小图标
狗屁不通,两操是中国学生必练科目,由不得你不做。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4条记录]&分页:
&对为何北方的大中小学每天早上出操训练,而南方的从没见过?奇怪现象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
&站点位置:
& 正文 【设置字号:
2017小年到底是哪一天 为什么北方小年比南方早一天
时间: 15:54:00 来源:-
&&2017小年到底是哪一天?为什么北方小年比南方早一天?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2017小年时间
&&2017年北方小年日期是:日(星期五)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2017年南方小年日期是:日(星期六)农历腊月二十四日
&&各地小年时间
&&北方地区:十二月廿三
&&南方地区:十二月廿四
&&江浙沪地区:“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夜。
&&台湾地区:除夕前一天
&&南京:正月十五、即上元节(元宵节)
&&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除夕(大年是年初一晚上)云南部分地方:正月十六
&&部分地区有腊月二十二送灶神的习俗,这天也成为该地区的小年。
&&为什么北方小年比南方早一天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江玉祥说,清朝建立之后,皇家通常选择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清史稿》就有“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的记载。到了清中期嘉庆、道光年间,由于距离政治中心较近,北方民间小年祭灶时间受官方影响逐渐变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则沿用旧历。
&&拓展阅读:小年习俗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热门图片新闻
大寒养生两不要 重在温补肾阳
冬季养生从“不”开始
大寒过后就是春 大寒养生攻略
数九天的饮食与保健
今日腊月初一 有哪些传统习俗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栏目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上起床口苦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