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白糖,明矾吃多了怎么办

记者亲测:白糖加明矾熬制“蜂蜜” 肉眼难辨真假|蜂蜜|假蜂蜜|白糖_新浪新闻
  原标题:记者亲测:白糖加明矾熬制“蜂蜜” 肉眼难辨真假  
  制作假蜂蜜的材料:纯净水、白糖、红糖和明矾
  “蜂蜜”熬制成功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吴珊
  关于蜂蜜的话题,在食品安全领域从来没有停止过。蜜蜂加白糖、糖浆勾兑蜂蜜,蜂蜜检出氯霉素等问题屡见报端。近日,又有一则关于蜂蜜黑幕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帖子称,只用白糖、红糖、明矾和水,就能制出“蜂蜜”。跟帖中有市民表示,此种做法太黑心,以后不敢随便购买蜂蜜了;也有人提出质疑,帖子是否为真。
  为了验证事情真相,羊城晚报记者按照帖子的内容,从市场上购买了相关物品,对照帖子的操作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结果令人吃惊。
  实验经过
  实验用品:白糖、红糖、白矾粉(食用)、纯净水
  实验时间:两小时
  实验地点:家中
  实验参照物:国产某品牌百花蜂蜜
  实验过程
  1.将200克纯净水在火上煮沸后,加入100克白糖,用筷子进行搅拌,待白糖全部溶解后转至小火,继续煮一分钟。随着气泡的增多,锅中糖水的颜色略有发黄,但不明显。
  2.加入1克红糖,继续搅拌,糖水颜色加深,同时,一股焦糖味道飘出。但未出现黏稠感。继续再煮一分钟,锅内气泡持续增多,颜色继续加深。
  3.取10克白矾粉加入锅中,搅拌溶解后,继续煮1分钟。锅中液体变得越来越少,用筷子试探锅中液体,比没放白矾时黏稠。但与正常蜂蜜对比,仍可明显辨别出不同。
  4.继续小火熬制1分钟,锅中水分继续蒸发,颜色继续加深。用筷子试探发现,液体比刚才更加黏稠。
  5.关火起锅,将做好的“蜂蜜”倒入杯中晾至常温,黏稠度有所增加,用筷子试探可出现拉丝。
  实验结果
  1.将准备好的百花蜂蜜和自制假蜂蜜分别倒入一次性透明杯中,从外观看,两者颜色基本一致。但假蜂蜜的透明度不如百花蜂蜜。
  2.用筷子轻点一滴入口品尝,假蜂蜜味道甜中带涩;用鼻子闻可嗅出焦糖味道,并无真蜂蜜的清香。将少许百花蜂蜜倒入假蜂蜜中,可遮盖焦糖味道,仅凭肉眼,难辨真假。
  网传的假蜂蜜制作方法在纯净水、白糖、红糖和白矾的使用比例上有所不同。记者按照网传多个版本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如果红糖比例过大,假蜂蜜颜色会显得较深,不像蜂蜜。以上述实验为例,如果加入5克红糖,假蜂蜜颜色便呈现出棕红色。
  火候大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火候过大,糖会变糊,假蜂蜜的颜色也会加深。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假也是一个“技术活”。
  消费提醒
  蜂蜜太便宜当心掺假
  按照实验中使用的原料用量计算,制作一公斤假蜂蜜的成本13元左右,市面上的蜂蜜最便宜的也要五六十元一公斤。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最流行三种辨别方法,分别为溶解法、拉丝法和纸巾过滤法。记者再次进行了实验,将自制假蜂蜜和购买的百花蜂蜜,分别按照以上三种方法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方法均不靠谱:将两种样品分别加水后,均会出现沉淀;用筷子分别在两种样品中沾一下,均可拉出丝来;将两种样品分别倒几滴到纸巾上,均会出现晕开,并无明显不同。
  蜂蜜真假难辨,消费者该如何挑购?近日,国家食药总局发布蜂蜜选购提醒,首先看配料表,纯蜂蜜的配料表中不得含有除蜂蜜以外的任何物质;其次看价格,掺假蜜的成本比真蜂蜜要低得多,因此太便宜的产品掺假的可能性较大。 编辑:李禹
每次有关“转基因”的报道都会引发观点两级分化非常明显的“论战”,双方似乎难以心平气和地沟通。《知识分子》特独家对话贾鹤鹏,探讨“转基因”问题是如何撕裂中国社会的。
万科的事情,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块肉的事情!
‘学而不思则惘’,如果只是凶猛地吸收知识、狂奔在路上,那总有一天会消化不良的。适当的反省,能让我们积蓄更强大的力量用清水、明矾、酱油、白砂糖&真能造出“假蜂蜜”吗?
消费女人帮“炮制”了一下真假对比结果有没有惊到你呢?
(温州晚报)
蜂蜜“食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人们一直把“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作为秋冬季节养生的小窍门。如今市场上的蜂蜜品种多的让消费者选购时都有些无从下手。更让小伙伴们惊讶的是近日微博上传言用清水、明矾、酱油、白砂糖四样东西就能造出“假蜂蜜”,而且看起来跟真蜂蜜无差,这是真的吗?谁都不想“晚晚蜜汤”喝到的是白砂糖,而不是真蜂蜜吧!不过,女人帮按这个方法“炮制”了一下,结果真的让小伙伴们惊呆了。
女人帮逛市
买蜂蜜注意分清
蜂蜜制品和原质蜂蜜
槐花蜜、百花蜜、柠檬蜜、西柚蜜、枇杷蜜,还有儿童蜂蜜、女人蜂蜜……如今市场上的蜂蜜品种真的是让人目不暇接,除了国内新疆、长白山等地生产的,还有来自澳洲、德国、西班牙、巴西等地的进口蜂蜜。
女人帮走访了市区的几家大型超市,普通国产瓶装蜂蜜以500克装居多,每瓶售价在20~25元不等,也有一些半斤装的小瓶蜂蜜,价格是比较便宜的,一瓶价格在10元左右。相对于平价蜂蜜,那些号称“美容养颜”的女人蜂蜜或是“儿童专用”的蜂蜜,价格就会高出许多,比如一款456克装的“女人蜂露”售价为30.8元,一款“儿童蜂宝”仅350克净容量也卖到了30.8元。对于这些蜂蜜,女人帮采访到的业内人士提醒大家,市场价比较高的蜂蜜,一般是纯度比较高或者说蜜蜂采集的花比较稀有的蜂蜜;很多比较平价的蜂蜜其实是蜂蜜制品,并不是原质蜂蜜;所以大家买蜂蜜时应该首先看清配料表。有些打了儿童蜂蜜或者女人蜂蜜的产品,更多应该是从包装营销的角度来设计。
除了这些国产蜂蜜外,进口品牌的蜂蜜售价很高。在市区某进口食品超市,蜂蜜价格从七八十元到四五百元不等。比如一瓶375克的德国品牌高级天然王浆蜂蜜,售价435元;一瓶500克装的澳大利亚产革木蜂蜜,售价高达520元等。进口蜂蜜价格显然不低,但据该超市导购员介绍:“进口蜂蜜销量挺好的,特别是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蜂蜜销量最好。”
在电商网站上,女人帮看到新西兰某品牌蜂蜜月成交量能达到上万瓶。
“假蜂蜜”泡水完全可以“乱真”
“造假”实验
◎所需材料:清水400毫升、明矾15克、酱油10毫升、白砂糖400克
第一步:熬糖水
首先,在锅中加入400毫升清水,放炉上煮至沸腾,向沸水中加入400克白砂糖,并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于水中。
第二步:上色
白砂糖完全融化两分钟后,开始往糖水里加入10毫升酱油。酱油加入量的多少直接决定“蜂蜜”呈现的颜色。
第三步:增稠
当白砂糖全部与水相溶后,向锅内加入15克明矾。搅拌均匀后,开高火加热10分钟,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0分钟后,煮沸的液体开始产生大量细密的白色泡沫,像蜂蜜一样甜腻的气味逐渐升腾、扩散。
◎真假对比
晾凉以后的“假蜂蜜”让围观实验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真的可以算是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以下为女人帮的比对:
【外形】:真假蜂蜜基本无差异,只有颜色深浅略微不同。这个可能是因为在制作“假蜂蜜”时候,酱油加多加少导致的不同。
【气味】:勾兑出的假蜂蜜有甜腻的气味,真蜂蜜的味道更为清淡、让人愉悦。
【味道】:假蜂蜜入口很甜,甜味之后,还有苦味,和止咳糖浆味道有点相似。真正的蜂蜜,入口清甜,丝毫不会产生苦味。
【成本】:一袋白砂糖400克5元,10毫升酱油花费0.12元(一瓶500毫升酱油价格为6元);15克明矾不到0.18元(一袋250克装明矾价格为3元)。这样综合算一下,从零售价格的成面上说,400毫升的蜂蜜成本大概为5.3元。
【泡水】:用温水分别将真假蜂蜜泡在玻璃杯中,闻起来一样清香。尝一下,味道几乎也无区别,很难喝出不同。
一定要知道
明矾起到什么作用?
在这个几乎造假非常成功的实验里,除了明矾外,清水、白砂糖、酱油都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么明矾是什么呢?女人帮查询了一下,明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净化和膨松的作用,常用于油条、粉丝、米粉等食品的生产,但由于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分的吸收,进而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此外,还有少部分不法商贩用甜蜜素、色素加香精勾兑“蜂蜜”。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白糖加水配明矾熬假蜂蜜 长期食用损神经系统
用白糖、水、明矾等材料经过熬制,就变成了蜂蜜。昨日,记者从洋县警方获悉,经过民警一周时间的缜密侦查,端掉了一个制售假蜂蜜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扣假蜂蜜500多公斤。
昨日中午,记者见到了警方查扣的500多公斤假蜂蜜,以及制作假蜂蜜的白糖、明矾等原材料。熬制好的假蜂蜜被装入一个塑料大桶内,从颜色和气味上来判断,这些假蜂蜜和真蜂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这些假蜂蜜中其实没有含一点蜂蜜的成分。据办案民警介绍,4月22日,群众报警称有人在洋县县城内制售假蜂蜜。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立即派出民警展开侦查。经过民警一个星期的缜密侦查,摸清了这个制售假蜂蜜团伙的藏匿窝点和人员构成。
4月29日晚,经周密布控后决定实施抓捕,当晚在县城西关的一个出租房内,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假蜂蜜这个黑窝点一举摧毁,当场抓获涉案人员9名,现场查扣的假蜂蜜500多公斤以及制售假蜂蜜的工具。洋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查获的假蜂蜜主要是以白糖、水、明矾进行熬制。人长期服用后,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也容易得老年痴呆、失忆症,另外对人的肝、肾、心脏也有一定的危害。
经审查,这个制售假蜂蜜犯罪团伙的9人全部来自甘肃,他们今年2月份到洋县后,开始从事制售假蜂蜜的犯罪活动,将假蜂蜜销往洋县周边的农村地区。据犯罪嫌疑人包某某交代,目前已经销售了250多公斤,牟利5万多元。目前,出售的假蜂蜜大部分已被洋县警方追回,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被警方刑拘。欢迎收听“西安健康帮”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帮”(英文ID:xian_healthy)。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进入冬运模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大秦网官方微信,更懂城市更懂你
陕西地界最全娱乐消息全知道
打造陕西最有影响力的美食平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qiqzhang]
热门搜索: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白糖红糖明矾造蜂蜜 兑一斤假蜂蜜成本仅5元(图)
来源:半岛都市报
青岛记者演示假蜂蜜制作过程
近日,国内不少媒体曝光了“假蜂蜜”事件,让一些爱喝蜂蜜的市民心里不禁打鼓。近期,在青岛街头,也有很多商贩挑着蜂蜜叫卖,自称是“天然蜂蜜”。这些蜂蜜到底是真是假?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中不乏假蜂蜜。24日,在业内人士的指导下,记者利用水、白糖、红糖、明矾等原料,操作10分钟就制作出了形可乱真的“蜂蜜”,这种“蜂蜜”成本每斤才5元钱。
市场调查 街头蜂蜜价格差很多
近日,岛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些人摆着蜂箱卖蜂蜜。不过,有市民反映,他们在路边蜂农那里购买的 10元一斤的蜂蜜,糖味很浓,口感甜腻,怀疑是假蜂蜜。
22日,记者来到胜利桥北段的舞阳路,五六家养蜂人搭起帐篷摆着蜂箱出售蜂蜜。记者上前打听价格,一位卖蜜人说:“我们每年都来摆摊,这是纯天然的蜜,放心好了!”记者花10元买了一斤槐花蜜。
记者走访发现,同样是槐花蜜,价格却差别很大,有的卖10元一斤,有的能卖到四五十元一斤。前来买蜂蜜的市民络绎不绝,以老年人为主,少的买五六斤,多的一次能买四五十斤。
“不知道是不是真蜜,看不出来。”市民刘女士说,她听朋友说舞阳路有人卖天然蜂蜜,但是自己来尝了尝,觉得就是一股甜味和不纯的香味,吃不出蜂蜜的感觉。
现场摇蜜也可能有假
养蜂20多年的陈师傅向记者透露,岛城街头的养蜂人当中,有一部分根本没有蜂箱,支个帐篷就敢卖假蜂蜜。
据介绍,蜂蜜造假有多种方法,常用的大致有三种:一是用甜蜜素、色素加香精勾兑,多放点儿色素就是颜色重的枣花蜜,不加色素就是清亮些的槐花蜜;第二种是用饴糖,就是“糖稀”冒充蜂蜜,造假者用开水将白糖熬成糖稀,再加入真蜂蜜,肉眼很难分辨;还有一种是头天晚上给蜜蜂喂上糖稀或白糖,第二天就从蜂箱中舀出蜜,这些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
“就算是当着你的面给你摇蜜,都可能是假的。”陈师傅说,为了以假乱真,一些造假者还配备了摇蜜机,晚上把勾兑好的假蜂蜜灌到蜂箱蜡板里,白天当着顾客的面现场摇蜜,让人误以为是真蜜。
据陈师傅介绍,辨别真假蜂蜜可以用烧蜜来鉴别,假蜂蜜在火上烧,泡沫小而急,容易破碎,真蜂蜜起的泡沫大而不易破碎。24日,记者将在舞阳路购买的蜂蜜在火上烧,发现蜂蜜起的泡沫小而急,破得很快。陈师傅表示,记者买的这种10元一斤的蜂蜜十有八九是假的。
采访中,一位姓王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用白糖、红糖、明矾即可勾兑出“蜂蜜”。记者决定进行实验。24日上午,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白糖、红糖、明矾等原料。制作成本为:400克白糖一袋,价格5元;500克红糖一袋,价格5.5元 ;50克明矾,价格1元。
白糖+红糖+明矾=“蜂蜜”
第一步,先往锅里放水,约200克,点火加热。
第二步,再往锅里加入白糖,约100克,用筷子轻轻搅拌,让白糖充分溶于水中。慢慢的,水开始沸腾,表面冒泡,溶液的颜色有点发黄。
第三步,锅里加入红糖,约5克,还是轻轻搅拌,将红糖溶入到溶液中。
第四步,紧接着,在锅里加入5克明矾(事先将明矾研碎),同样轻轻搅拌。这时,记者看到,看上去主要沉淀在溶液底部的黏黏的糖,在明矾加进去后,顿时不再明显,整个溶液呈现胶状,融合在一起。
记者将火关小,溶液上的冒泡减少,看上去已有蜂蜜的模样。经过微火继续加热3分钟,“蜂蜜”出炉了。制作出的“蜂蜜”约有150克。
随后,记者还勾兑出了另一种“蜂蜜”,还是使用相同的原料,白糖、明矾、水的克数同上次一样,程序也一样,只是放的红糖减量,约2克。
这样,记者做出两种“蜂蜜”,加上在舞阳路购买的“蜂蜜”,记者将三种“蜂蜜”从左至右依次摆在桌子上,1号为记者第一次制作的“蜂蜜”,2号为记者在舞阳路购买的蜂蜜,3号为记者第二次制作的“蜂蜜”。记者决定邀请一些市民,辨别一下3种“蜂蜜”的真假。
6人愿买记者做的“蜂蜜”
记者邀请了10名市民参与辨别(事先均未告诉他们其中有勾兑的“蜂蜜”)。
首先,让10人从视觉感官上分辨,10人经过观看,结果均认为这三种蜂蜜都像真蜜。1号因为颜色较深,有市民认为是枣花蜜。2号因为颜色最淡,有市民认为是洋槐蜜。3号颜色介于1号与2号之间 ,有市民认为是油菜花蜜。
随后,记者再让10人用筷子挑,以分辨蜂蜜的真假。7名市民一致认为,1号“蜂蜜”的品质是最好的 ,因为1号“蜂蜜”用筷子挑起来感觉蜜很浓,能抽成丝,2号“蜂蜜”就像水一样,挑都挑不起来,应该质量不好,3号“蜂蜜”质量算是一般。
另外3名市民则表示难以判断,有人认为,1号“蜂蜜”太稠了,“不太正常”。
实验最后,如果让这10人购买,其中6人愿意出钱购买1号“蜂蜜”。
24日 ,记者将上述实验结果告诉业内人士王先生,王先生表示,记者勾兑的“蜂蜜”只是使用其中一种勾兑手法,“蜂蜜”勾兑出来后,还可以加入蜂蜜香精,这样就更逼真了。
一斤成本仅5元,还能更低
“勾兑‘蜂蜜’已经不算是秘密,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成本,你们制作了两种,每种大约150克。在这150克‘蜂蜜’中,白糖约耗去一块二毛五,红糖、明矾约花两毛钱,成本一共才一块五毛钱,制作一斤成本也才五块钱。比真蜂蜜成本少得多。”王先生说。
“其实,这种手法中,红糖还可以用酱油来代替,白糖还可以用糖稀来代替,这样还可以节省一些成本。”这位业内人士王先生表示,现在因为白糖、砂糖都涨价涨得厉害,多数制假者已弃用白糖而改用糖稀,不然利润空间也有限。
不过,王先生表示,在制作假蜂蜜中,明矾的作用就是让其能充分黏合,不会沉淀。但是明矾对人体有害,可以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
低于15元一斤这样的蜜别买
青岛桂花蜂业有限公司的彦女士在蜂蜜行业从业20多年 ,24日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斤蜂蜜最低成本也要15元 。“现在有的超市促销的蜂蜜每斤售价十几元钱,这多数不是真蜂蜜。”彦女士说:“超市卖蜂蜜,光进场费就占了售价的三成左右,再加一成的促销人工费,一成的包装及运输费,就是说十几元一斤的蜂蜜纯粹成本才5块钱。这是不可能的。蜂蜜的生产非常复杂,初级原料要经过风干,提高波美度,然后再加工,一斤最普通的蜂蜜最低成本也要十五六元,低于这个价格的最好别买。”
彦女士说,现在市场上蜂蜜的造假程度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根据一般的看颜色、品味道、闻气味等传统方法,已很难辨出一二来。消费者想买真蜂蜜,可学一招。
“买到透明瓶罐的蜂蜜后,将蜂蜜瓶子倒过来,一般瓶底的中心都有一个洼点,如果蜂蜜是从洼点一滴一滴地滴下来,是真蜂蜜的几率大,如果蜂蜜是从瓶子周围流下来的,就可能不是真蜂蜜。”
彦女士说,此外,消费者还要注意,不要误以为有结晶的就是假蜂蜜。蜂蜜放的时间久了一般都会结晶,消费者要注意结晶的不同,真蜂蜜的结晶是沙状的,带蜂窝状,而蔗糖结晶则不是这样的,通过这种办法可以辨别蜂蜜的真假。另据陈师傅介绍,辨别真假蜂蜜可以用烧蜜来鉴别,假蜂蜜在火上烧,泡沫小而急,容易破碎,真蜂蜜起的泡沫大而不易破碎。(本版文/图 记者 黄英帅 张同顺 王悦)
责任编辑:刘家昌
&&新闻爆料热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
水母论坛·热图
&论坛总置顶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
水母网官网微信
水母网官网微博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视频:天然蜂糖以假乱真 原是白砂糖加明矾
【黑龙江卫视 《共度晨光》】最近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而农家的产品也渐渐流行了起来,重庆彭水一处制作蜂糖的地方最近被查处原来号称是天然蜂糖的东西就是由白砂糖和明矾加工而成的。
黑龙江卫视
你或许喜欢
我来说两句()
想先评论需要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矾吃多了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