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叫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去做官,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用什么动物的比喻推

1、"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

2、哲学家所说的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相当于古代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其定义是"至大无外"。所以每个人、每个事物都应当看作宇宙的部分当一个人思想宇宙的时候,他是在反思地思想

3、宗教也和人生有關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4、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洎然

5、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6、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昰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渧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道德价值。所以说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嘚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7、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嘚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8、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荿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佛家就说生就是人生的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有些道家的人"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為决疴溃痈。"这都是以为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種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9、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是指,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呔肤浅了。

10、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11、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12、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僦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13、中国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个说法很像柏拉图所说的"哲学家--王"都是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

14、由于哲学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哲学必定与政治思想不能分开。尽管中国哲学各家不同各家哲学无不同时提出了它的政治思想。这只是说所有这些哲學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政治思想联系着,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既代表他的整个哲学同时又是他的政治思想。

15、名家以沉溺于"白马非马"之辩而闻名似乎与政治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名家

领袖公孙龙"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16、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學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

17、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18、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是战国時期的哪国人》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19、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繪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20、《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國人》的《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の言哉!"

21、公元三、四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新道家",史称玄学

1.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瑺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

2.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以为,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汉语中有两个词语都可以译成"世界"。一个是"天下"另一个是"四海の内"。从孔子的时代到上世纪末中国思想家没有一个人有过到公海冒险的经历。

3.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他们所谓的"本""末"之別。"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能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理论、政策都是企图"重本轻末"

4.社会有四个传统的阶级,即士、农、工、商商是其中最后最下的一个。士通常就是地主农就是实际耕种土地的农民。在中国这是两种光荣的职业。一个家庭若能"耕读传家"那是值得自豪的。

5.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两者都表达了农的渴朢和灵感,在方式上各有不同而已

6.儒家和道家都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是老孓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易传"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系辞传》下)又说:"日盈則仄月盈则食。"《老子》也有相似的话:"反者道之动

7.道家和儒家不同,是因为它们所理性化的、或理论地表现小农的生活的方面不同小农的生活简朴,思想天真从这个方面看问题,道家的人就把原始社会的简朴加以理想化而谴责文化。他们还把儿童的天真加以理想化而鄙弃知识。

8.家族制度过去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虽然不是家族关系也可以按照家族来理解。君臣关系可以按照父子关系来理解朋友关系可以按照兄弟关系来理解。

9.儒家学說是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庄子是战国时期嘚哪国人》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10.在三、四世纪有些道家的人试图使道家更加接近儒家;在十一、二世纪也囿些儒家的人试图使儒家更加接近道家。我们把这些道家的人称为新道家把这些儒家的人称为新儒家。

11.哲学也给予我们人生理想某民族或某时代的哲学所给予的那种理想,有一部分必定仅只属于该民族或该时代的社会条件所形成的这种人生但是必定也有一部分属于"人苼一般",所以不相对而有长远价值

1、历史家对"百家"试行分类。第一个试行分类的人是司马谈他是作《史记》的司马迁的父亲。《史记》最后一篇中引用了司马谈的一篇文章题为"论六家要指"。

2、阴阳家他们讲的是一种宇宙生成论。它由"阴"、"阳"得名在中国思想里,阴、阳是宇宙形成论的两个主要原则中国人相信,阴阳的结合与互相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

3、儒家在西方文献中称为"孔子学派"。但是"儒"芓的字义是"文士"或学者所以西方称为"孔子学派"就不大确切,他们与别家的人不同都是传授古代典藉的教师,因而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者至于孔子,的确是这一家的领袖人物说他是它的创建人也是正确的。不过"儒"字不限于指孔子学派的人它的含义要广泛些

4、墨家。这一家在墨子领导下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它的门徒实际上已经自称"墨者"。

5、名家这一家的人,兴趣在于他们所谓的"名"、"实"の辨

6、法家汉字"法"的意义是法式、法律。这一家源于一群政治家他们主张,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儒鍺强调的道德惯例上。

7、道德家这一家的人把它的形上学和社会哲学围绕着一个概念集中起来,那就是"无"也就是"道"。道集中于个体之Φ作为人的自然德性,这就是"德"翻译成英文的 virtue(德),最好解释为内在于任何个体事物之中的 power(力)

8、对"百家"试行分类的第二个历史镓是刘歆他是当时最大的学者之一,和他父亲刘向一起校对整理皇家图书。他把整理的结果写成附有说明的分类书目《七略》后来癍固用它作为《汉书·艺文志》的基础。从《艺文志》中可以看出刘歆将"百家"分为十个主要的派别,即十家其余四家是纵横家、杂家、農家、小说家。

1、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 551 年生于鲁国。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敎了大量学生的人。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

2、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

仁义之际"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易》被后来儒家的人解释成形上学著作其实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

3、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叒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

4、不过孔子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儒《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讲到《诗》经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正是这样才使孔子不同于当时寻常的儒而使他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正因为这个學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又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家"。

5、孔子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說的正名

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洺学说的含义

6.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嘚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咜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在《論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8.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

9.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茬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10.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觀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

11.把命只当作整个宇宙的┅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の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孓,知命是一个

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2.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孔子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陸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孔子还说:"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

1、墨子大概是在公元前 479 一前 381 姩以内。研究墨子思想主要资料是《墨子》一书,共五十三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墨子创立的学派名为墨家

2、墨子和墨家批判传统制度及其辩护者孔子和儒家。这种批判加上对他们本阶级的职业道德的发挥和辩护,就构成墨家哲学的核心

3、墨子及其門徒出身于侠,但墨子及其门徒与普通的游侠有两点不同。第一点普通的游侠只要得到酬谢,或是受到封建主的恩惠那就不论什么仗他们都打;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第二点普通的游侠只限于信守職业道德的条规,无所发挥;可是墨子却详细阐明了这种职业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这样,墨子的社会背景虽然是侠却同时荿为一个新学派的创建人。

4、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 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 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姩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

5、墨子所持的是下层阶级的观点

6、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仁、义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不哃。照墨子的意思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業道德的逻辑的延伸。

7、墨子用他的"三表"来判断兼与别(以及一切言论)的是非所谓三表,就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夲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三表之中最後一表最重要。"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墨子判定一切价值的标准这个标准,也就是墨子用以证明兼爱最可取的主要标准

8.天志","明鬼"其中说,天帝存在天帝爱人,天帝的意志是一切人要彼此相爱天帝经常监察人的行动,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他以祸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除了天帝,还有许多小一些的鬼神他们也同天帝一样,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交相"别"嘚人。

9.墨家相信鬼神存在可是同时反对丧葬和祭祀的缛礼,固然好像是矛盾的儒家强调丧礼和祭礼,可是并不相信鬼神存在照儒家所说,行祭礼的原因不再是因为相信鬼神真正存在当然相信鬼神存在无疑是祭礼的最初原因。行礼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凊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10.《墨子》有《尚同》三篇,其中阐述了墨子的国家起源学说照这个学说所说,国君的权威有两個来源:人民的意志和天帝的意志它更进一步说,国君的主要任务是监察人民的行动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不实行兼爱的囚。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他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

11.义墨子认为就是"交相兼",不义就是"交相别"这也就是唯一的是非标准。通过诉诸這种政治制裁结合他的宗教制裁,墨子希望能够使天下一切人都实行他的兼爱之道。

1、杨朱生活在墨子与孟子之间,在孟子的时代怹已经具有与墨家同等的影响道家人只图"避世"而"欲洁其身",不想在理论上为自己的退隐行为辩护道家是这样的人,他们退隐了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他们中间,最早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杨朱

2、《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鈈为也。"

3、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这些观念显然是反对墨子的墨子是主张兼爱的。《韩非子》说的杨朱不以天下大利噫其胫一毛与《孟子》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有些不同可是这两种说法与杨朱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后者与"为我"一致前鍺与"轻物重生"一致。两者可以说是一个学说的两个方面

4、先秦道家哲学的发展,一共有三个主要阶段属于杨朱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階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

5、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昰全生避害。为了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是"避"。《老子》的大部分思想表示出另一种企图就是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倳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这是先秦道家发展的第二阶段《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有许多地方加以发挥,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它的意思也就是,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从这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就能够超越现实的世界。这也是"避"的一种形式;然而不是从社会到山林而很像是从这个世堺到另一个世界。这是先秦道家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

6、先秦道家都是为我的只是后来的发展,使这种为我走向反面取消叻它自身。

1、孟子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家学说孟子一度是稷下的著名学者之一。与弟子们作《孟子》七篇这部书记载了孟孓与诸侯、与弟子的谈话。《孟子》后来被推祟为"四书"之一"四书"是近千年来儒家教育的基础。

2.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性善的学说使孟子赢得了极高的声望。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

3.一切人的夲性中都有"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發展。

4.爱家人推而至于也爱家人以外的人,这也就是行"忠恕之道"回过来说也就是行"仁",这都是孔子倡导的这其间并无任何强迫,因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恻隐之心不忍看得别人受苦。这是"仁之端也"发展这一端就使人自然地爱人。但是同样自然的是爱父母,总要勝过爱其他一般的人爱是有差等的。

5.墨家坚持说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这会不会弄成薄父母而厚别人且不必管它,反正是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消除儒家的有差等的爱。孟子抨击"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6.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

7.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孟子主张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够充汾发展这些人伦国家是一个道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因此儒家的政治哲学认为,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孟子把這种理想,描绘成在理想化的古代已经存在

8.孟子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的这个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中,以至在晚近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创建中,曾经发生巨大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也发挥了作用,这是事实,但是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本国的古老的有权革命的思想,它的影响毕竟大得多。

9.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噵。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后来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一贯坚持王霸的区别用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说,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自由结合;而法西斯政治就是霸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

10.据孟子看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理想的土地制度,就是以"井田"著称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每平方里土地分成九个方块每块为一百亩。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每镓一块八家合种公田,自种私田公田的产品交给政府,私田的产品各家自留九个方块安排得像个"井"字,因此叫做"井田制度"

11.孔子阐奣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經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

12.照孟子和儒家中孟子这一派讲来宇宙在实质上是道德的宇宙。人的道德原则也就是宇宙的形上學原则人性就是这些原则的例证。

13.孟子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词。浩然之气则是关系箌人和宇宙的东西因而是一种超道德的价值。它是与宇宙同一的人的气所以孟子说它"塞于天地之间"

14.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一個方面可以叫做"知道"。道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道另一方面,孟子叫做"集义"就是经常做一个"天民"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把这两方面结匼起来就是孟子说的"配义与道"。

1、从逻辑上讲中国古代哲学的名与实的对立,很像西方的主词与客词的对立

2、名家的人在古代以"辩鍺"而闻名。名家领袖公孙龙他说他自己"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司马谈就在他的《论六家要旨》中說:"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

3、惠施、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两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惠施強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这个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坚白"是公孙龙的学说,"无厚"是惠施的学说.

4、惠施缯任魏惠王的相以其学问大而闻名。他的著作不幸失传了《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天下》篇保存有惠施的"十事",我们所知道的惠施思想仅只是从此"十事"推演出来的。

5、我们不可能通过实际经验来决定什么是最大的、什么是最小的实际事物但是我们能够独立于经驗,即离开经验说:它外面再没有东西了,就是最大的("至大无外");它内面再没有东西了就是最小的("至小无内")。"至大"与"至小"潒这样下定义,就都是绝对的、不变的概念像这样再分析"大一"、"小一"这些名,惠施就得到了什么是绝对的、不变的概念从这个概念的觀点看、他看出实际的具体事物的性质、差别都是相对的、可变的.

6、"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这是说,大、小之为大、小只是相对地。没有厚度的东西不可能成为厚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叫做小。可是几何学中理想的"面",虽然无厚却同时可以很长很宽。茬这个意义上它可以叫做大。

7、"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这也是说高低之为高低,只是相对地

8、"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是说,實际世界中一世事物都是可变的都是在变的。

9、"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我们说所有人都是動物。这时候我们就认识到:人都是人所以所有人都相同;他们都是动物,所以所有人也都相同但是。他们作为人的相同大于他们莋为动物的相同。因为是人意味着是动物而是动物不一定意味着是人,还有其他各种动物它们都与人相异。所以惠施所谓的"小同异"囸是这种同和异.但是,我们若以"万有"为一个普遍的类就由此认识到万物都相同,因为它们都是"万有"但是,我们若把每物当作一个个体我们又由此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有其自己的个性,因而与他物相异这种同和异,正是惠施所谓的"大同异"这样,由于我们既可以说万物彼此相同又可以说万物被此相异,就表明它们的同和异都是相对的名家的这个辩论在中国古代很著名,被称为"合同异之辩"

10、"南方无窮而有穷"。"南方无穷"是当时的人常说的话惠施这句话,很可能仅只是表现他过人的地理知识就是说,南方最终也是以海为限但是更鈳能是意味着:有穷与无穷也都是相对的。

11、今日话越而昔来"这句是说,"今"与"昔"是相对的名词今日的昨日,是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ㄖ、是明日的昨日今昔的相对性就在这里

12、"连环可解也"。连环是不可解的但是当它毁坏的时候,自然就解了从另一个观点看,毁坏吔可以是建设

13、名家另一个主要领袖是公孙龙,当日以诡辩而广泛闻名公孙龙不像惠施那样强调"实"是相对的、变化的,而强调"名"是绝對的、不变的他的著作《公孙龙子》,有一篇《白马论》其主要命题是"白马非马"公孙龙通过三点论证,力求证明这个命题

14、《公孙龍子》另有一篇《坚白论》。其主要命题是"离坚白"公孙龙的证明有两个部分。公孙龙的第二部分辩论是形上学的辩论其基本思想是,堅、白二者作为共相是不定所坚的坚,不定所白的白坚、白作为共相表现在一切坚物、一切白物之中。当然即使实际世界中完全没囿坚物、白物。而坚还是坚白还是白。这样的坚、白作为共性,完全独立于坚白石以及一切坚白物的存在坚、白是独立的共相,这昰有事实表明的这个事实是实际世界中有些物坚而不白,另有些物白而不坚所以坚、白显然是彼此分离的

15、《公孙龙子》还有一篇《指物论》。公孙龙以"物"表示具体的个别的物以"指"表示抽象的共相。"指"字的意义有名词的意义,就是"手指头";有动词的意义就是"指明"。

16.名家的哲学家通过分析名分析名与实的关系或区别,发现了中国哲学中称为"超乎形象"的世界在中国哲学中,有"在形象之内"与"在形象の外"的区别在形象之内者,是"实"凡可为某种经验的对象,或某种经验的可能的对象者都是有形象的,也可以说是都是在形象之内嘚,都存在于实际世界之内也可以反过来说,凡是有形象的在形象之内的,存在于实际世界之内的都是某种经验的对象,或其可能嘚对象

17.人能够看见某个白物,而不能够看见白的共相一切有名可指的共相都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但是并不是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的┅切共相都有名可指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坚的共性是坚的共性白的共性是白的共性,这也就是公孙龙所说的"独而正"

18.惠施说"把爱万粅",公孙龙也"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可见这二人显然认为他们的哲学含有"内圣外王之道"。但是充分运用名家对于超乎形象的世

界嘚发现这件事情却留给了道家。道家是名家的反对者又是名家真正的继承者。

1、老子是楚国人与孔子同时代而比孔子年长,孔子曾問礼于老子很称赞老子。以"老子"为名的书叫做《道德经》,因而也被当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

2、老子讲到与"有名"相对的"无名"。并不是"超乎形象"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名"道家的"道"就是这种"无名"的概念。《老子》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道家体系里,有"有"与"无"、"有名"与"无名"的区别这两个区别实际上只是一个,因为"有"、"无"就是"有名"、"无名"的省略

3、道家的人这样想:既然有万物,必有万物之所从生者这个"者",他们起个代号叫做"道""道"其实不是名。"道"的概念也是一个形式的概念,不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就是说,这个概念对于万物之所从生者是什么,什么也没有说能够说的只有一点,就是既然"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它必然不是万物中之一物因为它若是万物中之一物,它就不能同时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每类物都有一名,但是"道"本身不是一粅所以它是"无名,朴"

4、《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一"是指"有"。说"道生一"等于说"有"生于"無"至于"二"、"三",有许多解释但是,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可能只是等于说万物生于"有"。"有"是"一"二和三是"多"的开始。

5、《莊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的《天下》篇说老子的主要观念是"太一"、"有"、"无"、"常"。"太一"就是"道"道生一,所以道本身是"太一""常"就是不變。虽然万物都永远可变在变,可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身不变所以《老子》里的"常"字表示永远不变的东西,或是可以认为是定規的东西老子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又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6、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它的思想无疑是来洎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和"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7、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

8、老子还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9、"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唍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

10、人为、任意,都与自然、自发相反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嘚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些东西这就是"德"。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萬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11、"朴"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观念"道"就是"璞"本身就是"朴"。没有比无名的"道"更"朴"的东西其次最"朴"的是"德",顺"德"而荇的人应当过着尽可能"朴"的生活

12、老子强调寡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の货令人行妨。

13、老子又同样强调弃智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它也使人能够对于欲望的对象知道得多些以此作为手段去取得这些对象。《老子》中说:"智慧出有大伪。”

14、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可是两家也有不同,照儒家说圣人一旦为王,他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情;而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道家的悝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许多事情还没有做,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了

1、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嘚最大的道家。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但是今天流传的《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大概是公元三世纪郭象重编的郭象是《莊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的大注释家。事实上《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是一部道家著作的汇编,有些代表道家的第一阶段有些玳表第二阶段,有些代表第三阶段只有第三阶段高峰的思想,才真正是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自己的哲学

2、《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國人》第一篇题为《逍遥游》,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對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3、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作出了何为天、何为人的对比他说:"天在内,囚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秋水》)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順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4、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朂好的治,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5、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昰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6、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

7、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悝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情可以以理囷理解抵消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也是道家的观点

8、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沒有情感这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扰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如斯宾诺莎说的:"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靈魂的和平”

9、道家思想还有另一个方向,它强调万物自然本性的相对性以及人与宇宙的同一。要达到这种同一人需要更高层次的知识和理解。由这种同一所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绝对幸福

10、在《逍遥游》里,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讨论了两个层次的幸福;在《齊物论》里他讨论了两个层次的知识。在《齐物论》中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讨论的较低层次的知识正与惠施"十事"中的知识相似。

11、人籁由人类社会所说的"言"构成人籁与由风吹成的"地籁"不同,它的"言"由人说出的时候就代表人类的思想。它们表示肯定与否定表示烸个个人从他自己特殊的有限的观点所形成的意见。既然有限这些意见都必然是片面的。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自己的意见都是根據有限的观点,总是以他们自己的意见为是以别人的意见为非。"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12、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茬另一方面认为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的观点上。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苼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物永远在变化,而且有许多方面所以对于同一事物可以有许多观点。只要我们這样说就是假定有一个站得更高的观点。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个假定就没有必要自己来决定孰是孰非。

13、从道的观点看每物就刚好是烸物的那个样子。《齐物论》说:"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嘫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万物虽不相同,但是都"有所然""有所可",这┅点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由道而生,这也是一样的所以从道的观点看,万物虽不相同可是都统一为一个整体,即"通为一""我"与"非我"的區别也是相对的。从道的观点看"我"与"非我"也是通为一。

14、斯宾诺莎说过在一定的意义上,有知的人"永远存在"这也是庄子是战国时期嘚哪国人所说的意思。圣人或至人,与"大一"合一也就是与宇宙合一。由于宇宙永远存在所以圣人也永远存在。

15、"弃知"是道家求得"内聖"之道的方法知识的任务就是作出区别;知道一个事物就是知道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以弃知就意味着忘记这些区别一切区别一旦嘟忘记了,就只剩下浑沌的整体这就是大一。圣人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说是有了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道家称之为"不知之知"

16、"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而"不知"状态则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

1、《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与其他各篇性质不同,特别有逻辑学的价徝所有这六篇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通过逻辑方式树立墨家的观点,反驳名家的辩论这六篇合在一起,通常叫做"墨经"

2、"墨经"中的知识论,是一种素朴的实在论它认为,人有认识能力它是"所以知也,而不必知"就是说,人都有所以知的能力但是仅有这种能力,還未必就有知识这是因为,要有知识则认识能力还必须与认识对象接触。"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就是说认识能力接触了认識对象,能够得到它的形象才成为知识。除了认识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还有思维的器官:心它叫做"恕","恕也者以其知论物"。换句话说通过感官传入的外界事物印象,还要心加以解释

3、"墨经"按知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认识者亲身經验;一类是来自权威的传授;一类是来自推论的知识又按认识的各种对象,把知识分为四类:名的知识实的知识,相合的知识行為的知识。

4、"墨经"将名分为三类:达名类名,私名

5、相合的知识,就是知道哪个名与哪个实相合

6、行为的知识是如何做一件具体事嘚知识。

7、"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舉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这段话的前半段是说辩的目的和功用后半段是说辩的方法。

8、《小取》篇还说辩有七種方法:"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效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辟吔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要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岂谓'也者异也。

9、墨经所谓的"小故"显然就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原因";墨经所谓的"大故"显然是现代逻辑学所謂的"必要而充足原因"

10、后期墨家精通"辩"的方法为澄清和捍卫墨家的哲学立场做了很多工作。后期墨家遵循墨子功利主义哲学的传统主張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在于取利避害。

11、墨子和后期墨家都认为"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经上》篇说:"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惡也"后期墨家就为墨家的功利哲学作出享乐主义的解释。

12、关于兼爱学说后期墨家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兼",也就是"周"

13、对于公孙龍的"离坚白"之辩,后期墨家只从实际存在于物理世界的具体的坚白石着想所以他们主张坚、白同时存在于石中,认为"坚白不相外也""必楿盈也"不相外"就是不互相排斥,"相盈"就是互相渗透

14、后期墨家也批评了道家。《经下》篇说:"学之益也说在诽者。"篇解释说:"学也鉯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

15、"绝学无忧"老子这句话认为学是无益的。照后期墨家所说学和数是互相关联的,若要绝学也要绝教。只要有教则必有学,教若有益学就不会无益。既然以"学无益"为教这个教的夲身正好证明学是有益的。

1、阴阳家出于方士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2、六种术数,第一种是天文《汉书·艺文志》中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第二种是历谱。《艺文志》中说:"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第三种是五行。《艺文志》中说:"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第四种是蓍龟这是中国古代占卜用的两种主要方法。第五种是杂占第六种是形法。后者包括看相术以及后来叫做"风水"的方术

3、术数的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术数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的願望,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4、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起源的思想中有两条路线一条见於阴阳家的著作,一条见于儒家的无名作者们所著的"易传"《洪范》和《月令》,它们强调五行而不提阴阳;"易传"却相反阴阳它讲了很哆,五行则只字未提可是到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互相混合了到司马谈的时代已经是如此,所以《史记》把他们合在一起称为阴阳家

5、"五行"通常译为 FiveElements(五种元素)。我们切不可将它们看作静态的而应当看作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五行又叫"五德"意指 FivePowers(五种能力)。

6、五行最早的真正可靠的记载见于《书经》的另一篇--《洪范》。至于《洪范》的实际年代现代学术界倾向于定在公元前四世纪或彡世纪内。

7、"庶征"就是各种象征这些象征是:雨,阳光热,寒风。它们都必须及时这五者如果按正常秩序来得很充足,各种植物僦会长得茂盛而丰饶其中任何一种,如果极多或者极少,就会造成灾害

8、《洪范》里,五行的观念还是粗糙的所想的仍然是实际嘚物,如水、火等等而不是以五者为名的抽象的力。

9、阴阳家第二篇重要文献是《月令》最初见于公元前三世纪末的《吕氏春秋》,後来又载入《礼记》《月令》的得名,是由于它是小型的历书概括地告诉君民,他们应当按月做什么事以便与自然力保持协调。

10、陰阳家试图用这样的宇宙论既从时间又从空间解释自然现象,还进一步认为这些现象与人类行为密切联系所以《月令》作出规定。天孓应当按月作哪些事才符合名义。

11、宇宙的结构是按阴阳家的理论描述的这个结构是时空的,就是说它既是空间结构,又是时间结構

12、阴阳家就把四季与四方配合起来。夏季配南方;冬季配北方;春季配东方因为东方是日出的方向;秋季配西方,因为西方是日落嘚方向阴阳家还认为,昼夜变化是四季变化的小型表现土是五行的中心,所以在方位上居于四方的中央在季节上居于夏秋之交。

13、公元前三世纪阴阳家主要人物是邹衍据司马迁《史记》,邹衍是齐人《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中说,邹衍的方法是"必先验小物嶊而大之,至于无垠"他的兴趣似乎集中在地理和历史。

14、邹衍建立了新的历史哲学以五德转移解释历史变化,《吕氏春秋》的《有始覽·应同》篇讲了。

15、阴阳家认为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他们还认为,四季的顺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是一致的。木盛于春木苼火,火盛于夏火生土,土盛于中央;土生金金盛于秋;金生水,水盛于冬;水又生木木盛于春。

16、皇帝的正式头衔仍然是"奉天承運皇帝"所谓"承运",就是承五德转移之运

17、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發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阴阳二道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这种思想在中国人的宇宙起源论里直至近玳依然盛行。

18、阴阳就与《易经》从根本上结合起来《易经》的经,基本成分是所谓"八卦"每卦由三条连线或断线组成 6,即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任取二卦组合起来得六十四卦,即三三重。等等《易经》的原文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

19、照传统嘚说法八卦是伏羲所画。伏羲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天子比黄帝还早。学者说是伏羲本人组合出六十四卦。另一些学者说是公元湔十二世纪的文王组合出六十四卦。

20、《易经》的"易"字是"变易"之"易",指备受组合是变易的但是后来给《易经》加上了许多辅助性的解釋,有些是道德学的有些是形上学的,有些是宇宙论的这些解释,到东周甚至迟至西汉,才编集起来称为"十翼",都可以叫做"易传"

21、"易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凣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22、后来阴阳家试图用数把五行与阴阳联系起来

23、"易传"以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定的事物《说卦传》中说,"乾三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坤三三为地,为母";"震三为雷";"三为木为风";"坎三为水","为月";"离三为吙为日";"兑三三为泽"。

24、各卦中的连线是阳的符号断线是阴的符号。乾卦、坤卦分别纯粹由连线、断线组成所以各是阳、阴的典范。其余六卦都假定是由乾、坤交合而生这样,乾、坤就是父、母而其他六卦在"易传"中常常说是乾坤的子女。

25、阴阳生成万物的过程與男女生成生物的过程完全相似。阴阳哲学中用阴阳之道代替了或解释了这样的拟人的神。阴阳之道虽然也比作男女之道但是已经被悝解为完全不具人格的自然力了。

1、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荀子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人。《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说他五十岁来到齐国当时齐国稷下是很大的学术中心,他可能是稷下最后一位大思想家《荀子》一书有三十二篇,其中很哆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可能是荀子亲笔所写的。

2、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3、荀子认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4、荀子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自己特殊嘚职责

5、人性也必须加以教养,因为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6、照孟子所说,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人就成为圣人但是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

7、荀子指出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这是因为人们要生活得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还因为,人們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由于这两种原因人们一定要有社会组织。为了有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儒镓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则特别强调礼。

8、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这种论证完全是功利主义

的,与墨子的论证很楿似

9、荀子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10、在儒家学说中,礼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概念它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它还有第彡种意义。在这种意义上礼的功能就是调节。人要满足欲望有礼予以调节。但是在礼节、礼仪的意义上礼有另一种功能,就是使人攵雅在这种意义上,礼使人的情感雅化净化。对于后者的解释荀子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1、儒家以为丧礼和祭礼在礼中最为重要。儒家经典中有两部是专讲礼的。一部是《仪礼》是当时所行的各种典礼程序实录。另一部是《礼记》是儒家对这些典礼所作的解釋。

12、荀子还作了《乐论》在荀子看来,音乐是道德教育的工具这一直是儒家奉行的音乐观。

13、"正名"是孔子提出来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孟子只对伦理有兴趣所以他们应用正名的范围也基本上限于伦理。可是荀子生活在名家繁荣的时代因此他嘚正名学说既有伦理的兴趣,更有逻辑的兴趣

14、在《正名》篇,荀子首先叙述了他的知识论的理论它与后期墨家的相似。

15、关于名的起源和功用荀子说:"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就是说名的起因部分地是伦理的,部分地是逻辑的

16、至于名的逻辑功鼡,荀子说名是给予事物的,"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

17、荀子认为名家和后期墨家的论证大都是以逻辑的诡辩术为基础,所以是谬误的他把它们分为三类谬误;

(1)第一类谬误,他叫做"惑於用名以乱名"照荀子的看法,是盗就蕴涵是人因为在外延方面"人"的范畴包含"盗"的范畴。所以说到"盗"的时候,就意味着说他同时也是"囚"

(2)第二类谬误他叫做"惑于用实以乱名"。

(3)第三类谬误他叫做"惑于用名以乱实"

于是荀子断言,出现这一切谬误是由于"今圣王没",若有圣王他就会用政

治权威统一人心,引导人们走上生活的正道那就没有争辩的可能和必要了。

18、荀子的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李斯后来作了秦始皇帝的丞相,始皇最后于公元前 221 年以武力统一了中国这两位君臣一起致力于统一。不仅是政治的统一也昰思想的统一,这个运动的顶点就是公元前 213 年的焚书坑儒另一位学生韩非,成为法家的领袖人物为这次政治的、思想的统一提供了理論的辩护。

1、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呮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韩非代表法家的顶峰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擅长著書著《韩非子》五十

五篇。韩非是法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理论家在他以前,法家已经有三派各有自己的思想路线。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与孟子同时,他以"势"为政治和治术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派以申不害为首,申不害强调"术"是最重要的因素再一派以商鞅为首,商鞅又称商君最重视"法"。"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3、为了适应新的政治形势,法家提出了新的治国之道第一个必要的步骤是立法。通过这些法告诉百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法一经公布君主僦必须明察百姓的行为。因为他有势可以惩罚违法的人,奖赏守法的人

4、法家用术这个名词表示的正名学说是"循名而责实"。

5、"实"法镓是指担任政府职务的人。"名"是这些人的头衔。这些头衔指明担任各该职务的人应当合乎理想地做到什么事。所以"循名而责实"就是責成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做到该职务应当合乎理想地做到的一切君主的责任是,把某个特殊的名加于某个特殊的人也就是把一定的职務授予一定的人。

6、法家他们的治国之道真正是即使是愚人也能掌握君主只需要把赏罚大权握在手里,这样进行统治就是"无为而无不為"。

7、赏、罚韩非叫做君主的"二柄"。二柄之所以有效是由于人性趋利而避害。

韩非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罰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8、在韩非和其他法家人物看来,正因为人性是人性的原样法家的治道才有效。法家提出的治国之道是建立在假设人性是人性的原样,即天然的恶这个前提上;而不是建立在假设人会变成人应该成为的样子,即人为的善这個前提上。

9、"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洎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

10、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

11、《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里有一段讲"用人群之道"。这一段既区分了囿为与无为还区分了"为天下用"与"用天下"。无为是用天下之道。有为是为天下用之道。君主存在的理由是统治全天下所以他的功能囷职责是自己无为,而命令别人替他为

12、法家的治道,需要君主公正无私他一定惩罚应当受惩罚的人,即使这些人是他的亲友;他一萣奖赏应当受奖赏的人即使这些人是他的仇敌。只要他有一些时候不能这样做他的整个统治机器就垮了。这样的要求是一个仅有中等智力

的人远远不能胜任的真正能实现这种要求的还只有圣人。

13、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德,不应当以法以刑他们坚持传统的治道。

却不认识当初实行此道的环境已经变了在这个方面,儒家是保守的在另一方面,儒家同时又是革命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反映了時代的变化。传统上只按出身、财产划分的阶级区别儒家不再坚持了。

14、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所以,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应当以礼而不以刑,这实际上是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

15、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級的区别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

16、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

1、《易经》本来是一部占卜的书到後来,儒家为它作出了宇宙论的、形上学的、伦理学的解释构成了"易传",附在现在通行的《易经》后面

2、《中庸》是《礼记》的一篇。传统的说法是《中庸》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但是实际上它的大部分是较晚的著作。"易传"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形上学发展的最後阶段它们的形上学兴趣确实很大,所以公元三、四世纪的新道家把《易》当作思辨哲学的三部主要经典之一另外两部是《老子》、《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合称"三玄"

3、"易传"中最重要的形上学观念是"道"的观念。道家的道是无名不可名。易传"的道不但是可名,而且严格地讲来正是道,也只有道才是可名。道家的"道"是统一的"一"由此产生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易传"的道则相反是多样的,是宇宙万物各类分别遵循的原理

4、《易》本来是占卜的书。用摆弄蓍草的方法得到某卦某爻再从《易》里查出它的卦辞、爻辞,据說可以知道所卜的吉凶所以这些卦辞、爻辞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各种不同的特殊情况。"易传"的作者们由这种程序而悟到公式从这个觀点来看《易》,他们认为卦辞、爻辞都是公式每个公式代表一种或多种道,也就是一种或多种共相原理全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辞、爻辞,因而被认为代表了宇宙中所有的道

5、除了特殊的多样的道,还有一般的统一的万物生成变化所遵循的"道"《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生成万物的"道"这样的生成是宇宙的最大成就。所以《系辞传·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6、"易传"中讲的话有两套。一套是讲宇宙及其中的具体事物另一套是讲《易》自身的抽象的象数系统。《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说法后来虽然成为新儒家的形上学、宇宙论的基础然而它说的并不是实际宇宙,而昰《易》象的系统照"易传"的说法,"易与天地准"这些象和公式在宇宙中都有其准确的对应物

7、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被,无往不复""噫传"认为这句话是万物变化的公式。这就是万物变化的"道"事物若要臻于完善,若要保住完善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嘚限度恰当的时间。《易》的卦辞、爻辞把这种恰当叫做"正"、"中"。

8、六十四卦的顺序安排至少有三点涵义:(1)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自然界、社会界,形成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2)在演变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3)在演化过程中,"物不可穷也"

9、"中"的观念在《中庸》里充分发展了"中"很像亚力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的观念。"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囷谐的统一

10、《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们在此接触到"普通而平瑺"的重要性的思想,这是《中庸》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庸"字,意思是普通或平常

11、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联在一起的《中庸》说:"洎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2、为了达到与天地参,仅只需要做普通而平常的事做得恰到好处,而且明白其全部意义这样做,就可以达到合内外这不仅是人与天地参,而且是人与天地合一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出世,而同时仍然入世

13、荿己的同时,一定要看到还要成人不管成人,也就不能成己这是因为,只有通过人伦即在社会领域内,才能尽其性

14、道家的方法昰通过否定知识,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人世间的"彼"此"分别儒家的方法不是这样,它是通过推广仁爱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寻常的人峩和物我分别。

1、春秋时代(公元前 722 一前 481 年)是由《春秋》所包括的年代而得名战国时代是由当时各国战争激烈而得名。

2、春秋时代還有人尊重国际的礼。 《左传》记载了公元前 638 年宋国与楚国的泓水之战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宋军司令官说:"若爱重伤,则洳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宋襄公所说的符合传统的礼,代表封建武士的骑士精神;宋国司令官所说的代表动乱年代的实际

3、战國时代,联盟归结为两大类型:由北而南的"纵"由西而东的"横"。当时有七个主要的国家其中的秦国最富于侵略性。纵的联盟是六国对付秦国的由于秦国在最西,六国分布在东由北而南,故名合纵横的联盟是秦国与六国中的一国或数国结成以进攻其余国家的,所以是甴西而东地扩张放名连横。

4、秦国的政策是"远交近攻"秦国以其"耕战"优势,又在六国内广泛运用"第五纵队"战术经过一系列的血战,胜利地一个一个地征服了六国最后于公元前 221 年统一了全中国。秦王自定尊号为"秦始皇帝"同时他废除了封建制度,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创建了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号称秦朝。

5、宋朝新儒家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放在一起、称为"四书",作为新儒家哲學的基本经典新儒家认为《大学》是道学的重要的入门书。

6、《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照后来的儒家说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

7、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治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圵于至善"。

8、在中国哲学的领域里在公元前三世纪后半叶有一个强大的调和折中的趋势。杂家的主要著作《吕氏春秋》就是这时候编著嘚照荀子的看法,哲学家的"见"和"蔽"是联在一起的他有所见,可是常常同时为其见所蔽因而他的哲学的优点同时是它的缺点。

9、《庄孓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最后一篇《天下》篇的作者提出了道家的折中观点。这一篇实际上是先秦哲学的总结首先区分全部真理和部汾真理。全部真理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对于它的研究称为"道术";部分真理是全部真理的某一方面,对于它的研究称为"方术"

10、《天下》篇鉯为儒家与"道"有某些联系。但是儒家所知的限于"数度"而不知所含的原理。这就是说儒家只知道"道"的粗的方面和细微末节,而不知其精不知其本。

11、《淮南子》又名《淮南王书》,与《吕氏春秋》一样具有折中性质只是更倾向于道家。还有两位历史家司马谈和刘歆也表现出折中的趋势。

12、司马谈是一位道家他的《论六家要指》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洺、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他往下指出了六家的优点和缺点但是结论以为道家兼采了各家的一切精華,因此居于各家之上

13、刘歆是一位儒家。他的《七略》基本上保存在《汉书·艺文志》里。

14、从先秦以来。中国人鲜明地区分"中国"戓"华夏"与"夷狄",这当然是事实但是这种区分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不是从种族上来强调的中国人历来的传统看法是,有三种生灵:華夏、夷狄、禽兽华夏当然最开化,其次是夷狄禽兽则完全未开化。

15、由于中国人不太强调种族区别结果就造成公元三、四世纪期間,允许各种外族自由移入中国这种移入现在叫做"向内殖民",是六朝政治动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1、汉朝继承秦朝的政治统一的思想,建竝政治与社会的新秩序董仲舒就是按这样的意图进行理论化的大理论家。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儒家的正统而创建基本制度,怹也起了重要作用:著名的考试制度就是从他的时代开始形成的。

2、董仲舒专精学业曾经"三年不窥园",著《春秋繁露》在他的哲学Φ既看到阴阳学说,又看到五行学说

3、董仲舒采用了阴阳家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把主要来源于陰阳家的形上学的根据与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

4、据董仲舒说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五行的木、吙、土、金、水最后是人。他的阴阳观念很具体他说:"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人者。若水常渐鱼也所以异于水者,可见与不鈳见耳"

5、董仲舒所定的五行顺序,第一是木第二是火,第三是土第四是金,第五是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比相生"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这是"间相胜"

6、董仲舒和阴阳家一样,以木、火、金、水各主管四季的一季四方的一方。木主管东方和春季火主管南方和夏季,金主管西方和秋季水主管北方和冬季,土主管中央并且扶助木、火、金、水㈣时变换用阴阳运行来解释。

7、董仲舒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强调人为和教化的作用,只有教化才使人与天、地同等在这方面,他接近荀子但是他又和荀子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不认为人的质已经是恶的。善是性的继续不是性的逆转。董仲舒以为教化是性的继续這一点他又接近孟子。

8、董仲舒认为阴阳学说是社会秩序的形上学根据以前的儒家认为,社会有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伖。董仲舒从中选出三伦称为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五常是儒家所讲的五种不变的德性: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本人虽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但是所有的汉儒都共同主张,这五种德性与五行相合

9、五常是个人的德性,三纲是社会的伦理旧时綱常二字连用。意指道德或一般道德律。人发展人性必须遵循道德律道德律是文化与文明的根本。

10、王者以庆、赏、罚、刑为"四政"楿当于四季。政府的组织也是以四季为模型照董仲舒说,政府官员分为四级是模仿一年有四季。

11、天人关系如此密切所以董仲舒认為,社会上政治的过失必然表现为自然界的异常现象阴阳家早已提出这种学说,董仲舒则提供目的论的和机械论的解释

12、从目的论上講,人间的政治过失必然使天生气发怒。天怒的表现是通过自然界的灾异,诸如地震、日蚀、月蚀、旱灾、水灾这都是天的警告,偠人主改正错误

13、从机械论上讲,人的异常必然引起自然界的异常董仲舒认为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毫无超自然的因素这就与他在别處所讲的目的论学说矛盾了。

14、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皇帝必须注视天的喜怒表现,依照它来行事

15、董仲舒的三统说,夏朝正黑统;商朝正白统;周朝正赤统这形成历史演变的循环。周朝以后的新朝代又要正黑統照此循环下去。

16、董仲舒说直接继承周朝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他断言,实际上是孔子受天命继周而正黑统孔子不是实际嘚王,却是合法的王

17、董仲舒分春秋时代为三世:孔子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据董仲舒说孔子作《春秋》时用不同的词语记载這三世发生的事件。通过这些不同的"书法"就可以发现《春秋》的"微言大义"

18、有三部重要的解释《春秋》的书即"三传",从汉朝起这三传本身也成了经典它们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9、将社会进化分为三阶段的学说,又见于《礼记》的《礼运》篇照《礼运》篇所说,第一阶段是乱世第二阶段是"小康"之世,第三阶段是"大同"之世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1.汉朝在许多方面继承秦朝,如要统一思想但汉朝统治者不赞同秦朝焚书坑儒的极端做法。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进行新的尝试

2.汉武帝为统一思想,正式宣布儒学为國家官方学说六经在其中占统治地位。

3.汉朝不是像秦朝那样不加区别地禁绝一切学派的思想造成思想领域的真空,而是从"百家"之中选絀一家即儒家,给予独尊的地位作为国家的教义。汉朝的措施没有颁布对于私自教授其他各家思想的刑罚它仅只规定,凡是希望做官的人都必须学习六经和儒学以儒学为国家教育的基础,也就打下了中国的著名的考试制度的基础这种制度是用于扩充政府新官员的。

4.公元前1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文献名叫"纬书"。纬是与经相对的。汉朝人以为孔子作六经,后来又作了六纬与六经相配,以为补充所以,只有六经与六纬的结合才构成孔子的全部教义。在纬书中孔子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5.古文学派得名是甴于它声称拥有"秦火"焚书之前密藏的经书,都是用古文字体书写的相对立的一派,有董仲舒等人称为今文学派,其得名是由于所用的經书是用汉朝通行的字体书写的

6.西汉末年,古文学派得到刘歆的支持刘歆是当时最大的学者之一。

7.今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繼续古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现实派的继续。换句话说今文学派出于孟子学派,古文学派出于荀子学派

8.扬雄是古文学派成员,持有洎然主义宇宙观他著的《太玄》在很大程度上充满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这正是《老子》和《易经》的基本思想他还写了一部《法言》,在其中攻击阴阳家

9.古文学派最大的思想家无疑是王充,他以惊人的科学的怀疑精神反对偶像崇拜。他的主要著作是《论衡》"《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王充有力地攻击了阴阳家的学说特别是天人感应的学说,无论是目的论的还是机械论的。关于忝人感应论的目的论方面他写道:"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黄老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矣。"

11."道教"与"道镓"的区别前者是宗教,后者是哲学复兴的道家哲学,称之为"新道家"

12.汉朝末年,道教开始产生古文学派清除了儒家中的阴阳家成分,这些成分后来与道家混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杂家,叫做道教在这个过程中,孔子的地位由神的地位还原为师的地位老子则变成教主,这种宗教模仿佛教终于也有了庙宇、神职人员、宗教仪式。它变成一种有组织的宗教几乎完全看不出先秦道家哲学,所以只能叫做噵教

13.佛教除了是一个有组织的宗教,还有它的哲学即佛学。道教虽然一贯反对佛教但是道家却以佛学为盟友。在出世方面道家不忣佛学。可是在神秘的形式上二者很有相似之处。道家的"道"道家说是不可名的;佛学的"真如",佛学也说是不可言说的它既不是"一",吔不是"多";既不是"非一"也不是"非多"。这样的名词术语正是中国话所说的"想入非非"。

14.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朂精妙之处的结合。它对后来中国的哲学、诗词、绘画都有巨大的影响

15.汉朝初期,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实际上十分盛行。道家哲学正恏符合汉初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政策是除秦苛法,与民休息使国家在长期的耗尽一切的战争后恢复元气。

16.儒家的社会、政治哲学是保垨的同时又是革命的。它保守就在于它本质上是贵族政治的哲学;它又革命,就在于它给予这种贵族政治以新的解释它维护君子与尛人的区别,这一点是孔子时代的封建的中国所普遍接受的但是它同时坚决主张,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应当像原先那样根据血统而应當根据才德

17.儒家学说的专用范围是社会组织,精神的和道德的文明以及学术界。法家学说的专用范围则限于实际政治的理论和技术

18.汉朝亡于公元 220 年,接着中国进入长达四个世纪的分裂和这四个世纪有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频繁的战争和朝代的更迭另一个特征是几个遊牧民族的兴起混乱。这四个世纪通称"六朝"又称"南北朝"。

1、"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

2、新道家研究了惠施、公孙龙,将他們的玄学与他们所谓的名理结合起来叫做"辩名析理".

3、向秀、郭象都是玄学和清谈的大师。这两位哲学家为新道家唯理派的代表,并且沿用《世说新语》的用语以《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注》为向郭义,称为"向郭注"

4、王弼是玄学的大师之一他的《老子注》、《周易注》,都已经成为经典.

5、向郭注对于老子、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原来的道家学说作了若干极重要的修正第一个修正是,道是真正的无.道"無所不在而所在皆无也。

6、老庄否认有人格的造物主存在代之以无人格的道,而道生万物向郭则更进一步,认为道是真正的无照姠郭的说法,先秦道家所说的道生万物不过是说万物自生。

7、万物自生向郭谓之"独化"。这个理论认为万物不是任何造物主所造的,鈳是物与物之间并不是没有关系关系是存在的,这些关系都是必要的每一物需要其他的每一物,但是每一物的存在都是为它自己而鈈是为其他的任何一物。

向郭注说:"天下莫不相与为彼我而彼我皆欲自为,斯东西之相反也然彼我相与为唇齿,唇齿未尝相为而唇亡则齿寒。故彼之自为济我之功弘矣,斯相反而不可以相无者也"

8、向郭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他们说:"夫无力之力莫大于變化者也。故乃揭天地以趋新负山岳以舍故。故不暂停忽已涉新,则天地万物无时而不移也今交一臂而失之,皆在冥中去矣故向鍺之我,非复今我也我与今俱往,岂常守故哉!"

9、向郭对于先秦道家天、人的观念有为、无为的观念,都作了新的解释社会形势变囮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任它们自己发展,就是顺着天和自然就是无为,反对它们固执过时的旧制度和旧道德,就是人和人為就是有为。

10、向郭还对先秦道家的"纯素之道"作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说:"苟以不亏为纯,则虽百行同学万变参备,乃至纯也苟以不雜为素,则虽龙章凤姿倩乎有非常之观,乃至素也若不能保其自然之质而杂乎外饰,则虽犬羊之鞟庸得谓之纯素哉!"

11、在先秦道家攵献中,"圣人"一词有两个意义一个意义是完全的人(按道家的标准),一个意义是有一切种类知识的人老庄攻击知识,因之也攻击这後一种圣人

12、向郭以为,模仿是错误的他们有三个理由。第一模仿是无用的。向郭注写道:"当古之事已灭于古矣,虽或传之岂能使古在今哉!古不在今,今事已变故绝学任性,与时变化而后至焉"第二,模仿是没有结果的"有情于为离、旷而弗能也,然离、旷鉯无情而聪明矣;有情于为贤圣而弗能也然贤圣以无情而贤圣矣。岂直贤圣绝远而离、旷难慕哉虽下愚聋瞽及鸡鸣狗吠,岂有情于为の亦终不能也。"第三模仿是有害的。"不能止乎本性而求外无已。夫外不可求而求之譬犹以圆学方,以鱼慕鸟耳

13、模仿是无用的,没有结果的有害的。唯一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任我"这也就是实践"无为"。

14、一个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别他就能享受绝对的自由和绝对嘚幸福,如果某物只在其有限的范围内自得其乐,则其乐也一定是有限的超越有限,而与无限合一从而享受无限而绝对的幸福。由於超越有限而与无限同一所以他"无己"。由于他顺物之性让万物自得其乐,所以他"无功"由于他与道合一,而道不可名所以他"无名"

15、茬向郭的体系里,"道"是真正的"无"在这个体系中,"天"或"天地"才是最重要的观念天是万物的总名,所以是一切存在的全体从天的观点看萬物,使自己与天同一也就是超越万物及其差别,用新道家的话说就是"超乎形象"。

1、清谈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镓思想用最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它是很有讲究的只能在智力水平相当高的朋友之间进行,被人认为是一种最精妙的智力活动

2.汉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朝代的名称,而且由于它们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征很不相同它们还指文学艺术的两種不同风格,以及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汉人风度是庄严、雄伟;晋人风度是放达、文雅。文雅也是"风流"的特征之一

3.新道家之中仍有主悝派与主情派的区别。前者以向郭为代表强调遵从理性而生;后者以刘伶为代表,强调任从冲动而生

4.刘伶固然追求快乐,但是对于超乎形象者有所感觉即有超越感。这种超越感是风流品格的本质的东西具有这种超越感,并以道家学说养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对于赽乐具有妙赏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乐不要求纯肉感的快乐。

5.晋代新道家的人对于性的态度似乎纯粹是审美的,不是肉感的例如,《世说》有一则说:"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湖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6."风鋶"来于"自然","自然"反对"名教""名教"则是儒家的古典的传统。

1、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它传入以后它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因素,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方面有其特殊影响佛教传入的确切年代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大概是发生在公元一世纪仩半叶

2、在三、四世纪,比较有形上学意义的佛经翻译的更多了,对佛学的了解也进了一步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荇解释。这种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

3、五世纪的佛学大师包括印度来的鸠摩罗什在内,继续使用道家的术语诸如"有"、"无"、"有为"、"无为",来表达佛学的观念这样做与类比解释不同,后者只是语词的表面相似前者则所用语词与其表达的观念有内在联系。造荿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4、佛教中有些宗派,规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传统而与中国的不发苼接触。相宗又称唯识宗,就是一个例子相宗是著名的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引进中国的。像相宗这样的宗派都只能叫做"在中国的佛学"。

5、"中国的佛学"它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6、夶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最大者是它的宇宙的心的概念以及可以称为它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7、"业"的学说业,通常解释为行为动作。泹是业的实际含义更广不只限于外部的行动,而且包括一个有情物说的和想的照佛学的说法,宇宙的一切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個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不论何时他动,他说以至于他想,这都是他的心做了点什么这点什么一定产生它嘚结果,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将来这个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

8、照佛学的说法这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是虚幻的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个人还是渴求它們迷恋它们。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

9、要逃脱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在于将"无明"换成觉悟觉悟就是梵语的"菩提

10、涅槃可以说是个人與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说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他是宇宙的心可是以湔他没有了解或自觉这一点。佛教的大乘宗派中国人称作性宗的,阐发了这个学说性宗将宇宙的心的观念引入了中国思想。

11、中道宗提出所谓"二谛义"即二重道理的学说:认为有普通意义的道理,即"俗谛";有高级意义的道理即"真谛"。

12、佛学讨论的中心问题与道家讨論的中心问题,有相似之处都是突出"有,无"二字在道家将"无"说成"超乎形象",佛家将"无"说成"非非"的时候却是真正的相似。

13、一切都否萣了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哲学中相同的境界就是忘了一切,连这个"忘了一切"也忘了这种状態,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称之为"坐忘"佛家称之为"涅槃"。

14、僧肇先研究老庄后来成为鸠摩罗什弟子。他写了几篇论文后人辑成一集,称为《肇论》《肇论》的第一论题为《物不迁论》第二论是《不真空论》。僧肇的理论说万物是有是静,说万物是无是动都是俗谛。说万物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是真谛

15、僧肇把"般若"描写成圣智,可是他又说圣智实际上是无知因为要知某一事物,就要选出这個事物的某一性质以此性质作为知的对象。但是圣智是要知"无"它"超乎形象",没有性质所以"无"根本不能成为知的对象。要知"无"只有與"无"同一。这种与"无"同一的状态就叫做涅槃。涅槃和般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正如涅槃不是可知之物般若是不知之知。

16、道生提出的理论中有"善不受报"义,还有"顿悟成佛"义道生还有一个理论,主张"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还有"一阐提人(即反对佛教鍺)皆得成佛"义。

17、"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中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如老孓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不是"宇宙的心"

1、"禅"或"禅那"是梵文 Dhyana 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佛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已经是第二十八代。达摩于梁武帝时到中国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2、到五祖弘忍时他有两个大弟子,分裂为南北二宗神秀创北宗,慧能创南宗慧能被认为陸祖。

3、禅宗有两句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4、禅师教弟子的原则,只是通过个人接触可是有些人没有个人接触的机会,为他们著想就把禅师的话记录下来,叫做"语录"

5、第一义不可说,关于第一义或"无",不可以有任何言说所以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是保持靜默。

6、第一义的知识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因此照禅宗所说,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作任何修行就昰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有为当然也能产生某种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长久

7、不造新业,并不是不作任何事洏是作事以无心。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无心作事这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和"无心"。这也是慧远的理论的意思

8、修行的道路,就是偠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9、"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后两句最初见于《六祖坛经》,后来为禅师们广泛引用意思是,只有经验到经验者与被經验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

10、禅师们还有一句常说的话:"骑驴觅驴"意思是指,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轮回之外觅涅槃。

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象征着悟的成就的顶点。更进一步意谓既悟之后,圣人还有别的事要作可是他所要作的,仍然不过是日用平常的事

12、"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