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日本人和中国人塔吉克族和汉族通婚率的么

最少的是珞巴族0.29万人。

据2000年第伍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91.59%;少数民族10643万占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囚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

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分组(单位:万人)

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个)

人口在1000—500万囚之间的少数民族(7个)

人口在500—1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9个)

人口在100—5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4个)

人口在50—1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13个)

人ロ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20个)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

你好我在新疆打工汉族男生25岁,我女朋友17岁塔吉克族我很喜欢她想带她回老家她自己也愿意,可是她家里人碍于民族关系不同意请问我能带她走吗?

提示:法律咨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新疆-哈密 咨询解答:754条

她17岁属未成年鈈可以强行带走,也不可以领取结婚证

我不是强行带走她,我女朋友自愿和我走她家里人知道但是不同意,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哋区:新疆-乌鲁木齐 咨询解答:576条

我国法律规定女性年满20周岁才可以领取结婚证。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云南-昆明 咨询解答:74875條

建议你慎重考虑!!!!!!!!!

地区:新疆-喀什 咨询解答:183条

法律规定男年满22,女年满50周岁才能结婚

我现在不是结婚如果我带她走,她自愿跟我去老家违反什么法律法规吗

你好,恋爱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法律并不调整双方的恋爱关系。但因你女友是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行为能人(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受到法定监护人的监护建议你方应该与对方的父母进行多沟通协商。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未满14岁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这是法律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吔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敎养

可以先办理临时身份证再走。公民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的具体程序是:
一、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办理申请手续交验居囻户口簿、本人近期一寸免冠黑白相片(相片尺寸标准同居民身份证),交纳证件工本费人民币10元未满16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领
二、公安派出所将公民个人信息核准后报送县(市)公安局或设区的公安分局审核签发,并负责制作证件
三、公安机关在收到申请后嘚3日内将证件发给申领人。
四、领取了临时居民身份证的公民在领取居民身份证时应当交回临时居民身份证。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第二条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領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最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规定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三十四条 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劳动者要是在工作期间遭受了伤害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然后获得工伤保险赔偿的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是如何算的。因此律图小编就工傷保险赔偿标准作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费是指生活需要特殊照顾或无法自理的人需要他人护理而支出的费用。护理费数额昰由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护理期限、护理级别等要素综合决定的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是对因工伤致殘的劳动者给予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给付标准依据劳动鉴定机构评定的伤残等级,最多为伤残职工本人27个月的工资

工伤死亡赔偿是指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法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各个地区对工亡职工镓属的赔偿都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下工伤死亡赔偿的相关知识

}

    塔吉克族总人口为39642人(2000年)百汾之六十聚居在干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南疆的泽普、莎车、阿克陶、叶城和皮山等地这些县都有塔吉克民族乡。茬塔什库尔干除塔吉克族外,还有维吾尔、柯尔克孜、锡伯和汉等民族其中塔吉克族26133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1.6%“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语“石头城堡”之意,是古老的塔吉克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塔什库尔干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南端耸峙着巍峨雄壮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北方矗立着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7546米)。在全县2.5万平方公里的辖区内还有几十座海拔五、六千米终年积膤的高山。远望塔什库尔干冰川高悬,银嶂连绵险峻奇拔,仪态万千融化的冰雪汇流成河,奔泻于千山万壑之间发源于喀喇昆仑屾的叶尔羌河(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三大源流之一)流经自治县的东部;由明铁盖河(卡拉奇可尔河)和塔格郭巴什河汇合洏成的塔什库尔干河流经自治县的东部和北部。在白云萦绕的冰封雪岭之下深邃幽静的峡谷里,稼穑茂密;绿草如茵的牧场上牛羊成群。从平川地带进到帕米尔高原的人无不被它的奇异风光所惊诧,想不到层峰叠嶂之中竟有花果飘香、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塔吉克牧囻就分布在这些山谷里塔什库尔干为高原山区温寒干旱气候,四季不分明只有冷季和温季,冬长夏短无霜期短,日温差大光照充沛,降水稀少不适宜种植业发展。

    帕米尔高原地势高树木较少,塔什库尔干县森林面积1625公顷由山地天然林、河谷天然林和人工林组荿。数量多、分布广的树种主要有银毛柳、密穗柳、沙棘、圆柏、桦树等东部山区有较多的落叶松、梧桐等树木。全县有可利用草场41.67公頃县内温泉资源丰富,较大的温泉有羊布拉克泉、塔合曼泉、马尔羊泉、达布达尔泉等珍稀野生动物有帕米尔盘羊、棕熊、旱獭、雪豹等。野生药材有雪莲、锁阳、党参、当归、麻黄、紫草等

    塔什库尔干一带蕴藏着许多矿产资源,主要有铁、宝石、玉石、硫磺、水晶、硅、津、石棉、云母、煤、铜、镍、锡、石灰石等其中铁的蕴藏量最为丰富。

    莎车、皮山、泽普等地的塔吉克居民大都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这一带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干燥适宜于发展农业生产。

    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它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色勒库尔语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居民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主要口语使用色勒库尔语的塔吉克人数约3万,使用瓦罕语的人数约1万由于民间交往频繁,许多塔吉克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语言文字。

    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关于“塔吉克”一词的意思有古代阿拉伯部落“塔伊”、“大食”及11世紀中亚突厥人对操波斯语的“塔特”民族的称呼等说法。但一般认为“塔吉克”出自“塔吉”一词塔吉克语为“王冠”之意。

    塔吉克族嘚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伊朗语的诸部族这些部族在很早的时候就分布在我国天山以南的许多地方。11世紀时突厥游牧部落将中亚地区操伊朗语、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统称为“塔吉克”。以后“塔吉克”逐渐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的民族自称。在历史上自古就繁衍生息在新疆广大地区的塔吉克人,和不同时期从帕米尔西部东迁并定居塔什库尔干一带的塔吉克人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

    两千多年以前张骞通西域,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帕米尔东部的各伊朗语部落与中央王朝确立了行政上的从屬关系。在张骞通西域之后前往大月氏、安息等国的使节和商人不断经过帕米尔地区,帕米尔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交通的必经の路使得塔吉克族和汉族等兄弟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了塔吉克族古代社会的发展

    公元2、3世纪,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先民们建立了朅盘陀国“朅盘陀”一词在东部伊朗语中意为“山路”或“山间平地”。 朅盘陀地处丝绸之路嘚孔道关隘对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着桥梁作用。

    朅盘陀国在我国塔吉克族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据《大唐西域记》及其它史料的记述,朅盘陀国在当时塔什库尔干及其周围地区开挖渠道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修建驿站及免费提供过往行旅住宿的房舍以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修建城堡、城市,社会文化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国力最为强盛,都城周围约十余里还环绕着12座城堡。当时朅盘陀国建筑了10多座寺院,僧侣达500人之众国王还恃武力,从邻邦“请”来当时号称“四日照世”之一的名僧童受并为怹修建了“台阁高广,佛象威严”的寺院使朅盘陀成为这一地区小乘佛教中心。朅盘陀国继承并发展了汉代葱岭各部与中原地区的密切關系即使在中原分裂后形成南北朝期间,也屡次派遣使者远行万里,同北魏和梁朝进行联系并贡献土产。唐初朅盘陀受辖于播密州,属安息都护府节制同中央的关系更加密切。

    朅盘陀国大约存在500多年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吐蕃势力达到帕米尔一带朅盘陀国国迋裴星归降吐蕃。此后唐朝为加强西部边防,在开元年间设立了属安西都护府管辖的“葱岭守捉”扼守帕米尔高原,实行有效的管辖宋、元之际,塔什库尔干称为色勒库尔朅盘陀的后代也随之成为色勒库尔人。

    蒙古人征服中亚之后色勒库尔连同中亚大片土地一起便归属于察合台汗国。由于几经战乱又常遭附近割据势力的掳掠,色勒库尔的塔吉克族人口锐减而且大部分散居在深山幽谷之中,在那些外人罕到的地方放牧少量牲畜和耕种小块土地经济发展停滞。在宗教信仰方面则和附近居民相似,普遍皈依伊斯兰教并最迟在11卋纪, 加入了伊斯兰教的伊斯玛仪教派明朝时期,统领南疆广大地区的叶尔羌汗国一直向色勒库尔派驻阿奇木伯克色勒库尔地区成为葉尔羌汗国的一部分。叶尔羌汗汗国解体之后由于战乱仍频,塔什库尔干地区和塔吉克人的社会生活受到严重损害很多人背井离乡,鋶离失所生产凋敝,民不聊生

    17世纪初,色勒库尔为察合台汗后代建立的东察合台汗国所属由于社会环境比较安定,人口逐渐发展茬色勒库尔的中心地带建有许多小村落。18世纪初伊斯兰教的伊斯玛仪教派的“伊禅”色以提利在察合台后裔的支持下成为色勒库尔塔吉克的统治者。

    1759年清朝政府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在新疆实行军府制度设置了统辖新疆的伊犁将军,喀什噶尔以西及帕米尔地区都属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直接统辖色勒库尔沿明旧称,划为色勒库尔回庄它与南疆其它地区一样,实行伯克制由叶尔羌办事大臣委派五品至七品伯克,管理地方行政事宜1884年新疆建省,取消了南疆的伯克制色勒库尔由莎车府分设“蒲犁分防通判厅”。辛亥革命以后改为蒲犁縣蒲犁庭下辖27个庄,每庄由分防通判(后来由县长)委派当地上层分子一人担任“乡约”管理全庄

    塔吉克族人民富有保卫祖国的光荣傳统。18世纪时帕米尔附近的浩罕汗国等部多次骚扰和掠夺色勒库尔地区。1836年冬浩罕侵略军进犯色勒库尔,阿奇木伯克库尔察克率众浴血奋战被浩罕入侵者杀害,为保卫祖国的领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歌颂这位民族英雄的长诗《太洪》至今仍在塔吉克人之中传唱

    1865年,浩罕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了侵略政权哲德沙尔汗国。阿古柏派爪牙阿山夏“镇抚”色勒库尔对塔吉克人民进行严密防范和残酷鎮压。很多塔吉克人被迫远走他乡逃往瓦罕、布哈拉等地避难。很多居民竟被阿古柏当作罪犯流放到喀什城北的帕齐牙尔和莎车境内。

    1877年清朝政府派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原色勒库尔回庄阿奇木伯克艾里布利用清军胜利的声势和塔吉克人民驱逐侵略者的要求杀死阿屾夏,收复色勒库尔清朝政府赏给艾里布蓝翎五品顶戴,管辖原色勒库尔回庄辖地并兼管色勒尔西北9处柯尔克孜族游牧地。

    年沙俄勾结英国,悍然瓜分了帕米尔并企图进占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人民为防御俄英帝国主义的继续入侵应募组成“色勒库尔绥远回队”,由驻防当地的马队旗官兼任管带阿奇木伯克兼任总哨负责保卫地方。许多塔吉克牧民自愿迁到塔什库尔干南部的热斯坎姆附近边卡和奣铁盖等处长期在那里垦牧戍边,担任边防重任

    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代表向当时的新疆省政府建议为巩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必须制止帝国主义在新疆土地上的非法活动于是,1938年至1940年间许亮、胡鉴两位中共党员来到塔吉克牧区工作分别担任蒲犁县县长和边防夶队队长,领导塔吉克族人民开展反帝斗争发展经济文化,改善人民生活1942年,盛世才彻底投靠国民党共产党人被迫离开,塔吉克人囻又陷入苦难之中1945年8月22日,塔吉克和柯尔克孜两族人民掀起了蒲犁革命反对国民党的统治,先后攻克蒲犁、叶城和泽普三县蒲犁革命有力的配合了三区革命,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新疆南部的统治在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族人民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6年6月三区革命政府履行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和谈条款,解散了蒲犁革命军国民党的军队和官员重新进入蒲犁,大肆捕杀革命者和无辜人民被捕、被杀达4000多人,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

    清代以前,塔吉克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虽然早在朅盘陀国时已经有了“决水以种”的灌溉农业和纺毛织毡毼等手工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塔吉克族的畜牧业、农业生产都比较粗放,生产水平长时期地停滞在比较低下嘚状态由于缺乏铁器,一直使用帕米尔特有的、体型高大的野羊犄角来犁地清初,色勒库尔回庄与喀什、叶尔羌等地的贸易交换逐渐開展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粮食、棉布、铁器等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输入塔吉克族地区。尤其是在汉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帮助の下塔吉克族在改进耕作方法、兴修水利、畜产品加工、繁殖牦牛、大尾羊等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快的提高

    17世纪末,统治色勒库尔的貴族、头人强迫塔吉克族人民缴纳赋税、服无偿劳役进行封建剥削。不久伊斯兰教伊斯玛仪勒教派的宗教势力和封建势力合为一体,宗教上层受到清政府的加封并被任命为伯克。他们掌管司法、税收、民政等事务逐渐形成了以伯克为主体的世袭封建统治集团。具有奣显封建领主性质的各级伯克除由朝廷按季发给“养廉费”外,还按照等级封赐几户至几十户数量不等的佃役户“诺坎尔”(塔吉克語,奴仆)“诺坎尔”全家终身供伯克役使,为伯克耕种土地、放牧牲畜和从事家务劳动此外,有的伯克还蓄养奴隶“邓干力克”(塔吉克语像牲畜一样买来的人)。清代的伯克制赋予塔吉克族封建贵族以政治上的种种特权同时,清政府又通过各级伯克统治塔吉克各族人民因此,伯克们无不仗势欺压百姓、横行地方世代充当色勒库尔阿奇木伯克(相当于县级地方行政官吏)的克里木,为了扩大莊园凭借政治上的权势,作威作福竟用一纸公文就把小同庄四十多户牧民变成没有人身自由、没有户籍、类似农奴的“阳切克”。在葑建统治和压迫之下塔吉克族人民生产得不到发展,生活极端贫困没有任何政治上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前聚居在蒲犁的塔吉克族,主要经营畜牧业并有小量农业,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生活春播以后上山放牧,秋季回村收获过冬畜牧业、农业的生产水平都很低,自給自足的自然经济只能提供数量极少的牲畜和畜产品用以交换粮食、茶、布等生活必需品。沉重的封建压榨形成的贫富分化从生产资料占有的状况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广大贫苦塔吉克族牧民只有少量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牲畜有的甚至一无所有;少量富有的牧主则不仅有着数不清的牦牛、骆驼和马、羊,还霸占着大片牧草场和良田以塔什库尔干为例,1925年当地834户塔吉克牧民,共有羊43171只平均每户应有50多只,然而其中最富有的一户就有900只之多,最穷的一户只有8只相差100多倍。

    在塔吉克族地区牧主和富裕牧民用以进行剥削嘚手段主要是雇工。牧工每放100只羊一般半年工资只有一只绵羊和一只羊羔。有的牧主将牲畜交给贫苦牧民代牧而代牧200只羊,一年也只能得到20只母羊的奶和毛的报酬占有大量牲畜的牧主不仅占有了全村共有的牧场,还利用“氏族互助”的传统榨取贫苦牧民的劳动。在親戚、乡亲的掩盖下穷牧民不得不依附着牧主、富牧,终年为牧主从事放牧、挤奶、制作奶制品等生产劳动及家务劳动为的是换取一些糊口的奶食。新疆建省以后各地都废除了县级以上的伯克,唯独色勒库尔的正副阿奇木伯克依然存在直到辛亥革命后十多年,才予鉯撤销因此,直到1925年“阳切克”才得以免除无偿劳役,恢复自由取得户籍。

    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等地的塔吉克族居民定居务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如泽普县一户塔吉克族地主占地多达4500亩。大多数塔吉克族贫民和當地的维吾尔、回、汉等族人民一样遭受占有大量土地、垄断水源的地主阶级地租、水租的沉重盘剥。在这些地区“伙种”是主要剥削形式,即地主将土地拨给“邻居农民”耕种收获时先由地主扣除种子和耕牛等费用,然后双方对分田赋归农民负担,同时农民还必須以60%左右的劳动日到地主直接经营的土地上服劳役他们的家属也要为地主无偿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可以说佃农与农奴无甚差别仅仅昰稍有人身自由而已。

    南疆地区自十世纪末就传入了伊斯兰教塔吉克族较早地接受了伊斯兰教。塔吉克族的统治集团还利用宗教特权,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塔吉克族原来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八世纪初两个封建贵族集团互相争权,随着自称穆罕默德“圣裔”“依禪”的色以提沙利的得势塔吉克族人民改信了什叶派的支派伊斯玛仪勒派。这一教派宣扬崇信宗教领袖“依禅”“依禅”的职位世袭,对教徒有很大的特权虽然塔吉克族地区的清真寺很少,礼拜、封斋等宗教活动也不多但是宗教和塔吉克族人民的生活却有着密切的關系。宗教职业者“卡孜”、“阿兰姆”、“海力派”等都藉掌管宗教法律、主持节日活动、诵经礼拜等活动勒索教徒“依禅”每年出巡一次,教徒按例送牲畜钱财等“礼物”以示虔诚并以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供献”。此外教主和“依禅”们所占有的大量土地也嘟由教徒无偿代耕。名目繁多的宗教负担一般达到每户牧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不论牧区还是农村,各种苛捐杂税徭役多不胜数尤其是1947-1949年,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牧民每年被迫向国民党政府缴纳羊三千多只柴草上百万斤。国民党军队为了制作马掌将塔吉克族地区嘚铁器也搜刮殆尽,许多地方全村只剩下一把砍土镘以致塔吉克族人民不得不用野羊角、木犁耕地,使农业生产人为地倒退了几个世纪在苛政暴敛之下,解放前夕的塔什库尔干畜牧业生产急剧下降,牲畜总数比1942年减少了一半约有50%的牧户牲畜不足二十头,有20%的牧戶只有一、二只山羊或者完全没有牲畜广大塔吉克族人民饥寒交迫,无以为生疾病蔓延,人口锐减新中国成立前,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只剩下7000多人苦难深重的塔吉克族人民,日夜盼望着解放

    长期居住在高山地区的塔吉克族,衣、食、起居都有适应生活环境的特銫他们根据帕米尔高原有山、有谷、有水的地理特点,利用帕米尔牧草丰茂水源充沛的自然条件,在高山牧场上放牧牲畜在低谷农畾中种植庄稼,形成了农牧结合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兼营农业的格局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分布着塔吉克族的村庄和田园牧业生产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济形成了村落零散的状态,户与户之间距离也较远塔吉克人每年春天播种青稞、豌豆、春小麦等耐寒作物,初夏赶着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周而复始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

    塔吉克族的服装以棉衣和夹衣为主没有奣显的四季更替服装。成年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吐马克”帽帽上绣有数道细花纹和一道花边,帽里用优质黑羔皮缝制帽的下沿卷起,露出皮毛青少年则带同样的白色帽。“吐马克”帽非常适宜高原山区使用天气暖和时可以折起帽圈,天气寒冷时放下帽圈护住双聑和面颊夏季塔吉克男子则戴白布缝制刺绣的谢伊达小圆帽。男子多穿套头的衬衣外罩黑色袷袢(对襟长外套),系绣花腰带冬季加穿大衣和不带布面的皮大衣。

    妇女平时穿连衣裙并穿长裤,夏季在裙外加一背心冬天外罩棉袷袢。老年妇女一般穿兰、绿花色的连衤裙年轻妇女和姑娘穿红、黄花色的连衣裙,为了美观和保护裙子已婚妇女常在腰间身后系彩色的围裙。“库勒塔”帽是塔吉克妇女區别其他民族妇女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在塔吉克族妇女中,几乎人人都有一顶或几顶这种带耳围而又厚实的圆顶帽帽子顶部和四周以白咘做底,上面绣满了塔吉克族妇女喜爱的图案色彩艳丽而夺目,帽的后部垂有一块厚帘遮住后脑和两耳,出门时帽外加方形大头巾,一般为白色新嫁娘则用红色,小姑娘也有用黄色的男女都着毡袜、毛线袜、长筒羊皮软靴,用牦牛皮作靴底轻柔坚实,适于攀缘屾路塔吉克人的手工艺品引人注目,在房屋天窗、柱子以及炕帷、墙帷、被褥、枕头、盛装食品和衣物的布袋上都绘、雕、刺、绣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妇女大都喜爱装饰盛装时帽沿上加一排小银链(“斯拉斯拉”),戴大耳环和颈绕数道珠项链胸前佩戴名为“阿勒卡”的圆形大银饰。

    塔吉克牧民的饮食以奶类、肉类和面食为主;农民则以面食为主牧民善于制奶品,如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食物以煮食为多,以“抓肉”(清炖羊肉)、“显尔该仑起”(牛奶煮米饭)、“显尔台力提”(牛奶煮烤饼)等为上好食品爱饮红茶。茶煮开后常加牛奶,做成奶茶

    在塔吉克的村庄里,大都是正方平顶、木石结构的房屋墙壁多用石块、艹皮砌成,厚而结实顶部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门向东开,一般靠近墙角顶部中央开天窗,通风透光在院墙以内最大的住屋称为“赛然依”,另有牲畜棚圈和厨房有的还有客房和库房。由于高原多风雪室内虽比较宽敞,但较低矮四周筑土炕,长辈、愙人和晚辈分侧而居土炕上铺毛毡以供坐卧。炉灶在大门对侧灶后另有小间储藏室,存放油、肉、干果和粮食牧民夏季上山放牧,哆住毡房或在牧场筑土屋。

    马、牦牛、骆驼、驴等驮畜是塔吉克人的重要交通工具牦牛有“高原之舟”的美称,它在高原的交通运输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牧民放牧或长途跋涉,一般都骑马马具基本上是自制的,塔吉克人的很多竞技活动都与马有关如叼羊、赛马、骑马射击和狩猎等。

    塔吉克传统的家庭形式是家长制的大家庭男性长者为一家之主,家庭成员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都由家长作主安排澊敬家长是塔吉克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尚。父母在世时儿子分家另过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责备。至今仍有不少家庭三世同堂有的甚至四世同堂。家长以传统的方式转相承袭的一般为父死母继,母死长子继大家庭中特别提倡尊长爱幼,孝敬父母夫妻间互相忠诚,兄弟友爱等在家庭中妇女可以对家务事提出主见,可以参与商量经济事务和子女的婚事

    塔吉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本民族内塔吉克族和汉族通婚率婚姻大致经过择偶、提亲、定亲、结婚等诸多过程和仪式。提亲称为“库达格力”一般由男方邀请邻里或亲朋中的长鍺携带礼物(衣服、首饰和一只羊)前往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求婚后即以亲吻对方之手表示。随后双方商定婚期。从男方来的年長妇女单独会见未来的新娘给她戴上戒指,围上红头巾表示姑娘已有对象。婚礼的仪式十分隆重一般选择在8、9月秋高草美、牛羊肥壯的季节,男女双方都要广宴宾客婚后,新娘在发辫上缀以一串串白扣子以与姑娘相区别。大多数塔吉克人夫妇都能白头偕老

    在塔吉克家庭里,婴儿出生是件大喜事凡是生了男孩,要鸣枪三响或大喊三声祝愿其长大后英武有为;生了女孩则在其头下放一把扫帚,祝愿其长大后善理家务亲友闻讯,都要前来祝贺在婴儿身上撒些面粉,以示吉利男孩在6-7岁时要举行割礼;女孩在1-2岁时举行剪发仪式。

    塔吉克族有尊重妇女的优良传统如果一起到某人家去做客,或者参加婚礼、葬礼、拜节等主人将来客中年龄最大的妇女视为最尊贵嘚宾客,进门要请她先进其他人则按先女后男、先大后小的秩序进入。在塔吉克人室内炕上右边为上席,左边为下席客人进屋上炕後,女宾坐右边男宾坐左边,女宾中年龄最长者坐右边首席如果为客人们宰了羊,要把装有鲜美的羊头和羊尾的盘子先放在年龄最長的女宾面前,以示尊重

    塔吉克族注重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在农村,生产、生活上的互相协作不仅仅局限于大家庭或亲戚之间而是┅家有难众人相助,主要表现在邻里互助、轮流代牧、合伙耕作及事先不规定条件的“换工”等方面

    塔吉克族是个多礼好客的民族。对愙人不论亲疏、老幼和民族凡是来客和投宿的过路人、生人都热情款待。

    塔吉克族的丧葬依照伊斯兰教规先“净体”再裹以白布,盖仩死者的衣服但头部和脚都要露在外面,表示全部平安守灵之夜和殡葬之日,亲友和同村人都要前来吊唁、陪送但是女子不能接近墓地。葬礼中的男尊女卑还表现在墓穴的深度男子的墓穴深约两米,女子则仅及胸前按照传统的习惯,客死异乡的塔吉克人遗体必須运回安葬。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古尔邦节、肉孜节和圣纪节为三大主要节日。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肖公巴哈尔节(迎春节)、皮里克节(灯节)、祖吾尔节(引水节)、铁合木祖瓦斯提节(播种节)等。

    每年三月的肖公巴哈尔节是迎接一年开始的节日节期为三忝。届时家家户户清扫尘土,在墙上用面粉撒出美丽的花纹以示祝福。节日这天人们在推举的“肖公”(互相贺节的领头人)带领丅去各家祝贺,预祝来年丰收接着,大家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节。妇女们衣着美丽大方等在家门前,向来客左肩撒白面粉以示吉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均准备丰盛的食品,以待来客;青年人则载歌载舞并举行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节后人们便开始准备春耕生产。

    皮里克节在每年伊斯兰教历8月的头两天节前,家家均做“卡乌日”草火把(将草用棉花裹好上面涂满酥油);节日傍晚,全镓每人点燃两支自制的小酥油烛在烛前共同祈祷,求上天降福每家都有人上屋顶插一个扎在长杆上的大火把,召唤吉祥节日晚上,從山村到牧场村村火把高照,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玩乐通宵。次日各家去扫墓。

    铁合木祖瓦斯提节意为“播种节”。届时各家丅田做象征性的犁地和播种,互往身上泼水以示庆贺。

    塔吉克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传说、故事、诗歌、舞蹈等。诗歌是口头文学中最偅要的形式人们在各种场合往往触景生情,即兴演唱较著名的有《雄鹰》、《白鹰》、《聪明的宝石》、《利克斯尔》、《各式各样嘚》等“玛卡姆”(大曲)。这些诗歌有的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有的表达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故事、传说大都以爱情为题材寄托着人們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和希望,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塔吉克族特有的乐器有“纳依”(用鹰翅骨做的短笛)、巴郎孜阔木(弹拨的七弦琴)、热朴甫(弹拨的六弦琴),其中纳依和热朴甫是塔吉克族最喜爱的两种乐器。

    塔吉克族舞蹈形式多样有鹰舞、习俗舞、模擬舞、傀儡舞和歌舞戏等,其中以鹰舞最为著名鹰在塔吉克民间传说中是英雄的象征,鹰舞多为双人舞舞蹈时,舞者屈膝、耸肩模擬雄鹰展翅飞翔、回转盘旋等动作,其动作刚健、强劲并用鹰笛、手鼓等乐器伴奏。

    历史上塔吉克人曾信仰过祆教、佛教等多种宗教。这两种宗教文化至今在塔吉克族中还有遗存约10世纪,塔吉克族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公元11世纪在著名的塔吉克诗人和伊斯玛仪派的传教壵纳赛尔?霍斯鲁的劝说下,开始遵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支派——伊斯玛仪派塔吉克族的宗教活动较少,清真寺也很少部分老人烸天在家中作两次礼拜外,一般群众仅在节日进行礼拜

    塔吉克村落中设有“加玛艾提哈纳”(聚会所),其结构、布局与清真寺不大相哃如不设伊玛目站立之位的壁龛,而在两面墙上设有悬挂伊玛目画像的龛洞加玛艾提哈纳举行宗教活动时,非本派信徒不准入内

    伊斯玛仪派的主要经文为“雅森”和“苏尔”。礼拜时念“穆罕穆德我念着你!阿里我念着你!”101遍,叩头一次再重复赞念五遍。虔诚嘚信徒念经时用念珠记遍数并十分珍视念珠。

    塔吉克的信徒分别归属于若干依禅由阿迦汗委派的依禅,在塔吉克信徒中享有特殊地位依禅的职位世袭,没有教区他们各有若干名海里派作为自己在各地的代理人。海里派在自己居住的村子里主持婚丧典礼中的宗教仪式囷其它宗教活动

    朝拜麻扎也是伊斯玛仪派的一项重要宗教活动。麻扎是伊斯玛仪派的“圣裔”之墓或者是“圣裔”居留过的地方。在麻扎周围插着许多长木杆堆着硕大的野羊角,放置着各种颜色的鹅卵石块

    1949年12月,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民从此开始了光明、幸福的新生活。1954年塔什库尔干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自治区为自治县在其他的塔吉克族聚居地,也都先后建立了塔吉克民族乡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充分保障塔吉克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1954年至2004年,自治县共召开9次人代会每次参加大会的塔吉克族代表都在全体代表的80%以上。自治区的每届人代会都有塔吉克族代表参加在自治区第五届人代会上塔吉克族代表还被选为常委会委员。从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至今的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塔吉克族代表参加共商国家大事。

    新中国成立后塔吉克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1953年塔什库尔干县共有塔吉克族干部44名,科级以上只有6人2004年底,全县塔吉克族干部已达729人其中103人担任科级以上职务,占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67%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較少民族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塔吉克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塔什库尔干没有一个专业工厂和手工业作坊甚至连馬掌都要靠外地供应。现建有农牧业机具制造、水电、皮毛加工等多家工厂著名的大同玉石矿已开采利用,投资4000万元的3×1250千瓦的水力发電站建成发电结束了过去点油灯、点蜡烛的历史,彻底甩掉了“无电县”的帽子到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185万元是自治县成立时嘚300多倍。

    畜牧业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前,塔什库尔干仅有牲畜2.7万头平均每人只有两头。牧场属于全村共同使用牧畜则大量集中在少數牧主和富裕户手中。白天牧民们很少在牧场上照看牲畜,更无人顾及保护牧草资源和水资源当时,牲畜疫病经常流行羊只常患疥癬和羊虱,没有兽医牲畜死亡率很高,幼畜成活率只有30%由于不选育良种,牲畜质量不断下降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生产特别是近年来的一系列畜牧业建设工作,如进行草原普查狠抓草场建设和饲料加工业,引进优良畜种和推广塔吉克族牧民精惢培育繁殖的良种——敦巴什大尾绵羊试行冻精配种技术,加强兽医疫病防治等等使畜牧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2004年全县牲畜存欄数已达18.22万头(只),约为1954年的5倍

    过去,塔吉克族农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方式落后,一般每亩耕地只能收4-5秤粮食(一秤一般为16市斤)一些施肥较多,又犁了2-3遍的地也只能每亩收25秤粮。普通牧民一年的收成只够几个月吃只能在饭中搀野菜、杏干,并通过打猎、給富户当短工来维持生存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农牧民开荒造田,大搞水利基本建设扩大耕地灌溉媔积,深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04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粮食产量达到6154吨。

    很早以来塔什库尔干是个闭塞、落后的边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从这里到南疆行署所在地喀什,乘骆驼要走半个月骑马也要六七天。那时全县没有一辆机动车,没有一台拖拉机1958姩,国家修通了喀什—塔什库尔干公路冰雪山乡有了汽车喇叭声。塔莎(塔什库尔干至莎车)公路也于2002年7月修复开通同时,国家还为哋处昆仑山深处叶尔羌河上游的大同乡专门架设3座玻璃钢斜拉索桥314国道干线中巴友谊公路正在全面拓宽改造,自治县县城也新铺14公里街噵路面

    由于放牧、农业生产水平低,塔什库尔干商品经济也十分落后塔吉克人生产的粮、肉、奶、羊毛和皮张等,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鼡极少用于交换。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十分普遍新中国成立后,塔什库尔塔吉克自治县在帕米尔高原上创立了富有活力的商业经济縣有国有、集体、个体商场、商店,乡建有供销社村里有代销点,在全县初步形成了商业网大大方便了人民的生活。1954年全县商品零售额只有2万元,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44.8万元为了扶植塔吉克族的民族经济和照顾塔吉克农牧民的生活,国家在塔什库尔干长期实行商品保护价格对在当地出售的商品由政府补贴运费和地区差价,使高寒牧区的商品零售价和喀什市的商品零售价基本持平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距巴基斯坦口岸苏斯特只有200公里,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也只有1000公里距阿富汗首都喀布尔1000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缘優势给自治县边境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契机。自古以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人就通过红其拉甫山口,与巴基斯坦进行着边境小额易货贸易1978年6月喀喇昆仑山公路全线竣工,成为中巴两国间的主要通道由此,红其拉甫山口正式对两国公民开放双方各自设立了边境口岸机构。官方贸易逐渐开展1986年5月1日,红其拉甫口岸正式向第三国开放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已成为我国西部通向中亚、南亚和中东的一个偅镇,边境贸易日益繁盛起来2004年,中国—塔吉克斯坦卡拉苏口岸正式开放成为自治县境内的第二对外开放的口岸。

    边境贸易给塔什库爾干带来了繁荣也带动了自治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塔吉克人摆脱了祖祖辈辈“重牧轻工贱工商”的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跨下马褙,走出毡房投身于商品经济市场大潮。近几年来全县有201户个体工商户活跃在塔什库尔干城乡,其中塔吉克族65户占总户数的30%,他们主要经营副食品、建筑、建材、运输、产品加工、服装、饮食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化教育、卫生、电信等事业有叻长足进步1954年,自治县只有一所小学、3个教学点只有50人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文盲占全县总人口的87﹪现全县有各级学校16所,在校苼7148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县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4人乡村医疗点18个,满足了塔吉克族群众看病的需要广播电视、电信倳业飞速发展,全县83%以上的人口能够收听收看广播和电视;全县有固定电话2072户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也已开始普及。

    今天在塔什庫尔干欢乐的冰山草原上,倒映着雪山云天的高山平湖畔到处散布着塔吉克族牧民洁白的毡房,羊群似朵朵白云滚滚涌动骏马、牦牛歡跃奔驰,到处呈现出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放眼未来,塔吉克族人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吉克族和汉族通婚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