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无情 戏子无义泣耶

英语翻译1、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2、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3、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
英语翻译1、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2、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3、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摆脱,请把这三句话翻译成白话文……
1.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尽职而死,是忠义的表现,为什么要为子女(的死)哭泣呢2、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百姓如此饥饿,若是向上面请求后再赈灾,百姓定会饿死的.3.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国家正遇危难,我虽年已八十,常常害怕不能死得其所,岂敢逃避困难.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英语翻译1、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2、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3、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相关的作业问题
Hi everyone!My name is XXX and i'm happy to join the big family of XXX. I believe we can cooperate well and be friends in the future.Before I applied for this j
恕斋先生,曾经担任献县县令,是一个好官吏.在太平府做官时,遇到疑难案件,就改穿便服亲自去查访.恰巧来到一座小庙休息,庙里的老和尚已经八十多岁了,向他合掌肃立施礼.随即吩咐徒弟备茶.徒弟远远地答道:“太守就要来了,你还是领这位客人到别屋去坐一会吧!”老和尚说:“太守大人已经来了,赶快沏上茶来.”恕斋先生大惊:“你怎么知道
这是唐太宗出征高丽时,给皇太子李治写的私信,这封信充分表现了唐太宗的爱子之情,展现了这位伟大帝王作为父亲时细腻的一面.李治,小名稚奴,长孙皇后所生,皇后去世后,与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长大,因此唐太宗对兄妹俩万般呵护宠爱.以下是翻译:两次收到宫里来的信,却不见稚奴你的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不久前忽然收
1本意就是没有圆规和曲尺就没办法画出圆和方这两种图案,现用来劝诫人要自觉遵守条例法度2称一下,然后知道轻重,量一下,然后知道长短,权和度是权衡,度量的意思,引申为思考之义,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要经过仔细的思考才能够知道他们的内在本质3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
1.we have definite difthere're some mistakes between I and her.2.I want to spare myself some other ways
1.They live in a city far from here.2.He wants to have a good job.3.I miss the scene where I slept with the roof covering my head.4.My parents died in a traffic
1.Where does the tallest person come from around the world?2.How tall is the tallest person?3.When was the tallest person born?4.When did the tallest person die
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哭了.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公子说:“晋鄙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前去,恐怕(他)不听从,那就要杀掉他,因此才哭泣!哪里是怕死呢!”省略句:可使(其)击之判断句:晋鄙嚄宿将是以:即“以是”,因此.使:让.泣:哭.畏:害怕.邪:句末语气词,吗.嚄唶宿将:叱咤风
1皇帝重视他说的,让他随侍左右2应处死刑的囚犯必须上报,不报者判处死罪3这整个白话嘛,还翻译4果真是这样,可以让这些人做官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
1.Speaking of the color,we like this set of furniture2.This machine is by its inventor's name naming.3.In this accident,his younger sister escapes by luck of to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a joke, the joke is this: there was a swordsman, his people are very cold, his heart is very cold, his sword was very cold, he finally
这是选自班固《汉书 苏武传》的吧?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
全译如下:管仲这样答复齐桓公的提问是为什么?什么原因要这样答复(齐桓公)呢?我曾经听说:有阴德(暗中有德于人而不求名)的人上天会用福(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来回报.你既然做了这样有德的事,还有什么祸事不能避开却谈论死亡呢?
建兴三年,诸葛亮到达南中,所到的地方都胜利了.听说有个叫孟获的人,被蛮人所服从,希望能够生擒他.在生擒他之后,让他在营阵之间观察,诸葛亮问他:“这军队怎样?”孟获回答道:先前不知道你营地的情况,所以战败了.现在受您的带领观看了营阵,若果只是如此,那么肯定容易胜利.”诸葛亮笑了,放了他再次交战.其次擒获其次放掉,然而诸葛
司马迁,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武帝时,继父职,任太史令,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辨,成一家之言”以十八年时间写成《史记》,开中国纪传体通史之先河,被国人称之为“史圣”,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Simaqian ,who was The great historian and
太康元年正月,王濬率水陆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过瞿塘峡、巫峡,进至秭归附近.王濬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破吴丹阳,擒吴丹阳监盛纪.然后顺流而下,进入西陵峡,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由于此前羊祜擒获吴国间谍,详细了解了吴国的这些江防措施,曾通告过王濬,王濬对此早有准备.此前,王濬命制造了几十张大筏,并联
Now the workplace,there is still patriarchal ideology,I think even some companies only recruit men and in the case of men and women equal.The existence of such
Handling the recruit job, paying wages according to attendance record and entry payment, turning over the social insurance and accumulation fund, and resolving在韩信临死前曾说过:“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在韩信临死前曾说过:“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名人轶事放大镜百家号韩信,公元前196年,大家也都晓得有关韩信的一些经典的战役,被称为“兴汉三杰”之一,但是后来却被刘邦和吕后以谋反的名义杀死在宫中,但是,在韩信死的前几年,就曾经被剥夺了兵权,从原来的齐王被贬成为了淮阴侯,并从长安偏离,遭到了紧密的监视,在韩信临死前曾说过:“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在当时楚汉之争快要完毕的时分,韩信曾是手握重兵,控制着北方宽广领土的大将,对天下大势有着无足轻重的位置,而当时韩信领兵在外,基本不受刘邦的控制,却还是乖乖的遵从刘邦的话,最终击败项羽,才成就了汉家。那么当时韩信手握重兵时为什么不造反呢?史书上是这样解释的,说韩信当时只是一介草民,在社会上没有位置,没有权益,也当不了官,又不会赚钱,项羽又不注重他,最终是刘邦给了韩信位置,封韩信为王,韩自信心存感谢,终于能够光耀门楣,所以十分感激刘邦的知遇之恩,再说刘邦也对他不薄,没有理由造反。本人也是何乐不为的为刘邦效能。但是再读纪录韩信生平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时分,就对上述产生了分歧。韩信可是风云人物,智力和谋略都是超乎常人的,他怎样可能置信刘邦会真的一辈子都保全他,《史记》中曾呈现过“狡兔死,走卒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韩信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就是当时有两个重要的辩士都重复的向韩信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韩信也不可能不加以考虑。第一个辩士就是项羽派去的武涉,武涉曾向韩信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在楚汉之争中,韩信就相当于是第三方的权力,刘邦和项羽的成功韩信是关键,这个道理韩信当然也是懂的。武涉还对韩信说:“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刘邦灭了项羽后,下一个就是你。韩信对此的答复是:“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致于此”,就是说刘邦对韩信是非常的信任的,但是武涉也十分细致的给韩信说过刘邦这个人信不得,“然得脱,辄倍(背)约”。第二个辩士是范阳蒯通,他直接给韩信陈述了他的处境,“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就是说韩信的声威曾经盖过了刘邦,刘邦怎样可能容得下你!总而言之就是在劝诫韩信:除了自立为王,只要绝路一条了。韩信则答复“先生且休矣,吾将念矣”。韩信并没有向对武涉一样说刘邦怎样怎样好,而是听了蒯通话要好好想想,阐明韩信听进去了,他在推敲武涉和蒯通的话。韩信并没有置信刘邦会保他周全,也没有打算一辈子都听刘邦的话。在平定齐地之前,刘邦曾派了郦食其去向齐王会谈,让齐王归顺刘邦,而韩信遵从蒯通的倡议,直接带兵攻打齐国,没有理会郦食其和齐王的商定,韩信平定齐国后,手握重兵,而这时也正是楚汉之争的紧要关头,刘邦需求韩信的协助,就派使臣前去和韩信说希望能协助刘邦夹攻项羽,可是韩信并没有直接的容许刘邦,而是和刘邦谈条件,要坐一个“假齐王”,试想,假如韩信真的置信刘邦会善待他,为什么会反过来向刘邦谈条件。所以,能够肯定的就是,以韩信的谋略和聪明水平,并不会把刘邦的知遇之恩放在理想利益之上。韩信之所以没有自立为王,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就是有旧观念的存在,由于韩信置信刘邦不会对诸侯王下手,所以,韩信以为当上了齐王,刘邦就不会动他,由于当时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场面,各诸侯国都互相征伐,只是缺了一个共主而已。当然韩信还是想的太简单,刘邦和吕后的政治才干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楚汉之争刚完毕,刘邦就用计收了韩信的兵权,就同等与废了这个名存实亡的诸侯王。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名人轶事放大镜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镜中观名人,雾里看历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
马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族,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马援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归顺光武帝后,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
“马革裹尸”体现的一种人生价值取向,能为后人传颂.古代社会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其中“忠孝”一直是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其中“忠”显得尤其高尚.“忠”就是效忠国家,效忠朝廷.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而在战场是为效忠国家最激烈,最显著的地方.战场上存活下来,表面上看来还不能表现尽忠.而战死,则是无可争议的尽忠!所以一些爱国
1.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尽职而死,是忠义的表现,为什么要为子女(的死)哭泣呢2、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百姓如此饥饿,若是向上面请求后再赈灾,百姓定会饿死的.3.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国家正遇危难,我虽年已八十,常常害怕不能死得其所,岂敢逃避困难.
韩信将要被斩首时说:“我真后悔没听蒯通的建议(昔日韩信占器地时蒯通曾劝他背弃刘邦,参与争霸天下),却中了(吕稚)这样的女人的计,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吕后)随后灭了韩信三族.刘邦讨伐陈豨凯旋后回到长安,得知韩信已死,感到庆幸欣喜的同时对韩心怀怜悯,问:“他死时说了什么?”吕后说:“韩信说他后悔没听蒯通的话.”刘邦说:“
[荆楚成语]满城风雨人们常常把某一件事传得沸沸扬扬、人人皆知说成是“闹得满城风雨”,其实这句话的原意是形容重阳渐近时城里到处刮风下雨的情景.成语“满城风雨”出自北宋黄州(今黄冈)诗人潘大临的《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宋代名士惠洪编撰的《冷斋夜话》卷四载:“潘大临,工诗,有佳句,东坡尤喜之.然贫甚.一日,友人以书问
读作“贵”
一是根据按键上的上下两个符号,如果要打按键上面的符号,则Shift+你需要的标点;如果要打按键下面的符号,则直接按该键.二是按V然后按1,要快.出现了标点符后从当中选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上面是别人的编码 下面是自己的编码  写地址是先写别人的地址 再写自己的地址  ××××××(别人的邮政编码)  寄:河北省某某地方  自:梧州某某地  ××××××  (自己的邮政编码)  现在邮票涨价了 寄到省外邮资是1.2元(在不超重的情况下)  邮政编码 要看你要寄到河北那个省那个市 每个地方的邮政编码是不
任立政大声说“:汉朝已宣布大赦,国内安乐,皇上年少,由霍子孟、上官少叔辅政.”想用这些话使李陵动心,李陵沉默不语
比喻: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像,好似,……似的”等词就是比喻的标志拟人: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非袁崇焕莫属
臧 开放分类:汉字、字典、百度字典▲zāng①称赞:臧否人物.②姓.参“臧姓”条.更多信息——收藏.通“藏” 臧于理宫.――《汉书•礼乐志》.师古曰:“古书怀藏之字本皆作臧,汉书例为臧耳.”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荀子•天论》又如:臧去(密藏,珍藏.去,弆的省文,即密藏)zang臧
兔子上山吃草山上兔子吃草兔子吃山上草山上草兔子吃
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
“光波脆烤”是指只使用光波来烘烤食品;“光波/微波组合”是指用光波和微波同时加热食品.
没有.电视上出现的名字,多是叫“二德子,三德子、四德子”或者“德子”,多是些打手、跑堂之类的碎催角色.应该不是本名,而多是主子对奴才起的浑名.
辛苦了..我很喜欢...很漂亮..
横杆?你是说下面的吧?那是网页设计自主添加的,怎么这东西也碍着你了?找百度商量下给你删除掉 再问: 不是百度里面有是整个显示器显示都有 再答: 没明白你的意思 截图 标注说明吧再问: 就是每行子后面都有幻影,我截图你也看不清,我自己显示器可以看清 再答: 是不是有重影的感觉 或者是红、黄、蓝等颜色的幻影啊?如果是这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复业,勿渡,众汹汹不肯还。天璋虑其生变,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国宝从之,遂以无事。后为中台掾,有侍御史倚势贪财。御史发其赃,天璋主文牍,未及奏,顾为所谮,俱拘内廷。御史对食悲哽,天璋问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怜之,闻吾系,不食数日矣,是以悲耳。”天璋曰:“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御史惭谢。俄见原免。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中书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尚书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入见,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即以中书刑部印章付之。既视事,入觐,赐酒隆福宫,及锦衣三袭。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时群盗据要津,商旅不通。天璋擒百数人,悉磔以徇,盗为止息。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天历二年,复拜山南廉访使。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是时,米价翔踊,乃下令勿损米价,听民自便。于是舟车争集,米价顿减。复止宪司赃罚库缗钱不输于御史台,留用赈饥。御史至,民遮道称颂。至顺二年卒。谥正献。 (节选自《元史·卷一九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见原免——见:出现 B.复河渠,河患遂弭——弭:消除 C.悉磔以徇,盗为止息——徇:示众 D.必俟得请而后赈——俟:等待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卜天璋“爱民”的一组是(&&&& ) ①天璋虑其生变 ②田竟归民 ③听民自实,事无苛扰 ④竟发藏以赈之 ⑤舟车争集,米价顿减 ⑥复止宪司赃罚库缗钱不输于御史台,留用赈饥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天璋研读史书,懂得治国的方略。在处理饥民渡河南迁的问题上,主张顺其自然,总管张国宝采纳了他的意见,因而没有激起民怨;任刑部郎中时,坚决反对让罪犯及其家属都穿戴青色衣帽,以便和良民区别开来的建议。 B.卜天璋为人正直,审理案件都能尽职尽责,没有出现冤案。皇帝认为他是清廉的好官,非常赏识、信任他。尚书省有大臣获罪,仁宗召卜天璋入朝,当即把中书刑部的大印交给他,同时在隆福宫赐酒款待他,并赐给他三套锦衣。 C.卜天璋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任归德知府时,鼓励农耕,兴办学堂,修复河流渠道,平息盗贼之祸;任山南廉访使时,整治风化,整顿吏治,因而州郡秩序良好。 D.卜天璋很有经济管理的才干。任山南廉访使时,米价暴涨,他下令不要压低米价,听任百姓自由买卖,于是商人们车载船运,争着聚集到那里卖米,米价很快就降下来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御史发其赃,天璋主文牍,未及奏,顾为所谮,俱拘内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2.C 3.B4.(1)译文:御史揭发他贪污的罪行,当时卜天璋主管文书,还没来得及上奏,却被人诬陷,和御史一起都被拘押在内廷。  (2)译文:事先未申报的责任,我独自承担,不会因此连累各位。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复业,勿渡,众汹汹不肯还。天璋虑其生变,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国宝从之,遂以无事。  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决之,帅服,田竞归民。  武宗时,迁宗正府郎中。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成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讯正之,赏赉优渥。尚书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因问之何官,天璋对曰:“臣待罪刑部郎中。”复问谁所荐者,对曰:“臣不才,误蒙擢用。”帝曰:“先朝以谢仲和为尚书,卿为郎中,皆朕亲荐也。汝亦奉职勿怠!”即以中书刑部印章付之。既视事,入觐,赐酒隆福宫,及锦衣三袭。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日:“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升浙西道廉访副使,到任阅月,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凯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竞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  至顺二年卒,谥“正献”。(节选自《元史》卷一九一)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盗贼充斥——适:正赶上、恰巧 B.后被命治反狱——狱:监狱 C.时省臣董田事——董:监督 D.失申之责——申:申报 2.下面句子全都表明卜天璋“正直廉洁”性格的一组是(&&&& )①劝总管张斟宝听其渡②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③饶独无有④听民自实,事无苛扰⑤君璋,廉慎人也⑥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③④⑥D.③⑤⑥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窬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天璋自幼就聪颖过人,长大后正直而且自负,读了很多书,因而懂得成败的大道理。 B.在处理饥民南徙的问题上,卜天璋的出发点是“虑其生变”,所以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结果没有生出事端。 C.卜天璋以秦之暴政为例,尖锐地批评了“罪犯及其家属都'服青衣巾”'的做法,说明他是有强烈的爱民之心的。 D.卜天璋一生勤政爱民,施政毫不扰民,因此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地方上安定,人民乐业,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即拔,堪先入据其城,捡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元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椽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选自《后汉书》)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堪早孤。孤:幼而丧父B.受业长安。 受业:教授学业C.劝民耕种。 劝:鼓励。D.视事八年。 视事:任职。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吏民皆乐为用B.乃于狐奴开稻田千余顷为天下笑者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击破匈奴于高柳  D.检阅库藏,收其珍宝不负戴于道路矣             吾其还也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B.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C.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D.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小题4:翻译上文划粗线的句子。(12分)(1)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2)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3)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     赡:供给B.太后默然,遂论如法论:商量C.帝然之然:认为……对D.未报,得疾卒报:答复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 (  )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 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 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 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连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依法进行严惩。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朝廷派使者去册封契丹,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让人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管理大名府时,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立了祠庙。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译文: &&&&&&&&&&&&&&&&&&&&&&&&&&&&&&&&&&&&&&&&&&&&&&&&&&&&&&&&&&&&&&&&&&&(2)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译文: &&&&&&&&&&&&&&&&&&&&&&&&&&&&&&&&&&&&&&&&&&&&&&&&&&&&&&&&&&&&&&&&&&参考译文程琳字天球,是永宁军博野人。被举荐服勤辞学科,补授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受命出使契丹,命程琳处理三司事务。太仓供给军队的粮食陈腐几乎不可食用,那年又大饥荒,程琳全部取出借给灾民,共六十万斛,饥民赖此保全活命,还回来后军队又得到了好粮食。迁任给事中、暂时代为掌管开封府。王蒙正的儿子王齐雄打死一名老兵,买通老兵的妻子儿女让他们以病故报告。程琳观察他的妻子儿女神色、言辞异样,下令有司检验出被打死的症状。王蒙正与章献太后家连姻,太后对程琳说:“王齐雄不是杀人的人,是他的奴仆打死的。”程琳说:“奴仆没有自作主张的道理,而且下令与自己动手犯罪是相同的。”太后默然无语,于是按照法律判罪。改任三司使,开支收入尤其谨慎,宫中要取用东西,总是奏请取消。内侍说程琳专权,程琳说:“三司财赋,都是朝廷所有。我替陛下节省,对我有什么呢?”皇帝认为他说的对。有人奏请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程琳说:“合而为一,易于考核检查,可行。后来有兴利之臣,又用旧的名目增加,这是加重贫困百姓的负担,没有停止的时候。”两次升迁后任吏部侍郎,于是参议政事,调任尚书左丞。当时元昊造反,还派使者来朝见,众人请求按律诛杀他们。程琳说:“派遣使者,是平常事,诛杀他们不吉利。”后来使者更加骄横,大臣们担忧这件事。程琳说:“开始不杀,是因为他们无罪;现在既然骄横,可以公布他们的恶行而诛杀他们,是国法,又担忧什么呢?”元昊死,谅祚即位,正年幼,三个大将分别管理国家。议论的人说可趁这个时机,用节度使的官衔收买三个大将,使他们各自占有自己统领的地盘,使契丹的势力变弱小,可以不作战而使它屈服。程琳说:“趁人丧事之机,不是用来安抚远方的人的办法,不如趁机来安抚他们。”议论的人痛惜他失去了机会。不久朝廷又派使者前去册封,夏人刚刚包围了庆阳。程琳说:“他们如果贪此钱财,那就可以缓解庆阳的围困了。”把要赐予的礼品财物的数字都转报给夏人,夏人果然高兴,当日迎接册封的使者,庆阳的围困也解除了。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管大名府。程琳掌握重权而不扰民,前后守魏地十年,度量要害,修缮军营的围墙,增加防守和抵御的设施。种植几万株杂木,说:“以后建楼造船这些用材,可以不从百姓那里出了。”人们敬爱他,为他建立生祠。后改任武胜军,又换任镇安军节度使。上书说:“我虽老,还能为国守边。”还未得到答复,患病去世。追封中书令,谥号为文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陇蜀既平,河西守令成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预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弟奇,游学洛阳。奋以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间,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孔奋传》,有删改)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弥:满。B.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感:感谢。C.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见:被。D.为政明断,甄善疾非甄:表彰。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孔奋“力行清洁”的一组是(3分)①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②躬率妻子,同甘菜茹③唯奋无资,单车就路&&&&&&&&&&&&&&④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⑤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⑥上病去官,守约乡间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奋年少时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称赏敬服;他与老母幼弟到河西躲避,王莽之乱,受河西将军窦融邀请代理议曹掾,担任姑臧长;建武八年被赐爵为关内侯。B.孔奋侍奉母亲孝顺谨慎,在艰苦的生活中努力给母亲最好的食物。当时天下未平,士大夫多不重操守,孔奋却力行清洁,坚持树立节操,施政注重仁义平和。C.孔奋为姑臧长时,因清正廉洁,仁义贤明,而深受当地吏民和少数民族的爱戴感激;他做武都郡丞时,率领督促当地氐人大豪齐钟留等,拦截抄袭,里应外合,终于擒获消灭了叛贼隗茂等人。D.孔奋在武都为府丞时,已深受官民敬重,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受他影响,无不注重修行操守。他为政明断,亲美德,仇秽行,郡中称赞他清廉公正。后来为了给弟弟孔奇让出官位,他就称病辞官了。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5分)(2)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①,歙劝嘉归光武,遂与嘉俱东诣洛阳。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为衣之,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②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 明年,攻拔落门,隗嚣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属县皆降。初王莽世,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及嚣亡后,五溪、先零诸种数为寇掠,皆营堑自守,州郡不能讨。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刘尚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十一年,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投笔抽刃而绝。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曰节侯。(节选自《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第五》)[注]①更始:更始帝刘玄。&&&&&&&②冘豫:犹豫。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然之然:认为……正确B.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发:拆掉,破坏C.使刺客刺歙,未殊殊:死D.延见歙,因伏悲哀伏:隐藏伏身小题2:下列句子中,能表现出来歙勇敢的一项是①歙劝嘉归光武&&&&&&&&&&&&&&&&&&&&&&&&&&&&&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③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④自将上陇,嚣众溃走⑤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⑥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歙的妹妹嫁给汉中王刘嘉后,来歙便应邀来到汉中。刘玄失败后,来歙劝服刘嘉归顺光武帝,光武帝非常高兴。 B.来歙受皇帝之命出使隗嚣,希望劝降隗嚣,孤立公孙述。后来隗嚣把儿子隗恂派到汉朝作为人质。 C.来歙在与征虏将军祭遵袭击略阳途中,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从番须、回中径直攻到略阳,杀死隗嚣部下金梁,占领了略阳城。D.来歙在征讨隗嚣的过程中,隗嚣余党周宗、赵恢和天水县都投降了,后来又打败了五溪、先零等地少数民族的势力。后来蜀地人害怕了便派人刺杀来歙。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5分)(2)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元帝时,华阴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也。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竟坐之。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迁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①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o朱云传》)[注]①鄠(hù)县,在陕西省。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          案:通“按”,察看、审察B.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厉:严厉C.及后当治槛 治:修理、修补D.以旌直臣                旌:表彰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上乃下其事问公卿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B.①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地  ②间以诗记所遭C.①臣敢以死争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①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朱云鲠介忠正的一组是(&&&)①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  ②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③对曰:“安昌侯张禹。” ④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⑤未知圣朝何如耳     ⑥小生乃欲相吏邪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云,汉时有名的高士。他少年任侠好勇,中年改节读书,研习《易》及《论语》,由豪侠而成为名儒。B.华阴丞认为朱云才兼文武,忠正而有智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他做御史大夫。这一建议却遭到太子少傅匡衡的反对。C.汉成帝时,朱云斥责皇帝的师傅张禹为佞臣,成帝很生气,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栏杆硬是不肯走,于是“朱云折槛”成为一段佳话。D.朱云生性鲠直,倜傥有大节,人们很尊敬他。他对皇帝的意见也敢反驳,对宰相邀他做官婉言谢绝,病重时不请医不喝药,要求死后薄葬。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3分)&&&&&&&&&&&&&&&&&&&&&&&&&&&&&&&&&&&&&&&&&&&&&&&&&&&&&&&&&&&&&&&&&&&&⑵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4分)&&&&&&&&&&&&&&&&&&&&&&&&&&&&&&&&&&&&&&&&&&&&&&&&&&&&&&&&&&&&&&&&&&&&⑶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又刲臂血写佛经,母疾寻愈。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寿年六十四。(节选自《宋史o查道传》)[注] ①间关:辗转。 ②逋负:拖欠税赋。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追究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住宅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人质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百姓“仁厚”的一组是(&&)A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道公正情节之状以闻B. 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C. 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D. 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到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C.查道性格淳厚,对犯了法的人不计较。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D.查道对亲戚朋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5分)(2)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戟,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帝惜其能,遂不许之。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书奏,从之。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dǎng)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赙金,赙仪,赙赠)绢千匹。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雅好推贤雅:平素,一向(副词)B.百姓便之便:认为有利C.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进:进献D.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坐:因……而犯罪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世祖召见,赐以戟,重使之河东夫晋,何厌之有?B.乃与长史急焚其船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再迁为沛郡都尉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D.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小题3: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虽不是行伍出身,但却有勇有谋,杀纵兵扰民的将军萧广时,事先为把握时机,勇冒不请示朝廷之险;讨伐叛贼杨异时,先烧其船,断敌退路。B.杜诗担任地方长官把精力用在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开垦农田上,爱民帮民,让百姓富裕,所以百姓将他比作父母。C.杜诗身在地方,心系朝廷,顾全大局,为了封赏功臣,自己主动让出了大郡职位,而且主动为皇帝献言献策,表现了他对朝廷的赤诚之心。D.杜诗长期为官却生性节俭,他能为百姓的安定富裕而不懈努力,自己却一贫如洗,甚至死后连下葬的地方也没有。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3分)(2)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4分)(3)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盈数月辄致丰积&&&&&&&&&&&&盈:满B&不以官属礼之&&&&&&&&&&&&&&&&礼:礼节C&奋谢之而已&&&&&&&&&&&&&&&&&&谢:拜谢D&除武都郡丞&&&&&&&&&&&&&&&&&&除:授官小题2: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6分)(2)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候。”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阁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意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于尚幼。于是业绝,权追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三国志·吴范传》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应验B.未远,必生禽祖 通“擒”,捉C.权以难范,范曰:“……” 责难D.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知道小题2: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部能表现吴范“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3分)①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 ②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③至五更中,果得之 ④刘表竟死,荆州分割⑤昔在吴中,尝言此事 ⑥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小题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当初,孙权在吴郡,想要讨伐黄祖,吴范认为当时不吉利,不如下一年再出兵,并预料到那时刘表会身死国灭。但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结果真的没有成功。B.孙权即位做了吴王后,在论功行赏时,本已封吴范为都亭侯,但诏令发出后,孙权变卦,取消了对吴范的封赏,原因是孙权觉得吴范对自己吝惜法术。C.在搭救魏滕一事上,吴范表现出了重情重义、勇敢无畏的一面,这一点也触动了铃下,是使锻铃下同意进去为他通报的重要原因。D.黄武五年,吴范病逝,孙权追念他,想再招募像吴范一样懂得术数的人,却一无所获。这件事从侧面展现出吴范法术的高超。小题4: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太夫相知,知汝足矣,何用多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注:连车满载),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歆称之&&称:夸赞,称美B、 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弥:满C、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执:捉,抓&& D、 为政明断,甄善疾非&&甄:辨别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1)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1)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C、(1)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1)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2)怀王乃悉发国中兵3、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分别表现孔奋“孝谨”与“清平”的一组是A、(1)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2)惟奋无资,单车就路。B、(1)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2)孔君清廉仁贤C、(1)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2)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D、(1)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2)为政明断,甄善疾非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奋曾师从刘歆,可刘歆却认为孔奋胜过了自己。B、当时许多做官的人不修边幅,而孔奋却非常注意自己的仪表,力求服装清洁。C、当贼人以孔奋的家人做人质时,孔奋一心为国,毫不被贼人所动,终于擒获消灭了魄茂等人,但他的家人却被贼人所杀。D、孔奋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都以他为榜样来修行操守。孔奋也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不良行为,则疾恶如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日完。&&&&&&&&&&&&&&&&&&&&&&&&&&&&&&&&&&&&&(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注①好畴:地名。②辇毂:称代天子。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厌天子所欲厌:讨厌B.今衢不他虞虞:担忧C.摄都团练副使摄:代理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输:缴纳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欲以客往赴秦军B.乃使孟容见纳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曰:“不如期,且死!”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当为陛下抑豪强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A.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B.今衢不他虞,C.乃使孟容见纳。D.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旁征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撤兵。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该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C.许孟容认为户部的银两本来就是准备着平常和危急时候使用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钱来代替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D.许孟容认为汉代有了一个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过失,狂贼竟敢这样胡作非为。希望禀告天子,起用裴中丞辅政,掌控兵权,就能够捉到贼人。小题5:断句和翻译 (10分)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3分)(2)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①。帝遣中官②分守兰、靖。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嘉靖三年,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而谏,不纳。久之,擢太仆少卿。改大理,再迁左副都御史,进户部右侍郎。河南大饥,命杲往振。杲请急发帑金③,诏赉临清仓银五万两以行。既至,复请发十五万两。全活不可胜计。事竣,赐银币。寻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总兵官顾寰以军民用敝,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可,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勿重困军民,报可。踰年,入为户部尚书。后父安平侯方锐乞张家庄马房地。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宜以大恩寺入官地二十顷予之。帝从其议。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杲列九事以献,已又上制财用十事,帝咸纳之。旧制,岁漕四百万石。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遇灾伤率改折以便民。一日,帝见改折者过半,大惊,以诘户部,杲等引罪。敕自今务遵祖制,毋轻变。杲掌邦计,事无不办,帝深倚之。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帝以此不悦。给事中马锡劾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言仓场尚书王炜亦然,并下狱。杲、朴遣戍,炜斥为民。杲竟卒于雷州戍所。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讼杲冤。诏复官,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注]①茶马,即茶马司,主管榷茶,买马。 ②中官,宦官,太监。&③帑金,公款。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不宜设官累民累:劳累B.勿重困军民,报可报:回答C.再迁左副都御史迁:调动D.杲等引罪引:引发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杲竞卒于雷州戍所B.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得复见将军于此公亦以此自矜C.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D.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秋毫不敢有所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小题3:下列各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王杲体恤百姓的一项是 ①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  ②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而谏 ③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 ④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⑤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 ⑥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⑤⑥小题4: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王杲对中官出任地方官吏,一直持反对态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由此深获信任得以加官进爵。B.赈济河南大饥,王杲得到朝廷支持,先后发放赈济灾银二十万两,使很多灾民避免了饥饿致死的命运。C.在户部尚书任上,针对社会边穷库虚的实际,王杲献言献策治国,深得信任;积极治政安民,却不尽合乎帝意。D.阻止安平侯请地一事成功,被劾受贿下狱而又无力自雪其冤,王杲命运的起伏,反映了封建人臣仕途难以自主的社会现实。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3+3=8分) (1)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 (2)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 (3)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甔储,天璋处之,晏如也。至顺二年卒。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弊也,尚足法耶  &&&&&&&&&法:效法。 B.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  &&&董:监督管理。 C.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  &&&&&中:裁决。 D.至则厉风纪,清吏治  &&&&&&&厉:严肃整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反映卜天璋有治事之才的一项是( ) ①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 &&&&②郡县争赂之,饶独无有 && ③省臣衔之……求其罪无所得 ④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⑤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⑥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A.①④⑥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天璋有胆有识,正直廉洁,从不畏惧豪强,能够秉公执法,所以在“吏不敢决”的情况下,省里派他前往审理刘帅案件。在审理谋反案件时,皇帝也放心地让他主持。 B.卜天璋勤政爱民,总是为百姓着想,所以当省臣索要贿赂时,他坚决不送,以免给百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致省臣对他恨之入骨,想要寻他的罪过来治裁他。 C.卜天璋忠君爱国,以天下事为己任,他认为做官做宦,就应当为国分忧,为民着想,生有意义,死得其所。天历二年,他虽年已八十,依然迎难而上,为安定地方做出了重大贡献。 D.卜天璋治理地方,大致有如下特点:采取不扰民的政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兴办学校,整顿社会风气;以民为本,十分注意从百姓角度考虑问题。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答:_____________(2)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答:_____________                      (3)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答: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燕兵①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②、吴溥③与艮、胡靖④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⑤。”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⑥死矣。(节选自《明史·王艮传》)【注释】①燕兵: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四年(1402年),被分封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以“清君侧”的名义,兴兵南下,来夺侄子的皇位。②〔解缙〕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③〔吴溥〕字德润,崇仁县人,名儒吴与弼之父。④〔胡靖〕明朝福建南平人。⑤〔豚〕小猪,亦泛指猪。⑥〔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吾不可复生矣A.吾不可/复生矣B.吾不可复/生矣C.吾/不可复生矣D.吾不可复生/矣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1)三人去(&&&)&(2)语未毕(&&&)小题3:用自己的话说说“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的意思。&&&&&&&&&&&&&&&&&&&&&&&&&&&&&&&&&&&&&&&&&&&&&&&&&&&&&&&&&&&&&&小题4:这篇短文写王艮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试举例分析。&&&&&&&&&&&&&&&&&&&&&&&&&&&&&&&&&&&&&&&&&&&&&&&&&&&&&&&&&&&&&&小题5:读罢此文,请你简明扼要地评价一下王艮其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出自宋 何远《春渚纪文》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状告。小题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公熟视久之&&&&&&&&(2)非故负之也小题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小题3:从本文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2分)小题4: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从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敦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注:①丞相,指秦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不能夺,卒从之——夺:夺取 B.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列项目、条目 C.而登喜其迁善——迁:变 D.航海诣阙上书——阙:朝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给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卜天璋传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父世昌,仕金为河南孔目官。宪宗南征,率众款附,授镇抚,统民兵二千户,升真定路管民万户。宪宗六年,籍河北民徙河南者三千余人,俾专领之,遂家汴。天璋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复业,勿渡,众汹汹不肯还。天璋虑其生变,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国宝从之,遂以无事。河南按察副使程思廉,察其贤,辟为宪史,声闻益著。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时群盗据要津,商旅不通,天璋擒百数人,悉磔①以徇,盗为止息。升浙西道廉访副使,到任阅月,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是时,谷价翔踊,乃下令勿损谷价,听民自便,于是舟车争集,米价顿减。复止宪司赃罚库缗②钱不输于台,留用赈饥,御史至,民遮道称颂。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皆中时病。因自引去。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甔储,天璋处之,晏如也。至顺二年卒。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河南郡侯,谥“正献”。(选自《元史》卷一九一)【注释】①磔(zhé):古代分裂肢体的酷刑,也称“车裂”。②缗(mín):穿钱用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③甔(dān):口小腹大的瓦器。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籍河北民徙河南者三千余人&&籍:籍贯 B.察其贤,辟为宪史&&&&&&&&&&辟:征召 C.悉磔以徇&&&&&&&&&&&&&&&&&&徇:示众 D.时省臣董田事&&&&&&&&&&&&&&董:监督,督责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卜天璋为政才能的一项是(3分)①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③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 ④至则厉风纪,清吏治;⑤乃下令勿损谷价,听民自便;&&&&&&&&⑥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A.①②⑥&&& B. 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8.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卜天璋,洛阳人。父亲卜世昌原在金朝做官,元宪宗南征时,率领部下归附了元朝,后来,因统领从黄河以北迁至黄河以南的几千民众,举家迁到了汴梁。B.任饶州路总管期间,卜天璋施政毫不扰民,深受百姓欢迎,境内清静肃然。河南按察副使程思廉,赏识他的才干和品德,提拔了他,他的声望更为世人瞩目。C.卜天璋做官,一切从百姓的利益出发,毫不顾及个人的仕途前程。他曾经不听下属的劝阻,甘冒风险,自作主张发放官粮赈灾,百姓因此得以生存。D.国难当头,年届八十的卜天璋,仍接受朝廷调遣,挺身赴任。辞官回家后把自己余下的俸禄都施予族人。其谥号中的“正”字,是对其品德的准确评价。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3分)(2)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3分)(3)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皆中时病。(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励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宽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B.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辟:征召。C.后遭母忧,有至孝称。忧:疾病。D. 隐不违亲,贞不绝俗隐:躲藏。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3分)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D.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太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博通群书,后名闻京师。B.郭太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C.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来夸奖人。D.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5分)译文:&&&&&&&&&&&&&&&&&&&&&&&&&&&&&&&&&&&&&&&&&&&&&&&&&&&&&&&&&&&&&&&&&&&&(2)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5分)译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子无情 戏子无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