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浑身发烫 没有力气,我给他喝了半包小柴胡.这样用药可以吗

感冒,休息时有点头胀,睡不下去,喝了小柴胡冲剂,身体有点发热,现在一直流鼻涕,浑身无力,该如何处理_百度知道
感冒,休息时有点头胀,睡不下去,喝了小柴胡冲剂,身体有点发热,现在一直流鼻涕,浑身无力,该如何处理
冒,休息时有点头胀,睡不下去,喝了小柴胡冲剂,身体有点发热,现在一直流鼻涕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用1两生姜烧一桶热水可以放少许食盐,水温保持60摄氏度以上,然后用来洗个澡就舒服了,水温尽量要热一点,水温有点烫没关系,只要能接受就行!
采纳率:66%
其他类似问题
小柴胡冲剂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最好去照个胸片。咳嗽只是一种症状,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防御反应,通常是支气管或肺的一些感染引起的。该回答对您 有用(0) 没用(0) 举报
14:26易康网为您提供的相关答案
婴幼儿的家庭常用药有哪些?(尤其是治疗感冒,发烧的常用药)
入夏以来,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室里排起了长队,看着被疾病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宝宝,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真是又心疼又着急。夏季有一些易发于儿童的疾病,而这些病中有些因为易被忽视,所以在发病初期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并导致病情的加重,让宝宝吃尽了苦头。在这,医生提醒家长要多观察,防患于未然。
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在夏季,这种儿科疾病与其他季节表现有所不同,多为疱疹性咽喉炎,简单说就是儿童喉咙里起疱疹,多为病毒感染。
主要症状:通常宝宝高烧达39~40℃,一些宝宝甚至出现突然高热、抽筋。宝宝得病后体温很难马上下降,高烧要持续3~4天。
治疗方法:通常医生会给精神好的宝宝进行清热解毒的治疗,对精神不好的儿童则考虑挂盐水。该病痊愈需要一个星期。因此,提醒家长,针对这一情况,要及时给宝宝进医院治疗。
肠炎:夏季宝宝所患肠炎多为细菌性肠炎。由于夏季天气热,很多宝宝爱喝饮料,同时高温可能会使一些食物变质,因此发病率较高。
主要症状:病症较轻的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严重的则有脓血,并伴有发烧症状。一些宝宝因为上厕所次数多,有脱水表现,精神也明显不好。
治疗方法:针对不同情况的宝宝,采取输液和一定的抗生素治疗。
肠道的细菌性痢疾:这个疾病也跟宝宝吃的东西有关,宝宝吃的东西中有痢疾杆菌,就容易得该病。
主要症状:宝宝通常会发生高烧、呕吐现象,大便有黏液或血便,严重的会出现抽筋、休克。
治疗方法:除了马上到医院进行就诊外,父母还应注意保持宝宝冷暖适宜,吃东西时必须干净卫生。
幼儿出疹性疾病:这个疾病主要出现在6个月的婴儿,而且夏季最常发。 主要症状:婴儿通常会先高烧2~3天,但不流鼻涕,而且各种感冒药、退烧药都无法迅速使其退烧。等到第三天,婴儿体温下降,但全身出现皮疹。
治疗方法:医生会给予清热解毒的治疗,家长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外,还要注意婴儿的饮食卫生和身体清洁。
空调病:夏季使用空调的家庭比较多,但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稍有不慎还会让宝宝着凉感冒。所以,科学使用空调很重要。首先,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通风和卫生;其次,不能将温度开得太低,宝宝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温差太高,容易使宝宝感冒;再次,不能让宝宝正对着空调吹。
四防一勤:让宝宝快乐度夏:阳阳今年5岁,是个活泼调皮的小男孩。平常能吃能睡,妈妈总说阳阳好养,不操心。可一到夏天,阳阳不仅不爱吃饭,而且特别爱闹。一个夏天过下来,阳阳肯定会瘦几斤,让妈妈心疼极了。阳阳的这种情况,便是俗称的“苦夏”,而这个时候家长更要特别当心,注意调节宝宝的饮食及卫生习惯,以免因体质下降而生病。
防出汗:夏季宝宝最容易出汗,尤其是一些婴儿,别看他们还不会走不会跳,可是一会不见,小脑门上就挂满了汗珠。医生认为,夏季家长应防止宝宝过度出汗,要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并要多给宝宝喝水,少喝饮料。
防痱子:很多宝宝一到夏季就全身长满痱子。有了痱子的宝宝脾气似乎也特别不好,总是容易烦躁哭闹,弄得大人也十分懊恼。其实宝宝出痱子跟出汗多有关系,因此,当宝宝出汗时,家长应及时给宝宝清洁身体,保持毛孔通畅,同时洗完澡后,可使用儿童专用的痱子粉。另外,有痱子的宝宝最好不要用太热的水洗澡。
防蚊虫:似乎虫子也特别爱欺负宝宝,很多宝宝一到夏季,不是这里被叮就是那里被咬。 医生说,防蚊虫,家长最好注意蚊香的使用安全。对于太小的婴儿,一些药性太强的蚊香还是不用为好。家长可选择一些婴儿用的儿童防蚊产品。同时,也使用蚊帐来防蚊。
防日晒:宝宝晒太阳,这样有利于预防缺钙。不过夏季太阳太烈,也很容易灼伤宝宝稚嫩的皮肤。因此,夏天宝宝晒太阳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早上八九点前的太阳,宝宝晒,但此后最好让宝宝呆在家里,傍晚出门最好等到日落之后。同时,在太阳下呆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二、成人防晒霜不能用。宝宝的皮肤娇嫩易过敏,一定要选择儿童专用产品。
三、出门时,宝宝最好穿棉质轻薄的衣裤,太小的宝宝最好穿长袖、长裤,同时戴太阳帽。
四、带上一瓶水。宝宝在太阳下玩耍,容易出汗,家长要及时给宝宝补水。
勤洗澡:医生说,夏季保持宝宝身体清洁,要给宝宝勤洗澡,最好每天一次。不过,对于太小的宝宝,洗澡时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宝宝洗澡的水温最好在40℃,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宝宝的皮肤易受伤,家长使用正规的宝宝专用产品。无论如何都不将宝宝单独放在浴盆里,否则很容易溺水。宝宝洗澡时,尽量避免让水进入宝宝的耳朵、鼻子、口,并应及时清除宝宝耳朵里的异物。在宝宝出汗多的地方,给宝宝涂爽身粉。
私家秘诀:安安今年6岁,以前一到夏季妈妈就为安安的“苦夏”感到头疼。后来,妈妈依照医生的,通过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安安的夏季果然过得安稳多了。 安安妈妈的方法:
一、多喝水,多吃水果,少喝饮料,少喝冷饮(妈妈认为,喝太多饮料和冷饮,对宝宝肠胃不好)。
二、少吃生冷食品,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防止宝宝拉肚子)。
三、不要给宝宝吃剩饭剩菜(夏季天气热,一来饭菜容易馊,二来难免虫子叮咬,不卫生)。
四、勤洗澡,保持毛孔干燥、清洁(防痱子)。
五、保持宝宝心情平静,不要过多责备宝宝,防止宝宝脾气暴躁(宝宝脾气好,妈妈也好带啊)。
六、注意冷暖,防止忽冷忽热,特别是深夜温度低的时候,要防止宝宝着凉(开空调的家长特别要注意,深夜空调温度不能太低哦)。
(二)宝宝生病用药
1、发烧验血——看白细胞多不多。多的话,就是感染引起的。不高,那就是病毒,自己吃药。记得住在pp家的时候,我儿子发烧,物理降温,pp给他洗个澡,体温就降下来了(不用洗头)。药当然是不能不吃的。其实很多小儿退烧药退烧效果都是很好的,比如护彤。可是郭医生告诉我们,虽然效果好,可是厂商用的退烧的那种成份太重了(我不记得药学名称了)。效果好也只是退掉了这一次的烧,而你看不到的伤害是——这些成份要宝宝的肾来排泻的,对宝宝没有育好的肾是很重的负担!最好的药就是银翘片——最贵的并不就是量好的!银翘片本身有退烧作用。 然后就是鱼腥草合剂,纯中药制品,包装和三精葡萄糖钙一样,很好服用,妇幼医院和中医院有卖。全完没有副作用!有一次,钉子发烧,我自己去妇幼医院里开鱼腥草合剂。医生不断向我推销各种药品,我说我只要这个,医生表现出很惊异的样子,还问我怎么知道这个药没有副作用——靠!你明知道这药好,为什么不推销? 小柴胡冲剂,也是纯中药制品。各药店都买得到。有一次因为没有护理好,钉钉反复发烧约二周,急得我~~~~~郭医生告诉我,吃药的同时,给小柴胡吧,是巩固病情用的。也是没副作用。
关于退热的个人观点:栓类、银翘片、护彤类的药,我都给钉钉用过。 想了又想,无论是什么样的退热方式,其原理都是一样的——通过皮肤出汗达到散热的目的!那吃药和洗澡都是这样,我还是宁可选洗澡!是药三分毒,很多伤害是你我看不到的!板兰根是常用的感冒药,它没有退药的作用,而银翘片能退烧。 郭医生告诉过我:尽量不要给孩子打针。第一:打针和吃药效果是一样的。第二:每打一次针,针头会把一小块皮肤组织带到血管里面去。这一小块组织在血管里并不会被吸收,而会跟着血液到处流动,直到它到血管未端流不动为止!你想象下水道被堵的样子。 单纯的感冒,排除另的病因的话。我不给钉钉吃药。吃药只不过减轻一点症状,根本治不了病的。但有点发烧,我就给银翘片吃吃就好了。郭医生曾开玩笑的跟我们们:“不吃药的话,宝宝自己抵抗力会越来越强。吃药的话,这次的病就白得了!”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单纯的感冒就尽量让孩子自己抵抗过去,慢慢抵抗力就会增强。老是不给免疫系统机会,它永远都不会自己产生抵抗力!这个时候多注意孩子,有异常情况尽快求医。
孩子发烧捂一身汗不可取原因:发烧的孩子本身就存在失水过多,再捂出汗可能导至脱水,一脱水导至电解质紊乱,这可是出人命的事。发烧的孩子即时到医院检查明原因不要在发热原因不明前盲目的退热, 体温在三十八度五以下的发热有助于孩子免疫能力的恢复其实小儿的首选退热药为扑热息痛 口服困难的用安乃静液体滴鼻 实在不行的情况下才用退热栓。原因是:退热栓的长期使用减低孩子的白细胞。而白细胞是人体的防疫系统。一点点:希望能够给你们这些家长有所帮助 遥遥一到6个月就不幸感冒了,流鼻涕,咳嗽.我连续给了几天八宝惊风散(一瓶分3---4次,每天3--4次)就什么都好了. 就感冒而言吃药也是一个星期好,不吃药也是一个星期才好的。比如孩子流鼻涕了。刚刚是清鼻涕,过几天后变成浓浓的了。咳嗽的孩子,刚开始是干咳,然后咳痰,再变成浓痰。这个时候,其实是病快好了。可很多家长以为病恶化了。再比如孩子发烧,烧好不容易退下来了,孩子却开始流鼻涕,家长又开始急——是不是重复感冒?其实不是,这一次的还没完事呢!而流鼻涕是好的症状,表示孩子这一次抵抗过来了,再也不会发烧了!
关于支原体感染 要不要 抗生素我不知道。个人感觉感染了是用了吧?抗生素并不是不能用,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次一定要用5--7天,中间停用了,那病毒就会有抗体了
2、消化不好 酵母片。小姨的儿子宽过一岁的时候,开太心,吃了很多饭菜还吃了很多蛋糕。结果半夜里,宽突然一声大叫乱哭起来!姨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好才,还是老妈镇定——晚上吃多了,快吃酵母片!果然,过一会儿宽又睡了!后来我怀宝宝的时候,吐得非常厉害,在广东中医院的表姐告诉我:吃酵母片,没有副作用。当满街人都用江中消食片的时候,我家里酵母片!谁偶尔胃不好啦,胃痛啦都吃酵母片!小孩子无论是拉肚子,还是发烧,还是别的什么病。医生只不过说一句:吃清淡点的。 后来郭医生告诉我:孩子拉肚子或者发烧,就给孩子吃稀饭!多放点水,多熬一会,浓浓的稀饭,保养孩子的胃和肠是最好的!反正无论什么病,多吃稀饭,一定没错。当然,稀饭不饱肚子,多喂几次,也能达到少吃多餐,减少肠胃负担的效果! 觉得稀饭无味,放入山药和红枣,这两种都是养胃的!而且放入山药的稀饭粘粘的,小孩子很喜欢。所以稀饭是很好的选择。有的妈妈会说,光吃稀饭营养不够啊!那用杂米来做稀饭啊,无论是卖米的小店还是超市都有这种杂粮——就是大米红豆绿豆黄豆小麦之类的粮食组成的。这种米做出来的稀饭,营养全面又好吃,还免得宝宝便秘呢!另外:关于加入的山药。加入的山药是有讲究的,你在菜场里会看到长得又大又长又圆的山药,这种山药做稀饭一点都不好吃!你发现长得丑丑的、赖赖的,比山药要小一点,这种土山药做出来的稀饭才会好吃!要是我家人看到了,会买一大堆——然后每家都分一点,生怕再买不到喽
3、拉肚 我家就用婴儿健脾散,是传统小中药,一盒才一元多。孩子积食,消化不良都吃。拉肚子:吃乳酶生、试过两次把苹果、红萝卜、土豆一起煮粥,吃了止泄(这点可能会因人而异)大便干:香蕉、喝小儿七星茶(不知道这七星茶在别的宝宝身上行不行,反正彬彬吃这个特见效)大姨的儿子灰灰有一段时间生病,用了很长时间的抗生素,病好了。可是老是原因不明的拉肚子,到医院看了好多次就是看不好。后来问过郭医生,他告诉大姨:给孩子喝酸奶就好了!可是家长怕给酸奶喝的话,就给妈咪爱吃其实原理是一样的。肚子疼:搽茶油消化不好:煮点红枣粥吃就行了(红枣开胃)
4、咳嗽 止咳和治感冒一样,治标不治本的,甘草合剂是效果最好的。但这玩意是最不好喝的!!办法用尽的老妈,有一种办法对我是比较有效的。就是用两袋食盐,直接放在锅里炒,放入姜片反复的炒。炒到很热后,装入布袋子。这时很烫,外面用毛巾什么的包上,再用来擀背!感觉热就了,烫的话,还隔着内衣擀!每天晚上睡前一次。盐重复用的。 这样做的原理我不知道是什么,对我效果是很好的。这个办法,对颈椎病、肩周炎、和胃病都有效果。反正被擀的人,温度合适的话,是很舒服的,我常常会睡着。很多妈妈这些药哪里有卖,我说的这些药,药店都是有卖的。可能鱼腥草合剂很少有卖的,我们这里妇幼是一定买得到的,再就是中医院一定买得到——这玩意是中药,中医院要是没有,就该骂了! 再就是计量问题,说明书上写了,就按说明书。宝宝太小,不敢用药的话,请到医院请教医生。 梨炖冰糖加川贝粉治咳嗽,效果好。(我每次都成功!不吃别的咳嗽药)吃下第一顿,就听见儿子咳嗽声里带痰,不是那种很厉害的干咳了。我一次买五个梨,吃完三个,就差不多了,还有的就直接给他吃。梨一定要选那种肉质细嫩的鸭梨,粒子粗的没用。川贝粉药店都有售,起先我买的是二十几一小瓶的,后来听说中药店有售,三元一包,儿童每次放半包,成人一包,具体问各药店的售货员,知道的。把梨水平位置横刨,然后把中间的梨心挖掉,到入一小包川贝粉,再放两三颗冰糖,最后把梨合上(外表看起来还是一个完整的梨),放入碗中隔水蒸半小时就吃了。!你的BB多大了?我可能是习惯了,儿子很小时就用那种刨细丝的,(就是一块钢板上面有很多孔的那种,超市里都有卖的)将梨刨成细丝放在碗里,这样汤比较多,因为切片,有时孩子不爱吃梨,刨成丝后,有足够多而浓的梨汁。 梨和冰糖是一起放在碗里的,将碗放在锅内隔水炖二十至三十分钟,大火烧开后,用小火就行了。冰糖要选大块的土冰糖,需自己回来砸碎的那种。 川贝粉到吃之前放,这是我自己决定的,而且不要放在整碗里,因为有时孩子不会把所有的都吃掉,舀两三勺在另外的碗里,放入定量的川贝,先吃完这些,再吃没有放川贝粉的。 冷着吃我没试过,温的时候给孩子吃。儿子有的时候很配合,跟他讲了道理之后,整碗都能吃掉,连梨带水。 不知我的解释是否够清楚,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再问我吧,希望此方对你的BB也有效。 再补充一点:梨要选肉质细嫩的鸭梨,那种肉质粗粗的不行. 还有治鼻塞或止咳的良药吗? 香港保和堂出的珠珀猴枣散,中药,无副作用,见效快
5、过敏 小姨的儿子喝牛奶长大。从六个月起,不知住了多少次医院(那段时间郭医生在外地)。后来郭医生回来,小姨和姨父请来郭医生。他看了宽以后说:是过敏体质的孩子! 可是说宽过敏,他身长连小红豆都没长一个。郭医生说:宽是高蛋白过敏。其实很多过敏反应外表是看不出来的。身上也不起豆豆。过敏反应在孩子的内藏!而这样的孩子表显出来的症状跟感冒差不多,人都当感冒治了!孩子就会反反复复流鼻涕、咳嗽之类的。 高蛋白过敏是种很常见的病。我看到邻居孩子一样是这个病,她就不给孩子吃蛋白就行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全面的。高蛋白过敏除了蛋白不能吃,鸡、鸭、猪肉、牛肉都是不能吃的。吃鱼肉!小姨每天买“黄姑鱼”给宽吃(我不知道这种鱼学名是什么,反正倒处都有卖的,坐月子发奶常用来做汤的那种)。另外还有牛奶煮开了才能喝,蛋糕类不能吃。水果类也要小心——那种粘粘的水果不能吃,比如猕猴桃、芒果类的!再就是海鲜类的不能吃啦——不过宽宽吃着还好! 过敏最要注意的重点是:千万要控制病情!很容易转成哮喘!转成哮喘就麻烦了! 医生说:这种病在孩子小的时候比较厉害,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增强,慢慢会好得多!果然宽宽今年四岁了,在幼儿园跟别的孩子吃一样的东西也很好。 6、咽喉炎化脓: 钉钉感冒发烧了,我没在意,给她吃了点药,就退下来了。接着流了五六天的鼻涕,有一点点咳嗽。我以为快好了,结果又发烧了!这一次烧得39度2,吃药洗澡都只能降一点而已。钉钉烧得满脸通红。 这位医生还算,只用头孢,连退烧药都没给我们开呢!打了吊针后,钉钉还是烧得高,我又去问医生,医生淡淡的说:“你自己用点美林就行了。”我真是太喜欢这位医生了。中午回家给钉用了直肠栓,还不退烧,又洗澡才退下来。晚上睡前又用一次,钉钉就再也没烧了。 各位妈妈也别听到抗生素就跑啊,有病还是要用的哦! 小儿七星茶成份:钩藤、蟑蜕、山楂、稻芽、薏苡仁、淡竹叶、甘草。功能主治:定惊消滞。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畅,夜寐不安。很多妈妈推荐七星茶。有时晚上睡不安啊,刚开始感冒啊,胃口不好之类的,PP就会煲来给儿子喝. 也有冲剂卖,但PP说效果没自已煲的好,所以情愿自己辛苦点. 具体功效一时也说不出来,回家看看说明再传上来吧
7、角膜炎 钉钉爱玩沙,门口的沙堆天天玩。一天,我发现钉钉眼屎好多,说是急性角膜炎。我买了最便宜的氯霉素和金霉素,加起来一块钱。回家给钉钉用了,钉钉就好了。 后来邻居阳阳的眼睛也这样。我告诉阳阳妈妈,也是花了一块钱,把孩子给治好
8、小鸡鸡红肿发炎 比较严重,结果是用高锰酸钾水倒在小酒杯里把小JJ皮翻开泡进去,泡几分钟,一天数次,然后口服安素美,两天就好了。不严重话用高锰酸钾或洁尔阴洗洗,涂上金霉素眼膏就行了。
9、鼻阻 病毒唑滴眼液 和色苷酸钠滴眼液 交替给孩子滴鼻 先用一种滴了半小时后再用另外一种滴 每种一天各滴四到五次,滴眼睛的对鼻粘膜刺激性比较小,较适合孩子,临床效果不错
10、排痰 有痰的话,不要一味的给止咳化痰的药,要帮宝宝把痰排出来。医生教了一招:大人坐在椅子上,把孩子面向下,平放在双腿上。孩子的头向下倾斜一些。然后用力拍打孩子的后背,帮助痰排出。这个办法对咳嗽有痰很有效。该回答对您 有用(0) 没用(0) 举报
本文内容及评论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就医、药品等方面),建议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本文对我有帮助0相关健康问题
相关健康知识热门健康知识最新健康知识一个全身滚烫的病案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一个全身滚烫的病案
标题: 请教一个全身滚烫的症状该如何着手?谢谢! [打印本页]--------------------------------------------------------------------------------作者: 浩然正气
标题: 请教一个全身滚烫的症状该如何着手?谢谢!有一病人超大量的吃了一年附子理中丸配合姜饼或姜汤等,现在停服这些药一年了,后遗症是动辄很容易全身滚烫,连耳朵耳根也烫,额头脖子等全身都烫,但体温测量决不是发烧,用手摸皮肤就和发高烧一样,尤其是入夜后,腿不能挨床也不愿意盖被子,还不睡觉。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吃滋阴的药,因为她以前有胃病老根,现在虽然不再吃附子理中丸了,但喝的水只要稍放凉一点儿,或是只要一吃水果就犯胃病,腹胀敲起来象鼓一样咚咚响,请问,象这种症状是什么原因?应该从哪个角度考虑和入手?请高手指点!本想阳不入阴,可是用桂附地黄丸效果不大。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作者: czy_
16:05单纯补阳当然作用不大 ,有时可能会有反作用啊!这样的病情要从调理中焦气机入手!-------------------------------------------------------------------------------- 作者: 道医吴自然
17:04这就是典型的阳化太过,不能固归的列子。阳是起来了,怎样让它秘啊。办法是用阳引阳,即是说用内里的阳引回达表的阳。佐以通引涵阳兼敛潜的药,应该可以解决此事。比如参附汤加枣皮磁石白芍,少许桂,砂仁,但必须童尿猪胆汁为引。-------------------------------------------------------------------------------- 作者: 行者
20:13仔细陈述症状,不排除饮症。-------------------------------------------------------------------------------- 作者: 浩然正气
22:31谢谢道医吴自然和行者先生回答垂询。左手脉象是关有一点,尺和寸皆不明显,右手是尺和关有力,寸不明显,相比之下,右手脉比左手强。但是两手脉和平人比均为弱,脉数,细数吧,不是弦脉。具体症状一楼已经说过,除了那个长久的症状外,还有就是立春后,不知道为什么鼻燥热,先开始是干燥热,早晨哼出来的白鼻涕里有血丝,我建议她服用小半杯10克阿胶兑一只鲜梨炸汁,服后鼻子好一点儿,但中焦腹胀,我建议用10粒附子理中丸和饭吃,饭后服小半杯10克阿胶兑一只鲜梨炸汁,后来转为鼻烘热总是不除,还伴有脚凉和全身滚烫之症状,我思考根据她长久以来症状和目前症状,就投以小柴胡汤合理中汤加葛根,百合和麦冬,终于她能睡觉了,鼻热基本快治住了,但那个长期的症状还是不除,不仅不除,还好象加重了,手脚变的发凉,出凉汗,身上变得更加滚烫,故来请教指点。[ Last edited by 浩然正气 on
at 07:17 ]-------------------------------------------------------------------------------- 作者: 龙一
02:44大皮囊之内有小皮囊,即肝肾命门。是阳气的袋子。这是阳燥伤皮囊,李可每在大剂附子之内加龙牡固摄,应是此意。阴平阳秘者,阳宜潜藏也。袋子应该扎紧。山萸肉,生芪应该试验。-------------------------------------------------------------------------------- 作者: 浩然正气
09:05谢谢龙一,我再根据各位先生的意见想想吧。-------------------------------------------------------------------------------- 作者: 浩然正气
11:09因为我考虑到脉不弦,再者根据病人以前的治疗经历,判断可能不是饮症。又因为病人弄不来猪苦胆和童便,正在一筹莫展时,龙一先生的龙牡固摄提醒了我,于是我又为此病开出一方:小柴胡汤+理中汤(去干姜)+葛根,砂仁,肉桂,龙骨,牡蛎,山萸肉
小柴胡汤合阴阳,理中汤(去干姜)保脾胃,葛根解肌,砂仁,肉桂,龙骨,牡蛎,敛阳收摄,山萸肉补肾精。一剂喝了两次,热退,停药。现改念康康居士指点的象数820.640.030一天了,还未复发。谢谢先生们的热心指点,此病情若有复发,再向先生们请教,还望多多指点![ Last edited by 浩然正气 on
at 12:15 ]-------------------------------------------------------------------------------- 作者: 走入阳光~
08:22楼主,您能帮我看看我这毛病像不像你上述的毛病?病情辩析里的“疑难症久治不好,请大家帮帮我!”这个标题,我也是现在鼻子冒火和牙龈疼,牙齿发软,而喝水胃又发寒,反酸,还有我现在吃的胃药对不对症?谢谢了!-------------------------------------------------------------------------------- 作者: 免费
10:52舌和苔 怎么样,还有大小便,以及病人本身是怕寒还是怕热.这些症状说出来,方向就基本定了.-------------------------------------------------------------------------------- 作者: 行者
21:58热在三阳,寒在三阴。皆缘枢机不转,中土不运。喜温非阳明,无恶寒不在太阳,故此热,缘少阳相火不得敛降。唉!中土不运,其病难已。-------------------------------------------------------------------------------- 作者: 浩然正气
02:11行者先生说的非常正确!此病确实既不是阳明经病,也不是太阳经病,就是相火不藏,不收。我想这根本原因还是得归于精虚,没有足够的精去敛阳,所以相火才动辄容易被调出。而对于精亏血少的病,也很不容易补,其原因是补精药多滋腻碍胃,常吃会导致脾胃寒凉,其后果不要说再进食药了,就是饭也难以完全消化吸收,那么真正的精又从何而生呢?这就是我们无论治什么病都不能忽视保脾胃。至于中土不运,我想本可以用少量附子理中丸治之,但考虑到精亏血少动辄容易调相火外出,附子不适合此类病,所以不如不用,若能从饮食上避免寒凉再配以按摩与气功导引,中土不运也许可以解决,不知大家看如何?-------------------------------------------------------------------------------- 作者: 浩然正气
02:54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行者 at
22:58:热在三阳,寒在三阴。皆缘枢机不转,中土不运。喜温非阳明,无恶寒不在太阳,故此热,缘少阳相火不得敛降。唉!中土不运,其病难已。 枢机不转本应小柴胡汤主之,但中土不运则运转不力,可否理解为若想方法将中土键运,则少阳枢机自然容易拨动?中土健运虽可使用药物,但患者早期常年服用寒凉药物,后期大量热药,中土目前一片沧夷,对药物和食物的吸收功能极其低下,鉴于此种情况,可有什么好的方法?-------------------------------------------------------------------------------- 作者: 65305
02:56学习了,谢谢各位老师.-------------------------------------------------------------------------------- 作者: 河洛石头
标题: 切磋久病之证,可按虚劳例,建议参考理虚元鉴,慎柔五书,周慎寨遗书等。-------------------------------------------------------------------------------- 作者: 行者
22:00从上证看,少阳不降概因阳明不合。胃为水谷之海,水停则为饮,久服理中,中土未从燥化,多因饮邪阻隔,这一点还是要考虑。久服温燥,阳气不得流通,热毒内郁,可能会导致失眠,燥热时发。故与寒凉阴药暂安,而中土不受。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饮隔三焦,三焦相火不归,时身热。这种情况不排除。单弦脉多饮,饮证未必弦脉。-------------------------------------------------------------------------------- 作者: 浩然正气
22:46先生的意思是由于中焦寒饮阻隔,相火不归位,胆火不藏,阴阳两格。甚至温燥药也没有效果,患者曾吃大剂量的四逆汤和白通汤,先生看这两个汤头难道对寒饮没有效果?治疗过程中,确实多次出现摇摆状态,吃热药会身热,而吃阴药虽能热减,但其它寒证又浮现,如此反复多次,看来确实需要考虑是有痰饮一嫌, 患者6年前曾常年吃六味地黄丸,四物汤。先生看这种寒饮是否非以十枣汤方能凑效?-------------------------------------------------------------------------------- 作者: 霜中菊
09:47《素问》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救里四逆,救表桂枝”。“善治者,治皮毛”。-------------------------------------------------------------------------------- 作者: 行者
17:42如果是饮证,就要利小便。古人尝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作者: 浩然正气
19:31行者先生,我对饮证没有过治疗经验,对这个病实在不能理解利小便。病人常常是不能服凉药,就我以上的方子虽然全身滚烫的热除了,但现在又回到多年的老症状,由于为了除热吃了一点点儿凉药(对正常人来说就不算是凉的药,况且我还专门配伍了理中汤),现在就又开始不时的打喷嚏流清水鼻涕,夜里只能睡3个多小时就因鼻子堵,继而开始不时的打喷嚏流清水鼻涕,而不能卧。哼出来的清水鼻涕很凉手,胃也凉,这种情况下就又开始吃附子理中丸,连续吃到胃不凉,鼻涕不流为止,这样虽然能睡几下,但又因吃这些药造成睡着后,也是几小时后两侧肋骨烘热而醒,或入睡前两腿滚烫而不能入睡。这个病根如果是饮证了话,按先生的指点利小便,那就得是五苓散(下焦),或苓桂术甘汤(心下),或真武汤(阳虚水泛),而患者饮病在胃,我实在是不知道如何组方?那我就想试一 理中汤加半夏,茯苓,泽泻,桂枝,猪苓。还望先生多多指教,使我在医理和用药上破迷开悟。[ Last edited by 浩然正气 on
at 20:32 ]-------------------------------------------------------------------------------- 作者: smo0o
标题: 给个提议:吴茱萸汤似乎可以。对中焦虚寒之症最佳。对于本症不知可否?-------------------------------------------------------------------------------- 作者: 行者
20:25“现在就又开始不时的打喷嚏流清水鼻涕,夜里只能睡3个多小时就因鼻子堵,继而开始不时的打喷嚏流清水”--金匮曰:胸中有寒饮。水气上凌,只能用生姜(先用50克),用真武法试试。-------------------------------------------------------------------------------- 作者: koook1
20:40吃了一年的补阳药,要滋肝肾之阴。枸杞桑椹泡水喝。一定要吃素。-------------------------------------------------------------------------------- 作者: 浩然正气
11:04若是胸中有寒饮,以前也吃过小青龙汤,但不除根,所以我认为此病根本还在肾上,脾肾阳虚,所以行者先生建议我用真武汤加生姜,实在是太妙,温阳利水,用此法寒饮定除。只是恰逢过年,为避免不吉利,病人及家属不愿在过年期间煎药。盼早日好病之心可以理解,那么我就劝病患服我以前建议他按照我说的方法炮制的核桃仁粉:用杜仲,山萸肉,补骨脂三药熬的汁煮核桃仁收干,再把核桃仁晾干后打粉。核桃仁粉可以和饭放在一起吃视为食疗,又不用煎药,一日两次或三次,每次一大汤勺,根据以往经验,病患用凉药后(对正常人来说就不算是凉的药,况且我还专门配伍了理中汤),我先让他服附子理中丸将脾胃温暖,经几天脾胃不凉后,再吃我建议的核桃仁粉,都能治住不时的打喷嚏流清水鼻涕一症,而且据反映,核桃仁粉还能使不思饮食的病患有饥饿感。此核桃仁粉温暖脾阳和肾阳而且不燥,这种寒饮的根源还在于脾肾阳虚。寒饮的病根找到了好治疗,关键是我现在担心的是,病患经常会两肋烘热,两腿烘热,这就是胆经不通,以前教过他敲胆经,可是好像越敲越严重越不睡觉。他曾有乙型肝炎病史,肝胆郁滞不通,小柴胡汤用效果不明显,因为里面有黄芩还会引发寒饮等以上症状,所以我又考虑,为何肝郁胆经不通,又用小柴胡汤效果不明显呢?从脉象上看,和病人整个体质来看,再从一开始治疗肝炎时多用寒凉药物上来看,可能是因为肝寒!寒则滞则郁,郁而化热,如果单从热下手,小柴胡汤用效果不好不彻底,而且还会因里面有黄芩引发以前的寒饮,黄芩不适合这种郁症,根若在肝寒,可能吴茱萸汤用才能显效,所以我打算等过了年之后,给患者试试吴茱萸汤看能不能治住两肋烘热和两腿烘热,不知行者先生和大家认为如何?今天收到古月先生的来信,建议我看桂本伤寒里的饮症,我认为甘草干姜汤很好,以后若再出现寒饮症状,可以代替附子理中丸给这个病患服用。在此感谢古月先生的关注!“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为肺冷,甘草干姜汤主之。”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我们民间中医网站越办越好,在新的一年中,更加普及与推广中医知识,使更多的人受益![ Last edited by 浩然正气 on
at 12:20 ]-------------------------------------------------------------------------------- 作者: (古月)
12:06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行者 at
21:25:“现在就又开始不时的打喷嚏流清水鼻涕,夜里只能睡3个多小时就因鼻子堵,继而开始不时的打喷嚏流清水”--金匮曰:胸中有寒饮。水气上凌,只能用生姜(先用50克),用真武法试试。 有点不明白。先生之意,是先单用生姜(先用50克),后再用真武法?还是:从上证抓出生姜,再从生姜抓出真武法(方中原有生姜),真武汤中的生姜先用至50克?若是,其他药量是否依比例加?不过,先生说用真武“法”,似指法真武之意而作变化吧?-------------------------------------------------------------------------------- 作者: (古月)
12:10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浩然正气 at
12:04:今天收到古月先生的来信,建议我看桂本伤寒里的饮症,… 桂本伤寒后半部,相当于通行本之金匮要略,但我不清楚两者有哪些条文有异。-------------------------------------------------------------------------------- 作者: 医医金针
18:04干姜左路温升己土,生姜右路开降阴浊(本经谓下气通神)。真武汤中用生姜不用干姜意在镇摄水气。两肋烘热,两腿烘热――乙木郁陷,相火不位,佐芍以敛之。-------------------------------------------------------------------------------- 作者: 浩然正气
20:33谢谢金针先生的批讲,和行者老师的指引!从这例病症使我开始对寒饮有所认识了。回想以前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我曾让病人吃生姜50克打碎加50克面粉加水搅拌用油煎,热后配合小半碗热面汤吃下,也能治住,以前只是觉得这样起到温胃散寒的作用把胃寒给驱走所以治住了,现在才更深刻明白其实是因为用凉药后,因肺肾功能差,水液留在了肺里,停而为饮了,所以以前吃那个生姜做的饼也算是有点儿象甘草干姜汤吧,虽然多吃几次也能治住,但毕竟是太土了,中医学的不入流啊,要不是行者老师的指引,我不能将书上学来的知识贴切对照到千变万化的临症上,也就没有更高的长进了。下一步,我打算先用甘草干姜汤方除病患肺中之饮,待饮除净,再用真武汤继续治疗,不知我这样治疗是否正确?也许我对真武汤的理解还是不够正确和彻底,也许我本应直接用真武汤?可还是想先用甘草干姜汤方看一下效果。还望金针先生和行者先生直言不讳的开导或批评,使我这个后学在认识上有所提高。-------------------------------------------------------------------------------- 作者: (古月)
22:54刚才搜索了一下“真武汤”(搜标题即可),共 6 个结果,帖帖都有内容。-------------------------------------------------------------------------------- 作者: 浩然正气
04:45通过学习研究明白了此症源于乙木郁陷,甲木上逆,造成两肋烘热,两腿烘热。真武汤重用生姜以通阳化水,干姜使己土温升则辛金不晦,现残留在肺中之饮得解,术苓则健脾培土,附子助少阴之阳,白芍归肝脾经主厥阴之合,使相火归位。多谢前辈们的指导和关注,待我过完年后,此病得以进展再向大家汇报!-------------------------------------------------------------------------------- 作者: 飞龙
19:58我看得吃生白萝卜-------------------------------------------------------------------------------- 作者: 乡村医生
00:01各位先生太累心
了!为什么不用大剂量B1 (50MG)不要说什么西啊中啊的,能治疗疾病就是好方!-------------------------------------------------------------------------------- 作者: 游方郎中
19:22赞同行者的说法.难矣.-------------------------------------------------------------------------------- 作者: 天缘医人
21:25楼主,你是那的需我帮忙吗?-------------------------------------------------------------------------------- 作者: 太阳星
14:42QUOTE:原帖由 浩然正气 于
05:45 发表谢前辈们的指导和关注,待我过完年后,此病得以进展再向大家汇报! ??????????????-------------------------------------------------------------------------------- 作者: 龙一
22:14肯定是按下葫芦起来瓢了。血液总量不足,变症就会此起彼伏。只要血量不足,燥药肯定生痰,寒热肯定往来。因何寒凉,血液少过不去了。温了就燥,别处又叫渴了。滋阴就凉,血不流通了自然凉。生脉饮应急。-------------------------------------------------------------------------------- 作者: 浩然正气
09:05大家好!我由于个人原因,一段时间没有来民间中医了,个中原因种种我也就不解释了,现在向大家汇报医治过程。过年期间病患没有用药也没有食疗,年后病患开始服药:根据肺有留饮。书甘草干姜汤方,服药一次后反映,不仅流鼻水好许多,就连耳朵也比以前热的轻了。我嘱咐他换成真武汤,喝下一次后,夜里能睡7个小时,中午能睡3个小时,他反映以前长期不睡,尤其是中午最多只能睡一个小时,夜里也经常不睡或醒(大多失眠病患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西医不太擅长治疗这种病,除了对偶尔的神经失调可用安眠药之外,维生素没有用的)最大的收获是两肋烘热轻了许多。我嘱咐他继续服完一剂,反映是除了第一次喝真武汤两肋烘热轻了许多外,再喝就没有继续减轻了,还流鼻水。我嘱咐再喝甘草干姜汤方两剂,反映是能止住流鼻水,但总是不彻底还犯,于是我嘱咐他换成真武汤共三剂服完还是这个反映,我考虑到当是中土不运造成的,黄芽汤证,加减利水渗湿药物三剂效果不彰。我又换成理中汤去人参加减,重用苍术茯苓燥脾合胃等药物三剂,并嘱咐经常用手按摩任脉,反映是能止住流鼻水,夜里按摩完后能睡觉4个小时,于是我交代继续服这个药六剂,之后反映还是仅能睡觉4个小时,不流鼻水而已,但是烘热还是身烘热。于是我考虑,这个身热源于中焦不通,枢机不转,但中焦为何不通?枢机为何不转?有痰饮吗?那么无论是按肺胃的饮症治,用甘草干姜汤还是理中汤加减重用术苓为何都不彰显?好像是饮可除,但烘热不退。同道中人提醒我看《扶阳讲记》,再研经典《伤寒论》里面有:“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在《灵枢.大惑论》里“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也。”这是说如果阳不能正常的归于阴,就会影响到睡眠的质量。如果我们能够变通一下思维方式,从阴阳虚实方面考虑下手,不难发现这种烘热是阳虚,阴寒在内,虚阳浮越在外,阴盛格阳而出现的身热,再查病患舌质淡,湿滑,有齿痕,舌红无苔,阳虚无疑。应该壮阳,使用回阳救逆法,阳一旦得到回复,阴阳自然就会相和谐,烘热应该可除。舌红无苔阴虚是假象,阴也从阳生,或可说回阳之后,阴自然也就跟着长上来了,那么关键还当是长他的阳。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我不是不知道此医理,我想很多研习中医的爱好者医师们,也都知道此医理,但为何我采取迂回,而不能放手壮阳呢?1,是我受病患陈述病史和病因所干扰。他说长期超量吃大量附子理中丸的爆发反映。虽然一开始就查知到他还仍然脾阳落陷,尺脉无根,但我也不敢再用一点儿附子了。2,我以前用阳药的经验不足,弄不好就会出现此病患的症状,所以这次我根本就没有考虑再从这里下手。看了友人介绍的《扶阳讲记》后,1,从种种辨证和理论上我认为此病患当然还是阳虚无疑,事实就是事实,当还要尊重与重视事实。2,我知道了他为何以前吃坏了药,书中提到附子的制法问题,恐怕现在所卖成药里面的附子都不行了,不仅不治病,还伤人,但如果是自己煎汤药吃应该不会出事。3,从《扶阳讲记》看到附子的正确煎煮方法。4,我从网上倪医师处曾看到下焦药要饭前空腹服,中焦药要饭后服。有此方法我就不怕药下不去了。以前没有注意,这次因为确定不得不使用回阳法时,我怕药下不去,急中生智下,才又想到了此方法。有了以上几条,我心中有底,不怕了。我开出处方以理中汤加减:生附子20(先煎两个小时)
炙甘草5白术干姜生姜开中焦之路,白寇炙甘草护住中焦之气,仙灵脾引附子热下行入肾,同时仙灵脾又有交通阴阳的作用。补骨脂同补肾阳,砂仁恪9丶淮浼逡┓椒ê头┓椒ǎ生附子先煎两个小时,其它药后下再煎一个小时,共煎三个小时,饭前2个小时空腹服下。效果颇好,三剂药彻底治愈全身烘热症状。我以前无论用壮阳药还是治疗肾病,只要一用到附子类壮阳药,反映都是时好时不好,自从这次治愈这个病患后,我用此方法给其它人治,效果都反映很好,关键要掌握的重点是,阳药一定要空腹吃,这样没有阻隔,可以直接到达肾中(指药性)起到作用,而不会有副作用。如果这个服药方法不注意放在了饭后,就容易出现火往上炎,耳热,面赤等副作用,而没有起到原要达到的目的。我认为这也就是许多医师在临床上明知医理,但却无法运用得手的重要关键所在。再一个是煎药方法也很重要,生附子先煎两个小时,去其燥性,留其温热蒸腾肾水之用,其它温补类药都要小火慢炖,若能提前侵泡则更佳。好了,整个过程,心得和注意事项,都写完了,谢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大家的关注![ 本帖最后由 浩然正气 于
10:46 编辑 ]-------------------------------------------------------------------------------- 作者: 龙一
14:54结论是虚阳外越。(可信。)吃了一年附子理中,阳还是虚。因为没下去。(深思。你还敢乱用附子理中吗?)而用砂仁,补骨脂,仙灵脾,白术和生附子把阳收回来了。(惊人!)患者后续情况呢?好奇。-------------------------------------------------------------------------------- 作者: 排石专家
17:42我也觉得奇啊!!!-------------------------------------------------------------------------------- 作者: 无谎世界
21:34我知道一例相同病历
那年正直寒冷天已经结了薄冰
有个小孩掉到水中
有一位女兵当时就跳下去把小孩救了上来
可后来这位女兵就浑身滚烫
每次需用冰水泡着
身体一点汗也没有
不知现在怎样
当时登报声明请求有本领大夫给帮忙
后来就不知道怎样了-------------------------------------------------------------------------------- 作者: ZL141418
23:21请问一下楼主患者全身烘热具体是怎样一种情况,一楼的帖子我看了几遍,还不是特别明白,是患者自觉全身烘热,别人触摸却感到正常?还是患者自觉热,旁人触摸也觉热,但腋窝探热却正常?另外患者现在其它症状的情况也一并好转了吗?烦请楼主告知.-------------------------------------------------------------------------------- 作者: 浩然正气
05:26QUOTE:原帖由 ZL141418 于
00:21 发表请问一下楼主患者全身烘热具体是怎样一种情况,一楼的帖子我看了几遍,还不是特别明白,是患者自觉全身烘热,别人触摸却感到正常?还是患者自觉热,旁人触摸也觉热,但腋窝探热却正常?另外患者现在其它症状的情况也一并 ... 患者自觉全身烘热,别人触摸也觉热,腋窝没提。我用手摸可说是烫手。-------------------------------------------------------------------------------- 作者: 浩然正气
05:27迄今为止没有复发。三幅药后,我嘱咐可以继续按原方吃段时间,此病患按原方继续吃了两幅不仅没有烘热,天冷的时候还比别人怕冷,舌苔由红无苔,变成薄白苔,由于没有烘热现象了,夜里睡眠增加到5或6个小时,我说这是真象现前的表现,嘱咐可以继续两幅,两付后反映还如从前,要求我多用点儿阳药,好使他赶快能够强壮起来,应他要求,我正好也藉此试一下他可以达到接受到什么程度,我就加大了阳药量都改为30克,这次反映不好,小便灼热刺痛,膀胱憋涨排尿困难,肛门和小腹坠涨不适,睡眠减少到4个小时,全身没有再热。看来他不能承受这个量,证明肾中之寒,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于是我决定换处方,用附子理中汤加白寇,补骨脂,巴戟天,药量都降为20克,煎药方法一样,但服药方法换成饭后一个小时,因为我认为可以趁此机会先转移阵地,来补他的中焦阳气,中焦阳气回复,自然就可以二便正常了。两幅药后肛门和小腹的坠涨不适感和排尿不适感都轻多了。毕竟使用阳药时一定要掌握时机,决不能吃过,要根据不同的个体和他们的受病情况来决定这个量的大小,如果没有把握,宁肯一点儿一点儿的增加,决不可过量,这样加出来的,一旦加过量,只要停药即可,不会象没有把握就用很大量而造成不可恢复。还有该转换的时候,一定要即时转换。以前治疗过的案例中还有一个经验:热证不急着用寒凉来治,放个两三天,自然就会好,不要急着用凉药来治以免较乱,等待身体的自然恢复比什么都好,当然这是指不太严重的阳药用过的情况,和此病患最初全身滚烫不一样,最初全身滚烫现在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证明都是阳虚。换方两幅药后,不适症状好很多了,但他反映嘴里水多,而且饭后还有点儿胃凉,下午有流鼻涕现象。观察我的处方里只有一味红参并且还是隔饭一小时服,他的胃就不能受此阴寒,查脉象,舌象还是阳虚。于是,我还是改用原方(37楼处方),只是换补骨脂为巴戟天,煎药服药方法也恢复从前(37楼提过)。这样两幅药后,不再出现胃凉和流鼻涕,睡眠很好恢复为夜里6个小时,排尿正常,肛门和小腹的坠涨不适感也彻底消除,病患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只是提出没有胃口,不知道饿。我一面交代饮食上调节,一面交代继续按此方法服药,两幅后还是挺好,没有任何不良反映,只是还是不知道饿。于是我想到让他试着用慢火温炖附子40克24小时,直到捞出尝到食之无味后,再用这个附子汤下其它药一起再煎一个小时,两幅药后,反映很好,知道饿了,但还不持久与强烈,嘱咐继服,至此病患再提不出任何病与不舒服的地方了。整个这些后续治疗过程里,病患一直没有再出现过全身滚烫症状。[ 本帖最后由 浩然正气 于
06:47 编辑 ]-------------------------------------------------------------------------------- 作者: 龙一
00:52这里关键的成功是那次潜阳的成功。很值得深思。潜阳大法现在掌握的人真得太少太少。没法玩下去。-------------------------------------------------------------------------------- 作者: 无谎世界
09:26此症状是否无汗
请回答-------------------------------------------------------------------------------- 作者: 无谎世界
12:43腹胀敲起来象鼓一样咚咚响,
这种症状就应该是水肿-------------------------------------------------------------------------------- 作者: 天缘医人
07:21QUOTE:原帖由 龙一 于
01:52 发表这里关键的成功是那次潜阳的成功。很值得深思。潜阳大法现在掌握的人真得太少太少。没法玩下去。 实际上是适合此法w质的人太少,纫∮诰馕掠谘簦]法玩下去。-------------------------------------------------------------------------------- 作者: cizen_155
07:29用附了龙牡潜阳。-------------------------------------------------------------------------------- 作者: 浩然正气
08:12QUOTE:原帖由 无谎世界 于
10:26 发表此症状是否无汗
请回答 无汗。腹胀同时也治了。-------------------------------------------------------------------------------- 作者: 龙一
20:49希望通过这个案例,把附子的用法搞的比较清楚。也包括“什末体质的人不能回阳“等等模糊不清的问题。既然对火神派非常欣赏的人很多,那末附子的使用有可能出现很多类似此案例的弊端。我就曾给父亲治疗少阴伤寒大量(50克)使用而导致阳燥阳郁的问题,好久不得解决。而更看到许多人宣称长期吃几十克甚至上百克附子,一点事也没有。令人乍舌。我感觉:不会潜阳最好不要大用附子。那等于害人。而最重要的是真正掌握附子的正确用法。运用自如,游刃有余。那末就没有出偏的恶果而尽得其美。看楼主介绍好像这次成功回阳的要点有:1。煮透(两个小时以上)2。空腹服用看本草纲目总结运用要点如下:1。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2。大寒大热之剂必防格拒:汤药多数温服,所以大寒引起格拒问题还算小。而大热之剂必须凉服,确是必须强调引起注意的。3。大行药:附子善走,入十二经,无处不到。所以“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去除在里之冷湿。”-------------------------------------------------------------------------------- 作者: 龙一
21:05感觉回阳的要点是:将附子设法纳入下焦,则肾元阳得温,而散失浮躁之浮阳即可收回。肾元阳不温,则收不回。这个要点解决阴盛格阳的浮阳可以,但阴虚阳衰而后大用附子引起的阳燥阳郁还是不行。-------------------------------------------------------------------------------- 作者: 浩然正气
21:58阴虚阳衰不可大用附子。我的经验是服任何药都要热服,不能凉服。不用加补气药和补血药,阳所到之处,气自然就到,生阳就是生气。阳主阴从,阳能生阴,所以也不用补血药,用药要专,不在量大。我们通常所讲的药方要配伍平衡,但是我们更要关注病患的身体,要用药将病患身体达到平衡,病患身体居多是不平衡的,我们的药方看起来也是不平衡的,我们只管自己药方开的平衡,拿出去给别人看起来好看,没毛病,那没有用,那不治病。但话说回来,我们的药方虽然看起来有失偏颇,但病患的身体本身就很偏颇,没有办法,药方是用来治病的,要和病患病情放在一起看就不偏颇了。这次能治住这个复杂的病,主要是先开始行者先生和大家把病情帮我分析透彻了,对于一个错综复杂的症状,要是没有对经典的深刻认识与把握,不知道病的根本在哪里,是一筹莫展的。只要心里方向明了,无非就是想办法用药,我只是想尽办法将药运用出来达到一定的效果罢了,下下工摸索用药啊。任何病情辨证精准还是第一重要!病患属阴寒体质重的人,所以用阳药就不考虑滋阴,不在处方上讲究平衡,要把阳给回复起来,让它起作用来主导阴,阳强阴必从,各就各位了。《扶阳讲记》是本很好的书,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去明白其中的道理呢?其实现在人是很需要精研经典与把握方向的,精研经典我一直做的不够,但是把握方向明了之后,再去精研经典,就是站在一个更高一点儿的层次去学了,你会有眼光去取舍了,很有帮助。-------------------------------------------------------------------------------- 作者: 浩然正气
22:16另:脾胃不凉的人,用这个方法,也能吃,没有虚火上炎的症状。但爱出汗,睡眠减少,这其实是副作用了。不是阳虚的人,一定不能吃补阳的药,一定要注重辨证精准!-------------------------------------------------------------------------------- 作者: 龙一
23:42面对少阴伤寒,仲景说:麻黄附子细辛汤症。没说老年阴虚者不可用。而即便是年轻人,大用附子也会出现阳燥阳郁症状。那末就是说:不是不能用,而是剂量“悠着点”。面对火神派的教导,人们相信附子也不是那末可怕。不是毒如蛇蝎。于是就开始尝试,剂量不断加码。有人称我连续数十克使用匝月,未见不良反应。可是有人出现阳燥阳郁了。你会说辩证失误。那末现状如此,你如何处置。有没有辩证不失误而一样出现阳燥阳郁的呢?附子你真的掌握了吗?能像大师们那样起手40克,从无不良反应吗?有了你会处置吗?“一点元阳真种子““小火烧大锅水“。。。你的启发是什末?附子有毒有大用,不能驯服他你敢大用吗?-------------------------------------------------------------------------------- 作者: 一生学中医
12:07这是虚症,从文章上看来,很典型命门之火不守上串上身,患者在服药前,肯定有虚证,要知道虚证不可用辛热大剂.因为她以前有胃病老根,现在虽然不再吃附子理中丸了,但喝的水只要稍放凉一点儿,或是只要一吃水果就犯胃病,腹胀敲起来象鼓一样咚咚响,------------------------------------从这里看来更加是虚证了,虚证三禁,不可用寒凉这品,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楼主用药前没有辩到虚证,还有一点.手脚变的发凉,出凉汗---------------------------------这又是一虚证,脾主四肢,手脚变的发凉,出凉汗,这是典型的脾虚之证.楼主应该立法为肾虚,脾虚,要温补,不要用辛热大剂,不要用寒凉之品,更不可用伐气之品,保留一点真气,用温补之品,收敛正气,补肾,脾双虚,扶正者听斜自去.千万不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补了肾,引火归原,补了脾,手足自温,正到邪自去!-------------------------------------------------------------------------------- 作者: 杏痴
23:42温阳降潜:附子配龙牡.引火归元:砂仁能引中焦之火归下元.-------------------------------------------------------------------------------- 作者: ahczysp
19:58一楼的治法: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煎汁+甘草干姜煎汁,倒入浴池洗浴.多洗几次.[ 本帖最后由 ahczysp 于
21:00 编辑 ]-------------------------------------------------------------------------------- 作者: 乡村医生
标题: 看看李东垣的书按照脾胃派的经验补脾胃散阴火具体方药请楼主根据患者情况酌定-------------------------------------------------------------------------------- 作者: 山青青
13:58浩然正气 版主""生附子先煎两个小时,其它药后下再煎一个小时,共煎三个小时,饭前2个小时空腹服下。效果颇好,三剂药彻底治愈全身烘热症状。我以前无论用壮阳药还是治疗肾病,只要一用到附子类壮阳药,反映都是时好时不好,自从这次治愈这个病患后,我用此方法给其它人治,效果都反映很好,关键要掌握的重点是,阳药一定要空腹吃,这样没有阻隔,可以直接到达肾中(指药性)起到作用,而不会有副作用。如果这个服药方法不注意放在了饭后,就容易出现火往上炎,耳热,面赤等副作用,而没有起到原要达到的目的。我认为这也就是许多医师在临床上明知医理,但却无法运用得手的重要关键所在。再一个是煎药方法也很重要,生附子先煎两个小时,去其燥性,留其温热蒸腾肾水之用,其它温补类药都要小火慢炖,若能提前侵泡则更佳。""学习了,谢谢[ 本帖最后由 山青青 于
15:00 编辑 ]-------------------------------------------------------------------------------- 作者: shuxian树先
标题: 不知患者现在如何请问版主 患者现在在怎么样!-------------------------------------------------------------------------------- 作者: shuxian树先
标题: 火无土不潜藏!仔细学习了!谢谢!有几个疑问请教版主:1.治疗过程中 附子跟炙甘草比例如何!真传里有个火无土不潜藏学说,会不会是甘草不够量!2.阳药空腹服是不是取偷渡上中焦之义!李可先生也有把阳药冰冻后在服用的医案是不是同样的道理!这跟用肉桂引火归元 龟板通阴潜阳 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通阳有什么区别!-------------------------------------------------------------------------------- 作者: lltiger
19:02其实郑钦安书中早将潜阳的方子明白列出了,不知各位有多少谁在临床上使用过?潜阳丹、封髓丹,或者两者相加?李可老在潜阳上一直使用的是引火汤,多为滋阴类药物,仅肉桂一味阳药[ 本帖最后由 lltiger 于
20:08 编辑 ]-------------------------------------------------------------------------------- 作者: shuxian树先
21:12吴佩衡老前辈用得最多!在吴佩衡医案里面有记载!多合用!取名潜阳封髓丹!-------------------------------------------------------------------------------- 作者: shuxian树先
标题: 引火汤and阴盛格阳??引火汤呢 阴盛格阳和阴不恋阳李可先生都用!阴盛格阳这种格局时是多加肉桂引火归元!李可先生引火汤:生地90 天冬麦冬各30
巴戟天30 茯苓15 五味子6!还不能理解为什么阴盛格阳的时候还要用这么多的滋阴药!-------------------------------------------------------------------------------- 作者: lvdou
21:24大力补精!一定会感冒的,没办法,期间脾胃会现衰象,当用大量党参补之。愿天佑其人-------------------------------------------------------------------------------- 作者: lltiger
22:35QUOTE:原帖由 shuxian树先 于
22:12 发表吴佩衡老前辈用得最多!在吴佩衡医案里面有记载!多合用!取名潜阳封髓丹! 对,“吴附子”之名并不完全在于他辨证准,用附子量大,而在于他把附子用得出神入化,除了常知的温阳散寒救逆外,吴佩衡先生还用附子行气、降火。把附子的水火坎离变化的各种功能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与封髓丹、潜阳封髓丹的灵活已极的运用密不可分。-------------------------------------------------------------------------------- 作者: 易学中医
标题: 感慨此例非常引人深思.其中有两个要点一,病者大量用了回阳药物却出现了阴盛格阳的情况.这点对治疗初期辩证起了迷惑作用.医者总结为服药不当所致,这应该是一个原因,可能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成药的制作方法和单味药物的炮制方法.现在人们惧于生附子的悍性用各种方法炮制,使当用不用 不当用反用这可能是大量用了回阳药却出现格阳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治愈方剂同样是附子理中汤加味这就很说明问题.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在当前中医所面临的形式下.中医如果要真正意义的复兴发扬光大就存在一个正本清源的问题.把一些传统上错误的认识和偏离的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清理.在实践中验证并寻找回中医真正的精髓.二,在错综复杂的病情中精确的辩证.此例病情变化万端,扑朔迷离,假象重重,使人难以摸清端绪,如果没有对理论尤其是经典理论较为深刻的认识是不可能正确辩证的.这就提醒我们重视经典不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实践中治疗中,对于理论的深刻掌握只能在不断学习经典的同时并在实践中去运用去体会,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 (http://www.ngotcm.com/forum/)
本文所属博客:
引用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浑身发烫 没有力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